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论坛土地公坛要多高好

长兴县金源法律服务所
北京南方宏亚标识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亳州市雅云广告有限公司
安徽省亳州市金钥匙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孝义市新义街道办事处法律服务中心
北京微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盐山县兴盐律师事务所
福建瑞丰广告有限公司
宝鸡市兄弟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成都嘉成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恒河之谷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北京艺影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重庆市涪陵区龙潭法律服务所
威亚(北京)公关咨询有限公司
长清区长安法律服务所
百为公关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亚讯时空公关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市兴华财务代理有限广州分公司
北京视博视界影视广告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北京市神彩动画艺术有限公司
云南永天律师事务所
成都霁日阳光广告有限公司
杭州心心缘公关联谊有限公司
颍上县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润河站
重庆力克杀虫灭鼠服务有限公司
成都市双顺广告有限公司
重庆泰尔吟工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大路向远文化有限公司
泉州市万通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北京易通宇翔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航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邹平县城中法律服务所
东莞市鸿誉企业事务代理有限公司
永川区利川名车维修店
上海金犁有限公司
宝鸡福特多商贸咨询有限公司
西安科冉清洁发展机制服务有限公司
仪陇县复兴法律服务所
浙江前程律师事务所
鹰潭市经济法律事务所
大连广艺广告有限公司
盐源县荣信家电服务部
北京名利无忧公关顾问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塘桥法律服务所
成都创意广告有限公司
南京雄豪工商代理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道成律师事务所
北京亿邦联合广告有限公司霍邱分公司
北京金宇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华生法律顾问有限公司
宿州市振华广告装璜有限公司
东莞市鸿运财务公司
重庆雷力律师事务所
武汉中南工商登记代理有限公司
浙江中英律师事务所
上海慕名企业登记代理有限公司
阳东县公职律师事务所
昭明律师事务所
杭州海岸设计事务所
北京首演国际演出公司
金华中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叙永县叙永法律服务所
重庆市云阳县顺达小车维修中心
成都友服动景广告有限公司
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本部
重庆市江津区玖港农贸市场有限公司
中建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分公所
北京市好快省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百度大连营销服务中心
成都市火速生物科技研究所
重庆彩讯科技有限公司
宝鸡市尚美广告有限公司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红姐牛b彩图: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湾农贸市场
樊未晨/中国青年报
邢台市北大街天平法律服务所可对于那些不知情的人而言,这无疑是大手笔。。
唯一担心的,就是杨家那小子。。
“阿欢,你怎么说?”庄老爷子开口了。“救命啊!”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行政执法与法律服务中心林允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这不是一部苦情电影,这是一部很积极向上的电影,它告诉我们,失恋并不可怕,只要勇敢坚强的走出失恋的阴影,美好的感情就在前面等你!”杨文峰走进大厅,逐个跟庄家人打着招呼。沧州市泰源清灰剂厂。
再说,杨欢这里又没什么事情,所以,就都让她们回去了。。
池州市春天广告公司。
那可是一杯五十二度的剑南春,她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大美女,能不叫人赞好吗?东莞市金账本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八零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庄明扬和杨文峰平日里都是不怎么喝酒的,这酒量也就那么点。重庆拓源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刚问出问题,杨欢就想起来了。孝感市国兴劳务代理有限公司“你怎么知道?”北京市盛世捷讯科技有限公司杨欢对这种掉书袋子的行为一直都是非常鄙视的。北京祥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杨欢大吃一惊。重庆市合川区陵川农贸市场(普通合伙)。
别人总想着赚钱,不敢冒险,不敢去打市场,那就我来搞!永州市冷水滩区智达法律服务有限公司。
“往大了说,有几部好莱坞商业大片,往小的说,有几部国内的商业大片,根本没有我们的市场,所以,我认为,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改变档期。”西安友联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欢少爷,你这是跟人家交上朋友了!张小川呵呵一笑,指着王老板,“你自己问他,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用的配方应该是找洛阳的张二孬买的家传秘方吧?”。
死就死吧!。
昭通飞越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他可以想象得到,女佣人口中的这个送字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沧州市盘古技术有限公司。
“什么?谁说的?藏金阁的王老板!”宣城市北门凉亭庙埠菜市场“再说了,姐,你啊,别整得跟那些小肚鸡肠的婆娘去抓小三似的,得有点度量,再怎么说,你也是原配不是,得架得住场面,男人啊,最不喜欢那些无理取闹的女人了!”安阳市星光灿烂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
要是庄子诚不说,那庄子晴肯定是顺理成章的坐进来。深圳市文怡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小邓,这不会是你安排的吧?”美之加财务代理有限公司赵队微微一愣。红姐牛b彩图北京艺影工作室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重庆市涪陵区蔺市法律服务所“那行,走吧!”元江县银燕有限责任公司。
初初一看,不是什么好玉。
“但是,阅后即焚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和不足!”温州申诚工商代理有限公司?
反倒是杨文峰,沉冤得血,心情大大滴好。。
“少爷在闭关呢。”永吉县万昌镇诚信法律服务站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杨欢,不错,真的不错!成都般若广告有限公司。
太细心了,这样的女人,值得好好的疼!。
可秀宝娱乐却明显被排斥在外。广州红粤工商登记代理有限公司就看到刘明伟这胖子笑呵呵的走了进来,经过小步身旁的时候,有些讶异。红姐牛b彩图“要说全世界这鉴定古代玉石的权威专家,我说出一个人来,相信大家没有人会反对。”深圳市诚宏财务代理有限公司可一阵激动过后,老头依依不舍的将玉佩重新放回了木盒子里,珍而重之的双手呈到杨欢面前,“杨少爷,这可是一枚价值连城的传世之宝,还请谨慎小心!”。
足足接了四个电话,每一个电话都让汪强父子以及赵队长惊出一身冷汗。大连高新园区视合数码设计工作室近在咫尺的射门,他怎么就射到切赫的怀里头去了呢?。
庄子晴这些年一直都在英国念书,很少回到国内。
“咳,何必呢?”浙江维良律师事务所可就在他打算伸手去抱住她时,张宁却是咯咯笑着钻出了被窝,跳下床来。。
“少爷!”。
眼前的屏幕上还在放着邓华涛剪辑出来的,失恋三十三天的预告片,中间插入了几段林允儿录音的情景,都是在录音室里头拍的。。
餐厅里的餐桌上还摆着一份皮蛋瘦肉粥,旁边放着油条,瞧着就叫人吞口水。“行,欢少爷放心,我立马就让火头去查查,小事一桩!”饶是杨欢喝酒没什么感觉,可喝到了最后,还是不免有些晕头转向,头皮发麻。至少这盒子就不是俗物!他们这时候才发现,刚才分析了那么多,可欢少爷的表情看起来依旧还是显得很信心十足。“什么意思?”杨欢来了兴趣。。
老爷子一开口,众人顿时也都静了下来,齐齐看向了杨欢。。
“欢少爷,欢少爷,不得了,不得了!”:
再看到庄子诚的时候,双眼一亮。。
这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腰间一条白色腰带在前面打了一个很别致的结,同时也将她那前凸后翘,玲珑有致的身段烘托得淋漓尽致。。
