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进tfboys的公司叫什么了吗?

综合 和 的答案,以及答案下的某些评论,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对第一共和国平等乌托邦的幻想,一般都是建立在忘记农民的基础上。1990年的城市化率大概27%,2000年的城市化率也不过36%,就算是今天,城市化率也才刚到54%,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只要不是农民”虽然建国前城乡差距更大,虽然改开后城乡差距一度继续扩大(但现在又降低到3以下了),但是比烂这种思路永远无法否认大家都挺烂的。一、收入差距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悬殊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 计划经济时期,即使仅仅考虑和计算城镇居民享有的公房补贴、价格补贴和劳保福利费,这些农民并不能享有的实物收入,加上城镇居民的货币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平均比为3.44。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13年来首次缩小至3倍以下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二、社会保障和福利准确的说一共时期根本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而是“单位保障制度”,这套单位保障制度不是在全国全社会层面统筹,而是在单位层面统筹,这就是企业办社会的本质。一共时期各类关于劳动保障、社会保障方面的规定,其义务的负担主体,始终是“单位”,而非第三方的社保基金等。如1951年颁布的第八条 凡根据本条例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其行政方面或资方须按月缴纳相当于各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工资总额的3%,作为劳动保险金。此项劳动保险金,不得在 工人与职员工资内扣除,并不得向工人与职员另行征收。?第九条乙、在开始实行劳动保险的头两个月内,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月缴纳的劳动保险金,全 数存于中华全国总工会户内,作为劳动保险总基金,为举办集体劳动保险事业之用。自开始 实行的第三个月起,每月缴纳的劳动保险金,其中30%,存于中华全国总工会户内,作为劳 动保险总基金;70%存于各该企业工会基层委员会户内,作为劳动保险基金,为支付工人与职员按照本条例应得的抚恤费、补助费与救济费之用。看上去有一个劳保基金,但这个劳保基金七成存在本单位的工会账户内,实际发生针对本单位员工的抚恤、补助、救济时,使用的就是这笔存在本单位工会账户内的钱。又比如1953年颁布的第十三章关于疗养所、业余疗养所、托儿所的规定第五十条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应根据工人职员的需要及企业经济情况,单独或联合其他企业设立疗养所、业余疗养所、营养食堂。疗养所、业余疗养所、营养食堂的房屋设备、工作人员的工资及一切经常费用,完全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休养员及营养员的伙食费,在劳动保险基金支付各项补助费、救济费、抚恤费后有剩余时得给予补助,最多不得超过伙食费的二分之一,如因身体衰弱或经济确实困难负担不起伙食费者得酌量提高其补助费,但不得超过伙食费的三分之二。各企业工会基层委员会,应按期编制伙食补助费的预算,送掌管调剂金的上级工会组织批准后执行。第五十一条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的女工人女职员,有四周岁以内的子女二十人以上,工会基层委员会与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协商单独或联合其他企业设立托儿所(如尚未具备设立托儿所条件,而有哺乳婴儿五个以上须设立哺乳室)。其房屋设备、工作人员的工资及一切经常费用,完全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托儿饮食费由托儿父母负担,如托儿父母经济确有困难者,得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予以补助,但对每个儿童的补助不得超过托儿饮食费的三分之一。疗养所、业余疗养所、托儿所的运营经费完全是企业行政方面出资,工会基层委员会(前面说了,他们的钱是企业按照工资总额比例提的)还可以补助一部分伙食费。在国企员工享受全民所有制定向福利供给的同时,农村的保障制度是啥样的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文件规定的保吃、保穿、保烧,年幼的保证受到教育和年老的保证死后安葬,简称为“五保”,是最基本社会救济。再加上一个赤脚医生制度,只能算简陋条件下的自力更生。二共的社保“碎片化”跟一共比实在小巫见大巫,之所以被诟病得更厉害,是因为二共的劳动力流动更自由,因此对社保全国统筹的需求更强。单位福利制必然呈现条块分割、“自我封闭”的状态,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制造了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那些名为“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在实际操作层面变成了“集体所有制”,随着知青返乡后执行了“子女顶岗”这套世袭制度,国企老工人就彻底成了与更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相对立的“工人贵族”了。三、政治地位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同盟军是农民,但由于没有其他阶级了,农民实际就是垫底又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存在。