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t氟硼酸盐进去后点什么可以重新连网络

更多的接触能改变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吗:对DAST改进的一点尝试
已有 9588 次阅读
|系统分类:
& &此短文的灵感来自于2013年的4S会议,有一个墨西哥的学者谈起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刻板印象的问题。就借着自己所上的三节大课的平台,以课前测验的形式“玩”了一把。“画人”、“画树”是心理学中比较老套的方法,由于投射的机制很难解释清楚,现在已经却来越少地被用到。DAST的方法产生于30年前,后来又衍生出了DAST-C,即用check-list的方式方便编码。但是后来虽然用得很多(当然中国大陆除外),却一直没有什么方法上的改进。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之前无参照的DAST方法进行了批判和改进,吸收心理学关于刻板印象的研究,本研究认为必须排除掉绘图者的“基线效应”和“非即时反映”,才能测出对专属人群的刻板印象。为了验证上述判断,研究还做了一定的实证验证。 & 当然和我大多数研究一样,本文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探索性,后面的大规模测试和实验室验证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然而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和本文同期发表的一篇文章采取了问卷的方式,即试想你画一个科学家会存在哪些特征?且不说DAST-C在中国大陆是否适用的问题,问卷法本身就具有了太多的“诱导效应”,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偏误的。之前也和作者的团队表达过上述想法,仅供参考吧。最后要感谢那个班级同学的积极配合,同时要感谢李猛博士、江永基博士、李亚鹏博士、火栋博士等对本文的定量部分所提出的宝贵意见,但文责自负。 & &全文请参见:王程韡. 更多的接触能改变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吗:对DAST改进的一点尝试. 科学学研究, ): .摘&要:如何改变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维系科学人才队伍的合理构成,风险沟通乃至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等诸多问题的关键。自钱伯斯Chambers, 1983)的开创性工作以来的一个共识也是,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本研究从心理学基础上批判了已有“画一个科学家的小测验”(DAST,draw-a-scientisttest)方法论和社会心理学基础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对照画图、比较编码、分类收敛、交叉印证的改进思路,并选取了(A)美院科普专硕班;(B)本科生全校任选课班,(M)研究生全校任选课班三组被试进行新的DAST测度(n=71)。编码发现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的确普遍存在,但定量模型的分析亦表明笼统地认为更多的接触科学能改变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不准确的。相比之下,A组更少地接触到了科学或选取了更刻板的艺术家作为参照,或是M组由于刻板印象威胁所产生的自我规避都可能成为竞争性解释。总体上讲,刻板印象的存在已经在大学生群体的职业选择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印象。对此反刻板印象的强化应该成为改善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关键词:科学家;刻板印象;DAST;反刻板印象&科学和科学家的刻板形象问题一直是()所关注的重点。因为刻板印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有色眼镜,也为我们比较社会事实提供了强大的锚定。从某种意义上讲,刻板印象甚至可以发挥如同权力一般的控制作用——维持并证明“当下”的合法性。具体而言,个体对于科学家形象的认知作为其对科学态度的一个重要体现,将影响其对科学课程学习的结果。由于刻板印象为威胁,即群体对自我特征负面刻板印象的风险感知等因素的大量存在,非裔美国人、女性和体育生(即学生运动员)等被标签化“做不了科学”的群体经常在智力测验等方面表现欠佳。进而,对科学和科学家有着负面感知的个体也更不可能会选修科学相关的课程,进而更不可能会从事科学相关的职业。对此,社会心理学研究已经积累了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非亚裔少数族裔学生以及女性较少地进入数学和科学等职业体系,便是由充斥在学术环境中的无孔不入的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所致。在高中生读大学时选择科学、技术和工程相关专业的比例锐减已成为世界性趋势的情况下,如何认识且尽早地改变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从而占据人才竞争的制高点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当务之急。更为严重的是,一方面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上科学家参与公众传播被给予了厚望。另一方面,在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艺术作品文化批评风潮的影响下,科学和科学家也经常被塑造成危险甚至疯狂(如发明了无法控制的“科学怪人”、“丧尸”等)的形象。