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北安大润发联合利华招聘一个早8晚5的,他们的活怎么干啊

在联合利华工作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联合利华在职员工不请自来。超长慎入。鄙人2011年7月大学毕业加入联合利华,客户发展部(customer development,以下简称CD)管理培训生,现工作3年零4个月。第一年做品类营运(trade marketing),第二年在外地做经销商销售代表(field sales),第三年做重点客户管理(key account),三年轮了三岗,分属CD的三个function。跨部门来说和MKT的同事接触最多(marketing又分brand building和brand development,其中又以BB居多)。和供应链(supply chain)及研发部门(R&D)不熟,就不comment了。支持部门(财务、HR、后勤、法务)应该和其他公司大同小异,也不讨论。想问如何进U家的请移步,这一篇只谈体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联合利华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即使作为管培生拥有轮岗和更多跨部门合作的机会,我也不可能体验出所有的味道。所以我也不准备尝试用全能视角来答好这道问题,我只会从我这一个小小的点来谈一些所见所思。(排名不分先后,纯粹想到什么写什么)不缩写不幸福单以文章第二段为例,U家人从不说“客户发展部”,只说CD;管理培训生只叫MT;FMCG公司标配的Trade marketing部门在我们公司叫CM(customer marketing 念咔吗);下面又分COM(category operation management)、TCM(trade category management)和CMM(customer marketing management 念咔妈妈,后改名SMM shopper marketing management 念sho妈妈);FMCG公司标配的key account在我们公司叫KC(key customer),总监叫KCD(director)经理统统叫KCM(manager),副经理统统叫AKCM(assistant,简称AK);MKT的品牌建设部brand building要叫BB、品牌发展部brand development要叫BD。除了部门的缩写还有时间的缩写,年至今叫YTD(year to date),第一次看到CNY我在想这一定是Chinese Yuan的缩写吧,其实是Chinese New Year的缩写。不止词组要缩写,单词也要缩写,target一定要写成TGT,forecast一定要写成fcst,真的是能省则省啊!就当我以为已经得到了缩写真谛的时候,一大波人名的缩写正在袭来,James Huang一定要写成JH,潘大明一定要写成PDM——这样的缩写只针对总监以上。这一段虽然不断中英文切换很累,但为了后面长久的省力,应该是值得的。公司架构FMCG的核心部门是市场部和销售部(在联合利华叫做客户发展部,简称CD)。marketing分为BB和BD,BD负责品牌的创新、建立(通常是国外引进)、定位(如何打广告等),BB负责品牌的建设和运营,更多地要和CD共同确定市场销售方案,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CD架构就复杂了,大的层面分为3大function,客户营销(CM)主要从品类和品牌的维度制定生意计划和营销方案;重点客户KC主要负责重点零售商的客户管理、营销方案卖进、联合生意计划等等;区域销售(field sales)主要负责在终端渠道、门店的执行,比如新品快速上架、提升店内可见度等等。区域销售又分传统通路(general trade,主要是distributor DT客户)和现代通路(modern trade,主要是key customer KC客户)。从编制上来讲,MKT要比CD精炼的多,毕竟很多设计、制作、发运的工作都可以外包给agency。MKT以brand来划分部门,一个中等规模品牌的team可能就是1个director带2个manager,每个manager再各自带2个人。CD的话总部和区域的编制又是云泥之别。总部平均1个manager带5-8个人,1个director带3-5个manager,1个VP带10-13个director;区域则是1个manager可能要带10-15个销售代表,而每个销售代表下面还有5-20不等的业务员(以前王老吉加多宝的业务员为抢终端大打出手,一般就是这批人),1个区域的总监独霸一片区域(比如整个华东),下面有8-12个manager。以前开玩笑就说MKT的D手下寥寥6个人,区域销售总监同样work level 3一次可以拖出上千号人,高下立判。但密集度决定工作价值。从这一点上,即使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要承认MKT确确实实才是FMCG最核心的部门。