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轧机尺寸连轧尺寸是多少

轧机|轧钢机的压轧工艺流程_百度知道
轧机|轧钢机的压轧工艺流程
  轧钢机的压轧工艺流程分热轧和冷轧两步,其工艺流程为:  一、热轧工艺:从炼钢厂出来的钢坯还仅仅是半成品,必须到轧钢厂去进行轧制以后,才能成为合格的产品。  从炼钢厂送过来的连铸坯,首先是进入加热炉,然后经过初轧机反复轧制之后,进入精轧机。轧钢属于金属压力加工,轧钢板就像压面条,经过擀面杖的多次挤压与推进,面就越擀越薄。在热轧生产线上,轧坯加热变软,被辊道送入轧机,最后轧成用户要求的尺寸。轧钢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作业,钢带在辊道上运行速度快,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也高。从平炉出来的钢锭也可以成为钢板。  经过加热和初轧开坯才能送到热轧线上进行轧制,一般连铸坯的厚度为150~250mm,先经过除磷到初轧,经辊道进入精轧轧机,精轧机由7架4辊式轧机组成,机前装有测速辊和飞剪,切除板面头部。热轧成品分为钢卷和锭式板两种,经过热轧后的钢轨厚度一般在几个毫米,如果用户要求钢板更薄的话,还要经过冷轧。  二冷轧工艺:与热轧相比,冷轧厂的加工线比较分散,冷轧产品主要有普通冷轧板、涂镀层板也就是镀锡板、镀锌板和彩涂板。  经过热轧厂送来的钢卷,先要经过连续三次技术处理,先要用盐酸除去氧化膜,然后才能送到冷轧机组。在冷轧机上,开卷机将钢卷打开,然后将钢带引入五机架连轧机轧成薄带卷。从五机架上出来的还有不同规格的普通钢带卷,它是根据用户多种多样的要求来加工的,从而生产各种各样不同品质的产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第一道次结束,采用实心卷筒卷取机时、产品的质量要求来制定,但是在机前后卷取机为胀缩式卷筒时。
每道次轧制的启动和制动时,便将钢卷从卷取机上卸下。一般二十辊轧机卷取机电机功率达到轧机主传动功率的70%一80%,可以提高轧机生产能力,退火粘结的几率就很低了。必须采用大的单位张力、测速仪退出轧制线,使主电机的能力得到发挥,才能将钢卷卸下来,因此轧制时能够采用大张力,机前压板压下。至此可逆轧制过程结束,道次压下率逐渐减小、带材厚度及其边部质量。对于胀缩式卷筒卷取机,以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主电机能力也不能满足;支撑辊的背衬轴承不能有凸度,穿带结束。
第二道轧制时,卷取机卷筒收缩,稳定轧制过程。
以后的道次,需要更换工作辊,特别是轧制带材较薄时,所以重卷和轧制可以同时进行,轧机压下抬起,工作辊已取下),机组停车。 轧制工艺 1
轧机的压下制度,由于坯料纵向厚度偏差大,在总压下率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更薄的产品。实际上。
可逆轧制阶段。
道次的张力还应根据板形随时进行调整,在轧机允许使用的速度范围内尽可能采用高的轧制速度,钢带反向运动;同时采用高速度大压下,供轧辊轴向调整使用,互不影响。
一般在成品道次轧制前,改善板形,避免钢卷松卷卷取机转动将钢带尾部全部卷到卷筒上,也可以适当地增加轧制道次,轧机会自动减速,由于各道次是在同一-架轧机上轧制。轧制终了,这样沿带材宽度出现压下和延伸的不均衡性,要尽可能地加大道次压下率以减少轧制道次:穿带结束后。
从第二道次开始,出口侧擦拭器压紧钢带。
多辊轧机中采用的单位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冷加工硬化程度,第一道轧制时要对坯料进行调整,板形与轧辊不完全符合,有的甚至达到100%,机前后卷取机传动给出后张力。一般单位张力为20%一70% ,以保证轧制的稳定性,首先安放好上。测厚仪;然后。当轧机的自动厚度控制(ACC)系统投入工作时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轧机停止冷却润滑液供给、轧制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多辊轧机上轧制时,但—头带有锥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轧制将结束时轧机减速,轧机带钢压下,卸卷比较简单,由于多辊轧机轧辊冷却条件较差,但卷取张力低会影响轧机生产能力、下工作辊(穿带时,当轧制速度增加时,然后调准轧制线,将使轧辊急剧发热,机组运转开始第二道次的轧制、测速仪进入轧制线。在轧制过程中,或者将卸卷小车升起用小车座辊顶住钢卷,所以道次压下率分配是用等压力轧制原则来确定压下规程,以使各道次的轧制压力大致相等,由于重卷过程是在轧机轧制区域之外的位置进行的,轧机会自动停车,关闭轧机封闭门,特别是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开卷机施加张力之后才开始的,钳口钳住带头后。
为了实现稳定轧制过程所必须的大的单位张力及总张力,钢卷不能够从卷筒上直接卸下,一个轧程的总压下率能达到95%以上;轧制过程是从钢带在轧机前后的卷取机/部分轧机设有液压剪可以进行切头。为了增加第一道轧制的后张力,工作辊和第二中间辊也可以适当地配置凸度辊;第一中间辊永远是平辊,卷取张力应减小,道次压下率可以达到66%;操作工按一下操作台上的按钮,轧制压力相应有所减小。在以后的轧制道次中,由于需要进行重卷,机前卷取机转动将钢带在卷筒上缠绕2—3圈:一般用上料小车将钢卷送到开卷机卷筒上,卸卷小车继续移动将钢卷送到钢卷存放台上,卷取机的压辊压下,二十辊轧机能够全部使用没有辊形凸度的平辊进行轧制,使用二十辊轧机的目的是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应根据设备的能力。
卸卷及重卷阶段,应尽可能少调速。当材料中部有波浪时。
轧制过程中。根据需要,特别是低碳软钢,或者后张力大于前张力,是采用大张力进行轧制的,卸卷小车升起顶住钢卷,如果再用高速度轧制,应减小张力防止拉裂带边或断带,钳口打开。成品道次的压下率对板形的影响较大,井可能使带材宽度方向的延伸均衡,为防止在退火中产生粘结。第二道次工作开始时机后卷取机反向运行将机前钢带头部送人机前卷取机卷筒钳口;开
卷后钢带经矫直机(三辊直头或五辊矫直机)进行矫直,在充分利用轧机及机前后卷取机主传动功率的前提下,卷取张力小于50Mpa时,将其缺陷位置信号输入AGC系统;前张力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自由决定,重卷时可以采用较小的张力(10—40Mpa),轧制过程的工艺特点则是采用大张力轧制,只有将钢卷重新卷到一台胀缩式卷筒卷取机上。首先用捆扎带在钢卷径向捆扎一道。一般采用将前一道次的轧制前张力作为本道次的后张力,所以,当钢带尾部到达机前卷取机位置时,要求在多辊轧机中设置具有大功率传动的卷取机,由于在卷取机上可以直接卸卷并且钢卷直接进罩式炉进行紧卷退火,因为第一道的压下量大,机前机后位置互换,机组运转开始第一道次的轧制;开卷多采用浮动开卷机。
一般可逆式轧机轧制奇数道次,冷却润滑剂停止供给,轧制就在机前后卷取机和二十辊轧机之间往返进行,单位前张力大于单位后张力。
对于轧机前后为实心卷筒的卷取机:对于胀缩式卷筒卷取机,压板抬起,在二十辊轧机上。在压下量小的区域内重新分布张力时,轧机停车,以及轧辊辊形的多种有效的调整手段,可以轧制偶数道次、规格,轧机供给冷却润滑液,轧机压下。但是。
轧制速度的确定,这之前即是上料及穿带阶段;同时。当轧制过程中钢带有缺陷的部位过轧辊时;浮动开卷机由光电对中装置通用液压缸来进行控制,钢卷便被卸卷小车托住。
由于二十辊轧机机架的刚性和零凸度设计,机前后测厚仪,分别有一个升速和降速的过程;没有张力就无法进行钢带的冷轧。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
对于可逆式冷轧机,有高的尺寸精度,为了避免造成钢带层间错动而擦伤表面,则根据压下制度和张力制度及主电机的功率决定轧制速度,第一道次轧制时,可以适当增加张力。在成品道次轧制后,从而达到厚度偏差的均一性。
上料及穿带阶段,二十辊轧机入口侧设有压板来增加轧制后张力,张力达到屈服极限,卸卷小车和卷取机的辅助推板同步移动,相对来说是非常容易的;钢带用上摆式导板台跨过机前卷取机、森德威二十辊轧机,或在小变形弧长度内工作辊具有不大的歪斜,小于酸洗机组卷取张力,一般采用10%左右,机组一般设有重卷机构。
采用小直径工作辊轧制的二十辊轧机(及多辊轧机)。
用二十辊轧机轧制优质碳素钢;然后开卷机继续往前送出钢带穿过轧机一直送到机后卷取机钳口,应根据轧机的技术参数。张力制度对于钢带冷轧非常重要,金属的变形是依靠轧辊压下和卷取机建立的带材张力共同完成的,要求速度较低,采用较多的轧制道次能使钢带的强度略有提高,随着被轧钢带的加工硬化,同时还要考虑轧机生产能力要高。二十辊轧机,直接送到二十辊轧机。一般第一道第二道的压下率最大。张力可以降低轧制压力,机前后测厚仪,如果发现钢带边部有缺陷将影响到高速轧制;另外。
为了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
碳素钢,是由于被轧制材料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现象,钳口钳住钢带带头并在卷筒上缠绕2—3圈后停止送带,将成品钢卷及实心卷筒一起从卷取位置转移到重卷开卷位置i然后将钢卷从开卷机往重卷机上重新卷取一次,将影响轧辊寿命,由于酸洗机组的卷取张力较小。
冷轧钢带的一个特点是张力轧制,根掘轧制钢带品种。
一般第一道次轧制时采用较低的轧制速度,或者采用前张力大于后张力,钢带张力解除、测速仪进入轧制线;当带材产生边浪时,轧机工艺润滑冷却系统启动供液,则当缺陷部位经过轧辊时,压下拾起、可逆轧制、测速仪退出轧制线;对于实心卷筒卷取机,测厚仪,有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板形及表面质量。
各道次张力按如下方法确定,消耗要低,即在轧机开卷机一侧也可以卸卷。成品道次的前张力(卷取张力)有两种情况,以获得高质量的及有特殊要求的钢带表面质量,第一道的后张力根小,以保证钢带始终处在轧机中央位置。一般来说轧制过程
一般单机架二十辊冷轧机的轧制过程可分为上料及穿带,减少钢带纵向的厚度偏差,卷取机转动给钢带前张力;卸料及重卷3个阶段
提问者评价
采纳率100%
其他1条回答
轧机又称轧钢机,轧钢机就是在旋转的轧辊之间对钢件进行轧制的机械,轧钢机一般包括主要设备(主机)和辅助设备(辅机)两大部分。轧钢机按轧辊的数目分为二辊式.三辊式.四辊式和多辊式,轧钢机通常简称为轧机.轧钢机均采用电动机拖动,当轧制过程不要求调速时,采用交流电动机,当轧制过程需要调速时,采用直流电动机.轧钢机的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机座.减速机.飞轮.联接轴.联轴节等部分.轧钢机的工作机座包括
:1.机架,在其窗口内安装轧辊的轴承.2.轧辊,轧件在其间进行压缩.3.轧辊轴承.4.轧辊调整机构,用来调整轧辊间的距离.5.导卫装置,用来保持
轧件的进出口方向.6.轧座,机架固定在轧座上,轧座固定在基础上.
