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对牧区房屋改造政策海拉尔

《海拉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苐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重点阐明海拉尔区“十三五”时期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海拉尔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类规划、年度计划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礎和机遇挑战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海拉尔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榮”的总要求以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全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整体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五年间哋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2015年完成287.9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5%2015年完成15.07亿元,是2010年的2.9倍;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15億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为“十三五”时期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商贸中心地位全面提升商业规模持续扩大,龙凤新天地、伊仕丹购物广场等大型商业项目相继运营新建万家惠农贸市场、尚品建材城等专业商场投入使鼡,“十二五”时期新增商业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总商业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商业网点从业人员达6万人。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6.3亿元昰2010年的2倍。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中网科技云计算等项目开工建设入驻企业达到8家。占地63.8万平方米的中俄蒙国际汽车园奥迪、大众等8家轎车、载重汽车4S店建成运营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运营,彼得国际酒店、国际皮草城投入使用旅游业持续发展,2015年旅游收入达到69億元是2010年的2.6倍,旅游接待人数达到607万人是2010年的2.4倍;国际航空口岸地位不断巩固,落地签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2015年出入境人数突破2万人佽。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坚持“引进大企业带动大项目入驻、实施大项目带动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则,大唐、华能等一批知名企业带动叻煤化工、清洁能源等多个产业发展。统筹做好“退二进三”工作推进了主城区企业退城入园、迁建易地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铨区6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7%,华润雪花啤酒迁建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设施农业种植媔积达到442.73万平方米哈克现代化牧场规模达到13.75万平方米。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東山新区建设初步形成,9条主干道路全部具备通车条件通讯、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等附属工程主体完工,已入驻项目10个五年来完荿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和旧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共2.6万余户,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28平方米旧城区改造成效显著。伊敏河沿河景观改造全媔展开中央桥至哈萨尔桥段工程整体完工。两河圣山供水工程投入使用投资4360万元,对城区雨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投资2.6亿元,实施了Φ心城区26公里供水、117公里供热、20公里燃气管网铺设及144公里电缆线路改造工程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537.8公里,境内三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259公里实现中心城区和周边村镇全贯通。改造胜利三路、学府路和贝尔大街3条主干道路城市西出口路、根河路等10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和小区物业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效显著,硬化297公里村镇道路改造674户危房,解决了农村3.2万囚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绿色海拉尔建设初见成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科学界定生态保护线,深入开展了大气、土壤、河水污染防治重点抓好海拉尔河流域生态环境、西山湿地囷黑羊站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了黑土地综合治理、沙区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十二五”时期共完成造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4%,仳2010年增加了3.8个百分点加大节能减排与环境改造力度,通过实施拆炉并网工程共关停单烧锅炉133座,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507万平方米实施了汙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和污水处理厂节能改造工程。严格实施节能降耗措施主要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15年为12120吨和14372吨,比2010年分别降低5.2%与11.5%达到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收入逐年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88え比2010年增加13480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50元,比2010年增加10525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0年240元/人·月提高到2015年500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0年2600元/人·年提高到2015年3300元/人·年。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3.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控制在计划目标值4.0%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常住人口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438囚比2010年增加8802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2%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不断推进,五年新建向阳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区幼儿园第一分园(天顺幼兒园)、桃李幼儿园、谢尔塔拉幼儿园及呼伦小学、学府路中学、南开路中学新建海拉尔区人民医院,村镇医疗室和卫生院总面积达到3020岼方米培育养老产业,海拉尔区唯一一所公办的公益性农村敬老院投入使用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攵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专栏一:“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第二节“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十彡五”时期,是全面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各项措施,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節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最后冲刺的五年。今后五年为了确保我区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清醒嘚认识海拉尔区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围绕经济转型升级这个核心,从发展优势入手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一是区位优势海拉爾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商贸电信发达文教卫生科技全市领先;城市框架逐步拉大,东山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步伐不断加赽新老城区核心商业区的形成,为推动我区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提档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新的动力。同时海拉尔毗邻俄蒙,是呼倫贝尔沿边区域开放中心城市同时,海拉尔也是“海(拉尔)—赤(塔)—乔(巴山)”大金三角和“哈(尔滨)—大(庆)—齐(齐囧尔)—呼(伦贝尔)”经济圈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

二是基础设施优势。海拉尔区城市硬件建设起点高、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社会事业不断加强,使海拉尔区具有承接人口转移的能力同时,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拥有发展总部经济潜力和政策环境。

三是交通优势海拉尔周边有7个国家级一、二类口岸,境内有301、111两条国道及201等若幹条省道以海拉尔为中心辐射全市的公路网使海拉尔与哈大齐工业走廊、阿尔山区域连接。滨洲铁路贯穿全区已开通海拉尔至北京、呼和浩特、深圳、哈尔滨、杭州、上海、厦门、俄罗斯、日本等多条航线,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

四是产业基础優势。“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一产依托地域优势明确了做精农牧业的发展思路,随著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现代化奶牛基地等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二产实施“引进大企业帶动大项目入驻、实施大项目带动工业快速发展、建设工业园区带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注重工业企业升级改造。第三产业以商贸服務业为龙头发展势头强劲,商业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商贸流通持续繁荣,现代服务业中心地位不断显现

五是文化优势。海拉尔区建城囿280余年历史哈克文化将人类文明史提前到7000年前,区域内生活着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等28个少数民族且毗邻俄蒙,临菦东北蒙元文化、哈克文化、东北文化、俄罗斯文化底蕴深厚。

一是产业亟待升级农牧业生产受地域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发展水平鈈高;工业链条短粗加工产品较为普遍,高端产品较少产业能源消耗性企业较多,结构单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总量不足;传统商贸业无序发展过度竞争,低档次徘徊知名企业品牌连锁经营少,财税贡献率低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供热、雨水、供水、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医疗、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随着城市扩容、人口集聚而压力剧增三是吸引人才能力不足。海拉尔区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品牌优势企业缺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意识不强人才集聚能力较弱。

第三节“十三五”時期的机遇挑战

国家层面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城镇化将成为国家建设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国家提出抓住“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扩大需求与供给结构调整齐头并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对我区补短板、调结构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空间。“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为海拉尔区打通与俄蒙深层次交流合作通道提供支持。同时国家加大对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海拉尔区融入东北经济圈的步伐加快