晋升体系Unilever是一个全球布局的大公司,人员架构从work level 1一直到work level 7。普通员工就是1,manager就是2,director就是3,区域性的部门VP(比如北亚区市场部的VP)就是4,区域的head是5或6(根据区域的重要性来排),全球的VP、CFO、CMO啦都是6,全球的CEO是7。同一个work level还分1A、1B、1C、1D,2A、2B(不知道会不会跳过)、2C……以此类推。可以说等级还是非常森严的。晋升会遵循所谓的performance culture,但performance是由你的line manager以及line director来认证的,所以你一定要追求QQ棋牌那种精确的积分晋级制度在这样的公司也是不现实的。但至少标榜的是performance culture,那好好工作一定还是有希望升职加薪的吧。work level 1-7就好像金字塔底到塔尖,人数是递减的,每一层都有固定的head count,所以晋升只能是等到有位子空出来了,你再递补。好在FMCG行业的人员流动率很高,外面的猎头对U家的人也总是盯得很紧,没准哪天你的老板被挖走或者跳走,你就可以上位了。但从上面的编制你可以猜到,MKT的流动率会更高于CD。对于通过MT program被招募的应届生,在公司内的发展前景是大大优于normal staff的。MKT的MT通常3-4年晋升经理,CD的MT通常4-5年晋升经理,身边的例子屡见不鲜。我第一岗的总监78年生人,升到总监只用了不到10年,人称MT中的翘楚。相比之下,normal staff的处境明显堪忧,坑就那么多,每年还有固定数量的新鲜MT进来,重要岗位重要工作也会倾斜给MT,排名不占优、想表现也没机会,所以对于普通员工来说,除非是进来养老混日子或者刷光环接着往外跳,不然真没啥大意思。工作内容三年轮完CD的三岗,对于评价CD的工作我应该还是有发言权的。总结来说就是琐碎、重复,需要细致和耐心。FMCG的低门槛其实是由FMCG工作的低技术含量决定的。CM的工作主要在于协同BB制定后面几个月甚至全年的营销方案、预估销量和产能、分配促销费用、然后就是每天追踪销量、push销售、更新报表、分析达成情况、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从技能上来讲,只要会一点Excel和PPT,有一定沟通能力即可。KC的工作主要是和CM align营销方案、在客户处卖进、搞好客情来更好执行我们的方案、push区域销售做好销量和执行、应收应付账款管理、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从技能上来讲,和CM无差。你大概不会做PPT也问题不大。第二年在区域做经销商的销售代表反而是我觉得相对激动人心的一岗。同样是客户管理,但KC客户的采购只是一个执行者,他遵循他们公司的规范和标准,虽然我们有谈判,但仍然是仅限在一个很小的框架里。说直白点,我们就是两家公司的传声筒,其实没有什么自主权。我第二年管理的经销商的老板是中部一个四线城市的地头蛇,江湖气十足,我上任第一天灌完我白酒就说了一句“你记住我的手机号,只要不是杀了人,都可以打给我“。曾经也因为意见不合,和我前任的销售代表大打出手过,就这么一号人。他是这家经销商的唯一决策者,能影响他也就能影响全盘生意,亦即生意要做好还是做坏,很大程度上和我的sell in是相关的。这就让我一下子兴奋起来了,欣然接受这样的挑战。而且做经销商的销售代表是要带人的,我手下8个业务员都要向我汇报,年纪都比我大,对渠道都比我熟,所以怎样可以管好他们就成了我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段经历可能是我在Unilever三年最宝贵的经验了吧。回到总部,你又成为公司业务流水线上无足轻重的一环,而放出去,虽然仍然受到公司框架的制约,但你毕竟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感觉是在做一些销售、做一些生意,而不只是执行流程。总部的人,言必及“生意”,“这月生意怎么样?”“最近生意不好做啊”,每次听到这类对话,只能呵呵了。同事氛围很多人听到这里肯定会问,所以这是一家有大公司通病(流程复杂、精细分工导致员工螺丝钉化)、工作内容还相当无趣的快消公司,那为什么还要去?为什么不尽早离开?能和优秀的人共事是主要原因之一。以前听一个资深HR说过,职业技能的习得10%靠定向的培训、20%从工作中习得、70%从同事处习得。和一群优秀的人共事的体验一定是不同于和一群平庸的人共事的。Unilever从98、99年开始管理培训生项目,至今15年有余,公司现在的核心骨干全是当年的MT,公司每年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都是MT。而MT的选材标准都是几百里挑一的,如果不是硬实力卓越(比如PKU本硕、海龟名校),软实力方面也必然有过人之处。你身边的同事都是一群这样的人,你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提升,毕竟能和他们同公司同部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你也是和他们同样优秀的人。