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复兴集团韩城机场建设规划

赤城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Copyright 2010 Chiche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赤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版权为赤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所有总编:郭晓峰
副总编:赵秋民
执行总编:郭武民
李智远市长带队赴北京就创新产业落户我市进行会谈
4月15日上午,市长李智远带队,赴北京中科复兴集团公司总部就创新产业项目与中科复兴集团董事长庄重进行了深入会谈。中科复兴集团是集科技产业、生产制造、教育培训、文化产业、展览会议、投资担保、环保设备、农业项目等于一体的综合类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在经营方向上,一直瞄准高科技含量项目、前沿项目、国家倡导项目、新兴产业项目,该集团是由人社局通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与我市进行创新产业项目落地谈判的大型企业。在会谈过程中,中科复兴集团董事长庄重先生就集团的发展现状及意向落户韩城的通用飞机制造、高扬程消防车、耐高温防爆炸锂电池、二手飞机改造等高科技项目落户的优势及实际需求向考察团进行了介绍,市长李智远在听完介绍之后当即表示愿意由政府加大跟进力度,政府和企业相互帮助扶持,共同发力、共同寻找突破口,按照中科复兴集团的项目特点打造创新和制造混搭型的综合产业园区,实行封闭运行,实现规划权、土地一级开发、招商、建设、运行管理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同时要求企业尽快做出项目总体规划和可行性报告,提前谋划财务及土地相关事项,尽快进入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为我市经济转型及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增砖添瓦。市政府秘书长张景锋、人社局局长冯选民陪同调研。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今天(12月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智远冒着风雪,与副...
副市长师选勤7月3号带领政府督察组,对我市各相关部门的环境...
友情链接Link年月日&星期
  当前位置:
2015年韩城市发改委工作报告
&&&&&&&&关于韩城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
  日在韩城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韩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韩城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15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建成区域中心”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着力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整体良好。
  (一)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保持经济运行在上升通道。全市全年生产总值完成311.3亿元,增速10.4%,全省排名第五。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3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完成230.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完成66.2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比重为4.6::74.14:21.2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77亿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00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00元,增长11%。
  (二)全力以赴扩大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2015年我市共确定重点项目411个,项目数量超过“十二五”时期前四年总和,项目总投资达1220亿元,年度投资384亿元,创历年之最。通过建立市级领导包抓包联项目责任制和重大项目5A管理机制,全年累计集中开工12批次120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1.3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高出全省15.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二是突出重点抓政策。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第十次常务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关于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工业稳增长促转型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瞄准国家投资方向,完成了2016年、“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库建设。三是招商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累计包装项目118个,全市共签定招商引资项目合同85个,合同引资149.8亿元,到位资金76.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是争资引项实现新突破。举全市之力,全年累计争取中省各类资金42.5亿元。其中“2015年国家第一期至第四期专项建设基金”6.72亿元,政府性债券资金12.1亿元,“国家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三年项目”、“采煤沉陷区改造搬迁”等其他各类资金23.67亿元。
  (三)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活力
  一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权力。对市级部门538项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取消152项,保留386项;先后公布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622项、财政专项资金清单1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单66项、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129项。二是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后市政府共设工作部门25个,直属事业机构7个,政府派出机构1个。三是积极创建各类示范试点。韩城成功申报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围绕省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打造了股权交易中心韩城企业挂牌孵化基地、郑鑫融资型担保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多个金融平台,产业扶持专项基金累计发放各类贷款7.13亿元;围绕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完成了执法依据、流程等多方面改革;围绕公务用车改革,成立了公务用车过渡性服务保障中心,累计拍卖公车127辆。
