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管理公司召集很多年轻人一起炒股票,他们让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失败他们公司买单,赚了利润归你个

东莞市汇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理财实验室写下这篇文章的一刻是日星期五,我国的股市刚刚在过去一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下跌。按照指数大致计算,现在的大盘指数跌回了到2015年3月的水平。考虑到牛市炒股往往赚了指数不赚钱,基本可以确认今年才杀入股市的人已经把盈利都吐了回去,如果选股不慎还可能赔钱,至于给自己加杠杆的配资群体则已经有人跳楼轻生。
在这样下跌的大行情里,还诞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叫恶意做空。其实做空的人又怎么会是现在才有呢?经历过去年的猛涨之后,就不断有人认为股市已经到顶。如何在不上涨的股市里挣钱?当然是做空。可惜认为股市会下跌的空头在上半年被认为会上涨的多头吊打,现在那些买股票赔钱的惨剧,在过去直奔5000点的牛市行情中也同样发生在空头身上。
为什么这些人当时不是恶意做空?无它,并非当时做空的人和机构比现在更善意,只是恶意赔钱实在说不通罢了。
有一个关于股票分析人士的经典小说,说某人豪言明天某股票肯定会涨,可是当别人问及该如何操作时,答曰半仓操作。如果真的认为会涨,为什么空着半仓不去挣钱?如果认为应该半仓操作,又为什么敢说一定会涨?这不叫风险控制,这叫言行不一。可是这样的精神分裂恰恰在牛市中可以得到极大的正面鼓励。
股市整体行情在上涨,你会发现无论依靠怎样的理论,预测起来都是百发百中。就算预测不准确,也无非是半仓少挣一点,不亏钱就不会引起警觉,总认为自己是百发百中的股神——这就是所谓的牛市股神。
遇到相反的大行情下跌时,牛市股神就会现出原形。上涨时没预测对无非少挣点,下跌时没选对时机可就抄底抄到了半山腰,都是预测不太准,下场却是会赔钱。尤其当有些人在牛市行情中建立了莫名其妙的信心,总觉得极端下跌不会发生在中国市场上,屡屡抄底屡屡被套,如果加了杠杆真是想不爆仓都难。
中国金融市场仍然处在非常初级和高度管制的状态,凭什么不会发生极端意外情况呢?要说极端,之前半年多疯涨的行情不是比现在的下跌更加没有道理可言吗?资金疯狂涌入当然可以推高任何市场的资产价格,但这些股票背后的公司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并不会由赌徒的热情决定。
在长久的改革历程中,我们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觉得只要先解决简单问题就好,把改革难题留给后人自然会有更高明的解决办法。对于改革初期,这样可以让大多数人皆大欢喜的帕累托改进仍然比较容易找到,但这样的美妙假设并不可能持续。
21世纪开头的这黄金十年,很大程度依靠宽松的国际贸易局面,以及90年代整个中国经历的改革阵痛。如果我们总是挑容易的办法去刺激经济,最终的结果不太可能是刺激一直有效,而是错过改革的最佳时期后付出更高的代价。回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现在的我们恐怕没道理为保增长的刺激政策自豪,当时没有下狠心改革的事情拖到现在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我们并没有安然度过次贷危机,而是错失次贷危机带来的改革窗口期。
具体到人的牛市股神,他们的熊市结局可以当社会新闻看,无论是嘲笑他们不自量力,还是愤慨无人出手相助,仍然不是什么全局性大问题。可是假如一个国家同样陷入这样牛市股神的熊市结局里,又有谁能救出疯狂的所有人呢?
今日(7月8日)A股再次暴跌,沪指跌近6%险守3500点,金融、石油等权重股领跌,两市近千股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跌5.90%报3507.19点,深成指跌2.94%报11040.92点,逆市涨0.51%报2364点。
盘面上,各板块全部下挫。高速、铁路、机场、券商、船舶、石油等板块均重挫,两市逾百股上涨,近千股跌停。
未来市场或维持震荡式行情 抄底还需谨慎
连续3周暴跌之后,政府出台了不少重磅利好,暂停IPO、资金入市、机构齐心协力救市等,虽然这些政策都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是仍然有些低于预期。尤其是1200亿资金肯定是不够,而操作手法也并非能够解市场的燃眉之急,投资者仍然处于恐慌情绪之中,市场整体还未进入稳定的均衡时期,未来震荡行情还会明显存在。
另外,身处社会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很容易传播,而情绪的持续传染非常可怕。所以,即使是在市场可能见底的时候,由于投资者信心丧失,未来仍可能会继续表现出持续震荡的态势,在这种市场下追涨杀跌具有非常大的风险。
同样,这种行情对于投资者来说要真正实现“抄底”很难,给投资者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加杠杆、可以采取低点分批建仓的策略,并保留一定的仓位。
不过在市场已经处于相对低位时,投资者不妨培养下乐观情绪。毕竟行情总是在绝望情绪中产生、在怀疑中上涨、在一片乐观中下跌。
国家队救市战场大幅扩散
广州万隆认为,尽管周三空头继续无视救市政策,更加来势汹汹的砸盘,两市股指也再次大幅下挫。但所谓的否极泰来,空头经过持续猛烈杀跌后,其力量将大幅缩减,况且当前国家队救市战场也将从权重大幅扩散到中小市值个股上,投资者勿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事实上,本轮杀跌先是有小盘股代表的期指IC1507率先砸盘,负基差持续扩大,带动正股市场杀跌,先跌停的股票卖不出去,只能卖出尚未跌停的股票,造成A股现货市场的小盘股大面积跌停,从而引发恐慌情绪持续不断。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市值个股经过近期持续千股跌停后,管理层也意味到了小盘股是市场人气所在,证监会今日便发布公告称:证金公司将加大对中小市值股票购买力度。盘面上,小盘股代表的、应声而起,打开跌停后快速拉升,意味着国家队救市资金或将燃烧到中小市值个股上了。因此,对近期严重超跌、资金救市、业绩优秀的个股,不应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暴跌之后不杀跌,况且这还在央行支持A股流动性下,其空头持续猖狂后离灭亡自然也不会太远了。因此在持续杀跌过后,对具有产业资本运作、超跌错杀类高成长小盘股,在不应再盲目杀跌,如以下两大主线。
其一,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出手护盘。在断崖式暴跌中,产业资本也惨遭套牢,在暴跌中,产业资本纷纷用真金白银自救,最近大幅增持、回购的上市公司上涨动力与抗跌性强。此类股后市成为股指企稳反弹急先锋可能性大,
