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申请网银能不能转账到存折把之前的转账信息显示出来

人次在我爱卡申请信用卡
人次申请贷款 255家 银行和金融机构授权合作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5916|回复: 23
注册账户之间怎么不能互转 我的只能把开网银的转到后添加的账户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1576 小时
钛金卡I级, 经验值 142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09 经验值
在线时间1576 小时
怎么回事啊&&不是说可以互转的啊 我的怎么不能呢 、
就是AB两卡 A 是柜台开网银的账户&&B没有开通网银
在A网银里添加注册账户B
账户转账只能把A账户里的钱转到B
怎么不可以把B转到A啊 ?
请问怎么操作
对于我们月光族来说,信用卡能出来也得能进去,不然就惨了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891 小时
在线时间891 小时
回帖奖励 +2
B没开网银怎么允许你转到A呢。。。
你去ATM就能B到A啊。
阅读权限130
在线时间1906 小时
在线时间1906 小时
回帖奖励 +2
去把没开网银的在柜台加上去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337 小时
在线时间337 小时
回帖奖励 +2
b卡你是不是在网银上自助添加,要去柜台添加才能互转!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69 小时
在线时间69 小时
回帖奖励 +2
我的注册账户之间,U盾都不用就能直接转了嘛
在线时间75 小时
头像被屏蔽
在线时间75 小时
回帖奖励 +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2577 小时
在线时间2577 小时
回帖奖励 +2
必须去柜台注册
在线时间75 小时
头像被屏蔽
在线时间75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1576 小时
在线时间1576 小时
<font color="#0682092 发表于
必须去柜台注册
谢谢了 不收费吧!
对于我们月光族来说,信用卡能出来也得能进去,不然就惨了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269 小时
在线时间269 小时
回帖奖励 +2
1、确定注册了
2、是不是转账时候账号选择错了?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1444 小时
在线时间1444 小时
回帖奖励 +2
B卡木有开通转账功能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325 小时
在线时间325 小时
回帖奖励 +2
B也需要到柜台挂上网银才能转账,网上自己注册的只能查余额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72 小时
在线时间72 小时
回帖奖励 +2
网银上自助注册的卡只能查询,不能交易,要到柜台去把卡注册到网银上就能交易了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166 小时
在线时间166 小时
网上添加的是不行的,要柜台开通才行。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206 小时
在线时间206 小时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562 小时
在线时间562 小时
我的注册账户之间,U盾都不用就能直接转了
工金10W已被取消用卡资格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513 小时
在线时间513 小时
柜台注册了就行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1072 小时
在线时间1072 小时
B去柜台注册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866 小时
在线时间866 小时
得柜台开通才能转账。
妈蛋今天去支行注销理财金网银,结果柜员傻的把我整个网银取消,商友卡和信用卡网银都一起不能用了。
明天再去分行开通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1170 小时
在线时间1170 小时
本帖最后由 HongShengyu 于
21:28 编辑
linyupo 发表于
得柜台开通才能转账。
妈蛋今天去支行注销理财金网银,结果柜员傻的把我整个网银取消,商友卡和信用卡网银 ...
是你自己说错了,网银只有1个,属于客户不属于某张卡,注销了就没了。你应该说“删除网银注册卡”,这个业务也不需要去柜台办,自己就能在网银操作。
Powered by Discuz! X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银行转账时,为什么要客户自己选择同行或跨行?银行后台不能自己区分吗?
用户想要完成的是转账,和是否跨行没有直接关系,这实际上给了用户多余且无用选项。在我看来这是很基础的交互体验设计原则问题。无论后台是否要区分(或者有无必要)对用户来说都应该透明。目前这种交互设计是设计师的问题还是没有办法?
