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行岛bug博士帽子是怎么来的呀!!!

PS设计教程:制作水晶风格博士帽图标
如果不坚持,何必当初那么努力
帖子139392&缘分币539606 Y&阅读权限255&注册时间&
10:15 
PS设计教程:制作水晶风格博士帽图标
来源:Xiaobaov2
本教程详细介绍透明水晶风格博士帽图标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效果非常逼真,细节也处理得相当不错。不愧为国外大师的作品。
第一步 首先创建一个新文档,背景色选用浅灰色(#d6d6d6)。
第二步 让我们用形状工具(矩形)来制作整个图标的基础。颜色现在来说无所谓,因为我们现在只是用它来做为标准。
第三步 用变形工具(Ctrl+T)将我们创建这个形状旋转九十度,然后减小它的高度
第四步 现在我们需要设置这个形状的中点,使用Ctrl+R打开标尺,按照下图设置你的辅助线。
第五步 现在将刚才的形状复制一层,并将复制后的图形向上移动使复制后得到的形状的下端对齐原来的形状的上端,然后再在复制后的形状的顶端添加辅助线。然后你就可以把复制的形状删除掉。
第六步 现在使用钢笔工具创建菱形的左侧,使用橙色(#FEB624)填充。
第七步 现在使用第六步的方法来创建菱形的右半部分,但是现在填充的颜色改为更暗一点的橙色(#E49E11)。
第八步 现在移动蓝色的图层到所有图层的上部。然后移动形状的位置,像我那样。然后使用变形工具将它变得大一点。
第九步 这个形状将是整个帽子的顶部。将它命名为Top part并且使用较为亮的橙色(#FFD931)填充。然后复制一层。
第十步 向Top part 的复制图层命名为border,使用(#EB14F00)填充,现在移动Top part图层到border图层的上面。
第十一步 选中border图层,现在按一下向下键,将使这个形状向下移动一个像素。接下来按住Alt键的同时按向下键四次,这步操作将会复制border图层四次。
第十二步 现在合并所有的border图层,现在你可以关闭辅助线了,因为我们已经不需要它们了。到视图〉显示〉参考线,设置它们不显示。
第十三步 帽子的形状画完了,现在我们需要让它看起来更漂亮一点。我们从最上面开始。选择Top part图层,然后在所有的图层上面创建一个新图层。为前景选择橙色。在图层浮动栏里面选择Top part,按住Ctrl点击,形成选区。在刚创建的图层上使用渐变工具做一个垂直填充。
第十四步 现在我们来制作边缘的高光反射。我们使用钢笔工具来完成它,具体你可以看下面的示意图,然后将图层的透明度改为30%。
第十五步 接下来我们要修改菱形的右半部分,首先使用十三步的方法形成菱形右半部分的选区,创建一个新图层,使用渐变工具做一个从左到右的渐变填充(#E37A05)。
第十六步 菱形的左侧我们将使用一个不同的方法,边缘使用高光反射。同样30%的透明度,具体参看示意图。
第十七步 现在我们需要给左半部分添加一些光照。同样创建新图层,Ctrl点击,渐变填充,将图层的叠加效果给魏叠加。
第十八步 接下来让我们制作顶端的阴影。这个阴影会表现在椎形体的上面。创建一个新图层,并将图层移动到border的下面,命名为shadow1。使用钢笔工具做一个形状类似我那样。设置透明度为30%。
第十九步 在Top part的中央做一个橙色(EC54400)的圆。然后使用变形工具适当的减小它,并减小它的高度。
第二十步 现在使用钢笔工具制作一个形状类似于示意图中的形状。
第二十一步 制作一个小的蓝色的圆在刚才我们制作的形状的下端。
第二十二步 这将是我们的最后一件事情了。这里我们将用到画笔工具和钢笔工具。让我们在蓝色的小圆圈图层下面创建一个新图层。使用钢笔工具在图层上面画一条垂直的路径。
第二十三步 使用下面的画笔设计和颜色(#EE4C05)。
第二十四步 选择路径右击选择描边路径。
第二十五步 重复上一步,但是每一次我们创建一个新的描边,并使它们在不同的图层。同样,要使用不同的颜色
第二十六步 现在你可以合并所有的图层,给它命名为mot。现在我们剩下的工作就是给它添加投影了。
第二十七步 剩下的事情包括:更多的高光,使它更加闪耀,制作一个反射,给它加一个投影,加一个地板。回头浏览一下前面的步骤,我所有用的的仅仅是画笔工具,钢笔工具和渐变填充。
如果您在做图或者看教程(PHOTOSHOP方面),遇到任何问题请到问题交流区提问,地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在教程后面跟帖,一律不给予解决!~
UID1&精华&积分216370&威望13660 F&回复币48808 B&警告0 次&贡献2117557 &金币2 个&学分0 点&性别男&来自上海&最后登录&
帖子30&缘分币0 Y&阅读权限10&注册时间&
给自己作一个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查看话题
【原创】博士,算什么
博士,算什么
David Wang
& & 博士,是一种神圣的称呼,至少在中国的民间,是的,但是在官场,不是.
