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病不管理平均少糖尿病能活多少年年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慢病管理健康促进【PPT】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慢病管理健康促进【PPT】,慢病养生ppt,艾滋病ppt,扬州慢ppt,糖尿病ppt,预防艾滋病ppt,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艾滋病小斗士ppt,声声慢ppt,ppt打字慢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4:51: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慢病管理健康促进【PPT】.PPT
官方公共微信健康管理的当务之急是慢病管理0507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5页免费59页免费74页免费2页¥1.003页¥3.0010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15页3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2页免费30页1下载券93页7下载券18页7下载券49页7下载券
健康管理的当务之急是慢病管理0507|黄​建​始​教​授​演​讲​稿​-​健​康​管​理​的​当​务​之​急​是​慢​病​管​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慢病防控新解读_新浪健康_新浪网
慢病防控新解读
  新闻背景
  4月16日,由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应对慢病我们再行动”。会上,主办方还联合健康时报等多家媒体推出慢病健康教育专家大讲堂,刘力生、胡大一、洪昭光等专家与公众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势利眼――“暴发户”家是重灾区
  “原来慢性病也挑人的啊,同情穷人,少惹富人,就是看不惯‘暴发户’”,在一个分会场,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个听众嘀咕了这么一句。这可不是他自己总结的,而是与会专家们的一致观点。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在会上透露,我国现有慢性病确诊患者2.6亿人。说起这个数据,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说,现在慢性病发病率最高的不是在大城市,也不是在最穷的偏远山区,而是城乡接合部。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城市的经济水平很高,人们的健康观念比过去进步很多,偏远穷困地区虽然经济水平很低,但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仍旧是粗茶淡饭。而在城乡接合部,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饮食上大鱼大肉太油腻,上网喝酒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已经出现,再加上人们的健康意识没有及时跟上,慢病高发自然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一现象,刘力生教授坦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个阶段,城乡接合部以及经济发展的农村,将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正因为注意到这个现象,刘力生教授透露,近期她们挑选了一批位于城乡接合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的就是培训社区医生,再让社区医生去开展人群中的慢病干预。
  这种规律不仅在我国存在,放在国际上也一样通行。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副所长张新华跟大家说了这样一个现实: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的不是在最穷的国家,也不是最富的国家,而是中等收入国家。
  坐在张新华教授旁边的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向红丁教授听了之后连连点头。他说,过去20年慢性病发病率最高的是中亚,尤其以中国最为显著,这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都增加了慢性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未来20年,慢病的高发病率将不是中国,而是拉丁美洲国家,因为如今拉丁美洲的经济起飞,将走很多发展中国家走过的道路,慢性病的高发在所难免。
  对于那些生活水平提高的人们来说,上述专家呼吁,生活上脱贫,千万别忘了让身体也脱贫。
  靠领导――“老大”一管就不难
