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卫什么掉价?立德美林谷还会掉价吗涨价吗?

今年玉米会涨价吗?_百度知道
今年玉米会涨价吗?
猪饲料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对饲料的需求高涨会,国外那些玉米进口管理更加严格,这些都是利好消息,养殖户大都扩大规模。而且现在国家对转基因玉米也重视起来,因为现在生猪价格很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会的,今年部分主要产品产量不高,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按此趋势应该会涨
不会,今年收成好
玉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粮食是刚需的刚需,为什么现在(2015年秋天)会出现“粮食卖不动粮农欲哭无泪”?
更新:查了一下数据,1-7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总计375.7万吨,同比上涨57%,略微高于历史最高2012年的水平;进口价格比2012年低1/4。国内玉米总产量根据统计数据大约是2.2亿吨,同比增长5%。我想补充一个问题,那如果我等到明年春天再卖粮,那时候的粮食价格会比现在上涨吗?
按投票排序
谢邀。今年的秋粮收购,以玉米为例,最近三周进村收购的价格依次为0.9、0.85、0.8元每斤,今天早上的价格是0.75元每斤。上午打电话联系了批发市场的粮商,报出来的收购价是0.9元,但是需要自己运到仓库。去年的陈粮(玉米)的批发价是1.28元每斤。这是目前市场上的大致价格,可能各地、不同商户的价格会有一定出入,但是差别应该不会很大。批发商反映,之所以收购价格这么低,主要原因是销路不畅所致,收了卖不掉。说经济低迷,会被有些人喷,但是这是事实。中国最大玉米加工企业陷停摆 原料成品价格倒挂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 外媒称,亚洲最大的(,-0.22%)加工企业停产,导致中国东北地区大量玉米种植户得不到报酬,从而加剧了中国人为抬高玉米价格的政策造成的意外负面影响。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28日报道,中国9月降低了国家储备玉米的购买价格,但依然将最低价格维持在国际市场价格以上。中国较高的玉米价格导致国家储备膨胀,并前所未有地吸引了大量进口,同时摧毁了玉米加工商的利润。  大成生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玉米加工企业,也是亚洲最大玉米加工商。中国媒体近日报道说,它已经中止了所有运作。该企业此前宣布,其部分经常亏损的生产线已经停工。  吉林省会长春位于中国玉米种植带的心脏,该地农民说,该企业关张导致他们的款项遭到拖欠。  报道称,中国的最低价格政策旨在为农民保持稳定的收入,以及确保农民在玉米价格下跌时继续种植玉米,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最低价格导致市场扭曲,这让决策者陷入了困境,因为放弃这个政策可能导致玉米价格暴跌。  大成公司日前在其年度报告中说,它已经中止了赖氨酸的生产,因为国家设置的玉米价格保持高位,而该企业的产品售价却大幅下跌。赖氨酸是猪和鸡饲料中的一种成分。  该企业在报告中说,玉米粒的价格是企业销售成本的重要部分,它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未反映市场状况。  报道称,大成公司已停止将玉米加工成一种化学原料,因为石油价格下跌使它的产品失去了竞争力。它说,由于玉米价格高,玉米甜味剂和玉米淀粉产品已经无利可图。  报道称,较高的原料成本已导致中国的玉米加工企业无法向海外出口赖氨酸。中国企业生产的赖氨酸占全球产量的大约80%。中国还消费了全球三分之一的赖氨酸。养猪利润低和禽流感的暴发促使农民宰杀动物,国内需求因此已经下降。农村人种粮食,那是迫于无奈的选择。最大的感受是郑州的城中村农民,拆迁过后拿了补偿款就再也不肯种地。以我最近介入的一个村子来说,今年的小麦种植季,预计会有4成以上的土地撂荒。以每亩地每年产出计算,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均在1000斤左右,两个种植季预计可获得毛收入2000元。耕地、种子、农药、化肥、浇水、收割等大约成本为1000元左右,不包含人工。每亩地每年投入的人工至少在10个人工,按照每个人工投入50元计算,每亩地每年的净收益也不过500元。近郊菜农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仍然是不容乐观,一个种了5亩地的村民代表说,我每年种西瓜和韭菜,能收入4万左右,但是,那只是毛收入,成本还没算。但是即使这样,如果你们把土地全部流转回去统一管理,我双手赞成。所以当我们向村民抛出土地流转意向之后,全村约1500户村民的第一轮反馈意见,同意流转的比例高达87%。我们如果真的开始流转,到手的土地也绝对不会种粮食。三岁小孩子都知道,土地流转谁种粮谁赔。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三农”问题为什么换了这么多任CPU也仍然不能得到解决?我也不知道。我有一个前老板曾经是农业系统的高级官员(副厅级),他后来辞职开公司做农业的时候我是总经理,他告诉我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我们公司不种地。在我离职数年以后,前几天我们一起聊天他说我的原则仍然是不种地,只做深加工和流通环节。我们过去构建的从深加工到仓储、冷链物流、批发零售的架构已经实施完成,每个月能做出来上千万的流水,但是仍然坚持不种地。