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被国家控制住了吗?

埃博拉病是什么引起的&埃博拉病毒宿主是什么
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大千世界]埃博拉病是什么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大的病毒性疾病,病死率高达50-90%。该病起源于非洲和亚洲的丛林中。也叫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尚未确定,最初被认为是啮齿类动物,但实验后很快被否认。实验人员发现,感染病毒后的蝙蝠一般不会死亡,因此推断其传染源为带有病毒的蝙蝠及蝙蝠的排泄物。但这只是推测,是否为蝙蝠还有待确定。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被发现。
埃博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苏丹近赤道西部省和扎伊尔周边地区发现(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1976年6月-9月间,苏丹发现284个埃博拉病毒感染者,117人死亡。在扎伊尔,同年9月-10月间共有318个病例,280人死于该病。1977年扎伊尔有一例病例,1979年苏丹再次出现爆发。
1995年扎伊尔的Kikwit出现了大的流行,315人感染,244人死亡。
1994-95年有1例人类埃博拉出血热及数例黑猩猩感染在科特迪瓦被证实。
在加蓬,埃博拉出血热于1994年首次发现并于96年2月和7月有两次爆发。
2000年秋天乌干达北部出现一次爆发。
埃博拉出血热在几内亚蔓延 病例已扩大至首都
日。在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已经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将要爆发的迹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自日首例感染者病发后,已有80人患病,59人死亡(包括3名儿童)。日已确认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有2人病发身亡。该病已经蔓延到首都,部分地区出现恐慌。[1]
日。在非洲已有759人患病,467人死亡,引起恐慌,世界卫生组织称病毒爆发并未“失控”。
日,39岁医生卡恩是塞拉利昂唯一一位病毒性出血热专家,他在发病前曾照顾超百名病人,是该国抗疫行动的领头人物。卡恩早前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移送至塞拉利昂北部的治疗中心,最终于29日不治身亡,从发病到去世,相隔不足一星期。
一.接触传播
1.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者精液。
2.处理发病和死亡的黑猩猩。
3.医务人员经常因为看病人或者参加葬礼而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
在1976扎伊尔的流行中,每一位病人因为被污染的注射器而感染。
自然宿主似乎被认为存在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雨林中,但仍未发现。已有不同的假说。
目前商业上仍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方法能从血样中检测到特异的抗原或病毒的基因、细胞培养分离到病毒或者检测到IgM和IgG抗体。这些实验都有严重的生物危害必须在最大限度的保证生物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1.抗病毒药物对其无效,包括利巴韦林和干扰素。尽管实验显示,凝固干扰素似乎可以起一些作用,在本来感染埃博拉病毒100%必死的猴群中存活下约33%,但凝固干扰素在人体的效果如何尚未确定。
2.目前没有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埃博拉出血热的康复者的血清也没有太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带来更坏的影响。
3.目前的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如使病毒的侵入最小化,及时补充损失的血小板,平衡电解质,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
1.疑似病例应该与其它病人隔离开来并且执行严格的隔离看护,疑似病例的监测应持续到最后一次接触后3周。
2.和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包括没有穿隔离衣与病人或着被病人污染的器械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应该被严格监测,如一天测两次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3℃应立即住院,严格隔离。偶尔的接触应该处于警惕中,一有发热应立刻报告。
3.静脉输液以及处理、分泌物、导尿管以及吸痰管等高危险的操作应该在严格隔离保护条件下进行。医院工作人员应该有自己的隔离衣、手套和口罩。口罩和手套不能重复使用除非已消毒。
4.及时清理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防止被人接触。因为这些物质中有大量的埃博拉病毒,具有极高的生物危险性。
5.死于埃博拉出血热的人应立即火化。
埃博拉病毒中国有吗?埃博拉病毒蔓延到中国了吗?
