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保本投资平台保本理财 是不是存款很少?

票据理财高收益保本保息真的靠谱吗?
中华网财经
2014年,当&宝宝军团&的收益率在万众瞩目中跌的稀里哗啦的时候,票据理财以宝宝不可企及的高收益率高调现身。门槛低、收益高让票据贷理财项目在一夜之间大红大紫,成为众屌丝追捧的对象。是&银行承兑,保本保息&的字眼太诱惑人,还是票据理财本身存在屌丝们所不了解的猫腻?承兑汇票有什么理财特性?票据为什么能包装成理财产品?带着种种问题,记者找到青岛银承科技票据宝负责人了解票据理财及承兑汇票之间的种种关联。&承兑汇票是企业重要的支付结算工具。然而企业通过现有的银行系统进行票据贴现存在着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使得大量的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直接导致了很大一部分急需资金周转的中小企业选间渠道转让票据,以获得周转资金。& 票据宝负责人张经理解释说,目前票据宝所涉及的业务就是搭建票据流通平台,使持票人及收票机构快速实现贴现收票。据了解,企业把票据拿给银行贴现,取得资金支持,银行不想垫付自己的资金,打包做成理财产品,募集储户的资金给企业兑付,赚取贴现和支付理财利息的差价,补贴自己的人工成本,这就是票据理财的本源。目前比较盛行的票据理财项目相对于其他理财项目确实有一定的安全保证,比如银承承兑汇票是银行到期无条件兑付的,这相对于P2P投资来说本息有一定的保障,但张经理同时提醒投资人现在贴现也要看是什么银行,一般情况下小的地方性银行的票据不一定给贴,贴的话贴现率也会相应提高。根据票据宝官网()近7天的贴现利率来看,目前承兑汇票贴现率在5.4%-5.76%左右,因此市场上动辄7%-9%的理财产品我们有理由相信是&赔本赚吆喝&的一种手段。,当然理财产品所涉及的承兑汇票是不是在银行托管也有待考证。因此票据理财也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理财项目,在投资前需要详细了解质押票据的详细情况,防止因未知风险造成财产损失。首先假票、克隆票是目前银行承兑汇票的主要风险,投资人最好通过内部系统向发票行进行征询。其次是平台自身的诚信度,这种平台自身的风险多为信用风险,不管是投资哪家平台,投资人都难以直接接触到银行承兑汇票本身,这就是在考验平台自身的诚信度。最后还需要在投资时尽可能地了解到资金的用途和去向,借款人所处的行业等信息。
编辑:nf07 来源:理财产品,保本还是不保本?
银率网原创&&清水&&&&日
  面对银行层出不穷的很多人都很难抉择选择了保本型产品又怕市场环境好起来后失去赚钱机会若咬着牙选择非保本型产品又怕遇上金融危机或是今年巨亏似的状况自己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在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人民币理财产品按照风险和收益的特征划分根据银监会年末颁布的风险管理办法分两类一类叫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也就是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另一类叫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也就是大家说的不保本理财产品然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又分两类一类是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一类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这两类该如何选择呢?  保本型理财产品的特色   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中除了部分浮动收益型产品收益不确定外大部分产品收益比银行定期存款高它的缺点就是期限固定流动性差收益低目前市场上保本型的理财产品主要即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型品种提供保本的信用连联结型产品挂钩型理财产品   目前在市场上比较热门的主要有以下四类产品  第一类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此类产品多为短期产品运作模式以债券投资和募集资金为主收益率一般为%%本金有保障这类产品适合年龄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此类产品暗藏的风险是收益可能不如存款由于目前正处于加息周期中可能会出现产品到期后难跑赢利率的情况建议投资者应尽量回避长期产品  第二类美元理财产品目前银行推出的美元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不等  此外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中也有涉及美元的保本产品承诺到期后最低可获美元本金保证这类产品比较适合手中有一定外汇又不愿意结汇的投资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产品若收益率不到%就意味着赔钱因为现在购买美元理财产品将面临利率和汇率方面的双重损失产品到期后虽然得到了美元本金的保证但如果收益不足%的话实际上相当于折了本  