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要选美国总统奥巴马踢门当总统?

美国人为什么选奥巴马当总统?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美国人为什么选奥巴马当总统?
  □11月4日,奥巴马在大选中胜出,在芝加哥举行庆功晚会。
  □董 玮(中国日报特稿)
  简单的“改变”口号为何深入人心
  奥巴马从宣布参选到锁定提名再到决战麦凯恩,其竞选要义一直围绕着“改变”两字,而这个口号的提出是建立在对美国社会现实的观察上的。美国民众目前对现实严重不满:四千大兵命丧异国,军队却至今无法从伊拉克脱身;阿富汗武装分子猖獗,美军进退两难;世界领袖地位和道德优越感因为布什蛮横的先发制人和随后的“情报门”丑闻遭到广泛质疑;草率的经济政策引发了稍后点燃全球金融风暴的次贷危机,成千上万的民众面临破产、失业、失去住房的危险。
  奥巴马和其智囊在参选前,就已经敏锐地观察出美国人在经历共和党八年执政后,已经对国家的前途产生了巨大的疑虑,一名肯尼迪式的变革型领袖将是弥补社会裂痕、重建美国信心的开始。
  于是,政坛新人奥巴马带着那句简简单单却特别实用的口号“改变”,走到了民众面前。他发誓执行干净的竞选并在华盛顿建立新的政治文化,打破党派斗争的怪圈,促进两党合作;他坚决反对伊战并抛出16个月撤军计划,这让深陷伊拉克泥潭的美国人又惊又喜;他希望通过外交和亲自参与谈判的方法与伊朗等敌对国家发展关系,显示出与布什不同的外交理念;筹划中的税收政策虽然被质疑“劫富济贫”,却能让95%的普通家庭得到实惠;他还许诺当选后将签署《京都议定书》,通过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可以说,奥巴马在内政外交理念上发出了一系列变革的信号。
  两党政坛大佬为何均无还手之力
  而奥巴马的两名主要对手:预选时的希拉里和大选时的麦凯恩,都没有从一开始把握选民急需深层次变革的意图。
  前第一夫人不仅轻敌,而且误判形势,提出的是可以归结为小范围改变的竞选纲要。她当初投票支持伊战的记录和几次失言一直被奥巴马当成“小辫子”牢牢抓住。
  72岁的四届联邦参议员麦凯恩干脆一开始就被奥巴马贴上了“布什第二”的标签,当他醒悟过来说自己也要变革时,却遭到已经胜券在握的政坛晚辈毫不留情的讥讽。
  也许希拉里和麦凯恩会觉得自己输得很冤:奥巴马的政策并不高明多少,自己也没犯下致命错误,为什么最后却被对手压得几无还手之力。事实上,换任何一位候选人,在这样的局面下都很难有更好的结果,因为与其说希拉里输给了奥巴马或者麦凯恩输给奥巴马,不如说旧的政治人物输给新的政治领袖,维持现状、因循守旧输给了变革和新生力量。
  今年美国大选投票率空前高涨,过去不爱投票的青年人、少数族裔等也表现踊跃。这充分说明,变革的呼声在美国已高涨到何等程度。正是这种变革的呼声,将一届参议员都没有任满的奥巴马送进了白宫。
  政坛新人凭什么能筹到巨额款项
  奥巴马富有成效的竞选工作也是帮助他最后获胜的重要原因。希拉里原本指望克林顿的竞选机器能帮助自己提前锁定提名,但奥巴马采取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地毯式”工作机制。据称奥巴马阵营在全美一共有150万名志愿者,设立了770个竞选办公室和上万个宣传点,每日平均接触40万名选民。他在关键的“摇摆州”俄亥俄设立了1400个街道组织,其支持者深入街头巷尾,挨家挨户敲门拉票。他还动员支持者在家举行“电话派对”或者自己制订拉票计划,向亲戚朋友进行宣传并纪录他们的投票意向。
  奥巴马阵营还特别关注新兴的传播媒介,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iphone电话和网络游戏等平台投放广告。有专家形容奥巴马阵营的选举工程是美国政治史上“最精密的地毯式选战”。有分析估计,奥巴马的高级助手甚至掌握着以选区为单位的选民意向,有助他们确保在关键州的胜算。
  奥巴马在筹集竞选资金上也做得极为出色。他早前曾宣布使用美国政府提供的8500万美元公共资金竞选,但最后“食言”寻求个人捐款,因为依靠超旺的人气他能筹集近3亿美元的款项。他还同时和欧普拉?温芙蕾这样的黑人明星以及包括希拉里捐款人在内的全国“大金主”保持良好关系。充足的资金保证奥巴马可以在关键州投放大量广告,他在选前的冲刺阶段甚至一口气买下了美国几家主流电视台半个小时的黄金时段做广告。
  不过,笑到最后的奥巴马没有蜜月期可言,其就任后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到底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掌舵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寻求国家发展的同时促进国际合作让人拭目以待。
  肤色对奥巴马是利是弊?
