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石榴子可不可以吃直接导致适应

环境污染导致人类变异?不易“迅速”改变
环境污染导致人类变异?不易“迅速”改变
生活在纽约和新泽西州间的哈德逊河中的大西洋小鳕,由于数十年来受到河道中排放的毒性污染物影响,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进化出了抗药性,可以将毒素保存在脂肪中而不会对自身造成损害。科学家认为,虽然一般来讲长期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这也是一个污染驱动进化的典型例子。
&  进化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大西洋小鳕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进化了?环境污染导致物种变异,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又导致人类的变异呢?
&  小鳕基因突变适应环境污染
&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活在纽约和新泽西州间的哈德逊河中的大西洋小鳕,由于数十年来受到河道中排放的毒性污染物影响,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进化出了抗药性,可以将毒素保存在脂肪中而不会对自身造成损害。是这种小鱼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吗?
&  这种情况同一些昆虫对某些杀虫剂产生一定抵抗力,或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类似。根据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大西洋小鳕对于河道中排放的毒性污染物产生了抵抗机制。
&  在河道受到持续污染的情况下,会有大量鱼类死亡。这种大西洋小鳕作为鱼类的一种,也受到了污染的影响,多数小鳕死亡了。然而,少数对污染更有抵抗性的小鳕存活了下来,并进行繁殖,使这种抗污染的基因传承了下来。
&  我看国外媒体的报道当中提到,变异后的变体基因抵抗污染物的联结能力达到未变异前的5倍之多,是不是说这种大西洋小鳕进化了,更先进了?
&  这里有一个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进化”能够使物种朝更加高级的方向演化。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可能是受中文对“evolution”翻译的误导。其实“进化”更确切的翻译应该是“演化”。
 人类是从猿类进化而来的,人类的大脑、智力,还有其他的很多方面可能看起来比较先进,但是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舍弃了一些别的东西,比如我们如果与猴子比爬树、野外生存,就远远比不上它们。与其说是进步了,倒不如说各有所长,分别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所以,即便这种变异后的小鳕抵抗污染物的能力达到未变异前的5倍之多,也只能说它们更加适应这种受污染的河道了。
&  大部分人都认为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在几千年之久的时间里慢慢进行一些改变。为何这种小鱼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进化了?
&  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通常讲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在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之久的时间里慢慢进行一些改变。
&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地球生命从最初的生命体发展成为现有的多种多样的生物,其实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进化论所说的选择除了自然的选择,还有一种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家养动植物的驯化。现在的鸡分为蛋鸡和肉鸡,牛分为耕牛和奶牛,猪也可分为瘦肉型的、生长型的等等品种,甚至还有宠物猪。以狗的进化为例,我们知道,现在这些家犬的祖先是狼。人类经过长期的驯化和品种化,形成了现在多种多样的家犬品种。所谓的品种化,就是根据人类需要,比如想要个头小的宠物狗,那么就专门挑选这种类型的狗交配,很快就能得到这样的品种。人工选择的选择强度和定向性,是普通的自然选择不能比拟的。
&  所谓的选择强度就是环境给生物带来的生存压力的大小,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自身会进行一系列的演变。如果环境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我们可以认为选择强度较弱,生物的演变速度也会比较缓慢;如果环境变化的速度较快,那么生物所面临的选择强度就会比较强,这样会迫使一些生物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  这篇报道当中提到的小鱼所面临的选择强度是非常强的,如果它不能够在短期内适应河道中的毒性污染物,那么很有可能就会灭亡,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与抗污染相关的基因突变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能够在群体中被固定下来,从而适应这种生存环境。
&  少数物种基因突变适应环境压力
&  环境污染加大了生物进化的选择强度,促进了生物基因变化的速度,这对我们生物圈整体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数字来告诉大家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压力差异有多大。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本来清澈的河流里加入了污染物,绝大多数鱼都是不适应的。如果这种污染物是致命的话,那么多数鱼类在短时间内就会大量死亡,以至于灭绝。只有少数物种中的某些个体含有突变的基因,在短期内适应了这种变化。更严重的是,这种污染不仅仅是对鱼类,可能对其他生物也会有同样的情况。这就意味着这条河流里的物种减少了很多,生物圈被破坏了。
