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高店镇什么时候有交流会

廖记棒棒鸡
贵客川湘小馆
新茗苑生态餐厅[转载]岐山县
岐山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现代欧亚大陆桥沿线的关中西部,交通发达,运输便利,生态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粮棉大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是陕西省粮油、辣椒、蔬菜、肉牛、奶畜生产基地。岐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转鼓之乡”的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基本概况  岐山又称凤凰山。为何称之为凤鸣岐山?传说中有一只凤凰栖息于此,起飞时鸣叫一声形成这座凤凰山,岐山县县政府所在地凤鸣镇正是由此而名。岐山县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部为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  
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所包含的典章礼乐制度、道德行为规范,是中华文明、现代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源头。  
岐山县岐山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晚清四大国宝中,大盂鼎、毛公鼎均出自岐山。2004年5月,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周公庙景区发现周代高等级墓葬22座、贵族墓葬192座、甲骨700多片,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考古发现”。
岐山有光彩夺目的民间艺术,皮影、剪纸、版画、编织、刺绣源远流长,锣鼓、社火、曲艺经久不衰。位于三国古战场五丈原上的诸葛武候祠,是全国四大武候祠之一,其仅存的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被世人誉为书法、文章“双绝”。
陕西名吃岐山臊子面被誉为“神来之食”,去年8月,岐山又被专业机构首家命名为“陕菜之乡”。   
岐山因境内东北部的箭括岭双峰对峙,山有两歧而得名。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属宝鸡市所辖,总面积
856.45平方公里,总耕地56.23万亩。全县辖11镇3乡,总人口4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1万人,非农人口8.2万人,社会总劳力21.4万个。  
改革开放以来,岐山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3亿元,财税总收入2.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847元,全县已创建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先进县。近年来又举全县之力实施突破蔡家坡战略,大力开展平安岐山、绿色岐山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资发展环境和生态人民环境不断优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日益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行政区划  本县行政区划元代以前无考。   
元(),全县共分尚善、怀贤、崇德、栖凤4乡。   
明万历五年(1577)编户29里。十八年(1590),全县分4乡,1山庄,29里;鸳鸳乡(元尚善)统7里:在城里、润德里、仁圣里、仁智里、广惠里、尚善里、通济里;望云乡(元怀贤)统7里:青乐里、青化里、仁岐里、朝阳里、益店里、雒阳里、平原里;永丰乡(元崇德)统7里:义丰里、兴福里、怀仁里、怀贤里、马碛里、诸葛里、落星里;阳遂乡(元栖凤)统8里:高店里、同峪里、通津里、石楼里、渭阳里、资福里、安化里、景花里;桃川山庄。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望云乡为中水乡,改永丰乡为怀贤乡。各乡辖里未变,直沿至民国。   
民国十八年(1929)全县设6个区,辖30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编查保甲,改里为乡,全县划为6个区,31乡,设35个联保,分辖259保。各区驻地及辖乡列记如下:  
第一区驻县城,辖5乡:在城乡辖18村、润德乡辖14村、仁圣乡辖15村、仁智乡辖39村、义丰乡辖21村。  &
第二区驻益店镇,辖5乡:广惠乡辖25村、尚善乡辖31村、平原乡辖21村、雒阳乡辖19村、益店乡辖25村。  第三区驻青化镇,辖5乡:朝阳乡辖26村、通济乡辖17村、仁岐乡辖19村、青化乡辖34村、青乐乡辖22村。  第四区驻马江村,辖5乡:兴福乡辖12村、怀贤乡辖27村、资福乡辖22村、景花乡辖14村、安化乡辖12村。  第五区驻蔡家坡镇,辖6乡:怀仁乡辖41村、牛营乡辖7村、马碛乡辖36村、通津乡辖16村、石楼乡辖19村、渭阳乡辖18村。  
第六区驻高店镇,辖5乡:高店乡辖19村、同峪乡辖17村、落星乡辖6村、诸葛乡辖8村、桃川乡辖13村。  &
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月,改联保为乡公所,是年冬废区。三十三年经整编,全县设10乡,104保。三十五年(1946)复增设桃川乡。至三十六年(1947)八月,全县设11个乡,104保(含两个商保)。  
日,岐山县人民政府成立。同年7月14日岐山县解放,县人民政府进驻执政。本县废原11个乡公所,新建11个区公署,为县人民政府的派驻机构,废除保甲制,新设102个乡人民政府。10月,改周召区公署为城关区公署。同年8月,蔡家坡划归宝鸡市,11月复归岐山县。  
1950年5月,调整区、乡行政区划:撤销怀邠区,其辖地划归周召、碛石、龙尾和周原区,并安乐、武侯区为安武区;调整102个乡为85个乡。12月改区公署为区公所,以序数命名,改乡以序数命名为以驻地命名。  &
1952年7月将第九区划归太白区(县级区)。翌年7月将第八区石头河以东5乡划出,设立岐山县第九区,驻安乐寨;同时撤销一区的陵章乡、北郭乡,四区的洗马庄乡,五区的楼底乡、孝子陵乡,六区的郑营乡、韩家乡,七区的六村乡、湖萍乡,八区的武侯乡,分别划归临近乡管辖;并六区的东王乡于枣林乡,划原枣林乡东北部数村设立范家原乡;分八区的落星乡为落星、爱和平两乡;改一区的周公乡为祝家巷乡,六区的北营乡为仝寨乡。全县为9区,70乡。  
1954年4月改第七区公所为蔡家坡区人民政府,改所属蔡镇、车站、令狐3个乡政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不属一级政权),改第一区的城关乡为城关街人民政府,由县人民政府直辖。  
1955年3月改县人民政府为县人民委员会,各乡、镇人民政府亦改为乡、镇人民委员会;8月改蔡家坡区为镇(区级),城关街为城关镇(乡级),区公所复以驻地命名。  
1956年3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个区,23个乡(镇)。同期划岐山县的山底、云塘、强家、房家沟南、齐家、原社、铁章、张家沟、胡同张家、胡同刘家归扶风县,划扶风县的翟家、杜家、大石沟、西坞归岐山县。调整后的区、乡如下:  
蔡家坡区(县人民委员会派驻机构)辖7个乡(镇):蔡家坡镇、高店乡、曹家乡、王旗乡、永乐乡、落星乡、安乐乡;县直属16个乡(镇):城关镇、孝子陵乡、北郭乡、大营乡、龙尾乡、故郡乡、南庄乡、蒲村乡、益店乡、祝家庄乡、京当乡、青化乡、枣林乡、马江乡、麦禾营乡、西方乡(区、乡驻地及辖境见表1—3)。  &
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撤销区乡机构,全县成立蔡家坡镇(驻蔡家坡,辖原蔡家坡镇、永乐地),先锋(驻县城,辖原城关镇、北郭、故郡、孝子陵、大营、龙尾、西方地)、东风(驻益店镇,辖原青化、益店、京当、祝家庄、蒲村、南庄地)、红星(驻麦禾营,辖原枣林、麦禾营、马江地)、高店(驻高店、辖原高店、曹家、落星地)、安乐(驻安乐寨,辖原安乐、王旗地)6个人民公社。
12月并岐山县于凤翔县(渭河以南的安乐、高店人民公社划周至县),本境设岐山、益店、蔡家坡3个人民公社,16个管理区:岐山人民公社辖城关、北郭、孝子陵、西方、大营、故郡6个管区,蔡家坡人民公社辖永乐、蔡镇、枣林、麦禾营、马江5个管区(含原眉县的眉站、常兴地区),益店人民公社辖益店、蒲村、祝家庄、京当、青化5个管理区。  
1961年9月恢复岐山县制,全县共设19个人民公社,1个镇人民政府。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镇下设居民委员会和生产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社、生产大队曾改名。
1967年1月,县人民委员会被造反派夺权,成立夺权委员会。1968年8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
1969年12月恢复原社、队名称。
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岐山县撤销原五丈原镇、曹家镇、安乐镇并入蔡家坡镇,将故郡乡、京当乡改为故郡镇、京当镇。  
岐山县岐山县辖10个镇、1个乡:凤鸣镇、蔡家坡镇、益店镇、蒲村镇、祝家庄镇、青化镇、枣林镇、雍川镇、故郡镇、京当镇、大营乡。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丝绸之路 中国东段中道4 五丈原(斜峪关,现宝鸡市岐山县)附阳平关_edener_新浪博客