其二,继中金所进一步加强监管期指后,证监会也表态证金公司将加大对中小市值股票购买力度。这是提振市场人气的关键,龙头已有资金从其跌停处直接拉升到涨停,近期持续暴跌错杀的高成长小盘股不应盲目杀跌。
所谓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这不仅适用于多头大牛市见顶时的疯狂阶段,更适宜于当前空头疯狂逆政策杀跌阶段。因此,在市场连续非理性杀跌后,对上面两大主线类个股,不应倒在黎明前的黑暗当中,而应坚定风云后便见彩虹的信心。
这一轮上涨不是一个业绩推动的牛市,它是靠预期推动的,预期的变化比业绩的变化要大;这一轮是中国有史以来比较大规模的杠杆牛市,参与面又广、资金量又大,所以导致暴力去杠杆
  2015年带着杠杆的增量资金入场
  此轮行情其实从2012年底就已开始,但是从2012年底到2014年下半年,都是在做投资的一个阶段,真正有大量的进来是2014年降息后,从券商股、保险股大涨那一波开始。
  整个2014年这一波有一个数据可以观测到整个市场情绪的变化,就是两融的数据。当时,两融数据从3000亿到4000亿的规模,在2014年底飙升到1万亿的规模,最高是飙升到6月初2.8万亿的规模。
  这个数据反映了大众资金的入场。现在场外配资的钱虽然关键,但是没有很多数据可以观察,但我们做了很多调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2014年下半年为止,其实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到2015年上半年问题就出来了,随着行情变化这个数急剧增加。整个2015年上半年的行情就是一个单边上涨,几乎没有回调的行情。
  从2015年4月开始我们观察到市场的一个严重的非理性上涨的状态。从我们的经验来说,这个是牛市后期的特征。 2015年上半年,场外配资这一块重点买入的股票其实集中在小股票里面,所以大家看得到2015年上半年大股票和小股票的价格波动差异,差得非常大。
  而这一轮受灾的重灾区也在小股票上面。本来上涨的逻辑第一个是经济转型,第二个是新兴产业的机会。我经历了几轮股市周期,本轮牛市一个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没有业绩增长。我经历的2006年、2007年那一波,其实当时中国经济是非常好的;包括2009年当时4万亿那一波牛市,国家4万亿出来救经济之后,2009年年中就开始显出业绩,但是这一轮的市场上涨它却没有业绩上涨支持。
  我们在大的顶部里面可以观察到两重顶,或者三重顶这样的形态。但是这一轮却是一个尖顶,很少有人逃得出来。我们总结为什么有这个原因呢?一个就是说跟这一轮上涨的逻辑有关系,它不是一个业绩推动的牛市,它是靠预期推动的,预期的变化比业绩的变化要大;第二个是跟资金结构有关系,这一轮是中国有史以来比较大规模的杠杆牛市,参与面又广、资金量又大,所以导致后面暴力去杠杆。
  股灾灾情分析
  从目前股灾的情况来看,我分几个角色来说。
  首先是公募。公募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情况,公募是这一轮受伤比较严重的,但是公募目前有一个数据还比较好,就是公募赎回的情况是相对少的。公募基金有一个问题,因为杀跌杀得太快了之后,一些公募拿了特别多的小股票出不来,出不来又想减仓的时候,只能是卖了一些流动性好的大股票。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流动性好的大股票里面,国家队进来,股价不跌反涨,而小股票还是照样卖不出去。我不知道到最后会有多大的影响。
  第二个角色是私募。私募的投资结构我们还是比较了解的,相比公募来说是趋于保守的,而且私募的仓位限制比公募小。所以在这一轮股灾里面,私募的损伤是远小于公募的,但我们也知道私募里面会有一些人去做了结构化的产品,去加杠杆炒股票。在这一部分人里面是损失特别严重的,这是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到的情况。
  关于核心的两个机构,第一是银行体系。这一轮的牛市,从银行系里面流入的数量是非常多的。昨天有一篇文章,是招商证券做的一个草根调研,研究了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入情况,我们估计这一轮进股市的银行资金是万亿级别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很多是以结构化产品的优先端的形式进来的。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从整个评估体系来说,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被影响,所以这个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至于说银行的利润表会不会被影响到,我们目前没有任何数据去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如果影响到了,最后到底是银行来承担亏损,还是优先资金的投资者来承担,我们也很难去判定。
  另外一个角色是券商。这一轮券商损失会比银行大。券商的两融是最主要的风险敞口。不过,两融标的把很多小股票排除在外,从两融的结构来说,像中国平安、中信证券这类型的股票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主板标的除了超级大蓝筹,也照样大跌,所以我们估计对券商这一块的业务影响是有的。至于怎么影响到券商,首先券商业绩肯定是不太好了,因为券商在这一轮牛市里面,它的最大的业绩亮点就在于两融。其次,现在市场的成交量是一个显著往下掉的过程,券商的经纪业务也会受到影响。我们没有足够的数据去评估到底这个股灾对券商有没有致命的影响,只能定性判断券商可能需要央行支持。目前来看,管理层所采取的一些政策其实是防止这两个主要的金融机构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第五个非常核心的新变量就是场外配资的情况。我们跟很多配资公司的朋友去了解知道,这一轮伤害了很多百万、千万级别的配资客。上周末的时候,我们评估的数据有差不多过半的场外配资情况是被强平了。接下来这些钱还会陆陆续续去平掉,而且配资公司也担心自己被拖下水不开新业务了。从草根调研的情况可知,场外配资的股票主要是买小股票。我们对整个市场的风险评估很容易得出结论,重灾区就在小股票。
  救市政策分析
  前几天证监会发文说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所以很多朋友想既然央行提供无限的流动性,那我就不担心了,抄家伙直接上。但是今天早盘一高开,到后面一路杀下来,冲进去的朋友损失惨重。
  但我们去分析这个文件,其实这个文件是以证监会的名义发出来的。从这个小动作的差别里面我们就能看出来,其实央行,包括保监会、银监会其实在对救市的态度上是有分歧的。
