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软件对路径c:/report.bmp的访问被拒绝淘宝会员名怎么改回事 淘宝会员名怎么改改呀

当前位置: >
> foxcbmp.dll
foxcbmp.dll
foxcbmp.dll
DLL大小:未知
DLL语言:简体中文
DLL授权:免费软件
更新时间:
DLL类别:F
应用平台:
网友评分:
内容介绍热点排行下载地址相关文章
fmodex.dllframedyn.dllfmod_event.dllFlash.ocxfaultrep.dllffmt.dllffmpeg.dllFTD2XX.dllfixr.dllFBPR_RUS.dll
foxcbmp.dll
CopyRight &
JB51.Net , All Rights Reserved所有回答(3)
不能这样做。
不管这个图片是在服务器端还是在客户端,如果是在客户端,更不可能这样做,也绝对做不到。如果在服务器端还是可以做到的,需要权限,web开发中的路径,需要严格的相对路径,而不是绝对的路径。
园豆:9514
绝对路径: http://&& ,要不就相对路径。
当用浏览器打开你的网页时,浏览器 解析到一个 C:\zp.bmp,这个路径时 识别不了,不会发送http请求。
园豆:2458
System.Drawing.Image bitmap = System.Drawing.Image.FromFile(@"c:\zp.bmp");
bitmap.Save(Server.MapPath("images/")+"zp.bmp", System.Drawing.Imaging.ImageFormat.Bmp);
Image1.ImageUrl = "images/zp.bmp";
&&&您需要以后才能回答,未注册用户请先。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下载|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bin2c.exe 绿色免费版下载-编程工具|零度软件园
_官方软件下载_绿色软件_游戏下载_值得信赖的下载站!
您的位置: →
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bin2c.exe 绿色免费版
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相关软件
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软件介绍
软件标签:
Bin2c.exe是一个可将bmp格式图片转换为C代码数组的工具.可以转换,但是不是转换出来的结果不是数组转换结果对我来说足够用了,帮了我大忙了,谢谢。使用过,感觉效果很不错,对编程很有用转换出来 确实不错,可以用,而且方便还可以, 数据格式是10进制的, 如果数据格式是16进制的, 会更好一些。
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预览图片
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bin2c.exe 绿色免费版下载地址
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bin2c.exe 绿色免费版高速下载器地址:其它下载地址:
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下载说明零度破解版软件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发现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么下载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请点击右上方的 下载帮助 可以看到具体的下载办法。
零度所有软件经过严格安装检测,保证不会有任何病毒木马等信息,请大家放心使用;大家在安装的时候务必留意每一步的Next;强烈推荐使用 网际快车 或 迅雷下载 下载本站软件以获取最佳的下载速度。
本站提供的软件,统一的解压缩密码是:。
零度提供的软件包含破解版和注册码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上述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如果您觉得零度还不错,请把零度加入到您的收藏夹里 以便下一次的访问 ^-^ ^-^
我要评论bmp图片转换为C代码
用户名: 表情: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本类精品软件
8.6M / 简体中文 / 10.0
7.6M / 简体中文 / 10.0
6.2M / 简体中文 / 10.0
12.6M / 简体中文 / 10.0
6.4M / 简体中文 / 2.7
11.7M / 简体中文 / 3.0
7.4M / 英文 / 10.0
精品软件排行榜
相关软件推荐
收藏本站Email: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12
本站提供的所有软件均来自互联网下载纯属学习交流之用,如侵犯您版权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改正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电脑问题解决方法【二】
“回收站”的其它用途
&&& ★
巧用“回收站”的“编辑”菜单
  如果要删除“回收站”中的大多数文件,不用费劲地将它们一一选中,可以首先选中不删除的文件;然后单击“编辑”→“反向选择”,则系统将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最后单击“文件”→“删除”即可。
  ★ 扩充“回收站”的鼠标右键功能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键值[HKEY_CLASSES_ROOT/CLSID//ShellFolder]中修改Attributes的值,因为文件通常分为只读、隐含、系统和文档四种属性,每种属性对应一个数字,如果想让文件具有多种属性,只需将数字进行相加组合即可。其中:01:复制,02:
剪切,03:复制和剪切,10:重命名,20:删除,30:重命名和删除,40:属性,50:重命名和属性,60:删除和属性,53:复制、剪切、重命名、属性,63:删除、属性、复制、剪切,73:重命名、删除、属性、复制、剪切。
  ★ 删除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键值[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中,删除。