  (四)农业基础稳固加强,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一是“椒果菜畜”产量稳定。全市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其中粮食收获面积34.5万亩,总产7.26万吨;花椒种植4000万株,产量2400万公斤,产值20亿;果业面积18.3万亩,产量14.85万吨,产值2.6亿元;蔬菜面积4.65万亩,产量14.2万吨,产值1.93亿元;全市新增规模养殖示范户38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461吨、5600吨和1920吨,畜牧业产值约5.2亿元。二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投资40亿元实施了国家级花椒产业园,打造全国花椒标准化监测、批发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科技研发、会展六大中心;加快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带,围绕“风追司马”景区,重点实施了春丰和丰泽现代农业示范园;制定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从五个省市引进苹果新品种16个,果业新技术8项;建立了1000万元农业园区配套专项资金,累计创建现代畜牧、果业、设施蔬菜示范基地10余家。三是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2个担保基金,新发展合作社123家,全市累计达到549家;认定家庭农场9家,达到83家。四是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10余场次,培训农民5.2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5万份,推广重大农业技术20项,创建农业产业示范点25个,科技示范户1500户。
  (五)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一是全力优化服务。扎实开展“双百双千”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出台韩城市《关于促进工业稳增长促转型的意见》,列支5000万元用于企业流资贴息和项目奖补。积极争取直供电覆盖范围,累计获得交易发电量2.66亿度。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发展建材用钢为基础,制定了龙钢公司发展规划。以优化产品结构为方向,策划了“煤化工产业园”,配套实施了枣庄300万吨煤矿。以提质增效为主线,完成了龙门煤化余热利用、黄河煤化高色素特种炭黑生产线、盛华药业中药生产等5个项目技改工作。三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中科复兴、DTC相变材料、水科技、铸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依托清洁能源,先后引进正泰、比亚迪等光伏发电项目,累计争取上网指标220MW。四是发展壮大循环产业。精心谋划精细化工产业,以打造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基地为目标,累计实施龙飞陶瓷2400万平方高档建筑陶瓷等循环化改造项目60多个,总投资约70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707.8亿元,同比增长4.4%。
  (六)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助推三产加力提速&
  一是景区大格局强劲显现。以打造精品景区为抓手,围绕古城、国家文史公园、党家村、梁带村、乡村旅游五大板块,共实施文渊阁酒店、司马湖、新天地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22个,完成投资12.1亿元。二是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健全。猴山休闲度假村完成接待中心、住宿餐饮等主体服务设施;晋公山滑雪场完成雪道、设备安装、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已正式营业;欣源国际温泉度假山庄主体工程全面完工,预计春节投入运营;“三湖”公园、香山红叶、黄河滩地等户外运动休闲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三是文化旅游品牌逐步建立。“国学大讲堂”、“问道文庙”、“四八”庙会、浴佛法会等活动实现常态化展示;成功举办“2015韩城旅游推广季”、“2015秦岭与黄河对话”、“黄河音乐节、啤酒节、美食节、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大型历史话剧“司马迁”在全国巡演,“大美陕西、史记韩城”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全年接待游客4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科技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依托陕西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市政策机遇,我市R&D投入累计达到3.39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3500万元;申请国家专利&160项,获得专利授权79件。围绕教育新高地目标,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实施西安交大教育产业园、韩城职专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20个,完成投资5亿元。二是文化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市文化中心、镇综合文体中心、强盛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成功举办了“春节系列、民祭史圣、全民健身”等30余场大型文化活动。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速。实施黄河大街北段、桢州大街南段等城市道路项目32个,总长60余公里(建成通车19公里),城市“六纵十三横”框架初步形成。“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厂、亮化工程等市政工程进展顺利,城市集中供热按期运营。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增强。全年累计发放创业贷款5.02亿元,扶持2000余人创业,新发展中小微企业2380户,直接带动13000余人实现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046人,城镇失业率降至3.76%。五是社会保障力度不断提升。大力实施龙门新村等6个保障房建设项目,投资14.3亿元回购5385套社会商品房,新开工保障房9575套,基本建成5791套,完成投资22.34亿元。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3%,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5%,164.3万元补助资金全额到位,9313人实现脱贫,1.15万农村低保人口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2003万元。
  (八)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区域环境初步改观
