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mgimgcache.0是什么文件件

[转载]《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部分内容
郑金洲撰写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书。作者,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借助于听课、评课的的亲身经历,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身心表现,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和学理说明。
本书从课堂教学特征、教学方法探索、教师的语言行为、课堂中的非语言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突发事件、课堂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变革的总体认识等方面关注了课堂的50个细节,作者把课堂中看到的现象,发掘问题的实质,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并提出了改革的方向。比如:作者在《并非井然有序的课堂》一文中指出: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张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替代传授、灌输式教学。真正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到实处,课堂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失却原有的“秩序”,需要取而代之一种新的秩序。学生动了、活了,教学重心下移了,而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参与状态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出现参差不齐、你快我慢、你说我停、你动我静等一系列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探讨什么样的杂乱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杂乱的类型、动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教师在“杂乱”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会使“杂乱”变得“清晰”,“无序”变得“透明”。&&&&&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一问题也曾困惑过。教学中是否不需要井然有序,环环相扣,行云流水,设计严密,人人称道?如果不去预设课堂教学环节,课堂又会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去细细思考,通过实践得出结论。
教学是一门艺术,必要的教学设计,认真扎实地备课,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堂课的教学教师要掌握好教学内容,并了解学生的情况,才会灵活地驾驭学生,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正常发挥,而不是使自己已经预设好的东西强加到学生头上。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要想人人称道,我认为还是应该以人为本,使课堂教学能够使每个人通过学习都有所收获,而不是需要按什么模式来进行教学,正如有位伟人说过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我觉得课堂教学是一个艰辛的的旅程,不在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中脚踏实地的每一个细节。本书大部分内容虽然只是给我们指出了改革的方向,而没有具体的解决的办法,我想,只要老师明白了解决问题努力的方向,好的办法会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诞生。
& 下面转发该书的部分内容,以供大家欣赏、研讨。(呵呵,
之所以只转发部分内容, 是因为我也只有一部分内容)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现在回答不上来”
在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老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而自己又无法回答上来的问题,会有这样的答复:“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老师现在回答不上来,下课后我们在讨论一下。”这样的答复几乎成为很多老师面对难题百试百灵的妙药。其实,这种应对措施,并不见得恰当。
今天的课堂,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活跃了,课堂灵动了,在对话与思维的碰撞中,学生难免会突发奇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有问题,有疑难,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他们正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之中,在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往往是指向多元,要予以正确解答比较困难。
教师的上述做法虽然缓解了来自于学生的压力,借助于推迟战术将问题的研讨拖后到了课后来解决,但也蕴含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见得都由教师来回答,学生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答者甚至是评判者。既然教学重心已经下移了,那么,下移的重心也包括学生对自身问题的解释、说明、解答。换句话说,学生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第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越来越难以胜任回答的职责,需要考虑其他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学生出身各异,生长背景差异甚大,知识结构彼此不同,视角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对问题进行分析时,的确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他们的出其不意、精灵古怪,常会陷教师于招架状态之中。处此情景,教师不见得所有问题都自己抗,让他自己试着回答或动员班级其他学生回答都是可以的。
第三,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的教学权威形象,甚至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争相提问并比试看谁难得住教师的现象。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样需要探寻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分析学生问题提出的背景、立场、角度、缘由,并将其作为后续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学生有问题,是件好的事情。学生勇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事情。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更是值得大力倡导的事情。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的是,你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和解答者,学生也蕴含着大量的问题解决资源。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2)
“连***都已经举手了”
在我听课中,曾遇到这样一个场景: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学生予以回答。问题提出后,学生稍微沉默了一会儿,一位同学率先举手要回答问题,老师看到他举手以后,说道:“大家看,连***都已经举手了,其他同学要认真思考”,待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后,老师选择了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这看似不经意的做法,隐含着不少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问题。这一句话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样的做法对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想,对这位同学来讲,他不会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表扬和肯定。他或许会想,“连我这么笨或不优秀的学生都已经想出了问题答案,你们更优秀的学生为什么还没有举手呢”,这种心理感受不会让他有成就感,反而是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和参照中体会到更多的挫伤感。教师的这句漫不经心的话,可能使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受到挫折,使其刚刚产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大幅降低,使其进一步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进而停留在教师以为的他不优秀的行列。
对于其他同学来讲,教师的这句话强化了有些同学的相关认识,这位同学在班级里不属于优秀行列,我们就应该比他更有智慧,对问题有更准确的把握,应该走在他的前列。他都能做到,我们要更能做到。在这句话中,教师的认识和看法会有意无意影响其他同学对这位同学的认识和看法。
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按照这一基本主张规范自身的行为。对学生来说,课堂上的每点进步,都是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和鼓励的,如果经常将其在群体框架中进行评价,用群体的水平来评判个别学生的行为,就有可能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减弱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使学生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教师的言行,关乎学生的成长。课堂上的言行,更是起着引导性作用。这位教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在学生观上产生了偏差,用过去的眼光看学生的进步,用群体的标准评判单个具体学生,用不恰当的语言标示学生的行为,反映出的恰恰是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学生,认识自己。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3)
同学们课上不许(不要、不能)------
“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不要走神,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类似的语言,我们在听课时时常会听到,不许、不要、不能,在课堂上不绝于耳。这样的语句有没有可替代的可能,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合适?