丝绸之路 中国东段中道4 五丈原(斜峪关,现宝鸡市岐山县)附阳平关
丝绸之路 中国东段中道3 五丈原(斜峪关,现宝鸡市岐山县)
五丈原 褒斜道“斜谷”之北口斜峪关 现岐山县&
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为秦岭北麓黄土台原的一部分,海拔约750米,原上地势平坦,面积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1.8公里。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形势险要。五丈原为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战场。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河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
秦岭北麓陕西省岐山县
斜峪关、诸葛亮庙
地图&
五丈原&
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城南20公里处,高约150米,宽约1公里,长约5公里,三面凌空,两边环水,南有秦岭屏障,北有渭水自成沟堑,是一处攻退自如的兵家必争之地。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取路褒斜道,夺取五丈原,屡次向魏军挑战,司马懿抓住蜀军劳师远袭的弱点,敛兵不出,以逸待劳。诸葛亮明白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便分兵屯田,供给军粮,为久驻之计。两军对峙一百天后,诸葛亮不幸因积劳成疾,在秋风瑟瑟的八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黎庶追思”,人民群众十分怀念他。凡是他足迹所到之处,都修起祠庙进行祭祀。这块高100多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黄土原,形似圆不溜溜的牙牙葫芦,北端小,南头大,最为狭窄的腰部,东西只有五丈宽,故名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棋盘山北麓,南连秦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沿山宽0.5公里,北部宽1公里,南北长2.5公里,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1]
五丈原属黄土台原(塬),位于渭河阶地两侧,山前洪积扇前缘。渭河南岸可能由于阶梯断层所致,形成了梯状古地貌,至今仍呈阶梯黄土原地貌景观。其组成物质,顶部为上更新统时期及中更新统时期黄土组成,并夹有14层古土壤(地表可见到9层),底部约120米以下为下更新统时期河冲、洪积物质。主要是亚粘土或亚砂土夹砂或砂砾石层。[2]
五丈原西,为秦岭北麓浅山地带,海拔550~2160米,面积102.77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2%,含落星乡的爱和平、寺峪、鸡坡、龙泉原、八米原,曹家乡的甘秦、齐鸣、金家磨、曹家村、郑家堎、安岭、西沟、鱼龙村及县属五丈原林场。本区山高,谷深,坡陡,石多。深山一般海拔米,坡度大于35°,浅山海拔800~1200米,坡度较缓,在25°~30°之间,山前丘陵地带海拔550~800米,总趋向是向北倾斜。除山前丘陵及河谷土层较厚,土质较好外,大部分土层薄,可耕性差。
区内主要山头从西到东有:
西凉庐山,在县南25公里处,五丈原西南。山峰陡峭,草木葱郁。
棋盘山,在县南25公里处,北连五丈原,海拔1112米,山顶岩石平坦,形似棋盘,故名。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屯兵五丈原曾在此玩棋休息。
东凉庐山,在县东南35公里,山脚下即为古褒斜道北口斜峪关。[1]
五丈原东为石头河川道,东至眉县界,南至斜峪关,北至渭河,长15公里。南窄北宽,南高北低,相对高差170米,地势平坦。大部分土壤为水稻土,水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全,气候温暖、湿润,素有“小江南”之称,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粮食商品率居全县第一。含安乐乡、落星乡的落一、落二两个村委会及五丈原镇的东星村委会辖区。[1]
西宝高速公路蔡家坡出口向南至五丈原,西宝南线五丈原镇转,宝鸡一日游旅游车。或乘坐专线旅游车前往[1]
/p/1cbgwJD.html
蜀建兴十二年(234),54岁的诸葛亮率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把北伐看得比权力更重要,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留在了汉中。然而时也?命也?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
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
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北原不是五丈原那样的“原”,是与八百里秦川无异的一马平川,岐山以东分别是兴平、杨凌、咸阳,三国置雍县、郿县、美阳、槐里,都是重镇,上北原与在北原下差别不大,如果暂不攻长安,那也就没有上北原的必要了。
人算虽如此,但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五丈原西南上空一道流星划过,落在了五丈原的附近。
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
褒斜道在中国历史上开凿早、规模大、沿用时间长。栈道始于战国范睢相秦时。前314(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此后,褒斜栈道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当时已是“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发展了南北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修建石门水库,褒斜道石门石刻“石门十三品”搬迁市博物馆内陈列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1]
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今名石头河)及汉水支流褒水(褒河)两条河谷而成的一条谷道,是典型的循河觅道路线。斜峪口在眉县之南,褒谷口在汉中褒城之北,因名“褒斜道”。古代由长安去汉中,先人斜谷,后人褒谷,因之亦称“斜谷道”。[3]
褒谷与斜谷同以太白县的五里坡(衙岭山)为发源地。褒谷先自五里坡
褒斜道路线图&
而西,至太白县嘴头镇南折,经白云、王家塄交留坝县,又经柘梨园、江口、柳川、南河、武关河、铁佛店、马道、青桥驿交汉中市,再南至褒姒铺、将军铺出谷口达河东店,总长374里。褒水上游称红崖河,至江口改称太白河,至柳川又称下南河,至武关驿又称北栈河,至马道以下才称褒河。斜谷先自五里坡而东,至桃川以东的老爷岭北折,经鹦鸽,直抵斜峪关出谷口,总程100里左右。褒、斜二谷共计474里左右,是汉中盆地通向关中较近通道。二谷穿行于万山丛中,商旅循谷而行,并无大的登涉之劳,因自斜谷上溯至源头五里坡,仅上一道较平缓的坡,就进入褒水上源。顺褒水河谷南行,经太白县、留坝县,不翻大山即可出褒谷抵汉中。古代先民经长期探索,确认从斜谷到褒谷为一条捷径。于是开发褒斜谷道,成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4]
褒斜道扩建成褒斜栈道,是一大工程,也是褒斜道一次比较大的变革,在工程技术方面多有创造。栈道亦称阁道,是高阁式的通道,也就是一种天桥。褒斜二水的河谷,有些地段比较狭窄,两岸岩石矗立,道路难于通过,河流有些弯道的凹岸,湍急的水流直扑岸边陡峻的岩石,岸上无容身之地,在这些险段即修栈阁,以便畅通。[5]
修栈阁,“石坚不受斧凿”,即采用“火焚水激”之法,开山破石。其施工方法是:“遇大石塞路,则以锤碎而通之;遇峭壁悬崖,则在崖壁之上凿孔,架横木,上覆木板,钳钉以通之;遇深沟险涧,则架长柃,覆厚板以通之;遇险陡“羊肠”,壁立千仞,则在路旁打桩立栅,砌石栏以通之(《西京赋》注)。栈阁的修造形制,则大多在崖壁上凿成30公分见方,50公分深的孔洞,洞中插木柱、石柱。分上、中、下三排,上排搭遮雨棚,形如屋顶,以遮半山流下来的泉水或滚落的石块;中排铺板成路;下排支木为架。相互间榫卯结合,远望如空中悬阁。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中记:“……始作桥阁六百二十三间”。《读史方舆纪要》称:“褒斜谷中,宋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九间,元(代)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二间”,(应为二千八百九十二间)。“明重修栈阁二千二百七十五间”。明修栈阁中,鸡头关至姜窝子24处,1526间,许多地段遗迹尚存。省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于1979年秋,对姜窝子以北至斜谷口这段进行考察,发现栈道遗迹22处,其中姜窝子南一里的武关驿有2处,往北南河乡倒树弯1处,黑杨坝2处,孔雀台1处,柳川乡的林家坝、韩树沟、磨桥湾各1处,江口乡的西营村1处,江口镇南二里1处,石垭子村东西岸各1处,柘梨园乡的李家庄、磨坪村各1处,太白县王家塄乡的西坝2处,上坪村1处,龙窝乡的三神店村1处,眉县斜峪关1处。遗迹中,有的仅存壁孔,柱孔湮没;有些仅存柱孔,壁孔无存。在褒、斜两谷上源及分水岭地带未发现栈阁遗迹。两谷比较,斜谷栈阁极少,褒谷中游的栈阁以王家塄到下南河一带居多,红崖里及古之赤崖南北比较集中。栈阁壁孔与水面的距离,自北向南,逐渐加大,北面的王家塄只有1.5米—2.5米,中段的黑杨坝等处就有4—5米之间,再到褒谷南口一般都在8米左右。阁道工程结构,主要有五种形式。