听到张小川这么一说,在场所有人顿时都觉得,这枚玉佩确实是意义非凡。汪强在整个京城里,是个小角色。“好,庆功去!”。
(重庆弘全律师事务所)红姐牛b彩图
责任编辑:zpojz红姐牛b彩图新闻报料:10 &
红姐牛b彩图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假课文
评论(235)
红姐牛b彩图热新闻
红姐牛b彩图新闻APP下载
红姐牛b彩图热门推荐
发言人:ughuq,发表于:
西部鞋都交易城可这话听在秦永明的耳朵里,意思却是完全相反。
发言人:qjdxt,发表于:
株洲东方劳务派遣有限责任公司“欢少爷果然豪爽,那我再问,在场很多电影人都很关心,你们以后还会继续投资电影吗?”
发言人:plxbo,发表于:
多媒體廣告公司“杨欢,别太过份了!”秦永明怒了,赶紧伸手挡住自己的脸。
发言人:mbidw,发表于:
沧州晟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咨询部十几分钟后,江局长终于拿到了所有人的口供,了解了整件事情的详细经过。
发言人:hfjys,发表于:
湘潭市电器综合市场投名状确实是陈克辛导演的作品,但十月围城的导演是陈德森,陈克辛算是监制。土地公可以把房源群发到20多个网站,提高房源展示量和浏览量,从而增加电话量。支持房源群发、房源采集、一键刷新、一键下架,提供个人图库和很棒的标题、描述模板。土地公网站是经纪人网络时代的工作平台,追求以最低的价格提供最好的服务,成为经纪人的随身工具,终身工作伙伴。土地公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生活经验。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帮助你成为生活高手。
Alexa排名百度权重百度预估流量百度收录单月收录百度索引量百度反链数关键词数 345752443111万50.90万5240.93万761 6541Alexa流量排名PR值谷歌收录谷歌反链数360收录360反链数搜狗收录反链数2.50万692万2.08万442930104.15万 32
土地公2131tudigong421深圳水云间休闲11七雄争霸宣战11玉林k歌王电话11
tudigong751土地公登录登陆611土地公191土地公登录131土地公登陆41
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注册时间深圳地虎科技有限公司张胜如(人民币)3.0000万元
备案信息单位名称:深圳地虎科技有限公司单位性质:企业网站备案:粤ICP备号-2网站名称:土地公网站首页:服务器Ip地址:服务器地址:服务器类型: nginx页面类型:响应时间:0毫秒域名域名:域名注册商: SHANGHAI MEICHE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DEVELOPME域名服务器:创建时间:日到期时间: 日#第一單元我的故鄉在美濃-美濃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
1.美濃開發的概況和美濃地名的由來。
2.認識自己社區和美濃各裡的地理位置。
3.認識美濃的山脈名稱和位置。
4.認識美濃水源的系統、功能和特色。
5.瞭解家鄉環保的狀況及認識學校環保教育在家鄉的應用。
6.瞭解家鄉處理垃圾習慣及垃圾場位置。
1.能用母語講一篇美濃的民間故事。
2.能畫出小朋友家裡到學校的路線圖(可含建築、農作物)。
3.能大略標出美濃山川的位置。
5.能用相機紀錄家鄉的事物。
6.學習勘察家鄉環保習慣、河川污染、垃圾場的方法。
7.訓練簡易垃圾處理四種方法。
1.培養欣賞客家諺語的能力。
2.培養關心社區的情懷。
3.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操。
4.體會家鄉環保對個人生活影響的重要。
5.培養良好垃圾處理習慣。
教學內容要點
由玩「坐牛車遊老街」的遊戲帶入瀰濃莊的開發和各部落的開發史。
老師準備的「有妹莫嫁溪埔寮…」的揭示版帶入南隆的的開發和美濃地名的由來。
教師藉解釋『走上走下,毋當美濃山下』的俗諺,帶領學生認識美濃北、東北、東的三大山系。
介紹美濃三種不同的水源系統和特色。
大家來關心家鄉的環保觀察家鄉環保現況、學習良好垃圾處理習慣。
美濃行政地圖
寫著美濃老街景點如「東門樓』、『東門樓解說牌』、『老井』、『老井解說牌』…的小卡片若干張。
寫好「有妹莫嫁溪埔寮、溪埔寮好是好沒電火…」的揭示板
5.鳥類圖片
6.河川的圖片
7.有關美濃河川的錄影帶、垃圾處理的投影片。
1.用客家話背一篇關於美濃的故事
2.向家人請教一首客家諺語
3.晝圖用具
4.拍懾或收集一些美濃人的生活風俗或山川照片。
5.調查住家附近河川的生態。
6.有關美濃河川的錄影帶、垃圾處理的投影片。
1.美濃鎮誌(美濃鎮公所印行85.9)
2.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縣政府發行86.4)
3.美濃風情(曾文忠編奢)
4.高雄縣客家母與教材(高雄縣政府)
5.美濃的河川一參考錄影帶:生命之河一美濃的命脈/高雄縣鄉土教材系列。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一
引起動機:「坐牛車遊老街」,教師備有老街地名如:「東門樓」、「東門樓解說牌」…的小卡片,視學生人數,老師準備充分數量,學生用坐椅圍圈坐,一人當牛車伕,當他遊經某處(不一定按次序),則握有「XX…」和「XX解說牌」的人,則跟往車伕後面,到人數一定時,車伕喊「休息」;每人則去搶位置,未搶到位置者,則當車伕…;藉此遊戲熟悉老街的地名,進行「瀰濃」的開發教學。
教師講述:瀰濃各個的頭的開發和鄉野的故事。(龍肚-竹頭背-中壇-牛埔…)
發表:學生發表自己住的地名及特色或地標,如:凹下,有煙樓群。
戶外教學:配合永安老街解說牌的設立,學校可選擇永安街作為戶外教學的地點。
教學活動二
引起動機:客家諺語欣賞:小朋友發表各人帶來的客家諺語,再由老師揭示「有妹莫嫁溪埔寮…」的諺語,帶入南隆的開發故事。
操作:我家在這裡
  ◎讓小朋友畫出從家裡到學校的路線圖,並和同學分享沿圖的風景。
? ◎學生能寫出住家的詳細地址。
3.欣賞:母語天地
  再欣賞客家諺語。
1.猜客家謎語。(可參考高雄縣客家母語教材)
2.用母語說故事。
教學活動三
引起動機:解釋「行上行下,唔當美濃山下」的寓義。
透過相片認識山名。
2.美濃地區關於山的故事。
? ◎月光山的故事。
? ◎大、小龜山的傳說。
? ◎龍闕里的故事。
  ◎鍾理和小說:笠山農場。
發表:小朋友發表自己柏攝或收集到關於山的相片,美儂為『主』,其它地方為副。
操作:我說你指
一位小朋友說一座山名,另一位小朋友在掛圖上指出來。
教學活動四 大家來關心家鄉的環保
一、觀察:
(一)教師展示美濃河川受污染的錄影帶。
(二)教師展示有關垃圾處理的投影片。
二、討論:
(一)師生共同討論如何改進環保的工作。
(二)師生探討良好的環保方法。
三、操作:
指導學生回家後,就近觀察河川、水溝、街道或庭院受污染情形。最好能拍照存真,帶回報告,供大家檢討並提出改善構想。
指導學生回家後買東西,能練習拒絕不必要的塑膠袋,並能提醒家人做到垃圾減量。
◎高雄縣     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學習單◎
第一單元 我的故鄉在美濃-美濃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
(學習單之一)
美濃小檔案
1.美濃在(   )縣。
2.美濃大約有(   )人口。
3.住在美濃的人大部份說(   )話。
4.至少說出三種美濃的特產:
小朋友!恭禧你,對家鄉有初步的認識
方向大考驗:如果小朋友現在站在東門樓上眺望整個美濃,按照箭頭的提
  示,將答案寫在(   ),可參考課本第7頁的地圖
美濃最高的山(     )
三級古蹟:燒字紙的地方
 (     )             美濃最大的湖泊(     )
   美濃的行政中心           美濃第二個開發的莊頭
(     )          (     )
三、拜訪親戚:
寫出三位親戚家的地名和那裡好玩、有名的景點。
例:親戚  地名    景點
姑姑  九呂林凹  下煙樓群
外婆  上莊仔   東門樓
四、做『令』(謎語)給你猜
東一片,西一片,到老沒相見。(猜人體器宮)
青布包白,白布包梳子。(猜水果名)
頭上四四方,腳下圓叮噹,一日行三轉,暗埔頭站到天光。(猜廚房用具)
你猜到了嗎?以下是我向長輩『挖』到的謎語,我也來說給大家猜:
第一單元 我的故鄉在美濃-美濃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
(學習單之二)
一、畫出家鄉山脈的外型
在美濃的各個國小都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美濃山,請小朋友簡單的晝出你
  所看到的美濃山的外形。
二、登山賞鳥:
利用假日和家人、同學一起去爬山或到野外觀察。並記錄下五種植物的特
  徵和五種鳥類的叫聲
時間:        地點:
植物名        特徵   鳥名        叫聲
  1                1
  2                2
  3                3
  4                4
  5                5
三、小小觀察家:
觀察你家附近水源的狀況,並在( )中打v
( )良好還有一些生物如:
( )普通但是不清澈
( )生病了有什麼症狀:
四、看照片說故事
在美儂任何一個地方拍一張有山或有水的照片(不一定要美麗的畫面,遭
  破壞污染的畫面也很好),為全班小朋友介紹相片中的內容。
第一單元 我的故鄉在美濃-美濃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
(學習單之三)
小朋友,請試試看把你對河川整治構想寫出來。(:怎樣讓它保持水量充足;如何防止被倒垃圾、排入污水等…)
(參考答案)
1.水源區植物避免被砍劃,以做好水土保持。
2.往河川沿岸各門戶散發保護河川宣導單。
3.在河岸上辦保護河川演講、音樂會等活動。
4.在河岸上規畫風景據點,美化河川。
5.主動協助社區清潔單位做清理河川的工作。
請舉出日常生活中具體的『垃圾減量』的方法,至少五種。
