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创意产业园园真的是一个创意产业园园吗

T.I.T创意园: 老厂房变身时尚创意梦工厂
&&&&T.I.T创意园
&&&&T.I.T创意园:老厂房变身时尚创意梦工厂&&&&T.I.T服装创意园从诞生到发展,既展现了国家工业变迁的历史,满足了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工业文化遗产借助文化驱动而焕发新生命的生动体现。&&&&□□&&高宏存&&&&□□&&本报记者&李琤&&&&广州市T.I.T创意园,位于海珠区新港西路397号,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的核心位置。这里原是一个以纺织为主业的传统老工业生产区域,如今却变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特点的创意园区,以服装设计研发、流行趋势发布、品牌推介展销结合为主的纺织创意中心,实现了“退二进三”的完美变身,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典范。&&&&从老厂房变身转型&&&&T.I.T服装创意园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广州纺织机械厂,是当时全国100家重点纺织机械器材企业之一,鼎盛时期,工厂职工人数多达1400人。但自1998年之后,纺织机械厂连续亏损3年,到2007年时,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根据广州市“退二进三”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纺织机械厂全面停产,轰鸣了50多年的工业时代,退出了历史舞台。&&&&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州市,正面临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课题,如何在既有的优势工业产业基础上,寻找适合的替代产业,让城市的空间发展更为优化。而对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而言,如何实现从加工工业向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路径何在,文化创意人才和资源的基础在哪里,如何将占地近10万平方米的老厂区利用起来,成为纺织工贸集团决策者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因为当时纺织机械厂所在区域早已被纳入城市中轴线的规划范围,毗邻的广州新电视观光塔也将成为重要的城市地标,不能建高层建筑,纺织工贸集团决定将纺织机械厂旧厂区打造为专门以服装创意为主题的时尚产业园。“那时我们已经意识到服装行业应该要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设计将会成为服装行业发展先导的必然趋势。”纺织工贸集团副总经理吴家声表示。&&&&与国内其他创意产业园不同,T.I.T创意园的诞生贯穿了周密的规划,它是广州市落实“退二进三”的标杆典范,也是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广州市旧厂房改造项目的样板,T.I.T创意园是唯一一个由企业自行策划,主动开发的创意产业项目。创意园打破了以往靠房产盘活土地的单一思路,走出了旧厂房改造的新路子。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经过3年完成了一期工程。日,T.I.T服装创意园正式开园。&&&&精心打造服装时尚创意园&&&&2008年,国家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落实这一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广东省明确提出了产业和就业人口“双转移”的战略目标,尽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营造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借助市场的力量发掘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生产力,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要任务。&&&&在广州纺织工贸集团董事长李志新看来,一个纺织服装企业,如果依旧从事传统制造业的话,在广州可发展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产业如果不升级不转型就会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当今服装产业的发展,已经从以销售产品到销售文化、销售创意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个转型期是比较痛苦的,从工业制造、研发,逐步向品牌、时尚、创意服务业出发,这是必须走的一条路。&&&&李志新带领他的团队通过考察调研北京的“798”和上海的“新天地”,决心走自己的路,描绘自己的新蓝图:既不像“798”旧工业厂房原封不动,也不像“新天地”的全新规划。纺织工贸集团于2007年与深圳德业基集团合作开发,成立了广州新仕诚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负责园区的开发、营运工作。合作开发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处理好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意园是发展的需要,定位明确,方向坚定,合作伙伴不仅要有实力,也要有对创意园项目既定主题的认同感,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创新合作模式,纺织工贸集团既是物权的主人,同时又参与合作经营。三是充分发挥民营合作伙伴的专业特长和市场特性,使项目规划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加快进行。&&&&T.I.T创意园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改造后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万方平米,改造后容积率仅0.4,称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公园式创意园”。T.I.T创意园定位很明确,主打纺织服装,继续原来纺织工业的老本行。&&&&纺织服装一直是广州的优势产业,附近的中大布市是全国闻名的纺织商圈。以服饰、时尚、创意、文化、艺术为主题,旨在打造为设计师、艺术家、专业模特、时尚人士所向往的梦工场,定位为一座以设计研发、产品发布、信息交流、专业培训等多功能服务为纽带的多元型创意产业园。走出了一条高集聚、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的科学发展之路,对带动和影响珠三角的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有极大作用,并对中国的创意产业形成示范作用。&&&&李志新认为:“通过以文化推动产业发展,不仅盘活了‘老厂房’,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而且T.I.T创意园从过往亏损的老纺织机械厂摇身一变成为集多家知名服装服饰企业于一身,年产值超150亿元的大型经济综合体。”&&&&如今传统产业在广州的发展空间正日趋狭窄,正确引导技术、工艺水平落后产业及衰退产业向后进地区转移,腾出空间、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包含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现代新型服务业发展,就成为提升广州整体产业竞争水平的必然选择。