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商银行社保卡土保转社保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热线:16281
天台:加速推行失土人员 “以贷养老”制度 &&来源:&& 作者:曹赛瑜文 胡伟灵摄
图为“福寿通”贷款办理现场。
“办完养老贷款手续,等着几个月后拿养老金。”6月28日,天台县三合镇的被征地农民许士浒,说起刚办完的失土农民养老保险贷款,脸上露出笑容。6月,配合当地大批量被征地农民失土保转社保工作,天台农商银行开足马力,27天内发放“福寿通”养老贷款2048户、近5.57亿元。
2014年6月,为了减轻被征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金的负担,天台农商银行推出“福寿通”养老贷款,为被征地农民提供最高3万元的个人贷款,最长期限为5年,贷款利率实行基准利率仅5‰,贷款对象最高年龄到75周岁,并用转保后领取的社保养老金与土保养老金的差额部分进行还款,帮助失土农民实现“当年收入不减少,贷款还款无压力,未来待遇有提升”的养老梦。当年4个月间,发放“福寿通”贷款16501笔,放贷4.64亿元,该项工作在全省成了先进,被各地相继效仿。
“7月开始执行新的社保缴费基数,第一次看见银行里有这么多人,都赶着6月底前办好。”街头镇合溪姚村村支书姚伟也办理了“福寿通”养老贷款,据他介绍,合溪姚村被征地农民有460人,一半以上都要办理养老贷款,全镇失土农民大约有2600多人。
客户群体庞大,银行给网点增派人员,把放贷时间延伸到了夜间,姚伟的这笔贷款就是26日晚上8点多办理的,搭配前期开展的整村授信工作,单笔单款办理时间不超过20分钟,响应了“最多跑一次”。据悉,这次天台农商银行共有30个服务网点覆盖失土行政村,其中最多的是街头支行共涉及13个行政村,街头支行6月27日当天办理“福寿通”贷款335户。
责任编辑:丁楚兰
&&精彩图片
&&分类信息
&&好吃好玩
24小时排行
&&热点专题
&&论坛热帖
&&视频推荐
中国台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包括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台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台州网(包括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金融助推 幸福养老
来源:金融时报
  今年64岁的章阿婆家住蛟川街道沿江村。听到了“幸福养老贷”业务办理的消息后,章阿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了申请。从递交申贷资料到银行审核放贷,章阿婆仅花了半小时不到的时间。等候了几小时后,她就收到了6.94万元的贷款到账提醒短信。有了这一笔贷款资金,同时自己掏腰包补缴了1.74万元后,章阿婆办理“土保转社保”所需的一次性8.68万元全部补缴款就全部齐了。次月,章阿婆就可以开始领取1478.22元的社保养老金,支付镇海农商银行本息后,章阿婆有近840元节余,比她之前土保每月收入足足高出了190元左右。5月份,国家上调养老金基数后,章阿婆拿到手的收入还将进一步提高。10年后,贷款还清,章阿婆就可以全额领取养老保险金了。此外,土保转社保后,章阿婆还可以享受每月社区补贴100元,加上每年发放的高温费、过节补助等,均要高于原土保的标准。  这仅是宁波镇海农商银行开展“幸福养老贷”业务的一个典型案例。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金融扶贫工作的号召,有效落实普惠金融工程,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2015年底以来,镇海农商银行大力推行“政府推动、银行承贷”模式,启动实施金融支持“土保转社保”工作,创新推出“幸福养老贷”业务,以市场化、可持续的定向精准扶贫新模式,帮助更多农村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截至今年4月24日,累计完成转保人员5672户,累计发放贷款2亿元,惠及被征地人员3557户,撬动转保资金4.76亿元。  探索精准扶贫模式 &#年11月以来,镇海区积极推进被征地人员“土保转社保”工作。由于参加转保人员需个人一次性缴纳4万至10万元不等,很多被征地人员虽然有着强烈的转保意愿,但由于预期收入低,高额的一次性补缴费用仍令他们望而却步。据调查,截至2015年11月底,镇海区转保比例约为33%,尚有近1.9万人未申请办理转保。  针对被征地人员群体“年龄高、收入低、无抵质押物、健康意外因素多”的特殊性,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镇海农商银行从践行社会责任角度出发,专项开发设计“幸福养老贷”业务,通过以金融扶持方式,加快推进镇海区被征地人员“土保转社保”工作进程,积极探索失地农民权益和利益保障的新机制。期间,区财政、人社等部门与银行多次研究论证,反复修改完善相关方案和管理办法,力争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作为一种由政府推动、银行承办,专项用于改善民生、提高被征地人员生活保障水平的扶贫性、普惠性贷款产品,“幸福养老贷”主要发放对象是年龄不超过75周岁且符合“土保转社保”参保条件的镇海区户籍自然人。