而从这些优秀的同事身上可以学到的东西更是数之不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人待在一起你不自觉就会奋发图强,至少不能拖后腿被甩开吧;而和平庸的人待在一起你可能就容易怠惰,因为你失去了被淘汰的危机感——除非你有更强烈的外部压力和动力,但那种一般很难,还是自甘堕落居多。和我同期进来的CD MT还有8个,3个复旦的本科、1个复旦本科英国硕士、1个交大本科、1个交大本硕、2个上外。没有谁可以碾压谁,大家各怀绝技各有所长。大家背景相似操一种语言,因为工作属性,大家肯定具有某些共同点才会被召集到一起,比如在大学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比我智商高的没我情商高、比我情商高的没我智商高,但在这群人里你已毫无优势可言了。大家是如此的相似,所以会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又因为如此相似,对抗竞争也就在所难免。你不想输,那你只能自强。这里又要感慨一下,FMCG行业里第一个想出MT项目的人还真是wise。明明是重复无聊枯燥的事业,却找来那么多明明over-qualified的白纸来献策献力精益求精。为什么需要白纸?因为这是一个内向的环境,是不开天窗的温室。所谓的企业文化其实都是温床,而白纸是最初形态的胚芽,是最有可塑性、可以浇灌成任意形态的种子,企业的基因需要这些最根正苗红的种子去传承。一份工作能带给你无非是生存的需求(钱)、安全的需求(500强)、社交和尊重的需求(世界知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动人心的工作和事业让你认同自己创造的价值)。而对于快消公司来说,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其实是较难满足的——尤其对于优秀的MT必然是心比天高那就更难满足。所以公司需要苦心打造“文化”的东西来影响员工的选择(洗脑太难听),而白纸进去就好像葫芦娃里蛇精用迷药催化未出生的七娃——这相对更容易一些。楼主刚毕业的时候认为钱多=自我实现,所以毅然投身U家MT,现如今终于觉醒——其实在这样一个温室里觉醒是不易的,决定到外面去感受更大的世界、体验更激动人心的生活。已交辞职信,月底离职,后往电商方向创业,写这篇文章也算是给自己做个总结。薪酬福利上一段说了,所以这是一家有大公司通病(流程复杂、精细分工导致员工螺丝钉化)、工作内容还相当无趣的快消公司,那为什么还要去?为什么不尽早离开?能和优秀的人共事是主要原因之一。另一大原因就是——钱。其实很简单,employer都比employee精。行业大佬的待遇一般都会低于同行小公司,因为大公司认为他除了钱还能教你技能。但对于MT,快消公司如果没有洗脑成功的话是满足不了其自我实现的需求的,那为了留人,只能给钱了,所以在这一块我只能说是非常给力的(不然HR要打我)。而对于普通员工,薪酬的多少更多只是意味着对你辛苦劳累的补偿,而不是什么真实价值的高低。说点边边角角北亚区总部坐落在上海外环边上。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下来还得坐接驳车(公司有班车固定班次往返接送)现在有三栋楼,LK1(临空1,不缩写真是不舒服)、U66(研发部门)和LK3(新开的),外观很棒,又洋气又好用,空间大,停车方便。上下班有三十几辆免费班车接送到全市各个角落。在上海地面上,这算是非常无敌的员工福利了。弹性工作制。一般9点半前到,不要晚得太过分只要说得过去就行。不打卡。有VPN,下班可以回家加班。平时也可以申请在家办公。周五4点下班。加班多不多分部门和工作来看。忙是一定的,但work hard,play harder,是可以分开的。总部女人多gay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八卦多。U家号称“没有秘密”,东窗一事发,公司全知晓。每天有免费水果供应,先到先得。公司食堂价廉物美(我觉得还行)。大概公司女人多又作,各种嫌难吃,导致风评一般。办公室格局非常open,一如公司的整体氛围,相当透明和谐。有明争暗斗,但没那么夸张。如果你只想做一枚安静的美男子,那你应该会比较滋润。欧洲公司,老板对下属还是比较温和的,经常能打成一片,peer pressure也没那么大。做好手头的事情,是个老实打工的好去处。每年评上最佳雇主前几名是有道理的。毕竟外企,英文算半个工作语言。如果是市场部,那就要做好和老外上司、老外同事飙英文的准备。平时往来一半英文邮件、说话不夹英文不舒服——真不是装逼,有时候是真的沟通习惯了,而且久而久之你会认同这样确实逼格比较高。每年一次大的outing,半年一次小outing,季度一次team building,每月小团队的team building无数,这些是标配。Unilever的领导都很会玩,你不用担心不好玩。抱着U家的大腿,三年多基本把中国跑遍了。同事都是比较有趣的人,没劲的都已经淘汰得七七八八了。年轻人居多,跟你同级的小巴辣子里,除去养老节奏的,其余正负三岁之间。