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哈利波特凤凰社国语与凤凰社》游戏费立维(孚...

《哈利波特之死亡圣器》盛大上映,作为一个半吊子哈迷,这几天俺正HIGH着……整理自己关于哈利波特的一些文字跟大伙儿分享下。 准确地说我不算哈迷,我起先是小天狼星迷,后来关于斯内普的真相逐渐揭露,又渐渐变成了斯内普迷。*^O^*最早这篇是2006年6月写的,当时《哈利波特之火焰杯》上映不久,我开始对这部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怕不再遇上》
      我是一个经常落后于时尚的人,往往是一件事已经流行得快被人们忽视的时候,才开始吸引我的兴趣。《哈利波特》也是一样。     很久以前就看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电影,也知道这是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几乎所有的书店里都在卖。但我看的那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盗版,画面模糊,字幕一塌糊涂,没看出有特别的精彩。在书店里翻了翻它的小说,觉得又是魔鬼又是巫师又是猫头鹰又是癞蛤蟆地跟我所习惯的中国文化大有隔阂,所以也弃之而去。     现在想来,经常有抓狂之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中还如此这般错过了多少好风景。     几个月前《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全球上映,我也跑去电影院凑了凑热闹。一看之下,大为倾倒,虽然许多细节根本看不明白,但是奇瑰的想象力和高潮迭起的情节已经牢牢抓住我心。回到家里翻出前几部的影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勉强算是理清了整个故事。看评论,许多人说电影拍得没有原著好,不过我没看过原著,所以觉得电影已经无懈可击了。     最近的某个周末,在新华书店找书看,又看到了《哈利波特》的原著。翻来翻去,翻来翻去,犹豫了一下,又犹豫了一下,决定先买一本看看,如果好看的话,再买其它几本不迟。     回家后看了一夜。第二天上班,疯狂地爬上当当网,一口气把其余的几本全部扫荡下来。     看到第二部的时候,已经在凄凉地想:会结束的,这套书会结束的,都看完了之后我怎么办。     有两样东西给过我这样的感觉,一个是周星驰的电影,一个是《Friends》。当年才开始看上它们不久,就已经“只怕时间太快,夜夜担心失去你”,总是在想:会结束的,会结束的,等我把它们全看完了,我怎么办?     如今周星驰的电影和《Friends》不但是势不可挡地都看完了,而且连两遍三遍都看完了。每次看完都很满足也很茫然,因为最初那种两眼一抹黑的新鲜感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一步一步受它引导着前行,满怀期盼又满怀绝望的感受。     幸亏又遇上了《哈利波特》。     看到第三部,我爱上了小天狼星。因为已经看过电影,所以无论书中怎么烘托怎么渲染,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不过这一切并不影响他最后现身时那种峰回路转的感觉。一个人的性格要阳光到什么程度,才能在那种不能挣脱的黑暗,不能诉说的悲哀中熬过十几年,而且对自己承受的这一切轻描淡写,似乎根本没放在心上。他狂放,骄傲,我行我素,除了邓布利多,不大听别人的差遣;但是另一方面,这个人又出乎意料地细心,善良,仿佛就是为爱而生,为他的朋友,为他的教子而生,爱得毫无保留,恨得也无拘无束,个性鲜活得几乎要从纸面上跃然而出……     海格说,他在哈利波特父母家的废墟上见到小天狼星,当时的小天狼星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怀疑对象,然而他对此毫不挂心,只是失魂落魄地望着他至交好友的葬身之地,对海格说:摩托车你拿去吧,我以后用不着了……     魔法部的官员说,小天狼星在阿兹卡班的日子里,经常会在睡梦中呓语:“他在霍格沃兹,他在霍格沃兹……”大家都以为他说的是哈利,谁知他牢记不忘的是杀害他朋友的仇敌彼得……     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他对哈利说,吞吞吐吐地说:“你知道,我是你的教父……等我的名誉洗清的那一天,或许你会愿意搬来跟我住在一起?当然了你大概不愿意……”哈利的头撞在墙上了:“你是说真的吗?真的吗?你有房子吗?什么时候搬?……”     一直困扰着哈利的那只大狗,原来就是他的变身,他直到后来才简单地说了一句为什么会在摄魂怪百般追捕他的时候出现在哈利家的门口:“我想在去北方之前,最后看你一眼……”     让哈利爱若至宝的火弩箭,原来也是他的礼物,他为什么知道哈利梦寐以求的就是它?只因为他的好友詹姆也是魁地奇高手……他冒着至大的危险,跑去偷看哈利比赛:“你真像你的父亲……”     在哈利有危险时他总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宁愿躲在山洞里靠吃老鼠过活,连罗恩都对哈利说:“天哪,他一定很爱你……”     要说我最感动的一个细节,还是他主动在给哈利的信尾附了一封家长签名信,以教父的身份,允许哈利去自己向往了许久许久的霍格莫德村……     许多人说电影中的小天狼星让人失望,因为书中再三强调了小天狼星是一个极其英俊而且优雅的男人,只是在阿兹卡班关押了十几年之后才略显憔悴;但是电影中的小天狼星是加里奥德曼扮演,他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好演员,不过英俊程度,怎么说都是略差了点。     对这一点我毫不介意。加里奥德曼在我心中同样是一个英俊有魅力的男人,不羁的个性气质尤其吸引,更何况,当年张国荣先生失意戛纳影帝,那位在酒会上冲上来握手,说“实在演得太精彩了,你没有输,大家都肯定你的表演,但是大会也建议评审不要把所有的奖都给了同一部电影……”的评审,就是加里奥德曼。     当然,这个角色如果由强尼戴普来演,那更是天作之合。可惜,他不是英国人。     我经常想,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人,那总是有定数的。有些美丽,是命中注定了会在你生命中的某一段旅途,不由分说地将你击中。比如我,我不可抗拒地喜欢那种浪荡不羁,带点邪气,特立独行的男人,如果这男人漫不经心的外表下又有一颗正直而良善的心,如果又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点孩子气,那对我的杀伤力更是百分之百。所以有些人是我一定会撞上,只不过是撞上的时间早晚而已,比如张国荣,比如强尼戴普,比如加里奥德曼,比如黄耀明,比如令狐冲,比如杨过,比如小天狼星……     我把我的网络签名改成“爱上小天狼星”,老妹Alice立即尾随而至:“谁是小天狼星?……啊,《哈利波特》……我Google到的……”     千不该万不该,我也跟着去Google了一下,看到的居然是:     “风靡全球的童话《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女士,在最近出版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让小天狼星掉入了致命的时空漩涡,这让大批读者为之伤心欲绝……”     我大骂Alice,她很委屈:“我都没敢告诉你的……”     他竟然死了。在第五部就死了。     《哈利波特》中有着循序渐进的死亡。第一部和第二部,更像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从第三部开始,更多地讲述着生命与爱的话题;第四部,哈利失去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同学;第五部,哈利失去了他最后的亲人小天狼星;第六部,哈利失去了他最大的信任和依靠,邓布利多;在即将到来的第七部,除了几个比他更加少不经事的小朋友,他是完完全全地,只剩自己一个人了。     