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出哪些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鼓励和吸引人才在县级医院

时光辉: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聚集 鼓励企业走出去-时光辉―上海频道-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时光辉: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聚集 鼓励企业走出去
来源:东方网 作者:靳慧 张海盈 刘歆 实习生裘颖琼 选稿:王呈恺
图片说明:上海市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时光辉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滨海新城”等话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点击图片浏览组图)
图片说明:互动交流活动现场(点击图片浏览组图)
图片说明:东方网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字直播。(点击图片浏览组图)
  东方网记者靳慧、张海盈、刘歆、实习生裘颖琼6月18日报道:奉贤未来发展什么产业?是不是有一些支持?中共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时光辉表示,奉贤区政府将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既吸引人才聚集奉贤,又鼓励企业走出国门。    时光辉表示,对于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区里面都有政策,这个政策分成几个方面,在项目审批上给予优惠,“对于固定资产的投入给予补贴,在项目融资上给予担保和贴息。同时,对于项目的产出,按照他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同时,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品牌的推广,区里面也有政策给予支持。对于引进的人才,区里面首先是给出30万的安家费,然后在个人的所得税对地方的贡献部分,地方财政也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对于他们的户口问题,以及子女就学问题也给予了支持。”    同时,时光辉表示奉贤区也鼓励企业走出国门,“你们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当中,地方政府会进一步协调好海关、外汇、出口检验等相关部门来为你们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另外,奉贤区政府在国外也有一些政府资源,企业到国外以后这些资源仍可为你们提供服务。同时,我们可以从政府的角度帮助你们来推进项目。”
上海频道推荐阅读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人才南海发表的微博:
天气状况: 今晚到明天白天:中雨转阴天。风向风速:北
微风,气温:9-14°C,相对湿度:80-98%,发布时间: 15:04
&|&&|&&|&&|&
当前位置:>>
<param name="FlashVars" value="xml=
/cms/sites/rcnh/vcastr/lingnan.flv
《狮舞岭南,龙腾南海》宣传片
国家、省、市相关政策
佛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
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着眼于为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佛山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自“十一五”以来,随着“人才强市”发展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佛山的人才发展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是人才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自“十一五”以来,佛山人才资源总量以年均7%的速度不断增长,到2009年,全市拥有各类人才总数达到93.6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61%。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渐趋优化。学历结构明显更加合理。2009年大专以上学历占人才总数比重的55.74%,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才的比例由0.92%上升到1.14%。职称结构逐渐改善。高级职称比例稳步增长,由2005年的4.35%上升到2009年的4.38%。高技能人才的绝对数也有较大的提高,高级技工以上的人数由2005年的14460人增加到2009年的30617人,增加1倍多。
三是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按照每百万GDP所使用的人才数来衡量人才效能指标,佛山2009年每百万GDP的创造需要人才数为1.95人,比人降低了11.36%。
四是人才载体建设日益增强。至2009年,全市已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家和27家分站、各级工程中心528家,其中,省级工程中心84家,现有市级工程中心138家。高新技术企业363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46家。
五是人才发展环境更趋完善。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激励人才,初步形成了上下衔接、相互协调,比较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取消人才准入限制、放宽人才流动限制、取消非公有制单位用人限制、放宽人才职称评定限制、扩大人才政策受惠面等;改进了引进人才的住房、社保、优先就医等服务工作和配偶、子女的就业、就学、入户等相关工作。
六是人才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及其配套制度改革,建立了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佛山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环境有待改善,人才国际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等。
未来十年,是佛山人才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佛山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刻影响下,人才国际化趋向将不可逆转;人才资源的竞争已成为城市综合竞争的根本;广佛同城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促进区域人才不断融合与交流等,都为佛山人才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目前,佛山处于工业化向发达经济的初级转变或者说后工业化初期阶段;也已步入基本现代化阶段,处于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即基本现代化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正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要推动“三着力一推进”和“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争当建设“幸福广东”的排头兵,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二、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国家和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的精神,围绕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战略目标,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紧跟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人才向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重点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3+9”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十五个重点产业①对人才的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人才建设为经济社会服务为出发点,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先进制造业人才、高科技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为人才服务重点领域,以实施“人才培养十大工程”②为抓手,以人才开发机制改革为动力,切实抓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工作,努力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选用、激励、配置机制,全面构筑佛山人才新高地,为推动佛山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战略目标
年,佛山人才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与城市定位、功能相称,与产业结构演变、提升和发展相匹配,与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积极把佛山打造成产业人才聚集区、人事改革试验田、国际人才新高地、科技人才创业园,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专栏1:佛山市年人才发展具体目标
总人才量(万人)
其中:党政人才(万人)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万人)
专业技术人才(万人)
技能人才(万人)
农村实用人才(万人)
大专学历以上(万人)
大专学历以上占人才总量
研究生(万人)
研究生占人才总量%
高级职称人才总量(万人)
占专业技术人才%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
第一产业(万人)
第二产业(万人)
第三产业(万人)
先进制造业(万人)
高科技产业(万人)
现代服务业(万人)
现代都市农业(万人)
“3+9”重点产业
总量(万人)
总量占第二产业%
百万人口人才数量(人)
百万GDP使用人才数(人)
(三)总体部署
