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真善美的小世界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和随机网络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动态小世界网络模型及稳定性分析--《吉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动态小世界网络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摘要】:人类历史在不断地进步,科学发展衍生出若干新的概念和领域,如交通网,物联网,因特网等等,而越来越多领域的深入研究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后,便催生出一门全新的学科:“网络科学”。网络科学的起源有很强的实际背景,它最早受益于欧拉论著中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七桥问题延伸出的图论探讨了一系列规则网络的特点和结论。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网络不是那么“规则而完美”的,它们有更加复杂的性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之间,Erd s和Renyi论述了随机图;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Watts和Strogatz创立了小世界网络;1999年Barabási和Albert发现了更贴近真实网络的无标度网络,从而将复杂网络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复杂网络上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复杂网络的传播动力学、复杂网络的同步、演化博弈、复杂网络的控制、复杂网络的搜索、复杂网络的鲁棒性等。本文重点考虑复杂网络的疾病传播。传播动力学是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成果,然而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比如之前在复杂网络上的疾病传播研究都是基于平均场理论,并没有考虑到网络的结构对疾病传播的影响。本文就将结合网络的实际结构,对复杂网络上的疾病传播作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首先综述了复杂网络的分类及网络科学发展迄今为止建立的4个典型模型,包括ER随机网,WS小世界网,BA无标度网以及BBV加权无标度网络。接着介绍了传染病的3个经典模型,包括SI,SIS,SIR模型及其在复杂网络上的传播情况。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引入和研究了动态小世界网络(DSW)上的动力学行为,模型如下:
1.给定网络节点总数,排列成环形。
2.每个节点与其最邻近的个节点连边。
3.网络的连边假设:固定的短程连接和随时间变化的长程连接,短程连接(SR links;short-range)不随时间变化,长程连边(LR links;long-range)在疾病传播时随机瞬间产生。
4.网络中的节点相当于社会网络中的每个人,短程连接相当于一个人与其朋友,同事等的紧密的连接,长程连接相当于一个人移动到某个不常联系或陌生的人的位置,发生一次接触,之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基于动态小世界网络,发现其上的SI模型在不同的长程连接概率下,呈现不同的传播情况:当长程连接概率不为零时,患病人数呈指数增长;而长程连接概率为零时,患病人数呈线性增长。对于其上的SIR模型,本文的研究发现当长程连接概率p满p越大,I*越大。
这些工作为进一步进行复杂网络动力学性质的研究与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O175【目录】:
中文摘要4-6Abstract6-9第一章 绪论9-13 §1.1 网络科学发展概述9-11 §1.2 复杂网络的研究意义11 §1.3 传播动力学与复杂网络11-12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12-13第二章 网络演化模型13-21 §2.1 网络的分类13 §2.2 环形规则网络13-14 §2.3 ER 随机网络14 §2.4 WS 小世界网络14-15 §2.5 BA 无标度网络15-16 §2.6 BBV 加权无标度网络16-18 §2.7 复杂网络的特性18-21
2.7.1 复杂网络的度分布18-19
2.7.2 “标度无关”—无标度网络度分布的平均场解析19-21第三章 传染病模型21-31 §3.1 传染病模型的主要研究概述21 §3.2 SI 模型21-22 §3.3 SIR 模型22-24 §3.4 SIS 模型24-25 §3.5 复杂网络上的 SIS 模型25-31第四章 动态小世界网络(DSW)上的病毒传播动力学31-37 §4.1 DSW 网络31 §4.2 离散时间步 SI 模型的动力学31-33 §4.3 离散时间步 SIR 模型的动力学33-36 §4.4 本章小结36-37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37-38参考文献38-4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42-43致谢4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小帆;刘亚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黎勇;胡延庆;张晶;狄增如;;[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0年Z1期
周华任;马亚平;马元正;陈国社;;[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24期
吴枝喜;荣智海;王文旭;;[J];力学进展;2008年06期
续婷;朱烽;;[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1期
赵明,汪秉宏,蒋品群,周涛;[J];物理学进展;2005年03期
赵明;周涛;陈关荣;汪秉宏;;[J];物理学进展;2008年01期
王波;王万良;杨旭华;;[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涛;黄武;;[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吕洪升;;[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宋兵;;[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张季谦;陈含爽;刘建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王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严谦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魏娟;宋福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黄树林;鞠颂东;董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傅超,刘彦佩;[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俞勤;徐化翔;;[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