按投票排序
含着满满的感触和心血来答。本人是银行从业者,产品经理。负责过银行核心账务系统(业务类)和对公电子渠道的研发(类似网银或TMS),参与过人民银行一代支付系统、二代支付系统的部分研发,参与过网内往来同城交换类业务的改造,参与过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组织对接的工作。可能稍微欠缺的就是个人网银类产品的设计。我也曾费劲心力的想要让用户跳过选择跨行本行,以及开户行的步骤。但一直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也很期待能有志同道合的人士来认真探讨这个问题。以下描述,我不想纠结在题主强调的交互设计中,因为这原本可能就不是一个交互设计的内容。我们必须缩小一下范围,题主的意思应该也是不讨论同业账户、票据类结算和绕道第三方(银联除外)。 首先,我们得知道一个银行的账户资金,到另一个银行的账户资金,有哪些方式和路径?官方代表就是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包含大、小额支付系统和超级网银(还有一个是支票影像交换,这里不考虑),以及半官方的银联。前者不区分对公和对私。后者专注银行卡,主要是个人业务。(一)大小额支付系统现阶段,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系统也分为一代和二代。人行的二代支付系统已经在去年10月切换上线了,但各商业银行内部,还没有全部完成切换。该系统在各个省和直辖市也不尽相同,例如上海和深圳地方人行就大力推行当地的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俗称地方版大小额系统)。(二)超级网银这个系统本身我没参与过,了解到的是功能上是具备了跨行支付和划转功能,现阶段由于利益冲突和风险管理,各家行推行缓慢。功能上更倾向于集中管理用户自身的各个账户,题主提到的这种跨行转账,更多的业务场景应该是像非自身账户划转,所以超级网银这个途径不在本话题的讨论范围。(三)银联支持加入银联的银行卡之间资金划转。目前应该是绝大部分境内商业银行发行的卡都加入了银联。其次,我们要确认一下各个用户场景下的使用方式。说明:基本上,过滤掉我们之前提到的范围,会产生跨行支付的就以上这些场景了。说明:基本上,过滤掉我们之前提到的范围,会产生跨行支付的就以上这些场景了。个人产品中,不能忽视的就是存折类产品。可能上知乎的同志很少用,但这部分用户在银行系统里是占据了很大部分,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存折是不可替代的,养老金、医保金、水电费扣收,在很多地方都是通过存折进行的。最后,我们解释一下各家行的卡号或账号体系。正如上面场景所描述(知友答案中也提到卡号和账号区别),单从加入银联的银行卡来说,是可以分辨出本行还是跨行的。虽然分辨的过程很繁琐。个人认为,由于每天每家行都会有新卡号范围出现,所以从技术上来说主要是同步更新数据的难度,要看银联提供的数据接口是否能明确返回。并非不具备技术可行性。但是,除此之外的场景中,卡号和账号是完全不确定的!!!!(--6.22编辑,改天继续--)我猜测题主更想问的是:个人卡类用户,通过网银来跨行转账时,为什么不能自动识别同行跨行。{-更新的分割线}没想到,这个旧话题又被翻出来了。知乎的答案,通常是10%的内容,用来给90%的大众普及知识。90%的内容,用来与10%的相关朋友讨论分享。上面说了那么多内容,简单说就两句话:1. 如果仅仅是个人的卡卡转账,是可以做到像支付宝或微信(因为绑定时已限定是卡)那样不用输入这么多内容的。可参见银行ATM转款。2. 其他场景,需要诸位同仁继续努力,看是否有办法解决。目前来看,解决不了。也可以给个小测验,如果各行网银先让你选择是卡卡转账还是其他转账,然后再给个交互界面,这样分为两步选择,你会不会还是觉得很复杂?{-更新的分割线}上面的叙述,很多人觉得啰嗦。这不意外,如果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也不值得这么多人研究讨论它了。评论区里很多人在比较支付宝和银行之间的转账区别,用此来批评银行的体验很差。作为一个完美的天秤座,我也很遗憾的承认,在操作体验上,银行网银和支付宝确实有着一定的差距,个人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大家主观认定的从业人员素质或行业态度,而是这两类支付产品,本身侧重就有所不同。银行系的所有产品,安全性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而支付宝作为互联网诞生品,操作体验必然是核心竞争力。君不见,但凡银行有一两笔资金出错了,就能惹来报纸头条,但支付宝遇到同样事情,君可曾见到媒体的只字片语?当然,具体到本问题,这里面其实有三个原因。1. 各位在绑定支付宝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帮它过滤过一遍对象范围了。也就是在其支持的银行范围内的个人卡。2. 我不是支付宝的产品经理,但如果要实现任意卡卡之间的不选开户行,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从银联走;二是从超级网银走。但据我了解,为什么银行系的网银,都在转账的时候,不从这两条路走,而是通过必须指定开户行的大小额系统呢?