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发展船舶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培育产业集群 促进威海区域经济发展-牛bb文章网
培育产业集群 促进威海区域经济发展
所属栏目: &
[摘要] 产业集群作为介于企业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特征。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地区特色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本文从发展产业集群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环渤海经济区重要城市之一的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威海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1.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在产业上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同一产业内生产上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在各个国家地区出现了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经济集聚区,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促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最早将产业集聚和国际经济竞争力联系起来提出产业集群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他通过研究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他的产业集群理论,并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波特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产业之间的竞争,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世界上不少区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就表现为它们的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硅谷地区的经济由当地的半导体产业集群支撑,美国的底特律和日本的丰田城的经济则由当地的汽车产业集群支撑,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台湾新竹的半导体硬件加工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的电脑硬件制造和装配产业集群等。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地区经济竞争优势也表现为当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2.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还包括提供相关公共品和政策支持的政府机构,相关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资本,劳动力,信息,知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产生很强的区域集聚效用和扩散辐射作用。产业集群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空间集聚性,即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空间上高度集中,相关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网络化,各经济活动主体和相关机构组织通过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关系频繁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结成一体化网络;分工和协作性,集群内各经济主体进行生产上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并在经济活动中相互协作;根植性,集群内经济活动主体具有相同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共同的市场交易规则,彼此之间信任度增加,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中交易的不确定性;自组织性,集群一旦产生,集群内部和集群外部高度互动,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推动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集群的以上特征使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1)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内企业竞争力。①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集群内部企业频繁的经济往来和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了企业之间彼此的信任,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便利了市场信息的获取,降低了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企业间具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在不同企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利于资源和信息共享,以及彼此间的学习,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扩散,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②集群内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依赖使得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时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整体,有利于提高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经济地位和对外谈判能力。(2)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①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往往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在生产上进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同时共用同一运输网络和销售网络。产业集群内部的其他相关部门机构则发挥协同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企业和各个机构部门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了整体经济竞争力。②由于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并且处于同一产业内部,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同或相近的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集中供给当地或外销,有利于实行企业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③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正在成为城市经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在山东省内,有诸如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等由于产业集群而产生的区域品牌;在山东省外,有诸如浙江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区域品牌,这些区域品牌的形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品牌效应极大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④大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关联,频繁进行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往来,有利于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创新性网络,有利于形成创新环境,提高地区整体经济质量,增强地区整体创新力和发展潜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以及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得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威海市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对促进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二、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威海市旅游业和海洋产业发达,威海市是联合国人居城市,旅游业是威海市优势产业,同时作为沿海城市,其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威海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同时威海市工业体系健全,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和船舶制造,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医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威海市工业发展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其中的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和纺织服装业与周边的烟台、青岛、潍坊三市存在区域重复建设,四市地区间产业门类趋同,而且主要工业门类在各市经济中都占相当比重,各城市之间存在低层次竞争,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经济交流和政策协调。