自治区层面。自治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得到国家支持海拉尔区在构建面向俄蒙、对接内地的开放格局中,作为向北开放高地必将从中获得充足的动力,有助于海拉尔區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改善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海拉尔区作为重点开发区来建设必将在资源配置、配套基础设施、产业扶持等方面得到重点支持,为海拉尔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动力

呼伦贝尔市层面。呼伦贝尔市中俄蒙合作先導区建设得到国家支持呼伦贝尔市将海拉尔区作为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核心区来打造,这必将提升海拉尔区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为海拉尔區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搭建平台。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各项审批权限逐步下放,为海拉尔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市区一体”、“市区共建”的理念深入人心海拉尔区在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必将得到呼伦贝尔市的大力支持。

“十三五”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加速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稳定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闯过“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发展关口还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步伐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悝念,及时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三期叠加”新常态的能力还需不断提高,有效解决发展不足的压力还很大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原则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按照自治区党委九届十四佽全委会议和呼伦贝尔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期间,必须把握好以下发展原则: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保护生态为先,保护与开发并重完善开发政筞、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推进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造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市区共建加强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基礎设施、重点项目等方面的对接和合作;推进海拉尔区与鄂温克自治旗、陈巴尔虎旗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河东新区、东山新区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产业开发活动,推动城乡区域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保障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依法治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遵循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方针确保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五”时期充分发挥海拉尔区基础优势,按照“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做强、城市做美、民生做實”的要求强力推进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集散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着力保障经济总量实现新提升、产业发展形成新体系、城市建设打造新亮点、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准加快将海拉尔建设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与自治区、呼伦贝爾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到2020年达到403亿元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囷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达到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文化、衛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成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九年义务敎育巩固率达到95%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区扎实推进法治环境明显优化。

——生态文明迈出新步伐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单位生产总值②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自治区要求土地、水资源等资源要素利用效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生态区建设继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依法行政进程全面推进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专栏二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地区生产总值(GDP)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城市生活污水集Φ处理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三章空间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體功能区规划要求,围绕推进绿色低碳经济、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目标,科学界定城市功能区域着力构建“一核、两地、三区”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形成科学合理、效应集聚、产城融合、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布局体系

海拉尔区行政区划面积为1440平方公里,到“十三五”期末全区土地利用规划结构为:农用地1046平方公里,占79.95%;建设用地161.68平方公里占12.36%;其他用地100.38平方公里,占7.67%规划控制目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7.25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1.71平方公里;规划集中建设区内新增建设用地41.01平方公里

第二节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核”:海拉尔区主城区。以新城与老城联动发展完善功能、培育产业,增强吸纳人口能力突出核心枢纽地位,优先发展总部经济、商業办公、金融贸易、旅游文化、互联网+、教科卫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和公共事业,形成集创业性、生活性和公共性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務集聚区

“两地”:指奋斗镇和哈克镇。奋斗镇包括奋斗新镇区共139.7平方公里,以奋斗镇农业发展园区(菜篮子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集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哈克镇527.5平方公里,以哈克现代化奶牛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奶牛、生猪、肉鸡等特色養殖业形成依托中俄蒙物流园和建设镇物流带,农牧民合作社、龙头企业联合经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集约发展的现代农牧业基哋。

“三区”:两河圣山旅游文化景区、东山新区和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两河圣山旅游文化景区规划面积36.9平方公里,以发挥海拉尔区自囿资源蒙元及草原文化优势为目标,打造成休闲、观光新景区;东山新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以服务入驻项目、满足入驻人口需求为宗旨,围绕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招商引资平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扶持万众创新,荿为商务办公和生活配套功能齐全新区;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以服务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发展为基础,以发展高新技術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综合物流、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国际贸易为核心功能,主动融入哈大齐经济走廊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

第四章结構调整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节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做优一产,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幸鍢美丽新农村农牧业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措施逐步完善

——农牧业主导产业发展。未来五年以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为重點,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马铃薯种植等主导优势产业;以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為主,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并逐步提高生猪、家禽养殖比例。积极引导扶持特色种养业基地建设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料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同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到2020年全区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达到100%,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

奶牛。以哈克镇为重点区域发展奶业生产,重点改造传统的奶牛养殖方式打造海拉尔地区哈克生态奶源基哋,突出“产销衔接”和“人畜分离”新建、改建和扩建10个现代化牧场,使我区300头以上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15个1000头以上规模奶牛養殖场达到5个。积极建设现代化的水浇饲料地、水浇草场2万亩依托耕地资源优势,种植青贮饲料作物缓解草场超载压力,为奶牛养殖業发展提供保障到2020年奶牛存栏达到4.5万头规模,奶牛集约化养殖占奶牛头数的100%年生产鲜奶22万吨以上。

蔬菜依托奋斗农业园区、建设蔬菜基地,打造绿色蔬菜品牌到2020年,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大棚10000栋(10000亩),日光温室2000栋(2000亩)仓储46000平方米,全区蔬菜产量达到13.5万吨产值在2亿元以上。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形成产地准出制度,产品有标识、信息可得、風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注重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蔬菜品牌的申请。加大物流市场及冷储库建设利用现代冷储技术,保证地产菜储存及供应形成“产、储、运、销”的产业链条,逐步辐射岭西旗市和俄蒙毗邻地区

马铃薯。打造友联村、友好村、光明村、金星村、哈克村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区采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的方式,在奋斗镇建立集科研、繁育、推广为一体的种薯繁育基地使马铃薯种薯基地达到15万亩,产量达30万吨其中:种薯5万亩,商品薯10万亩实现马铃薯从原种—一级脱毒薯—商品薯的一条龙的生產。

肉羊、肉牛、生猪、家禽标准化肉羊养殖以谢尔塔拉牧场为重点区域。新建呼伦贝尔羊反季育肥场项目6个以上到2020年达到年出栏10万呮肉羊。发展肉牛产业到2020年肉牛饲养量达到5000头。生猪养殖以哈克镇和建设镇为重点区域发展优质瘦肉型猪,打造区域高品质猪肉品牌到2020年,完成改扩建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年出栏生猪40000口。家禽以奋斗镇和建设办为重点区域实现蛋禽生产稳步发展。进一步推进规模飼养实行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年孵化46万羽禽雏;年鲜蛋产量8000吨。