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到账时间,二是对账效率。支付宝转账,大家知道是有到账时滞的,可能你没在意过,但不代表别人不在意。大小额是支持实时到账的。银联和超级网银都做不到这一点。另外,银联是对每家接入行走的批量转账和对账。这就意味着,银行核心系统里和银联是一笔账务纪录,附带一批明细纪录。但银行需要反馈给转款人单笔明细纪录,这就多出来很多的转换工作,做过这种批量交易的应该都清楚,这种转换和对账,在日间是非常麻烦且回退非常困难的。3. 支付宝以及其他第三方非银行企业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它挑出用户最常用的场景,做了最大限度的优化。而对难以优化的场景,干脆抛弃支持的可能性。但银行无法这样做,这与人民银行的账户管理办法核心精神是违背的,账户在你银行这,你就有替用户办理支付结算的职责,千难万难的情况,你都得支持。这就造成一个产品,它兼容了很多奇怪的你几乎用不到的情况,从而整体体验下降。另外,个人用户们,你们就别吐槽了。你们看看企业用户的操作吧。。。。。为什么你没见到互联网公司做企业级的支付结算产品???再思考思考原因……
作为参与过现行人行二代支付系统商业银行测试的银行从业人员,我认为这个话题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首先反对 的一个说法,就是人民银行没有全国账号的数据库。以人民币账户为例,按照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账户管理办法》,所有存款人开立的基本户和临时户均需人民银行批准,材料要留存人民银行,所有一般结算户和个人结算账户都需要在开立5天内在人行账户系统备案。而因为我们是外币管制的国家,一切的账户变动都要报备或报批外管局,因此账户信息库显然也是存在的。那为啥跨行汇款不能实现按账号自动匹配开户行呢?我觉得说到底还是一个技术难度和支付效率的问题。以人民币电汇汇款为例,有支票和外汇汇款的可以再开问题。回答问题的明白人很多,按照现行的清算管理体制,跨行清算是以人民银行清算支付系统为核心的清算体系,我们在发起汇款业务到对方收到汇款,实际的路径是这样滴:汇款人发起业务在商业银行A发起业务——商业银行A将业务信息转化为报文并发至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根据报文信息完成清算并将报文信息转发至商业银行B——商业银行B接收报文并根据报文信息入账如果要自动匹配开户行,只能在人行支付系统中完成,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一条账号信息,人行的支付系统就要校验全国的账户来匹配开户行,这是一个天量的数据概念,大家想想,中国有多少家企业,有多少人口,每个企业和个人的账户还不止一个,而每天全国要处理多少笔支付业务,绝对不下上亿笔吧,这样的业务量是个什么概念。按照现行的技术水平,如果这样,直接导致的就是人行的支付效率会非常慢,这显然和我们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相悖的。事实上,现在的二代支付系统已经在设计上已经为大家的汇款工作做了努力,首先是把清算行集中到总行一级,在一代系统时期,同行划转也要通过人行清算系统,现在同行划转都是通过各行自己的系统,速度已经提升了,而且大家在跨行汇款的时候也不需要选支行或者分行了。其次就是开发了超级网银系统,支持5万元以下的24小时的网银实时到账的交易。另外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说清楚,报文信息和清算不是一回事。现在人行提供的支付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大额支付系统,一般进行5万元以上的资金支付,这是一个实时支付清算方式,也就是说,当报文传输给收款行时,清算已经完成了,但是这个系统仅在工作日的9时至17时运行。另一个是小额支付系统,一般进行5万元以下的资金支付,这个系统报文信息和清算就是分离的,在报文传输到收款行时,清算还未完成,虽然收款行显示已入账,但是人行还没有收到钱,这个系统是轧差清算,在每天16:00日切清算,是7*24小时的运行的。想到这么多,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谢谢!
谢邀,简单的说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且短期内看不到推动的力量。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糟糕的设计,只不过目前在各种现有约束下不得以而为之的一个设计。