第三类人民币结构性产品它是银行通过购买股票组合股指或者商品期权等以募集投资者的资金作为相应对冲来操作的理财产品大部分偏好挂钩股票且较集中在几大蓝筹股上  购买这类产品的投资者最好是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能够理解产品的基本操作方法的这类产品虽然银行确保本金但如果因为投资者自身原因导致产品提前终止则本金保证条款不再适用大部分结构性产品都是在到期后才能%归还本金的  第四类新股申购类产品虽然新股申购产品是浮动收益产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破发也令打新股产品遭遇寒流但是多家银行推出的单只新股申购产品则相对来说风险较低本金保障比较高  此类产品每当有新股发行的时候便募集资金集中申购新股上市后立刻套现并将本金和收益打回投资者账户这类产品一般不参与网下申购所以破发 对其影响也较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产品存在中签率的问题假如中签率较低那么收益就会受到影响  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特点  顾名思义就是不能保证本金但也意味着高收益非保本型产品复杂我们以前段时间比较火热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为大家说明  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运作原理是银行将其信贷资产通过信托公司转化为理财产品向客户发售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这样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的方式专项用于替换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或向企业新发放贷款这一方式自年起开始盛行在年底这类理财产品异常火爆甚至持续数月市场占比超过 %  信贷类理财产品优势主要有  第一产品购买者可以获得比同期存款利率更高的收益  第二银行可以放更多的贷款  但它的缺点很明显银行在转嫁风险拿着投资者的钱去房贷亏了算投资者头上产品成了中介  投资者怎么办?专家混搭  保本型理财产品适用于稳健型投资家庭在流动资产中适合占有%~%的比例各家银行的产品应在各家银行销售但几乎都有销售下限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使用于追求高风险和收益的投资者且手头相对富裕  既然两者优劣各有能否两全其美一下呢?保本型产品由于投资于货币票据债券市场的理财产品相对安全但收益率相对偏低所以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而信贷类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较高但其不保本也不保收益也让一些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一旦银行将两类产品打包结合各自的优势产品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投资期限在年左右的此类混搭产品预期为%左右半年左右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到%之间个月期的产品收益率也能达到年期定期储蓄水平
在理财产品混搭配置中投资者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一味追求本金安全从风险防控来看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有跑赢通胀这个大前提那么不少保本产品较低的收益率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为此我们建议如果你属于风险承受力偏低型建议用%以上的仓位配置保本型产品但如果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属于中等及以上建议客户选择更多的产品配置一般来说呈∶∶的比例格局即保本保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各占仓位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占仓位的%  当然在混搭产品中投资者还应注意同类产品收益差异化的情况资料显示不少银行在春节之前大打超短期理财产品牌但长假过后进行产品盘点时发现收益率最多相差倍换句话说虽然银行力推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但能否买对产品稳赚不赔还要靠投资者多方比较后自己拿准主意
相关热门文章
精选专题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银率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注银率网微信,理财更精彩!
广发卡出境游WIFI最高三天免费
【热门产品】
文章点击排行榜
问哪家p2p平台比较安全?
&&已解决的问题
新手专享5天20%高收益!
