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自己实际其实转换不了她真实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汇总.doc12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魏小安:旅游项目分析与发展模式
无锡灵山公司自1994年创立以来,到现在16年时间,经历了三期工程,目前注册资本十亿元,净资产约二十亿元,年经营规模约八亿元,其中综合收入约五亿元。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基本上算是进入了第一梯队,但是从影响方面进入了一流。现在应该说灵山面临着又一个大的发展格局,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跳出灵山说灵山,跳出项目论项目,甚至是跳出旅游看旅游。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理念上、视野上,包括在经营管理和人才梯队上都必须有一个飞跃,这样一个飞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蜕变过程。这个蜕变的过程很难,实际上这16年走过来非常艰难,但是走过来了,而且大家的经验也丰富了,也培育了一支非常得力的团队。但是这里却有一个问题,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时还可以说一句话,“成功是失败之因”,有时候我们会形成路径依赖,实际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在不同的数量级的时候,模式不应当是完全相同的。比如1978年,中国的GDP总量才六千多亿,现在我们的GDP总量已经接近四十万亿,我们那时候是个穷国,现在是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富国,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用1978年的模式来运作,能行吗?所以,不仅是企业,包括每个人都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历几次蜕变,这几次蜕变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革命。我是灵山的老朋友,也一直关注灵山的成长,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或者是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战略时期,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发展问题。前一段时间我和吴总在北京见了面,一些大的思路和想法都知道了,灵山现在的机遇包括现在的困难也都清楚,结合这些情况,我今天谈五个问题。&
一、旅游项目分析&
1、失败项目案例&
在国内接触旅游项目的像我这么多的人可以说没有几个,我直接接触过的或者我听到、看到的这些项目,没有一万也有五千,在这其中看到了大量非常平庸的项目。但在旅游市场蓬勃发展、需求急剧增长的过程中,平庸的项目也活着,不是平庸的项目就要死,所以我们很难判断一个项目的成败,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败评价的标准。可是就全世界而言,能够留下来、沉淀下来的,而且仍然在发挥影响的就叫成功,中国现在还很难看到这样的项目。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都是古人留下来的,要不然就是大自然留下来的资源,这不是我们的本事,而像灵山这样的项目,才是我们的本事。&
我先分析几个失败的项目。有一次我们组织全国的旅游规划处长开会,我就提了一个要求,每个省准备一到两个失败的案例,然后拿到会上来讨论,讨论这些项目为什么失败。结果开会之前,大家都说没有一个失败的,原因是觉得拿这些来分析丢脸,这我可以理解,但我的经验是碰到事情先不要考虑成功,先考虑失败,如果把一个事情所有可能失败的因素都考虑到,最后想来想去还是败不了,就必然成功。凡事都有两面,我们很容易只说成功的一面,比如这个项目的机遇如何、背景如何、环境条件如何、基础如何等,但是换一个角度,也可以把这个项目否掉。所以,我们先研究败,才可能真正达到成功,所以我今天就先说几个失败的案例,这些都是我接触过的案例。&
(1)错误时间。江苏福禄贝尔科技乐园,在江苏的吴县,1995年的时候,我也是听人说有一个好项目值得去看,所以就去参观了一番。一个台商的科技乐园项目,当时的投资是8亿,我进去转了一圈,觉得很棒,一些很先进的东西都堆上去了。
我更赞赏的是员工军事化的训练,仅仅是训练员工说“您好、谢谢”两句话,鞠躬、告别两个动作就用了一个礼拜,刚开始大家都无法接受,觉得这些东西还需要训练吗?一个礼拜训练下来了,大大不同,这就是一种养成训练。所以,当时我的判断是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尤其是那个地方离上海只有60公里,离苏州只有120公里,离杭州只有140公里,处于三个大城市的中心,他们也是信心满满。但最后这个项目开园后,却没有客人,建筑公司去哄抢园内的物资,农民去哄抢园内的东西,最后连老板都找不着了。只要去看过的,没有不说好的一个项目,最后却惨到这一步。根本的原因就是时间错误,因为1995年的时候,那个地方虽然位置处于三个大城市的中心,但它是三个大城市的几何中心,不是交通中心,那个时候高速路没有,私家车没有,大公交也没过去,由于交通滞后,开了园没有人过去。就当时而言,8亿投资是相当大的投资量。实际上这个项目如果晚五年一定火,至少不会惨到这种程度,这就是一个错误时间的问题。&
我看过不少项目,觉得项目本身没有大毛病,但是因为时间错了,最后也没有成功。时间早了市场需求还没有起来,时间晚了就错过了市场机遇,所以这两者都需要把握。我们开发任何项目都有一个把握时序的问题,包括一期工程、二期工程都有一个时序的问题,假设灵山开园的时候三期都出来了,可能也会成功,但是不会像现在这样成功。很自然,1994年的时候要开展这三个项目,巨大的财务成本就会把我们压倒,因为灵山是一期一期的做,就是机会带来机会,条件创造条件,所以就能够相应比较从容地把这个事做起来。&
(2)错误地点。海南通什有一个民族文化园,是一个海南的老板开发的,模仿中华民族村,做了这么一个民族文化园,投资1.3亿,投资量不算大,可是在那时候也不小了。项目做完了也是没人去,结果这个老板把责任归结于海南的旅游市场秩序不好。之后还在经济日报组织了一场讨论,后来经济日报找我约稿,我就有一个条件,就是我的稿子写完了一个字不能改,他们不同意,我就把我的观点说了一下,他们认为还是没法发表。我的观点这就是一个错误项目,错误在于选择地点,像这种大型的主题公园,一定要依托一个城市群,没有一个城市群做依托,这种大型的主题公园是立不起来的。可是通达这个地方是在五指山区,离三亚还有一百公里,有什么人这么远跑去看一个民族文化园?后来这个老板跑到北京来找我,我的观点还是不能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关键是自己怎么调整,一个起死回生的办法就是白天当园子开,晚上当旅馆开,白天大家来看民族文化园,晚上可以住宿。实际上这个方法在当时也不成熟,因为那个地方90年代没有人气,这一招也只能是苟延残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要根本解决问题,就只有把民族文化园卖了,后来这个老板真是把这个园子卖了,接盘做了房地产。&
这个项目错就错在地点,他当时的想法是这么大的中国就容不下两个民族文化园?我们经常较这种劲,这实际上是在跟市场较劲。就全国而言,现在的民族文化园只有深圳、昆明的算是成功的,剩下基本上没有成功的,除非是小规模、多功能的民族文化村。北京一个中华民族园,在奥体中心附近,属于最好的位置,投资量也很大,还是在首都,多少年也是这样,苟延残喘,最后没办法,只有转化,民族文化这套形式还保留着,里面餐馆、商店、房地产都搞起来了,由于奥运,土地大大升值,现在算是活过来了,如果按照原来的思路,仍然活不下来。&
(3)错误方式。
宁波有一个天下玉苑,是辽宁的一个玉石开采商建设的。我到宁波去,宁波旅游局要我去看看这个项目,说是这个项目要死了,根本在于现金流断了。企业最怕的就是现金流断了,再牛的企业现金流一断说垮就垮。我去看了一下,建了一堆大殿,最牛的是把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原大搬过去了,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南天坛。因为开发商是玉石开采商,有玉石资源,所以大殿里全是玉佛,到处都是玉,所以才命名为天下玉苑。这大概是2003年左右的事情,投资4.5亿,也不算小投资了,他一开始认为只要把园子建好了就会有人来,但是园子建好了,现金流断了,没钱做营销了,实际上哪怕他少建两栋房子,留点市场开发的钱也好。后来我给他出了一个不花钱的主意,就是换名字,叫做江南玉佛寺,江南明确地点,玉佛明确主体内容,寺就是功能定位,如果名字改了,香客就会来,香客来了现金流就恢复了,现金流恢复了就可以打市场。后来他用这个办法试了试,果然火了,火了以后这个老板又恢复了他的名字。&
