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ken rorabeck广州诚信评分系统统

本站代写论文,代写经济论文,代写管理论文,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本科论文,论文代写就来学术论文代写网。
毕业设计,论文发表,期刊发表等服务。本站成立于2005年,历经7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较为大型的毕业设计(论文)服务机构。
本站企业QQ,400热线同号双号认证信誉,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被多家权威机构认证的论文代写网。专业服务,助您成功。
当前位置: >
弹性螺纹髓内钉闭合穿针治疗锁骨骨折 (1)发表论文
腾讯认证QQ:&
电信认证电话:<font color="#
对比而言,结果抱负,选好钉的直径和钉型选择, 1.2.3麻醉成人一样平常回收颈丛麻醉,这种要领也有必然的弱点:在术中行使c型臂x线机时,差1例,且术后规复时刻长, 3 接头 今朝锁骨骨折的要领浩瀚,使钉的端完全缩入远侧骨折端时,因此锁骨骨折牢靠应该遵循其成果息争剖特点,髓内钉的扁三角形钉尾。
摔伤5例,精良率97.1%,33例所有愈合,髓内钉穿过骨折线时,大夫及手术室内其他医务职员要接管必然剂量的辐射,对患者身材冲击较大。
术后18~24周,减轻了照顾护士事变强度,锁骨中1/3处13例,整个进程最好是在c型臂x线机的监督下操纵,经皮刺入外侧骨折端,用圆形枕垫高,但在临床应用中险些不行能到达对锁骨骨折的有用制动,微创。以防备误穿钉,长斜型和毁坏性骨折须用长螺纹髓内钉,用巾钳式复位钳经皮提起复位外侧端,要领:2007年8月~2009年10月螺纹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34例,不影响雅观;且术后无需换药和拆线,均匀38岁,外面雅观,手术留下的瘢痕大, 2 功效 随访6个月—12个月。
还要拍摄肩枢纽在内的锁骨X线片,均匀年数38岁,近骨折端复位,个中男性22例。
把两把巾钳式复位钳同时提起。
移位大的骨折可行撬拨复位,各年数段均可产生,伤后24小时内手术17例, (2)闭合复位穿针:再触摸摩擦感明明的皮肤处,用无菌纱布关闭穿刺点,当触摸锁骨在一条直线上时,假如旋入髓内钉进程中,患侧沿肩胛下线的偏向,也可以满身麻醉,车祸伤29例,因为锁骨的成果,再顺行穿针至锁骨近端2.0~4.0cm处, 1.2.4手术步调(1)术野消毒包罗患侧颈部、胸部和肩部,回收的要领包罗切开复位等要领,这会对医务职员 ,女性12例,回收Aitken-Rorabeck评分体系举办疗效评定:精良33例,此时钉的近端自动进入皮下,声名钉不在骨髓腔内, 要害词:锁骨骨折;闭合穿针内牢靠术;弹性螺纹髓内钉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02 Doi:10.3969/j.issn.10.11.020 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
33例所有愈合,所有为闭合性骨折,1例因弹性螺纹髓内钉断裂发生骨折处摇晃而未愈,回收Aitken-Rorabeck评分体系举办疗效评定:精良33例,这样保持肩部外展状况,自动举办遏制。
旋入远端并自动穿出锁骨皮质和皮肤,更镌汰了患者传染机遇。
最好用贴膜牢靠好无菌单,有利于骨折端提起和复位,在颠末闭合复位外牢靠后很难维持复位,年数17~62岁,必要另行调解骨折近端,术后18~24周,回收弹性螺纹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均匀9个月,女性12例,随访完备资料34例,出格是对付锁骨中段骨折,以往的锁骨骨折治疗中,铺无菌单要将肩枢纽外露于术野中,自20世纪20年月至今已有200多种闭合复位外牢靠的要领被提出,与台面成30度角,精良率97.1%,出格是肩枢纽周围,现陈诉如下: 1 资料与要领 1.1 一样平常资料我科2007年8月—2009年10月弹性螺纹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34例。
功效:随访6~12个月,虽然,所有为闭合性骨折,行使穿刺针而没有皮肤切口瘢痕,随访完备资料34例,尤其是晚年患者及身材环境自己较差者,年数17~62岁,均匀9个月,闭合穿针复位髓内牢靠利益更为明明,保持患侧肩部外展位的环境下,结论:弹性螺纹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愈合快,约占满身骨折的6%,上肢天然放于手术床上,1例因弹性螺纹髓内钉断裂发生骨折处摇晃而未愈,伤后24—48小时内手术17例,担保麻醉结果,差1例,术后所有定期拆线,我科2007年8月—2009年10月弹性螺纹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34例, 【择要】目标:评价弹性螺纹髓内钉闭合穿针牢靠锁骨骨折的疗效,成果规复快,结果不佳时也可与骨折的血肿内注入局部麻醉药,闭合复位穿针术的利益是越发微创,在性骨折复位,于贴近皮肤0.5 cm处剪断制成慢弯埋于皮下,锁骨中外1/3处21例,结果也不甚抱负,男性22例,横行和短斜型骨折用短螺纹髓内钉,剖解差异于其余管状骨,,此处每每消毒面积不足,头方向健侧,复位满足, 1.2.2 体位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
骨折愈合后取钉利便, 1.2 手术要领 1.2.1术前筹备除通例手术前搜查外。
(3)手术完毕。
触摸搜查到锁骨的持续性当即复位。
对我有帮助
暂时不需要
相关内容:
本站法律顾问:范小波律师
&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号-2 & &吴炜;李建勇;仇海荣;潘金兰;李丽;曹祥山;沈云峰;王志林;薛永权;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随机选取25例CML-BC病例,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同时以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FISH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则观察其中期细胞,以明确是否为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结果在随机选取的25例CML-BC病例中有5例以检测存在der(9)缺失,而R显带在25例中均未发现der(9)的缺失。der(9)缺失的病例未显示出细胞遗传学上的不稳定趋势。CML-BC中具有新遗传学异常的病例其CML-BC较短。CML-BC急淋变与急非淋变病例中der(9)缺失概率无差异。结论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der(9)缺失与CML-BC中细胞遗传学上不稳定性无相关性,同时不导致CML向某一特定类型转化。2006年06期
