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复制了网上定期存款会被盗吗不会被盗的

兰州警方提示消费者6招防范银行卡被盗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安女士在雁滩沙洼河社区经营着一家手机店,每天都需要进账出账。某银行主动为她办理了一张金卡,可以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存取款、网银等业务。然而不到一个月,却发生了让她难以置信的事情。去年12月19日,安女士通过网上银行在金卡上存入39155元,但不知什么原因,她迟迟没有收到短信提醒。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她才收到凌晨时分的几条短信。短信显示,她刚存入的近4万元被取走了。她立即前往银行,流水记录显示,12月19日下午4时许,卡上的近4万元在广州市被一名叫唐华华的人分两次取走,第一笔取了16513元,第二笔取了22
原标题:兰州警方提示消费者6招防范银行卡被盗刷
原标题:银行卡频遭盗刷 到底该如何应对?警方提醒6细节律师提醒留证据银行卡在自己手中,身份证也没有丢失,但卡上的存款却不翼而飞;刚刚开通了银行卡,第二天就发现卡里的钱通过支付宝平台被转走了&&近日,本报不断接到银行卡被盗刷的投诉。那么,怎样才能保护银行卡的安全呢? 典型案例事件一:骗子通过支付宝盗取4.1万元3月23日,满先生通过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他卡上的4.1万元被人转走了。几天前,满先生在西固北站某商业银行开了新账户,并存入10万元。“我给工作人员说不要开通任何网上转账功能,但第二天卡上的4.1万元就不见了。”满先生说,第二天,他准备去外地,所以去银行取款,没想到前一天刚存入的10万元变成了5.9万元。随后,满先生打印了流水单,并当即报警。银行人员查询账单发现,满先生的4.1万元被人通过支付宝平台分9次转走,有8次转走4999元,还有一次转走1008元,有几笔转账的区号代码是兰州的,其余都是在外地被转走的。满先生说,他办这张卡的目的是办理一项贷款业务,所以留下的手机号并非他本人的。满先生还联系了支付宝服务平台,对方答复称,他们也没有办法,并建议联系市网络督察科。事件二:人在兰州钱在广州被盗取安女士在雁滩沙洼河社区经营着一家手机店,每天都需要进账出账。某银行主动为她办理了一张金卡,可以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存取款、网银等业务。然而不到一个月,却发生了让她难以置信的事情。去年12月19日,安女士通过网上银行在金卡上存入39155元,但不知什么原因,她迟迟没有收到短信提醒。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她才收到凌晨时分的几条短信。短信显示,她刚存入的近4万元被取走了。她立即前往银行,流水记录显示,12月19日下午4时许,卡上的近4万元在广州市被一名叫唐华华的人分两次取走,第一笔取了16513元,第二笔取了22642元,两笔都是通过网上银行取走的。“我一直在兰州,身份证和银行卡都在我身上,这钱是怎么被取走的呢?”安女士对此一直不解。 事件三:刷卡虽然好风险也不小刷卡消费非常便捷,有些银行还有奖励措施,但也存在很大风险,POS机刷卡盗窃银行卡的事数不胜数。市公安局曾经破获过此类案件。民警告诉记者,有人曾在西关等繁华路段散发小广告,内容是信用卡刷现(当场给现金)、代还款(安全、带积分),刷卡利率为1%。警方经过调查,很快掌握了非法套现的操作流程,摸清了该团伙位于双城门某大厦的犯罪窝点,以及主要嫌疑人李某的情况。李某是兰州某房地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经理,该公司主要从事买卖,没有经营业务的资质。该公司从银行申领POS机后,可疑交易额达380余万元。据了解,有些取款机或者商家POS机被不法分子做了手脚,当取款人或者消费者刷卡时,信息就会被窃取复制,从而导致卡上的钱被盗刷。 警方提示6招防范银行卡被盗刷针对银行卡被盗刷的现象,甘肃公安警方提示公众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1.设置密码要动脑。不可设置简单数字排列的密码,如用生日日期、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等,设置密码前要动动脑,以防密码被不法分子破译。不要将密码写在或保存在任何可能让他人看到或得到的地方。不要将密码存放在手机里,更不要写在银行卡背面。2.刷卡交易要留心。输密码时要用另一只手或身体挡住操作手势,如果发觉密码被偷窥,要立即修改密码或联系银行办理密码挂失。此外,刷卡消费时,要注意卡有没有在两台POS机上刷,另外还要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3.交易凭条彻底粉碎。很多储户在银行ATM机、柜台办理完业务后将凭条随意丢弃,这样可能泄露储户信息,所以一定要把凭条彻底粉碎。4.不在网吧、单位等公共场所进行在线交易。