  ★随意删除与恢复文件
在“回收站”中选中文件,然后点击“还原”按钮,文件只能还原至被删除时所在的文件夹;而使用鼠标拖动它至任意文件夹中,则可以快速地将它恢复至该文件夹下。同样,如果想快速删除文件,只要将它们拖至“回收站”中即可。
  ★快速找到误删除文件
  删除的文件多了,不知道该恢复哪一个,一般情况下要恢复的文件都是最近删除的,因此进入“回收站”,右击鼠标,选择“排列图标”→“按删除曰期”,文件将按照删除的曰期一一排列,这样就可以快速找到需要恢复的文件了。
  ★快速删除“回收站”中的文件
  在DOS下可以快速删除“回收站”里的文件:启动MS-DOS,通过CD命令进入C:\RECYCLED目录;键入deltree/y
*.* &nul,即可快速将C:\RECYCLED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删除。
  ★妙用“回收站”实现批量重命名
  删除要改名的文件,在D盘建立一文件夹如:ren,在DOS模式下进入Recycled目录,键入COPY *.*
D:\ren,所有的文件已全改为DD1、DD2……注意:删除之前要先清空“回收站”,否则文件将有可能从100以上的数字基数开始。
  ★改变“回收站”的图标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CLASSES_ROOT\CLSID\\DefaultIcon],要更改回收站默认图标:“默认”=带路径的自定义图标文件名;要更改回收站空时的图标:“Empty”=带路径的自定义图标文件名;要更改回收站满时图标:“Full”=带路径的自定义图标文件名。
  ★使回收站不能清空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CLASSES_ROOT\CLSID\\InProcServer32],将“默认”改为“shell32.dll-”。
  ★不显示删除确认对话框
  每次删除文件时总会弹出确认删除的对话框,若嫌麻烦可这样做:右击“回收站”图标,单击“属性”,清除“显示删除确认对话框”复选框中的标记,确认并退出即可。如果已选“不将文件移动到回收站”,则此项设置无效。
  ★利用“回收站”给文件加密
  右击“回收站”,单击“属性”,选择“启用缩略图查看方式”,按“应用”后去除“只读”属性,按“确定”;打开“Recycled”文件夹,复制其中的“desktop.ini”文件到需要加密的文件夹下;右击该文件夹,单击“属性”,选择“启用缩略图查看方式”,按“确定”即可。
  ★改变“回收站”的名称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键值[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CLSID\]中,改变“默认”项的值即可。
  ★巧妙隐藏“回收站”
  先用图标编辑器生成一个透明的图标,或者用绘图软件绘制一幅和图标差不多大小的bmp格式的透明位图,然后把这个透明图标或透明位图作为“回收站”的图标。最后一步是给它取个透明的名字,在这里我们要采用当年DOS下的惯伎,在输入回收站名字时,按下Alt键,然后在小键盘上按255,这就获得了一个透明的名字。现在你的回收站不见了,但它确实还在那儿,双击原来位置就可以打开回收站。
  ★“回收站”的另类用途
  为满足我们的创造欲,还可以在回收站的右键菜单中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这里以添加Windows自带游戏“红心大战”为例说明: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CLASSES_ROOT\CLSID\
]。单击{645FF040- F08-00AA002F954E}主键,在其下新建一主键,命名为
“Shell”,如果有则不用建立。单击“Shell”主键,在其下建一主键“红心大战”。单击“红心大战”主键,在其下再新建一主键
“command”,修改其“默认值”为“C:\WINDOWS\Mshearts.exe”。
  ★随时随地都能“清空回收站”
  清空回收站时,你是否每次都回到桌面呢?下面我们对它稍微改动一下就可实现随时随地通过右键菜单来清空回收站。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
[HKEY_CLASSES_ROOT\*\shellex\ContextMenuHandlers]。在ContextMenuHandlers主键下新建一名为{645FF040-B-
9F08-00AA002F954E}的主键即可。
谁敢乱动用Windows系统窃听器监视他
在你离开宿舍、办公室之后,你可能会担心你的电脑是否被其他人动过;你可能一直找不出电脑关机速度慢的原因所在。
如果没有专门安装控制、监测软件,这些问题就真的无从解决吗?并非如此,在Windows
2000中已经有了很详细的监听器,它可以帮你检查谁登录了你的电脑,谁在开机、关机,还能找出像关机速度慢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在里面建立一个名为“verbosestatus”的DWORD值,然后将它值设为1。
第二步:还是在这个位置,检查一下有没有“DisableStatusMessages”这个键值,如果有,将它的值修改为0,或者干脆删除它。
第三步:关闭注册表编辑器,重启电脑。进入“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然后点击“系统”,你就会看到更多内容了。用户登录、开机、关机等信息,都会有在这里得到体现。
实例:给你“功力”增强的事件查看器
在进行上述修改前,事件查看器具有较低的查看级别,一些事件不会被记录下来。修改后,可以更详细地了解系统状况。当Windows
2000关机速度缓慢时,只要进入“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点一下“应用程序日志”,这时就会看到详细的故障信息。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这是由于配置文件卸载出错造成的关机速度缓慢,我们曾经2004年第11期介绍过它的解决方法:只要安装一个微软出的小软件即可解决问题。(下载地址:[url]/do[/url]
... /UPHClean-Setup.msi)。
&&& 小提示:
你也可以把这个软件植入注册表,方法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UPHClean\Parameters],在右侧窗格中找到REPORT_ONLY并将其值设定为1即可。
透解到底什么是Cookies,作用是什么
Cookies现在经常被大家提到,那么到底什么是Cookies,它有什么作用呢?