不许、不要、不能,这样的说法大多体现在法律规范、行政管理、制度规定等语言中。用这些语言,可以明确被约束对象的行为底线,以及超越这些行为底线相应的惩罚条款。这样的规定,内容清晰,一目了然,每个被规范的对象都有相对较为明晰的概念。
不许、不要、不能,这样的语言也大多体现在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人群用语之中。使用这样的语言的人,高高在上,有时还位高权重,盛气凌人。他们与下属或下代有着地位、权利上的区别,自觉有资格来调教、指导下属或下代,常常借助于这样的语言来体现自身的权威与地位。
这样的语言,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外在于被约束对象的,极少去考虑被约束对象的内心感受,也不会切身去考虑被约束对象间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外在力量对人行为和内心的干预,强制性地要求对方服从相关的规定。
教学情景不同于行政管理情景,教师与学生也不需要保持鲜明的上下关系。教学不是行政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没有科层结构的相关要求,不用一级对一级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的带有行政约束色彩的语言也就不太适宜了,至少不应再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中经常使用或出现。教师与学生在今天应该构成的是一种非强制性关系,教师需要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文化特征,体会学生的生存境况,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切实起到引导性作用。既然如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往时,就要少一些行政性语言,少一些颐指气使的言论。变“不许”为温文尔雅的提示,变“不要”为体贴入微的导引,变“不能”为循循善诱的教诲,在今天尤为必要。规范容易,引领困难;约束容易,提示困难;框定容易,诱导困难。在这方面,我们教师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细节(4)
“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完整------”
“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完整,哪位同学帮他(她)补充?”。这样的教师语言,我们在课堂上屡屡听到,以至于我们有时感到这是教师面对回答问题不准确的学生唯一的处理方法。对这样的语言,我们有进一步推敲的必要。
在这一语句中,教师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不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已有知识经验对这个问题所产生的制约或促进、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原因,而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也就是说,教师是以问题正确答案的获得作为教学的主要旨趣的。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已经知晓了问题的答案,教学实施阶段就是让学生能找到这个答案。如果正确答案出现了,这个教学环节也就结束了,马上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如果正确答案未出现,就要寻找他人来给出答案。答案,对问题的解答,使教师在教学关注的主要对象;学生,学生对问题的不同思考,不是教师关注的要点。
一个人思考问题时常会有其局限性,这是与其成长背景、已有经验、思维水平、认知特点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对问题的分析中,这种局限性反映出的是他思维的真实状态、认识的起始水平。如果教师能够引导他分析自身认识的局限、思维的障碍,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藉此就有可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就会在深化认识中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在多向思维中超越自己的现有状态。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关注重点与学生内在需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前者是教学任务,后者是通过学习中的肯定产生的成就感。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固然重要,并且每门课的教学时间是有相当严格的规定的,超出时间规定常常是不现实的。但是,完成任务有多种形式与途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驻足停留,对学生问题回答不准确原因的即时判断与分析,不仅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也会为后续教学提供支撑。
遇到类似的问题,教师能否进一步设想并实施其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延时对学生的评价等。在教学定位上更多地关注学生而不是单一的教学任务,至少在教学任务完成与学生内在心理需求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在学生的评价上,更多地运用积极评价而不是消极评价,激发而不是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细节(5)
“这个问题同学们听懂了吗?”