1、平梁直柱结构。留坝县黑杨坝村南褒河西岸一处弯道凹岸,岸边崖壁陡峭。褒水直扑岩壁,贴壁流过,长约100米,这一地段距今水面5米高的同一高程岩壁上,凿有方形壁孔27个,壁孔长、宽各36厘米,深70厘米,间距1.5米—2米,在方形壁孔的下面凿有方形或圆形的石孔13个,方形的石孔长、宽各29厘米,深7厘米。圆形孔直径21厘米,深5厘米,和上面方形孔成一直线,互相垂直对立,间距约3米。褒谷石门南半里处,岸崖陡立,水流湍急,11个方形壁孔凿于陡立崖石半腰,各孔间距1.5米—2米,在一部分壁孔下面,凿有4个圆形底孔,比壁孔低约7米,距离约5.50米,圆形底孔直径31厘米—34厘米,深30厘米—32厘米,间距和上面的壁孔相当,其中一个底孔,中间还有一个直径9厘米,深6厘米的小孔,当为安装榫卯所用。这些栈阁工程遗迹,便是诸葛亮与兄瑾书云:“……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的平梁直柱结构。壁孔就是安装阁梁的孔。
底孔为立柱的柱孔。阁梁多数都是平的,与崖壁垂直,少数壁孔略微上翘,阁梁安上去略微向上倾斜,形成阁道路面依山一面略低,临水一面略高,以免行人滑落下水,减轻临渊之心理威胁。立柱有单行者,也有多至三行的,数目不一,其结构都是由梁柱结合起来的架空的木结构道路建筑。
2、框架式结构。褒谷石门以南,有一巨大山崖伸入河中,群众称老虎口。在老虎口南,岸崖倾斜,坡度比较平缓,有许多小阶梯形成的坡面,此处无壁孔,但有底孔42个,较有规则的分布在崖坡的阶梯上,大致东西4行,南北也4行,互相对应。底孔最大直径30厘米,最小的只有12厘米,高差4—5米,宽约4.6米,因无壁孔,阁梁无法插入山腹崖壁,只能在一个个底孔上立柱,由柱构成桥墩,上面安梁,由梁柱构成框架,互相连接起来,架上铺板,构成路面,临水的一面施一栏杆,加以护卫,便形成框架式结构的阁道工程,实际上是一种接近多跨式的桥梁工程。
3、平梁直柱加斜撑结构。留坝县武关驿村褒河东岸一处地形呈斜坡状,距今水面4—4.5米的岩壁上凿有安装阁梁的方形壁孔8个,孔宽39厘米,深81—101厘米,间距1.76—3.95米。在接近水面的地方有圆形柱孔6个,直径17厘米,深5厘米,为安装立柱的柱孔。柱孔和壁孔高差为3.6—4.1米,距离为5.7米,即阁道的高度和路面的宽度。与平梁直柱结构不同的是在壁孔和柱孔之间还凿有一排石孔共16个,上距壁孔2.1米,下距壁孔2米,均为方形,孔口宽16厘米,深16厘米,间距73—105厘米,孔口向上倾斜25°—30°。为安一排木料,用榫卯连接在立柱或者横梁上,以分散荷载重量,增加立柱和阁梁的坚固程度。
4、平梁立柱有棚盖结构。留坝磨乔村西褒河对岸,一处崖壁直立,直插河中,褒河水擦壁而过,行人无法通过。在距今水面1—2.5米的岩壁上,有方形壁孔22个,壁孔宽约25厘米,深约30厘米,间距约30—50厘米。下有柱孔,凿于崖壁紧贴水面的地方。柱孔亦方形,大小与壁孔相当,在壁孔上方高约3米的地方,还凿有方形孔4个,以安装棚盖,挡住从山上滚下的碎石、土块,遮住从山腰石缝里渗出的泉水,保护阁道和行人安全。
5、平梁无柱悬空结构。留坝孔雀台村褒河西岸,有一山峰拔地而起,临河一面十分陡峭,水流崖下,受阻回旋,形成深潭,行人无法从岸边通过。距今水面3米高的石壁上凿有一排孔,共24个,均为方形,孔口宽31厘米,深30厘米,间距30—50厘米,下面水深无法立柱,便将阁梁插进密密的壁孔里,上面铺以木板,围上栏杆,以便通行。褒斜道上早有平梁无柱悬空结构工程。《水经注&沔水》载:“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迳大石门,历故栈道下,俗谓千梁无柱也”。
唐宋之后,随着开山技能的提高,以砌石代阁之法较为普遍。明代自鸡头关到臈鱼潭即今之姜窝子,就有5处栈阁被石路取代:(1)独架桥栈阁(南距鸡头关8里)124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县令张庚去编棚,砌以石。即去掉以葛藤、绳索编织的板状物以代木质的栈阁,改为石砌的。(2)甜竹碥栈阁(马道驿南4里)36间,以石易之。(3)三岔铺栈阁2间(马道驿南一里),邑人李玷凿石为之。(4)燕子崖栈阁61间(马道驿北四里),巨石横亘。江萦崖溜,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主簿伍魁捐砌的20洞,直接以石质拱式的建筑物取代栈阁。(5)石梯栈阁125间(武曲铺南三里),明嘉靖七年(1528)易以石。以开山砌石,取代栈阁的新形制,是栈道的发展和提高。[5]
褒斜道上的隧道工程主要是石门隧道。石门位于褒谷口河西岸,这里有一高耸的山嘴,一直伸入河中,山嘴形势陡峭,近乎直立,人无法从岸边通过,便凿通山嘴,建成隧道,当时无隧道之称,便叫石门。石门与河床平行,大体呈南北向,洞内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南口高3.45米,宽4.2米;北口宽4.1米,高3.75米。平均起来长15.75米,宽4.15米,高3.6米。石门内岩石坚硬,表面平整,没有斧凿痕迹,有汉魏摩崖石刻,明确记载石门是褒斜道上人工开凿的一条隧道工程。
凹槽形通道工程
褒斜栈道遇有山嘴不便通行,便凿山嘴岩石,开一道凹槽,路从凹槽中通过。在石门北15米处有一个这样的工程遗迹,凹槽成南北向,槽底与石门隧道路面处在同一水平上,凹槽南北长4.60米,东西宽2.90米,深约1.9米,是与石门隧道同时开挖的一处工程。在石门以南还有一处这样的凹槽,河岸边有一突出的方形山嘴,将山嘴凿成凹槽,道由槽中通过,凹槽南北长7.25米,东西宽3.23—3.95米,凹槽两端连接阁道。在栈道的其他地形相同的地段,如留坝姜窝子等地都有形制相同的凹槽形通道工程。
1979年调查褒斜栈道时,发现三处桥梁遗址,分别位于留坝县的磨坪村和太白县的沟口上和古迹街。在沟口上褒河东岸,有一石头山梁伸入河中,接近水面的地方有方形桥柱孔,东西两排,每排3个,大小相同,孔口边长30厘米,深35厘米,间距1.2米,两排相距3米,表明这座桥有两排桥墩,每墩三柱组成,是一座多跨梁式桥。桥墩的柱上安横梁,梁与梁间铺木板或木料,两边围栏杆,桥面宽3米以上。
路基和路面工程
褒斜栈道,除阁道和桥梁为木结构外,一般路基即建在土上或石头上,建在土上的路面都用土夯夯坚实。地形不够路宽和高的地方,用石块砌起来象墙一样,里面填以土石,直填到和阁道工程相同的高度和宽度。路面的宽度,北魏《石门铭》记载:“阁广四丈,路广六丈”。按太和十九年(495)颁布通用的大尺,一尺合29.97厘米计算,“阁广四丈”,即29.97厘米&4&10=1198.8厘米,当时的阁道宽近12米。“路广六丈”,即29.97厘米&6&10=1799.2厘米,一般路面宽近18米。汉时车轨宽1.5米,褒斜栈道的路面能容数车并行或对面相错而过。《石门铭》记载,“连辀骈辔而进”。
驿站及其他附属工程
为便于行人路途食宿,公文传递,驿卒驿马更替,货物交流和信件中转,栈道沿途设有驿站、邮亭和其他附属设施。东汉明帝时整修258里栈道,就维修“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早期的邮驿多系官办,具有多种职能,以后随着沿途居民点的增多,私人客舍也即产生,官驿职能逐渐转向单一,数量随之减少。由于道路和交通工具的改进,驿间距离也就拉长,驿站名称也多次变化。栈道南段较大的驿站有褒城驿、青桥驿、马道驿、武关驿、江口驿等,留坝江口镇有一个汉唐建筑遗址,位于栈道路边,上下均有密布的阁道工程遗迹,就是汉代和唐代一处比较大的驿站和邮亭建筑遗址。唐代褒城驿在当时的县城所在地,即今天的汉中市新沟桥乡打钟寺一带,《褒城驿》一诗记载:“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已种千(万)竿竹,又栽千树梨。”元稹《黄明府诗序》讲:“元和四年(809)三月,予奉使东川,十六日至褒城东数里,遥望驿亭,前有大池,楼榭甚盛。”孙樵《书褒城驿壁》也讲:褒城驿,号天下第一。褒斜栈道北段的驿站有仙岭驿、白云驿、临溪驿等8处,遗址无存。[5]
汉中通往关中的古道有褒斜道、故道、傥骆道、子午道四条。褒斜道虽狭谷险段多而长,但与其它三道比较,全程较短,较捷近,是四条道路中开辟时间早、使用时间长的重要驿道。只有褒斜道废阻时才用其它道路。
《华阳国志&序志》记载:“《蜀纪》言:‘三皇乘祗车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王亦从行。《史记》:周贞王之十六年,秦厉公城南郑。此谷通道久矣。而说者以为蜀王因石牛始通,不然也”。褒斜道从三皇时代到武王伐纣就已通行,蜀王还出兵相助武王,秦人也经此道到南郑(汉中)。夏代,褒水流域的褒国是夏王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国,褒人经褒斜道进入关中,再去中原朝见夏王。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褒斜道随着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不断整修和开拓。《读史方舆纪要》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栈道始于战国范睢相秦时。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此后,褒斜栈道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当时已是“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发展了南北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4]