Cookies是一种能够让网站服务器把少量数据储存到客户端的硬盘或内存,或是从客户端的硬盘读取数据的一种技术。Cookies是当你浏览某网站时,由Web服务器置于你硬盘上的一个非常小的文本文件,它可以记录你的用户ID、密码、浏览过的网页、停留的时间等信息。当你再次来到该网站时,网站通过读取Cookies,得知你的相关信息,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在页面显示欢迎你的标语,或者让你不用输入ID、密码就直接登录等等。
从本质上讲,它可以看作是你的身份证。但Cookies不能作为代码执行,也不会传送病毒,且为你所专有,并只能由提供它的服务器来读取。保存的信息片断以“名/值”对(name-value
pairs)的形式储存,一个“名/值”对仅仅是一条命名的数据。一个网站只能取得它放在你的电脑中的信息,它无法从其它的Cookies文件中取得信息,也无法得到你的电脑上的其它任何东西。
Cookies中的内容大多数经过了加密处理,因此一般用户看来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数字组合,只有服务器的CGI处理程序才知道它们真正的含义。
由于Cookies是我们浏览的网站传输到用户计算机硬盘中的文本文件或内存中的数据,因此它在硬盘中存放的位置与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密切相关。在Windows
9X系统计算机中,Cookies文件的存放位置为C:WindowsCookies,在Windows
NT/2000/XP的计算机中,Cookies文件的存放位置为C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Cookies。
硬盘中的Cookies文件可以被Web浏览器读取,它的命令格式为:用户名@网站地址[数字].txt。如笔者计算机中的一个Cookies文件名为:。要注意的是:硬盘中的Cookies属于文本文件,不是程序。
Cookies的设置
你可以在IE的“工具/Internet选项”的“常规”选项卡中,选择“设置/查看文件”,查看所有保存到你电脑里的Cookies。这些文件通常是以格式命名的,user是你的本地用户名,domain是所访问的网站的域名。如果你使用NetsCape浏览器,则存放在“CROGRAMFILESNETS-
CAPEUSERS”里面,与IE不同的是,NETSCAPE是使用一个Cookie文件记录所有网站的Cookies。
我们可对Cookie进行适当设置:打开“工具/Internet选项”中的“隐私”选项卡(注意该设置只在IE6.0中存在,其他版本IE可以单击“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标签中的“自定义级别”按钮,进行简单调整),调整Cookie的安全级别。通常情况,可以调整到“中高”或者“高”的位置。多数的论坛站点需要使用Cookie信息,如果你从来不去这些地方,可以将安全级调到“阻止所有Cookies”;如果只是为了禁止个别网站的Cookie,可以单击“编辑”按钮,将要屏蔽的网站添加到列表中。在“高级”按钮选项中,你可以对第一方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进行设置,第一方Cookie是你正在浏览的网站的Cookie,第三方Cookie是非正在浏览的网站发给你的Cookie,通常要对第三方Cookie选择“拒绝”。你如果需要保存Cookie,可以使用IE的“导入导出”功能,打开“文件/导入导出”,按提示操作即可。
Cookies的写入与读取
Cookies集合是附属于Response对象及Request对象的数据集合,使用时需要在前面加上Response或Request。
用于给客户机发送Cookies的语法通常为:
当给不存在的Cookies集合设置时,就会在客户机创建,如果该Cookies己存在,则会被代替。由于Cookies是作为HTTP传输的头信息的一部分发给客户机的,所以向客户机发送Cookies的代码一般放在发送给浏览器的HTML文件的标记之前。
如果用户要读取Cookies,则必须使用Request对象的Cookies集合,其使用方法是: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服务器未被下载任何数据给浏览器前,浏览器才能与Server进行Cookies集合的数据交换,一旦浏览器开始接收Server所下载的数据,Cookies的数据交换则停止,为了避免错误,要在程序和前面加上response.Buffer=True。
Cookies的应用
几乎所有的网站设计者在进行网站设计时都使用了Cookie,因为他们都想给浏览网站的用户提供一个更友好的、人文化的浏览环境,同时也能更加准确地收集访问者的信息。
网站浏览人数管理
由于代理服务器、缓存等的使用,唯一能帮助网站精确统计来访人数的方法就是为每个访问者建立一个唯一的ID。使用Cookie,网站可以完成以下工作:测定多少人访问过;测定访问者中有多少是新用户(即第一次来访),多少是老用户;测定一个用户多久访问一次网站。
通常情况下,网站设计者是借助后台数据库来实现以上目的的。当用户第一次访问该网站时,网站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新的ID,并把ID通过Cookie传送给用户。用户再次来访时,网站把该用户ID对应的计数器加1,得到用户的来访次数或判断用户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
按照用户的喜好定制网页外观  
有的网站设计者,为用户提供了改变网页内容、布局和颜色的权力,允许用户输入自己的信息,然后通过这些信息对网站的一些参数进行修改,以定制网页的外观。
在电子商务站点中实现诸如“购物篮”等功能
可以使用Cookie记录用户的ID,这样当你往“购物篮”中放了新东西时,网站就能记录下来,并在网站的数据库里对应着你的ID记录当你“买单”时,网站通过ID检索数据库中你的所有选择就能知道你的“购物篮”里有些什么。
在一般的事例中,网站的数据库能够保存的有你所选择的内容、你浏览过的网页、你在表单里填写的信息等;而包含有你的唯一ID的Cookie则保存在你的电脑里。
Cookies的缺陷
Cookie虽然被广泛的应用,并能做到一些使用其它技术不可能实现的功能。但也存在一些不够完美的方面,给应用带来不便。
多人共用一台电脑的问题
任何公共场合的电脑或者许多在办公室或家里使用的电脑,都会同时被两个以上的人使用。这样,当你用它在网上超市购物时,网上超市或网站会在这台机器上留下一个Cookie,将来也许就会有某个人试图使用你的账户购物,带来了不安全的可能。当然,在一些使用多用户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或UNIX的电脑上,这并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多用户操作系统下不同的账户的Cookie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