专注国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
注册送100元 最高收益到18%
产品名称预期年化收益购买
各家银行正在玩命推出中,我们随时更新…【】你好,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投资项目,但是风险也是存在的,我们目前做的是金融类的无风险保本理财项目。_百度知道
你好,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投资项目,但是风险也是存在的,我们目前做的是金融类的无风险保本理财项目。
年收益率在20%—40%,如果你觉得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当面交流。
我有更好的答案
收益率在20%—40%,这个太高了吧,有点不靠谱,具体的我认为在15-20这个是可以接受的,我这边就是这个收益,具体的操作我可以跟你说,但是是可以保本的
我们这边做的是期货的理财服务,收益率很多时候在50%以上,但是需要承担最多20%的风险
是不是高了点
你好我们所说的对冲套利年收益率在20%-40%一点都不高,无风险保本,我们是和投资和签署合约的。一年内本金发生有亏损全额赔偿。
可以说一下是什么类型的投资么,确定是保本的么
你好肯定是确定无风险保本的,我们会和客户签署无风险保本合同,期限操作为一年,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有亏损,我们会全额赔偿。是内外盘的一种套利操作,收益也是稳定的,只有客户赚取的多,我们才会有盈利,所以这肯定保证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投资项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4银行理财市场报告:非保本产品占据半壁江山
作者:华宝证券 李真
第1页:2014年银行理财市场情况
第2页: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概况
第3页:2014年银行市场新变化
第4页: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展望
  2.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概况
  2.1.2014年理财产品发行量
  从分月统计数据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且全年产品发行量增速高于去年。1~6月,月平均发行产品 5090个,7~12月,月平均发行产品5785个。从全年发行量看,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65248个,同比增速46.65%。去年这一数字为38.41%,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一些小型城商行和农商行已经注意到理财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始进入理财市场,8月份开始发行银行理财的银行数量激增,由之前每月的150家左右骤升到300家。
  从理财发行时间的角度来看,为应对月末的考核压力,以往银行有“冲存款”的需求,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应对考核压力的工具之一,但四季度发布的236号文打破了这一现象:
  (1)前三季度季末银行理财产品上半月发行数量往往高于下半月的发行数量。如下图显示,银行在 2014年前十一个月上半月发行量都高于下半月发行量,体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月末效应”。
  (2)银监 236号文出台之后,各银行逐渐调整了理财产品发行的时间分布,加大了上半月发行产品的力度,并且在 12月首次出现了下半月理财发行数量超过上半月的现象。
  2.2.产品结构分析
  2.2.1.银行结构多样,中小银行发行热情高涨
  从发行主体结构看,2014年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下滑态势。其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为 28.28%,与 2013年 31.28%的市场份额相比有所下降;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为 26.94%,较 2013年 30.03%的市场份额下滑 3.09%。
  城商行在理财产品发行上增长迅速。年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市场份额由18.89%增长至29.45%,创历史新高,目前已经取代股份制银行成为发行理财产品市场份额最高的银行类别。另外,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随着理财产品业务的扩展,一些小型城商行和农商行已经注意到理财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始进入理财市场。2014年下半年开始发行银行理财的银行数量激增几乎翻倍,新增银行基本都是小型城市行和农商行。小型银行在品牌效应和网点建设上不具优势,发行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是小型银行开拓市场的重要渠道,2014年以来市场份额的大幅上涨也显示了其在理财业务上具备极大的潜力。
  从单个发行主体看,自 2012年以来,始终稳居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第一位,2014年发行数量分别为 5237个,市场占比 8.03%。发行 4977只产品排名第二,市场占比7.63%。退居第三,2014年发行3732只产品,市场占比5.72%。
  2.2.2.人民币产品扩大优势,美元产品领先外币品种
  2004年以来人民币产品在理财产品中的比重始终保持上升势头,由最初占所有产品份额的 10%发展到现在的95%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以人民币为币种预期收益型产品大行其道,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币理财产品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蚕食着外币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
  2014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地位进一步巩固。截至 日,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63386个,较2013年的42846个增长47.94%。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市场优势继续扩大,2012年与 2013年市场占比分别为 92.25%和 96.30,2014年进一步提高到 97.14%。