(參考答案)
購物拒絕不必要的垃圾袋。
少吃多包裝紙的食品。
將可再利用的資源分出回收。
少用塑膠免洗容器、用器。
家庭少用免洗紙尿褲。
三、寫出照片中採用的是哪種垃圾處理方法。
答案:(資源回收) (垃圾減量)
(焚化法)  (掩埋法)
附錄《用於:活動(一) 出於:美濃鎮誌》
我對「美濃」地名起源的看法
關於美濃地名來源,就筆者目前能找到的說法有下列七種:
(1)日人安倍明義在《台灣地名研究》一書中僅謂,大正九年(中譯本記1920年),瀰濃改名美濃(美濃莊)。
(2)民國65年時,吾師政大歷史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方豪教授知道筆者來自美濃,便問筆者「美濃」一名是否源自日本的「美濃」?因筆者曾經在社區報紙(今日美濃)前身(美濃週刊)讀過有關美濃開在過程的文獻,就根據模糊的記憶說:不是,是因美濃開基碑文最後二個字為「瀰濃」與「美
濃」同音之故,今天仍「瀰濃裡」這個名稱可作證。近日發現方豪教授主編過有關台灣地名的文獻,證之第(1)種說法,似乎方豪教授也是根據才問筆者的,所以在此也將其說法列入。
(3)民國72年出版,鄉賢鍾鐵民先生撰寫的《月光下的小鎮-美濃》,也是持與筆者回答方豪教授類似的看法,謂美濃開墓碑文最後二句為:「墾上蒼此土可大亦可久,將弈世而瀰濃」……因此定名為「瀰濃」。
(4)同年出版,洪敏麟編奢的《台灣地名沿革》一書則謂「瀰濃地名起源不詳,讚賞所拓墾之地為「美壤膏腴」之地,取「美壤」諧音為「瀰濃」。
(5)民國83年鄉賢劉昭民為另一家社區報紙(月光山週刊)撰寫(美濃鎮的開在史),認為「乾隆初年,美濃在之所以取名瀰濃(地圖上簡寫瀰濃),乃因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絕,而取瀰,居民以農為生,而取濃,直到民國九年,日人才引用日本地名美濃,將美濃,將瀰儂改名美濃,以至於今。」該文所引用的碑文內容與(3)及筆者印象中的略有不同,曰:「……我等同心誠意祭告山川,墾祈上蒼,佑此土可大,亦因可久,將奕世於瀰濃。大清皇運乾隆元年仲秋吉且右堆統領林桂山、豐山等同立」劉先生又說:「林桂山和林豐山兄弟建開在伯公之用意,為求神(土地公)保佑他們及後裔。
(6)民84年1月洪英聖所著《情歸故鄉一台灣地名探索總篇》頁343說:「先住民曹族「美壟社」(biran〕原居地,後來平捕族「彌」社遷居此地,又位居荖「濃」溪附近,接著漢人客家人入墾此地,客家語「美壟」發音為muilungn,清代叫做「瀰農」,日據時期簡化為「美濃」沿用至今。」
(7)原南隆國中姜莉文老師提供民國84年2月由美濃鎮公所主辦、美濃愛鄉協進會等協辦之尋找老瀰濃「來去美濃蕈大眼」之資料謂:「瀰濃…民國九年之前美濃的舊名。出自於原住民平埔族薩羅亞族的稱謂「MALANG社」」。
至於「瀰濃」後來被統治者日本人改名「美濃」,是因1920年日本在台實施地方制度,台灣很多地名都被改名為日本地名,「瀰濃」客話音與日本美濃國信賣mino,在今岐埠縣)同音所致,確實如方豪教授與劉昭民先生所言。
附錄《用於:活動(一) 出於: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
南方的拓墾
瀰濃、龍肚、九芎林和竹頭背三大村落分別據住瀰濃平原的中心、東部與東北角,成三足鼎立之勢。將平原之地開墾殆盡,族眾紛紛越嶺入墾楠梓仙和新民在。但一批批的移民湧入,平原內的村落容納有限,只得向南方廣大的河床沖積地開墾,試著突破平原墾田的限制。
乾隆十三年(1748)李加禮開拓中壇莊(美濃的役場1938),因地曠人稀,移民紛紛湧入。
其中以劉姓為眾,並設立劉氏「會屋」(會館),安置從粵東原鄉入墾的劉氏親族,於是成為「劉半莊」的局勢。當中壇的尚未開鑿水圳時:
龍肚水圳,中壇、柚仔林的,原無分也,龍肚殺案將結之時,為借中壇莊甲數夾在龍肚水分內,與鹽樹腳等在分水,以圖量多之策時,中壇在李加禮者,有糖廊數座,自謂田不如園產出之多,堅辭卻之,厥後,中壇人方知園不如田,又見龍肚坡圳常有餘水,商之龍肚人,請求水關口之下,鑿為圳路,當日說定,但灌溉七十五甲,每甲額助入坡圳銀百八十元,時龍肚集議答雲若有餘水則准放下,水銀依數收之,若無餘水則不准放下,由是圳路一走,雖極乏水亦不可卻矣……。(龍莊古紀)
因此利用龍肚水圳餘水,灌溉了中壇東方的田地,於是在東邊建立「開莊伯公」(土地公壇)以為紀。
中壇在豪族李加禮入墾中壇莊首先佔地利建夥房於在中心位置,種植大片蔗糖經營糖廊,在龍肚水圳餘水經由今竹仔門溝輸送至中壇之後,李加禮家族為了獲得水源頭可充份掌握水源,將在中墾地賣於劉達峰,另在中壇在東側另建一小莊並積極拓墾東側的土地。而在中大族劉氏,透過「會屋」宗族組織的運作,亦經營糖廊事業;更積極以「劉開七嘗」的祭祇公業,招募大陸原鄉的族眾進墾,除了在中擅在分建多座夥房外,又在西側分族立業建一在,拓展墾地。李、劉二大家族分別擴張家族勢力和經營規模,以便取得中壇在的領導權。
此東、西二小莊分別以刺竹林環繞圍聚成莊園,並以東邊水源頭處命名李氏莊園為「上竹園」(上竹圍),而西邊下游的劉氏莊園為「下竹園」(下竹圍)。劉氏家族以「劉開七嘗」的大陸資金大量併拓南力黃氏家族所佃墾的原塔樓社業主大邦雅之土地,獲得著濃溪北畔土地中的第一條流河「南頭河」(又名肚猴溪)。依奢南頭河建立劉氏莊園和墾地,源源不斷的大陸劉氏族眾在嘗會的輔助之下一批批進墾,建立了「金瓜寮」。而劉氏「會屋」的嘗會族長,挾著龐大資金在南力種植蔗糖,開設糖廊並取得南頭河的士游,建立「南頭河」莊,奠立墓業。劉氏宗族在稍後時期取得了中擅在的領導勢力,中壇在與下竹園分別被稱為「上劉」與「下劉」。
中壇地區各大、小在的墾殖,主要靠龍肚水圳的水源經由消水溝輸渠而來,在本身無天然水源的情況下,此輸水渠成了農業生產所繫。下游村莊在水源有限的情況下,多以種植甘蔗為主,以致中壇地區聚集為數眾多的糖廊。中擅和龍肚水圳的依唇關係在清未的地方史料中指出:
昔獅仔頭圳(龍肚水圳)、強梁據圳截水、中壇數百甲田園、灌溉維艱、農人苦之、互相械鬥、〔…〕官到地諭止、勘定水量、澤潤均沾、自是彼此消釋前嫌、遂爾和睦如初者(劉炳文)中壇和龍肚為了水圳發生過多次械鬥之事,可看出水圳的開墾和水源的掌握,關係著清代生產力低下的社會生存,為此,不惜械鬥以求生。
瀰濃地區的開墾,在乾隆初年以瀰濃溪以北為重心,包括越過月光山和茶頂山的楠梓仙、新民在;乾隆十餘年間開拓中部中壇、金瓜寮地帶;一直至咸豐年閒勢力壯大後開始向西邊的福佬莊園進逼,並一舉進佔大片田地一直逼近旗尾。而廣大的南方河床供氾區,在清代陸續有墾民進墾,但屢遭洪水沖毀墾田,一直無法結聚成在,只有少數墾戶搭寮以暫時安頓的方式力墾滿佈石礫沙堆的廣大河床沖積地,三兩墾戶的竹寮茅舍零星散佈原野中,一片荒蕪景象和北邊的夥房田園街市形成二個世界。
瀰濃先民的開拓進程,乃前撲後繼地在瀰濃平原上展開奢。
附錄《用於:活動(一) 出於:客家社會與文化》
瀰濃的開發
瀰濃,(註9),即今高旌縣差儂鎮,位於屏東衝積扇平原最北端,此地三面環山,東以茶頂山系鄰六龜鄉,西北以美濃山脈(註10)與杉柿鄉兩山脈交會東北角的尖山,西至楠梓仙溪鄰旗山鎮,南至薯濃溪與屏東高樹鄉相婆,全境由東北向西南緩緩的傾斜,其周圍中央偏右有橫山山系,其餘為平緩的山麓平葆,中有美濃、竹仔門、羌仔寮三溪會合而成美澧溪水系。
乾隆元年(1736)居住於裡港鄉武洛在,右堆總理、副總理,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人林豐山、林桂山二兄弟,率領武洛在同縣栘民、張、徐、黃、劉、曾、鍾、陳、余、李、林、廖!可、邱、左、虜、宋等十六姓人氏(李允斐1989:14);四十餘人(美濃莊要覽1938:3)假道土庫、手巾寮、牛埔等福佬人村落,入墾霽山、雙峰山、月光山山麓,建立「開莊伯公:一即土地公壇一豎立墾拓的標幟與領域的界址於霾山山下,將新開拓的地區,定名為「瀰濃」。以後墾殖的範圍,逐漸擴及今美噥市街東方的畚箕窩一帶。當時原住民的勢力仍盛,和水源的取得不便(美濃的要覽1938:3),移民為求生命安全,不敢夜宿於新開墾地,只好將農具、耕牛放置於最西邊的開莊伯公處。每日凌晨,由武洛渡溪北上,來此處取耕牛、農具耕種,往南面蠻荒叢林地開墾;黃昏時,將耕牛農具等放回原處,渡溪南返。如此數年,開墾漸有成就,為求永久安居之計,遂在牛埔之東,沿瀰濃溪而上,在溪北畔,逐次建造屋舍,結聚成莊,成為現今大美濃地區最早出現的瀰濃莊。(註11)前清秀才劉炳文記下「惟瀰濃之開闢,則自阿里港武洛駐所之地,來墾於瀰濃界上,開在福壇,圭今猶在,當時披榛斬棘,鋤雨犁雲,為懼番害,故一時未敢住家,日夕往還,終年如故,迨阡陌告成,粒食有賴,始架搭草廬,以璽風雨,居無何相地卜築,群相謀以為永久安居計,因命名永安,由是置立家室,全在籌劃建造二十四座伙房,聯絡。七中下,居然成一部落,時在清乾隆元年間事也。」(劉炳文)
  移民在瀰濃溪畔,覓尋為永久安居的聚落位置時,觀察瀰濃地區的山川水勢地理環境,認定北邊的全區最高峰月光山(標高六百四十九公尺)和雙峰山為主山,東邊的茶頂山系為青龍,西邊的旗尾山系為白虎,中間圍聚的平原為風水地理的穴位所在,前有瀰濃溪、著濃溪來水環繞,屏東的大武山為朝山。平原地正位於山之南,河之北為向陽之地,符合「前敞後實」、「環抱圍護」、「背山面水」等輿地風水原則中的吉地。擇地於此,除了傳統風水環境觀外,更重要的是生存勞動上的考慮:瀰濃溪豐沛的水源,首先保障了生存的首要需求,羌仔寮溪位於東北高地,正可欄水灌溉北方的田地;遠離著澄溪的洪氾,可確保村莊的安全;群山圍隙阻擋北邊的風寒,形成溫和適宜的生活環境。
故擇地於此建在,聚落中心位置正對月光山、雙峰山,以墾首林豐山、林栓山兄弟的家屋為中心,向二旁依次搭寮結廬結聚成在。入墾的十六姓廿四座夥房,由東向西依序為:(1)清河堂──張屋,(2)東海堂──徐屋,(3)彭城堂──劉屋,(4)江夏堂──黃屋,(5)彭城堂──劉屋,(6)三省堂──曾屋,(7)穎川堂──鍾屋,(8)三省堂──曾屋,(9)穎川堂──陳屋,(10)下邱堂──余屋,(11)隴西堂──李屋,(12)西河堂──林屋,(13)濟南堂──林屋(墾首林氏家族),(14)武威堂──廖屋,(15)濟南堂──林屋,
(16)廬江堂──何屋,(17)河南堂──邱屋,(18)濟陽堂──左屋,(19)范陽堂──盧屋,(20)穎川堂──陳屋,(21)隴西堂──李屋,(22)穎川堂──鍾屋,(23)京兆堂──宋屋,(24)西河堂──林屋(李允斐 1989:56)。
各家族在瀰濃溪北畔搭蓋穿鑿屋,將各屋前的速絡通道,名為永安路,以祈永久安居之計(劉炳文),為在中最早出現的道路。的民立基建在之後,墾地仍以西北向靈山山腳下的田地為主,為了每日勞動耕作的方便,新闢了通往墾田道路,由「三治水」處往北直指雙峰山,因與主要的幹道永安路垂直,故名為:橫街,為第二條出現的道路。