这个项目就是方式的错误,时间、地点可以说都没有错误,也算是一个精品,但是方式错了。我们所谓的项目,大家最看重的是建设性项目,无非就是修马路、盖房子,实际上除了建设性项目之外,还有市场性项目,还有活动性项目,这三类项目投资比例决不可能同等,但是从份量来说是相同的,否则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4)错误理念。最典型的就是广东番禺的飞龙乐园,也是在90年代,这个老板叫钱飞龙,所以命名为飞龙乐园。乐园里到处都是蛇,甚至创造出美女和蛇同居180多天的记录,到那里放眼全是各种各样的蛇,我当时看了就觉得非常不舒服。这个项目确实是做到了世界第一,我那次去还是陪钱其琛副总理去的,因为都姓钱,这个老板还和钱其琛副总理攀亲戚。他对蛇有一种崇拜,说蛇是好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实在是引不起美感,这是以丑为美,尤其是丑聚集到一起,给人狰狞可怕的感觉。我们一般说做旅游惊而不险,但是最起码的美感要有,他这种项目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鲁迅描写生疮,“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这完全是审丑而不审美。这个项目也是没多长时间就做不下去了。泰国的鳄鱼也丑,但是大家却看得津津有味,实际上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人心。我们研究的不仅是人的需求,旅游一定是涉及到人心的,需要研究人心。&
(5)全面错误。同时还有一个全面的错误,就是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从1984年河北省正定县建了一个西游记宫,全国就开始跟风,最多的时候全国四百多个西游记宫,之后就引发了一场大战。比如成都周边形成了百宫大战,那时候中国文化上所有的题目都得拿出来弄一个宫,所以形成了主题乱、模式乱、操作乱的格局。基本上这一阵风从1985年到1995年,十年时间,中间也在升级。西游记宫我们不能否定,现在有些人的观点是中国主题公园开先河的是深圳的锦绣中华,实际上开先河的就是西游记宫。那时候我到现场去看,五块钱一个人,大家排着队往里送钱。但是那是一个阶段性的产品,相当于我们在地摊上买地摊货,这样的产品有需求就存在,需求提升了,这些产品就自然淘汰了。作为阶段性产品,不能说错,只不过后来延伸到百宫大战,绝大多数都是错的。全国最多的时候一千多个主题公园,现在剩下来的有十个,百分之一的生存率。&
但是如果从经营的角度来说,这种全国错误也是全面正确,百宫大战的时候,还没有很明确的意识,但是都是歪打正着,因为建一个大园子要占一大片地,这一大片地一般都是城乡结合部,这个园子没做成,但是地价升起来了,把地面的附着物一拆掉,做房地产开发。
所以从经营的角度来说,这些项目最后几乎都是成功的。但是如果就主题公园自身而言,几乎没有成功的,所以这就涉及到我们从哪一个角度来评判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实际上这种模式还存在,就是出题目圈地,其他的题目不好出,但是出一个园子的题目还是比较好出的。但是和那时候不同了,那时候基本的概念是大家真想做园子,现在大家不见得真想做园子,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想把事情做成。&
2、成功项目案例&
(1)成都花水湾。成都花水湾也是很早的一个项目,我的评价就是空手套白狼。当时四川省地质局有一个姓朱的小伙子,他是研究地质的,知道哪里有温泉,查来查去查到成都花水湾这个地方有温泉,那个地方离成都八十公里。在1995年,他借了五十万,辞职下海了。开一个温泉大体上需要五百万资金,五十万怎么可能开呢?他就去找银行商量贷款,可是拿五十万资金,没有任何质押物,不可能贷五百万。小伙子很聪明,急中生智,去找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谈了一个险种,保他可以打出有商业价值的温泉来,保额五百万,保费五十万,他就把五十万全给保险公司了,拿着一张保单到银行去抵押,贷出五百万,果然就打出了有商业价值的温泉。这个温泉出来之后,他就拿这个温泉再贷款,把周围那片地圈下来,然后就开始卖这些地。首先就是卖概念,要构造一个温泉,周围后来开了七个温泉度假村,用的都是花水湾的水,而且当地老百姓都很感谢他,因为通过这个项目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
虽然我评价他是空手套白狼,但是也不能说完全空,至少还有五十万,最重要的是脑子不空、机制不空、人才不空、关系不空。我们有些国有企业,手倒是不空,脑子空、机制空、人才空,所以白狼被人家套走了,国有企业套不走。2000年,我在计划财务司当司长,就总在挖掘这些新东西,当时我们在成都开全国规划处长会,我专门让这个小伙子上台介绍经验,听后大家都感觉很开思路。但是这毕竟是个民营企业,所以到现在虽然这个企业还在,而且还在发展,但是很难往大发展。现在西藏人变成了花水湾的主要消费对象,很多西藏领导要去北京,就先到花水湾住两天再到北京。&
(2)深圳明斯克军事主题公园。这个项目的特点是证券化加产业链,这是德隆集团的一个项目,德隆集团现在已经垮了,但是这个项目没垮。明斯克航空母舰是韩国人从俄罗斯买的,大概花了280万美元,买了是想当旧船拆掉。结果德隆集团听说了,他们就找韩国人谈,大概将近六百万美元把这艘船买过来,立了一个明斯克军事主题公园。岸上做了相关的配套,就开始装修这个船,船装修得差不多了,一把火烧了。按说这个项目就该死了,但是他们不屈不挠,重新再干,最后装修完了,总投资两个亿,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他们先是请第三方权威部门做了一个资产评估,有非常详细的市场分析,同时也有非常详尽的财务分析,评估结果是价值六个亿。他们就拿着这六个亿的评估到一家银行申请贷款三个亿,六个亿的资产贷款三个亿完全没有问题,这样就把风险转给银行了。同时,他们又研究了一个概念,叫做门票证券化,所谓门票证券化实际上就是加个词而已,又找了一家银行,把五年预计五亿的门票收入抵押贷款三个亿的现金。这样,公园还没开业,两个亿的投资,六个亿的现金到手了,所有的风险都没有了,而回报已经踏踏实实了。&
他们还采取了一种营销策略,开业第一天正好赶上黄金周,他们在深圳所有媒体上做广告“请深圳市民不要到明斯克来,我们把机会让给外地和外国的朋友”,连着做了三天广告。
深圳市民没见过这么牛的项目,大家反而都想去看看,这一把做起来,品牌就出来了。开业的时候,每一张门票第二家银行拿走,第一家银行按期还本付息,这两步做下来,门票只是白天的,他们又研究晚上的项目。就设计了一个“明斯克之夜”,每年拿出250天来拍卖明斯克之夜,大集团、大公司要搞活动可以到他们这里来,他们提供全套的俄罗斯军事文化服务,在航空母舰的大甲板上搞活动。这样觉得还没有挖掘够,又想还可以做影视基地,所以又开发这个市场。一步一步这么走下来,可以说稳稳当当的。应该说冒了一个巨大的风险,但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德隆集团倒了,明斯克军事主题公园被中信集团收购了,现在叫做中信明斯克军事主题公园,项目没有倒。&
(3)河南云台山。河南的云台山起步很艰难,云台山我去过几次,也很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1999年的时候,云台山收入只有八十万,负债二百万,县委书记当时想发展这个景区,恳请县里四大银行每个银行贷款五十万,可是这四个银行哪个银行都不答应。最后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大家集资,公务员每人出两个月的工资,老百姓自愿集资,最终凑了二百万。这二百万用的很有眼光,一百万修路,因为要确保安全,另外一百万拿出去打市场。在1999年的时候,一个景区拿一百万打市场不太容易,而且这个地方的资源是二流,但是有可能做到一流。&
到2001年,云台山在全国十大景区里排第五位,一年就发展起来了,2009年云台山的收入达到了4.2亿。他们一开始定的就是每年收入的四分之一拿出来打市场,现在收入高了,比重降了下来,但是绝对额只有涨没有降,现在基本上一年有五六千万的费用拿出来打市场。一开始是跟合作,旅行社过来一个专列给多少奖金,组织多少大巴给多少奖金,而且按照数量递增。同时打品牌,我记得我第一次去的时候,韩主任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他带我看的第一个地点就是停车场,到了停车场拿眼睛一扫,他就能说出今天江苏连云港来了多少人,河南郑州来了多少人,北京来了多少人,他说他每天早晨、中午、晚上看三次车牌,然后每天有一个报表,就树立了一个极强的市场概念,正是因为这种市场概念,使云台山发展起来了,现在应该说云台山追求一流的目的达到了。&
我第三次去云台山的时候,提出云台山要转型,光按这条路走已经不行了。云台山的模式带动了整个南太行,一路景观都差不多,竞争对手都发展起来了,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转型。我原来就说过,要留点东西将来用,云台山留了几处比较好的资源,现在做休闲度假会展,也在挖掘文化资源,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光景区了,所以云台山变成了全国的楷模。实际上大家看来看去,都说没看出来云台山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市场营销机制是看不到的。我有一次在云台山看到江苏的几十个教师过来,坐了12个小时的大巴到云台山,这些东西江苏都有,但是那些老师都认为云台山不错,有这么大的名气,他们觉得不虚此行。所以,确实有很多文章可以挖掘,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市场的重要性,在市场方面怎么强化都不过分。&
(4)九寨沟。九寨沟是一流促一流,九寨沟本身就是一流资源、世界顶级资源,凡是去过的都叫好,但是一开始并不是一流产品,应该说这么多年以来,九寨沟在这一点上,真是下了功夫,从一流资源形成了一流产品。大家觉得去九寨沟实在是辛苦,但是都觉得是值得的。我记得我第一次去九寨沟,从成都坐车八个小时到县城,第二天又四个小时才到九寨沟,确实觉得值得,但是太辛苦,不会再来了。