为了不受干扰地感受剧情,我在一个深夜独自看完了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看到了小天狼星的死。     我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声。     言语乏力,不多说了。     现在我已经看完了第六部,邓布利多也死了。说实话我是成年人了,已经不太容易投入剧情,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哪个书中人物的死,像小天狼星和邓布利多那样让我感同身受。罗琳的功力绝不仅仅在于想象力而已,对角色个性的塑造,细微的心理描写,气氛的烘托和渲染,处处都是高手。     对于小天狼星和邓布利多的死,哈利的反应有着诸多相同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你可以看出一个少年的成长,尤其是一个肩负重任的少年。现在的他也和小天狼星和邓布利多一样,成为出现在我生命中的真实人物,我眼看着他一点点成长,关注着他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哈利波特》还有最后一部,最后一部里他可能也会死,也可能不会,谁知道呢,作者才是上帝,我们只能旁观。世界上有太多只能旁观的事,快乐,悲哀,全都不由你自主。     只有耐心地等待,等待,等待一切的结局。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这篇是2007年写的,《哈利波特之凤凰社》上映的时候。因为是给媒体写的影评,所以口气比较正式。*^O^*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一场意料之外的狂欢              今年夏天真是哈利波特迷的狂欢之夏:七月,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集《哈利波特与死圣》隆重推出;一个月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也胜利登场。当然,一个大受欢迎的系列的正式终结,不免让人在兴奋之余略有失落感,好在还有电影,给我们更多的幻想与指望。      《凤凰社》的原著公认为《哈利波特》系列中最为沉闷压抑的一部,读来几乎郁结在胸,意外的是,电影的气氛却有很大不同,更加轻松而颇具娱乐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比原著与上下两集的衔接更加协调。原本抱着被郁闷死的心理准备坐进电影院的我,甚至在片名出现,熟悉的主题音乐响起的一瞬,立即感受到了“星战”迷们在看到每集片头第一幕,那个标志性的斜拉字幕时的喜悦:那意味着,老朋友又来了,又一场狂欢开始了。      一切都那么熟悉,又是全然新鲜:丹尼尔,我们的小哈利,回来了,他又长大了好多,已经不是我们初见时那个圆圆脸的可爱小男孩,但是仿佛上天眷顾,他在其他同龄演员中始终是变化不太明显的一个,个子没有过高,身材没有走形,尤其那双眼睛,依然保持着孩童的清澈与纯真。《凤凰社》中的哈利波特,个性也成长了许多,开始了青春期的叛逆与独有的烦恼,但是电影中并没有太深刻地挖掘这些烦恼,他的倔强,莽撞和偶尔的急躁,都很有分寸,让观众容易接受。他在这一集里,是一个明显地迈入成熟的大男孩,已经能够率领他的团队面对敌人,虽然他仍然有他的稚嫩,间接地导致了唯一一位亲人的离开。      或许是因为电影能够表达的内容实在有限吧,不能深入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罗恩和赫敏做级长、魁地奇比赛等段落都被删除,连斯内普传递消息使凤凰社及时赶到魔法部挽救哈利这样的重要情节都没有交代,乌姆里奇攻破邓不利多军竟然以炸开墙壁这样不合魔法世界规则的场面出现……哈利与邓不利多之间的情感是一条非常复杂的线索,在看到电影之前,几乎让人担心怎样才能准确地描述,但是影片之中,几乎只以邓不利多一句“我以为让你远离我就可以减少危险”做了简短的解释。哈利对张秋与金妮两个人的爱情变迁,在这样一部以讲故事,以眩目特技为主的影片里,并没有给予细腻的刻划:哈利与张秋的初恋,被改编为以张秋服了吐真剂之后出卖邓不利多军而终结;对金妮的好感,则是完全没有描写,只有金妮在邓不利多军训练时的出色成绩,略微暗示了一下这个小姑娘的不同寻常。反倒是原著中着墨不多的卢娜,在影片中有着非常突出而精彩的表现,若不是预知了哈利的感情归宿,几乎要猜测与卢娜大有发展余地呢。      但是作为电影,一种与文字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哈利波特之凤凰社》在对原著做出浓缩和改编的同时,也非常充分地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乌姆里奇在霍格沃兹横行霸道的情节,电影中不是逐一铺排,而是设计为音乐伴奏下的快节奏剪切,简洁而诙谐地表达了这位“高级调查官”的丑态。弗雷德与乔治兄弟的潇洒退学,是原著中最为激动人心的一个片段,片中也做了着力刻划,佐以壮丽的配乐和目不暇接的灿烂烟花,直把这一幕渲染得一如一个辉煌的庆典。片尾凤凰社与食死徒大战一场,拍得气势磅礴,手法干净利落,杂而不乱,有别于小哈利们的幼稚魔咒而展示了成熟绚烂的魔咒世界,也为影片营造了高潮。全片看下来几乎是毫无冷场,精彩迭出的段落,令人在两个多小时观影过后依然有意犹未尽之感。好莱坞全球第一的CG制作水准在这部电影中又一次得到了充分体现,影片从头至尾洋溢着逼真的魔法氛围,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有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特技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夜骐、摄魂怪、马人、精灵等等全都栩栩如生。这也让人不得不感叹《哈利波特》之生逢其时:这一类电影的成功,缺乏了技术的支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看看《指环王》诞生多少年才成功搬上银幕,而我们那想象力毫不逊色的巨著《西游记》,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充分体现原著魅力的影视版本。      当然,编导的智慧和演员的演绎,在电影事业中永远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曾有人说,《哈利波特》选成年演员时,就像给英国知名演员点名一样,此言不虚。《哈利波特》中的小演员颇有稚嫩之处,主要还是以本色夺人,但是几位成年演员扮演的配角,几乎个个精妙,堪称整个系列影片中最大的看点。加里奥德曼扮演的小天狼星在本片中是最后一次登场,他的死不知引发了多少哈利波特迷的伤感、悲痛甚至怨愤,其实加里奥德曼本人比小天狼星老太多了,但是依然充分表达出这个浪子的潇洒,不羁,优雅,高贵,一颦一笑令人着迷,最终在决战中倒下的时候,真让人有扼腕痛惜之感,更让人对哈利成年后居然忘了用教父的名字给孩子命名而忿忿不平。据我个人看来,若不是作者罗琳坚持要求演员必须是英国籍,在小天狼星这个角色上能与加里奥德曼一拼高下的可能还有一位强尼戴普,这位惯演不羁浪子的优秀影人,会如何演绎这个万众瞩目的角色,也真是很引人遐想呀。      再说另一个重要角色斯内普,恐怕就是除了艾伦里克曼不做第二人想了,他在《凤凰社》这一集中登场不多,但是照旧全身是戏,言行举止充满个性,尤其是往往以一个极端冷漠的表情带出强烈的幽默感,例如全场观众笑得最厉害的那句“不明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联想到刚刚出版的《哈利波特之死圣》大结局,斯内普教授壮烈牺牲的那一幕,如果依然保证艾伦里克曼来演绎,一定堪称经典,但是这个“如果”有多大可能性能实现呢,等到《死圣》拍成电影的时候,艾伦里克曼都快七十了吧……不过也难说,如今的艾伦里克曼以六十岁高龄扮演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人,也看不出有什么破绽。      海格和麦格等几位教授的演绎,也都是一如既往地出色,扮演特里劳妮教授的艾玛汤普森不愧是英国才女级演员,寥寥几个镜头,也依旧那么传神,那个虚怯,软弱,又颇为神经质的占卜学教授,简直是跃然银幕之上。