一是提升人才强市战略地位。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佛山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工作的重要位置,使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导向。二是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3+9”特色产业基地和十五个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四是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市场服务体系。重点做好人才市场准入审批、市场运行安全监督、诚信服务建设、人才中介机构年检等方面工作,促进人才市场健康发展。五是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六是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大力开发国民经济重点产业人才
发展目标:到2020年“3+9”产业基地人才需求规模达到61.45万人。为了更加促进佛山现代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佛山又先后提出了优先发展十五个重点产业和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光电产业(光显示、光伏、光照明)、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人才规模达到77.85万人。重点产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恰合度不断提高。
主要举措: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预测“3+9”产业、优先发展十五个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遵循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大对重点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支撑和保障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引进一批适应我市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引进携带高新技术开发项目科研成果的中高级人才。搞好市场需求调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来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需定产”。 探索在大型企业以及面向企业的相关学会、协会设置人才工作站,加强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健全产业人才服务工作网络,发挥其对人才服务的功能,及时掌握人才需求情况,沟通人才信息,指导企业搞好人才资源开发。
按照佛山未来重点发展的服务业,大力培养和引进金融、保险、通讯、物流、会展、创意产业(主要是工业设计)、房地产、商贸、旅游等方面的人才,以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同时,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的特点,积极探索和研究在现阶段产业融合特征下,按照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培养人才,包括现代制造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的人才培养。
专栏2:佛山市“3+9”产业基地、十五个重点产业及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一览表
“3+9”产业和部分重点产业
2015年预计产值
人才需求重点
工业总产值4100亿元、增加值1138亿元,年年均增长13%左右。
一是中高级管理人才;二是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电气工程、感应电机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等;三是各种技术工人,如金工、钳工、仪表装配、计算机操作、嵌入式控制等设备安装维修技工等。
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增加值750亿元,年年均增长24%左右。
一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如区域开发、项目管理以及生产质量控制等;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如电子设计与开发、软件开发与应用、空气净化设计、灯具设计等;三是各类技能人才。
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工业增加值150亿元。
一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包括负责销售、产品开发和财务策划等项目经理;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如美术陶瓷设计、卫生陶瓷设计、会展策划、环境测评等;三是一线技术能手,如陶瓷机制工程和设计。
工业总产值3860亿元、增加值1050亿元,年年均增长13%左右。
一是中高级管理人才;二是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铸造锻造专业等;三是各种技术工人,如金工、装配、计算机操作、嵌入式控制设备等安装维修技工等。
工业总产值4400亿元、增加值1150亿元,年年均增长13%。
一是中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如市场销售、策划和文秘;二是技术人员包括机电设备维护和修理、铜材加工工程、铝材加工工程、磨具设计、产品检测、化验以及ISO内审等;三是一线技能人才。
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增加值480亿元,年年均增长10%左右。
一是差别化纤维开发、化纤聚合工艺技术、机电一体化织机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二是真丝产品设计、开发,丝绸染整工艺,真丝数码织造工艺方面的人才;三是产品设计、织物表面涂层工艺、织物染整工艺方面的家用和产业纺织品行业人才;四是急需服装设计、服饰产业设计和人才开发人才。
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增加值400亿元,年年均增长25%左右。
一是中下层管理人才,如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检验、物流管理、区域市场管理等;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如技术开发、化学成分分析、食品卫生安全、环境保护等;三是技能人才。
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增加值200亿元,年年均增长15%左右。
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如市场推广、客户管理、品牌营销、会展策划等;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如家具设计、质量控制、物流设计、磨具加工、木工机械、产品检验等;三是一线技能人才。
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增加值30亿元,年年均增长15%左右。
一是复合式技术管理人员(总工);二是新产品研发人;三是专业药师队伍;四是高级技工。
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增加值360亿元,年年均增长20%左右。
一是中高级管理人才;二是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铸造锻造专业等;三是各种技术工人,如金工、装配、嵌入式控制设备等安装维修技工等。
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增加值900亿元,年年均增长25%左右。
一是新材料各重点领域中的产业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复合型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如机械设备维修、品牌经营、涂料工程、磨具设计、项目管理等;三是各类技能人才。
光伏和光照明产业年总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
一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如营销管理、品牌推广、客户管理等;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如软件工程、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废气处理、废险废弃物处理技术。
生产总值为520亿元,年年均增长15%。
一是掌握互联网安装、维修和维护的专业人才;二是掌握现代通讯技术开发、设计人才;三是精通数字家庭产品开发、设计、营销方面的技术人才。
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年年均增长30%以上。
一是精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人才;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三是技术市场开发人才;四是科技培训、评估和咨询人才。
生产总值200亿元,年年均增长8%左右。
一是精通资本运作、具有新投资理念、擅长证券经营、能够防范金融风险的高级金融人才;二是熟悉和掌握“三旧改造”招投标工程概算和预算的人才;三是控制企业成本、财务理财、税收筹划等企业财会人才;四是掌握金融后台业务的技术人才。
生产总值500亿元,年年均增长10%。
一是熟悉现代商贸、物流等相关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财务管理、金融等专业人才;三是适应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专业骨干人才队伍,包括通信工程、网络研发与应用人才;四是经济管理和信息处理等复合型人才。
工业设计创意产业
生产总值1500亿元,年年均增长12%。
动漫创作、设计、策划、数字影视、制作,网络游戏研发、创意产业管理等人才。
注:在十五个重点产业中没有与“3+9”产业重合的产业是:现代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部分,在上表后面列出。
(二)引进和培养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发展目标:到2020年在教育、宣传文化、社会工作、卫生医药和党政机关等社会重点领域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达到19.82万人。