1,说到跨行转账,就离不开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楼上有说银联的,银联的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一样要接入人行NPC。 所以,前面很多回答也说到的各行之间账户,活期一本通,定期一本通,银行卡号 whatever各不相同难以判决,要实现后台技术上来判决行内和跨行,归根到底需要人行给个统一标准。走跨行大小额或者人行二代新推出的网上跨行清算(对,就是5w以下能7*24的那货)的跨行转账交易,才能从技术上根据报文进行银行识别。2,历史上,银行都是以账户为核心的,以客户为核心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用户体验这货估计也就近两年被各种宝教育了以后才纳入领导的考虑范围,银行首先考虑的都是安全、减少操作风险、合乎监管比如反洗钱。银行里负责软件开发,原型和界面设计的,话语权都很低的。。。3,让用户选择行内和跨行,除了保证系统间转账交易成功达成,也是尽到 “告知” 的责任,跨行费用跟行内转账本来就不同。4,现状就是,各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账户体系(单单存款储蓄账户就区分个人,单位,临时,专用),虽然现在各种业务开户签约都讲究身份证+面签,但是在行业内却没有一个每人唯一的ID标识,各家行核心系统扣账和入账你有你的搞法,我有我的搞法,取消跨行这个选择,难免会产生各种单边帐。。5,其实。。哎,这个现状就导致了支付宝财付通也要先让用户自己选择哪一家银行支付。。。欢迎吐槽。。我跟着学习学习。
—————— updated————评论区有人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卡号)为什么不做成像域名或者电子邮件地址那样的结构?“推断下来,潜台词应该是:用域名、电子邮件类似的结构即可以保证账号的唯一性,路由分拣也很简单。但实际上可行性并不高,原因很简单:文化差异,阿拉伯数字是跨越文化的共识。对于这点也有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看过战争大片应该都听过这样的呼号:A叫做Alpha,B读作Bravo。这是由于北约内部有各种文化的差异,对于同样的罗马字母读音不尽相同。到了卡号的领域,更是如此,在ATM办理业务,你只需要认识阿拉伯数字、本地语言即可(甚至在柜台办理业务客户不需要认字),就可以实现全球不同国家之间银行卡之间的转账交易——银行卡交易密码只由数字组成,也是类似的道理——不需要读懂26个英文字母就可以设置自己的密码。------原答案------从技术上来说,不选择发卡行而进行汇款,是可以部分实现的。可以实现的范围主要是:针对银联卡号的人民币跨行汇款,针对VISA、MasterCard卡号的外币汇款,针对本行卡号的多币种转账(卡片账户币种支持的前提下)。以上所述的三家卡组织会定期向成员行发送更新的卡BIN()数据,以列表方式告知成员行这段时间的卡BIN变化。卡BIN也成为发卡行识别码,就是银行卡的前6位,遵循ISO国际标准组织的于1989年创立的标准(),可用于标示发卡行。除我们常见的4、5、62三种开头外,还包括了其它的发行机构/行业,用首字段来标示。MII digit valueIssuer category0 and other industry assignments:1Airlines2Airlines, Financial and other future industry assignments3Travel and entertainment4Banking and financial5Banking and financial6Merchandising and banking/financial7Petroleum and other future industry assignments8Healthcar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future industry assignments9For assignment by national standards bodies各家收单行(转账业务的承办行)可以根据三大卡组织提供的卡BIN数据来标示出对应的发卡行以及转接系统:如银联卡的人民币转账使用人行跨行支付系统(可根据金额自动选择大小额支付系统),并自动填补报文接收方ID;VISA/MasterCard的外币转账使用对应外卡组织系统。根据交易类型给予相应的提示信息,如:经系统识别,您所做的转账交易为美元跨境汇款,存在跨境收费,如确认请进入详细信息填写页。接着根据不同转接系统要求提示客户补充必要信息——没错,不存在统一的信息填写页,区别只是在于交易的判断由用户还是系统。对于除此之外的交易条件,都予以拒绝。部分无法实现的跨行转账是针对跨行账号的转账。账号下挂在卡号下面,是银行内部清算处理的真正依据——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某些银行在补办银行卡后,卡号变了,但账号没变,查询开卡时间和网点,对应的正是账号所启用的时间和网点。天下的银行千千万万,可能依照各自的规范制定不同的账号组成规则,有可能是自编的,有可能是直接用电话区号、邮政编码的,长度不同,规则不同,也并没有规范要求此类组成规则需要公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针对账号的不指定发卡行汇款方式显然不可行。
前面有专业人士给了很多很耐心的回答。其实我也算前银行员工吧,工作了10多年后,辞职了。以前主要做支付相关的软件研发,现在经营着一家小型的软件公司,也在做这方面的软件研发销售。
我觉得先来看看阿里这些用户体验很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如何处理转账业务的。用户在阿里注册了支付宝账户,一般同时绑定了一个或多个他在其他银行的账户,这些账号可以通过手机号码、昵称或支付宝内部的ID进行区分,这时候就不需要用银行行号或开户行信息来进行区分。说白了,支付宝的转账的付款人、收款人,都是在支付宝的内部体系里的,这样他的ID是唯一的。这样输入ID,自然就可以汇到了。