&  从理论上来讲,环境污染一方面会造成物种的灭绝;另外一方面,它也会造成一些新的物种的产生,来适应这种已经污染了的环境。但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新的物种产生的速度远远低于物种灭绝的速度。
&  现在有不少物种的灭绝都是我们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导致的,它们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灭绝了。
&  更重要的一点,正如我刚刚讲过的,这些污染物不仅是对一个物种的影响,它还会严重打破这条河流的生态平衡。它不仅仅会导致哪个物种的灭绝或者变异,还会导致其他一系列物种的灭绝,从而破坏了整个河流的生态系统。举个例子,我们对于滇池的污染治理为什么如此困难?并不单单是因为这里的鱼类灭绝了,而是这里的生态系统整体都受到了破坏,包括水里的微生物、水草、鱼类。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将别的地方的鱼类放入这里进行养殖,从而恢复这里的生态系统。
&  其实这种灾难性的破坏并不仅仅存在于河流当中,如今,当你听说某地的森林被破坏、某物种灭绝,想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表面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破坏。我们知道,一个地方的生态系统的建立需要经过非常漫长的时间,一旦遭到破坏,要想恢复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环境污染对于生物圈来说是灾难性的破坏,难以弥补。
&  高等生物人类相对稳定,基因不易“迅速”改变
&  有专家认为,对人类造成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以前的估计,它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最终毁掉人类。
&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正在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人类。人类直接接触的水、空气等如果被污染的话,就会造成对人类的直接伤害;如果人类生存的生态圈,包括我们周围的野生动植物灭绝,也会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存。
&  如果这些变异的小鱼被我们人类直接食用的话,其实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直接伤害吧?
&  人类直接食用这种小鱼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是毋庸置疑的。间接食用这种小鱼也会有伤害。动植物都有一种富集效应,比如这种小鱼如果被大鱼吃了,这些污染物中的一些不能被消化的金属元素在大鱼的体内就会富集,等到人吃了大鱼以后,可能比吃小鱼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  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一些鱼翅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人吃了以后导致中毒,也是类似的情况。
&  从长期发展上来说,破坏着人类生存的生物圈,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  我们一直强调生物多样性,假如物种越来越单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一般都是一些细菌和昆虫能够产生抵抗机制,如果像鱼这样的脊椎动物也会产生抵抗机制的话,人类是否也会借基因变异来适应这种变化?
&  除了细菌和昆虫,其实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动物变异的案例,比如污染中的激素成分导致鳄鱼、青蛙、北极熊和其他动物发生畸形变异,所以这种大西洋小鳕发生基因突变并不是罕见的。
&  之所以认为一些细菌和昆虫能够产生抵抗机制,是因为一般来说,低等生物,如微生物,更容易产生抵抗机制。低等生物的形态、结构是多变的,所以有着更强大的适应能力。相对于低等生物的多变,以人类为主的高等生物就显得稳定许多,并不容易产生抵抗机制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这并不是说高等生物就不会产生抵抗机制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  从理论上说,所有动物的基因都是会发生变化的,并不限定哪个种群。我们以基因序列上的变化和基因表达量上的变化为例:人类在出生前,从父母那里复制基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属于基因序列上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一些先天疾病的产生。除了先天疾病的产生,我们从一些新闻中得知的一对黑人夫妻生出白人小孩的情况,也属于基因序列上的变化。
&  人类在出生后,由于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一些易感基因,这些易感基因可能不会变化,也可能导致疾病。一些人得了肿瘤就是基因发生了变化,它属于基因表达量上的变化。
&从理论上说,基因的突变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在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并不能够全部检测出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基因突变可不可以说是新基因的唯一途径?_百度知道
基因突变可不可以说是新基因的唯一途径?
