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红包银行卡被盗后怎么票据丧失后的补救措施施

温馨提示:所有交易请仔细核查信息的真实性,一问百答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声明:此信息为网友发布,如果存在出处、来源错误,或内容侵权、失实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代表原媒体及作者观点,不代表一问百答网立场。
Copyright & 版权所有:一问百答
分类信息网抢微信红包用外挂账户反被盗刷
微信安全中心:外挂风险多,还会传播木马
时间: 1:06:34
来源:生活晨报
编辑:刘强
&&& “发红包了,快抢啊!”现在,市民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已成为茶余饭后的一项娱乐活动。刚过去的跨年夜里,有人为了多抢红包,为手机安装了“抢红包神器”,红包抢了几十元,结果自己微信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反被盗刷3000元,真是得不偿失。◎事件使用“抢红包神器”账户被盗刷&&& 岁末年初,亲朋好友开始在微信中互发红包增添节日气氛,为了不错过每一个红包,不少手机用户寄希望于“自动抢红包”的抢红包神器,而一同盯上“神器”的还有手机木马。&&& 武汉网友“不会飞的蝴蝶”向媒体诉苦:今年元旦前,自己在网上下载了一个“抢红包神器”,准备在跨年夜大显身手,谁知只抢到几十块钱红包,却被盗刷3000元。“不会飞的蝴蝶”说,微信群里经常有朋友发红包,有时金额还不小,但自己不常玩手机或出于网络原因,点开红包时总是“手慢了,红包派完了”。经网友推荐,她下载了一款抢红包软件,据说只要有红包就能自动抢。&&& 跨年夜,她凭借这款软件倒是抢到几十元钱红包,但第二天早上,她的微信账号登录不上,紧接着微信绑定银行卡内3000元存款也不翼而飞。“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她欲哭无泪。“之前出于好奇,也在手机上安装过抢红包软件,不过担心手机安全问题,随后就删了。总觉得抢红包本来是娱乐游戏,再安个外挂软件,就像作弊一样。”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自己听说过抢红包软件,其中也有不少人真正安装到手机上使用过。◎数据元旦微信红包收发达23.1亿次&&& 今年元旦期间,微信红包的收发总量创纪录,达到有史以来新高。微信团队日前公布了今年跨年夜的红包数据。&&& 仅元旦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23.1亿次,超过去年除夕2倍还多。据了解,2014年除夕夜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0.16亿个,2015年除夕期间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10亿个,今年元旦破20亿。据微信团队统计,今年微信红包的峰值出现在1月1日零时零五分,在这一分钟内有240万个红包被发出,620万个红包被拆开。&&& 此外,在临近跨年时,由于群消息、红包等收发量激增,微信群曾一度出现收不到消息及红包的现象。&&& 对此,微信团队回应称,是由于跨年夜消息发送量急剧增加,后台服务出现短暂不稳定,导致极少数用户在约20分钟内收发消息有延迟,并表示已及时恢复,并下发了所有延迟消息。◎通报微信公布16款非法外挂软件“自动秒抢微信红包,支持边聊边抢”“一秒开抢,赢在速度”……记者在手机软件中搜索“红包”发现,依然有类似抢红包助手、红包捕手、红包快抢之类的抢红包外挂软件,而且有用户下载使用。&&& 根据日前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通报,其中介绍抢红包外挂风险多,售卖抢红包软件骗钱,红包外挂还会传播木马。该中心表示,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一款红包外挂可以控制红包的大小金额,为避免上当受骗,切勿轻信此类外挂描述。