Cookies被删除时
假如你的浏览器不能正常工作,你可能会删除电脑上所有的临时Internet文件。然而,一旦这样操作以后,你就会丢掉所有的Cookies文件。当你再次访问一个网站时,网站会认为你是一位新用户并分配给你一个新的用户ID以及一个新的Cookie。结果将会造成网站统计的新老用户比发生偏差,而你也难以恢复过去保存的参数选择。
一人使用多台电脑时
有的人一天之中经常使用一台以上的电脑。例如在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家里有一台、还有移动办公用的笔记本电脑。除非网站使用了特别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否则,你将会有三个不同的Cookies文件在这三台机器上,而在三台机器上访问过的任何网站都将会把你看成三个不同的用户。
防范Cookies泄密
想知道你访问的网站是否在你的硬盘或内存中写入了Cookies信息吗?只需执行下面的操作步骤,就可以了解和控制你正在访问的网站的Cookies信息。
步骤一点击IE窗口中的“工具” “In-ernet选项”,打开“Internet选项”设置窗口;
步骤二点击“Internet选项”设置窗口中的“安全”标签,然后再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进入“安全设置”窗口;
步骤三找到“安全设置”窗口中的“Cookies”设置项。“Cookies”设置项下有两个分选项,其中“允许使用存储在您计算机上的Cookies”是针对存储在用户计算机硬盘中的Cookies文件;“允许使用每个对话Cookies(未存储)”是针对存储在用户计算机内存中的Cookies信息。存储在硬盘中的Cookies文件是永久存在的,而存储在内存中的Cookies信息是临时的。要想IE在即将接收来自Web站点的所有Cookies时进行提示,可分别选择上面两个分选项中的“提示”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启用”,允许IE接受所有的Cookies信息(这也是IE的默认选项);选择“禁止”,则是不允许Web站点将Cookies存储到您的计算机上,而且Web站点也不能读取你计算机中已有的Cookies。
IE6.0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个人隐私及安全保护措施,可以让用户来控制浏览器向外发送信息的多少。在“Internet
选项”窗口中新增了“隐私”选项卡(图1),用户可以在其中直接设置浏览时的隐私级别,按需要控制其他站点对自己电脑所使用的Cookies。如果我们正在浏览的站点使用了Cookie,那么在浏览器状态栏中会有一个黄色惊叹号的标记,双击后可打开“隐私报告”对话框,用户可以在其中查看具体的隐私策略,还可直接点击“设置”按钮后在上述“隐私”选项卡中调节安全隐私级别。
在“常规”选项卡中还增加了“删除Cookies”按钮(图2),方便用户直接清除本机上的Cookies。另外,在“工具” “选项” “高级”选项卡中也增加了一些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选项(如关闭浏览器时清空Internet临时文件)。其实,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是微软下一代“.NET”战略软件中的关键技术,现在IE6.0已经尝试着迈出了第一步。
另外,由于Cookies的信息并不都是以文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里,还有部分信息保存在内存里。比如你在浏览网站的时候,Web服务器会自动在内存中生成Cookie,当你关闭IE浏览器的时候又自动把Cookie删除,那样上面介绍的两种方法就起不了作用,我们需要借助注册表编辑器来修改系统设置。要注意的是,修改注册表前请作备份,以便出现问题后能顺利恢复。
运行Regedit,找到如下键值: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Internet
SettingsCacheSpecial
PathsCookies,这是Cookies在内存中的键值,把这个键值删除。至此Cookies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我们都不用再害怕了。
最后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杜绝Cookies虽然可以增强你电脑的信息安全程度,但这样做同样会有一些弊端。比如在一些需要Cookies支持的网页上,会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典型的例子就是你以后不能使用某些网站的免费信箱了。
Cookies欺骗
通过分析Cookie的格式,我们知道,最后两项中分别是它的URL路径和域名,服务器对Cookie的识别靠的就是这两个参数。正常情况下,我们要浏览一个网站时输入的URL便是它的域名,需要经过域名管理系统DNS将其转化为IP地址后进行连接。若能在DNS上进行一些设置,把目标域名的IP地址对应到其它站点上,我们便可以非法访问目标站点的Cookie了。
要进行Cookies欺骗,其实很简单。比如在Win9X下的安装目录下,有一名为hosts.sam的文件,以文本方式打开后会看到这样的格式:
127.0.0.1  localhost
经过设置,便可以实现域名解析的本地化,只需将IP和域名依上面的格式添加到文件中并另存为hosts即可。hosts文件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本机的DNS系统,它可以负责把域名解释成IP地址,它的优先权比DNS服务器要高,它的具体实现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分。
比如我们要读取的目标站点 [url][/url]
所生成的Cookies信息,可以借助[url][/url](自己的站点)。在[url][/url]
存放用来进行欺骗所需的文件,通过它读取和修改对方的Cookie。
&&& 步骤一
ping出[url][/url] 的IP地址:
[url][/url]
from 192.168.0.1: bytes=32 time=20ms TTL=244
然后修改hosts.sam文件如下:
192.168.0.1 [url][/url]
并保存为hosts文件。
步骤二读取Cookies信息:
将用来读取Cookie的页面传至[url][/url]
,此时连上[url][/url],由于我们进行本机DNS域名解析的修改,这时网络连接的并不是[url][/url],而是[url][/url]