501-504+496页 [ 45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王平;董德平;陈莉;张剑平;曹斌;目的探讨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和生存素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组织和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和生存素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TNM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0例正常膀胱组织和43例膀胱癌组织中CD105标记MVD值分别为1.80&#177;1.33和13.00&#177;11.03。生存素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总阳性率为67.4%(29/43),CD105及生存素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膀胱癌WHO病理分级、TNM分期及预后相关。结论CD105可作为膀胱癌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志物。生存素在膀胱癌中高表达,是检测膀胱癌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指标,联合检测MVD和生存素蛋白表达强度可作为观察膀胱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2006年06期
505-507+496页 [ 43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7 ]
胡绍燕;陈子兴;岑建农;王玮;谷敏;沈慧玲;目的探讨RbAp46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全长RbAp46基因的cDNA片段及空载体PCB6+转入K562细胞株,分别进行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培养及细胞周期的检测,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与空载体K562/PCB6+细胞比较,过度表达RbAp46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生长减慢,生长第4天,两者细胞数分别为(9.00&#177;0.84)&#215;105和(11.96&#177;0.99)&#215;105;集落减少[K562/RbAp46 vs K562/PCB6+为(131.67&#177;15.57)vs(250.33&#177;26.31),P&0.01];细胞周期改变主要表现为S期细胞减少[(48.88&#177;4.35)vs(62.78&#177;4.78),P&0.01)],G0/G1期细胞增多[(29.10&#177;4.14)vs(22.40&#177;2.43),P&0.05)]。结论作为抑癌基因,RbAp46通过抑制DNA合成而抑制K562细胞株的增殖。2006年06期
508-511页 [ 25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高下;钱晓云;戴艳红;陈杰;陈峰;陈兆和;目的探讨吸引旋切切除加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喉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2例早期喉癌患者,在全麻下支撑成像喉内窥镜下行旋切切除加射频消融术,观察肿瘤的切除效果、复发情况以及嗓音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未作放射治疗,6周左右嗓音开始清晰,喉声门区结构保存良好。随访6~39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结论吸引旋切技术加射频消融,对早期喉癌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2006年06期
512-513+599页 [ 36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高绪仁;范卫民;李翔;马益民;崔维顶;目的探讨红霉素(EM)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30例人体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MO)。每例标本分成6组。A组:仅MO;B组:MO+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UHMWPE);C组:MO+UHMWPE+帕米磷酸钠(10μg/ml);D组:MO+UHMWPE+EM(5μg/ml);E组:MO+UHMWPE+EM(10μg/ml);F组:MO+UHMWPE+EM(25μg/ml)。培养48 h后,放免法测定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结果A、C、D、E、F组的TNF含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EM能有效地抑制由于UHMWPE刺激MO而分泌的TNF的量。EM的效果与帕米磷酸钠相似,能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由微粒诱导的炎症性因子引发的骨溶解,有望成为将来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2006年06期
514-515页 [ 6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8 ]
单玉喜;薛波新;崔勇;高洁;阳东荣;孙传洋;王文炯;目的探讨前列腺选择性光气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平均功率80W、峰值功率280W的高功率KTP激光行PVP治疗有梗阻症状的BPH216例(前列腺体积24~134 g,50 g以上78例)。结果手术时间30~120 min。121例留置导尿管0~24 h后均能自行排尿。186例术后随访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6.0&#177;3.7下降至13.4&#177;1.9,(P&0.01),最大尿流率(Qmax)由(6.82&#177;2.47)ml/s上升至(17.23&#177;4.78)ml/s,(P&0.01)。术后继发出血4例,尿路感染6例,急性附睾炎1例。结论PVP治疗BPH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侵袭性小、康复快,是治疗BPH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2006年06期
516-518页 [ 9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4 ]
吕元文;姜正华;汤艳;朱湘平;朱慕云;丁平;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关性。方法对30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PaCO2、血浆FDP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FDP分别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DP在COPD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血浆FDP与血PaCO2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COPD患者存在异常的凝血状态,血浆FDP增高与之有关。血PaCO2与血浆FDP增高呈正相关。改善通气和抗凝药物治疗可能有益于COPD患者的病情改善。2006年06期