大千世界]埃博拉病毒中国有吗:今年3月起始于几内亚的埃博拉疫情至今已有超过1200个病例,造成672人死亡。有越来越多医学专家预言此次疫情至少持续至秋天,这场疫情也被定性为“埃博拉病毒史上最致命性爆发”。
埃博拉病毒中国有吗
30日,中国驻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3国使馆证实,目前尚无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病毒。上述使馆在网站上提醒中国公民关注疫情,提高警惕,切实采取预防措施。
据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邹洋介绍,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2~21天。从现有信息来看,潜伏期的病人没有传染性,一旦发病,病人体内的毒素便会分泌出来,但问题在于发病早期,很多人无法确诊,加大了传播风险。感染埃博拉病毒者的早期症状主要是起病急,有发烧、恶心、呕吐、肌肉酸痛、极度虚弱等典型症状,其病情变化急剧,会造成多个脏器的损伤,最终导致死亡。来自世卫组织的信息还显示,患有此病的男性在病情康复7周后,仍可能通过精液将该病传给性伴。因此,建议男性康复后至少在7周内要避免性交,或戴上安全套性交。目前,针对埃博拉病毒病,国际上有若干疫苗正在进行测试,但离临床应用尚有距离。
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告诉笔者,该病毒此前从未在中国出现过,也几乎没走出过非洲。中国已建立较完善的突发传染病应急体系。武汉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副所长杨占秋说,在预防埃博拉病毒入境问题上,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应在车站、码头、机场等设立检疫措施。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与疑似携带者隔离。有专家建议,一方面,公众应避免前往疫情严重国家;另一方面,在出入境时,我国已有发热申报制度。对从疫情严重地区回国的人,这道关需把得更严格些。
周超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
没见过病毒也能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有两种,中国很早以前就有流行,特别是南方地区,一种病名是流行性出血热,一种是登革氏出血热。虽然那个时候并没有搞清病毒的确切性质,但是采取了三种方式:提高病人的自身免疫力;减轻出血热当时的症状;切断病毒感染的过程。就是凭借这三条,控制住了流行。我国对此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对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中医治疗完成了验收,也就是说,治这类病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层次。我虽然没见过乌干达的此次出血热,但是如果是中医治疗仍然是这个思路。因为中医是根据病人“辨证论治”,掌握病毒的情况更好,在没有掌握之前也仍然能治疗。
陆广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
中医治人,不是治病毒
笔者在中医研究院基础所门诊,见到了正在给病人看病的陆广莘教授,他是1987年我国派往坦桑尼亚的艾滋病中医专家组专家。陆教授说,中国人是从天花、麻疹、鼠疫、脊髓灰质炎等数不清的病毒感染侵犯中走过来的,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一直是中医学为中国人的健康服务,说中医能治疗病毒感染不能算是口出狂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医不是去治疗某种病毒或者细菌,而是治被病毒感染的人,中医始终以这种“不变应万变”的治人之法,迎接新出现的疾病,艾滋病是这样,埃博拉出血热也应该是这样。陆教授还特意指出,不要忽视传统医学的作用,中医是这样,乌干达当地的医学也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程昭寰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
不是“包治”是“能治”
哪个中医专家也不会说“保证治好”,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能治”。因为医生能不能治好,要看到病人之后再说,中医是根据不同的病人对症下药的。但是如果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中医治疗病毒性感染确实不是困难的事情,不仅历史长,而且现在的研究还在发展,比如现在的流感,一直是世界棘手的问题。中医研究院中药所治疗病毒性流感的“正柴胡饮”,是明代一个著名古方,研究者根据现代研究,变成了针对北方地区的流感,它的效果在几次流感中都得到了验证。病毒是现代医学还不能治疗的顽疾,中医能够治疗的意思不是消灭病毒,而是治疗被病毒感染的人,流感、腺病毒肺炎等等都是这样,我觉得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也应该是同样的路子。
埃博拉病毒僵尸图(“活死人”现象的奥秘)
大千世界]埃博拉病毒僵尸图:看过电影《生化危机》的人想必都对其中的T病毒印象深刻,近日,一种恐怖程度类似于T病毒的“丧尸病毒”——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扩散蔓延,全球拉响了警号。
埃博拉是一种神秘的病毒,很多描述恐怖病毒大流行的电影电视作品都曾以埃博拉病毒为题材。那它到底有多可怕?