支付宝的后台业务流程,首先支付宝在各家银行都开有同业头寸户(姑且这么称呼吧),假设付款人在工行开户,收款人在农行开户,付款人转账时,其实只是资金从付款人的工行账户转移到支付宝在工行的头寸户,支付宝然后通过支付宝在农行的头寸户,将资金付给收款人。这样业务就完成了。支付宝只要在各家银行就有足够的头寸资金,就可以让业务运作下去。当然他们会在银行间调拨头寸的。大家注意的,我们在淘宝买东西后,资金是收货后,才转给卖家的,这样这几天的利息,是被支付宝吃了的。没有办法,谁叫他家建立了这个平台,大家也没有在乎这个利息。但是对于支付宝来讲,这个生意就是巨大了。
支付宝因为有了淘宝这个平台,吸引了足够都的用户,到他的网站来注册账号,绑定银行账户,良性循环,然后使得汇款这些业务变得更人性化。这就是生态链的威力。 当然第二名的腾讯qq、微信的财付通,也有点类似。但是毕竟只是一个社交平台,金融属性不够,故在打车大战中,腾讯要投入几十亿的补贴去让客户在微信里开通支付。
回过头来看看,其他的第三方支付,由于开户用户都太少,你想要实现转账,太难了。
当然支付宝,也难以将款,汇到没有开通支付宝账户的用户名下。也不可能财付通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用户的账户名下。
我们再回到正题,看看银行的汇款业务。首先各家银行有各种各样的账户类型,最常见的对公的往来户、个人的活期存折户、银行卡。其中银行卡是一类比较标准的账户,可以先来讨论一下,首先银行要参加某个卡组织,比方中国的银联,美国的运通、万事达等。卡组织是遵照ISO(国际化标准组织)的规范,分配卡号段的。这样卡组织之间的卡号是不重的,是可以识别的,每个卡组织分配给各家银行的卡号段(专业术语是卡bin,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缩写为 BIN)也是不同的,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识别是哪家银行发行的,银行内部自然也不会将客户卡号搞重。最典型的,我们在ATM机上去汇款的时候,输入收款人的卡号,就可以汇到了。这个很方便。但是比起你在手机上用支付宝钱包汇款要麻烦很多,那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支付宝钱包可以自动记下你之前汇过款的,或者曾经给你汇款的账户。你随时随地只需要轻轻点击,就搞定了汇款。方便多了。
活期存折,这个古老的化石,是开发银行汇款业务功能的麻烦点。每家银行都有,每家的账号是自行编制的,现在还没有国家强制标准。拿到一个账号是无法识别他是哪家银行的,故后台是无法自动路由给收款银行的。只能让客户报,你这卡是哪家银行的。这时候,我想到的改进措施是,我们不应该要求客户给出这个收款账号是哪个网点的,只要给出是工行、农行,这样客户还可以接受。要求给出具体的收款人开户网点的做法,是非常不好,或者愚蠢的策略,但是这个一直存在了N年,现在有一些改进的趋势,但是还不是很彻底。
为什么要求客户输入收款人开户网点?古时候(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底),各家银行自己内部的账户系统,并不是集中到一点(银行数据大集中可以是另外一个详谈的知乎问答),比方某4大之一,其各省行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甚至有些城市(比方深圳、珠海、厦门)也有自己的数据,这些数据中心各自为政。最开始是没有联网的,甚至各地的软件也是不统一的,账号各自编号。汇款这业务,只能靠邮政电报。后来银行将自己的数据中心慢慢连接起来,再集中起来,这个过程中,汇款业务还是要跑的,让客户报收款行名,然后柜员查到收款行号或者网点号。集中的时候,一般将账号做了全行规范化处理,就是账号在本行行内是唯一了。
银行间呢,如何汇款。大概在不远的中世纪,2000年的样子,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研发一套称为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东东,让银行间连接起来,可以顺畅的汇款了。扯远点,在此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有套称为天地通(天地通,好像是在无网络的地方部署了卫星接收设备)的系统,可以全国汇款,商业银行没有接入的(其实那时候,很多商业银行还不存在呢,信用社还是手工帐),只是人行的各分支机构部署了这套系统,如果有商业银行要想通过它汇款,那商业银行的人得将单子送到当地人行,让他们帮助从这套系统里汇款。我没有参与天地通的建设,只是在一代支付系统的大额里,有个cmt109报文,用于兼容那套系统。2013年,某天我在一个内部的资料室里,看到了天地通软件的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程序清单、具体的程序代码,他们是整整齐齐地打印在一本本书上的,当然只是内部发行的资料。蛮清晰,包括代码的注释都在。这算是史前软件吧。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时候,在2001年到2002年首先上线了称为大额系统的东东,单笔实时发报,2004年的时候上线了小额系统,多笔可以打包在一个报文里发送,慢一点,但是可以减少报文笔数。大额的是我在某银行做程序员,用c语言码那些代码,小额的时候,我个人也进步了,做了项目经理,那年极累。人行应该是在1997年左右,就开始酝酿研发现代化支付系统。那时候,象我前面提到的,各行自己的系统都还没有连接起来。人行的业务部门就想,那你们各行的每个数据中心,都连接到我的系统里来吧,这样就算本行的业务都可以通过我系统来汇款了。故业务设计里,为了照顾各方的利益,在报文里头有收款人行号这样的字段,帮助报文路由到具体的收款网点。这样一般跨行汇款,是要求提供收款人所在开户网点的了。我们普通人遇到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