&&&&完善服务提升经济效益&&&&目前,T.I.T创意园已吸引了近百家入园企业,服装时尚企业达70%,文化艺术等企业达30%,其中总部落户于海珠区的企业共38家。年产值从改造前的1130万元激增到150亿元,增幅达1300多倍,成为广州市旧厂房改造的成功典范。T.I.T创意园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中国纺织服装时尚创意基地”。&&&&正在规划的创意园二期,将设立纺织服装博物馆,集中展示“广绣”“香芸纱”“潮绣”等具有广东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的代表作,充实和丰富园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园区的层次,使时尚服装与创意设计、岭南文化相结合。&&&&创意园还提供以文化为载体的多元化增值服务和由专业机构提供金融、法律及其它管家式的增值服务。如开展文化艺术展览、服装服饰潮流趋势发布、设计师和营销总监的深度培训、服装服饰时尚企业的战略咨询与策划、品牌推广、创意论坛和专家学者的顾问服务等,为园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此外,创意园拥有自主经营的4300多平方米的时尚发布中心,配置顶级、专业的灯光音响设备,为设计师、服装企业提供一流的发布场地及餐饮、酒店配套服务。按照一场SHOW平均费用达60万元来计算,一年150场SHOW,时尚发布中心将带动经济收入近1亿元,此外园区的餐饮、酒店配套经营更带来4000万元的收入。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更为城市社交环境的改变,生活品质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T.I.T创意园内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97号
TIT创意园与必游景点的距离
TIT创意园与附近其他景点的距离
蜂蜂印象和点评
来自78条用户点评
热门优惠,说走就走
¥546起/人
¥292起/人
附近热门景点
附近热门美食
附近热门酒店
位于珠江南区区域,
5%游客选择住在这里。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都在此区。 注意每年广交会(4-5月,10-11月)期间此区住宿会大幅涨价。
点击星星打分
给风光打分
给当地特色打分
给公共服务评分
景点游览交通方式
你已评价为您好, []|
T.I.T创意园分租惹纠纷
两租户要求出租方归还“非法没收”的店内物件并赔偿损失,“翡冷翠小镇”部分物业或属违建。昨天,海珠区T.I.T创意产业园内“翡冷翠小镇”两名租户在所租物业外墙挂起了横幅,要求出租方归还“非法没收”的店内物件并赔偿经济损失。然而,记者发现,该出租方并非T.I.T创意产业园管理方,而是“翡冷翠小镇”管理方。现场的“翡冷翠”管理人员称该事件已交由司法处理;T.I.T园区管理方则表示该纠纷与其无关。这混乱的租赁与管理关系,或许正凸现出市内部分创意园管理中的暗礁。装修好才知不能办证照昨日中午,记者走进T.I.T创意产业园“翡冷翠小镇”,看到两幢显眼的物业外墙挂着要求管理方赔偿的横幅,不少人激愤地围聚其中。作为拉横幅者,萨卡(SAKA)形象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小姐表示此乃无奈之举。她称,去年2月,她承租了“翡冷翠小镇”A01-02号铺,“当时找到T.I.T大园区管理方,但他们说都没有铺了,让我找‘翡冷翠’管理方。我想都在园区里,应该都一样吧,所以就赶紧租下来了。而且,租铺的时候我还特意问了能否办理相关营业执照,他们也一口答应可以的。”据她了解,管理“翡冷翠小镇”的是广州市旭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最终,她以连管理费在内约3.2万元/月的价格向其租下约184平方米的铺面。然而,去年5月初,谢小姐装修好店面后,发现该商铺不能办理营业执照。“管理方一直没有帮我们办理租赁合同备案,每次催他们,对方都回应‘好’,但是到了他们说的期限时,他们却总拿各种理由来搪塞。”谢小姐说。创意园内是否存在违建?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热门活动:
热门活动:
热门活动:
热门活动:
热门活动:
热门活动:
广州T.I.T国际服装创意园
查看: 2074|
摘要:   “旧厂房”变身时尚创意“梦工场”   ——广州T.I.T国际服装创意园简介   广州T.I.T整个创意园占地面积约为9.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2亿人民币。经过改造和重新规划,园区分如下几个区域:设计区(名师)、创 ...
  “旧厂房”变身时尚创意“梦工场”
  ——广州T.I.T国际服装创意园简介
  广州T.I.T整个创意园占地面积约为9.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2亿人民币。经过改造和重新规划,园区分如下几个区域:设计区(名师)、创意区(名企)、时尚发布中心(名模)、名店街(名牌)、服务配套区、红酒文化会所。园区处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的核心节点上,与广州电视观光塔、领事馆区相连,东面临近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有广州大道、新光快速路线,临近有地铁客村站(地铁三八号线交汇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完善出行方便。&
  从年产值1000多万元“小厂”蝶变为年入近1亿元 “时尚创意园”
  从“制造”到“智造”;从“厂房”到“时尚创意园”,这里是“腾笼换鸟”“三旧”改造的一个缩影。&&&
  T.I.T创意园的前身是广州纺织工贸集团下属的纺织机械厂,该厂成立于1956年,主营产业为纺织机械及部分军工产品。在上世纪90年代末,纺机厂的经营不断走下坡路,并陷入了亏损的状态,2007年7月停产。为让纺机厂获得新的发展出路,广州纺织工贸集团制定了促进纺机厂转型升级,打造国际服装创意园的战略,与深圳市德业基投资集团强强联合,组建了广州新仕诚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命名为T.I.T国际服装创意园,推动纺机厂实现“腾笼换鸟”、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经过18个月的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巧手改造,这个昔日满地油污、机器轰鸣的厂房,实现了从生产纺织机械到输出时尚创意、从纺织老厂房到时尚创意园的美丽蜕变。
  这家企业从停产前的年生产规模只有1000多万,2010年年收入近1亿元,带动行业年收入约150亿元;实现了可观的盈利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转变和成效象征着广州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向品牌运作研发设计等高端领域跨越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广州T.I.T创意园改造前后对比
  建筑面积
  绿化率
  就业人数
  改造前
  35000M²
  1130万
  1400人
  改造后
  45000M²
  3000人
  “四名”(名企、名牌、名师、名模)理念,全国独一无二
  以服饰、时尚、创意、文化、艺术为主题;以吸引国内外时尚界著名设计师、名模、名企、名牌进园发展为目标。广州T.I.T国际服装创意园坚持独特 “四名” 理念――名企、名牌、名师、名模,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T.I.T创意园是目前国内首家以服装文化为主题的园区。