  周小川前几天有一个很重要的对话。他当时说得很明白,就是防止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这显然是央行的核心原则。一个底线就是我不能让股市的风险传染到银行系统里面。所以我们评估下来得出结论:只要你不干预到金融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这些事情是你们自己找的,我不管。
  那么我们去看证监会做的这些事情,客观来说,场外配资这个事情我知道今天很多人去骂证监会。但是它很早想去控制场外配资的事情时,很多人也骂,说行政干预资源配置。现在失控的时候,证监会还是被骂。从监管层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在这一轮股灾里面,最核心的降杠杆的事情,最底线的是防止风险传染到银行系统。
  我们现在去评估这两个杠杆:一个是金融机构的杠杆,一个是场外杠杆。
  金融机构的杠杆有两块:银行资金,券商两融。银行优先资金的这一块数据没有披露,根据草根调研可以知道银行也在快速的平仓。券商两融的数据是有披露的。两融数据最近是呈现一个加速去杠杆的过程。上个交易日降了700亿的两融数据,今天最新的数据是 1400亿,融资余额还有1.6万亿。从这个数据去评估的话,现在是处于一个快速去杠杆的过程,算一个好事情,是还不够,两融余额要下去到1万亿以下才行。
  如果金融机构的杠杆去得差不多了,我们不会看到任何政策出来。从头到尾,这些政策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救赌徒,所以我们看到今天一个非常奇葩的现象,就是国家队的钱在打上证50,在打500ETF。
  另外一个就是在场外配资的重灾区,可以观察两个指标:一个是创业板,一个是中证1000,得去观察它们的成交量和价格波动情况。它们的跌幅还是非常惊人,从目前的评估来看,其实过半的股票是腰斩了,因为全市场有六分之一的股票现在是停牌了,当鸵鸟躲起来。这么大的比例躲起来,未来放出来会补跌,而且会带来新的流动性问题,对于上市公司本身也是不安全的。
  第三,是想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对市场的看法。我们建立了一套指标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去监控去杠杆的进程,这里要密切地关注券商两融数据。这个过程会影响到股价的变化。
  在资金没有流入的一些小股票里面,我们目前观察到成交量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这一轮牛市,它涨的很多是靠重组预期、靠并购预期去推动的,现在市场一跌下来,投资者就不会去当接盘侠了,下跌时候讲故事是没人信的。说到底很多钱是不做价值投资的,但每一轮熊市的底都是价值投资者基于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买出来的。在这一轮杀跌中,我们看到靠预期去推动的股票损失非常惨重。看中证1000、中证500、创业板指,它的成交量还没有放出来,所以我个人对短期的流动性的杀跌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我们现在还观察到一个情况,这些场外配资的,包括场内做杠杆的人,他们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在卖股票。我们已经观察到有被严重错杀的股票,至于说我们什么时候去买,我认为需要大家的勇气,以及对这些公司的了解程度,知道它值多少钱。
  我们需要去注意一些机构重点持仓的踩踏情况。目前市场最缺的就是流动性,但是如果说有机构——特别是大型的机构,它的产品在清盘线附近的话,一个产品清盘会导致整一片产品受到影响。如果多个产品都是买了一样的股票,那么,清盘产品杀跌会带来存续产品净值下去。如果它一个机构全部被干掉的话,那整个所持仓的股票会给我们增加新的一个抛售的压力,这里面又对流动性带来新的冲击。所以我们现在要注意一些机构重点持仓股的踩踏。
  从更长期的基本面来说,有两个东西很关键,第一个是利率。目前来说,利率还是在下行,所以杀跌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有些股票应该是不跌反涨的。其实我们今天看盘面,有些股票它不是国家队照看的那些蓝筹,已经不怎么跌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第二个是企业盈利。现在新兴产业这一块,企业盈利到底会不会因为股灾受影响了?我认为需要进一步去评估。如果说新兴产业的发展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受到影响的话,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到另外一个情况:市场下跌让企业有价值,因为受伤了后也不愿意听故事了,接下来靠盈利去推动的话,这个会迎来一个不错的、真正意义上的慢牛格局。
  附:对蓝筹股、港股、中概股的一些看法:
  1. 我个人一贯主张蓝筹股救市用处有限。蓝筹是没有什么泡沫的,流动性也好,而这次出问题的是没有流动性、估值高的股票。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就可以观察到市场钱很多。蓝筹股跌到某个阶段,它自己就有资金去买了。现在国家队也只敢在这里面去,我打个比方说两间房子,这个房子A在着火,你去救房子B的火,我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正面意义也有,就是这些钱在给市场提供流动性,一些金融机构可能需要这个流动性,但这不是主要矛盾。
  上半年上涨时,其实有一部分股票是没有享受到,但是最近杀跌反而是被砸下来,这里面我认为是存在着特别大的机会,尤其是在最近有些股票已经呈现了比较好的抗跌性。第二个是在一些机构行为上去考虑的事情,因为现在市场开始普遍有一个熊市预期,如果是一些像公募基金,它有仓位限制不得不配置股票时,它会在一些防御性的板块里面去堆积资金,守住所谓的胜利成果——其实已经没有成果了。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得到接下来一些能提供避险功效的股票会得到资金的青睐。比如一些金融、消费、医药股。
  2. 长期逻辑的话,其实我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我看得到利率一直在下行,你看无论是票据贴现利率,还是说余额宝的利率,都是如此。这会给我们奠定一个长期牛市的基础。其实这次问题是股市走得太急、太快了。我跟很多朋友说,我认为创业板的估值泡沫是比纳斯达克更严重的,为什么呢?因为创业板从600点走到4000点花了两年半的时间,纳斯达克从600点走到4000花了七年半的时间,同样一个涨幅里面,你花了别人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不是走得太快了一点?