  一是全力推进“北林”工程。全市共计完成造林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88万亩,封山育林1.8万亩,繁育苗木3700余亩,义务植树165万株。二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先后召开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议5次,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1亿元,全年打造生态环境示范村100个,城区镇区卫生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三是污染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全年累计拆除燃煤锅炉948台611.72蒸吨,名列全省第一;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21辆;37家建筑工地施工场地降尘措施和空地绿化到位率达65%以上;全市2015年压减燃煤消费量110.53万吨。四是重点项目扎实开展。黑猫焦化公司自备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器改造、大唐二电除尘改造等14项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行,桑树坪煤矿矿井废水处理等3项工程正在建设,西庄镇污水处理厂等4项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015年工作目标的全面实现,标志着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圆满收官。截止2015年底,全市生产总值是“十一五”末的2.1倍,“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3.9%;地方财政收入是“十一五”末的2.7倍;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一五”末的3.3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十一五”末的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十一五”末的2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净增长15000元和6900元,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与任务。综合实力分别位居“陕西十强”第6名和“西部百强”第30名。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相对不大,三次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影响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一体化进程还不快,社会管理创新有待加强。对此需要我们积极应对、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工作思路:全面贯彻中、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建成区域中心”发展目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深入推进计划单列试点;以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为主题,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主旋律;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统筹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循环经济示范市、镇村改革、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等示范试点建设。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歼灭战,增强经济持续增长新动能,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追赶超越的新成效,确保“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提出201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计划增速为10%,达到342亿元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20%,完成37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完成47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完成20.6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达到14000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36300元;
  ——节能:万元GDP能耗下降3%;万元GDP&CO2排放量同比下降3%;&
  ——减排: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同比下降1%;SO2排放量同比下降0.5%;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1%;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2%。
  三、201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项目带动,千方百计扩投资
  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全力实施“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把扩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主抓手,着力扩总量、优结构,努力增强投资的拉动支撑作用。
  1.加强项目库建设。围绕中央2016年经济工作十大热点,紧扣中、省“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相关政策,结合我市今年发展目标,高水平策划包装建设全市重点项目储备库和PPP项目管理库。初步确定2016年重点项目335个,总投资1426.1亿元,年度投资394.2亿元。其中韩城通用机场、西安-韩城城际铁路、西部陶瓷基地等重大项目已纳入省“十三五”规划。
  2.狠抓重点项目管理。紧扣《韩城市2016年重点项目计划》,围绕初步确定的335个重点项目,夯实项目推进体系,认真落实我市《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项目单位具体实施、行业部门归口管理、推进单位牵头负责、市级领导包抓包联”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重大项目5A管理办法,全面了解掌握项目建设动态。确保明年所有重点项目按时开工,如期完工。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招商信息平台建设,在大中城市设立招商服务处,深化与陕西商会等协会组织的合作,抓好第20届西洽会、陕粤港澳等活动的同时,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开展好千名干部赴外招商活动。力争全年利用内资规模突破100亿元,引进国内500强企业4家,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0个。紧盯国家今年资金安排重点方向,加强向上沟通衔接力度,用心跑省进京,力争全年跑项目争资金完成23.4亿元。
  4.优化服务保障。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将全市所有项目纳入在线审批、网上办理范围,做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工作。建立全方位协调机制,定期举办政银企项目对接会,重点解决土地、资金、环评等制约问题,坚决制止三乱行为,严厉打击各种阻工挡工等违法行为。
  (二)突出转型升级,全力以赴稳增长
  坚持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重塑韩城产业新体系。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35万亩、总产量7.5万吨左右;加快国家花椒产业园区建设,完善路、水、电、气等基础配套,扶持久芳花椒、四海花椒等企业早日入园,建成芝阳、板桥、西庄、桑树坪4个万亩花椒标准化园区;统筹规划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万亩特色水产园、万亩设施蔬菜园、万亩果业园、万亩核桃园、千万羽肉鸭基地等10个综合园区;促进农业和旅游深度融合,抓好太空花椒培育工程,打响“韩城大红袍花椒”特色品牌,加快黄河鲤鱼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联合合阳规划设计10万亩国家农业主题生态公园,培育发展黄河西岸休闲农业产业带。