树文;高琼;;[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耿志勇;;[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李鑫滨;王腊梅;刘仙;;[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李立;;[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张跃;蒋国平;;[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郑新奇;苏艳军;杨光;王淑晴;;[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陈雄辉;;[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王建功;李平辉;谭欢;;[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李勤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李小叶;王红蕾;;[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文博;[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籍艳;[D];江南大学;2010年
徐旭林;[D];南开大学;2010年
杜方;[D];浙江大学;2010年
张建辉;[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高磊;[D];山东大学;2010年
郭迟;[D];武汉大学;2010年
张泽华;[D];云南大学;2010年
沈波;[D];东华大学;2011年
王耀;[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延森;[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二艳;[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周斌;[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高萌;[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姜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孔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柴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贾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鹏;[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张胜虎;[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晟莹;郭强;王文旭;任杰;刘建国;;[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4期
杜丽娟;史定华;陈倩;;[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王龙;伏锋;陈小杰;楚天广;谢广明;;[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7年03期
张培培;何阅;周涛;苏蓓蓓;常慧;周月平;汪秉宏;何大韧;;[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吴晔;肖井华;吴智远;杨俊忠;马宝军;;[J];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吴金闪,狄增如;[J];物理学进展;2004年01期
方锦清;汪小帆;郑志刚;毕桥;狄增如;李翔;;[J];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方锦清;汪小帆;郑志刚;李翔;狄增如;毕桥;;[J];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周涛,柏文洁,汪秉宏,刘之景,严钢;[J];物理;2005年01期
吕金虎;[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泳;马永开;;[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4期
何良明;覃晓;;[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林略;周力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3期
刘涛,陈忠,陈晓荣;[J];系统工程;2005年06期
冯锋;张瑞青;闫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9期
朱海燕;韦忠善;;[J];钦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陆秋龙;;[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陈国荣;鄢萍;彭军;邓菊丽;王琦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田兴玲;刘慕仁;郭俊华;;[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2期
吴小艳;缪雪晴;杨帆;;[J];消费导刊;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梓璇;王铮;;[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吴正平;关治洪;;[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文家焱;黄超;陈黎;;[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张颖跃;杨秋英;陈天仑;;[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陈亮;朱士群;;[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刘慕仁;王静;孔令江;;[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戴琨;汪小帆;;[A];第四届全国网络科学学术论坛暨研究生暑期学校论文集[C];2008年
刘杰;陆君安;;[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周进;陈天平;高艳辉;;[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刘杰;陆君安;;[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敏;[D];南开大学;2005年
龙晓林;[D];浙江大学;2007年
李静;[D];重庆大学;2007年
王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王雪飞;[D];西南大学;2008年
荣智海;[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崔迪;[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史进;[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卢文联;[D];复旦大学;2005年