同时发布公示,对48079个使用“抢红包外挂”的微信账号进行了限制红包功能的处置。&&& 通报还指出,已经检测到市面上流通的几十款红包外挂,并公布16款非法外挂软件,分别是关云藏红包神器、红包猎手、瓦力抢红包、天天红包、全民抢红包、接龙红包神器、微信抢红包神器、抢红包大师、抢红包加速器、绿色抢红包、智能抢红包、QQ抢红包神器、自助抢红包助手、无敌抢红包、抢红包大神、红包猎手。 □晨综◎延伸这些都是微信红包惹的祸&&& 自从微信红包诞生伊始,便以爆炸速度“红”遍网络。不到两年时间,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微信红包来表达感情、维系关系。&&& 然而,利用微信红包营销、牟利、甚至赌博的群体正悄然扩张。如何安全地使用红包成为了一道现实的难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微信红包有哪四大怪象,以及应对的方法。讨要红包,祝福变味“中秋节又到了,是朋友就发个红包买月饼!”“天又热了,给我1、2、3元买雪糕吃好吗?”……近两年来,每到节日,微信上总会有这么一群人群发信息讨红包,让人不胜其扰,原本“你情我愿”的红包祝福变了味儿。&&& 通过微信讨要红包是一种“游戏”,大部分发送讨要红包信息者,是抱着一种好奇、娱乐或者从众的心态。有人觉得玩一下无所谓,有人觉得既然别人可以发给我,我也可以转发给别人,于是,类似的信息“漫天飞”。讨要红包就像道德绑架,让被讨要者面对“红色炸弹”而无所适从。&&& 【提醒】让微信红包回归 “常态”,我们就要抵制讨要红包信息漫天飞的现象,杜绝转发讨要红包的信息。“红包群”变“赌博群”&&& 随着“网络红包”的不断升级,“抢红包”也不再局限于朋友圈中放松心情、试试手气,遭遇现实利益的诱惑和“赌徒心理”的泛滥,不少“微友”一不小心就会逾越法治底线,以游戏之名,行赌博之实。&&& 比如,有些微信群专门组织群员“抢红包”,并在群中设定了相关“规矩”。又如,麻将不开桌了,扑克不洗牌了,都改“抢红包”,一夜之间的收益、损失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微信红包已经成了犯罪的载体,因为具有隐蔽性,所以比传统模式的犯罪手段危害更大。&&& 对于这种现象的监管,目前还是一个空白。民警表示,如果是亲友间在微信群内小额互发,没有营利性质,不涉及违法。但如果金额较大,以营利为目的抢红包,甚至还有群主“抽头”的,就涉嫌赌博。根据相关规定,提供抢红包“场所”者甚至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参与微信群抢红包的手机用户也涉嫌参与赌博,要受到相应处罚。&&& 【提醒】不要贪小利!将微信群抢红包游戏当成营利工具,一旦沉迷,不仅可能造成经济损失,还涉嫌违法。红包竟成为诈骗“通道”&&& 近日,大学生小张抢到一个微信红包,可不仅红包没有到账,自己的银行卡反被扣款700元。一位哈尔滨女士,在手机微信群里看不少人转发“双12电商促销红包”的链接,上面标着转发三个群就能获得59元的红包,便跟着转发了。但转发后并没有领到红包,而是弹出一个下载软件的提示,安装到手机里后无法卸载,网银损失200元。从这些案例可以发现,不法人员盯上了微信红包这个载体,对其使用途径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新型的诈骗手段。&&& 警方揭秘两种红包诈骗方式:伪装成木马程序的红包,一旦点击,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就会被不法分子获取;微信AA收款功能伪装的红包,使用时会被要求输入支付密码,一旦输入,银行卡中的钱就会被转走,就算不输入密码,财产也会被盗取。&&& 【提醒】微信绑定的银行卡不要存放大量的现金,尽量使用本人不常用的仅有少量资金的银行卡;使用手机设备锁和独立微信支付密码等功能保障用卡安全;在不需要使用时,及时解除微信与银行卡之间的绑定。微信红包或引发“微腐败”&&& 微信红包可谓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问候方式,指尖移动间就能将祝福和承载着祝福的红包秒发给对方。这一“问候利器”的确有够快捷方便,可恰恰是这一点便让有心人利用起来,成为过节时官商、官员之间行贿受贿的“避风港”。&&& 在微信收发红包不同于银行实名转账,后者是有据可查的,现金送礼也是有迹可循的,用微信收发红包经常在谈笑间就“插播”一条红包信息,多笔金额瞬间入账,安全可靠不易察觉。尽管每个红包少则几分,多则200元,但积少成多,可能成为一种“微腐败”。“积少成多”如不能及时制止,很容易变成“大贪巨贪”。&&& 【提醒】官员们当管好自己的“指间”,切莫让指间上的“微腐败”成为“四风之堤”的“蚁穴”。□据新华社网上“抢红包”小心信息泄露 发现被盗冻结微信号