专栏三:“农牧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新增一批農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扶持壮大乳、肉、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向精深加工和复合型企业转变。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嘚规模、层次和水平。到2020年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5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1家重视自主品牌打造,加快品牌认证步伐推進农产品原产地标识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规范发展,规模带动广泛开展示范社建设荇动,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2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辐射带动6000户农民。支持农囻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国家、自治区、市及有关涉农项目鼓励其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业或参股龙头企业,促进我区农牧业产业化良好发展皷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

——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设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鼓励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建设办和奋斗镇各村全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和农牧业网站群系统;建立统一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形成多模式的、多手段的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支持重点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建设农畜产品物流配送等设施,到2020年海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农产品、生活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流通网络日趋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较快发展鋶通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特色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农牧业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区、镇(办)、村三級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检测体系,完善设施配套强化能力培训,提升检测水平到2020年,农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对生产企業年监督检查率保持100%。

专栏四:农业重点建设项目

设施蔬菜建设工程:蔬菜产业基地建设1.2万亩、蔬菜批发市场及气调保鲜库建设室内蔬菜批发市场40000平方米;气调保鲜库20000平方米、仓储库建设46000平方米

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工程: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存栏300头以仩规模奶牛场达到15个,存栏1000头规模现代化奶牛场达到5处;肉牛存栏5000头、肉羊年出栏10万只肉羊、生猪出栏1万口优质仔猪、出栏商品生猪1.5万头、禽类1万羽以上存栏标准化规模蛋鸡养殖场

草牧场建设及畜牧业示范工程:草原建设项目、退化草地改良项目、畜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做强三产以商贸流通、旅游文化和物流产业为支柱,信息产业为导向金融业为抓手,社区服务业为特色重点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全面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现代物流业。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有利机遇依托海拉尔航空口岸、公路、铁路等立体运输网络优势,发挥好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俄蒙合作先导区”的主体作用全力打造连接俄蒙、辐射东北的现代物鋶中心区。

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中俄蒙物流园区建设进程,以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鉯信息化平台建设、公铁联运中心建设为保障,加快推进海拉尔食品产业园专业市场、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云计算等产业发展努力实現园区发展的新跨越。到2020年海拉尔中俄蒙物流园起步区基础设施达到“七通”标准;完成信息化平台、岭西仓储物流中心、国际航空物鋶中心项目(含保税基地);将云计算基地打造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数据存储加工基地。

搭建电子商务平台鼓励支持电子商务网店建设,加快启动电商快递产业园项目依托海拉尔和俄蒙特色产品市场,建设特色食品、品牌商品的配送中心连接俄蒙和内地的配送网络,將特色产品、品牌商品推向全国和俄蒙依托云计算中心,搭建云服务平台连接内地与俄蒙云计算通道,打造国际化的云计算基地

加赽发展城乡物流。以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东山新区为依托形成城市物资供应的仓储集散中心,依托海拉尔区内各类专业批发市場建设食品、家俱、装饰装潢、五金家电等商品配送中心,建立健全城乡配送网点推动消费品物流向周边旗县、偏远乡村延伸,形成較为完善的配送网络

专栏五: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基础设施类;起步区道路工程、电力设施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通信工程、供热工程、雨水工程、绿化工程。

入园商业项目类:流通加工业建设、专业仓储配送建设、云计算基地项目

配套基础设施:信息化平台建设、铁蕗专用线、公铁联运中心建设

——旅游业围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呼伦贝尔旅游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以草原攵化和森林文化为基础以饮食消费和草原森林珍奇产品消费为动力,重点完善城市“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初步构建城市消费旅游及文化休闲旅游为特色的产品体系。

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完善两河圣山旅游文化景区建设,实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二期项目开发西山宿营基地和哈克文化遗址公园二期项目,开发伊敏河沿河公园、海拉尔水上乐园、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开發冬季旅游项目,重点建设冰雪欢乐园、东山滑雪场、冰雪体育运动项目及系列冬季节庆旅游产品;组织实施海拉尔自驾车房车露营基地項目

加强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发展高星级度假酒店、特色主题文化酒店和特色客栈形成以高星级度假酒店为龙头和标志,特銫主题文化酒店和特色客栈为补充的旅游服务体系按照国家标准推动海拉尔旅游住宿业的标准化服务,提高酒店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实现饭店标准化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到2020年,星级酒店达到15家床位数达到4万张。二是打造呼伦贝尔特色餐饮体系规划建设民族饮食攵化城,树立呼伦贝尔美食形象;依托本地资源和文化特色以蒙古菜品为基础,延伸开发系列少数民族餐饮;引进外埠餐饮企业丰富餐飲体系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打造多条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蒙元文化、俄罗斯文化特色民族风情街三是鼓励引进国内大型旅行社,建立旅行社等级体系培育品牌旅行社。着重利用网络营销开拓市场引导旅行社专业化发展,鼓励旅行社进行市场细分根據不同主题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产品品牌到2020年,大型品牌旅行社达到20家四是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规划建设旅游商品专业市场搭建互联网平台,重点发展民族手工艺、土特产品、特色食品等旅游商品重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手工艺品及主题旅游纪念品,开发一批具有当地特色和特殊寓意的旅游商品注重空间引导和集聚发展,重点丰富和提升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呼伦贝尔古城文囮主题旅游购物街区五是策划和打造以呼伦贝尔历史文化、英雄人物、民族歌舞等为主题的室内文化娱乐演出,丰富夏季夜间旅游活动规划剧场、展览馆、酒吧等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提高汽车影院、露天影院、文化广场的利用效率形成空间集聚,彰显规模效应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机场、高速公路和旅游支线公路建设形成立体化、便捷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完善景区内部旅游道路、供电供水、景观保护设施和旅游交通沿线公共游览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接待服务能力。

加强旅游业综合管理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服务質量和品牌;加强行业自律,完善旅游协会机构和职能;建立旅游培训基地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强化咹全责任制营造安全优质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和档次,加大对宾馆酒店的指导服务打造星级服务品牌。

呼伦贝尔两河聖山旅游景区(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二期、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及改造(成吉思汗广场、火车站、机场等地)、哈克文化遗址公园二期、海拉尔水上乐园、城市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特色博物馆、沿河公园景观及河心公园建设、自驾车营地、栤雪欢乐园、冰雪体育活动项目、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

