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的ARQ与DO的harq进程有何区别

LTE试题一(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LTE试题一(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CDMA2000 1x EV-DO中多码道与HARQ技术频谱效率研究--《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CDMA2000 1x EV-DO中多码道与HARQ技术频谱效率研究
【摘要】:为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服务的EV-DO系统在CDMA2000 1x基础上做了很多优化,前向链路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方式为每个用户分配时隙资源,业务信道采用了多码道发送方案来提高发信速率,各码道之间采用正交的Walsh码区分,这实际上是一种码分复用(CDM)方式。在多径传播环境下,这种发送方案的性能会受到挑战。因为CDM是一种虚拟的多信道复用方式,这种方式会带来自干扰,相比于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及空分复用(SDM)而言,需要采取诸如功率控制等方式减少这种自干扰。所以结合EV-DO前向链路TDMA的特点及空分多址(SDMA)的优点,可以将智能天线引入到EV-DO系统中,智能天线的引入将使通信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信号的方位信息,减少下行链路的多径影响,改善链路质量,极大地改善CDM发送方案的性能,满足更高数据业务的需求,也是解决频率资源不足、提高系统容量的有效方式。
本文重点分析了EV-DO系统中CDM发送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在多径信道情况下详细的信号处理推导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仿真。通过仿真图可以看出随着多径数及码道数的增加,误码率变化很大,这远远不能满足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可靠性要求。在CDM性能的基础上对HARQ技术的频谱效率作了定义,给出了频谱效率的相关表达式。基于CDM误码率的条件下,对其频谱效率进行了仿真,可以看到当重发次数增加时,频谱效率将会随之下降。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智能天线的发送方案,并给出相关仿真结果,可以看到基于智能天线的发送方案能够极大的提升CDM发送的性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TN929.533【目录】:
摘要4-5Abstract5-8第一章 绪论8-13 1.1 CDMA 技术演进9-10
1.1.1 IS-959
1.1.2 CDMA20009-10
1.1.3 CDMA2000 1x EV10 1.2 研究背景10-12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12-13第二章 无线通信概述13-24 2.1 移动通信特点13-14 2.2 无线信道特性14 2.3 多径信道及模型14-16 2.4 CDMA 信道及单用户检测模型16-18 2.5 差错控制技术18-23
2.5.1 差错控制方式18-19
2.5.2 HARQ 技术基本原理19-23 2.6 本章小结23-24第三章 智能天线技术24-31 3.1 智能天线技术的概念24 3.2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24-25 3.3 智能天线模型25-30
3.3.1 智能天线信号模型25-27
3.3.2 智能天线波束赋形27-29
3.3.3 智能天线增益29-30 3.4 本章小结30-31第四章 基于EV-DO 系统多码道技术的研究31-50 4.1 EV-DO 系统多码道技术31-42
4.1.1 多码道技术简介31
4.1.2 EV-DO 前向链路介绍31-33
4.1.3 EV-DO 多码道多径信道下性能分析33-42 4.2 HARQ 频谱效率研究42-44
4.2.1 高速率数据基本约束42
4.2.2 HARQ 频谱效率42-43
4.2.3 性能仿真43-44 4.3 基于智能天线的发送方案44-48 4.4 本章小结48-50结束语50-51致谢51-52参考文献52-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道本;[J];通信世界;2001年18期
张帆;[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9年06期
王淑菊;[J];无线电工程;2002年01期
黄晓宇;刘望军;;[J];中国无线电;2006年02期
薛兴华;[J];当代通信;1996年10期
南德;[J];光通信技术;2001年02期
王叶青;[J];电子质量;2001年12期
及时;[J];现代电信科技;2002年07期
刘礼白;[J];移动通信;2002年07期
都基焱,胡军,杨鹭怡;[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鹏;;[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王坦;朱欣;;[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程远杰;冯春燕;杜滢;;[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张舜卿;刘亚林;杭海存;徐树公;;[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高峰;朱文涛;马华兴;;[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程楠;孟德香;;[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朱明;;[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李智;张天魁;杜滢;冯春燕;;[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刘顺兰;钱帅军;;[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孟祥初;[N];通信产业报;2010年
孟祥初;[N];通信产业报;2009年
黄先斌;[N];人民邮电;2003年
马博;[N];中国电子报;2008年
孟祥初;[N];通信产业报;2008年
马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杨庆广;[N];中国电子报;2009年
马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刘朝君;[N];中国邮政报;2002年