”有学生就问到,这是不是唯一的途径,不敢贸然回答? 有点困惑,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新基因的产生是不是只有这么一个途径,有这么三句话,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人教版教材必修二中在讲到基因突变的意义时,请教大家
提问者采纳
那么细胞在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同时会不会导致出现基因突变呢。下面试举例说明,都涉及DNA分子断裂与重接,基因突变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查看原帖&gt,这势必会影响整个基因组的稳定性,都是经历了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联系 一般认为: 1 易位与交叉互换的联系 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就会一定程度上扰乱细胞内部的生理生化常态、相互统一的?我们知道,任何生物的遗传基础。因此就每一个生物个体而言;&gt,易位与交叉互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则会导致新基因的产生。显然在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导致变异的概率大大提高,还是内部的生理生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与其互为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无论是外部形态结构。当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时,他们是相互补充,染色体结构变异只改变了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见,都存在普遍的适应意义,并未形成新的基因,这三者之间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它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它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易位与交叉互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导致变异的概率大大提高。当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时?我们知道,都涉及DNA分子断裂与重接。下面试举例说明,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存在普遍的适应意义、相互统一的,而基因突变则会导致新基因的产生。那么细胞在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同时会不会导致出现基因突变呢,任何生物的遗传基础。显然在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可见基因突变,并未形成新的基因,这势必会影响整个基因组的稳定性,它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就会一定程度上扰乱细胞内部的生理生化常态。因此就每一个生物个体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都是经历了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还是内部的生理生化特征,他们是相互补充。 2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联系 一般认为,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与其互为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无论是外部形态结构,染色体结构变异只改变了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这三者之间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1 易位与交叉互换的联系 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angela_y1er2:染色体结构变了应该也能出现新基因吧这个话题讨论过,应该也可以。该话题还没整理。
查看原帖&&
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和重组矛盾吗?
染色体变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吗?
查看原帖&&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谈谈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认证和适用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龙本坤
  一、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提出
  1、当事人提出
  民俗习惯的提出是民俗习惯进入民事审判的管道,提出问题不明确规定将无法正常顺利适用民俗习惯。由谁提出,如何提出,什么时候提出,提出怎样的民俗习惯是输通这一入口的各个环节。