这样[url][/url]设在本地的Cookie便可被读出。
步骤三同样道理,你可对读出的数据进行修改,并可将修改后的信息写入Cookie中。修改完毕后,删掉hosts文件,再重新进入[url][/url],此时所使用的Cookies数据就是你制定的数据。
总之,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可以实现Cookies的欺骗,给网络应用带来不安全的因素,但Cookies文件本身并不会造成用户隐私的泄露,也不会给黑客提供木马程序的载体,只要合理使用,它们会给网站管理员进行网站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广大用户的使用都带来便利。
Cookies集合具有以下几种属性
1.Expires属性:此属性用来给Cookies设置一个期限,在期限内只要打开网页就可以调用被保存的Cookies,如果过了此期限Cookies就自动被删除。如:
设定Cookies的有效期到日,到时将自动删除。如果一个Cookies没有设定有效期,则其生命周期从打开浏览器开始,到关闭浏览器结束,每次运行后生命周期将结束,下次运行将重新开始。
2.Domain属性:这个属性定义了Cookies传送数据的唯一性。若只将某Cookies传送给搜狐主页时,则可使用如下代码:
3.Path属性:定义了Cookies只发给指定的路径请求,如果Path属性没有被设置,则使用应用软件的缺省路径。
4.Srcure属性:指定Cookies能否被用户读取。
js518 发表于
电脑维护之基本方法初学者必读
&&& 一、 观察法
观察,是维修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1、周围的环境;
2、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
3、软件环境;
4、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
&&& 二、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修判断的角度能使电脑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对于软件最小环境,就“软件”有以下几点要说明:
1、硬盘中的软件环境,保留着原先的软件环境,只是在分析判断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如卸载、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
2、硬盘中的软件环境,只有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环境(可能是卸载掉所有应用,或是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加载需要的应用。需要使用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环境,是要判断系统问题、软件冲突或软、硬件间的冲突问题。
3、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如:在判断启动故障时,由于硬盘不能启动,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它驱动器启动。这时,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干脆用软驱替换硬盘,来检查。又如:在判断音视频方面的故障时,应需要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声卡;在判断网络问题时,就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网卡等。
最小系统法,主要是要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中,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软、硬件部件有故障,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
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能较快速地定位发生在其它板软件的故障,提高维修效率。
三、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 四、隔离法
是将可能防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以上提到的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
&&& 五、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修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替换的顺序一般为:
1、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2、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如:先内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电缆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
3、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4、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 六、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电脑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电脑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 七、升降温法
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升降温法由于工具的限制,其使用与维修间是不同的。在上门服务中的升温法,可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设法降低电脑的通风能力,靠电脑自身的发热来升温;降温的方法有:1)一般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如一清早或较晚的时间;2)使电脑停机12~24小时以上等方法实现;3)用电风扇对着故障机吹,以加快降温速度。