据资料显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出血热病毒,发病率极快,致死率高达50%-90%,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病毒之一。自今年2月首次确诊以来,该病毒已有超过1200人被感染,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造成了672人死亡,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病毒疫情。
中了埃博拉病毒的特征往往是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更恐怖的是,埃博拉病毒还可能会导致“丧尸之症”,即“活死人”现象。
在许多电影作品中,常出现“僵尸”的形象,其实就是“活死人”。此前,英国的科学家就曾揭秘过“活死人”的真相。因为他们在研究埃博拉病毒时,发现了“活死人”现象的奥秘。
他们称,“活死人”现象就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在连续高烧数个小时后,一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将会陷入昏迷或者昏厥状态,因这一征兆与临床死亡极为相似,所以常被认为这个病人已经死亡。但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这个病人忽然苏醒,并且进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状态,撕咬所有运动的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同时,这种疾病将使得病人分泌大量的唾液,并且引发内出血现象。
但是,在外人看来,这个“忽然复活的死人”嘴角流下了鲜血、眼神变得呆滞,已经变成了一个“僵尸”或者“诈尸”。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据了解,所谓的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死亡率接近90%,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名字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Filoviridae”族的埃博拉河命名。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专家在研究埃博拉病毒热时,还发现了一种类似于“活死人”的现象。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将会陷入昏迷或者昏厥状态,而这一征兆与临床死亡极为相似,所以经常被认为这个病人已经死亡。但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这个病人忽然苏醒,并且进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状态。
这个意识模糊的病人将撕咬所有运动的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同时,这种疾病将使得病人分泌大量的唾液,并且引发内出血现象。但是,在外人看来,这个“忽然复活的死人”嘴角流下了鲜血、眼神变得呆滞,已经变成了一个“吸血鬼”或者“诈尸”。
据悉,“埃博拉”病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这与艾滋病相似。但艾滋病患者一般尚可活上相当长的一段日子,而一旦染上埃博拉病,在经过病毒潜伏期后,先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然后病人在备受几天腹泻和眼睛、耳朵、鼻子出血的折磨后,痛苦地死去,前后往往不到一星期。
埃博拉病毒|伊波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伊波拉病毒(Filoviridae)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今日看点 大千世界]埃博拉病毒|伊波拉病毒(Filoviridae):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因此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归类为最高等级之生物恐怖袭击的武器。被认为是最可怕的威胁公共安全、健康的潜在生物武器。
根据美国科学家于Fort
Detrick和前苏联Biopreparat机构的研究,埃博拉病毒曾在冷战期间考虑作为针对苏联的生物武器。
埃博拉因其致命性强而考虑作为生物武器,但由于病毒孵化期短,很可能在先杀死一部分人之后无法大规模传播。因此有些病毒研究者希望通过结合天花病毒,制造出一种传播范围大、杀伤力强的病毒,作为恐怖袭击武器。
1992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领袖麻原彰晃曾带领40名成员赴扎伊尔,希望获得此病毒,作为大屠杀工具,但最后并未成功。
以下是与埃博拉病毒类似的几种致命病毒介绍: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有高达90%的致死率,在流行地区死亡率1976年为88%、1977年为100%、1994年为59%、1995年为81%、1996年为73%、2001年至2002年为80%,2003年则是90%,2007年平均为83%。
日首次于扎伊尔北边城镇爆发,首位个案纪录为44岁教师Mabalo
Lokela,当时他的高烧被诊断为疑似疟疾感染,并且接受奎宁注射治疗,这位病人每日回医院就诊观察,一周后却恶化为无法控制的呕吐,带血腹泻、头痛、晕眩伴随呼吸困难,并开始自口、鼻、直肠等多处开始出血,于9月18日过世,病程仅约2周。
