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果敢人,对克钦与果敢跟死老缅的战事不有什么兴趣,我昨天在百度查了一下,缅甸士兵在中国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中华民族一脉漂泊的果敢人
&&&&第一部分:歧路漂泊果敢人
  缅甸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末大量汉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缅甸,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也开始了百年的罂粟种植历史。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绕过滇西惊心动魄的崇山峻岭,经中国云南省镇康县的南伞口岸,跨越一条分界小河,就到了缅甸。这是一块中缅山水相连的坝子,一牌坊上用中缅文写着“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这块名为麻粟坝(“麻粟坝”在傣语里的意思是“最野蛮的地方”,今果敢首府老街的所在地。)的坝子在毒品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它在金三角一带以盛产著名的“麻粟坝烟土”、最早武装护镖贩运鸦片闻名于世。
  这块长约十余公里、宽不过几公里的坝子,管辖着缅北萨尔温江东岸总面积约5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边境线长达250公里。今缅甸联邦的这个总人数只有20多万的少数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统是中国的汉族,他们最早来到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随明永历帝朱由榔残存的官兵。
  果敢的明清那些事
  明末,永历帝朱由榔在李定国、白文选等护卫下,先是定都南京(编者注:有网友指出永历帝从未入南京,故不可能定都南京。实则永历帝先为监国,后为皇帝,驻跸之地只称行宫、行在,都城仍是所奉南明的正统首都南京),后败逃到昆明建立“滇都”(又注:定都昆明是在与原大西军将帅合流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正月初三,吴三桂三路大军数十万人,兵逼昆明。朱由榔带1500余人走腾越西逃,进入当时中国的属国缅甸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观望形势的)缅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
  1661年,缅京老王驾崩,新王莽白继位。他看清形势,派精兵夜袭,砍死了南明数十名遗臣武将,囚禁了永历帝。同年底,平西王吴三桂大军饮马怒江,直逼缅甸。莽白立即献出永历帝。
  朱由榔被押回昆明,囚禁在篦子坡头的金禅寺(今利民巷)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4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王朝彻底覆灭。
  出于对吴三桂叛国降清的义愤,昆明百姓一直称此地为“逼死坡”。清云贵总督认为有损大清声誉,于道光年间,强将“逼死坡”改为“升平坡”,并勒石立碑以宣扬其“升平盛世”。但昆明人至今仍称“逼死坡”。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立在坡头。
  永历帝身后的溃兵上千人,逃到了麻粟坝,开始和这一带的掸、克钦和克伦等尚处于刀耕火种原始部族生活的原住民们打客家。原住民打不过这群远来如狼似虎的有谋略的职业军人,迁到周边高山,中国改朝换代的难民们,得以在此休养生息。
  在果敢采访期间,很多老街(果敢首府)人向记者强调:“我们是汉人,好多人祖上是从南京府过来的。”南京与果敢为什么有如此深的历史渊源?原来最早来果敢定居的那跟随明永历帝南逃至此的兵将,因南明王朝原在南京定都,所以不管他们后来跑到哪里、祖籍何乡,几百年后统统对外说“祖上来自南京府”。
