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币石油下跌利好股票为什么利好出口?

中国衰退型贸易顺差又创历史新高 贬值利好出口破灭_凤凰财经
中国衰退型贸易顺差又创历史新高 贬值利好出口破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综合华创宏观、申万宏观 10月出口同比-6.9%,前值-3.7%;进口同比-18.8%,前值-20.4%;贸易顺差616亿。 10月外贸形势整体上平稳,出口略低于预期。出口方面,自&8.11&贬值以来10月出口同比降幅连续第二个月扩大,这正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贬值对我国的出口提振作用有限,短期更重要的是受外围需求因素影响,10月韩国、越南的出口也均出现了回落。进口方面,内需的疲软,加上2014年前低后高的进口走势和继续下行的国际大宗商品使得进口同比依然难看。在如此的进口、出口交叉之下,衰退型的贸易顺差又创历史新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进入新格局之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尚未开启新一轮加杠杆周期,加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这两重因素之下,我国的出口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会是个位数甚至更低的增速,这或将是出口的一个新常态。 贬值利好出口终究破灭。10月出口同比-6.9%,是自&8.11&贬值以来连续第二个月降幅扩大,出口同比的走势倒是在月初的PMI中有所暗含,其与10月PMI制造业新出口订单较9月回落0.5个点的趋势是一致的。贬值过去两个月,可见对出口的提振作用甚微,中国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这是由国际的需求面和国内的产业转型双重因素决定的。从外部因素看,全球经济陷入低速增长时期,最新的IMF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速预测至3.1%,这是过去12个月以来的第四次下调,显示外围需求增长乏力。从和我国出口结构较为相似的韩国、越南等国的10月出口数据看,均出现了同比较9月回落的态势,这是外部需求的大环境。从出口的重点产品看,主要是煤及褐煤、矿物肥料及化肥和出口同比出现大幅下滑。从主要出口国看,对香港和韩国的出口仍在改善,但对其它主要贸易国的出口额同比便较9月出现较大回落,当然这与出口目的地国的经济相互映照。从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状况看,加工贸易出口继续是两位数的负增长,而非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忽上忽下,如今又转负,这正彰显了当前我国内部产业正在慢慢适应全球新的分工体系。不过,整体上,10月出口并不太坏,虽同比降幅扩大,环比也出现-6.4%的跌幅,但10月一般出口环比均会季节性回落,而当前的幅度也在均值区间内。 看进口萎靡需考虑基数因素。10月进口同比-18.8%,降幅收窄,如我们预期,进口同比一如既往之差,但我们认为还是要客观看待,不可完全归因内需乏力。一方面,2014年的进口趋势是前低后高,有基数因素;第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在继续下行。因此,有两项因素影响,在内需本就疲弱的背景下,进口同比必然表现逊色。从海关总署公布的33种重点商品进口情况看,初级原料的进口数量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如液化石油、天然及合成橡胶、等进口同比均较9月回升。 贸易顺差又创历史新高。受进口萎靡影响,衰退型顺差额又创历史新高,达到616亿美元。按照当前的外贸形势发展,恐怕我国的贸易顺差高位还会有一段时间。(作者:牛播坤,余芽芳) 按美元计价,10月份出口增速-6.9%,低于市场预期的-3.2%和我们预期的-6%。进口增速-18.8%,低于市场预期的-15.2%和我们预期的-15.5%。10月贸易顺差616亿美元,预期顺差620亿美元,前值顺差603.4亿美元。 出口增速降幅扩大,外部需求仍然疲软。我国对主要发达地区的出口在10月份均出现明显下滑。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下降幅度超过7个点,回到负增长;对日本和欧盟出口增速也分别下滑3.1和2.7个点。