  2.促进工业稳产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去产能”设立钢铁产业基金,支持龙钢大力发展高端钢构项目,加快建设中德研究院,启动实施高端铸造园工业展示、接单中心;围绕“去库存”、“降成本”,按照就地消化、就近销售的原则,积极争取经开区直供电试点,重点抓好韩城矿务局2×350MW低热值燃料发电、兴隆煤矿120万吨机械化改造等项目。发展壮大循环产业,依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设立煤化工产业股权基金和陶瓷产业基金,实施黄河矿业360万吨甲醇、42万吨LNG、32万吨碳铵、宝钢新能源LNG等6个煤化工项目。推进建设龙飞陶瓷5200万平米技改、昌盛科技陶瓷研发中心、嘉信600万吨陶瓷原料等5个陶瓷类项目,打造西部最大陶瓷中心。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产业抓好浙江正泰、陕西天怀、韩城科能等光伏发电项目;围绕新材料,抓好DTC相变材料园建设;围绕新技术,抓好润美水科技、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项目。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增速达到10%以上。
  3.推动旅游产业上档升级。深入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工作,统筹实施一体化大景区开发,投资13亿元实施24个景区重点项目,重点抓好司马迁祠景区、古城保护开发、党家村提升、梁带村国家遗址公园、乡村旅游五大板块升级晋档,支撑全市旅游华丽转身;精彩开启2016旅游年活动,常态化开展旅游文化活动,举办好12个旅游节会,推出3-5个旅游精品线路,引爆韩城旅游人气;重磅推出“黄河魂”大型水景音乐节、黄龙山探秘、“滑雪到晋公山,泡温泉到清水湾”等10大新特旅游产品,打响“史记韩城·黄河特区”旅游大品牌。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6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5亿元,分别增长18%和20%。
  4.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金融产业,紧抓省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机遇,加快建设和引进产业引导基金及股权、融资等适合韩城经济发展的新型金融平台,建立多元化、市场化投融资机制。融合发展信息服务业,高标准建设信息传输网络并实现提速降费,完善大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维护等基础设施。高端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积极创建省级电商产业示范区,实施电商跨越年行动计划,规划建设桢州大街电商示范街,年内引进电商企业100家,发展电商惠民便利店500个。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设立生活型服务业发展基金,全力推进韩城市社会福利园、文化中心、强盛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和完善旧住宅区推行物业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突出城乡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
  全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创新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重点做好农民工融入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新生中小城镇培育、城市绿色智能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工作,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1.加快构建区域大交通。按照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省道201沿黄公路、禹门口黄河大桥、327国道延伸线、高速出口改扩建、太史大街东西沿线等重点工程。力争韩城机场、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年内开工。抓好西禹高速拓宽、榆商高速连接线(西禹高速-榆商高速-青兰高速)等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形成区域交通大格局,把韩城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2.着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足顶层设计,全面完成规划大会战任务,全力推动108个城镇重点项目,为城市发展谋篇布局。夯实路网基础,启动实施二环西路(永安路-狮山路)等17条城市道路,提升改造香山路和状元街,打造太史大街标准化示范路。健全城市功能,重点实施城市南区雨水排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程,建成10个综合市场和15个停车场。优化城市服务,加速推广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完成城市公厕提升改造,启动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3.提升信息网络服务水平。以“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契机,统筹布局新一代信息网络,全面完成城市主空间wifi热点全覆盖。以建设黄河大数据中心为目标,推进“互联网+”融合计划。以韩城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快平台搭建、运营服务、单品交易和人才培训等工作,全力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和电子商务培训基地。
  4.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新高地。以构建“一城两副五镇一百个新型社区”的城镇化发展大格局为目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一元化”登记管理,拓宽居住证的服务保障功能,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一专项三挂钩”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面向本地人口向常住人口转变,力争年底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四)突出绿色生态,多措并举优环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态建设作为第一选项,加快建设“美丽韩城”。
  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持续开展工业企业“四子化”治理,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重点实施大唐韩城二电2、3号机组超低排放治理、兴隆煤矿瓦斯发电等项目,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无序发展。强力推进治污降霾,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把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措施落实到位,打好“保卫蓝天”攻坚战,大幅提高城区空气优良天数。
  2.建设百里生态景观水系。以打造“海绵城市”为目标,全面落实城市循环水系规划,启动北湖、中湖、南湖“三湖”建设,实施“引黄入城济涺”和涺河生态治理工程,打造城市生态涵养水面、园林景观水面、幸福安澜水面。