记者 顾洪文;[N];计算机世界;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忠民;[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乌切纳(Uchennaya Obo Ibom);[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于启月;[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陈亮辉;[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王朱伟;[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沈洁;[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张璇;[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罗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张俊林;[D];重庆大学;2010年
赵海波;[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厚钦;[D];暨南大学;2011年
陈新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许英奇;[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吴韶鸿;[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王溪;[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王海莺;[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周莉;[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徐明;[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汪锋;[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翟朝霞;[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HARQ技术研究及其在1xEV-DO中的应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HARQ技术研究及其在1xEV-DO中的应用
【摘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等会严重恶化系统性能,使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并存。基于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RQ)方式的混合ARQ(HARQ)技术,不但具有纠正错误的能力,而且对超出纠错能力的错误图样有检测能力。现有的对于HARQ系统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Chase合并中权值估计算法复杂,简化算法多集中在AWGN信道中,实际通常使用等增益加权合并,影响了系统性能;(2)基于Turbo码的HARQ系统译码过程中,译码输出的对数似然比利用不充分,降低了译码性能;(3)速率兼容型(RC)LDPC码构造技术仍不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为:
1、介绍了传统ARQ的协议机制和三类HARQ的工作原理,详细讨论了HARQ中的码字合并技术,并利用Shannon定理,分析仿真了三类HARQ吞吐量性能。
2、提出了Rayleigh衰落信道下基于接收序列的码字权值估计算法。通过分析信噪比和接收采样信息的关系,结合Rayleigh信道中衰落因子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出了信噪比和幅度信息的关系式,并将该信噪比应用于Chase合并中。仿真结果表明,与等增益加权合并相比,本文提出的权值估计算法性能较好。
3、针对基于Turbo码的HARQ系统对译码输出的LLR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两种算法:LLR-Turbo算法和CRC-LVR迭代停止算法。LLR-Turbo算法保存误码帧的LLR作为合并数据分组的先验信息,用以改善系统误码率;CRC-LVR算法先进行CRC校验,校验失败则进行LVR判决,目的是降低译码延时。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4、提出了可用于HARQ的RC-LDPC码的构造算法。首先利用高斯近似原理和差分进化算法,寻找性能优异的LDPC码的度分布序列;其次利用PEG编码方法构造LDPC列重增加校验矩阵,依次从具有最低度数的校验比特开始顺序删除,构造RC-LDPC码。仿真表明,参数优化的LDPC码采取顺序删除和随机删除性能相近,并且顺序删除不需要发送校验矩阵。
5、在详细讨论了Turbo译码协处理器(TCP2)的参数配置基础上,通过DSP实现了基于Turbo码的HARQ系统接收端数据处理功能,及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码字权值估计算法,并利用TCP2对Turbo码译码和HARQ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TCP2的译码功能较好地满足系统性能需求,使用码字合并的HARQ具有优越的性能和码字权值估计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N929.5【目录】:
表目录7-8图目录8-9摘要9-10ABSTRACT10-12第一章 引言12-18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12 1.2 差错控制方式概述12-14 1.3 HARQ 中的纠错码14-15
1.3.1 HARQ 中的Turbo 码14
1.3.2 LDPC 码在HARQ 中的应用14-15 1.4 问题的提出15 1.5 论文主要贡献和组织结构15-18
1.5.1 论文主要贡献15-17
1.5.2 论文组织结构17-18第二章 HARQ 技术研究现状与性能分析18-27 2.1 传统的ARQ 技术18-19 2.2 HARQ 技术分类19-21
2.2.1 混合Ⅰ型ARQ19-20
2.2.2 混合Ⅱ型ARQ20
2.2.3 混合Ⅲ型ARQ20-21 2.3 HARQ 中的码字合并技术21-23
2.3.1 分集合并21-22
2.3.2 Chase 合并22
2.3.3 递增冗余合并22-23 2.4 HARQ 技术研究现状23-24
2.4.1 Samsung 公司提出的HARQ23
2.4.2 同步和异步HARQ23-24 2.5 三类HARQ 技术性能分析24-26
2.5.1 系统性能分析24-25
2.5.2 性能仿真25-26 2.6 本章小结26-27第三章 HARQ 合并码字权值估计算法27-34 3.1 Chase 合并的原理27-28
3.1.1 Chase 加权合并的原理27-28
3.1.2 利用信噪比加权的Chase 合并28 3.2 基于接收序列的权值估计算法28-32
3.2.1 Summer 信噪比估计算法28-30
3.2.2 Modified-Summer 估计算法30-32 3.3 算法分析与仿真32-33 3.4 本章小结33-34第四章 基于Turbo 码的HARQ 译码技术研究34-44 4.1 基于Turbo 码的HARQ 系统34-36
4.1.1 1xEV-DO 中RCPT 码的构造34-35
4.1.2 Turbo 码译码技术35-36 4.2 LLR-Turbo 码译码算法36-39
4.2.1 LLR-Turbo 算法思想36-37
4.2.2 算法仿真分析37-39 4.3 CRC-LVR 迭代停止算法39-43
4.3.1 Turbo 码中的迭代停止算法39-41