  美国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的种族问题是历届大选都无法回避的焦点,而在今年大选中更加惹人瞩目。
  总的来说,奥巴马并没有因为自己有一半黑人血统而碰到太大的麻烦。他真正一次因肤色面临危机,是前家庭牧师赖特煽动种族仇恨的演说视频被曝光。当时不少白人怀疑,在这种牧师影响下长大的奥巴马,是否对种族歧视心存怨恨。
  但奥巴马处理得非常到位:先是宣布与赖特断绝一切关系,通过“切割”来为自己“止血”;随即就种族问题发表一篇演讲,凸显自己对种族和解和包容社会的追求。
  事实上,种族牌还不时被奥巴马阵营拿来作为打击对手的武器。因照顾黑人而有 “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美誉的克林顿就曾气得跳脚,指责奥巴马阵营故意歪曲他的讲话是歧视黑人,因此来削弱希拉里在黑人选民中的影响力。
  虽然黑人族群在财富和经济成就上远不及犹太族裔,在科技上也没有太多建树,但他们在政治、娱乐、体育和教育等行业都有非常优秀的代表,其影响力渗透到美国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黑人政治家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政坛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他们在对奥巴马的支持上抱成一团,帮了奥巴马大忙。
  而有媒体指出,在今年大选中之所以有大量白人拥护奥巴马,还有白人心底深处的救赎情节在起作用。
  种族隔离那段丑恶历史已经成为美国民主最黑暗的一幕,种族歧视现象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依然随处可见。而白人投票支持一名黑人当总统中就有补偿的心理:我们选一名黑人当总统,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但现在我们做到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补偿了过去遭到歧视的黑人,我们的国家是平等的。
  而这样的心理其实还隐含着另外一个诉求:肯尼迪的《平权法案》让黑人在教育和工作上得到了很大的照顾,这让不少白人感到愤愤不平。举个例子来说,黑人家庭的孩子在考大学能 “受到照顾”低分上名校。当一名黑人当选总统后,白人对机会平等的诉求可能更加膨胀:你们黑人都能当总统了,是不是平权法案也能考虑下我们白人?
  奥巴马在今年3月18日的费城演说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他呼吁白人要有耐心,解决历史的包袱需要时间。他也恳求黑人不要把白人理性的抗议当成种族主义。奥巴马明白,自己必须对白人的诉求做出反应,但又很难侵犯黑人的既得利益,毕竟90%黑人的支持是自己入主白宫的前提条件之一。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揭秘奥巴马大选胜出的背后:源自美国公众的悲观情绪
&&&&来源:&&&&
&&&&&&字号
《救赎政治:奥巴马的总统历程》封面 (资料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许心怡)近年来,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一直活跃在政坛,备受关注。美国人眼中的是奥巴马什么样子的呢?美国作家斯坦利?A?任尚基于传记、心理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对奥巴马进行了分析。他深入探究了奥巴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进一步分析了他的心理特征。作者说,奥巴马的野心源于一种救赎的渴望――对他自己、他的父母,最后是他领导的国家的救赎。作为存在严重政治分歧的美国的总统,奥巴马的政策选择受到这种心理的巨大影响。
精彩书摘:
第一章奥巴马总统任期早期:
从竞选到执政
每位新总统入主白宫都要面对各种公众期望。这些主要是指竞选时公众想到的问题,对竞选团队的答复的疑问,候选人强调的问题和他们的承诺,以及公众的情绪――公众在总统任期内的竞选经历的情感指标。竞选往往是前瞻性的,重在未来,但同时也要回顾过去。人们或许对过去很满意,所以希望政策能延续,又或者,人们希望和过去一刀两断,所以投票希望“改变”,不管胜出者如何定义变革。无论怎样,总之过去帮助人们定义未来。