有趣的是虽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橡皮图章,可是连橡皮图章也到2009年才实现平权。2009年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七、将第十六条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而在此之前,全国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中,代表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些条款被外界称为“农民1/4选举权”。更早的时候这个比例甚至是1/8第一共和国是在一个极端落后、贫困、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权,因此其保障水平有限,内部差距迟迟难以抹平,都是能够理解的。由于社会分层带来的视野局限性,城市原住民的后代看不到农村的状况,加上对现实的反感,产生了第一共和国的平等主义乌托邦的幻觉,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但现实就是现实,「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句话中没有农民,也不敢写农民。———————————更新的分割线———————————四、农民的这种境遇归根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原本就无法产生多少生产剩余,就是说既不会有高收入也不可能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这些都是需要别人供养的脱产人口,越精细的教育、越普遍的医疗覆盖,意味着越多比例的脱产人口,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是养不起的。甚至连农业本身的增长也有赖于重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化肥、拖拉机、除草剂和杂交水稻等等)。中国原先号称坚持18 亿亩耕地不动摇,这两年开始说建设8亿亩优质耕地,印度的耕地有 24 亿亩,且地处热带,雨热条件都比中国好,但产量不及中国一半,若论亩产差距,更是惨不忍睹。这中间的差别就是化肥工业、农机工业等等的差别。据印度农业部周五表示,2013/14年度(7月到次年6月)印度粮食产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2.644亿吨,高于上年产量2.5713亿吨。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如果说横向的对比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干扰的话,纵向的对比应该更能说明问题。建国初期,亩产百斤小麦就是可以上《人民日报》的“丰收”。粮食来源于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养分,自然界提供的养分很有限,现代农业主要靠化肥人工补充。中国现在每年的化肥消耗量是 5000 万吨,每亩地要用将近 30公斤,印度只有 5 公斤不到,差出去 5 倍,印度的庄稼差了这么多养分,自然就打不了我们这么多粮食。除了化肥,现在农民种地靠农药、除草剂,灌溉靠水利、水泵,耕地、收割靠农业机械,育秧靠大棚、地膜。综合起来我们现在每年的粮食平均亩产是农业时代的 5 倍。1949 年 7 月 16 日的《人民日报》有一篇通讯,标题叫《迁安、抚宁、卢龙等小麦亩产百余斤 丰收的象征》,也就是说当时亩产百斤就叫丰收。1949 年中国人均耕地是 3 亩,人均粮食产量 207 公斤,亩产不到 70 公斤,这是算上每年套种的豆类、土豆、白薯之后的数字。——《大目标》这样的生产力能让多少人摆脱农业生产?如果不能,自然一切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无从谈起了。五、怎样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绝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水平,必须依靠高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首先得解决“原始积累”从哪里来的问题。乌克兰黑色段子一则:“……斯大林饿死了一半乌克兰的农民,建起了一座钢铁厂,斯大林用这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又建立了1座钢铁厂,这样斯大林有了2座钢铁厂,斯大林用这两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又各建了一座钢铁厂,这样斯大林有了4座钢铁厂,……最后斯大林有 了 32 座钢铁厂,用这 32 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做坦克去打德国人……”对于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来说,不可能也不允许对外殖民解决原始积累,加速工业化只能依靠压缩消费,但绝不能压缩工人的消费,因为必须鼓励人口从事工业,抬高工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但特定优待一些人只是暂时的权衡。社会主义是全民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一部分人的社会主义。给所有人提供越来越多的上升空间才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意。的答案里就提到本来新增非农业职位和下乡知青数量差不多,城市青年可以都留在城里就业,但这意味着全国人民勒紧腰带攒下来的机器和资本,被少数“城二代”垄断了使用权,会导致农村青年拒绝读书。