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金田什么时候退市能否成功重组就看金田工会的股份肯转让否

深金田:ST之路如何走_股票_财经纵横_新浪网
深金田:ST之路如何走
.cn 日 08:59 海融资讯
  总股本\流通股本:33343万\19164万  
  1999\98年每股收益:-0.54\-0.81元  
  主营业务:综合类企业,主要有地产、纺织、能源等  
  深金田终于被ST了,于是股市里有一种有趣的想法,ST后反而可能有戏。这种想法不是没有一点道理,ST公司在受到巨大压力下,往往积极实施产业重组或资产重组,使业务发生转机,一旦摘帽,股价通常有较好的表现。"金色的田野"1998年亏损4亿多,1999年继续亏损1.8亿,如今每股净资产仅0.30元,金田确实到了需要大刀阔斧整治的时候了。               
  债务负担是最大的袢脚石  
  金田资产负债率高达96.6%,利息负担沉重,1999年财务费用高达1.52亿元,同比上升30%,而其年营业额只有4.8亿元。上海房地产项目赚到的钱几乎都给交给银行了,而且继续申请贷款比较困难。  
  深金田1995年以后再没有配过股,更加重了资金短缺。1999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负880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000万元。应收款项净额为7.6亿元。流动比0.8,速动比仅为0.32。这种财务状况下,想要发展业务十分困难。              
  多元化经营:问题多多  
  金田从1993年起大力推进多元化经营,涉及地产、纺织、电力、IT、交通等行业,地域包括广东、湖北、上海、河南等地。多元化造成资金紧张,精力分散,核心业务不突出,原有的地产业务也受到影响。  
  多元化造成管理费用十分庞大,1998年曾经达到2.9亿元(主营收入仅5.2亿元),是影响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1999年有所改善,管理费用减少到7400万元,但相对于收入而言,仍然较高。  
  多元化的另一弊病是企业管理不善,不仅自己屡屡被骗,形成多个上千万元的业务窟窿,还陷入大大小小的官司之中,1998年以来的6亿元的亏损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两年来的调整,现在潜亏得到基本清理。         
  金田主营业务分析:2000年困难依然较大  
  1、地产  
  年金田地产的业绩和企业CI设计在深圳地产界是非常出色的,以至人们以为金田是一家地产公司(其实金田是靠纺织起家的)。但是后来没有在福田中心区附近等深圳好地段中标地皮,影响了深圳地区业务发展。现在发展的金祥都市花园处于较为偏远的清水河地区,环境不太理想,而且进入开发后期,1999年仅售出108套。预计未来两年深圳地区业务难以有好的回报。  
  但是,金田上海地区的地产业务确是相当不错,可圈可点。1999年开发面积16.2万平方米,售出379套,回笼资金1.5亿元。该地段面积较大,公司可以在未来3~5年没持续开发,但是贷款利息负担较重,投资回报受到一定影响,估计净利润率大约有10~15%左右。  
  2、能源  
  1999年金田控股的河南林州发电厂回报相当不错,实现利润2000万元。不过,该电厂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小型火电厂,需要对节能和环保进行改造,成本将上升。  
  3、纺织业金田属下的深圳南头和湖北天门棉纺厂,1994年曾经十分兴旺,但目前经营陷入十分困难境地。金田为缩短战线,减轻债务负担,正在退出纺织业。  
  4、磁记录公司  
  金田磁记录公司生产1.2英寸的软磁盘,1999年产量5148万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产品没有自己品牌,因此利润很薄。  
  除以上业务外,公司还有进出口公司、惠康金田超市、深圳和北京地区出租车公司等,业务处于维持状态。            
  内部重组计划:集中发展地产业  
  金田计划缩短经营战线,退出纺织等行业,裁减人员,清理不良资产,集中力量发展地产业务。1999年公司管理费用7400万元,同比下降74.9%,看得出金田在这方面开始下大力气。但是,金田高达28亿元的负债,清理起来十分困难,仅靠内部业务重组似乎不能使公司完全脱离困境。          
  外部重组:欢迎新股东进入,但是困难较大  
  在深圳市场经济环境下,指望政府扶持金田的可能性是较小的。事实上,如果政府划给金田几块好地皮,也许就可以救金田于苦海。但是深圳这么多陷入困境的地产公司,包括政府自己的深物业、深深房,那里顾得上金田呢?目前在深圳地产界风光一时的多是1994年以后成立的新公司,这些公司负担轻,经营手段灵活,获取了不少好的地段资源,更屡屡推出新的地产概念,因此市场占有率较高。金田将今后的业务重组定位于集中发展地产,虽是明智之举,但困难重重。因此,市场行为变得十分重要,如果能结合深圳地区科技产业雄厚,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的特点,引入新的股东和朝阳产业,应该是重组金田的最理想方式。  
  不过,如果将金田看成一个壳资源,它的素质并不十分理想,首先是流通股本偏大,为1.9亿股,其次是负债高达28亿元,还有大大小小的官司。任何一个想进入金田的机构都会十分谨慎。  
  进入金田的门槛其实很低,金田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深圳农行持股比例仅为7.48%,其次为金田工会,持股比例为4.31%。第4大股东是另一家银行深发展,持股比例1.14%。由于金田连年亏损,净资产不断缩水,每股净资产只有0.30元,法人股股东在失意之余早已萌生退意。加上银行按规定必须与企业脱钩,因此,两家银行的法人股可以很容易收购,关键在于的价格。如果1元面值收购两家银行持有的股份,仅需要2874万元,即可以达到持股8.62%的比例,相对控股金田。也许,金田的重组之戏正在后台上演,能否成为精彩演出,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
Copyright (C) ,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四通利方 新浪网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金田什么时候退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