章忠志;[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东方;[D];山东大学;2008年
张辰鸿;[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王瑞兵;[D];江苏大学;2007年
王俊芳;[D];中北大学;2008年
王晓霞;[D];吉林大学;2009年
曹玉芬;[D];中南大学;2008年
雷宁;[D];吉林大学;2014年
韩红芳;[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王子異;[D];浙江大学;2013年
郭阳;[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基于无标度网络模型的企业销售网络特征分析 
  [摘 要] 本文用无标度网络的理论分析了企业的销售网络和以及中枢经销商产生的原因,指出了企业销售网络具有的鲁棒性,为优化企业销售网络,加快产品从生产车间到市场的周转速度,提供了一个理论参考。
  [关键词] 无标度网络 销售网络聚集度鲁棒性
  一、引言
  复杂网络研究经历了规则网络、随机网络(ER)和复杂网络3个阶段,小网络和无标度网络(scale free network)是两类典型的复杂网络,已有的研究表明,无标度网络具有较大的群集系数和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且无标度网络的节点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节点度分布极不均匀,大量节点拥有少量的连接,而少量节点却拥有网络的大多数连接。现实世界中许多系统都可以用复杂网络理论来描述,企业的销售网络就可以用无标度网络的特性来刻画。
  二、实际的企业销售网络
  企业销售网络通常由制造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构成,在销售网络的形成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实力较强、拥有大量零售商客户的中枢经销商,这些中枢经销商在资金、技术、运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拥有比其他经销商较强的综合实力,占据着生产企业的产品在某地区的较大市场份额;而一些实力较弱的经销商只拥有少量的零售商客户,在某地区占有的市场份额有限。由于制造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分布状况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结构,制造商、各级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代表网络中的节点,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用网络之间的连线表示,各级代理商、批发商和用户在整个网络中的重要性往往由代表它的网络节点在网络中与之相连的边的条数表现出来,相连接的边越多就越重要,这就构成了销售网络。在这里,我们用网络的特性来分析企业的销售网络,由于企业的规模不同,产品性质不同,企业建立的销售网络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多级渠道:厂商――经销商――二级经销商――零售商――者
  二级渠道:厂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
  一级渠道:厂商――零售商――消费者
  0级渠道:厂商――消费者
  若产品是生产资料用品,如大型机械设备、大型钢材等,则是生产商直接到企业消费者。
  三、无标度网络的模型
  首先介绍一些与无标度网络有关的概念
  节点度:与该节点相关联的边的条数,
  群集系数:又叫集群,考虑节点i有Ki条边,使它与其他Ki个节点相连接,如果初始节点的最近邻点是整个群体的一部分,则在它们之间最多有Ki(Ki-1)/2条边连接。Ki个节点之间实际有的边数Ei与总边数Ki(Ki-1)/2之比就给出了节点i的集群系数的值: Ci=2Ei/Ki(Ki-1),整个网络的集群系数是所有节点集群系数的平均值。
  平均路径长度:是指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算术平均值,这一指标反映了网络的连通程度以及物质和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难易程度。
  1999年,Barabasi和Albert在深入研究了ER模型后,提出了现在被普遍称之为BA 模型的无标度网络,该模型用如下两步说明:
  (1)增长:开始于少量节点m0,在每个时间间隔添加一个具有m(≤m0)条边的新节点(连结到已存在于系统中的m个节点上)。
  (2)择优连结:当选择与新节点连结时,假设新节点连结到节点i的概率π取决于该节点的连接度Ki,即π(Ki)=Ki/∑Kj。在t个时间间隔后,模型产生一个有N=m0+t个节点和mi条边的随机网络,随着t的增大,该网络演化进入标度不变状态。其度分布P(k)~K-r。
  BA模型抓住许多现实网络的共同本质,抽象建立成了复杂网络,并且用数学模型找出了其规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新加入的节点是依概率π(Ki)=Ki/∑Kj择优连结到已存在的老节点上,故若新节点的边数为m,其必然要加到m个度数最高的老节点上,则必会造成某些老节点的度数越来越大,即形成极少数的度数非常高的中枢节点。
  四、企业销售网络的特征分析
  1.销售网络中的中枢经销商出现的原因
  大经销商往往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较高的管理水平,从而以产品配送及时、上乘的服务、和良好的商誉赢得更多的零售商从他那里进货;实力雄厚的经销商能够及时为厂家回款,并且可能在财务上向生产商提供一定的帮助,如,分担一些销售费用和产品的地方推广费用且还可以向下线零售商客户提供赊销等等;另外,实力雄厚的经销商还可以在产品上市初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帮助生产商的产品在地方上进行广告和宣传,从而提高产品知名度,因此,生产商也希望自己的产品由此类经销商销售,生产商往往会给这些综合实力强的经销商较多的优惠政策。因此,由于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在整个企业销售网络起到中枢作用的大经销商的出现,“马太效应”产生。
摘自:   
更多关于“基于无标度网络模型的企业销售网络特征分析”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网络模型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网络模型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9:33:4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网络模型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同一演化模型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同一演化模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9|
上传日期: 10:25: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同一演化模型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