所以,必须发动上山下乡,让城市下乡知青和农村回乡知青一起来竞争少数非农业工作。国企退休员工子女顶替上岗制度,就是这种需要消灭的“城二代”垄断制度,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大量增员,以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招收的职工大大突破当年的劳动力发展计划(原计划增加职工84万人,实际增加815万人),因此,中央强调精简机构人员,为鼓励年老职工退休,提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收他们的子女就业”。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要求压缩城镇人口,大量精减职工,减少商品粮供应。我国从1961年至1963年进行了大规模精减职工的工作。职工退休、子女顶替参加工作作为鼓励城市中老、弱、残职工退休的一种政策全面实施,并逐渐作为一种就业制度确立、延续下来。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等文件,大力推进干部、工人的退休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工人退休、退职后,“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或多子女上山下乡、子女就业少的,原则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据统计,从1978年至1983年,5年内全国办理退休、退职的职工共有1220万人,其中子女顶替约900多万人,占退休退职人数的80%。从各地顶替人员的来源来看,返城知识青年占了相当的比重。如上海市自1978年10月至1983年11月,全市职工退休退职共66万人,子女顶替578769人,其中上山下乡知识青年322999人,所占比重达55.8%。这个问题进一步讨论的话,我们会发现,1978年后出台了许多“民粹化”的政策,城市里是子女顶替上岗,农村中是包产到户。虽然一时提高了消费率,赢得了支持,但是阻碍了后续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终于不得不迎来一场“改革的阵痛”。根本上来说,邓氏改革开放虽然被冠以探索的名号,其实质却是高度保守主义的,通过讨好既有利益格局,放弃未来、放弃对社会的主动改造的一种东西。———————————12月8日的更新分割线———————————看了下 的回答,只能说:【批示】已阅,狗屁不通!大字报在地上贴就行了,不要发到天上去,文革领导组今后不要介入红岸。这样重要的信件应郑重起草,最好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并在政治局会议上讨论通过。——《三体》自称马列毛主义者来批“工业党”的时候应该注意措辞,毕竟,八月二十二日,毛泽东批示在《红旗》杂志上发表姚文元的一篇文章。……他在审改这篇文章时,把称颂“文化大革命”的惯用词“史无前例的”删去,并且写了以下批语:“以后不要说史无前例。历史上最大的几次文化大革命是发明火,发明蒸汽机和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不是我们的革命。”——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毕竟小将不懂历史现在有的人年纪轻,造反精神很强,他们缺乏经验,不懂得历史——毛泽东同曾思玉、刘丰、张体学、方铭谈话记录,日《毛泽东传()》———————————12月9日的更新分割线——————————— 更新了他的答案,集中体现了左派中的一种很有代表性的错误看法,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工业化”或许是必要的(如果将农业机械化看成工业化的一部分的话,那么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确实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当然工业党们总是有忽视农机化问题的倾向),不过“城市化”则未必。马尔乌斯及其高足基路伯氏之流自命共产主义者,但本质上还是从资本主义竞争的逻辑出发,寄希望于由城市来“打败”农村,希望的是“城市的胜利和统治”(用斯大林的的话说,“竞争的原则是:一些人的失败和死亡,另一些人的胜利和统治”、“社会主义竞赛的原则是:先进者给予落后者以同志的帮助,从而达到普遍的提高”(《群众的竞赛和劳动热情的高涨》))。而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路恰恰是由城市给予农村“同志的帮助”(这其中当然包括了农业机械化和发展社队工业等),“从而达到普遍的提高”。也就是说,傅友德认为社会主义缩小城乡差距不是城市化,而是【由城市给予农村“同志的帮助”】。什么叫做“由城市给予农村“同志的帮助”?概念模糊。然后再看看““工业化”或许是必要的,不过“城市化”则未必”这句话。嗯,好像有那么点儿意思了。这套逻辑实际上传承自马恩时代的田园城市理念,即认为人口集中在城市中是资本主义的病症,而社会主义消灭城乡对立是通过“通过把人口更平均地 分布于全国的办法逐步消灭城乡差别”下面给大家看些高能材料,注意黑字部分:恩格斯撰写的《共产主义原理》: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 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单从纯粹物质方面的原因来看,这也是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必要条件。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 这种状态是一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一点现在人们就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 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 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 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 制的主要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注:“对立”在 和1890年德文 版中是“差别”。