办银行卡短信提醒留了手机号码收到钱有短信提醒吗?

办银行卡留了手机号码收到钱有短信提醒吗?_百度知道
办银行卡留了手机号码收到钱有短信提醒吗?
办银行卡留了手机号码收到钱有短信提醒吗?
每月2元左右吧,然后你的手机才接到短信提醒的,一般都是收费的你必须在银行开通账户金额变动短信提醒的业务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则银行卡上的每一笔变化,这个服务每月收取2.5~3元的短信费、汇款方在柜台或柜员机办理这个有三种情况。二,不管是收到还是转出款项,都会收到短信,这个一般是免费的,除了上面"一"的情况、汇出方在网上银行转钱时选择了对收款方短信提醒。三,没选择这项,且输入了提醒号码,则收款方不会收到短信,则收款方就会收到短信,一般不会有短信通知,一、当你开户时选择了开通"短信提醒"
短信提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手机用户如何防范步步升级的电信诈骗“日前,北京一位手机用户许先生爆料,他在4月8日下午先后收到来源为“1065800”、“10086”的短信,提示机主订阅了某财经杂志的手机报,花费40元/半年,该订阅直接导致许先生欠费。误以为被运营商摊派了业务的许先生想赶紧退订该业务,不料却陷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诈骗陷阱。在短信里回复了一个6位数的校验码之后,支付宝、三张银行卡、百度钱包里的所有财产被洗劫一空。 无独有偶,不少市民反映,称接连收到以银行客服号码发来的积分兑换短信,咨询后才发现居然是诈骗网站,这类以官方身份出现的短信,很多时候却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个案银行卡里的钱是如何一步步被骗走的在微博中,受害者许先生详细介绍了自己如何从收到一条短信开始,直到所有银行卡里的钱都被骗子转走的经过。 记者简单总结了一下他的遭遇:首先是手机收到短信,提示开通了一种名为“中广财经半年包”的业务;接着又收到一条短信,称回复“取消+校验码”可退订该业务;之后他果然收到了10086发来的“USIM卡6位验证码”,按照前一条短信的要求回复之后,他的手机就无法上网和通话了;再之后,他发现自己的支付宝在向绑定的银行卡转账,而银行卡的网银密码被修改了,他本人无法登录;最终结果就是支付宝和银行卡里的钱都没了。 看到这样一个诈骗过程,大多数用户可能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懂收到几条短信怎么银行卡里的钱就没有了。 360公司反诈骗专家刘洋介绍,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诈骗实施之前,骗子已获取了受害人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但是,对受害者的银行卡进行转账操作,还需要一个关键的环节,那就是获得受害人的短信验证码,有了短信验证码,受害者的银行卡就可以随便任由骗子操作了。 手机在受害人本人手里,短信验证码是如何被骗子弄到的呢? 刘洋详细解释了这个看似很不可思议的过程。首先,骗子为受害者的手机订购了名为“中广财经半年包”的增值业务,让受害者以为自己被强制订购了手机业务。实际上,这时骗子在办理USIM卡补换卡业务,因此受害者收到了由中国移动发出的补换卡业务验证码;骗子再利用改号软件定向给受害人发送短信,提示用户退订增值业务需回复短信“取消+验证码”,诱骗受害者把刚才真实的USIM卡补换卡验证码发送过去;骗子收到验证码后,用早已购买的空白手机卡,按照后续操作来替换掉受害者手机卡,使得受害者手机卡失效,这时相当于受害者的手机卡已经到了骗子的手中。 事实上,在完成这一步之后,剩下的支付宝和银行卡转账,已经没有任何玄机了。在知道了受害者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并且掌握了受害者的手机卡之后,再去转账就如同我们为自己的银行卡办转账一样了。 骗子最初是如何为受害者订购“中广财经半年包”业务的呢? 北京移动公布的调查结果让这一谜团被解开:“日17时54分,手机号码152****1249通过静态密码(客户自设密码)方式,登录北京移动官方网站,经网站弹屏二次确认后,办理“中广财经半年包”业务,IP地址显示登录地点为海南海口;18时13分,手机号码152****1249以同样方式登录网站办理更换4GUSIM卡业务。系统向客户本机下发换卡二次确认验证码(6位USIM验证码),该验证码被输入后,换卡成功。以上业务办理流程正常。” 