  如此高的发病率,谁来防治慢病?这次大会上,专家们呼吁患者自己做好生活方式的管理。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教授说,要想降低慢病发病率,在没发生慢病前,从饮食、运动、体检等各方面做好一级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这一级预防的工作,一方面是患者自己要重视起来,另一方面,如果慢病人群所在的集体如单位和所在地区的&“老大”(领导)能把慢病的一级预防工作管起来,成效是非常大的。
  洪昭光教授的话刚说完,坐在台下的一名来自美国爱心基金会的女士站了起来,她说她一直在中国开展慢病防控的工作,不过她发现,虽然预防为主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但在基层,特别是在农村,慢病的预防工作一直开展得不理想,现在,她似乎在会上找到了答案。
  “慢病防治是个老大难问题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洪昭光教授想起了原来下基层遇到过一个事情。有一年他去一个地方调研,发现这个地方两家工厂的员工慢性病情况非常有意思,一家工厂患高血压的工人特别多,时常出现员工心肌梗死等事件,而只有一街之隔的另一家工厂的职工却很少有高血压,且从没出现过心肌梗死这样的心血管事件。这引起了洪昭光教授的极大兴趣。
  后来经过了解才发现,之所以另一家工厂员工的高血压员工少,并不是“风水好”,而是这家工厂的厂长自己患了高血压,是个高血压老病号了,所以对高血压特别重视,每年对工厂医务室给予极大支持。从食堂限盐,到员工血压监测,都做得非常好。洪昭光教授说,用那个厂长自己的话说就是“因为我是高血压,我知道高血压的危险,所以不希望我的员工都跟我一样,每天吃药,提心吊胆,过得那么痛苦,不然也影响自己厂子的工作效率。”
  说到这,洪昭光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到单位和企业领导,大到省市的领导,以至于国家领导,如果都能把慢性病防治当成抓生产,抓GDP一样重视起来,我国的慢病防治情况肯定会大不一样。
  “确实是这样,只要领导重视,慢病防控可以有不一样的效果。”向红丁教授插话了,他说北京某家著名医院,前任院长非常重视控烟,因为抽烟是慢性病高发的独立因素,所以这名院长要求所有职工不能在医院吸烟。由于院长带头不吸烟,上行下效,医院控烟工作做得很好。
  一次,院长带着人在医院找烟头,找了一整天,一共才找到了276个烟头,这对日均门诊量过万的医院来说非常了不起。不过老院长退休后,新任院长却是个老烟枪,所以没有继续控烟工作,对于医院抽烟没有反对也不支持。没多久,向红丁教授再去这家医院,发现医院后院里,厕所里,布满了烟头。
  “慢病工作不解决,一切都等于零。”刘力生教授说,根据我国慢病规划,到2025年,要求没有控制好血压的人群比例降低25%,这对于我国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当然也离不开“老大们”的推动。
  比如在英国,政府就扮演着全民限盐“带头大哥”的角色。政府通过与食品企业协商,强制性地逐步降低加工食品中盐的含量,并通过大力宣传,在全民中普及控盐意识,目前英国人日均盐摄入量已经较十年前下降了1克。
  学芬兰――藏在黄油面包里的冠心病
  慢病多是源于不健康生活习惯的日积月累,有时候甚至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芬兰三十年控制慢病的成功经验,成了大会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据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和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马吉祥等介绍,三十多年前,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曾高达约500/10万,在世界上数一数二。那时,胆固醇含量极高的黄油抹面包几乎是芬兰人早餐的不二选择,而高胆固醇正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冠心病,芬兰政府用尽浑身解数,如说服人们少吃黄油面包;在对心脏健康有益的食品上印“心脏优质选择”的标签;还推动限盐计划。
  通过三十年努力,芬兰人的饮食习惯渐渐发生了改变。黄油面包已不是早餐必选;超过50%的消费者会选择印有“心脏优质选择”标签的食品;盐摄入量较之三十年前减少了1/3。而努力的回报也是丰硕的――芬兰人冠心病死亡率下降到100/10万多一点,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男性平均舒张压从95mmHg降为82mmHg,女性由92mmHg降为76mmHg,脑卒中死亡率也随之由60/10万降到了15/10万~20/10万之间。
  “在全民层面上,一个小小的改善就可以带来巨大的收获。平均少吃一片黄油面包,血压降低一毫米汞柱,对于减少全民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都有巨大的贡献。”霍勇说。
  中国有也相似的例子。几十年前,中国人危险性较高的出血性卒中比例远高于欧美,霍勇回忆,那时有专家怀疑是中国人基因问题。但随着饮食习惯和卫生设施的改善,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脑出血占卒中比例现已降至与欧美相似的8%左右,驳斥了基因缺陷说。但该比例在湖南仍高达50%,这一方面与其卫生条件相对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湖南人又咸又辣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调心态――慢病最怕“自己吓自己”