农民自己种地不赚钱,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公司化运作一样是艰难的。以流转1000亩土地为例,每亩地每年租金1500元,流转10年,需要一次性向农民支付流转款1500万。青苗费及地面附属物一次结清现在郑州郊区的标准大约是15000元每亩,一共需1500万。投入3000万元,拿到1000亩白地,招聘工人、储备化肥种子农药、购置农业机械和器具、修路、通水通电,这是第二步的投入,大约在500万左右。如果是种植大棚蔬菜,投入更大。反过来你算算,当年产出大概会有多少?【我这个计算相对比较粗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回到问题,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因为美国进口的玉米价格更低。之所以美国的玉米价格更低,是因为美国政府对于农民的补贴力度要比中国政府大得多。事实上,我们对于农业的补贴总额也不少,体质不同,跑冒滴漏太过严重,相当一大部分资金被不种地的人套走了。同时,我们对于农业的补贴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为了政治正确而保护粮食收购保护价,造成了将是加工企业的弱势地位。为了政治正确,强制加工企业全部或者优先或者部分收购必须按照保护价进行,限制加工企业进口玉米,政府给予加工企业的补贴,少的可怜,导致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在国际贸易中失去竞争力。从事粮食深加工的企业身上还有一座大山,那就是税负。在多重压力之下,加工企业只能生产出同等质量、价格更高的产品,比如赖氨酸就是一例。玉米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和大豆一样,当进口玉米的到岸价比收购价要低得多的时候,加工企业一定会选择用算盘投票。另外,我一直都认为,所谓的粮食收购保护价,名义上是防止谷贱伤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限制粮食价格的市场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价格上涨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在这种限制之下,最近三十年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未能从粮食价格中得到体现,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使得占了中国一大半人口的农民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三十年高速发展,农民却没能从土地经营上获利。现在但凡富裕点的农村,几乎没有一个是完全靠农业生产致富。粮食确实是刚需中的刚需,但是并不是只有中国能够生产。作为全球贸易中的主要商品之一,其他国家的战略和执行力比我们更强大的时候,使得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下降,而且,由于我们一直缺乏市场规则的制定权和定价权,致使了进出口的价格倒挂。根据目前的情况,预判玉米收购价格可能还要进一步下跌。 最后,本回答只作为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和建议。
中国粮食保护收购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中国农民生产粮食的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由于中国的主粮实行进口配额管制,所以才能表面上维持了国内粮价的“堰塞湖”。××××××××××××××××××××××××××××××××××××××××××××其实现在农业能种的粮食还就是小麦和玉米,因为有国家的贸易保护进口配额。其他没有进口配额的农产品都全军覆没了。×××××××××××××××××××××××××××××××××××××××××××××××ד玉米种多了”的原因是,只有玉米可以种了。因为只有小麦玉米水稻有国家保护价(和进口配额管制)。而玉米又比小麦产量高省水。其他传统作物,高粱,大豆,棉花,油菜籽,芝麻,各种杂豆类,由于没有国家收购保护,由于中国农民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基本上种了就赔钱。所以,过去各种传统作物都成本上没法种了,大家一窝蜂种玉米,因为玉米有国家的贸易保护。××××××××××××××××××××××××××××××××××××××××××××××××××××××××××××××但是,贸易配额管制的毕竟是有限的项目。但各种粮食的下游产品没有都管制。各种玉米的下游用户也不傻呀。国产玉米贵,就想办法绕过国产玉米不用。玉米有进口配额,但可以进口高粱和饲草代替。(玉米一般用于饲料。)中国的饲料从玉米开始就贵,造成各种鸡肉,牛肉,牛奶,奶制品,也都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各种肉制品,奶制品,奶粉,都从成本源头开始就贵。所以,进口 牛肉,牛奶,奶制品,,进口鸡肉,就相当于进口了玉米,绕过了贸易配额。从玉米价格“堰塞湖”,开始,饲料业,畜牧业,肉加工业,牛奶业,奶制品业,棉纺业,全都遭到打击。(还包括有人提到的淀粉,赖氨酸等等乱七八糟的深加工品)