伏地魔、卢修斯马尔福等几个反角,都延续了前几集的精彩表演。令人略感失望的反而是我们的重量级人物,邓不利多大校长,我个人始终觉得迈克尔甘本不如前两集的理查德哈里斯,这位“继任”校长气质不够优雅,风度不够沉稳,举止不够大方,神情不够威严,他可能比理查德哈里斯更接近一些原著中那位稍有些“无厘头”的邓不利多,但是邓不利多更加突出的特点,那份于无声处笼罩全场的气势,令人信赖、向往和宁静的力量,在他身上不大看得出来。本集《凤凰社》中魔法部审判哈利波特一幕,邓不利多突然以证人身份出现,本来应该是何等震撼的场面,但是迈克尔甘本的表现,叹,真是让人更加怀念已在天堂安居的理查德哈里斯。      这样的生死更迭,新老交替,也是人生中至为普通的现象之一吧。就算在《哈利波特》原著中,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伴随我们到终点呢,君不见海德薇去了,多比去了,疯眼汉去了,卢平去了,唐克斯去了,最最可爱的韦斯莱家双胞胎,也永远不能在一起了……到下一集《哈利波特》电影中,又不知谁会离开我们了:电影拍摄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演员成长的速度,老演员们越来越老,扮演相同的角色越来越勉为其难;小演员们迅速长大,越来越难以掩饰成熟的生理和心理,我们的哈利,我们的罗恩,我们的赫敏,是否能够陪我们走到最后呢?      或许,这也是《哈利波特》的独特魅力吧,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都与我们一起成长,不断给我们以期盼和幻想,惊喜或失望,那个头上长着伤疤的小男孩,已经成为无数人生命中的伙伴,他的生动真实,使电影和原著都变成了载体,换不换演员并不重要,他的梦想与奋斗,只与我们的心灵有关。    
  唉,蓦然回首,似水流年,一集集的电影,一年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这篇是2009年写的了,《哈利波特之混血王子》上映。          《哈利波特之混血王子》:瞎改个什么劲啊            想看《哈利波特之混血王子》,一大早带着宝宝跑去奥纳影城买票。大礼拜天儿的,商场门还没开,电影院竟然已经排上队了,哈利大波波的魅力就是大呀就是大。买了九点半八排正中间的三张票子,很满意,结果打电话一问,我那还没爬起床的老公不肯来看,说要多睡会儿,晚上上夜班。于是我不得不叫价20元钱把其中的一张票子倒卖掉,排在队尾的一个漂亮女麻瓜跳出来捡到了这个便宜,开心得满脸掩饰不住的笑。      片长153分钟,比《变形金刚》还要长,纵是如此,也无法涵盖原著的千头万绪,只能是择其要点略作铺陈。好在我本来对这片子就没抱太高的期望,无论它拍成什么样,为了哈利大波波本身,我都忍了,所以稍微出点彩都算是意外之喜。片头食死徒化作三股黑烟搞掉伦敦大桥的一幕挺炫的,特技做得不错,不幸我等刚刚看完《变形金刚》,相比之下就比较地小儿科。哈利勾搭快餐店女服务生这段有点莫名其妙,是想推新人么?邓不利多貌似胖了一点,倒显得沉稳了,改变了前两集无厘头上窜下跳给俺留下的不良印象。小哈利奇异地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不长大不长大就是不长大,不但罗恩和赫敏,现在连金妮都比他高了,唯有他仍然是矮个子,娃娃脸,纤瘦的四肢,清澈的眼神,一副所谓黄金小正太的样貌。这玩意真是,真是有“祖师爷赏饭吃”这回事。      开场大约有十几分钟的时候,我心爱的老好斯内普以一个深沉的半边身体的特写,很拽地出场了。这丫也胖了一点,就算是披着大斗篷,肚肚也很明显了,不过这一集的他显然是学会洗澡了,头发干干净净地飘着,一点都没有像前几集那样油腻腻地垂在耳边,而且也不化那么浓的妆了,眉毛也淡了,眼影也没了,乍一看都有点不认识了。老家伙还是那么酷,说话贼艮儿,就算是配音,从口型也可以想象慢悠悠地从鼻子里哼出声来的那个劲儿。但是,可是,可但是,编导怎么想的,给他的戏份太少了!太少了!太少了!太少了!实在太少了!再怎么说人家也是混血王子,全片出现在标题里的除了哈利也就是他呀,但是他根本就没露几面,混血王子这条线基本上被一笔带过了,到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斯内普只来得及说一句“你用我发明的魔咒来对付我?告诉你,我就是混血王子!”就消失了,前因后果旁枝末节一概略过。当然了,斯内普不是主角,前几集他露面也不多,但是像艾伦里克曼这样的演员,露面多少并不要紧,稍有一点戏肉就能被他发挥到尽呀,前几集少少的几次露面也很有惊鸿一瞥的效果呀,比如魔法石一集的魔药课堂,比如密室一集的决斗训练,比如阿兹卡班一集在狼人面前护着三个小鬼头,比如火焰杯一集发飙按哈利和罗恩的脑袋,甚至比如凤凰社一集的“不明白”……但是这一集,给他设置的全都是非常僵硬的戏份,一点发挥余地都没有,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有飞奔在路上时飘起的大斗篷了……不满意,不满意,不满意呀不满意。      最不满意的还是编导乱改剧本,他们真的没想过这种电影的观众定位么,十个得有九个是抱着原著来的fans吧,瞎改什么啊,他真以为他可以比罗琳强啊?有的部分由于电影本身的限制而被迫删掉,精简,改编,那都算是不得已;而有的纯粹是毫无必要地自作聪明,看着真硌应人啊。火焰杯那集,我就很硌应双胞胎长胡子之后厮打在一起那场戏,以书中对双胞胎的描述,这对兄弟根本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会一致对外的,性情开朗乐观,彼此又友爱,怎么会有互相抱怨互相指责这种事,没的败坏了两兄弟的形象。凤凰社一集,最大的败笔就是把张秋改成了告密者,神马玩意啊,简直不想多说。      这集又改动了不少情节,关于伏地魔的成长和心路历程几乎整个儿不见了,最令我失望的是把邓不利多赴死的一场改得乱七八糟,原著的力度全没了。本来那邓不利多大人就算是喝了魔药身体衰弱,对付个把马尔福也没啥问题的吧,他之所以受制,是因为抢先出手的那个魔咒并没有冲着马尔福,而是果断地定住了哈利,保证了哈利的安全却让自己失了先机,这才被马尔福除了武器,多感人的一幕啊,片中却改成他瞪眼站在那里被马尔福一招“除你武器”制服了,神马玩意啊,他可是邓不利多大人啊。而哈利站在塔楼底下蠢蠢欲动,指手划脚,却没有任何人发现,后来冒出个斯内普冲着他“嘘嘘嘘”……他就没怀疑斯内普可能是和自己同伙的卧底?我家那没看过原著的宝宝瞧见斯内普这个举动,都揪着我说:“妈妈,斯内普是好人,对不对?他是帮哈利的,一定的,对不对?”      而且吧,虽然我已经很久没看混血王子了,但是仍然记得邓不利多死后是有一场大战的,霍格沃兹师生浴血奋战,打退了侵入学校的几个食死徒,结果电影里把这场大战略去了,变成食死徒在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得意洋洋地打碎了几块玻璃就跑了,在邓不利多已经挂了、斯内普又是自己人、哈利被打得倒在地上无还手之力、又没人出来追没人来救他的情况下,把黑魔头最想要的这个人丢在那里不管,自己呼啦啦地撤退了……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不多说了。总之吧,不是很满意。但是吧,整体来说还是挺好看的。罗恩的戏份比较精彩,中迷情剂的那段太搞了,观众爆笑不止。马尔福也不错,最后面对邓不利多的挣扎演得挺好的。魂器那个岛的大斗法拍得很壮观,火海一幕非常逼真而震撼。不过阴尸太吓人了,还有凯蒂小朋友中咒那一幕也太吓人了,这片子不想给小孩看了吗。      听说最后一部要拆成两集来拍,我不太希望仍然是这个导演了,不过也无所谓,只要还是这部书,只要还是这班人马,谁拍我都会买票去看。嗯,前几部已经都只能看碟了,这一部趁着还在热映,明后天找个时间再去重温一遍吧。      
