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华基金能对中国房地产库存量去库存吗

算数供给侧改革:关于财政支出可增加的幅度、房地产去库存的效用、以及上市公司僵尸企业三个方面的计算 - 策略研报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
算数供给侧改革:关于财政支出可增加的幅度、房地产去库存的效用、以及上市公司僵尸企业三个方面的计算
综合本轮供给侧改革的工作重点,我们计算了2016 年财政支出可增加的幅度和房地产去库存的效用。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推动供给侧改革需要财政支出承担较大责任。另外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我们认为行业周期持续下行且国企较多的行业、经营持续向好、和主动改革的公司更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预计2016 年赤字率将提升至4%-5%。2015 年我国赤字率达到3.48%,比较国际经验,我们认为2016 年赤字率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至4%-5%,对应将增加财政支出3,500 亿-1.03 万亿。房地产去库存的最大效用或在于将房地产行业风险与金融风险隔离开。按照我们计算的结果,依靠农民工消化房地产库存难度较大,且去库存对拉动房地产投资的效用不大。为了促进农民工进城买房,未来不排除在财政的支持下成立专门的面向农民工的房地产贷款银行。两类僵尸企业的划分。我们认为僵尸企业有两种:一种是死而不僵的,即企业已经趋近暂停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仍未破产的,另一种是僵而不死的,即企业仍在生产经营,但从盈利上看不产生价值。后一种僵尸企业中国企较多的行业有机械、煤炭、基础化工、交通运输、汽车、钢铁、电力及公共事业、有色金属、房地产和建筑,或是本轮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两类上市公司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一类是有护城河、能赚钱、敢扩产的上市公司,另一类是通过重组自主改革的上市公司。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以及首先要做的是“减法”和“除法”,政府如何作为对供给侧改革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建议关注行业周期持续下行且国企较多的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以及基本面较好和主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公司。
★★★★★★★★★★★★★★★★★★★★
杨绍辉,闵琳佳
杨天明,程一胜
机构一致看多个股
6314.267.9412.525441.4425.0538.464621.2111.7620.514527.1623.5527.254330.0217.5323.284124.6013.1024.433920.758.9312.293938.6024.3224.3538268.00184.01249.863764.8045.6357.253437.8428.5631.223424.9914.9018.723438.813.6231.163441.4528.8334.793449.3928.8140.79
热门行业追踪
数据来源: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免责声明&&&&法律声明&&&&征稿启事&&&&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证券投资咨询资质:上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编号:ZX0064
&沪ICP证:沪B2-&&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参考消息网1月25日报道
新媒称,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房地产市场已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去库存”当仁不让成为今年楼市的关键词。如何消化高库存,不仅是开发商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地方政府头疼的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24日报道称,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已严重拖累中国经济增长,中央近期密集喊话要“去库存”。去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明确提出,2016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化解房地产库存。
  报道称,中国楼市到底有多少库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全国商品房已竣工待售的面积约为6.96亿平方米,在建未售面积约为48亿平方米,待开工面积为8.5亿平方米,全国整体库存约为63亿平方米,按照过去三年的平均销售速度来计算,这一库存需要五年时间来消化。
  回顾去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冷暖不均是一大特征,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楼价继续上扬,而三四线城市则长期土地供应过剩,库存基数大,去库存的担子非常重。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指出,当前中国住房市场一个突出问题是,住房市场发展严重失衡,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一线城市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畸高;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住房市场呈现阶段性过剩,库存高企,房价下跌。