对于总统本人也是如此。奥巴马讲述的故事已经众所周知了。现在,大家已经对这位总统有了很多固有的看法。他冷静,有魅力,有些超然,谨慎,极其睿智,善于言词,信奉实用主义,重视政策的可行性而不是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得分。这些可能都对,但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奥巴马在感情上很冷静和超然,他可能更了解你的立场而不是感受你的痛苦。但是他也非常善于用严厉的个人和政治叙述攻击持不同政策观点者。总统可能很“酷”,但他经常态度并不温和。
总统在人们面前展示他制定政策和决策时都很谨慎有方。当然,他可能就是这样的,但还有很多东西是常规之外的。总统可能很焦虑和有野心,这两点有时会让他不能谨慎行事。另外,总统是个极其爱担当风险的人,这点很少有人谈到或详细分析。
当然,总统很聪明,擅长解释政策的细节。但是,对于战略模糊,他采用了个人和政治的罗夏墨迹试验方法,使得盟友和敌人都不清楚到底哪个是真正的奥巴马。4我们要先弄明白这位非同寻常,在很多方面都独一无二的总统的动力来源。
总统虽然寻求他的种族身份认同,但是,奥巴马在早期的种族夙愿和后种族身份中选择了哪种呢?虽然奥巴马的《我父亲的梦想》讲述了父亲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他是如何成长的,但是他谈到的很多因素并不能解释他为什么要做一位带来变革的总统。这些动机围绕着一个核心的救赎动力――奥巴马的,其父母的,以及我们大家的。
但是,除了奥巴马的组织动机外,奥巴马的总统任期还有很多问题。奥巴马面对很多摆在眼前的决策问题,他选择的领导方式具有深远影响,有待研究和进一步分析。奥巴马是超级自信还是傲慢?他的自信又是从何而来,对于他如何领导和决策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除此之外,其他问题也决定了本书的分析框架。
总统竞选和总统刚就任的时期很关键,这有很多原因。首先,它是总统如何结盟、成功执政的预演。其次,它为了解总统在解决危机和重要政策上的心理提供大量信息。最后,总统就任后,他所做的政策选择会给一系列的政策以及与领导相关的问题以答案,可能会证明、纠正或否定一些他竞选时的公众印象。
2008年大选为研究奥巴马提供了大量信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奥巴马的智慧、性情、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召集大批支持者的能力。可是大选不能告诉人们奥巴马怎样理解改变历史的任务,以及他若当选会采取什么具体举措。这些在总统就任后变得逐渐清晰。
大选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公众――人们的期待、恐惧和希望。公众是新总统执政的重要部分。奥巴马认为他的竞选成功在于他正确掌握了公众的愿望,与布什政府彻底划清界限。这或许是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个错误判断,但并不是失误最严重的一个判断。
任期初始,奥巴马面临着严重的内政危机。美国正陷入经济危机,失业率攀升,居高不下,5国家财政收入下降,导致大多数州政府和联邦政府赤字不断上升,住房市场急剧恶化,金融机构和制造业损失惨重,面临破产。和前任一样,奥巴马政府了解其中的危险,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用新闻评论的语言来说,他“为了复苏经济,匆忙采用了前总统乔治?W?布什的应急政策,颁布实施了刺激经济措施、减税政策和政府救助计划”。
这些政策在布什政府启用时就争议颇多,奥巴马企图通过大量政府开支刺激经济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尝试,这招致对他的政治投资的更多争议。批评者指出,减税比大规模政府开支更能刺激经济。公众不赞同政府对华尔街大公司的救助举措,尤其当公众了解到正是复杂的、不受监管的金融行业从事高风险贸易造成了经济危机时。人们担心,在控制银行利率、金融机构和汽车公司(通用和克莱斯勒)后,奥巴马政府过多地参与到私营企业的运营中,这是前所未有的。总统营救不能支付贷款的私有房主计划也在不能偿还贷款者和预测政府支持购房热的人们中引发恐慌,而那些支付了房贷的人们则担心他们谨慎地假设的风险。而在所有问题之上,总统执意推行巨额的复杂的美国医疗保险体系的重组,其可预见的和不能预测的影响,涉及每一个美国人。
但是总统一意孤行。众议院通过了他的医改法案,但建议总统控制他的野心勃勃的计划,而总统则表示:“我不会因此止步不前,为了美国长期的经济健康,我会迎接这些巨大的挑战。”总统还特别提出了能源和移民政策,以及金融监管改革。公众是否准备好接受总统进一步大规模的改革是总统第一任期的关键。
为什么奥巴马赢了?