教师问:“这个问题同学们听懂了吗?”,学生齐答:“听懂了”。这样的师生对话在课堂上并不少见。教师为了验证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向全体同学提出这一问题,而我们看到学生的应答也大多一致,总是“听懂了”,不作出回答或回答“没听懂”,几乎从未遇到过。
首先,这个问题的答案与解题思路是以教师讲授为手段的,往往是教师针对教学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讲解完毕,再询问学生的理解情况。这里蕴含的问题是,是不是疑难问题都需要教师自己来讲解,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否也可以解决、解释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听到类似的问话,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说明,我们的课堂仍处在教师讲授的支配框架下,是通过讲授传授知识,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理解者,而不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和对话者。
其次,这个问题的提出体现的是教师对自己讲解的不自信。因为是教师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对问题进行的细致分析,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她)觉得已经把问题说清楚了,但从学生的立场来看,是不是清楚了,他(她)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信心不足,也就需要求证于学生。有点类似于我们去菜市场买菜,出于心理作用,觉得心里没底,总是要问问卖菜的商贩“这菜新鲜吗”一样。
再次,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又往往是“听懂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经过教师的讲解,班级里肯定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了,他们的真正理解使他们有勇气有自信说出“听懂了”,他们的声音哪怕是几个人的声音都会产生一定的“共鸣”效应。那些稍懂而又未全懂的学生,处此状态下,也不甘人后,感觉到自己总归有些懂了,回答“懂”也就显得理直气壮。班级里还有一些学生根本未懂,在“听懂了”的“大潮”中也不太适宜发出“逆音”,只能随声附和,或者默不作声。
课堂上,不一定让学生“听懂”,而是经由学生之间的相互智慧碰撞、经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探索“弄懂”,不一定由教师发出是否听懂的质询,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实际活动状态、思维深刻程度等也可以给出相应判断。这可能是另一种选择。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细节(6)
“这个问题回答的对不对?”
“这个问题回答的对不对?”,“对”;“他(她)回答的好不好?”,“好”。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这样的一问一答,教师一呼,学生齐应的现象,我们大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教师问的直接,学生答的明了,课堂气氛很是融洽,可以说是另一种师生和谐、其乐融融的“互动”。
这样的“互动”无疑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帮助。
但在一堂课上,如果这样的对话过多,也会影响教学的深度推进,也会使教学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
课堂需要互动,教学需要对话。在这点上,广大教师已越来越多地达成了认识上的一致,但课堂需要什么样的互动或对话,还需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课堂上的互动是多样的,既有实质性的互动,也有形式上的互动;既有有效互动,也有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互动;既有积极的互动,也有消极的互动;既有单向的互动,也有多向的互动。对不对,对;好不好,好。类似这样的互动属于哪些类别呢?应该说,这样的互动有了互动的形式,问答连贯,相互激发,话语碰撞,但互动的实质性内容不多,含有的智慧性成分有限;这样的互动有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上,但效果恐怕也不能说是明显的、突出的,可以说是一种低效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是由教师引发的,学生的齐答是对教师问话的呼应,相对来说是被动的,几乎也是消极的;这样的互动是教师与学生整体之间展开的,是一种单向的互动,缺乏其他相关维度的互动作支撑。
这样的互动在小学或初中低年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年级稍高,年龄稍长,其效用就变得十分有限了。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7)
你来回答问题。”
“你来回答问题”,教师指着某位举手或未举手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指令。这样的场景在课堂上我们也时常遇到。为什么教师不能叫出这位同学的名字?借班上课还有情可原(但借班上课本身值得商榷),假如是自己一直任教的班级产生这种现象就不可原谅了。
叫出学生的名字,其实反映了对学生的尊重,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重视。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人的标志,在这个名字里,体现着这位同学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特质,也是这位同学把自己看作独立于他人的重要特征。一个人的名字表示着某种特定的意义,正如同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戈德弗莱(H.C.J.Godfray)教授在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评论的那样:“为了科学地理解任何事物,事物需要有一个公认而普遍的名字。”,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也需要从这个人的名字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响亮地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在学生眼睛里一定程度上透射出教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每个名字都有自己的含义,都有和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种特质,对教师来说也是如此。当其他人称呼教师为“你”的时候,教师本人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不尊重,没有将我与他人的区别突出出来,没有关注到我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我想这样的心理感觉教师也会有的。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又何尝不是相同的心理感受呢?!
