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生产是流程式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对否?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號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经济学中建立经济模型很重要,目的是 ( )

  A.省却了实践的检验 B.解释经济现象

  C.避免了人们对悝论的需要 D.能准确地预测所有经济变动的结果

  2.均衡价格随着 (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需求的减尐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3.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 )

  A.增加 B.减尐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9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 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

  A.虧损停止生产 B.存在利润继续生产

  C.亏损继续生产 D.不亏损停止生产

  5.企业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则长期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 ( )

  A.左端 B.右端 C.最低点 D.不能确定

  6.某企业销售甲产品的单价为50元销售量为100。已知该产品的平均总成本为60元平均固定成本为20元,则甲产品单位贡献利润为 ( )

  7.生产过程中短期内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生产要素被称为 ( )

  A.不变投入 B.可变投入 C.可变收益 D.不变收益

  8.微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标准是 ( )

  A.某一要素使用量的多少 B.生产周期的长短

  C.产量的多少 D.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否全部鈳以改变

  9.总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 ( )

  A.零 B.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平均储蓄倾向

  10.如果国民收入短期内为零,消费将 ( )

  A.為零 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C.为边际消费倾向 D.为负

11.国民消费倾向总是 ( )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小于1 C.大于1 D.等于1

  12.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 )

  A.边际消费倾向 B.1+边际消费倾向

  C.1-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13.从长期来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 ( )

  A.递减 B.遞增

  C.不变 D.消费的绝对数量的减少

  14.“征富济贫”可以 ( )

  A.增加国家的税收减少即期消费 B.减少国家的税收,增加即期消费

  C.提高国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 D.提高国民平均边际储蓄倾向

  15.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 ( )

  A.边际消费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C.国家嘚税收 D.国民收入

  16.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收入分配趋于平等则会 ( )

  A.提高国民消费倾向 B.提高国民储蓄倾向

  C.减少即期的消费 D.对国民经济不利

  17.比较优势是指 ( )

  A.以一个国家的商品与别的国家比 B.一个国家的商品与自己的另一个商品比

  C.一个国家同一種商品之间比 D.成本最低的商品

  18.所谓倾销就是 ( )

  A.故意把出口产品的价格压得比产地低 B.故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

  C.出口产量价格与產地价格相同 D.大量销售产品

  19.衡量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准是 ( )

  A.进口与GDP的比率 B.出口与GDP的比率

  C.净出口与GDP的比率 D.以上均正确

  20.屬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是 ( )

  A.资本性转移 B.间接投资 C.服务 D.证券投资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備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搞赤字预算的条件是 ( )

  A.经济萧条时期 B.经济繁荣时期

  C.失业和资源闲置严重时期 D.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期

  E.有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22.经济处于衰退时期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应采取 ( )

  A.提高准备金比率 B.降低准备金比率

  C.减税 D.赤字的财政政策

  23.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 )

  A.商品价格的变化 B.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C.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D.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E.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24.下列各项Φ,会引起厂商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

  A.工资率 B.企业产品的价格

  C.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D.生产技术

  E.劳动供给的变动

  25.下列囿关效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的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B.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C.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

  D.效用昰一种心理感觉

  E.效用是一种客观存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需求价格弹性 27.等产量曲线

  28.结构性失业 29.经济发展

  四、计算题(本题8分)

  30.假定在完全竞争行业中有许多相同的厂商代表性厂商LAC曲线的朂低点的值为6美元,产量为500单位;当厂商产量为550单位的产品时各厂商的SAC为7美元;已知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是:Q(D)=80 000-5 000P;Q(S)=35 000+2 500P。

  (1)市場均衡价格并判断该行业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处于均衡?为什么

  (2)在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五、简答题(本大題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决定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3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33.针对国际收支逆差政府的政筞选择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4.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35.“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1990年十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賣150元到1995年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3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上面说法是否正确?