由於客籍墾民是恃著鄉團武力的保護下,憑藉優勢的生產技術入墾原住民的地域,族群的矛盾衝突是相當尖銳的。瀰濃任民依著瀰濃河環種多重刺竹林圍繞整個村落,在東、西、南、北四向開設柵門(隘門),闢巡更道「大更路」連絡周圈,出入均由柵門夜晚閉柵巡更監視。乾隆廿年(1755)為因應來自東邊的原住民,下山奪回原生活領域,在東柵門興建城門樓,累石疊磚樓高三丈五,佔地十五方文,城樓上有探檣屋閻(鍾壬壽 1973:331)。以高大堅實的城門樓抵擋激烈的攻擊。
附錄《用於:活動(一) 出於:客家社會與文化》
龍肚地區的墾殖
由屏東北進瀰濃拓墾的移民,除了開墾月光山下的田地外,亦向東方靠近茶頂山系的地區進墾,在茶頂山和橫山(龍山、蛇山)包夾的谷地中,找到了一片水澤地,在今龍肚在前的大份田。由於,荖濃溪夏秋之際洪水暴漲從龜山直漫而入,沿著谷地浸侵至現今九考林一帶,洪退時在谷地凹處留下水塘,形成「北上塘」處,移民便移用此埤塘的水開墾,搭寮聚在並建立「北上塘伯公」為記,成為東邊第一個據點,此為雍正末年之事。隨著溪洪的退卻,墾民逐漸的由北上塘向南方的水澤區進墾,由於水澤區土肥、寬闊,墾民紛紛放棄地狹水乏的北上塘基業,南下入墾沼澤區。
終在乾隆二年(1737)由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人徐伯清率領二十餘人開拓龍肚在(美濃在要寶 1938:3,鍾壬壽 1973:75);「龍肚開墾始於乾隆二年,當時人以東西山縈紆,宛轉其狀如龍,而村落處於內,如在龍之肚裡,然名日龍肚,其義取諸此」
(龍莊古紀)。當時,龍肚的地形為,南北方較高,中央較低,四周山區雨水,匯流至中央,形成一個面積不太小的澤泊(即今大份田)。先民初墾時,則在澤邊造田,「龍闕未鑿以前,其山(橫山)接連南北,下有孔竅龍肚眾水皆會此而出,若有霖雨則不能遽達,近處低田常常被浸的中」指宜莊古紀),於是墾民只好將「開在伯公」(土地公壇)建立在橫山山腰上,並尊杷北上塘伯公為「開莊伯公」。但連年大水氾濫成災,田地成澤鄉,於是在民:蕭姓之田,多在低處,議欲鑿之,在人阻之不聽,開墾此闕時,今日鑿之,明日往視,土復擁起,屢鑿皆然,夜往捕之,若有人在,彼覆土者,逼如視之,無形跡也,後有一人,教以石灰,斬鋸等物,埋於其處,鑿者從之,埋後其山,忽鳴有聲,如輕雷,鳴數日,遂崩斷焉,後世談地理者深嘆惜之渭宜莊古紀)
龍肚水圳的故事
龍肚水圳為瀰濃地區全境開鑿的第一條水圳,為龍肚地區後來的拓墾與建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生產的基礎;必且,擴及瀰濃平原中南部的墾田,對乾隆初年瀰濃疆域的拓展,有關鍵性的影響,為南部村落的建基提供了生存憑藉。龍肚水圳的功能一直至一百七十年之後日人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在同區位開鑿獅子頭水圳之後,才逐漸被取代之。
龍肚水圳的主要灌溉區,原澤治的大份田在遂年疏浚開墾成良後,因淤泥肥沃收割稻穫量冠於全區,於是有傳言:
莊前之田謂之大份田,父老雲大份田豐稔,則穀價必貴,大份田平收則穀價亦平,大份田稍歉則穀價必賤,幾十年前來往往有驗,亦理之奇者也(龍莊古紀)
甚至在全六堆地區也博得美譽,而有「頭龍肚(指大份田)貳湖肚(往屏東縣內埔鄉新在仔)、參灌滄肚(在屏東縣萬巒鄉二溝水)」的盛名。此三處原先皆為澤泊地,後淤積開墾成有雙奉稻作的良田。
客家人入墾龍肚,位於著儂溪的水源上游,在開墾水關導圳,攔阻大量的溪水灌溉農田後,終於和下游的福佬在三張廊、卓佳、鹽樹腳等在因共同引荖濃溪水而發生衝突終至引發械鬥。
龍莊發祖小崑崙 頂有茶香動容魂
地脈遠來千疊秀 山形高據一方尊
雲開黛色青搖眼 雨霽嵐光綠到門
幾度登臨凳眺望 諸峰羅列作兒孫
(鐘鼎元)
山行屈曲土肥饒 坑北坑南唱採樵
龍眼果垂便手摘 貓毛草長滿肩挑
納涼樹下籐千尺 解渴巖前水一條
指點於陵陳仲宅 裴航到此訪藍橋
榕陰竹影夜青苔 沙上遊人日日來
水口合流二甲會 山腰分斯五丁開
雲排天外峰如削 月照潭心鏡不埃
坐久忽興濠濮想 石嘰可作釣魚臺
散步東皋接聖亭 四周綠野闢畦叨
一腔心事融爐火 萬丈文光射斗星
流水擭涸秋露白 斜陽淡抹暮山青
飛鴻舞鶴遙天際 點綴何人筆最靈
舊時曾向竹門過 煙雨空濛望若何
千畝稻田鸚鵡啄 四圍舂樹鷓鴣歌
村中牧豎歌青笠 隴上耕夫負綠簑
一樣桃源新世界 白雲深處野人多
千門曉日影瞳瞳 一路謳歌出牧童
叱犢聲喧茅樹外 騎牛人娶綠陰中
長鞭掩映揮殘照 短笛悠揚弄晚風
窩竹尚存威武跡 夫人曾著保茫功
方塘春柳碧氈氈 偶見遊魚噗兩三
風起榻花浮左右 波翻撞葉戲東南
平鋪山色瑤空翠 倒影天光縐蔚藍
幾開遊歸已日暮 一釣斜月霽寒潭
一望滔滔水箭流 行人欲濟苦無舟
水通東港分潮汐 雨入南天漏夏秋
兩岸葦蘆飛白鷺 滿河波浪泊黃牛
龜山大小成雙桂 日有魚樵唱溯遊
竹頭背、九芍林地區的建立
乾隆三年(1738)劉玉衡率領一百五十人,沿著羌仔寮溪、瀰濃漠溯溪而上,在瀰濃平原東北角建立竹頭背、九肖林二在(美濃莊要覽 1938:3;鍾壬壽 1973:75)分別位於雙溪的二畔。
若瀰濃墾地,漸闢東北,距隔稍遠,復環聚築室而居,其地恰在瀰濃東化隅,菉竹繁蔭之後,平常問答該處,遂即通稱之,曰竹頭角,或雲竹頭背,二名同意……九芎林則詳不可得聞也(劉炳文)
當時仍有原住民和平埔族出沒月光山系,移民深入山區墾拓危機四伏,於是致力於南邊的蠻荒,即橫山山脈頂端下的士地開墾,並分建「開莊伯公」(土地公壇)於田園南端的美濃河上源雙溪畔;九宥林在更在雙溪畔的「水口」處設立「裡社」扼住水關口,護佑土地。
竹頭背、九芎林二莊之地原為原住民地域,為石埤番漢界線以外的地區;當客人進逼入墾此地時,原住民循雙溪溯河而上,退居深山。而此二在民因上山採樵墾山,常遭遇由六龜深山溯溪而下的原住民,甚或直接潛入在內獵殺,多次發生原住民試圖奪回地域情事以致互有傷亡。
雲一回至險,在竹頭背莊時,有一夜同莊柑好來邀,明日要全地上山種畬,即應他,可是夜將雞啼時,忽然寒煎甚是不安,次早來叫食殘不能去矣。至辰削候身安如舊,並無一些病。自思不安意思假病亦要,至夜無何,未午,人云其二人被土番殺去,此真險之至極亦屬命也。
公造丙寅癸已戊辰戊午(何氏族譜)
九芎林地區,地勢較高,雙溪溪水水源不足,灌溉引水困難,多為望天田的單季稻作,清未同治十一年(1872)由莊民鍾卓利邀集股資,開鑿雙溪導圳引水創設「九考林圳」。共有六股集資,除鍾卓利創設者外,分別為:溫添郎、謝日奎、馮姓嘗、馮增發、劉應龍(半股)、李龍安(半股)。每股出資一百元,共灌溉約七十甲的農田,每甲收水租二石五斗穀(美濃的役場1938:45?46)。從此九誇林地區才有雨季的水稻耕作,才改善貧困的生活。
附錄《用於:活動(一) 出於:美濃鎮誌》
南隆地區墾拓史
瀰濃、龍肚、九芎林、竹頭背、中壇等的早在清治時即已有規模地建莊,而往中壇、龍肚等以降的南方原野卻仍是一片石礫地,岩石裸露,著濃溪從大小龜山一帶竄流原野,至夏季雨水暴漲,更是氾濫,無人居住亦無法耕作。只有在地勢較高的地區妾瓜寮、手巾寮、和興莊、清水港、吉洋等地尚有零星住戶。這片廣棄之地在經過日人殖民計畫性入墾,才逐漸改變南隆地區的面貌,也為「美濃」帶進特殊的人文風貌與族群關係。因此,在本章節中所要探討的重點在於「日人三五公司」入墾的過程、北部客家人的移民史、族群(下南人與臺北客、閩南與客家)衝突與融合、各小部落的歷史發展、以及光復後南隆地區土地的變革。
民國三十八年,隨著緬甸政府向聯合國的控訴國軍在金三角地區的活動,從雲南隨國軍撒退來臺而被安置於最南方的「精忠」、「成功」二村,即我們熟稱的「滇緬義胞」,完成了現今美濃地理、歷史境域的移民,因此也將另闢小節予以紀錄。再就竹仔門發電廠及水利開鑿的進程,則在「水利」篇中有詳細的介紹。
《三五公司入墾南方平原》
l、地質險惡、打擊開墾事業家一
甬隆地區包括現今吉洋、吉東、吉和、渭水四里以及獅山、龍山、德興、中壇等四里之一部分,加上行政區隸屬旗山的廣福璽,這片遼闊的著濃溪沖積地早在甲午戰敗,臺灣割讓日本(一八九五年)後的第二年(明治二十九年,西元一八九六年),日本熊本縣人津田靜一為了細川侯爵家的事業,依屯田兵方式取得土地的開墾許可,但因每年雨期著濃溪洪水為患,耕池流失,加上給水及排水設施久缺,墾拓經營不易,一直處於失利的狀態。
日本明治四十二年(民前三年,西元一九○九年),愛久澤直哉所屬之三五公司以定名「南隆農場」入墾,配合著竹仔門水力發電、開鑿獅子頭大圳以利用餘水灌溉美濃、南隆等四千餘甲的農地。同時又在著濃溪沿岸築設堤防一千三百多公尺,防止洪水侵龔。在如此有利的國家政策搭配之下,南隆地區遂漸將石崗地書作良田。
南隍農場中的各村落歷史發展
大頂寮:為龍肚地區茶頂山(又名大頂)上的墾山農戶大批遷移入墾於此。
和興莊:許多屏東客家莊的農戶落籍於此。
下清水:又名福佬人寮,許多來自台南的農戶,在製糖會社的金瓜農場任蔗田僱工。
六寮(內六寮)又名番仔寮,許多六龜、杉林的平埔族人在此結莊。
清水(港)早期瀰濃河未改道前繁鄰本莊;由東港輸入的鹽,經著濃溪、楠梓仙溪、瀰濃河至此上岸,為一河岸轉口站,再轉旗山、內門。
外六寮:除最早入墾的六戶北部客家人外,大多來自旗山田寮、中寮山區缺水地方的福佬人。
溪浦寮:大批高樹地區大浦、菜寮(土大浦)、舊寮的福佬客人墾。
九穴、十穴:依著獅子頭圳旁而設的在,因該處有分別有九道、十道水閘門而命名。十穴在為瀰濃地區的墾戶所集聚,為最遲成莊者。
其它各寮、各屋的村落均為北部客家墾農所建的莊園。
在大批墾戶入佃南隆農場時,由於,農戶來自各地,以新竹州的客家人佔主要人口,和少數的福佬人、屏東地區客家人及平捕族人。不同的族群一時之間混居一處,入嬰塔寮於原瀰濃地區農戶的莊園時,農場事務所會要求原地主讓出部分莊園供入墾農戶建寮設籍;因此,常發生士地糾紛。新竹州南下入墾的客家人有講海陸豐客語和四縣客語二種(註20),語音腔調稍不同於瀰濃地區的客語;加上兩地客家人雖同為大陸原鄉祖籍地,但二地在清代社會條件的不同,所造成的風俗習慣差異,使得二方客家人無法存短時間內互為融合。瀰濃地區的客家人稱新竹州的客家人為「台北人」(註21),所講的客語為「台北客」。「台北人」反稱瀰濃地區客家人為「下南人」,彼此以地域來區別稱名(註22)。
由於瀰濃全境的政、經多為當地客家人所掌握,加上當地人以地主農戶之姿來看待入佃的墾戶,而有族群的歧視與衝突存在於不同的族群彼此之間。平埔族人由於長期的歷史歧視加上人數最少,往族群矛盾中永遠處最弱勢與最底層;以致,平埔族人不願身份暴露,多以福佬人自稱。而來自田寮、中寮、溪州等他的福佬人,則因清代的閩整械鬥積怨猶在,大多集聚在最南端的外六寮,與其它族群隔離自居;散居落戶在北部客家村落中者,又陷入往昔族群對立中,人單勢薄言語不通,在入墾創建家業之初,是所有不平等對待的承受者。福佬人自缺水的山區入墾南隆農場,在完善的水利設施之下,有著較原居地為豐裕的農穫「要來客在吃白米飯、燒柴板」,是福佬人對瀰濃地區有豐沛水源的第一印象,有灌溉水可種水稻,有大河沖漂下來的高山樹木供灶火用。儘管社會適應上的困難重重,充斥著排擠與歧視:然而,下得不學習週遭的客族習俗與語言,以便能儘快融入新的社區當中。