可能有的人还看不太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有人用受害者的手机号和他设定的登录密码,登录了北京移动官网,在官网上完成了订购增值业务的操作。 那么,骗子是如何获取受害者的移动官网登录密码的呢? 受害者本人告诉记者,他已多年没有登录移动官网。而安全技术人士介绍,这当中的可能性很多:可能是用户设定了一个弱密码,被轻易试出来了;或者网站登录密码与他常用的银行卡密码是相同的,骗子在得到他的银行卡密码后,通过“撞库”的方式登录了移动官网。 骗子是如何知道受害者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的呢? 这其实也很简单,前几天央视在报道中披露,在网上可以轻易买到银行卡信息,包括卡主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等。如此一来,诈骗链条就清清楚楚了。 骗术假称网银升级诈骗案“最近如果你的手机收到某银行等发来的短信,并发来一个网址,让你进行实名补录、升级等,大家千万别打开网站进行操作,否则你卡上的钱很有可能被别人转走了。”近日,广州市民何女士的朋友圈里不时出现这样一条“预警信息”。记者在何女士转发的“预警信息”上看到,名为“”的联系人称,“尊敬的工行用户:您的电子密码器于次日失效,请速登入手机维护网站进行更新。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落款为“工商银行”。 “这属于伪基站诈骗,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警方介绍,去年6月,广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曾了解到,当时一段时间内以网银升级为名进行诈骗的警情相对突出。案发时,事主均收到9等银行客服号码发来的短信,称其网银将于今日过期,请手机登录“”等类似网站进行升级。当事主登录这些网站,按网站提示上传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关键信息后,发现银行卡的资金被转走。 冒充银行通知网银失效持卡人李先生最近收到一条短信,同样是来自“95588”,“尊敬的工行用户:您的网银将于今日失效,请及时登录进行升级维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工商银行]。”看到这条短信,李先生心想自己的网银的确已两年没有使用了,会不会是真的过期了?对此,工行工作人员介绍,工行的网银并不会过期,U盾等电子银行工具虽有一定期限,但在官方网站上可以办理延期。据了解,其他银行的网银也不会过期,这样的短信肯定也是诈骗短信。 “尊敬的用户:您手机银行将于今日失效,请立即登录我行网址重新补录验证,逾期银行卡作废处理。”事实上,从去年至今,不少市民反映收到此类短信。有市民根据提示登录后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发现银行卡内资金被转至陌生账号。 诈骗短信类型还有好多种1.银行卡有积分兑换。犯罪团伙群发短信,谎称用户银行卡积分到期或可以直接兑换现金,利用少数民众贪图小利的心理,骗取银行卡信息。 2.系统维护,网银失效。银行网银使用客户多,也更容易上当受骗。犯罪团伙以银行系统维护、网银失效、U盾过期等为由,通过提供错误网站获取用户银行卡卡号密码。 3.优惠退款,无故转账。这一类的诈骗短信较为多见,大多以“购置税优惠退款”、大数目转账等手段进行诈骗,而很多用户在收到此类短信前后确实有过消费、转账等银行卡业务操作,所以更容易引起恐慌。 4.中奖消息,免费奖品。犯罪团伙以用户中奖为由,提供巨额奖金和丰厚奖品,满足用户天上掉馅饼的美梦,然后要求用户核对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或者预 提醒短信网址链接不要轻易点击警方提醒市民,收到短信中的网址链接不要轻易点击,因为木马病毒链接需要在被点击的情况下才会植入事主手机。即使收到的信息显示是银行等机构发来的,也不要轻易点击链接,最好先跟银行官方电话核实后,再决定是否操作,以避免被骗。 通常来说,诈骗短信都会附加一个链接,看起来极有迷惑性。据了解,无论哪家银行,如果发送的短信附加网址,肯定是官网,比如工行是“.cn”,而收到的短信是“”,尽管都有icbc字样,但细心的市民还是会发现不同。由于国内注册域名的费用非常低,不法分子往往使用和真实网址非常相似的域名,其网站LOGO、图标、新闻内容都以假乱真,比如“1cbc”,客户确实难以判断。
我就明白储蓄户的身份信息犯罪份子是怎么知道的,银行内部不泄漏撑死罪犯也不会知道的?