  现在要关注的是新兴产业的基本面会不会被影响。当时纳斯达克杀跌杀得很严重,因为估值杀下来的时候,市场发现这些新经济隐藏着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就要密切关注新兴产业会不会因为股灾被影响到。如果基本面被证明出来是不坚实的,我相信2000点创业板都顶不住。如果说没有遇到挫折,那这一轮杀跌它可能只是一个估值大幅度修复的杀跌,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没有任何足够的数据去证明这个事情。
  3. 关于中概股回归的事情,我们比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机构都意识到中概股的企业会有内生动力去回来A股,因为A股贵。但是现在还在归途的企业——比如还在拆VIE结构的企业,碰上市场暴跌了,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从我对几个地方的市场整体估值体系理解,我相信A股再暴跌,它的估值体系还是比美股高。这个是我们国家在这个阶段的发展速度还是比美国快所带来的。
  我个人认为中概股回归这个事情还是要继续做,至于说到后面IPO停了会怎么样呢?其实我们今天看到证监会大幅地减掉IPO上市企业数量,它也不是说全减,但市场如果不继续暴跌了,那么我相信这个口子还是要留着的,而且你从中概股回归的整个过程来说,你把整个手续跑完,包括经过拆结构和上市核准,整个手续跑完了之后也得是两年的时间,这两年时间以内能发生很多事情,我们压根不知道,我只能说这些企业会承担着比之前大的风险,就是不知道它到时候回来的时候,A股估值情况怎么样;也不知道IPO是不是放开。但是如果是已经走完了IPO的公司,他们是大大的受益者。我个人是比较乐见于这些股票回归的。
  4. 关于港股,我们4月做了比较大的资产配置的切换,就是从A股换到港股。当时的结论是:要是A股未来继续好,继续吹泡沫,我们港股应该会有比较大的收益,要是A股不好,我们港股应该会有比较小的损失。目前来看,市场是走了这二条路,就是:A股不好,我们港股也有损失,但是损失的幅度比A股小很多。
  但是港股的交易很多国内的投资者不了解,它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两极分化。新兴产业股票很多是小股票,跌幅很大的也同样是这些小股票,只不过泡沫没有A股大,而且机构的资金也不配置很多,就没有我们国内A股现在的问题。
  而且从我们以往的投资经验来看,港股的小股票一旦杀跌起来也是杀得稀里哗啦的。
  当我们去比较港股和A股价值的时候,其实你从AH溢价里面就能够看得出来,A股的牛市启动前,其实A股比港股还便宜的,所以我们当时其实没有怎么去考虑港股的价值。但是A股AH溢价从最低的八十九涨到前一阵子一百四十几的时候,这个东西就很有意思了。
  因为我们知道在A股和港股都上市的这些股票里面,它们是一样的资产,不一样的价格,也不一样的定价机制。在AH溢价高的时候,港股只有A股六成的价格。今天市场走出来了,告诉我们,港股也被A股的暴跌拖累了,但是跌的幅度远小于A股。A股大部分股票已经腰斩了,港股因为之前上涨不是由于重组预期和羊群效应带来的,所以它的跌幅也比较小。而且它还跟A股有彻底性的差异,就是港股的投资者们绝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而A股的绝大部分成交量是散户贡献的。
  所以在投资者结构的稳定程度来说,港股是远大于A股的。我们现在评估港股的估值体系的时候,我们可以这么说,咱们央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放水到今年。如果你认为接下来实体经济会有弱反弹的话,那么港股接下来还会涨,但是如果说我们的实体经济没有弱反弹,那么还继续寻底的话,那港股还是要回到某一个价位。但是它因为在价格上占有优势,A股的跌幅就会大于港股的跌幅。
  至于这个溢价怎么定呢?其实这里面还是有一个差距的,其实像工商银行这些股票,它的港股跟A股的差价其实是特别小的,差价大就在小股票里面。我记得高善文在中期策略会里面提了这个事情,他把相对大的票扣除在外,A股是比港股贵了一倍多。所以你看同样也是杀跌,但是A股的杀跌程度就远超港股。那么这里面你会得出一个结论,杀跌的最核心理由就是估值太高。
7月7日开盘前,沪深两市2781家上市公司中,停牌公司已经达到764家,占比27%,超过四分之一。当日午后,23家公司加入停牌大军,大多停牌时已跌停
【财新网】(记者
)去杠杆引发的本轮下跌仍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熬不住股价连跌、市值急剧蒸发选择停牌应对。7月7日开盘前,沪深两市2781家上市公司中,停牌公司已经达到764家,占比27%,超过四分之一。当日午后,23家公司加入
大军,大多停牌时已跌停。7月7日晚,新增173家公司申请停牌,令两市停牌股票达到1/3。
  截至7日收盘,大跌重灾区的和停牌家数达到449家,不乏一些前期市场追捧的明星个股如暴风科技、中青宝、光线传媒等。至于停牌原因,大多为筹划或拟披露重大事项,也有上市公司抛出定向增发或重大资产重组等原因。例如长海股份称“拟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智度投资宣布重大资产重组。
  “随着股市持续大跌,很多大股东的股票质押和增发盘面临强平风险。当然,避免股价大跌并不能直接成为停牌的直接原因,但是‘筹划重大事项’可以有大股东增持回购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可能,这么说也不违反交易所的规定。”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资深人士称。
  该人士指出,大面积停牌或将带来了新的流动性风险,当基金和产品面临赎回的时候,只能卖出未停牌股,导致场内大规模跌停,带动市场恐慌情绪升级,市场反复暴跌,到最后停牌股照样难逃开盘后连续跌停命运,市场达到均衡的点位更低,所需时间更长。
  另有券商分析人士称,如果大盘继续下跌,预计还会陆续有公司选择停牌避险。
  7月7日,创业板484只个股中仅8只上涨,184只停牌,289只跌停,未跌停的凯尔新材跌幅4.98%,利亚德跌幅3.44%,智飞生物0.05%。当日,创业板指收跌5.69%,下跌141.82点,报2352点,成交9.89亿元。
  虽然创业板指跌幅仅为5.69%,理论意义上已经逼近跌停。在创业板指100只成份股中46只跌停,3只逼近跌停,仅一只跌幅为0.05%,其余50只停牌。在未停牌的这些创业板个股中多只已经遭遇连续跌停,年初至今累积的涨幅已经跌成负数。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创业板指的计算方法,停牌成份股的股价按照停牌前价格计算,造成分子的流通市值没有变化,而实时成交个股股价暴跌,导致实时指数的跌幅没有达到10%,实际上,创业板指理论意义上已经跌停。停牌数量越多,便会累计上述效应。
  6月27日,小米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出席了武汉大学2015年毕业典礼,这是继去年11月参加武大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后,雷军第二次回母校发表讲话。
  确立梦想容易,坚持梦想却很难。雷军结合自己的创业故事,对毕业生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二是要勇于相信坚持梦想的力量。雷军透露,为了准备讲话内容,他前天晚上没怎么睡好觉。
  以下为雷军演讲实录:
  同学们大家好,站在这里话,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因为24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带着小板凳,坐在这个小操场,参加毕业庆典,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大家的心情。
  大家参加毕业典礼,即将迎来人生新的征程,一定是有一点点紧张、一点点迷茫,但是更多的是激动是兴奋,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在这个时刻,我能跟大家讲点什么呢?昨天我想了一晚上,也没怎么睡好觉。我在想,我比大家年长24岁,早24届,作为一个学长,面对这么多学弟学妹即将开始人生征程的关键时刻,我能讲点什么呢?说实话,千言万语,真的不知道应该从哪讲起,而且讲太多是不是真的对大家有帮助,这是我昨天晚上觉得压力巨大的地方。我后来想,我们只讲两点。
  第一点,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
  为什么在这里谈梦想,这是因为回顾我过去走过的路,在我的人生中,我最难忘的就是武汉大学,因为武汉大学在我的人生历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那还是我18岁的时候,大学一年级,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里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在我的人生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书名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叫《硅谷之火》,这本书大概是2块1毛4,1987年出版,书里讲述了乔布斯这些硅谷英雄创业的故事。看着这本书后,我的内心像是有熊熊火焰在燃烧,激动得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接着我就在旁边的体育场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难平静。在武大操场一遍又一遍地走的过程中,我奠定了人生的梦想——日后一定要干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日后自己一定要做个伟大的人。当然,建立梦想是很容易的,我相信每位同学都有很伟大的梦想,但是有梦想之后你是否去实践了?所以在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告诉自己,光有梦想是不行的,要脚踏实地地真正做几件不一样的事情。