  人民币理财产品强势的另一面是外币理财产品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2014年,美元、港币、澳元、欧元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分别为 1029个、289个、299个和 167个。2014年,美元、港币、澳元、欧元理财产品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 1.58%、0.44%、0.46%和0.26%。相对而言,美元在外币理财产品中仍有份额优势。
  从外币理财产品的市场结构看,主要呈现出美元产品发行走强,其他外币产品增长动力不足的特点:
  美元理财产品占外币理财产品比重持续回升。2013年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美元理财产品占外币理财产品结束了之前连续三年的下降,开始出现反弹。2014年美国经济延续了强劲的复苏势头,美元持续走强,加大了投资者对于美元理财产品的投资偏好,美元产品占所有外币产品的比例提高到 55.17%。与之对比,港币、澳元、欧元以及其他外币品种占外币理财市场的份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2.3.基础资产保持稳定,独树一帜
  回顾过去十年的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债券和利率类投资标的在理财资产配置中所占比例的逐步扩大,其中债券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由 2004年的4.31%上升到2014年的26.87%,利率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由2004年的2.59%上升到29.88%。由于预期收益型产品在中国的崛起,低风险、固定收益的标的资产在理财资金的投资中倍受青睐,利率、债券类资产因此受益,规模不断扩大。受累于结构化产品发行的乏力,同时由于银行理财资金并不能直接投资股市,股票标的在银行理财发展的黄金十年中表现并不突出,在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中始终份额较少。
  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在资产配置在整体变动不大,债券、利率和其他类资产占据所有理财投资标的90%以上的份额。其中,其他类资产配置比例有所提高,达到36.15%,债券和利率所占比例分别为26.87%以及29.88%。可见由于2014年无风险利率整体下行,为维持理财产品收益率,银行加大了以非标资产为代表的其他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从发行主体类型看,国有控股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上大同小异,集中于债券、利率和其他类资产。2014年,国有控股银行理财资金在债券、利率和其他类资产上的配置比分别为 23.62%、33.92%和 39.40%;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配置比为 27.29%、28.76%和 35.45%;城市商业银行的配置比为 30.28%、29.13%和 32.03%。
  与国内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汇率、股票等领域投资经验更为丰富,这一部分资产在其理财资金配比中相对较多。2014年,外资银行理财资金在汇率、股票的配置比为18.04%、14.84%,这两种资产的配置比例远高于国内银行。
  2.2.4.中短期产品仍是主流,长期产品未来可期
  2014年,期限在 1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小幅回升但依旧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占发行总量的比重为 4.68%。发行期限集中在 1~3个月,占比为 58.50%,其次为 3~6个月,占比为 22.84%。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期限总体较短。
  1-3个月和3-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目前是市场上的绝对主力品种。其中,3-6个月期限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始终变动不大,基本维持在 20%-30%区间当中。1-3个月期限产品近年来始终保持上升势头,其市场份额由 2004年的7.02%平稳升至2011年的35.91%。2011年,主席明确提出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并要求各家银行暂停发行一个月期限以下超短期理财产品。这一规定直接抑制了一个月以内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超短期理财是银行月末、季末揽储的重要手段,为保证业绩银行转而发行 1-3个月短期理财产品以达到揽储的目的,这也造成了2012年开始 1-3个月短期理财产品市场份额的大幅增加。
  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设置存款偏离度指标规范银行月末、季末的揽储冲时点行为。新规出台之后,上半月与下半月之间的理财发行量已经逐步持平,月末、季末集中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的现象已经逐步消除,未来银行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的热情可能不如以往。
  2.2.5.非保本产品占据半壁江山,保本固定份额逐年下滑
  2014年,银行共发行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 20936个,占比32.09%,其中保本固定型产品7577个,保本浮动型产品13359个;发行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44312个,占比67.91%。
  从市场占有率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占据了保本型市场的主体,其发行的保本固定型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3.10%,发行的保本浮动性产品市场占有率28.63%,而其非保本型产品的市场份额不如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体现了国有银行对待风险一贯谨慎的风格。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非保本型产品市场上有相对优势,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90%和31.01%。