  整个园区的一期工程业已基本完成,并且都已基本招商完毕,1期入园企业63家。著名设计师刘洋、屈汀南、知名模特王东分别在园区设立了设计工作室;其中包括爱帛服饰(Mo&Co.法国品牌)、匹克中国服装研发中心、秦意服饰、山牌服饰、鼎欧服饰(Mixtie品牌)、誉晟服饰(MME品牌)、鼎骏服饰、易羽服饰、欧杰思服饰、非否首饰、美思内衣等品牌在园区设立公司及研发中心;Vcfani(英国斐凡妮)服饰、英国克劳拉尔(KELAOR) 服饰、伟捷服饰、男眼服饰(Maneye)等品牌在园区品牌街设立品牌专卖店;落户在创意园的还包括海上丝路模特机构等行业机构。其中服装时尚企业达70%,文化艺术等企业达30%。
  计划通过两到三年时间的打造,使广州T.I.T国际服装创意园成为主题突出、品味独特的南中国现代纺织服装时尚业的高端服务名片,成为集聚服饰研发、创意设计等高端要素和引领文化时尚的全国知名的创意产业园,成为推动中国服装业进入一个以创意设计为魂、以品牌打造为王的全新时代的重要力量。
  广州T.I.T国际服装创意园以“中国创意新名片,时尚文化新坐标”为定位,其与《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联手举办的“中国时尚创意论坛”,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品牌化的时尚活动。
  将设立纺织服装博物馆,集中展示 “广绣”、“香芸纱”、“潮绣”
  传承着岭南纺织服装悠久的历史,T.I.T创意园有着与生俱来的时尚服装风情,园区的自然生态和园林环境更是现代繁华都市里的一块奇葩,为广州新地标“广州塔”广场作了完美的人文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延伸,体现了人与都市、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为发扬悠久的岭南服装文化,创意园还将设立纺织服装博物馆,集中展示 “广绣”、“香芸纱”、“潮绣”等具有广东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的代表作,充实和丰富园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园区的层次,使时尚服装与创意设计、岭南文化与当代文明、绿色生态与国际潮流有机结合,散发出集服饰创意、旅游文化、艺术时尚、绿色生态于一体的时代魅力。
  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服装品牌&
  &&& T.I.T创意园凤凰涅槃的过程深深吸引了整个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强烈关注。&
  T.I.T创意园于2010年纳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及广东省首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园区建设以来接待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视察和访问,并吸引了国际商界的关注,美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等国商会及商务参赞、法国设计师协会主席均专程前来参观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2011年8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了广州T.I.T国际服装创意园,他嘱咐说:把创意园建设成为创意产业的排头兵。同时也希望服装企业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服装品牌,推动我国从服装制造大国向服装制造强国迈进。
版权所有: (C)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020-:00-18:00)
&&电子邮件: &&
&& 经营许可证编号: A2.B1.B2- 文网文[号
00:27, Processed in 0.163709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
七年之痒触碰GDP之痛 文化创意园何去何从字号:&摘要:从首个文化创意园开园至今,广州在培育文化创意园的路上已行走七年,这些曾被寄望打造成“广州名片”的文化创意园,在历经七年之痒后迎来拐点,何去何从成坊间关注焦点。  3月24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微博上透露“红专厂要拆”,舆论哗然。四天后,有着“草根文化地标”之称的星坊60,也传出租约期满后将拆的消息。从首个文化创意园开园至今,广州在培育文化创意园的路上已行走七年,这些曾被寄望打造成“广州名片”的文化创意园,在历经七年之痒后迎来拐点,何去何从成坊间关注焦点。  2005年,国务院推出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为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了基本依据,全国多个城市的创意园区在此环境下诞生,广州也不例外。2005年11月,广州首个文化创意园———信义会馆开园。  其间,广东提出“要努力争当全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排头兵”,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将是未来全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在这样的风向标下,广州的文化创意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集中在天河、海珠、越秀、荔湾四个中心城区,广州也常被业界作为研究全国文化创意园区的样本之一。  “目前广州有36个文化创意园,仅有12个发展较为成熟。”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两周前对媒体说。文化创意园区大干快上的背后,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一些文化创意园区未能涌现最初期待中的创意,更未能产生骄人的G D P,一些文化创意园沦为“文化地产”。  有关文化创意园,至今无“定”义。以至于办了多年文化创意园的国企东家,在接受采访时摸着脑袋问记者:“什么是文化创意园区?”  “快速增长的背后也暴露了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发展存在的不少问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尹涛说:缺标准、二房东现状、没有融入城市功能、缺乏政府适度引导、园区建设的路径依赖。且“二房东的分租形式,缺乏培育创意产业的思路,可能导致园区的发展偏离最初的规划,对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正在历经七年之痒的广州文化创意园,该何去何从?创意园的成长、角力或还将继续,政府规划经济用地与文化创意园生存空间矛盾,隐含着政府的G D P之痛;园区文化创意者与房东之间的矛盾,仿佛文化与面包的烦恼,前者想要孵化功能,后者似乎却只看重租金,尤其二房东。  文化创意园区是让路于更能贡献G D P的金融或其他行业,还是耐心有序地给城市培育更多文化创意洼地?这是本届政府必将作出的抉择。正是基于此,本报对广州目前有地标性质的文化创意园区进行了逐一调查。  需要强调的是,广州文化创意园从概念到实体,从受官家追捧到市场的优胜劣汰,都与两个方面大有关系:一是政策为导向的文化产业设计,二是以市场为基准的生存法则。为此,调查中,我们不预设立场,也不想滥用悲情的视角,毕竟有12家创意园发展得较为成熟,这说明文化创意园在广州既有现实的需求,也有生存的土壤。如果政府能节制对G D P的过度追求,避免被土地财政绑架,不抽离对文化创意园的政策支持,相信,广州文化创意园将生长得更有韧性。  地点: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红砖厂内。 南都记者 林宏贤 摄  “红专厂”名字的由来,是“纪念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如今很多人爱叫它“红砖厂”,因其苏联式的红砖厂房别具一格。