  我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是两年修完大学所有的课程。很感谢武汉大学的学分制,从那天开始,我真的修了两倍的学分。我记得去年参加学校校友会的时候,大屏幕上还显示了我当年的学分卡。当我有这个梦想后我真的去试了,发现其实也不难。至少我觉得当年在计算机学院,两年足以学完学院的所有课程。
  在大学的里后来还有第二个第三个目标,后来我都完成了。我在想,在那个年代,绝对不是我比别人更聪明更勤奋。我觉得最大的不一样是我比他们更早地确立了人生的梦想,并且付出了实践。这就是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今天,大家即将走上人生的征程,尽早地确立梦想和目标,并且尽早地去付诸行动,我觉得这是人生的开始。
  第二个建议,要勇于相信坚持梦想的力量。
  有梦想很容易,去实践梦想也很容易,但是坚持梦想很难。你今天能坚持,五年后还能坚持吗,十年后二十年后还能坚持吗?刚才主持人介绍了一下我办小米的成绩,小米我就不展开介绍了,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什么力量让我创办了小米公司。小米是五年前创办的,发布手机是三年半前,小米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和市场(前有苹果三星,后有华为)干到了中国市场第一,全球市场第五。
  这个成绩真的能算是全球商业市场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什么呢?我参与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是金山软件,我觉得金山软件行业的竞争也很不容易。做到2007年,金山上市后我就退休了,我应该实现了在座很多人的梦想,三十岁就能退休。上市了一家公司、卖了几家公司、投资了几十家公司,退休了以后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投资,人生也算非常的圆满。
  是怎样的动力让我愿意再创业呢?你们可能对创业充满了非常多的好奇和羡慕,而且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未来也一定会出现伟大的企业家。在这个时刻我想和大家多说一句,创业绝对不是人干的活,是阿猫阿狗干的活。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你是绝对干不了的,我觉得创业并不好玩。所以在今天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提醒一下大家,如果真的要创业,要做好准备。
  我自己参与了金山软件的创办,深知创业的艰难,那是什么启发我退休以后再创业的呢?是在我在快40岁的时候,有天晚上做梦醒来,觉得自己好像离梦想渐行渐远,我问我自己是否有勇气再来一回。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想了半年多的时间才下定决心,不管这次创业成功与否,我不能让人生充满遗憾。我一定要去试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创办一家世界级的技术公司,做一件造福世界上每一个人的事情,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情。
  做了这个决定以后,我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顾虑。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干砸了,我就晚节不保。所以当时我说服自己,在刚开始的一两年的时间里,要极其低调,高度保密,脚踏实地,直到把产品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站出来说话,我觉得这样成效会大一点。我用各种方法克服了我对再次创业的恐惧、对再次创业失败的恐惧,然后创办了小米。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我相信你们为了梦想都付诸了行动。我要问的是,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四年后二十五年后,你们还有没有坚持梦想的勇气和决心,而且相不相信坚持梦想的力量。这就是此时此刻我给大家的两条建议。
  最后,大家马上就要毕业了,祝福大家前程似锦,事业成功,万事顺利。更重要的一条是,大家开开心心就好。谢谢大家。
作者:刘韬
近期市场大跌,跌得央妈和证监会连放“大招”救市,不过官方的总基调仍称为其正常市场波动调整,不由让人会心一笑,原来“牛”了便是政绩,“熊”了就怪市场。
中国股市历来被称为“政策市”,监管者利用(或滥用?)政策调整市场的方式有很多:降(升)息、降(升)准、降(升)印花税、党媒开腔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别忘了,最重要、最核心、影响最为深远的调整手段,并几乎是中国股市所独有的,其实是IPO发行控制。
上市好比一个坝,监管者手里控制着那个闸。长久以来,这个闸就是众多鲤鱼们梦寐以求想跳的龙门,一旦跳过可保飞黄腾达,乌鸡成凤;但鱼实在是太多,闸又实在太高,所以大部分鱼只能望着龙门兴叹,或者干脆一横心,游到美国、香港那边的闸口去了。
所以,纵观中国股市风云二十余年,监管者控制手中这个闸,主要采用两个方式:
一、筑大坝,修高闸。通过规定IPO要满足的硬性指标,将达不到者一律拦在闸外——而结果,是将以BAT为代表的一众互联网翘楚公司送去了美国、香港,而在创业板放进来一大堆跟创新、创业几乎没一毛钱关系,只能跟着“互联网+”瞎起哄的末流公司;
二、关闸。当监管者自认为情势不好、或内心恐慌、或为安抚人心、或不愿担责、或怕被股民静坐堵门等等的时候,他们就会大手一挥,喝一声“关闸”,从而将闸口彻底关死。至于那些正游过来、或已游到门口、或刚好压在闸底下进退不得的鲤鱼们的死活,则一般不在其考虑之列。因此,从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以来,短短25年中,我们已经历过8次IPO停摆。
对IPO发行控制的上述两种手段,用了20多年,想来监管者自己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在深化改革的呼声(以及长年累月的一片骂声)中,终于将“注册制”正式摆上了日程。
伴随着口头注册制改革而来的,是2014年1月IPO重新开闸,结束了中国股市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停摆(日浙江世宝首发上市后停摆,到日上市的纽威股份开闸,中间近15个月);然而,正当欢欣鼓舞之时,人们却发现证监会竟同时推出了有史以来最莫名其妙、最匪夷所思、最百思不得其解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如今看来,本次“市场化发行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完全取消市场的作用,通过想尽一切方法打压IPO发行价格,让上市公司在IPO时尽可能募不到钱,并在上市后通过连续拉十几、二十个涨停的方式,让打新资金赚取几倍、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的无风险暴利——换而言之,就是赤裸裸的将钱从实体经济中抢过来,送给投机炒作者。
举例说明,2010年中小板共有204家公司首发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净额平均为9.4亿元,上市后20日平均涨跌幅为-5.2%(你没看错,居然是亏损的,估计这轮入市的很多新股民不可想象);而到了2015年,同样是中小板,年初至5月底首发上市20家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净额平均急剧减少至3.9亿元,而上市后20日平均涨跌幅一下暴增至209.7%。
我们再来看看创业板,2010年创业板共有117家公司首发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净额平均为7.7亿元,上市后20日平均涨跌幅为-4.9%(你没看错,还是亏损的有没有);而2015年至5月底,创业板共有58家公司首发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净额平均下降至3.2亿元(2014年更可怜,只有不到2.8亿元),而上市后20日平均涨跌幅更是暴增至357.3%。
更值得一提的是,最吸引广大投资人眼球的新股暴风科技,上市后29个一字涨停,股价从9.43元涨到148.27元,而后更是扶摇一直冲到了327.01元,期间涨幅高达30余倍,市值将近400亿人民币。
姑且不论此公司的基本面,单说这样一家“生逢其时”的“明星IPO公司”,在IPO期间募集了多少资金呢?答案是,1.66亿,而其原因就是公司在发行时无法以市场估值作为其发行估值——受限于证监会2014年所推行的发行制度改革,其发行估值仅为不到10个亿,与市场上对其超过300亿的真实估值相差何以千里计,而即便按照200亿的估值发行,暴风科技IPO本能实现融资也将近50亿元。
50亿与1.66亿,不知已经被疯狂的新股搞得找不到北的暴风董事长冯鑫,在这样两个数字面前,又会做何感受?!