时代在进步,科技发展得很快,各家银行都实现了自己的数据大集中。但是人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或者称为第一代现代化支付系统,后面还有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要求每家银行,按照省行接入到人行系统去的,不提供全行一点接入,你会问我这有区别吗?我会告诉你,有的,还很大。我在设计本行接入人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牵涉到一个问题,如果对方银行将一笔报文发给我,假设他填写的账号、户名是正确的,而行号是错误的,我们该如何处理。业务部门给我的答复是,报文按照行号分拣,然后去检查收款人账号户名对不对,再给入账。入不了帐的,退回给原付款行。这太不科学了,我据理力争,要求按照账号分拣,如果是本省接入点下的网点的,比方账号是广东广州的,但是行号填写的是广东珠海的,这种情况,直接给入账。如果是它省接入点下的网点,比方账号是广东广州的,而行号填写的是,湖南长沙的,人行系统路由报文时,是送到湖南接入点的,账务处理也是,湖南接入点的头寸户,这时候要想将资金自动转入客户账户,是需要在银行内部走一笔异地汇款的会计分录的。我怎么说服教育,前东家的业务部门就是不同意,跨省的行号错误业务,还可以自动入账。这个无法全行一点接入,造成大型银行有30多个接入点,内部维护麻烦不说,最重要的是要求客户提供收款人开户网点,这样的极不人性做法。
时间转到了2008年,人行启动了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的研发,其中有个前期验证项目,叫做网银互联,后来的俗称是“超级网银”。超级网银,最大的特色是,商业银行实现了一点接入,实时到账。而客户汇款时,不需要填写收款人开户网点,只要选择是工行、农行、招商银行,这样的行别信息,就可以汇款了,真的方便了很多很多。而实时到账,这个是可以在数秒钟之内就知道收款人就收到了钱。这个产品一推出,就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最最关键的是,人行为了支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是免费的。而各家商业银行对客户也是收费极端低廉,商业银行、客户都一起推动业务向这边发展。现在从某大行兄弟得到的数据,是每天的业务量超过大小额的。免费就是好呀。
为什么,还有人傻傻的通过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大小额汇款,原来这套系统,不支持单笔5万元以上的,不支持通过柜面汇款。这应该不是技术原因,是商业策略这类的。这种壁垒将来肯定会被打破的。
前面提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我作为前东家的代表,长期参与人行这个系统的建设,算是极老人了。晓得其中的各种业务决策细节,总得来说有很大进步,但是和国际接轨后,发现原来国际是不靠谱的。老外搞的国际标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在我看来,某些情况下,简直就是狗屎。不是说这个系统是请老外做的,而是说研发这个系统时,要遵循ISO国际标准,这国际标准有些地方很烂。这个系统是人行软件开发中心完全自主研发的,水平相当高,就算相对美国的Fedwire和欧洲的TARGET2来比较,也是更先进。可以说是国际领先。
人行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一点接入,但是依然保留了行号这个东东。是否保留,其实在当时的需求设计时,大家是PK了很久的,最终因为要照顾一些比较特殊的业务场景,还是保留了。其实我一直希望,普通的汇款都应该象超级网银那样,只输入行别就行了,而那些特殊场景,另外给出报文就OK了。但是这个没有被采纳,我一直对这点有保留意见。
由于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通过逐步建立一个生态链,有数亿人,而且是市面上主要的消费力量都包括进去了,做个汇款这样的业务,对支付宝来讲,太easy了。各家商业银行在自己的网银上一般都可以自动保留曾经的汇款信息,下次可以继续使用,但是由于本系统内的用户量远小于支付宝,自然就造成了各种不方便。话说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易用性都有很大进步空间。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客户是在银行开户的,但是他们又都是支付宝的了。将来,可能更加深化吧。