褒斜栈道,时通时塞,时毁时建,有时,毁于水害,如蜀汉建兴八年(230),“大雨道绝”。有时毁于南北割据,如东汉末年,张鲁雄据汉中,“断绝峡谷”,“不得复通”。栈道毁于战火者,当居多数。西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4月“道由子午”来汉中就“汉王”位后,烧毁栈道,以“示天下无还心”,解除楚霸王项羽的戒备。刘邦据汉中秣马厉兵。6月韩信命樊哙“明修栈道”,继续麻痹项羽,自己和刘邦取道陈仓,进入关中,这就出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明代诗人何景明曾赋诗“汉王昔日定三秦,壮士东归意气新,旌旗暗渡陈仓口,父老重迎灞水滨”。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首次伐魏败退时,赵云“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以防追击。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军中。蜀军沿褒斜向汉中退,“所过烧绝阁道”。
西魏恭帝拓拔廓元年(554)五月,乐炽叛魏,“闻官军至,乃烧毁栈道”。
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李克用攻京师,僖宗南逃,因“兴元(汉中)节度使焚阁道”,而由故道来汉中。
明崇祯七年(1643),褒城县知县易道粹断栈道,守鸡头关(褒斜道南口),使“秦蜀梗塞”。
褒斜道在历史上兵戎不断,人为焚烧栈道者,难以数计。历史上官、民出于战争及行旅通商的需要,不断修整,其中有数次大规模的开凿、维修。
战国中期,秦国为了伐蜀,在褒斜古道的基础上,逢山开路,凿孔架栈,沿褒斜二水的峡谷,首次把古道扩修成栈道,秦惠文王更年十一年(前316),派司马错等人率军经褒斜栈道入汉中,复自沔县(今勉县)而西南,经剑阁入蜀,于是年冬十月灭蜀。这次秦王整修成栈道,达到了政治、军事目的。
西汉武帝(刘彻)元狩年间(前122—前117),为充实京都粮食库存,发展运输,采纳御史张汤的建议,派汉中太守张邛“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武帝时期,全国统一,经济发展。为了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运输,开拓西南(云南地区)。这次大规模整修褒斜栈道时,还计划利用褒斜栈道的褒、斜二水进行漕运,即“漕从南阳上溯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军转,从斜水下渭”。进行疏理后,由于水湍石大,不可漕,水运未成。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63—66),汉中太守鄐君“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这次工程共“用工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瓦三十六万九千八百四……用钱四十九万九千四百余”,“始作桥阁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里……官寺六十四所”。这次开通褒斜道的石门隧道,开创了历史的先河。此后,60年未维修,“桥梁断绝”,行人多走子午道。
汉安帝(刘祐)延光四年(125)十一月,司隶校尉杨涣(字孟文)奏请结果,朝廷“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遂整修褒斜栈道,化险为夷,行旅称便。
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263)九月,魏将钟会平定汉中后,即命荡寇将军浮亭侯李苞“将中军兵、石、木工两千人”整修阁道,于同年“十二月十日竣工”。
北魏宣帝正始三年(506)梁秦二州刺史羊址奏请“修石门阁道”,朝廷遣左校领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工百人”,修复褒斜栈道,至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竣工。这次整修中对褒斜栈道路线进行了改变,即将栈道北段入斜谷改为越紫柏山、柴关岭至回车经凤县出散关到宝鸡。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山南西道节度使重新整修,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6)“诏以晋晖及神策军使张造,率兵屯黑水(即褒水),修栈道以通往来”。
宋、元时代都进行过维修。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修栈道时,增修栈道于七盘岭山腰,盘山而行,经鸡头关到褒城。因盘道如蹑云梯,故名“连云栈”。重修栈道,自鸡头关起,栈阁八十五间;前一里至石嘴七盘栈七十二间;又七里至独架桥栈阁一百四十二间,上阻石崖,下步龙江,最为险峻;又三里至倚云即响水滩栈阁五十一间,前有石佛湾、盘龙坞二栈,共八十五间;又七里至老君崖栈阁三十五间,又四里至堡子铺栈阁六十间;又四里至飞石崖栈阁一百四十五间,又一里至阎王碥栈阁一百二十间;又三里至架云桥栈阁九十二间;又八里至逍遥即青桥;又十七里至马道铺桥栈阁十间;又十里至顺平栈阁三十四间;又十里至甜竹碥阁道三十六间;又三里至三岔铺即马道驿南一里栈阁二间;又五里至燕子崖栈阁六十一间;又二十里至鸣玉即簸箕栈阁六十八间;又二里至虎头栈阁三十八间;又一里至上天桥栈阁五十八间;又三里至武曲栈阁三间;又一里至火烧碥栈阁一百二十一间;又一里至碧绡栈阁四十五间;又二里至石梯栈阁一百二十五间;又七里至青云即腾鱼沟栈阁二间;又数十步至臈鱼潭栈阁三十六间。臈鱼潭地名今已不存,由其南马道驿四十一里推之,即今之姜窝子。自鸡头关至姜窝子共计栈阁1526间。
由姜窝子折向西北经凤县越散关至宝鸡,即明代连云栈之路线。
明万历十三年(1585),汉中太守崔应科对栈道又进行重修。
褒斜道最后一次大规模整修,为清代康熙三年(1664)巡抚贾汉复所为。《贾大司马修栈道记》载:贾汉复要巡视汉南,深感此路多阻,遂发动凤翔府与汉南巡使共同谋划。“捐金募工”,于九月开工,“修险碥凡五千二百丈有奇,险石路凡二万三千八十九丈有奇,险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丈有奇,修桥一百一十八处,计一百五十七丈”。以上工程相当于二百里,占栈道总长近一半。这次修整的仍是北魏羊址、贾三德改线后的褒斜栈道。[6]
褒斜道是秦汉王朝的干线驿道,但沿途邮亭、馆、驿设置未留下记载。东汉永平年间《畜
君开通褒斜道碑》记:“……为道二百五十八里,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邮亭,境上行书舍,道路所经过。”邮亭,既是行书之舍,又是外出官员的行止之所。亭,《风俗通》曰:“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位于道路上的亭,亦兼为行旅止宿之所。驿,即驿站,置即驿。《汉书》师古注曰:“置者,置传驿之所,因名置也。”邮、亭、驿置都是交通要道上的驿传设置。位于山野中的褒斜道,驿传设置更是不可少。
据郭荣章考证,按秦汉邮驿制度,在258里中,应有邮51所,亭26所,置(驿)8所,合85所,较64所多21所。这说明邮亭、驿置不是单一存在的,很可能是邮亭、驿置并称。其间的里程,也不会拘泥于5里、10里、30里,而是度其地形之便,相宜设置。至于邮亭、驿置的名称、设置地点等,因史料所限,难知其详。[3]
褒斜道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道路之一,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在交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一,褒斜道的通行,改变了南北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当时处在北方的秦国和韩、赵、魏诸国,由于变法改革,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社会一新,国威大大提高,成了“长雄诸侯”的强国,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趋势,通过褒斜道传播到蜀汉,推动了汉中、四川等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褒斜栈道把西北和西南连成一片,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秦惠王时通过褒斜道至巴蜀,使秦蜀统一了起来。汉中是汉代的开国基地,汉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褒斜栈道运往前线,使刘邦战胜军事实力雄厚的项羽,继而统一了全国。司马迁曾称赞说:“汉之兴自蜀汉”。汉武帝通过褒斜道,开发西南,统一云南等地,并团结了边疆各民族,使汉朝进入强盛时期。
第三,褒斜道对物资交流,发展生产起了推动作用。关中与蜀汉同是经济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两地的商人,经常通过褒斜道运输本地的产品到对方销售,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促进了商业发展。《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京都与西南贸易关系时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第四,褒斜栈道修造工程是交通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栈道历史最悠久,工程最宏伟,特别是运用“火焚水激”开石法,凿石开道,凿石穿梁建阁,开凿石门隧道等在国内外都是最早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有重大科学价值。
