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工匠(干071船坞登陆舰)里“建筑快35%”是...

您现在的位置: >
JTJ252-87《干船坞水工结构设计规范》.pdf
资料评价:
★★★☆☆
更新时间:
下载权限:
文件大小:
文件类型:
下载次数:
建筑论坛:
上传会员:
所属栏目:
需要金币:
久久建筑网提供了大量的图纸、图集、书籍、方案、教程资料。
JTJ252-87《干船坞水工结构设计规范》 ,《干船坞水工结构设计规范》。欢迎下载!
水工结构目录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地基
第一节 天然地基
第二节 桩基
第三章 坞室结构的一般设计
第一节 分离式坞室
重力式坞墙
桩基承台式坞墙
衬砌式坞墙
混合式坞墙
板桩式坞墙
分离式坞室底板
第二节 整体式坞室
第四章 坞口结构的一般设计
第一节 坞口的布置与构造
第二节 分离式坞口的计算
第三节 整体式坞口的计算
第五章 排水减压式船坞的专门设计
第一节 防渗设施
第二节 排水减压设施
第三节 渗流计算
第四节 设计地下水位及结构设计
第六章 锚拉式船坞的专门设计
第一节 锚拉结构的形式和构造
第二节 结构计算
第七章 浮箱式船坞的专门设计
第一节 浮箱式船坞的构造
第二节 浮箱式船坞的计算
第八章 温度应力和防裂措施
第九章 围堰与基坑
第一节 围堰
第二节 基坑
第十章 观测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二节 观测内容
第三节 观测点布置原则
附录一现场载荷试验要点
附录二 根据值确定基床系数 的计算方法
附录三 地基变形模量的参考值
附录四 地基基床系数参考值表
附录五 基桩刚性系数和群桩折算基床系数的确定
附录六 混合式坞墙地基反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附录七 计算板桩墙内力的法
附录八 整体式坞口底板的计算
附录九 渗流量计算
附录十 混合式坞墙水压力的计算
附录十一锚杆缩略图由工具模糊压缩而成,完整版请下载附件!
& JTJ252-87《干船坞水工结构设计规范》
相关内容介绍
本类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标签
建筑工程:
园林景观:
暖通空调:
水利工程:
结构工程:
电气工程:
建筑给排:
安装工程:
工程造价:
工程监理:
路桥工程:
装饰装修:
工信部备案号: 辽ICP备号-4关键词阅读:回顾:a美国造船工业简介简史(网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讨论:洪江造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线时间 小时
宝船”造船技术很有可能源于位于湖南西南部的洪江古商城?
郑和幼时落难至洪江,当时的洪江被誉为西南大都会,盛产木材、烟土、洪油、白蜡。是大西南鄂、川、湘、滇、黔、桂等边区的物资吞吐枢纽和集散地,号称“七省通衢”。郑和见到了洪江铺满整个沅巫两水的大圆木和运输往来的巨大无比的木船。繁荣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入宫后的郑和奉旨造船,便按幼时的记忆再度来到洪江,将洪江一带的优质木材和洪江当地杨金、月寿老人等百余造船能手一起带到了皇城,打造出令永乐帝龙颜大悦的“大福船”,即郑和宝船,得以成功出海远航,成就名垂青史的佳话。
在线时间 小时
学术界对大号宝船“长44丈4尺,阔18丈”的尺度仍存质疑。有学者认为,郑和宝船的长宽比例不协调。“长44丈4尺,阔18丈”,长宽比大致为 2.4666∶1,比例之小使“宝船”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方盒子,现存的中外船舶绝没有腰身如此之“粗”的,这也使人对宝船的形状产生怀疑。
根据史料《南船纪》(明·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沈棨著)、《三宝太监下西洋记》(明·罗懋登著)记载以及泉州等地出土的船体实物来看,中国古代海军舰船的长宽比在2.5~2.8之间,多属于宽短型。
宝船究竟有多大?这还有赖于实物考证。南京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是目前国内已知唯一的明代官办造船基地遗址。1957年,有村民曾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发掘出一根长11.07米的舵杆;1965年,又在遗址地捞出了一段长2.21米的绞关木,据专家考证,两米多长的绞关木,需要五六个人一起操作,能够绞起 500公斤左右重的铁锚。2003年到2004年间,物馆在对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第六作塘考古发掘时,又发现两根长度分别为10.1米和11米的木舵杆。但这些尚不足以精确推算出造船厂船只的准确规模,只能印证史料记载的明代海船的巨大规模。
具体尺寸按照英国学者米尔斯推算,宝船排水量3100吨,可载重2500吨。根据中国学者唐志拔计算(数据载于他的著作《中国舰船史》第七章),宝船排水量应该达到吨,而根据1985年集美航专、大连海运学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合作,按照造船原理和中国式木帆船营造法式将宝船复原后,核算最大号宝船满载排水量约22848吨,取之方型系数0.43,可载重9824吨(见彭德清等编著的《中国航海史》第四章)。