银行人士只管收钱却无法保证客户的安全,这样的银行应该倒闭。
10086很容易误以为是移动公司。
还是银行工作人员在搞鬼
操,过去啥也不实名,啥事也没有,现在可到好,就差到菜市场买菜实名了,强烈要求上厕所也要实名。
存钱到银行,请不要用银行卡,直接用存折,也不要留电话号码,也许这样安全点!
一句话,不要绑定任何和钱有关的东西
钱放在卡里不安全,放在家里不安全,请问该放在那里,是不是不存,有了就用完。
杭州网由杭报集团主办,是唯一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杭州地区新闻门户网站,是杭州新闻的权威发布平台。
生活因温暖而美好!都市快报为您提供新鲜、实用、有趣的资讯。
杭州同城聚会官方微信,同城聚会,社交派对,单身聚会,单身相亲会,相亲活动等信息! 美食娱乐,时尚消费等生活资讯,线下见面的交友约会互动平台。
《青年时报》隶属浙青传媒报业集团 ,2001年10月改版至今,成为共青团浙江省委主管主办的新锐都市类日报,目前为浙江省四大主流平面媒体之一的都市报,跻身于“中国青年报刊三强”之列,日发行量逾60万份。
《钱江晚报》是浙江省唯一省级晚报,是浙江省及杭州市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 阅读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品牌价值居浙江省媒体第一。
新华社客户端依托国家通讯社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全天候发布一手新闻资讯。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男子银行卡内6300元被盗 预留手机号被篡改|银行卡|预留手机号_新浪新闻
  手机没有收到提醒短信,太原市民李先生卡里的钱却分几次被转走了。他经过大量调查发现,办卡时在银行所留的手机号码,被莫名其妙地改了。1月14日、15日,记者详细调查了此事,并就李先生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试验。目前,李先生已报案,警方已介入此事,正在调查中。
  【蹊跷】
  身份证、银行卡都在身上,卡里的钱却不见了
  新年刚过,李先生无意中发现,自己工资卡里的钱有些不对劲儿。于是,到工商银行一个营业网点查询明细。结果发现,从日开始,到12月28日,先后有4笔钱从卡上划出。23日是通过网上银行转走10元,26日是通过“银联”先后消费500元、5500元,28日还是通过“银联”,消费300元。“身份证、卡都在自己身上,家人、朋友也没有外借过,卡里的钱怎么就不见了?”正当李先生一头雾水之际,突然想起了之前收到的两条短信。他赶紧拿出手机进行查询,两条信息全都来自95588,一条是12月22日收到的,提示“您已成功注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还有一条的接收日期是12月23日,提示有10元钱通过网上银行转出,这条信息也正好能和消费明细对应上。但此后,李先生再没有收到关于这张卡的任何消费提示短信。“前两天单位刚让提交了个人身份证、工资卡账号的相关信息,说是短信服务到期了,要重新办,所以就没当回事。”李先生对自己的疏忽大意后悔不已,一下丢了6300多元钱,真有些心疼。
  【调查】
  钱已被转到一个来自广东的支付宝账户里
  那么,李先生的钱都被转到哪里去了呢?银行卡的交易明细显示,李先生的钱是通过“银联”消费的。李先生拨打了银联的客服电话95516,客服人员查询后告知:“三笔钱全都买了汇添富基金。”于是,李先生又联系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人员表示,基金买入没多长时间,就被分批次卖掉了。卖掉的钱,被转到一张同名的工行上。而通过核对信息,李先生发现,这张信用卡正是单位几年前开通的年金卡,自己一直没有使用过。
  于是,李先生再次来到工商银行,查询信用卡交易明细。消费记录显示,钱已被转到一个支付宝账户里。几天后,李先生接到工商银行客服人员的电话,告知支付宝账户来自广东。
  自己的银行卡与手机号码绑定,为什么银行卡被消费6000余元,自己只收到10元钱的短信提示?一番折腾之后,李先生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李先生通过银行的自助查询机查询发现,自己这张工资卡上预留的手机号码已经赫然变成一个陌生号码,根本不是自己当初办卡时所留的号码。客服人员告诉李先生,如果开通网银,客户随时可以登录网银更改相关信息,包括预留的手机号在内。
  银行工作人员推测:个人信息遭窃取
  李先生的网银怎么会被无端注销?预留的手机号不经过身份核对,怎么就会被随意篡改?