之后九寨沟修了机场,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最重要的是九寨沟形成了供给创造需求的格局。成都的一个开发商在那里做了一个九寨天堂,在北京论证的时候我就有点含糊,以我的经验判断,二十亿投资的项目,我实在看不准。九寨天堂做下来,建了一个甲蕃古镇,九寨天堂是一个绝对现代化的大酒店,但是这个酒店是一个主题型、会议型、度假型的酒店,配套有三个酒店,形成了这么一个项目群。我去了才发现,真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在九寨天堂大堂里一看,会议的牌子都是世界一流大公司,要不就是国内银行的董事会,一般的会开不起。而且晚上甲蕃古镇还有活动,大堂里都有建筑,早晨吃饭的时候一面玻璃墙,外面就是森林,就觉得在森林里吃早餐。这确实需要胆量,确实需要魄力,但是做成了,成功的道理就是一流树一流。有了这样的项目,就使九寨沟景区本身也不能松懈。现在可以说九寨沟景区完全达到了世界级的精品,不仅是资源一流,景区本身也是一个精品。&
九寨沟的管理制度很严格,比如进入景区必须用景区内的车,所有车辆都停在外面,一个原因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包括中央首长去了,也要坐景区的车,他们专门有一个一号车,首长来了就启封,首长走了就封存,一开始中央警卫局都不同意,慢慢大家也都接受了。现在大家都接受了,因为确实做到了安全、环保,加上现在数字化、智能化这些配套的完善,在总调度室里可以看见每一辆车在什么位置。这么大的景区,一年几百万的流量,井然有序。比如吃饭,就集中到一个地方吃饭,剩下哪里都不允许吃饭,不仅是景色包括他的管理和服务,这些老外去了也都目瞪口呆。&
(5)浙江乌镇。浙江乌镇我比较欣赏的是工程延续、模式转化、创造遗产。乌镇的一期就是江南古镇的开发,那个老总到苏州的周庄去住了一个礼拜,就在观察周庄成在哪、差在哪。一度周庄应该说是很差,我评价周庄从小桥流水人家变成了大桥脏水商家,后来我这话传到了周庄,他们的书记专门跑到北京来找我,说这话不能随便说,因为这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当然,周庄现在调整得不错,乌镇的老总在那里住了一个礼拜,研究清楚了,回来之后,一期开发就搞了一些模式创新。先组建了一个周庄旅游开发总公司,把老百姓的房子全买下来了,老百姓就从房子的拥有者转化成租住者,让他们继续居住,之所以这么做,就是限制老百姓胡搞乱稿,还专门建设了一条商品街和街,给老百姓提供了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同时使整个乌镇保持了原有的风貌,这一步应该说做得很成功,所以大家去了乌镇评价很高。&
一期做完之后就研究二期,西边有一条烂街道,已经不成形了,想来想去就把二期做成了一个特大型的宾馆。最后折腾下来,有三个会所,67栋民宿,再加上小桥、商店、餐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区。而且这套东西很绝,这个项目做了六年,在这六年里,我去了三次都没看成,因为他在按照他的思路做,是把他当作一个作品,而没有简单当作一个项目,如果这个时候来个领导看看,来个专家看看,给一些意见,不听是不尊重领导,听了整个这个项目就毁了,所以他就以工地不安全为理由,不允许任何人参观。六年花了六个亿,如果没有领导充分的信任,没有点胆识是做不下来的。&
这就是两期工程的衔接和延续,同时形成了一个模式转化。而且最绝的是整个乌镇二期没有规划师,没有设计师,完全由老总一人设计,白天他就看房子,拆的时候砖瓦木料都编了号,晚上回去画一张草图,第二天去跟师傅商量,需要补的补,但是原有的材料一点不剩都用上去。
说是新东西,用的都是老材料,说是老东西,又都是新结构,但是做成以后非常精致、非常舒适,极有韵味。现在跟人的感觉是到了就不想走,我几次去都是急匆匆地看完了就走了,有一次专门腾了一晚上时间住了下来,吃完晚饭就在二期悠悠闲闲地逛,先坐船,又在街上走,然后到水边接着喝酒,喝到12点回去睡觉,所有的人都是这种心态,非常从容。现在也变成了一个高端项目,很自然,上海的一些大公司的会议都过去了。实际上这个项目得益于细细的琢磨,几乎是每间房子都有水路通,也有陆路通,坐船可以过去,走路也可以过去,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就变成了一个一流的主题度假酒店,而且是一个度假酒店群,创造了一个未来的文化遗产。&
(6)无锡灵山。我对无锡灵山的评价是无中生有,有中生好,好中生优,优中生特。灵山就不必细说了,大家都是亲历者,我就觉得灵山这篇文章,很大的一点在于持续。比如只有一期工程,这么往下经营,到今天也会经营得不错,但是确有一个怎么吸引客人反复来看的问题。一般而言,观光型的景区就是一次性的,比如黄山,去过了觉得挺好,但是用不着再去了。可是休闲度假,尤其是文化体验的这些东西,是可以让人重复去的,实际上灵山三期工程的这种持续,构造的就是让客人不断再来的格局,创造了这样一个吸引力。&
3、各有各的理&
(1)发展规律。失败有失败的原因,成功有成功的道理,这里没有是非的问题,但是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有误区,即使成功也有误区。所以在这些事情上,里面的核心是规律,我们现在全社会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所谓科学,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符合规律就是科学,违背规律就谈不上科学。比如作为一个项目而言,开发有开发的规律,运营有运营的规律,市场有市场的规律,各有各的规律,我们对这些规律认识到了吗?如果没有认识,就谈不上把握,就谈不上科学,所以有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摸索,也确实需要摸索。关于这些东西有很多教科书,但是这些教科书上并没有真正明确的归纳总结出一些好的东西。包括老外,会在基础层面讲很多东西,但是一些规律性的把握,应该说都不行。尤其是刚才我说的错误时间、错误地点、错误方式、错误理念,说到底都是违背了规律。在这里面,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也是硬道理,硬发展叫没道理。这个话五年以前都不能说,但是现在我们整个国家都面临着一个转型,我们不能还是GDP为上,还是增长第一,这就得确实要研究一下这些理念。尤其在旅游项目上,有很多事很有意思,有的时候不干道理反而充分,好地点、好资源必然升值,无非就是选取什么样的时机,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变现,可是要是急着干,无非就是建了拆、拆了建,最后未必能挣到这么多的钱。比如浙江的湖州,在太湖边上有一块15平方公里的土地,压了15年,在15年以前开发商提出来15个亿开发,当时大家觉得这个事没吃透,就压着了。15年压了三届领导,这三届领导始终都没动,前年三百亿出手了。如果15年前就开发,肯定是建了拆、拆了建,能挣出三百亿来吗?这就反映了有些项目不是把它填得越满越好,有的时候就要留点白,至少在美感上我们还可以接受。&
反过来我再说一个例子,山西焦炭大王阎吉英出资开发绵山,发展旅游业,他觉得焦炭是黑色产业,旅游是绿色产业,一个企业集团有六千多员工,两万多家属,说是要替他们负责,很有远见。所以,在1995年的时候就开始开发山西绵山,绵山的资源不错,但是他就看不得一寸闲置的土地,结果形成了一个绵山365天,天天有工程的品牌。
我第一次去,听他介绍了从绵山一日游一直到绵山11日游的构想,简直是胡闹,怎么可能在绵山游11日。我只看到了他花钱,没看到他挣钱,七亿投资已经进去了,修了无数的寺庙,而且修得还不错,我就建议他修两个宾馆,修几个餐馆,让大家来了有吃有住。过了不到一年,他又找到我,说是按照我的话办到了,我又去看了一番,结果在山上修六个宾馆,修了二十个餐馆,简直是荒唐,我就从山上到山下一路走下来,告诉他每个项目怎么弄,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减法不要做加法,可是只要说做减法他就没动力,只要说哪个地方还可以建点什么东西,他马上就行动起来。到现在,这个项目投资大概有十几个亿了,应该说也做起来了,客流量基本上达到了山西的第一位,但是和他的投入相比实在是不相符,好在他没把这当作主业。&
同样是在山西,一个煤老板要投资两个亿,开发一个山,到北京找了我十几次,这种精神我很感动,后来我就去了一趟,结果在山上跑了一天,晚上在市里开会,我就说这个项目投资两个亿一定死,投资五千万一定活。后来市长不高兴,我就给他说我的道理,不是投资越大越好,这个山如果投资两个亿,就超出了它的负荷,可是如果投资五千万恰到好处。同时列举了五千万的用途,我问他是愿意要一个投资两个亿跟着就死的项目?还是要一个投资两千万活下来的项目?市长也没话说了。后来这个老板很感激我,因为一般的专家都是让他多投资,从来没听说过让他减少四分之三的投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强调这五千万要分三年花掉,因为我去的时候正在修高速公路,三年以后修好,高速公路通车之日就是开山之时,所以不要着急。现在这个老板在从从容容地做这件事,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还看见对他的报导,因为他是属于煤炭转型比较成功的一个老板。这里不是让大家不花钱,这涉及到下一步的扩张,也涉及到每一个项目的布局,空间配置安排,所以需要留的时候就得留。&
说到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四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发展的基础,包括资源基础,也包括市场基础。二是条件,比如大的环境怎么样、交通条件怎么样,也包括合作对象怎么样,合作伙伴有时候甚至会变成第一位的选择,比如有些地方挺好,如果团队不行,最终也很难成功。三是时机,把握一个合适的时机进去,现在找灵山的很多,但是不见得时机都成熟,应该说基础和条件大体上都有,但是不见得时机都成熟。四是人才,有没有足够的人才团队,甚至人才梯队。实际上一般来说,成功的项目这四个方面都具备,失败的项目一定是在某个方面不对。所以说没有是非问题,但是都有误区。&