第五,褒斜道推动了汉中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蜀道是沟通我国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与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的重要途径。褒斜道为蜀道的北段,汉中西南的金牛道为南段,汉中是连接两段的重镇,来往的军旅、士民官商,无不在此驻歇,有的还在此定居,对汉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汉中历史悠久,从龙岗寺和李家村等13处新发现的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看,汉水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祖先的发源地之一,汉族名称的由来,与汉水、汉中也有直接的关系。
第六,褒斜栈道的设计、建筑艺术有深远影响。秦、汉时期的褒斜道、线位大致选定在高出常年水位二至九米的地方,纵坡随自然河面进行了实用与合理的调整。据现代全面勘察测量,全线平均纵坡不到百分之一,起伏自然,并富有节奏感。平曲线一般是依弯随弯,但弯、直的衔接顺适而悦目。直线,初看如笔如矢,细审,方知是采取了美学上“欲直必曲”的手法。竖曲线较少,间或有之,也是用大半径处理的,圆滑而美观,路面无拱,为了排水与安全,平中稍向内斜。纵观全线,不仅具有二维线形,还有三维、四维(平、纵、立体和节奏)的空间外观。当时的行旅食宿设施属于道路建设范围,一般是5里一站,10里一亭,30里一驿。亭、驿建筑相当讲究,时而一廊,时而一阁,时而一楼,时而一亭,它以引人入胜而称奇,以绵延数百里而见雄。刘禹锡在《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中称赞:“由是驶行者忘其劳,吉行者徐其趋,孥行者家以安,货行者肩不病,徒行者足不茧,乘行者蹄不刓,公谈私咏,溢于人听”。它还运用立柱的不同排列和不同标高的地面来分隔空间,不仅增加了层次感,也增加了动的美感,使人产生庄严、雄伟和稳固、坚实的精神感受。特别是阁道工程的结构形式,既完成了道路“敞而宴平”的使命,又形成了似台如阁的造型;在陡壁中配以阁道,使其凌驾流泉绿波之上,人行阁道如置身于图画之中。这种造型,近看如廊,远眺如阁,台阁相配,亭廊成趣,行息适宜,雨晴两便。“上面能防空,下面能藏兵”,真是沿溪曲折行,一步一新景。同时阁道既无噪音,也不殃及善邻,且保障了人身安全。还有依坡搭架,很似今日之桁架,系三角形单元结构,由杆件组成,用以跨越空间,承受荷载。因它有受力性能好,稳定性强,制做容易,造型美观等优点,故在近现代房屋、桥梁、机架上广泛运用。
褒斜道通行3000多年,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公路的兴建,古老的褒斜栈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民国23年(1934)4月,沿栈道勘察设线修建宝汉公路。勘察至栈道“石门”和对岸“石虎”附近,因涉及石门及摩崖石刻等重要文物,国家经济委员会公路处长赵祖康与工程师张发端、张佐周商定,由鸡头关北架桥跨河,沿褒河东岸设线,又恐有损“石虎”虎形,特在下部开凿连环三隧道,共长66米。鸡头关大桥将褒河西岸的沿溪线引向东岸,转弯成南北向与河西栈道“石门”轴线平行。大桥施工时,工程处主任张佐周常去栈道“石门”观看栈道遗迹和摩崖石刻,为恢复一段古栈道的面目,曾在石门北口外依遗迹孔洞用木材修复了一段仿古栈道,并在终端峭壁的顶部修筑一亭。河东公路隧道口,又由交通界叶恭绰先生命名题字:“新石门”,刻于洞口崖石上。设计鸡头关大桥的钱予格工程师也即兴作诗曰:“绝壁深深立,寒波咽咽流,削平石虎脚,直下古梁州”。“新石门”附近壁崖上还有多人题字刻石,称赞古、新石门。当时临于谷口溪流之上,西有古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和仿古栈道、凉亭;北有现代化的鸡头关铁桥;东有古“石虎”、“新石门”及其新摩崖石刻和公路;南有“衮雪”、“玉盆”奇石胜迹,荡漾水中,景色秀丽奇伟。[7]
保护状况编辑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修建石门水库,褒斜道石门石刻“石门十三品”搬迁市博物馆内陈列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1-2]
石门褒斜栈道
褒城镇所在的位置,就是褒河河谷口,也就是褒斜道的南口——褒谷。
褒斜栈道&
褒城镇,参观这里的石门景区和褒斜栈道。
平行耸立、东西横亘的秦岭和大巴山脉,隔断南北。高峻险拔的秦岭,是关中南面屏障;浑厚绵长的大巴山,则是四川北面屏障。青青汉江,从两山之间蜿蜒流过,沿江两岸,原野肥沃,使汉中盆地成为“鱼米之乡,国宝之府”。刘邦退居汉中,缔造大汉帝国;刘备据占汉中,终成三国鼎立。
历史上,为沟通南北交通,先后在秦岭、大巴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沿河谷修筑了几条穿山越岭的栈道,穿越秦岭中部的,自西向东有三条谷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而与这三条谷道相接进而穿越大巴山的,则有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其中,北起今陕西郿县斜口、南至褒口的褒斜道,是关中通往巴蜀的主干道路。
褒城镇属于勉县,距汉中市区仅15公里。历史上,这里是褒国的属地。褒国的开国国君是有褒氏,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今天汉中市以北,建立了诸侯王国。从夏至西周,褒国人一直平静地生活在秦巴谷地、汉水两岸。但到周幽王时,褒人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褒国的末代国君褒珦,是周幽王的大夫,因耿直进谏,得罪了昏庸的周幽王,被囚入牢狱。其子洪德为救其父,献褒国美女褒姒于周幽王,褒珦得复官爵。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灭西周,褒国也逐渐衰亡,战国时期被巴国所灭。历史上一直有褒城县,今天的褒城镇就是褒城县县治所在。
据了解,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褒斜道就被汉中和关中以及途中的古人类用脚板踏出了一条羊肠小道,以便渔猎和早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就有了铲石凿孔的能力,为修凿栈道提供了条件。因此战国和秦时期,对褒斜道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凿,到汉朝时,长达235公里的褒斜道已全线贯通。
褒斜道遗迹
当时的褒口,西倚绝壁,东临深涧,为修通褒斜道,战国时期,人们就在褒口开挖了一个隧道,这条隧道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由于当时没有“隧道”这个词语,人们叫把这个在石壁上开出的门洞称为“石门”。
褒斜道门洞称为“石门”
在2000多年前,开挖这样一条隧道,那可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它是用“火烧水激”的办法凿成的,是我国最早的人工隧道,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的宝贵资料。
自秦汉以来,石门时通时塞,历次修复。汉顺帝(125—144年)时,身为司隶校尉的杨涣(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县人)奏请重开石门,据说,杨涣“穿山通道六丈有余”。
穿山通道
石门开通后,过往的仕官商贾、文人墨客,在饱览胜迹之余,记事咏物,抒怀为文,镌刻于石门内外的崖壁上,世代不绝,这样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门摩崖石刻。这些石刻上自汉魏,下至明清,琳琅满目,俨然一座石刻宝库,其中的精品石刻是汉代以来书和刻两者的最高艺术结晶。特别是东汉《石门颂》、《衮雪》、北魏《石门铭》等“汉魏十三品”,是研究古代政治、军事、交通、科技、水利、文化的重要石刻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价值极高,日本书道界称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1961年,“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这些石刻中有十三件精品被凿迁下来,现陈列于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这就是著名的被誉为“国之瑰宝”的“石门十三品”,而石门和其它石刻,则被淹在了水库之中。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回忆自己临摹石门书法时曾说:“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
阳平关 秦岭之川陕间关隘
阳平关&
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尽口城,始建于西汉,位于今陕西省勉县武侯镇莲水村。