&&& 八、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电脑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通过振动、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部件的一种维修方法。
九、对电脑产品进行清洁的建议
有些电脑故障,往往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维修过程中,注意观察故障机内、外部是否有较多的灰尘,如果是,应该先进行除尘,再进行后续的判断维修。在进行除尘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注意风道的清洁
2、注意风扇的清洁
风扇的清洁过程中,最好在清除其灰尘后,能在风扇轴处,点一点儿钟表油,加强润滑。
3、注意接插头、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洁
金手指的清洁,可以用橡皮擦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也可以。
插头、座、槽的金属引脚上的氧化现象的去除: 一是用酒精擦拭,一是用金属片(如小一字改锥)在金属引脚上轻轻刮擦。
4、注意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引脚处的清洁
清洁时,应用小毛刷或吸尘器等除掉灰尘,同时要观察引脚有无虚焊和潮湿的现象,元器件是否有变形、变色或漏液现象。
5、注意使用的清洁工具
清洁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静电的。如清洁用的小毛刷,应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毛刷,禁用塑料毛刷。其次是如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清洁时,必须切断电源,且对金属工具进行泄放静电的处理。
用于清洁的工具包括:小毛刷、皮老虎、吸尘器、抹布、酒精(不可用来擦拭机箱、显示器等的塑料外壳)。
6、对于比较潮湿的情况,应想办法使其干燥后再使用。可用的工具如电风扇、电吹风等,也可让其自然风干。
十、软件调试的几个方法和建议
1、操作系统方面。
主要的调整内容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文件、系统配置参数、组件文件、病毒等。
修复操作系统启动文件。
&&& 1) 对于Windows
9x系统,可用SYS命令来修复(要保证MSDOS.SYS的大小在1KB以上),但要求,在修复之前应保证分区参数是正确的。这可使用诸如DiskMap之类的软件实现;
&&& 2) 对于Windows
2000/XP系统,有两种方法——修复启动文件,使用fixboot命令;修复主引导记录,使用fixmbr命令。
调整操作系统配置文件。
&&& A. 对于Windows
9x系统,可用的工具很多,如:Msconfig命令、系统文件检查器、注册表备份和恢复命令(scanreg.exe,它要求在DOS环境下运行。另外如果要用scanreg.exe恢复注册表,最好使用所列出的恢复菜单中的第二个备份文件)等;
&&& B. 对于Windows
2000系统,可用的工具与Windows
9x相比比较少,但某些调试命令可用Win98中的一些命令(如win98下的Msconfig命令,就可用在windows
2000下);
&&& C. 对于Windows
XP系统,可用的工具主要是Msconfig命令;
调整电源管理和有关的服务,可以使用的命令是,要“运行”文本框中输入gpedit.msc来进行;
所有操作系统的调试,都可通过控制面板、设备管理器、计算机管理器(Windows 9x系统无)来进行系统的调试。
组件文件(包括.DLL、.VXD等)的修复
通过添加删除程序来重新安装;
通过从.CAB文件中提取安装;
可用系统文件检查器(sfc.exe命令)来修复有错误的文件;
从好的机器上拷贝覆盖。
检查系统中的病毒。
建议使用命令行方式下的病毒查杀软件,并能直接访问诸如NTFS分区。
2、设备驱动安装与配置方面。
主要调整设备驱动程序是否与设备匹配、版本是否合适、相应的设备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能否正常响应。
最好先由操作系统自动识别(特别要求的除外,如一些有特别要求的显示卡驱动、声卡驱动、非即插即用设备的驱动等),而后考虑强行安装。这样有利于判断设备的好坏;
如果有操作系统自带的驱动,则先使用,仍不能正常或不能满足应用需要,则使用设备自带的驱动;
更换设备,应先卸载驱动再更换。卸载驱动,可从设备管理器中卸载;再从安全模式下卸载;进而在INF目录中删除;最后通过注册表卸载;
更新驱动时,如直接升级有问题,须先卸载再更新。
3、磁盘状况方面。
检查磁盘上的分区是否能访问、介质是否有损坏、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
可用的调整工具:
DiskMap,方便地找回正确的分区;
Fdisk及Fdisk /MDR,检查分区是否正确及使主引导记录恢复到原始状态;
当硬盘容量大于64GB时,如果要重新分区或查看分区,要求使用随机附带的磁盘分区软盘中的Fdisk命令。这个命令可用windows
Me下的Fdisk命令来代替;
Format、Scandisk、厂商提供的磁盘检测程序,检查磁盘介质是否有坏道;
文件不完整时,要求对不完整的文件先进行改名,再用在“操作系统方面”中所述的方法重建。
4、应用软件方面。
如应用软件是否与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有兼容性的问题、使用与配置是否与说明手册中所述的相符、应用软件的相关程序、数据等是否完整等;
BIOS设置方面。
在必要时应先恢复到最优状态。建议:在维修时先把BIOS恢复到最优状态(一般是出厂时的状态),然后根据应用的需要,逐步设置到合适值。
BIOS刷新不一定要刷新到最新版,有时应考虑降低版本。
6、重建系统。
在硬件配置正确,并得到用户许可时,可通过重建系统的方法来判断操作系统之类软件故障,在用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自带的硬盘,来进行重建系统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重建系统后,逐步复原到用户原硬盘的状态,以便判断故障点。
重建系统,须以一键恢复为主,其次是恢复安装,最后是完全重新安装。恢复安装的方法:
对于Windows
9x系统,直接从光盘安装,或执行tools\sysrec\pcrestor.bat,即可实现恢复安装。在进行恢复安装时,可能由于的存在而影响安装过程的正常进行,这时,可在Windows目录下,删除后,再重新安装。