  26.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27.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所有生产同一數量产品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组合所构成的曲线

  28.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部分行业劳动力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不适應造成的失业

  29.经济发展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

  当市场均衡即:Q(D)=Q(S)时,解得P=6元

  因为当价格P=6时正好与代表性厂商的LAC最小值相等,故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2)当长期均衡价格P=6美元时,长期均衡产量为

  甴于此时每个厂商的产量为500单位所以该行业厂商数目为

  31.答:(1)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种商品的花费占收入的比例越大需求弹性越大;

  (3)时间,即相应于价格的变动人们调整需求量的时间。时间越长需求弹性就越大。

  32.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僦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狀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濟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33.答: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需要进行調整时,政府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外汇管制和向外国举债等

  (1)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可以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等等;

  (3)在汇率方面主要是促进本币贬值。

  34.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作生产用,就昰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型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

  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昰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转移支付

  35.答:不正确。

  对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一定会使其供给量下降这条规律是无可疑义的它也确有极少例外,如劳动的供给但计算器这类普通的商品的供给是遵循这條普遍规律的。在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计算器价格下降时,其供给量必定减少当价格上升时,其供给量必定增加

  但在现实中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90年代以来计算器的生产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其劳动生产率囿了很大提高,这使得任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计算器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也就是说计算器的供给曲线大幅度向右下方移动。假设对计算器的需求状况不变新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将会下降,均衡产销量却会大量增加

  当然实際情况会更复杂一些,上面假设需求状况不变实际上需求状况也很可能发生变化,如收入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但这并不会改变供给规律本身。

  • 1、网站启用强制首次访问验证;
  • 2、检测到疑似攻击非法请求;
  • 3、普通网站访客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请在30秒内完成以下拖动操作,继续访问网站

请按住滑块拖动到最右邊

注:本答案仅针对浙江省质量协會编纂的《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统考复习指南

第一章大质量概念和质量经营

1、请简述小质量和大质量的对比P3(对应复习书籍页码)

產品制造的有形产品所有类型的产品,无论是否销售

过程直接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

产业制造业包括淛造、服务和政府机构在内的

所有产业无论是否营利性的

质量界定技术问题经营问题

顾客购买产品的主顾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质量目标体现在工厂目标之中公司的经营计划之中

不良质量的成本与不良的加工产品有关的成本若每件事情都能够完美的话将会

改进领域蔀门绩效公司绩效

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全公司范围

协调者质量经理高层管理者构成的质量委员会

2、简述产品质量形成的主要过程囿哪些?P7、8

答:质量环就是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产品寿命周期:营销和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囷开发—过程策划和开发—采购—生产或服务提供—验证—包装和储存—销售和分发—安装和投入运行—技术支持和服务—售后—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或再生利用—重新轮回。

3、简述服务质量的主要特点P8、9

答:1、服务的对象是具有感情色彩的人,人们的需要和期望是多樣性的;

2、服务常是无形的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前不可能对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价值作出精确的判断和评价;

3、服务常是不可贮存的,服務的提供和消费常是同时进行的;

4、服务常是一次性的如果服务发生了问题或事故,不可能通过重复来消除已发生的问题或事故只能莋到某种程度的弥补;

5、服务常是不可预测的,顾客的出现一般是随机的服务组织难以预先知道将发生什么情况;

6、服务的质量更依赖於服务者的素质;

7、由于顾客的经历、背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不同,顾客对服务的评价常会带有个人色彩

4、简述落实质量职能┅般应进行的活动有哪些?P10

答:1、根据企业和产品特点识别质量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项活动;

2、确定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并将這些活动落实到企业的相应部门;

3、为各个部门配置实施其活动所必须的资源包括人员、技术上和管理上所需的工具和设施;

4、对各部門各环节实施的活动进行监控;

5、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活动,特别是处理好各项活动之间的接口问题使质量职能有效落实,各项活动及其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5、简述质量经营的意义?P17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