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 产业 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 哪个区域

深圳LED产业区域发展浅析
深圳LED产业区域发展浅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LED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十多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LED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十多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以地域分布来看,目前中国的LED产业可以划分为五大主要经济产业区,分别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产业区,珠三角经济产业区,闽赣经济产业区和中西部经济产业区。总体而言,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国内LED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上中下游产业链比较完整,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相关企业,也是国内LED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产业综合优势比较明显,与LED有关的设备及原材料供应商纷纷在这两个区域落户。  其中珠三角领域由于产业发展起步较早,承接国外LED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的时间较早,在LED中下游封装应用领域发展最为成熟完善。作为国内LED产业的领头羊,2012年LED整体产值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LED产业聚集区域。在全球LED封装企业中,超过70%数量的LED封装企业在中国,而中国的LED封装企业有50%集中在珠三角。在下游LED显示屏、LED照明、LED背光和LED植物生长灯等多个应用领域珠三角地区都占据很大比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光电设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留言:
| && | && | & | && | && | &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汇锦名店广场17-2
传真:6 &服务热线: QQ:
经营许可证编号:ICP备号
版权所有:中国光电设备网LED照明节能产业规划:2015产值4500亿 年增30%-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
&&&&&&&|&&
LED照明节能产业规划:2015产值4500亿 年增30%
&-& 13:45:31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多个部委今天联合发布《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规划》中称,到2015年,LED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重大技术取得突破。高端应用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效果更加明显。LED照明节能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集聚区基本确立,一批龙头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研发平台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一,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明显,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全部淘汰,市场占有率将降到10%以下;节能灯等传统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观照明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与传统照明产品相比,LED道路照明节电30%以上,室内照明节电60%以上,背光应用节电50%以上,景观照明节电80%以上,实现年节电6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万吨。
第二,产业规模稳步增长,重点企业实力增强。
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达到4500亿元(其中LED照明应用产品18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集聚区。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质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第三,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
LED芯片国产化率80%以上,硅基LED芯片取得重要突破。核心器件的发光效率与应用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大型MOCVD装备、关键原材料实现国产化,检测设备国产化率达70%以上。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检测平台和标准、认证体系。
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
半导体(LED)照明亦称固态照明,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次光源革命。因节能环保、寿命长、应用广泛,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领域,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节能效果的日益显现、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期,需对行业进行有序引导,促进LED照明节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绿色照明工程,实现节能减排。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等有关内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提出了LED照明节能产业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是近期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现状与形势
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国用电量的13%左右,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提高照明用电效率,节能减排潜力很大。我国从1996年启动实施绿色照明工程,2008年开展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2009年印发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2011年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推动照明产业结构优化、持续发展。据测算,若将我国全部在用的白炽灯替换成节能灯,每年可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近4800万吨,若进一步更换为LED照明产品,将带来更大的节能效果。