  14日,记者跟随李先生来到位于太原市南内环街的工商银行大营盘支行。“回想一下,在使用网银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蹊跷的事情发生?”待李先生说明来意后,网点负责人李杰提醒李先生,网银被注销,可能是在使用网银的过程中账户信息被盗所致。
  李先生自己回想,这张卡虽然开了网银,但几乎没有用过。也就是在日左右,自己曾将网银和微信绑定,莫非是这里出了问题?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李杰表示,事情没有水落石出前,任何猜测都有可能,“转钱的人有可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其他方式,窃取了你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非法手段复制了银行卡,又通过POS机刷卡买了基金,最后又通过信用卡将钱转到支付宝。”李杰分析认为。
  对于预留手机号码被更改的事实,银行一客服人员在电脑上给李先生做了演示。只要提供网银的登录密码,可以直接在网上对预留手机号码进行更改。
  【检验】
  第三方支付不需要交易密码便可进行
  这样看来,除了个人信息的泄露,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李先生的预留号码被恶意篡改。如果不是预留号码被篡改,李先生会及时发现账户异常。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记者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预留手机号被更改”后发现,与李先生一样遭遇的人很多。很多网友预留手机号被篡改后,银行卡上的钱被消费,有的网友损失甚至高达数十万元。并且,与李先生一样,这些网友的银行卡并没有丢失。
  银行预留的关联手机号真的这么容易变更吗?1月15日,记者电话联系多家银行的客服,询问是否可以在网上,或是电话里更改银行卡的预留手机号,得到的答案大部分都是否定的。工作人员回答说,更改关联手机号,需要本人带身份证件到柜台办理。但是,现实操作过程中,有些银行的预留号码是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更改的。这一点,连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
  银行的预留手机号如何被人动了手脚还是不解之谜,另一个环节也让李先生感到不安:“如果我的预留手机号被人改了,第三方支付难道不需要交易密码就能轻易转走我账户里的钱?”
  关于这个环节,记者也做了一个试验。记者用从来未绑定过银行卡的第三方支付账号,尝试绑定他人的银行卡。绑定过程要求输入银行卡的用户名和卡号。随后,对方会发送一条验证码到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上。输入验证码后,就完成了绑定。然后,就可以自行设置一个支付密码。也就是说,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时,只需要用到这个新设置的支付密码。整个绑定和支付过程不涉及银行卡本身的查询密码或交易密码。这意味着,如果您的包被人偷了,恰好手机、银行卡、身份证都在里面,有心的人就可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盗取银行卡内的资金。
  【提醒】
  及时更改网银初始密码身份证银行卡分开放
  不管是注销网银,还是更改预留的手机号码,甚至到后来的“银联”消费,毫无疑问,对方如果没有李先生的确切信息,根本无从下手,银行工作人员的猜测也不无道理。
  然而,李先生在随后重新注册网银时发现,通过柜台设置的网银密码很简单,只是由6位数字组成,很容易被破解。“而初次登录网银后,系统会提示客户,强制更改更安全的密码,可以由数字、字母组合而成,从安全指数上来说,应该更安全。”李先生表示,之前开通网银后,自己就一直没有在电脑上登录,不法分子也有可能是破解了初始密码而后进入网银,进行了随后的一系列操作。
  对此,李先生想提醒市民,在开通网银后,一定要第一时间登录,并更改更高级别的密码。至于“包被人偷了,恰好手机、银行卡、身份证都在里面,有心的人就可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盗取银行卡内的资金”这一点,民警提醒,最好的方式,身份证、银行卡、手机这三个关键物品,一定不要放在一起。民警还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保管个人信息,对存有大量现金的卡,不要带在身边。对于需要与第三方交易平台关联的银行卡,最好不要存入太多现金。