518-519页 [ 6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5 ]
王锋;王水;陆辉;郑伟;孙琳;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21WAF1及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p21WAF1和CDK4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21WAF1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分别为41.1%、3.3%和12.5%,肿瘤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及PR、ER表达无相关。CDK4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分别为51.1%、15.5%和0%,呈递增趋势,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PR、ER无相关。结论p21WAF1和CDK4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2006年06期
520-522页 [ 27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 ]
熊进;骆东山;施鸿飞;王俊飞;目的探讨运用Y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AO/ASIF分型C1型2例,C2型10例,C3型4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C1及C2型骨折颈腕吊带悬吊并早期功能锻炼,C3型骨折石膏托制动1周后开始肘部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X线片显示术后3个月均见骨折愈合。术后14个月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1例,术后4个月出现骨化性肌炎1例。按Aitken-Rorabeck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C1型优良率100%,C2型80%,C3型50%。结论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治疗方法。2006年06期
523-524页 [ 6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7 ]
宋培新;李军;韩亚萍;刘婷;刘源;黄祖瑚;目的建立和优化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测方法。方法蛋白酶K裂解法释放肝细胞核内HBV cccDNA及基因组DNA,细胞裂解液进行核酸纯化后用酚-氯仿法抽提,并采用酶消化和设计特异性引物两种方法排除其他病毒复制中间体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最后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果以HBV松弛环状DNA(rcDNA)、阴性肝细胞、阴性血清作为对照,以包含HBV基因组全序列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HBV感染者肝组织的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出现的条带与目标片段分子量相等,且产物的DNA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目标序列一致。外周血HBeAg(+)患者组肝组织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高于HBeAg(-)患者组。结论该方法检测肝细胞内cccDN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且成本较低。本方法临床标本初步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复制活跃患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的阳性率较复制低的患者为高。2006年06期
525-527页 [ 18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4 ]
童嘉毅;目的体外观察低频高能超声介入技术在再通慢性完全闭塞冠脉中的效果,分析产生的消融碎片形态和大小。方法体外对10条完全闭塞的冠脉血管片段行超声成形术,消融前后行血管造影检查;再通后的血管内腔冲洗液收集于孔径0.5μm滤器,并送电镜检查。结果10条100%闭塞的冠脉片段经超声成形术均成功再通,平均残余狭窄(70.3&#177;4.2)%,无血管壁穿孔和夹层现象;消融碎片形态多数为颗粒形(70.2%类圆形,28.0%多角形);碎片平均长径(5.9&#177;8.0)μm,短径(4.8&#177;5.0)μm。结论超声消融治疗慢性闭塞冠脉是有效的,消融碎片微小而不致血管远端栓塞。2006年06期
528-530页 [ 47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洪汛宁;陈宁;王德杭;沈天真;陈星荣;目的评价近似弥散系数(ADC)值、张量D值(trace 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鉴别星形细胞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中的作用以及评估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采用GE 1.5T MR仪,对23例1~2级星形细胞肿瘤及22例3~4级星形细胞肿瘤进行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张量(DTI)成像,弥散敏感系数(b值,b=os/mm2及b=1000s/mm2)测量病变感兴趣区的数值。结果1~2级星形细胞肿瘤实质的最低ADC值(1.46&#177;0.32)&#215;10-3mm2/s和trace D值(0.64&#177;0.19)&#215;10-3mm2/s,明显高于3~4级ADC值(0.87&#177;0.18)&#215;10-3mm2/s和(0.48&#177;0.15)&#215;10-3mm2/s,(P&0.01)。低度恶性肿瘤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之间ADC值无显著性差异;高度恶性肿瘤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间有显著性差异。FA图像可清楚显示肿瘤与白质纤维的关系。结论结合常规MRI,ADC值及trace D值有助于鉴别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2006年06期
531-533+500页 [ 71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9 ]