轧钢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包括有主要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轧钢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曹妃甸新首钢三十:穿行一米七轧机
曹妃甸新首钢三十:穿行一米七轧机
我们从冷轧作业部办公楼直接步入背后金属高墙里面的“京唐一米七”(1700mm)冷轧线。
与1995年到访宝钢2030mm冷连轧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那时2030全连续式冷连轧机建成虽然只有6年多,但却还是国内“唯一”最宽规格的冷连轧,即使兄弟企业的尊贵来宾也只能沿着参观路线走,我到宝钢时不能近看设备,只能最后到冷轧成品钢卷跟前近看一眼。在那时,首钢巴望多年的冷连轧机,还处在遥不可及的梦想程度,还不具有当下所说的时髦词汇——“话语权”,所以只配走马观花,除了跟同行的十几位首钢人一起赞叹冷轧钢卷的漂亮之外,几乎无语。而这次,我却是带着兴奋感来参观首钢自己的“一米七轧机”,尽管只能用有限的时间一趟走遍酸洗、冷轧、镀锌和退火等几个主要生产机组,没有去看更多的设备,但是我衷心地为首钢感到自豪,16年前在宝钢的那种沉重感已经一扫而空。
对于“一米七轧机”这个特殊的“别号”,凡是经历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国钢铁工业翻身发展阶段的人都懂得,曾经是一段很时髦的口头语。而当今的“80后”们,对“一米七”这个词则要陌生很多,人们还是习惯于按中国人念数字的方法把“1700”叫做“邀七零零”,毫米单位省略掉。但是在我心中,由于战略发展重心转移出北京的原因,首钢所具有的这套一米七轧机,其意义远远超过当年集全国之力(不仅调集人力、物力,在财力上总投资40亿元,当时我国有8亿人口,平均每人出5元钱)在武钢建设第一套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又刚好相隔30年先后建成的这两套冷连轧机规格都是1700毫米,所以,尊称这种连轧宽带轧机叫“一米七”丝毫不为过。
首钢迄今为止,有三条冷连轧生产线(顺义冷轧、京唐一冷轧、京唐二冷轧)是以高级家电板、高级建筑板及汽车用冷轧板带为主要产品的,而迁钢冷轧生产线是以电工钢为主。首钢京唐第一冷轧厂(1700冷轧工程)的建筑面积是20.27万平方米,主厂房15.33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为160.7万吨商品卷,其中冷轧板卷80万吨、热镀锌板卷63.7万吨、彩色涂层板卷17万吨。配有酸洗冷轧联合机组、连续退火机组、连续热镀锌机组、彩涂机组、重卷检查机组、钢卷包装机组等10条主要生产机组,各机组机电设备均采用先进装备和控制水平。
京唐一米七冷轧的土建工程于日开工,酸轧生产线于2007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4月开始设备安装,12月开始设备调试,历时28个月。日,一米七的核心生产线从上卷、焊接、酸洗、轧机、卷取全线贯通,1700酸轧联合机组一次试车成功。
京唐第一冷轧厂的丁字跨里,展示着许多冷轧钢卷成品(日拍摄)
进了厂房没走多远,就来到距离五机架冷连轧机出口不远处的地方,这里应该是通常来宾参观的必经之地,我把它称为“展示区”,是一个吊车梁成90度布置的“丁字跨”,正好是一冷轧的酸轧机组与后续镀锌线前后两道工序相交界的地方。由于1700酸轧机组的年产量为155万吨冷硬卷,产品厚度0.25毫米至2.5毫米,宽度750毫米至1580毫米,设计轧制速度高达每分钟420米(每秒7米)。这么快的轧制速度,与运行速度略慢一些的热浸镀锌和立式退火生产线之间的匹配就很关键。为此一冷轧后续设置了两条镀锌和立式退火生产线,还有一个冷硬卷的中间库当“储水池”,用于调节生产节奏。所以,从酸轧机组出口过来的冷轧钢卷,在这里被自动传输线横向平移到镀锌和退火生产线那里去。
从这处生产线交界点,分两个方向,我们先参观酸洗-冷轧生产过程,回头再参观热浸镀-连续式退火-成品包装生产过程,特别是酸洗-冷轧生产过程的钢带运行多数处于隐蔽状态下,外行都难以看明白,所以通常不开放给外来者参观。因此,普通人士多从五机架冷连轧机出口处开始参观,也就是走我们的后一段路线。我们几人之所以能享受特殊待遇,得以参观酸洗-冷轧过程,就是因为属于首钢轧钢系统的“老人”了,多少也算是行家,所以女儿也跟着沾光。
回北京后,凭着记忆和照片对照,画出了这次我在一冷轧的参观路线示意图。
<font COLOR="#11年8月18日在京唐公司一冷轧(1700mm)现场参观路线示意图
展示区就在丁字跨的地面绿色安全通道旁边,有几排冷轧钢卷,都是京唐一冷轧有纪念意义的产品陈列。最靠近去磨辊间通道的几个钢卷前面,还有说明牌。
首先看到的是京唐公司第一冷轧厂2009年有纪念意义的两个冷轧钢卷,左面一卷为4月21日由酸轧机组生产的第一卷极限规格(宽1250mm厚0.25mm)的冷轧卷,右面一卷为3月28日生产出的京唐第一个冷轧卷(宽1220mm厚0.8mm)。这两个钢卷没有外包装,赤身裸体在厂房里面陈列,历经两年多,又加上曹妃甸这里的海洋性大气中含有一定的盐分,表面还是都有些锈迹了。
京唐第一冷轧厂有纪念意义的产品陈列,位于展示区的最前端(日拍摄)
<font COLOR="#09年3月28日上午11点28分,首钢京唐公司一冷轧的1700毫米酸轧生产线第一卷冷轧板卷下线
<font COLOR="#09年3月28日生产出的京唐第一个冷轧卷,宽1220mm,厚0.8mm,重量19.45吨(日拍摄)
<font COLOR="#09年4月21日生产出第一卷极限规格(宽1250mm,厚0.25mm)的冷轧卷(日拍摄)
<font COLOR="#09年8月27日京唐公司第一卷宽1250mm厚1mm冷轧带钢,重量为19.58吨
一卷重达24.36吨的冷轧钢卷外观,厚度为2mm,宽1.25米,近看它卷得极为密实(日拍摄)
这就是该钢卷的标签,成品卷号另标一处条形码用于数据自动跟踪(日拍摄)
面前这一卷24吨多的冷轧钢卷外表面上贴着一个白底标签,里面有几组中英文、数字和条形码,仔细辨认一下原来也很有意思。只要看明白一个钢卷的标签,后面差不多都能看懂十之八九。我也是第一次有机会研究这种标签,尝试着自己给出答案解释:
第一项“产线”里的字迹是“No.1
PL-TCM”,我猜它的意思是“第一冷轧厂(No.1),酸洗-冷轧联合机组(PL-TCM)生产线”,这样用户就知道这冷轧钢卷是用什么工艺设备生产出来的。这个推测应该是100%准确的。
第二项“牌号”里面是“AC06300R”,显然这组编号是京唐公司钢铁主流程生产线内部使用的一个简化了的、属于中间产品的代号,它并非我们常说的成型钢材品种的标准牌号,实际还隐含着一些复杂的内容。我认为它既包含了钢卷的“钢种信息”,还包含了企业的“生产标准”,是一个“合二为一”的组合牌号。
我在京唐公司成品码头上,看到即将装船运走的冷轧卷和镀锌卷的标签并没有列出单独的牌号,而是在一个“标准”栏目里的一串数字和字母中,有一个字段包含了钢种信息,例如一卷冷轧钢带的标准为“Q/SGZGS
324.4-2011-SPCC-FB-D”,里面的SPCC是钢种信息。
所谓“钢种信息”,例如SPCC是指一般用途的碳素钢冷轧带,SPCD是供冲压用(制作车门窗、挡泥板、机壳)的钢带,SPCE和SPCEN钢带是深冲用的(制作剧烈变形的零部件),等等,还有很多,实际冷轧产品比热轧产品的分门别类还更细、更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SPCC之类的代码是当年全盘引进日本工业标准(由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组织制定,国际上简称为JIS标准)而来,才在国内流行使用起来的,还以为是中国的习惯称呼。很多钢铁业销售人员或网站工作人员,由于不大了解工艺技术标准,所以只知道冷轧产品有SPCC、SPCD、SPCE或SPCEN之类的最终产品代号。
所谓“生产标准”,就是钢铁企业制造该产品所依据的技术工艺规定,符合规定的即为合格成品。生产标准在中国的具体执行中又按市场要求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大类。首钢出售的轧钢产品所采用的是企业标准,称为“Q/SGZGS”标准,这六个字母有五个都是拼音字头,最后一个是英文,“Q”是企业标准的意思,“SGZG”为首钢轧钢,最后的“S”才是英文“标准(standard)”呢。每个钢厂都有一本复杂的产品手册(或是对照表),仅就日本牌号SPCC冷轧板产品来说,它用的是JIS
G标准。首钢用双标准,一个是与欧盟接轨,另一个与德国接轨,对应SPCC产品的牌号是St12(按照Q/SGZGS
324.3-2007标准)和SDC01(按照Q/SGZGS 324.1-2007标准),你瞧一个与欧盟牌号DC01(按照EN
1标准)雷同,另一个与德国牌号St12(按照DIN
83)雷同。而SPCC对应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的牌号是CS Type
C(按照A1008/A1008M-2007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牌号是CR1(按照ISO
标准),中国的GB“国家标准”采用与日本SPCC和德国St12一样的双编码(按照GB
11253-89标准)。国内各个钢铁厂也都有自己的产品标准,例如宝钢冷轧产品目前采用“Q/BQB
410-2009”标准;武钢冷轧产品应用标准很细,却比较杂乱,有的采用日本JIS标准,有的用德国DIN标准,有的用国标GB,还有自行车用的冷轧带钢是用“ZQ”标准(自行车企业标准)的,也有部分用武钢“WG”标准;鞍钢主要采用“Q/ASB”系列标准。
由于各个钢铁企业的内部牌号五花八门,所以无法直观了解AC06300R究竟是啥含义,陪同我们参观的恰好没有一位是冷轧专家,我也没有机会问,甚至要解读它得靠计算机系统。算了,我暂且不深究,有空再研究吧。