记得在阅读哈佛大学的某位教授关于案例教学的论述时,他提到,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准确地叫出班级里每位同学的名字,是不可原谅的。作为案例教师要能够引领班级同学积极参与案例讨论,营造融洽的案例分析氛围,就要熟识自己的每位学生,对他们的特征有所了解,对他们的名字更应该烂熟于心。其实,不见得案例教学教师如此,其他教师也应该如此。因此,在教师接手一个班级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认知班级里每位同学的名字。一方面要准确地读出他们的名字,切记读错;另一方面要了解每个名字的含义,也许其父母或其他长辈在给孩子起名字时赋予了这样或那样的含义;多做一些案头工作。这样的话,课堂才会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相互融洽、彼此分享的良好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体现在各个方面。能否叫出学生的名字,也是是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细节表现。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8)
闭不上眼睛的学生
一次听课,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老师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遍课文。”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舒婷的“致橡树”。老师读的确实不错,无论是语音、语气、语调,还是对诗文的理解,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此时,学生又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似乎很难在大庭广众之下闭上眼睛。闭不上怎么办?有的眯着眼,有的一会把眼闭上,一会睁开;有的把双手蒙在眼上;有的干脆将书盖在自己脸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到什么呢?
这样的场景至少提示我们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很难闭上眼睛去聆听教师的朗读。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让自己进入品味诗文、闭眼聆听的状态?一般说来是在私密的状态下。没有了各种各样的纷扰,没有了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个人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心境放平缓,闭上眼睛静静感受诗文的美妙或音乐的奇美。
二是教师为什么没有让学生去朗读,而是由自己越俎代庖呢?在那堂课上,老师首先让学生听自己朗读“致橡树”,然后又找了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一首诗,仍然是由自己来朗诵,同样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听。在这样的场景中,教师实际上是用自己的行为替代了学生的行为,用自己对诗文的理解替代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用自己的感受替代了学生的相关感受。
三是师生在诗文的理解和解读上并没有实现同步共进。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个明显的行为落差,即教师行走在前的示范,与学生理解和阅读的滞后,换句话说,教师的阅读并没有引发学生同样的共鸣,如此一来,示范的作用也就变得不明显了,引领要达到相应的目的也就变得较为困难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并不见得时刻都要思维同步、行为同行,但彼此间的思维碰撞、话语交锋,是不可缺少的,否则,课堂也就难以达到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目的。
这样的场景背后,隐含的是教师对个人行为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学生行为关注程度不够。教学中仍把自己当作重心和中心,没有真正实现教学重心下移,没有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将学生的感受、体验当作自己教学设计的支点。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9)
“教参上也是这样写的。”
记得在听初中语文《白毛女》选场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白毛女的第一场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学生回答时提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穆仁智到杨白劳家去讨债”,“穆仁智要杨白劳到少东家去”。老师作出评述,“无论用‘到’还是‘要’都不合适,应该用‘逼’或者应该用‘骗’”,然后写出“逼”和“骗”的板书。看到下面的同学没有反映,老师追加了一句话:“教参上也是这样写的。”
在课堂上,听到这句话说,我有点错愕。虽然我也知道老师在课堂上得出的认识或答案不少来自于教参,但在课上直截了当地坦承教参上也是这么写的,倒不多见。这里我们佩服的不是教师的坦诚和直率,而是引发的一个待思考的问题,即把教参上的答案作为教学追求直接目标是否恰当?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师越来越倚重教参,甚至有的教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了,对教参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自身的行为越来越受教参支配。教参在中国起于上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洋学堂出现。洋学堂区别于原有私塾教学的重大特点,就在于洋学堂是以班级上课制为教学主要形式的,教师由原有的个别化教学转为班级教学,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法指导作支撑,教参此时应运而生。一个世纪过去了,教参的作用和价值在今天都需要重新认识和限定,教师对教参的态度也应该从原有的简单借用和依靠转变为“参考”和借鉴,但对一些教师而言,似乎还没有做到这点。