  这篇是2009年11月写的,看《暮光之城》,引发了对《哈利波特》的怀念。一时兴起,歪评了一下霍格沃兹的教育方式,纯属搞笑的哈,大家别当真。          买了《暮光之城》一套四册开始攻读,每天晚上看个一两章。故事设定不错,但是作者的文笔啊啊啊,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怎地,看着十分幼稚。女主角对男主角的爱,似乎全部出于外表上的吸引,不断地用各种形容词来形容此君外表之完美无缺;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倒是很聪明地解释为气味上的吸引,否则真的很难解释这个帅哥为哈一下子就粘上这个陌生女孩。说实在的,虽然爱德华在外表上始终是十七岁的帅哥,但是不要忘了他已经在这世上活了一百多年,具有一个完全成熟的老年人的智慧,依然表现得这样天真,冲动,情绪化,爱慕表面与自己同龄的女孩子,在我看来其实是不太现实的。      貌似很多书评说此书堪比《哈利波特》,带动新一轮热读浪潮云云,至少在灰某的心中呢,暂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哈利波特》,嗯嗯,我还很少看书能看到这个地步,就是已经不觉得它是一本书,在讲一个虚构的故事了,而是觉得那就是真实的世界,真实发生的事情,每个角色都如生活在我身边,可碰可触,呼吸可闻。所以啊我都一再用书里的话告诫自己:不要被一本书吸去你的灵魂,不仅是有魔法的日记才能对人产生伤害,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当你对一个明摆着不现实的东西灌注了太多心思,自己的生命力就会变弱,最终成为那样东西的附庸。      说起来《哈利波特》我总共也只完整地看过两遍,很多细节还都是稀里糊涂,能有这么深刻的印象,倒还真的出乎意料之外。我甚至有时候也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巫师会怎样,如果我也能在十一岁生日那年接到了猫头鹰的来信,啊哈,中国也有自己的魔法学校吗,我更希望去霍格沃兹留学喔。分院的话,我不大可能被分在格兰芬多,斯莱特林也不像,分到拉文克劳的可能性比较高。我当然不会打魁地奇球,我也不大可能是个学习很好的优等生:魔法史的成绩应该不错的,除此之外,魔咒课和古代魔文课这种语言类的学问,我都不很擅长;魔药课、占卜课和天文课需要理科知识,我一定完蛋;飞行课和变形课有体育成分,我能及格就不错了……总之吧,魔法这东西需要出色的灵性,我不觉得自己有这么高的灵性……哎,说到底,我还是更可能是个麻瓜。      不过我觉得霍格沃兹这个分院规矩是很有问题的,十分违背教育原则。小天狼星说得好:每个人都有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关键看你选择哪一面。但是分院这种形式,硬性强化了其中的一面,无视学生的成长变化和人性的复杂,从一开始就将他限定在一个固定的框框里:分到格兰芬多的人被认定为勇士,分到拉文克劳的人被认定为智者,分到斯莱特林的人被认定为阴谋家,分到赫奇帕奇的人比较惨,根据分院帽某次唱的歌,是前三个院都不要的人分在赫奇帕奇。这就像某些学校分快慢班一样,我就不相信赫奇帕奇的学生面对格兰芬多时没有自卑感。而斯莱特林的学生自然会视格兰芬多为敌,没说的,他们一早就被划在伏地魔一伙,谁都知道他们学院里出过的黑巫师最多,他们为什么要对骄傲的格兰芬多勇士们表示友好,校长和院长们的偏心有目共睹,居然能够在他们学院领先格兰芬多一百六十分的情况下,信口开河地将格兰芬多再加一百七十分,硬是让格兰芬多夺走了学院杯……要我说,在最后一部中霍格沃兹面临危难的时候,四个学院里唯有斯莱特林的学生结队脱逃,全院走得一个不剩,实在是太理所当然的事情。      德拉科马尔福很可怜,一个聪明而有能力的男孩子,如果他被分在格兰芬多,不见得就那么顺利地堕落为食死徒的一员,当然他全家都是斯莱特林,继承祖业的机率太大,但是小天狼星也是全家斯莱特林。斯内普是一个更大的牺牲品,他的经历和品格,让邓不利多也不得不承认当初的分院太草率了,但是事实无法改变,他就是从被分到斯莱特林的那一瞬间起,踏出了远离莉莉的第一步。      “And Severus Snape moved off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Hall, away from Lily, to where the Slytherins were cheering him, to where Lucius Malfoy, a prefect badge gleaming upon his chest, patted Snape on the back as he sat down beside him…”      当然,邓不利多说,哈利之所以没有被分在斯莱特林而改分在格兰芬多,是因为哈利自己选择了格兰芬多,但是分院帽是不是只对救世之星才有这样的优待呢?斯内普眼看着莉莉已经被分在格兰芬多,去和詹姆、小天狼星他们坐在了一起,我真的想不出他会有什么理由坚持要去斯莱特林。      霍格沃兹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不符合教育原则哈,比如学校的用人制度。这所学校开什么课、聘用什么教师,显然都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许多教师完全达不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要求。例如特里劳妮教授,邓不利多明知道这人是个老骗子,根本没有继承祖上的占卜能力,却硬是把她留在校内任教多年,教得学生头晕目眩一塌里糊涂。海格在三年级就被开除,没有拿到文凭更没有拿到教师资质,却也被邓不利多聘来任教。当然唯文凭论早已过时,不读书也不见得就不能成为大教育家,但是海格教课教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他的死党哈利三人组都不肯再选他的课了……      宾斯也很显然不是个合格的教师,咱不歧视灵魂,死人只要能说话那也是可以上课的,但是书里说了,他有本事让所有的学生都在讲课五分钟内睡着。费立维呢,小矮人,要站在一摞书顶上才能在讲台前露头,咱们国家考师范的标准是就算女生也得一米六以上。斯内普呢,当然也不是一个好老师,虽然他是魔法大师,“刚入学时知道的咒语就比半数以上七年级学生知道的还要多”,但是他显然没有成功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完全不讲究教育教学方法,上课呆板,冷酷,对学生讽刺打击,侮辱谩骂,很多课堂表现足以换来行政记大过处分,扣发绩效奖,取消三年内评优晋职资格。      斯拉格霍恩也是个应该给予行政处分的教师,课余时间向学生拉关系,收受礼品,利用家长权益捞取好处。嗯,还有那几位接二连三栽倒在黑魔法防御术课上的教师,更是各有各的问题:卢平是个半兽人,精神分裂的时候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乃至生命危险,他是这些教师里最不应该成为教师的一位。穆迪和奇洛,都已经被恶人附身了,居然还可以任教一年,作为校长的邓不利多严重失察,应负渎职责任。吉德罗洛哈特我完全不知道是为什么成为教师的,邓不利多要么就是没有进行考核,要么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明知道此君来路不正,却因为没人肯教这门课,就随便地选了他。      从学校管理的全局来说,也存在很多问题。缺乏义务教育观念,虽然不收学费,但是不预备必需的教具,什么课本,坩埚,全都要学生自己去买,导致家境贫寒的学生求学艰难,不得不穿破袍子用二手书。有钱的孩子用火弩箭,雪枭,没钱的孩子用慧星,老鼠,贫富差距悬殊,不利学生心理成长。不用心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只将劳动作为惩罚手段,学生们好逸恶劳,一切工作交给家养小精灵,连自己的床铺都不打扫。呵对,说到这里我还想起来:四个学院的宿舍分布也很不公平,凭什么格兰芬多一直住在充满阳光的塔楼上温暖舒适的大房间里,而斯莱特林住的就是又长又低又矮的地下室?      这个学校也从来都不组织教研活动,每个教师各教一门课,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校方完全没有任何的检查与监督。校长不教课,不听课,不关心教育教学工作,整天尽忙他自己的救世大业,奔走于政界、军界与学术界之间,还身兼数职,甚至是国家法院高级陪审团成员。校长只找一个固定的学生谈心,其他人包括学校教师在内轻易都见不到他,进他的豪华办公室要用特别的口令。学校也完全不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随心所欲,自行其是……它的上级政府也有问题,根本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居然派了个法律执行司出身的外行来监督学校管理,当然是被学校师生收拾个狗血喷头。      啊,这所学校如果真的放到我们身边,犯规条目太多,校长恐怕早就停职查办啦,领导班子要重组,老师要重新考核聘用,班级要重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鼓励百花齐放鼓励学校搞出自己特色的,但是特色到这个地步,社会和家长都很难接受吧,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多负面影响啊。呃,如果我真的是巫师,到底还要不要去霍格沃兹上学啊。      