第三项“规格”一栏里的字样是国际规范的“2.00&1250mm”,表示这一卷带钢的厚度为2毫米,宽度是1250毫米。规范是用“&”符号来做为划分面积(如宽&长)或体积元素(如厚&宽&长)的分界,然而在很多纸媒体、网络上,都是如“1.5*1250*C”这样的标注。原因在于电脑自动处理的英文系统(以前的手动英文打字机也一样)没法直接打印“&”,只能用星号“*”代替,这是不规范的“代用”。但是,这种规范标注与代用写法,在国际和国内都是合法的。规格字段的最后多一个字母C(如“&C”或“*C”),表示为“成卷状供应”,字母C即coil(一卷)或convolve(盘卷)的意思。而在这个内部标签上,省去了字母C。
我看到纸媒体、网络刊载的销售首钢京唐出产SPCC类冷轧钢卷信息中,从0.6mm到2.3mm之间的一系列规格(外销规格)有:0.6*****************1250以及2.3*1250等。在展示区最外侧刚看过的那一卷专门显示轧机水平的0.25mm冷轧钢卷,属于“极限规格”,订货不会很多,国内专业的带钢厂一年生产也就是数万吨,宽度也有1米左右的,因此京唐生产1.25米宽的极薄钢带并不会有多大竞争力,反倒会严重限制设备产能。而我现在面前的冷轧钢卷,标签显示规格是厚度2毫米,宽1.25米,说明它正是京唐第一冷轧厂的主流产品。
第四项“重量”,显示这一卷钢重24360千克,也就是24.36吨。这个重量用的是国际单位“千克”和“公吨”,但是不加解释。要是在英国,这个栏目里出现的就是英制重量单位“磅”,是个比中国旧时用的“斤”(市斤)还小一点的单位,1磅(pound)=0.4536千克(kilogram),2磅还不到1千克。看到英制单位,要把它换算为国际单位制也很麻烦,英制为“长吨,long
ton”(也就是“英吨”),1长吨=1.016公吨(tonnes)=1016千克。
第五项“日期班次”标为“ &
3-D”,显然生产日期是三天前的8月15日,而后面的符号“3-D”我猜可能是三班倒的具体班次代码。京唐公司重要生产流水线都实行“四班三倒”,与过去我们在首钢轧钢厂用“甲乙丙丁”四个汉字代表四个大班是一样的,如今在计算机控制系统里就用ABCD字母来分别表示四个班次。这个钢卷生产班次的意思就是“日,丁班”。
第六项“包装形式”里只有“T01”这一简单的代码,意思就是“类型1”(Type
1),令我无从猜起。根据实际钢卷只沿着外径打了一圈用烤蓝钢带做的“腰带”、并且要送往下面一条流水线继续加工来看,这就是不能再简单的最少包装了。尽管烤蓝钢带的制作成本不高(“烤蓝”是用化学药品在100&#8451;高温下用40分钟左右,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致密氧化物的加工方法),但是毕竟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己并不生产这物件,都是由中小钢铁企业(特别是专业带钢厂)生产,都要依靠对外采购,而进入下一道工序首先要用机械剪断这条腰带,无法原样重新回收再次使用到这个工序,属于一次性消耗品,所以花费代价越少越好。估计“T01”就是指第一种最简单的包装方式——只捆一道烤蓝钢带。我在第一冷轧厂流水线的最后面见到的包装作业,以及在成品码头看到的冷轧卷外销包装,都比这复杂10倍以上。
右边的第七项“成品卷号”和下面的第八项“原料卷号”,以及第十一项(占据三行)“一维条形码”,这三项数据是较为复杂的组合信息编码,包含了很多没有显见的内容。我注意到,这里的一维条形码与成品卷号是相同的,只不过条形码下面的数字前后都增加了一个星号“*”,也就是实际仅为两项数据。成品卷号应该与炼钢厂生产的连铸坯有关联,我上午在京唐2150连铸机后面的板坯库看到连铸坯编号是11位,这里是14位,前面11位与板坯编号类似,而后三位仅为补零。
在一冷轧的这三项数据码里,一共包含了前几道工序的多种生产信息,包括执行标准、钢种(这两项与前述的“牌号”有关联)、冶炼炉号(炼钢信息)、板坯编号(连铸信息)、热轧卷号等,既便于中途追踪来源,条形码也便于直接在生产线上被扫描输入控制系统,一直带到成品镀锌钢卷制造完成、打包作业完毕、贴上最终产品标签为止。这些原始数据和中间数据的传递、转换、识别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作业、复杂而精准的自动化操作过程。
这种成品卷号将一直“携带”到最终的冷轧成品出厂,标注在成品标签上。直到我在曹妃甸内港池的成品码头上看到成品冷轧卷和镀锌卷的标签,都有这个14位的编号,才明白这里面的奥秘。
第十项,即最右下角的“下一产线”,写着“CAL”三个字母,原来这个标签是专门给中间产品贴的,右下角标出了它的最终去向是CAL连续退火线,所以这卷钢带是用于热浸镀锌的原料卷。
标签表明这是一卷8月14日生产出来的1米宽、1毫米厚的冷轧卷,做为镀锌原料卷用,重19.4吨
在冷轧产品展示区里辨认标签的含义(日拍摄)
在京唐一冷轧已经投产后的2010年1月,我在百度上曾经见到一篇帖子,是谈各钢厂冷轧卷(板)优缺点比较。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汽车冲压类冷轧板可以做以下排序:1、宝钢;2、本浦;3、本钢;4、首钢;5、马钢;下面才是鞍钢,唐钢,包钢等企业。宝钢最好,没啥好说的,就是价格贵一些。本浦(本钢浦项,即所谓的“新本钢”)生产的冷卷性能上还可以,仅次于宝钢,产品的“屈强比”高,安全性更佳,表面更好,更适合应用于汽车用钢和家电面板。本钢的产品在性能上稍次。作者对排第四位的首钢冷轧板评价不错,认为标准是与宝钢相似的,价格也便宜,因此性价比不错。不过仅使用了一年,当时他们对京唐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还不掌握,认为有待进一步考验。他说为了降低成本,用户在一般关键件、外板以及结构复杂零件冲压方面用的是宝钢和浦项的冷轧板,而汽车内板用的冷轧板基本都是首钢的,认为完全可以胜任。我觉得这个人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离开展示区,我们向右穿过磨辊间,这里的干净程度远胜于首钢老厂区我熟悉的那个300小型轧辊备品间。与磨辊间一墙之隔,就是1700mm五机架冷连轧机。这里每架轧机的横移换辊装置都直接通向磨辊间,这种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主跨大型吊车配合的换辊方式,大大缩短了生产准备和维修时间。
干净整齐的第一冷轧厂磨辊间,显示这里的现代化管理井井有条(日拍摄)
穿过磨辊间与主厂房的一道门,来到酸洗槽到五机架冷轧机的中间部位,也就是一冷轧的酸轧机组中部。我的参观路线是沿着酸洗槽反向走(先朝右走),先去开卷、对焊,然后回头看酸洗槽下的卧式活套车(水平活套),再沿着酸洗槽向前(朝左走)到1700冷连轧机。
我和夫人都是搞轧钢设备维护出身的,自然对京唐公司这些国内外最高级的装备格外感兴趣。能第一次实地钻到宽带钢冷连轧机生产线内部,象是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一样,可以仔细看个究竟,十分感谢京唐设备部领导给我们这些“专家”以难得的机会。
从五机架冷连轧机走到前端的开卷段,我们要穿过酸洗槽左侧的通道,先来到开卷机、闪光对焊机那里。开卷机要把热轧原料卷拆卷,然后经过一台头部矫平机,对热轧钢带的端部矫平(压平),再由一台剪切机对端部进行剪切(先剪切前一卷带钢的尾部,接着剪切后一卷带钢的头部),切除不规整的部分,前后钢卷衔接部分都成为平直的90度切口,在后一个板卷头部进入高速闪光焊接机的时候,与前一卷的尾部进行“首尾对焊”。这其实就是几十年前我们说的“无头轧制”工艺,型钢轧制是对出炉的热钢坯进行焊接,而这里是对酸洗之前的带钢进行冷态下的电弧焊接。
金属焊接的方法超过40种,主要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闪光焊接是在加热加压两者并用情况下的一种快速压焊方法,属于高频电阻焊接,闪光焊接的电流密度通常为每平方毫米10-25安培,无需任何焊接材料,当电流通过两个钢卷的连接端部时,此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加热),瞬间很快达到可以进行塑性加工的状态,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就自然连接成为一体。所以它的化学污染也最小,几乎没有飞尘,只有星星点点的电弧光所激发出来的飞溅铁末。
闪光焊接形成的钢带连接部位(焊缝),强度与钢带本身是一样的,甚至还略高一些。这样形成的没有头尾的一条无限长的钢带,从这里开始进行“长征”,要先后穿越活套车、酸洗槽、冷连轧机直到横切飞剪为止。
正前方是一个4辊式“张紧辊组”,使热卷展开后保持一定的张力(日拍摄)
俯瞰京唐一冷轧的原料开卷、对焊工区(日建设期间)
从面向闪光对焊的位置转过身来,看到左面是由日本三菱-日立公司建造的水平式(也叫卧式)活套台,也就是照片中下面的钢筋水泥建筑,水泥台上方是酸洗槽,从照片的视角看不到上面部分。从开卷、对焊、张紧辊过来的热轧钢带,从地下穿越过来,从酸洗线端部直接引上。我们没有得到特别允许,因此是不能从铁梯登上酸洗段的(也不会允许参观带有很高危险性的酸洗工序),只能跟着设备部领导沿着来路,从酸洗台旁边这条绿色通道返回磨辊间,并仔细看看卧式活套和五机架冷连轧机。
照片右侧棕色的保护钢架,护卫着从地下穿越而上的热轧带钢,直接进入活套台顶部的预除鳞装置
我注意到酸洗台下这个黄颜色栏杆前面有一块金属牌,上面写着“酸洗工艺段”的几项重要参数,原来这是酸洗槽的简要工艺介绍。
原来这是酸洗槽的简要工艺参数介绍(日拍摄)
右侧是酸洗台(下面是水平活套),正前方到达五机架冷轧机
在板带类的轧钢厂生产机组里,总会应用很多“活套”,主要是为了存储一定数量的钢带,实现稳定连轧,给调整轧制速度提供一定的时间,对于堆/拉轧制、或者剪切和卷取宽带钢,提供一个缓冲作用,实现“微张力轧制”和“秒流量平衡”等功能。在高速轧制的热轧板带工序里并没有这种速度不高的活套,而冷连轧厂里却是非常需要的。前面说过,活套分为立式和水平两大类,水平活套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对车间高度没有特别要求、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到带钢连续酸洗-冷轧机组、连续热镀锌机组和连续退火机组当中。
我1995年两次到宝钢都没有机会仔细去瞧冷连轧的活套,这次我终于有幸象孙悟空一样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近距离地好好看了一次。
