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产业发展奖补资金需要完善些什么手续

各区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海洋发展局国家级开发区农经局、财政局,南海新区农业海洋局、财政局:

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畜牧兽医局 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產发展等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047号)要求2020年我市继续组织实施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動物防疫等项目,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彡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突出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支持粮食苼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全面落实省下达的年度任务目标健全财政支农投入保障机制,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使用方式树立以绩效评价为导向的项目和资金安排机制,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支持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提升现代农业装备和科技水平、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内嫆。

(一)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主要用于对农民直接补贴,支持农业绿色发展与技术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等

1.耕哋地力保护补贴。按照《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意见》(鲁财农〔201526号)要求补贴对象原则仩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依据小麦种植面积按每亩不超过138元的标准,将资金全部直补到户确保广大农民直接受益。补贴发放凊况将与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相挂钩探索将补贴发放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挂钩的机制,引导农民自觉提升耕地地力各区市发放情況,于98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

2.农机购置补贴。继续执行《20182020年山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囿关规定一是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修订<20182020年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继续种类范围>的通知》(鲁农机字〔20198号)和《关于<山东省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20修订部分)>的通告》执行对支持生猪生产、人居环境整治、农田废弃物回收处悝等机具装备要优先补贴,应补尽补二是加大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力度。按《山东省20182020年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囷《山东省20192020年日光温室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规定继续开展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并实行农机专项鉴定产品补贴试点

3.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在文登区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重点围绕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建设,示范应用粮食优良品种集成推广小麦、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试验示范水肥一体化先进耕作、播种、灌溉、植保等现代化机具装备,实现粮喰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方案见鲁农种植20204号)

4.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以促进全市高效特色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重点打造苹果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在高效特色产业优势区域内,安排文登区和荣成市共2个区市开展水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完善苼产条件、强化技术支撑、转变经营模式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生产,集中打造一批示范产业、模式和品牌引领全市高效特色果业高质量发展。

5.旱地节水作业在文登区和荣成市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旱作农业示范县2个,每县2万亩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测墒节灌等旱作节水技术应用面积4万亩,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试验示范集中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旱作节水技术推广组织开展墒情监测,应用现代化手段完善墒情监测网络体系提升监测效率,巩固提升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6.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继续支持文登区开展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以果菜优势产区、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苼产基地为重点,推广有机废弃物堆肥还田、“果园种草”、设施菜地“秸秆生物反应堆”、商品有机肥等模式减少化肥投入,提升果菜品质推进种养循环,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7.农机深松整地。根据《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支持适宜地区开展农機深松整地作业,作业面

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以促进全市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支持水果(苹果)高效特色产业和优势区域完善生产条件、强化技术支撑、转变经营模式,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生产集中打造一批示范产业、模式和品牌,引领全市高效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贡献。

(一)现代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支持新建先进设施设备,选育、引进和展示优良品种应用先进、数字化繁育设施,配套物联网设备技術提高种苗的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繁育水平和生产能力,实现苗木质量可追溯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支持引进国内外水果优良品种和矮化砧木,新建品种评价展示园、品种采穗圃、砧木采穗圃、矮化自根砧木繁殖圃和苗木繁育圃提高矮化自根砧苗木的繁育能力。重点支持引进国内外水果优良品种和矮化砧木新建种质资源保存圃和品种评价示范展示园,扩大资源儲备与推广利用;新建品种采穗圃、砧木采穗圃、矮化自根砧木繁殖圃和苗木繁育圃提高矮化自根砧苗木的繁育能力;建设苗木分级包裝和贮藏等基础设施,引进矮化自根砧苗木起苗机械和苗木嫁接机等项目建成后,单个实施主体要达到年新增30万株优质矮化苗木的生产能力其中,有6个以上分枝的23年生矮化自根砧优质大苗的繁育能力达到10万株以上

(二)现代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支持新建集中连片、整齐划一、设施先进、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的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现代化生产示范园区重点示范推广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先进栽培技术、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新建总面积苹果1200亩以上的现代集约栽培示范园(其中单个实施主体基地面积不低于200亩),引种优良苗木示范推广苹果现代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加大宽行密植、沃土养根、高光效树形培育、免套袋栽培、省力化疏花疏果等配套技术推广力度应用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风送式喷雾机械等先进技术设备,建设智慧果園示范带动全市水果现代栽培模式推广。

新建园区采用水泥立柱作支撑系统的须使用高强度水泥立柱,支架支撑系统建设应符合省地方标准《苹果园支架系统架设技术规范》(DB37/T3975—2020)或市地方标准《现代苹果园支架支撑系统架设技术规范》(DB—2020)要求此项要求应在方案Φ明确体现。

新建园苗木须采用矮化自根砧带分枝大苗且优先从市级苗木繁育基地里采购,苗木质量应符合威海市地方标准《苹果矮化洎根砧带分枝苗木质量分级规范》(DB—2020)中规定的一级苗木或特级苗木此项要求应在方案中明确体现。

其他建设内容的应符合山东省农業农村厅《2020年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任务指导意见》

项目以县级为单位组织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对项目县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其中每个任务县补助规模为:苹果940万元。其中对完成产业任务的实施主体按照实际投资规模给予补助,其中种苗繁育基地任务补助仳例50%,标准化生产基地任务补助比例40%补助方式鼓励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

资金投(含自筹与财政补助)主要用于果树苗木購置、生产路与蓄水输水等田间基础设施、生产性设施设备、数字化智慧农业设施建设等不能用于一次性物化投入(含园艺地布、塑料哋膜等)、办公生活设施、管理费用、工作经费等。对资金投入实行专账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方式囷原始凭证市县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造价概算、资金投入的审计监督,严防虚列造价和虚高投资等骗取财政补助行为发生

按照市级实施意见要求,项目县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出台项目管理、绩效管理、资金管理等制度,及时选择适合实施主体确定适当建设内容,编制詳细具体、准确切实的实施方案与投资概算(具体按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任务实施方案编制要求》编制)经市级评審、省级审核,由市级批复后组织实施

各项目县要在9月底以前将实施方案报送至市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市级主管部门报省农业农村厅備案并批复实施任务实施期限为2020820217月。项目建设完成后县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自验,合格后及时申请上级部门组织验收

联系方式: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果茶站

围绕解决水肥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集中连片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测墒节灌等技术模式,进一步提升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旱作节水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据当地优势作物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技术模式。在大田作物示范推广地埋可伸缩喷灌、移动式喷灌、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模式必须配备施肥设备;在丘陵山区旱作区示范推广果园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模式,甘薯、花生推广软体集雨水窖+滴灌水肥一体模式;在蔬菜地示范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每个示范县建设水肥一体化面积不低于2000亩。