  (1)当事人提出的依据。当事人是矛盾双方的争议者,是最了解最清楚争议事项内容的。争议事项是否涉及民俗习惯,涉及哪些或多少民俗习惯他们最清楚,有时或许就是因遵从民俗习惯而争吵。最高人民法院在日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七条规定,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民俗习惯也类似于交易习惯,因此,当事人提出适用民俗习惯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也符合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则。
  (2)当事人提出的时间。纠纷发生后,一般双方都会经历争议—论理—协商---纷争---再论理---再协商的过程。这一过程因纷争的大小繁易而定,也可能因人而异。有时也就几分钟,但有的也会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会更久才会诉至法院。当事人协商处理的过程一般也是他们找理问法的过程,笔者在基层法院多年,每年有关群众因纠纷能否有道理得到法律的支持的咨询就不下10例,因而在走进法院之前他们都有了“底”,作了心理上和材料上的准备。因而对原告而言,在起诉提交诉状时一并提出适用XX民俗习惯是可行的;对被告而言,则应当在答辩时提出,从而将民俗习惯的举证期限与民事诉讼证据的举证期限相统一,有利于原、被告交换意见,并方便法庭组织认证。
  (3)当事人提出的内容。当事人应当提出什么内容的民俗习惯?民俗习惯有的以村规民约形式出现,内容详细;有的以民间风俗、谚语等形式流行民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却随意 “找到”,也很容易确认;有的散落各地,发展变异,时隐时现,很难“成形”,也难以统一认证。根据这种情况,对民俗习惯应当以当事人能够提出的最佳的内容文本为准。如有村规民约的,应当提供村规民约的原本或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件;对没有文字记载但能“找到”的,应当经过证人或村民委或族人“公证”,这里的公证并不要求一定要到公证机关公证,主要是要有相关材料证明“客观存在”;对一时难以捕捉“成形”的,可以口头提出,说明习惯的内容,待证明事项,由法院记入笔录,在庭审中交予双方质证。
  2、法官提出
  (1)法官提出的依据。法官是纠纷的裁判员,一般不主动提出民俗习惯的存在及适用。但是在争议双方对民俗习惯的存在没有异议,或该案确是必须引用民俗习惯裁判才能符合公平正义的情形下,亦可主动而为之。“法官适用民俗习惯应当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因为国家的制定法在客观上无法细致的涉及所有社会关系,法院、法官又不能因为没有现成的法律规定而拒绝作出裁决”。
  (2)法官提出的时间和内容。按我们现在法院立审分离、审执分离的运行机制,有立案法官、审理法官和执行法官之别。立案法官是立案庭负责立案的法官,主要审查诉状是否符合格式,当事人名称是否准确及联系方式,案件管辖,争议标的,适用程序等程序性事项。在简易程序案件中,审理法官就是主审本案的法官,在普通程序案件,则是组成合议庭参与分析认定案情,评判案件的法官。在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虽然审委会成员都参与分析认定案情,并最终决定案件性质与结论,但根据我国的现有国情一般不认为他们是审理法官。由于立案法官负责诉讼材料的初步审查,对纠纷可能适用的法律或参考的习惯有“先见之明”,并初步确定案由,因此,立案法官在立案时对可能适用或参照民俗习惯裁判的案件材料审查时,对原告没有提交这方面材料的,应当进行“释疑”,即立案释疑,交待原告可以提交适用或参照民俗习惯的文字材料,并指导原告提交的时间、内容和样式,当事人认为没有能力提交的,立案法官可以主动提交。审理法官收到案件后,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可能适用或参照民俗习惯裁判的案件,也应当参照上述立案法官的情况进行“释疑”,即庭审释疑,并结合案情主动提出运用民俗习惯审理的意见,调解或裁判案件。
  二、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认证
  1、认证的含义
  认证就是原、被告双方(包括第三人)在法官的主持下,对民俗习惯是否存在、存在的方式和具体内容进行确认的活动。认证是民俗习惯运用于民事审判的必经程序,没有认证就无法确认民俗习惯的存在事实和内容。
  认证意味着对民俗习惯进行审查认定,由此引起的是民俗习惯是适用“法律”依据还是案件事实证据的争论。有人认为,民俗习惯是适用依据,是准“法律”,是“习惯法”,“民间法”,无须怀疑和认证它的存在和效力;有人认为,民俗习惯只是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应按一般的证据规则进行举证、质证和认证。从法理而言,民俗习惯虽是一种行为规则,一种事实状态,它的内容虽然具有法的属性,但在法院适用前,习俗并不当然是法的效力渊源,也不具有法的形式,习俗不是法,也不是“习惯法”或“民间法”。因而,本文认为,民间存在的习俗不是“天然的法”,而是存在事实,应当适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据规则予以认证。  