  果敢公安局的杨忠校举例说:“比如罗星汉的第10代祖先,就是永历帝身边的偏将。本地几大姓如原来的土司王杨姓一支、果敢政府主席彭家声一支,祖上都是跟随永历帝南逃至此定居的。”
  果敢大庙的守庙老人告诉记者:“其实果敢人就起源于昆明的逼死坡。我们以前的老辈人,到了昆明时,都要去那里看看那块‘永历帝殉国处’的石碑。”
  “永历帝事件”后,在今腊戍附近的登尼,清政府设立“木邦宣慰司”一职,命一杨姓将领为土司王(祖上南京府人)世守其地。现存果敢大庙附近的封诰碑记载了此事。从此清政府对缅北属地开始统而不治,果敢一带实际成为“化外之邦”。
  1852年,英殖民者侵占缅甸,中国开始失去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英国人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适合罂粟生长,派人传授种植技术,并指定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再销往世界各地,后来在鸦片战争中吃了败仗的大清国受害最深。
  罂粟人称“懒汉庄稼”,每年10-11月播撒在刀耕火种的坡地上,只消间苗一次就不再料理。直至来年3-4月果实成熟,就可以刮浆制膏,女人孩子都能轻松胜任。果敢人也和缅北众多民族一样开始垦荒种烟。百余年后,种贩鸦片成了当地主要经济来源……
  到1897年,英人与清王朝(时为光绪帝在位)谈判定界,订立《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勘边定界后,果敢正式被划入英属缅甸。生活在果敢地区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
  在果敢大水塘(传统鸦片种植区),记者见到了当年用中英文写就的大清与英缅堪界碑,以及1941年由英殖民者颁布土司杨文炳次子杨振材为“印袭官”的敕封碑。英人也从中国制,确立了英缅抗日时代杨家的末代土司地位。离此碑几百米处,建有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抗战时果敢人与中国远征军93师配合,在果敢老街、西山区大水塘一带浴血奋战,使1000多名日寇在此毙命。
  因为对缅甸抗日保土有功,1947年在缅甸立国的“班弄”会议,土司杨文炳作为“果敢族”的代表参加了民族加盟缅甸联邦政府的签字仪式,缅政府总算正式承认300年来不被接纳的果敢族为其境内合法少数民族。
  罂粟盛开的土地
  事实上到了上世纪20年代,果敢麻粟坝的鸦片已经在金三角一带远近闻名,以交易鸦片的“烟节”,也成了仅次于春节的重大传统节日。手持文明棍的英国绅士,带着印度奴仆,雇请“赶洋脚”的马帮每年从麻粟坝带走烟土不下上千驮。
  据老一辈果敢人说,果敢是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开始种植鸦片的。《果敢志》记载:20世纪初期,每至春节后三四月鸦片上市时节,中国川、滇赶来的马帮和印度、泰国来的商贾,都云集果敢老街赶“烟会”,时间为10天到半个月不等。作为果敢政治经济中心地带的老街,当年尽管只是一条小街,却因这一鸦片盛会而声名远播。100余年来,整个果敢及周边地区出产的鸦片,几乎全以老街为集散地。可以说,果敢是金三角地区最早形成的、最负盛名的鸦片集贸地。果敢人也成了最会做鸦片生意的人。
  在金三角,只要说是果敢人,旁人莫不礼让三分。这不仅因为他们是金三角地区最早的押运大烟土的保镖专业武装,还因为果敢人“一致对外”的强悍武勇与团结。百来年,果敢人靠经营闻名滇缅的大烟集市和贩运鸦片为生。
  早先的果敢人只是靠充当大烟贩子的押运保镖获取报酬,抗战胜利后,部分当地豪强如杨家土司、金三角地区第一个世界级大毒枭罗星汉等,开始自己涉毒,并武装贩运鸦片牟取暴利。
  基于专业贩毒的传统,果敢因此产生了不少代表性人物、国际通缉的大毒枭。“鸦片将军”罗星汉就是使金三角毒名扬天下的果敢标志性人物,其祖上是亡国的南明永历帝身边的一个副将,传到罗星汉这一辈刚好是第10代;前些年中国抓获的泛金三角地区新一代大毒枭谭晓林,原来就是盘踞在果敢,后以果敢地区的勐固为基地活动。
  果敢南面100余里是另一个著名的大毒枭坤沙的老巢莱莫山,果敢与莱莫山之间历来有鸦片贸易往来和民间友好交往的历史。果敢公安局警员刘三透露说:“果敢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都以罗星汉、坤沙是果敢培养出来的大人物而感到自豪!”
  果敢如何培养出了金三角两代毒王?