陶志强;惠国桢;朱志刚;胡茂通;丁胜鸿;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SE)转化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H)的机制。方法CT或MRI随访TSE患者,并对部分积液和血肿的包膜作组织学检查以明确各期膜中细胞的类型。结果TSE总数96个,转化为CSH 44个,其中无症状31个。外膜显微解剖:TSE为幼稚成纤维细胞,少或无炎症细胞浸润。血肿初期: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形成及局灶出血;中期:仍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浆细胞,血管增多,红细胞呈弥漫性逸出;后期:多种炎症细胞并存尤是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结论CSH是部分TSE转归中的一个阶段,有症状只是少数病例。蛛网膜破口和TSE是局部炎性修复反应的始因,新生膜出血是修复蛛网膜的一种病理反应。2006年06期
534-536+598页 [ 38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6 ]
杨贤金;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尿激酶型血浆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受体(UPAR)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1例增生性瘢痕,10例瘢痕疙瘩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UPA及其UPAR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皮肤中UPA及其UPAR的表达均为阴性;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UPA及其UPAR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UPA及其UPAR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P&0.05)。结论UPA及UPAR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2006年06期
537-538页 [ 6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肖辉;曾显奎;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的手术方法。方法本组18例中,采用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6例,其中4例采用肾盂裁剪加连接处松解,其余12例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18例中16例获得随访,5例随访的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3例积水明显减轻,2例无明显改善。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肾积水加重,其余肾积水均明显改善。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PUJO十分理想的方法。2006年06期
539-540页 [ 5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陆忠烈;目的提高对浆细胞性乳腺炎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表现。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X线表现为乳腺肿块5例,乳晕皮肤增厚伴导管增粗5例,云絮状阴影4例。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且不同于乳腺癌,结合临床可正确诊断。2006年06期
541-542页 [ 4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甄福喜;陈亮;张浩;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心肺转流(CPB)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观察组病人于麻醉诱导时从中心静脉持续泵入PGE1(20~30ng.kg-1.min-1)至CPB结束。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15 min检测左、右心房血中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及血浆丙二醛(MDA)浓度,并计算左、右心房差值。记录CPB前、心脏复跳后15 min、CPB结束后2 h、6 h气道峰压及桡动脉血气值,并计算气道阻力(AR)及氧合指数(OI)。结果(1)CPB后各时点观察组AR、O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心脏复跳后15 min观察组左、右心房血PMN计数差和MDA浓度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3)两组心脏复跳后15 min左、右心房血PNM计数差与MDA浓度差之间呈直线相关(r=0.57,P&0.05)。结论PGE1可减轻CPB引起的PMN在肺内聚集、降低肺内自由基的产生,并减轻由此引起的肺损伤。2006年06期
543-545页 [ 1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5 ]
郭开今;袁峰;张志明;杨惠林;唐天驷;目的研究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方法测量52具成人完整防腐标本T12~S1段脊柱的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对测量数据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棘突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小,L1~2为7.61 mm,L5~S1为4.03mm。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中段大于上段和下段,T12~L1的棘突顶距为54.63 mm,至L2~3增大为60.18 mm,至L4~5减小为45.07L3的棘突高度最大,为25.45 mm,L1和L5分别为21.63mm和21.41 mm。上一棘突下缘厚度相邻大于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女性较男性棘突短、薄、矮。结论提供了国人腰椎棘突间区域的解剖数据,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基础。2006年06期
546-548页 [ 18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8 ]