(一)发展现状
1.我国照明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照明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普通照明、传统高效照明到LED照明等新光源的发展阶段,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照明电器生产、消费和出口国。2008年以来累计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等产品6.8亿只,形成年节电能力26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600万吨,大幅提高了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2010年,全国照明产品在用量达到71.55亿只,其中高效照明产品占有率超过70%,LED照明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应用。
2.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LED照明技术发展迅速,成本快速下降,产品示范应用逐步推开,节能减排效果日益明显。LED照明产品已成为下一代新光源的发展方向,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的产业规模,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已成为全球LED照明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
产业化技术不断突破。LED芯片技术从无到有,2010年LED芯片国产化率达到6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功率型LED器件光效超过90流明/瓦(lm/W),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下游应用与国际技术水平基本同步,LED射灯、筒灯、球泡灯等产品平均光效超过60 lm/W,较白炽灯有70%以上的节能效果;LED隧道灯、路灯平均光效超过80 lm/W,通过智能控制已可实现一定节能效果。以生产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为代表的关键设备进入试制阶段;部分关键原材料实现国产化。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年均增长3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半导体照明企业5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000家。全行业年产值1200亿元,LED照明应用产品产量占全球60%以上,产值超过190亿元。我国已成为LED功能性照明和景观照明等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区域分布上,珠三角、长三角、闽赣三大区域集中了80%以上的LED照明企业和产值。
标准检测认证体系逐步完善。标准、检测和认证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标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名词术语、检测方法、性能要求等21项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7项技术规范。建设了一批LED照明国家级检测机构,参与了国际LED照明产品测试比对,开展了两岸LED照明检测机构测试比对工作。启动了射灯、筒灯、隧道灯、路灯、球泡灯等LED照明产品的节能认证工作。
(二)面临形势
随着技术日趋成熟和市场需求逐步启动,LED照明节能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朝着更高光效、更低成本、更高可靠性和更广泛应用方向发展。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近几年,全球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据统计,2010年全球照明市场规模为1340亿美元,其中LED照明市场约50亿美元,占全球照明市场份额3.7%左右。到2020年全球照明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LED照明市场有望达到750亿美元,占全球照明市场份额50%。目前,美国、日本在LED芯片等核心器件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欧洲在汽车照明及功能性照明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我国台湾地区LED芯片制造、封装的产能最大;韩国凭借大企业战略显现出后发优势。专利、标准、人才竞争白热化,产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
2.我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一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二是发展LED照明节能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选择。三是我国不断加大LED照明产品的应用推广力度,逐步扩大产品应用范围,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同时,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二是核心专利尚需突破,研发投入有待加强,MOCVD等关键设备仍然依赖进口。三是市场竞争无序,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四是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仍待加强,服务支撑体系尚需完善。当前,是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规划引导,对促进行业有序发展,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把LED照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水平,加大产品应用推广,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加强行业指导和规范,促进LED照明节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加强产业发展宏观指导,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及配套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推动LED主导产品质量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坚持协调发展与重点推进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LED照明节能产业协调发展。重点推动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好基础的地区形成特色明显、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