3月下旬,孟浩微博转发透露红专厂将被拆除,为金融城让位。  作为广州金融城中一块宝贵的文化自留地,红专厂也面临被收走的危机。  自留地VS金融城 命悬一线  2008年9月,广州鹰金钱罐头厂“退二进三”的消息触动了集美组的设计师们,“苏联式厂房的建筑群在广州难得一见”,2009年7月集美组总部落户罐头厂。厂区的活化勾起设计师的兴趣———能否将它变成广州的“798”?与此同时,有关部门透风,罐头厂地块将作为住宅地拍卖,“厂房被拆除”。实际上2004年,该地块就已纳入政府土地储备计划。集美组设计师和美院学者紧急编制艺术创意园区方案,报请市政府保留罐头厂,亚运前终于得到政府承诺———罐头厂被暂时抢救下来。  红专厂创始人之一的林学明去年曾向南都记者透露,政府许诺了10年的经营期限(),“将红专厂远景规划为创意产业发展基地”。红专厂就此成为金融城收储地块中的“文化自留地”。“北岸文化码头设计方案”将红专厂定位为“艺术商业空间综合体”,设置艺术创意集群、设计博物馆、国际文化交流营。目前已完成的艺术设计集群用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620 .8平方米,停车位421个。  红专厂总经理陈志艳向南都记者介绍,红专厂计划吸引行内数一数二的企业落户,招揽一批知名艺术家开办工作室。管理方向记者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目前,红专厂登记进驻的企业(含设计师工作室)共120多家,办公类创业企业60多家,园区正门挂牌的机构共53个、展览馆8个、创意体验区5个、餐饮机构11家。陈志艳强调,食肆“严格控制,不再新增”。  与红专厂结缘的艺术名师中,吴冠中、王受之等是展览的主力军。红专厂的策展团队通过与各地美术院校、国际艺术交流协会互动,邀请青年艺术家、国外知名设计师在园区设展。  2010年和2011年,红专厂连续两年成为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随后获“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挂牌。  上月底,红专厂传出搬迁消息。天河区和市政府部门“说法掐架”让集美组总建筑师齐胜利相当困惑。他去年看到的一份规划文件显示,罐头厂地块已从“金融城二期补充用地”变更为“近代民族工业遗产”,作文化保留。无奈天河区却透露出红专厂搬迁的信息。媒体追问多时,政府没有给出确切政策为红专厂做护身符。  在与金融城的取舍中,这块文化自留地已处在被动境地。命悬一线,但好在,曙光也还有一线。  管理方VS艺术家 错位期待  创意园是“消费文化”还是“孵化文化”?在调查中,记者多次发现,创始企业集美组及管理方红专厂文化设计有限公司,与进驻的艺术家之间,对红专厂定位存在错位。  林学明设想,红专厂是“带有现代工业痕迹的文化公园”。红专厂厂长黄丽诗曾提出,现代设计和艺术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事,通过红专厂这个平台,扩大公众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接触机会,让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都能参与其中。  三年来,红专厂成为文青无人不知的地方。从事文化工作的阿慧2009年接触到红专厂即爱上这种文艺范,“享受那份置身于艺术空间的小资感觉”。与阿慧类似,不少喜爱红专厂的人们爱的是一份情怀。红专厂的过人之处,在于其“平易近人”。阿慧认为,它比其他创意园更有参与感,可以看展和参加交流讲座,可以吃饭闲逛,还可以买到艺术精品,“即使不是艺术家,也有机会与艺术多接触”。另一方面,红专厂的展览相对平实,不像博物馆和艺术馆“束之高阁”。  策展人张炳玲则担心创意园变成“艺术商业体”,过多的餐厅、商铺和市集,会将游客引导为“来吃饭购物”。不难发现,园区的“消费文化”气氛逐渐热烈,商铺和食肆林立的制罐街人流量最大,餐厅时常满座。在画展中自拍发微博,在小店淘文化衍生品,在餐厅享用私房菜、在小道推着婴儿车散步,游客们各取所需地“消费”着红专厂。  “消费”让红专厂得到了人气,却失去了艺术家们的认同。因为在艺术家、设计师的眼中,“消费艺术”无关艺术本身,“以艺术之名,行消费之实”。广州美院教师柯鹏更愿意将红专厂称为“市民休闲生活园区”,让游客怀旧、嬉戏和消费文化的大观园。  “红专厂最缺艺术家。”服装设计师文妙与广州美院教师柯鹏同时指出,红专厂的租金日益增长,每月一两万的工作室租金不是年轻艺术家可承受的。  如同经营商场的商家一样,场子旺了租金自然涨,红专厂“用商业运作文化”的手法引起设计师不满。据文妙了解,高租金已迫使多个设计师工作室迁出,只有销售精品的店铺和餐厅可以承受,“管理方太短视,只顾眼前商业利益”。记者了解到,享受优惠租金的艺术家大多是名师,如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王受之。尽管他没说出具体数字,但他向记者透露“一年不卖一张画,自己掏钱都能支撑”。  园内艺术家普遍认为,真正意义的创意园,还应具有“孵化功能”。各产业能否形成产业链是创意产业园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但是红专厂所缺乏的。在柯鹏看来,这与艺术家的落户相关,因缺少艺术家生命体,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孵化功能”。  艺术VS经营 时常游离  南都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人在红专厂的生活和经营中,正不断地走近艺术又或是远离艺术,他们都在取舍,形成了得失。园内有个说法,在广州这个原本不重视艺术创意的城市,创意园要成长,过程中肯定有很多矛盾多方在角力,通过取舍达到平衡发展下去。  做免费展是一件砸钱的事。这对2010年开办的民营艺术展馆“E MG大石馆”而言,“砸得起”———背后有实力丰厚的实业支撑,公司赚取展馆花钱。大石馆策展人张炳玲自称在“培育广州的艺术土壤”。张炳玲是香港人,打理大石馆在北上广和威尼斯的展馆,“广州的艺术土壤最贫瘠”,文化扶持政策、艺术展示空间、人民艺术教育、投资环境与北京及上海差距较大。  在张炳玲眼中,红专厂的过人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让普罗大众有机会接触艺术、练习去欣赏艺术的空间。  每场投入10多万,全免费开放,张炳玲“砸钱”只为“唤起人们对艺术多一丁点认识”。每场展览都设有“facetalk”环节让艺术家与观众互动,展览期间安排导览讲解,“展览不是摆设,它要引发沟通、共鸣甚至思考”。根据张炳玲对展览的理解,红专厂自办或合办的展览略显冷冰。记者采访期间,红专厂策展的包括“粤旧粤广州”、“毕加索展”、吴冠中版画展、“瞬间”画展和吴大羽画展,模式统一为挂画、简介自取,大多观众享受的是自拍或拍摄展品。  然而,后期进驻的设计企业和商店,几乎没有承担起艺术交流的功能。吴刚认为,红专厂的展馆陆续投入使用,展览空间充足,商家不再像以前辟出经营面积做免费展览。有商家则坦言,以每平方米一两百元的租金拿下店面,做免费展无法维持经营。  广州美院教师柯鹏更有惨痛的办展经历。他去年出资50万元,与红专厂合办“铁幕画廊”,半年已实现盈利。然而,营业8个月,画廊突然被管理方“扫地出门”,“从不向我们解释驱赶原因”。柯鹏没有损失太多的金钱,却失去了对红专厂的感情。  “有得有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失去了我最初想要的宁静。”蚁工房是最早进驻红专厂的餐厅,合伙人之一的吴刚如此总结他过去三年的体会。他和设计师朋友曾将餐厅150平方米的室内大厅预留做展区,办过4场展览,包括纪念罐头厂的怀旧展。“我们被市场推着走,来用餐的人越来越多,大厅也被改为用餐区。”受红专厂的艺术气氛感染,不少前期进驻的企业有意识辟出专区做艺术交流。  地点:广州市荔湾区长堤街信义会馆。南都记者 钟锐钧 摄  与其说信义会馆是一个创意文化产业园,不如说,这是一个藏身居民区中间的低调设计企业办公区。