  广州左右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帆指出,中国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有限,市场吸纳量有限,而一直以来,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收入,不断加大土地供应,直接导致供需结构失衡。
  报道称,对于如何化解高库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些办法,包括让农民工市民化,增加有效需求、扶持租赁企业购买库存商品房,以及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等。
  外界纷纷猜测中央接下来可能出台一系列措施,认为可能包括降低首付比例、继续降准降息、调整税费政策等。
  不过,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这些政策只在一线城市能起到实际效应,对于三四线城市购房者来说并无实际意义。
  她指出,高库存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去库存不会在短期内奏效,要真正达到清库存的目的,必须在三四线城市创造就业与发展的机会,增加当地常住人口,在配套、休闲、度假、养老等方面下工夫,这才能吸引人们到当地购房居住,解决高库存。
  报道称,至于依靠农民工买房、加大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等措施,左小蕾认为,这也很难起到期待中的效果,一是农民工根本拿不出如此高的首付,二是农民工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倘若要进城买房,也并非在三四线城市。
  周帆说,中央政府如果不继续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去库存”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这些措施应包括要求地方政府压缩土地供应与新开工面积,因为“供应量不压缩,去库存就是一句空话”。
资料图片:参观者在房地产博览会上观看沙盘。新华社发(施健学 摄)
  参考消息网1月15日报道
美媒称,一项新调查显示,全球机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趋于悲观,相反正把赌注押在日本和澳大利亚。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13日文章称,根据亚洲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协会13日公布的调查报告,去年希望对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中国一线城市的工厂、工商区、仓库和购物中心扩大投资的投资者,现在对这些资产不再感兴趣。
  文章称,该投资协会自2008年以来每年都对全球投资者的投资意向展开调查,中国今年的排名与去年相比明显下滑。
  调查发现除一线城市外,投资者的兴趣在下降。调查报告称,中国的二线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和沿海地区其他大城市——“不在十大投资目的地之列,只有21.7%的投资者打算投资于这些城市”。在上一次调查中,即2015年,1/3(34%)的投资者希望投资于中国二线城市。
  去年10月和11月进行的最新调查,调查对象包括345个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以及组合基金经理。总的说来,投资者们今年将向全球房地产市场投资约579亿美元,与去年相似。调查报告说,普通全球投资者打算在今后两年将10.3%的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高于目前的9.4%。
  文章称,调查结果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情况相符。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近年来一直面临逆风,住宅、酒店和写字楼等都出现供应过剩,尤其是在中小城市。机构投资者纷纷涌向大都市。
  该投资协会主管研究和专业标准的阿梅莉·德洛奈说:“该地区的成熟市场仍然吸引着大部分投资者的兴趣。”她说,好地段有稳定收益的少数楼盘的竞争在加剧,投资者要在亚太地区有更广泛的足迹,可能不得不“承担更大风险”。
  文章称,投资者对一线城市的写字楼市场正产生新的兴趣,将其列为十大首选投资部门和国家的第二位,仅次于东京的写字楼。中国一线城市的写字楼在上一次调查中名列第八。在上一次调查中分列第四和第六位的中国一线城市工业资产和零售资产,在最新的调查中未跻身前10。
  贝莱德等机构投资者宣布了在中国商业房地产市场增加投资的计划,包括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写字楼,以利用中国日益增长的金融和技术行业的需求。
  文章称,今年,东京的写字楼延续了去年第一的位置,悉尼和墨尔本从上一次调查的第二和第三位略降至第三和第四位。(编译/殷欣)
  【延伸阅读】“外资撤离中国房地产”?忌轻下结论
  国际先驱导报1月14日报道
从香港首富李嘉诚卖掉部分不动产资产开始,外资撤离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的传闻就不绝于耳。近期,一家知名跨国机构发布的数据更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争议——2015年60%的售出大宗交易出自外资之手。
  问题来了,当前外资是正逐渐撤离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是依然坚定看好?