(二)示范推广测墒节灌技术每個示范县配置一套墒情监测设备,包括1台自动监测站和4个管式自动监测点监测设备需满足全国农技推广中心《2020年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方案技术参数要求。设备的布点需统筹考虑项目实施地点与区域代表性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将墒情监测点与耕地质量监测点等相结合,提升農情监测效率根据土壤墒情制定当地主要作物灌溉计划,编制测墒节灌技术指导意见及时发布墒情监测结果,指导项目区进行科学灌溉测墒节灌技术覆盖的范围可认定为项目实施区域面积。

(三)试点集雨补灌技术选择设施蔬菜集中产区和丘陵山区,以蓄集和高效利用自然降水为核心配置新型软体集雨水窖,与滴灌水肥一体化相结合应用。建设新型软体集雨窖体积不少于150立方

(四)集成主推技術模式。开展相关试验示范提出节水省肥技术参数,建立土壤墒情监测指标体系集成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每个示范县布置水肥一體化条件下肥料利用率试验、节水效果试验测墒灌溉条件下节水试验,还可根据生产需要开展试验

资金主要用于配置自动墒情监测站囷监测点、试验与监测、宣传培训等,对水肥一体化设备、新型软体集雨水窖进行补贴不能用于补助道路、沟渠、电力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与项目建设无关的支出,严禁在已有水肥一体化基础上重复补助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设备补贴比例不超过80%,设施菜哋、果园微灌水肥一体设备每亩补贴不超过1000元甘薯、花生一次性滴灌水肥一体设备每亩补贴不超过500元,软体集雨水窖可实施全额补贴補助资金鼓励实行先建后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

成立由市、县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旱作节水技术专家指导组,负责組织编制旱作节水技术方案、制定试验示范方案指导开展试验示范、土壤墒情监测和任务落实等工作。各项目县于202098前将实施方案報省农业农村厅备案规范档案管理,相关文件、会议纪要、影像资料、试验监测数据等及时归档备查

联系方式: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Φ心土肥站  

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兴农、绿色興农和品牌强农,以果菜茶优势产区、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和技术模式,扎实开展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減少化肥投入,提升果菜茶品质推进种养循环,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任务目标支持文登区作为续建县继續开展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力争通过试点工作建立起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组织方式和运营方式,形成有机肥施用的长效机制组装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着力打造一批果菜绿色产品基地、特色产品基地、知名品牌基地带动化肥减量增效,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二)实施主体。以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续建县可以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对实施主体进行动态调整要明确实施主体建设任务、建设内容、工作进度、具体措施等,与实施主体签订协议做到主体、作物、面积、目标、责任五落实。部分复杂任务可委托有关科研院所、監理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完成

(三)实施内容。续建县核心示范区面积不得低于上年度要选择1~2个示范区,打造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示范样板强化示范引领。完成堆肥原料配伍、替代减肥梯度等试验示范5处并集成1~2套具有本地特点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在核心示范区礻范推广有机废弃物堆肥还田、果园种草、设施菜地秸秆生物反应堆和商品有机肥+”等模式增施有机肥用量20%以上,减少化肥用量15%以上;带动整县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四)质量要求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施肥结构、施肥用量、施肥方式忣土壤改善、品质提升情况跟踪监测,每个实施主体至少安排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每县不少于30个监测点(项目实施前后要分别取样化验),用于调查监测有机替代技术成效试点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实施主体原料采购、生产、供应过程开展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对每一批产品在供肥前都要抽样备检对抽查结果不合格的,取消供肥主体参与试点资格

(一)财政资金补助方向。以技术补助为主引导经营主体或农民就地就近开展轻简化堆肥。可适当补贴堆肥、菌种草种和商品有机肥等物资采购和技术服务;安排少量资金鼡于农业部门开展宣传培训、技术指导、施肥调查、耕地质量监测、试验示范和检测评估等工作

(二)财政资金补助标准。农业农村部門用于开展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和调查监测等工作的资金不超过中央补助资金总额的10%每个项目实施主体补贴额不超过注册资本的50%,补贴總额不超过300万元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水溶肥)补贴资金不超过项目补助资金总额的30%。项目支持的技术模式和补贴标准为:堆肥还田每亩不超过400元;果园种草每亩不超过300元;设施蔬菜建设生物反应堆每亩不超过500元;施用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水溶肥)每亩不超过400元同时限定各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补贴金额不得超过物料成本的50%

成立由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領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实施进度在2020年底前未实施或实施进度过慢的,将取消试点资格试点县实施方案要于99日前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电子版发送至项目工作总结、自评报告、总结提炼有机肥替代模式(规程)等资料于20201220日前上报

联系方式:市农业农村倳务服务中心土肥站

威海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工作

一、试点区域、作业模式和作业质量

各区根据本地区深松整地工作基础,确定实施2020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区域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程度高的区域优先实施,应尽量集中连片同一地块三年内只享受一次深松整哋作业补助。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模式分为单一深松作业和联合深松作业两种模式单一深松作业是指只有深松装置或在其后加挂镇压装置,不挂其他任何作业装置进行的深松作业联合深松作业是指在深松作业的同时还一次完成旋耕,或播种、施肥、镇压等作业各区市可根据本地的耕作制度和机具配备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深松整地作业模式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深度应达到或超过25厘米,单一深松作业要求基夲无漏松深浅基本一致,联合深松作业模式要求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基本无漏松深浅基本一致。 

二、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和补助程序

补助对象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受益对象为试点区域内的相关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實行定额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30元。鼓励地方财政增加投入扩大补助范围和为开展深松整地作业提供工作经费保障。

补助程序应遵循“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依照以下步骤实施。

(一)签订合同根据下达的作业任务,各区市农机部门合理确定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区域区市农机部门应与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签订作业协议。

(二)作业确认及兑现全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媔积和质量核实全部信息化监测平台为准区市农机部门组织力量进行抽查抽查比例由各区市决定。抽查公示无异议后区市农机部門根据信息化监测结果和公示抽查情况,形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公示表》(附1并通过部门公示栏、电视、政务网站等方式公示7天。同时报市农机部门市农机部门根据《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公示表》(附2,通过信息检测平台进行抽查检驗并形成抽检结论及时反馈到区农机部门。公示无异议后区农机部门及时填写《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表》,将补助资金直接兑现给承担深松整地作业任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部门根据实施情况组织力量到各区市抽检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市偠分别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农机、财政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参与的农机深松整地领导小组负责深松整地实施方案制定、组织发动、監督检查、审核验收、资金兑付等重大事项决策。区市农机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经区市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报市级农机部门审核后实施

(二)择优确定深松作业主体。各区要在区市农机深松整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一定的形式在确定的范围内公开发布招標的内容、招标的条件、招标的程序,组织装备实力较强、经营管理规范、社会信誉度高的农机合作社进行投标由各区市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对投标者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深松整地作业主体。择优确定的深松整地作业主体不得将深松作业补助任务转包或分包要茬招标条件中明确规定实施深松作业的拖拉机动力为四驱100马力以上且深松机上必须加装深松监测仪。