在线时间 小时
船用装置:开孔舵与巨锚
船在海面航行主要靠船舵控制方向。郑和宝船的船舵采用可以升降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舵叶入水深度。船在深水区航行,遇到大风浪或者乱流的时候,将舵叶下缘降到船底以下,可以使舵不受影响;而在浅水区航行或者锚泊时候则可将舵提升到高位,不致搁浅损伤舵叶。而且郑和宝船的船舵是平衡舵。这是继承宋代的发明,操控比较轻便,而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开孔舵,既能够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轻便。
在郑和宝船上,带爪木杆石锭(锚)与带横棒多爪铁锚等,普遍用在海船上,还制作了特大型铁锚,这在世界造船历史上都是领先的。
郑明介绍说,早在汉代,中华木帆船建造工艺就使用榫接铁钉综合技术。明代船舶工艺发展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较复杂的木结构可以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上卡加固,从而使中华古木帆船的尺度、吨位、性能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线时间 小时
船形结构:底尖上阔、首昂艉高 横舱壁 船形影响船速和船体的平稳。郑和宝船采用的是底尖上阔,首昂艉高的船形。郑明说,这种船形在恶劣海面控制平稳的性能较高,而且当时在船的底舱压载了土石,稳定性可以说在当时首屈一指。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郑和宝船还使用了梗水木和两舷披水板。这种面向船舷方向的木板可以进一步减小船体向两侧晃动的幅度。郑明告诉记者,研究发现,郑和宝船还根据不同船型和航区在船的主尺度比例设计上也有所不同,以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大抵运输船更强调平稳,而兵船更强调速度。郑和宝船的船体结构还有一个当时独一无二的设计就是设有多道横舱壁。用木板将船内隔成不同船舱,并且彼此密封。这样不仅加强了船的结构,而且具有分舱水密抗沉作用。这种设计还有利于分类载货。例如茶叶、丝绸、各国进贡宝物都可以分开存放。
明万历25年,一个叫罗懋登的人写了一部通俗小说叫《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罗懋登在《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将舰队按照用途分为宝船、粮船、水船、马船、坐船与战船等几种战舰。但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下关静海寺发现的郑和残碑,则按照船的大小将之分为:宝船、2000料船、1500料船、8橹船等几种。
目前,学者们只是简单知道粮船、水船、马船、坐船与战船的基本用途:马船是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兼用船;粮船主要用于运输船队所需要的粮食以及后勤供应物品;坐船又叫“战坐船”,也是大型战船;战船是担任护航的专用船舶;水船专门用来储存、运输淡水。
大号宝船共分8层。为了保证船行平稳,最底下的一层全部放置砂石,俗称压仓。陈教授估算这样一条大号宝船光压仓砂石就要用505吨。上面的2、3两层是两个长80米、宽36米、高2米的大型货舱,是载货和食物用的。这两层船舱是整个航行的“补给中枢”。第4层是顶到甲板的一层,这层沿船舷两侧设有20个炮位。中间3280平方米的空间是船上826名士兵和下级官员住的地方,每人的空间可以达到4平方米。再上面就是甲板了。甲板上的活动空间被分为前后两部分,船头有前舱1层,主要是船上108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整个舰队的“大脑”则在宝船船尾的舵楼上。这个舵楼共有四层,一楼是舵工的操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二楼叫官厅,是郑和等中高级官员和各国使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三楼是一个神堂,用来供奉妈祖诸神,并有4个阴阳官专门管理。舵楼最上面则是指挥、气象观测、信号联络等场地。在前后楼之间的甲板上除了火炮、操帆绞盘外还特地留出了2个篮球场大小的空间,专门供习操活动之用。
由于郑和率领的是一只“特混舰队”。因此除了大号宝船外,还有其他许多型号的舰只。
在线时间 小时
动力:硬帆 旋转橹
木帆船在海上的行动主要依靠风帆借助风力以及水手划水。在动力推进系统的这两个重要的环节郑和宝船都采用了独特的设计。首先,与当时欧洲帆船采用的分段软帆不同,郑和宝船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与船桨不同,郑和宝船在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这种长橹入水深,多人摇摆,橹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似今天的螺旋桨,推进效率较高。在无风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相当航速,而且橹在船外的涉水面积小,适应在狭窄港湾拥挤水域航行。
在线时间 小时
郑和造那么大的船是用什么控制船的?