为充分考虑被征地人员的多元化需求,根据贷款金额和担保方式的不同,“幸福养老贷”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信用模式,即借款人以实际应补缴款总金额的80%部分申请贷款;另一种是信用+担保模式,即80%以内部分为纯信用贷款,超出80%部分,由家庭成员提供道义担保(包括抵押、质押、保证等)。在区委区政府的配套政策支持下,“幸福养老贷”的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的优惠政策执行;贷款期限最长为10年;还款方式为按月等额还款,并以转保后领取的社保养老金与原领取土保的差额部分作为每月还款来源。这些都为被征地人员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最优惠、最实惠的支持。  全力抓好工作落实  “幸福养老贷”业务于日正式启动。日,养老贷首笔业务在镇海农商银行俞范支行发放,相关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和集中报道,并在全区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为确保金融支持“土保转社保”这项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让“幸福养老贷”在镇海全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也能“落地开花”,镇海农商银行与区财政和社保部门一道,齐心协力、精细配合。一是迅速开展政策宣传。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各镇(街道)、村(社区)和散户,通过送贺年挂历等形式,第一时间将该项惠民政策推广到户、落实到人。同时,借助报纸、网站、电台、电视台、银行微信公众号以及村广播站、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声势浩大的全方位宣传,确保各村各户信息通畅。二是细致开展工作对接。考虑到办理该业务的对象为老年人群体,其理解及接受能力较为有限,银行联合社保部门人员和各村、社区干部一起上门,不厌其烦地做好政策解读工作,使得“幸福养老贷”业务“入门又入心”。三是优化服务工作效率。银行信贷人员和社保服务窗口人员,充分发挥"5+2"、“白+黑”工作精神,通过探索流程化作业提高服务效率,并为“幸福养老贷”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无缝对接完成业务受理、审批、放款全流程通畅运行。针对部分身体不便的申请人员,还通过约定时间,提供免费上门服务。此外,活动期间恰逢春节,镇海农商银行还发起“关爱镇海贫困老人”募捐活动,活动上线3天,众筹361笔近10万元善款,为全区650位失地农民、贫困户送去了新年大礼包。  截至4月24日,全区“幸福养老贷”业务集中办理阶段工作基本结束。期间,累计完成转保人口总数合计5672户,累计发放贷款2.05亿元,惠及被征地人员3557户,撬动转保资金4.16亿元。其中,高新区贵驷街道完成转保755户,发放贷款2877万元,惠及被征地人员508户。期间,平均每天受理贷款业务90户,在业务启动阶段最为繁忙的1月份,平均每天受理贷款业务150户。办理“幸福养老贷”后,参保人员的月待遇水平扣除月还款额,比原土保每月收入足足高出了100-200元不等,切实增强了转保群众的“幸福感”。目前,镇海区“土保转社保”的转保率已由2015年11月底的33%上升到目前的56%。  积极助力地方发展 &#年3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发挥积极作用,精准对接多元化融资需求、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作为一项探索失地农民权益和利益保障的新机制,镇海农商银行借助“幸福养老贷”这一定向精准扶贫模式,既显著提高了区内被征地人员的养老生活水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助推镇海农商银行这一家地方性法人银行的战略转型步伐。  一方面,“幸福养老贷”的全面推广,有效减轻了转保人员的资金压力,且在一定程度上使转保人员获得了更多的未来收益,实现“当年收入不减少、贷款还款无压力、未来待遇有提升”。且以土保待遇为兜底的良好成效, 进一步提高镇海区被征地人员的养老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土保转社保”工作,有效帮助了镇海农商银行实现了存、贷款业务的快速突破,且为“扩面增量”工作开辟一条新的渠道。截至2016年4月末,镇海农商银行贷款余额达到52.53亿元,比去年末新增4亿元,增幅8.24%,对区域经济和社会民生事业的贡献度也在进一步增强。未来几年,镇海农商银行将继续以“简单、便捷、高效,金融服务,无需等待”为企业愿景,以“惠农兴商,融信万家”为使命,继续加强金融服务薄弱领域和弱势群体,继续全力支持“三农”领域,大力支持新老镇海人和外地人创新、创业,进一步提高了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镇海农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社会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未来,镇海农商银行将在“幸福养老贷”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金融扶贫模式,全面提升扶贫金融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慈溪“土保转社保”成效显著