  投资市场仍为外资主导
  仲量联行近期发布2015年中国十大值得关注的交易显示,其中6宗交易的卖方是境外上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包括摩根士丹利、黑石、凯雷等国际知名金融公司。
  然而据另一家知名房地产服务机构莱坊数据显示,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两年间,美国投资者作为跨境投资的主导,对商场、写字楼、物流用途物业和酒店物业的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52元)。而据高纬环球数据,2015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仍主导着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占上半年交易总额逾60%。例如,2015年上半年,在上海的办公楼整售市场中,海外投资者明显增多。其中,主要海外投资者的包括:美国黑石集团、新加坡丰树大中华商业信托(MGCCT)、香港幸福控股、宝矿控股以及香港信德集团。
  高纬环球华东区资本市场部董事苏金茂表示,上海写字楼市场出现租金回暖的趋势引起了投资者关注,是驱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海外资金普遍成本较低,相对竞争能力更强,也使得海外投资者能够承担较高的价格。
  那么与去年同期相比,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的热情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高纬环球数据显示,在2015年上半年,针对成熟物业的投资总额相对于在建项目明显增多。例如,在第二季度,美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黑石集团收购了位于虹桥中心商务区的尚嘉中心,丰树大中华商业信托收购张江的地标性项目展想广场。
  苏金茂表示,“鉴于近期中心商务区市场租金逐步回暖,以及产业园区市场中租金持续强劲增长的趋势,地理位置优良的项目在这些市场中将尤其受到海外投资者的青睐。”
  高纬环球研究咨询部大中华区执行董事林荣杰预计,“2015年下半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将仍为外资主导,而内资收购则以自用为主。”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知名投资方开始看好上海商业地产市场,以及其与国内投资者相比更低的融资成本,预计外资投资增长的趋势在上海稳定的商业地产大环境下将继续保持。林荣杰同时预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大陆的出现将会为海外投资人提供新的渠道。”
  记者近日联系到仲量联行的投资团队,他们普遍认为尽管金融市场仍处于波动时期,但上海的房地产投资仍保持活跃。“2015年第三季度上海投资市场的成交总额创下历史新高,”仲量联行中国区投资部总监李凌表示,“虽然近期新闻里有关中国经济的负面消息时有报道,然而强劲的市场基本面以及对后市的乐观预期令不少海外投资者在2015年三季度完成了大宗办公楼的买卖成交。仲量联行正协助凯雷投资集团和里昂证券亚太恒富资本的合资公司将其满租的物业成功出售给其他机构投资者,这也反映出投资者正在积极地寻求合适的投资物业。”
  京沪仍是境外投资者首选
  据世邦魏理仕《2015年全球投资者意向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全球地产投资者计划在2015年增加对中国的物业投资,投资者信心持续高企且投资范围有所拓展。
  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中国投资物业部主管邵律认为,“尽管上海与北京已不再位列2015年调查结果显示的世界十大投资目的地之内,但国际投资基金公司对上海与北京核心资产的征询依旧呈上升态势。
  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中国区研究部主管陈仲伟亦表示,“尽管国内经济放缓,中国仍被视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这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长期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最近出台的降息和存准率降低等宽松政策,明确显示出中国有意愿也有实力确保协调好持续增长与经济再平衡之间的关系。”
  在上海,仲量联行中国区投资部总监李凌表示,境外上市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成为主要的资产买家。作为在上海投资成交历史上交易额第二大的收购案,领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本季度以66亿元人民币的总价购得瑞安集团开发的企业天地一座和二座,更加确认了其投资中国市场的决心。这桩成交凸显出投资者对位于浦西核心中央商务区高品质、表现稳定的物业所表现出的强烈兴趣。
  与此同时,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26亿元人民币的总价从凯雷投资集团和里昂证券亚太恒富资本的合资公司购得位于浦东的宏嘉大厦,完成了其在华南地区以外的首次投资。
  依靠拥有较低的资金成本以及能够获得低价的离岸融资资金的能力这两大优势,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将成为中国一线城市争夺整幢购买高品质物业的有力竞争者。
  写字楼最受青睐
  高力国际报告显示,从流向亚洲的投资资金来看,上海、香港和新加坡仍旧是三大最佳投资目的地。由于价格方面的进入壁垒更低、交易结构简单、且具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来源,浦东地区的办公楼备受青睐。
  高力国际中国区研究部董事谢靖宇表示,“过去7年中,中国的境外投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1%。同时,中国是外来房地产投资和亚洲内部跨境资本流动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就目标城市而言,上海继续独占鳌头,包括广州和北京在内的其他国内一线城市位列前六。”
  报告同时显示,按主要物业类别划分,开发用地仍是亚洲内最受青睐的类别,与房地产的历史投资趋势相一致。过去10年此类交易是房地产投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办公楼市场的交易量增长显著,2014年占总量的20%至30%。
  高力国际亚洲资本市场与投资服务董事总经理邓文杰认为,尽管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是上海的零售销售势头依旧强劲,目前以每年约9%的速度增长,在亚洲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中产阶层的地位日益升高,政府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和鼓励电子商务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在这些因素的激励下,投资者已开始寻找投资级的零售开发项目。
  “即便不考虑电子商务和在线零售的持续增长,上海的优质物流地产仍然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交易量在过去几年仍然保持活跃,尽管面临着交易规模大、投资期限长、供应有限、市场数据和政府政策透明度低等多重挑战。”邓文杰说。
  莱坊商业物业租户代理部董事张延军等专家认为,上海最值得购买的资产当属办公楼地产,因为其进入壁垒更低,交易结构简单,资产管理要求低,且具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来源。另外,上海市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各非核心区域创造了更多办公楼和商业园区投资机会。“考虑到上海办公楼市场将有一批新供应上市,投资者可能需要延长原有投资期限,以获得目标回报率。”
  莱坊研究指出,第三季度上海写字楼投资回报率约为6.1%。投资者对于上海写字楼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较为乐观,未来散售写字楼项目的售价将会持续增长。