——编者注)逐步消灭。(注:在1888 年英文版中这一条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通过把人口更平均地分布于全国的办法逐步消灭城乡差别。”)恩格斯写的《论住宅问题》:可见,资产阶级解决住宅问题的办法显然遭到了失败,由于碰到城乡对立而遭到了失败 。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问题的核心。住宅问题,只有当社会已经得到充分改造,从而可能着手消灭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已达到极其尖锐程度的城乡对立时,才能获得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消灭这种对立,相反,它必然使这种对立日益尖锐化。对此,现代第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和傅立叶已经有正确的认识。在他们的模范大楼中,城乡对立已经不存在了。可见,这里的情形恰好与萨克斯先生所断言的相反:并不是住宅问题的解决同时就会导致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只是由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即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废除,才同时使得解决住宅问题成为可能。想解决住宅问题又想把现代大城市保留下来,那是荒谬的。但是,现代大城市只有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消除,而只要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件事一开始,那就不是给每个工人一所归他所有的小屋子的问题,而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消灭城乡对立不是空想,不多不少正像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 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李比希在他论农业化学的著作中比任 何人都更坚决地要求这样做,他在这些著作中一贯坚持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人应当把取自土地 的东西还给土地,并证明说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存在只能阻碍这一点的实现。当你看到仅仅伦敦一地每日都要花很大费用,才能把比全萨克森王国所排出的还要多的粪便倾抛到海里去 ,当你看到必须有多么庞大的设施才能使这些粪便不致毒害伦敦全城,那么消灭城乡对立的这个空想便有了值得注意的实际基础。甚至较小的柏林在自己的秽气中喘息至少也有30年了 。另一方面,像蒲鲁东那样想变革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而同时又保留农民本身,才真是十足的空想。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紧密的联系 ,并适应这一要求使交通工具也扩充起来——同时这要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 —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马恩虽然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但是在通过在全国平均分布人口、工业来解决大城市病这个空想方案上却是取得了惊人的一致。为什么会取得惊人一致呢?因为当年的人都是这么想的,马恩的城乡对立理论和消灭大城市的逻辑没有独创性,不过是当时社会舆论的普遍看法。马恩所处的19世纪,工业城市作为新生的城市形态,与其它一切新生事物一样,饱受舆论斥责。这一时期的城市理论,主要还是在延续文艺复兴的规划思想(马恩脑中顶多加上几例空想社会主义的小规模试验)——基本上就是巴洛克+古典主义的规划手法。欧文的草稿版田园城市几乎就是马恩对于社会主义城市形态的全部理解。事实上作为19世纪四大城市设计理论之一的霍华德版田园城市直到1903年才最终定型,差不多同一时期,加尼埃的工业城市理论才被提出。图:霍华德的田园城市(3.2w人口的渣渣)田园城市作为极具人文主义逼格的乌托邦幻想,符合权贵的生活审美情趣(在保留较多的消费形式的同时,有自己的土地,以及丰富的景观装饰等等)。这一人文关怀带来的分散主义,曾一度盘踞在理论界。直到1922年勒·柯布西埃提出划时代意义的“光辉城市”模型时,仍然免不了被同行冷眼相待。图:柯布西埃,300万人口的当代都市()现在多看了一百多年历史的我们知道,远程输配电不仅仅是提供了农村机械化的潜力,更解决了城市能源问题,避免了通过生物质燃料直燃获取生活热源,也使得传统的燃煤蒸汽驱动机械走下历史舞台。稳定、便捷的能源输配,使得高密度、更清洁的大型城市成为可能。同时金属材料的产能扩张,使得运转一整套市政清洁设施的成本大幅下降。从现代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流程来说,其成本更远远小于分散主义带来的污染面扩大的无穷麻烦(意味着恩格斯关于城市大便太多无法运输的担忧成了多余)。图:曼哈顿夜景(59.5平方公里,169万人口)术业有专攻,历史人物有时代局限。不研究城市化发展、科技进步的专业知识,而仅仅通过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来指导社会规划,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儒生逻辑有何区别?