主要举措:在教育领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制定相关措施,从政策上保障高校引进“特聘教授”和急需人才,根据中、小学生生源变化和对教育标准的提高,普遍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在科研领域,重点培养掌握科技前沿技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人才,积极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转移,壮大企业研发人才力量;通过实施中高级文化专业人才引进和交流计划、中高级文化经营和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中高级文化专业人才、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在医疗卫生领域进一步加大“三名战略”实施力度,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引导一部分人才充实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发展社区医疗事业,同时积极培养和引进发展我市卫生事业急需的高层次优秀专业人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计划、研修计划,为佛山基层社区大发展提供足够的、高水平的社区管理人才。通过实施MPA课程计划、出国交流计划、挂职锻炼计划、业务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党政公务人才的执政能力,更新党政公务人才的思想观念。
专栏3:佛山市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情况表(单位:人)
(三)统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着力提高党政人才科学判断形势能力、宏观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吃苦耐劳、奋发有为、善于推动基层工作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到2015年,党政人才总量达到2.22万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0%。到2020年人才总量达到2.38万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0%,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适当控制。
主要举措:制定实施“一把手”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并采取到市和区直部门挂职、到区直综合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在本部门担任常务副职等方式进行岗位锻炼。建立和完善年轻党政人才储备制度,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大规模地开展教育培训,对全市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每年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国内外重点院校进修深造;每年选拔一批有潜力的优秀后备干部,采取交流轮岗、基层挂职、到急难险重岗位任职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锻炼。完善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专门知识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大力推行公务员培训学分制。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佛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转移和跨国经营的战略需求,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3.26万人。到2020年总量达到29.97万人,培养造就5?10名能够引领佛山企业跻身世界级企业的战略企业家。
主要举措:在全市企业范围内,以技术专利、品牌创立、人才培养、R&D投入、平台建设、税收贡献等指标为依据,每年优选20名列入佛山市优秀企业家名单,由市政府发给“佛山优秀企业家”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实施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跟踪支持企业家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建立以需求为导向、项目为抓手、市场化培训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思想政治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二是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业务培训。建立财富论坛,定期邀请经济学家、管理专家和著名企业家对培养对象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服务和宣传工作。积极吸收“优秀企业家”入党,做好“优秀企业家”职称评定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优秀企业家”事迹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激励“新一代企业家”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佛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带头人为重点,打造一支规模适度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3.93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3.83万人。
主要举措: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站在佛山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前沿、勇于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具有宏观战略思维,能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技管理型专家;精通国际经济贸易运作规则,能够参与国际高科技竞争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各级政府的科技和产业发展计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立项和考核指标。在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3+9”重点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等领域,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建设工程,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建立高端人才库,引进和储备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高端科技人才,重点是国家级专家、留学归国博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佛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鼓励领军人才打破所有制和身份限制,聘用“柔性流动”人员和科技兼职人员,自主组建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领衔作用,在人员配备、设备配备、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有实力的创新人才团队申请国家和省市的重大科技计划,市、区科技经费给予配套支持。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加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注重发现具有潜质的青年人才,把他们推向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结合实施重大专项、承担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科学技术前沿科研任务,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形成多个优秀青年技术专家群体。建立和完善科技带头人,特别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逐步建立团体推荐、企业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科技带头人遴选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科技带头人到国外研究机构、高校、企业进修深造。创新人才评审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成长。
4.高技能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造就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适应佛山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4.9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为15%。到2020年,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8.3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为28%。