前期亮眼的对东盟的出口本月也出现大幅恶化,增速降幅近17个点,同比大跌10.9%。从主要出口地区的制造业PMI来看,除了香港触底反弹以外,美国、欧洲和日本均无明显改善,显示出外部环境仍然较为低迷,成熟经济体的复苏基础并不牢固。我们在上月的点评中提到,9月份出口跌幅收窄可能是受到海外重要节日订单的拉动,持续性并不强,。而随着其影响的减弱,四季度出口料将维持低增速。 进口增速跌幅收窄,内需和商品价格维持低迷。国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底部徘徊、环比企稳支撑了进口金额。从累计数据看,今年前10个月我国原油、粮食、成品油、初形塑料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正增长,而进口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造成进口金额萎缩。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环比有所企稳,但同比下跌幅度仍较大,对进口数据持续拖累,工业通缩态势仍然较为严峻。 10月份出口恶化而进口小幅企稳跌幅收窄,衰退性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从出口先导指标和海外各主要经济体的PMI来看,外部需求总体仍在低位徘徊,短期难以出现明显改善。10月官方PMI新出口订单环比下滑,而出口先导指数也较9月明显下滑,四季度出口压力很大。预计后期货币政策继续宽松,降准降息会继续。财政政策仍将持续加码公共支出力度,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降税清费为企业减压,推动PPP模式引导民间投资。政策性银行也将继续发挥&第二财政&作用,利用特殊的体制优势为重大投资项目实施出力。投资对于稳增长仍非常重要,预计地下管廊、水利环保、铁路轨交、新能源(充电桩、能源互联网)、京津冀、东北、新疆和等有望成为保增长的重要领域。(作者:李慧勇、邱涤凡) 小报告(微信号:ifengxbg)是凤凰财经重磅打造的宏观经济分析解读栏目,最前瞻、最权威的分析助你把握投资大势。
[责任编辑:li_yua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081415
播放数:623585
播放数:218441
播放数:304125
48小时点击排行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新股发行是利好为什么股市还跌跌不休?
新股发行是利好为什么股市还跌跌不休?
对于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这一问题,很多官员说新股发行是利好,是增加了更多优质股票的入市,让投资者有了更好的选择。
但如果新股发行是真正的利好的话为什么每次大规模发行新股都必然导致股市的大跌呢?为什么股市跌的受不了了管理层都会采取停发新股这一政策呢?很简单再傻的人也知道当前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是利空,是抽血。
我们把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比作一个大容器的话,在没有新股发行的前提下,股市自然下跌,跌到一定程度都会止跌。比如现在2000点的位置,入市资金和抽离资金会形成一个平衡,那么这个容器里的水就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
假如这个时候我们重启新股发行对市场而言是一个公平交换的行为的话,即从市场抽离多少资金,相应的就会增加相等市值的股票。那么这个市场就不会跌也不会涨。
现在的问题是每逢新股发行股市必然大跌,问题很简单当前的IPO根本是对市场的掠夺,而不是公平交换。
在当前估值环境下,中国股市的IPO必将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行为。很明显在当前市场估值下的新股发行,都是一个批发亿万富翁的行为。任何到这个市场上市的企业都能实现乌鸡变凤凰。即原本价值一元钱的资产,一上市就会变成几元钱甚至十几元钱,几十元钱。所以即便新股上市,大股东现在不变现,也有将来变现的预期。所以新股发行必然导致股市的下跌。同理任何一个离开这个市场的企业,都会实现其价值回归,这也是为什么股民害怕上市公司退市的原因。同样的股票留在二级市场,他都会有几亿甚至数十亿的市值,而退市这些市值将灰飞烟灭。ST长油进入退市整理板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如何实现新股发行买卖双方的公平?