  从银行类型看,多数银行发行非保本型产品的热情都显著高于保本型产品。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其他银行发行的非保本型产品占其发行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7.61%、83.21%、71.44%、56.18%。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外资银行,其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以保本浮动型产品为主。
  外资银行历来以发行结构化产品为主,其利用自身投资专业方面的优势传统上更偏向于发行结构化产品。然而随着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投资者对于挂钩各类标的的结构化产品的风险意识彻底提高,外资银行为迎合市场需求,同时利用自身投资方面的优势,逐渐向保本浮动的结构化产品类型转型。
  2.3.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情况
  2014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萎靡导致的信托类贷款需求下降,信托贷款增速放缓,收益率逐渐走低。同时,以各类“宝宝”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基金、银行间拆解利率、债券利率等也在年初达到高点后逐步回落调整,揭示了整个社会无风险利率处于下降态势。信托、债券等资产都是银行理财投资的重要标的,受此影响,银行理财整体收益率在2014年也呈现出高开低走的趋势。
  由于在投资标的中有债券、非标等收益率高于定存利率的品种,2014年全年,各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显著高于同期银行定存利率,1个月以内、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4.43%、5.18%、5.35%、5.41%、5.68%、6.44%,而同时期一年期定存利率为3%,年末降息后一年期定存利率仅为2.7%。
  逐月看,期限较长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往往高于期限较短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体现了“期限溢价”的存在。但是,由于长期理财产品和一个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较少,收益率波动相对较大,偶尔会出现期限与收益不匹配的现象。另外,月末、季末银行揽储的冲时点也会影响超短期理财的收益率。年末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冲高与6个月至一年产品的收益率基本持平就体现了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季末高收益效应以及长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现象。
  统计 2014年公布预期年化收益的产品(不考虑运行结束公布实际年化收益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聚集在 5%-8%区间内,占比为 72.13%。收益率在 8%以上的产品占比0.62%。收益率在 3%-5%的产品占比 25.33%。
  去年我们在年度报告中总结了影响银行理财收益率的因素:无风险利率、期限、发行主体信用,2014年这些因素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对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产生了影响。
  2.4.产品收益率分析
  2.4.1.流动性宽松,无风险利率下降
  无风险利率是银行理财收益率最基础的决定因素。从历史经验来看,银行理财收益率与银行同期定存利率密切相关。从下图可见,2010年末开始的一段持续动作清楚的反映在了同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另外,2012年中的降息也带动了同期理财收益率的下降。
  在2012年之后,在长达 28个月的时间内没有对定存利率做出调整,然而银行理财收益率却在 2013年 6月开始一路飙升,至 2014年 1月份已经达到 5.80%的历史最高点。究其原因,2013年后半段的钱荒造成了社会整体无风险利率的走高,虽然定存利率依然未变,但受债券、信托等标的资产利率提高的影响,银行理财收益率大幅提升。
  进入 2014年后,流动性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央行在年中实施了大量 SLF、MLF等创新型货币工具的操作,年末还进行了28个月来的首次降息,将1年期存款利率由3.0%下调为 2.7%。受此影响,2014年银行理财收益率整体上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理财收益率从年初的 5.8%下降到年末的 5.16%。
  对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时间段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与银行理财收益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相关性达到 0.73,可见利率与银行理财收益率之间存在非常强的正向相关关系。
  2.4.2.集中期限溢价不显著
  2014年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集中在 35天、63天、90~92天、182天、365天。公布发行期限的产品中,85%左右的产品为期限在半年之内的中短期理财产品。
  对于分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可以发现:分时段划分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显示出显著的期现溢价特征,其中一个月以内、一至三个月、三至六个月、六个月至一年的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 4.43%、5.18%、5.35%、5.68%。而集中期限发行的 35天、63天、90-92天、182天、365天产品虽然产品存续期相差很大,但是平均收益率却相差不多,分别为 5.17%、5.34%、5.32%、5.33%和 5.26%,35天产品收益率仅比 365天产品收益率低 9BP,期限对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基本没有显现。
  期限对金融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早已得到公认,对于投资购买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来说,越长的期限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较差的流动性,对于融资方来说相反,因此长期限的金融产品往往需要约定更高的收益率以吸引投资者。这一点在数据量更大的分时段理财产品收益率中也得到了体现,但是在集中期限理财产品中,这一规律似乎失去作用。