春节期间,一天就有500万人参与了微信抢红包!“群主快发红包”几乎成为各大QQ群的热门讨论话题。今年过年,网络上流行起了一股“发红包”“抢红包”的热潮,一直“互掐”成瘾的支付宝和微信打起了“红包大战”。但热闹的背后,也暗藏不少风险。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自己收到了“假红包”,更有人直指微信红包存在技术漏洞,可能给自己的账户资金带来风险。.cn/
互联网巨头开打“红包战”
“红包”一直是各类网络平台用来推销产品和吸引用户的利器。尤其是阿里巴巴,一直把“送红包”当成是重要的发展战略,无论是吸引用户安装手机淘宝、来往等阿里巴巴系软件,还是双十一、双十二等促销活动,红包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春节当然也不例外,临近年关之时,支付宝手机客户端“支付宝钱包”于1月23日正式推出“新年讨红包”活动。活动分为“讨彩头”、“发红包”两部分,面向手机通讯录与支付宝转账记录用户。
仅在4天之后,互联网巨头中一直与阿里巴巴“互掐”成瘾的腾讯也加入了“红包大战”。1月27日,腾讯旗下社交软件微信推出基于微信支付的“新年红包”功能。与支付宝相比,微信红包除了一对一,还有一对多模式,发挥“群”优势进行“抢红包”。这既提高了微信支付用户数,又活跃了微信群,可谓是“一石二鸟”。且在微信圈抢完红包后,微信圈内所有人都可看到红包发放结果,更易满足用户“爱面子”的心理。于是,两大巨头的“红包大战”一直贯穿整个春节。
不少网友收到“假红包”
在两巨头的带动下,通过网络平台发红包随即成为马年春节的一种时尚,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
扬州网友陈先生反映,除夕夜当天,为了抢红包,他加了很多微信群,一整夜都拿着手机忙着抢红包,结果好不容易抢到一个,点开链接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跟真的红包一样的,想都没想就点开了,但却是假的,回来我听说不少网友都收到过。”
不光是普通网友,连知名慈善家陈光标也深受“假红包”之害。近日有报道称,有人冒充陈光标的微信,声称要发2000万元红包,结果不少网友蜂拥而至加其微信,却发现是一场骗局。
可能隐含账户泄露风险
记者了解到,不少“假红包”事实上只是一些网友的恶作剧,开开玩笑罢了。但是,有人担心,假如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渠道,是不是会给用户的账户资金带来风险呢?
虽然微信方面表示,微信红包采取严格的安全校验机制,如登录权限、支付密码等,同时红包的钱只能提到用户绑定的实名银行卡,确保资金安全。然而,还是有不少人担心,收红包的时候,由于要绑定银行卡、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这些信息都很隐私,如果不法分子把一些木马程序包装成“红包”发给用户,然后用户不小心点开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用户账户等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这样势必也会威胁到银行账户的资金安全。
此外,对于微信红包的手机支付来说,由于牵扯到关联银行卡,因此安全性遭到业内的质疑。由于绑定密码后,不再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这也让人感到担忧。
记者 何世春
怎样“抢红包”才安全?