主要举措:以增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为重点,采取本地学校教育培养、外地学校订单式采购、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企业岗位培训、行业练兵比武、以师带徒、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3+9”重点产业基地和十五个重点产业等紧缺专业和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为此,重点是大力推动旨在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商品的七大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完善、配套、畅通的政策制度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具有培训、认证、评价、使用、交流、保障等功能的职业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研发体系;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档次培训网络体系;建立和健全能力为本、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信息发布与动态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佛山高职院、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性作用,发挥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生力军的作用;引导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参加技能培训人员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办法,对参加培训人员给予时间安排、经费补助和奖励。财政要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引导资金的投入,鼓励运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紧缺人才培养政府购买制度,对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补贴。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制度。出台佛山市大师、名师工作室成果考核制度。对大师、名师工作室进行跟踪考核,对在传授技艺、开发项目、技术交流等方面成果突出的进行表彰,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开展民间艺术如剪纸、工艺美术、武术等赋有佛山传统文化的从业人员的职称评审。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96万人。到2020年达到8.07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每个社区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2-3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
主要举措:构建市、区、镇(街)三级联动,农科教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利用多种培训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级教育(职业)培训机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科普组织的作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大力开发和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由人社管理部门负责及指导,力争实现每年千名农村人才技术职业培训、千名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和1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定向和引导性培训。改进和完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管理工作,由人社管理部门牵头,每2年评选出一批能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农村实用人才。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以多种形式到乡村基层服务,建立卫生、教育等专业技术人员到镇(街)工作一年的制度。通过国家补贴政策,职称与职级相挂钩,鼓励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参与职称评审,从而提高农村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6533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8214人。
主要举措:构建由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社、民政、教育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密切配合的社会人才工作格局。积极探索街道、社区落实“党管人才”方针的方式方法,整合全市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街道、社区人才服务站(所)。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推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力度,选送一批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培训学习,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综合素质。建立社区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将人才工作列入专职党群工作者职责进行考核。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
四、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
目标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部门强化职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主要任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为一切有志成才之士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建立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必须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创新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创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整合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导向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拓展人事人才服务领域,打造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要把人才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人才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
2.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目标要求:围绕提高人才使用效率目标,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模式。在党管人才原则下,党管理人才的方式应由重形式向重机制转变,由以微观、直接管理为主向宏观、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由依靠政策管理为主向依靠政策管理与依法管理相结合转变,由传统的局部性管理向整体性管理转变,由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分类分层管理模式转变,由干部工作的封闭式运作向注重群众广泛参与的开放式运作转变。
主要任务:简政放权,规范政府行为。人才管理部门应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对人才评价、流动、激励等环节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人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消除在事业单位行政化和“官本位”现象,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目标要求:以佛山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为核心,完善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功能,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开发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主要任务:一是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通过不断学习和在职教育,不断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素质。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学者前来佛山开展理论讲授和操作培训活动,使人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提高。每年定期组织佛山所有中小企业家开展轮训,以提高综合创新能力、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同时也可依托社会咨询和培训机构、人才交流机构、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对企业举办各种形式的人才培训活动。二是资助学历教育。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攻读硕士和博士并取得学位的,由市直财政拨款单位分别给予全额和半额学费资助;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需全日制在校的,经批准可保留待遇和职务一年,取得博士学位的干部,享受引进高层次人才工资外津贴。市直企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各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相应办法。三是加强人才职称评聘工作。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申请参加省市组织的中高级职称评审,对获得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兑现相应技术级别的待遇。对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业绩优异、贡献突出的,不唯学历、资历等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实行低职高聘。人才服务机构应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各种职称申报及相关事务的咨询服务。