不管工作上怎么样,生活中都是很nice的人。到底是因为企业文化还是仓廪足而知荣辱,我不知道。公司每年有年会,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家庭日(family day),虽然我一次都没参加过……本来我们的slogan就是有家就有联合利华,家庭日应该也是旨在提升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吧。这样的公司极其适合女生。要不是我女朋友已经拿到更大的offer而且也颇有ambition,我肯定极力怂恿她进Unilever。最后的最后从大四那年宣讲会上第一眼相中,认定为dream company,到现如今准备离开,其实对Unilever的感情从未改变。这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行业,但她也在努力完善,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她有各种大公司的通病,但这是这种体量的企业无法逃脱的属性,更何况她在努力补偿员工的感受。分手只是因为不合适,只是因为我意识到我有全新的路要走,也许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这是我必须要迈出的一步,哪怕遍体鳞伤。感激你让我成长、给我力量、也无数次温暖了我的心。曾经炙热的感情从未冷却,多久都不会,毕竟,真的爱过。有问题欢迎到值乎上问我写于上海
谢两位邀请,我其实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我是强迫症重度患者,这个邀请一直出现在我的首页。霸爷已经回答得很全面了,我就挑他没说的,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1. 加入到现在我最满意的一点:有机会按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的成长路线我是Marketing的管理培训生,正如前面霸爷讲的,会轮3个岗:Brand Building(品牌建议部,15个月), Customer Development (销售部,6个月),和Brand Development(品牌发展部,15个月),共3年。首先我要说,这三个岗轮换的设计是我见过的业内最佳的实践,没有之一。所以可以在职业生涯的早期,给管培生一个相对快速的方式成长为职业经理人。但是,其实上面霸爷没提到的是,轮什么岗位、有什么老板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同样是轮Brand Building,在一个每年二十亿生意的牌子,和一个每年几千万生意的牌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是轮销售,销售下面有起码十几个部门,在每个部门你学到的东西、你的视野和对生意的理解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我的职场我做主。即是说,不是根据今年公司这个位置有空缺了,你就去顶上,也不是根据我15个月或6个月的轮岗时间到了,你就得去下一岗。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握自己成长的节奏。我比较幸运,到目前为止,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我到目前对联合利华最满意的地方。当然这是我的体验,不一定适应于所有人。2. 成长是边际递减的,用更快成长的权利换更高的薪水。和第一岗的老板关系很好,他是在这个行业做了7年以上的人。他和我说,在这个行业,聪明的人用2-3年就可以摸索的差不多了,而现在我的经历也让我有类似的感觉。和第一岗的老板关系很好,他是在这个行业做了7年以上的人。他和我说,在这个行业,聪明的人用2-3年就可以摸索的差不多了,而现在我的经历也让我有类似的感觉。如果真的用心的规划自己的每一岗,从每一岗中尽量得到更多,你会在开始的2-3年成长的很快,但也会慢慢发现,收获是边际递减的。我一直觉得那些在公司待了4年以上的人,很多时候都在重复自己。他们越来越有经验,工作做得越来越顺手,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孩子。但他们收获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将自己限定在这个行业,甚至这个公司。外表光鲜的大公司,都在努力招聘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做很多只要高中毕业就能做的工作,当然,在每一个细小的领域,这群优秀的人都能做到更好,但他们往往因此失去了更大成就的机会。花更高的薪水,买断你更快成长的权利。3. 从上到下,透着一股阴柔作为一个标准的北方人,一个直男,我骨子里还常有和兄弟把酒言欢的哥们义气。我悲哀的发现,在这里很难存在。