  上世纪50年代初,国民党残军93师败逃果敢,在此地开办了“果敢军事学校”。时年14岁的罗星汉和时年15岁、后来的“果敢王”彭家声(缅共创军元老、果敢政府主席)成为该军校首批22名毕业学员之一,罗星汉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毕业后他们均被授予“少尉”军衔。
  比罗星汉、彭家声年纪稍小的莱莫山土司的儿子坤沙,20岁时也到果敢入读这所“果敢军事学校”。老人们说,该校当年的教官是蒋残军系中的老黄埔生,罗星汉、彭家声、坤沙在此学到了黄埔军校系统军事战术,以及中国远征军丛林作战等军事技术。
  “这对以后三人成年后的创业,起了决定性作用。现在连果敢当地知道罗、彭曾是同窗的人,都已经很少很少了。”果敢公安局干事何峰说。知道两代毒王罗星汉、坤沙竟然也师出同门的人,当然就更少之又少了。
  果敢的“小三国”纠葛
  当地人称果敢有个“小三国”。即果敢在二战结束后初步形成了三大势力主导局面:杨家土司的地方民族武装、受缅政府扶持的罗星汉“自卫队”武装,以及彭家声领导的缅共民族武装。因果敢是金三角地区最早最专业的鸦片贩运地区,果敢政要历来涉毒贩毒,20世纪80年代初,彭也曾被国际社会宣布为金三角毒枭之一。
  日,彭家声成立“果敢同盟军”,实行果敢民族自治,实行民族和解,提出了禁毒口号。从此缅甸境内的16支民族武装中,有15支放下了武器与政府讲和。“果敢之父”彭家声一时成了缅甸的“民族英雄”。
  1992年11月,因推行禁毒,彭家声与掌握兵权、大肆贩毒的副司令杨茂良发生内讧,双方兵戎相见。杨转而向强邻佤邦求助。因果敢历来与南部莱莫山的历史渊源,彭家声与坤沙的关系较为密切,而缅政府军那时正联合佤邦军和坤沙交战,佤邦于是“助杨倒彭”,派出1500人的佤联军支援杨氏兄弟。1993年5月,彭家声被迫退出了果敢地区。杨茂良开始主政果敢。
  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官员说,在杨茂良主政期间,果敢地区的毒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杨氏兄弟本身就是大毒枭,大毒枭主政果敢,更主要的是他们把毒品出口的主通道,指向了中国境内,一度给中国云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中国公安部当时把杨氏兄弟列为对中国危害最大的大毒枭。
  1994年,杨茂贤在潜入中国临沧地区贩毒时被抓获,同年由临沧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其死刑。杨氏兄弟先是宣称要给中国政府出多少多少钱,想赎回杨茂贤的命,中国方面不为所动。杨氏兄弟于是叫嚣要武力报复,杨茂贤的儿子还猖狂地把一尊钢炮架到了相邻的中国南伞口岸海关前,以示威胁。中国方面迅速调集部队,严查封关,这使得果敢的主要经济来源断了(无论是日常消费还是商贸都是靠中国),一下导致果敢民心倒向。
  日,彭家声与其女婿“果敢东部同盟军”司令林明贤,联合缅政府军数营兵力,入驻果敢。杨氏兄弟被迫从此逃离果敢地区。“果敢王”彭家声重新控制了果敢。而缅政府军则趁机控制了老街至清水河42公里几乎所有的军事制高点。
  日,缅政府、彭家声、果敢三方成立了“果敢临时政府”。
  为了调查大烟种植的原生态,日,记者去到果敢西山区大水塘。副区长李树林和派出所所长赵小德带记者到附近山头,看3月底4月初收割了的罂粟地。地里是一片片已经枯干了的罂粟,偶尔还能看见有晚熟的罂粟青果生长。地里堆着一地已经收割过的鸦片果。
  当时缅政府军和同盟军一直在做铲除种植罂粟的工作。政府人员在大水塘砍掉了种植面积在2000拽左右的罂粟(当地人没有亩的概念,以产鸦片量缅斤“拽”来计数产地面积。“一拽”是指一缅斤,合3.3市斤)。旧历的八九月间,正是往常种植毒品的时候,缅政府提供了豌豆、麦子种子,改种了1000多拽麦子、蚕豆。但山民还是习惯性种了很多罂粟,政府人力有限,也难以监管到那么偏远的地方。
  一般只要有四五个劳力的家庭,很容易就可以种上七八亩罂粟,每亩大约可产一拽鸦片。一般四五拽可以生产出一件货(750克)的海洛因。大水塘地区烟农零零星星收了1000多拽鸦片。在没有禁种前,这一地区每年可以产4000多拽鸦片膏。
  收购者往往在每年下种罂粟的时候就来了,他们赊账给烟农,到收购时再扣除。收购价钱不好时,每拽才卖元人民币。年成好时,一拽就可以卖到元。年年发财的都是收购者与制造海洛因者,烟农贫穷依旧。
  留着余香的罂粟地
  果敢特区政府承诺在2003年全境成为无毒区,2000年就对烟农下达了禁种令,2001年允许限量种植最后一季罂粟。从2002年起,再不许任何人种植罂粟。
  记者指着一地晒着的罂粟种子,问:“晒这些种子做什么用?”烟农笑了,说:“那些是晒干了用来磨粉熬芙蓉汤喝的,成熟的罂粟种子完全无毒,鸦片子的含油量超过50%,还可以榨油。真正用来播种的种子是不能晒的。”
  烟农告诉记者:“一般是每年农历的八月份播种罂粟,一个来月苗就长成绿油油的了。到开花前上坡除一两次草,基本不用再经管。春节过后几十天,就到了鸦片果收获的时候了。”
  果敢在中国开展的跨境替代种植帮助下,铲除毒品经济,与世界主流文明接轨,重新融入现代社会。记者所著《解毒金三角》一书提到“据云南植物学家多年研究,因生物间奇妙的作用,凡种植过罂粟的土地,改种大叶种普洱茶后,茶叶别具一种香气。”这段话被果敢当地的美乐茶庄拿来当作商标贴注,向中国推销他们在鸦片地里进行的替代种植产品茶叶。
  烟农反映:替代种植如茶叶的价钱,都远远低于鸦片的收入。果敢坝子上搞的替代种植品是橡胶和甘蔗,因为这几年中国那边糖价下挫,南伞糖厂也不怎么来收购了,茶叶也卖不出去,因此本烟农对替代种植热情不高。