  很多银行将短期的集中期限的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安排在长假开始时,用高收益率吸引客户。而产品一旦在长假到期,资金回到投资者账户的时间会顺延至长假结束,无形中拉长了还本清算期,如果资金在月末到期还能达到帮银行冲存款的目的。这样一来就拉高了 35天产品的收益率。63天、91天、182天期限产品都属于一个月至三个月以及三个月至六个月时段产品,收益率本身相差不大。
  2.4.3.刚性兑付导致信用溢价不显著,投资者风险意识待提高
  目前我国发行银行理财产品的主体主要有五类: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其他银行。排除发行理财产品较少的外资银行,总体信用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应该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其他银行。
  金融产品的发行主体信用情况能够揭示金融产品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因此低评级主体发行的产品往往需要更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债券、信托等产品无不印证这一规律。然而从目前国内的银行理财产品情况来看,“低信用高收益”的现象并不明显。目前来看,一年以内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中枢在 4.5%~5.5%,略低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其他类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后者的收益率中枢在 5-6%左右。从 2014年全年发行的产品收益率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其他银行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 4.97%、5.32%、5.44%、5.25%。国有银行的收益稍低符合其信用最高的实际情况。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其他银行的收益率基本相当,甚至以农商行、农合为代表的其他银行收益要低于另两类银行,明显与其他金融产品“低信用高收益”的情况不同。
  对不同期限各类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进行分析,信用溢价情况也并不显著。在一至三个月以及三至六个月两个理财产品的主力期限品种方面,2014年外资银行的发行的产品收益率明显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其他银行收益率也要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产品收益率差别不大,这些现象显然与各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并不相符。
  之所以在理财收益率上产生这种信用模糊现象,很大程度上与理财市场预期收益型产品大行其道有关。银行理财的本质是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产品,然而目前国内银行为迎合投资者需求、同时维护自身声誉,主推的理财产品类型都是类似于“契约式存款”的预期收益型产品,银行在背后提供隐性担保,产品保本保收益。由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依然保持全部按期兑付的记录,并且银行尚无破产先例,投资者在这方面的风险意识近乎于无,因此信用溢价现象并不明显。只要银行继续维护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这种在收益率方面的信用模糊还将持续下去。
  2014年年末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一方面保护了储户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变相提醒了投资者“银行同样存在破产可能”。目前信托、债券都已相继出现兑付问题,一旦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各类型银行之间的产品收益率将很快产生较大的差距。
  2.5.2014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TOP10
  2.5.1.2014年结构化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TOP10
  (,)在 2014年结构化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前十名中占据六席,延续了以往的强势表现。招商银行在结构化产品的探索方面一直走在国内的最前沿,其发行的金葵花系列产品品种多样且持续性强。外资银行虽然在整个理财产品市场上份额很少但是此次在结构化产品 TOP10中占据了一、三位,反映了外资银行在股票、外汇市场上投资的专业优势。另外,(,)此次也有两款产品上榜,以往城商行更专注于非结构化产品的发行与推广,可见城商行在积累了非结构化产品的管理经验之后也开始逐渐将目光投向结构化理财市场。
&&& 表60 2014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TOP10(结构化)
  2.5.2.2014年非结构化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TOP10
  非结构化产品预期收益率前十名中国有大行占据五席,一方面国有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众多,出现高收益产品的可能更大。此次上榜的国有银行理财产品中,国有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虽然名为非结构化产品,但是其产品收益形式是现金收益与实物收益二选一。比如上榜的两款商品即是以酒类兑付理财收益,因此其真实收益情况并不好判断。另外由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依然保持全部按期兑付的记录,并且银行尚无破产先例,投资者在这方面的风险意识近乎于无,因此信用利差体现的并不明显。
  表 61 2014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TOP10(非结构化)
(责任编辑:HF006)
03/18 12:3103/18 08:2103/17 15:2203/17 14:1803/17 11:2303/17 11:0603/16 11:4803/13 21:35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余额宝是不是保本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