加之对现代性副作用的反思和对风险社会的治理威胁着科学认知的合法性以及制度基础稳定性的力量,共同加剧了对科学家群体的信任危机。如在转基因等关涉到公民自身安全的问题上,科学家就同政府一起被列入了“不被信任”的行列。二导致不信任的更为普遍的原因则在于公众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如认为科学家是神秘的、魔幻的甚至危险的。因此如何改变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也成为风险沟通和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等诸多问题的关键。对此,很多学者认同:消除刻板印象的一种更好的方式是第一时间阻止刻板印象的激活而不是当刻板印象产生后才有意地控制它对行为的影响。由于电视网络和书籍杂志等媒体和任课教师是中小学生获取科学家形象的主要渠道。在科学研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很大程度上被割裂的情况下,青少年学生自然缺少全面了解科学家的机会对于科学家持有“非人化”的印象。因此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便在于更多地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如科技场馆的学习经历,来改变这种刻板印象。亦有调研从侧面证实,中学生的确由于接触了更多的科学而相较于小学生而言对科学家有着更弱的刻板印象。那么,更多地接触真的是改善对科学家刻板印象的一种普适策略吗?1.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及其传统测度刻板印象是人们对具体的社会群体具有的心理特质的观念与预期,是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它产生于人类对于复杂社会范畴进行简化,从而达到归类自己和归类他人目的的一种自发行为。对于科学家“刻板形象”的描述可以追溯到米德和马尔罗()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在他对名高中生的调研中,科学家被描绘成“在实验室中穿着白大褂,中年、戴眼镜、留胡须且被实验仪器包围,在黑色的笔记本上写字也常常在读书,也许突然有一天惊呼‘我发现了!’”的那个人。在他们的基础上,钱伯斯()以心理投射为基础开发出了著名的“画一个科学家的小测验”(,--)。测验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由一个老师组织课堂且在未经过任何讨论的情况下,让学生画出科学家形象的图片(当然由于此前在美国有过“画一个人的小测验”,其中有.%的样本有过“画一个人小测验”的经历)。在结果分析时也是针对了科学家的“标准形象”,看每个独立的画作是正向()还是负向()于平均水平。钱伯斯以及后续的很多研究都发现,刻板印象在不同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从外形来看他们所绘制的科学家大多为白人,并且是中老年男性;其他少数族裔、年轻人和女性形象绘制较少。从人格特征来看,他们所绘制的科学家形象大多呈现出古板严肃、不苟言笑的特征,缺乏生活化的气息。从工作地点来看,基本限于实验室周围,被烧杯酒精灯所环绕。大多将一名化学家作为整个科学家群体的代表,而不能认识到科学工作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事实上钱伯斯本人曾在中国组织过类似的调研,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描述和西方文化中的图景竟然十分吻合。在我国所进行的少数也发现,不少学生认为科学家具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怪异发型、眼镜、不修边幅、穿实验室制服、从事室内工作等。多数学生科学家大多是男性年龄在岁左右。测度科学家刻板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和-(),其中后者是的改进,即多了一个自查表()。在-中,研究者需要结合自查表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进行一一核查。如:.是否穿工装(白大褂),.是否戴眼镜,.是否有面部毛发(各种胡子),.是否有研究符号(科学和实验仪器,并标明其体积的大小),.知识符号(书、书柜、附有纸夹的笔记板、衣兜中的笔等),.技术产品(即科学的衍生品,如电话、导弹、电脑等),.相关文字(公式、分类学、分类和“我发现了”等);.男性,.白种人,.危险标志,.灵感(灯泡),.怪异印象(如弗肯斯坦、怪物、变身怪医、“疯狂的”),.秘密标志(如“私人领域”、“闲人莫进”、“顶级秘密”等),.室内工作,.中年及以上。在对图像进行编码的过程中,每一类条目只计算一次分值,最后把前项(即此前中所发现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和后项(-所做的补充)的分值加总,即得到了科学家刻板印象的总体得分。当然,绘画中所有的开放性评论也会被记录下来但不做统计意义上的分析。由于种种原因,对的方法论反思和改进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并不多见。最近的一次试验改进发表于年:在测验中,首先让参与的学生画一个他们所熟悉的老师形象来“破冰”,进而随机选取一半学生(=)先画科学家再画兽医,另外的一半学生(=)先画兽医再画科学家。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是因为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兽医的队伍中女性的比例都相对较高,同时两者又都为学生所熟悉。在编码中依然以为依据,并特别对相同职业细节(如动物,针管、白大褂、灵感或灯泡的标志、黑板、书)的存在或者缺席进行编码,并对每幅图的职业细节特征进行加总。最后用独立样本检验的方式,判断样本的显著性。2.