对于需要密码的非接触式网络在线交易,尽可能不在网吧、单位等公共网络上操作;不要随意登录不明网站,小心木马程序套取支付密码;定期更新支付密码。使用电话或网络渠道预订机票、酒店时,尽可能选择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特约商户,避免信息泄露。5.网上进行交易的时候不要进入“钓鱼”网站。有时客户会收到一些网银系统升级短信,就登录了短信提供的网站,从而造成个人信息泄露。6.及时开通短信通知。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都有短信通知业务,万一出现盗刷情况,持卡人可以根据短信通知及时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此外,如果有长期不用的大额资金存在银行卡里,可以选择定期存款固化。银行卡和身份证尽量不要放在一起,如果不法分子同时获取这两件东西,就有可能成功办理提前取款手续。 律师说法保留证据申诉很重要如果遇到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受害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呢?甘肃诚信律师事务所的潘从金律师提醒市民从几个方面取证:1.要及时报警,并通知发卡银行,减少损失。2.要第一时间收集该款项并非由本人所取或者消费的证据。譬如收集可以证明交易时本人身在其他城市的机票或其他凭证,或者在收到资金转出的短信通知时第一时间去附近银行查询余额或取款并保存凭证,证明卡在自己身上。另外,根据犯罪分子的交代,如其利用了银行的管理或技术漏洞,银行就应当承担责任;如果是利用了储户对于银行卡或银行卡密码保管方面的过失,则储户要承担相应责任。另外潘律师提醒,银行卡内存钱较多则不要与支付功能关联。有的网友习惯将所有网站登录名和密码都设置为一样,有些黑客盗取了用户资料,然后利用软件与支付宝的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进行筛选匹配,很容易盗取支付密码。另外,银行卡更换或注销手机号码时,原有绑定并不会消除,应及时申请解除绑定服务,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造成损失。(首席记者 于永昭 实习生 韩俊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疯传银行卡信息泄露 银行人士建议密码需常变
07:55:00&&来源:东方网
[提要]&&近日,市民在登录网站邮箱和许多网络账户时,都会看到网站弹出更改密码的提示。大额资金莫闲置:如果持卡人有长期不用的大额资金存在银行卡里,可以选择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或者买货币基金等。其实无论将银行卡“掉包”,或者窃取个人账户信息,开通短信通知都能第一时间避免损失。
  近日,市民在登录网站邮箱和许多网络账户时,都会看到网站弹出更改密码的提示。市民便会联想到近日疯传的银行卡信息泄露事件。虽然涉事银行第一时间都否认了传闻,但有消费者不免担心自己账户的安全。有银行人士表示,市民应该做好账户保护功课,不要所有账户使用相同的密码。
  网传银行卡泄密不实
  近日,网上出现的一张截图让不少银行客户惊恐不已:打开的记事本中包含了9条信息,清楚地列出银行卡卡号、所属银行及姓名,还有被故意遮挡住大部分的密码。
  这张图在网上快速传播,恐慌情绪不断蔓延。不过有媒体报道,传闻所涉及的工行、交行和民生银行均在第一时间否认其客户信息被泄露。各家银行相关负责人一致肯定:黑客不可能从银行系统窃取客户信息。
  不同账户用不同密码
  记者也综合了一些防范账户信息被盗的方法,供市民参考。
  科技法:使用专业版网银。使用带数字证书的专业版网银,或通过USBKey和动态密码,实现动态安全保护,基本就能防范被盗的风险。目前,安装数字证书都是免费的,USBKey也不贵,一个也就几十元,有了数字证书和USBKey,用户即使用户名、密码全部泄露,盗用者因为电脑没有证书和USBKey,也无法动用账号内的资金。
  网络支付防“钓鱼”:对于需要密码的非接触式网络在线交易,尽可能不在网吧、单位等公共网络上操作;不要随意登录不明网站,小心木马程序套取支付密码。使用电话或网络渠道预订机票、酒店时,尽可能选择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特约商户进行交易,避免信息泄露。同时,应牢记银行官方网站(可以选择专业安全浏览器),以避免进入“钓鱼”网站。
  设置密码别用重复简单数字。用户在设置银行卡密码时,应多设几组数字,避免使用吉祥数字等“传统密码”。网上银行的密码则建议用字母、数字、字符组合,同时可以添加大小写、特殊字符以增加密码的安全程度,不同账户使用不同密码,定期更新个人密码。
  大额资金莫闲置:如果持卡人有长期不用的大额资金存在银行卡里,可以选择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或者买货币基金等。如此一来,即便不法分子复制了银行卡,也无法盗刷。