& & 博士严格讲来是分为两类的,正在读的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只能称为博士研究生;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我们是属于前者的,所以没有资格去评论博士的一些问题.但是前几天交流群里一个人的说话让我很不爽.
& & 不过他说的是很对的,博士算什么,尤其在中国.
& & 每年3月份的时候,会听到很多人在抱怨,文章还没够,怎么办呢,能不能和老板商量下,随便发个什么中文的,对付下,数目够了,就可以正常毕业了(曾听过一种说法,说国内一流的学生都出国读博士了,人家在国外4-5年才能毕业.而留下来的不是一流的学生,却想着3年就能正常毕业).这里的正常,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的博士毕业制度(至少对高校来说是的,CAS系统不是这样的,人家9月入学,如果是是冬天答辩,3年半的甚至是4年半的,而如果是夏季答辩,则几乎都是4年的).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 自从读博士以来,过着清贫的生活,一直以来为了毕业而拼搏,希望毕业了,就可以找个不错的工作,改善好点生活了.
& & 等到终于毕业的文章够了,现在才发现,一个合格的博士不是仅仅文章够了,而是真的科学素养、扎实的科研技能、良好的团队精神、优秀的演讲能力、生活的体验等等
& & 虽然博士生一入学就为了毕业而拼搏,而努力,表面没有错,而实际上是有差别的。毕业不是结束,而是真正的工作的开始(如果还想从事本行业,则是真正的开始,如果抛弃了自己的专业,则也是职业技术的一种训练,我认为是的).博士期间的工作更像是在起跑前做的各种热身运动,各种推荐犹如助跑器.因此博士期间要记住,我们今天的奋斗,今天的毕业不是为了毕业,不是为了那张除了名字不一样,其余和别人无差别的博士文凭,而是为了真正的人生职业的开始.所以在学期间,要用真才实学充实自己,不仅仅是能够毕业的那几篇文章,那几个IF点数,更主要的是真正的技能,一种能为你毕业后独立开展工作,打拼自己天下的技能,文章只能是技能的附属品.还有包括自己的各种素质:例如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演讲能力等等。所以如果在学期间因小失大,为了那几个点数,而失去了学习真正的技能的机会,错过了享受合作的乐趣,那将在未来的职场和人生道路中,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 & 一位叫闵应骅的学者曾经写过:1993年我在UIUC参加过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一个搞CAD和图形学的博士生做完报告以后,答辩委员C.L.Liu教授问了学生一个图论方面很深奥的问题,使学生很尴尬,无法回答.我知道C.L.Liu是很杰出的科学家,他在70年代关于多机系统实时调度方面的工作是里程碑式的,人所共知.我第一次听他在FTCS的学术报告给我深刻的印象.他的英文讲得真好,出口成章,一个语法错误都没有.直到1998年他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我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叫劉炯朗.那天博士论文答辩以后,他请我吃晚饭.在餐馆里我问他,为什么要给学生问那么难的问题.他说:“UIUC有一个传统,博士论文答辩必须问到学生答不出来的程度,让学生懂得,取得博士学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开始.要不然学位授予典礼怎么叫Commencement呢?”的确,commencement就是开始的意思.几年后,我在清华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时,讲了这个道理.当时就得到童诗白教授高度称赞.他也是UIUC的博士.
& & 其实何止是在UIUC呢,在美国是很常见的.记不得是在哪一期的science上(原来电脑里有该文章,现在不知道方在什么地方了),前任美国科学院院长的Bruce Alberts写过一篇报道,讲的是他在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系答辩的事情.答辩前本以为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好了(甚至申请了UCSF的博士后?),就好妻子买好了去一个小岛的机票,准备答辩完后可以立即去那里度假.然而,出差错了,答辩委员会认为他的现有数据不足以支持他提出的观点. 建议他补足数据, 半年后再答辩.无奈, 他只的取消所有的行程,一头扎进实验室补数据去了,直到后来在UCSF做了教授(UCSF是该领域的老大),甚至做到了美国科学院院长,他都说当初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教训.