  这篇是接着上一篇写的,关于《哈利波特》中最令我动容的情感。            小天想转贴的话尽管转吧,不过人家会不会觉得我是乌姆里奇再世呢,哈哈哈。其实我觉得这不是用什么守旧的眼光也不是用中国教育的标准来衡量霍格沃兹,像特里劳妮、海格、斯内普、宾斯这样的教学方式,无论放到古今中外哪个学校都不是一个好教师吧。分院这回事,更是触犯均衡教育的大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当然了,这是一部小说,童话,作者不是在探讨教育理论也不是陈述事实,更重要的是塑造活灵活现富有个性的人物,讲述曲折动人的故事,所以才会有这样脱离现实的学校管理模式吧。      《哈利波特》在塑造人物方面真的很成功,这一点《暮光之城》就我现在看完的部分来说实在不可比拟。我个人觉得《哈利波特》中的许多配角比主角更加生动更加吸引,反而是救世之星哈利大波波比较地不讨人喜欢。虽说这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许多想法和做法理所当然地冲动冒失不成熟,可是很多细节都透出他的自恋,自大,居高临下,虽然挂着善良友爱的大牌牌,但是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行动上,他并不真正爱护他的亲人朋友们,很多时候都在考虑朋友们带给自己的麻烦,视亲人朋友的关爱为累赘,觉得他们笨,啰唆,拖累人……因为全书都是从哈利视角出发的缘故,我甚至觉得罗琳这个人应该也不是一个特别热情的人,骨子里是很冷的,文字中给我的感觉她不是特意地在描述一个少年人的不成熟心理,而是作者本人就认为是理所当然地应该这样想。      书中令我感动的是另一些人,另一些情感,另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件。比如说韦斯莱双胞胎的兄弟情,这两个少年从来不说什么动情的话,彼此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互相关照和回护,但是所有的心理和行动都是完全一致的默契,要闯祸一起闯,要遭罪一起遭,所以看到电影里把他俩喝了增龄剂长胡子的一段改编成两人彼此抱怨互相扭打,觉得极度不可容忍。——就这样开朗活泼热情友爱的一对少年,居然到结尾给写死一个,罗琳是真后妈啊,让乔治的后半生要怎么过,怎么过。      韦斯莱夫人对丈夫和孩子的爱,也很令我动容。一个已经做了妻子和母亲的人更能理解那种血肉相连的牵挂,所以我每次看到韦斯莱夫人对着变成尸体的博格特痛哭都觉得热泪盈眶。最后书中安排由韦斯莱夫人打死了贝拉,我觉得这也是母性战胜非人性的一种象征吧,贝拉是这里头最不具有母性的一个女人了。      还有阿不福思对他妹妹的爱,全心全意的兄长的疼爱,在她生前守在她身边照顾她,在她死后一生不能释怀,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挂一张妹妹的像……我觉得阿不福思的守护神之所以为山羊,不一定因为他特别喜欢山羊,而是因为幼时的妹妹跟他一起喂山羊的美好回忆吧。      还有纳西莎对德拉科马尔福的爱,唉,做母亲的人,受不了这个。身为食死徒,纳西莎根本就不理会伏地魔的征服大业,一切的所作所为都围绕着她的儿子。为了儿子到处求援,为了儿子去跪求斯内普出手相助,到最后敌我相争的白热化阶段,纳西莎几乎每次出场的视线就不离开她的儿子,她甚至敢于违背伏地魔的命令,在探视哈利是否已经死亡的时候谎称他已经死了,为的是尽快进入城堡去救出儿子。在伏地魔眼皮底下这样捣鬼的人还想活吗?这样的食死徒唯有纳西莎一个,为了孩子,一个女人真是什么都能做。最后一场,伏地魔攻入城堡,唯有纳西莎和卢修斯两个人根本不打仗,也不躲避危险,到处跑着找他们的儿子,战斗结束后,死的死,伤的伤,欢庆胜利的欢庆胜利,谁也不理会的角落里,这一家三口人紧紧抱在一起……      当然还有小天狼星对哈利和詹姆的爱,这个都不用多说了,貌似已经有文章在探讨小天狼星和詹姆之间的爱情了。但是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小天狼星对哈利,那真是任何一个男孩子都会憧憬的完美无缺的父爱。令我感动的除了他为哈利舍生赴死,为了哈利吃老鼠,还有为了哈利而冒险出现在女贞路和魁地奇球场,“想在去北方前看你一眼”,还有他为哈利买的火弩箭——你知道不知道一个朝思暮想的愿望忽然有人帮你实现时那是什么样的感激和喜悦?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他居然留意到哈利没有办法去霍格莫德村,主动提供了一封家长信,帮助他开启了这扇紧闭的大门,这份细心周到,比为哈利购买火弩箭更加难得一百分。当年我看这一本的时候,前面还只是感动,只是感动,看到这封信,那真是眼泪哗哗地止也止不住。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会死。他到底是为了他那个莽撞冒失的教子,义不容辞地死了。我始终觉得最令哈利自责的恐怕不是自作主张地前去魔法部救小天狼星,而是他从来没有重视过小天狼星送给他的那面镜子。      斯内普对莉莉,不知道该怎么说。随着年龄增大,我已经不觉得世上会有这样的感情了,火一样的爱情是会有的,从一而终的爱情也是会有的,但是这个人已经走了,婚了,死了,彻底地离开了你,还要枯守一生,从此不再对任何人打开心扉,我已经不觉得世上会有这样的感情了。我们常说的话是“生活总是要继续”,你不能不会也不应该为一个人毁掉一生的幸福,人总是要向前走的,时光洗刷一切,冲淡一切,终究一切都会忘怀,只剩偶然回首时一丝丝惆怅的回忆……恐怕只有在小说中,电影里,人们的理想与幻想里,才能够有这样纯粹的情感,这样纯粹的人,一生只为一个人活着,我这一辈子做过的所有的事,只为当初曾经触动我心的那双眼睛。      很惆怅。不知道该怎么说。      有些小妹妹的幻想文,想象着走近斯内普身边温暖他那冰冷的心之类的,我觉得这根本不可能,斯内普这种人,他不会再为任何人感动,什么样的温暖都没用。也不用想象着他黑暗的外衣下有一颗多么火热的心,他多么努力地用冰冷的外表来掩饰之类的,这个人已经变成冰人了,不是装出来的冰冷,不是装着对哈利厌恶,装着跟所有人都过不去,我觉得他是真真正正地厌恶哈利,每一句刻毒的诅咒和憎恶的神情都是出自真心,他也真的是跟所有人都处不来,过不去,情商差到极点,完全没有朋友,到处都是敌人。其实这个人如果真的生活在你身边,不会像书里这样动人的,尽管你知道他心中有着最纯粹的爱,但是这样一个只穿黑衣服,头发永远油腻腻,用阴暗的语调和表情待人的家伙,任谁都要退避三舍吧。      但是在书里,这样纯粹的情感是多么动人。一生的守护神都和他最爱的人一样,从来没有变过。书上说一个人的守护神象征着他快乐的源泉,恐怕斯内普这一生,仅有的一点快乐时光都与莉莉有关。书上还说,哈利在多比牺牲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大脑封闭术的真谛,就是当你为一个人的死而悲恸到极致的时候,再强大的人也无法控制你的思想了,伏地魔也不能。所以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斯内普是最高明的大脑封闭术大师,他能够在伏地魔面前完全隐藏他的真实想法,这背后有着多么彻骨的悲哀。可惜斯内普真的不是一个好教师,他根本没能让哈利懂得这一点。      最后一部的那章《王子的故事》,是我最钟爱的一段,钟爱到要去反复阅读英文的原文,感觉每一段每一句都浸透着最真挚的情感。