(2)能力建设。说到底,能力建设是大题目,具有普适性。作为起点,能力的后续是实力,过程,结果。有了这份能力,就有一个好的过程,就有一个好的结果,就有发展的实力。但是作为结果,能力之前是潜力、努力,所以需要挖掘、培养,达到能力。作为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作为一个机构来说也是如此,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等等。作为国家也是如此,军事钢实力是一方面,中国现在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和美国比军事,是比不了的,而且比军事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差距,这是一个阶段性的差距,经济是硬实力,科技是长实力、教育是根实力、文化是软实力、旅游是巧实力。所以,旅游就要研究做巧的文章,比如一个项目,呼应了当地领导的需求,这就是巧,但是有的时候本届领导很积极,下届领导态度就不一样了,所以一个好的项目就要做到不管换多少领导,一届一届地往下干,说到底就是能力建设。
&城市建设也是这样,从结果来看,需要相应标准;从起点和过程来看,需要城市能力。现在中国的城市,一流能力是投资能力、建设能力、扩张能力、控制能力。我们的二流能力是文化能力、聚集能力、商业能力、科技能力、吸引能力、公共能力。我们的三流能力是创造能力、环境能力、输出能力、服务能力、休闲能力。什么时候我们把三流能力变成一流能力,我们就真正成熟了,什么时候我们不需要干那么多事,更加从容了,就真正说明我们的水平提高了。我们现在往往还以这种一流能力为荣,之所以要专门说这一段,就是强调灵山下一步的扩张,首先是能力建设。这不仅由于有了好项目,另一方面就是要看自己的能力建设如何,同时也要看对方的能力建设如何,有的时候如果对接不上容易吃哑巴亏,毕竟我们是企业,人家是政府,所以需要研究一个机制的设计,设计出一个好的机制,才能使这种事情长治久安。&
二、新理念&
1、总体定位&
淡化景区,淡化开发,是新要求。强化景区自然强化景观,把视觉作为第一要求甚至是唯一要求。而在新的市场需求之下,要求是全方位的,是综合感受,是眼耳鼻舌身心神的全面体验。另一方面,一流的观光资源已经全面开发,再强调景区则会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多花钱,办不好事。因此,一些区域应当转化为历史文化体验区、休闲游憩区、生态旅游区、旅游度假区、专项旅游区、特色娱乐区等定位。&
2、强化保护&
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因此,旅游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要比环境工作者更重视环境的绿化与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视文物的保护,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和文化多样性建设势必成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3、重新对应&
(1)新认识。资源要有新的认识,旅游也要有新的认识。总体而言,以文化挖掘推动传统旅游升级,以旅游发展巩固中国核心利益。这么多年,旅游发展基本上是借助现成的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一些产品。现在不同了,现在确实需要深入地挖掘文化资源,比如今年以来有几个事都在争论,一是曹操墓,一是金瓶梅,这种争论我都觉得很可笑,就说明发展到今天了,大家还局限在过去的思路里。灵山做这篇文章就充分挖掘了文化,今天上午听了刘总介绍项目的策划构想,这篇文章做得不错,应该说是下了大功夫,因为这不仅要求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一种超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文化要有充分的理解,要有相应的学术根据和学术研究的成果,才可能走到这一步。&
以旅游发展巩固中国核心利益,今年以来,核心利益这个词屡屡出现,甚至还有的专家提出来我们不能动不动就说核心利益,这等于暴露了我们的软弱之处,但是至少证明一点,就是中国的格局和以前已经从根本上不同了。我们以前可以关起门来自力更生谋发展,现在就不可能关起门来。我们以前可以自吹自擂,现在是全球一体化的背景,所以中国的核心利益一定是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候,旅游的发展就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其中涉及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这也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所在,但是一般的促进方式、一般的生产方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旅游就可以起作用。
再比如海洋旅游,尤其是南海的发展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关键之所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专门去了一趟西沙群岛,当时钱其琛副总理批示要研究西沙旅游,强调八个字:“突出主权,显示存在”,西沙没有中国人的活动,西沙就不是中国的。我们那时候还不像现在,没有空中加油机,所以我们的飞机飞过去了,没有续航能力,飞到了赶紧就得回来,万一在西沙上空打仗,我们就打不了。现在不同了,现在有了空中加油机,有点续航能力了。我们去研究了一番,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一说西沙发展旅游,周边一圈国家马上就紧张,从长远来看,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有些新的认识。&
(2)资源观。我们原来说旅游资源就是要有名山大川,要有名胜古迹,这些都是传统观光旅游资源的概念。现代旅游资源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社会旅游资源,包括环境旅游资源、生活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一个地方环境好就是资源,就有吸引力,生活方式很有独特性,也是资源。比如泸沽湖,丽江纳西族的聚集区,这本身就是吸引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这些就是产业旅游资源,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没有不可用的东西。&
第二类是产品对应的资源,包括观光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和特种旅游四大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资源要求,比如广东,从观光旅游来说广东几乎没有一流资源,但是从休闲度假来说,广东的资源就是一流的。&
第三类是过程对应的资源,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也需要对应一些资源,这些资源本身也是一种产品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体验和深化。比如交通工具,实际上在一些旅游目的地,交通工具本身已经转化成娱乐工具。索道就很典型,全国索道协会做了一个课题研究,强调索道是一种交通工具,我的看法不同,索道首先是观赏工具,通过索道这种方式,以一个更新的视角产生一种观赏;其次是一种体验工具;第三是一种娱乐工具;第四是一种交通工具。如果把景区的索道只单纯视做一个交通工具显然错了,包括很多景区的路也是这样,是文化路、生态路、景观路、交通路四路合一,但是如果只强调交通路,那就是路越宽越好,速度越快越好,古人讲曲径通幽,我们怎么就忘了这句话了呢?很多景区还在进一步研究道路的拓宽,这种思路就不对,我在不下几十个地方都说过目前的路不能再拓宽,们的观点是路不扩旅游大巴就上不来,然而旅游大巴本来就不应该上来,应该是在下面建个停车场,然后组建一个汽车公司,用景区的车跑。九寨沟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一是安全,二是环保,三是给景区增加了一个盈利工具,四是给客人增加了一种体验工具,这就是一种过程对应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就需要研究还有什么样的资源我们没有挖掘到。&
(3)产品观。传统的旅游产品是一种目标性的旅游产品,游客的目标就是到这里来,急急匆匆地看一下,拍几张照片就走了,这是一种目标性的产品。现代旅游的发展已经深化到追求过程性的产品,体验过程比目标还要重要,当然多数人还是追求目标性的产品,比如到灵山来看一看,最关注的就是要拍几张照片,但是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过程,在细细地看、细细地品,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来对应。结构性问题是永恒的问题,结构性短缺,结构性过剩,结构性阶段,结构性挑战。等高线决定生活方式,等雨线决定历史变迁,等深线决定资源丰度,三线形成旅游资源特色。等温线决定市场划分,等距线决定市场远近,等时线决定市场时间,三线决定市场分布。&
4、创造未来&
今天的垃圾建筑,明天的建筑垃圾,现在可以说相当一部分都是垃圾建筑。