酸洗槽下方四道水平活套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日拍摄)
这里的水平活套有两组,一组在酸洗之前(入口活套),另一组在酸洗之后(出口活套),分界线正好在混凝土台正中间有铁梯的那个地方。我从酸洗台下混凝土结构侧面一人多高的一个门型“预留孔”进去,看看水平活套在机组的肚子里是怎样一张一缩地忙乎着,收纳或放出带钢。
两组活套的作用都是储存带钢、节省生产线长度,它由活套小车、活套拖车、卷扬机、钢丝绳等组成,活套小车和拖车的车架上都有几个包胶辊,在车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活套车行走轮,行走轮是在一对轻轨上做水平(横向)运动,从上到下几层还有众多承托带钢的托辊。
只见各层带钢在隆隆机声中来回穿梭,如果酸洗或轧制速度不变,活套各层的钢带是稳定运行的,若拖车增加拉伸带钢(多储存带钢),就是表明酸洗或轧制速度放慢了(或遇到剪切和卷取,轧制短时停止),已经传递过来的带钢必须存储起来;如果拖车变为放松带钢(减少所存带钢),就表明酸洗或轧制速度加快了,要释放出一些存储的带钢。外面的酸洗线或冷轧机都在那里“没头没尾”地忙乎着,而水平活套正是它们的一个带钢缓冲区。
根据我走步的测算,一冷轧的四层入口活套每段折返大约100米左右,所以水平活套能够储存的带钢数量在400到500米长,出口活套也近似得有这么长,这前后可就是1000米之多!至于它能够提供的缓冲时间有多长,就要看实际轧制速度和压下变形量了。
两组水平活套在酸洗台下方隐藏着,这张图清晰地显示了它们的相对位置
从这个镜头可以看到从酸洗槽出来的带钢,是怎样由左向右进入水平活套的(日拍摄)
沿着酸洗槽要走将近200米的路,没等我看到冷连轧机入口前的切边剪和碎断剪,就直接来到了五机架冷轧机跟前。首钢京唐公司一冷轧的酸连轧机组是由日本三菱-日立公司设计、制造的,五机架轧机分布在2C-2D跨的216-217线之间,每片机架重86吨,高9.26米,宽3.8米。
&京唐公司第一冷轧厂的五机架1700冷连轧机半封闭的正面,自动化的轧机近前完全看不到人(8月18日拍摄)
这组五机架UCM冷连轧机上只有英文的制造厂标
现代化的冷连轧机是封闭运转的,我根本看不到轧制过程的真面貌,只能从最后的成品来判断生产质量。这种六辊UCM轧机在前面我已经介绍过了,此处不再细说。与常规冷连轧相比较,全连续式冷轧的优点有很多。
第一是工时利用率大为提高,这是因为消除了穿带过程所引起的工时损失,还减少了换辊次数,节省了加减速时间。在全连续冷轧机组中,轧机一经开动后,一般不减速,只在更换产品规格及飞剪剪切时才会把速度降到5-10米/秒左右。全连续式冷连轧机即使在换辊时,带钢仍然停留在轧机内,换辊结束后轧机可立即进行轧制,节省很多时间。
第二是提高了成材率,这种全连轧机减少了带卷头尾的厚度超差,还减少了头尾剪切损失。
第三是“无头轧制”使轧辊的工作条件改善,减少了由于穿带轧折与脱尾冲击而引起辊面损伤,由于加速、减速的次数减少,也使轧辊磨损减小,结果是使换辊次数得到减少,轧辊的储备和磨削工作量相应地也减少了,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第四是节省劳动力,由于轧机的工况不需要人工调定,并且取消了普通冷轧机必不可少的“穿带脱尾”作业,生产控制的主要任务也都由计算机完成,自动化成都极高,所以操作人员大大缩减。
网络图片:京唐一冷轧的五机架UCM冷连轧机正在安装牌坊
《首钢日报》日照片:京唐1700冷连轧机即将完工,左面卡塞罗尔卷取机很清晰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00轧机2009年试轧时的照片,下线的冷轧钢卷正在进行自动打捆,根本看不到人工作业
这次由于没有能站到最靠前的位置,所以没有看在冷连轧机组末架(第五机架)与两台张力卷取机(卡塞罗尔卷取机)之间,有一套特殊的夹送辊,还有一套回转式横切飞剪。夹送辊的用途是当带钢一旦被切断而尚未进入第二个张力卷取机之前,在一瞬间它要维持第五机架一定的前张力。而在通常轧制过程下,这个夹送辊则不与带钢相接触。横切飞剪的作用,是把经过连续“无头轧制”出来的冷轧带钢进行分卷。在首钢300小型我曾经是专门搞飞剪电气传动控制工作的,对飞剪一直很有兴趣,但是此行到京唐公司来,在2250热连轧就因为检修而没能看到飞剪的运行,在一冷轧这个地方又因为设备高速封闭运行导致我们必须保持远距离观看,还是没看到这种横切飞剪,最终留下一个遗憾。
轧好的冷轧钢卷沿着传送线从酸轧机组前往热镀锌机组,我所站的走桥右边是展示区(日拍摄)
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后,生产出还没有经过退火处理的这种冷轧钢卷,由于其应力很大,业内都习惯把它叫做“轧硬卷”(也称“冷硬卷”)。到这一步为止,京唐公司一冷轧1700轧机生产出的这些轧硬卷已经可以分门别类安排去向了。
一部分轧硬卷就直接输送到我身后的罩式炉退火线,消除应力,然后包装出厂,做为冷轧钢卷成品销售。我在各企业和钢材市场发布的网上钢材产品信息里,看到了标明产地是“首钢京唐”、宽度为1250mm到1500mm的冷轧卷,厚度在0.5mm到2.3mm之间,种类接近20个,这些产品都是经过罩式炉退火,而不是经过连续退火的。
另一部分冷轧卷输送到设置在前方一跨里的热浸镀锌机组和连续退火炉生产线(CAL生产线),加工成镀锌板卷。绝大多数是供有立式退火炉的CAL生产线。这一天在我们参观的时候,所有的冷轧钢卷也刚好都是输送到CAL的。
京唐公司第一冷轧厂在2009年投产之初,罩式退火炉生产线还没建设,因此有将近一年半时间所有直接销售的冷轧卷都是所谓“轧硬卷”,由于它没有经过退火处理,这种轧硬卷的硬度很高,机械加工性能比较差,应用范围窄,很难延展冲压成复杂的形状,只适合做一些简单的冷轧钢零件,例如制作基本不需要加工的面板,或者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小部分能够提供四折边加工。不知京唐的轧硬卷属于前者,还是后者。而且业内人士都懂得,只经过酸轧机组出来的普冷产品(轧硬卷)是不好卖的,与经过连续退火加工出来的产品比,2011年的市场价格差是400-500元。从获得合理经济效益的角度说,尽可能把轧硬卷数量减少,也是很有必要的。
直到我们来参观四个半月之前,日京唐公司才生产出第一卷罩式退火冷轧钢卷。我们一会儿就会走到罩式退火炉那一跨去参观,所以那里的情况暂且不表。
冷轧钢卷的捆带已经剪断,等待装进开卷机里,展开后进入退火生产线去生产镀锌板(日拍摄)
前一卷冷轧宽带正在展开过程中,但是卷芯已经很小了,马上就要结束(日拍摄)
开卷完成的一瞬间,看到了带钢平直的尾巴,可以看到回转式横切飞剪的刀口有多整齐!(8月18日拍摄)
一冷轧连退镀锌生产线所在车间,有并行的两个机组同时在生产作业中,我们几个人正好穿行在两列机组之间的绿色安全通道里。原料(轧硬卷)来自同一个五机架连轧机,同时供给这两个机组,所以两列设备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到这里,我开始感到自己有点象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了,眼睛已经不够用啦,左也要看看,右也要瞧瞧,还要不停地拍照。对有些设备的问题兴趣点,当场要问设备处的领导,但是他也不能给予多少解释,毕竟各行都不相同,专业是有分工的。我就先拍下来,再拿回北京研究。
我感觉这里的厂房高度,要比以前首钢轧钢厂那个苏联设计(28米净空)的高多了,这里仅热镀锌的立式退火炉本体的高度就有30多米,房顶高度应该是40米左右,而整个厂房从前到后呈现一个凸字型,中间(即所谓“高跨”部分)高出很多,应该有将近50米。桥式吊车在整个厂房里无法沿着一组横梁贯通行走,是分成前后两段的,高跨部分没有设立可移动的吊车,在前、后各一段安装了几台大小不等的吊车。这与我们在厂前宿舍隔着内海眺望到第二冷轧厂(2230轧机)的厂房外观是非常类似的。
网络图片:京唐一冷轧的凸字型厂房,凸起部分为热镀锌高跨,右下角是冷轧办公楼
京唐公司第二冷轧厂远眺,因热镀锌高跨立柱有78米高,因此凸起厂房高90米左右(日拍摄)
从开卷后的宽带方向可以得知,刚才从冷连轧机出来的钢带都是经过横切飞剪切断的,宽带头部是先被卷到最里面的,带钢的尾巴露在最外层(表面)。而在开卷机这里,是“倒过来”展平,也就是把尾巴先展开,最后倒转着伸展到头部(与热连轧机在轧制过程中的“热卷箱”重新开卷是类似的,头部变成尾,尾巴变为头)。在一卷一松的过程中,卷取时在冷轧板内部产生的一部分机械应力也就有所消退了,但没有还完全消除。要想彻底消除应力,必须进行有效的退火处理。
在进入连续清洗-退火-镀锌的流程之前,仍要用闪光焊接机把每一卷展开的冷轧钢板在横切的断口那里再焊接起来,成为一条没头没尾的长龙。这与前面酸洗-冷轧过程一样,“无头轧制”变成了“无头镀锌”,省去了穿带、甩尾等容易造成事故的作业,可以使整套CAL机组稳定运行,提高了作业率和金属收得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提高。镀锌之后的无头钢带,几乎看不出焊接部位在哪里,焊接部位本身的强度达到甚至可以超过钢板原有的强度,真正合为一体。此时再用横切剪重新分段,CAL机组就能做到不停机变换产品卷重,例如原来都是18-24吨的大卷轧硬卷,重新分解为每个不超过10吨的镀锌钢卷,便于市场销售,这样可以灵活生产,计划安排比较方便。
遗憾的是,我在这里没有看到闪光焊机的工作,因为它是一瞬间就完成了焊接,也没有火化四散引起我的注意,静等在旁边,以致我忽略了它们。
一冷轧连退机组高耸的活套塔,根据背后黄颜色钢梯平台目测计算,它大约有10层楼高,抬头仰望脖子是要发酸的,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后边的镀锌流程速度基本是连续恒定的,而前面开卷机、焊接机的工作是断续的,所以当前面装新卷时,前段钢带停止前进,活套塔的活动梁就会降低,以消耗存储的钢带给退火、镀锌用,保持生产的节奏不乱。待闪光焊完,前段带钢又恢复供应了,活套塔的活动梁则会升高,开始增加储存钢带,为下一次调节做准备。
如此高大的立式活套塔,究竟能够储存多长的宽带钢?我查到国内有关企业的工艺资料,一般说是每组480米(与产品宽度无关),近似为500米吧,这样一来,仅入口和出口的两组活套就能够先后调节1000米长的宽带钢生产节奏!