  谢靖宇则预计,在上海的传统核心地段,如浦东办公楼目前的收益率为4.0%至5.5%,考虑到最终用户的持续需求以及未来的租金涨幅,这些办公楼是2015年的最佳投资机会。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五年投资期限内的预期内部收益率在12%到15%之间。(本报记者发自上海)
  ( 08:30:01)
  【延伸阅读】“十三五”中国房地产往哪走?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视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户籍住房两改革决定去库存进程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庞无忌)未来五年,中国将迎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在经济稳增长目标下,未来五年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房地产市场量价是否将步入拐点?城镇化进程、货币政策等支撑行业发展的外部要素将发生哪些变化?供给侧改革下,房地产行业如何形成更有效的供给体系?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网记者采访了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办公室主任、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
  问题1:十三五规划纲要即将出台,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在未来国民经济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黄瑜:我们认为经济稳增长基调下房地产业仍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将在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从房地产行业对GDP贡献角度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近15%,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较大。从行业相关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变化深度影响建筑、建材、装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间接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带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此目标下,房地产行业将继续发挥规模优势、联动优势,为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房地产业衍生的增值服务发展空间较大,行业转型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随着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由房地产业衍生的增值服务发展空间较大,也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可延伸的重点方向。从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经验看,针对存量房市场的房地产经纪、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增值服务空间巨大,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将更为稳定。未来,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国内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将逐步进入存量房时代,房地产资产管理、咨询服务、物业服务、中介服务等存量房市场增值服务将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问题2:怎么看未来五年行业发展前景?市场拐点是否已经出现?
  黄瑜:根据我们的测算,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发展。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及房地产政策趋势,我们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对未来五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测算: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近53亿平方米,总规模与“十二五”期间基本持平,但年均将下降1.5%左右;新开工面积累计将达50.6亿平方米,年均下降2.2%左右;开发投资额累计为37.7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4.8%左右;销售额总值近40.9万亿元,年均增长5.0%左右。
  可见,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规模看,已经见顶并开始逐步回落;从房地产市场各项供求指标的增速来看,也已显著低于过去多年的平均水平,市场正步入持续调整的拐点期。尽管如此,促进行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依然存在,这将支撑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的绝对规模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一方面,城镇化稳步推进将带动人口红利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市场的资金将保持合理充裕。特别是人民币纳入SDR后有利于国际机构增持人民币资产,减缓国内资本外流压力,同时央行也将适时动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国内资金合理充裕,预计未来五年M2同比增速将保持在10%-12%的合理水平,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问题3:您对未来总体市场空间仍有较大信心,请问您的判断依据及未来需求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黄瑜:从未来五年的住宅总需求来看,不仅包括前述的近53亿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渠道,还有一部分来自于非商品住宅体系的渠道,这两部分合计近85亿平方米。从住宅总需求的结构占比来看,新增城镇人口带来的住宅需求占四成,仍是市场的主流需求;其余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改善型需求与拆迁改造需求合计占比约六成。
  从住房总需求的构成结构看,首先,未来五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期间我国累计新增城镇人口8700万人,按202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39平米计算,则年新增城镇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约33.39亿平方米,占总体住房需求的39.2%。其次,至2020年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较现在提高近3平方米,按亿城镇人口计算,由此带来的改善型需求为22.44亿平米,占总体住房需求的26.4%。最后,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预计2015年我国城镇住房存量达到272亿平方米,参考国内外关于住房年折旧率2%的通行做法,年间,住宅拆迁改造需求将达到29.33亿平方米,占总体住房需求的34.4%。基于此,我们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体需求规模仍然较大,市场空间有望得到保障。
  问题4:在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供应体系将发生哪些新变化?