景区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与走马岭上的张鲁城遥遥相对,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利于攻,退可以守。晋人张荟《南汉记》载:“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而《隋书》地理志则对古阳平关的军事战略地位描述得更为详尽:“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因而,古阳平关自古就被视为“蜀之咽喉”、“汉中门户”,才有了人们“汉中最险无如阳平”的感叹。
正因为阳平关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各时代众多的英雄豪杰,历史巨人都曾在此或以文韬武略,或用金戈铁马演绎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尤其是三国时期,蜀、魏的帝王将相用尽谋略的争夺之战,更为古阳平关平添了许多神秘,使之名扬四海。
东汉灵帝末年,益州牧刘焉阴谋割据巴蜀,遣张鲁为督义司马,攻打汉中。张鲁率兵自成都北上,沿剑阁栈道出古百牢关,到达沔阳(今勉县)。首先从阳平关打开缺口,并筑寨堡于西侧的走马岭,随后,南渡沔水(今汉江)占领定军山,北面夺取天荡山,杀死汉中太守苏固,从而占领整个汉中,自封“汉宁郡王”,统治汉中长达20多年。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兵10万,攻取徽县、凤县后,开始进军汉中,攻阳平关。张鲁命其守将张卫、杨昂、杨任等人依山筑寨坚守。曹兵久攻不下,只好诈退,使阳平关守军放松警戒。而后,曹兵乘机攻取阳平关,张鲁守军自乱,杨昂战死,张卫、杨任逃回南郑,张鲁逃往四川巴中。曹操夺取汉中后,留夏侯渊、张郃、徐晃等镇守汉中,自己则因恐后方不稳而率主力回到北方。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率领诸将进兵汉中,被张郃阻挡在阳平关外汉江上流的深山峡谷之中,彼此相互对峙一年有余,刘备未能进人汉中盆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一面派兵攻打张邵在走马岭的营堡,一面南渡汉江,沿山间小路,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从而迫使夏侯渊把防守阳平关的曹军东移,来与刘备争夺定军山。蜀军在反击中大将黄忠冲人曹营刀劈了夏侯渊。张郃闻夏侯渊败死,即退守阳平关。随后,曹操增兵阳平关与刘备决战,刘备坚守不出,曹军终因军粮不济,将士伤亡过大,而败退关中。自此,汉中归刘备管辖。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率领各路大军屯兵于沔阳长达八年之久。在这八年里诸葛亮一直把阳平关作为他进可以攻、退利于守的大本营。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阳平关沿陈仓古道进行北伐的。而每当退兵时,他又在这里休养生息,教兵演武。现今在古阳平关的卧龙岗上仍留有诸葛亮读书台遗址。
雄关依旧,往事如烟。当纵横交错的公路、铁道已使天堑变通途时,古阳平关遗址上那残存的城墙、古碑和深阔的壕沟,似乎仍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辉煌和荣耀的故事。
当然,历史已成为悠远的回忆,古代战争的胜负优劣任人评说。然而,古阳平关因战争而出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秦汉三国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古阳平关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战争的多次洗礼,其军事战略等方面的价值仍然十分重要。直到冷兵器时代结束,现代战争兴起以后,它在军事上的地位才逐渐被经济、文化的发展所取代。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983年,勉县人民政府批准古阳平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古阳平关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近,勉县人民政府为了使这一历史雄关再现辉煌,使之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和文物保护、文化发展的新景观,决定对古阳平关城墙遗址逐步进行恢复性修建,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阳平会以其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人们的面前,川陕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蜀道上,在宝成铁路(宝鸡至成都)和阳安铁路(阳平关至安康)的交汇处,有一个小镇叫阳平关,又称做阳安关。北边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嘉陵江水依镇而过,把小镇老街与火车站分成两块,雄伟壮观的嘉陵江大桥像一条彩带又把他们紧紧系在了一起。
子龙山巍然坐落在江边,据传说当年赵子龙在此镇守练兵。老街面对嘉陵江,背靠鸡公山(又叫击鼓山,在不远处又一村叫擂鼓台),有山有水。站在子龙山上看江对面的鸡公山,就象雄鸡的头冠挺立,翠绿的山体把他装扮的更加漂亮。
Yang Pingguan
汉中市宁强县
三清洞,文天祥第七代后裔落户阳平的“正气堂”遗迹
鸡公山、嘉陵江
阳平关古称阳安关,位于县城西北57公里,南倚鸡公山,北濒嘉陵江,地势极为险要。南可入川,北通略阳,西至陇南,东达汉中。远在三国时期,即为军事重镇,现宝成、阳安铁路交汇于此。
阳平关镇平均海拔580米,属北亚热带温暖山地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1184毫米,无霜期240天,地震烈度6度,境内主要河流——嘉陵江平均流量166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为9680立方米/秒,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平均风速1。3米/秒,静风频率为47%。
阳平关在三国时期名为阳平关,为蜀北主要门户,唐朝属中央直辖三泉县,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在此设阳平县,为县委及县苏维埃政府驻地,是仅次于县城的重要城镇,也是省政府在汉中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建制镇。在汉中市实施撤区并建镇后,阳平关区撤消,镇辖区扩大,由原阳平关镇、大长沟乡、唐渡乡共同组成。
阳平关镇是沟通我国西南与西北的咽喉,是陕、甘、川三省交汇处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物资集散地,是陕南门户和汉中市对外联系的窗口之一,是宁强县域仅次于县城的中心城镇,她的繁荣和发展,不仅对宁强县而且对更大区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1]
1954年因修宝成铁路,在今宁强阳平关镇古砖下发现“朔宁王太后玺”金印一颗,现存重庆博物馆。当年的《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还指出,今阳平关对面的紫龙山上有汉代遗迹。按记载“朔宁王”是东汉初公孙述封隗嚣的封号。史传的记载,隗嚣未曾入蜀。此印很可能是隗嚣兵败,王元入蜀求救时遗落在今阳平关的。其在今阳平关镇被发现,说明此地汉时已经成为聚落。且其交通必然依托嘉陵道。
蜀汉有阳安关,在汉阳平关以南,即今宁强西北。宋改阳安关为阳平关,此后的阳平关均指此关。
阳平关在宁强县城西北,处秦巴环绕之万山丛中,是古今秦蜀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军事要塞。阳平关三国时代称做阳安关或关城。西通阴平,东控汉沔,为蜀汉北方的重要门户
历史古关编辑
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尽口城,始建于西汉,位于今陕西省勉县武侯镇莲水村。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与走马岭上的张鲁城遥遥相对,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2]
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利于攻,退可以守。晋人张荟《南汉记》载:“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而《隋书》地理志则对古阳平关的军事战略地位描述得更为详尽:“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因而,古阳平关自古就被视为“蜀之咽喉”、“汉中门户”,才有了人们“汉中最险无如阳平”的感叹。
正因为阳平关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各时代众多的英雄豪杰,历史巨人都曾在此或以文韬武略,或用金戈铁马演绎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尤其是三国时期,蜀、魏的帝王将相用尽谋略的争夺之战,更为古阳平关平添了许多神秘,使之名扬四海。