來自北部的客家人,由於集體而居,加上農場與瀰濃中心地有段距離,生活上自成一社區。嫁娶仍回原籍地,或在南隆地區內交往,甚少與它族通婚聯親;在南隆地區成為主流文化,與瀰濃地區成鮮明對比。
下南妹靚是靚 著個裳齊腳掌
上頭梳個麵線髻,下頭銜個檳榔水
看到鬼也驚。
這是北部客家人對瀰濃地區的女性印象。當時瀰濃地區仍保持著較多客家原鄉文化,長藍衫、高髻等風俗;而北部客家地區由於商品經濟程度較高,跟依著強勢福佬文化,客家風俗逐漸改變,到日治時已不復原鄉的風俗記憶了。
昭和六年(1931)因應獅子頭圳水位較低,無法供水至農場最南端的田地,而另「龜山圳」以灌溉五百四十甲農田(美濃在役揚1938:118)。龜山圳的開墾吸引了大批奢濃溪對岸的高樹在民,入墾溪浦寮地區。高樹地區的著濃溪畔尚未建堤防,沿溪各村落每年飽受洪氾沖毀田地之苦,尤以大埔、上大埔(菜寮)、舊寮一地最為貧困,而紛紛入遷南隆農場。
丁旺公……高樹鄉上大埔……
丁旺公年幼,七歲時父母雙親早亡,由親人照護下,九歲時移居美濃的吉洋溪浦寮,給人家看牛工作等,十七、八歲時分配人雇去做長工,勞力一直至三十歲才配龍肚上河壩,張旺興之獨生女雙妹招養子,於是結婚成家,人性硬性忠實,刻苦耐勞,克勤克儉,公婆和合又遷居溪浦寮……開創門戶,自立家庭……三間平房歷經受到昭和九年及昭和十一年被大水流在,破壞不堪損失慘重……(黃連開1988)
日據時期吝在的生活情景,可由美濃在民對其它村落的俚語描寫中看出一般:
有妹莫嫁竹頭背 不是削蕃薯就是砧豬菜
竹頭背一地,因地勢高旱、向來缺水灌溉,長期耕作旱田,大批族眾紛紛越嶺至楠梓仙開墾。至日治時期,南隆地區的獅子頭圳水亦無法送達,故長期種植耐旱的蕃薯,因士質適宜卻以蕃薯生產為著;後期改種甘蔗,產量大收穫豐,日人從旗尾糖廠開設鐵道遠至竹頭背,以載運大量的甘蔗。屏東六堆地區亦有「有妹莫嫁美濃竹頭背,有糖又有蔗,吃得牙齒黑噹唔」的俚語,形容此地不僅甚為遙遠,嫁女回娘家甚為不便,生活上的貧苦,更是遠播屏東客在。
(2)有妹莫嫁大崎下 一出柵門就是菸頭下 暗時尿桶僮上毋撞下
龍肚地區的大崎下在,屬箸濃溪洪氾區;日治時期建了龜山堤防後方能有效墾殖。昭相末年起大量種植菸草,因河床沙石地,非常遇宜菸草種植。大崎下家家戶戶幾乎均以種植菸草為業,耕作面積又大,婦女是主要的勞動力之一;除了家務勞動外,就是在菸日勞動,傍晚時分尚且要澆肥於自闢的菜圃,終日的勞動量非常的大。對以商業經營和水稻耕作的美濃在民而言,視嫁至大崎下從事菸業勞動生產為畏途。
(3)有妹莫嫁十穴莊 三盤蘿蔔二盤薑 吃了幾多渾泥水 擔了幾多石崗地
十穴在屬南隆農場地區,原為蓑濃溪沖積河床地,充滿了石礫,只能種植粗作的植物;開墾之初沒有水井全靠圳水,墾佃全要整平礫石沙地後才能耕作種植。
(4)溪浦寮好是好沒電火 蝦蟆蠟蛙當作拉嘰囉
溪浦寮位於南隆農場最南端,緊臨奢濃溪,為較遲開發之地,一切建設非常落後,沒有電力供應,夜晚只得以田里的蛭嗚作娛樂。
(5)有妹莫嫁台北人
南、北二地的客家人,因語言風俗上的差異,加上墾拓時的利益衝突,雙方各自的本位地域觀點,使社群之間有所隔閡。
附錄《用於:活動(一) 出於:美濃鎮誌》
客家?諺語?童謠?謎語
人愛(要)長交,事愛(要)短結。
賭博場中料(待)壞人。
會算唔(不)會除,偷米交(換)蕃薯。
(指只知得而不知損)
有千日的保官,無百日的押腳。
(指賭不過莊家)
沒食烏豆子,奈(哪)屙烏豆屎。
還生頭臥臥(昂),不知死日到。
窮屋莫窮路。(出外時,旅費要充足)。
爛衫爛褲切莫丟,留來落難好遮揫(住)。
衫褲要新人要舊。
好子晤用爺田地,好女唔用娘嫁衣。
一正壓千邪。
拈(撿)人家的飯粒,畜唔大賴(兒)子。
外家邊,住賤人。(指靠外家被人看輕)
興興打鐵,總會火燒寮。
食肉唔當養肉,拈田螺唔當睡目。
雞強狗願,人強下賤(指男女關係)
有花當面插。
官司好打,狗屎好吃。
背後殺皇帝,當面沒半句。
出門有官樣,歸來洽米放。
火要窿空,人要霾通。
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火要人點著,人要人打落。
百般手藝好隨身。
人熟禮不熟。
人害人肥碌碌,天害人一把骨。
不孝心臼(媳婦)從子起。
人乍(偏袒)人轉,鬼乍鬼轉。
閻王乍鬼轉。(指偏袒同類)
人窮莫斷豬,富賈莫斷書。
鴨母多懶生卵,心臼多懶洗碗。
狗瘦羞主人。
坐船望船未。
人有面目樹有皮。
人問嘴閒。(榆搬弄是非)
伯勞落釣(陷阱)因嘴死(喻貪吃招人惱)
嘴多博人惱(討厭)。
食水愛念水源頭。
夫妻相打狗相咬。(喻尋常事情)
試人心,博人惱。
住家要屋鄰,耕田要田鄰。
食飯用碗公,做事不會動。
做事人踏死,食飯踏死人。
家娘沒好樣,心臼甲和尚。
忘(未)食飯前,南山好種菊北山好種茶;食飽飯後,南山有老虎,北山有大蛇。
有樣看樣,無樣看世上。
好狗不擋路,歪狗岔門路。
良田萬甲,唔當一技在身。
靠壁壁會倒,靠山山會崩。
(喻靠人不如靠己)
要做婊,又不靚;要做旦,又沒聲。
(喻人要腳踏實地,不可妄想平白得利)
懶人有懶幅,剎忙人賺勞碌。
佳(我)晤嫌你一隻目,你莫嫌佳穿鑿屋。
敢作敢當,敢做爪簍,哪驚滾油湯。
一代做官三代絕。
打卵見黃(喻做事情想立刻見成效)
學好三年,學壞三朝。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超三年當一冬。
蝻虻晤咬人,樣像唔好看。
做人就要做,做牛就要拖。
臨死也要先飲三碗麵湯。
上山唔帶刀,晤富(不如〕屋家坐。
命歪好算命,人醜好照鏡。
蛹蛇腰飯齟肚,好吃又畏苦。
嘴硬矢腳(臀部〕膨(吹牛,不敢來真的)
蛇過了才來揹(舉)棍(假熱心)
哲理類,宿命類
做天活好人會嫌。
家中無個唸唸婆,做唔成籮。
天遮得地過。
無婆婆卵唔成家。
好,講唔來;壞,講唔去。
山中有直樹,世上沒直人。
相罵沒好嘴,相打沒讓手。
老虎惡惡唔食子。
老虎出有打肫時。
老成沒蝕本。
肯死做官爺,唔肯死叫化孃。
圓毛扁毛,本來愛男(給)人過刀。
宰殺牲畜時口念之詞)
還生活(活)吃四兩,勝過死後祭豬羊。
淋(澆)花淋根,交人交心。
有錢莫借外家邊,討錢討到頸偏偏。
豆腐倒了,槃子還在。
一代姑,二代表,三代閒了了。
(指親戚關係)
沒錢懶出眾,沒衣懶出門。
甲字唔出頭。(喻合夥做事難成)
工字唔出頭。
急事寬辦。
針尖上削鐵。
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
阿得師思量火罩子。
(兩人都窮的要人施捨,喻同病相憐)
命中注定九合米,行遍天下不滿升。
心臼(兒媳)難討女難嫁。
人情似紙薄。
新嫂唔來唔知老嫂好。
好子唔使(不必)多,歪子唔當沒(無)。
捉賊晤得(迫不及待)到院(縣衙)。
烏鴉沒隔夜卵(喻有錢要花光,不知儲存)
一家養女百家求。
酒越喝越醉,話越說越多,人越料(閒蕩)越懶。
只有籐纏樹,那有樹纏籐(指男人纏女人是正常,女人纏男人就反常了)
才人沒貌,爛扇多風。
嶺獵唔當(不如)水獵,沒一盤也有一碟。
借他牛還他馬,還得他笑哈哈。
有錢當家,無錢桃家。
三十不窮,四十不富,五十將將尋死路。
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
貨到願頭死。
人跟有錢儕(者),狗跟浹屎(大便失禁)儕。
人老嘴郎當,馬老牙齒長口
人大影大。
大石還要小石墊。(砌石牆也不能沒有小石子,喻不要看輕他人)
三個婦人家,當過一張車。
(喻愛講話,吵雜)
死田螺作一堆。(喻臭味相投)
(未)買牛先打賴(兒)子。
人沒運,豬咬蠶根。
烏雞生白卵,家家有長短。
鼻屎好食,鼻囊良你也想。
展屎晤出怨屎缸。
阿斕(少奶奶)也是人做成的。
蟻兒啣泥是過日,牛牯拖車也是過日。
畜(養)賴子(兒子)唔好(要)算飯餐錢。
唔怕(不在乎)你錢銀桶屋棟,總愛你人才出得聚。
一斤黃麻唔當四兩芋,一斤賴子唔當四兩夫。
敢吃三斤薑,耐打搭耐榜。
禿尾牛好揮。
掛紙時講愛整川割風水,敬(祭)祖公時
講愛修堂下。
懶姑出門天作弄。
人多好做田,人少好分錢。
暗都暗在,天光沒活快。
諧趣語(歇後語)
  在平凡的語言裡,使用一種可以引人注意的特殊說法,即將一句話分成前後兩段,前後密切映射,說出前一段後稍停,讓聽者可以自然體會後半句的意義,於是後半句說不說都無所謂了。所以稱為歇後語。它的特質是幽默輕鬆、刻薄調笑,甚至冷嘲熱罵、攻擊批評。這是一種說話的藝術,諧趣而又傳神,而且最具地區性。芙濃地區父老自古流傳的這類諧趣語甚多。例如:
狗食糯米 沒變。(不能消化)
下在嬤嗷契哥 假的。
下在嬤煮菜瓜 有吃水了。
美濃的豬腳 有夠爛
石灰樅路 自行。(樅:抖動使落)
老伯勞 會樅弓。(喻老手狡猾不容易枴騙)
婦人家屆尿 唔上壁。
狗肉 出桌唔得。
屙尿表(沖)竹殼 聽聲就知。
福佬先生 假細意。(裝客氣)
新打的屎缸 三日新。
拗下的伯公 兩頭食得。
老公撥扇 淒(妻)涼。
背囊上找 (抓)癢倒找。
生吞鴨春 屙殼。
細人兒打紙砲 又驚又好。
禾嗶子(麻雀)扒聾糠 沒吃。
美濃父老白天操勞農事,晚飯後搬一把椅子坐在禾埕上,納涼休皂,閒話桑麻,全家老小聚在一起,歡享天倫之樂,尤其在有月亮的夜晚,鄰近人家也聚集過來,大人泡茶打嘴鼓,小孩子瘋狂的做各種劇烈的遊戲,像打山羊、踢鍚罐等;比較靜態的像女孩子跳格子、拈石子等;再小一點的則纏奢大人講故事、做謎猜、唸童謠。唸童謠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娛樂,常常觸景生情引發他們的靈感,於是相關的童謠隨口唱出,既有趣又可以引領他們進入無限幻想世界,這裡有草木蟲魚鳥獸的名稱,它們的習性與特徵,更有無窮的諧趣與歡樂。例如有關月光的童謠特別多,有關星星、螢火蟲的也不少,都跟眼前景象分不開。童謠當然也有其地區性,地形、山川、作物、習俗全是童謠的材料,本鎮流傳的童謠雖然大部份與其他客家社會相似,但也有不少修改以適合情境,甚至創作新作。
甲、有關星月類:
月光華華,點火餵豬嬤,豬嬤唔(不)食汁,揹統打禾嗶(麻雀),禾嗶尾丁丁(翹),揹鈉打先生,先生霸過河,揹銳打鷂婆,鷂婆尾吊吊,揹鈉打烏鵪。烏鶴哥!受兒烏索索。
月光光,好種薑,薑蕭目,好種菊,菊打花,好種瓜,瓜忘(未)太,孫子摘來賣。賣到幾多錢,賣得兩百錢。學打棉,棉絮斷;學打磚,磚對截;學打鐵,鐵生滷;學刷豬,豬會走(跑);學狗,狗會咬;學刷鳥,鳥會飛,飛到樹山尾。細阿哥仔洗手洗腳,歸沒路,扒七樹,樹土一尾蛇,嚇得眼斜斜,跳下來,蹬到一條爛冬瓜,瀉到伊阿婆一廳下。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拗來結親家,親家門口一口塘,畜個鯉姆八尺長,細個拿來炒韭菜,太個拿來問姑娘,問個姑娘高天天,煮個飯兒臭火煙,問個姑娘矮徹墩,煮個飯兒香撲撲,害我吃了沒矢朏(臀部)。