奥巴马竞选团队在选择与布什政府很多极具争议和惹人抱怨的政策和立场彻底决裂的“改变”口号上很有远见。奥巴马的首席顾问大卫?阿克塞尔罗德日准备的备忘录说的正是这一点。并非布什政府的所有政策都不正确,特别是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我们看到奥巴马政府继承了很多布什政府的政策。但是,就每一个政策的激烈争论使人们觉得布什政府反应过于激烈,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尤其在像对伊拉克开战这样成本过大过高的问题上,当然,这与早期的错误政策相关。虽然布什不再竞选第三任任期,但他在奥巴马竞选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和前沿位置。在一次采访中,奥巴马的首席竞选策划人大卫?阿克塞尔罗德(David Axelrod)谈道:
我们大选的前提很简单,布什政府的这些政策失败了,麦凯恩(McCain)基本上就是挥舞着布什失败的旗帜,而我们将改变这一切。前路曲折,但是我们会坚持这一战略。
公众的悲观情绪
2008年11月,奥巴马在公众极其低沉的情绪中赢得了大选。在2008年5月的一次全国民意调查中,有82%的被调查者表示美国的发展方向错了。
人们为什么如此悲观失望呢?事实上,有太多的貌似合理的解释,要想列出一个详细的单子很难,不过通常要包括这样一些因素:油价居高不下,新一轮通胀的危险,失业率高于5.5%,房市崩溃,对发动伊拉克军事行动的持续不满,对伊拉克局势的可持续性的不确定,美国在国际上地位下降,以及华盛顿国内政治的长期不团结氛围,除去这些“氛围”,人们很容易想到的还有移民、医保和能源政策。
美国如今日益依赖总统的力量来影响和决定世界政治有些争论认为,人们对总统行为的期待既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也超出了宪法要求。布什在很大程度上要为此负责任。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伊拉克局势、经济、能源政策、医保和移民总统的净支持率十分不容乐观。布什总统的支持率由“9?11”后的净支持率90%逐渐降低到28%。难怪在一次美国全国民意调查中,有74%的被调查者表示下一任总统“应该实施不同于布什政府的政策”。奥巴马在竞选中不断强调他代表“希望”和“改变”,这很容易被民众接受,并最终促成了他的成功。
宣泄 (Catharsis)和改变
美国人希望“改变”,但是,人们并不清楚是否希望发生和以前一样的改变。同时,人们也不清楚是否欢迎奥巴马政府头两年带来的改变。美国人也对自己希望产生什么样的新任总统有争议。在一次美国全国民意调查中,人们表示最希望总统具备的素质是 “强有力的领导” 该调查第17个问题的第2小问是:在您选择总统候选人时,以下哪些素质最重要?30%的被调查者选择“强有力的、坚决的领导人”(比例最高),第二个重要素质是“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和性格”(25%),第三个重要素质是“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21%)。有趣的是,与大选初选的结果相反,只有8%的人认为“前瞻性和励志性”这一素质是重要的。 但同时,该调查机构所做的另一个调查显示,有32%的人认为总统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能够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合作”,另有25%的人认为总统应该“能够使国家人民团结一致”,排在“具有强烈的道德和家庭观念”之后,居第三位。据此,奥巴马竞选的架桥者及实用主义竞选主题和声望成为他的政治魅力的核心要素。
考虑到公众的情绪,奥巴马在竞选时自然选择了与前任断绝关系。亚当?纳格尼 (Adam Nagourney) 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
奥巴马当选是全国公众的一种宣泄――是与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共和党总统及其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彻底决裂,也是对奥巴马要改变国家方向的呼吁的彻底接受。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它没有表达出其局限性和影响。
经济低迷并不完全是布什经济政策造成的,而“给富人减税”只是政党政治的论点,并不是对该政策的公平或确切的描述。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虽然给所有美国人带来困扰,但是,这两场战争是有一定的合理(虽有争议)理由的。而它对于美国在海外地位下降的看法虽然正确,但是其原因却是复杂的,不能归咎于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策。很多人谴责美国政治生活的伦理价值和两党合作传统在消失,但这也不光是布什政府的错误。