& & 对于美国(欧洲也应该是的,别的不了解),是自己的指导老师说了算的.他说你能够答辩了,你才可以,但是不是说答辩就一定能通过. 2008年Stephen Z.D.Cheng(美国Arkon大学高分子系主任,当年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Arkon大学排名200多,但是他的高分子系是全美至少是不出前三的,竞争者有麻省大学Amherst分校)将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博士生用了5年时间就发了一个大分子文章.大分子在高分子领域内算是最好的了,但是放到所有的期刊中,是不算什么的,IF也就是4点多而已.但是解决了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当然博士生顺利毕业.
然而,如果放到我们国内的有些地方,是不行的.有的单位规定博士生必须发三篇文章,至于发到那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三.这样的后果是,大家都看到的是三,而不是文章.大陆现在有几十万在读的博士生,博士点水平参差不齐,博士生导师的水平也有高有低,还有的是挂名的博导(想起了鸿飞老师的99%-1%论),而许多的博士生只是为了一个名分来读博士(据称大陆的半数博士在官场),他们的目标压根就不是想做学术研究,博士头衔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帽子,有了帽子就可以换各种衣服。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博士水平就有点勉为其难了。所以,答辩会上也常常是走走过场,半个小时就完事。 这样的博士越来越多,博士就会不值钱。当然,在中国大陆这也不奇怪。如果你在大陆听到了什么,别奇怪,什么都有可能的.
鸿飞老师推荐了一本书:美国物理学家Peter Fiebelman的A Ph.D. is not Enough (光有博士学位是不够的).一看题目,还以为是鼓励人读完一个博士再读一个,双博士呢? 其实不是这个意思. Feibelman的这本书出版于1993年.该书从整个学术生涯的角度来讨论博士研究生期间应该掌握和准备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之外的相关的技能,包括博士导师和博士后研究的选择原则,做学术报告和撰写论文的基本原则,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准备,如何应聘和面试,开始独立研究时如何申请研究经费和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等等非常实际的问题.大多数这些内容,在做博士期间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和接触,但是在Feibelman的系统总结之后,整个过程和内容变得脉络非常地清晰和易于理解.
& & 如果在作研究生时要好好地训练自己,并为未来好好地做准备,怎样为念一个Ph.D.就足够了而努力,那么该书就是为你而写的。如果只是随便发表了文章就拿学位毕业,那么再念十个Ph.D.也是白搭.现在很多人觉得Ph.D.含金量小,根本原因其实是那个Ph.D.本身是糊弄来的.所以Feibelman的这本书,对于弄清Ph.D.研究生期间究竟应该掌握些什么,如何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做准备,倒是有很重要的用处. A Ph.D. is Enough. 这是老师和研究生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 & 然而,拿学位和做学问还是不一样的,两者是两码事.
& & 第一,不同系统出身(博士前和以后从事的行业无直接关系),博士后转入正行,以后在该领域开疆破土,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美国很多牛牛都是这样出身.有的先文科,后去做深奥的理论,并且成绩斐然(前几天获得女科学奖的有一位女士,做了10年公务员,然后去美国读博士,回来后做很深奥的量子传输理论). 有的则是转行了,这个很正常.有位学者说过,如果一个人得到了Nobel奖,那么有两种情况是经常遇到的.一是成绩在年轻的时候做出的.二是转行到了交叉领域.至少我同意.
第二,田中耕一,日本岛津制作所工程师,2002年Nobel Prize 得主,理由是开发出鉴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分析的方法. 他是Nobel Prize设立100多年来第1位学士得主.据说刚宣布的时候,日本国内居然不知道该人是谁,都没听说过.而且也是得知他获奖后,日本才紧急补发了什么天皇奖励勋章.2004年后才开始兼任几所大学客座教授. 之所以把他单独拿出来, 或许是个特殊个例.虽然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分支.但是我们发展这么多年,丢弃了很多美好的传统. 连侯建国老师都说,他和很多日本学者合作,很钦佩他们认真的态度.日本人从99年后连续不断拿奖(我99年从一本百科知识上接触并了解它,我们也说评奖不公平,但是大部分获奖是对工作,不对人的),并不是偶然的.并且从很多得主的小故事里,我们可以学到好多鼓舞人心的事.从最开始的量子力学的黄金时代, 从Plank, Einstein, Bohr, de Broglie, Heisenberg, Schrodinger, Dirac, Fermi 等欧洲学派的团结合作,甚至帮派林立,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他们对该领域的贡献.战后美国科技的一枝独秀,不的不归于欧洲顶尖人才的贡献.Manhattan计划当时集中了西方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有多少欧洲人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绝大多数. 欣赏BCS理论中三架马车的互利配合.近几年,每每10月份,当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得主后,很多得主的小故事就会发表在Sciencenet上,让我等后辈多多了解当年人家的艰辛.