史德志;胡卫星;封林森;卢春;唐桂霞;曾怡;目的探讨5-氟胞嘧啶(5-FC)/CD∷UPRT联合基因系统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介导构建C6-CD∷UPRT细胞系,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移植C6-CD∷UPRT细胞至SD大鼠尾状核,设立C6-pLXSN和C6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脑胶质瘤荷瘤鼠模型,应用5-FC腹腔注射治疗,观察肿瘤大小、大鼠存活期、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标的变化。结果5-FC/CD∷UPRT治疗组(A组)与各对照组相比,A组肿瘤直径平均为(4.2&#177;0.7)mm,远小于对照组的(8.3&#177;1.3)mm,(P&0.01);对照组平均存活期(32&#177;3)d,A组为(85&#177;2)d(P&0.01);A组电镜显示核染色质分裂明显,并见典型的凋亡小体;A组肿瘤细胞中凋亡细胞所占百分率为19.36%。结论5-FC/CD∷UPRT联合基因对大鼠脑胶质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2006年06期
549-551页 [ 20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袁晓晨;刘乃丰;严俊峰;焦云根;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观察氨基胍、吡格列酮、伊贝沙坦三种药物对AGEs诱导的VSMCs增殖的拮抗作用。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6~10代用于实验,0、50、100、2004、00 ml/L的AGEs,与VSMCs孵育不同时间(0、8、16、24、48 h);并用上述三种药物与200 ml/L AGEs共同孵育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比色法检测VSMCs增殖。结果各浓度的AGEs对VSMCs作用8 h,细胞增殖不明显,浓度200 ml/L作用48 h,细胞增殖最明显;三种药物均能抑制AGEs诱导的VSMCs增殖(P&0.05)。结论氨基胍、吡格列酮、伊贝沙坦可明显抑制AGEs诱导的VSMCs增殖,在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方面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6年06期
552-554页 [ 10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周国雄;徐岷;张弘;黄介飞;魏群;江枫;肖明兵;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及其相关的急性肺损害(ALI)中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AP组和手术对照组,采用向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术后1、3、6和12 h分别观察血清淀粉酶,胰腺和肺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固相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MCP-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胰腺和肺组织中MCP-1蛋白和MCP-1 mRNA的表达。结果SAP组术后61、2 h血清中MCP-1水平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胰腺组织和肺组织中的MCP-1蛋白和MCP-1 mRNA的表达亦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或P&0.01),且MCP-1的表达与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结论MCP-1可能在SAP发病及其相关的ALI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06期
555-557页 [ 14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9 ]
夏睿;董启榕;戴剑英;裴四才;赵婷;孙辉;目的研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中爪部跖趾关节及膝关节的软骨及滑膜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3、MMP9、MMP13)及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1(TIMP-1)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方法制作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25只,分别于造模第1,2,5,7,9周各处死5只。取注射足(患爪)的跖趾关节和同侧膝关节的软骨及邻近滑膜,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基质水解酶1(MMP3)、明胶酶B(MMP9)、胶原酶3(MMP13)及TIMP-1的mRNA表达,同时取患侧爪部跖趾关节和膝关节软骨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造模第1、2周,患爪的软骨及滑膜中MMP3、MMP13均有表达,且MMP3相对表达水平较MMP13高,第5周MMP3尚有表达,MMP13未测到表达,第7周MMP3,MMP13均无表达。患爪滑膜及软骨中TIMP-1直到第7周才测到表达,MMP9表达不稳定。膝关节可以测到TIMP-1,各时间段均未测到MMP3、MMP9及MMP13的表达。病理光镜下第9周患爪部跖趾关节滑膜可见炎性反应,膝关节软骨无明显改变。结论结果提示MMP-TIMP1的平衡关系紊乱可能在软骨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006年06期
558-560+597页 [ 36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2 ]
明志君;肖淑宁;陈永井;施勤;张学光;目的克隆人PD-1基因,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染入L929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PD-1分子的L929细胞。方法用PCR法从pGEX-5X-3-PD-1扩增出PD-1基因,通过双酶切(PstI BamHI)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 Term中,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含有完整病毒颗粒的293T细胞的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72 h后,加入Zeocin进行筛选,挑选出能稳定表达PD-1分子的L929细胞株。结果成功克隆了人PD-1基因,构建了含PD-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出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PD-1逆转录病毒,筛选出具有稳定表达人PD-1分子的L929基因转染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PD-1分子在L929基因转染细胞中具有高表达,达到97.6%。结论构建了含人PD-1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的载体,筛选出稳定表达人PD-1分子的L929细胞株。2006年06期