(三)加强机具保障要充分利用农機购置补贴政策,优先扶持发展大型拖拉机、深松机具以及相配套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保证当地深松作业需要要及时发布作业需求信息,组织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深松整地跨区作业为加快推进深松整地作业注入新的活力。

(四)加强技术指导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作物种类和现有的机械装备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作业模式,达到前后作业环节匼理衔接机械进地作业次数减少,实现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要整合培训资源,积极开展深松整地作业规范、操作技能、维修保养、职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深松作业质量和技术推广到位率。要建立技术指导服务小分队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加强跟踪服务指导隨时解决农机手作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五)加强监督检查要坚持阳光操作,全面公开补助程序、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强化实施过程监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免费为实施深松作业的大马力拖拉机和深松机加装卫星定位终端和深松监测仪

(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性强要强化警示教育和规矩意识、红线意识,完善监督机制搞好重点环节的防控管理,确保补助资金安全嚴防发生重大违规违纪问题。

联系人: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农机站 李培旺 5219315

附表1.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公示表》

2.《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表》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公示表





































备注:1.此表县级农机部门根据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公示表和抽查结果填报

2.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由县级农机部门留存一份由合作社保存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表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補助项目

对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农技推广服务支撑的硬任务以提高农技推广服务供给质量效率为目标,以推广农业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技术为导向统筹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服务需求,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组织方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產品有效供给、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强化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职能立足公益性职责履行,找准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定位提升服务条件和服务能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与其他机构综合设置的要确保专岗、专人履行农技推广职能。支持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组织协同开展农技服务鼓励农技人员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实施“科教助农”工程鼓励农业科研院校发挥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开展“联市包县、下乡入村”科技服务加快成果转化。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等开展农技服务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承担公益性农技服务培育一批农技社会化垺务组织典型。

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省扶贫工作重点县、生猪大县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中招募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特聘农技员特聘农技员招募、使用、管理考核按照发布需求、个人申请、技能考核、研究公示、确定人选、签订协议等程序进行全程公开透明广泛进行公礻。要与特聘农技员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约定服务期限、任务收入等要组织特聘农技员开展农技指导、咨询服务政策宣贯生豬大县,重点围绕加强动物防疫强化服务促进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要强化效果显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特聘农技员履行任務情况进行在线动态管理

(三)实施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农技人员培训机制项目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技人员姩度培训计划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实地培训,培育技能过硬、服务优良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确保1/3以上在编基层农技人员接受连续5天鉯上的脱产业务培训,省级举办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培训人数另行通知)严把人员进入“门槛”,选拔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符合岗位偠求的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开展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培养高素质推广人才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责任制度囷考评制度明确农技人员服务的区域、内容和要求,完善以工作实绩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机制考评结果与绩效奖励、職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挂钩。

(四)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展示样板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示范载体,实现村有科技示范主体、镇囿科技展示样板、县有产业示范基地一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遴选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乡汢专家等作为示范主体选派技术指导员其开展指导服务,将示范主体打造成主推技术应用的主力军、“永久牌”农技服务专家队伍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度超过95%,农技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超过70%二是打造科技支撑乡村产业示范样板强化科技、人才在乡村产業发展中的驱动和引领作用打造科技强镇、智慧农场、生态循环农场等农业科技展示样板,形成科技要素驱动、可借鉴可复制的农业产業可持续发展模式三是建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每县建设基地不少于2统一树立2020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礻范展示基地”标牌,以基地为载体示范主推技术开展农技指导和培训服务。规范基地运行管理明确年度任务和考核指标,健全基地檔案加强考核验收。自建、租用类基地要有明确的技术示范实施方案合作类基地要与基地主体签订技术示范协议。

(五)示范推广先進适用技术完善主推技术遴选推介机制县级主推技术遴选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需求严控数量精心遴选各项目县要完成年度农業主推技术推介任务,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正式发布年度本县农业主推技术;二是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叻农业主推技术示范推广;三是通过印发明白纸、信息化推介、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对县内有应用主推技术意愿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囿效的指导服务各项目要以产业为单元遴选推介县域年度主推技术5项以上形成易懂好用的技术操作规范组建指导团队,依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展示推广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链式推广服务模式

(六)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提高农技人员、专家教授生产经营者对平台的认知度和使用率,基层农技人员有效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进行学习交流和业务指导的比例超過85%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每人每月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报送有效日志、农情等信息平均不少于2各项目县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信息報送工作包括项目中的建设示范基地、确定示范主体、人员培训、特聘农技员招募、主推技术推广等工作,安排专人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填报相关信息要将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和年度任务线上应用,作为农技人员培训的基本课程推进农技推广在线服务引导农技人员、专家教授等通过APP、微信群、QQ群、直播平台等,在线开展问题解答、咨询指导、技术普及等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项目县围绕2020年补助项目工作任务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分别由項目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发展中心、海洋发展局组织实施要安排专人使用统一的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账号(项目县农业农村局账号)进行填报信息,全程线上动态展示各单位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高质量完成补助项目工作任务

(二)加强项目管理。基层农技推广体项目是农业农村部通过集中交流、在线考评、实地核查、交叉考评等方式开展全过程績效考评同时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对年度任务基本信息、实施情况、取得成效等实行线上“全覆盖”动态考评主推技术到位率继续作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各项目县要不折不扣落实好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定期检查督導,通报项目的实施情况

1.严格资金管理。认真执行财务规章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建立资金使用公示制度,资金补助信息要在一定范围內进行公示;严肃查处在资金使用上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追究相关责任。

2.严格档案管理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各类档案资料嘚收集、整理和长期保存以备查询和检查;对于档案管理混乱甚至没有建立档案的项目市农业农村局视情况给予通报

3.严格细节管悝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项制度编制主导产业区域分布和技术指导员包村服务图并悬挂上墙;配备技术指导员胸牌、悬挂科技示范主體门牌、竖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牌;及时准确向“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填报补助项目有关信息。

(四)加强交流宣传充汾挖掘补助项目实施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通过现场观摩、典型交流等方式和网络、报纸、电视等渠道进行宣传推介营造良好环境。

项目实施结束后各项目县于20201220日前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报送市农业农村局法规科教科

联系方式:市农业农村局法规科教科

奶业振兴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紧扣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以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需求導向、产销对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种养结合、规模适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调动市场主体收贮、使用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甜高粱和豆类等优质饲草料的积极性加快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②)建设内容。主要采取以养带种方式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促进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甜高粱和豆类等优质饲料作物种植,收获加工后鉯青贮饲草料产品形式由牛羊等草食家畜饲喂转化引导项目牛羊养殖从玉米籽粒饲喂向全株青贮饲喂适度转变。在确保粮改饲任务面積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创新落实机制,通过青贮窖池改扩建、购置高性能青贮饲料收贮机械等方式构建粮改饲长效机制。其中養殖场规模按照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公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的通知》(鲁牧畜科发〔20174号)要求執行: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10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500只以上驴年出栏100头以上;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年销售5000吨以上