月光華華,細妹子煮茶,阿哥兜凳,人客喫茶。
月光光,秀才娘,船來等,轎來扛。一扛扛到水中央,蝦公老蟹拜觀音。觀音腳下一番花,拿男阿妹轉妹家,轉去妹家笑哈哈。
七姑星七姊妹,打開園門拗芥菜,芥菜幾多皮,十八皮,留兩皮來嫁滿姨。滿姨幾多歲,十八歲,嫁到哪裡?嫁到糖廓裡,又有糖又有蔗,展屎霹靂啪啦,髻鬃子挽齧枚。
乙、有關昆蟲動物類:
火螢蟲,嘟嘟蟲,星仔下來吊燈籠,燈籠跌落坎,坎下一枚針,嫂嫂拈來繡觀音,觀音門口一頭禾,割得三石過兩籮,男了(送給)你來佳又沒。
伯勞仔,嘴猾狗,攀桃樹,拗桃花,桃花跌落伯公下,阿哥斟酒妹斟茶,阿哥
點香妹唱樣偌(合十禮敬)。
伯勞仔,嘴拇狩,攀桃樹,拗桃花。桃花樹上鸚哥嗷,唔使(無須)嗷,舅婆做長衫,舅公打囊卵(鈴鐺),晤愛你的滋,唔愛你的鈑,唔你個牛嬤帶子角彎彎。
伯勞仔,嘴發發,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家。
伯勞嘰喳,開聲愛嫁,嫁男鄰舍,鄰舍肚飢,嫁男唐枝,唐枝路遠,嫁男錢眼,錢眼賊多,嫁男剪刀,剪刀箠析(裂開),嫁男老伯,老伯命歪,嫁男老棣(弟),老棣命短,嫁男竹管,竹管窿窿空空,嫁男雞公,雞公斜斜走,嫁男黃狗,黃狗大朦,嫁男吹笛,吹笛焜鼓(脖子粗),嫁男老鼠,老鼠吱嘰吱嘰,頗下兩粒疙。
蛤膜生子笑連連,愛討妻子又沒錢,搬張凳子同爺講,講來講去又一年。樹上鳥仔嗷連連,愛討輔娘又沒錢,兜張凳子同爺講,講來講去又一年。
七、火螢蟲,啷啷蟲,翻轉矢絀吊燈籠。
八、蟾蛛囉,咯咯咯,唔讀書,沒老婆。
九、禾嗶仔,髻崠崠,井頭食水望舅公。
崠崠:直豎)
十、雞公仔尾迤迤,三歲孩童會唱歌,晤係爺娘教得會,自家精怪沒奈何。
十一、甘蔗甜,沙蔗苦,河頭河尾刷牛牯,你拿腸,我拿肚,拿歸阿婆阿姊煮。
十二、赤牛仔面黃黃,三餐食飯要攪糖,你爸唔是開糖廓,你姆晤是繡花娘。
十三、蟬仔叫他,番嬤黃他。
丙、有關人體、人際類:
滿姑洗身,跌哩(遺失了)手中,麼人拈到,細嫂拈到。愛還佳也係唔還佳,太哥歸來會罵,細哥歸來會打。唔使打唔使罵,十七十八會行嫁。
神前下,十八家,朝朝起床望水花。沒米煮,煮泥沙,沒眠床,睡浴堂,沒被蓋,蓋鹹菜,沒枕頭,墊石頭。
比比坐,唱山歌,打鼓仔,拈田螺。
太太風,捉蝦公,太太雨,捉蝦米。
比比坐,唱山歌,爺打鼓,子打鑼。心臼(兒媳)灶背炒田螺,田螺殼,刺到家官腳,家官哇哇嗷,心臼哈哈笑。
比比坐,唱山歌,爺打鼓,子打鑼。心臼(兒媳)灶背炒田螺,阿公燒火背駝駝,阿婆拈樹枝,阿妹唱山歌。
先生教佳人之初,佳教先生打山豬,山豬霸過河,跌到先生背駝駝。
四四方方一張檯,年年讀書佳也來,你讀三年唔識字,佳讀三年中秀才。
缺牙耙,耙豬屎,耙到伯公下,偷食人介豬油渣,被人捉去做阿爸。
莫嗷莫嗷,阿哥帶你來去上轎,轎幹好坐,笛子和山歌,嘀呀嘀呀,碰碰。
十一、莫嗷莫嗷,阿哥帶你來去梆(拔〕番豆,番豆括括泥(全身沾泥),你阿
   姊嫁奔(給)佳。
早期美濃農莊兒童聚在一起的時候,互相做謎猜考考對方的機智,也是大家喜愛的一種遊戲。有時長輩利用謎語,來教導孩子認識身邊生活的事事物物,這些謎語很具有地區色彩和生活色彩。常聽到小朋友說:來來,我做「令」男你揣(音團)。有些謎語很有文學價值。有文字類、動物類、植物餵、用具類等等,無所不包。
一、一點一橫槓,二字口郎噹。-(言)
二、十字相打,日字救開,月字走到身邊來。-(朝)
三、上下相同,左右相對,有心不善,有口難言。-(亞)
四、草木相打,人來救開。-(茶)
五、一點一劃長,一撇到南洋,十字對十字,太陰對太陽。-(廟)
六、兩腳晃槓晃,巴掌一落見閻王。-(蚊子)
七、頭上戴鐵帽,身上著鐵襖,揣得出男你做丈人老。-(糞屎公,即是蛻螂)
八、老伯仔揹烏豆,緊行緊漏。-(羊)
九、上樹唔驚高,下樹唔驚跌,沒毛割沒血。-(蟻)
十、東一片,西一片,到老沒相見。-(耳朵)
十一、兩隻白狗,行到門口,人手一去,一喝就走。-(鼻涕)
十二、青布包白布,白布包梳仔。-(柚子)
十三、青竹絲,撐拜箕,雞帶子樹下企(站)-(芋荷)
十四、太哥棚上坐,二哥一身毛,三哥晃槓晃,四哥一身膨,五哥著紅衫,六
   哥屋犁犁。-(匏瓜、冬瓜、菜瓜、苦瓜、茄子、長豆子)
十五、一隻牛仔瘦嘎嘎,一頭食草兩頭瀉。-(風東)
十六、頭上四四方,腳下圓叮噹,日裡行三轉,暗哺頭企到天光。-(筷子)
十七、一支棍仔半英長,對中一瘩糖,揣得出男你嚐。-(摒屎棍)
十八、拖箱仔肚裡一塊鹿肉,揣得出男你綁(配)粥 。-(棺材)
十九、細阿哥仔打赤膊,人客來他跳上桌。-(茶壺)
二十、兩伙記,比比去;空肚去,飽肚轉。-(挑水)
撰稿:鍾鐵民
附錄《用於:活動(二) 出於:美濃鎮誌》
鄉野傳奇-「蛤蟆漂水」的故事
在地形土一般人的眼中所看到的、知道的地形,不外乎是高山、的陵、盆地、平原、河谷、河川等等。然而在「風水先生」的眼中,那可能是充滿神秘的「生龍口」、「鳳穴」、「龍穴」、「龍脈」、「龍脊」、「金溪」、「坐蛙」等名詞。高雄縣美濃鎮就流傳著一則有趣的風水故事。
談起「蛤蟆漂水」,凡是住在美濃鎮的人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他的傳說非常有趣,據說往五、六百年前,美濃鎮龍肚一帶原來是一個大湖,這個大湖由龍肚在一直線延到廣德、廣林一帶,四周為龍肚山、矮山、竹子門山等所包圍,湖水終年不涸,在這一片水茫茫的世界裡,僅僅在「北巷」、「九芎林」一帶有幾座小土埤(高約二三十公尺的隴地)因為地勢高而浮出水面,遠遠望去彷彿是一隻蛤蟆漂浮在水面,因此「蛤蟆漂水」就這樣地被叫了出來。
據說湖水還未外流之時,在龍缺裡這個地方,因農田灌溉不足,所以附近農人千方百計,想把山挖穿,好讓湖水流入河道便灌溉。但說來也怪,當農夫們把山挖穿成引道後,第二天小河道卻又消失的無影無跡,所那些農夫們週而復始天天都在為灌溉水而挖河道,但是始終無法如願以償。有一天,有位夜宿龍缺裡的過路客,告訴一位農夫說:「昨晚我在此地夜宿的時候,夢中看到烏龜和蛇談天,蛇說他最怕有鋸齒的東西,烏龜說他最怕打雷。」
農夫聽後始恍然大悟。乃選擇下雨打雷的時候,開了引水道將湖水引入附近河道,並且在引水道上插一把鋸子,一時引水道中鮮血噴湧,河水為之變色,就這樣,烏龜和蛇死了,龍脈遭到了破壞,湖水不斷外流,所以迄今該地仍被稱為「龍關裡」。
湖水乾涸,龍肚成了平原之後,美濃失民開始移入耕種,但對於平原中的這幾個小士堆依然愛護倍之,不敢把他剷平。不久前有位岡山風水先生看到這個「蛤蟆漂水」的地形後,認為是吉地,若能在蛤蟆頭或背脊上建造住宅的話,必能家道興旺,可是背脊上早已被人建了一座土地廟,所以只得選擇其頭部位,可是這位風水先生萬萬沒有想到,對面人家的祖堂前的電燈通明,使的牠成了隻瞎眼蛤蟆,(因為蛤蟆遇到燈就看不到東西了),因此地形又遭破壞,迄今再也沒有人家敢在此地建屋居住。不過在這一地卻種滿水果,一年四季果子飄香,我想這該是給一隻「蛤蟆」聊勝於無的一點安慰吧!
撰稿:李宰祥
美濃茶亭的故事
在高雄縣的美濃陣到處都可看到「茶亭」,這些「茶亭」據悉係世居美濃的宋家先祖「宋阿昌」先生所建,他建造茶亭,每天僱人送茶水到茶亨,供給路過的人暍茶或休憩。彷彿我國古時內地的客棧一樣,只是這裡一切免費。
譬如在茶頂山就有一座茶亭,相信不少過此山以及由此前往杉林鄉的人,在路過那個茶亭時,都會停下喝茶休息片刻,可惜這茶亭在八、七水災那年,因山崩而倒塌了,如今尚有蛛絲馬跡可尋外,在美濃到旗山的中山路上,即福安國路邊,也建有一間茶亭。現在這一座茶亭還是高雄客運的招呼站,站名還叫「舊系亭」。另外在龍肚的北巷也有一座茶亭,這是目前碩果僅存的唯一茶亭,雖然年代已久,依然保有它那士磚、竹蟹、石基的古樸架式,只是頂瓦已腐,滿身佈滿青苔罷了,如今還是為路人避風、躲雨、休息的好地方。
為什麼這些茶亭儘是宋氏家族(先民)所建,殊不知在這些「茶亭」之後,還隱藏著一個「青山老屋,白馬名家」的神話故事。
據傳在一百年前,也即清朝光緒年間,宋家祖先剛從廣東省梅縣遷居來台,在美濃莊尾開拓基業定居時,由於美濃莊大部分尚未開發,是一片荒野山林。那時率領宋家先民前來開拓基業的就是宋阿昌,據宋氏長老們說,宋阿昌長的一表人才,面貌堂堂、威武,待人親切有禮,還說他的牙齒有三十六顆,身材相當的魁偉,是位有福相之人。
有一天下午,宋阿昌的夫人,在家園中忙著收割豬菜、地瓜等農作物。到了傍晚時分,她就把那些豬菜、地瓜放在竹叢旁邊的一隻水缸附近。然後,回家休息了。第二天早晨,當地起床後到水缸提水時,發覺水缸漏水,因此乃詳查缸底有否漏洞,結果檢查後,完整無缺,水缸還是好好的。當時他心理想一到底是什麼東西來偷喝水,為什麼連昨天放在那兒的豬也不見了,他心理一直懷疑是否有人偷去餵豬了?但由於無確實的證據,又沒有見到人或其他動物來盜食,因此也就不在意。
第二天,他照常把那缸水盛滿,而割回來豬菜葉和地瓜也都放在原位置,第三天早晨,他再去缸邊查看,奇怪,缸裡的水又沒有了,旁邊堆的豬菜也不見了。他感到十分迷惑,因此就把這件怪事告訴了宋阿昌,於是他們決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到底是何人偷拿,抑或是什麼東西前來偷吃。
第三天傍晚,他又像往常一樣將水缸的水裝滿,然後把豬菜和地瓜放原地等候夜晚來到,便在家門守候,為了明瞭事情,吳家徹夜未閤上一眼,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希望能因此而有所發現,結果那天正好月圓,不出所料,一到午夜,忽然由附近竹林中走出一匹潔白純色白馬,牠一走近水缸,就失把地瓜和豬菜吃個精光,然後再把缸裏的水飲完,之後牠才滿意地走出宋家,漸漸消失在深竹林中。
他們夫婦親眼見此怪事,乃嘖嘖稱奇,心理納悶,總覺得事有蹊蹺,因此第二天天一亮,他們夫婦便一同到竹林深處白馬消失的地方查看,最後在林中發現一個「石頭伯公」。
宋阿昌夫婦返家後,隨即便和家人準備了牲禮,到石頭伯公(土地公)那兒燒香祭拜一番,並請求石頭伯公允准他們挖掘大石附近,看看是否有什麼金銀財寶。在虔誠地祭拜後,就用竹子做的「籤」來請示,結果連續三次都是「順籤」,於是大家高興不已,乃同心協力掘地三尺,便發現了一罐金銀。
此後宋家就利用這些金銀財寶做生意,發了大財,成為地方首富,後來宋阿昌也就每年取出大批金錢來濟助寒貧,並做各種地力公益事業,「茶亭」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今天在宋氏祠堂「京兆堂」的門連上都刻著一右邊為「青山老屋」,左邊為「白馬名家」。好讀他們的子子孫孫永遠不會忘記「白馬報金恩」的美事。
如今宋阿昌的子孫,在社會上無論在教育界、醫學界,均有極傑出的表現;使得宋阿昌的榮耀永垂百世,同時也使得「茶亭的故事,留芳干載,成為地方美談。
撰稿:李幸祥
喂,李龍來啦!