  开通短信通知。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都有短信通知业务,每月收费2元至3元。万一出现盗刷情况,持卡人可以根据短信通知及时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农业银行中山分行骆先生告诉记者,许多市民不愿意开通短信通知,认为作用不大,每个月还得扣费。其实无论将银行卡“掉包”,或者窃取个人账户信息,开通短信通知都能第一时间避免损失。
来源:东方网银行卡放裤兜会被盗刷?别担心芯片卡不会被复制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银行卡放裤兜会被盗刷?别担心
“紧急!千万别把银行卡放裤兜里!”这则帖子最近在微博、微信上分外流行,帖子称,如果把银行卡放裤兜里,只要有台读卡器就可以读出卡里的各种信息,不法分子可依此信息制作一张伪卡进行盗刷。
帖子的说法让石家庄的不少持卡人惴惴不安。记者向河北银联的技术专家求证获悉,这则帖子所述并不全面,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的确可被读出部分信息,但是信息被读取并不会影响资金安全,持卡人不必担心。而且,现有技术还无法破解与复制芯片卡。
卡放裤兜里会被复制盗刷?持卡人担心
记者在网上看到,这则《紧急提示!千万别把你的银行卡放裤兜里!》的文章称,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存在安全漏洞,隔着衣服和钱包,就能被一种特制的读卡器轻易读取个人信息,然后制成伪卡盗刷。
按发帖人叙述,如果银行卡开通了“闪付”功能就可以被读取数据。方法很简单,从网上买一种特制的读卡器,连接配套的信号接收器和电脑,把读卡器靠近一张开通“闪付”功能的银行卡5厘米内,该卡片的信息就会迅速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包括卡主的姓名、身份证号,最近10次的消费、取现、转账记录等。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银行卡放在口袋里,有人拿着读卡器贴近你身体时,就能“偷走”卡上的信息。
据了解,带“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就是为了满足小额快速支付,无需使用密码和签名。如今,很多银行卡都具有这一功能,不少用户也开通了这个功能。这则关于“闪付”银行卡漏洞的帖子在网上和微信上被广泛转载,引起了持卡族的担心。一位市民说:如果卡不能放在裤兜里,放在包里行吗?普通的小包就隔一层也会被读卡器读到。
芯片卡不会被复制 无卡支付亦需验证
针对帖子上的内容,河北银联的一位技术人员表示,开通了“闪付”的银行卡信息的确可以被读取,但被读取的信息内容符合国际标准。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实现交易过程中数据的快速传输以及卡片信息的安全验证,目前,各国发行的芯片卡普遍采取这样的做法,需要用专业的读卡器读取并验证信息后,才能办理相关业务。
专家表示,现在射频读取技术很成熟,网上卖的读卡器想读取“闪付”银行卡信息难度并不大,但是即使读出了部分信息,也不能借此偷走卡里的钱,因为现有技术还无法破解与复制芯片卡,卡片被盗刷的可能性极低,而且再高级的读卡器也读不出卡的密码。至于无卡支付,无卡支付需要支付方提供银行卡密码、卡背后后三位码和短信验证码等多重信息,仅凭读取到的信息也不可能完成网上交易。
银联相关人士还表示,帖子上做的实验是在房间里做的,而在现实中很难操作。
如果担心可申请关闭“闪付”功能
据介绍,各银行“闪付”卡的“小额免密免签”都有每卡每日的交易额度限制,一般不超过300元,如果超过交易上限,就不能再“闪付”了,需要正常支付。这也是保护持卡人资金安全的一种方式。如果持卡人对“闪付”功能不放心,可以到银行申请关闭这一功能。
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把自己的银行卡用锡纸包起来,就不会被读取了。或者购买防电磁功能的卡包,目前这样的卡包、钱包并不少见,也能避免被读卡器读取。
银行界人士再次提醒市民,尽快把磁条卡换成芯片卡,芯片卡的安全性很高,迄今全球范围内还未发生过芯片银行卡被复制导致被盗刷的案例。(记者刘文静)
(责编:王红、孙逸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图推荐|视频播报
本网专稿|推荐新闻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正文
银行卡被盗刷 咋办? 法官:可先报警然后通过诉讼维权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分享到:
  法官提醒
  目前,因银行卡盗刷而导致持卡人权益受损的情况屡屡发生。持卡人在使用银行卡时如何才能防患未然或者减少损失呢?对此,法官建议:
  1.设置复杂的密码。