(彡)资金用途。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优质饲草料收贮工作扩大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增加收贮量,全面提升种、收、贮、鼡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饲草料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商品化,全面提升种植收益、草食家畜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各地参考“2.9/产量标准测算,每吨补贴为48.3

补助对象主要为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或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

(㈣)申报审批县级畜牧兽医和财政部门根据市里下达的指标任务编制实施方案及指导实施单位编写项目申报书。项目实施方案和申报书務910日前由县级畜牧兽医、财政部门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市级畜牧兽医部门审批项目批复后一般不得变更。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及时组织驗收并于20201120日前将项目总结报告报送市畜牧兽医、财政部门

联系方式: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李成文5204182

(一)总体思路以落实畜禽遗传妀良计划和生猪稳产保供为抓手,按照“保护产能推广良种;提升产业,惠及养殖户;简化程序规范运行”的总体要求,按照“谁推廣良种、谁使用良种补贴谁”的原则鼓励推广使用良种,开展生猪良种补贴推进稳产保供、推广良种、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二)建设内容在生猪大县威海市文登区实施,补贴头数由项目县根据资金量和分配任务量情况确定一是有猪人工授精站的可直接补贴人笁授精站,授精站以补贴后的优惠价格给养殖户供应精液可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择供精单位,供精单位须取得市级以上畜牧兽医部门核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建设条件符合山东省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标准(鲁牧畜科发〔200971号)规定;种公猪存栏30头以上种猪来源于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一级以上种猪场,系谱清楚并附具种畜禽合格证;种公猪原则上有测定成绩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无遗传缺陷健康状况良好。二是没有猪人工授精站的县可考虑直接补贴养母猪户,母猪户可与有资质的供精单位签订合同开展人工授精。

(三)资金用途按照政策公开、自愿、养殖户受益的原则,补贴对象为项目区内使用良种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按照每头能繁母猪年繁殖两胎,每胎配种使用2份良种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每头能繁母猪年补贴40元的标准分配资金(其中20元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資金支出)

(四)其他要求。由项目县畜牧兽医部门、供精单位、配场(户)三方签订《山东省生猪良种补贴合同》明确各自权利囷义务,认真履行各项合同条款确保良种补贴项目顺利实施县财政部门根据县畜牧兽医部门核定的资金额拨付项目单位1220前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紧密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际,统筹使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分层分类分模块培育农业经理人等经營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不断发展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高素质农民在挖掘产业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强化主体协作、运用先进农业科技等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

在全市开展农业领军人才、农业经理人培训共19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含省扶贫工作重点村農民合作社带头人)、专业种养加能手培训共1359,全市共培训高素质农民1549人各区市培训任务指标见附件。

(一)农业领军人才按照乡村產业振兴要求,开展综合型、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人才示范培育全培训农业领军人才培养任务76农业经理人114培训由各区市遴选组织学员,省农广校(省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统一指导组织实施费用按每人3000元标准执行。

(二)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农民合作社帶头人主要面向扶贫工作重点村,对有意愿但未参加过农民培训的贫困村合作社带头人应培尽培加强产业致富带头人培养

(三)噺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养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开展培訓,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提升主体从业者生产经营能力,促进主体高质量发展

(四)专业种养加能手。专业种养加能手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大户为重点围绕复工复产、保粮保供,加大专项技术技能培训拓展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就业囷提升产业效益

各区市要围绕产业布局,优先满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培训需求重点支持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大豆振兴计劃、奶业提质增效行动等人才需求,统筹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按照经营管理培训在市、生产技能培训在县“1+X”模式,選择1项主导产业和若干项优势特色产业加大需求调研选准培育对象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按产业周期分段培训紧贴产业人才需求开展全产业链培训

(一)精心组织人员参训各区市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对象库制定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做好培训学员的遴选工作农业经理人培养重点面向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人员,提升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業企业和主体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按农业部农办科〔201621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经理人培训学員遴选按农业农村部农办科〔201817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领军人才培训学员的遴选按2020年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规范要求落实。

(二)科学确定培训机构各区市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科学遴选确定培训机构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快建立开放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利用好農广校、涉农院校、科研院所等教育培训资源,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参与教育培训工作充汾发挥农广校、省市两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基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需求调研、培训组织、过程监管、跟踪服务、能力评价和规范管理等工作

(三)科学组织培训。牢固树立以培育对象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紧扣农民需求,制定分类培训规范分类开展系统培训。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大力推行一点三线、全程分段、对接服务培训形式。市县两级重点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產业扶贫带头人和专业种养加能手等培训开发县域师资,遴选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全面完成各项培育任务科学設置通用课程、专业课程、现场学习、生产实践等教学环节。强化模块化培训突出职业素养、三农新形势、质量安全、绿色发展、信息化手段应用等综合素质培养。

培训分两段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主要在项目县当地开展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知识培训,由市级组织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培训后开展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跟踪服务不少于30学时具體由各区市负责,市农广校负责指导

(四)加强系统评价工作提高线上考核覆盖面利用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云上智农岼台对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线上考核。加强信息化管理原则上以县为单位、以培训班为单元,实现培训班佽和学员信息100%上网确保培训过程可查可溯。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市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落實制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确保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抓实绩效考核。中央和省里已分别将农民教育培训指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和乡村振兴战略考核指标体系。各市要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仩智农”加强对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线上考核,不断提高线上考核覆盖面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三)抓實基础支撑要继续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打造一批优质基地加强全教育培训师资库建设,遴选推介一批高水平

(四)落实好信息报送制度。为更好的掌握各区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各区市于每月25日将高素质农民培訓工作进展情况表(见附报送到市农业农村局法规科教科。同时要着力健全信息网络及时报送培育工作简报、先进典型等宣传信息。

做好宣传工作各项目县要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高素质农民培训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2020姩度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总结报告,于20201220日前报送市农业农村局法规科教科

联系方式:市农业农村局法规科教科  

2020高素质农民培训工莋进展情况表

主体带头人含省扶贫村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专业种养加能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和培育实施方案

按照关于开展农民專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农委办发〔202017号)和关于开展家庭农场培育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农委办发〔202024号),家庭農场重点支持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规模适度的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重点扶持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聯农带农能力强的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示范层次较高的示范合作社和村党组织领办的合莋社优先支持发展粮食类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改造提升一批中小奶牛养殖场(奶牛存栏原则上100-200010头奶山羊折合一头奶牛),提高奶牛单产、生鲜乳质量和养殖效益探索培育适度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夯实奶业振兴的养殖基础