& & 第三,有了学位,不做科研的.2008年science(321卷, 页数)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新闻聚焦(NewsFocus),题目是And Then There Was One,描述了耶鲁大学1991年入学的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专业(molecular biophysics and biochemistry program)博士班的26个博士在毕业12年后的职业道路。这篇文章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这26人(入学时一共有30人,最后拿到博士的是26人)目前的工作状况和经历.可能会让很多人吃惊的是,这26个博士中目前只有一位女生在今年刚成为Brown大学的终生教授.除此之外,还有两三位目前还在做tenure track上的助理教授,等着获得终生教职.生命医学领域做博士后的时间普遍较长,所以原则上这个速度整体上还算是正常.鸿飞老师还列举了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历(参看鸿飞老师的博客).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也是1991年,入学时班上一共有26个学生,五年后获得博士学位的应该不到20个.第一学期之后就有四个因成绩不够好被系里要求转学走了,后来又有几个陆续离开.在获得博士学位中的这些同学中,现在真正还在学术界做教授的其实也非常少,除了鸿飞老师之外好像也没听说有谁在做教授.在中国,这样的就更多了,因此就有了中国大陆半数博士在官场的说法.虽然无法考证真实性,但是对周围熟悉的人,应该不是夸张的.
然而,做学问和写论文又是不一样的,两者有关联,但是不会太大. 俞立平学者曾经把该问题分了四类.
& & 第一,只做学问不写论文型.这个可以理解,在任何领域都有的.做工程项目,解决工程中的难题,60年代的两弹一星计划,甚至在我们今天看来,做一个软件,也许是发不了文章的.但并不能说明人家的工作不是学问.
& & 第二,只写论文不做多少学问型.不要以为这是个别现象,这可是目前中国的普遍现象。这个大家都理解,什么毕业要文章,发不了国外的怎么办,赶紧弄个中文的吧,交点钱就能发了,先把数凑够了,别的再说.有些现象很有趣,张三的博士论文研究冰箱市场结构,李四的论文用张三的套路研究机床市场结构,你不能说李四的工作没有意义,但是要说多大创新确实也是个问题。这还是好的,更多的是查查文献,然后闭门造车,极少数水平高的人弄出的论文倒也不错,但大多数都是垃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也滋生了大批的无用期刊,为了响应毕业的号召,还加增刊,多交点钱,论文立即就能出来,这种情况在人文社科中广泛存在.
& & 第三,既写论文也做学问型.这种模式应该不错,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术,然后将自己的发现发表,与他人共享.现在做学问似乎成了一种副业.课余时间的活.各个单位都有考核指标,完成不了指标,走人(所以才有了茅广军式的悲壮,但是何止是这一例呢).坚持做纯粹的学问,主要目的是为了创新,必然影响论文写作,不仅影响考核指标,而且有时生存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一味应付考核指标,必然影响真正的学术,真是两难的问题.所以有些人就为了指标,先把文章发了再说.现在统计的数据说中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每年增幅很大,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事情起作用.
& & 第四,不写论文不做学问型.高校里也有不少,学而优则仕,少数教授从事行政了,当然可以不写论文,不做学问了.这里的不写论文,不做学问,是指实际真实情况,表面上看,还是有一帮研究生在做,自己每天忙于政务,哪有时间管学生,但是到发文章的时候,自己的大名是必不可少的.
& & 我是做理论计算的,谈谈自己对该领域的看法.有些观点是听来的,有些是自己见到的.不一定对.
& & 都知道做计算要有工具,用软件或者自己写代码,不外乎这两种条件.对于量子化学而言,周围的博士都在用Gaussian,VASP,或者MS等等工具,在硕士阶段练练手,半年足够了,博士阶段熟悉了程序,做几个体系,分析分析结果,发几篇文章,毕业了.做的好的,可以多熟悉几个方法和软件,做的一般的,就用一个方法,做一个体系,换个元素,又是一个,再换个别人没做过的,又是一个,三篇文章够了,毕业.万事大吉.