可能也和我是Marketing的有关,我看到的70%以上都是女人,剩下的30%的男人中,有10%已经是你的老板,剩下的20%同龄人中,可能10%是gay,或起码是很阴柔的。 我对gay也好,女人也好,没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我只是很难找到一个直爽、有义气的好哥们。我很喜欢team的同事,但每天吃饭看一群女人叽叽喳喳,我偶尔会想出去散散心,偶尔会反思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偶尔会为我不感兴趣她们的话题而郁闷,当然,只是偶尔。正如在2中提到的,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一直觉得联合利华(或快消)更适合女生多一点。这就是我在联合利华工作的体验。一定不全面,兴之所致,随便说说。不保证客观,只保证真实。以上。不说太多,有问题可以私下联系。
霸爷回答得非常深入了。作为一个进入U家一年时间的normal staff,从normal staff 的角度来回答,对题主及想要进去U家的伙伴可能也能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人2014进入U家,职位是销售代表,地域性轮过一次岗(U家人以轮岗为荣,地域性和部门性,总之就是不停地换,尤其是新人),现在还在尽职尽责地工作中。联合利华的培训系统非常给力,从入职开始,一整套非常完善的培训系统,大致包括在线和实地培训两种方式。对于快速熟悉和掌握工作很有帮助。如霸爷所说,我对联合利华最满意之处在于,能拥有一群优秀的朋友。且不说进入联合利华后工作技能必能提高多少,但是你会发现,跟很多同龄孩子相比,慢慢的就会产生一些差距。体现在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甚至穿着打扮各方面,总之是上进和积极。懒散和懈怠,在U家是无法生存的。跟这么一群小伙伴相处,你必须也是不断进步不断优秀才行,否则都不敢出来混。虽然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小伙伴最多也就是在培训中见一两次,但是,因为优秀的他们,你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看法是不一样的。有很多朋友跟我说,我在联合利华工作一年了,他都不知道我具体工作究竟是啥,其实不是不愿意分享,实在是感觉说了他们也难以理解。实话连我男票在内,因为经常听到,他知道一些DT KC CD SM ASM,等等的英文缩写,但是并不知道啥意思。至于公司渠道,部门,运行流程之类的,压根没办法让他理解。我发誓,不置身其中并经过成百上千的报表数据和各种作业的千锤百炼,根本吃不消。废话多了,回到具体工作。实习是至少三个月,想起来这段经历,我觉得比失恋悲壮多了。跟一个DSR学习了一个星期,老板就给我划了一个大地盘,这个地盘里的每一条街道巷子,每一家便利店批发商铺都属于我,但是却没有一家是有合作基础的。所以,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搞定每一个老板,让他进联合利华的货。五六月份,这座城市天气只有两种,倾盆大雨和炎炎酷暑。我只能风雨无阻。有时候晒得头晕眼花,有时候被大雨困在某条巷子里,突然想起一句诗,你在巷子里看雨,商铺里的人在看你,好在就算哭死也没人看得到你的眼泪。更虐心的,是被各种门店老板呵斥并拒之门外,人格和灵魂被丢在大街上,任人践踏,最要命的是,为了达到公司的覆盖率和销量指标,你必须得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回去求践踏。其实心理落差特别大,好歹也是985出来的孩子。每天挤公交车,把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单曲重复,总之,我是非常敬佩那些冲在一线的DSR们的。但是,其实理性滴说,这种生理和心理上带来的磨练,对我们的成长是必要的,毕竟踏出校园大门,我们面对的就是生存。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要进U家,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要非常强,否则待不下去。开始负责客户以后,工作很自由,理论上是工作完成就可以。但实际上,你会变成表哥或者表妹,在安静的凌晨,穿梭在各种数据和报表里。除此之外,门店工作非常琐碎,周末还没睡醒,门店经理课长啥的就会电话不断,一会工商局检查出问题,一会促销员出问题,一会档期换挡让做陈列。然后最后摔一句话,你要是不马上过来处理,以后有啥事别来找我之类的话。我来帮你把门店管理好了,你是来吃素的吗!!!真想爆粗口没有!!!我想说的是,一线销售人员,工作是非常琐碎的,周末或者休假,电话都从来不间断,常常加班,陪家人的时间几乎没有。工作和生活不分,常常因此跟男票吵架。可能在跟不同的人接触,处理不同的临时状况确实非常能锻炼人,但是会心力憔悴。所以如果你够强大,来U家是不错的选择。