我们常说,教学是充满智慧挑战的活动,如果确实如此的话,教参就应该降低其地位和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与即时资源的利用,就应该成为教学的常态形式。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有的教师对教参仍“言听计从”、“亦步亦趋”,没有跳出教参看教学,离开教参写教案。教参的答案不是唯一答案,将这些答案看作教学中的目标指向,并将所有教学活动都维系在这些答案身上,更值得商榷。
退一步讲,即使教参上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答案与教参答案之间的差距,对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剖析,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上述案例中,虽然学生最终也得知了所谓的正确答案,也知道了答案的来源,但并不知晓如何得出这样的答案,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仍处在原初的认识水平上。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0)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课堂上教师这样的问话常常会存在。对这样的问话,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的用意,一是激励学生面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不固守某一固定答案,在思维的发散中产生创新火化花;二是教师对问题早已有了固定答案,而刚才的同学没有给出这个答案,教师转向其他同学作出这样的问话,其目的是期待“正确答案”出现,以便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对于前者,我们持赞同态度。创新教育也好,教育创新也罢,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多样性中滋生创新,在差异性中孕育创意,在个别性中培植创造。在有同学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后,或者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后,抑或是教材上某一已有的结论呈现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案或答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既给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也使得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对该问题的认识。无论是寻找多种答案,还是对既有答案进行评论,都能促使学生围绕该问题谈出自己的观点,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现有问题之间架设起桥梁,从而将自己的认知结构激活。创新是在一点一滴中培养的,教师这样的问话就此意义上讲,有着激发创新的要素在里面。
对于后者,我们持存疑的态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重点难点范围内的诸问题也有一定的看法,这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在围绕一个疑难问题形成先验的结论后,对课堂上出现的不一致的答案怎样引导。如果教师是在第二种含义上使用这一问话的话,那么,也多少意味着教师放弃了引导的努力,只是一味地等待正确答案的出现。之所以转向其他同学,也是在向其他同学求助,期待他们能改变前面同学的答案,给出与教参一致或与教师自己得出的答案一致的结论。这样的教学,重心仍然在答案的形成,而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关照,忽略了引导学生从错误逐渐发展变化为正确。
一句问话,有着不同的取向,其具体含义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来确定。课堂上,有时我们需要关注教师说了什么话,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这位教师是怎么说的?在什么样的情景下说的?怎么说或者什么情况下有时比说什么还重要!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细节(11)
你在想什么呢?
“你在想什么呢?”对于课堂上老师这样的指责,我想各位听课者大多都听到过。某个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或者若有所思,或者有些小动作,或者有点魂不守舍,老师时常会用这样的文化指责学生。这样的指责或批评有效果吗?合适吗?
这样的指责,老师实际上并不期望有答案出现。学生在想什么,并不是老师所关心的,老师关心的是要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课业上来,将关注的对象转移到课堂上要学习的对象上来。对学生来说,要真正让他或她说出自己到底想什么,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能的。他或她所想的,并不见的是他或她所说的,况且在他或她想的内容中,有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份,我们老师不也常讲自己拥有“缄默知识”,说出来的东西仅仅占思维总量的“冰山一角”吗?