史书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依据这一尺度,郑和宝船将长达148米,排水量近2万吨,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当时海上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如此庞大的船队显示了明代中国惊世骇俗的造船水平。
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少将是中国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潜心研究郑和宝船多年。目前正积极准备郑和宝船的复制工作。他向竞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郑和宝船的技术秘密。
郑少将表示,虽然史书记载的大号宝船据推算排水量近2千五百吨,但实际伴随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船型是“长61.2米,宽13.8米,排水量1000余吨”的“二千料宝船”。这种宝船拥有在当时极为先进的工艺水平。
在线时间 小时
郑和造那么大的船是用什么控制船的?
史书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依据这一尺度,郑和宝船将长达148米,排水量近2万吨,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当时海上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如此庞大的船队显示了明代中国惊世骇俗的造船水平。
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少将是中国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潜心研究郑和宝船多年。目前正积极准备郑和宝船的复制工作。他向竞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郑和宝船的技术秘密。
郑少将表示,虽然史书记载的大号宝船据推算排水量近2千五百吨,但实际伴随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船型是“长61.2米,宽13.8米,排水量1000余吨”的“二千料宝船”。这种宝船拥有在当时极为先进的工艺水平。
在线时间 小时
建造结构&&听语音
郑和宝船的桅帆总体设计上采用纵帆型布局、硬帆式结构,帆篷面上带着撑条相当于筋的加固作用。二千料船的远洋船型上采取“底尖上阔”的结构,船头昂船尾高。船体结构上设了多道横舱壁,把一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多个小舱,多的二十八舱,少的也有二十三舱,这不仅有加强结构和分舱水密抗沉的作用,使船舶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二千料海船采用全木结构。明代船舶工艺发展到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上二千料郑和宝船基本船型为福船,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建筑形式属于楼船,主甲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形成舯(意:中)楼,设了舷墙,艉(意:尾,记者注)部有三层艉楼,艏(意:首)部有二层通透性的艏楼。自底舱到甲板上,共分为五层。
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有凤凰彩绘,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
在线时间 小时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乘坐的是44丈长、18丈宽(即146.67米长、50.94米宽)的大号宝船。这么大的宝船如果是尖底的,吃水深度肯定远远超过6米,而同样大小的平底宝船吃水只在4-5米。所以,如果宝船是从这些作塘里走向西洋的话,其船型只能是平底的沙船型。 明代朱棣以后,实行海禁令“片帆不得下海”宝船厂因此废止,而常年弃之不用的船坞会渐渐被泥沙填平,推测宝船厂的干船坞就是如此变浅的。 大型平底船照样远洋航行但是按照常理,平底船吃水浅,只能在风平浪静的内河航行,却如何能经受住远洋航行中的狂风大浪呢? 明代《三才图志》中就曾提到平底船不能出海。1985年郑和下西洋580周年之际,中国船舶协会制造了一艘尖底的宝船模型,似乎为宝船的船型下了一个定论。此后全国各地也都以此为模本翻造宝船模型。今天,在南京市郑和公园、阅江楼、静海寺等处的宝船模型也都是尖底的。 上世纪80年代,一位在清末实业家张謇的大达轮船公司中工作过的海运老船工李元稹曾经告诉杨老,当年有一种和宝船差不多宽的平底大木船专门用来下海,他们把这种船叫“随风相送”。和尖底船比起来,大号平底船有着许多优点,它做工相对简单,又可以放置更多货物,而且吃水浅,水深水浅都能走,在海上阻力小、航速快,能走八面风。这些特点与在南京造宝船的自然条件都非常契合。 众所周知,宝船的技术废止已久,清末的工人不可能知道明代的造船工艺。根据《初中社会教学参考书》,清代战舰发射火炮会导致船体断裂。而明代的战舰装备的火炮比清代先进(早期的后膛炮,大发贡,弗朗机)而且数量多,从未听说过因为发射火炮而船体开裂,甚至在台湾战役中打败了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舰队。由此可知明代的造船技术超过了那位工人的推测,而且有一部分技术失传,至今没有解开。