  设置易于记忆但难以破译的密码,避免使用生日、证件号码、电话号码等易被猜中或简单、有序的数字作为密码。在保管卡片和密码时,要将银行卡与身份证、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分开放置,以防同时丢失。平时不要将密码写在或保存在任何可能让他人看到或得到的地方,不要将密码存放在手机里,更不要写在银行卡背面。银行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
  2.留心刷卡交易。
  在ATM机上交易时,要留心卡槽口有没有被改装过。在特约商户进行刷卡消费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并确认收银员有无重复刷卡行为,必要时与取得银行联系。交易完成后,要检查商户交还的卡片是否确系本人卡片。
  3.开通短信通知。
  绝大多数银行都有短信通知业务。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时,应尽量开通信用卡短信通知业务。一旦信用卡发生交易或资金变动,持卡人即能第一时间通过短信获悉。如果持卡人通过短信提示发现信用卡存在异常交易时,便可快速向警方或银行反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银行卡使用的安全性。
  4.及时换领芯片卡。
  芯片卡以芯片作为交易介质,采用先进的芯片加密技术,支持非接触脱机交易方式。将平时使用的磁条卡及时更换为更安全的芯片卡,能有效降低银行卡被复制等金融欺诈事件。
  5.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在办理银行卡时,通过上门人员、营销网点、银行员工等申请办卡时,务必核实对方的身份,如检查工作证件等,以防不法分子窃取个人资料。同时,应当在身份证复印件、收入证明等申请文件上注明“仅用于办理银行卡”字样和日期,以确保资料的专门用途。很多持卡人在银行ATM机、柜台办理完业务,凭条撕了就扔或者没撕就随意丢弃,这样就可能会泄露储户信息,建议持卡人办理完业务一定要把凭条彻底粉碎或者自己收好。
  6.确保网络及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
  对于需要密码的非接触式网络在线交易,尽可能不在单位、网吧或者免费的公共WIFI网络上操作,提防“钓鱼”网站;不要随意登陆不明网站,小心木马程序套取支付密码;定期更新支付密码;使用电话或网络渠道预订机票、酒店时,尽可能选择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特约商户进行交易;勿轻信短信提供的网站等。
  7.可选择定期存款等方式定存大额闲置资金。
  绝大部分银行都规定定期存款提前取现需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如代办则需要开户人及代办人双方身份证原件到柜台办理。如此一来,即便不法分子复制了银行卡,也无法进行盗刷。 (李一然)
编辑:王砚
·相关文章
&&&&&&&&&&[
]&&&&&&&&&&&&&&&&&&&&&&&&&
新闻排行榜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明明存了两万元卡里竟然没到账
  原来是银行工作人员新开了一个账户
  陈先生近日查询银行卡账户发现,他爱人今年3月7日在某银行南方庄支行存的一笔两万元的定期存款不见了。无论他如何查询,卡里就是找不到这两万元的记录。原来,银行在办理存款时并没有把这两万元存在陈先生指定的卡上,而是存在了新开的一个账户名下。
  陈先生说,今年3月7日,他爱人在这家银行的南方庄支行存入一笔两万元的定期存款,此后一直未动。就在上周五,他爱人在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时,意外发现卡里居然没有这笔钱的任何记录。陈先生的爱人当即提出质疑,柜员却表示没有存单查询不了。
  “当初存款是拿着银行卡去的,要求他们存到卡里。并且,我们也没有收到存单,只有一张回执单。”陈先生说,银行的解释让他无法接受,于是他和爱人一起去银行讨说法。经过多方查询,陈先生的两万元存款终于有了眉目。原来,这笔钱是被存到了一个新开的账户下,账户名是陈先生爱人的名字。
  “我们当时不是没卡,我们是拿着银行卡去存钱的,为什么还要再开一个新账户呢?”对此,一位工作人员解释,可能是操作失误造成的。“如果是新开一个账户,那办存款时为什么不告知呢?”对此,陈先生实在想不通。
  不管怎样,钱总算是“找到了”。陈先生称,工作人员向他保证,这两万元按定期核算利息,一分也不会少。但是,由于他无法出示存单,只能先挂失存单,一周后才能将这笔钱打到原来的卡上。
  陈先生说,尽管这两万元又“找”了回来,银行也道了歉,但他心里还是不舒服。“新开一个账户,没有存折,没有卡,也没有存单,只有一个回执单,还不告知储户,真是让人搞不懂。”(记者王琪鹏)
编辑: 蔡进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期存款会被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