  在赵本山小品《卖拐》中,忽悠也能把正常人给弄瘸了。这次大会上,专家说,在慢性病治疗中,“卖拐”真能把人吓出病来。
  刘力生教授说,除了环境和饮食等缘故,焦虑、抑郁等心理都助长了高血压的发病率。所以门诊中,有时候医生会心的一个微笑就是最好的降压药。
  向红丁教授说,目前我国有两亿五千万人血糖不正常,糖尿病的高发原因,除了体力活动减少,热量摄取过多等,还包括心理应激增多,他一直倡导的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中,第一驾“马车”就是“教育心理”。“没有得糖尿病之前,心理要放松点,得了糖尿病,也不要紧张,既来之则安之,这样有个好的心态,不要自己吓自己,既能防病又能治病。”&
  中国老年协会心血管分会会长胡大一教授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患者,做了支架以后,每天总是疑神疑鬼的,担心这害怕那,吃又不敢吃,喝又不敢喝,动又不敢动,好像支架成了一个枷锁。
  说起这种现象,胡大一印象很深的是,他曾经遇到一个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一天到晚总是担心支架会掉出来,“医生可能会觉得很可笑,但这是患者中真实存在的,如果换位思考,也许医生也不难理解患者的心情了。”而这样的担心却并不利于患者的心脏康复。
  “装支架是为了让你生活更美好的,不是增加心理痛苦的。”胡大一教授说,事实上,慢性病人的康复和后期保健,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正因如此,他开展了“双心”门诊,目的就是解决心脏病人的心理问题。“我做双心门诊18年了,这个让我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因为我把患者心中的‘拐’给拿掉了。”
  精彩语录
  1、慢性病发病率最高的不是在大城市,也不是在最穷的偏远山区,而是城乡接合部。
  2、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的不是在最穷的国家,也不是最富的国家,而是中等收入国家。
  3、如果慢病人群所在的集体如单位和所在地区的&“老大”(领导)能把慢病的一级预防工作管起来,成效是非常大的。
  4、这家工厂的厂长自己患了高血压,是个高血压老病号了,所以对高血压特别重视,每年对工厂医务室给予极大支持。从食堂限盐,到员工血压监测,都做得非常好。
  5、小到单位和企业的领导,大到省市的领导,以至于国家领导,如果都能把慢性病防治当成抓生产、抓GDP一样重视起来,我国的慢病防治情况肯定会大不一样。
  6、北京某三甲医院,前任的院长非常重视控烟工作,要求所有职工不能在医院吸烟。由于院长带头不吸烟,上行下效,医院控烟工作做得很好。
  7、新任院长自己是个老烟枪,所以没有继续控烟工作,对于医院抽烟没有反对也不支持。没多久,向红丁教授再去这家医院,发现医院后院里、厕所里,布满了烟头。
  8、通过三十年的努力,黄油面包已不再是芬兰早餐的必选。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会选择印有“心脏优质选择”标签的产品;芬兰人的盐摄入量较之三十年前减少了1/3。
  9、脑出血占卒中比例在湖南仍高达50%,这一方面与其卫生条件相对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湖南人又咸又辣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10、在2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4成以上的人都有高血压,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患高血压,除了环境和饮食等生活方式的缘故,现代人焦虑、抑郁等心理都助长了高血压的发病率。
  11、“装支架是为了让你生活更美好的,不是增加心理痛苦的。”胡大一教授说,事实上,慢性病人的康复和后期保健,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因如此,他开展“双心”门诊,解决心脏病人的心理问题。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每10个死者中8个死于慢病 “五限”行动远离慢性病
核心提示:在我国,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井喷态势,每10个死者中,就有8人因慢病而死。
  目前,在我国,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井喷态势,每10个死者中,就有8人因慢病而死。除遗传因素外,慢病最大的致病因素就是不良生活习惯。要管好国民健康,国家只有以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去积极“治疗”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才能达到促进国民健康的目标。  限盐  饭馆争推少盐餐  韩国人摄入过多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发病率位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首位,、和心脏疾病患者猛增,这些都与高盐饮食有直接关系。根据韩国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韩国人平均每天钠盐的摄入量达到4831毫克,是世卫组织建议量(平均每天不超过2000毫克钠盐)的2.4倍。  