不久之后,更多病患带着相似的症状就医,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倦、恶心、晕眩等。这些常发展成带血腹泻、严重呕吐和多发性出血,初期传染可能肇因于重复使用用过却未消毒之针筒,后续传染主要则是照顾病患时,在没有适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受到病毒侵袭或传统埋葬前置作业的清洗过程。
苏丹埃博拉病毒
苏丹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首次在苏丹棉花厂工人身上被发现。研究人员指出,这名工人应该是在工厂中或附近接触到到带原生物宿主,但在检测过工厂附近的动物及昆虫后仍一无所获,带原宿主至今仍是未知。
第二个病例是一位住在苏丹的夜店负责人,当地医院用尽所有的方法治疗他都没有效果,最后还是宣告不治。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并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导致病毒传遍医院发生大爆发。
最近的爆发发生于2004年5月。2004年5月,苏丹Yambio县回报20个病例,并有五人死亡。疾病管制局在几天后确认这些病例为苏丹埃博拉,邻近国家例如乌干达、刚果皆增加边界的守卫,以控制疫情。1976年苏丹埃博拉的平均死亡率为53%,1979年为68%,2000年至2001年间为53%,平均死亡率为53.76%。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
1989年11月首次在一群由菲律宾进口至美国维珍尼亚州雷斯顿的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身上发现。此一病毒对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但对人类并没有致命性。
1990年2月,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雷斯顿、德州及菲律宾爆发。1992年及1996年,更多病例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和德州发现。所有感染的猴只出现与猿猴出血热类似的症状。在这两次爆发中,没有任何人类受到感染。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这个品种首先在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公园中被发现。在日,二只黑猩猩尸体在森林里被发现。检验人员发现在心脏中的血液是棕色的且已液化(通常尸体中的血液在死亡十几小时之后就应该完全凝固),内脏外观并没有明显痕迹,肺中充满血液。从黑猩猩身上采取到的组织显示,此病毒与苏丹埃博拉及1976年爆发的扎伊尔埃博拉十分相似。
1994年后,更多死亡的黑猩猩被发现,科学家用许多方法对病毒进行检测。感染的来源被认为是一只被黑猩猩捕食且带有病毒的疣猴。
执行尸体检验的其中一位科学家感染了病毒。她出现了类似登革热的症状并在一星期后被送到瑞士治疗。两个星期后出院,在感染病毒之后的第六个星期完全康复。
埃博拉病毒为何可怕:患者全身孔洞出血 基本没救
埃博拉病毒的结构
据中新社报道,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蔓延的新一轮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又译伊波拉病毒)疫情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国际医疗组织对此使用的形容词是“失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紧急收紧边境,尤其对从非洲地区回国的游客更是加强健康检测。
另据其他媒体报道,已有两名赴非援助的美国人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
一时之间,半是疑问半是恐惧的情绪在人们心中蔓延:埃博拉病毒是什么?它到底有多可怕?
何为埃博拉病毒?
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畔的一处村庄,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病毒正在此地肆虐,一共318人感染,最终280人死亡,致死率88%。
从此,这种高致死率的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感染后会怎样?
人一旦感染埃博拉病毒,起病非常迅急,起初是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则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而外出血就比较可怖了,按维基百科的说法,这种出血是全身孔洞出血,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常说的“七窍流血”之外,身体其他地方的孔洞,比如肛门、生殖器,甚至不小心扎出的小伤口,都会出血,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人体内的器官基本已经坏死糜烂,血液奔流,无孔不出。
人最终死亡也是要么因为脏器衰竭,要么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换句话说就是“流血流干”。
图片大家请自行搜索,比较恶心。
病毒哪来的?怎么传播?
埃博拉病毒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目前还没有确定的说法,医学界只是怀疑它的原始宿主是非洲的一种蝙蝠,感染它的动物也不只限于人,几次疫情爆发中,最先感染的都是其他哺乳动物,比如猴子、大猩猩、黑猩猩、羚羊、豪猪等。
而人感染埃博拉病毒一般都是因为接触了这些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人感染之后,因为人和人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同样借助血液、分泌物等手段,病毒就开始在人类社会蔓延了。
埃博拉病毒可怕在哪里?