三、培育威海市产业集群,促进威海区域经济发展1.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威海市处于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区位优势好,对外联系紧密,开放程度高,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和承接日韩转移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旅游业和海洋产业等优势产业,现阶段威海市已基本形成以下几个产业集群:(1)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威海市船舶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大量的船舶制造和修理企业。威海市在汽车工业方面以三角集团为代表发展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三角集团在全国轮胎行业中排名首位,其轮胎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就整体来看,威海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并不具有区域竞争优势,船舶制造业无论是与青岛还是大连市相比都远远不及,而汽车制造业只是限于零部件生产,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难以做大做强。(2)纺织服装产业群。威海市纺织服装产业是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和充分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金候”和“寒思”等著名品牌。威海市纺织服装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威海市已不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就纺织工业而言因为邻近的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所以很难做大做强。而服装业与青岛和潍坊市相较,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考虑与周边地区分工协作,充分融入半岛经济圈。(3)海洋产业群。威海市渔具生产,海洋食品生产加工,海洋生物工程药品、保健药品生产发展迅速,是威海市的优势产业。威海市是中国的渔具生产基地,威海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威海市在发展海洋产业方面的唯一不足在于缺乏科研支撑,海洋生物工程药品和海洋食品的生产加工都要求向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这需要强大的科研机构支撑,而威海市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较少,难以给予有效的支持。(4)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扫描仪,传真机,光纤生产,新型电子元件,微电子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发展前景乐观。日本和韩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业的中心,随着日韩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中低端类产品生产会加速向国外转移,而威海市邻近日韩,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环境优越,又具有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在承接日韩转移产业上其条件得天独厚。2.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方向。(1)实行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半岛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由于区域特色相近,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在产业集群发展上结构趋同,低层次竞争,如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产业在青、烟、威三市都有发展且都占较大比重。威海市只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培育产业集群方面,威海市应考虑重点发展现有产业集群中的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渔具生产和海洋食品加工生产和海洋生物制药上与半岛其他城市相比有较大优势,海洋产业应该成为威海市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政府应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重点在于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持,建立配套的科研单位,提供科研资金支持。就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威海市由于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机电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威海市面积和人口较小,一方面也由于威海市旅游人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因此在制造业方面,威海市更适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而且正如前面所述威海市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得天独厚。综上,威海市今后产业集群的发展应重点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使此两大产业发展成为威海市的支柱产业,形成规模优势。(2)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积极融入半岛城市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必要以青岛市为龙头,发展半岛城市经济圈,这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威海市应该正确定位,在半岛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积极参与地区分工协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在半岛城市圈这个大环境中发展产业集群。现阶段,半岛城市间经济结构趋同,条块分割,利益分割,低层次竞争,产业配套协同能力差。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加大地区专业分工和协作,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在机械制造和家电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制造方面可以由各地区分工协作,培育大的产业群,各地区作为产业群的一个部门一个环节,这样势必提高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半岛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半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在发展半岛产业集群和建设半岛城市经济圈方面,各地区政府一定要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消除行政壁垒,加强交流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规划和发展政策,实现地区经济协同发展。(3)建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和城市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开放性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引导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网络,加快信息、知识的扩散。建立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技术密集型园区,创造技术研发的良好环境。建设企业信息化网络,降低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成本,推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引进人才,培养,吸纳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人们具备现代管理观念和创新协作精神。参考文献:[1]孙祖荣施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7期[2]吴忠培董丽雅苗娴雅: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3]孙洪霞: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方向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J].2005年第2期[4]隋映辉:产业转型:山东半岛产业集群建设及其战略[J].山东经济,2006年7月第4期[5]王法:产业集群机理分析及治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11期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山东省威海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我的更多文章:
( 09:50:34)( 08:33:21)( 08:30:02)( 07:38:47)( 08:42:40)( 09:21:24)( 08:44:33)( 13:10:11)( 09:21:26)( 08:58:5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威海市政府推动船舶工业发展政策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威海市政府推动船舶工业发展政策研究