2.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目标要求: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知识、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评价机制是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机制、监督机制的基础,建立评价机制是实现人事人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主要任务:研究制定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层次人才的认定标准,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健全考核评价责任制,改进和完善考试与测评技术,提高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健全人才年度考核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按照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要求,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程序,规范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制度。按照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逐步建立起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加快技能人才考核鉴定与评价制度改革,采取技能鉴定和综合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考评。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3.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目标要求:深化改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等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应,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选人用人机制。
主要任务: 加强民主参与机制建设,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通过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在干部工作中建立起一整套民主的运行机制,使群众在党组的领导下,按照党的干部标准和干部政策,参与选拔、管理、监督干部等各项工作。加强竞争机制建设,拓宽视野,不拘一格用人才,形成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局面。进一步拓宽选才任贤的渠道,积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职数和范围,解决好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问题。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的方法。要完善差额推荐办法,做到由推荐产生的领导职位,都实行差额推荐。实行试用期制,在实践中检验干部。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配套制度,使干部“上”的时候就有了“下”的准备。在“下”的方面,通过改进考核、加强监督、实行降免等制度,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工作力度,实行改任非领导职务,拓宽“下”的渠道。加强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建设,切实扩大民主,做到考实评准。
4.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目标要求:大力加强人才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建立政府部门宏观指导、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通机制。
主要任务:简化人才流动手续和程序。取消现行的各种限制人才流动的政策和规定,对佛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由人社部门公共服务窗口专人专办、贴身服务、全程跟踪,随时反馈有关信息。人才的合理流动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好人事关系问题。用人单位没有人事权限的,按省、市、区有关规定引进的各类人才,其人事关系、档案可由市、区人才服务机构代理保管。对辞职、离职或被辞退后来佛山市、区工作的,经区级人社局批准后,可予办理重新录用手续,其辞职前和重新录用后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引进人才的连续工龄视同本单位工龄享受各项工资福利待遇。按省、市、区有关规定引进的各类人才,其党(团)组织关系或申请加入党(团)组织由引进单位所在地党(团)支部办理。对没有落实就业单位而本人人事关系挂靠人才服务机构的,其组织关系可由人才服务机构的党(团)支部受理。此外,通过政府的引导、督促和服务,帮助建立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5.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目标要求: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
主要任务:大力推行岗位工资、协议工资以及年薪制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积极试行期股奖励、技术入股等激励机制以及建立人才薪酬保护制度,充分激发人才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对有特定能力的人才,还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如允许兼职兼薪、有偿租赁使用和在确定和考核工作量的前提下,实行弹性工作制,以鼓励其从事各种技术服务活动。在社会保障方面,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省、市有关规定,为骨干人才交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以为骨干人才提供企业年金或购买商业保险,或为特殊岗位特殊人才交纳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在政治待遇方面,加大对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政治待遇上的激励,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协推荐高层次人才,切实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影响力。
研发中心、共同研究开发课题、共办高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给予支持。
二是鼓励高等院校在我市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一是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在我市建立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院。二是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三是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办事处。
三是鼓励设立院士工作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要在继续办好已经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佛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和政策创新,培育扶持更多单位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一步完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制度化评估,促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还要鼓励设立院士工作室,借助全国最顶尖的“智力库”和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为佛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政策
一是设立重点产业园区“人才特区”。大力培育项目、站点、园区高层次人才载体。即以项目引进开发为纽带构建高层次人才载体;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纽带构建高层次人才载体;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工业设计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等园区为纽带构建高层次人才载体。重点扶持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3+9”产业基地和十五个重点产业园区等人才载体,使人才培养和引进同主导产业发展密切配合。大力推进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职教园区和民营企业的人才载体建设。使产业群体和产业链、人才群体和人才链、产学研产生互动效应,使各类人才真正具有事业发展的空间和施展才能的舞台。
二是创立高层次人才开发担保基金。专项基金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设立,以人为本,项目为纲,结合财政金融手段,更好地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撑。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为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项目及企业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发明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并按规定给予融资费用如利息等补贴;为拟上市公司高层次人才股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并按规定给予融资费用如利息等补贴;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贷款担保,并按规定给予高层次人才融资费用如利息等补贴;资助猎头公司等人才中介机构在佛山拓展业务,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进驻佛山的,给予开业补贴;高层次人才后续教育及学术交流补贴。