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推进LED照明技术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共性技术问题,促进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坚持企业培育与应用推广相结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产品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逐步加大LED照明产品推广力度。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重大技术取得突破。高端应用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效果更加明显。LED照明节能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集聚区基本确立,一批龙头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研发平台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
1.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明显,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全部淘汰,市场占有率将降到10%以下;节能灯等传统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观照明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与传统照明产品相比,LED道路照明节电30%以上,室内照明节电60%以上,背光应用节电50%以上,景观照明节电80%以上,实现年节电6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万吨。
2.产业规模稳步增长,重点企业实力增强
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达到4500亿元(其中LED照明应用产品18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集聚区。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质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3.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
LED芯片国产化率80%以上,硅基LED芯片取得重要突破。核心器件的发光效率与应用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大型MOCVD装备、关键原材料实现国产化,检测设备国产化率达70%以上。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检测平台和标准、认证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逐步开展推广应用
逐步推广应用技术成熟、节能效果明显的LED照明产品(见专栏1)。优先推广室内商业照明产品及系统,积极推广室外公共照明产品及系统,适时推广家居照明产品,积极支持汽车、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见专栏2)
专栏1 主要LED照明产品
LED筒灯 属室内照明产品,主要应用在办公楼、酒店、商场、地铁等领域,产品综合光效65 lm/W,显色指数85。
LED射灯 属室内照明产品,主要应用在酒店、商场等领域,产品综合光效60 lm/W,显色指数90。
LED球泡灯 属室内照明产品,主要应用在办公楼、酒店、商场及家居照明等领域,产品综合光效60 lm/W,显色指数85。
LED直管灯 属室内照明产品,主要应用在办公楼、酒店、商场、地下停车场及家居照
明等领域,产品综合光效70 lm/W,显色指数80。
LED平面灯 属室内照明产品,主要应用在办公楼、酒店、商场及家居照明等领域,产品综合光效60 lm/W,显色指数85。
LED路灯/隧道灯 属室外照明产品,主要应用在道路(支/次道路为主)、隧道等照明领域,产品综合光效90 lm/W,显色指数70。
LED创新应用产品 主要应用在农业、医疗、通讯等领域。
OLED照明产品 属室内照明产品,主要应用在大面积及平面照明领域,产品综合光效40 lm/W,显色指数85。
(二)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快LED照明核心材料、装备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见专栏2)。加强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发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作用,提升LED照明节能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专栏2 核心材料、装备和关键技术
LED照明用衬底制备技术 新型衬底材料及大尺寸衬底技术与工艺。
核心装备制造技术 多片式MOCVD等生产型设备国产化关键技术。
外延芯片产业化关键技术 大尺寸衬底高效蓝光LED外延、芯片技术;高效绿光、红光及黄光LED外延、芯片技术;结合集成电路工艺的芯片级光源技术。
封装及系统集成技术 高效白光LED器件封装关键技术、设计与配套材料开发;多功能系统集成封装技术;荧光粉涂覆技术。
高效、低成本LED驱动技术 高效、高可靠、低成本的LED驱动电源开发(含驱动电源芯片)。
室内外照明产品集成技术 高品质、低成本、多功能LED模组、光源、灯具标准化、系列化研究;结构、散热、光学系统设计;新型散热材料开发。
智能化照明系统关键技术 控制协议与标准开发;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化、多功能照明管理系统开发。
LED 创新应用技术 现代农业、养殖、医疗、通讯等特殊领域应用技术及系统开发;超越传统照明形式的系统解决方案。
OLED照明关键技术 高效、高可靠性、低成本OLED材料开发;白光OLED器件及大尺寸OLED照明面板开发;高效、长寿命OLED灯具的设计与开发。
(三)加快完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
完善LED照明标准、检测、认证等服务支撑体系(见专栏3)。梳理LED照明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加快规格接口等标准的研究制定。提升我国LED照明产品检测能力和水平。完善LED照明产品节能认证制度。建设行业技术资源和信息共享等服务平台。开展LED照明产品生态评估和废旧LED照明产品回收问题研究。
专栏3 标准检测认证等支撑体系
LED照明标准体系研究 梳理LED照明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以设备、材料、器件、模块、光源、灯具、照明应用、能效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体系框架;分阶段、有重点开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LED照明产品检测与评价 LED照明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包括产品失效机理、寿命实验和可靠性评价在内的LED照明产品性能及照明质量的系统测试方法研究等。
LED照明检测平台建设及检测设备开发 检测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产品和系统测试设备开发;灯具在线测试系统开发;应用现场检测设备开发等。
LED照明节能认证 结合已制定的标准或技术规范,制定相应认证技术规范和实施规则,开展LED照明产品节能认证。
四、重点工程
围绕规划目标和具体任务,结合现阶段LED照明产品的技术水平、市场现状及节能效果和潜力,着力在产品示范应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标准化推进等方面实施四大重点工程。
(一)照明产品应用示范与推广工程