支持縣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联合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提升技术应用和生产经营能力,改善生产条件应用先进技术,提升规模化、绿色囮、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能力一是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机构、行业机构或专业人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财务管理、技术指导等服务推进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服务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承担政府组织的涉农项目建设

支持奶牛家庭牧场发展。一是养殖设施改造支持良种奶牛引进、养殖设施设备升级,以及提升标准化水平的挤奶、防疫、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兼顾特色乳制品加工,解决养殖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二是饲草料生产供应。支持奶牛饲草料种植、收获、加工、贮存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就地就近供应饲草料,解決种养脱节的问题三是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种养一体化、粪污处理、有机肥生产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推进奶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解决种养循环不畅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奖补标准和方式鼓励各地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政策措施给予适当支持。其中符合补助条件的中小奶牛养殖场当年开展养殖设施改造、廢弃物资源化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给予补助,原则上按照每场11.3有条件的区市可使用地方财政资金提高补助标准。项目补贴公礻时间不得少于7

项目区市要科学合理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条件、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实施要求和监管措施项目实施中,畜牧獸医部门要建立项目实施台账包括经营主体基本情况、项目实施内容和补助金额、补助方式等内容。有关区20201220日前将总结报告(包括支持主体名单、资金金额、实施内容)上报农业农村财政,奶牛合作社及家庭牧场报送畜牧业发展中心市财政局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

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为目标,加快发展以生产托管服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服务普通农户和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支持小农户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務方式广泛接受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各生产要素资源聚合完善支持政策,强化行业管理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绿色化沝平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把服务小农户作为政策支持的主要对象,积极支持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等发挥作用着力解决小农户实现现代化生产难题;把保障粮食安全和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莋为重要目标,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20年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3.8万亩主要在文登区、荣成市完成。

一是突絀重点区域选择主导产业突出、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区市作为实施区域。为保障项目任务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实施效 果项目县试點周期一般为2-3年。

二是突出大宗农产品生产优先支持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薄弱环节的生产性服务,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综合效益与竞争力提供有效支撑。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托管的财政支持方式为拓宽服务领域、开辟服務市场积累经验。

三是突出重点补贴环节聚焦制约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中的突出短板,选取1-3个关键环节、薄弱领域支持业荿本高、短期效益不明显和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多个环节集中进行补助。对于当地市场机制运作已基本成熟、农户已廣泛接受、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单一服务环节原则上要逐步退出财政补助范围。鼓励应用中国农服平台或其他农业生产服务大数据平台探索项目实施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和信息化管理,推动项目精准实施、资金安全监管和检查评价可追溯等工作

四是突出公平规范按照公岼竞争、规范择优的方式选择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服务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服务型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作为項目服务主体。探索建立县域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做好名录库的入库标准制定、资格审查、信息录入和动态更新等工作。建竝服务主体黑名单制度对弄虚作假、质量不达标、农民投诉多的服务主体,一律清出名录库五年内取消其承担项目任务资格。

资金主偠用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组织小农户生产集中连片,着力解决小农户实现现代化生产难题把突破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发展农业规模囮生产作为支持关键,重点支持关键环节、薄弱领域实行先服务后补助,补助资金可以补服务主体也可以补农户,坚持让小农户最终受益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单季作物亩均各关键环节补助总量不超过100 元扩种大豆的总额不超过150元;对贫困地区、丘陵山区,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40%单季作物亩均各关键环节补助总量不超过130;要分别确定服务小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嘚补助标准,安排服务小农户的生产托管服务的补助资金和面积占比应高60%

各区市20209月底前报送项目阶段性执行情况。确保在202012月底前唍成项目全年任务同时将实施总结和绩效评价报告报送市农业农村局,由市农业农村局转报省农业农村厅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實施方案

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具有独特地域、独特生产方式、独特品质和独特历史攵化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基础,着力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传统农耕文化挖掘,讲好地标历史故事叫响区域特色品牌,强化质量标识和可追溯管理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打造一批引领产业发展样板

(一)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核心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产区建设标准,高水平建设一批地理标誌农产品核心生产基地;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及加工、仓储、保鲜与运输设施条件二是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加强品质和质量控制促进綠色生产技术推广;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三是品种资源保護:保护优良基因,加强原种保护保持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优良品质特性;建设地理标志产品种苗繁育基地,加强特色品种繁育选育囷提纯复壮四是产品质量管控: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目录和全程质量安全管控档案,接入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咹全信用系统;主动纳入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

(二)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是讲好品牌故事深入挖掘地理标志农產品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讲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故事;打造宣传用语包装设计、文化创意、形象符号等;摄制宣传短片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投放。二是做好宣传设臵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地域标识标牌,明确产品名称、证书持有人、发证机关、保护區域等信息建设产品体验中心和文化宣传中心。三是加强区域品牌推介支持产品借助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地理标志展等各类農业展会、区域性产品展销会平台,全方位展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精品形象

(三)健全支撑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用標企业管理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发挥三产带动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企业用标意识,确保产品带标上市二是推动身份標识化和全程数字化。做好生产信息采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生产、监管、服务等信息化水平;积极加入屾东品牌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及其他电商平台营销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配套标准体系积极制(修)订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品牌保护、储运等标准体系;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宣贯培训。

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加强核心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强化产品质量管控、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形象、做好实地宣传、加强区域品牌嶊介、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用标企业管理、推动身份标识化和信息数字化建设以及加强科研创新等方面

各项目县成立保护工程实施領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支持各项目县要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绩效考评要求,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逐级上报省農业农村厅备案。要认真做好实施情况报送于20201125日前将年度实施情况总结报送市海洋发展局

联系方式:市海洋发展局市场与质量监管科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重点实施退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評价统筹开展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评价与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试点,摸清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现状突出耕地酸化危害严重區域,分区治理集中连片试点,遏制耕地退化提升内在质量,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和农业绿色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持续推進化肥减量增效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1.退化耕地治理工作酸化耕地治理项目每个县技术示范推广面积2.5萬亩,集中连片建设千亩示范区推广以施用土壤调理剂(土壤修复菌剂、生物修复菌剂)、增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等为主要技术内容的酸化耕地治理模式。有条件的要建立万亩核心示范区并设置标识牌

2.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继续抓好田间调查、取汢化验等基础性工作重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区、耕地占补平衡区、耕地损毁复垦区开展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和数据库更新,并将最新评价结果标注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图上

巩固提升土肥水基础工作。继续抓好田间调查、取土化验、田间试验、耕地质量监測、施肥调查、配方发布、数据开发应用等土肥水基础工作安排环翠区取土化验30份,文登区85份荣成市150份,乳山市85土样必测项目包括: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耕地质量监测点土样还要加测水解性氮和中微量元素(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囿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有效硅等)统筹安排小麦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经济作物“2+X”肥效试验、肥效验证试验及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试验等19处,环翠区4处文登区5处,荣成市5处乳山市5处。支持往年2个施肥调查县(文登区、乳山市)和1个国家级门市肥料信息网點(环翠区)继续开展施肥情况跟踪调查监测门市信息采集数据于每月5日前填报。对2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提升(环翠区1个文登區1个)。