首当其冲的是它的高病死率,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是90%,如果你理解不了这有多夸张,那就给你另一个数字作为参考,2003年肆虐中国的非典,它的病死率是7%-15%。
附一张历次埃博拉病毒疫情死亡统计(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而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病死率,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急性症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医学界对它所知实在太少,连究竟怎么来的都还没完全搞清楚,更不要提怎么治,官方说法是“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简言之,没治。
其次,埃博拉病毒的暴发地在非洲,主要是西非。
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呢?穷,并且乱。
比如上面图表里暴发过疫情的国家,刚果、乌干达、加蓬这些,GDP世界排名都在100名之外,而医疗是个烧钱的事情,尤其是基础设施和人才引进,没钱寸步难行,最穷的地方比如部落里,可能连个诊所都没有,身体不舒服最多找部落里的巫医跳一段大神,在这种条件之下,对病毒的防控和病人的隔离,都是极大的挑战。
再看与它们接壤的国家,什么马里、苏丹,都是不安分的主,随时都可能再打仗,一打起来,难民到处跑,往别的国家挤,人口一流动,病毒跟到哪里去,谁也说不准。这些国家的政府控制能力也不行,不像中国,说隔离就隔离,没地方就能马上修医院,而到了他们那,政府很多时候是不作为的,要不然联合国和世卫组织也不会三天两头派人去了,那些到处跑的难民,有时候还会带个把野生动物尸体当口粮,而这些尸体就是最危险的病毒来源。
再次,就是这次疫情的新情况了。
这次疫情的死亡人数已经高达729人,接近21世纪以来的14次埃博拉病毒疫情死亡人数的总和,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家看上面那张统计表就看得出来,这回是第一次出现跨国疫情,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以及尼日利亚,范围之广,涉及的人口之多,史无前例,要知道,尼日利亚的人口是上亿的。
另一方面,还是可以从统计表看得出来的信息是,这次出现疫情的国家以前都没有暴发过埃博拉病毒,所谓“久病成良医”,从来没病过的自然病来如山倒,它们既不具备刚果、乌干达的经验,也有没提前储备相应的资源,这就导致面对疫情的时候措手不及,上手就被打懵了。
最后,回到埃博拉病毒暴发之初,那一次,它屠掉了刚果一个村,没有扩散到更广大的地方,其中一个原因是村里的人并不会跑很远的地方。但现在不同了,交通这么发达,到非洲旅游公干的人这么多,谁也吃不准哪天会有人携带病毒从那边跑回来。这才是亚欧美国家最害怕的地方。
现在来看,政府做的,主要是加强边境管控,监控从疫区返回人员的身体状况,严防病毒入侵。
对于我们民众来说,首先,不要恐慌,世卫组织已经派精锐前往抗击疫情,也没有发布任何旅行或贸易禁令(这是判断疫情严峻程度的重要标志)。
其次,不要传播谣言,什么世界灭亡,全人类死一半之类的都是鬼扯。
再次,注意个人卫生,不明来历的东西别吃,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听医生的话。
最后,大家该干嘛干嘛,好好学习,尽职上班,想知道疫情消息,多上世界卫生组织的网站,有中文版,清楚可靠,可以压惊。
参考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维基百科“埃博拉病毒”词条,中新社等相关报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埃博拉病毒“走出非洲”袭击欧美,只有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提高卫生医疗水平,才可能从根本上扼制埃博拉病毒的蔓延—— 抗击埃博拉:美欧同样责无旁贷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埃博拉病毒已经“走出非洲”开始袭击欧美。从今年3月以来,这一病毒已在非洲夺走4500多人的生命,但直到欧美国家近日出现了埃博拉感染病例,这种致命病毒才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美国本土近来连续确诊3名埃博拉患者后,美国社会立即从“无所谓”切换到“我好怕”模式。在民众的一片质疑声中,美国政府不仅找出了本国医疗系统的漏洞,也意识到必须要对之前的应对政策进行调整。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两名本国护士感染埃博拉,说明国际社会向西非提供更多帮助的重要性,要防止美国出现严重疫情,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住西非的疫情。
欧美国家虽然拥有较完善的公共卫生系统,但仅靠边界防堵,恐无法将埃博拉病毒百分之百地挡在自家门外。加大对非洲国家防控疫病以及经济发展能力的支持,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提高卫生医疗水平,才是抗击埃博拉病毒蔓延的良药。
埃博拉病毒早在近40年前就已出现,但迄今仍然没有有效的解药和疫苗。拥有先进制药工业的发达国家在治疗埃博拉病毒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埃博拉病毒的影响历来仅限于非洲贫穷国家,而对于这种没有购买力的市场,唯利是图的制药企业根本不愿投入资金研发产品。