就说农村建房子,从1978年到现在,基本上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是第五代、第六代房子了,真是典型的拆了建、建了拆,但是越建越难看,越建越不舒服。但是可以理解,因为这是农民的一种审美观,更多的是一种攀比,最典型的就是杭州,郊区的房子全是塔尖,而且迅速蔓延成风,挺好的一个城市,就被这些烂建筑给糟蹋了,让人非常遗憾。包括北京,还提出抢救古都风貌,问题是北京还有古都风貌吗?还值得我们抢救吗?北京就是一个世界建筑师的实验场,什么稀奇古怪的建筑都来了,真正能留下来的不多。&
拆了老的建新的,建了新的想老的,想了老的仿老的,赝品充斥全中国。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山寨中国,主要是两个版本,一是明清的山寨,一是欧山寨,仿古仿的都是明清。最近重庆的白帝城提出来要恢复传统,问题是恢复哪个传统?我们印象中传统的白帝城一定是明清的,但是白帝城是三国时期成名的,能恢复到三国时期吗?要恢复到三国时期大家能接受吗?反过来说,我们就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这样一种山寨版的中国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今天的精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后天的遗产,而且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世界文化遗产上有先例,以色列特拉维夫白城,这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个建筑群,是德国的建筑风格,有很多德国的犹太人迁过去了,进入了世界遗产。澳大利亚悉尼的歌剧院,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建筑,进入了世界遗产。包括整个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亚,这也是70年代的建筑,也进入了世界遗产。我们总认为遗产必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概念,所以很多东西确实需要调整一下思路,我们要创造未来的文化遗产。我的评价,灵山就是未来的遗产,灵山是可以存世的,是可以传承的,是可以永续的,因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品,这样的精品就经得住历史的经验,经得住时间的雕琢,才可能存下来。&
5、培育领袖&
(1)领袖特征。就我们发展的过程而言,旅游项目需要领袖产品,领袖产品需要有领袖行为,要创造领袖空间,现在应该说有一批已经形成了。所谓领袖空间,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稳定价格空间。当大家都削价,形成恶性竞争,我们不能跟,因为我们是领袖,而且有时候,越这么牛,反而在市场上影响越好。&
第二,提升质量空间。确实要做成精品,同时不仅是建筑要形成精品,包括我们的服务流程、我们的服务质量都要形成精品,提升质量空间。&
第三,拉动形象空间。凡是这一批好的东西,实际上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也形成了个体的形象。无锡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传统的城市,无锡历史上也有很多好东西。现在到无锡去鼋头渚,去梅园的人毕竟很少了,至少专门把这个当作目的地的很少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到无锡,就把这几个经典一次性看了一遍,一路走一路看,很感慨,毕竟是江南,毕竟是水乡,现在还需要这种感慨吗?很自然,一个好的项目就会变成城市的形象。比如北京,一说就是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老五件,现在又形成了新五件,这么一个大的北京,这么多年能传承下来的,历史上就是这老五件,北京305个景区,有谁走过一遍?可是老五件是必去的,这就是一个形象的空间。&
第四,扩大市场空间。这个市场空间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拉动更多的人来,进一步需要让人停留更长的时间,让人花更多的钱,这就是市场空间。
第五,带动发展空间。中国旅游项目的发展,确实是需要领袖。一方面各级政府现在抓大项目,实际上都是在培育领袖,只不过没用这个词。另外一方面,我们有条件了,要争当领袖。&
(2)培育旅游奢侈品。更深一步的问题,在奢侈品消费之中,旅游的奢侈何在?奢侈品何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经占到世界市场的1/3了,这就像10年以前的日本,甚至15年以前的情况,但是旅游到现在还没有奢侈品的概念。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没有,比如有一个酒店品牌叫阿曼,发展了20年,在全世界只有20家,可是它有14万忠实的粉丝,只要哪里开了一家,大家就会过去,所以这个酒店从来不愁客源。北京有一家,就在颐和园边上,叫颐和阿曼,实际上一定意义上和颐和园是形成一体的,原来也是一个古建筑群,这个酒店建起来之后,没有房价的概念,他们的定位就是奢侈品,和法拉力、百达翡丽这些东西是同一个层级的,所以阿曼酒店每天最低消费1千美元。&
比如丽思卡尔顿酒店、美其林餐饮、豪华邮轮、高端会所,包括探险、狩猎等,大概都可以称之为旅游的奢侈品,问题是我们现在有吗?奢侈品的前提就是精品,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地研究它的市场意义、产品意义、品牌意义。今天中午我在灵山精舍休息了一会儿,实际上我休息的时间并不多,而是在仔仔细细地看、在体会,这是一个精品,但是它不是奢侈品,是一个文化精品,转换一个文化主题就是奢侈品,是用最朴素的形式体现了最深的文化内涵,我真是很赞赏,所以出来的时候,我还感慨,这个地方应该多住两天,如果每一个住到我们这里的客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我们还发愁后续吗?&
(3)培育思路。用抓工业的方式抓旅游,但是绝不能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旅游,尤其对一个地方政府而言,现在抓工业有一套很现成的模式,就是怎么整合资源,怎么聚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一直到目标责任制。抓旅游需要这些东西,但不是抓工业的思路,要项目集聚,产业集群,不只是依托传统旅游资源,而是通过资本与创新的驱动,构造新的生活方式,满足梦幻生活体验。异质化资源可以分散,同质化资源追求聚集,店多成市。灵山下一步的这几个项目,恐怕都是聚集性的项目,就一定要把聚集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魏小安:旅游项目分析与发展模式(二)
1、分析要点&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说,市场导向,竞争分析。市场导向可以做到,但是竞争分析往往不足,不足在于我们在谋划这个项目,别人可能也在谋划这个项目,总体上信息不对称。比如梦上海项目就涉及到这个问题,构思了五六个酒店集群,问题是不清楚上海的酒店现在到底情况怎么样,而且现在还有多少酒店在建?还有多少酒店在报批?如果这些东西吃不准,就形成了谬误,大家都这么看,都这么想,都在采取这样的行为,等到我们的项目建成的时候,其他的项目也起来了,迅速就形成了一个过剩的局面,所以竞争分析非常关键。类似这样的问题都需要研究,这些信息都是非常偶然的,我也是因为碰到了一些,才反应过来。进一步就是研究总体定位,空间配置,项目落地,产业聚集,核心价值,和谐发展。&
这里最需要强调的就是竞争分析,这经常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我们觉得自己的论证已经非常充分了,尤其在同质化项目上,忽略了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干这些事。如果在同质化项目上,比如做一个温泉,周围已经有10个温泉了,要做一个酒店,周围有10个酒店都出来了,那就要换个思路,至少不能按照普普通通的模式来做。最终要形成项目的核心价值,像灵山项目,就是在培育中华民族新时期新的价值观,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通过项目来培育,这个项目就不是一般的项目。比如梦上海项目,就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正在形成,或者说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这个项目就是都市群的核心项目,很自然就是标志性项目,这就是核心价值。像行宫项目,不仅是宫,还有行,如果把古今中外的行文化在里边注入进去,文化内涵就会极大地扩充,就不仅是一个皇上的行宫,有一个宫文化,同时还有一个行文化,这样就把项目的特色也做出来了。&
我碰到项目,尤其在项目的策划阶段,经常问一个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把这个项目提炼出来,能不能用5分钟把这个项目说清楚,如果这两条都能做到,这个项目就真是下了工夫,一套一套的往外说这是本事,在一套一套往外说的基础上,能用一句话,用5分钟把它说清楚,这叫更大的本事。最重要谋求一个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就是利益的均衡,是政府、开发商、当地民众,包括客人、舆论各个方面,大家的利益都能够均衡,这才能谋求一个和谐发展的格局。&