4.3.2 CRC-LVR 迭代停止算法41-42
4.3.3 算法仿真分析42-43 4.4 算法比较43 4.5 本章小结43-44第五章 基于LDPC 码的HARQ 技术研究44-54 5.1 LDPC 码概述及Tanner 图表示44-46
5.1.1 LDPC 码概述44-45
5.1.2 LDPC 码的Tanner 图表示45-46 5.2 LDPC 码与Turbo 码的比较46-47
5.2.1 Turbo 码与LDPC 码的编码46
5.2.2 Turbo 码与LDPC 码的译码46-47 5.3 基于LDPC 码的HARQ 技术研究47-53
5.3.1 RC-LDPC 码母码的选取48-50
5.3.2 RC-LDPC 码校验矩阵构造50-51
5.3.3 LDPC 码的删除方案51-52
5.3.4 基于LDPC 码的HARQ 系统仿真52-53 5.4 本章小结53-54第六章 基于Turbo 码的HARQ 技术DSP 实现54-65 6.1 1xEV-DO 系统接收端HARQ 系统54-55
6.1.1 1xEV-DO 系统HARQ 接收端码字合并55 6.2 TMS320C6455 中的TCP2 处理器55-57
6.2.1 TMS320C6455 TCP2 的特点55-56
6.2.2 TCP2 功能概述56-57 6.3 Turbo 译码的实现57-62
6.3.1 TCP2 译码配置59
6.3.2 TCP2 译码实现的EDMA3 编程59-62 6.4 性能仿真62-63 6.5 本章小结63-65结束语65-67参考文献67-70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70-71致谢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明;赵春明;刘占利;;[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修春娣,李道本,范跃祖,李永会;[J];电子学报;2003年10期
王亚峰,杨鸿文,杨大成;[J];通信学报;2004年06期
王单;王新梅;;[J];通信学报;2006年01期
陈雪红;;[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13期
刘建军;郑荣;;[J];信号处理;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丕明;[D];山东大学;2005年
周秦英;[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传飞;刘元华;张昆;;[J];兵工自动化;2008年01期
罗常青;安建平;沈业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李琳;袁超伟;杨睿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康旭辉;安凯;;[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曹欣;刘文予;吴畏;芦东昕;;[J];电讯技术;2005年06期
温娜;张平;;[J];电讯技术;2007年02期
黄懿;周兴建;余金权;阎鸿森;;[J];电讯技术;2008年03期
刘顺兰;刘婷婷;曾嵘;刘小云;;[J];电讯技术;2009年09期
许定根;程乃平;;[J];电讯技术;2010年05期
熊俊俏;;[J];电讯技术;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爱国;贾哲;王庭昌;;[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陈石平;孙金星;尚扬;李全;;[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庄艳艳;杨东凯;修春娣;;[A];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国清;[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张京席;[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许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王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于向明;[D];山东大学;2011年
文红;[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张卫党;[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林丽莉;[D];浙江大学;2005年
王永学;[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赵旦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攀登;[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陈红娟;[D];郑州大学;2010年
苏新明;[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吴熹;[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贾龙真;[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宋丹;[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刘涛;[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续晓光;[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侯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张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修春娣,李道本,范跃祖,李永会;[J];电子学报;2003年10期
马丕明,袁东风,杨秀梅,张海刚;[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08期
贺玉成,慕建君,王新梅;[J];计算机学报;2003年08期
周秦英,王新梅,葛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陈睿,朱光喜,王曜;[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卫党;[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鹏;[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王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李亚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东亮;焦秉立;林春蕾;陆建华;;[J];电子学报;2007年10期
赵金;;[J];广西通信技术;2008年02期
尹芳;滕舟;;[J];大众科技;2010年04期
彭立,朱光喜,张青春;[J];无线电工程;2004年07期
彭立,朱光喜;[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10期
姜明,赵春明,何善宝,单鸣;[J];通信学报;2005年02期