这是时代的眼泪啊。&br&这段“历史”过去的时间并不长,连80年代生人都应该还有些印象。&br&&br&“中等技术学校”是中专,80年代的“中专”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毕业生是干部身份。但是令当时的“中专”大放异彩的是,当时的“中专”是各垄断部门、企业定向培养干部的专门学校。例如现在〇岛市有个“山〇外贸职业学院”,现在听起来名字就很寨,也根本就不是什么热门学校,但是这个学校的前身叫做“〇东外贸学校”,是一所老牌中专,是〇东外贸系统的学校,毕业生分配进山〇外贸系统各企业。在90年代外贸进出口权放开之前,外贸系统垄断所有进出口业务,利润高到惊人,所以学校也就跟着水涨船高,录取分数线曾经完全不输给青〇市各高校。&br&&br&“百货公司”直到80到90年代初都是极牛的单位,那时候去“百货公司”买东西,是要看售货员脸色的。百货公司里面的售货员是街坊邻居巴结的对象,在婚介市场上极抢手(相当于八项规定之前的公务员)。&br&&br&那会儿的“百货公司”,里面还贴着售货员服务规定,第一条一般是“严禁打骂顾客”(华东某Z大门口的教育超市,“严禁打骂顾客”的牌牌一直挂到21世纪10年代”)。&br&&br&短短几十年时间,这类工作的社会地位翻天覆地地变化了,导致这句话现在看起来极有时代的喜感,很多人已经不理解了。&br&&br&类似的工种还有一个:长途货车司机。&br&&br&这个工种最火的时候,一个跑长途的司机沿路养几个二奶简直稀松平常。
这是时代的眼泪啊。这段“历史”过去的时间并不长,连80年代生人都应该还有些印象。“中等技术学校”是中专,80年代的“中专”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毕业生是干部身份。但是令当时的“中专”大放异彩的是,当时的“中专”是各垄断部门、企业定向培养干部的专…
把这个字典例句翻译成2015年的汉语,逻辑就通顺了:&br&&br&&blockquote&&b&张华考上了985大学;李萍进了某垄断国企的干部培训班;我在本地最大的超市当物流副主管: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br&&/b&&/blockquote&&br&考虑到翻译文本隔几年就要调整,再写一句通用压缩版:&br&&br&&blockquote&&b&我们的社会起点超过了80%的同龄人:未来是我们的。&/b&&/blockquote&&br&是不是很容易理解?&br&&br&&img src=&/919bdefd3b9d9f02788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19bdefd3b9d9f027885_r.png&&&u&原文出处,注意上一个例句是出版方面的,说明例句来源是编写者的亲身体验。&/u&&br&&br&具体解释一下。编词典是一件非常漫长的工作,而且要尽量使用已经被时间考验过的字句,不能说今年出一句“然并卵”,就拿去给今后几十年的人当例句。因为你还不知道这些新词是不是能融合为汉语的一部分。&br&&br&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历史上有哪些意志力强到像开挂一样的人物? - 马前卒的回答&/a&&br&&br&&blockquote&&p&当编辑室主任张文英赶到时,他把打印好的词典编写过程、体例说明的材料交给了她。她越看越吃惊,突然发现这本词典在商务印书馆是立了项的,但她却完全没有印象。最后她跑去资料室查档案,结果在一份1970年代的档案中找到了记录:商务印书馆接全国辞书工作会议的指示,组织编写《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时间是1978年。&/p&&br&&p&这意味着,到2014年即将出版为止,这部词典编了&b&整整36年&/b&。&/p&&/blockquote&&br&所以考虑到编写人员的年龄,以及他们选取标准文本的严谨性,大多数例句的形成时间都要比字典本身早20年以上。这个例句虽然出现于90年代字典,但时代背景应该属于60年代到80年代初。那时候中国是什么样的国情呢?这要看我另一个答案:&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青的生活中有什么少为人知或被刻意隐瞒的悲惨经历? -马前卒的回答&/a&&br&&br&&blockquote&&p&1951年到1956年,小学毕业生从每年100万增加到500万;&/p&&p&1957年到1968年,初中毕业生从每年100万增加到500万;&/p&&p&1971年到1976年,高中毕业生从每年100万增加到500万;&/p&&p&2001年到2008年,大学毕业生从每年100万增加到500万!&/p&&p&2015年,预计将有749万大学毕业生,50万人获得硕士学位,5万人获得博士学位。