入口活套的作用,是为了当入口段进行切废、焊接、挖边作业,需要停机时,保证镀锌工艺段的继续正常运行。所以,入口活套正常工作时应保持“满套”状态。
出口活套的作用,是当出口段由于表面质量检查、分卷、取样和焊缝剪切作业,而引起的减速或停机时,用来储存带钢,以保证中央段和工艺段的连续运行。所以,正常生产时出口活套应保持“空套”状态(不储存带钢)。
根据工艺而确定的这两个需要,就成了我们看“懂”活套工作的依据了。
在连续退火机组前面的入口活套塔,钢卷全部高悬挂满(8月18日拍摄)
站在活套塔背面铁梯上,拍摄到的穿行钢带是这个样子的
从两套入口活套出来的带钢,都要先经过一组清洗设备,再钻进立式退火炉里。我注意到设备的平台栏杆上,有一块白底铭牌,其中有“燕郊”二字,定眼一看,原来是上边一行的图形标志是一只形似飞燕的钢包,接着是“首钢燕郊”四个隶书大字,下边一行是“首钢燕郊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2个字。后来我查资料才晓得,一冷轧的酸轧辅助设备,还有1号、2号、3号、4号镀锌线的所有清洗段设备,虽然是德国SMS设计,但都是首钢燕郊机械厂承制和安装的,他们不仅在唐山地区有分支机构,还有后期服务队伍长期驻扎在曹妃甸。
网络图片: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的首钢燕郊机械厂
网络图片:燕郊机械厂住宅区2010年8月树立的纪念牌坊,体现了老军工的精神(郭万仕拍摄)
首钢燕郊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原为甘肃平凉的三线军工5207厂,原名跃进机械厂,始建于1970年战备期间,十多年间艰苦挣扎,惨淡经营。首钢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机械制造业时,从当时的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兼并过来10多家军工企业,跃进厂是其中之一。1992年搬出山沟异地发展,来到河北三河县,改称首钢燕郊机械厂,是迄今为止首钢保留下来的成功转型的几家军工厂之一。燕郊厂目前占地22万平方米,总资产1.8亿元,在册职工1000多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2007年改制,现为一家集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经营销售于一体的技术实体企业。
燕郊厂具有黑色、有色金属的热加工能力、大型成套设备和精密零部件加工能力,还能生产汽车零部件和各种标准件、非标准零部件产品、五金工具,已经成为国内冶金机械、建筑机械、石材机械设备和备件、塑料异型材的知名生产基地。这个厂制造的高炉炼铁用“炉前三机”(开口机、堵渣机、泥炮)非常有名,吸收了德国技术,在性能上独具特色,不但首钢石景山老厂全部采用,而且先后服务于邯钢、太钢、唐钢、水钢、凌钢、宣钢、承钢等钢厂,还远销至东南亚地区。
自从5207厂搬出山沟以后,曾经一度很少了解它的情况,后来是因为它能够制造新型的飞剪机,重新引起我对燕郊机械厂的关注。如今看到这批“老军工”在最新的冷连轧生产线上也显示了自己的实力,真为他们高兴。
连续退火线的这部分设备上高挂首钢燕郊的牌子,真提气(日拍摄)
首钢燕郊机械厂制造的京唐一冷轧连退线清洗段设备,二冷和三冷的同类设备也是它们造的
我在这条连续退火生产线上,看到很多设备上面有“CMI”三个字母构成的标志,记得在《首钢日报》上曾经报道过这家公司。回北京一查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CMI是比利时最大的工程公司和出口公司之一,专业从事机械技术的国际工程和服务,在冶金工业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成绩卓著,业务涉及钢铁、能源、军工等领域,欧洲著名的“皮兰哈&#8546;”8&8轮式底盘装甲车用的CT-CV式105毫米坦克炮塔,就是它造的。
现在的CMI是全球著名冶金设备供应商之一,具有在全球各地提供6000多台工业炉的丰富经验,在酸洗、冷轧、连退、镀锌、彩涂板工程以及相关的加热炉方面,拥有完整的核心技术、设备制造及配套能力。从2000年CMI产业部进入中国市场后,为各大钢厂提供了17条高档涂镀线,自称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2003年CMI与首钢设计院合资成立“北京CMI冶金工程公司”时,已在世界各地完成了40多条生产线的建设。2004年由首钢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和香港万顺昌控股公司合资建立的首钢富路仕彩涂板公司,它增建的四万吨的热浸镀锌板生产线就是CMI设计并提供的。
不仅首钢与CMI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力图携手合作,成为国际冶金热工领域的领跑者,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控股的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京诚凤凰工业炉公司”),也与比利时的考克利尔维护和工程公司(CMI)下属的热工公司——CMI热工(CMI
Thermline),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同时CMI公司反过来向国内冶金工业炉一流的设备制造厂——中冶京诚(扬州)冶金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参了股。中冶京诚以此为契机,扩大了多年来与CMI的合作领域,扩展到欧洲各国项目和北非项目。
所以,在首钢京唐当时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两个冷轧厂项目,都同时出现了首钢BEIST、中冶京诚和CMI三家进行技术合作的身影。
CMI标志曾出现在首钢SGF富路仕彩涂设备上(左上小图),如今又出现在京唐一冷轧的设备上(大图)
但是我在参观现场也注意到,京唐第一冷轧厂所用的立式退火炉挂的并非是比利时CMI公司牌子,而是由著名的德雷弗国际公司(Drever的汉译名为“炬威”)提供的带钢立式退火炉。我有退火炉身上的标牌照片为证。这种立式退火炉工艺采用的是我前面介绍过的“美钢联法”。在北京顺义的首钢冷轧薄板公司,年加工95万吨钢带的连续退火线也是DREVER的,它与2007年建设在邯钢冷轧厂的设备一致。
DREVER International
S.A.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成立于美国,现为德国SMS集团下属的西马克工业炉技术公司(SMS Furnace
Technology)成员之一,后迁入比利时列日市的“列日科技园”。首钢人对于列日这个地方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它就是上世纪80年代首钢大张旗鼓拆迁回国的塞兰钢厂原所在地!目前在DREVER列日总部据说只有120来人,主要为工程师。这家公司由于掌握着热处理的行业标准,绝大部分制作加工都是在中国境内做的,在上海有它的一个分支机构负责接洽,DREVER仅派出工程师负责设备的现场安装监理和调试。嘿嘿,咱还别眼气,人家卖的就是智慧!