胡君萍;陈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7期
石雷;赵旦峰;薛睿;刘腾宇;;[J];应用科技;2007年12期
苏杰,王琳,赵春雨;[J];电讯技术;2004年05期
张蓉蓉;;[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增然;詹亚锋;;[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超;申东娅;;[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吉华芳;毕光国;张在琛;;[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沈亮;李强;唐友喜;李少谦;;[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聂阳;肖萍萍;;[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谷茂;;[A];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谷茂;;[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宋晓云;汪一鸣;;[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刘洁;黄普明;周诠;;[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孟凤莉;马丕明;;[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金华;[N];计算机世界;2004年
;[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张湘凯;[N];电脑报;2001年
刘亭;[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田梦;[N];计算机世界;2009年
闫;[N];计算机世界;2003年
波波;[N];通信信息报;2004年
陈友梅;[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国华;[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许兆;[D];吉林大学;2010年
赵宏宇;[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宫良;[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陶雄飞;[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张海刚;[D];山东大学;2010年
刘文明;[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王晓松;[D];东北大学;2009年
许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王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勇;[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郑清吉;[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伍仲明;[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张秋英;[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石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李佳;[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欧阳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金美玉;[D];吉林大学;2009年
高林林;[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张洁;[D];厦门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5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0人评价21页
1人评价21页
0人评价207页
0人评价4页
0人评价19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全文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TD-SCDMA考试试题.doc1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TD-SCDMA考试试题.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填空(45分) 1. R4版本实现了和的分离。 2. 切换的三个过程指的是,,和,TD-SCDMA采用的切换技术。 3. 在无线网络勘察中,站点的调整包括调整,调整,调整和调整等。 4. 在系统物理信道中,PCCPCH承载的传输信道是___,SCCPCH承载的传输信道是,_____和_____。 5. 在系统物理信道中_,,HS-SCCH和HS-SICH不承载来自传输信道的信息。6. R4的网络结构采用NGN的分层架构,可分为:接入层、、业务层。 7. 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划中的理想位置,基站站间距根据规划结果确定,一般要求基站站址分布与标准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 ,在密集覆盖区域应小于站间距的 。 8. 理论上一个常规业务时隙可以承载个12.2K语音用户。 9. TD常规突发中物理层的控制信令有,,。 10. TD-SCDMA系统中采用卷积编码和TURBO编码进行信道编码,分别适合业务和业务。 11. TD-SCDMA系统中同步调整的精度为码片100 ns。 二、选择(30分) 1. 8阵元阵列天线比单天线多( )dBi赋形增益 A.3 B.5 C.9 D.02. 目前在TS0上一共配置了几种下行物理信道( ) A.1 B.2 C.3 D.4 3. SCCP层采用( )号码寻址 A、SPC B、GT C、IP地址 D、NSAP地址 4. 目前对TD系统干扰影响最大的异系统是( ) A.GSM B.PHS C.CDMA D.WCDMA 5. 上行同步的时候,正常情况下NodeB会在( )个子帧内以FPACH响应UE。 A.1 B.2 C.3 D.4 6. TD-SCDMA系统的码组包括以下哪些码( )【多选】 A.midamble码 B.SYNC_DL码 C.OVSF码 D.SYNC_UL码 7. TD-SCDMA都运用到了哪些关键技术( )【多选】 A.干扰抵消 B.联合检测 C.RAKE接收 D.动态信道分配 8. TD系统中都运用了哪些多址技术来区分信道( )【多选】 A.FDMA B.TDMA C.CDMA D.SDMA 9. TD网络规划的要点包括:( )【多选】 A、 覆盖规划 B、容量规划 C、频率规划 D、码资源规划 10. 无线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arq bundlin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