韩国饮食文化中各种汤类比较多,而汤中盐含量都比较高,典型的就是汤。再以韩国人夏天最喜爱的参鸡汤为例,平均每份的含钠盐量为4500毫克,几乎是世卫组织建议量的2倍。很多韩国人还喜欢“汤泡饭”的吃法,无形中会摄入大量盐分。韩国人饮食中常见的小菜也是含盐大户。韩国消费者院10月下旬公布的调查显示,在超市中出售的含钠盐量超标,每100克泡菜的含钠盐量平均为643毫克。为了身体健康,韩国一些餐厅引入“钠盐等级制”,并将泡菜分为“咸”、“普通”、“低盐”三大类,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健康泡菜。  为培养国民的低钠饮食习惯,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于2012年3月正式牵头成立了“韩国减少钠盐运动本部”,设立了到2020年将韩国人食盐摄取量减少20%的目标,并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从今年7月起,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开始在全国各地规划“减盐特区”,规定特区里的餐厅提供低盐食品,主要出售切面、疙瘩汤、打糕牛排等,并用锅巴水和果汁等替代以往的汤食。食品医药品安全厅决定在首尔等地选出135家提供低盐菜单的餐厅,并授予这些餐厅一面招牌,写上“提供低盐食品的健康饮食店”。食品安全厅还积极发起少吃盐运动,呼吁大家在家吃饭时“一日三餐,至少一餐不喝汤”,还倡议把每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无汤日”。  韩国各个地方政府对减盐运动也非常支持。大田市从今年3月起对下辖的市政府、警察厅、图书馆、邮局等单位提供“减盐盒饭”,为全民减盐做出示范。京畿道则重点对幼儿园饮食的含盐量进行测定和管理,超量的幼儿园被要求限期改正。浦项市则在传统市场积极展开低盐宣传和教育活动。  限饮料  含糖饮料卖不动  美国人超重比例高众所周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喝含糖饮料太多。据统计,48%的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1杯甜碳酸饮料,其中28%的人每天摄入量为1杯,剩下的20%每天喝饮料超过两杯。健康专家认为,每天一杯饮料的摄入量都多。  鉴于美国经常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甜饮料的危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甜饮料对健康的影响。美国政府近年来也屡出措施,收紧甜饮料销售政策,从限制在学校和校园周围卖,再到纽约限制大瓶甜饮料上市。美国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也极力推动禁止销售大杯含糖饮料政策,以减少纽约的率。目前,美国仍在出售的软饮料中,有45%都是零热量,每份饮料的平均热量相比1998年减少了23%。  美国健康基金网站实时更新健康新闻,向民众普及健康知识,鼓励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多曾经甜饮料免费续杯的快餐店,也把套餐里的饮料改成了纯果汁,以减少糖分摄入。  限酒  酒价高了,住院病人少了  在欧洲乃至全球,英国堪称“最能喝”的国家之一,人口不到7000万的英国,平均每人每年喝下去的啤酒有775品脱(英制1品脫,相当于 568.26125 毫升),人均年消耗的40度以上烈性酒,大约在15.5立升。这样的“海量”也给英国的公共医疗开支带来无法掩饰的“内伤”。为此政府一直尝试各种限酒的做法,改善民众健康。  英国人爱喝酒的最大原因是,在英国,相比其他饮品,酒一直卖得都不贵,相当于3个酒精单位的罐装啤酒只需要70便士,这比一瓶矿泉水在当地卖得都要便宜。这导致英国街头一到深夜就有不少酩酊大醉的人。  在英国,医院急救车每次出行的成本在200英镑,而每天在街头疾驶的急救车,多数抢救的都是分散在街头的酒鬼,为此英国纳税人每年要多花3.7亿英镑。酗酒还容易引发治安问题。英国社会各部门每年为了应付这些问题,总计花费达到170亿到220亿英镑。  今年3月,首相卡梅伦正式宣布一项法案,为酒设置最低价。英国政府表示,这不仅是为了打击豪饮文化,也是希望国民能有更健康的体魄,同时也能为英国的医疗开支节约不少。卡梅伦颁布了强制取缔酗酒的法令后,多项民调显示,英国人的酗酒问题有舒缓,驾驶的记录减少了1/3;以往医院住院患者中约有3/4的人是由于饮酒习惯导致慢性病发作的,法令实施后,这个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但英国议会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席德雷尔呼吁,政府应陆续出台更多酒精管控政策,以改善公共健康状况。  限烟  “烟警”分片执勤  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的数据显示,德国成年人中有1/3是烟民,青少年吸烟的比例是1/8。很多烟民患有口腔、呼吸道,甚至癌症等慢性疾病。每年治疗和请病假的花费少则数千,多则数万欧元。  为帮国民戒烟,德国下了狠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烟警”。2007年开始,德国开始实行《非吸烟者保护法》,禁止在学校、餐馆、酒吧等公共场所吸烟。从那时起,德国各市纷纷设立“烟警”队伍,隶属于秩序局。一般每个秩序局都有几十名“烟警”,分片设立执勤小组。他们都配备有对讲机、照相机等,方便在发现违规、违法情况时进行拍摄取证或与同事进行沟通。  