「喂,李龍來啦!」喊一聲,啼哭中的小孩襟口不敢作聲。這就是鄉人敬畏的李龍,他是美濃下在仔(永平裡)人。他身強體壯,相貌魁偉。幼時進書房學習數年,文不見進步,但騎射則拔類超群。平日助父母業農,素性勇敢,好尚結交,食客常往來不絕。
清同治元年,彰化戴萬生糾眾為亂,勢甚猖獗;陷彰化,園嘉義,官兵潰敗,飛檄全臺。當此烽火告急,時勢艱難之際,李龍乃奮勇而出呼集同志,數日之內,組織了三百人,從六堆軍為右堆先鋒,星夜赴臺南。所過沿途村落,聞風者俱侍力道左,爭欲識其面,都說戴亂流禍已猖獗至極,這個人還應命效勞,真勇夫也。
迨踵府進謁上憲,次日即往嘉義。距城附近,遇賊兵接戰,李龍督率全隊奮勇擊殺。遠則砲雨彈煙,近則飛鏢擲劍,匪雖勢大,然氣盛兵驕,而懾其威武,又久不防備,故能一戰而挫其勢,再戰而破其堅。這就是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於是敵軍混亂,誰都不敢當鋒,率皆掩護思逃,而嘉義之圍即解,由此班師奏凱。後因軍功上憲慰其勞,賜以金吊,復申奏朝廷,榮嘗五品藍頂,以表其功。
當時府臺上憲欲以官職,李龍回答說:「不要做官不要財,只要回家見老媛(即客家語老母親)。」可見他如何淡泊,雖語唐突間,由充分表現了老悌之心。
資料來源:美濃簡史(劉炳文手稿)撰稿:林瀛芳
美濃水打莊
在本鎮獅形頂上的朝天宮,其背後的山腳下有一成角的三面環山谷地,約有一甲餘,目前是終年碧綠的稻田,在這兒蘊藏著一段有趣卻也耐人尋味的故事一水打莊的故事。
話說在滿清時代,於獅形頂下的這塊平原上約住有一、二十戶人家,平常他們靠種田過活,生活到也過得安適,當時還沒有電燈的年代,居民入夜後,除非附近村莊有喜事,否則很少出門,早早便上床睡了。然而卻在一年的中元夜裡,因附近龍肚莊中有熱鬧一打採茶,在吃過晚飯後,全莊大小幾乎成群結隊前往龍肚莊看熱鬧去,結果不幸的事情卻發生了,原來附近山區大雨,著濃溪水暴漲,當時龍肚莊中還是天晴無雨,月明星稀,然而打採茶結束,他們回到獅形頂,整個村莊已沈浸在一片汪洋澤國之中,他們屹立山頭的小神罷有中(當時還未建廟),待天亮水退,整個村莊以是面目全非,因此這一、二十戶人家便遷往山側斜坡上定居,此一一三面環山的谷地,此後就被人稱為「水打莊」。
然而就在水打莊中的住家舉家遷往山側斜坡上不久,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天村中一位婦人前往附近河邊洗衣,正當她洗得起勁的時候,忽然傳來幾聲「救我!救我!」的呼叫聲,她順著聲音來處張望,並沒有看到什麼,她再次低頭洗衣,卻又傳來同樣的呼叫聲,聽聲音依稀由蘆葦叢中傳來,但仍舊看不到什麼,此時的她已嚇得魂不附體,有點無法支持了,幸好此時村中來了一位壯丁要洗傢俱,她便一五一十地把剛剛遇到的事向他敘述一遍。於是壯丁順著她所指的方向前往察看,翻遍了蘆葦叢才找到一尊缺了腳的神農氏像,他就如獲至寶般地帶回莊中,經莊中耆老商議決定把它供奉在小神龕中,不久這一座小神龕乃進行擴建並命名叫「朝天宮」,是全鎮最老的一座神農氏廟,迄今日夜香火鼎盛,從水打莊遷出朝天宮的建造,獅形頂有一個有趣且耐人尋昧的故事,同時由於其風光明媚,景色如晝,如今它也成了美濃遊覽賞景的好去處,遠近馳名。
撰稿;李幸祥
附錄《用於:活動(三) 出於:美濃鎮誌》
美濃鎮之地理位置和山川
美濃鎮位於高雄縣之東北部,屏東平原之北部,形狀呈坐蛙形。東鄰六龜鄉,東南鄰高樹鄉,南鄰里港鄉,西鄰旗山鎮,北鄰杉林鄉。在經度上和緯度上之位置:最北端之緯度為二十二度五十九分在南勢坑附近,最南端高雄農場吉洋分場之緯度為二十二度三十分,最東端狗寮山附近之經度為一二零度三十七分,最西端旗南橋附近之經度為一二零度二十九分。南北長有十五公里,東西寬九公里,全鎮面積有一二0?0一平方公里。
本鎮北部、東北部、以及東部等地區地勢較高,屬於麓山帶之的陵區。東北部與六龜鄉交界之大貢占山海拔高度為八二三公尺,為本鎮境內最高山:狗寮山海拔高度為五五四公尺,狗寮山西南方之竹頭山海拔高度為五三五公尺。在龍肚東方之茶頂山,其海拔高度有四五七公尺:愈往南,山陵的高度逐漸降低,所以位於龍肚國民小學正東方之月眉山,海拔高度僅二九五公尺,最南端之大龜山,海拔高度懂一公尺。
在美濃鎮北方,有茶青角山,其海拔高度有四三六公尺,其西南方之月光山,海拔高度為六四九公尺,為本鎮內第二高之山峰,月光山嶺之走向為東北西南向,愈往西南,山嶺之高度亦逐漸降低,所以本鎮西北方之人頭山,海拔高度降至三九○公尺,金字面山之海拔高度亦僅三百餘公尺。除了這些山地以外,鎮內還有橫山分佈於東門和五售寮一線以東,龍肚和河邊寮一線以西,惟海拔高度僅數十公尺至一五○公尺之間。除了前述之山地和的丘陵外,其他都是廣闊低平的的台地堆積層和沖積平原。
美濃鎮境內的主要河川不多,南方有寬闊的奢濃溪,與屏東縣的高樹鄉和裡港鄉為界。北有美濃河橫貫其間,其上游為雙溪,雙溪發源於美濃鎮和杉林鄉交界之南勢坑。雙溪流經廣林、廣興後,即成為美濃河,往西流經美濃在及福安,再轉向南流經中壇:德興、清水等裡,然後進入旗山鎮之手巾寮,匯入楠梓仙溪。
位於善化堂東方之羌子寮溪,發源於海拔高度四百多公尺之羌子寮,流經興隆裡和廣德裡,然後匯入中正湖。龍肚之龍肚溪,則有數條支流,分別發源於茶頂山、南坑、牛欄窩等地,在龍闕和獅子圳合流,向西流經小山、美濃國中後,在天後宮附近流入美濃河。獅子圳源自竹子門發電廠,係日據時代所開挖之灌溉用渠,為一條人工河,至於分佈在本鎮內各地之溉埤、圳塘甚多,此處不再贅述。以上美濃鎮境內山川湖泊之分佈圖見下圖。
撰稿:劉昭民
月光山的故事
美濃國小第三任校長黑川龜吉先生於民國六年上任,在民國八年抱病北上療養,最後病篤臨終時,寫了一封信回母校,代理校長在朝會上宣讀其文,大意是「我的病己不能痊癒了,我死之後,就請把我埋在月光山最高處、能看見學校的地方吧」。
後來由堤寶一、土肥淑兩位教師迎接黑川校長的骨灰回美濃,按照他的心願葬在月光山上。
大小龜山的傳說
南隆地區在美濃在南方,從大小龜山一直到士庫以西,一大片平原全是荖濃溪河邊的沙岡,在堤防還沒有建築以前,每年夏季洪水暴漲,總要有幾次被洪水淹沒。當地居民的田地家園慘遭沖毀,既危險又痛苦。同遭水淹之苦的,在著濃溪南岸還有武洛裡港地區的眾多居民。所以,只要雨季一到,當地居民無不想盡辦法,構築工程來阻擋洪水。可是著濃溪水勢太過盛大,滾滾濁流看過去就像大海。居民所構築的小型防水工事,根本沒有作用,洪峰一過就不見了。但是,同樣遭遇淹水,著濃溪南岸的居民卻發現北岸美濃地區受害較輕,再仔細觀察終於發覺,原來是處在美濃平原東南邊,緊靠著著濃溪的大小兩座龜山,每次洪水一發,他們就活動起來,他們用自己的身子游來游去阻擋住直衝美濃的濁流,保護了整個美濃地區。他們正是美濃的保護神。這事雖然美濃人自己不知道,但是,在南岸的居民卻十分的不服氣,因為北岸的水被阻擋後,南岸的受害就更嚴重了。所以,這兩座龜神自然成了他們心中的最恨。正好美濃地區父老打算在龍闕里挖斷龍山,以便利美濃及龍肚在的交通。南岸人便在術士指導下派人帶了山鋤、鐵棍、鋤頭、畚箕,假借做工,企圖一舉挖斷龍山及大小龜山的龍脈和靈氣,破壞美濃的風水。可是再怎麼挖都沒有用戶天挖的土坑第二天又恢復原狀,連一點痕跡都沒有。大家用盡手段,就是沒有效果。直到有一天,一個老討食仔往龜山腳下過夜。那天夜裡,他聽見龍山的山神和龜山的山神在談天,一邊嘲笑挖山的人徒勞無功,並表示除開墾子、鋸子,不怕任何工具。那個工人無意中知道了這個秘密,當然第二天就告訴南岸的民眾了。聽說當鑿子和鋸子在挖好的土坑理下去之後,血水就不停的冒出、染紅了整條著濃溪,流了好幾天才停止口大小龜山的靈力遭破壞了,雖然仍然聳立在著濃溪畔,但是已經不能再移動位置,為美濃阻擋洪水了。今天高高的堤防提供了安全保障,但願雨岸民眾好好珍惜保護它。
撰稿;鍾鐵民
1.瞭解「田野調查」的基本方法。
2.認識家鄉的特產。
3.瞭解家鄉特產經營的簡單方法及過程。
4.認識家鄉特產的歷史演進。
訓練田野調查的科學素養。
熟悉簡易的特產導覽技巧。
訓練特產調查的科學方法,從來源、生產過程及用途等加以探討,以瞭解這些特產的可貴。
1.從特產經營過程中體會先祖和業者的辛勞,並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
2.在特產經營的歷史意義上培養珍惜祖先遺產情懷。
3.於團隊田野調查中導引攜手共創更美家園的抱負。
教學內容要點
認識家鄉的特產一對探訪特產作有系統分類,學習田野調查法。
美濃的農作物一菸葉和香蕉。概述田園調查的科學分類及簡單調查法。菸葉和香蕉的來源、過程及用途。
美濃的畜漁業-養豬和甲魚。探討豬和甲魚的來源、生產過程及用途。
美濃的手工藝-油紙傘、陶藝、粄條,介紹油紙傘、陶藝、粄條的來源、生產過程和用途。
l.美濃特產示意圖(活動一)
2.美濃鎮行政區域地圖、美濃特產示意圖、菸葉香蕉史料(活動二)享
3.照相機、畜漁業養殖法參考書籍(活動三)
4.油紙傘、陶藝幻燈片、錄影帶,美濃遊錄影帶(活動四)
田野調查筆記簿
美術晝具(活動一)
照相機。筆和紙(活動三)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間文學工作手冊/18~19頁/行政院文建會出版/民85年4月
李幸祥/六堆客家故事/194~203頁,美濃菸草向黃昏/高雄縣立文化中心/民八十六年四月
菸葉、香蕉、養豬、甲魚、油紙傘、陶藝及鈑條的來源、生產過程及用途一請參考:美濃鎮誌上下冊/美濃鎮公所印行/民八十五年九月,都有詳盡的敘述。
美濃導覽/美濃一高雄縣美濃鎮簡介/美濃鎮公所印行/民八十三年九月。
期刊:現代養豬/1994年12月號/國內代理人,謝振忠等(美濃鎮立圖書館藏書)
期刊:養魚世界/1993年8月號/鄭煥生/一展有限公司(美濃鎮立圖書館藏書」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認識家鄉的特產
一、發表:
(一)請小朋友發表,家鄉有哪些特產?
(二)諸小朋友說出特產簡單分類的方法。
二、觀察:
(一)教師展示家鄉特產示意圖投影片,供學童觀察特產的分佈。
三、討論:
師生共同討論如何把家鄉特產作簡單分類,以方便作進一步調查工作。可參考本教材本單元之分類表。
師生共同討論如何展開調查工作。老師需指導學生「田野調查」的方
四、操作:
(一)教師請小朋友自行設計特產簡易分類表。
(二)教師指定下一節美濃農作物的失行展開調查工作作業。
田野調查一指導學生作田野調查,首失需對調查對像作科學分析,歸納出探討主題及子題。
如本單元的家鄉特產,可先將其分類,再分別就其來源、生產過程及用途或其他作進一步探討。至於調查時可從何處得到方便有效的資源?大概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必較得心應手:(一)家庭、親戚、朋友(二)同學(三)同學家長(四〕街坊鄰居(五)老人會(六)村裡幹事(七)寺廟執事人員(八)鄉鎮圖書館。
知道了資源的所在,也就是探聽到了可採訪的對象之後,就可實際作調查的工作了。工作如何進行呢?首先就是要讓對方知道你的目的口如果你要採訪的對象是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就一切都很方便,否則就要先請人介紹。彼此認識之後,即可安排採訪時間、地點。(參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間文學工作手冊/18~19頁/行政院文建會出版/民85年4月)。
活動二:美濃的農作物
一、發表:
請學生發表菸葉及香蕉調查結果。
二、討論:
(一)師生共同討論菸葉對美濃人生活及培養子弟受教育有甚麼影響。
(二)師生共同討論菸農及香蕉感到困難的問題有哪些?