刻板印象的心理学基础及测试改进方案从最开始单纯地对图画编码,到通过自查表计算得分,再到后来的对照画图对共性编码,的研究方法看似日臻完善。然而虽然所测试的对象是刻板印象这个基础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方法论的几次改进却并没有更多地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反却只是聚焦在“女性”等特殊的“科学”问题展开讨论。从这个角度而言,的方法依然还有相当大的改进的空间。从本质上讲,的本质是一种投射测验。用来发现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以及这种负面的形象又如何进而影响到他们对科学和科学职业的兴趣。而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分类是刻板印象形成的前提条件——刻板印象是与社会类别相关联的属性,激活某一社会类别往往会增大与该类别相关联刻板印象被激活的概率。我们虽然经常强调刻板印象的过分概括化会导致种种社会认知偏差,即刻板印象的“错误”运用(虽然这种“错误”是无法被先验地察觉到的),加之其在情感上所伴生的偏见的作用,往往会滋养不公正甚至误解。然而始终亦不能否认作为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刻板印象极大地提高了知觉、推理和决策的速度与效率。不管怎样,刻板印象都是基于个体而非群体统计意义上的一种“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如果不主动消除被试对人的一般刻板印象的影响,对科学刻板印象的测度必然是有偏的。事实上,人类进行类别化和范畴化的最基本手段就是比较。刻板印象也是在比较的过程中生成和得出的。比如最近就有基于技术的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单元是以典型样例(即刻板印象这样的心理类别是由一套样例构成的,对新例子的分类是根据它与这些贮存的样例的相似性做出的)优先,基本范畴次之,最后到抽象范畴的“金字塔”模型。因此劳什和威尔克等()人所倡导的对照画图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然而他们的问题却也在于,由于强调了先画教师“破冰”进而画兽医和科学家进行比照而不是同时作画,其实前面的绘画实践会对后面的绘画产生锚定效应,从而使测验结果产生偏差。而且依然未能打破的框架,并特别强调了对“相同”职业特征细节的编码,却忽略了其他。同时由于社会行为通常被认为是被潜意识所控制(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也应该控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从而更多地激发潜意识的反应而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结合上述考量,本研究对的实验改进方案如下:1.对照画图:在不做提示的情况下,限时分钟请同学们画出科学家和另外一种他们所熟悉且同样具有一定刻板印象的社会形象,如创业者/企业家、艺术家等;2.比较编码:遵从扎根理论()所倡导的“一切从数据出发”和“自然呈现”原则,通过对两个形象的比较进行初始编码,同时记录科学家相对于对照形象具备或不具备哪些刻板印象;3.分类收敛:将得到的编码对应到-的自查表中,并补充了“反刻板印象”(,即在对照形象中出现而并没有在科学家形象中出现的-中所列出的刻板印象)和“补充刻板印象”(,即已有的-尚未涵盖的其他刻板印象);4.交叉印证:通过虚拟变量回归的方式检验自变量的分组和因变量测度选择的优劣,并将定量模型与自然编码以及异例想结合进行全面讨论。如此操作的一个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尽可能地排除先在的研究包括研究者头脑中现在的观念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如在传统的中,图左半部分的科学家形象可能被编码为:西方/白种人的(像达芬奇?)、男性、秃头、戴眼镜、留胡子、穿正装(而非工装)……经常不开心等。但通过比照却发现,西方/白种人的编码并不能成立,而仅仅是因为该被试喜欢通过西方人的形象进行表达(即被试对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如此)。同样,男性、经常不开心等编码也不恰当。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家和艺术家、创业者/企业家的形象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如众所周知,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小提琴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爱迪生也并不是单纯地“发明”了点灯,而是作为企业家实实在在的考量了经济成本的因素建构起美国的电力系统。而且由于社会范畴是以交叉和复合的方式组合,个体又具有交叉刻板印象特征。因此除了可能的锚定效应对被试所造成的干扰外,也不同于此劳什和威尔克等人所强调的“求同”。本研究也特别强调了“存异”的重要性,以发现更多的反刻板印象和其他刻板印象。比如通过和艺术家的对比,也能发现该被试认为科学家一般会比较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如不吸烟、不留长发等。图某美院专硕班被试所画的科学家(左图)和艺术家(右图)的形象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讨论具体操作方面,本研究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选取了三个课堂作为被试对象:其中组为美院科普专硕班,由于专业方面的限制几乎没有接触到科学,但具备一定的科普方面(如科学馆设计)知识;组为本科生全校任选课组,一般没有直接实践科学的经历;组为研究生全校任选课组,已参与或基本参与到科学研究过程当中。