  黄瑜: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要引导市场积极形成有效供给,更好的消化现有库存。在这方面,不同类型的城市要根据地方特点,分城施策,更好的解决当前的市场供求矛盾。
  针对一线城市来说,目前面临更多的是供不应求的压力,应该积极扩大土地供应规模,同时通过多种措施盘活现有存量,平抑房价上涨压力。其中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重要的渠道,有利于扩大租赁供给、拓宽租赁住房房源,解决短期供求总量不平衡、供应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
  针对大部分库存压力高企的三四线城市,应考虑进一步控制土地供应规模及节奏,推进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允许房企适当调整套型,从供应源头调整结构,以加快库存去化。此外,保障房货币化安置也应积极推进,加快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特别是棚改将转由货币化安置为主,在强调去库存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问题5:近期的“万宝之争”引发行业持续关注,您如何看?您认为未来五年地产金融化将如何发展?对房地产企业竞争格局带来哪些影响?
  黄瑜:险资入股地产企业是地产金融化发展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在金融资本充裕的市场环境下,大规模、低成本、长周期的险资与优质地产股权相遇,相融相合自成趋势。事实上,无论是房企主动寻求引入险资,还是其在资本市场被动被险资举牌,都已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热点。我们监测到2015年上半年,133家A股房企中被险资进入前十大股东的房企有25家,占比达到18%。只不过在现阶段,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组织文化方面的种种特点,注定了其与险资“野蛮人”的融合不会一帆风顺。按照当前险资持有的房地产资产占总资产比例30%的上限要求来看,将有3.55万亿资金可用于房地产投资,未来险资与地产融合将是一种趋势。
  此外,从国际经验来看,地产金融化也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美国的主流房企中,西蒙地产以资产组合与投融资运作为核心的地产金融模式,通过REITs经营实现快速壮大;铁狮门以私募地产基金模式,通过高杠杆收购物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追求规模扩张、租金及资产升值实现了更高杠杆的收益;普尔特则通过运营住宅抵押贷款银行业务,提供出色的客户服务和各种贷款产品实现了房地产与金融的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国内房地产金融的整合才刚刚开始,未来围绕这一领域的金融创新产品尚待挖掘。
  从行业整合发展的角度看,金融资本的强势介入,也有利于房企间进行更高效的资源整合,推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按照年均增速预计,2020年TOP10企业销售额均值将达2000亿元左右,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预计2020年将产生7家两千亿级企业、7家亿企业、16家500-1000亿企业,地产金融化将进一步带动行业竞争格局的持续升级,有利于行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完)
  ( 13:20:01)
  【延伸阅读】经济观察:中国房地产行业“动荡”开始?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庞无忌)如无意外,万科与宝能系的战火将一路燃到明年,这也为房地产行业的“动荡之年”揭开了序幕。
  20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平静。无论是知名地产高管出走再创业、房地产企业选用各种“姿态”跨界转型、频发的企业间战略合作,还是地产与金融的互相渗透……房地产行业的剧变已在眼前。动荡不可避免地跟随剧变而来。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29日在第六届和讯地产金融创新峰会上将这种变化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只有经过了顺境和逆境、牛市和熊市,经过了完整的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一个行业才可能成长与成熟。钟彬认为,人们会看到房地产业从重视供应到重视消费,从重视开发到开始重视运营,从关注增量到关注存量,从实体市场到金融、资本市场,以及面对终端消费者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初心。