如果认为暴风科技是一个特例的话,那么我们来看看其他公司的IPO对比:我们假设IPO后涨停第一次打开时的估值,是市场对该公司的真实估值,那么按该估值的25%估算其IPO时的理应融资额:
由上可见,对IPO发行价格进行管制,这种所谓的“改革”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遭到了严重挫败。上面这张表格中,最后一列“IPO中公司损失的融资额”,就是那些在IPO过程中本应流向实体经济,流向上市公司,让公司用于扩大生产、发展业务、拿地盖房、解决就业、投资收购的资金;这些资金原应在实体经济中循环,而如今却白白送给了“专业打新”的投机资本,巨额资金由此远离了实体,并不断推高中国股市本以十分浓厚的投机氛围。
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就是新股在发行审批管理的基础上,加上不得超过23倍市盈率定价的官方潜规则(没有明文规定,但是22.98倍屡屡出现的事实已成秃子头上的那啥),使得限量又限价的新股成为市场最为追捧的短缺品。在市场疯狂拉高新股的同时,新股又反过来成为原有上市公司估值的标杆。这是今年上半年中小上市公司估值飞升的总根源。
管制的发行加上管制的定价,一方面使IPO企业失去IPO筹资权,本身损害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同时,畸型的新股定价及其后疯狂的拉升使所有上市企业失去投资价值。笔者认为,这才是近期市场暴涨暴跌的总源头。
注册制本应朝向尊重市场的方向,但2014年在注册制口号下同时推出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却掉头大踏步向后,其情实令人费解、可叹与可笑。
怎么办?很简单:
1、马上、直接废除新股发行定价的管制(或者官方声明从来不存在这个管制,也行,但其标志是必须有新股破发。
2、见上面第一条。其他的,市场早说透了,多言无益。
周日关于证金公司与汇金公司的两大公告,可以帮助稳定大盘指数,也解除了市场对券商两融强平是否会引发市场流动性危机的担忧,但对目前股价过于偏离价值的“神创板”脱离危机无能为力。期待迷失的监管找回自己的信念与原则,回归自己的监管职责,让市场回归长期信心
  【财新网】/火线评论(记者&)整个周末,关于的讨论充斥各个微信群。过去三周,中国上证指数超过30%的跌幅,使得A股回到了4月份时的股指水平。虽然距离此轮行情发动时的山脚还远,但疯牛的图形已经被破坏,投资者信心已失。
  救市,救的谁?应该救谁?为什么要救?为什么是现在?现在不救,结果是什么?如果救市,让谁救?应采用什么措施是适当的?救市的代价是什么?
  这是一连串的问题。不过主张救市者简单地跳过了其中的大部分疑问,而直接跳到了答案。
  他们认为目前A股的下跌已经在中国构成新一轮金融危机,危及中国的金融稳定,因此国家应该学习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拿出7000亿美元来救市的魄力,要汲取美国让雷曼倒掉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教训,成立平准基金救市,资金来源由央行提供,买入各类股票,最好买到力挽狂澜、牛市重来为止。
  这样的声音是这样的激奋响亮、传播甚广、不容质疑,并对政府部门构成围压之势,首当其冲便是火炉上的证监会。
  “ 监管已经迷失了。”监管者之前的诸多“救市”政策徒劳无功,有观察者如此评价。监管者何时能从混乱的噪音中找回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让市场信心回归?这首先需要回归监管职责,此时要持续管好杠杆和场外、场内融资,也需要回归股票注册制的正常推进轨道,做好监管者应该做的事。
  7月5日,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公告,中国证监会宣布证金公司将获得央行的流动性支持;财政部旗下的中央汇金公司则宣布在过去几天,已经斥资买入ETF。这些实质性行动可以帮助稳定大盘指数,也解除了市场对券商两融强平是否会引发市场流动性危机的担忧,但对目前股价过于偏离价值的“神创板”脱离危机无能为力。
  该不该救市?
  政府救市的前提,应是看到金融危机发生,危及金融稳定,存在系统性风险。
  何谓金融稳定?欧洲中央银行有关金融稳定的定义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表述为:金融稳定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一种状态。换言之,金融机构无法再正常运转,并且风险具有传染性,引发系统性危机。
  目前金融市场中的股票市场短期内发生了30%的下挫,这是一种不稳定。但这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几何,又是否会引发系统性危机?