东汉灵帝末年,益州牧刘焉阴谋割据巴蜀,遣张鲁为督义司马,攻打汉中。张鲁率兵自成都北上,沿剑阁栈道出古百牢关,到达沔阳(今勉县)。首先从阳平关打开缺口,并筑寨堡于西侧的走马岭,随后,南渡沔水(今汉江)占领定军山,北面夺取天荡山,杀死汉中太守苏固,从而占领整个汉中,统治汉中长达20多年。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兵10万,攻取徽县、凤县后,开始进军汉中,攻阳平关。张鲁命其守将张卫、杨昂、杨任等人依山筑寨坚守。曹兵久攻不下,只好诈退,使阳平关守军放松警戒。而后,曹兵乘机攻取阳平关,张鲁守军自乱,杨昂战死,张卫、杨任逃回南郑,张鲁逃往四川巴中。曹操夺取汉中后,留夏侯渊、张郃、等镇守汉中,自己则因恐后方不稳而率主力回到北方。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率领诸将进兵汉中,被张郃阻挡在阳平关外汉江上流的深山峡谷之中,彼此相互对峙一年有余,刘备未能进入汉中盆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一面派兵攻打张郃在走马岭的营堡,一面南渡汉江,沿山间小路,通过夜间偷袭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并且斩了夏侯渊。张郃闻夏侯渊败死,即退守阳平关。随后,曹操增兵阳平关与刘备决战,刘备坚守不出,曹军终因军粮不济,将士伤亡过大,而败退关中。自此,汉中归刘备管辖。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率领各路大军屯兵于沔阳长达八年之久。在这八年里诸葛亮一直把阳平关作为他进可以攻、退利于守的大本营。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阳平关沿陈仓古道进行北伐的。而每当退兵时,他又在这里休养生息,教兵演武。现今在古阳平关的卧龙岗上仍留有诸葛亮读书台遗址。
雄关依旧,往事如烟。当纵横交错的公路、铁道已使天堑变通途时,古阳平关遗址上那残存的城墙、古碑和深阔的壕沟,似乎仍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辉煌和荣耀的故事。
当然,历史已成为悠远的回忆,古代战争的胜负优劣任人评说。然而,古阳平关因战争而出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秦汉三国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古阳平关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战争的多次洗礼,其军事战略等方面的价值仍然十分重要。直到冷兵器时代结束,现代战争兴起以后,它在军事上的地位才逐渐被经济、文化的发展所取代。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983年,勉县人民政府批准古阳平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古阳平关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勉县人民政府为了使这一历史雄关再现辉煌,使之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和文物保护、文化发展的新景观,决定对古阳平关城墙遗址逐步进行恢复性修建,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阳平会以其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人们的面前,川陕蜀道之上又会亮出一道风景。
蒙古窝阔台汗八年(宋端平三年,1236年)九月,在蒙宋战争窝阔台攻宋之战中,蒙古军于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老勉县)遇到了南宋曹友闻军的顽强抵抗,曹友闻军全部战死,壮烈殉国。[3]
窝阔台汗八年九月,阔端率蒙古、西夏、女真、回回、吐蕃、渤海等民族军号称50余万,分兵两路再次攻宋四川,合击成都。一路由宗王末哥率领攻宕昌(今屑甘肃)、阶州(今甘肃武都)等城,趋成都。一路由阔端亲率主力出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攻取武休关(今陕西留坝东南),击败都统李显忠军,占领兴元(今陕西汉中)。另以一部兵猛攻大安军(今陕西宁强西北)。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见状急调扼守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的利州都统制曹友闻退守大安。曹友闻认为大安地势平坦,利骑兵攻战,不利步兵防守,建议仍扼仙人关险地,威胁蒙古军后方,使其不敢长驱入蜀。赵彦呐不纳,一日发七道令牌,迫曹友闻转守大安。九月九日,曹友闻退至大安。十六日,曹友闻与众商议,大安无险可守,唯鸡冠山一堡可守,但无粮无水,如能坚持五日,可有转机。诸将以为坚守不战可五日以上,遂遣其弟、四川制置司帐前总管曹万,率军1万趋鸡冠隘(今陕西勉县西南)守御;自率精锐万人设伏,相约蒙古军若攻阳平关,先折其锋,佯败入堡,曹友闻则乘机捣其背,两声鼓为号,声则出,内外夹击;此外大开阳平关城门,内不立旗,炊烟不出,鸡犬不声。二十一日,曹友闻选精兵7700人,自大安渡江逆上300里,复渡江至刘溪、黑水一带谷地设伏。二十二日,蒙古军分批继至,曹万、刘孝全等麾兵战于关外,自辰战至未,蒙古军败绩;日暮,曹万等敛兵入鸡冠隘堡,蒙古军围堡数层。二十七日,曹友闻探知蒙古军已掠大安,令诸军束装趋阳平关,行20里后,暴雨如注,夜暗难行,人马疲乏,部将吕嗣宗建议俟天明再走,曹友闻考虑到鸡冠隘堡原定坚持五日,现已八日,一旦城破,将无计可施,遂令军继续前进;至水牛岭,分三路入蒙古军营地,转战至拂晓,破数十营,直插阳平关。鸡冠隘堡之曹万等将,闻鼓声率军出堡夹击;二十八日,转战至回回寨,阔端欲走,时汪世显自大安率军来会,阔端乃分骑兵为百十队,向宋军轮番驰突;鏖战多时,宋军击杀蒙古军过半,终因寡不敌众,战斗力大减,在突围过程中,曹友闻中流矢,下马步战而死。曹万仅存500人入堡,二十九日,曹万、刘孝全等见赵彦呐不遣援军,城中无粮,乃率军突围,转战至龙门(今阳平关附近之龙门洞)全部战死。
古阳平关遗址上那残存的城墙、古碑和深阔的壕沟,似乎仍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悲壮的故事。
关于五丈原,《通鉴&地理通释》云:“五丈原高平广远,行军者必争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公元234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足……是以分兵屯田……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四”。主要遗迹有:
五丈原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题词立碑,建祠修庙,凭吊千古,这里流下许多珍贵的古文化、古遗迹,特别是气宇轩昂的诸葛亮庙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荟萃。
五丈原风景名胜区&
诸葛亮庙
五丈原是诸葛亮几十年南征北战中最后一个战场,诸葛亮死后,唐初便有人在此立庙,元代已具规模,明、清两代至民国初进行了九次大的重修复修,并立会春秋致祭,后来由于风蚀雨贫农主人为的破坏,庙宇残破不堪,濒于倒塌。1980年,政府又拨款修复,并成为宝鸡的一处旅游胜地。
诸葛亮庙始建于唐代,庙宇坐南朝北,耸峙原头,雄伟壮观,进入金碧辉煌的山门,依次是高大的献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兽,千姿百态,墙壁彩绘,绚丽夺目。
明清屡经重修增建。民国十八年被土匪烧毁,翌年,西北民军某部首领刘得才会同当地群众修复。年县博图馆全面进行维修、彩绘。为本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庙内重要古建有:
山门,北向,三间,面阔9.7、进深7.6米。两侧各跨耳室一间。九脊歇山顶。
献殿,五间,面阔16.9、进深9.2米。硬山五脊顶。其前檐使用五间通檩,是其特点。
正殿,三间,面阔11.1、进深14米。其西侧有杨仪庙一间,东侧有姜维庙一间。三殿均为五脊硬山顶。
八卦亭,在献殿、正殿中间,平面呈八角形,边长3.3米,中心直径8米。攒尖顶。建筑工艺精巧,饶具艺术价值。
钟楼,在山门与献殿之间西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通高7.3米。重檐十字歇山顶。楼上悬挂大钟一口,重1350公斤,系清嘉庆十三年所铸。
鼓楼,在山门与献殿之间东侧,与钟楼左右对称。同式同大同高。
此二楼本已残破倾圯,不堪修补。县博图馆先将其绘图、录迹,然后全部拆除,照原式重建如初。[8]
诸葛亮庙与五丈原以其名闻于世,故游客络绎不绝。1982年,中顾委黄镇游览时题七绝一首:“巍巍平坦五丈原,诸葛当年恨绵绵。天下三分势难改,呕心沥血汉祚延。
庙宇坐南朝北,耸峙原头,雄伟壮观,进入金碧辉煌的山门,依次是高大的献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兽,千姿百态,墙壁彩绘,绚丽夺目。献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刻,由40块二尺见方的青石连缀而成,表文语出肺腑,文笔出众;笔法奔放苍劲,流利酣畅;镌技高超,形同真迹,人称“三决”碑。后院是柏林竹园,草坪花坛,四季如春,清爽洁净,诸葛亮衣冠冢幽居柏林之中,精巧美观的落星亭耸立于后院的中央,碑廊环揽后院,文臣武将廊分居两侧,曲径通幽,环境优雅。
孔明塑像&
殿内,除孔明塑像外,还有随军而来五丈原的姜维、杨仪、魏延、马岱、王平、廖代等将领的塑像。
魏延
东头这位魏延。在成都武将廊里,文长因为有谋反劣迹,结果被排除在外,这有点不公平。为了蜀汉大业,魏延人家也是兢兢业业一辈子。五丈原@piao@不计较这些,让他为丞相守山门,这很好嘛。​
马岱
再来看西边这位。马岱
揪斗马岱,揪斗马岱,负责摆像的壮士,你知道东头那位大将是被谁杀的吗……
关兴张苞张翼吴懿王平廖化,蜀中大将虽然不多,可也有很多人能选,何必非让这一对冤家看山门,还能安生么!