一个老头,本来在手机上打了10分组,发现太慢,有太多东西想说,夜深人静时,在电脑前写了2个钟,胡乱扯了很多,包括了银行支付的"黑历史"。
其实很喜欢知乎的,分享知识很好。
看到很多人回答说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实际上,实现起来是有问题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普及两个概念,卡号和账号:银行卡卡号是指各个银行发行卡上的编号代码,卡是一种介质,卡号的前6位数叫做卡bin(银行标识代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配给各从事跨行转接交换的银行卡组织。银行卡的卡号是标识发卡机构和持卡人信息的号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发卡行标识代码(BIN号)、发卡行自定义位、校验码。
目前,国内银行卡按照数字开头的不同,分为不同的银行卡组织归属,其中以BIN号“4”字打头的银行卡属于VISA卡组织,以“5”字打头的属于MasterCard 卡组织,以“9”字和“62”、“60”打头的属于中国银联,而“62”、“60”打头的银联卡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联标准卡。各家银行的卡bin,由央行统一分配,有完整的(卡bin-银行)对应表,当然,卡bin也会变化的。
账号,是客户在银行真正的唯一性标识,银行对账和清算都是按照账号来的,卡号只是账号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账号才是真正的账户代码。一张卡可能有很多个账号(尤其是一些银行的理财卡,一张卡可能几十上百个账号),卡丢了,挂失补卡,卡号肯定会变,但是账号是不会变的。而账号是没有具体规则的,不同银行账号相同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实际转账过程中,卡号和账号都支持,如果是卡号,好说,系统后台查询卡bin即可区分转入银行是哪家银行。若是账号呢,怎么判断是本行还是他行?而对于银行的一笔转账来说,本行和跨行的流程是不同的,本行转账走行内清算系统即可。跨行转账要走其他的支付渠道,一般网银、手机银行的普通转账走大小额支付系统、实时转账走超级网银、ATM转账走银联,或者其他第三方支付 (如通联支付)等,或者同城支付、EFT平台等等。
泻药,我正好在做银行电子渠道的改造,既由人工选择改为自动选择。人工选择确实是一个多余的功能,之所以存在,很多是因为其他渠道是在现有渠道上叠加的。如果做到自动判断需要涉及核心改造,需要涉及自动判断规则设计。本身没有多难,但涉及到核心系统,科技部门一般不愿意改动。
第一、各行的账号制定没有统一标准,有长有短,有卡号有账号,而且这些信息并没有共享,如果是跨境汇款,那就更加是五花八门了,如果要银行后台去区分是不现实的,即使共享了,柜员查找也需要时间,并不比客户直接提供效率高,而且一旦出错责任肯定在银行端。第二、跨行人民币汇款除了本地人行组织的同城系统或金融平台外,最主要的就是人总行弄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其中小额是区分实时和批量的,也就是立刻到账还是24小时内到账,这个收费也是不同的,必须咨询客户的意见。第三、从各个银行通存的差异来看,有些行能做到只要接受方的省级行号对了,就能入帐,但有些行汇错市甚至汇错县了都可能被退汇。综上所述,楼主认为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实际真这么操做,只会变得效率更低。
第一点感觉像是敷衍,第2点是规范,第3点是当前现状如此,第4点是重点
通过银联系统进行转账(ATM、刷卡器、自助终端),不需要输入银行名称,系统可根据卡bin自行判断。
各银行的系统不是连通的,所以所有的跨行汇款需要通过人行支付系统打包发送,收款行检验卡号与户主名称一致后,方可入账,不一致则退回,中间环节无法知道卡号的归属,信息只有在各行系统中才能看到,所以只有汇款人自己选择,系统才知道发送到哪个银行。那么,问题就来了,银行系统间数据能否共享?当然是不可能的,一是客户隐私,二是做不到,仅为了跨行汇款检验卡号,就把服务器空间浪费在保存他行卡信息上,这样的客户体验成本也太高了吧?每天每个银行都有人开卡销卡挂失补卡,这些巨量的信息更新在银行间传送消耗着带宽,就为了您汇款的时候少动两下手指?这也太不划算了吧?金融民工的拙答,很不严谨,望斧正。
不是银行需要知道,而是清算系统需要知道。行内系统,账户输入一瞬间就知道是不是了,人名核对一致立刻入账。如果跨行,国内使用人行大小额系统。银行转出时,给系统发一份报文,指出对方行号、账号等信息。人行系统把报文转到相关银行。同时两边银行调整相关头寸。那么清算系统是否可以通过账号自动判别行号呢?目前不行。1.不同银行的账号规则不同。有些是直接hash,有些是以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再根据开户先后加盐hash。因此理论上存在两家银行之间账号相同。这种情况下,就存在资金风险。2.即使判别行别,汇款还需要报送分行别(一般至少是二级分行)(目前通过新一代系统可以免,但有资金上限)。这主要是因为备付金缴存机制。也就是说,即使自动判别了,还是需要你来选择对方在哪个分行—这尼玛不还是得选!