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有吸引力,就在于能让人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无法感受的情感吧,我们可以跳开一地鸡毛的朝三暮四,天长地久的柴米油盐,去体会一个人全心全意守候一生的爱,去相信他可以为她付出一切,为她承担最强烈的恐惧最沉重的危险最大的压力最深的厌恶甚至最重的谴责,只为她动心,只为她流泪,一生如斯,至死不渝,直到付出生命的最后一刻,唯一的愿望是能够看到她的那双绿眼睛。      我觉得谢天谢地,当然也是作者必须这样安排,让斯内普赴死的那一幕正好赶上哈利在场。“周公流放管蔡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若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如果他就这样一个人静悄悄死在小屋里,真相就永远湮没了,他永远都是一个大奸细大叛徒,杀死了邓不利多的大恶棍,没有人能替他洗清。我常常悲哀地想:很可能历史上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真相被埋没在几个人的心里,永远不为人知,大奸大恶的人扬威立万,真正的圣贤人士却背着千古骂名。从这一点上来说,斯内普实在已经是很幸运,不但让最关键的人知道了真相,而且这个人还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大声喊出来:      “Severus Snape wasn’t yours,” said Harry. “Snape was Dumbledore’s. Dumbledore’s from the moment you starting hunting down my mother. And you never realized it, because of the thing you can’t understand. You never saw Snape cast a Patronus, did you, Riddle?”    Voldemort did not answer. They continued to circle each other like wolves about to tear each other apart.    “Snape’s Patronus was a doe,” said Harry, “the same as my mother’s, because he loved her for nearly all of his life, from the tim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You should have realized,” he said as he saw Voldemort’s nostrils flare, “he asked you to spare her life, didn’t he?”    “He desired her, that was all,” sneered Voldemort, “but when she had gone, he agreed that there were other women, and of purer blood, worthier of him – ”    “Of course he told you that,” said Harry, “but he was Dumbledore’s spy from the moment you threatened her, and he’s been working against you ever since! Dumbledore was already dying when Snape finished him!”      这是在霍格沃兹的大礼堂里,整部书里所有的重要角色都站在一边静悄悄地听着。      斯内普不会在乎这些。但是有这样的结尾,总算让我们觉得,人生不是那么闷气。      
  这篇是刚刚写的,再没有了。一起期待大结局吧。*^_^*          《哈利波特之死亡圣器上集》:最温柔的守护            周六一早订了票,万达影城最好的厅最好的座位,伙同神农和宝宝一起去看《哈七上》。作为哈迷,看一遍照例不够过瘾,第二天伙同老妹又去看了第二遍。      被《凤凰社》和《混血王子》折磨得,我对《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期望值已经降到最低,只要不随便篡改原著,拍成什么奶奶样儿我都满意。所以这次的《死亡圣器》我相当受落,因为它基本是按照原著剧情忠实叙述的,虽然细节上也有小小发挥,但是并未出现像张秋告密、双胞胎互殴、乌姆里奇对有求必应屋搞爆破这种大的雷点。整体上节奏稍慢了点,有些段落演得跟话剧似的,但是也有利于不熟原著的人跟进剧情。要跟前几部比较的话,我觉得比《凤凰社》、《混血王子》好很多,比《魔法石》尚有距离,但是已经直追《阿兹卡班的囚徒》啦。      三位小主演的年纪渐长,很多生活照已经惨不忍睹,但是搬到银幕上,拜超强的美术与造型技术所赐,竟然与当年样貌依稀仿佛。赫敏越长越美,笑容娇俏甜美,而且并没有青春期的尴尬,十岁有十岁的美,二十岁有二十岁的美,真是天生的祖师爷赏饭吃。罗恩本来也不帅,成年后也就是个普通的大老爷们儿,但是演技不错,十分生动可爱。哈利比较绝了:这么多年居然基本没长个儿,只要把胡子刮净,扮演少年人就依然很有说服力。令人欣慰的是,这三位小同学竟然都保持了清澈澄明的大眼,神情中依然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真。      艾伦里克曼也十分让人惊喜。虽然我知道他演技一流,无论多少戏份都是一样地出彩,但是这一部里的造型比上一部要高明许多,显得他比上一部更年轻了,神采飞扬,气势迫人,完全看不出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而且身材十分健硕,不知道把大肚子藏到了哪里。导演显然对这个角色相当重视,虽然戏份不多,总共就一场,但是给予了充分渲染,一个接一个的大特写,细微神情的长镜头,令人印象深刻。老头子的台词功夫也依旧老辣,短短几句话说得跟兰州拉面似的,韧劲十足有抻头。我本来应该看一场英文版一场国语版的,就为了听他的大鼻音,硬是两场都看了英文。      格林德沃闪亮登场,但是戏份少到极致,基本是连个正脸都没有,完全浪费了杰米坎贝尔的无敌俊秀面容。估计下集里对他的故事能有更多叙述,一定有小帅哥的发挥空间。      每每看到这样的电影,都忍不住地感叹如今的视听技术真是一日千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惊喜总是无穷。这部电影中的特技也照例是观赏重点,追杀哈利的空中大战相当震撼,几场小仗也各有亮点。讲述《三兄弟的故事》一节,巧妙地融入动画段落,前后的接续、风格的独特、细节的逼真、整体画面的渲染、造型设计、配乐,都令人赞叹。或许技术上并不是特别难以实现,但是这个段落的设计真是奇思妙想。      整体上的剧情设计也都算是很理想,有张有弛,有泪点,有笑点,高潮迭起,同时又错落有致。哈利三人组乔装潜入魔法部寻找挂坠盒的段落最为搞笑,三个成人演员演得非常好,全场笑声不断。很多笑点都在罗恩身上,每次只要他一出现就令人忍不住地嘴角上扬,十分欢乐。也有一些场面令人动容,比如赫敏对着父母施展遗忘咒,比如罗恩的回归,多比的死。      母鹿守护神引路的那段,拍得相当到位,正如我想象中那样,神秘,浪漫,温柔,优雅,银雾笼罩下,轻捷的光影带你缓缓踱向密林中的冰湖,那下面有你战胜对手的唯一希望……你怎能想象斯内普那样粗糙冷硬的外表下会有这样一个温柔优雅的守护神,这个反差太强烈了,那只鹿的温柔大眼,真是带给人撼动心底的冲击。这样的守护神怎能轻易被人看见呢,整部故事中,也只有在邓不利多面前才能表露吧,遥想大结局里,哈利在所有人的聆听下,向伏地魔喝道:“你从来没有见过斯内普召出过守护神吧?他的守护神是一只母鹿,与我母亲的一样。他爱了她一辈子。他从来都不是你的人……”      宝宝问我:“爱一个人,守护神就会变成跟他一样的吗?”我说:“应该是吧,唐克斯的守护神也跟着卢平变了。”“那难道詹姆波特不爱莉莉吗,为什么詹姆的守护神一直都是公鹿?”我还真是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茫然地说:“或许……或许詹姆的爱,跟斯内普的不一样。