2、五种眼光&
旅游开发首先面对五种眼光:领导、专家、开发商、社区、消费者,在现实中,往往服从于强势,或领导,或开发商,专家常常变成强势的注解,但最终是服从消费者的眼光,是服从市场。所以,不能拘泥于专家的眼光,局限于专业的领域。用无形开发有形,用有形承载无形。每个专家都有专业的局限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专家,但是往往因为他是专家,觉得自己的话一定是对的,开发商就要把各类专家的东西整合起来,提炼出来,这才能高出一筹。&
3、消费者的五种诉求&
消费者的五种诉求可以概括为新、异、美、知、乐,即新鲜,新奇;差异,异质;美观,美好;感知,知识;娱乐,欢乐。另外一方面,从客人来说,有四个方面的花费,花费时间、花费精力、花费体力、花费金钱,这四个方面有一个如何组合的问题,让客人花在有价值的事物上。
比如我到锡林格勒大草原,那里有一个成吉思汗行宫,实际上就是草原上圈了一片地,去了以后,正好赶上一个那达慕,他们给我找了一把椅子,我就坐在椅子上看那达慕,旁边有几个旅行团都是站着看,后来我就问这个老板,为什么让客人站着看?他说没想过这个问题,那里天天都有那达慕,所以就要考虑一下,客人站着看,就在消耗他的体力,如果让客人坐着看,看完了之后,还可以让大家参与。如果站着看那达慕,体力已经消耗了,就没有时间参与,也没有兴趣参与,坐着看就不同了,看完了跟着就要骑马、射箭。根本就是一定要让客人花在有价值的事物上,比如客人站在那里很累,并没有价值,但是真正需要花钱的时候,又没有力量、也没有时间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真正想到这些东西。&
4、组合度与优化度&
(1)组合度。资源的认识和评价除了独特性和品位之外,在实践中,更重要的是组合度,涉及到区位、时间、资源品种的互补等。到新疆、西藏,景色都很棒,但是300公里才能看到一个点,一天跑了上千公里看三个点,完全是疲劳之旅,什么兴趣都没有了,晚上倒头就睡了,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旅游能这么做吗?这就是一个组合度的问题。&
(2)优化度。在产品层面上,就是一个优化度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规划、做设计的时候就要研究。&
一是产品组合。比如游客看两个小时了,但这两个小时看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组合就不对,就一定要差异化的组合。&
二是空间组合。尤其是山岳型的景区,空间组合问题就很严重,基本要求是一个景区5分钟有一个兴奋点,10分钟有一个高潮。不要想着5分钟时间很短,走平路5分钟可以走一里地,这可不短,对客人来说,感受就很深。我们经常爬山觉得爬了1个小时了,累的气喘吁吁,一看才15分钟刚过去,知道好景在上头,可是实在上不去了,为什么不能让客人轻松一点?这就是一个空间组合的问题,在有些地方就要设计一个休息点,让客人能比较充分地休息。&
三是市场组合。所谓高端、中端、低端;远程、近程、周边;这些市场都需要研究组合,我们现在一个误区是周边市场决定了我们对市场的认识,严格地说周边市场是不拉自动的,只要产品有了,周边必然会过来,用不着拉,可是如果我们做市场调研、做市场分析,全是周边市场,这就意味着对于我们的认识本身会形成一个大的局限。远程市场、中程市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这才是需要我们拉动的。&
四是时间组合。一般而言,三个小时就有一顿饭,六个小时就有一个晚上,所以一个项目就要一分钟一分钟地研究客人的时间。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项目,就是拿着秒表走。我们一般都研究不到这个程度,要能一分钟、一分钟把客人的时间算下来,就知道他在哪需要花钱了,就知道钱该怎么花了。有一次我到石林,有专家提出来为了保护石林,景区内不能设任何休息地点,这就是拿着鞭子轰着客人往外跑,有这种道理吗?那么大个石林,走累了连个休息地点都没有,坐在路上?坐在石头上?那是保护吗?那是更大的破坏。应该从从容容设计几个休息点,让人家到这个休息地点,可以喝茶、可以抽烟,还要设置一些小节目,这样客人就愿意呆了,这样石林里可以有小吃,不能有,出了石林,外边餐饮一条街,大家放开了吃,那才能够达到一个联动的效果。按照这种专家的意见,在石林里一个小时肯定出来,坐上车就走,这到底是保护还是破坏?同样的道理,凡事都有两面。
这四个组合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我们的成败,但是这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误区,包括请专家做市场调研,景区刚开,一定是周边市场,用周边市场、大众市场来决定景区将来的发展方向,肯定是不对的,但是这都是现场实地调查出来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5、综合推进&
一般而言,都是复合型资源,所以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待资源,这样就需要综合性的利用,就要采取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运动、体验等一系列的利用方式。另外,就要谋求空间的扩大,自然空间的扩大不太可能了,比如灵山度假区,划定33平方公里,就是33平方公里;但是生活空间的扩大是可以做一篇好文章的;更进一步是精神空间的扩大,这是无限的,应该说,到灵山最终大家追求的是精神空间的扩大,可以引发人的遐想,可以引发人的终极关怀,这些东西是无限的。所以,空间扩大就是在有限的自然空间的基础上,努力来扩大生活空间,最后扩大到无限的精神空间,最终创造一种生活性的产品,差异的环境、悠闲的心态、品质的生活,这些做下来,这个地方就算做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这就是一个综合推进。&
四、发展模式&
1、单一经营模式的普遍性&
一般而言,就景区来说,单一经营模式是普遍的,这是初级阶段,单一景区、单一观光、单一市场、单一主题、单一门票,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这些年,尤其是最近十年以来,这种模式在转换,产品内容在不断的丰富,形象也在变化,品牌也在提升,已经不仅是一个单一的模式。比如黄山,这是一个典型的观光性产品,现在也不同了,现在黄山首先是做冬季文章,专门打了一个“冬韵黄山”的牌子,冬天的韵味确实很棒,紧接着就是“春意徽州”,把山上和山下结合起来了,这就是一种扩大。这些东西都在变化,云台山也在研究怎么做休闲度假,实际上我们很多单一的观光型的景区现在都在调整。&
2、景区开发的商业模式:卖什么&
现在一般而言,主要是卖门票,这仍然是长期的主体收入,进一步要形成八个卖:一是卖手续,实质是卖关系,这是最不可取的做法。二是卖理念,载体是规划。三是卖门票,仍然是长期主体收入。四是卖名气,根本是创品牌。五是卖土地,本质上是卖升值空间。六是卖项目,是卖市场升值后形成的溢价区间。七是卖综合,形成产业链条。八是卖股份,形成多方式资本运作。在这八个卖中,除了卖手续,如果都做下来,就要把商业模式设计到。比如卖项目,有些景区很大,里面有一些子项目甚至孙项目,不见得非得自己经营,到一定程度把它卖出去,这就是卖市场升值以后形成的溢价区间。卖综合也是如此,形成产业链条。&
比如寺院,国内好的寺院我都看过,大的寺院也都看过,有很多冷冷清清,真是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寺院,不论宗教如何,文化保护如何,要做好就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树品牌,要把品牌树出来。二是请高僧,高僧现在是最短缺的资源。三是立宝物,没有高僧就要弄点宝物。四是传故事,寺院都有很多故事,而且大家到寺院里去拜,必定有所求。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是实用理性精神,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只要是偶像就拜,所以他自身都会编出很多故事,比如想考大学了去拜一拜,基本上去拜的80%都能考上大学,这80%不拜照样能考上大学,但是他就会传出这个庙很神的故事来。
再比如身体不好的去拜一拜,身体不好的50%都是心病,拜完了心病没了好了,所以只要是寺院都很灵。五是做衍生。一个寺院要想做好,就是这么五句话,这五句话做下来了,一定能做好,这些都是我从很多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把七个卖都设想了。这是从云南昆明的园归纳出来的,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结束之后,世博园在一年一年往下滑,主要问题就是思路太窄了,我的建议就是跳出世博园构造一个世博新区,这个世博新区观光园区、休闲社区、文化新区等五个区,最后他们就用这五个区的概念上市了,这就是典型的扩张概念。&
3、景区经营的商业模式:做什么&
一是做品牌,二是做环境,三是做知识,四是做文化,五是做娱乐,六是做商品,七是做体验,八是做成长空间,九是做商业机会。其中,前七个做都是做给消费者的,后边两个做是做给商人的,尤其这种成片开发就涉及到一级开发、二次招商的问题,就要给二次招商的对象留下成长空间和商业机会,可能这个商是大商,也可能是小商,但是这些问题都会涉及到。&
4、聚集化&
传统观光模式是以观光资源为主,依托性强,分散布局,规模较小,有什么干什么。转型升级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创新性强,集中布局,规模较大,需要什么干什么。中国旅游发展30年,我们可以看出这么一个过程:首先是景区,以资源为依托。第二是旅游区,在资源基础上扩充。第三是旅游经济综合体,以服务设施为主体,构造新的旅游吸引物。第四是旅游产业聚集区,资金密集,智力密集,人才密集,全面创新;范围大,设施全,市场品牌突出。&