世居河南封丘县农村,上十八辈都是农民,父母都文盲,六十多了,还种着十几亩地,我们弟兄四人,只有老三在老家,农闲外出打散工,农忙帮父母收庄家,我上大学之前也算大半个庄家能手,各种农活精通。现居郑州,单位上班,媳妇大学教学,十一放假,本来不想回老家,但正值收玉米,加上家里玉米倒了大半,难收的很,就回来帮忙了,掰玉米到天黑,刚吃完饭。言归正传,说说玉米价格,上年一斤一块三四,今年爸爸说七八毛,加上天灾影响收成,化肥种子农药价格猛涨,今年不赚钱,我说了句,国家正加快城镇化,种地不挣钱,可以进城。父母和三弟一起反驳道,城市里还有那么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我们去了饿死啊。我说干工地装修之类挣钱,三弟说,一年最多能有半年的活,工资还不好要。我无话可说。为什么玉米价格低,第一因为国外粮食价格低,价格倒挂,加工企业亏本,干脆不收购粮食。为什么国外粮食价格低,人少地多,一个人有一千亩地,粮价低可以通过量挣钱,而中国人多地少,一口人一亩地,粮食价格低了就真不挣钱了,那为什么不把土地流转了进城,因为城市还装不了那么多农民。解决的办法,计划生育导致这些年农村的生育率也很低,即使不进城,几十年后农民也会少很多很多,那时候地多人少就好种了,粮价降点照样赚钱。几十年后,城市人口严重老龄化,劳动力减少,农民进城就不愁工作了,那么土地就好流转了。粮价低第二因为国家补贴少,为什么补贴少,因为农民好欺负,好糊弄,农民是弱势群体,欺负死你能咋滴。手机打字,对付看吧,估计也没几个看的,因为这年头没几个关心农民。累死了,明天还得掰被风刮倒的玉米,太难掰了,哈着腰一根一根掰。大阅兵前被刮倒的,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带着哭腔告诉我的,全乡倒了上千亩玉米,媒体上没一点小报道,政府没一点表示,我真的对阅兵没了一点好感
四个原因。一,需求疲软,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粮食价格必然会受到影响。二,粮食质量不行,我国玉米种植管理粗放,后期病虫害多,生产的玉米较进口不能保证质量的连续稳定性,下游企业产业升级后,逐渐看不上本国玉米。三,库存过高,去年黄淮海地区玉米小麦全是大丰收,质量好的离谱,各地储备库都收到库容九成了。而由于原因一,在这一年时间里并没有很好的消化出去。新收玉米有价无市,老百姓又急于出手购买下一季的种子农药化肥,自然降价出售。四,总产量连年增长,供大于求。这几年玉米播种面积稳步增长,虽然每年都有灾情,不过我国地大物博,影响并不很大。比如去年河南大旱,平顶山洛阳玉米多半绝收,但豫东平原得益于高积温和方便的灌溉条件,单产反而更高,两相抵冲,总体反而增加。总体来看,亩产和播种面积都在增加。题外话:虽然玉米便宜,但它依然是收益最高的农作物。不要说大豆花生更贵,它们想高产比玉米更难,也不要提蔬菜类农作物价格高,它们的风险和劳动成本更高。
粮食的价格是会影响社会运行成本的,立国以来国家都是在压低粮价,也就解决了低工资也能吃饱饭的问题,粮价就像公司开给工人的工资,一个企业的最低工资是2000元还是1000元,成本差距是蛮大的,国家就是一个大企业,目前经济形势不乐观,老百姓钱不多,不能再饿肚子,不然会出乱子的
中国的小农式农业经济,导致了国产初级农产品价格全面高于进口同类产品先不说小农模式和国外的大面积耕作,以及是否转基因的孰好孰坏,单从价格一点,已经让饲料加工等行业投了成本票小麦和水稻目前还属于配额进口制,如果取消进口限制,那么国内相关产业基本也和大豆一样下场,别看消费者整天叫嚣爱国不买X货Y货,可当价格差摆在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会忘记自己曾喊的震天响的狗P口号作为一个农业从业者,看到身边农村的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确不能持续发展,从业者普遍学历低下(干了两年走遍全县只碰到5个初中以上学历),经济状况较差,这种状态也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去做所谓的生态农业,在收购价一定的情况下,多用化肥农药是他们脑海里唯一能保证高产量的方式在反复论证了订单农业和自建种植基地的可行性后,我们不得已选择了自建基地,先让村民看到我们的生态种植模式能成功,然后再找能够理解并接受的村民做订单农业,过程远比想象的费劲多这种中国式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尴尬现状,至少还得持续十五年
美国可以用高成本的高技术农业在大面积推广,最后产量比我们高,价格还比我们便宜。我们却用着最原始的技术,高昂的人力成本,做出最少的产品。你说进口外面的产品吧,国内农民没发活,不进口外面的,老这样让国内农业烂下去,也绝不是办法。况且消费者这头也要顾及啊。你农产品老是涨价,其他人也顶不住啊。我只能说,找个平衡点有多难。只有一边提升国内农业规模化,高技术化。我想,知道的都知道,美国,西欧的农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看看农业人口和土地比例。我们的农业实在是太低效了。
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来自:东方财富网来自:东方财富网
我认为现在粮食的产量是可以满足全球人类的基本生活的,之所以说是有些地方吃不上饭是因为政治,贸易,经济等别的问题,粮食的刚需也是因为这些问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今年和去年相比,涨价还是掉价了_百度知道
今年和去年相比,涨价还是掉价了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总体还是涨价了
物价涨了,股票掉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6年玉米还会涨价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