美濃是全省最大菸草生產區。菸草是美濃聞名的經濟作物,所產菸草品質冠全省,也為耕讀傳家的客家菸農籌足子女教育基金。(參考:李幸祥/六堆客家故事/花4~203頁,美濃菸草向黃昏/高雄縣立文化中心/民八十六年四月)。
菸葉的引進一
菸葉對於美濃鎮而言,是一個相當明顯的圖騰,它塑造了美濃農村特殊的風貌,證明了美濃農民刻苦耐勞的特性,創建了美濃農村經濟的景氣,更啟發了農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動力,因此,菸葉的名稱是很美濃的。
自從民國廿五年菸葉從屏東引進之後,由於美濃的氣候與土壤等條件極適合栽培,在當時街長林恩賃大力推動之下,勤奮而不怕勞苦的美濃眾多農民展開了菸葉種植事業。光復第二年,美濃地區即有一七七戶種菸農家,面積約二三四公頃;至民國四十六年全鎮種菸人家已增至一○一七戶,面積達一三四二公頃之多;十年之間,不論種菸農戶及面積均成長六倍左右;再十年後的民國六十五年,全鎮種菸人家達一七九一戶,面積多達二三00餘公頃,幾乎全鎮每四戶人家即有一家是菸農,尤其種菸面積佔全鎮可耕面積四千餘公頃的六成左右,寫下了美濃種菸史上的最高記錄。
民國六十五年後十年之間,在公賣局多方限製麵積或產量之措施下,美濃植菸農家總維持在一千六、七百戶上下,種植總面積也維持在兩千公頃左右,佔整個屏東菸葉事業區總面積的五分之三,更佔全省菸葉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強,其盛況可以說冠蓋全省。由農業篇附表,可以看出美濃鎮四十五年來菸葉種植發展情況,及菸葉總收成金額統計,證明美濃菸葉的盛況。
(摘自美濃鎮誌下冊第十篇第六章菸業與美濃,1180頁)
香蕉的引進一
民國前十年旗山地區已有香蕉種植,此後因試銷日本市場成功,面積逐漸擴大到鄰近美濃,過去種植之品種為「北蕉」與「仙人蕉」。
民國五十二年四月十六日我國政府公佈規定香蕉出口「五五制」,即生產者與青果出口商各佔二分之一比例辦理,以保障蕉農權益。此種出口辦法實施後蕉農收益增加,使美濃地區於民國五十五年至六十六年閒,進入植蕉鼎盛時期,全鎮植蕉面積多達一五00餘公頃,幾乎佔全鎮可耕面積四千餘公頃的五分之二強,當時美濃平原一眼望去一片蕉海,真是美而濃綠。全盛時期,美濃鎮計有二十四處香蕉集貨場。但美濃種蕉面積常受內外銷市場影響而有差異。依據六十/六十一年一八十二/八十三年二十三年間之面積各有起伏,民國六十年以後逐漸走下玻,七十年以後更是急劇萎縮,原因係買方市場多方面之限制及南洋蕉之激烈競爭,面積約在四皿一六00公頃之間,集貨場也僅餘十場。近年香蕉價格時好時壞,種植面積約在四00餘公頃(香蕉種植面積表),不過香蕉在本鎮,與菸草、水稻同居美濃農業上重要地位。
(摘自美濃鎮誌上冊第六篇第一章農業篇, 637–638頁)
活動三:美濃的畜漁業一養豬和甲魚
一、發表:
(一)讓學生發表對家鄉養豬和甲魚的調查結果。
(二)由學生發表對家鄉其他畜漁業的觀察的經驗。
二、討論:
(一)師生共同討論養豬和甲魚人家的所常碰到問題及煩惱。
(二)師生共同討論到校外參觀養豬和甲魚所應準備事項。
三、操作:
教師帶領學童到校外參觀養豬及甲魚情形,並指導小朋友學習拍照採訪、
  寫報告。
養豬的情況一
在本鎮「美濃豬」(又稱『瀰濃豬』)是全省有名的豬種,原從廣東汕頭引入本地,由於在台灣僅分佈美濃鎮,故以「美濃豬」命名,其特徵是全身毛為黑色,面長、耳下垂、背凹,體型較「桃園種」、「頂雙溪種」為小。美濃種的母豬生產兩胎後,可見腹部下垂著地(尤其壞孕後期為甚),乳頭容易擦傷,四肢細長、性情粗野、行動迅速,繁殖力遜於桃園種。
早期美濃地方的養豬事業是農村最盛行的副業,其用途多以出售為主,在有限的農業生產外,靠此副業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換取較多的金額來供給子女的教育費、婚嫁之用。以日據時期甚至到光復後而言,一頭一百五十斤的大豬來算值四十五圓,當時一套西裝三十五圓至五十圓之間不等,皮鞋一雙十五圓,聘金三百五十圓,若是大戶人家陪嫁的嫁妝裁縫車一輛分期付款得需三百圓,現金付款二百圓。因此農家多半養個幾條豬等待子女長大後再出售,以完成人生中重大的喜事。
當時飼賣毛豬的工作主要仍是婦女在承擔,利用餿米水、剩飯剩菜、甘藷、樹藷、米糠做為飼料餵食,在物資缺乏的農業社會,確實達到了物盡其用及資源再生產的功效。
大正七年(民國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日本人引進歐洲豬種「盤克夏」進行雜交,專為改良本省再來種母豬,克服本島豬的缺點,改良後品質較佳,皮層較薄,每窩仔豬數也較多,瀰濃豬遂逐漸被雜種豬取代成為優勢。昭和十三年統計毛豬已有一萬一千四百四十九頭數。光復後再引進「杜洛克、籃瑞斯、漢克夏、約克夏」等品種加以研究改良,新育品種發育快,體型大,肉質多且佳。民國六十年代,美濃養豬開始專業化、企業化,使得過去以家戶為單位的小生產方式,轉變為大規模的經營管理,從表一即可見本鎮養豬戶數與頭數的成長比例。
(摘自美濃鎮誌上邢第六篇第四章畜牧與水產養殖727~729頁)
甲魚的盛行-
甲魚,也就是俗稱的鱉(客語稱「團魚」)。約在民國五十年代,美濃鍾兆龍首次成功地以人工養殖法繁殖甲魚,開啟台灣甲魚養殖事業的先鋒,在傳統中國養身療法的食品中,甲魚被人為是營養成分相當高的食物來源,因此在民間廣為流傳,也致使在民國七十年代美濃養殖甲魚的戶數達到最高峰。然而,卻為甲魚感染霍亂弧菌(Vibro Choleae),再加以養殖戶數擴增,一時之間甲魚行情一落千丈,養殖業者紛紛歇業改行,池塘一夕之間變成沼澤。
九○年代大陸吃甲魚風行,起因於奧林匹克運動會「馬家軍」得到多項徑賽冠軍,發表甲魚功效之說,於是美濃養甲魚大盛,又為本地賺入大筆外匯。
(摘自美濃鎮誌上冊第六篇第四章畜牧與水產養殖735員)
活動四:美濃的手工藝-油紙傘、陶藝、粄條
一、觀察:
(一)教師展示油紙傘、陶藝及叛條製作過程的幻燈片。
(二)教師展示美濃導遊的幻燈片。
二、發表:
(一)讓學童發表較喜愛哪一種手工藝,並簡單介紹它的製作過程。
三、操作:
讓學生輪流或分組推代表擔任一位導遊的角色,來導覽美濃。
 *(二)教師可選一課外時間帶領小朋友到校外參觀油紙傘。陶藝及粄條的
     商店,並要學生主動訪問製作人或師傅有關來源及生產過程。
 *(三)自由報名實際參與手拉坯的陶藝製作,感受生產的心情。
註:加*者,表示該活動由教師自主。
美濃油紙傘的引進約在日據時代大正年間,由林阿貴、吳振興延請大陸師父前來傳授技藝,使得在當時物資貧困的美濃社會帶來典雅實用的油紙傘,因應了當代的需要。
日據年間,接著開廠製傘的是古阿珍,從昭和三年(民國十七年)始,至民國五十一年,共經營了三十四年,廠址設於牛皮寮,店號為極富盛名的「廣珍昌」,及流傳於民間「古阿珍的紙傘『講真張』」。另外,宋永書於民國二十四年在下在開設「宋益泰傘號」的紙傘工廠。日據時代由於直接從大陸原鄉聘請師傅教授,因此,不僅在技術上、實用上得以解決,同時也奠定美濃油紙傘發展的基礎。
從油紙傘的引進到民國五十年左右,遣四十年間,地方紙傘業最興盛時期共有十二家紙傘廠,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然而民國五十年以後,由於台灣急速發展工業,由化學材料製作的陽傘,其輕便、便宜、耐用又易於攜帶的特性普遍地取代了油紙傘的價值與銷售漸形蕭條,紙傘世界遂逐漸沒落,而僅存一家林享麟的謀生事業仍昊以種植煙草和水稻為主,紙傘顧客主要則是年紀較大者或外國人。
民國六十年,曾經有紙傘技術的林享新與林義雄接受來自加拿大一萬把紙傘的訂單,於是林義雄結東雜貨生意,全家遷返美濃,重新建廠,並將散在各方的紙傘師傅請回來,再度繼續紙傘的生意。之後在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號的英文漢聲雜誌上,大幅報導林享麟製傘的生活,以及他製傘的過程,該期並以林享麟和他的紙傘做為封面,使得在當時傳統枝藝逐漸失傳的危機中,燃起復甦的契機。
七○年代後,台灣經濟逐漸富裕起來,在旅遊觀光業的刺激與手工藝品的生產下,使得美濃的油紙傘逐漸脫離原本實用的價值,而走向與光結合的商品文化,成為遊客喜於收藏的精美藝品,帶動了美濃油紙傘的另一個春天。截至八○年代,美噥油紙傘經營業共計十一家。
(美濃鎮誌上冊,第五篇第十章, 586頁)
陶藝之鄉-
美濃本來就沒有陶業,但「美濃陶藝」卻成為今日美濃鎮的鄉土藝術之一,與美濃油紙傘齊享盛名,甚至於美濃陶藝之名上了國立編譯館出版之小學五年級上冊的上課教材,因此,美濃陶藝、油紙傘與美濃粄條就成了今日美濃觀光賣點之重要一環。
據鎮上老一輩的鄉親表示,美濃自開在開始,就沒有聽說過有專門製造陶器或瓷器用品的人家或商號,清朝之際,在民需要的陶瓷日用品均由行腳販「上府」去買辦,他們經由旗山內門關廟之山路上到台南府,再一頭挑水缸甕缽等陶器皿,一頭挑其他日用品,回來供在民購用。後來方由鳳山、打狗等地轉運抵莊,擺設在五金雜貨商號中供莊民選購。至交通發達之後,美濃所需的各類大小陶瓷用品,甚至撿骨用的金罐等,均由外地如鶯歌等輸入,而沒有真正的本地土產
日據之後,美濃龍肚九芎林等出現「窯業」工廠的經營,稱之為「磚窯」,顧名思義是屬於建築用材磚塊的製造行業,供地方建捨築屋之需,而與陶瓷器皿日用品的製造毫無關連。
真正美濃陶藝事業昊發紉於朱邦雄先生,他是將陶藝引進美濃的創始者。
(摘自美濃鎮誌第五篇第九意,582頁)
◎高雄縣     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學習單◎
第二單元 原鄉情濃美藝展 (學習單之一)
技術源於廣東潮州的傳統民間技藝              甲魚
需加上特製的烏醋更顯味美的美食              陶藝
可用來烹煮豬腳的材料                   油紙傘
新株每年須換地種植的農作物                面帕粄
一種結合藝術的新興精緻商品                豬肉
可外銷日本大陸的養殖物                  香蕉
號稱全省最大生產地的農作物                菸葉
小朋友請試試填寫下面的調查表:(教師必要求小朋友把已調查好的特產狀況記錄好)
生 產 過 程
用   途
材料:糯米、太白粉、花生、米粉、胡麻、砂糖工具:磨石、布袋、大鍋、水桶
糯米-浸水-研磨-粄脆
粄脆取-小塊蒸熟-粄娘
熟粄脆+粄脆粉+太白粉-搓揉至不會沾手為度=粄脆
粄脆取一小團成杯狀,舀花生米粉入內在成塊狀或球狀即成麻糬
飯後美食或甜點,頗為大眾所喜愛。
1.知道敬字亭的地理位置。、
2.瞭解敬字亭的由來及其代表的意義
3.充分瞭解自己故鄉所面臨的問題。
1.能夠指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通混改员工安置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