2004年,考古专家在南京龙江造船厂出土了一把古代工匠用来标注自己所生产商品的木尺——“魏家琴记”。而 “魏家琴记”的出土,也解开了近些年来宝船体积之谜。发现这根木尺,证明了明代当年造船实用尺为一尺等于现在的31. 3厘米,那么根据这个尺寸,可以换算出44丈约等于138米。
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席龙飞也坚持“郑和宝船万吨巨轮”的说法。他语出惊人地认为:郑和宝船比哥伦布旗舰大100倍。据席龙飞考证,郑和宝船长超过了100米,排水量超过万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帆船。
而87年后才出现在大西洋上的哥伦布船队,仅仅由三只帆船组成,最大的圣玛利亚号只有100吨,吨位只有郑和宝船的百分之一。
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抢救性考古发掘了明代太监洪保墓,这位太监曾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让专家们兴奋的是,虽然古墓遭到盗劫,但里面发现了非常完整的墓志,上面刻满了铭文,介绍到了郑和下西洋。
铭文中提到:“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经过研读,南京市博物馆研究员王志高发现,短短几句话,不仅有船号的记录,还有船的载重量。王志高说,洪保作为郑和船队的二把手,应该乘坐的就是郑和宝船了。而这艘宝船叫“大福号”,能容下“五千料”。料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五千料,相当于现在排水量2500多吨。“不得不说,这在古代是一个造船神话。”
在线时间 小时
据《明史·郑和传》以及《瀛涯胜览》(马欢著)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郑和宝船是一种大型海船,尺度大。有关郑和宝船尺度,在《明史·郑和传》中记载得很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在明代人编写的《国榷》中称“宝船六十二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在明末罗懋登所著《西洋记》中详细地记载了郑和船队中各种船型的尺度,其中,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在线时间 小时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另有一种说法,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现代对郑和宝船的研究及仿制较多,但郑和宝船的具体形制结构及尺度大小一直存在争议。
在线时间 小时
湖南洪江古商城:“郑和宝船”造船技术或源于洪江
20:06:53 红网综合
红网怀化6月23日讯(通讯员 章斌)最近,各媒体报道南京郑和宝船厂投入千万美元制造明代“郑和宝船”,耗时八年却只完成了一半就已停工的消息引起各网友的质疑。
究竟是资金不足还是技术不够?现代科技如此发达,怎么可能一艘木船都造不好?而且花了八年时间。那明代的老祖宗们又是怎么造出了那么大的木船,还能顺利下西洋呢?带着疑问,笔者查阅了相关史籍资料,意外地发现五百多年前“郑和宝船”造船技术很有可能源于位于湖南西南部的洪江古商城。
史载:郑和幼时落难至洪江,当时的洪江被誉为西南大都会,盛产木材、烟土、洪油、白蜡。是大西南鄂、川、湘、滇、黔、桂等边区的物资吞吐枢纽和集散地,号称“七省通衢”。郑和见到了洪江铺满整个沅巫两水的大圆木和运输往来的巨大无比的木船。繁荣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入宫后的郑和奉旨造船,便按幼时的记忆再度来到洪江,将洪江一带的优质木材和洪江当地杨金、月寿老人等百余造船能手一起带到了皇城,打造出令永乐帝龙颜大悦的“大福船”,即郑和宝船,得以成功出海远航,成就名垂青史的佳话。
即然洪江有造船技术,为何南京不用洪江的造船工艺呢?为此,记者采访到了原洪江区史志档案局局长傅俊波,他向记者介绍,当年之所以能造出郑和宝船,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一是皇家造船,资金丰足,不会有资金断链的情况;二是当年汇集的一流的传统造船技术,很多优势是现代机械工艺不能比拟的。三是当时洪江拥有众多云贵一带的优质林木,另外,每块板材还被浸涂上一种洪江的特产——洪油,这是使木船板材结合牢固、高耐腐蚀性的关键。而如今,森林资源的溃乏、洪油产业的没落、造船工艺的失传都成为洪江再造郑和宝船的瓶颈。
远古的资源和工艺或许不再,且被当代新生材料与现代技术所替代。但洪江的这段辉煌历史却让如今的洪江人仍有几分骄傲的情怀。造不造出郑和宝船对洪江人来说已经不重要,相反从南京造船这件事得到更多的启示:史册的记载让后人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前进轨迹,我们并不一定需要复制历史,学习与借鉴,才是历史存在的真正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第二集:云帆高张&