总占地面积48327.8平方米,位于荔湾区的白鹅潭经济圈内,属于“芳村滨水创意产业带”的一部分,从这里往南,还有始建于1950年代的金珠江化工厂改建而成的1850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园VS私密办公区 成败难判  信义会馆,广州首个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创意文化产业园,2005年11月正式运营,前身是广东省水利水电机械制造厂,苏式建筑,开发者保留了厂区内原有86棵大榕树以及厂区内码头的一条木栈道,令工业遗址的肌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  走进信义会馆产业园区,几乎难见游客的踪影。记者从芳村大道转波场后街的门口进入时,门口值班室的一名保安询问了记者的来意,方让记者进入。明显是个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办公区域。  “这里就是过去与现代的融合。”英国时尚品牌XXEZZ在信义会馆有一栋两层的创意工作间,一位在此从事服装设计的广州人说,他来这工作有两年左右了。“这样的工作环境能给人设计灵感。”  记者观察发现,信义会馆内约20多家进驻机构,像古摄影、奥美广告、亚虎文化传播、A&H设计工作室、渔舟晚唱画廊等,大多为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机构。  普通的个体创意工作室暂未见到。租金70-110元/平方米。而一般能赚人气的餐饮、酒吧则更难觅踪影,在这里逛累了也难找到歇脚的地方。除了专程前来拍摄婚纱的新人,以及少量附近散步的居民外,信义会馆内一般很少见到游客。  有关这个有着第一个文化创意园头衔的信义会馆,坊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鲜有人知、鲜有人去,很失败;另一种则认为,设计类企业集聚度高,创意氛围浓厚,很成功。  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97号  T.I.T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广州纺织机械厂,利用原生态的厂区环境,在不改变用地性质、房屋权属及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总投资2亿元对旧厂房进行“修旧如旧”,对周边环境实施整治,临时调整使用功能,改造为T.I.T国际服装创意园。目前,整个园区改造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主要规划为名牌服装的展示、销售区域,开发成高雅的文化环境,建成高端的服务平台及时尚服装发布中心。  全部租出VS真正成功 不画等号  作为被列入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T.I.T,获得了来自政府的多方扶持。据海珠区更新办介绍,T.I.T项目从年先后得到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划拨各类专项资金累计达2015万元。此外,区里各部门,对该项目的立项、方案审批、报建、办理相关证照等工作开辟“绿色通道”。胡锦涛、汪洋、张广宁、万庆良等领导都曾亲临园区进行考察、指导。这种礼待,令市内其他任何一个文化创意园都垂涎。  依靠政府大力扶持,T.I.T于2012年成功打入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产业园区”。园区一期工程已吸引到一批国内外时尚界著名设计师、名企进园发展,包括著名设计师邓达智、刘洋、屈汀南等。园内目前共有72家企业进驻,且爱帛服饰(Mo&Co.法国品牌)、匹克、美思等绝大多数是全国著名企业,带动就业人员3000人以上。经过两年打造,T.I.T改造后租金收入由开园初期的60多元/平方米上升到200元/平方米,目前年租金收入近6000万元,带动相关行业产业链年产值150亿元。已经成为集聚服饰研发、创意设计等高端要素和引领文化时尚的全国知名的创意产业园。  作为首批签约进驻的商家,园内第一间进驻的上市企业,匹克集团将广州研发中心设在园内。“当初就是被这个开放式园区环境吸引。”研发中心事务部经理邓南国表示,T.I.T公司做服装的多,研发和艺术设计类,这跟企业定位比较吻合。比起高楼大厦,开放式的创意园让园内各方之间更有邻居的感觉,偶尔串个门喝个茶,行业间沟通交流,可以获得资源共享,甚至灵感。  “什么叫创意园?不是说建个园区有商家进驻,来个餐厅经营收个租,也不是建栋楼就挂X X产业园,那能叫园吗?只能叫楼。”T.I.T创意园总经理何江认为,提供给社会、产业,给企业,给一些大师、设计师,给他们一个创新的基地,给他们平台,同时通过这个平台去找更多的产业资源、文化资源服务于他们,创意园就要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  “以前大家都会说你这个很成功啊,全部租出去了,其实这个评价我是很不开心的,你只是把我当成一个企业,当成一个房东。”何江表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看重的是有多少文化主体落户在这里,灵魂有多深厚。对于创意园的生存,何江觉得淘汰是任何产品都会面临的一种命运,但是他整个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很阳光的,因为人对创意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  成功标杆VS亲近市民 未能两全  周末进入园区,很少发现市民在此休闲,倒是能常见到模特在此拍片,也有不少衣着时尚人士。市民更喜欢坐在门口长木凳上,很少进入园区深处。有市民称,T .I.T创意园看上去太专业了,穿得普通走进去,感觉有点格格不入,园内的设计工作室有些也闭紧大门,里面仅有两三间餐饮店,不够亲切。  对此,T.I.T创意园总经理何江认为,刚设计好的作品能够跟老百姓面对面对接,可能性不大。他解释,设计是一种创造,等创造形成产品之后,它还要进入商品来体现一个价值。但是,园区内亦设有岭南服饰博物馆,展示屈汀南收藏的岭南服饰藏品,但规模有限。  何江认为由于园区主打时尚、服饰创意主题,所以吸引前来的人群也有所不同,多为白领、老板、设计名流等,来此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做品牌阶段,不是求生存阶段,他们都更注重文化氛围。像首发空间经常做一些慈善,贝塔咖啡就是一个企业老板聚会交流的地方。“如果我这里做得很低端,还真对不住这块地方。”据了解,其实园区内的一些企业也会在一楼设置设计产品,完全对公众开放。部分商户希望,能多以园区名义举办一些活动,搭建平台让园企之间、公司与市民之间多亲近和交流。  地点:广州市先烈东横路60号星坊60创意园一角。南都记者 林宏贤 摄  星坊60坐落于一个交通“死角”,正对出是一座高架桥,后背是铁路线,比邻星海音乐学院,仅有一条单行道贯穿东西。但是,转入惟一的入口小拱门,迎面而来的自由舒适气息,几乎超乎任何一个初来的人的想像。  2007年10月,继信义会馆开园不久,先烈东横路60号这家民营创意园投入改造。这里原是广州市市政机械施工工程公司机修厂闲置的旧厂区,2007年,装修工程承包商林清通过招标拿下这块地,打算在这里盖一个羽毛球馆。但不久即被一帮搞艺术的朋友“撺掇”,随后他决定改成创意园。林清分3次拿下原机修厂2.3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地,投入近千万元用于修建基础设施,保留了旧厂房、办公楼等一切原来的建筑,作为SOHO式艺术聚集区。在未被承租的这一部分厂房,市政机修厂将废弃车床置于此,为这个创意园平添了几分旧工业时代的气息。  据粗略统计,截至2012年底,星坊60园区企业数近50家,营业总值达上亿人民币,缴税1000多万,1000余人在此从业。租金40元-78元/平方米。园区开办之初,面向草根艺术家和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开放,如今仍有不少是艺术家个人工作室和年轻人的创业团队,从事音乐制作、设计创意等行业。“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小汽车出去”,这是园区多名企业主的真实写照。  从去年3月份起,园区专门拨出一期3楼,作为大学生创业园,为来此创业的大学生免除场地费和水电费。目前,这里已吸纳3名创业大学生入园。  4月30日,星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签订的两期物业租赁合同即将期满。