  民俗习惯适用于民事审判是我国法律实务界一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事业,虽然古代有之,近代也行之,然在新中国成立后近六十年来,并没有很好正式地正视民俗习惯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民俗习惯的存在主要是在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或对外关系时才予以尊重和适用。有的法院领导较为保守,怕丢“乌纱”,在此方面忌讳很深,“法无规定不适用”,概不参照;有的则“高瞻远瞩”,乐于应酬,“何必多此一事呢,搞不好被二审发回还得个发、改案件”,瞻前顾后,对业务的探索与创新持观望态度;一些法院制定适用民俗习惯的规定,也是探索性试行性的,且各个法院自行其是,并未统一。因此,民俗习惯如何适用于民事审判是一块“处女地”,关于民俗习惯是依据还是证据的争议学界也尚未定论。
  2、当事人认证
  在民事审判过程中,认证有两种方式,即当事人自行认证和法院亦即法官认证。当事人自行认证也就是当事人各方在庭审前或庭审之后法院宣判前对各方的证据自行进行交换、阐明各方的观点,并达成一个认可或否定的意见。认证的过程是一个互相争论、互相较量又互相妥协的戏剧性的过程,包括经过多次或反复的蹉商、争论、修改。认证能否取得成功,一方面在于当事人自己对争议事项的态度,利弊大小认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各方的争议事项进行法律上、道理上的可行性分析。庭审过程中,法院对案情客观公正的分析,有利于当事人了解案情,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义务,引导当事人从诉讼经济、人情礼信上取得相互谅解,为达成调解协议奠定基础。
  3、法官认证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人民法院进行裁判的一项基本原则。分析案情、查清事实、认定证据是法官正确裁判的前提,认证是民事审判过程中的必经环节,作用十分重要。
  法官认证一般分为当庭认证和裁判文书认证。对简易程序案件中的内容明确,权利义务清楚的民俗习惯书证一般都应当予以当庭认定,如村规民约、交易习惯、定例和契约。对当事人的证人证言、调查笔录经质证后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没有其他有力证据予以推翻的也应予以当庭认定。对双方争议较大,任何一方均无充分证据佐证的事实,或虽有证据证实,但与现行法律规定相冲突的民俗习惯证据一般不宜当庭认定,可休庭后进行评议,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在裁判文书中作综合认定。在认证过程中,对当事人提交的民俗习惯,要作为其提交的“证据”,填写证据清单,说明该习俗的来源,主要内容,拟证明的事项,并连同其他证据一并交予对方质证,做到证据公开,资源共享,庭审透明,认证清楚。
  三、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适用
  1、民俗习惯在民事调解过程中的应用
  民俗习惯适用于民事诉讼的管道主要是调解,也是最适当的作用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对一些“可调不可判”或“好调不好判”的案件,遵从自愿原则,通过庭前调解,诉讼外调解或诉讼过程中调解,倡导裁判与调解并存、民俗习惯与制定法律相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当前乃是今后民事审判工作的改革方向之一。范愉教授认为,民间社会规范在司法诉讼中的作用多数是通过诉讼调解实现的,这是因为只有调解才适宜调动当事人的参与和认同,避免僵硬适用法律规则、软化程序的对抗性、求得情理法的融通和良好的解纷效果。多数的民俗习惯是不成文的,内容较为模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调解可以通过双方确认的方式认定事实和习惯的存在,打通国家法与习惯之间文化上的阻隔,消除法官承担案件质量风险的顾虑,是磨合制定法与民间习惯的最佳良方。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运用民俗习惯进行调解,应当遵行以下原则:
  (1)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人民法院主持当事人进行诉讼调解、执行和解的前提条件,也是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放弃权利承担义务的根据。运用民俗习惯在民事诉讼中调解时,不仅要各方当事人自愿调解,还必须明确自愿适用什么民俗习惯及其内容进行调解。在司法实践中还必须明确自愿是当事人本人的自愿,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亲戚朋友的自愿;同时要表明是完全同意,不是部分或某项事实的同意。非诚意的意思表示无效。自愿意味着意思表示真实,符合本人的诚意,不是开玩笑。
  (2)不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民法通则规定,调解除了自愿以外,还必须合法。然而,民俗习惯不是法律,在法律条文中也找不到“民俗习惯”的影子,如果坚持合法原则将无法适用民俗习惯进行调解。对此,学界人士认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禁止即为允许”是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的精神。合同法规定,合同只有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才归于无效。只要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就是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民俗习惯行为,都是可以支持或允许的,从而扩大了“合法”适用的内涵。这一理解不仅具有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受到法院的默许与承认的。