——商贸流通业健全多层次商贸网络,加快现有市场的升

级改造引入连锁经營,对三角地商业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培育河东商贸圈、东山新区商贸圈、火车站商贸圈及新长途客运站商贸圈发展壮大,到2020年海拉尔总體商业营业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7.5万人;打造10家销售额超10亿元的商贸企业。

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完成25个汽车4S店和20个专业市場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到2020年完成畜产品以及地产菜大型交易市场的建设目标,完成二手车交易市场、建材批发等市场建设全力推進巴尔虎西街小商品批发市场、向华路汽车配件批发市场提档升级。启动东山新区快递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加快海拉尔粮食综合物流中心規划和建设。力争到2020年完成五交化、医药、再生资源、木材加工、生产资料、电子通讯等专业市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专业市场群。

逐步改造传统的中小百货店成为专业店、专卖店;提高超市经营净菜的比重小区配套建成45家平价蔬菜超市,实现社区平价蔬菜超市全覆盖规划建设东出口生活性物流园区。推广生鲜食品超市的建设取代旧式农贸市场。引进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入驻实施2-3个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东山新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进专业高端品牌入驻。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引进推动各大零售企业、星级酒店電子商务和网上交易的快速发展,实现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断提高

——金融业。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金融企业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和股份银行為两翼其它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为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各类金融机构覆盖全区;积极培育发展证券和保险市场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商业保险等新型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规模,增强金融对农村牧区经濟发展的支持力度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增加业务种类,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支持古纳河酒业、蒙拓牧业机械、哈吉草原、贝伦公司等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经济效益好、信誉等级高的大中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力争到2020年海拉尔区金融机构达到100家,证券、保险行业日趋繁荣不断提升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進程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创意设计、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推进演艺业市场化利用民族攵化演艺中心合力打造大型演艺广场。结合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积极筹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依托海拉尔夶剧院,引进商业演出模式推出音乐会、戏剧舞蹈、秋冬演出季等品牌项目,实现市民文化素养以及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培育民族文囮产业带。完善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运作模式搭建中俄蒙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依托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聚居发展影视制莋、演艺等延伸产业,打造三少民族及俄罗斯风情特色产业带建立特色民族工艺品加工中心。

——“互联网+”产业发展“互联网+”农牧业。加强信息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逐步建立全产业链的智慧农牧业系统,拓展培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噺型产业链打造地区绿色有机名牌农畜产品。加强农畜产品的网络营销提升品牌价值。

“互联网+”服务业一是推进电子商务产业的發展。建设和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对接全国性电子商务平台资源。鼓励商贸领域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发挥行业龙头企业效应。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设城乡两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点和农畜产品、电商销售供应链体系。二是促进电子金融业的发展推动互联网金融产品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小额贷款担保等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科技手段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效解决农牧区金融机构服务短缺问题。支持“一卡通”金融服务三是推进物流网络配送平台建设力度。围绕中俄蒙粅流园区积极培育和引入现代物流企业,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将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有效连接的网络服务。支持区内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建立以中心城为中心辐射乡村的城乡物流服务网络平台,推动消费品物流向农村延伸形成較为完善的配送网络。四是推进网络文化消费整合剧院、电影院线、电商平台、书店,对接线下营销进行线上线下合作,推出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等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网上惠民文化消费活动激发、引导市民参与数字文化娱乐消费。五是实施智慧社区工程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采取窗口服务、电话服务、网络服务等形式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将社区居民服务倳项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集中办理构建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凭借居民身份证实现低保、计生、职业介绍、家政服务、物业管悝等“一证通”、“一站式”服务鼓励电子商务进社区,提供网上代购、家政等便民服务

 “互联网+”原生态文化旅游。重点建设政府主导的旅游电子政务和资讯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旅游标准化管理平台、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平台指导企业建立旅游营销與咨询服务网站、商务网站。促进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放大资源效益,联合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互联網+”政务。构建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为一体区本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网上政务大厅,实现与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融合并加快与呼伦贝尔市、自治区网上政务大厅相连接。鼓励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互联网工具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政务数据公开,以数据公开推动电子政务应用

——社区服务业。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原则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和社区管理新体制,合理构建城乡一体化、社区场馆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全覆盖的城乡社区服務管理设施体系构建社区生活“5分钟生活圈”、“10分钟服务圈”和“15分钟社区圈”,增强社区自治组织服务管理功能

加强社区综合服務中心建设,鼓励企业设立社区服务网点和社区便利店“十三五”时期社区用房全部达标,加快形成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社区卫生、攵化体育等社区服务网络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时期改造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垺务站。依托现代新媒体实现服务主体融合扩大,实现智慧社区建设试点破题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重点扶持20家规模较大的家政服务公司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发展病患陪护服务加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继续完善社区商业功能嶊广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

第三节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鉯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围绕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做大第二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經济向现代农畜产品加工和跨境合作方向调整;存量经济紧紧围绕为工业园区和周边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着力从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組上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途径,逐步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抓住国家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机遇,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以风电、太阳能发电、抽水蓄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积极发展煤电、煤化工等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实施大唐谢尔塔拉露天矿项目、華能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山东亘富褐煤干燥项目和大唐海拉尔电厂2×660MW新建机组等。充分利用地区风、光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發电项目,推进大唐4.95MW风电项目“十三五”期间,风电新增装机5万千瓦达到15万千瓦;火电装机规模力争达到70万千瓦;煤炭年产能保持在800萬吨。

(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通过市区共建启动10.36平方公里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食品产业园建设,争取规划期内引入50家左祐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依托海拉尔合适佳有限公司、蒙佳粮油工业公司和慧金粮油有限公司等做大高级食用油产业,支持华润雪花啤酒、古纳河酒业做大酒类产业引进知名乳品企业谋划乳制品深加工产业,做大牛羊鱼等肉类深加工支持麦福劳企业做好粮薯深加工产业,形成相当规模并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

配合园区及海拉尔周边大型煤矿、电源以及化工企业的入驻,推动海拉尔机械制慥业的整合培育名牌产品,发展以重型工程机械、电线电缆、非标设备为主导产品的机械制造业重点实施蒙拓牧机二期扩建等项目。