  是年4月初,中国派出20多人配合缅甸禁毒人员在果敢查抄毒品,当地烟农说,这一行动后“没人敢公开摆卖了,烟价跌到了金三角罕见的低价。”果敢公安局官员承认“禁烟使得毒源地百姓生活水平下降”,但他们说:“禁烟是无条件。”(来源:时代周报)
&&&&&&&&&&
&&&&第二部分:
果敢:Kokang
  果敢人:Kokang
Chinese  中华民国云南省地图果敢,全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位于缅甸东北部毗邻中国云南省,以果敢族为主体的自治区。首府老街市,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同时流通缅元以及人民币。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当地“果敢族”亦是缅甸的汉族。
  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朝末年汉族大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向中国效忠。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印度,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果敢既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的果敢,即包括杨氏土司所控制的区域,也特指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特区多年来的政治领袖是彭家声。他拥有独立的武装。
果敢族:明朝汉人遗民
  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在一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有一支汉民族已经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这支汉族就是生活在缅甸掸邦果敢及周边的汉族,在缅甸被称为果敢族。现在的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
  300多年前明朝灭亡之际,明朝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永历皇帝朱由榔(桂王)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其中包括张献忠手下的名将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他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通过300
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和这一区域其他称谓的汉民族。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缅甸吴奈温排华的年代,缅甸国内一律取消汉语和汉字,更不允许教授汉文,为了保存自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操地方言的汉语称为果敢语,使用的汉字称为果敢文,最终保证中华文化得以传延。
  1968年后缅甸人民军进驻果敢,1989
年果敢成立“缅甸掸邦民族民主同盟军”,同年获缅政府承认成立“掸邦第一特区”。该辖区于2002年实现了基本禁绝罂粟种植,在当地的民族历史和禁毒历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果敢的历史  
&&& 明代以前
  果敢地区在历史上多属于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区,未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所能有效控制的边境地区,崎岖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其多样化的民族组成。在杨氏土司之前,果敢地区未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该地曾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于东汉永昌郡西南边陲。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在平南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在白族大理国时期,属永昌府孟缠甸范围。元代,其地分属云南省镇康路、孟定路孟缠甸的一部份。在明代,该地邻近镇康州以及孟定府。
&&& 杨氏土司时期
  17世纪中叶中国明朝末年,南明政权明昭宗向西南方败退,许多汉人随着明军移入云南和今日的上缅甸区域而没有回到家乡。从清朝初期开始,果敢地区汉族增多,其中有一户杨姓人家迁入了科干山,成为地方势力,并效仿附近土司的作法,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1840年,杨国华因为捍卫中国边防有功,受封为世袭果敢县令,成为中国认可的汉人土司政权,保持世袭领导权近150年。