  现在看来,暂没有金融机构陷入困境。
  市场担心,如果继续下挫,可能造成平仓平不出去的踩踏事件。不过,这目前还没有变为现实。7月3日上证的成交量6481亿,两市成交仍过万亿。而券商资本金0.92万亿,券商两融的杠杆率1:3。券商两融2万亿基本还在安全线,即使迎来新一轮平仓潮,只要平得出去,券商并无风险,这个市场就还在健康区域。
  有人担心银行理财资金入市遭遇风险,最终造成银行的或有负债,形成不良。银行理财入市,主要是通过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等通道,通过结构性产品入市,对接各类融资行为,这部分市场估计规模在1.5万亿元;或直接做了券商两融资产的收益权质押。银行理财因为对收益要求低对安全要求高,本身属于配资中的优先部分,即使到了平仓线,平的也是次级。真正恐慌的是各类次级产品的持有者,他们是高杠杆的高收益者,在稳赚不赔的时期,这里面还有各类关系户,利益复杂,原本收益惊人,突然末日来临,危如累卵。
  还有一块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规模不详,市场中有预期在1万亿左右。不过,银行对股权质押的质押率是40%左右,也就是当市值跌去60%时才会形成损失。不过,市值的下跌会造成银行要求补充抵押品,这会造成一些投资者的资金紧张状况。
  虽然缺乏整体的压力测试与数据统计,但综合各方情况,金融机构在此轮行情中,目前处于比较安全的地带。面对现在股市风云,5月底总资产超过180万亿的银行业方面,传来的消息都颇为淡定。
  简而言之,目前股市最大的风险是杠杆融资者的亏损;追涨杀跌、缺乏对冲手段的散户的亏损;现在还得再加上监管当局的信用,对其它阶层影响有限,距离系统性风险爆发尚很遥远。
  央行晃晃钱包
  监管者当然也可以未雨绸缪。
  股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一直比债市小得多,但始终是个话语权十分强势的主体。在市场的呼声中,监管部门、国务院遭到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中国证监会一步步被推着走,该做的、不该做都已经做了。
  7月4日周六,21家券商在证监会开会,出资1200亿投资蓝筹股ETF,并承诺4500点以下,券商自营股票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券商是无奈的,自身本无太大市场风险,但监管意志胁迫了他们。谁都知道,这是螳臂当车,泥牛入海。券商因此亏损,谁为此负责?当日下午,25家公募基金发布倡议书,承诺看多。此前,13家私募大佬亦联合发布倡议书,表示看好市场的前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此类倡议是苍白的,他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投资者负责,“为国护盘”这样的口号只是一句私下的玩笑罢了。
  7月5日傍晚,证监会公布刚刚增资为1000亿元的证金公司将获央行各种方式的协助,获得流动性支持的消息。但相关具体操作步骤,目前没有披露。证金公司2011年成立,主要职责是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转融通服务,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监测分析全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情况,运用市场化手段防控风险,以及中国证券监督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职责。7月3日,证监会刚刚把证金公司的资本金从240亿元增加为1000亿元,增资方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类似机构。
  央行给与这样的“协助”的前提应该是,如果市场再跌,两融强平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连带券商出现问题,央行将提供流动性支持。这意味着救市论的假设被击破了,也即:金融危机并未真正到来。
  通过证监会的公告,央行此举无非再度强调了如果金融危机到来时的安全线。即使央行现在不表这个态,到风险真正发生的时候也不会坐视不管。
  央行晃了晃钱包,这个钱包确实是一张无上限的信用卡。不过是否打开钱包,需要证明真的危及了金融系统的稳定。从过去央行处理金融危机的做法看,必须要有人为危机付出沉重的代价,从银行改制到券商综合治理,多少行长、牛人锒铛入狱?若非如此,会有巨大的道德风险。
  如果仍将此举解读为央行为证金公司提供无上限再贷款来建立平准基金,实在是太过一厢情愿。
  去杠杆还是加杠杆?
  这次股市下挫的核心,有位券商高管的分析十分到位,即有毒资产加杠杆。
  有毒资产是什么?就是被加了杠杆的资金炒到天花板,而公司真实价值还在地板上的股票们。尤以创业板为甚,即使目前的股指水平也还在2007年的高位,平均市盈率仍超过90倍,中小板PE56倍。
  这次是A股第一次加了杠杆的牛市,按之前的数据,券商两融2万亿,场外配资,按证监会的数据,到6月29日是5000亿左右,在那之前,总量是多少,证监会未公布,市场的普遍估计,在5月中旬最高峰,场外配资也有2万亿。
  去杠杆引发的5100点上方的崩溃,导火索是6月23日证监会下令叫停的场外配资。这个去杠杆的过程非常痛苦,股指近1500点的大跌在短期内发生,直接受损的是高杠杆的投资者自身。
  但此时,证监会宣布对场外配资调查结束。就如在3000点、4000点的时候,证监会没有对混乱的场外配资动手一样,现在因为在下跌过程中,监管部门是否可以再对高杠杆的场外融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尽管场外配资的资金来源是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机构,但嫁接投资者的配资机构利用恒生HOMS系统配资进场,仍需要走券商营业部的通道。因此一旦证监会要下定决心查场外配资,是一定有手段了解控制的,就像6月23日时突然宣布券商不能违规为场外配资机构提供通道一样。
  如果不能管住杠杆,救市只是在继续扩大风险。在过去两周里,证监会的原则已经在外部压力下发生了巨大的扭转。(参见7月6日财新周刊《》)如果监管当局进退失据,忘记自己的职责,场外配资公司的行为不受监管,当前造成市场下跌的去杠杆行动会演变为新一场加杠杆。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不少场外配资机构已经向客户发出信号,配资业务一切正常。
  谁在诱多绞杀
  现在,市场一些参与者肆意放大国家队进场救市的消息,最近互联网、社交媒体传播此类谣言甚嚣尘上,以至于证监会官微也发布了对谣言的笼统谴责。谣言太多,难以一一举证。
  谣言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一些投机者的有意为之,诱多杀多,已涉嫌市场操纵。
  监管者出于救市的立场,通过种种政策,希望投资者回到这个市场。然而这一样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可能中了类似的圈套。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因为盲信政府救市而杀入的新资金,一方面成为了沉重的套牢盘,对市场本身的反弹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说轻一点是行政手段扰动了市场。说重一点,一片良苦用心最后却作了帮凶。
  正如一位前监管人士的评论,主管机构的行政化及非专业化在这轮下跌中教训深刻,部分股市所谓的民意裹挟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是在所谓“民怨”沸腾下,草率出台一轮轮毫无章法的救市政策,协助诱多绞杀,市场也许还不至于这么糟糕。
  比如,现在限制卖空,影响套保机制发挥作用;要求券商拿净资本入市,券商、基金因此亏损,是否可以起诉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可否为稳定指数就要求券商以牺牲风控和利润?
  入市还是离市,看好、看衰哪只股票,这应该是高度分散的投资者决策,来发现价格的过程,也是市场化的真谛。中国最危险的就是政策之手的介入,造成投资者过于一致的预期,从纵容所谓国家牛的提法,演化为市场与政府的博弈乃至“对决”。市场不再关心哪只、哪些股票股价回归的基本面,而只关心国家队的入市规模和时间,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多,市场机制让位于这样的游戏机制,何时才是头?