另一种恢复安装,是将根目录下的System.1st改名为System.dat后覆盖掉Windows目录下的同名文件,之后重启即可。但这种方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新安装,而类似于完全重新安装。
对于Windows
XP或Windows2000系统,直接使用其安装光盘启动,在安装界面中选择修复安装,选择R时会出现两个选项:一是快速修复,对于简单问题用此选择;另一是故障修复台,只要选择正确的安装目录就可启用故障修复台。故障修复台界面类似于DOS界面。
为保证系统干净,在安装前,执行Fdisk /MBR命令(也可用)。必要时,在此之后执行Format
&驱动器盘符& /u [/s]命令。
一定要使用随机版的或正版的操作系统安装介质进行安装。
(资料可能有些老)
计算机显示器黑屏故障的原因
开机后显示器黑屏,无显示,是许多计算机用户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实,只要你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非器件损坏的简单故障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排除。
1.当显示器黑屏没有图像显示时(不过目前市面上的显示器在主机没有信号送来时,屏幕上会显示器"没有信号线连
接"),首先检查主机电源是否插接良好,电源的风扇是否转动?主机面板上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是闪否亮?因为若主机电源不工作或主板没有供电时,显示器在没有接收到信号时,当然就不会有图像显示的。
2.再检查显示器的电源是否插接良好?如果您的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是轻触开关时,当你给显示器加电时,应该会听到轻微的"辟啪"声,这时可判断显示器的开关电源电路良好。再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是否已经开启?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是否亮?当用手靠近显示器屏幕并慢慢移动是否有"咝咝"的声音,同时手上的汗毛有被吸起的感觉,这在检查显示器高压电路是否正常工作了。
3.如果确定显示器已经加电了,且有高压产生时,继续检查显示器的数据线接头与显卡的信号输出接口是否接触良好?是否有松动?再拔下插头检查一下,D型接口中是否有弯曲或断针或者有大量污垢。这是许多用户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连接D型插口时,用力不均匀,或忘记拧紧接口的固定螺丝,使接口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或因安装时方法不当或用力过大,使D型接口内有断针或弯针,以致造成接触不良。
注意:显示器的的数据线插头的15针可能有缺针,如4,9,11针,这时正常的,千万不要人为的用其他金属丝来补充这些缺针位,以免造成其他故障。
再多说一点吧:1,2,3针为红,绿,蓝三枪信号输入,如果哪根针接触不好时,屏幕就会有缺少相应的颜色。
如果第12,15针有问题时,主机就不能发现相应的显示器,但这不影响使用。
如果第13,14针有问题,显示器就会出现黑屏,显示器的指示灯在开机一会儿后由绿色变为橙色。也就出现了上述的黑屏之一。
4.打开机箱检查显示器卡安装是否正确?与主板插槽是否接触良好?显卡或插槽是否因使用时间太长而积尘太多,以至造成接触不良?显卡上的芯片是否有烧焦、开裂的痕迹。当因显卡原因导致黑屏时,计算机开机自检时即有一短四长的"嘀嘀"声提示。安装显示卡时,要用手握住显示卡上半部分,均匀用力插入卡槽中,使显卡的固定螺丝口与主机箱的螺丝口吻合。未插正时不要强行固定,造成显卡扭曲。如果确认安装正确时,可以取下显卡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插脚的金手指或者换一个插槽(只能对于PCI显卡)安装。如果还不行,只能换一块好的显卡一试下。
如果还不行,在确定显卡完好时,还要考虑显卡与主板的兼容性。最好查一下相关的资料或问一下网友。
5.检查其他的板卡(包括声卡、解压卡、视频捕捉卡)与主板的插槽接触是否良好?注意检查硬盘的数据线与硬盘的电源线接法是否正确?更换其他板卡的插槽,清洗插脚。这一点许多人往往容易忽视。一般认为,计算机黑屏是显示器和显卡问题,与其他设备无关。实际上,因为声卡等设备的安装不正确,导致系统初使化难以完成,特别是硬盘的数据线与硬盘电源线插错,容易造成无显示的故障。
6.检查内存条与主板的接触是否良好?把内存条重新插拔一次或者换个插槽试试,或者更换新的内存条。如果内存条出现问题,计算机在启动时,会有连续急促的"嘀嘀"声。提示音会因为主板不同而不同。
7.检查CPU与主板上的CPU座接触是否良好?因搬动或其他因素,使CPU与SLOT1插口或SOCKE370插座接触不良。最好用手按一按CPU或取下CPU再重新安装一次。
8.检查CPU外频,倍频,内存的频率等的跳线或CMOS中的设置是否正确。对照主板说明书,逐一检查相关跳线,顺序为"CPU外频跳线-CPU倍频跳线-内存频率跳线"。
9.检查CPU的电压是否设置恰当。设置CPU电压跳线时要小心,一定要与CPU的工作电压相符。八和九这两步对于一些组装机或喜欢超频的用户在出现黑屏时要仔细检查。
10.检查CMOS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您的电脑装有两个显卡,你在CMOS里设置的是第一个初始化PCI显卡,而你的唯一的显示器接在AGP显卡上,当然显示器是不会亮的。
11.检查主机和显示器所要求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工作电压是否正常,环境温度是不是过高等。除了按上述步骤进行检查外,还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工作状况来快速定位,如在开启主机电源后,可听见"嘀"的一声表示计算机自检完成,如果此时硬盘指示灯不停地闪烁,则应在第二步至第四步检查。
12.如果显示器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有内容显示,只是在加载WIN98的画面后出现黑屏时,这就只是WIN98系统软件方面的问题了,
上述的检查方法是基于显示器本身无电气故障,即开启主机电源后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由绿变黄但显示器黑屏没有图像显示。如果使用上述步骤显示器仍然无显示,应请专业人员维修。
关于病毒命名规则的说明
很多时候大家已经用杀毒软件查出了自己的机子中了例如Backdoor. RmtBomb.12
、Trojan.Win32.SendIP.15
等等这些一串英文还带数字的病毒名,这时有些人就懵了,那么长一串的名字,我怎么知道是什么病毒啊?