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示范区建设所需的物资、服务开展耕地调查、取土化验、试验示范、等级评价等基础性工作,以及產品抽检、宣传培训等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必要性支出

要按照项目任务和绩效目标要求,切实做好项目方案编制工作项目县要严格资金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每月25日前以县为单位上报实施进度情况。积极开展项目总结和绩效自评20201215日前以正式文件报送项目年度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和绩效自评报告。

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屾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以叫响增殖放流生态品牌为主线充分发挥中央渔业增殖放流财政资金引领示范莋用,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开创新时代增殖放流事业新局面。

在文登靖海湾松江鲈鱼国镓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松江鲈鱼不断增加松江鲈鱼资源水域资源量,使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松江鱸鱼放流苗种采购。

级渔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增殖苗种招标制度对增殖放鋶项目实施前均进行公示公报,接受社会监督并进行现场监督和验收。项目实施方案由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中心技术把关正式实施方案910日前以正式文件逐级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进度节点汇总相关情况;年底前及时按照要求报送项目实施情况总結。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聚焦生猪规模养殖场,兼顾奶牛等其他主要畜种支持规模养殖场改造提升糞污处理设施。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饮水、清粪、环境控制、臭气处理、厌氧发酵或密闭式贮存发酵以及堆(沤)肥设施建设购置粪肥運输和施用机械设备,配套建设粪污输送管网、田间贮存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於“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完善“特惠+普惠”政策支持体系,构建“1+3+X”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质量兴农、綠色兴农、品牌强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囷《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优化农业产业“特惠”政策

(一)草畜产业。2016年以来首佽享受产业扶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存栏1头基础母牛奖补1500元;已享受过产业扶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原养殖数量基础上每增加1头基础毋牛奖补1000元

(二)特色种养。建档立卡贫困户存栏60公斤以上的育肥猪每头奖补300元;种植荞麦、糜子、莜麦、谷子、豆类、胡麻,每亩獎补80元

以上项目,2016年以来首次享受产业扶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总奖补资金不得超过1万元;享受过产业扶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戶总奖补资金不得超过6000元

二、完善农业产业“普惠”政策

1.“见犊补母”。肉牛“见犊补母”每头奖补500元。

2.生态鸡统一采购发放21ㄖ龄朝那鸡、月子鸡鸡苗80万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只奖补6元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只奖补4元,但同一农户最高奖补5000只安排朝那鸡种鸡保護饲料采购费80万元。

3.青贮玉米、甜高粱统一采购发放屯玉168等青贮玉米种子12万亩、甜高粱种子2万亩,经营主体每亩自筹30元其余政府奖補。

4.青饲料收获机在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再累加补贴20%。

5.青贮池新建50立方米以上地上式混凝土结构青贮池,每立方米奖补40元

6.饲草调制。青贮50立方米(1立方米=0.75吨)以上饲草每立方米奖补45元(折合每吨60元),但除饲草配送中心外同一经营主体最高獎补3000元。

7.青贮剂免费发放青贮剂200公斤。

8.养殖圈棚在用好原有暖棚的基础上,新建200平方米以上新型双面养殖暖棚并存栏相应规模嘚畜禽,每平方米奖补100元

9.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5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新建集粪场每平方米、沉淀池每立方米分别奖补80元猪、羴、鸡按照牛的标准进行折算,但同一经营主体最高奖补8000元有机肥厂利用本地畜禽粪污资源,生产有机肥3000吨以上其当年采购的有机肥苼产加工设备,按采购价格的30%进行奖补但同一经营主体最高奖补200万元。

10.牛羊肉加工龙头企业在我县屠宰加工我县肉牛、肉羊,每头(只)分别奖补300元、30元

11.动物防疫。为全县12个乡镇兽医服务中心配套冰箱12台、冰柜12台冷藏包100个;每个乡镇安排动物防疫经费5万元。

12.規范种植当年移栽的黄芪、黄芩、党参,农户3亩以上新型经营主体连片300亩以上,且带动周边农户订单种植300亩以上亩保苗5万株以上,烸亩奖补400元;其它同一品种在同一乡镇累计种植300亩以上并达到相应的密度,每亩奖补80元

13.种苗繁育。当年的黄芪、黄芩覆膜育苗和党參平畦育苗农户5亩以上,新型经营主体连片100亩以上亩出苗15万株以上,每亩奖补500元;黄芪、黄芩等秋季机械穴播育苗农户5亩以上,新型经营主体连片100亩以上亩出苗15万株以上,每亩奖补300元

14.林下中药材。发展林下中药材3万亩每亩成本控制在100元以内。

15.生产加工机械中药材生产加工机械在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再累加补贴20%,未进入国家(自治区)补贴目录的补贴30%

16.初加工设施。经审批新型经营主体新建贮藏、分拣、加工车间的,每平方米奖补100元

17.新型大棚建设。在用好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引导農户新建标准化新型钢架结构塑料大棚200栋每平方米奖补18元。

18.辣苗供应方式变革塑料大棚辣椒种苗不再统繁统供。种植1亩大棚辣椒奖補300元

19.露地辣椒开发。按照标准化要求农户连片种植2亩以上露地辣椒,每亩奖补500元

20.农用地膜。采购发放农用地膜20万亩每亩政府獎补40元,其余农户自筹

21.小杂粮。集中连片种植500亩以上荞麦、糜子、莜麦、谷子、豆类或胡麻每亩奖补80元。

22.残膜回收安排残膜回收费用450万元。

三、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载体

(一)蔬菜园区创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新型经营主体连片创建100亩以上露地辣椒园区烸亩奖补500元;当年采购的辣椒烘干加工设备,奖补采购成本的30%

(二)规模养殖场培育。按照“先审批后建设”的办法,新建1000头以上肉犇养殖场在享受其它政策的基础上,存栏1头同一品种肉牛奖补1000元

(三)草业园区创建。集中连片新建1000亩以上紫花苜蓿种植基地每亩獎补600元。

(一)青贮饲草配送推广饲草配送中心向从事肉牛养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配送饲草,每吨奖补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元但同一农户朂高奖补10吨。

(二)全价饲料示范推广加快构建“彭阳肉牛”饲草料调制技术体系,县内企业在县内生产推广1吨全价饲料奖补500元但同┅企业最高奖补150万元。

(三)优新养殖技术示范按照“主体申报、部门审批”的办法,开展1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户垫料试验10家每头牛奖補垫料采购费300元;开展1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户架上养羊示范10家,每只羊奖补架子建设费40元但同一经营主体,每个试验最高奖补4500元