日 06:51 来源:宁波日报&&&记者 张正伟 通讯员 黄狄 潘亚京
  慈溪市宗汉街道的章阿姨之前每月领取&土保&养老金93元,现通过&养老贷&在慈溪农商行办理了9.3万元、10年期信用贷款,没想到只需自筹20958.98元,就可享受每月领取1347元养老金的待遇,扣除贷款利息847.23元,实际领取金额499.77元,比之前还多领了406.77元。&想不到从银行借钱,不仅不用担心还钱,还养老不愁。&章阿姨笑呵呵地说。
  慈溪农商行创新养老专项贷款,让老年人&土保转社保&。至今年3月末,该行为10093位老人安排了&土保转社保&&养老贷&专项信用资金。
  慈溪农商行&养老贷&专项贷款以信用贷款、基准利率下浮20%的方式发放,贷款额度为6万元至11万元,具有审批流程短、速度快、贷款期限长等特点。与其他养老贷款相比,慈溪农商行&养老贷&为等额本息还款,还款资金来源于借款人每月领取的社保金,让老年人没有还款压力。
编辑:段琼蕾
相关新闻:Access denied |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cb853a8-ua98).区社保处“3+3”服务举措促“土转基”阶段性完美收官
您现在所在位置:
区社保处“3+3”服务举措促“土转基”阶段性完美收官
发布日期:日&
日前,历时四个月的镇海区金融支持“土转基”工作如期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期间,全区日均办理量超百件,四个月累计办理“土转基”人员4917人,相当于历年办理量的125%,其中办理退休人员4750人,通过“幸福养老贷”贷款形式办理“土转基”人员3049人,贷款转保率约为62%。为有效应对办理高峰,镇海区人力社保局从小处想起,从实处做起,推行“3+3”服务举措,提高经办效率,使这件为民办的好事做好、做实。
一是“宣传+引导+微笑”暖民心。区社保处从便民入手,在各镇(街道)积极宣传“土保转社保”政策,通过基层服务平台帮助老百姓解答疑点难点,并在社保大厅放置“土保转社保”业务办理简易流程图,方便转保人员了解办理流程;由于大部分办理人群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因此除正常的业务引导员外,在业务繁忙期,业务处长也肩负起引导及解答等工作,主动详尽告知其办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转保人员瞎跑现象的发生;要求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对待每一位转保人员,坚持规范着装、规范用语、微笑服务,为群众营造了温馨的办事环境。&
二是“代办+增员+预约”提速率。积极与区农商银行协调沟通,推出临时代办服务,由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代收退休资料,代办退休手续,让每一个转保人员能及时足额领到退休金;面对转保人员大幅增加的实际情况,主动调剂增派工作人员,充实到申报及退休管理窗口,缓解经办压力,提高办理速度;由于从5月起,社保基数将进行年度调整,为了使4月23日到4月底之间来办理转保手续的人员还能够赶上末班车,享受2015年度补缴标准,特推出“预约登记”服务,对“预约登记”人员仍按照2015年度的补缴标准进行补缴。
三是“简流+限时+延时”顺民意。坚持“快办理、快审批、快落实”原则,为配合农商银行“幸福养老贷”业务的开展,区社保处在政策及内控制度允许范围内,对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了调整和简化,通过简化办理手续,缩短办理时限,提高了办理效率;对当场能办理的转保人员,当即办结,对需要通过贷款办理的转保人员,严格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开展“延时”服务,根据当天业务办理的取号量,及时调整工作时间,采取提早上岗,延时下班的措施,做到群众随来随办,坚决不让群众“多跑一趟路、多排一次队、多等一分钟”。
相关文章&&&
浙ICP备号-2
镇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2012&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宁波市镇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邮箱:rsj@
邮编:315200
咨询电话:123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商银行社保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