课堂上,学生偶尔转移注意力是难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的有效注意力平均在15-2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每隔15-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难免会有所转移。这种转移,是注意力自身调节的一部分,一方面是注意力分散了,可能会影响时下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其正方面作用,即使其有精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后续的课业上。偶尔的转移或分散,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一定益处。
学生注意力转移,原因还来自于课堂教学对他的吸引程度。如果教学是枯燥的,没有激发他或她的学习热情的,学生没有自身参与的机会的,只是旁观者和静听者,注意力难免不分散,思维难免不集中。遇此情况,教师更多地应该从自身的教学寻找原因,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与思维。
课堂上有一些对学生的消极评价,并不见的完全都是不应该的,关键是怎么运用消极评价,运用怎样的消极评价。一味的指责,能换来学生注意力的真正转移吗?讽刺挖苦能使得学生焕发学习的动机吗?我看很难。作为教师,作为成人,我们都有类似体会,遇到类似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是怎样的,我想大家都有一定感受。心同此理,学生也是如此。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细节(11)
你在想什么呢?
课堂上有一些对学生的消极评价,并不见的完全都是不应该的,关键是怎么运用消极评价,运用怎样的消极评价。一味的指责,能换来学生注意力的真正转移吗?讽刺挖苦能使得学生焕发学习的动机吗?我看很难。作为教师,作为成人,我们都有类似体会,遇到类似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是怎样的,我想大家都有一定感受。心同此理,学生也是如此。
想起我上学的时候,数学课上,总是小动作、溜号。但最大优点是不影响别人(优点?),记得一次快下课的时候,老师好像是按耐不住,终于给了我一个算是“消极”的评价:这堂课你是一句没听,一道题没做!可惜,我一直没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再加上我天生的愚笨,终于没能把数学成绩赶上来,这始终是我很遗憾的地方。
现在,在教学上,似乎是探讨老师方面--施教方的多一点,研究学生--受教方的,相对不多,我希望看到更多的来自受教方的想法。当然,这也许脱离了这里的平台了。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2)
廉价的掌声
一位同学回答问题较为圆满后,老师面向全班同学问道“这位同学回答的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老师接着说:“大家一起表扬他(她)”,全班同学有节奏地鼓掌,以示对这位同学的表扬。鼓掌的节奏,在课堂上有不同,最少的鼓三下,最多的达十三下。一堂课上,这样的掌声有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听到这些掌声,看到这些场景,我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鼓掌是发自内心的吗?是真诚地向这位同学表示自己的赞赏吗?这样的掌声到底有多少分量?
表扬、激励是课堂上的重要手段。表扬到位,激励得方,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调动其学习热情,更进一步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在自己学习有一定成就时,获得来自于教师或同学的鼓励。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一个人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学习,只能发挥自己20%-30%的才能,而在有激励的环境下学习,最多可发挥自身70%-80%的才能。表扬或激励既然有着这么大的作用,教师自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重要手段。问题在于,这样的掌声有多少是发自鼓掌的学生内心的,学生有用鼓掌表扬同学的内在愿望吗?
我们今天的课堂,总体上来讲,还是竞争占优势的课堂。一个同学在课堂上获得回答问题成功的机会,往往意味着其它同学丧失了同样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某位同学回答问题正确,对其它同学来讲,有可能恰恰是内心失落的开始,会觉得自己没有能获得回答问题的公平机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的话,很有可能作出同样的回答甚至比这位同学更出色的回答。同时,班上也可能有同学在这样思考问题:我们总是有人爱表现自己,以后让他们表现去吗,我们尽可能地离课堂参与远一点。无论什么样的内心活动,我们都要求学生向这位同学鼓掌,久而久之,是不是会使学生变得有点“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呢?!
类似的表扬手段,还有:所有同学转向刚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共同伸出大拇指。说出:“你真棒”!甚而有之,还有老师让同学们转向那位同学,向那位同学一起微笑一下。这样的场景既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你思考相关的许多问题。
真诚发出“你真棒”的赞美言论,真心地为同学的回答喝彩,真实地呈现出对同学回答问题的赞赏,我们都由衷地欢迎,学生也会感受到这种表扬所具有的神奇力量。虚假的掌声,廉价的喝彩,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微笑,只能渐渐降低表扬的力量。当赞美没有魅力,表扬没有激励的时候,课堂上留下的就是没有内容的掌声,没有意义的欢呼声,没有任何内涵的笑声了!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3)
杨老师对某位同学问题回答的复述
曾经在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姓杨的老师,任教的是高中数学课,教学内容为齐函数和偶函数。在黑板上列出一道练习题后,老师提问一位男生回答问题。这位男生刚从其他学校转来不久,可能是说话有地方口音,也可能是一时站起来紧张,回答问题有点结巴,还带有浓重的“乡音”,课堂上其他同学窃窃地笑,几乎没有人倾听这位同学的答案。杨老师走到这位同学身边,静静地注视着他,也用心倾听着这位同学的回答。这位同学回答结束后,杨老师转向班级所有同学提问:哪位同学说说刚才这位同学告诉了我们什么?他提到的哪些知识是我们到限制为止还没有学过的?