&/p&&br&&p&中国教育玩扩招是从1949年开始。但是开始几年,扩招并没有带来太多问题。因为中国太缺人才了,每个受教育的人都要尽量用上。在苏联的支援下,我们为了尽快搭一个现代国家的架子,很多时候是国家招聘人数比识字的人多,&b&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人数比下一级学校的毕业生多。&/b&经常要动员已经工作的干部和士兵去读大学,保证有足够的学生。&b&这个时候,知识分子和学生的压力很小,都习惯于读书就有好前途。&/b&&/p&&br&&p&从5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扩张速度远远压倒了经济增长,问题来了。不是读书就有好前途,不是上中学就能读大学了……初中的学生忽然知道,录取率忽然降低了,以后只有学习最好的一小部分人能上高中考大学,&b&其他人都只能读书到此为止,而且也不一定有工作。&/b&&/p&&/blockquote&&br&经济增长,意味着我们用机器生产机器,用钢铁生产钢铁,再用足够多的机器和钢铁去装备劳动力,让他们从事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更精密配合的非农业工作,提高个人生产率,然后才可能发放较高的工资。&br&&br&教育扩张,意味着用受过教育的人“生产”更多的受教育人口,高中毕业生去教小学,初中毕业生读了简师就当公办教师。这些指数增长的受教育人口当然也希望从事非农业工作,创造更高的生产率,从而换得更高的劳动报酬。&br&&br&但从60年代到21世纪,中国的国策是基础教育先行,反过来拉动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尽管很快,但教育扩张始终跑在更前头。看前面的数据,中国人用11年时间让初中毕业生增加了400%,又用5年时间把高中毕业生增加了400%,这显然超出了大国经济增长的可能速度,即必然有大多数中学毕业生不能得到高生产率的非农业工作。&br&&br&这一点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青的生活中有什么少为人知或被刻意隐瞒的悲惨经历?&/a& 里指出。本来新增非农业职位和下乡知青数量差不多,城市青年可以都留在城里就业,但这意味着&b&全国人民勒紧腰带攒下来的机器和资本,被少数“城二代”垄断了使用权,会导致农村青年拒绝读书。&/b&所以,必须发动上山下乡,让城市下乡知青和农村回乡知青一起来竞争少数非农业工作。&br&&br&这个比例大概是多少呢?我之前也粗略估算过:&br&&br&&blockquote&整个知青下乡期间,&b&城市每培养一个中学生,农村中学就会有3个毕业生&/b&。城市的中学生毕业去农村,叫下乡知识青年。农村的中学生毕业留在农村,是回乡知识青年。现在说起知识青年,往往只关注城市下去那一部分,忽视了农村自己培养的,占多数的知识青年。&/blockquote&&br&下乡知青和新增就业数相当,而每个下乡知青对应3个回乡知青。这意味着,对于70年代的中学毕业生来说,只要你谋得一份公职,立刻就超越了70%-80%的同龄人。无论是大学生、中专生、还是营业员,你们都在20-30%的社会上层,起码可以自称社会中坚力量了。说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问题很大吗?更何况,&b&那年头的中专生可不是今天的中专生,那年头的百货公司售货员也不是今天的售货员。&/b&&br&&br&当时的中专生是包分配的,出来和大学生一样是国家干部。当然大学生的提拔速度一般会高于中专生,但是也不尽然,因为大学生的定位往往是通用技术干部,中专生则已经确定了要去某个系统;在当时部门之间条块分割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中专生往往优先被定位为管理型干部,上面对接领导任务和技术人员,下面直接指挥蓝领职工完成任务;而大学生很可能直接进入待遇较好的技术机关,担当技术工作。&br&&br&这意味着,对于那些为人处世能力比较强的毕业生来说,中专生身份可能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绝对有“光明的前途”;,大学生虽然起点略高,但如果没有下基层接地气的意识,却很容易级别和待遇长期停滞。更何况中专生&b&毕业早(初中毕业就可以考),工龄长,收入和提升机会相对较多,在卡着年龄提拔的官僚系统内有明显优势&/b&,因此成为许多平民子弟的第一选择。直到我初中毕业的1995年,同学中还是60%的高分考生选择中专,40%的高分考生选择重点高中。&br&&br&至于百货公司营业员。你要先搞清楚百货公司在当时的城市生态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在一个没有淘宝,物资供应紧张,甚至没有电视广告的时代。