当然,虽然复杂和不公平,但这些争议给美国公众的政治热情打击很大。宣泄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期待,人们希望奥巴马总统能够和前任不同,从而使人们摆脱布什政府的困扰。因此,“举国宣泄”就其存在而言,实际上是一种解脱,其起因并不是唯一的。有些人希望美国在海外重振威望,有些人希望马上从伊拉克撤军,也有人认为应该先完成战争的使命,更有人希望政治上更和谐礼让。人们的期望不同,对于新政府的政策期待也不同。这些不同的理解造成了奥巴马政府头两年公众支持率的下降。
有民主党人对布什政府的结束欣喜若狂。自由派或进步人士或许不赞成奥巴马政府的某些政策,但是他们的宣泄则是基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因为奥巴马毕竟不是乔治?W?布什 。他们对于一系列自由或进步的政策的落实寄予厚望。
还有一些美国人担心经济下滑,担心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下降,或不能在内政、外交领域找到共同基础。他们寻求能够帮助国家渡过难关的经济政策,支持强有力的国家安全措施,但不主张过于好战的外交政策。他们希望找到能够解决长期政策问题――如能源问题或医保问题――的合适有效的答案,给个人更多的选择而不是给政府更大的控制权。
独立派和温和派不认为自由派或进步人士的政策能取代布什政府的保守政策。事实上,很多中间派和独立人士在奥巴马就任第一年很担心之前克林顿总统宣布已经结束的大政府时代会反复。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字幕版:奥巴马罗姆尼第二场辩论-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
字幕版:奥巴马罗姆尼第二场辩论
简介:美国大选第二场辩论16号登场,在首场辩论落败的现任总统奥巴马尝试反守为攻,猛烈抨击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减税经济理念,是向有钱人倾斜,双方也再以中国问题互相攻击。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
下载客户端
独家抢先看五大原因将奥巴马推上总统宝座
字号: T|T
  评论员木春山
  美国总统大选选情终于明朗,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选战,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终于在关键选票上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总统。通观这次大选过程,可以看出,奥巴马获胜取决于以下5个因素。
  首先,奥巴马获胜离不开强大的后盾&&金援和基本盘。无论是分析人士,还是普通美国百姓都知道,实际上是在&拼钱&。谁的筹款能力强,谁能够获得更多的捐款,谁就能做更多的竞选广告,谁就能组织更多的竞选活动,最终在选举中获胜的几率就大。本次选举, 筹款的总数超过了10亿美元,有了这么多的&经费&,奥巴马的竞选运作才能有底气。可以说,这是奥巴马奠定胜局的基础。
  从媒体报道来看,奥巴马的基本票仓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从前支持他的选民,包括犹太人、弱势群体和拉丁裔、华裔等少数族裔,如今也基本上依然能维持对他的支持,这是奥巴马能够胜选的关键。选民忠贞度强、基本盘不流失,就能够保证奥巴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争夺摇摆州的选票,竞选更加有的放矢、效率也更高。
  其次,经济数据向好提振美国人信心。纵观美国4年来的各项主要经济数据,基本上能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的轨道上运行。这与奥巴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说明他的政策是有效果的。特别是失业率已经降到了8%以下,这是奥巴马团队最为值得骄傲的经济数据,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最为密切,数据向好说明宏观经济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这些数据无疑会影响那些处于摇摆不定状态选民的投票倾向,给他们更多信心,并在奥巴马的每一次宣传中加深这种印象。
  此外,奥巴马竞选之路比顺畅,政策主张相对更成熟。由于奥巴马是现任总统,因此比罗姆尼掌握更多的行政资源,有利于未雨绸缪。 媒体早就透露,奥巴马赢得2008年总统大选后不久就开始布局2012年大选,2010年初竞选班子就已经悄悄组建。这些举措远比罗姆尼眼光长远。而奥巴马是民主党内唯一一名总统候选人,但罗姆尼还要和4位共和党内对手竞争迎战奥巴马的名额,分散了罗姆尼的精力。共和党内候选人之间的&揭短&又给旁观的奥巴马提供了难得的&弹药&,便于他有针对性地调整竞选政策和攻击目标。