一种思维就是直接市场化发行,不管指数的涨跌,直接宣布一下发行300家,直接让指数跌下来,形成真正的市场调节。那么股价一步到位,投资者将买到最廉价的股票,当然买的没有卖的精,上市发行如果股价太低的话上市公司将主动停止上市,从而形成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调节。那么这种方案可行于否呢?去年的6.24股市大跌就是对这种政策的预期,结果政府和投资者是无法承受这种局面的。
那么渐近式的下跌让投资者买到越来越有价值的股票是否可行呢?显然持续六年的下跌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结果并不乐观。因为我们现在的新股发行,只要股价一天不跌到完全市场化的水平,每一次新股发行都是要上市的公司和市场的不公平置换。于是越是渐进式下跌,二级市场投资者遭遇的越不公平。这是一个和影子赛跑的过程,越跌股市越没有信心,股市下跌空间越大。结果股市问题就象摊大饼原来问题的市场可能只有几百家,而随着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可能成为数千家。
&另外一种思维是在保护投资者前提下,实现公平的新股发行。这里有两个方案。
一种是政策托市,把当前2513家上市公司股价保持在2100点以上。在此基础上,重建新市场,市场化发行新股,首批发行300家。让新股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定价。让未来的新股发行做到公平。这个需要巨大的资金托市,而且会导致投资者卖出老股票买入新股票。因为需要巨大的托市资金,而且托市后还面临着老股票如何向新市场转轨的问题,操作难度比较大。
还有一种方案是,在承认当前股市估值的前提下,根据国情调整新股发行方案,通过垫高发起人股东成本,实现投资者和发起人股东之间的公平。因为中国股市的市场定价是相对高估的,而且要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护市场总市值不再缩水,不让股市继续下跌,就必须承认当前股市的高估值。
比如企业的借壳上市,就基本做到了发起人股东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一样的成本。
新股发行,垫高发起人股东成本也可以这样。简单的说,如果经过测算认为市场高估了30%。那么新股发行1/3按市场询价网下发行;2/3按发行价的70%折价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市值配售。这样中签的投资者就有30%以上的赢利预期。
发行后,发起人股按照10:3的比例进行缩股。因为市场高估了30%,企业上市直接抛出的话将至少有30%的无风险套利,进行缩股后就会垫高其成本,减少其无风险套利的冲动。通过这样的设计就能实现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调节。让企业上市也面临风险。总之就是通过垫高发起人股东的成本实现流通股东和发起人股东的相对公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股发行环节避免股市因为IPO严重失血。
通过垫高发起人股东的成本,实现新股发行发起人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的公平。从而实现股市的良性运转,在股市良性运转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政策市向市场市的转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港府称人币贬值对港出口有利 对楼市并无影响,
楼市崩盘人民币贬值,汇率贬值带来的楼市影响,人名币贬值为什么有利出口,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影响,本币贬值
> 港府称人币贬值对港出口有利 对楼市并无影响
  中新社香港8月14日电(陈逸舟)香港特区政府经济顾问陈李蔼伦14日回顾了今年第二季度香港资本市场的情况。港股4月升至7年以来的高位后,6月底由于希腊债务问题以及内地股市大幅波动,有显著调整,其后收复部分失地。住宅物业市场在第二季度再趋活跃,6月楼价较3月升3%。  当天举行的2015年第二季度经济情况记者会上,陈李蔼伦表示,人民币(6.3918, -0.%)汇率变化,中长期可令内地经济更具弹性,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对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香港而言,也是有利的。  陈李蔼伦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香港的出口有正面影响。因大部分货物来自内地,若因汇率调整价格回落,将会更有竞争力。  此外,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香港的旅游业近期处于下跌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会令旅游业受负面影响,尤其是高端消费方面。不过因香港的就业情况向好,消费力强劲,因此对零售业预测并不太悲观。  陈李蔼伦指出,第二季度恒指一度较为强劲,产生财富效应也是使香港私人消费增长达6%的一个因素。不过下半年随着美国加息临近,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歧料会变得更为突出,相关的不确定性或不时会令资金流急速转向,基调较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市况料会进一步受压,继而加剧其经济的下行压力。此外,近期股市波动会否影响香港经济气氛,也须关注。  陈李蔼伦还表示,美国如果在年内加息,可能会影响香港楼市,需要留意这方面变数。第二季度香港楼市再度活跃,6月份楼价较3月份上升3%,整体楼价较1997年的高峰超出74%,显示香港楼市泡沫风险依然显著。第二季度香港置业供款比率达62%,高于20年来平均水平,如果利率上升3%,该比率将升至81%。特区政府会留意楼市走势,在有需要的时候会推出调控措施。  另外,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14日指出,人民币汇率已经平稳下来,市场的信心应已恢复,看不到人民币贬值与资金流入楼市的关系。楼价或其他的经济表现要视乎很多因素,不是单单看汇价。  作者:陈逸舟来源中新社)
本文地址:
(责任编辑:BadCat)
楼市崩盘人民币贬值,汇率贬值带来的楼市影响,人名币贬值为什么有利出口,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影响,本币贬值对楼市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对楼市的影响,人命币汇率贬值股票,tcl称人币贬值利好集团出口,人民币贬值对出口家纺企业的影响,汇率贬值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汇率贬值对股市影响,人民币贬值对楼市的影响
------分隔线----------------------------
房产赞助广告
房产随机热点
房产广告推荐
房产随机推荐
房产广告推荐责任编辑:mz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66347',
container: s,
size: '198,24',
display: 'inlay-fix'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股市热点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价下跌利好哪些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