  3.构建覆盖全市的煤层气网络。加快“气化韩城”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采气管线、集输干线铺设,年内完成煤层气输送到镇办工作任务。大力推行公交车、出租车以及私家车改用煤层气作为动力,全面淘汰老旧、黄标、改装车辆。
  4.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稳固西部山区的生态体系,完成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4万亩。大力实施城区、园区、景区、镇区绿化工程,强化“北林”补植和管护工作。抓好涺水河、泌水河、凿开河等河流生态治理,实施宜林荒山绿化、矿区生态恢复、水源保护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突出以人为本,持之以恒惠民生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不断健全民生托底政策,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制定13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西安交大韩城基础教育园区,实施职业教育提升计划,建成司马迁小学、新城六小、七小、八小、新城五中等重点项目,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年底实现公办园数量和幼儿达到“双过半”目标。
  2.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确保中、省评审按期进行。抓好中医医院迁建、妇幼院综合楼、龙亭卫生院门诊楼建设等项目,加快市医院装修工作,确保9月底投入使用。加强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精准发力促进就业。抢抓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政策机遇,以打造“秦东农民工创业发展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积极参与以“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加快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经开区孵化基地等创业创新平台。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群体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4.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千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年内完成搬迁3000户、1.2万人,实现1万人脱贫。统筹建设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抓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口救助等工作。全面整合城乡医保制度,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六)突出创新驱动,分类施策促改革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简政放权、金融创新、示范试点为重点,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结构性改革。
  1.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挖计划单列政策红利,制定《行政服务中心“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机制》,加快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运转顺畅的大部门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公布政府所有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和动态修订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2.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抢抓省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机遇,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农商行及各类专项基金平台作用,加大融资支持和上市指导,完善各项金融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居民诚信档案,完善个人征信制度。完善金融联席会议制度,设立韩城市金融仲裁机构和韩城金融法庭,强化金融监管,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创新中心、人才中心和信息中心。
  3.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工作任务,加大推进煤炭行业改革调整,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以新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进一步降低住房公积金提取标准和房贷利率,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产业。同时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的供给能力,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
  4.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及行动计划,构建多层次协同化循环经济。工业方面形成煤、焦、钢、电衔接顺畅的大循环产业链;农业方面以“椒、果、菜、畜”为主导,引入生态农业理念,建设金太阳等现代农业示范园;旅游方面依托西部山区、黄河、花椒三大板块,打造黄河沿岸生态大旅游。
  5.深化其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市、镇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市级管理权限,调整市级部门驻镇办管理体制。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网格化、主体化、服务化”行政管理模式。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不动产登记窗口和信息平台,确保不动产登记依法、有序、规范运行。全面推行预决算信息公开,实施零级预算管理,改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积极推进“拨改投”改革。继续抓好医疗卫生、公共资源交易、土地管理、农村、民主法治社会等方面重点领域改革。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计划单列的关键之年,《韩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韩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战略意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我们决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围绕“黄河沿岸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打造产业聚集中心、区域交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为“跻身全国百强,建设区域中心”而努力奋斗!
      浏览次数: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复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