百货公司控制了城市高端商品的供应权,什么东西上市,什么东西取消凭票供应,什么东西即将断货,商业系统的员工会比普通平民先知道起码24小时,&b&这个信息时差意味着很大的套利优势&/b&。今天的高级导购可以赚到月薪十几万,就是因为他们在相对高端商业和高端客户都掌握了一部分单向透明的商业信息;当年的营业员也可以用这些信息交换物质回报和政治地位。&br&&br&即便营业员完全遵纪守法,不利用潜规则,作为百货大楼的员工,由于掌握最及时的消费信息,也可以让自己的工资多发挥出30%-50%的购买力溢价——可以换算成3-4级工资,普通人十几年的工资积累。所以&b&百货大楼的&/b&营业员(注意定语)是标准的肥缺。尽管比不上正牌的干部、高级知识分子,但也绝不像今天的普通营业员,与教授、处长之间存在明显阶级差别。&br&&br&&img src=&/0e78a68ae26a4fdaa8112a_b.pn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0e78a68ae26a4fdaa8112a_r.png&&&u&中共十一大代表 营业员张秉贵&br&&/u&&br&最后,当时大多数部委和准部级国企(如有色金属总公司、民航总局、中船)都有自己的王牌高校(中南工业大学、天津民航学院、上海交大),而跨系统调动一般很难。在系统内升迁的话,本系统的王牌大学和教育部所属的综合性一流大学是同一个起跑线,一般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作为中央资源集中的院校,北大毕业生的确有一定优势,但和其他部(非教育部)属高校相比,最多也就是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的区别。例句中的张华换算到今天,应该是较强985大学的水准,并不像今天那样,清北毕业生拥有百米比赛比别人领先10米起跑的特权。&br&&br&所以说,在70年代的社会生态下,一方面名牌大学生、中专生、营业员都属于社会顶层的20-30%;另一方面中专干部和&b&百货公司&/b&营业员的实际待遇都明显高于普通职工,可能和北京大学毕业生同处前10%-15%。说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不是一句宣传口号,而是非常客观的社会描述。当然,词典作者的本意也肯定包含对平等主义的宣传;但选取的案例中不包括农民,用百货公司的营业员和北大学生并列,恰恰说明了作者潜意识中对社会现状的客观判断。&br&&br&相关回答:&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近代以来有哪些看似昏招,实际却十分精妙的国策? -马前卒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怎么样? - 马前卒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一个睿智且有长远眼光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 - 马前卒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近十年来抗战电视剧偏爱描写「纨绔少爷」「江湖大佬」参加抗日? - 马前卒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一直读书读到博士会不会觉得少了很多人生经历呢? - 马前卒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大学过的比高中还累? - 马前卒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那些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都做了怎样的选择? - 马前卒的回答&/a&
把这个字典例句翻译成2015年的汉语,逻辑就通顺了:张华考上了985大学;李萍进了某垄断国企的干部培训班;我在本地最大的超市当物流副主管: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考虑到翻译文本隔几年就要调整,再写一句通用压缩版:我们的社会起点超过了80%的同龄人:未来…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是的,我就是伪装成模范党员的修正主义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fboys的经纪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