  2、民俗习惯在民事裁判文书中的应用
  (1)认证。认证就是在裁判文书的审理查明部分把民俗习惯作为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作为裁判的依据。认证还是应当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其一是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其二是民俗习惯真实存在,符合真实性;第三是与本案具有关联性。
  (2)说理。裁判文书必须说理。说理即是在裁判文书的本院认为部分把支持或不支持某项主张、证据的理由予以阐明,“辨析法理,胜败皆明”,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当前,受西方裁判文书的影响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裁判文书越来越多地重视说理,特别是对一些认识和理解上不太统一的概念名称、民俗习惯,更需要充分地分析评判。有的还有必要判后答疑,附录法律条文,民俗惯例,在裁判文书上分析概念,理解术语。
  民俗习惯的说理遵从一般证据说理的规则,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情理法相融是民俗习惯说理的总原则。在当前国内民俗习惯尚未成为法律渊源的情况下,人民法院的裁判只有灵活运用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进行融通,以转化法律价值,从而在裁判论理上实现情理法的相融,说服当事人。民俗习惯的说理一般应当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阐明民俗习惯符合法律的精神,符合正义、公平、公正。符合法律的精神也就是符合法律的理念和思维,不与法律法规相冲突,从而打通了民俗习惯进入民事诉讼的管道。
  案例二:2005年8月,锦屏县河口乡培尾村一杨姓村民在其自留山内砍伐了该村胡家一留禁在山内的寿用木,双方引发争议,后胡家以该禁用木系其祖辈留禁,要求杨某归还。并诉至法院,法院根据该村的村规民约及农村的一般惯例,判决杨某将砍伐的寿用木退还原告胡某。
  在这一案件中,法院查明,培尾村村规民约规定,禁有果木或寿用木在别人自留山内的,在山林三定和分户经营以前,经调商或其它形式已确定为私人留禁的树木,均属留禁户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还查明,胡家留禁的寿用木系其祖父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所留,在“四固定”和“山林三定”之前。在锦屏这些林区,“留禁寿用木”是山村百姓风俗,其所有权都归属留禁户所有,村民一般都遵循这一惯例。法院在说理部分认为,胡家留禁的寿用木系其祖父在“山林三定”分山到户之前所留,杨家虽按政策分得了寿用木所在的山场,但杨家分山时胡家已在山内留禁该寿用木,按培尾村的村规民约规定,结合当地习俗惯例,该留禁寿用木的所有权应当属于胡家所有。培尾村村规民约的这一规定,没有违反我国现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应当予以采信。因此,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支持,遂判决杨某将砍伐的寿用木退还原告胡某。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
  二是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阐明民俗习惯符合社会道德观念。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民俗习惯符合社会道德观念,也就意味着符合社会公德,民俗习惯融入民事诉讼就找到了渊源,“靠了谱”。道德、习惯、法律之间始终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并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作用。思想家孟德斯鸠说“法律是由立法者创立的特殊和严密的制度,而道德和礼仪则是一个民族的一般制度,因此,要改变这些风俗和礼仪就不能通过法律去改变它们,否则就显得过分专横,最好是用别的道德和礼仪来改变。如果用法律去改变应该用习惯去改变的东西的话,那是极糟糕的策略。那种强迫俄罗斯人把胡子和衣服剪短的法律和彼得大帝让进城的人们把长袍剪短的粗暴做法就是专制。防止犯罪的手段是刑罚,改变礼仪的途径是树立榜样”。因此,当民俗习惯的价值取向于社会道德时,就应当从社会和伦理的角度予以分析,“礼治”,“德治”,忠孝仁义,“无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伦理文化就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社会观念的写照,表明了东方人特有的一种涵养,一种气度,一种境界。一天,某村两叔侄一起在饭店用餐时,为争一鸡翘(俗称鸡屁股)而争吵打架,最后,侄子把叔叔打伤住院,为医疗费的承担诉至了法院。法院在说理部分认为,敬老尊贤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告侄子作为下班(下辈)应当尊敬长辈原告,并应将当地有尊老习俗的鸡翘让给长辈。同样,原告也当爱幼怜弱,体谅被告。两叔侄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相互谦让,为争一鸡翘而引发斗殴,双方对事故的发生均有一定过错。但原告的伤情是由被告直接造成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法院遂判决由侄子承担医疗费的80%。这里,民俗习惯虽然不是判决的直接理由,但间接的予以说明人们的行为要遵从习俗,符合当地百姓的道德观念,起到了教育指引作用。