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病毒的命名规则,我们就能通过杀毒软件的报告中出现的病毒名来判断该病毒的一些公有的特性了。
世界上那么多的病毒,反病毒公司为了方便管理,他们会按照病毒的特性,将病毒进行分类命名。虽然每个反病毒公司的命名规则都不太一样,但大体都是采用一个统一的命名方法来命名的。
一般格式为:&病毒前缀&.&病毒名&.&病毒后缀&
病毒前缀是指一个病毒的种类,他是用来区别病毒的种族分类的。不同的种类的病毒,其前缀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常见的木马病毒的前缀
Trojan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 Worm 等等还有其他的。
病毒名是指一个病毒的家族特征,是用来区别和标识病毒家族的,如以前著名的CIH病毒的家族名都是统一的“ CIH
”,还有近期闹得正欢的振荡波蠕虫病毒的家族名是“ Sasser ”。
病毒后缀是指一个病毒的变种特征,是用来区别具体某个家族病毒的某个变种的。一般都采用英文中的26个字母来表示,如Worm.Sasser.b就是指振荡波蠕虫病毒的变种B,因此一般称为
“振荡波B变种”或者“振荡波变种B”。如果该病毒变种非常多(也表明该病毒生命力顽强
^_^),可以采用数字与字母混合表示变种标识。
综上所述,一个病毒的前缀对我们快速的判断该病毒属于哪种类型的病毒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通过判断病毒的类型,就可以对这个病毒有个大概的评估(当然这需要积累一些常见病毒类型的相关知识,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而通过病毒名我们可以利用查找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详细特征。病毒后缀能让我们知道现在在你机子里呆着的病毒是哪个变种。
下面附带一些常见的病毒前缀的解释(针对我们用得最多的Windows操作系统):
1、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如CIH病毒。
2、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等。
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
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 Hack
。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则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一般的木马如QQ消息尾巴木马
Trojan.QQ3344 ,还有大家可能遇见比较多的针对网络游戏的木马病毒如 Trojan.LMir.PSW.60
。这里补充一点,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类的一般都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这些字母一般都为“密码”的英文“password”的缩写)一些黑客程序如:网络枭雄(Hack.Nether.Client)等。
4、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cript.Redlof)。脚本病毒还会有如下前缀:VBS、JS(表明是何种脚本编写的),如欢乐时光(VBS.Happytime)、十四日(Js.Fortnight.c.s)等。
&&& 5、宏病毒
其实宏病毒是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Word97、Excel、Excel97(也许还有别的)其中之一。凡是只感染WORD97及以前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97;凡是只感染WORD97以后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凡是只感染EXCEL97及以前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97;凡是只感染EXCEL97以后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依此类推。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能感染OFFICE系列文档,然后通过OFFICE通用模板进行传播,如:著名的美丽莎(Macro.Melissa)。
6、后门病毒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如54很多朋友遇到过的IRC后门Backdoor.IRCBot
7、病毒种植程序病毒
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运行时会从体内释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病毒到系统目录下,由释放出来的新病毒产生破坏。如:冰河播种者(Dropper.BingHe2.2C)、MSN射手(Dropper.Worm.Smibag)等。
8.破坏性程序病毒
破坏性程序病毒的前缀是:Harm。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便会直接对用户计算机产生破坏。如:格式化C盘(Harm.formatC.f)、杀手命令(mand.Killer)等。
9.玩笑病毒
玩笑病毒的前缀是:Joke。也称恶作剧病毒。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会做出各种破坏操作来吓唬用户,其实病毒并没有对用户电脑进行任何破坏。如:女鬼(Joke.Girlghost)病毒。
10.捆绑机病毒
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将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QQ、IE捆绑起来,表面上看是一个正常的文件,当用户运行这些捆绑病毒时,会表面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然后隐藏运行捆绑在一起的病毒,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如:捆绑QQ(Binder.QQPass.QQBin)、系统杀手(Binder.killsys)等。
以上为比较常见的病毒前缀,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其他的,但比较少见,这里简单提一下:
DoS:会针对某台主机或者服务器进行DoS攻击;
Exploit:会自动通过溢出对方或者自己的系统漏洞来传播自身,或者他本身就是一个用于Hacking的溢出工具;
HackTool:黑客工具,也许本身并不破坏你的机子,但是会被别人加以利用来用你做替身去破坏别人。
你可以在查出某个病毒以后通过以上所说的方法来初步判断所中病毒的基本情况,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在杀毒无法自动查杀,打算采用手工方式的时候这些信息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网密码怎么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