  很长一段时期,果敢的杨氏土司同时向中国以及木邦进贡。1886年,大英帝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同时将缅甸北方臣服于缅甸的土司也纳入英属印度。英国与中国清朝签订条约,界定了中缅两国边境传统上没有稳定归属的土司,一些被分为中国所有,一些则属于英属缅甸。经过多年谈判,1897年《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果敢被划入英属印度的范围。
  果敢最后一任土司于1959年被缅甸所废除。
&&& 战乱时期
  缅甸政府取消了世袭的土司权力,数年后将原土司杨振材逮捕。土司家族成员杨振声起兵反抗,缅族政府军施行“以果制果”的政策,策动罗星汉击溃果敢的反缅甸部队,土司家族的军队败逃。杨振声部队退入泰国,彭家声则退入中国。政府军进占果敢,指派亲缅族的罗星汉管理果敢,经营毒品生意。果敢始被异族统治,华校被收归国有,果敢华人被迫更名为果敢族,华文改称果敢文。
  1960年代缅甸共产党失去位于缅甸中部的根据地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下在缅甸东北部重新建立。彭家声率领缅共军队重新占领果敢,败退的罗星汉采行坚壁清野策略,将市街烧毁,居民迁出,果敢人民四处流亡。
  1980年代国际情势改变,缅甸共产党内部严重分歧,包含果敢的少数民族的当地武装势力遂脱离缅共,将缅共的领导人遣送中国,与缅甸政府军停战展开和平谈判。
&&& 掸邦第一特区
  1989年,彭家声与政府军达成协议,果敢成为自治的特区。果敢可保有自己的军力,中央政府派驻少量的公共服务人员至果敢,包含医务人员,小学教师,学校以果敢语教学。1992年内战再起,果敢军官杨茂良联合南方的佤邦驱逐特区主席彭家声,1995年彭家声与佤邦合作,重回果敢掌政局。
  在国际反毒的压力下以及多次禁毒挫败之后,2003年终于全面推行停止种植罂粟的政策,引入农业生产技术并发展博彩业。产业转型对果敢带来相当大的冲击,替代种植在果敢高冷干的环境推行困难重重,农民陷入贫困。由于缺乏粮食等原因而在山村地区爆发大规模的疟疾,死亡279人。国际展开人道救援,中国派遣巡回医疗团,并提供药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供救济粮。日本2005年5月开始援助总合性的山地农民的生活重建项目。2009年“8.8事件”后,果敢新政府主席是由原副主席白所成担任,刘国玺副主席兼任秘书长。新政府排除了彭家声的党羽,外界猜测彭家声已经失去对果敢政府的控制权。
果敢的地理与人口  
  果敢位于缅甸东北端的掸邦高原,紧邻中国云南省,地理座标为:北纬23°24&54〃—24°09&24〃;东经98°24&14〃—98°53&42〃。地势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间,山与山之间的坝子海拔约1100米,是果敢的精华地带。西临萨尔温江与木邦相峙,东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接壤,北面是龙陵县、潞西市,南以南定河与佤邦相对。首府老街和镇康新县城南伞镇仅相距7公里。西边以怒江为界,但是,自从1989年,果敢的领土已经向西扩张(注:1995年之后,不再领有西岸勐古地区)。
  果敢很大一部份,被青藏高原所包围。它的北部多为崇山峻岭,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是2400多米。
&&& 行政区划
  特区内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一市一县,第二级是果敢县下辖有5个区,第三级共有2镇18乡。面向中国有杨龙寨口岸和清水河口岸。
  2003年果敢人口约14万人,果敢本地籍约10万,其中汉族约占百分之九十,其余则有掸族、崩龙族、苗族、佤族、傈僳族、白族等,缅甸军政府不承认世居的果敢人口为缅甸籍公民,所以不发给和缅甸人一样的公民身分证和缅甸护照,所以在国籍上是属於联合国定义的无国籍人(Stateless
Persons)。以外的人口多为华侨。在果敢经商务工旅游的中国人很多,流动人口加常住人口有30万左右。
  而缅族人多为缅甸中央政府派遣的军人和家属以及行政官、小学教师、技术人员、医务等公共服务人员。
果敢的文化及教育
  果敢的主要人口为中国移民后裔、华侨,数百年来传承著中华文化以及当地的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今日的果敢文化与临近的云南省镇康县相似。主要人口信仰道教和佛教,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此外还有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主要的信仰中心为老街的果敢大庙。
  果敢地区教育体制尚在基础发展阶段,比起邻近地区的教育水平,果敢的教育发展缓慢,有十余所中小学,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学校以果敢语授课,教师短缺而且专业素质不高,只有少量中国内地的教师在当地授课,而且工资待遇较差。中国政府在老挝等地援外派出了汉语师资,却没在果敢提供汉语师资援助,所以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都很落后。另外有每周三至四小时的缅文课程,由缅甸中央政府派遣的缅文教师教授。目前对果敢实施国际援助的竟然主要是日本而不是中国,二战时期,日军曾侵略占领这一地区。