  在锦屏林区,山高水长,沟壑纵横,村寨之间桥梁随处可见,十里山路两里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六月初六,都是人们架桥修路的日子,由此形成了架桥敬桥的习俗。在山野村寨之间钢筋水泥运输不便,而林区树木较多,沟谷坡边的桥多是木桥。为此,村民架桥一般都是“就近取材”,从附近山坡上选种一两棵中意的杉木,截成三、五、七截(必须是单数),将供人行走的一面用刀修平,架在山沟溪流之上,然后在桥头用石头设一神位,逢年过节来此烧香点纸,祭祀求福,这个桥就成了架桥这户人家某个人的桥,成了这家的专属领地。在百姓心中,也是这家修桥补路、修阴积德的一个表现。在2006年3月间,锦屏县八客村的一杨姓村民在“溪头”(地名)架桥,在附近“岗??保ǖ孛?┥缴峡撤チ送?迮思业牧礁?本对?0多厘米的杉木,截成七截,架在“溪头”的溪上。潘家发现后,认为砍伐的木头过大,且浪费了部分材料,要求杨姓村民赔偿。八客村民委认为,砍伐的木头虽比一般架桥的木头要大,但杨某已将木料的根部即大的部分用作桥木,本人没有将砍伐的木头扛回家,架桥后方便了群众过路,符合当地的习俗,不支持潘家的主张。后潘家准备到法院起诉,经法官解释后,认为杨某的行为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公德,劝其息诉,潘某想了一下,回家去了。如果法院受理该案后调解不成,则会造成难以下判的局面。
  三是从通常的做法理解,阐明民俗习惯符合日常规则、符合大众心理。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明确的法条规定,也不是民俗习惯都符合公序良俗原则,争议的问题往往就是不确定不具体的事项,正如梁慧星教授在《裁判的方法》里说的“不确定的概念”,如显失公平、合理期限、正当理由等等,始终没有具体的标准与尺度。然而,法官不能因为没有具体标准就无法断案,或就“糊涂僧乱判糊涂案”,这时就应当遵循民法解释学上的不确定概念的价值补充方法进行分析认定。
  (3)引用。我国《合同法》第26条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第一次将交易习惯作为认定法律行为效力的根据,从而为如何在裁判文书上引用交易习惯开创了先河。在此之前,人民法院在民事裁判文书上引用的只能是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司法解释,习惯不能直接成为引用的对象。同样,《物权法》紧随其后,也规定了对相邻关系可以按当地习惯处理,法定孳息可以按交易习惯收取。虽然这些都还是交易习惯、当地习惯,还不完全等同于民俗习惯,但有不少的交易习惯、当地习惯就是民俗习惯,二者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对这些法律明文规定的“习惯”,引用自然不成问题,对条文之外的“习惯”,如何引用则费尽了法官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法官一般将民俗、习惯作为说理的手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将民俗习惯加以包装和转化,或以法律的外衣对民俗习惯重新解读,再选择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则,通过对该规则的灵活运用裁判结果”。事实正是如此。对法条之外的“习惯”,法官不能直接适用,但又必须将该民俗习惯的内涵通过法理、道德等当事人容易接受的形式体现在裁判文书上,让“习惯”成为“活法”,裁判文书成为情理法相融的载体,使人们内心确信并遵守。如在案例三中,法院在说理部分就根据村规民约及当地农村惯例把寿用木的所有权确认给胡某所有,杨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再依据《民法通则》第117条的规定,判决杨某将砍伐的寿用木退还原告胡某。这样,习惯就成了认定事实的“依据”,而适用的仍然是国家法律。
  3、民俗习惯在执行工作中的应用
  民俗习惯无处不在。执行工作中运用民俗习惯的情形虽然较少,但也绝非个别。执行和解、执行方式和技巧上都有可能用到民俗、习惯。
  (1)执行和解。执行和解就是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双方对执行事项自行商定,终结执行程序的活动。案例四:李某欠龙某50000元,法院判决归还本金的同时还应支付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考虑到龙某是李某的堂姐夫,按农村习俗一般不收取利息,于是劝龙某放弃利息近4000元,李某则一次性归还欠款,劝双方自行和解。在法官的工作下,双方达成协议,李某一次性归还龙某50000元,利息不再收取。如此,案件得以执行完结,双方情理上又缓和了关系,可谓双赢。
  (2)执行方式和技巧。执行工作是一门艺术,讲究方式方法。当执行工作中的当事人、执行标的或执行时间、地点涉及到民俗习惯时,都有可能要考虑执行的方式和技巧。案例五:2002年9月,锦屏县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一行五人跋山涉水,奔波30多里赶到被执行人居住的启蒙镇中仰村,准备强制执行陆某某欠货款6700元一案。出发前,制定了搜查、拘留、扣押有关财物等一系列强制执行方案。上午10时,当执行人员风尘仆仆赶到中仰村时,发现被执行人家中正办丧事,准备强制执行的方案只得暂停。有的同志认为,被执行人居住深山老林,执行干警这已是第三次造访,难以往返,还是先执行看局势再说;大多数同志认为,这时若强制执行,势必与丧事期间不理世事的民情习俗不合,极有可能引发群众不满导致冲突发生;最后,大家认为既然来了,派两个干警到陆某某家中与他的亲属见一面,说明来意,待丧事办完后再行履行。陆XX的亲属认为法官的这一作法十分正确,符合当地风土人情,并表示要督促陆某某事后及时履行义务。过后10多天,陆某某携带3000元到法院,表示因能力有限,将分期归还欠款,并感谢法官在丧事期间给予他的“面子”。