科隆的“烟警”斯泰巴赫告诉记者,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巡逻,重点对象是火车站、餐厅、咖啡馆、商场等公共场所,有时也会穿便衣执勤。如果他们看到有人在这些场所叼着香烟,先会毫不留情地让你掐掉香烟,然后再撕下一张“违规吸烟”的罚款单。吸烟者第一次违规罚款35欧元,最高罚金可达2500欧元。如果餐厅场所没有贴出禁烟标识,也会受到高额罚款。他们特别关注青少年吸烟者,看到青少年吸烟,会上前查证件。青少年违规,家长要连带受罚。  为了促进民众戒烟的成功率,德国还举行了多次“戒烟奖励行动”、戒烟培训班、戒烟旅游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德国12~17岁的烟民下降了一半,18~25岁的德国人吸烟率10年来也下降近10%,因吸烟环境引起的等疾病的发病率也大幅度降低。  限快餐  教孩子不吃垃圾食品  日本街头,不乏各类快餐店,除了麦当劳、肯德基,还有不少欧洲快餐店。与日本的传统饮食相比,这些快餐高糖、高盐、高热量,对健康非常不利。
  在日本,饮食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很受重视,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基本课程。2005年,日本就将食育写入了法律——《食育基本法》,对食育的重视更是与日俱增。学校的食育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具有五方面能力,包括选择食物的能力,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培养味觉的能力,了解食物生长方式的能力和烹调营养食品的能力。  日本传统料理“和食”以米饭、鱼和蔬菜为主,营养丰富且低热量。在日本的学校里,提供的通常也是 “和食”:主食为米饭,两种菜(一荤一素),一碗豆腐酱汤,外加一小盒牛奶,一份水果。日本从小学到中学,在每次家长会上,老师都尽量鼓励家长给孩子多做“和食”,减少带孩子出去就餐的次数,并将去快餐店的次数限定在一个月两三次以内。  在日本,学校、政府、媒体都在倡导健康饮食,将快餐店的食物缺点反复宣传,广而告之。所以,很多快餐店为了生存,不得不研发低糖、低脂的健康餐。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承担17项职责女性药品安全意识更强人均多报销7200元绝大部分为三甲医院一患者患者病情危重
专家呼吁改变消费观念51批次样品总体质量情况良好更多比例的患者发病早于40岁数据资源或成关键突破口
[] [] [] [] [] [] [] []
杜甫死因或是糖尿病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长期坐姿不良会导致腰肌劳损发病率增加…… []
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的饮食含有五大…… []一句话就是保持干爽,不单单是宝宝自身的干爽,生活…… []
保护肝脏健康,远离脂肪肝…… []皮肤传染病不要自行用药,脓包疮莫当成“痱子”…… []
夜间长期睡眠不足8小时,会导致肥胖,记忆力与免疫力也会下降。同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化等多种病症的发病率将大大增加。文山:开创特、慢病门诊管理创新之路
... 作者:何仕高 来源:文山州医保中心 浏览次数:0
  文山州不断创新职工特殊病、慢性病门诊管理办法,探索出了&集中审批&、&选点就医&、&手册管理&、&即时结算&创新之路,较好解决了&人员增长控制难&、&基金监管难&、&费用报销难&等三难问题,实现了&医、保、患&三方共赢目标。
  1慢、特病门诊改革历程
  1.1明确病种界定
  为解决特殊病、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而带来的经济困难,2002年1月开展了特殊病、慢性病门诊报销工作,对特殊病、慢性病进行界定,确定了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等5种特殊病,明确了癫痫病、冠心病等14种慢性病,2011年新增4个慢性病种,慢性病种达18个。目前全州特、慢病人数这12274人,其中:特殊病人1255人,慢病人11019人,占参保人数的7%。
  1.2改变结算方式
  2002年12月以前,特殊病、慢性病门诊实行定额结算,年内记一次住院起付线300元,年内最高报销3600元,年末实行手工集中报销。由于管理办法不完善,几乎每个患者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完最高支付限额。2011年在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不变的情况下,实行选点就医购药,年末手工结算,日实行当月申报,次月享受待遇,按月报销,现场结算。
  1.3完善管理办法
  日起&实行集中审批、采用手册管理,推行选点就医&管理办法。实行集中审批:根据患者申请,结合医院提供的检查报告单、病情证明,查阅查看相关检查、诊断、治疗资料情况,对照申请病种进行集中讨论审批。采用手册管理:印制了《文山州城镇基本特殊病、慢性病门诊管理手册》,制定了特、慢门诊医疗费用报销管理办法,实行看病就医登记制度。患者看病购药,必须有医院或药店签字、患者签字、经办机构审核确认方能报销。推行选点就医:采取患者自愿选择的方式,在一个年度内,患者选择1家二级以上的定点医院,2家定点零售药店作为自己看病购药的定点,超出自选定点的门诊费用不予支付。从日起不再允许到药店购药,特殊病门诊只能选择二家二级或三级作为门诊定点。慢性病门诊只能选择二家定点医疗机构(一级一家,二级或三级一家)作为年度内慢性病门诊定点,并维护到定点信息系统管理,年度内不允许变更。