果敢的军事
  掸邦第一特区军事力量由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以及缅甸中央政府派驻于滚弄的军队所构成。果敢同盟军由第一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所控制,负责特区的治安以及面对中国边境的国防,而中央政府的军队则驻守在果敢南部重要的据点滚弄,负责特区对掸邦其他方面的军事控制,不负责特区内部事务。
  特区政府掌握的边防警力规模由缅甸中央政府规定,但武装和干部配备由特区政府负责,特区政府拥有很高的自主权。
  彭家声的汉族军多次和缅甸政府军发生冲突,拒绝政府军收编,一旦战事不利,汉族军会撤退到中国,但中国军队会将其缴械以确保社会治安,待局势稳定,彭家声的部队又会徒手重返果敢,并重新武装起来。
果敢的通讯
  果敢地区架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网络。
  无线方面使用中国移动,座机则是中国电信,使用临沧区号0883。
  特别注意的是,中国手机用户漫游至果敢地区时,是没有国际漫游费的,无需申请国际漫游功能。(仅限移动用户)
果敢的经济
  果敢在经济上属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自英国向缅甸殖民以来,以种植罂粟为主,以出产优质大烟闻名于世。在20世纪初土司治理的时期,曾有一段繁荣的历史,罂粟也逐渐成为果敢唯一的经济来源。
  由于长年战乱,原有的社会基础遭受极大的破坏,基础建设停滞不前,直到停战以后才稳定发展。但2003年停止生产罂粟,切断了当地的经济来源,且替代种植的情况并不理想,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另一方面,果敢发展面向中国游客的博彩业,有小澳门之称,但财政收入因中国政府对境外赌博旅游的限制随之锐减。
第三部分:果敢88事件
&&&&果敢介绍:
缅甸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缅甸,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果敢实行高度自治,拥有军队并自行管理内部事务。果敢近15万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从中国进口,与中国内地没什么两样:使用人民币,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区号,当地“果敢族”亦是缅甸的汉族。
&&& 事件回顾:
&#日,缅甸军方以果敢枪械修理厂制造毒品为由,派出30名警察欲搜查该厂,遭到拒绝。
&#日,缅甸军政府向果敢调派军队,与果敢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同盟军形成对峙。果敢居民潮水般地向中国境内涌去。后在各方协调下,局面有所缓和。缅军撤去。
●22日,缅军传唤彭家声及其弟彭家富,但他们没有去。
●23日,100多缅甸军人突袭彭家声在果敢主要城镇老街的家,但彭家声逃脱。
●24日,缅甸军队下令果敢军队退出同盟军,加入受政府控制的边防军,被果敢同盟军拒绝,双方再次对峙。
●25日,1000多名政府军乘坐多辆汽车进入老街,许多居民和商人担心爆发冲突,再次向中国边界一带逃离。此时,白所成通过果敢电视台向外界宣布:自任新的主席!缅甸军以“恐怖份子”名义,向彭家声下了通辑令。彭家声及追随者逃至云南边境,中方拒绝其入境。他们只得又转至果敢的清水河附近。
&#年8月27日早上,缅军警约50、60人强行进入仍被果敢同盟军控制的杨龙寨口岸,欲强行接收杨龙寨口岸,断绝果敢同盟军的最后退路。造成果敢同盟军约300多人与缅政府军警形成对峙。在鸣枪警告无效之后,果敢同盟军遂将缅政府军警强行缴械,并将约50名缅军警俘虏。事件当中,约有7、8名缅军警逃入几百米之外中国境内,被中国边防部队控制。
&#年8月27日下午,缅政府国防部下令驻军果敢缅甸部队向果敢同盟军开火。战争遂爆发。&&&&
&#年8月27日下午17:30分左右,以果敢同盟军副司令彭德仁为首的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分别在果敢杨龙寨、南天门、清水河一带发生战斗,果敢战争至此正式爆发!缅方边民恐慌并大量涌入我境内,对进入我境的缅方边民本着人道主义的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划定区域、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卫生保障。
&&& 事件原因:
据国外媒体报道,造成对峙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缅甸政府军向果敢军施压,以缓和他们对即将在2010年进行的缅甸大选的威胁。
  果敢军曾与缅甸政府军发生激战,但双方已经停火了20年。果敢军通过新成立的“缅甸和平和民主阵线联盟”发表声明称,缅甸政府军正在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在2010年缅甸大选前,加入由政府控制的边境安全部队,以此避免他们对大选造成影响。