在发展空间上,我只想说,比我高三界的哥哥现在还没有升,他升了还有比我高两届和一届的,至少也得五六年吧。当然也有normal staff 三四年升职的,但得天时地利人和,那就是命了。所以上一段那句话,我想改成,所以如果你够强大,并且抱着成长和锻炼的心态,来U家是不错的选择。等你觉得你翅膀够硬了,飞到别处去觅食就好了。现在,我正准备辞职。太繁杂的工作,让我觉得我的整个生活都不好了,毕业时的激情也在繁琐中消磨殆尽。没有工作动力,是痛苦的最大来源。每个人对生活的期望是不一样的,也可能我的选择错误,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对错。年轻的时候,本来就是不断定位自己的时候。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到小伙伴们一些参考。
正在准备联合利华一面,看到楼主这篇写于昨日的文章也算有缘~祝楼主前程似锦!不过看到楼主说同年8个MT都是上海院校出来的我苦闷了……感觉U家和欧家都偏爱本地人= =
如留的下,升的上去,亚太区域注意防gay防人渣!!!!
社招入职,WL 1c,制造。入职U之前,在一家外企呆了五六年,那种boss是外国人,天天能跟你吹半小时牛的企业。 因为地域,家庭原因跳槽到U家。 先说缺点:第一感觉是,口号大过实干。第二感觉是,官僚。第三感觉是,晋升机会全在MT,作为社招人员无机会晋升。再来说说优点:压力十足,可以让人成长。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貌似很开心啊 我姐在上海的联合利华里 老是搞活动的 带家属。然后上次我家狗伤到她了 看了1500 第二月全报销…
本人没有联合利华工作或就实习的经验,只是有一个关系较好的前辈现在联合利华做饮食策划的管培生。作为快消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待遇、发展什么的自然是极好的,但是这种大型的外企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员工内部成长空间一般不会太顺畅,如果没有留学背景或者管培经历的话,在内部继续成长发展有点不现实。
也在准备U家R&D的一面,看到楼主的文章,感觉可以有另一种角度来看待快消,看待U家,非常感谢。也祝楼主在新的旅程里走的更快更稳,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自我满足吧!
联合利华研发工作简单的点在于你可以根据绝对强势的框架来顺势而为,因为制度健全,按流程一步步做就行;同样困难的点也在于绝对强势的框架,你很难跳出框架做事,因为没人希望担风险,这也是为啥我们很难做行业创新,而是跟着大潮去靠体量占据市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联合利华招聘流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联合利华招聘流程
上传于||文档简介
&&联​合​利​华​招​聘​流​程​
​
​
​
​人​力​资​源​管​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铁血聚合阅读 &
联合利华招聘
联合利华招聘介绍
关于 联合利华招聘 的介绍,暂时空缺。
联合利华招聘新闻
本来用以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却演化为给政府赋权。企业对于权力的臣服,让人清晰发现,中国在跨进市场经济的门槛时还拖着长长的尾巴
  [财新网](记者 朱长征)已经暂缓产品调价的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5月6日又接受了上海市物价局作出的2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在表明...
联合利华终于涨价了。据报道,联合利华旗下夏士莲、力士等部分沐浴露涨价了,涨价幅度达10%。
针对联合利华的涨价行为,有业内人士说,国际油价上涨所引发的日化行业原料上涨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而且中国物流运输20%的涨幅企业已经消化不了。以前企业还可以通过推新产品等方式进行...
5月6日,一位记者在联合利华中国总部大门前拍摄。
今年3月在日化产品市场搅起一股“预涨价风”的日化巨头联合利华终于栽在了自己一手炮制的“涨价门”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6日宣布,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
上个月才被开出200万元罚单的联合利华涨价。昨日起,广州多家零售企业表示收到夏士莲、力士两个品牌的涨价通知。
  对于价格问题,联合利华昨日不予回应。
  本报讯 (记者林晓丽、黄佩)昨日,有消费者向本报报料,称在某知名超市发现夏士莲、力士等部分沐浴露涨价了...