这几年各地都发展了一批旅游产业聚集区,这就构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格局,就看这一批项目,下一步中国的旅游发展真是不得了。我在旅游局当计划财务司司长的时候,碰见个三五亿的项目会很兴奋,现在三五十亿的项目都不算事,我记得我离开旅游局,专职当专家,就立了个门槛,1亿以下的别找我,现在我发现,10亿的投资都不算什么,现在说一个项目三五十亿投资,大家觉得挺正常的,几百亿的投资项目可以研究研究。本质上而言,旅游产业聚集区是依托相应资源,以旅游设施聚集为主体形成的规模性区域,要素聚集、功能聚集、品牌聚集、需求聚集、娱乐聚集。&
5、模式的提升&
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创造了三类模式。一是华侨城模式,可以简称为用地模式,即旅游加地产模式,把土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二是港中旅的海泉湾模式,可以简称为造地模式,通过海滨滩涂造地,一步到位,直接建设旅游小镇,但是海泉湾模式成本太高,最终算下来,造一亩地也得花二三十万;三是西安曲江新区模式,可以简称为提地模式,通过成片开发,项目运作,提升土地价值。&
这三类模式各有各的特点,最终归纳为“A+B+C”的模式。A是吸引中心,作为吸引中心,成为发展的亮点,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政府。由于这样的项目需要大投入,市场也需要培育,所以有可能在直接经营上形成亏损局面。这样,一方面需要开发者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B是利润中心,目前的一般形式是配套房地产建设,长远也会形成其他方式。C是文化中心,衍生发展。通过市场,聚集了人气;通过政策,聚集了商气;通过创意,聚集了文气,最终聚集了衍生产业的发展。
深层次,是A、B、C三元素的阶段性转换和互换。比如在第一个阶段,这个项目就是A,就是亏损,可是过几年就不亏损了,就变成盈利项目了。B今天看着是挣钱的,但是房地产建设是一次性投入、一次性回收,长远而言利润中心就立不住了。所以,很自然A、B、C这三个元素在不同的阶段一定是转换和互换的。&
最典型的应该说是西安的曲江,曲江15年以前的定位是国际旅游度假区,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后来西安市政府下了决心,组建了一个曲江新区,作为一级政府派出机构,16平方公里土地。第一个项目投资13亿,做了一个大唐芙蓉园,这个大唐芙蓉园建成之后,我去看了一下,设计、建设都不错,我当时就感觉这个项目挣不着钱,因为我就没看出商业模式来,出来之后看到有几个房地产公司已经进驻了。第二个项目,做了三个遗址公园,这三个遗址公园投资20亿,连围墙都没有,完全开放,维护这三个园子就需要上千人的园林队伍,可是这两个项目做下来,土地大幅度的增值。第三个项目,做了一个大唐不夜城,这个大唐不夜城应该说是一个商业项目,里面有一些歌剧院、音乐厅。这三个项目做下来,这16平方公里土地,大概曲江新区的政府土地收入200-300亿,这就是最典型的A+B+C。最后也形成了一个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而且那个文化公司现在文化衍生发展已经做起来了,所以,如果我们要做点大项目,说到底是A+B+C的模式。我们在策划、规划、设计的时候,不必要求每个项目都必须成为一个利润点,肯定有的项目就是不挣钱的项目,甚至摆明了就是亏损的项目,但是没有这样的项目,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五、关于灵山发展&
1、总体评价&
第一,三个阶段努力,一个持续过程。灵山三期工程是三个阶段,实际上是上台阶的三步,但它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发展过程体现了一种追求。这里的追求,不仅是一种项目性的追求,也是一种文化性的追求。用你们的话说就是“灵山是我魂,我是灵山人”,确实如此,如果我们把一个项目当作一个灵魂来看,说到底是一个价值观的追求。&
第二,创造一流产品,形成一等业绩。&
第三,开拓领袖形象,独特文化凸显。现在领袖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而且不仅是无锡的领袖形象,在全国这样一个领袖形象也在逐步形成。灵山的独特文化说起来是以佛教文化为中心,实际上我不完全这么看,佛教文化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展示内容,但是文化内涵说到底是和现代社会的深层次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传统如果不和现代联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没有生命力,所以有很多东西说是好东西,但是能达到什么样的市场效果,确实需要研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考古价值、科研价值和市场价值、旅游价值,有些可以划等号,有的不能划等号。这篇文章做到今天,深层次的成功就是现代的市场需求,包括和人的心理需求呼应到一起,而且这种呼应是长期的。我们现在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没有底线,没有道德底线、没有心理底线,这样的民族很可怕,很多外国人怕中国,不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是怕我们没有底线。曾经有一个记者采访法国的前总统希拉克,希拉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超过我们很多中国人,就问他对中国的发展怎么看,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好事,这么一个大国经济发展起来了,能够稳定了,对全世界都是一个福音,但是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
别人这么说,我们还可以给他扣一顶反华、仇华的帽子,希拉克可不是这样的人,实际上就反映了这个问题。灵山项目从深层次来说,恰恰对应了最广大的这种需求,这样的需求是有持续生命力的,这就是文化独特之处。全国现在寺院很多,修大佛的也很多,河南鲁山的大佛号称是现在全国最大的佛,建的时候就违规,建完了之后正好赶上SARS,后来就研究把佛拆了,或者弄一块布把它罩起来,现在也凑合了,最后还开了光。当时我就说这叫瞎闹,按说那里的资源很好,温泉遍地,那边就是石人山,花岗岩的山体,属于伏牛山系,真是很棒,建个大佛应该说是不错的,但是把一堆佛教的文化符号都堆到一起,很多东西都是相互冲突的,这边是一个藏传佛教的东西,那边是一个南传佛教的东西,集中到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在瞎闹。所以,做文化确实要有文化,不能糟蹋文化。&
第四,创造新型模式,树立市场品牌。这个新型模式应该说可以从很多个方面进行归纳,比如开发模式,运营模式,组织模式,机制模式,各个方面都可以归纳。一定意义上,这种新型模式更具有普遍性,说到底现在还是国有企业,但是机制也在逐步变化,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从市场品牌来说,现在基本上树立起来了。&
第五,发展空间扩大,转型升级腾飞。现在确实需要研究如何跳出灵山,如何谋求转型升级,谋求腾飞的过程。当然,腾飞的方式有很多种,项目的扩大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市场空间的扩大,也是一种腾飞,同时还有文化怎么逐步提升,在资本运营的层面上我们如何来做,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2、创新模式&
就过程而言,全面策划、完整规划、品牌当先、开拓市场、吸引投资、完善产品、突出品牌、良性循环。现在很多地方都是先研究资源,再研究产品,总觉得品牌不重要,实际上一定意义上是品牌在开拓市场,所以全面策划、完整规划、分步实施,不能想着什么事做得非常完善了,才能去开拓市场,天底下没有这样的模式,都是这么一步一步滚动发展的格局。&
由此,按照需求链、服务链、产业链、资金链这么一个顺序,我们来研究这个项目。首先就是研究需求链,因为需求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分析过程;围绕着需求链,服务链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产品链;但是进一步扩大就要扩大为一个产业链,就不能只局限于一个景区的运营模式;很自然,这个扩大就需要资金链。现在严格地说,灵山不缺钱,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在全世界是第一的,现在缺的是好项目,好项目缺的是好策划、好包装,只要有一个好项目,资金不是大的问题。当然,资金本身需要一个很复杂的运作过程,但是它不是不可克服的困难,这和10年以前、20年以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进一步来看,一个好项目商是品牌商、运营商、渠道商、生产商四商合一,我们一般把自己局限在生产商,开发一个景区,然后就是运营这个景区,成为运营商,认为渠道商、品牌商不是自己的事,这种思路是不对的。很大程度上,我们需要达到一个四商合一的格局,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比较理想的新模式。必须要有渠道的概念,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头上。如果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旅行社头上,旅行社本身就不景气,这么一个低端的产业和我们这么高端的产品怎么对应?所以就需要开拓新的渠道。&