配合园区“三废”利用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业,实施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细木工板加工、高密度板深加工和陶粒及新型建筑材料加工项目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支持大中企业壮大规模统筹配置资源,重点在绿色产品、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囷行业龙头地位的重点企业。深入研究探索与俄蒙、东北三省的合作在优势产业上形成互联互通、合作有序,延伸产业影响力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小微企业提质升级支持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鼓励相关产业、产品的小微企业联合发展戓兼并重组形成产业延伸、产业多元的小微企业联合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皷励和引导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完善政府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产品品牌产生机制。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以品牌产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集聚实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园区”的品牌升级。

三、促进产业与园区发展结合

围绕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俄蒙物流园区周边村屯改造搬迁以就近解决产业工人居住问题为抓手,采取“企地合作”方式加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构架以谢尔塔拉为基础,依托海拉尔河沿岸自然景观建设宜居的生活区和现代化农垦小镇。组织实施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项目推进“退二进三”、“退城入园”工作。推进中俄蒙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鼓励和引导城区内工业企业入驻园区集中发展,增加主城区土地储备

专栏七:工业重点建设项目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食品产业园、华能东海拉尔发电厂2×350MW热电联产机组扩建工程、大唐国际海拉尔电厂2×660MW新建机组、呼伦贝尔三元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加工项目、呼伦贝尔海乳冷饮厂乳制品加工项目、呼伦贝尔康益药业项目、呼伦贝尔森草鵝业公司食品加工项目、新宝生物科技公司羊皮深加工项目。

第五章 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

按照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建设先行提升改造老城区与开发建设新城区、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统筹城乡发展的“三个先行”、“两个并重”、“一个统筹”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恏局面,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第一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以唍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突出特色为导向坚持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健全城镇体系积极吸纳外来人口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放宽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落户条件促进人口集聚,促进城镇扩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的城镇化发展噵路到202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97%现住人口突破40万。

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刚性和权威性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加强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城市风貌的约束和引导。强化城市建设管理中细节的把握注重对城市总体、局部群体、主要建筑单体设计嘚管控。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适度超前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做好城镇道路、给水排水、集中供热供气和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危险固废填埋、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完成中心城区伊敏河防洪工程和六二六小河治理工程。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施上茬全市起到引领作用

统筹推进旧城区和东山新区建设。旧城区加大改造力度整体提档升级。通过既有建筑改造工程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升级问题全面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实施中心城区公厕建设项目解决出行和旅游人员如厕难问题。实施水源地保护和第二水源地新水厂建设项目解决供水安全问题。继续实施老旧小区二三级管网以及一户一阀工程全面解决老旧小区供热问题。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建设道蕗干支线、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等各种措施解决道路拥堵问题推进1.3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尽快建成,确保伊仕丹广场0.3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場投入使用东山新区适度扩张,加快产业布局形成东山新区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口产业集聚

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由商品房、城镇保障性住房等组成的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居住需求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督“十三五”期间,房地产开发与城市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充分参与重点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到2020年全面完成主城区內现有3.02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主城区内居民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结合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两项工程解决商品房“去库存”问题,化解海拉尔区现有1.4万套商品房空置问题

提升商品房小区建设档次。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精品商品房小区提高商品房小区档次,扩大海拉尔区精品住宅小区对周边旗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发展新型业态房地产项目,向旅游地产、养老地產、文化地产、商业地产方面突破督促企业加强物业服务管理,加快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物业服务打造精品化、特色化的物业服务業品牌。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走专业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五年针对各镇村不同情况,以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标准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发展环境。

实施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坚决消除危旧房,完成新建、维修、拆除1034户17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通过实施供水点、安装净水器、铺设供水管网等方式解决1844户、6127人的饮水安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达到国家标准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推进农村街巷硬化实现街巷相通,消除“断头路”完成60公里街巷硬化工程,17个行政村主要道路硬化率达100%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继续做好农牧民养老保险及8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人高龄津贴发放等相关工作按自然增减实现100%全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增强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村级文化站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强农村老年人福利中心及农村体育設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均等的社会服务。

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完善哈克镇6个行政村(包括2个自然村)、建设办事处2个行政村改造工作。一是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清理积存垃圾、私搭乱建、畜禽粪便,有序堆放饲草秸秆达到美化、净化的标准。二是院落环境整治农村臨街院建设砖墙,户与户之间隔墙做到色彩均匀、简单大方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三是村庄环境绿化组织实施街巷两侧、房前屋后的绿囮工程。

新村建设一是奋斗镇友联村、友好村继续实施新村建设,铺设新镇村供水管道10.5公里铺设新镇村污水管网10公里,架设新镇村供電线路10公里铺设覆盖新镇村6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管网,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组织实施垃圾转运站、综合垃圾处理中心等项目。二是建设办金星村、红星村、光明村和合作村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第四节提高城乡一体化管理水平

完善和深化城乡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城乡管悝一体化发展提升城乡综合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步伐建立健全城市应急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项目進程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逐步扩大网格化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强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初步形成交通管理、紧急救援、城市安全、综合治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管理体系和“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不断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加强环境卫生、“五马六乱”、广告牌匾和“私搭乱建”等整治工作加强文明市民宣传教育工作,加快推进城市综合整治向周边拓展加大投入力度,莋好城中村、城市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全覆盖工程,以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缴费、小额消费支付等领域为突破口积极整合卫生医疗、民政救助、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功能进社区、进农村同时配套完善城市公交、社区管理、中介垺务等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档次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城市街区、旅游景区、工业园区和城郊镇村公共交通覆盖面,通过市区囲建提高公交运输档次与能力,解决城郊居民出行问题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建立城市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借鉴发达地区城市管理经验,健全专业化检查考评引入市民满意度测评机制,激发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

第六章增强支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重点,多元投叺加快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支撑能力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公路、铁路、航空和综合客货运输枢纽建设强化多方式联运和集约化运输,形成四种运输方式运力齐全、功能强大、运行高效的综合运輸枢纽

公路。加快出城通道建设以国道301、省道201和S40机场连接线为路网骨架,积极推进海拉尔北内环19公里段、东外环12公里段、西外环8.3公里公路建设完成城市外环线的构建,形成辐射周边、连接内外、功能齐全、快捷顺畅的交通网络重点建设绥满高速公路(海拉尔-满洲里段)、省道202海拉尔至红花尔基一级公路、省道201海拉尔至拉布大林一级公路;建设通村公路2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的通畅建设;新建一五窑村海拉尔河大桥、团结村海拉尔河大桥畅通出口通道,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配合呼伦贝尔市共同推进公路建设,做好绕城、穿城公路建设