但并不事先指定哪一组为实验组,哪一组为对照组。三组被试之间没有信息的交互和影响,且全部以“课前调研”形式采用规定时间内自愿填答的方式进行。最终得到:()美院专硕班组(=,参照绘图为艺术家);()本科生全校任选课组(=,参照绘图为创业者/企业家);()研究生全校任选课组(=,参照绘图为创业者/企业家)。初始编码中共得到自由节点个,并进一步对应到-中并补充了反刻板印象和其他刻板印象(次级编码举例有不修边幅:衣着朴素、秃头或头发乱,象牙塔:不穿正装/没有公文包、远离市场和经济利益、争夺优先权,良好外在形象:不吸烟、身材正常等),如表所示:表三组被试在科学家刻板印象测试中的情况美院专硕班本科生班研究生班总计1.工装(白大褂)()(.%)(.%)2.眼镜(.%)(.%)(.%)3.面部毛发(.%)(.%)(.%)4.研究符号()(.%)(.%)5.知识符号(.%)(%)(.%)6.技术产品(.%)(.%)(%)7.相关文字()(.%)(%)8.男性(%)()()9.白种人10.危险标志11.灵感(灯泡)(.%)()(.%)12.怪异印象()(.%)(.%)13.秘密标志14.室内工作()(.%)(%)15.中年及以上()(.%)(.%)不修边幅(.%)(.%)(.%)象牙塔()(.%)(.%)良好外在形象(%)()(%)反刻板印象(%)(.%)(.%)&从被试反映的总体情况(即初始编码的自然呈现)来看,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的确存在的——其典型形象为:秃头或头发乱,戴眼镜,不修边幅,被各种理论和仪器所包围的性格怪异的人。然而在全部三组被试中并没有任何一组对-中所强调的第项“白种人”、第项“危险标志”和第项“秘密标志”做出反应,且均没有意识到科学家和对照群体的社会类别可能存在交叉(或者说可以被归为同一类人)。由于几乎所有被试都同时采用了男性作为对照,男性主导是科学家刻板印象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判断也不能成立。此外,可能是由于参照绘图均为创业者/企业家,科学家在本科生班和研究生班两组被试中更多体现为远离市场和经济利益的“象牙塔”形象。相对于本科班和研究生班两组被试而言,选取艺术家为对照的美院专硕班对科学家也有了更大比例的反刻板印象。进而为了回答接触和刻板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问题,尚需要明确反刻板印象、其他刻板印象与刻板印象的关系。如是否单纯地照搬西方-的量表,是否将反刻板印象也看作是一种刻板印象(从而在结果上进行加总或扣除),以及是否要包含其他刻板印象等等。同时针对三组被试的特点,也需要厘清不同的分组方式对模型的显著性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在对应于以往研究“更多的接触能改变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常用的学历分组(即本科生班为单独一组,研究生班和美院专硕班合为一组)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对照分组(即采用艺术家作为对照的美院专硕班单独一组,采用创业者/企业家作为对照的研本科生班和研究生班合为一组)和自然分组(即三组被试独立成组)等其他分组形式。考虑到本研究被试数量方面的限制以及无法移除的异常案例所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并没有足够的智识基础可以添加新的变量,研究采用了稳健虚拟变量回归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如表所示)。表科学家刻板印象的模型评估学历分组.**-.*.*.+.**-...++.**-.*..-.**-..**.-+.**-.*.**.对照分组.**.*.*.+.**...++.**..*.-.**.**..-+.**.**.*.自然分组.**..*.*.+.**....++.**....-.**.*.**.**.-+.**.*.**.**.*&.**&.从因变量的评价情况来看,单纯地照搬西方-的量表并不能对中国问题进行充分的表征。相反,需要扣除反刻板印象的影响并加入其他刻板印象的考量,才能对中国学生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做出综合评价。相比之下对于不同的分组状况而言,的确本研究被试所反应的学历分组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在学历分组中设:本科生=,研究生=),即反映出研究生群体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的确会下降。然而同时需要注意,对照分组、自然分组的相应模型同样显著——如从对照分组的回归方程可以推断出,相对于艺术家(=)创业者/企业家(=)作为对照组时更能减少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自然分组(美院专硕班=,=;本科生班=,=;研究生班=,=)模型中的截距和斜率则显示,本科生班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要大于研究生班,更大于美院专硕。所以说简单地判断“更多的接触科学能改变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不确切的。个中竞争性解释也很多,比如:我们可以认为美院专硕班组对于科学家有着较少的刻板印象是因为他们自幼的成长环境就更少地接触到了科学家,从而并未形成刻板印象。一个重要的佐证是美院专硕班被试在“灵感(灯泡)”上的分值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被试组——说明他们依然认为科学家是依靠着灵光乍现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虽然实际对照的艺术家群体也很大程度地强调了灵感)。