  有报道说,这是20年来,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军的第一次对峙。
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向媒体证实,当地政府目前已经在中缅边境地区设置了7个安置点,配备了必需的生活用品,提供了必要的医疗救助,并采取了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
这一事件也引发中国政府关注。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8日就当前中缅边境局势表示:“中方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已通过外交渠道向缅方表达关切,希望缅方妥善解决国内有关问题,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稳定。我们也要求缅方保护在缅中国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中国前驻缅甸大使程瑞声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果敢战事对当地及云南南伞口岸附近的国人影响很大,但这毕竟只是局部问题,不会影响中缅关系的大局。果敢战事属于缅甸政府内政,中国政府不会出兵。 
 & 果敢主席退守北部地区
  缅甸当地的“伊洛瓦底新闻网”援引缅甸军方人士称,28日凌晨,缅甸境内已经基本停火,缅甸警方从果敢同盟军手中缴获56支自动步枪,其中大部分是美制M-16。果敢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和忠于他的部队已退居果敢北部,处于守势。目前彭家声本人的官邸也已被缅甸政府军控制。该报道还称,冲突可能造成一名中国平民和一名警察死亡。不过上述消息未经证实。
  国外媒体分析认为,造成这次冲突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缅甸政府军向果敢军施压,以减少他们对即将在2010年进行的缅甸大选的威胁。位于泰国的“掸邦先驱新闻社”则报道认为,发生在果敢地区的冲突只是缅甸政府军的第一步,接下来可能会爆发新的冲突,包括缅泰边境的佤联军171军区分离势力。
  或影响中国能源管道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高级分析员宋清润认为:“边境局势不会影响正常的中缅关系。”但他表示,这会伤害1万多名中国商人和工人在当地的正常边贸活动。在果敢地区多达90%的生意由中国人投资。
  缅甸局势的持续恶化,还将威胁到该地区与中国有关的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目前缅甸的天然气储备位列亚洲第七,中国在当地多年来一直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同时果敢不少水电、基建项目也都依靠中国投资。
  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上周表示,他们准备在缅甸投资天然气的管道,可能因为中缅边境的冲突无法继续进行。该项投资共涉及16.8亿美元,将修建长达825公里的供气管道,以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供天然气。
第四部分:大历史中的果敢事件
吕宁思:其实果敢事件的有趣之处并不在于目前中缅边境上的难民潮,而在于他再次的揭开了中缅关系微妙的历史,而且对未来的地缘政治提出了严峻的问题。我在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同班同学,今天在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管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项目的钱江博士,就是他,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告诉我说今天被缅甸政府军扫荡的特区军队,就是当年缅甸共产党的军队转化而来的。
钱博士的研究是从历史到地理到政治到人文,原来果敢又称麻栎把,那么关于果敢名称的由来,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果敢来自于英文的译名,它是当地克钦山的译名。那么还有说果敢两个字是来自掸邦高原少数民族的掸语,果在掸语中意思为九,那么敢就是户口的意思,那么这意思就是说,当初古代这个地区是由九户人家组成的,所以叫果敢。
其实果敢以前是属于中国的领土,直到1897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中缅条约附款,才最终的把果敢和姆邦划入了英属缅甸的版图。那么果敢明朝的时候,就常常有汉人边民前往拓荒垦殖,或者途径此地,前往缅甸进行贸易做生意。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部分国民党远征军士兵就流落于此。上个世纪就是1959年到1960年代,被解放军击溃的国民党残军,也有少数人加入了果敢的华人社会。文革期间又有大批的知识青年因为返城工作没有希望,而越过国境,就参加了缅共军队,参加革命了。