说到底,生态环境创造根本优势,产业聚集形成发展基础,主题功能确定合理区域,文化积淀构造品牌基础,每一个项目都离不开这四句话。
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资本,结构就是效益,我们经常忽略了结构,实际上结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就一个酒店而言就有这个问题,比如一个酒店,盈利性空间应该占多少?非营利性空间应该占多少?国际上一般的规则是盈利性空间占85%,客房的比重占70%,这两个指标达到了,这个酒店一般来说就不会出大问题,这就是结构的问题。就景区而言也是这样,比如要新建一个房子,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房子的功能,们现在很多东西没有功能,没有功能的东西最好就别建,再好的东西也比不了大自然,如果确有功能,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功能和设计。&
3、方法突破&
灵山下一步的扩张,模式可以复制,内容要求创新,现在这套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了,这是可以复制的,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复制的模式,严格地说也不可能达到系列的扩张,模式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当然,内容要求创新,不可能每个项目都是同样的内容,如果把同一套内容到处复制,就意味着在不断地树立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打架。在方法上需要研究两个方面:&
第一,集小为大,集细为精,集文为彩,集市为场。任何大项目都是小项目构成的,每一个小我们都不能忽略,所谓集文为彩,就是达到一定程度就出彩了,如果只是简单的一种文化符号、文化元素出不了彩,只有集才能出彩。&
第二,小题大做,偏题正做,虚题实做,远题近做,洋题中做,中题洋做。一是小题大做,我们总觉得小题大做是一个贬义词,实际不然,尤其是我们现在强调以人为本,这就确实需要小题大做。二是偏题正做,我有一个习惯,比如碰到一句话,就会做一个重新的解释,有时候做一个重新的解释,就发现思路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往往都有这种局限性,有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贬义词来描述一个事,描述完了发现确实不同,这就是偏题正做。三是虚题实做,主要针对一些文化性的题目,有时候我们觉得有些题目很虚,但是最终可以落下来,有的题目倒是实,但是最终落不下来。四是远题近做,涉及到很多历史性的题目,但是要研究这些远题和现实的需求有什么关系,把这个关系想清楚了,远题就不远了。五是洋题中做,比如张家界,一个《阿凡达》电影,张家界就有了哈利路亚山,有了哈利路亚音乐厅,这件事争议很大,当地就没把这个事当作一个长远的题目来想,趁着《阿凡达》的影响还在,炒作两三年,所以就换了这么一个名字,这倒是一个路子。六是中题洋做,灵山梵宫就是中题洋做,把西方的建筑手法和东方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一看是一个西方式的建筑,但是仔细琢磨都是东方的内容,而且都是佛教文化的内容,这就是一个中题洋做,但是恰恰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创新了。我们碰到这些题目都要仔细琢磨,按照一般的思维方法,没有点稀奇古怪,没有点邪门歪道,确实很难突破。邪门歪道算一个坏词,实际上稀奇古怪这些词都不是坏词,但是我们有时候就差再往深里想一步,想到了,创新就出来了。不能总是山寨,如果总是山寨,就谈不上创新,也谈不上未来。&
4、重中之重&
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性,灵山现在的资产规模已经有一些了,但是无形资产可能更重要。首先是研究创品牌,包括资源品牌、产品品牌、市场品牌,灵山的资源品牌并不多,但是产品品牌、市场品牌都形成了,下一步的扩张,借助资源品牌进一步的提升。其次是重,在项目规划策划的时候,就要有资金预留、人才预留、方式预留,不要等园子建起来,才考虑营销。
简单地说灵山的扩张容不得失败,因为如果扩张失败,这就是对品牌的一个根本性损失,再成功几个项目,是锦上添花,但是首先要防止失败。第三是强管理,团队、专业化、职业化。这三个方面是我们下一步更需要重视的。&
灵山走到今天,这应该说是一代人的使命,但也是一代人的宿命,逼着我们必须进一步地往前走,但是更重要的是有新人的选择和新人的成长。我对初步确定的三个项目都很赞成,但是我最大的一个担心就是人,现在这个团队不错,可是这个团队要分开,能不能独立作战,这是一个企业成长的最关键的时期。要有人才梯队,每个梯队都要形成团队,很自然就需要要形成一个新人成长的环境、新人成长的机制,这些东西培育出来了,好多事就好办了。这方面很难,比如首旅集团在全国扩张,也面临这个问题,首旅集团不缺钱,也不缺项目,就缺人,北京人很顽固,很难接受派出工作,孩子上学、买房子,这些都是现实问题,所以很优秀的人派不出去。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才梯队和人才团队的问题,酒店行业还好,现在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形成了,市场也形成了,景区的职业经理人现在还没有形成,大家也没有这个概念,所以这些问题都要考虑。&
人才培养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守业,目前而言,能守住业就算好样的。二是职业,需要一种职业精神,也需要职业素养,能达到职业已经很不得了。比如电影里的职业杀手,每一个动作、每秒钟都考虑得非常精细,我们现在整个缺乏的就是这种职业精神。实际上职业精神是一个基础性要求,但是我们现在把有职业精神的人说成劳动模范。三是敬业,不是把业单纯地当作工作来看,而是当作一种事业来追求。四是精业,精业要求在行业内成为专家,能够达到精业的很少,厨师一流、服务员也一流,这就是精业的概念。&
现在应该说整个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比如1983年的时候,我到烟台去,看见一个老服务员,是北京饭店退休的一个老服务员,被烟台的聘用了,两天时间照顾的无微不至,我问他为什么能服务这么好,他的回答是:“咱们天生就是伺候人的,就得想办法伺候的人舒服”,这句话我始终忘不了,我们现在很难有这种精神。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对这种话就不赞同,一个军队里如果大家都想当将军,这个军队就不可能有战斗力,这是一个很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一个科层式的组织,在哪个位置上,就至少要把今天的事干好。所以,这四个业的培育恐怕是更基础的一个东西,如果大家有了这么一种精神,我们的团队和梯队就比较容易形成,而且很大程度上空降兵不如子弟兵,我们可以招聘,但是靠待遇招聘来的人,也会被待遇吸引走,可是好事业吸引的人、培养的人,就会对这个事业忠诚,所以下一步的发展,恐怕这确实是重中之重,现在市场机遇很多,就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握。&
结束语:目标与要求&
敬畏自然,珍视资源,善待文化,尊重前人,这是一个基本态度,我们要有点敬天法祖的心,别老想着人定胜天,人终归胜不了天。灵山项目做下来,一是要实现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回头看,这是观光角度的要求。二是要实现五可: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而不只是可观赏。创造核心竞争力,产品差异度、品牌知名度、顾客忠诚度、市场美誉度,尤其在服务行业,顾客忠诚度就在于成为回头客,这就是一种忠诚,当然也不局限在回头客,比如口口相传,这也是一种忠诚,最终形成市场美誉度。进一步需要研究五个度:差异度,文化度,舒适度,方便度,幸福度,现在差异度、文化度都比较注重,但是舒适度和方便度注重的一般都不足,所以很多地方挺好看,就是不舒服,不舒服人就不愿意呆,不愿意呆就意味着花钱的机会少。
自然不宜改变,感受应当深化;历史不可重演,体验应当升华。需要形成五个力: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润力、快乐激荡力,现在在灵山,通过三期工程,通过一系列的衍生发展,这五个力现在基本都达到了。如果讲模式,最终的模式就应当是这五个力,如果每一个项目我们都能够达到这五个力,肯定每一个项目都是成功的。最终,需要形成合力,培育核心竞争力,达到模式做特、机制做活、技术做新、智能做够、保护做好、环境做美、队伍做优、素质做高、文化做深、市场做透、产品做精、服务做细、品牌做响、形象做亮、产业做强、发展做大。这一系列的东西都需要做,我也相信灵山在目前的基础之上,一定会谋求转型升级的腾飞,会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格局,祝愿灵山这一天早日达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其实我的真实身份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