林清收到来自市政集团的一纸通知,业主方称将不予续租,要求园内企业在租期满后10日内撤场。  根据广州市三旧办穗旧改复「号同意,该地块已批准为三旧改造项目。有消息称,这里将兴建两栋写字楼和一座变电站。  “文化创意园可以让城市透口气”  ———园内人:朱星海(维斯比艺术机构策展人,知名文化商人)  与方奕第一个进园不同,维斯比艺术机构策展人朱星海去年底才搬进来,差不多是最后一个进园的。当初他看中的就是这里的邻居,这里自由、舒适的文艺氛围,还有相对便宜的租金。他租将近100平方米,才5000多元一个月。来的时间不长,但是,很多国内外的大腕级朋友、合作伙伴,都喜欢来这里做客或谈事,“比超级酒店还吸引他们”。在他看来,写字楼缺乏的正是这种情感。跟出去旅游一样,处在压力山大的北上广,周末可到创意园透透气,这就是文化创意园在北上广存在的最好的理由。“文化创意园对城市有一种透气功能。”  他隐约觉得,文化创意园地被占用,背后可能有发展商推手。北方南漂广州多年的他,认为广州本来发展文化创意园条件得天独厚,老工业旧厂房多。2008年,他曾到大坦沙半岛上,看过一个老糖厂房,非常漂亮,两头又是江,跟朋友说做文化创意园最合适不过,未曾料,不久就听说旧厂房被拆了,地被两大地产商给瓜分了。  走南闯北策展的他,认为广州创意园的短板,是“政府视野局限,缺少一些战略性。”他提醒,现在广州文化创意不仅落后北、上,甚至已落后深圳、杭州,成都、济南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对广州建设有影响的城市非常不利。“去年3个月内我们先后在广州、深圳办同样的欧洲古董钟展,市政府的人态度就明显不同。”  “这里有归属感,不知该搬去何处”  ———园内人:林春园(80后独立艺术家,戏剧导演)  年轻的80后独立剧场艺术家林春园,2500元的月租有时候也会掏不出来,这时,好心的物管人员会对她说,“哎呀,算了,下次吧”。创业艰难,尤其是艺术。“我的工作室刚有了一点起色,就要搬走它”,她想不通。  踩着咚咚作响的木楼梯,爬上星坊60一座两层楼房的2楼,她的直观工作室便在此。画板、水粉颜料、茶具各占一个角落,墙上是她随手写下的日志。她说,自己是一个“流浪的人”,常年在外奔波、演出。星坊60的工作室被她称作“家”,很多创作都在此完成。在这里能找到归属感。广州何处落脚,还是否合适落脚,现时已成为她的头等大事。  “广州为何容不下草根创意园?”  ———园内人:方奕(殿堂文化董事长、广州亚运音乐总监)  清明时节的烟雨天,星坊60一条小道的尽头,方奕靠在公司窗前抽闷烟,望着窗外园区墙头当初自己一手画的涂鸦、一手种的爬墙虎、白玉兰和桂花,向记者诉说着一个“养父即将被赶离儿子”的痛苦故事。  养父VS生父 谁最该走  “我们就是养父,这个创意园的开荒牛,当初这里是一片烂地,我们一手一脚把它搞起来的,就像是自己的养儿,现在生父回来要把它要回去,能不痛苦?”  方奕当过广州亚运音乐总监,曾4次担任博鳌亚洲论坛音乐制作总监。2007年底星坊开园,他第一个进驻。当时,租金才40元/平方米。正是在这个被他称为广州“最草根、最接地气、最纯粹”(几乎没有餐饮店、商店是他的一个评判标准)的文化创意园里,他组建了现在的殿堂文化公司,公司年贡献税收由进园时的10万元级,达到了现在的1000万元级。  “正如陈扬所说,我们艺术家把一块烂地,搞成了旺地,然后政府就收走了,给开发商赚钱发财去了,艺术家只好再去流浪。”他愤愤不平。  沙河街道办的人上月底已来下逐客令,本月底搬走。这块地将改建变电站和写字楼。“地气,人气,财气,都正是星坊60最好时期,而正是最开窍的时候,被掐了。”他说,“这样的地方,少一个,真没有了;高楼大厦,多一个不多。”他们理解政府GDP压力,但他质疑,“为什么非要‘杀心’呢?”  方奕认为,想在广州这里扎根搞文化、搞艺术、搞创意的人,“愣了,怕了”,心很受伤。  北京798VS星坊60 彼保此弃  “北京798几年前也曾提出要拆,民间抗争很大,最终,政府改变主意,现在成了北京文化创意和外地人看北京的金招牌。”方奕认为,这个节点,广州政府要能让星坊60、这块最有草根文化气息的弹丸之地留下来,对广州政府和城市形象都将是一个极好的宣传。  “客人来了,我们请人家去看什么,就看珠江新城高楼大厦吗?看看星坊60,看看红专厂不好吗?”他认为,星坊60自由的氛围,正是广州最需要的。  方奕说,星坊60周边有星海音乐学院、广东歌舞剧院、广州市歌舞团、广东舞蹈学校、广州交响乐团等,政府完全可以把它规划发展得更好。广州地方政府能容得下类似周边沙河服装批发市场这样的杂乱小批发市场,却容不下一个小小文化创意园,在他看来,不可理喻,与北京的对比,高下、诚意立现。  地点: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124号太古仓外。 吴明 摄  太古仓前身是太古仓码头仓库,原属英国太古洋行,始建于1904年。2007年6月,太古仓结束长达一百年的码头装卸历史,迈向转型改造的新征程。在广州市“退二进三”大潮中,太古仓在2009年被改造成文化创意园,由产权所有单位广州港集团投资开发。现主要由8座码头仓库组成,规划用地7万多平方米。  记者调查发现,这里约有60家公司进驻,其中红酒约占30家,中、西餐、咖啡店约10家,服装设计、展销约10家,另外动漫2家,琴行等2家,游艇会3家,其他还有包括家具、玉艺、医药、印染、影像设备等各式公司10来家。  4月3日下午1时许,记者走进太古仓2号仓,这是个几乎全做红酒的仓,但里面空荡荡的,几乎所有的店都锁着门。一位姓马的小伙子告诉记者,“高峰时这里曾有几十家红酒公司,现陆陆续续都搬走了,只剩几家了。”他在记者面前点燃一支烟,叹了口气。  在被定位为“时尚创意园”的4号仓,记者一周内几次到访,墨金玉石工艺公司展销厅都没看到一个客人,只有黄小姐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一张小台前看书。  据记者观察,人气最旺的,非太古仓电影库莫属。餐饮,尤其唐苑酒家等两三家中高档中餐馆人气也相当不错。连一位保安都说,“没什么人,没什么好看好玩的,都是来吃饭看电影的。”  4月8日,广州港集团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斯禄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突然摸着脑袋问记者:“到底文化创意园的定义应该是什么?”  “游艇休闲,算不算文化创意?红酒风情算不算文化创意?电影算不算文化?”陈斯禄神情像是在对记者说话,又像是自己在进行深思考。对于有市民认为太古仓“变味”成餐饮半条街,陈斯禄并不认同。他坚持说,太古仓文化创意园经营很好,还是很成功的。他认为,文化创意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太古仓文化创意园应属广义的文化创意园。  据广州港集团提供的数据,太古仓一期投资约800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5亿元,年产值近2.5亿元“效益很好”。  “结合滨水特性,太古仓码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消费而非创作为主的商业定位。”在回复南都记者的一份材料中,有如此陈述。  太古仓首家进驻企业拟搬离  “没有文化创意,广州只能是一批发市场”  ———园内人:许志华(太古仓第一家文化创意公司FuryAnimals负责人)  第一家进驻太古仓的公司,经历了高潮和失落,如今正在考虑“搬家”。“创意园现已不太创意,性质有点变了。”公司负责人许志华说。  曾经的“温暖”与没有的“后续”  回忆起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太古仓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在他的动漫店里逗留了十几分钟,FuryAnimals的港商老板许志华还是很“温暖”。“(李长春)评价挺高的,他讲话意思是,要努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说只要有想法,就一定做出来,挺受鼓舞的。”  “官员可能忙其他,没有后续了。”说起当下,电话那头情绪明显回落。“以前办手续挺OK的,现在差一点。”  “大领导来后几个月,就是蜜月期,一阵风过了,就过了。”  资料记载,李长春当年到太古仓调研文化创意产业时,还兴致勃勃地与许志华探讨过一个至今令他印象深刻的问题。李长春问,“能不能给创意产业下个简要的定义?”