事实上已经有学者对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的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玻利维亚的学生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较少同样是因为较少地接触了科学。当然,我们亦可以认为绘画参照系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从被试反应来看,艺术家相对于创业者/企业家而言,有着更深刻的刻板印象(相比之下,对于科学家和创业者/企业家的认识却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刻板印象冲突,如是否穿正装/拿公文包等)。进而体现为对科学家的反刻板印象从而使得刻板印象的总体分值减少——从表中也不难看出美院专硕班组的反刻板印象分值占有更大的比例。仍需指出的是,在进行完以后也通过访谈的方式结合以往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反馈,排除了该组被试是因为摄入了科普知识从而会减少科学家刻板印象的可能。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本研究中研究生班组被试表现出了相对于本科生组更少的科学家刻板印象。这一情况和此前很多中国学科的发现相吻合,却和一些国外研究所发现的高年级和公立学校对科学家有着更深刻的刻板印象的情况截然相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更多地参与科学实践让他们得以从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当中走出来。当然亦可能是刻板印象威胁的存在,使其内心中刻意地规避成为或被划分到相应的社会类别。对此的确已有研究发现,自我刻板影响的激活往往源于刻板印象威胁等“热”的动机性因素。相比之下,他人刻板印象的激活则集中在观念处理等“冷”的认知解释方面。图某研究生班组被试所画的科学家(左图)和创业者/企业家(右图)形象研究中同样有一些异常案例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比如在科学家自我形象的认知中,(特别是对于生物科学家而言)合作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全部个被试中只有某研究生班组被试描画出了科学家的集体形象。通过测试后的访谈亦得知,该被试(计算机相关专业)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认为科学家是“自己不干活,却指挥学生做事情”的一类群体。相对于创业者/企业家独立打拼的形象而言,是其本人更不希望成为的状态。4.结论从被试反映的总体情况来看,虽然测试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做出,但还是与钱伯斯等经典研究的发现有着一定程度的契合。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的确存在——如其典型形象为:秃头或头发乱,戴眼镜,不修边幅,被各种理论和仪器所包围的性格怪异的人。而且显著不同于西方,中国人普遍并不认为科学家是危险、神秘甚至疯狂的。事实上已经有学者证实在所有的制度信任中,科学家相对于警察、政府、医生、法院法官、居委会干部、新闻、商人等而言受信任的程度最高。进一步通过追溯刻板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即刻板印象作为一种自我“简单化”的分类方式,批判了已有研究中未能有效扣除被试对一般人刻板印象的基线()影响所可能带来的统计偏误,开发出针对于的“对照画图、比较编码、分类收敛、交叉印证”等四个步骤的方法改进。在排除了基线干扰的情况下,本研究并不能支持传统研究所认同的性别问题是科学家刻板印象中的关键议题(进而影响了其在科学界中的职业发展)的判断,亦无法完全确证更多地接触科学能改善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的,或是一般认为的人文比生物专业的学生更具有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的结论。相反,我们看到本科生班、研究生班和美院专硕班三组被试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呈递减趋势。更大的可能性在于美院专硕班被试更少地接触到了科学,或是艺术家群体本身的刻板印象更强所致。同样,研究生班的刻板印象稍弱,也可能是在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下激活了自我规避的一种模式。总之,更多的接触和科学家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命题被证伪。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无法从本研究小样本中得出我国青年学生群体对科学家刻板印象认同的一般性结论,但一些趋势和问题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首先从理论上讲,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一般按照刻板印象的内容模型(,)来分类,属于能力()较高但热情()欠缺的情况。其群体特征是社会地位高,具有竞争性;唤起的情绪为嫉妒/妒忌/羡慕;行为取向是合作/**。但青年学生作为科学家的预备群体(即他们已经或预期可能即将进入到科学相关工作岗位),其刻板印象的生成必然是具身化的,也可能产生刻板(同化)或者反刻板(异化)的判断。其中的关键便在于,印象本身相关的知识是否有利于产生解释、社会类别和比较的适用性。比如在本研究中有个别案例饱含感情色彩地指出了“师生间不平等合作”的状况。这样的刻板印象在记忆的提取阶段激活时就会产生一种歪曲记忆,即人们回忆出来的事件与本人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现象的错误记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职业选择。