逐步加大财政补贴LED照明产品推广力度。在商业照明、工业照明及政府办公、公共照明等领域,重点开展LED筒灯、射灯等室内照明产品和系统的示范应用和推广。适时进入家居照明领域。在户外照明领域,重点开展LED隧道灯、路灯等产品和系统的示范应用。
推动LED产品在医疗、农业、舞台、景观照明等专业和特殊场所的示范应用。有序推进实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组织开展知名建筑照明应用、建筑智能照明节能改造、缺电地区离网照明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开展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创建活动。
(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工程
大力发展大尺寸外延芯片制备、集成封装等产业化关键技术。优先发展基于大尺寸硅、蓝宝石、碳化硅衬底的LED芯片制备技术及三维、晶圆级等新型多功能集成封装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LED照明应用的光、热、机、电、驱动、控制等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新一代LED光源研究,解决LED光源与灯具的模块化、标准化问题。支持LED智能化系统管理等技术研究和OLED照明产品的制备技术开发。
(三)核心装备及配套材料技术创新工程
着力推进核心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争实现生产型MOCVD设备量产。促进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检测设备制造商与材料工艺研究机构及用户间的合作。重点支持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新型高效荧光粉、大尺寸衬底、图形衬底、封装材料、低成本散热材料等关键材料的开发及产业化。
(四)标准检测及认证体系建设工程
加快制定与出台LED照明产品检测方法、性能、安全、规格、接口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实施,研究制定更高要求的技术规范。完善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与制订。开展检测技术、检测方法研究,积极开展检测能力验证,严格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检测平台。分重点、有步骤地开展LED照明产品的节能认证工作,根据产品成熟度,逐步扩大产品的节能认证范围,健全产品认证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贯彻落实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发改环资[号),强化组织实施与部门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区发展LED照明节能产业的宏观指导,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研究设立LED照明行业准入门槛,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一批LED照明龙头企业;通过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市场规范与监督,提升LED照明产品质量水平。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专利共享机制,建立完善专利池。
(二)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
通过973计划、863计划支持LED照明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支持LED照明应用开发及系统集成示范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通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LED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大对半导体照明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改进重大项目组织方式,提高攻关效率。鼓励建立以专业技术机构和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模式,统筹考虑现有科研布局,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形成技术研发的长效机制,探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开放性的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
(三)实施支持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实施半导体照明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建立LED照明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鼓励产品能效水平不断提升。将LED照明产品示范应用作为节能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逐步扩大财政补贴推广力度,适时将球泡灯等量大面广、技术成熟的LED照明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推动实施一批政府办公楼、医院、宾馆、商厦、机场、轨道交通、道路等公共照明应用工程。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带头采用LED照明产品。
(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加大宣传力度,面向社会宣传普及LED照明相关知识。通过组织开展照明创新设计大赛、建设LED照明展示体验中心等活动,培育绿色消费理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流动机制,加大行业亟需的相关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开展LED照明方面的专业培训,重点培养一批产业技术和管理高端人才以及专业技术工程师。
(五)深化国际与区域交流合作
大力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充分利用政府间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多边、双边合作渠道,提高国际标准话语权。开展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并不断拓展合作的领域和范围。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在技术研发、标准检测、应用示范、产业化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
来源:和讯新闻&
您有文章发表吗?请直接给我们投稿!请点击编辑邮箱:
点击排行榜
&-&&-&&-& &-&&-&
&-&欢迎投稿&-&合作&-&友情链接申请&-&版权声明&-&法律声明&-&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客服热线:010-92695
在线咨询QQ: 商务合作QQ:当前位置: >
> 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及区域分布分析
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及区域分布分析
9:39:31 来源:互联网 |