三是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在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立科技型企业的跟踪服务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人才招聘、人才培训、工商注册、标准认定、项目评审、技术转让、专利申请、财税中介、司法援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的服务。
(四)推动各类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提出流动申请的,只要有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改善人才的分布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都应当鼓励和支持。在保持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不受身份、学历、职称和专业的限制,在不同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之间流动,打破人才“单位所有”的束缚。流动后的身份可以按所在单位的性质和岗位确定,也可以保留原身份。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科研生产第一线去发挥作用。允许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生产需要和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等客观条件,以优惠措施吸引人才。允许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后继续从事经济技术服务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报酬。
(五)实施更加开放合作的人才政策
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制定完善出入境和长期居留、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担任领导、承担重大项目、职称评审等方面的特殊政策。优先资助符合我市产业导向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与服务外包、新能源、光电及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是资金扶持。对创办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各类经济实体或研发机构,经专家评审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项目,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为鼓励引进留学人员创业团队,一次性资助20万元的启动资金,每增加1人,增加扶持资金5万元,最高为30万元。二是贴息贷款补助。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经专家评审具有发展前景的,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补助。三是知识产权入股。海外留学人员可以以其专利、专有技术出资入股。四是税收返还、补助。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孵化企业三年内其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给予补助;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时,暂免征个人所得税。五是切实解决海外人才回国后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在国内没有户口的留学人员及时解决临时户口,并享受有关国民待遇。
(六)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与政府公共服务相配套的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资源配置主渠道的规模和效率。要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更加关注民生,拓展人才信息、人才测评、人事代理、就业交流、人才培训、人事考试等各项社会性服务功能,形成一条龙的人才市场服务机制,构建生态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定期开展人才资源普查,完善人才信息库;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讲求服务效率。通过定期上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人事人才服务,组织开展人才服务月、服务周,办好各系列行业、产业、特色人才市场,特别要开展对外招聘高层次人才服务活动,举办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洽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一流的服务为企事业单位引进一流人才。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人才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它们信息优势,为人才与用人单位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另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公共服务环境建设。各级政府部门要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为吸引各方人才来佛山创业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大公共服务投资,增加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医疗保健等公共物品供给。加速人才个体的社会福利由身份决定的“职位分享型”向社会化保险方向的转变。在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条例等规定,抓好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项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人事行政复议制度、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建立健全市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依法行政,提高人事人才管理法制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形成保障有力的法治环境。
(七)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明确职务发明人权益,提高主要发明人收益比例。建立非职务发明评价体系,加强对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支持和管理。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及时淘汰落后标准。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代理、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
六、重点工程
(一)实施重点行业人才积聚工程
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3+9”特色产业基地、十五个重点产业等产业进行专项人才调研,摸清和掌握人才状况。建立重点行业人才信息库,适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利用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人才引进、“柔性引智”等多种途径增加人才总量。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企业筹建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建立重点行业、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二)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
重视民营企业家成长和发展,加强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家的沟通。积极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拓展培训渠道,优化民营企业家创业发展环境。积极宣传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建立职业经理人信息库,并注意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大力推动经营管理者培养工作,打破所有制界限,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三)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
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制度,强化竞争择优机制,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机制,强化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培训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基地的考核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依托校地合作平台,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调查研究、技术咨询活动,推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提高和素质提升。