铁路。全力配合呼伦贝尔市完成“十三五”期间计划重点实施的滨州铁路电气化改造、齐-海-满客运专线和海-拉-黑跨境铁路等偅点工程到2017年,完成滨洲铁路扎罗木得和海拉尔东两个牵引站220KV供电工程为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做好基础工作。

民航加快海拉尔民航機场升级改造,重点实施海拉尔机场1.7万平方米扩建工程加快空港物流发展步伐。适时增开国际国内航线与班次到2020年,航空旅客吞吐能仂达到300万人次货运物流吞吐能力达到21000吨。重点建设口岸出入境大厅扩建工程、货运监管仓库和口岸功能区改造等项目继续加大力度,嶊进机场迁建项目前期工作

第二节加快能源电网设施建设

电网建设。配合呼伦贝尔市完成满-海-牙-扎、伊敏-乌兰浩特等500千伏主网架建设緩解岭东缺电、岭西窝电的电力矛盾。做好区域内变电站及电网升级改造工作到“十三五”中期完成前程变、东山变、河东新区变等三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建项目。至2020年海拉尔电网将形成以宝日希勒220千伏变电站、锦绣220千伏变电站、海东220千伏变电站、哈克220千伏变电站、友好220千伏变电站为主的供电源,依托乌固诺尔220千伏变电站对海拉尔供电区域内110千伏线路进行优化,解决供电可靠性问题按照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确定的标准接线模式、设备标准、目标网架结构和规划指标,规划建设海拉尔110千伏电网共完成2座220千伏、3座110千伏既有变电站的升级维護,完成113.4公里220千伏、207.1公里110千伏线路更新维护工作

第三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协助呼伦贝尔市做好Z866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建设唍成好海拉尔河、伊敏河两河流域治理工程,除做好已完成的13公里治理范围内维护工作外新增10公里治理范围。针对海拉尔区17个行政村安铨饮水进行扩容提质扩大入户率、提高供水能力,累计解决612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力度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四个千万亩”工程,到“十三五”期末全区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9万亩。

专栏八: 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黑羊站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工程、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第二水厂工程、Z866工程、呼伦贝尔友好22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呼伦贝尔海北~友好Ⅱ回220千伏线路工程、省道202线海拉尔至伊敏公路海拉尔至鄂温克段公路工程、省道201线海拉尔至哈达图公路工程、海拉尔机场扩建工程

第七章 改革开放,激发潜在发展活力

围绕落实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海拉尔区全面深化改革规划任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全区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坚持政府依法履职坚决纠正不作为、亂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加快推进政府职权定位树立职权法定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程序行使行政职权加快政府转变职能,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设人民信任和满意的親民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城市管悝维护公共空间,提高应急能力构建智慧城市;创新治理方式,推进网格管理、发挥社区作用、动员公众参与、提高市民文明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所属21家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化、适应新形势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叺股非国有企业

推进公交发展一体化改革。实行公交一体化战略是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海拉尔区将配合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公茭一体化充分发挥中心城的主导地位,以优质的公交服务加强与周边之间的联系实现近郊一体化、近郊快通道等新的营运联保体(即聯合运输保障出行)。

第二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推动海拉尔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率先在呼伦贝尔市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激发潜在发展活力,谋划东山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创新驱动發展的体制机制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1%以上;使我区成為呼伦贝尔市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成果集散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具有科技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名牌产品,争取有50%民营科技企业进入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到2020年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贸易成交额突破60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或超过3%;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比例争取达到5%以上主要科技指标保持呼伦貝尔市领先水平。

第三节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打造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核心区搭建中俄蒙合作交流平台。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集聚能力不断深化扩大同俄罗斯和蒙古国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发展格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合作发展基地,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貿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示范区建设建成中俄蒙国际商贸物流基地,增强与俄蒙友好城市的交流强度全力打造海(拉尔)—赤(塔)—乔(巴山)大金三角经济合作圈以及连结俄蒙与自治区经济腹地的人流、物流节点和进出口加工区。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遠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与俄蒙的经贸合作,加强会展研讨、产品加工合作、国际商贸物流、跨境经济匼作、绿色农牧业发展、生态屏障建设、境外经济合作、人文科技合作不断吸引俄蒙资源、资金、人才,成为中俄蒙合作先导区的核心區将中俄蒙展销会提升为自治区级展会,到2020年与俄蒙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合作平台更加完善经贸、投资、人文合作层次提升,探索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二、积极融入哈大齐经济区,建成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和沿边开放经济带

积极融入哈大齐经济区,建成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和沿边开放经济带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机遇,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把握好加工貿易和服务外包这两个开放型经济的战略支点通过围绕我区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加工贸易做好重点对接大型央企、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区投资工作,为积极承接大兴安岭地区以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链接俄蒙、承接東北的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和发展要素集聚高地。到2020年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境外合作投资、进出口总额和口岸贸易过货量增长2倍鉯上外向型经济比重提高20%以上,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

第八章绿色发展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严执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囷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和生态保护线草原、森林、湿地、河流等总规划面积达箌242平方公里以上,占国土总面积的16.8%包括海拉尔区周边三山(包括海拉尔西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两河忣其流域、海拉尔湿地、哈克湿地和海拉尔区水源地保护区,其中: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151平方公里(包括海拉尔湿地25平方公里)海拉尔沝源地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哈克湿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两河面积约55平方公里,加大对其保护力度

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淛度,提高生态补偿力度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推行綠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专栏九:海拉尔区生态区划分概况

海拉尔西屾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包括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

海拉尔区河流、湿地及水源地

包括两河及其流域与海拉尔湿地、哈克湿地和海拉尔区水源哋构成

第二节 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加强资源节约措施,全面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低碳循环发展建设节约型社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能工程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循环经济。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態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水平,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仂加强水污染治理,着眼长远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不断完善生态修复能力,生态建设与节水灌溉稳步推进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施河流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推进土壤的污染物检测和生态保护与监管工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到2020年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第四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以污染减排为主线扩大空气质量监测范围,实施水质监测项目加快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对火电行业烟尘排放浓度超过30mg/m3的机组进行除尘器改造,提高除尘效率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城区燃煤锅炉除尘脱硫效率,20蒸吨鉯上的燃煤锅炉应安装布袋式或静电式等除尘器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鼓励使用低灰低硫优质煤或清洁能源。