他说,“创意产业就是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中去获取企业发展动力,为企业提供生命力、发展力……”李长春又向他“请教”如何用一句话概括,他说了一句至今仍觉自豪的话:“在万变中求不变,同时在不变中求万变。”  让位于商业的创意产业  许志华说,一提大陆就北上广,但文化创意园一比,广州就完全被比下去了。“没有文化创意,没有品牌,广州只能是一批发市场。”  许志华也很关心红专厂要让路金融城的消息。他说,“广州不是不够繁华,不是没有钱,但赚钱是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要平衡。”他说,作为北上广这个水平上的城市,商贸、文化、艺术,一定要平衡,而文化创意园和文化创意产业正好能满足这个需求。“相比起来,广州(这个平衡)弱了一点。”  进驻广州太古仓,物业公司给FuryAnimals免了首年租金,税收却从来没有优惠,“对待我们(文化创意公司)就像对待贸易公司一样。”  “创意园现已不太创意,性质有点变了。”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城市,没有文化创意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在他看来,不可想像。  因为感觉氛围欠佳,且租金偏贵,税率无优惠,许志华公司正在考虑在今年年底租约期满后搬离太古仓,可能去北京、上海,也可能去佛山。  “太商业了,真的要沉下做文化创意的,做不下去,走一批又一批,里面就永远没有做得厉害的。”“做文化创意,关键是里面究竟有什么人,里面有什么邻居,邻居好、氛围好,不管这地方多远,交通多不方便,都会火起来。”  因为是太古仓第一家,且是李长春曾经关注过,FuryAnimals一旦也出走,会不会对广州太古仓文化创意园带来负面的连锁反应?许志华的回答是“NO”,但理由却耐人寻味———“太古仓已变广州地标了(出名了),但已经忘了是文化创意园,变旅游点了。  “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在价值的天秤上仿佛各踞一端,看似来自完全不同的世界。不过,有产经专家却点明个中相通之处:两者同属于广州发展现代服务业。从2009年开始,在天河员村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名片”定位上的特殊变迁:2009年,广州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提出把员村沿江一带打造成“北岸文化码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样板;2011年8月,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提出在员村建设金融城,打造成广州新名片。  同一片土地,从“文化创意产业”到“金融业”的定位转变,浓缩的其实是城市发展过程的各种纠结。  溯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1998年,文化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司,标志着我国政府正式将文化产业纳入政府工作体系。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比较系统地制定了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这一年,文化产业概念出现在中央的正式文件里。  至于在文化产业中,添加“创意”二字,则很大程度是借鉴了英国人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当时的英国中心城区,遍布工厂厂房和仓库,但事实上,当中的工业都全部转移出去了。加之那个时期的英国,面临高企的就业压力,一批艺术家开始在旧厂房里发展创意产业。  有专家分析,进入21世纪后,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中国大城市,也遇到与英国相似的情况,开始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背后体现的,其实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  迈步: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成立  2009年12月,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顶层设计”上,有了实质性的迈步。  月初,广州文化创意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并揭牌。  月中,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成立。当天,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还前往员村调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分别考察了临江大道南方面粉厂码头、市民活动广场、员村热电厂、红专厂艺术设计公司及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研究部署加快发展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工作。  张广宁还提出,在濒临珠江的员村老工业厂房一带建设“广州北岸文化码头”的设想,力争用5年时间,把“北岸文化码头”打造成广州名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样板。  停滞:政策3年未成系统  不过时至今日,市领导曾经“预告”的创意产业园相关政策,仍未能见到系统地形成。有专家分析,这些政策大多都零碎地分散在各个部门或者不同的领域里,没有形成合力。  比如,在发展动漫产业方面,广州曾率全国之先出台了被称为44号文和45号文的《广州市进一步扶持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快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然而今日,这两份文件均已过5年的期限,失效,且并未有得到更新。  2009年,海珠区出台了《海珠区创意产业基地(园区)认定和扶持办法》,不过,这一范例并没有扩展到全市。对于发展创意产业园,广州至今还看不到专门的、有统领意义的文件。  倒是2010年9月,广州出台的“退二进三旧厂房改造办法”,让不少人揣摩到政府的部分蓝图规划。根据该办法,旧厂房改造后的使用功能限制用作餐饮娱乐,不得用作商品房,鼓励用作时尚艺术设计等创意产业。  办法还规定,改造后旧厂房属于临时建筑,不可办理产权证,但其使用期限可以延长到6年。6年期满后,经营企业仍可以再向规划部门申请延期。  较量:创意产业和金融业之间  近日,红专厂可能要为金融城“让路”的新闻,让许多人联想到,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业”之间的选择取舍。事实上,广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两者都占据重要地位。  2011年5月,时任市委书记张广宁就广州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向珠三角城市介绍经验。其间,他特意强调了“金融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张广宁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批企业通过“腾笼换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包括信义会馆、TIT创意园、太古仓等。201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达到6 .2%.