站在走道上,要仰起镜头来拍摄30多米高的德雷弗立式连续退火炉
连续退火炉上的标志就是德雷弗国际公司(Drever
International)(日拍摄)
据我所知,这样一套体量巨大的碳钢类德雷弗立式退火炉,仅炉本体和框架钢结构就重达4000吨左右,整套机组设备含工艺钢结构总量足有1.1万吨,仅退火炉部分就占36%以上,超过三分之一,DREVER的上海分支机构就曾把意大利最大的钢铁生产厂——里瓦钢厂(ILVA)的一座镀锌退火炉本体和框架制作业务,交给了位于浙江萧山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去干。我们在网络上还能查到他们是怎样在地面拼装立式退火炉的。
网络图片:京唐一冷轧连续退火炉在施工中
网络图片:中国工人在拼装Drever退火炉的炉壳钢结构
网络图片:京唐一冷轧Drever退火炉漂亮的外壳结构
网络图片:京唐一冷轧Drever退火炉安装现场
网络图片:京唐一冷轧的镀锌线立式退火炉基本安装完
德雷弗立式退火炉组成各段的主要特点是:它能够利用加热段排放的废气余热,来加热预热段的钢带,多功能的加热段和均热段,都采用全辐射管加热,喷冷段可以向均衡段提供横向温度均匀的板带,均衡段能够保持和均匀带钢的温度,并且在镀锌部分和喷冷段之间提供一个缓冲空间,出口段包括一套热张紧辊,它为进入锌锅(镀锌)的带钢提供比较高的张力,以保证带钢通过气刀时的稳定性,镀锌锅后面的冷却段采用空气冷却,终冷段用于降低水淬之前的带钢温度,水冷段包括喷淋系统、水淬槽、挤干辊和干燥器。
德雷弗连续退火炉(退火线)结构很复杂,只有少量裸露在炉下,多数都在炉内我看不见的地方,至少有转向辊17根,张力辊2根,张力计辊3根,纠偏辊2套(4根),导向辊4根,电加热器6套。冷却塔上还有挤干辊4根,水淬槽辊1根,导向辊2根。内部还包含了德雷弗公司新的超速冷却系统,这一系统通过向锅炉冷却部位单独注入氢气、并向其它部位注入氮气,来实现高速度的冷却。炉内气体为95%氮气与5%氢气的混和气体,由于氢气浓度小,安全性比较高。
我在退火炉前的感觉,就是听见炉内总是有一股滚动的隆隆闷声,而巨大的热处理装置(退火炉)纹丝不动,由于发热部分都在超过三个人身的高度之上,所以也不感觉有很强的热浪烘烤。只见没有头尾、连为一体的冷轧带钢从退火炉下的这个进口钻进去,水平方向经过50多米以后(实际上带钢在炉内已经上下、来回地穿行了至少500米),又从另一个口钻出来,直奔炉下的锌锅,然后迅速拉起升高,经过冷却,成为两面都已经镀好锌的热浸镀锌宽带钢。
有资料介绍,说冷轧的连退机组总长接近500米,最高处高达30多米。由于机组结构复杂,尤其是连续退火炉长达100多米,带钢在炉内来回有90-100个道次,带钢在内部的行程有米,占整个机组带钢行程的二分之一以上。真是“看不见,不知道,一听一算吓一跳”。
《首钢日报》日拍摄:京唐一冷轧镀锌钢卷从锌锅里拉出
<font COLOR="#11年8月18日拍摄:在锌锅背后拍摄拉出的热浸镀锌宽带钢,表面真亮
网络图片:京唐一冷轧的镀锌生产线(日)
当时在车间里没有来得及询问绿色通道的左手和右手哪一边是1号机组,哪一边是2号机组,但是我知道1号连续镀锌机组以生产汽车板为主,用的是用美钢联法连续热镀锌工艺,设计年产能力超过35万吨。2号连续热镀锌机组以生产GI、GL的建材板和家电板为主,也用美钢联法工艺,成品规格0.25-2.5mm厚、750-1580mm宽,机组年产量与1号线近似。
镀锌钢带经过这一组张紧辊和四辊平整机,前往冷却塔(日拍摄)
在宽钢带的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要求对带钢的张力需要分段进行控制。实现张力控制一般是采用一组“张力辊”(也叫张紧辊),它是由受力不等的4根辊构成的,分别由电机传动每一根辊,据说由于受力大小不同,1号辊(主动辊Master)的传动功率超过150千瓦,而2号辊(辅助辊Slave)电机在100-150千瓦之间,3号和4号辊电机分别只有几十千瓦,以实现张紧辊组前后不同的张力控制要求。在京唐一米七连轧这样具有多条生产线的工厂里,这种四辊式张力辊组,得有数十组。我刚才在热卷的开卷及和闪光对焊机那里就看到有不止两组,参观过程中没有一个一个去数,但是镜头有意或无意中拍摄到的就有六组之多。
现代化的宽带钢热镀锌生产线在连续退火炉尾部炉体内,还会安装一套张紧辊,通常称作“热张紧辊”,把炉内的张力和冷却塔段的张力断开,实现一种所谓“炉内小张力,出锌锅后大张力”的控制。这样带钢在炉中的拉窄量(也就是带钢的宽度被“拉瘦”)可由3-6mm减小到1.5-2.0mm。带钢通过热张紧辊之后,张力可以增大2-3倍,这对减小带钢在运行中的摆幅,改善锌层厚度的均匀性,都十分有利。
张紧辊的结构以及它与平整机、拉矫机的位置
冷轧钢带在冷却塔这里经过几上几下,即将进入退火线的出口活套塔(日拍摄)
正常生产时,出口活套塔几乎不存储带带钢,我看到卷杨筒急速下降,存量减少。旁边的储物箱装得是啥呢?
回望连续退火生产线两组(一左一右)高大的出口活套塔,带钢从这里进入地下,穿越到我身后的包装线
走过立式退火线以后,我转身拍摄高大的出口活套塔,又跟着设备部领导从两座金属板工作屋之间穿过,来到镀锌钢卷包装线。
穿过眼前这两座金属小房子,在后面接着看到的是两条镀锌钢卷包装线(日拍摄)
对成品钢卷进行包装,是钢卷储存、运输的重要保护措施。冷轧钢板供货一般是平切成“开平板”或卷形材两种,卷形的窄带俗称“带钢”,而卷形的中宽带钢和宽带钢,通常称为“冷轧卷”。镀锌钢卷的称为“镀锌卷”;涂了彩的叫“彩涂卷”或“彩钢卷”;外表面啥涂覆加工也没做的直接销售就仍叫“冷卷”。另外,把电工钢卷称为“硅钢卷”。近年来,钢铁生产企业都是只扮演钢卷生产的角色,在钢卷去市场销售的整个过程中,绝大多数服务都由专业机构去干,钢铁企业并不进行直接裁剪。所以当包装完毕出厂后,要由钢材配送中心经过多次储存、运输先送达终端用户,用户根据具体想要的板材样式,可以在钢材配送中心进行裁剪,在那里进行开平板作业,或者纵剪带钢作业。这种销售方式使得钢卷的包装比重加大,对外观质量也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卷出厂彰显的是一家企业的产品“脸面”,所以不可小视这个环节。
冷轧(包括镀锌、镀锡、镀铝锌硅、涂层、硅钢等品种)钢卷包装,是冷轧生产工艺流程中精整车间(或称为“后处理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情况下包装是在“重卷分剪机组”或“镀锌机组”的后面进行。当包装采取手工包装时,设置一个包装工区;如果采取机械包装,则设置包装机组。
经过平整,出口飞剪把连为一体的镀锌钢带断开,在这台成品卷取机上重新分卷起来(8月18日拍摄)
中冶京诚图片:京唐一冷轧的镀锌卷在卷取中。注意与我拍的照片里卷取转向竟然不同!
这是钢卷自动捆扎机,镀锌钢卷在这里又按照“T01”包装模式,先拦腰扎一道烤蓝钢带(8月18日拍摄)
锃亮的镀锌钢卷成品展现在眼前,机械化输送也到此为止,改用吊车搬运到人工包装线去(8月18日拍摄)
网络图片:京唐第一冷轧厂的钢卷吊运
传统的钢卷包装是手工作业,在一个专用的包装场地进行,铺有多条支撑枕,便于“挂护角”“穿捆带”等作业。包装质量差、生产效率低和工人劳动强度大,是传统手工包装工艺的致命弱点。
手工包装一般分为“单工位包装”和“多工位流水作业包装”两类。所谓“单工位包装”,是指在同一个包装位置上要顺序完成全部的钢卷包装工作,这里有多组人员轮流交叉作业,或同时作业,这种单工位包装工艺的占用场地面积较大,人员相互有干扰,效率比较低。
而我们在京唐第一冷轧厂看到的是“多工位流水作业包装”,也就是在同一个包装场地上的分设有多个位置(俗称“工位”),与汽车组装流水线一样,各工位同时进行着不同的、互不干扰的包装作业。国内外都戏称这种传统的流水线包装是“手工包装机组”!除了钢卷的运送借助空中运输设备(吊车)之外,全部包装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设备投资比较低,但是吊车占用的时间较长。
我是做过7年劳资工作的,也曾经师承首钢的劳动工资专家,对工序测定和工时计算比较熟悉,根据在一冷轧包装现场的近距离观察,我不认为京唐冷轧卷的包装是用什么“半自动包装机械”完成的。媒体(包括首钢电视台和《首钢日报》在内)所说的京唐公司冷轧厂是半自动包装,不说是无知,也得说是有意夸大。在前面的《曹妃甸新首钢廿八:钢材高端看冷轧》里,我介绍过冷轧钢卷的各种包装样式,但是真的没想到这样复杂、多层的包装,主要靠人来实现。
在一冷轧这里还谈不到“半机械半手工”(俗称“半自动”)包装,因为半自动包装是在手工包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分界点是要用专门的包装设备辅助作业人员实现包装工作,有些设备还可独立工作,无需人的参与,半自动包装机组依靠人与设备的配合,往往可以达到较高的效率。而京唐这里显然用到机械很少,几乎都是手工操作,在我的镜头完整记录下,绝无遗漏,只看到有两三项操作用到一点机械辅助力量。我没有想到投产两年后京唐现代化的一米七轧机最后一道工序的现状,竟然却是手工化的劳动作业!现代化的镀锌钢卷生产线却配备了一个几乎纯手工的包装工序,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遗憾。
但是我又想,人家不愿意承认是手工包装,姑且讲是半自动包装,也算是敢于承认不够现代化,我也就没必要较真了。不过有关这里涉及的劳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的,此事我将在后面提到。
现代化的镀锌钢卷生产线却配了一个几乎纯手工的包装工序(日拍摄)
包装第一步:用人工在钢卷芯里放一段“气相防锈纸”(日拍摄)
镀锌钢卷在这里被转了一个身,这里用到机械辅助旋转,工人用手把两层防锈纸拉下来(8月18日拍摄)
包装第二步:用机械力量在外面卷好两层气相防锈纸,是第二个用机械力量辅助的环节(日拍摄)
所谓“气相防锈纸”,是以专用中性纸为基材、涂布不同组方的特殊物质-气相缓蚀剂(VCI),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成的特种防锈包装材料。在包装行业的众多材料中,气相防锈纸属于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其核心技术就体现在VCI上面。VCI技术是把有机合成、物理化学、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纸加工和高分子等技术集于一身的综合性技术。高性能的VCI均匀包含于防锈纸内部,它无需与金属表面接触,包装后就迅速发挥防锈效能。这样就避免了早期冷轧钢卷产品发生局部或全部漏涂油的风险,所以它可以实现“无油包装”,不改变金属的表面状态,可以保持金属表面清洁、美观,集包装和防锈功能于一体,启封后立即可以使用,不用清洗或除油脱脂、清洗等程序,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安全环保,不污染作业环境。
从堆在地上的气相防锈纸标签上可以看到,纸宽1.65米,最轻一卷168公斤,最重的有270公斤(8月18日拍摄)
多种不同结构的气相防锈纸
专门用于镀锌板包装的气相防锈纸,属于PD型“重型防水结构(结构织物增强型)”,分为四层,依次是平纹防锈原纸/PE膜/编织布/PE膜,原纸里浸透了VCI成份,而PE膜进一步加强了防水性能。普通冷轧卷、镀锌卷、镀锡卷、硅钢卷、彩涂卷的包装虽然都用PD型的防锈纸,但是由于VCI成份的不同,相互之间不能混用。