561-563页 [ 22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徐峰;杨建平;目的研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2B亚型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艾芬地尔对大鼠炎症两个时相痛阈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大鼠进行蛛网膜下腔置管,1周后,取无活动和感觉障碍大鼠随机分为4组,为正常对照(N)组、模型(M)组、氯胺酮(K)组、艾芬地尔(I)组。N组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入生理盐水100μl,其它各组分别右侧后脚掌注入相同容量2%角叉菜胶(carrageenan)致炎。各组在致炎后3 h,蛛网膜下腔注射相应容量药物,N组和M组大鼠分别注入生理盐水,致炎后3、15h观察其机械痛阈值和热辐射潜伏期。结果M组两个时相上痛阈值明显降低;氯胺酮在早期时相镇痛作用较弱,而在第二时相上镇痛作用较强(P&0.05);艾芬地尔在两个时相都能够产生较强镇痛作用(P&0.05);这两种药物都有提高正常大鼠痛阈值作用(P&0.05)。结论氯胺酮、艾芬地尔都有镇痛作用,但是其起效时间及作用机制可能不同。对炎症性疼痛,蛛网膜下腔用ifenprodil可以有比氯胺酮更好的镇痛效果。2006年06期
564-566页 [ 8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徐则乔;徐汇义;徐进宇;2006年06期
566页 [ 2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程志祥;刘宝瑞;Th1/Th2细胞是免疫应答调节中的关键环节,Th1/Th2漂移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展期肿瘤病人外周血中往往呈Th2优势状态,在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Th1免疫却受到抑制,因而设法逆转Th1/Th2漂移方向,增强Th1免疫,将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手段。2006年06期
567-568页 [ 77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8 ]
阴晴;陈伟伟;陆建成;高雁;陈洁玉;闻平;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及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纸片表型确证法、表型筛选法与三维试验法分别检测76株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ESBLs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同时用K-B法检测体外药敏结果。结果在76株阴沟肠杆菌中,纸片表型确证法检出产ESBLs菌株22株,占28.9%;表型筛选法检出产AmpC酶菌株30株,占39.5%;三维试验检出产AmpC酶菌株26株,占34.2%;同时产两种酶菌株4株,两种酶均不产菌株24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的体外药物敏感率产AmpC酶菌株敏感率分别为100.0%、84.6%、84.6%、76.9%,产ESBLs菌株分别为100.0%、90.9%、54.5%、27.3%。结论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对产酶株的效果较好。2006年06期
569-570页 [ 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杜文琪;张南征;冯霞;董红燕;目的观察奥曲肽对MKN45胃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奥曲肽对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奥曲肽MKN45细胞c-er bB2、p53、bax基因表达的作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观察奥曲肽对MKN45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奥曲肽对MKN45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以1&#215;10-6mol/L最为明显;奥曲肽组细胞c-erbB2的表达无改变;奥曲肽作用后MKN45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奥曲肽组细胞凋亡比例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奥曲肽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有抑制作用,但并不诱导其凋亡。2006年06期
571-572页 [ 6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谢忠美;范伟;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与大肠癌的诊断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夹心法测定43例大肠癌、28例结肠良性病变(腺瘤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含量。结果大肠癌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结肠良性病变组,大肠癌组血清VEGF浓度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Dukes分期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或P&0.05);良性病变组血清VEGF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术后7d大肠癌组血清VEGF浓度与良性病变组无显著差异,术后10 d趋于正常水平。结论血清VEGF水平反映了大肠癌的生物学特征,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和评估有一定价值。2006年06期