(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大力培养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的高技能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符合产业发展的技能培训机构,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技能型师资,采取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交流。规划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优势,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规划,扩大培训规模。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以及产业发展政策,及时设置和调整培训专业和重点,组织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注重培训层次和质量。鼓励企业设置(立)技师工作站,配置“首席技师”、“特聘技师”、“总技师”,以利于吸引并且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指导企业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引导企业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指导和管理。
(五)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按照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到2020年培养培训专业技能高、经营管理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实用人才达到8万人左右。加强对农业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的培养,支持他们成为企业家和各领域专家。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基地建设,发挥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等的作用,指导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各种农技和经营活动。
(六)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着眼于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到2020年,全市拥有占中小学教师总数3%的国家级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8%的省级骨干教师和15%以上的市县级骨干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重点支持3?5个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学术团队,力争产生10名左右省内领先的优秀学科带头人,2?3名左右能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领军人才。
(七)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适应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保障全民健康需要,加大对卫生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通过实施提升专业学历计划、职称晋升培训计划、境外培训计划,提高医技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和提升医疗质量。到2020年,培养造就一批医疗战线的骨干人才,给予相应的科研专项经费支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职业培训工作,支持培养2000名执业医师;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培训5000名全科医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八)实施外向型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
一是实施外向型人才培训计划。拓宽国(境)外培训渠道,与港澳地区、东盟以及更多的国家签订培训合作协议,提高公务员涉外工作能力水平。每年选派若干名重点产业紧缺高层次人才出国(境)进行中长期培训;选派科级以上干部到港澳、发达国家学习培训;选派一批涉外岗位和涉外专业的高级人才出国(境)短期培训。重点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高层次外向型人才。
二是实施国外智力引进计划。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中引智项目的倾斜力度,实行重点项目重点扶持,持续引进。鼓励企事业单位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招投标、项目指导、学术讲座、聘请教授顾问等柔性方式,引进外国专家(智力)。
三是实施文化教育国际合作交流计划。积极拓宽与国(境)外各国交流合作渠道,开展互派访问专家、学者活动。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促进佛山高等学校与国际知名学校的多方位合作,开展合作培养留学生工作。聘请国外知名大学经营管理资深教授、知名企业经营管理者举办专题讲座,促进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提高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四是加强专家顾问团工作。积极聘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或国内外较有建树的专家应邀担任政府顾问或咨询专家,改革和完善政府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
(九)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工程
努力构建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城乡社会管理水平,加强综合经济、社会管理、城乡规划领域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建立市、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中心,注重培养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城乡基层专职工作者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培训、考核评议等制度,推动城乡基层专职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努力提高城乡基层专职工作者在社会管理、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等方面的能力素养。逐步提高城乡基层专职工作者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社区兼职指导员制度,提倡、鼓励国家公职人员从事社区义务服务。
(十)实施公务员队伍能力提升工程
认真实施公务员培训“学分制”,每年组织五分之一以上的公务员参加各类培训,重点实施四项教育培训计划。一是继续抓好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业务知识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二是每年选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公务员赴国内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赴国内外高校进修深造。三是以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为目的,继续培育好公务员双休日培训超市,增强培训的实用性,供公务员自由选择。四是以提高公务员执政能力为核心,抓好全市公务员MPA(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的培训。
七、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
(二)完善规划体系,制定配套措施
各区、镇(街)和各部门以及各行业要立足于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发展实际,按照纲要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重大问题入手,编制纲要重点领域、重点任务专项计划,有条件的区和部门可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强化纲要实施参与意识,依据纲要要求,制定纲要实施配套措施,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保障、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实施目标考核
建立和实行纲要实施目标分级责任制度,把纲要实施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工作。完善纲要实施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纲要的实施和监督。建立项目运作激励制度,对在纲要项目实施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研究建立人才强市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纲要实施情况定期通报和年度评估制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促进人才发展
建立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将人才统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计体系,由统计部门研究制定人才统计指标和统计年报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和人才导向目录发布制度。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领导人才工作的水平,在内部建立调研机制,加强对人才问题的研究。同时,善借外脑,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区域人才发展的态势,寻求解决人才工作问题的对策,并为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具体指导。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人才工作队伍。加强对各级人事人才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服务的能力,提升贯彻落实规划的能力和水平。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综合科2&传真:0&|&人才服务科7&传真:0&|&政策法规科7&传真:8
版权所有 广东佛山南海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县级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