【摘要】:船舶工业产业关联性强、技术密集度高、集群效应显著,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军民结合型产业,船舶工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威海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烟、威造船基地核心地带,具有发展船舶工业良好的区位优势,优先发展船舶工业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船舶工业发展进行研究。
本文以公共政策、战略管理、产业政策和产业集群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日本、韩国、舟山船舶工业发展政策措施进行对比研究,对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威海市应立足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应对欧债危机冲击,按照“融入蓝区、科学规划、技术创新、错位竞争”的发展思路,以“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个造修船业聚集区为总体布局,重点发展造修船业、配套业、海工装备制造业,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中小型企业相配套,造修船业、配套业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真正走出一条威海市特色船舶工业基地发展道路。
本文最后围绕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培养、财税支持、行业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威海市推进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F426.474【目录】:
摘要4-5Abstract5-8第1章 绪论8-20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10
1.1.1 选题背景8-9
1.1.2 研究意义9-10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10-17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10-12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12-17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17-20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17
1.3.2 研究方法17-20第2章 政府推动船舶工业发展政策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经验20-32 2.1 船舶工业的概念界定20-21
2.1.1 船舶工业的概念20
2.1.2 船舶工业的特征20-21 2.2 政府推动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理论基础21-22
2.2.1 公共政策理论21
2.2.2 战略管理理论21-22
2.2.3 产业政策理论22
2.2.4 产业集群理论22 2.3 先进国家和地区推动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启示22-31
2.3.1 日本船舶工业现状及政府扶持政策分析22-24
2.3.2 韩国船舶工业现状及政府扶持政策分析24-25
2.3.3 舟山船舶工业现状及政府扶持政策分析25-29
2.3.4 先进国家和地区推动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启示29-31 2.4 本章小结31-32第3章 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和 SWOT 分析32-50 3.1 船舶工业发展概况32-36
3.1.1 世界船舶工业发展概况32-34
3.1.2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概况34-36
3.1.3 山东省船舶工业发展概况36 3.2 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基本情况36-39
3.2.1 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历史36-37
3.2.2 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现状37-39 3.3 威海市船舶工业的 SWOT 分析39-47
3.3.1 优势分析39-42
3.3.2 劣势分析42-43
3.3.3 机遇分析43-46
3.3.4 威胁分析46-47 3.4 威海市船舶工业 SWOT 战略组合47-49 3.5 本章小结49-50第4章 威海市推动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50-62 4.1 威海市推动船舶工业发展总体思路50-55
4.1.1 发展思路50-51
4.1.2 发展定位51
4.1.3 发展目标51-53
4.1.4 发展布局53-54
4.1.5 发展重点54-55 4.2 威海市政府推动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55-61
4.2.1 推进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55-57
4.2.2 推进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57
4.2.3 推进船舶工业市场开拓的政策措施57-58
4.2.4 加强船舶工业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58-59
4.2.5 加大财政和税收扶持的政策措施59-60
4.2.6 加强船舶行业管理工作60-61 4.3 本章小结61-62结论62-63参考文献63-67后记67-68个人简历6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琳琳;;[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0年01期
杜立辉;;[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1年02期
张晓刚;周瑜;;[J];北方经贸;2008年04期
张帆;王栋;;[J];管理观察;2009年07期
胡颖;李成强;;[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0年01期
程庆和;;[J];国防制造技术;2011年04期
朱苏;谢子明;;[J];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01期
李微;;[J];沪港经济;2010年01期
顾珂舟;;[J];经济师;2008年06期
胡凌秀;李广;;[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杨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李晗;蒲晓红;;[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常进雄;[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金碚;李钢;陈志;;[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赵建军;[J];当代财经;2005年01期
易先忠;张扬;阳志梅;;[J];大国经济研究;2010年00期
易先忠;欧阳峣;;[J];大国经济研究;2010年00期
程锦锥;;[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姜建华;邓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冯泰文;孙林岩;何哲;;[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晶;苏双臣;胡和智;柴洪涛;;[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芬;;[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欧燕;何兴强;陈平;;[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宏伟;[D];浙江大学;2011年
张金胜;[D];西北大学;2011年
徐平国;[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祝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郭柯;[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黄昭昭;[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朱云高;[D];复旦大学;2005年
吴靖;[D];西北大学;2006年
贾希凌;[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王龙;[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雪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蒋晓娜;[D];河南大学;2011年
杨霞;[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王玲玲;[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杨阳;[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吴涛;[D];石河子大学;2009年
马祥芹;[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李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杜钟珊;[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宋一淇;[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安昌;;[J];船艇;2006年05期
王森涛;;[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7年03期
陶永宏;[J];船舶;2005年05期
,李文彬;[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11期
范俏燕;;[J];财经科学;2008年07期
陆国庆;[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甄宇鹏;;[J];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10期
张晓晖;;[J];当代经济;2006年10期