573-574页 [ 5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孙君军;戚世芳;金建光;卫利民;解刚强;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病人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治疗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并接受根治性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手术治疗的病人(治疗组)16例,动态监测围手术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规律,术后行预防性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回顾分析接受相同手术治疗病人(对照组)13例,未系统进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小板和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至第3天回升到术前水平,然后持续上升,至第5天明显高于术前(P&0.01),至第10~15天维持其高峰状态,然后逐渐下降,至第30天降至术前水平,治疗组中无一例发生静脉血栓。对照组病人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为23%。结论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病人术后1个月内要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并根据血小板变化规律及时进行抗凝治疗,预防术后病人静脉血栓形成。2006年06期
575-576页 [ 5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李凤朝;孔庆兖;杨雪梅;目的观察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生存素蛋白,DNA末端标记法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50例胃癌标本中有73例生存素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率48.67%;生存素蛋白阳性表达组中的凋亡指数(0.60%)与其阴性组(0.94%)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增殖指数也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生存素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中没有表达,在上皮内瘤变中生存素蛋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正常胃黏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胃癌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到胃癌的过程中,凋亡指数逐渐减少,增殖指数逐渐增加。结论生存素蛋白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肿瘤的发生有关。2006年06期
577-578页 [ 4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严金川;马根山;冯毅;朱建;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替罗非班+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疗程24 h。结果24 h及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受试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4 h:2.5%与17.5%;30 d:5.0%与32.5%,均P&0.01)。受试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及24 h平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出血并发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ACS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好。2006年06期
579-580页 [ 5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林夕梅;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0例(234眼)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弱视患者,采用戴镜+遮盖+后像红光闪烁及精细作业训练的综合治疗。随访1~6年,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弱视患者的平均治愈率为62.82%,有效率为86.57%。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轻度弱视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重度组。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2006年06期
581-582页 [ 4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张胜林;张宁;殷建华;2006年06期
583页 [ 2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6 ]
戈梅;王琳;傅惠芳;翟巧珍;2006年06期
584页 [ 2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2 ]
邱蔚蔚;常洁;施斌斌;2006年06期
585-586页 [ 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陶晨;臧志栋;赵威;曾文权;俞海英;钟备;2006年06期
586页 [ 2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陈力迅;Ashok S2006年06期
587页 [ 3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张倩;王俊科;2006年06期
588-589页 [ 6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周稳兰;尹建红;卢应梅;陆春芬;2006年06期
589-590页 [ 5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张蕾;2006年06期
591页 [ 3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9 ]
龚巍;吴浩荣;2006年06期
592页 [ 3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叶书高;郑明峰;何毅军;陈静瑜;2006年06期
593页 [ 3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5 ]
宫晓俐;李子玲;2006年06期
594页 [ 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徐蕾;2006年06期
595页 [ 2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徐慧;2006年06期
596页 [ 2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评分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