像詹姆那种,就是:我是你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我像对待一个爱人一样来爱你;而斯内普是不同的:我的生命就是为你而生,你是我的一切,我比爱我自己更加爱你。”      还有下集。这个上集大约是讲述了原著第七部前三分之二的故事,估计要为下集中的大决战留足空间。导演说:“我不希望上下两集的基调过于相似,所以下集可能是比较像歌剧式的,同时色彩更丰富,剧情更奇幻。”其实我并不关心他拍得有多奇幻,他们这个级数的电影人,技术上的效果永远都会超出观众想象就是了,我就是希望他能拍出原著那种动人心处,不仅拍出霍格沃兹共赴决战的壮阔,也要拍出纳威长剑斩蛇的果敢,哈利置于绝地的醒悟,拍出斯内普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怎样凝视莉莉的绿眼睛,拍出每个人的爱与勇气,了解与担当,彼此之间最温柔而无言的守护。      不是所有小说,都让人有这么强烈的代入感。十几年来,从《魔法石》到《死亡圣器》,简直是与霍格沃兹师生们一起在魔法世界长大。我看《哈利波特》电影时,已经能敏感地看出不符合魔法世界规则的地方,比如有求必应屋是不可能通过爆破进入的,要挟人质时是不应该用魔杖横在人质脖子上的,骑惯了扫帚的哈利骑龙飞天时是用不着过分惊喜的……在这个第七部里,也依然有这样那样让人觉得别扭的细节,举个例子说:哈利在魔法部被摄魂怪追,他居然只顾着逃命,逃到电梯里躲起来,其实还击办法很简单,连我家宝宝都急得在银幕下喃喃:“Expecto Patronum!”“Expecto Patronum!”最擅长召唤守护神的哈利却要在摄魂怪开始吸魂的时候才慌乱地念出这个咒语……      还有一些细节,我觉得没有交代清楚。比如,伏地魔在自己的名字上下了咒,哈利他们一说出这个名字,食死徒就到场追捕,这个细节没有讲,剧中食死徒的神出鬼没就显得不好理解。另外,赫敏将格里莫广场十二号菲尼亚斯布莱克的肖像画塞进了随身小包,所以斯内普才能从菲尼亚斯的汇报中知道哈利他们在迪安森林,但是片中没有出现这个细节,那么下集要怎么交代斯内普为毛会把宝剑送到迪安森林去呢?当然要交代总是有办法的,但是多加几秒钟的镜头,线索就明晰得多,它连贝拉落在赫敏身上的头发都交代了嘛。      无论如何,我有时都觉得,不必苛求太多。这个故事已经像真实存在过的,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无论拍成什么样,讲述得清楚不清楚,它总是在那里。它的一切曾经打动过我们的东西:爱情,友情,责任,勇气,早已经融化在我心里,不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改变。  
  30岁的老男人最近把harry potter的电影全部下载下来看了一遍,PDF的书籍全部又看了一遍。    去年给外甥女买了全套的书,小姑娘还看不明白。    过几天就回国了,可以去电影院了。
  我是你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我像对待一个爱人一样来爱你;而斯内普是不同的:我的生命就是为你而生,你是我的一切,我比爱我自己更加爱你  --------------------------------------------------------------------楼主这句话几乎让我泪奔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请加群一起讨论
  我只想说,荣恩家是《哈》里面最牛的家庭!    芙蓉嫁给荣恩他大哥了,那对双胎还没着落,暂时不提!    荣恩娶了赫敏!    哈瑞娶了金妮,哈瑞没有家人,荣恩家就是他的归宿。    看的出来,荣恩家基本上聚集了年青一代顶级人物的大多数了!    
  顺便说下,《哈》里面,我最喜欢荣恩这个角色,很可爱!    也最喜欢这个小演员,感觉他很淳朴天真可爱!  
  顶姐姐的帖子~
  转一个帖子,写斯内普的。我觉得写的很感人!    混血王子的骄傲与自卑  ——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混血王子”西弗勒斯  一部写了十年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终于在全世界读者的期待中揭开了所有的谜底,小说的结局等了十年终于出现了。黑魔王伏地魔死在自己的魔咒之下,主人公哈利活了下来,与金妮结婚生子,幸福一生,罗恩和赫敏也共结连理儿女成双,在一场悲壮的战争之后,活下来的人没有理由不幸福。  
尽管战争是残酷的,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书中的每一个人,但作者却让“爱”的主题从始至终的贯穿整个故事,随处都能让人感到一阵温暖与动人。韦斯莱家族亲人间相互扶持包容的爱;罗恩和赫敏战斗中的患难与共的爱;哈利和金妮彼此理解支持的爱;卢平和唐克斯同生共死的爱……而这其中最让人感叹唏嘘的,是亦正亦邪的“混血王子”斯内普对哈利的母亲莉莉•伊万斯一生不变的爱,为了这份爱他忍辱负重,甚至是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很难相信这个一直让人觉得冷漠无情的男人,有着这样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深埋在心底。  
死亡,其实斯内普早已注定的结局,即使他憎恨邓布利多给他这样的安排,他还是接受了。在他杀死邓布利多的那一刻,他所背负的痛苦无人能懂,而他的生命也已不再属于他自己。又或许在多年以前,在莉莉死在伏地魔手下的时候,在他决定帮她继续保护和帮助哈利的时候,他就已为这样的死亡做好了准备。  斯内普是一个混血巫师,因为这样的身份,他的童年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悲惨的,也许正是因此而造成了他性格上的扭曲。长大后的斯内普内心世界非常复杂,深沉得一如他黑色的长袍。他总以冰冷的面具将自己所有的感情隐藏起来,他学习大脑封闭术,封闭着自己一切思想与情感,不让任何人得以窥视。在他的一生中,他几乎没有朋友,又或许他并不需要朋友。然而,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无情,没有人能理解邓布利多对斯内普何以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任,当结局铺展开来,人们才懂得,因为邓布利多看到了斯内普灵魂深处珍藏的那份爱。  
仔细剖析这个人物,会发现作者J.K.罗琳对他的钟爱。表面上他确实让人厌恶,冷酷自私且偏激阴郁,做为一个老师,即使他学识渊博,极有天赋也很难让学生敬佩他。因为他偏爱自己学院的学生,却对其他学生严厉得过分,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他对哈利种种不公平的处罚,百般的羞辱和刁难。不可否认,斯内普性格上的缺点没人能受得了,但在人格上,作者并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阴险卑鄙的人,因为对莉莉的爱,他并不像其他食死徒那样排斥麻瓜出身的巫师,意识到了跟随伏地魔的错误与堕落而及时回头。外在所表露出的一切,其实皆源于他心中极度的自负与自卑。  
第五部中作者第一次借哈利的眼睛,让读者目睹了斯内普少年时期一段最痛苦的回忆。在那段回忆中他正被詹姆恶意地羞辱戏弄着,而这时却是莉莉出面予以阻止。哈利曾经以为,斯内普的痛苦是詹姆造成的,直到看了斯内普临死前留给他的记忆后才明白,他真正痛苦的根源是同样出现在那段回忆中的莉莉,在她出手相助时,他以一句“泥巴种”恶意地拒绝了。从此他失去了莉莉的友谊,即使事后再如何地道歉也于事无补。“你选择了你的路,我选择了我的。”莉莉的这句话让斯内普追悔一生。自那以后,他不愿意听到别人说出“泥巴种”这个侮辱性的词,因为莉莉所不能原谅的这句话,如一根刺般深深地扎在他心里。  
骄傲而又自卑的斯内普啊!他将詹姆视为一生的劲敌,因为莉莉的关系,他渴望打败他。他一次又一次地成为詹姆的手下败将,却未曾屈服过。他用恨武装起自己那一份骄傲,维持着一个男人在对手面前的尊严,在那个时刻,他不能接受别人同情与怜悯,尤其当那个人是莉莉。面对着莉莉的美好,斯内普却有着深深的自卑感,他不敢像詹姆那样热烈地追求莉莉,即使当时他和莉莉是最好的朋友,即使莉莉和他一样厌恶着傲慢自大的詹姆。徘徊在极度的爱与恨之间,这样矛盾的情感纠缠了他一生,同时也成为了他生命中骄傲与自卑的一部分。  