  奥巴马竞选纲领基本上延续了自己上一届任期内的政策,这一政策虽不完美,但整体而言,强调了继承性与合作性。按此发展,美国内外政策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罗姆尼的政策则体现了批判的精神,准备要对美国经济和内外政策&动大手术&,这不仅让一部分已经感受到经济回升的美国老百姓无所适从,也让商界和经济界的理性人士表示担忧。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罗姆尼反复表态,当选后第一天就将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这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即使是选举语言,言辞也显得过于轻率,引起的反弹可想而知。
  第四,国内外舆论影响不可小觑。能直接参与候选人竞选活动,或者直接了解其竞选主张的选民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选民都要通过媒体来知晓政纲和选情,他们无疑会受到媒体报道倾向的影响。就在大选投票前一周,100家美国主流媒体中的62家集体发声支持奥巴马。而声称支持罗姆尼的也只有福克斯电视台等传统右翼媒体。就连英国广播公司(BBC)不久前作出的 民调也有利于奥巴马。调查显示,21个国家中有20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希望奥巴马连任。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的分析很能说明问题:&奥巴马算不上美国的最佳选择,可惜罗姆尼也不是多好的人选。&
  最后,&十月惊奇&助阵给奥巴马能够再次问鼎总统宝座添砖加瓦。美国大选历来有&十月惊奇&的说法,指得是大选前一个月的突发事件会影响选举结果。此次&桑迪&飓风就成了&十月惊奇&。奥巴马应对得当使很多观望选票坚定了立场,甚至纽约市长彭博也公开宣布支持奥巴马连任。飓风为奥巴马选战加分已经成了各界共识。
  以上的五大因素,再加上奥巴马得当的选举策略,终于使他击败罗姆尼成功连任。但是纵观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未来4年他的施政或许不会一帆风顺,走进白宫并不是奥巴马最后的胜利。
责任编辑: 王宇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有点星星之火,我就想让它燎原。
“公海赌王”连卓钊通贯黑白两道、享誉亚洲。
因“特殊原因”,他们未授衔。
大公报总机:+852-&&&&&大公网:香港 +852-&&&&&北京 +86-10-&&&&&(值班电话):+86-10-
大公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大公网络有限公司登录网易通行证
使用网易通行证(含网易邮箱)帐号登录
提交您的投诉或建议
视频画面花屏
视/音频不同步
播放不流畅
登录后才能查看我的笔记
暂时没有笔记!
确定删除笔记?
即将播放下一集,请您保存当前的笔记哦!
对字幕纠错要登录哦!
内容不能少于3个字
[第1课]奥巴马与罗姆尼首次辩论
当地时间10月3日晚,美国2012总统大选首场全国电视辩论会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民调显示,51%的选民表示对这几场辩论非常有兴趣,这场电视辩论直播或将改变美国总统选举形势。
连大多数美国人都没听说过的肯塔基州小城丹维尔(Danville)是本星期美国政治的聚焦地——这个仅有4.2万人口的小城在周四迎来了民主党老将拜登和共和党新星瑞安的唯一一场电视辩论。
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国总统大选举行第二次辩论。奥巴马在两周前的第一次辩论中表现不尽如人意,而罗姆尼随后攻势如潮,因此这一次辩论中的交锋势必会更加激烈。
奥巴马与罗姆尼第三次辩论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学校:2012美国大选
讲师:奥巴马、罗姆尼
授课语言:英文
类型:演讲 国际名校公开课
课程简介: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首场辩论10月3日晚当地时间晚7点(美东时间晚9点)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正式举行,现任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将进行首次正面较量,这是美国历史上第36次总统电视辩论。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总统奥巴马踢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