联合利华终于涨价了。据报道,联合利华旗下夏士莲、力士等部分沐浴露涨价了,涨价幅度达10%。
  针对联合利华的涨价行为,有业内人士说,国际油价上涨所引发的日化行业原料上涨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而且中国物流运输20%的涨幅企业已经消化不了。以前企业还可以通过推新产品等方式...
中新网5月6日电 中新网财经频道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责成上海市物价局对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行为依法开展检查,并约谈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依法要求其在接受检查期间暂缓原定4月1日执行的调价计划。
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被罚200...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3月下旬,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多次接受采访发表日化产品涨价言论。此行为导致日化产品涨价的信息广泛传播,增强了消费者涨价预期,引发部分城市发生日化产品抢购。上海市物价局决定对其作出2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3月下旬,联...
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责成上海市物价局对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行为依法开展检查,并约谈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依法要求其在接受检查期间暂缓原定4月1日执行的调价计划。
  据悉,3月下旬,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多次接受采访发表...
外资日化巨土巨头联合利华如今面临着这样一个变局:一方面,本土品牌通过深耕三四线市场,想“农村包围城市”;另一方面,家乐福、沃尔玛等昔日的好伙伴不得不收缩一线城市战场。
此前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联合利华终结了以往在中国连续多年的双位数增长,销售额大幅下滑...
02:21:18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欧盟委员会昨天宣布,对宝洁和联合利华处以总额近3.2亿欧元(约合30.2亿元人民币)的反垄断罚款,以惩处这两家日用消费品巨头操控家用洗衣粉价格。
在近3.2亿欧元罚款中,宝洁公司所受处罚最重...
联合利华由荷兰和英国合资公司,所以叫联合利华
联合利华旗下的品牌
[img]http://
1月16日,一名酷似电影《天下无贼》中刘德华模样的男子手举“招聘小偷”的牌子,在南京山西路街头穿梭,引来路人好奇的目光。据了解,该男子名叫金剑华,贵州人,这次在街头通过“招聘小偷”这举动,给过往市民一个提醒,在临近年关的时候,注意防偷防盗,愿天下无贼。 中新社记者 泱波...
作者:徐轶杰 发布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急速工业化的进程,并逐步开始面对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毛泽东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综合利用”的思想,进而作为国家政策并逐步成为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环境保...
[B]南海问题:越南谋划联合制华[/B]
菲律宾士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5日报道,当天上午,约百名活动人士在马尼拉的中国大使馆门前抗议,要求中国人撤出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报道称,抗议活动由旅菲越南学生协会以及菲前议员领导的“抵抗中国侵略运动与联盟”组织。抗议者呼吁菲律宾人和越南人联合起来,同...
越南总理阮晋勇访问菲律宾
5月21日,越南总理阮晋勇率团抵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对菲律宾进行工作访问,并出席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东亚峰会。图为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右)在菲总统府马拉卡南宫与越南总理阮晋勇(左)会面。
据深圳卫视消息:越南总理阮晋勇21至23日对菲律宾...
图为日本苍龙级常规潜艇,有报道称澳大利亚将会引进该潜艇
本文为红鸽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红鸽网()
据中新网报道:在军事领域,潜艇被称为“最高机密的结晶”。日美向澳大利亚提供潜艇技术、共同合作开发的构想正浮出水面。《日本经济新闻》25...
从事制造业工作十多年,做的职位也高了起来,虽然不是专责负责人事,有时候遇到一些紧急的职位空缺,网上招聘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最好的办法还是去人才市场招聘,便于现场拍板。摸爬滚打多年,在人才市场见到的应聘人多了,经常遇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人,也总结出一些有意思的经验,写出...
城管招聘,考官面试
考官:什么学历?
考生:小学没毕业。
考官:打过架吗?
考生:家常便饭。
考官:有案底吗?
考生:刚放出来。
考官:体能怎么样?
考生:还可以,一脚可以踹翻小贩的小三轮车。
考官:敢拿人家的东西吗?
中国驻米兰总领馆黄永跃副总领事(右一)出席威尼托侨团联合开办的“助华课程” 开班仪式。
中国驻米兰总领馆黄永跃副总领事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4月20日,由威尼托华侨华人工商联合会、威尼斯华侨华人企业家总会、威尼斯...
热点图文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合利华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