1.不随意点击好友发来的链接。当微信上有陌生人发来红包链接时,不要轻信提现需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提示。
2.好友要钱不要轻信。如果有微信好友提出以不方便绑定银行卡或借钱之类的理由,要求转账或提供银行信息,一定要与好友电话核实。
3.不随意下载安装手机应用。下载手机应用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目前已经有不少窃取隐私的木马,这些木马可窃取到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
4.将微信与手机绑定。腾讯人士介绍,目前对微信号还设有一个单独的设备锁,建议用户使用微信的时候能够提前绑定一下账号,绑到手机之后,任何第三方即使有您的密码,都无法登录您的微信号。
5.设置转账的最高限额。虽然目前手机支付都需要依靠短信校验码,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方式很容易被恶意软件截获,安全性堪忧,建议用户设置转账的最高限额。
发生资金损失怎么办?
1.快速冻结微信号。如果用户发现微信密码被盗或者手机丢失时,可以迅速登录腾讯或者微信官网,冻结微信号或者QQ号,可杜绝他人登录微信。之后,用户要重新启用该账号,需要重置密码并通过身份验证后方可解冻。
2.向微信支付索赔。据介绍,微信支付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达成协议,用户如因使用微信支付造成资金被盗等损失,经核实属实,将可获得中国人保的全赔保障。因此,用户可向微信支付索赔。责任编辑:陈雪娇
扬州网新闻热线: 4&扬州网广告热线: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新闻热线:4
广告热线:9
.cn All Rights Reserved男子的银行卡被盗刷19万!他立刻做了一件事,银行不得不全额赔偿损失!_最爱大亳州-爱微帮
&& &&& 男子的银行卡被盗刷19万!他立刻做了一件…
点击最爱大亳州关注我哟 ?定期推送亳州,本土文化 ,同城活动,吃喝玩乐 ,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亳州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在西安出差的大连人李先生发现自己的一张银行借记卡被人在山东临沂市盗刷近20万元!根据短信提醒,这张卡在山东临沂市某商行划款两次,合计19万元,同日,又于ATM机取现四次,数额合计4000元。到底是怎么回事?卡明明就在自己身上,别人是怎么把钱提走的?事发突然,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接下来,你会怎么做?而李先生接下来都做了什么?↓↓【1】李先生立即向西安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2】并于当日用其随身携带的该借记卡在农业银行陕西分行向该卡存款100元,在中国民生银行陕西分行从该卡取款100元。【3】之后,李先生又赶到临沂市向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报案,该局受理此案后出具受案回执。【4】随后,李先生将某银行诉至法院请求银行向其赔偿194000元。法院判决:银行承担举证不能法律后果原审法院认为,李先生在某银行办理了借记卡,双方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该储蓄存款合同合法有效。本案中,案外人持伪造的银行卡通过ATM机、POS机交易系统多次交易,说明被告制作的银行卡存在其真伪不能被ATM机和POS机识别的缺陷,被告未能履行保护储户存款安全的义务。某银行提出其已尽到保障储户安全的义务,卡被盗刷责任在李先生,但其未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某银行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对李先生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某银行不服原审判决提起上诉。日前,大连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法官提醒:发现被盗刷要证明真卡在手如银行卡被盗刷,当事人首先就面临如何证明银行卡被盗刷的事实,本案中李先生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当事人应保存银行发送的短信提醒;其次,应找最近的银行在最短的时间使用自己办理的银行卡进行存、取款操作,以此证明该银行卡在被盗刷时真卡在当事人手中;进行完上述操作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样再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才有据可查。此外,一般这类案件银行都会主张因案件涉及刑事犯罪,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案件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银行的这种主张其实并不能成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十条的规定,此类民事案件可以独立于刑事案件受理和审理。需要说明的是,银行卡的操作离不开两样东西,第一就是需要有银行卡,第二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密码,如果银行举证证明了当事人存在泄露密码的事实,那么当事人就应对此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在使用银行卡时一定要保护好密码,在公共场合及与别人谈话、交流及上网聊天时也应尽量避免将密码泄露,以免留下隐患。(新闻来源:半岛晨报) 抢红包
点击展开全文
爱上这座城,从这里开始。亳州趣事、娱乐休闲、实用信息、新闻爆料,带给你不一样的亳州城。终身免费收看!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抢红包被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