王缉慈;[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03期
路甬祥;;[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自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0年01期
;[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0年04期
曹惠芬;;[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0年01期
刘传茂;[J];船舶工程;2001年01期
乔伟海;[J];渔业现代化;2001年03期
金才宽;[J];上海造船;2001年02期
张广钦;[J];国防科技工业;2001年06期
张嘉国;[J];国防科技工业;2001年12期
吕航;[J];中国船检;2001年09期
;[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滨;;[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林奋;;[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曹钢;;[A];2008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暨纪念《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王锦连;;[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刘传茂;;[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陈海东;曾卫民;;[A];桥区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2)[C];2010年
吴晓春;;[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林奋;;[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夏阿国;方新康;陈达西;;[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罗生;[N];中国船舶报;2006年
由淑敏;[N];中国船舶报;2006年
王学军;[N];中国船舶报;2006年
王学军;[N];中国船舶报;2006年
魏敬民;[N];中国船舶报;2006年
海欣;[N];中国船舶报;2006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原会长;[N];中国船舶报;2006年
王孙;[N];中国船舶报;2006年
常磊;[N];中国船舶报;2006年
常磊;[N];中国船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柯王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崔立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岩松;[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徐英平;[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谢灼玲;[D];西北大学;2008年
孙丰;[D];扬州大学;2009年
王树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小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李京云;[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李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李志丹;[D];东北大学;2008年
易海鸥;[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2014深圳三模地理试题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2014深圳三模地理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正文
山东威海大力发展当地优势产业
17:37 来源:经济导报&     |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三面临海的威海市&靠海吃海&,做大做强海洋产业,着力打造海产品生产加工、船舶修造、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新能源和现代石化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   而作为能源、原材料以输入为主的陆路末梢城市,威海不仅仅将海洋优势产业做透,还努力在推进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上再上新台阶。在用人机制上,主要有两种引才方式,即&不求所有,不求所在&。   靠海吃海   9月29日上午,记者在山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看到,在新落成的10万吨级船坞里,一艘六七层楼高、9.75万载重吨、价值5亿元的散货轮正在修造。新船重工副厂长曲维英告诉导报记者,这是给希腊生产的。而在船厂的另一侧,同样来自希腊订单的一艘3万载重吨的散货轮也在加紧建造中。   造船业是威海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市共有船舶企业11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 家,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全市实现造船完工量9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5.2%,位列全省各市之首。   威海市市委书记王培廷说,&突出特色打好优势仗,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捷径,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   2009年以来,威海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机遇,力争最大限度地把海的潜力挖掘好、利用好。   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威海将着力打造海产品生产加工、船舶修造、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新能源和现代石化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努力实现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   在船舶修造方面,据王培廷介绍,威海规划了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3个造船聚集区,重点培植十大造船企业。力争到2012年,整船生产能力达到400万载重吨,修船能力达到700艘次,专业配套园区达到7个。   千方百计引智   王佛松、杨胜利、黎磊石、陈洪渊&&9月29日,一进入威高集团的展示大厅,导报记者首先看到了一排排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的照片。   据威高集团副总经理陈林介绍,近年来,威高集团一直与中科院保持合作关系。&根本不用发愁后续产品研发,公司先后与12位院士合作,把研发问题都解决了。而且,公司还与中科院、301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等单位合作在异地建立了9个研发中心。&今年4月28日,中科院推出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根据威高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合作期初定5年,威海市政府与中科院、省科技厅每年分别出资500万元,威高集团每年出资1500万元。目前,威高拥有专利产品180多项,其中80多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   在&转调&过程中,威海市提出&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王培廷说,&市里出台了优惠政策,在科研环境、成果奖励、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资金补助,各企业也主动让股让利,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想方设法用好人才 .&据他介绍,威海主要采取两种引才方式:一种是&不求所有&,通过不同方式聘请42名院士与威海市企业合作;另一种是&不求所在&,威海企业在市外建立了18家研发中心,其中国外有6家。   产学研结合生金   王培廷说,&这几年凡是发展好的企业,像威高、三角、华东数控、光威、新北洋等,走的都是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9月29日上午,在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果展示大厅,导报记者注意到一台铁路票据打印机。&这是我国第一台铁路客票打印机。&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邱海波说,当时进口一台铁路客票打印机要五六万元,该公司研发的这种打印机投产以后,此类产品的价格降到2万元。&现在,铁路系统60%的票据打印机使用的都是新北洋的产品,高铁售票使用率则占到了100%。&   近年来,威海先后与26个高等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中科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联盟关系,96家企业与146家国家级研究机构进行了密切合作。&今年争取再与3家国内知名的大学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王培廷说。【】 责任编辑:肖肖
编辑推荐: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资讯:
&&&&&&&&&&
热点专题:
网站导航: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
  1、凡本网注明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华会计网校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会计网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电话:0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海市信息产业协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