他还说,广州计划打造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  转变:“G D P”导向起作用  2011年8月,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时任副省长宋海担任组长,时任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担任常务副组长。同年11月,该领导小组在广州召开成立后首次会议。  会上透露,广州将打造面积达5 .5平方公里员村国际金融城。范围西至华南快速干线,东至环城高速公路。这个位置,与广州2年多前计划打造的“北岸文化码头”,有相当的重合之处。  2012年12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推介会上,亲自为金融城宣传。会上介绍,预计到2020年,整个金融城G D P总量将达到1200亿元,金融产业增加值将超过500亿元。同一块地,从“文化创意产业”到“金融服务业”的悄然转变,是否体现了政策上的产业重点转移?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尹涛说,不能如此判定。目前广州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都是“热点”。  但他认为,目前政府确实有较为严重的“G D P导向”。“近几年,政府扶持哪个产业,大家就会一哄而上。不少产业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他举例说,比如,之前叫得很响的“光伏产业”,现在又淡下来了。  数字观  目前,广州市共有文化产业园区3 8个,入驻企业约1300家,年产值约200亿元人民币。  2010年,文化产业占广州GDP比重达8.03%,年平均增速超过14%.  2010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达671亿元,占GDP比重6.24%.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尹涛:何为文化创意园广州至今无标准  “我拿到的报告显示现在广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有80多个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尹涛说出的数字较《中国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中发布的40家翻了一倍。快速增长的背后也暴露了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发展存在的不少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园?至今未有标准  究竟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呢?“事实上,广州对文化创意产业园,至今仍没有标准可言”,尹涛说,许多地方挂一个牌子就自称为“创意产业园”,“你又不能不让它这么叫”。  有专家在研究报告中直指,广州市尚未出台市一级的园区认定标准和办法,区县一级也仅有越秀、荔湾、天河和海珠区等少数区县明确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亟需各层面城市规划的适度引导”。  尹涛认为,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标准”,应该涉及园区面积,园区内核心文化产业企业的数量,是否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管理机构等等。“好让人们了解,真正的示范性园区,究竟是怎样的”。  多是“自上而下”存在盲目性  在开发模式上,有专家提出,广州的创意产业园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前者指园区在政府相关政策的策划和引导下形成的。在此种模式下,政府有针对性地引导合适的区域设立有特点的园区,如TIT纺织服装创意园和信义会馆等。  后者指自发集聚而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星坊60文化创意园,由于艺术家的自觉入驻,渐渐地聚集人气,相机配套的服务设施形成,该创意园区就这样产生了。  但总体来看,广州市的实践以自上而下的开发模式为主。“园区大多在区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开发,但由于市级层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各区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引导实践中存在盲目性。”  “二房东”现象偏离最初规划  广州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多是披着文化外衣的写字楼?在尹涛看来,部分园区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创意园的“二房东”现象。“有些企业从国有企业手中,租下厂房,然后分租给不同的商户,靠收取租金为生、盈利”。  尹涛认为,这样分租的形式,缺乏培育创意产业的思路,可能导致园区的发展偏离最初的规划,对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他表示,这是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企业主总是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园区的生存发展,会产生自然的优胜劣汰”。  建议:引入孵化机制融入城市功能  尹涛认为,政府应该明确,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干该干的事情”。“遵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适度方向性的引导。”  他表示,首先要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标准。其次,要落实公共平台建设,如孵化器机制。尹涛说,广州目前的2万多家文化创意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他们和龙头企业之间的悬殊非常大,可以对这些发展得好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园区也是一样。最后,可以引入其他地区企业的总部或者设计环节进入我们的创意产业园,让不同地区间的特色碰撞出文化创意的火花。  尹涛认为,创意产业园的发展也要融入城市功能,和城市功能形成良性的互动。“通过城市功能的改变,产业园自身以及企业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做到好的发展”。编辑:刘泽宇0相关文章高清图集&&|&&头条推荐4月11日,29名渔民被困台山乌猪洲海边,海事渔政深夜启动救援。经6小时努力...今日,一段据称发生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门口的城管暴力执法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毕业旅行做什么?广西小伙子王平安的毕业旅行选择了骑行,他励志用700元骑遍中...今年3月28日发生在高埗的手机店主追贼被刺身亡案,今日有了两大进展:两名涉案...今天小雨不断,路面湿滑,上午11时30分左右,江门恩平市公安局一辆警车经过恩...一名49岁男子昨日晚间10时许,死于深圳南山区桃源派出所坪山社区警务室楼下。...南都网社会频道编辑南都网社会频道编辑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南都网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南都网官方微信用UC浏览器扫一扫收藏南都网手机版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山创意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