  目前,李先生银行卡被盗刷一案并没有定论。目前,李先生已经报案,警方也已介入,正在调查中。
  本报记者 薛琳 郭卫艳
  ○社会档案
  相似案件可不少大家都要当心了
  ●2014年9月,山东海阳杨女士银行卡里的5207元莫名其妙被以基金代收的名义划走。“银行卡、身份证都在手里,钱怎么会被划走呢?”从来没接触过基金的杨女士找到银行,银行通过与基金公司沟通,将被划走的5000多块钱追了回来。事发后,杨女士先报了警,然后找到了银行。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得知,杨女士的网银密码和绑定的手机号均被更改,5000多块钱是划到了一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账户里。经过银行的沟通,基金公司答应退款。
  ●日,李先生去银行还款时发现,自己的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被盗刷了600多次,总共损失了近58万元。随后,李先生在登录网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先前预留的手机号被修改,而且多出了5个陌生的手机号,而这也是李先生没有收到短信提示的原因。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手机号都是来自河南地区的非实名制手机卡,网上消费记录显示这些钱都被人在网上用来购买网络游戏点卡、虚拟游戏币等。目前,警方已经立案,相关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卡未离身,也没有收到银行的短信通知,账户内的4万多元钱却不翼而飞。日,福州的王先生登录网银时却发现,账上少了4万多元。交易信息显示,当天他的卡上分别产生了四笔交易,都是通过一家名为天津荣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融宝)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总共刷走了43740元。平时账户的资金变动,都会通过短信通知,但这次被盗刷一点儿消息没有。王先生觉得奇怪,再查竟然发现,网银绑定的手机号被改成一个归属地为海南海口的号码。
  ○特别提醒
  上网时不要轻易输入个人信息
  随着网络支付和手机支付的普及,支付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但一些环节的安全性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一些快捷支付,不再需要银行交易密码这个验证环节,短信验证码成为最后的屏障。本报提醒,在一些不能确认可信任的网站上,不要轻易输入个人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和手机号码。
  ①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把他人的手机号码设为银行卡的“预留手机号码”;
  ②保护好自己银行账户的信息,不要随意外泄,银行卡的存取回执单据要收藏好或者销毁,千万不要乱扔乱丢;
  ③设为银行卡“预留手机号码”的手机一定要妥善保管,手机收到的验证码短信要及时删除,更换手机号码请到银行柜台变更“预留手机号码”,手机丢失要第一时间通过客服电话临时冻结银行卡账户;
  ④升级银行卡和网上支付平台的安全等级,经常查看账户的动态,注意异常情况;
  ⑤发现遭受不法侵害,立即冻结账户并及时报案,同时向网上支付平台报告,请求对不法分子的账号进行封号;
  ⑥根据消费需求,将钱少量多次地存放在与网上支付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账户上。 本报综合
编辑:SN064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这本薄薄的只有148页的书,之所以最近深为岛叔看重,是因为里面确实“首次公布”了许多习近平关于反腐的“大白话”、“狠话”——换句话说,以前岛叔见到过的一些内部谈话,口语化的、脱稿的,现在都公开放出来了。
昨日,参考消息转载了一则外媒消息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并没有停止反腐的步伐,有穷追猛打之势,正将目标范围扩至与干部走得较近的文艺圈人员。”谨防文艺腐败是一个老话题,如果文艺反腐真的来了,这次目标会是谁?