我当年和钱江进入复旦大学的时候,就有同学是缅共解放军的营长,后来悄悄脱下军装,回到国内参加高考。那么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年,从云南偷越国境,进入果敢的中国新移民数量更多。从小商贩、毒品贩子到妓女、按摩女,从罪犯、记者到教师、农民,还有工人和乡村的基层干部,真是三教九流,形形色色无所不有。
话说今日缅甸有四个掸邦特区都是靠近中国,当年都是缅甸共产党的地盘。祖籍中国四川会理,出生于果敢的彭家声,他是1949年曾经接受过国务院残军军官的培训,没有满一年,学习很好,提前结业,就分配到土司自卫队担任分队长,后来十几年进步很快,在和缅甸中央政府的斗争中,被提拔为副大队长。
年轻人很有志向,到1965年的7月份,彭家声是自己揭竿而起,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这个人民革命军有多少个人呢?有30个人,30个汉人青年,就上山打游击。他们一方面反抗缅甸政府军,另一方面缉捕盗匪,声势日益壮大,得到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在赶走了缅甸政府军之后,就成立了果敢县,彭家声被推荐为县长。当时的果敢由汉族的彭杨罗三大汉人家族武装分制,也算个小军阀分制吧。后来在杨罗两家的夹攻之下,彭家声率部逃入云南境内,跑到咱们中国来了。
当时正是中国热衷于输出革命的年代,那么中国方面就把彭家声的残余部队安置下来,基本上是培训吧,同时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要求他把自己的果敢子弟兵整编为缅甸共产党的军队。并且先后三次把他带到北京见见市面,见谁呢?见见缅共的副主席德钦巴登顶同志。在中共高层苦口婆心劝说和压力之下,彭家声最终勉强同意接受了缅共的领导,他就被任命为缅共的东北军区副司令,他的部队就归入了缅共人民军的建制。
那么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彭家声的部队,中方还派选了一百多名军事骨干到彭家声的部队,安排在各连营担任政工干部,咱们解放军叫做指导员和教导员。修整完毕之后,选择吉日良辰,就在1968年的元旦,彭家声的部队以缅甸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的名义,从中国跨越边境,雄纠纠气昂昂打入了果敢,势如破竹,当年4月份果敢重新立县。彭家声以东北军区副司令身份,兼任县长。后来随着共产国际运动步入低潮,中共对东南亚共产党政策改变,以及缅共内部有罢免民族主义还有速反扩大化,缅共开始迅速的分化,派系林立,制毒、贩毒腐败多了。
彭家声见势不妙,率先在号,在果敢发动了兵变易帜,宣布脱离缅共。同时和缅甸中央政府达成了解除军事封锁,施行全面停火的和平协议。
在彭家声的带领下,缅共各部就是分崩离析,原来缅共中部军区的副司令鲍友祥同年4月11日率部起义,动用两个旅的兵力,包围了缅共中央所在地邦桑,扣押了包括缅共主席德钦巴登顶在内的所有缅共中央领导人,把他们礼送出境,送到哪呢?可能送到中国去了。
然后将所属部队改编为佤邦民族联合军,这就成立了掸邦第二特区政府。与此同时,由彭家声的女婿林明贤,是个云南知识青年,由这个知识青年率领的,由中国大陆知青为主题的缅共815军区,4月19号也宣布脱离了缅共的领导。又过了5个月,由克钦族为基本成员而组成的缅共101军区也在司令员丁英的指挥下,宣布和缅共分道扬镳。
简言之,1989年缅共解体,缅共的4个军区的武装部队先后和缅甸中央政府达成了停火和平协议,成为缅甸中央政府名义上统下的4个掸邦特区,在距离中国国境线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分别建立起自己的地方政权和地方民族自治武装。那么2009年,今年的8·8兵变怎么发生的呢?这里即有果敢内部的问题,也有外部的因素。就内部而言,彭式家族长期把持独占果敢的经济发展利益,收授赌场和当地各商业机构的保护费,以及中国大陆新移民投资者的孝敬捐款。就因为不愿意和当年同生死、共患难的老战友分享好处,结果呢,据说是触发了众怒,导致了众叛亲离。
正因为如此,以白所成、刘国玺为首的大部分原果敢特区政府领导人才敢于背叛彭家声,勾结缅甸政府军,也说转向投诚缅甸政府军。是里应外合对彭家声展开了武装清算。那么从外部环境看,这些少数民族武装割据政权,多少年来,几十年来始终是缅甸中央政府的眼中钉和国家统一的最大障碍,是如芒在背,不除不快。只不过是碍于邻国当时对掸邦割据政权的态度,是不敢发作而已。此次是天赐良机,居然碰上了果敢政府内讧。对于对立派系的求助,自然是不失时机的就增加了精锐部队和重兵,赶往缅北务求是一鼓作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歼灭中缅边境地区原缅共残余部队。
可是,对此次突发事件,毗邻着的中国,又应该怎么对付呢。钱江博士认为,一段作为中缅两国之间军事缓冲区的缅甸掸邦少数民族武装政权被消灭了,那么中国军将不得不在大约有150公里长的国境线上,直接和反复无常、言而无信的缅甸军,政府军对峙。换言之,摆在世人面前是一场地缘政治博弈的游戏,而果敢8·8兵变仅仅是一个序幕而已。
第五部分:缅甸果敢战事揭秘
第六部分:缅甸果敢特区庆典阅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克钦和果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