  1.4实行即时结算
  从日起实行慢、特病门诊报销 &即时结算&。患者在全州范围内选定的医疗机构看特、慢病门诊,只需要出示特、慢病登记手册,在医院端口调取特、慢病人信息,就可以刷卡结算。统筹区外发生的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由个人垫付后于当年12月15日前到参保地医保中心审核报销。
  2门诊改革取得效果
  2.1患者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集中审批,进一步规范特、慢病审批管理,增加审批透明度、增加监督环节,规避了以往&检查报告单&说了算、&医生&说了算的弊端,有效遏制申报即批、即报即批的不合理现象,体现了医疗公平。以2012年为例,申报特殊病310人次,通过集中讨论审批通过238人,不予审批72人次;申报慢性病3230人次,审批通过2614人次,不予审批616人次。通过严格审批程序,层层把关,2012年特、慢病增长11%,与2011年以前的平均增长率19%相比,下降8个百分点。按照2011年特、慢病管理人均费用2261元计算,审批不予通过688人,年减少统筹基金支出156万元,有效遏制特殊病、慢性病人不合理增长。
  2.2基金不合理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取消特、慢病门诊药店购药权限,采取&即时结算&,实行按月结算,过期作废等办法。患者在药店以药换药、以药易物、年末突击开药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从最高支付限额看,达到封顶线3600元的人数分别从2011年的867人下降到2012年的188人,2013年的81人。从人均费用情况看,人均费用由2011年的2261元下降到2012年的1741元,2013年的1631元。以2011年人均门诊支出为标准,人均少支出630元,全州一年可以节约统筹基金支出773万元。
  2.3实现了&医、保、患&三方皆赢
  推行选点就医,给医疗机构带来收益。规定不再允许患者到零售药店购药,特、慢病患者的门诊医疗消费集中在定点医疗机构,增加了医院就诊人次。以2013年为例,全州2300万元的门诊医疗消费全部落脚在266家定点医疗机构,为定点医院带来了收益,提高了医疗机构服务积极性。
  实行现场结算,提高工作效率。以2013年为例,特、慢病患者看病购药8.5万人次,经办机构根据网络上传数据进行实时审核,8.5万人次平均分散到每个月进行审核,按月结算,大大减轻年末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8.5万人次特、慢病门诊费用都集中到年末报销,仅有15天的审核时间,是不可能完成近200万张的门诊医疗发票审核工作。每个经办机构必须安排2至3人进行集中审核,所需时间大概2至3个月,经办机构加班加点不说,还让患者等得着急。
  实行现场减免,降低报销成本。特、慢病患者门诊看病购药现场刷卡结算,报销成本几乎为零,患者不在为长期垫付资金、年末往返报销、平时医疗单据保管等诸多繁琐事情而烦恼,结束了报销医疗费&跑腿时代&,赢得了特、慢病人的好评。
  3存在问题
  3.1异地门诊报销有待完善。由于受区域及网络的限制,统筹区外患者购药目前只能实行年末寄往属地医保进行报销,不仅增加异地居住患者报销成本,同时增加审核人员工作量。
  3.2医疗机构就诊压力加大。由于特殊病、慢性病门诊都集中到医疗机构,增加了医院门诊就诊压力,特别是选点人数较多的大医院,患者&三长一短&现象得不到有效解决。
  3.3部分医疗机构备药率不足。由于受基药采购的影响,部分医疗机构药品配送不及时,导致药品备药率不足,给患者购药带来不便。加之只能到定点医院购药。部分患者以药易药、以药易物得到遏制,意见较大。
  4特、慢病门诊管理的思考
  4.1积极探索异地门诊管理办法。借助住院实现异地结算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系统管理软件,实现统筹区外异地看病就医现场结算,推进异地就医看病购药&即时结算&工作,尽可能地减轻报销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2开设医院门诊购药绿色通道。对选点人数较多、就诊量较大的医疗机构,要开设专门的特殊病、慢性病服务窗口,为特、慢病患者开设绿色通道,专门服务特殊病、慢性病患者,解决购药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加强对医保经办、定点医院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加强规模较小、系统不完善的定点医院经办人员培训,提高办事效率,分流部分大医院门诊就诊压力。
  4.3切实解决备药率不足的问题。针对部分医院备药率不足的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经患者申请,医保中心同意,患者可以到药店购药的灵活处理办法,切实解决选定医院无药而影响患者治疗的情况。
您现在浏览的是
官方网站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收藏我们的网址 中国医疗保险 拼音首字母+.com
相关 文山 之路 管理创新 文章推荐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医保在线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得了糖尿病能活多少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