课堂上鸦雀无声,一片沉寂,没有人能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因为没有人认真倾听这位同学的回答,甚至连他的同桌也因与其它同学一样的漫不经心而无法作出回答。杨老师接下去重新复述了一遍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条分缕析地对这道练习题进行了探讨。杨老师讲述过程中,课堂上沉寂极了,真有点掉根针都可以听到。杨老师详细告诉了大家刚才这位同学作出的回答内容有哪些,他提到的哪些知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学到的。
对这种复述,我把它理解为对这位同学的一种难得的正面评价;对这种复述,我把它理解为对其他同学的一种带有艺术性的负面评价。这种复述所具有的评价含义是潜在的,是用一种隐蔽的方式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评判。杨老师没有用这样的语言批评学生:你们都需要注意听这位同学回答问题,你们在没有真正倾听别人回答之前,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杨老师也没有用这样的语言表扬这位同学:大家看,这位同学回答的多好,他对问题的理解多深刻,他已经走在我们大家的前面了。
课堂上的评价有多种形式,有的评价是显在的,是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有的评价是隐含的,是以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两种评价形态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在实际中,我们过多地关注的前者,对后者则理解较少,应用就更少。其实,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能体现我们常讲的教学艺术,在不露痕迹之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在无声无息之间让学生体味到老师倡导的方向。有人说,隐蔽的课程可能才是真正的课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可能才是真正的教育,这话虽不见得全面,但有道理。在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我觉得我们应该多一些象这位杨老师一样的对学生的评价,少一些外在的、廉价的、不能起到促进激励作用的评价。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4)
飞进教室的蝴蝶
春暖花开的时节,教室的窗户开着,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正在给四年级的小朋友上课,一支蝴蝶飞了进来。一位同学首先看到了这只美丽的花蝴蝶,在他的小声惊呼下,其余的孩子也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这支蝴蝶。课堂上一阵骚动,几乎没有人还能关注教师的讲课。教老师看到这种场景,灵机一动,说道:“同学们,大家看,小蝴蝶也来听课了,它是来看看哪些同学在认真听讲,哪些同学没有仔认真听讲,下课后我们在讲评一下。”话音一落,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转向了教室前的黑板,几乎没有再被这只蝴蝶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教师的教学机智体现出来的了,借助于这种机制,学生的注意力扭转了,课堂恢复了原有的秩序。课后,不少听课的老师对这位教师课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发表了赞许性的意见,觉得这位老师具有应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当时,我说了几句不大中听的话:这件事情的处理,反映了教师的机敏与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但这种处理方法并非没有可商榷之处。首先,老师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同学,按照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完全知道小蝴蝶是来干什么的,是来看谁听讲吗?肯定不是。其次,老师承诺课后讲评一次,讲评了没有呢?没有。换句话说,老师的承诺没能兑现。一定程度上,老师是用一种带有欺骗性质的手法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意无意之间,向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一个人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目的达到了,也就可以了。
我总觉得,课堂上没有哪一个问题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大量的问题是两难性的,是进也难退也难左右为难的。上述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假如认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没有发现隐含着的其他问题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局限在“不诚实”的水平上了。课上大量问题是“按下葫芦起来瓢的”,老师既要看到葫芦,也要看到瓢,尤其是要看到正在浮上来的“瓢”。认识到“瓢”的存在,才有可能认识到要进一步解决“瓢”的问题;如果认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谈不上问题的解决了。教师解决问题的水平就有可能永远局限在“葫芦”的水平上。
课堂对教学智慧的挑战是巨大的,一个教师穷其全部智慧有时也难以应对来自于课堂上的压力与挑战。教师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敏锐地察觉到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并且着力对后者进行思考与探索。在问题的深入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智慧和独到的教学本领。不浅尝辄止,不将问题解决限定在表面水平,才能引向问题的深层研究,才能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5)
电源插头掉了
一次听课,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也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这节课刚开始五分钟,突然电脑屏幕一篇漆黑,学生也产生了一些骚动。老师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也很着急,重新启动电脑,没有任何反应。无奈之下,她让听课的一位老师找来学校信息技术课的老师维修,那位老师来后,马上让多媒体的演示回归为正常。原因很简单,电源插头掉了。这节课重新开始,中间“休整”了长达7分钟。
这件事情在我头脑中存在了很久。遇到这样的事情,老师到底怎样处理才算合适?是不是需要打破课堂常态,将进行中的教学强制性地停留下来,待维修完成后重新进行教学?