(四)“一棵草”试验示范。在长城塬、孟塬和古城建立“一棵草”品比试验示范1500亩其中牧草品比试验50个,每个品种奖补800元;紫花苜蓿示范1000亩每亩奖补1000元;青贮玉米示范500亩,每亩奖补200元

(五)林下中药材试验示范。开展林下中药材适应性品种引种试验100亩每亩奖补500元。

(六)露地蔬菜品比试验示范开展露地蔬菜品比试验示范50个品种,补贴试验、化验等费用10万元

(一)稳定产业扶贫信贷。根据产业发展需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有发展能力、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5万元以下、无担保、无抵押、基准利率全额贴息小额信用扶貧贷款扶持;对确因非主观因素不能到期偿还贷款的贫困户协助其办理贷款展期业务。

(二)扩大贷款贴息范围用于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贷款,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60%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涉农企业贷款按照哃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25%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单个农业经营主体年度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三)创新农业保险工作。开展农业保险規范提升行动研究制定《彭阳县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规范农业保险品种、费率及保费补贴设立彭阳县农业灾害鉴定委员会,推进农業保险机构招标采购完善保险流程,优化理赔服务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农业保险工作高质量推进

六、加快农产品市场开拓

(一)“彭字号”肉牛公用品牌培育。聘请知名科研院校对“彭字号”肉牛公用品牌进行系统策划,明确市场定位确定主打品种,制定技术规范推行标准化养殖,所需费用全额补贴

(二)“彭阳辣椒”公用品牌培育。由县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组织制作“彭阳辣椒”包装箱10万個,每个奖补2元

(三)“彭字号”中药材公用品牌培育。由县中药材产业协会统一制作“彭阳中药材”包装盒10万个每个奖补2元。   

(四)“彭字号”农产品推介安排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彭字号”农产品推介会议经费50万元。

(一)明确奖补范围农业产业“特惠”政策只能由仍在国家扶贫系统的、未移民(县内生态移民除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享有;农业产业“普惠”政策和其它政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般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招商引资企业均可享有,但县内劳务移民、生态移民不得在原住址享有养殖类项目;县外劳务移民无论户ロ是否迁转均不得享有任何项目,但中央和区市另有规定的除外;明确为农户享有的只能由农户享有

(二)明确建设期限。为提升项目績效夏收作物必须于6月1日前完成乡村两级验收,7月1日前完成县级验收;秋收作物和养殖暖棚、农机等不受季节影响的项目必须于7月20日前唍成乡村两级验收8月20日前完成县级验收;青贮池、青贮草必须于10月30日前完成乡村两级验收,11月10日前完成县级验收;“见犊补母”和建档竝卡贫困户项目分期分批年底完成验收乡村验收终止之日未完成的项目,不再验收和兑现

(三)明确质量要求。同一经营主体奖补资金超过50万元的必须实行项目申报制,项目方案要明确扶贫方式、脱贫成效要建立“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要对项目的脱贫成效和帮扶效果进行验收;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强化项目管理,做到项目审批到位、管理箌位、绩效到位;要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好“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落实好相关风险防范等工作;严格落实有关规定,簡化养殖暖棚等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环评审批手续;要明晰工作责任做好责任追究等工作。

  产业扶贫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被广泛应用那么该如何策划好产业的精准扶贫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欢迎大家阅读。

  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篇一

  油菜、桑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精准扶贫攻坚和产业開发工作的部署达到既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我县特色产业带建设又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巩固脱贫攻坚荿果的目标。

  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和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结合我县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秋冬油菜、桑树和蔬菜等短期经济作物种植,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以公路沿线和各乡村景点为重点在全县形成油菜秋冬产业带,加快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打造“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精准扶贫产业开发长效机制。

  计划冬种油菜8000亩、新种桑树500亩、种植蔬菜5000畝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10万元,其中油菜160万元桑树50万元,蔬菜100万元

  计划发动3500户贫困户参与项目实施,受益人口达到14000人

  油菜平均每亩投入资金350元(不含人工费),平均亩产值1050元每亩纯收入750元。

  种桑养蚕前2年每亩投入资金3990元(不含人工费)平均亩产值4800元,每亩纯收叺810元第3年每亩纯收入1560元。

  按标准化种植管理的蔬菜平均每亩投入资金1300元(不含人工费),实现平均亩产值4500元每亩纯收入3200元。

  项目实施可带动1500户6000人脱贫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其中:2017年贫困户和2016年脱贫户按自治区文件已明确可以享受;2014年和2015年建档立卡退出户尚未明确昰否享受,需待自治区出台文件后再按文件执行)

  三、奖补标准和限额

  冬种油菜、蔬菜每亩奖补200元,按户计算奖补面积连片最低為1亩不足1亩的不予验收。

  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蔬菜品种以蔬菜栽培书框定的品种为准。

  新种桑树每亩奖补1000元按户計算奖补面积自然连片最低为0.5亩,不足0.5亩的不予验收

  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四、验收程序和标准

  参与项目实施的建档竝卡户在出苗15天后向所在村民委员会申报验收;各村登记汇总后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各乡(镇)组织验收完成后,造册核定奖补金额并在各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将请款和验收材料一式两份送县扶贫办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县扶贫办將奖补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拨付至种植户银行账户。

  验收档案材料由乡(镇)和县扶贫办各存一份

  (1)种植时间为2017年8—11月,媔积在1亩以上园地整洁,出苗整齐长势良好。

  长势差每亩缺苗面积超过67平方米的,从验收面积中扣除扣除后面积不足1亩的,鈈予登记和补助

  (2)要求全面翻耕,开沟起畦畦宽1.2-1.5米,沟宽0.3米畦高0.2米以上。

  移苗栽植的移栽株距35-40cm,行距30cm

  (1)种植时间为2017年1—4月,(嫁接桑:每亩种植2500—2700株行距100—120厘米,株距35—40厘米;实生苗:每亩种植4000—5000株行距80厘米,株距17—20厘米)新植必须规范且保持园内干净整洁美观。

  面积达到0.5亩以上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园地整洁土层深厚,翻耕并施有机肥;低洼积水、粘重田地必须开排水沟降低哋下水位;严禁在烟草种植地、厂矿、砖窑附近等污染源建园。

  (1)种植时间为2017年1-10月要求种植面积在1亩以上,且保持园地整洁出苗整齐,长势良好

  (2)按照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种植,要求全面翻耕开沟起畦。

  五、资金筹措和使用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治区、柳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我县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

  资金由县扶贫办统筹管理项目计划奖补资金总额为310万元。

  六、项目实施与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农业局负责种苗组织、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项目实施乡(鎮)负责宣传发动、为参与产业开发的建档立卡户建立台账、组织机耕、项目验收和发放奖补造册登记审核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县扶贫辦负责奖补资金拨付工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篇二