  这些种种变化发生的大背景是中国宏观经济转型以及房地产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房地产行业向高增长告别,开发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明显下滑。这种变化表现在宏观经济指标上就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节节下滑。从2013年开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以每年接近10个百分点的速度回落,今年可能会首次出现零增长或者微幅增长。
  当前,转型成为房企一道必过的坎儿。山水文园集团总裁张雪梅在29日的峰会上直言:“我们忘掉自己是房地产公司,而是打造生活社区,为人提供美好生活的真正的服务商。”她认为,过往黄金十年,简单、低端、可复制的房地产制造时代已过去,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空间就在不断产生的细分市场中。
  万科、万达、恒大、绿地等知名的千亿房企均不约而同地选择跨界转型。万科的“八爪鱼”战略将住宅、购物中心、社区体验、养老、产业办公综合体等涵盖其中;又如万达收缩其百货和KTV的比重,将支柱产业定为商业、文化、金融、电商四个模块。而恒大的跨界更为激进,将触角延伸到矿泉水、体育、医疗、快消、粮油、保险等多个领域。房企五花八门的跨界让旁观者摸不着头脑,恰恰描述了动荡期企业的探索和试错。
  而在大房企探索跨界转型的时候,大量中小房企可能会遭遇兼并、重组,甚至退出房地产市场,掀起一波破产倒闭潮。有业内人士预计,3-5年后,中国8万多家房企会减少一半以上。
  除了在风雨中找准自身方向,房企还需要应对越来越多来自资本市场的冲击。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对房地产企业的举牌屡见不鲜。即便战争仍未结束,但宝能系已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在“万宝大战”中持关键一票的安邦保险还是金地集团和金融街的大股东,同时还在近期接连增持远洋地产,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新华保险是中国金茂的第二大股东;中国平安则是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
  险资成为大股东可能会对房企的管理形成影响,推动企业甚至行业的动荡和变化,但也有可能以其强劲的资金实力帮助房企在土地市场上竞逐。金融与房地产越靠越近,也让一些企业看到商机。汇联金融执行董事兼COO郭馨孺当日介绍说,该企业构建了房地产全产业链的金融平台,包括为一级开发、拿地、建设、预售、销售等每一环节提供金融产品。(完)
  ( 22:11:01)
  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
美媒称,在2014年的急剧下行引发对于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忧虑之后,北京的决策者在2015年加快了放宽先前对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措施的努力。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23日报道,政府削减利率,允许人们购买多套住房,授权开发商利用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筹资。这导致了出人意料的强劲销售——但这种势头会延续下去吗?
  1.住房销售增长可能放慢
  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称,随着支持性的货币和监管政策的逐步停止,2016年全国范围的住房销售增长率可能放慢至更为温和的0到5%。今年住房销售额的增长很可能超过10%。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头10个月的住房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8%。
  2.决策者将推出进一步的支持性措施
  在销售改善但房地产投资仍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北京仍将不得不向市场提供政策支持。经济学家预计,政府将推出的政策包括,继续降息、首付款比例下降、对购房者减免税收、土地改革以及户口政策的放开等。
  3.房价前景不稳
  销售量和房价的回升主要受到中国最大的几个城市的推动,而稳定的收入增长可能会在2016年上半年提供一定支持。但楼市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称,在某些房价上涨的城市中,明年下半年存在房价出现“断崖式下跌”的风险。
  4.北京将加强去库存努力
  中国领导人11月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从而引发人们对于政府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解决国内住房供应过剩问题的期待。开发商希望仅在数目有限的供需状况良好的城市建造房屋。其他措施可能包括进一步激励农民向城市流动。
  5.新开工住宅面积或连续第三年下降
  据龙洲经讯分析师咬丽蔷称,在库存回归正常化之前,市场将不得不对积压的未售出住房再进行一年的消化。在2015年的前11个月,新开工楼盘面积下降了15.3%,而2014年全年的新开工楼盘面积下降了14.4%。
来源:&&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房地产库存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