  她从小就有着许多异想天开的梦,做钢琴家、乐队指挥、办摄影展、环游世界、出一本自己的书等等,却常常因此被人嘲笑:“白日梦!”而她却倔强地在日记里写下了梦想清单。
  这些记录在案的梦想,时刻激励着她朝着梦想出发,从17岁开始,她用心追逐梦想,一个一个地兑现了梦想清单上的内容,而这一晃就是9年过去了。
  她就是追梦女孩孙一帆,出生在美丽的泉城济南,是个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的女孩,17岁那年以全额奖学金得主的身份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去学校报到之前,有一个月的时间,恰好钢琴考级也在一个月后进行,她想趁此机会,兑现梦想清单上的钢琴考级梦。
  小时候,她学过6年电子琴,年年考级成绩都不错,后来因为功课紧张搁置了。而此刻,梦想锐利地刺激着她,她要去实现它。妈妈觉得她是异想天开,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实现。而爸爸支持她,特地从朋友那里借来钢琴给她练习。在这一个月里,她除了每周去找老师学习两节课,其余时间都把自己锁在家里,每天练习10个小时,手腕受伤了,她抹红花油;指肚儿磨得钻心地疼,她缠上绷带继续苦练。功夫不负苦心人,30天后,她顺利通过了十级考级,尝到了圆梦的甜蜜。
  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之后,在学校举办的音乐会上,孙一帆被台上指挥家的风姿深深吸引,梦想清单上,做乐队指挥的梦想再次萌芽。她给曾担任过新加坡国家民族乐团总指挥的蓝老师写信,倾诉了自己的梦想。蓝老师决定让她参加乐团的排练。从那天开始,她每周都去乐团参加排练,从曲目选编到舞美灯光,所有的环节都认真学习,虚心向老师求教指挥艺术。在年末的学校汇报演出上,她面对座无虚席的观众,从容地指挥100多人的乐队倾情演奏,大获成功,终于圆了指挥梦。
  2011年,孙一帆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进入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英国巴克莱投资银行工作,这个职位收入高,发展前景好。可是每天一成不变的节奏,让她感到非常枯燥,梦想清单里的梦想再一次跳出来,折磨她的神经,她决定辞职去环游世界。
  面对她的选择,爸爸妈妈不同意,觉得她舍弃这么优越的工作去流浪就是瞎折腾。她对父母说:“也许未来我可能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工作,但是环游世界是我从小的梦想,我不想因为没有去实践而遗憾终生,我要兑现我的梦想清单。”
  孙一帆踏上了寻梦之旅。她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出发,途经伊朗和中亚五国陆路回到家乡,然后又去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她在撒哈拉沙漠,蜷在睡袋里看满天星斗,也坐着热气球从空中俯瞰过埃及古老的寺庙遗迹;她在希腊圣岛看了世界上最美的日落,也在菲律宾的大海里与鲸鲨一起游泳;她走过朝鲜的三八线,参拜过印度的神庙;亲吻过两个月大的小老虎,还当过20多个陌生人家的沙发客;她在印尼遭遇过火山爆发,在荷兰和比利时的边境被人围攻,在菲律宾被持枪歹徒抢去相机,还被打得头破血流……就这样,孙一帆凭着一腔热忱,边旅行边工作,自己筹集经费,克服重重困难和危险,去实践梦想,周游了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
  旅行过程中,她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记录了旅行中的种种见闻。旅行结束之后,她在新加坡和济南举办自己的摄影展,并出版了自己的书《世界是我念过最好的大学》,分享了自己的旅行故事和感悟,感动和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孙一帆用自己行动宣告:梦,不止是想的。趁着年轻,赶紧去兑现你的梦想吧。
中国当局加大力度,试图恢复投资者对连连下跌的国内股市的信心,为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迎来行情震荡的又一周搭起舞台。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昨晚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表示,中国央行将给予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ecurities Finance)流动性支持,以“维护市场稳定”。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是向券商提供保证金融资的国家实体。
证监会宣布这一决定之前,券商、基金管理公司以及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的企业纷纷在周末承诺帮助稳定市场信心。中国证监会在上周五表示,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将进行增资扩股,使注册资本增长三倍,增至1000亿元人民币(合160亿美元)。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进而可以向一只12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基金放贷,21家券商正要推出这只平准基金,在股市起到维稳作用。“在17%的市值由保证金贷款支撑的情况下,政府会尽一切努力阻止一场真正的市场崩溃,”研究中国证券的专家卡尔o沃特(Carl Walter)表示。
自沪深两市上月从高点开始回落以来,投资者已经失去了近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年度经济产出的大约三分之一)的账面收益。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上周五分别下挫5.8%和5.3%,为20余年来最惨的三周跌势画上句号。
支持市场的措施包括,28家已获准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公司自愿暂停IPO,以及25家基金公司承诺买入各自基金的单位并持股至少一年,以帮助稳定市场。
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专家侯伟(Fraser Howie)表示:“这些措施几乎每一个都散发出恐慌的气息,而且非常短视。市场又将迎来疯狂的一周。”
中国证券业协会(Securities Association of China)表示,只要上证综指低于4500点,21家参与建立平准基金的券商就不会抛出股票。该协会补充称,其会员“对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充满信心”,它们还将回购自己的股票,以支撑市场。上证综指上周五收于3686.92点,比该协会的目标水平低了大约20%。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张明表示:“如果采取所有这些措施之后市场没有攀升,那就意味着投资者已经对政府失去信心。”
对于正在以近25年来最慢速度增长的中国经济,此轮股市大跌发生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放缓至7.4%,今年首季又降至7%。第二季度的数字将于7月中旬出炉。
上月,中国央行出台了去年11月以来第四次降息措施,还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政府成功策动上海股市开盘跳涨,但上涨势头能否持续下去?
上证综指在开盘后的头一分钟内跳涨7.8%,但这一涨幅没有维持多久,不到15分钟,涨幅就收窄到3.8%,说明投资者正在利用这一上涨出货。
花旗银行(Citi)分析师表示,中国政府政策制定者出台的稳定股市举措,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内提振市场信心。不过,他们预计杠杆投资者会继续减仓。
他们写道:“尽管这些举措对提振市场信心有帮助,但我们相信去杠杆过程仍会继续下去。此外,考虑到近期中国政府的行政干预,人们可能会对中国的改革产生担忧,这也会限制指数的上涨。我们的计算显示,到目前为止,只有四分之一的融资买盘被强行平仓。”
据花旗计算,中国股市融资余额已较峰值减少16%。但我们从下方第二张表中可以看出:股市融资余额仍大大高于一年前。花旗分析师表示:“去杠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代持业务如何操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