这样的做法似乎欠妥。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这是任何课堂都有的时间规定,不会因为是公开课就可以延长,也不会因为其他课就可以调整。在这节课上,用于寻找多媒体不能正常运作的原因以及请其他教师帮助解决问题,就用了7分钟,使课堂教学时间也相应延长,不再是常规性课堂。
这个事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多媒体的高度依赖。使用多媒体,本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但当今,有的教师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教学了。没有多媒体,好像自己如何组织教学、如何组织语言等都无从着手了。多媒体的作用是辅助教学,不是替代原有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教师为多媒体所控制的时候,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我的时候。
这个事例,同时也提醒教师在遇到类似事情时,需要多一些机智和智慧。停止教学,让教学嘎然而止,先让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学节奏被完全打破,学生注意力被彻底转移,整个教学处在“真空状态”,即使恢复使用多媒体,学生也久久难以将自己的学习热情转到学习的内容上来。较为理想的做法,就是教师用智慧性的语言描述多媒体失效的现象,仍将自己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学内容上,适应这种变化,使后续教学产生新的状态。待教学到一定环节,学生自学或讨论时,再来查找多媒体问题原因并进而解决问题。处变不惊,随机应变,应时而动,可能是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细节(16)
坐在地上的女孩子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投入地讲课,班级里的不少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女孩子从座位上下来,坐在了地上。教室里一片哗然。同学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个女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女生一看其他同学都看她,反而变本加厉,躺在了地上。老师让这位女生起来,这位女生没什么反映。无奈之下,老师将这位女生拉了起来,并且将她按在了座位上。后半节课,为了防止这位女生再搅乱课堂秩序,老师一直用左手按在这个女生的肩膀上,右手则拿着数学课本。
我看到女孩由坐到躺的一幕,也很惊诧。课后与老师座谈,她向我讲了事情的原委。这个女生在家里不受关注,由于生活在农村,家长重男轻女,以前没有弟弟的时候,还能得到父母的一些关爱。但自从有了弟弟以后,女孩在家里不受关注,家长时常不给她带饭,孩子经常要饿肚子,饿的没办法的时候,有时孩子还要去争抢别的同学的干粮。老师也作了些家访,与其父母进行了一些沟通,但成效甚微。
这件事情,至少给我这样几点启示:
第一,我们常说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动态生成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动态生成,是由于某个知识点的多元理解与阐释;有的动态生成,是由于课堂上学生偶尔出现的错误答案;有的动态生成,是由于某一个偶发事件。对于动态生成的背后原因以及表现形式,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分析。
第二,正如同“功夫在戏外”一样,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很多需要在课外反思形成。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单凭老师即时的反映,很难有一个较为圆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成长经历、学业成绩等,对于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会有较大帮助。“台上五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说法对教师来说一定程度上是适用的。
第三,课堂的突发事件林林总总,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反思与积累中对应对突发事件有了各种方法,而这些方法完全可以显性化,转变为课堂突发事件的预案。回忆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都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发生,教师自身也有着一些处理这些事件的经验,将这些经验加以提炼,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加以分类,将常见事件以及处理方法加以提示,会形成很好的课堂突发事件应对预案。这样的预案,增强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对刚入行的青年教师也是一个很好的引领手段。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mgcache.0是什么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