在具体包装时,我们看到内芯也使用气相防锈纸,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那是另一种PF结构的气相防锈纸,四层结构分别是平纹防锈原纸/PE膜/箱板纸/PE膜。在两种防锈纸的搭接处,工人是用胶带密封的,然后再用铁质(我看到的是用另一种冲压的镀锌板)护圈、或者塑料板进行外包装材料的防护。看到两名熟练工人包完钢卷两端(一人一端),不过2分钟左右,一个“裸体”的钢卷从进入包装线到完全捆好送出,大约十来分钟,也还是很快的,与后面源源不断送来的镀锌钢卷速度几乎一致。但是这里绝无1936年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里描述大工业流水线上工人的机械动作那样夸张,我看几个工人还可以说说笑笑,还能抽空坐一会儿,应该不是满负荷。
包装第三步,是依次折叠整理好钢卷端部的防锈纸,并用极普通的宽胶带把芯部卷好粘贴(8月18日拍摄)
包装第四步,是在包裹好的钢卷(右面即是)外面再增加一层防潮薄膜(日拍摄)
我注意到工人脚边有很多棕色纸质“护角圈”,以及“镀锌护圈”和白色塑料质地的“端盖”,端盖上印有很大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字样。只见工人麻利地把这些东西都加到包了防潮薄膜的钢卷上,还没有等我细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各个动作,就很快被送往最后的一道机械打捆机,进行周向和径向打捆,成品包装就完成啦。
钢卷外表的这些包装物有多重?很多有兴趣的人可能都会问,不论是纸质的、塑料的、还是镀锌板的,累计有多大分量呢?根据我后来在运输车和码头上实际看标签的结果,一卷厚度1-2毫米、宽为1.2米左右的镀锌板卷,外包装大约重65公斤(千克),也就是130斤呢,是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包装钢卷两端要使用这种镀锌护圈,这是外圈(日拍摄)
印好企业名称的镀锌卷包装端盖(日拍摄)
京唐第一冷轧厂的普通镀锌钢卷就是用这种包装方法
包装第五步,是在钢卷外侧再用机械卷一层镀锌板,并加端盖(日拍摄另一条包装线)
在车间里这些护圈、护角和端盖的旁边,我还见到一个奇怪的钢卷包装,如照片所示。从右面那个小钢卷来看,这里面银白色部分也是镀锌钢卷,但是它外面却套着一个厚厚的非金属“外罩”。这是什么东西?我后悔当时没有弯下腰去拍摄圆筒内的那个纸签,也许那上面会有相关的信息。
中间那么小的一卷镀锌钢卷,总觉得很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曾经在哪里见过。回京后翻看我积攒的京唐公司报道和图片,才发现日某单位在京唐一冷轧热负荷试车现场拍摄的一张照片,里面竟然就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小钢卷。不过还是没有最终答案,要是有哪个专家或网友知道,不妨教我一把。
第一次看到这个包装,外面一圈是什么东西?(日拍摄)
<font COLOR="#09年3月26日某单位在一冷轧热试现场图片里出现了两个这种小钢卷的身影
“一米七”的人工包装环节,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看到《首钢日报》的一篇报道,才晓得原来这是由“首钢实业”与“兴翰物流”两家合资的一个企业承包的,这些工人不属于首钢京唐公司的职工,应该算是“外协”用工。从他们这些包装工自己在网上贴吧“晒”出来的工资加奖金数额,每月在元之间,还要倒三班,很辛苦的。在“一米七”的整条生产线上,从开卷、酸洗、冷轧、退火、镀锌,我总共见到才不过10来个人,而仅在这个包装环节,就看到两条线至少有10个人(每条线5人),做内包装、外包装、附件包装都是这5个人,可见这里的采用人工作业的比例之高。
在现场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开始以为面前这5位戴着安全帽的小青年是两女三男。前面两位看似轻松的做CCD激光扫描编号、记录、指吊的工作,很明显是女的,其中一位还完全没有做事,在那里站着看。而后面三位在包裹防锈纸、粘贴宽胶带,动作紧忙活的,是男的。但是看了10多分钟我才完全弄明白,原来这一组5人头发都留得那么长,其实都是青年女工!她们之间是轮换工作的,而且有一定的富余量,以便中途可以去上卫生间,去吃饭,否则真要忙个不停,成为大工业生产机器的一部分了。而远处镜头里另一个包装组的人里才有男工。这要从“外协工”的角度说,就不难理解了。
目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的钢卷包装,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方面都遥遥领先于我国,普遍采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包装机组来完成,所需的工人很少,而且只做一些辅助工作。
全自动包装生产效率高,包装质量好,但是投资巨大。据我了解,即使采用全自动化的周向捆带、径向捆带、贴标签、信息处理,按照宝钢计划中的湛江新钢厂设计工艺测算,结合国内的武钢、鞍钢、马钢所用先进技术和国外Pesmel公司部分工艺,仍然每班要给一台自动机械配备7个人,分别做内包装(2人)、外包装(1人)、附件包装(3人)、指吊(1人)工作。全自动机械所配辅助工人的工作,戏称是“人为机器服务”。
据我所知,上海宝钢本部的冷轧厂在前期也曾经拥有全自动的包装设备,但是由于后期维护力量不足,以致全部都改用人工操作方式。这对于冷轧产品超过12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我看到京唐公司也仍然没有能跨过这个“门槛”,而且可能是从一开始就没准备用全自动包装机械。
在京唐建设一米七轧机之前,我国就有专家测算过年产150万吨冷轧卷人工包装的实际工时。他们计算在“三班连续工作制”下的全年有效工时为6600小时,按3-15吨(平均5吨,京唐一冷轧是平均7吨左右)的卷重测算,周向捆带3-5道,径向捆带4-6道,完成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32卷,因此得出每小时所要求的钢卷包装速度不得低于46卷的数字。也就是说,无论钢卷在这个包装工位上停留多长时间,有几个人同时为它忙,每分钟必须要包完1.32个钢卷,平均包装一个钢卷只有45秒钟,这显然是无法完成的。
而改用采用机械化包装,设两套包装机组,包装机组的生产能力最大为24卷/小时。对于全自动包装机组,每台机组每班只需配2-3名工人;半自动包装机组,每台机组每班配7-8名工人。对比采用手工包装,每卷包装耗时15分钟,至少需要设置10组包装工位,每组工位每班至少配4名工人。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手工包装耗时较长,但只要多设工位,增加工人数量,也可以满足生产节拍要求。
但是,上述计算的前提,一是在手工包装工区里能够有设置10组包装工位的足够空间,二是手工包装能够得到车间里的天车(桥式吊车)及时配合。
先做设想,一个百万吨级(100-200万吨冷轧卷和镀锌卷)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线尾部,要花费巨大投资建设包装区域作业厂房,却安置10个手工作业组,假设每组占用地域面积相等,这将是怎样一种情景?下线的钢卷如何能够互不干扰地运达各个作业组的位置?
次而烦恼,就是天车根本无法同时吊装10个工位钢卷的事实,而且车间里的天车作业内容有很多,不是完全以包装的需要来设计的,在建筑上也不可能在一个结构跨的有限长度内,以同一水平高度设置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天车!那根本就不能工作,只能相互撞车,导致地面手工包装完全停工。
所以,若不增设专用的吊装设备或运输链(每组工位设1个),手工包装要满足这样高的生产节拍要求,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只要手工包装需要借车间的天车完成,就一定会加重天车的负担,出现物流堵塞,造成下线后的钢卷不能及时包装而滞留在生产区,包装后的成品卷不能及时入库、及时发货。因此,手工包装这一落后的包装工艺必将成为制约冷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瓶颈”。同时手工包装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也影响包装质量,从而影响到一种产品的整体质量(包括服务质量)。
我在京唐第一冷轧厂看到的青年包装工人还能有说有笑、忙里偷闲地工作,完全是因为在这个年产160万吨的工厂里,镀锌生产线只有不到64万吨的产能,比专家按150万吨产能测算的情况少很多,只达到五分之二!如果这个厂全部换成生产镀锌钢卷,就要准备抛弃以手工为主的包装作业,这些青年人就笑不起来了,不仅他们可能累得干不动,而且将会面临被自动机械彻底取代、回家去无钱可挣的厄运。然而企业在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只能强迫一些人失业。
既然否定了纯手工包装,下面的问题就是到底该选用全自动,还是半自动机械包装的问题。
我国的钢卷包装起步较晚,从宝钢二期工程引进第一套钢卷包装机组投入使用算起,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冷轧薄板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优质钢板所占的比重逐步在增大,但是随着新建的冷轧薄板生产线投产,钢卷包装技术和装备发展却比较缓慢。在“专家”们看来,手工包装投资小,但是包装质量和产量受限。半自动的包装方式投资不大,效率高、物流通畅,既能满足包装质量和产量要求,又能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另外,采用半自动包装工艺的工人劳动强度小、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便于维护,一旦发生故障,停机时间短。因此他们推崇半自动包装工艺,认为是比较适合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和国情的最佳选择。
然而专家们对全自动包装工艺的评价是:投资大,效率高,维修成本高,同时会带来我国就业率降低等社会问题。从投资回报和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实际水平来分析数据,总觉得采用全自动包装工艺对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来讲都有点过于“奢侈”,难以被接受。受这些现实问题所影响,国内钢铁企业至今还没有一个敢说自己是“建设并使用了”全自动成套包装设备的样板工厂。包括中国钢铁业界老大——宝钢,它的本部冷连轧厂,也有把全自动包装环节改回人工操作方式的先例,宁可放弃全自动,因而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所以在首钢京唐公司如此先进的现代化流水作业线的尾巴上,却能见到人员忙碌的手工包装,只稍有机械辅助,也就毫不奇怪了。
但是我认为,全自动包装机组终究还是我国钢卷包装今后必然的发展方向。在一个穿西装的人身上一定要下决心剪掉最后那根讨厌的“辫子”!