& & 但是理论计算不是这么做的,真的不是的.据说去杨伟涛组做博士后,前提条件是必须能够把高量的公式能从头推到尾. 而且去了之后先是看几本大部头的书,弄懂之后,开始写代码吧,那里不迷信Gaussian,不迷信软件,只迷信你写代码的能力.搞理论计算的,如果不接触编程,只会利用一些视窗化(商业)程序,那他的这种研究工作谁(不管他是来自哪个大学)都能做.然而,编程能力却不是每个同学都具有的.我没有贬低用软件的同学的意思,没有说写代码就好,用软件就不好,仅仅是觉得有时间可以自己学学写代码,真实有机会去研究研究Gaussian的代码,那样比你多算一个体系的价值大的多.
& & 又回到了原来,博士阶段看中的不是你文章的数目,而是一套能支撑起你以后发展的知识体系.
结尾了,还是想引用我上篇文章的一句话:在学生时代,自己要记住,做学生是一个机会,而不是一种权利,要去证明自己能够做好研究而不是去抱怨其他原因使你做的不好.毕业后,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定位,三思后,应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后记:文章是站在一个中立者的角度所写,不针对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也许对或者不对,敬请指正.另,向文中引用观点的作者表示敬意.
& && && && && && && && && && && && && && && &&&日
& && && && && && && && && && && && && && && &&&于中国,长春
在学生时代,自己要记住,做学生是一个机会,而不是一种权利,要去证明自己能够做好研究而不是去抱怨其他原因使你做的不好.毕业后,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定位,三思后,应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好! 顶,我觉得读博士其实只是选择了一个职业,仅此而已,呵呵 嗯 说的很到位 虽然没有作者的经历但也感同身受:cool: 写的很精彩,分析的也很透彻。的确,现在中国的博士培养体制有很大的问题,怎么解决似乎很难完成。文章是必须的,还得做学问,还得拿基金,还得上课,反正很多事情要干。没办法。多学点东西是必须的。努力! 好长啊:tiger12: 在当今浮躁的中国,如果你连博士学位都拿不到,有理想又有什么用?
正如文化大革命时代一样,在当时坚持理想不随大流,90%都是死路一条。 写的很好,顶一个! 写得棒极了,顶~~~虽然还没有读博,但是觉得这种研究生的生活过的很压抑。既然选择了,就好好的走下去吧! 杨的小组可能更注重程序代码的编写因为他就是靠编写那个泛函而出名的。所以他肯定要求组员能够推导高量的那一套东西。
这里想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对软件的态度:做实验的小组也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可以重头组装一套仪器。
不过个人而言比较欣赏杨对组员的要求。踏踏实实的把一个东西捋顺了才是认认真真做事情的态度。
博士培养的是一种素质,不论将来是否做科研,这段经历都是非常有用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know_snow at
写得棒极了,顶~~~虽然还没有读博,但是觉得这种研究生的生活过的很压抑。既然选择了,就好好的走下去吧! 忍不住说一句,觉得这种生活压抑就改变生活的方向吧。这个又不是结婚,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爱好随时调整状态会让生活更轻松的。 :tiger07:细读了楼主的文章,感觉有些沉重。中国的学术生态是不很好,被逼造假是常事。就像普通大众现在是笑贫不笑贪一样,如果未来我们的教育不进行改革,一定会在教育系统里出现笑“没文章”(老实做学问但不一定出得了文章的那一类)但不笑“造假文章”(诸如某交大的那位什么博导、教授)的结果。
另外,博士应该是一种学术追求,而不是光环。我们做事(包括做博士生)前一定要想想该不该做,而后就可无怨无悔了。
受高等教育者,皆须好好学习基本的哲学原理,她可以告诉我们遇事的基本处理方法,可以指引我们的人生——极为有用的。 支持tianlangxingaa:tiger05: Originally posted by quantumor at
:tiger07:细读了楼主的文章,感觉有些沉重。中国的学术生态是不很好,被逼造假是常事。就像普通大众现在是笑贫不笑贪一样,如果未来我们的教育不进行改革,一定会在教育系统里出现笑“没文章”(老实做学问但不一 ... 呵呵,我倒是不笑那些“老实做学问但是没文章”的人。
我笑的是两种人