  2014年,LED产业逐渐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LED 照明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在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商业照明等领域得以推广使用,加速向家用照明渗透。市场需求细分化,新兴应用领域市场逐步崛起。企业竞争加剧,兼并重组事件频发。技术实力逐步凸显,初步形成了从上游芯片材料、中游器件封装及下游应用的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传统企业加速转型,EMC、O2O等新兴商业模式加速渗透。
  (一)市场规模
  2014 年,全球 LED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 Strategies Unlimited等咨询机构统计,全球 LED 市场规模达到 196 亿美元,比 2013 年的145 亿美元增长 35.17%,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
  (二)产业结构
  LED 产业的主要市场拉动力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显示和小尺寸背光应用阶段、中大尺寸背光源应用阶段、LED 照明应用阶段。2014 年,LED 背光应用市场逐渐饱和,市场占有率从 15%下降到 14%;LED 显示应用占比从 28%下降到 26%;LED 通用照明应用市场比重持续提升,从 2013 年的 29%提升至 34%,其中汽车照明应用占比为9%。照明应用成为全球LED应用新一波高速增长的动力。
  据中国台湾工研院统计,2010 年到 2014 年全球 LED 照明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 22%,保持稳定增长。2014 年全球 LED 照明市场规模达 469.8 亿美元,较 2013 年增长 34%,为近几年最大增幅。全球 LED 照明渗透率从 2012 年的 11%大幅提升至 33%。
  (三)区域分布
  从全球 LED 供应区域看,2014 年全球 LED 市场供应占有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仍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合计比重为 66.6%。日本仍是 LED 芯片和照明的主要供应国,市场占有率为 24.2%;韩国在LED 背光应用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在背光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从 24.2%下降到 23.6%;中国台湾积极布局 LED 应用,成为LED 芯片和封装和主要供应地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为 18.8%;美国大力推广 LED 照明应用,成为 LED 芯片主要供应国,使得市场占有率成长至 12%;欧洲开拓 LED 新兴应用,成为汽车照明的主要供应地,市场占有率为 7.7%。
年全球不同区域 LED 市场占有率情况
  从全球 LED 照明市场需求看,2014 年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欧洲和美国。日本的市场需求依然占据全球最大份额,为33.08%。但由于市场渗透率趋向饱和,市场占比逐渐缩小。中国 LED市场需求排名第二。2014 年,受道路照明和办公照明的需求拉动, 中国 LED 照明市场占有率从 2013 年的 18.68%增长到 20.17%。欧美占比相当,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9.85%和 18.97%。
  新兴市场的 LED 照明市场进一步打开,2014 年市场占有率为7.94%,比 2013 年增加 1 个百分点。俄罗斯市场 2014 年 LED 照明呈现大幅增长,达到 24.8 亿美元,渗透率达到 32%左右。东南亚市场主要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六个国家,LED 照明市场规模为 11 亿美元左右,LED 渗透率达到 25%。
全球 LED 照明市场需求占比情况
  (四)主要特点
  1.背光和照明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14 年全球 LED 产业规模增长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背光和照明应用,所占比例分别为 15%和 50%。 全球移动终端和平板电视需求加速了 LED 在背光领域的应用。2014 年 LED 在各类背光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尤其是在中大尺寸背光的监视器、平板电脑、平板电视等方面渗透及数量保持较高增速,渗透率分别为 40%、30%和 25%。 LED 照明技术的进步和价格的下降,让 LED 进入照明领域成为现实。2014 年,全球 LED 照明渗透率达 32.7%,从户外照明、商业照明等逐渐进入通用家庭照明,成为 LED 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政策支持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保障
  全球范围的淘汰禁止白炽灯计划已经进入到关键时期。从时间节点看,在 2013 年淘汰白炽灯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将进入 75W、60W、40W 淘汰的窗口期;从覆盖范围看,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英国、澳大利亚、欧盟、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均进入白炽灯的禁止和淘汰期,这极大刺激了新光源在 2014 年的替换和使用,加速了 LED 照明的推广。
  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中国等均提出了 LED 照明产品替代进程表。韩国提出 2015 年确保 LED 照明产品进入 30%的通用照明市场;日本提出 2015 年 LED 照明替代率为 50%,2020 年 LED 照明产品为 100%替代率。LED 认证、标准的逐渐修正和完善使得 2014 年LED 照明进入发展关键期,政策推动成为 LED 产业发展的有利保障。
  3.价格下降和应用市场细分化成为发展趋势
  2014年,国际照明大厂飞利浦的LED灯泡从30美元下降到10-12美元,欧司朗用低于 10 美元的价格抢占市场。由于发光效率比节能灯高、价格比节能灯低、寿命比节能灯长,LED 照明产品已经成为节能灯的有力替代产品。 面对价格下降的趋势,全球 LED 企业纷纷寻找细分领域发力。重点企业走向价值链高端,加强汽车照明、植物照明、智能照明等细分领域的创新研发,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可供选择的照明方案。
关注“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陪你一起成长& 添加方式:1、扫描左侧二维码2、添加朋友,搜微信号:pedianlidianzi
投稿联系:郝先生&&010-&&新闻投稿咨询QQ:
最新展会信息
|  |  |  |  |  |  |  | 
广告合作∶010-&&Email∶&&&展会联系∶&&&电力电子技术群:&&&Copyright2011&&http://www.p- /&All&Rights&Reserved&&&&电力电子技术千人大群1群:&(未满)&&电力电子技术千人大群2 群:&&
&&版权所有∶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www.p-)&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41&号&&&
网站服务|广告服务|文章投稿|友情链接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