  接上:    斯内普最初注意到莉莉是因为她身为女巫的天赋,在麻瓜的世界中,十岁的斯内普渴望找到同类。他们年幼相识,在去到霍格沃茨之前就成为了朋友,莉莉的纯真善良打动了斯内普,打开了他阴暗封闭的心灵。难以想象这份多年以来深藏心底的情感于他来说,是怎样的甜蜜与苦涩。在微风吹拂,洒满金色阳光的河岸边,年幼的莉莉和斯内普并肩而坐,当她轻唤他的名字,他嘴角扬起愉悦的浅笑;莉莉被杀害的夜晚,在邓布利多的办公室里,斯内普如受伤的野兽般哀嚎:“我希望……希望死的是我……”;他变出银色雌鹿的守护神,坚定地对邓布利多说:“一直这样!”;在小天狼星的卧室里,他泪流满面地读着莉莉生前的信,悄悄收藏她的照片……哈利直到斯内普死后才真正了解,这个他痛恨了七年的男人,几乎在用全部的生命爱着母亲。  
邓布利多曾经告诉过哈利,无意间害死了哈利的父母,是斯内普一生中最痛苦悔恨的事,所以他才会回来,加入到凤凰社。可见斯内普对莉莉的爱有多深,深到即使她选择并嫁给了这个世界上他最恨的人,他也不曾表露出来;深到即使有着生死与时空的阻隔,他依然紧守着承诺,默默的保护和帮助她唯一的孩子,将所有的痛苦独自一人承受。  
斯内普对哈利一定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最爱的人与最恨的人结合而生下的孩子,在波特夫妇双双死去之后,哈利成为了牵动他情感的唯一存在。他答应邓布利多保护哈利的唯一条件:永远不能告诉哈利他所做的一切!表面上他像厌恶着詹姆一样厌恶着哈利,而在别人不知道的背后,他却为保护哈利做了许多事。每当哈利没有跟随校车按时到达学校,在到校后碰到的第一个老师却都是斯内普,在他严厉尖锐的责骂之下,没有人注意到他刻意隐藏的关注,他最迫切的想要确定哈利的安全。  
在小天狼星和邓布利多死后,面对哈利的恨与误解,斯内普回以无情而冷酷的讽刺。他在教哈利大脑封闭术时曾对哈利说过:“骄傲的,感情用事的傻瓜们,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沉溺在悲伤的回忆中,让自己那么容易受刺激,一句话,软弱的人,他们在他的魔力面前不堪一击!”其实,这是否就是他教会哈利坚强勇敢的方式呢?毕竟他本就不是一个温情的人,对于莉莉他都无法表达自己的爱意,更何况是哈利。所以每当看到那张与詹姆酷似的脸,他总是无法控制的要利用教师的身份对哈利百般刁难,而当那双和莉莉一样的绿眸盈满愤怒的与他对视时,他却是先避开的一方。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把所有的回忆留都给了哈利,也许只有在那个时刻,他才敢让哈利真正的去了解他。  
“看……着……我……”临死的斯内普紧紧抓着哈利的长袍,艰难地提出最后的要求。当绿色的眼眸对上黑色的,斯内普眼中看到的是莉莉的眼睛,他只是希望在她的目光中死去,为了那双眼睛的主人,他任何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在他短暂而痛苦的一生中,对莉莉的爱成为了照亮他人性的一束光,有着无法忘怀的温暖与明亮。哈利从认识斯内普的第一天起,就恨着他的冷漠残酷,恨着他的偏执无情,而在那一刹那眼神的交流中,他看到了什么一闪而逝的东西,却始终不明白那是什么。在进入斯内普的回忆后,他才体会到,那是骄傲的斯内普在他最自卑的地方,一份不属于任何人的爱,对莉莉的爱。  
  再接上:      独行无间道  
他的一生都只衷于自己的信仰,他背叛过光明也背叛过黑暗,最终他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这一路上,他被欺骗,他被利用,他明知道自己不过是那场战争中的一颗棋子,仍为了自己的信念与诺言,为了完成最艰难的使命,他成为了无间道上一个孤独的行者。  
他心中有一份最纯洁最真挚最虔诚的爱,却必须用最冷酷最无情最黑暗的恨来掩盖一切。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人性是如此复杂,善与恶之间,谁又能真的划出一条界限?他习惯隐藏自己的爱与善,他习惯表露自己的恨与恶,但在他的灵魂深处,拥有人性中最珍贵的一面:爱与勇气!  
死亡,对于他而言,不过是走在这条路上终究要面对的结局,骄傲自负的他,不屑任何人的同情与怜悯,他不要任何人的感激与报答。也许有人会替他感叹命运的不公,但在他的信念中,人生本就是不公平的,生与死其实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不要别人歌颂他的伟大,不要别人叹息他的牺牲,只有他心里清楚,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向他所爱所亏欠的人忏悔与补偿。  
他独自一人走在那条无间道上,徘徊在正义与邪恶边缘,纠缠在爱与恨之间,他的臂上烙印着邪恶的标记,他的心里刻有爱的伤痕。在他被迫杀死了那个唯一信任他的老人之后,背负了太多不应由他来承担的指责与仇恨,但他不在乎!他的心里坚持着只有他一个人认同的信念,孤独傲岸地走在那条满是荆棘的路上,走向他认定的那个目标,走到属于他的终点。  
当他的生命随着鲜血一同耗尽时,透过那个他用生命守护了十七年的男孩,他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那双爱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却从来未曾属于他的绿眸。冰冷深邃的黑眸深处,有一抹来不及捕捉便一闪而逝的光芒,也许是对他挚爱之人最后的乞求吧?他用十七年的时间在忏悔在弥补,他用一生的时间在坚持着爱与恨。最终的最终,他只希望在那湖水般的绿眸中寻求宽恕,停止那永无间断地痛苦轮回,让自己的灵魂在另一个有她的世界里,归于永恒地平静。  他,我们应该怎么称呼他呢?教授?校长?混血王子?  
不!那些只不过是走在无间道上的他曾经幻化的各种身份,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他。若能回到最初的最初,在那个他所深爱,有着一双清澈绿眸的女孩身边,他只想当那个可以与她并肩而坐,在河畔的树荫下共看夕阳的男孩——西弗勒斯•斯内普。  
    作者:色色卡丁狼 回复日期: 23:28:52 
      我是你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我像对待一个爱人一样来爱你;而斯内普是不同的:我的生命就是为你而生,你是我的一切,我比爱我自己更加爱你    --------------------------------------------------------------------楼主这句话几乎让我泪奔     同奔。。。    看了东坡门下狗转的写斯内普的文章,我泪如泉涌。。。。。。受不了啦。。5
  哈利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的缺点和失误都由其他人弥补,以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的灰的文章,总是那么出色。。。    我喜欢德拉克,其实他不过是个骄傲又别扭的小孩,从小的教育,让他即使想和哈利示好,也只会用那种MS高傲的方式。    一直觉得TOM比丹尼尔演技更出色,毕竟也算是个小反派。。。
  他妈的,看个狗屁文字,也看得一30爷们泪奔…………
  哈利波特从上学时候就一直在关注,不管是图书,还是电影,一部连一部的出现,每一次都令我期待。不管演员换不换,我都支持!  刚发现一个不错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免费的小说,当然也有哈利波特噢!呵呵,又赶上年末送礼啦,感觉不错啊,推荐给大家看看哈
  也很喜欢斯内普啊,他刚出来的时候就不知怎么的觉得这大叔挺有爱,后来证明没压错宝~
  的灰教授的帖,一定要顶!  我也是哈迷喔..........
  刚看了哈利波特七&BR&看了长大后的他们 莫名的伤感
  的灰的文章,总是那么出色
  等楼主哈七下观后感
  记号。
  的灰写得真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利波特凤凰社国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