(1)没文章,但是也没努力去做文章的人
(2)那些拿着一堆垃圾文章沾沾自喜的人
我觉得我们应该去追高IF。如果你说我很功利,呵呵,我同意,我这么说就是很功利。
其实这一段,小卒的观点是有待商榷的。这一段也不是我自己的意见,而是许多人的意见的汇总。这些人,呵呵,其实跟你我一样,都是硕士生或博士生。同龄人献身说法,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借鉴意义。(1)影响因子是研究生的命根子
我的导师曾经说:“不要光看影响因子,还要看它在本领域的地位。PCCP的IF虽然高于JPCA,但是它还不成气候”云云。还见到一位老先生说:“多看看杂志SCI论文收录数和总引用数,IF是次要的”
不过,咱们做学生的,奖学金标准,毕业标准,哪一个不是跟IF紧密相连的?什么时候我们成了博导教授,评上了院士或者长江学者等学术称号,我们才可以悠悠的说:“IF不能太看重……”
说“IF不能太看重”的人,有两种:要么自己水平有限不能发高IF文章;要么就是一大堆高IF文章已经攥在手里了,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投杂志就想买股票,你永远不知道明年它的IF的升降。
XX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真名隐去)要求“单篇论文IF大于4”,或者“虽然没有IF大于4的论文,但是SCI总篇数大于或等于3”,才能允许毕业。几年前的一件趣闻:某人拥有2篇SCI论文,其中有一篇InorgChem。当年InorgChem的IF是3.9,学院里跟他较真儿,就说他,没达到毕业标准(其实按照毕业要求,也确实是刚好没达到)。该学生很郁闷,只好延期。结果当年7月份,新IF出炉,InorgChem超过4了,他一蹦多高,立刻联系毕业,随即,8月份,答辩,毕业,走人!完美注解了这个成语“柳暗花明又一村”
听说有些老怪物(本领域的大牛级人物,属于高级杂志随便灌的那种级别的)喜欢把自己的文章投给低杂志。投完了还会加一句:“看什么看,我就愿意,怎么着吧?”但是身为无名小辈,我们绝不能这样做,我们必须能投多高投多高。
牛人投牛杂志,那是理所应当,水平高嘛,受人景仰;牛人投破杂志,那是给这个杂志面子,更显示了牛人宅心仁厚,颇具爱心嘛,还是受人景仰。
无名小辈投高杂志,牛人会说“这小子还行!”如果无名小辈发了一大堆低杂志,不用牛人评价您了,光同学就能鄙视死你。
(2)关于二级杂志和一级杂志(这是另一个身为在读研究生的小牛跟我说的,让小卒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履历上写有这种字样:“在读期间,发表Inorg.Chem.2篇,发表J.Phys.Chem.2篇,发表J.Mol.Struct.Theochem3篇、中国科学B一篇……”,你说大牛们看见这份简历,会怎么说呢?他们一定会说:“这家伙挺勤奋的,但是没有什么大的前途,就是个二级水平罢了……啊?居然还有J.Mol.Struct.Theochem这种三流杂志?……等等,还有中国科学B这种末流杂志?不要!不要!”
但是,只要能在这份履历中增加这个字样:“发表JACS一篇”或者“发表Angew一篇”,或者“发表ChemEurJ二篇”,这时候,大牛们看见这份简历,会怎么说呢?口气彻底变了:“这小子还不笨!研究水平达到了一流水准,证明他的能力还不错;而且二级杂志也不少,证明他的研究领域宽泛,这小子的知识面还挺广的,孺子可教也……感觉这小子还挺有钻研劲的,从中国科学B这种末流杂志起步,一路研究,最后发到了JACS这种一流杂志,不错不错……”
你看,只要有一两个一级杂志领衔,你所发的所有二级杂志立刻就会被重新估价。
所以,作为在读硕博,我们必须追高杂志,追高IF……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这样说其实很功利。真正投身于科研事业的人,请您不要理睬。以上引自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566146 有文章想到申请基金的问题。现在大课题组大牛老板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想方设法捞钱。稍微年轻点的也为了经费疲于奔命,每年花掉半数时间折腾经费的事情,真正能够好好干点活做工作的时间很少。现在教育部高校搞了个基本科研业务费,也许能够有点缓解。 lz竟然在杨伟涛组做博后 牛人啊!!!
sorry 阅读失误 残酷的现实啊,都是被逼的,怎么说也得把学位拿到手啊
前一阵新闻里那个中科院的忍了四年多什么都没有直接一鸣惊人的毕竟是少数,多少人没鸣出来沉没了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飞行岛bu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