其实这是个技术问题。1、我们先说下转账的逻辑,这个逻辑对于所有转账都是一样的,而不是像日报上那篇文章说的分业务还不一样。我们先过一下转账业务过程和具体数据流的实现,XXX想把自己A银行账户的钱转到B银行的YYY那里去,那么我们就需要输入接收方的银行、姓名、账号,这三个参数一个都不能少。 为什么呢?因为转帐的实际过程就是,A银行会请求B银行的接口,告诉B银行, A银行姓名为XXX账号为AXXX的人,给你们行姓名为YYY账号为BYYY的入账多少钱。银行B接收到这个消息, 一查证,确实自己银行有姓名YYY,账号为BYYY的这个一样人,那就把YYY的账户增加多少钱。然后返回消息给A银行的接口, 加钱已完成。 这时整个交易结束。2、回到我们要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需要用户选银行。主要原因就是:在你只输入B银行的账号的时候, A银行无法知道你这个账号是哪家银行的,它不知道把这个转账消息发到哪里去。 你可能会想, 为什么A银行不去查一下呢?原因也很简单,目前没有这么一个公共的数据库,供大家来查询。如果A银行想知道B账号是哪家银行的,他只能是每家银行都查一遍,这样的接口开销对于这个业务来说,真的是得不偿失。我们回到以前更扯淡,包括四大家的银行, 连自己内部的各家分行的账号都没有统一健全的公共数据库来进行查询,所以当时给别人转账,你必须写别人账号的开户行,不然你就要等待很长的时间,钱才会到账,因为,系统要分别去查各个分行,确认你的账号在哪里。3、莎莎一直说我在知乎的回答总是不够科普,所以别人点赞的少。我只能尽量往详细了写,希望大家能看明白,要是开明白了, 就点个赞吧。
不邀自来。所谓的汇款转账在中国都是一样,包括且不限于手机端、柜面、自助终端、网银等等,同行划转通过本行结算系统清算,而跨行则需要通过人行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我猜这也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因为涉及到不同系统的不同操作。突然想到,题主可能没经历过信件需要区别本埠和外埠的过程,都是便于分拣,提高效率。差不多的意思。抛砖引玉,坐待结算专业达人详细回答。
是。金融领域水很深,设计需要严谨,功能需要谨慎。这些我都能理解。但不得不说,这些领域面向普通用户的前端产品,还是有个坏习惯(虽然这些年一直持续在变好):把内部的逻辑暴露在外,用行业习惯、行业思维去要求普通用户,流程、术语、概念都是行业化的。不管是用户有必要了解、注意的,还是没有必要了解、注意的。导致了用户学习成本高、更加困惑。目的是避免误操作,结果可能反而造成了一些误操作。以提问中的案例,“同行”和“跨行”属于我理解中:用户有必要了解,没必要注意的。合理流程1:输入卡号→服务端或本地数据库判断银行和开户行→明显明确标示相关的条款和手续费→请用户确认合理流程2:在原流程的基础上,修改文案(以招商银行为例):我要转账→选择目标银行→“我要向招商银行的银行卡转账”、“我要向其他银行的银行卡转账”
也不是所有银行都区分,似乎兴业的网银不区分(记不清了)。理论上来讲当然是可以不区分的,可以在后台根据账户属于本行还是跨行来选择是否走支付系统进行清算。以下讨论区分的必要性:银行账户分为卡账户、存折、对公账户,还有内部账户于此无关不讨论。卡账户的账号都遵循银联标准或visa标准,肯定是不重复的,根据账号就能区分是哪个行。但存折和对公账户的账号没什么统一标准,无法区分是哪个行,也完全有可能重复。基于上述原因,通过账号来判断是哪个行是做不到的,只有通过选择银行。假设汇总到一个功能上,给本行账户汇款,还要再选择一下本行名称,也不算一个好的方法。另外一方面,区分同行汇款,或许也能带来心理上优越感,提高本行账户开户率。
交互设计出身,目前负责某城商行网上银行系统。先说结论:可以支持,我负责的个人网银、手机网银、企业网银在客户输入收款账号后自动判断并选择开户行。如图,输入账号后自动选择招商银行,如果客户觉得不正确也可以修改。实现方式如 所说,通过卡BIN判断。各大行为什么没有实现这个功能,不是技术不行,是因为各渠道收费标准不一样,涉及资费,银行不敢也不能为客户做主走的是哪条通道。但是,我们行所有转账渠道都免费,默认走的是超级网银通道。人行推的超级网银有两个功能:1. 跨行查询、支付协议:允许在A行的网银加挂B行银行卡,进行账户查询及收款。2. 跨行转账渠道:7*24小时小额(5万及以下)实时转账,和小额清算系统一样,但是,对于客户来说,不需要选择开户具体网点,只要选择总行一级即可完成收款机构的信息收集。所以,通过超级网银通道进行转账,客户只要填收款人名册、卡号、金额,就可以完成整个支付信息的收集。当然,客户选择大小额系统进行转账也是可以,但就没办法进行自动判断了。
银行拍板这件事的人,还活在改革开放初期呢
1、首先在国内能做到通存通兑业务的是银联标准卡,银联标准卡的卡号唯一;存折就做不到跨行通存通兑,因为不同行的存折,存折账号可能是一杨的。即:A行的卡可以在B行做存取款,而A行的存折却不能在B行做交易2、虽然银联标准卡通存通兑,A行卡可以在B行做存取款,但是A行的卡能不能在B行做交易成功,是需要B行把交易保温通过银联发到A行来进行校验的。3、行内转账与跨行转账的校验要素是不一样的
1)行内转账只需要对转入方的卡号与姓名进行核对
2)跨行转账除了对转入卡的卡号、姓名进行核对外,
还需要对卡bin(卡号前六位)与转入方行机构进行核对(银联进行交易路由用)4、校验要素不一样,需要用户输入的栏位数量也就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转账前都需要客户选择行内,还是跨行转账,之后跳转到不同的交易界面。
看到评论里好多人夸微信支付宝,不知道其中会有多少人千八百万的汇款用他们钱的事,保险一点有什么不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卡能不能转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