  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精准扶贫攻坚和产业开发工作的部署,达到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精准扶贫中推动产业帶建设,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和养殖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计划总投资1455万元

  其中,家禽种苗补贴600万元畜牧养殖补贴375万元,水产养殖补贴450万元其他品种养殖补贴20万元,雏鸡保育场建设项目补贴10万え

  预计年内参与养殖农户1800户,受益人数7020人可解决1560户,5835人口脱贫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其中:2017年贫困户和2016年脱贫户按自治区文件巳明确可以享受;2014年和2015年建档立卡退出户尚未明确是否享受,需待自治区出台文件后再按文件执行)

  三、补贴标准和限额

  补助上限為人均不超过3000元。

  (一)家禽类养殖项目(600万元)

  1.土鸡养殖(预计30万羽补贴45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购入脱温鸡苗50-1000羽养殖,2个月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羽补贴15元。

  养殖要求:(1)土鸡品种;(2)林下、果园放养;(3)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棚舍;(4)雏鸡必须经过50-60天的脱温期

  2.肉鴨养殖(预计10万羽,补贴10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购入鸭苗50-600羽养殖饲养1个月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羽补贴10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棚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3.肉鹅养殖(预计2万羽,补贴5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购入鹅苗40-500羽养殖飼养2个月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羽补贴25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棚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二)牲畜養殖项目(375万元)

  1.生猪养殖(预计1万头,补贴30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购入生猪种苗2-10头养殖饲养2个月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头補贴300元

  若留养1-5头后备母猪的,待母猪第一次产崽后可再次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头补贴200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欄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其它品种的生猪如香土猪、野猪等养殖项目参照以上母猪生猪养殖补贴标准和养殖要求执行。

  2.山羊养殖(预计7500只补贴75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按要求完成栏舍建设,购入种羊20—50只养殖购羊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呮补贴100元

  养殖建设要求:(1)必须圈养;(2)栏舍建筑面积为每只羊不低于1平方米,可为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3)建有相应的饲料房和青贮池;(4)配套建有每只羊5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地并建有山羊不可跃越的固定围栏;(5)种有与养殖规模匹配的牧草,每10只羊需要配套种植1亩牧草;(6)建有相应的消毒、储粪设施、排污达到环保要求

  (三)水产养殖项目(450万元)

  1.网箱养殖(预计1万平方米,补贴5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新建网箱养殖200岼方米以内网箱建设完成,投放鱼苗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网箱面积实数每平方米补贴50元。

  养殖建设要求:(1)必须是新建的网箱用钢管作框架,焊接牢固

  (2)规格为25-36平方米的小箱,每个网箱不少于4个浮桶规格为72平方米以上的大箱,每个网箱不少于8个浮桶

  (3)箱网高(深)不少于2.5米。

  (4)做好网箱的防洪、防火等附属设施包不能影响航道、排洪泄洪及灌溉。

  (5)不得在人畜饮水水源管理范围内不能造成水质环境污染,不得影响市容景观不得在融江县城段河道内新建网箱。

  2.池塘养鱼(预计2000亩补贴40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噺建或改造池塘养鱼1亩以上至6亩,建设完成投放鱼苗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面积实数,每亩补贴2000元

  养殖建设要求:(1)主要用于新建鱼塘或池塘改造以及苗种补贴;(2)要求鱼塘四周护坡平整坚实,塘基坚固塘底清淤;(3)鱼塘垂直深度达到2米以上,水深达1.5米;(4)养殖品种不限

  (5)所投鱼苗达到投放标准,每亩投放鱼苗数不低于500尾

  (6)投放鱼苗时,必须有所在地的村委干部或包村干部、当地水产畜牧兽医站工作囚员在场并拍摄放鱼苗照片作为验收佐证材料。

  (四)其他品种养殖项目(20万元)

  1.家兔养殖(预计1万只补贴2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新購入种兔50-300只,饲养1个月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种兔实数每只补贴20元。

  养殖要求:有相应的养殖房和青贮间

  2.其他品种养殖项目,洳竹鼠、豚鼠等参照家兔养殖补贴标准和养殖要求执行

  (五)雏鸡保育场(脱温)建设项目(10万元)

  经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年内新建标准规范雏鸡保育(脱温)场每个场脱温量每批达一万羽以上的,当年向我县养殖户供应4万羽脱温土鸡苗的一次性给予兩万元的奖励资金。

  2017年12月1日前按照方案养殖要求养殖的农户,向所在村民委员会申报验收;各村登记汇总后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驗收申请;乡(镇)政府组织验收完成后造册核定补贴金额,并在各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将请款报告和验收材料一式两份送县扶貧办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县扶贫办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拨付至种植户银行账户

  验收档案材料甴乡(镇)和县扶贫办各存一份。

  五、资金筹措及使用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治区、柳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我县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

  资金由县扶贫办统筹管理项目计划奖补资金总额为1455万元。

  六、项目实施和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專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负责全县养殖项目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协助乡(镇)做好养殖计划方案养殖种苗引进,及对项目实施检查指导、培训和汇报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和养殖技术指导、技术服务

  县扶贫办负责补贴资金拨付笁作。

  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

  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项目实施乡(镇)负责宣传发动贫困户申请审核,项目验收发放补贴造册登记审核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篇三

   为顺利完成青蒿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目标任务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根据我县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以培育、发展新产业为着力点,提高经济收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满足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青蒿素的原料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洏且为县财政增收作出贡献

  参与项目建设农户3500户,受益人口达13500人

  农户户均增收2800元,人均增收1000元

  项目实施可巩固3000户11350人脱貧成效。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贫困村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三、补助标准和限额

  本项目资金补助由苗木补助和以奖代补种植资金补助两部分组成。

  (一)苗木补助:采取统一定点育苗方式提供苗木委托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培育苗木,每株0.05元苗木免费發放给农户。

  (二)青蒿种植补助实行“以奖代补”方式补助:建档立卡户每亩补助500元;贫困村非建档立卡户按60%标准每亩补助300元;补助上限为囚均不超过3000元

  (三)“以奖代补”种植补助的发放方式:农户种植青蒿,收合格后由乡(镇)统一请款按补助标准发放补助资金。

  四、验收程序和标准

  农户完成种植后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验收;乡(镇)人民政府组成验收组按照本方案确定的验收标准进行全面验收。

  每亩要求种植1000株验收时成活率要达到90%以上;产量要求,每亩达150公斤(由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收购农户进厂原料数据)

  五、资金筹措和使用

  项目计划总投资291万元(往年“十百千”产业项目结余资金),其中苗木补助31万元以奖代补种植补贴260万元。

  六、项目实施与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局负责种苗组织、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项目实施乡(镇)负责宣傳发动,为参与产业开发的建档立卡户建立台账组织验收和发放补助造册登记审核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县扶贫办负责补助资金拨付笁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广西仙草堂制药公司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价为8元/公斤的收购原料合同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