中国人反感日本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可日本人有什么理由反感中国和中国人呢?可这是一个事实,前段时间《中国日报》报道,中日两国联合实施的一项舆论调查显示,日本人中对中国“没有好感”的比例达到93%,创下过去10年该调查的最糟糕的记录。
据调查,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美元的人中有22%的人最期待成为富人,而在年收入10万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1%的人最期待成为富人。看起来最想成为富人的人有两种,一是穷人,穷则思变,越穷的人越期盼能一夜致富,改变自己生活的命运。二是较富裕的人,进了小康就想奔大康。点开“交通违章”短信,他银行卡里的钱没了!车主们留个心眼!_新华网福建频道-爱微帮
&& &&& 点开“交通违章”短信,他银行卡里的钱没了…
骗子无孔不入。当大家的防骗意识提高之后,他们的花招也层出不穷,不断“发明”新的诈骗方法。春节期间,有不少人都自驾出行了,因为路况不熟,很多人都担心会有有违章行为,而如果最近刚好收到一条“违章提醒”的短信,并附上链接,让你去查看自己的“违章记录”,你会看吗?福州市民小陈就因此中了招,3张银行卡被盗刷了8000多元。昨日中午,市民小陈在家中收到一条由网上商城发来的密码重置成功的短信。随后,小陈的手机就接连收到银行发来的多个验证码,接着小陈又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小陈的3张银行卡先后被消费了8000多元,其中一张银行卡就被消费了近7000元。当时,小陈只是意识到手机中了病毒。想了想,觉得不对劲后,他立即到台江上海派出所报警。民警了解情况后,问小陈先前可曾点开过一些短信链接。小陈想了想,昨天上午自己确实收到一条车辆违章的短信。据小陈介绍,这条违章短信明确指出小陈的车牌号码,还有他的姓名,短信中还附有链接。小陈看到这条短信后,就想看看自己的车辆违章信息。春节那段时间小陈确实经常驾车出游,也担心自己有违章行为,因此点了进去。“当时按照提示下了一个手机应用程序,说是违章查询,结果点了之后没反应,我当时以为可能系统比较新,并未多注意。”小陈说。这一个不注意可不得了,与小陈手机绑定的3张银行卡被盗刷了8000多元。民警听后告诉小陈,他下载的程序应该是木马病毒,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盗刷了银行卡。新华君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近期全国各地都有不少车主,因为点开了这样的“违章信息”,银行卡被盗刷,这是云南一位车主刘先生的遭遇,跟福州市民小陈的情况差不多。↓↓↓刘先生先是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短信称他的车有违章。他点开短信中的链接进行查询,跳出提示,要求其安装一个APP软件后才可以查询。刘先生便按“提示”下载并安装了该APP。安装完了该APP软件后发现手机界面里并没有显示有该APP软件存在(后经调查当时该手机APP在刘先生手机安装后自动隐藏了),而当时刘先生也没有多想,随后就睡着了。然而,就在当天夜里,刘先生手机里的恶意APP软件开始作怪了。当天夜里,违法人员利用该APP软件远程控制刘先生手机,向一个137开头的手机号开始发送短信。第二天早上,刘先生醒来发现自己卡里的2万余元不翼而飞。民警提醒广大车主,收到此类短信后不要贸然点开链接,可由当事人携带有效证件到交警窗口查询违章信息或登录官方网站查询。新华君怎样才能避免因这类短信上当受骗呢?1、如何防范短信诈骗?收到此类来源不明的信息,应做到不相信,不点击,立即拨打正规客服电话,确认信息真实性。特别是兑积分、抢红包的网页打开后,往往要你输入银行账号与密码,此时千万要冷静,不要一时贪婪冒险尝试。2、怎么加强手机安全防控?可在手机安装“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或其他手机安全防控软件,安装手机安全防控软件可以提高手机内信息的安全系数,对手机内已安装和将要安装软件进行安全检测,对大部分恶意手机APP进行识别并提醒用户注意;其次,在安装手机软件时一定要看清楚将要安装的手机软件即将获得的所有权限。3、假如不小心打开链接了怎么办?(1)切记不要下载安装跳出来的软件。(2)立即关机,到专门手机店进行系统重装。也可自行备份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格式化(即恢复出厂设置)。(3)通知所有通讯录朋友自己手机中病毒,不要相信木马发送的诈骗短信,并将诈骗信息截图,发到朋友圈、QQ空间等处广而告之。(4)若已在诈骗页面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相关信息,立即通知银行冻结账户,并更改支付宝、银行卡密码(不要在手机上更改),并且及时报警。最后,新华君再提醒各位,这才是真正违章短信的正常模样↓↓↓违章时间、违章地点、违章原因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链接的网址不是正规的网站,不是看起来怪怪的那种,更没有让人下载APP。据 福州晚报 平安红河 整理&责编:0712新华网福建频道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击展开全文
新华网福建频道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手机短信提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