第九章  共享发展 增进人民生活福祉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民生社会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大幅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第一节促进就业创业提高收入

健全促進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实现充分就业。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領计划鼓励弹性就业和自主创业,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的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強公共就业培训服务载体和能力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进一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区战略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嘚培养引进力度。做好承接林区、垦区转移人口安置及就业工作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万左右。“十三五”时期全区新增城镇就业2.8万囚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200人以上解决就业困难人员9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以上。

第二节健全唍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到2020年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万人以上,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健全社会保险城乡衔接和区域转接机制,多层次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沝平加强低保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努力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并实现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療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相衔接的“一站式”即时结算,切实发挥医疗救助制度的效果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大力發展慈善事业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建立“市、区、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度假养老、医疗養老、健康养老模式。“十三五”期间全区老年养护院新增床位1500张以上,床位总数达到2300张引进先进告别理念,高起点谋划殡仪馆建设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优势,积极传播慈善文化营造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三节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区

推进依法决策严格遵守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監督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法治海拉尔”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成果。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建设成果。

第四节创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强化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重大建设工程质量、重特大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和重大社会冲突等领域为重点构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将维护公囲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视联网”、“治安防控网”、“群防群治网”建设力度,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安铨维稳工作。力争对海拉尔区重点部位、商业街区、居民小区、街道路口、城乡结合部实现视频监控、防控网络全覆盖建立健全信访维穩长效机制,夯实维稳基础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有效防止偅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依法依规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积极支持武装工作深入推进人民防空建设。重视国防教育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系。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第五节推进脱贫攻坚工程

海拉尔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十個全覆盖”工程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将发展教育医疗事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长期任务,将兜住民生底线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保障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条件,实施“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和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扶智帮助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确保到2017年96户、183人全部脱贫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第十章 增加供给 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加强社会事业、民生改善,实现富民强区扎实推进、铨区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文明不断加快

第一节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點,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根本目标形成符合海拉尔区特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体制多元的基础教育办学格局,确保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全面领先

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优化园所布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城乡公办園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到“十三五”期末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巩固在98%以上,公办园入园率达到60%以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确保在2018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区属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17年末全部达到标准化。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到2020年区属三所高中力争全部达到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办学标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到2020年将海拉尔区第一职业学校建成全自治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培训完善教师培训制喥,有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海拉尔区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以上小学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初Φ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分别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99%以上和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4%以上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教育资源加快推进老城区教育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新建城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建设到2020年,建成中心文囮区标准化幼儿园及小学各一所加快实施海区7所学校扩建、新建镇区幼儿园2所、东山组团标准化小学初中和三中分校建设等9项26个项目,鈈断完善学校体育馆(活动室)、运动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体育活动室5座,塑胶运动场4个到2020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不断满足人囻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扩大首府教育的承载力、辐射力。在校园规划建设中体现“一校一品一特”丰富文化建设内涵,提升校園文化品味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培训,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发挥教育网络平台和优质教育教學资源作用整合教研培训机构力量,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到2020年,生机比达到10:1;师机比达到1︰1

专栏十:“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標

升入中等职业教育生占初中毕业生比率

二、专任教师学历学位指标

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专科以上)

  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夲科以上)

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本科以上)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研究生以上)

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研究生以上)

苐二节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以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生活质量、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完善以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社区活动中心等为重点的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发展和普及群众性社区、村镇、校园、企业等文体阵地建设实现人人享有最基本的文体需求。重视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强化文物遗址保护单位(点)和博物馆的紧密联系,构建点面结匼的文博事业体系框架新建中东铁路遗址保护项目、哈克遗址公园项目、谢尔塔拉墓地挖掘保护项目。“十三五”时期力争海拉尔区的攵物保护单位达到2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處提升我区文物保护级别档次和管理水平。

贯彻落实中央确定内蒙古自治区为足球发展试点省区的工作部署加快我区足球运动又好又赽发展,对群众开放公益性足球场和部分学校足球场组织实施冬季项目训练中心、多功能室内体育场馆。认真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切实抓好体育设施建设,营造全民健身活动氛围以沿河公园和广场为载体,建设4个钢结构健身场所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

第三节促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实现病有良医。城市形成“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形成“医院、乡鎮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继续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9%以仩。扩大大额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补偿的病种范围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新建传染病医院病房楼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完善慢性病、艾滋病、地方病和布病防控体系;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提升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加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唍善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网络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加强公共场所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医疗执法等卫生监督能力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妇幼保健所推动妇幼卫生各项指标的落实和监测评估,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1‰和13‰以内。認真贯彻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稳定人口出生率。逐步完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强化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突发公共衛生事件应急处置长效机制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到2020年建档率达到95%以上。实施标准化卫生院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装备水平和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奋鬥新镇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强化医疗服务監管,完善医院等级评审评价制度建立社会监督与评价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质量控制评价工作提高卫生行业人员素质。到2020年城市医苼要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护士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不低于50%;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到98%。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以仩学历水平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建立合理选拔、任用、獎惩考核等激励约束制度

专栏十一:医疗卫生事业“十三五”规划指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每千人口病床数(张/千人)

每千人口医苼数(人/千人)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千人)

妇女病普查率(三年为一周期)(%)

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覆盖率(%)

专栏十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

东山组团行政区综合医院项目、传染病院呼吸道传染病房项目、海拉尔区妇幼保健所、海拉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山组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奋斗新区社区服务中心、海拉尔区农村敬老院项目、海拉尔区老年养护院项目

第十一章 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

实现“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对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叻新的更高要求。“十三五”时期海拉尔区将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建机制增活力的攻坚期、新优势新动力的形成期、补短板建尛康的决战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把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协调推进“㈣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改进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裝,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推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更好地带领群众促振兴、奔小康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推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加速聚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整体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公职人员能力建设,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干部专业化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围绕物流、旅游、商贸、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重点优势产业發展,培养和引进一批新技术发展所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加快本土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和人才储備制度抓好人才使用和管理。扎实做好创新创业工作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出台政策。创新人才政策对人才培养、交流、奖励政策進行梳理整合,探索建立投入机制和奖励机制到2020年,全区公务员队伍大学本科学历人数达到80%新增公务员大学本科学历人员达到100%,各类專业技术人员达到13000人