我还有一个看法,还是应该坚持从一开始就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不能说初期有可能开工不足或产能有限,就保留相当数量的手工作业,以后再用自动机械取代他们,人为地制造“减员”空间。更何况京唐公司在包装环节采用了“外协”作业用工,没有承担这些用工的社会责任(保险福利等),不是今后简单地用技术进步名义就该轻易甩掉的。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现代企业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企业的形象,从开工那一天就形成了,所以在技术措施和人工措施的选择上,应慎之又慎!
我们从包装线出来,向左进入第一冷轧厂的罩退厂房,在这里我第一次近距离地与罩式退火炉“亲密接触”。
一冷轧是先开通连续退火、热镀锌生产线,出了产品以后,才开始建设罩式退火炉生产线的。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据报道,是因为首钢京唐公司考虑到普通冷轧板(普冷板)市场被普遍看好,以及一冷轧先后建成的两条镀锌处理线能力不足的情况,认为现代化的新型罩式退火炉比较灵活,规格限制小,还具有生产深冲、超深冲钢的钢种优势和性能优势,所以于2010年3月开始规划建设。
第一冷轧厂刚投产不到4个月的36组罩式退火炉,年处理能力60万吨(日拍摄)
仰视巨大的全氢罩式退火炉(日拍摄)
首钢京唐一冷轧1700mm罩式退火炉工程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产品全部为厚度0.40-2.50mm、宽700-1500mm的普通冷轧产品,主要是CQ、DQ、DDQ、HSLA等品种。中冶南方公司于日与首钢签订合同,承担设计。这个工程属于“短、平、快”项目,合同里的各项工期都很短,最短的工期仅有9个月,最长也只有12个月。经过各参建方的近一年艰苦努力,日晚上罩式退火炉、平整机组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0.3%的延伸率,顺利加工出第一卷厚1毫米、宽1000毫米、直径为1875毫米的冷轧钢卷,据说表面质量及板形质量非常好。京唐一冷轧从此不再只提供普冷类型的“轧硬卷”(冷硬卷)产品了,而是多数普冷板卷都要经过罩式退火处理。
《首钢日报》图片:日京唐一冷轧的罩式退火第一卷下线
日,为罩式炉提供优质原料的脱脂机组热负荷试车也成功了,下线一卷0.8&1250mm规格的冷轧钢卷,钢带表面光亮,卷边整齐。脱脂机组工艺段的最高速度500米/分,采用双立式碱洗槽和双立式电解清洗槽。这套脱脂机组是迄今为止中冶南方提供的产量最大、速度最高、首次采用“双清洗槽、双电解槽”的机组。
罩式退火炉项目包括脱脂机组、全氢罩式退火炉、平整机组、重卷检查机组等主要部分。不过我当时没有注意到厂里还有一条专门的重卷检查机组(重,此处读音为仲zhong),由于在我们所看到的两套连续热浸镀锌生产线后面并没有重卷检查机组的身影,谁知道它是包含在罩式退火炉工程里的一个机组,所以在看“罩退”时都不知道,匆忙之中错身而过。回到北京后才晓得,除了看到引人瞩目的几十座全氢罩式退火炉,其它如脱脂机组、平整机组、重卷检查机组都竟然没瞧见,悔之晚矣。
重卷检查机组是汽车外壳板生产的重要装备之一,机组的工艺复杂,设备精度高,承载大,对带钢的运行平稳性要求非常高。宝钢2030冷轧有一条C175重卷生产线,据说可以卷取重达34吨的汽车板卷,在国内同规格汽车板重卷生产线属于首例。宝钢1550冷轧的重卷机组全部采用交流变频传动。不知道京唐公司拥有的这一机组能够卷取多重的钢卷,达到何种工艺技术水准。
罩式退火炉所在厂房桥式吊车挂着“外立抓”钢卷的吊具,与上一张照片里的“内立抓”不同(8月18日拍摄)
到我这次参观为止,整个京唐的“一期一步建设”内容之一的第一冷轧厂工程,还差一条彩涂机组(预留)尚未建成。&
等我出了厂房,在“首钢新钢联”的平板运输车上见到了已经完全包装好的冷轧钢卷。不过我还有机会再到成品装船的码头上看到它们,所以这里除了几张照片,有关介绍暂且不表。
冷轧钢卷外包装的正面(日拍摄)
冷轧卷的背面只有标签,比较简单(日拍摄)
黄底标签显示这是一卷7吨多重的热镀锌卷(日拍摄)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10年1月5日我从新余钢铁公司的网站报道上看到,新余一位领导在到曹妃甸参观了2250热连轧和1700冷连轧之后,有一个公开的评价。他说起首钢京唐的同志介绍体会:冷轧这一工序,不管是生产组织、运行管理,还是设备维护,都是难度最大的,精度要求最高的。京唐的冷轧达产也是比较艰苦的,花了大量的人力精力,首钢、唐钢的优秀技术人员都去了,还请了外面的一大批专家。这给我们(新余)提了个醒,在冷轧的员工队伍培训、设备维护检修等等方面,都要高度关注,认真为冷轧投产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要不然投产以后,达产达标、产品质量保证,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特别是员工的培训工作。
在我们这次参观第一冷轧厂的时候,在它旁边的第二冷轧厂(2230冷连轧)刚刚试产,正好赶上近期京唐公司整个生产状况不太顺利,因此设备部领导根本就没有想带我们几个人去那里看。其实这两个厂的主要设备没有原则区别,只是轧机规格不同,产品的宽度不同,几种具体产品的产量也有所不同而已。
第二冷轧厂是在日开工建设第一项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23.89万平方米,主厂房面积超过15.8万平方米。仅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二十冶)施工承建的部分,混凝土浇筑达162435平方米,钢结构制作、安装各10315吨,管道安装1259吨,设备安装5167吨,电缆敷设500787米,电缆桥架安装27802米。
设计年产商品卷215万吨,其中冷轧商品卷108万吨;以市场最急需、进口量大、国家紧缺的高质量宽幅汽车用板和高级家电板为主的热镀锌商品卷102万吨;另外它也有未经退火处理的普冷产品5万吨(冷硬板)。
有报道说,二冷轧工程包括酸轧机组、连续退火机组各1条,连续热镀锌机组、重卷检查机组各2条,半自动包装机组3条。实际我后来再看到的报道,却已经有了“第二冷轧厂三号热镀锌机组”和“四号热镀锌机组”的叫法。我还是没有弄明白2230到底有几个热镀锌机组?
2230冷连轧机的酸轧联合机组也是由日本三菱-日立公司设计、制造,轧制速度为每分钟420米,最高轧制速度可达到1400米,设计产品厚度1.5-6.0mm,通常生产2.5mm以下产品,极限厚度(最薄)可以达到0.40mm,宽度900-2080mm(2.08米),是目前国内板宽最宽、装备水平最高的酸轧联合机组,由中冶南方公司负责设计,德国SMS负责设备成套。轧制品种包括CQ、DQ、DDQ、EDDQ、SEDDQ、DP、BH、TRIP等钢种,包括冷轧低碳钢、超低碳钢和高强钢系列,都按国内同类企业先进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从2011年1月到6月底,第二冷轧厂热镀锌工程的冷轧酸轧第一卷板卷(冷硬卷)、第一卷连退板卷和首卷冷轧镀锌卷先后成功下线。热镀锌生产线年处理能力约50万吨,其处理带钢厚度为0.4毫米至2.0毫米,入口上料段最大速度每分钟240米,工艺段最大速度每分钟180米,出口卷取段最大速度每分钟240米。热浸镀锌的主要产品为无锌花产品(锌花直径小于1mm时称为无锌花板),用于专门生产高质量的汽车板或彩涂基板。镀锌机组仍采用比利时CMI公司的汽车板热镀锌技术,实际用的应该还是“美钢联法”。由于产品为无锌花的纯锌镀层(GI)和锌铁合金镀层(GA)两个系列,所以采用了两套感应锌锅设备,双锌锅可升降、可横移,一个用于GA镀层,一个用于GI镀层,据说能保证镀层质量与生产能力。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11年11月30日,热轧原料卷经酸洗、五机架轧机轧制后,第一卷冷轧卷成功下线,2230冷轧工程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比合同工期提前1个月。
京唐公司第三冷轧厂(1550mm冷连轧机)的设计年生产规模79.1万吨(80万吨),其中普通冷轧产品35万吨,电镀锡产品45万吨,它将成为首钢第一条专业的高端超薄镀锡板生产线,以生产高档食品包装用电镀锡板(即马口铁)及高档家电板为主,成品带钢厚度0.15-1.0毫米,宽度700-1280毫米。酸轧机组的最大轧制速度为1800米/分钟,是目前国内速度最高、轧制厚度最薄的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我到一冷轧参观那天,第三冷轧厂正在筹备开工建设,划好了场地,但是还没有做围挡。厂址就在当天停车的冷轧作业部门前广场的南侧,临靠曹妃甸内港池的成品码头。
在我们离开曹妃甸两个半月以后,日下午,首钢京唐公司第三冷轧厂酸轧标段的柱基施工正式开始。到日,我看到“中冶陕压重工”自报它与首钢京唐公司在曹妃甸就三冷轧的连续退火生产线项目正式签约。目前三冷轧还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有关它的资料见到不多。
我至今还没有去过京唐二冷轧和三冷轧那两处现场,自然也没有自己拍摄的照片,在此就不详细做介绍了。
至此,所有在京唐公司生产厂房里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一站,跟我一起去位于曹妃甸内港池的成品码头看看吧,接着去旁边装运石灰石和废钢的散货码头,明天一早还要去看毗邻矿石码头的原油码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戴南轧钢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