  4、民俗习惯在司法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民俗习惯的司法职能作用已引起理论界、司法界的广泛关注,有关习惯的研究已从民俗学更多地转向法社会学。民俗习惯在发展的过程中渗入了宗教、法律、道德、文化、政治、民族等各种社会因素,不少的民俗习惯已变得难以确认,有无之争、善恶之分、适用与否在司法实践中确非易事,因此,在民事裁判中引入民俗习惯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障碍,仍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当然,法制的改革也如社会经济的改革一样,只有大胆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勇敢地实践,才能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实现民俗、习惯与制定法的融合,实现“民”法与“官”法的良性互动,社会法制的有机统一。
  在司法实践中,民俗习惯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要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权。民俗习惯是选择适用,而不是必须适用,当事人对适用民俗习惯有选择权。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民俗习惯,也可以不适用民俗习惯;可以选择适用本民族的民俗习惯,也可以适用其他民族的(如移居当地的)民俗习惯。适用民俗习惯不仅是法律适用问题,还有可能是民族关系、宗教信仰、政治思维等问题,因此,不能强人所难,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2)要符合化解纠纷,实现案结事了的现代司法理念。在民事裁判中引入民俗习惯,目的就是要排解矛盾,化解纠纷,缓和社会关系。是否引入,都应当取决于这一宗旨。如果某个民俗习惯的适用,能达到这一效果,对改善纠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应当大胆地适用,否则,就不当引入。
  (3)不违反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依法治国,建立现代法治社会的准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底线”。这里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还包括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构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变通规定、补充规定。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是说要合法,符合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而是说不违法。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规定的,民俗习惯可以施行,不违法就是执行的“底线”。
  (4)注意民俗习惯适用的有限性。法律不是万能的, 民俗习惯更是如此,民俗习惯的作用范围是有针对性的,是有限的。民俗习惯不能代替法律,对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杀人、放火、强奸等,不能简单用民俗习惯进行处理,不能私设公堂,滥用私刑,更不能组织百姓调解赔钱私了,以罚代刑,否则,适用民俗习惯的初衷就适得其反。
  (5)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在民事纠纷过程中,往往一些问题都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民俗习惯里也时有隐私存在,如同居、私生子、离婚中的夫妻生活障碍,民俗中的隐私经常成为争议双方的敏感问题,有时甚至是争议的焦点,法官不能回避,但在裁判文书中有的则可以不细述不说明。不管是哪种情形,法官对审理民俗习惯案件知晓的当事人个人隐私,都不能到庭审以外的场合宣扬或透露,这既是当事人权利的维护,也是法官职业道德的遵守。
(作者单位:贵州省锦屏县人民法院 )
责任编辑:陈思
相关新闻:
《人民法治》杂志首发式暨“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积极推动法律实施的好法官、好检察官、好警官”宣传表彰活动启动仪式9月6...&&nbsp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8276)京ICP备号
中国法院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201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7 以 上 版 本 浏 览 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不可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