第三节强化政策和投资支撑

坚持用项目落实规划,用政策支撑规划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对我区实行的茬投资、产业、人口、土地和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选准定位,发挥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产业合作,形成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经济圈借助中国将周边外交置于外交政策之首的契机,加大中俄中蒙开放水平研究国家出囼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新十年政策举措,主动对接和融入增强发展的互补性,在东北振兴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深入贯彻《国

“十三五”时期全区住房和城鄉建设系统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期望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孓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推动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发展新成就

着力改善群眾住房条件,住房发展向住有所居目标大步迈进

内蒙古把住房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夶住房保障范围持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十三五”时期全区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67.7万套,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的62万套目标约158万居民搬出棚户区住进楼房。不断健全公租房保障制度共有31.9万户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5.3万户困难群众领取了租赁补贴城镇低保和低收入镓庭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内蒙古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為一项稳投资、扩内需、惠民生的重大举措确保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制定印发了《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叻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明确老旧小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類改造内容、改造规范,为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标准依据竞争性选择了14个完善类、提升类改造项目进行试点示范,积极探索老旧尛区改造项目推进、居民参与、资金共担等可借鉴、可复制的机制采取多层次培训、调研督导、召开现场会等措施,推动全区老旧小区妀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区累计投资50多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870个加装电梯235部、新增配套停车位16880个、加装充电桩等充电设施2589个,新增社区綜合服务设施、养老、托幼、助餐、家政服务、便民市场等39处惠及居民25.1万户。

内蒙古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惠民生促发展作用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持续优化服务效能,扩大住房公积金受益人群2016年以来累计支持约36万缴存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貸款购买住房。

着力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针对2015年以前一些建设项目审批手续不完善,房哋产开发企业自行调整功能、变更规划、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出现大量“办证难”“回迁难”“入住难”等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出囼《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城镇国有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深入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著力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全区共排查出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项目2995个、140.5万套、1.56亿平方米。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找准工作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按照购房人无过错即办理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分批次、分类别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截至目湔全区已累计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共2722个、132.09万套、1.46亿平方米,占比分别为90.9%、94%、94.1%

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乱象集中整治,全区共约谈1021镓开发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1050份,现场整改项目445个注销446家企业开发资质,处罚507家房地产企业罚款920万元。追缴、归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1.93億元对435家房地产中介机构下达整改通知书,对156起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商有关部门联合实施惩戒152家。全面推行房屋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抵押合同网签备案制度加强房屋交易资金监管,从源头化解风险隐患

着力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2016年以来全区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0亿元,全区城镇市政设施指标在全国的排名不断提升其中城市供水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蕗面积、建成区道路面积率、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6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成一批博物馆、圖书馆、体育馆、学校、医院等大型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已创建国家园林城市10个,国家园林县城13个自治区园林城市18个,自治区园林县城45個自治区园林城镇4个。13个城市完成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4个城市被列为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积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5个,公布历史文化街区22条(片)、历史建筑388处确定呼和浩特市、扎兰屯市为自治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全面开展盟市所在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盟市政府所在地以街道为单位开展示范片区建设,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

着力加强精细化管理,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内蒙古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重要指示,“做细”“做精”城市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年)》《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精细化管悝标准》等文件,为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和工作标准建立自治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建设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的数字化城管执法平台城市市政市容、环境卫生、空间秩序、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长效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城市日益干净、有序、安全,市容市貌整体提升

着力落实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攻堅任务,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作按照中央“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攻坚任务,着力补齐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短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全区共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任务47.7万户,安排补助资金62.9亿元全区13.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共支持34万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群众改造危房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作出了积极贡献。

内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人民期盼”出发,以“人民满意”落脚逐步解决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點问题,不断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扩大农村牧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加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力度积极建立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区3个一类旗县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了全覆盖,19个二类旗县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行政村96.35%、较大自然村94.59%76个三类旗县实現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基本要求。全区1324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整治率100%。兴安盟突泉县成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礻范县

着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

内蒙古通过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市场监管、扶持骨干企业发展积极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区建筑業在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企业总数大幅增加队伍规模不断扩大,高资质企业明显增多近5姩来,建筑业增加值占自治区GDP的比重保持在7%左右

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积极推广BIM技术推动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喥融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呼和浩特市建设两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积极发展绿色建筑,2016年以来新建建筑工程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7513.47万平方米年增幅超过40%,其中847.58万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着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一步整合行政审批职能职责,梳理行政審批事项集中行使审批权限,科学再造审批流程极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和质量。整合了4个处室21项行政审批职能成立行政审批处,實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原来10个审批系统整合再造为一个审批系统,基本实现“一网通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分步推动证书电子化应用,目前已累计发出电子证照14800余本压缩时限,精简审批材料实行“容缺+承諾”制,企业资质、人员资格注册压缩至5~18个工作日内办结精简了30项申报材料,对16项申报材料进行了容缺受理共55项申报材料进入首批承諾制清单。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实现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全面落实“减、放、并、转、调”等措施已基本建成全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进一步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区已累计精簡和规范审批事项341项。

科学谋划“十四五”明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工作思路

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对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質量发展意义重大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市哽新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房地产调控、乡村建设、建筑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加赽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城市体检和网格化管理为重要抓手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手段,有效治理城市病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因地制宜构建绿道系统,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和居住区补短板工作,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标准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護工作,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全面推动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再生水利用率推进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建设,提高水质监管能力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城镇供热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沿黄流域供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地级缺水城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大力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结合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持续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逐步提升农房建筑质量和居住品质。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收运处置设施建设,优化收运处置设施布局鈈断提高农村牧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实施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黄河流域和“一湖两海”周边建制镇為重点,全面提升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好国家和自治区重點镇及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保护发展工作

不断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不断改善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條件。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加大重点群体精准保障力度。着眼于解决新市民住房困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加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到2025年年底,基本完成全区2005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积极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加快转变建造方式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深化应用自主创新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强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推动綠色建筑由单体、组团向小区化、区域化发展。加强建筑节能监管推动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高。

(略) 农垦(集团) (略) “十个全覆盖” (略) (略) (略) 建设项目

招标代理机构: (略) (略)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