目前,西非国家在抗击埃博拉所需资金、人员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巨大缺口,但国际社会的援助行动严重滞后。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9月16日宣布,全球抗埃行动半年内需要总额9.88亿美元的援助,但迄今为止,为此设立的官方基金只收到了2000万美元的援助承诺,而实际到账的金额甚至才只有10万美元。
中国高度重视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向西非疫区国家累计提供价值2.34亿人民币的援助,向非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各提供200万美元现汇援助,并派出近200名医务人员赴西非国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意大利出席亚欧峰会期间宣布,中国将再向西非疫区提供新一轮总额至少1亿元人民币的援助,还将再派出几十名专家。
非洲媒体高度评价中国政府的这一雪中送炭之举。全非洲网刊文说,在抗击埃博拉的全球斗争中,中国始终站在最前面。中国不仅提供了现金和物资援助,还提供了最急需、最宝贵的人力资源。非洲国家尽管遭到病毒的袭击,却知道中国兄弟在与他们并肩作战,这是中非友谊的证明,也是中国责任心的展示。
欧美国家的教训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那些尚未被感染的地区必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对本国医疗卫生系统应对埃博拉的措施和能力展开自查自测,并对民众开展科普宣传,同时防止盲目的恐惧情绪蔓延。此外,发达国家也必须在援助西非国家方面拿出切实举措。
目前,埃博拉疫情仍没有被扼制住,而且登陆了美欧。因此,作为地球村的成员,任何国家,尤其是美欧发达国家需要在抗击埃博拉方面承担起相应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孙萍)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美科学家称埃博拉病毒或已变异
本文导读:埃博拉疫情最新消息,一位美国科学家称,埃博拉病毒或已经发生变异,因此,才无法控制。因为这种变异的病毒传染性更强。
  埃博拉这个词从今年开始已经被更多的人熟悉,因为今年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涉及的范围很广,被感染的人数也很多,现在全球正在严格进行防控,希望能够尽快控制住这个疫情的发展,从西非到美洲,从亚洲到欧洲,人们对这种都在采取措施,各国都在对这种疫情进行严密的监控。
  但是,尽管这么多国家伸出援手,但是埃博拉病毒依然在西非大地肆虐,一位美国科学家称,埃博拉病毒或已经发生变异,因此,才无法控制。因为这种变异的病毒传染性更强。目前,英国美国都派人前往,进行军事封锁,防止疫情的蔓延。
  现在病毒变异的很多,是因为人们大量的使用一些抗生素,病毒也是适者生存,如果它们抵抗不了抗生素就会,而同时如果它们能够战胜抗生素就要变异,埃博拉病毒的变异就是这样的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因埃博拉病毒死亡人数已超过4500人,累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可能超过9000例。其中,西非三国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受影响最为严重,当地众多社区成为废墟、数千孩童沦为孤儿、百万民众食不果腹。可谓是民不聊生,这给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儿童带来空前的灾难。
  但是,埃博拉病毒持续了这么久,都没有办法控制,而且还在不断的蔓延,现在已经从非洲传进了美洲,美国的民众而因此变得恐慌,尽管总统一再强调要沉着,但是,疫情的快速蔓延,实在是让人们心有余悸。
  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而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的寻找原因,是否此前几个月里人们是否低估了疫情?初期的疫情防控力度是否不足?此次疫情在西非已持续约5个月,但直到七、八月间才开始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8月28日发布的《埃博拉响应路线图》提出,在6至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在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传播,防止国际扩散。该路线图预测,埃博拉病例的累积数量&可能超过2万&。
  这个预测已经预示着将有更多人感染埃博拉,但是这个预测过于保守。近来世卫组织有关的研究人员正在以各种方式修订预测。10月14日,世卫组织相关人员表示,埃博拉疫情仍在西非地区持续蔓延,如果未来数月内疫情响应措施不能升级,疫情重灾区每周新增病例数可能会在今年12月初达到5000例至1万例。这一表态是迄今世卫组织给出的最严重的预测结果。
  下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对抗这些已经变异的埃博拉病毒,尽早还给西非乃至整个世界一个的环境。(责任编辑:邱天华)
新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博拉病毒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