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恪守师德,以免其“坏”的刻板印象在耳濡目染中悄然生成。其次,尽管被试所反应的科学家刻板印象中并没有出现诸如危险、秘密等“不信任”的因素,但一方面在我国长久以来差序格局文化的影响下,制度信任和一般信任始终远弱于对家人的特殊信任。这也就意味着科学家参与知识普及和风险沟通等实践的效果也未必会有效,而且可能由于在诸如转基因等问题上的某些言论被公众重新赋予了“负面”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在去神秘化作用的同时,科学“光环”的精神激励作用也会减弱。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被试眼里科学家的职业特征并不如外貌特征明显,而且也更少地强调了灵光乍现的作用,甚至很多被试认为相对神秘的创业者/企业家更加依靠灵感一些;而且也有不少被试更多将科学当成了邋遢又不赚钱的“一种工作”——事实上在全部被试中只有两个提到科学家会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生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有着此类刻板印象的人可能会继续从事科学相关的工作,但对其认同感、使命感却不强。当然结果也并不是完全悲观的。注意到在在全部模型中,反刻板印象的存在特别是对刻板印象的减除效应是非常关键的。事实上已经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刻板印象负面影响的训练反而会增加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和负面评价;相比之下,仅有在肯定反刻板印象的过程中才能减少对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和负面评价。因此,反刻板印象的强化,即在平时的宣导中注意强化科学家不是怎样的,相对于笼统地强调更多的接触更有可能成为改变对科学家刻板印象的抓手。诚然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并不能对很多开放性的结论给出百分百肯定的确切回答。但作为对一个活跃在领域三十年方法的探索性尝试,提出“若不考虑基线的影响就一味地增加变量,探讨其他社会因素与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南辕北辙()”之观点,并也得出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结论,对于后续的研究工作而言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参考文献政策范式的社会形塑——以《美国竞争法》为例科学学研究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中国科学基金赵万里,王红昌自反性、专家系统与信任——当代科学的公众信任危机探析黑龙江社会科学风险治理中公众对专家的信任研究综述科普研究庞小佳,张大均,王鑫强,等刻板印象干预策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初中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及科技场馆学习经历对其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伍新春,季娇科学家刻板印象研究与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张正严重庆市中小学生科学家形象调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印象形成中交叉刻板印象的加工机制心理科学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心理学报‐‐“”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范畴还是样例——来自的证据心理科学中国城市居民的信任格局及社会资本影响——以广州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刻板印象从内容模型到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心理科学进展刘峰,佐斌源监测框架下阶层刻板印象驱动的错误记忆心理学报“”&注释:参见:《转基因角斗场》,《南都周刊》年第期。当然刻板印象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如有学者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四五年级小学生所持有的科学家形象发现,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较多绘制女性科学家形象,并且在工作方式上出现科学家合作研究和动手操作的场景。参见:-.().&’?-.&():-.可惜的是,现有的文献对刻板印象的心理形成机制并没未达成共识性的结论。因此本研究仅选取了学历和自然分组作为自变量,论述的重心也只能放在证伪而非证实。 STS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通过挖掘其实验笔记“证明”爱迪生并不是常人印象中的科学家,特别是在确定灯丝电阻时,还特别考量了经济成本等因素。参见:参考文献[3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程韡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3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as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