正殿右塑张苞、廖化,左塑王平、关兴四员大将,两旁还有配享的两个小庙,左边是姜维,右边居然是杨仪。这个安排,总比让杨仪和魏延一块守大门强。​
晋阳秋
《晋阳秋》是东晋孙盛所著。此书“词直理正,咸称良史”,而孙盛本人又特别讨厌谶纬祥瑞之说。能被这样一个人写进史书里的天文异象,说不定真有此事也说不定。按照演义说法,诸葛亮三次托起将星,三次落下。仔细想想,这个细节其实蛮虐的。
落星石&
后《出师表》碑刻
献殿内东西两壁镶嵌的40块二尺见方的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被人称为“两绝”。庙内石碑林立,牌匾盈门,皆出于历朝历代名家之手。迁客骚人、达官显贵屡屡来此凭吊,也为这黄艾艾的五丈原增添了永不消失的风采。
诸葛亮墓
景区内还有著名三国古遗迹二十余处,如蜀国中军帐遗迹壑落城,蜀军大本营九龙山,蜀军下原取水的古道十三盘,取水之泉诸葛泉、司马懿拜将台,妇孺皆知的葫芦峪等。
诸葛泉&
诸葛泉&
景区自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声名远扬海内外,1991年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已成为陕西关中西部著名的旅游胜地,年接待中外游客15万人次。
东边是日本人捐的一块“心外无刀”石,祈求世界和平。石头后面隐约看到一段城墙,显然是新修的。​
心外无刀&
心外无刀谁握刀?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
不过在我看来,1781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也许真的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不是死亡,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
斜峪关,已拆,现水库&
斜峪关,五丈原东南约2.5公里处的斜峪关,即亮传中所称褒斜道“斜谷”之北口(南口叫褒,在勉县东北)。斜水(石头河)由斜峪关流出,北注渭河。其两岸据说就是诸葛亮分兵屯田,军民杂耕之处。
五丈原东麓之落星湾,旧县志据亮传斐注引《晋阳秋》:“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之记载,将其列为古迹,目之以“诸葛武侯长星坠处”。
五丈原东10公里处之葫芦口,相传就是诸葛亮伏兵火烧司马懿的战场。
位于五丈原北麓渭河南岸的高店镇,相传是魏延驻防之地,叫魏延城。
渭河北岸的三刀岭,正好与五丈原南北对峙,隔河相望,传说就是司马懿驻扎帅营之处。
斜峪关,古斜谷,在陕西省眉县南三十里,虎踞秦岭北麓——南可仰望太白积雪,北可俯视关中平原。襟岐眉而带渭水,控西川而锁关中。道通巴蜀,地接西京,乃古代要塞,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昔时西府重镇之一。
秦朝灭亡,楚汉相争。张良访贤,喜得韩信,受地图一张,韩携图从此潜入汉中,投在刘邦麾下。筑台拜将,暗渡陈仓,关中斗智,中原逐鹿,决战垓下,为刘氏争得汉室四百年基业。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三国鼎立,诸葛孔明帅西蜀大军六出祁山,由此进入关中。火烧葫芦峪,屯兵于五丈原之上,隔渭水与曹魏对峙,作长期战略部署,谋夺关中,进而长驱中原,以图一统。熟料长期征战,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出师未捷身先死,总叫英雄泪沾襟——空留下地名落星湾。每与当地居民唠侃,皆言先祖随诸葛大军来此屯田,遗留下来,至今蜀音不改,民俗如川。关下十里有村曰安乐,讹传为安乐王刘禅封地。非也。
大唐圣主唐明皇,执政后期沉溺女色,朝政腐败,致使安禄山造反,逃往四川。十余年后,安史之乱平定,明皇离开巴山蜀水,越过难于上青天的秦岭栈道,经由此关,返回长安,过起了“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冷宫生涯。
北宋仁宗年间,政通人和,商贸繁荣。凤翔府尹利用此处丰富木材,充沛水源,创办船坞,年造商船四十余只。沟通渭河漕运,繁荣关中贸易。铁面包拯曾亲往视察,在给皇上奏章中有详尽记述。此处繁茂之景象,盛极一时。解放初,关城遗址部分尚存,通过断亘残壁,可窥见古镇之规模宏大;透过残存遗迹,可看出当年建筑之富丽堂皇,可惜已不复存。历代高人硕士慕名而至,选胜登临。宋朝诗词大家苏东坡曾来于此,遍游山水,凭吊古战场。留有诗作。
清朝乾隆年间,眉坞县令梅遇,爱民如子,重视农桑,关心民间疾苦,领导百姓在关前筑堰开渠,引水灌田,民称梅公渠。此后百余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恩泽消遗,渠废田荒。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关中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1935年,李仪祉先生率泾洛工程局来此在梅公渠遗址上拦河筑坝、开山建闸、修渠引水,建成了现代化灌溉网工程。为纪念梅公业绩,仍名梅惠渠。石渠如槽,岸树如盖,拱桥流水,闸楼古雅,一派江南风光。从此农民不再忘云兴叹,自有长虹带雨来。一九三九年,此渠以工程规模之大,设计标准之超前,建筑质量之高,以及周围绿化之优美,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博会。博得了世人的赞誉。
梅惠渠渠首&
梅惠渠,创修于清康熙六年(1667),有东、西二渠,可灌田千余顷,为眉县知县梅遇督凿,故又名梅公渠。梅惠渠引石头河水,南起斜峪关,北至渭河,西达五丈原下,东到眉县金宁原。
五丈原的传统面食非常出名,建议在当地尝试一下岐山擀面皮和岐山锅盔以及“臊子面”。
岐山哨子面&
岐山哨子面“九字口诀”: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
在吃臊子面的同时,也可让店家加个臊子肉加馍,馍酥肉香,入口则化,肉香中饱含有自酿醋的酸香。一般更讲究的是“冷臊子加热馒头”的搭配,这和一般的烧饼肉夹馍又是不一样的口感。
岐山擀面皮
此外,陕西岐山擀面皮更是必须推荐的小吃之一。
擀面皮工艺号称一绝:揉、洗、过、淀、清、发、搀、擀、抹、蒸、凉、摞十二道工序严谨规范,缺一不可。
将麦面和好,揉成面团,在热锅中稍炒,又撕成小块,在案上擀成薄片,入笼中蒸熟。成品后的擀面皮每片跟炊饼大小差不多,然后再食用时候,只见师傅用大铡刀咣当咣当切成细条状,加入油泼辣子和盐醋水,以及些许黄豆芽一起调拌均匀,既食用。吃起来柔、筋,亦以酸、辣、香见长。也有江湖传言说宝鸡八亩沟的擀面皮手艺曾进过皇宫大内的御膳房。
岐山擀面皮以“柔、筋、酸、辣、香”等特点而著称
岐山人的凉皮做法也很特殊,米面皮和酿皮是把面调成糊状,放在特制的铁笼上蒸。而岐山擀面皮则是先擀成面,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比凉皮稍宽的条状,吃法和米面皮基本一样,不同于米面皮的是,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宝鸡一带的人都喜欢吃,近年来在西安也很流行。
油酥锅盔&
油酥锅盔 采用传统杠压工艺制作的“在陕西面食中举足轻重
油酥锅盔是在岐山传统锅盔的基础上,采用传统杠压工艺,调味品选用传统配方调和,选用岐山传统小麦,上好精面粉,大油作料调和而成,精心烘烤,使调料充分随温而散发出来的,质感硬,食之酥,口味香醇,存放持久等特点。常有外地朋友初见油酥锅盔,惊叹大如车轮,食之松脆适口,香酥味美。
往大胆了说岐山醋甚至和秦椒一样都可以单独成菜,大而皇之地摆上酒席。通常岐山醋会经过制曲、拌坯、入瓮、拌渣、淋取等多种工艺,
食之酸香适宜,酸气纯正,入口绵酸,后味酸香,味净酸长,提调各味,独具特色。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9,452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