  【解说】
  公元日,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这支由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 “郑和下西洋”。
  从这一天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引领人类的航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天起,中国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后,又大规模经由海洋向世界伸出了友好的臂膀;从这一天起,万里海路见证了中国人的意志,智慧和领先于世的航海科技。
  六百年过去了。追述壮举,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时的帆影和波涛。我们在自豪与敬佩中思考:是怎样的船舶和航海科技使得郑和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航行?上千艘的船舶是如何制造的?漫长的海上航行又该怎样渡过?这历经艰辛的旅程又将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解说】
(画面:船队遭遇台风)
  1405年的初冬,郑和率领着船队从南京出发,经过600多公里的航程,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1406年初,大明船队从太平港出发向着南方的台湾海峡进发。台湾海峡是中国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这里是多风暴地带,世界上对台湾这个词的最初了解,是因为每年这个岛附近海域形成的台风。风浪将使郑和船队经受第一次考验。
  【采访】陈子荣
福建惠安蜂尾镇渔民
  (同期声)这个海,如果没有大涛的浪,就是很大,慢慢地浮上来,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就是证明这个海不是很紧,很松驰的样子,它也同样浮上来,浮下去,行船的人都知道,海面肯定有台风。
  【解说】
(画面:船队遭遇台风)
  郑和的远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远航,对于船队的总指挥郑和来说,应付瞬息万变的海上天气是他远航重要责任之一。时至今日,中外人士对于在世界科技尚未昌明的古代,中国能够派出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长期驰骋于风浪骤变的大洋,仍然表示钦佩和赞叹。二百多艘木帆船的结构设计、航海性能,水手们的驾船技术和航海经验,面临着严酷的考验。如果,船队还没有进入南海就被暴风雨所终止,那么,以后的奇迹都不可能发生。郑和率领他的船队成功地闯过了第一个险关。海洋,造就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也由此书写了世界远洋航海史的千古绝唱。
  【解说】 (画面:宋代沉船考古挖掘)
  在这条航路上,的确发现过不少沉船。1974年,福建泉州的后渚港便发掘出了一条完整的宋代海船。
  【采访】罗宗真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同期声)在泉州所出土的、发现的在海港的那个大的木船,那是宋代的。你说这些船是小船,是内河航行的,还有理由。但是泉州的那个船是海船,海上航行的。它的舱也是那种设备。这样看起来,我们的造船技术确实是领先于世界的。
  【解说】 (画面:宋代沉船考古挖掘)
  这艘宋代海船出土时残长二十四米二,宽九米一五,深一米九八。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的《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中国船只用极大木料衔接,木料用巨钉钉牢,钉长为三腕尺。”中国从汉代开始造大船,至宋代发展成熟, 元、明两代的造船基地大多是在宋代的基地上发展而来。
  【采访】罗宗真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同期声)就到明代初年为止,我们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是属于领先地位的,我们有这样好的造船技术,而且我们已经很早就同国外有来往。 
  【解说】
(画面:出土宋代沉船)
  最神奇之处在于,这艘出土的宋船居然已经拥有了水密隔舱。中国的造船工匠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把水密隔舱的技术运用到海船上,他们的创造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采访】辛元欧
中国船史研究会会长
  (同期声)在古代(已经)出海的渔民经常把竹子绑起来,做成一个竹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大家发现竹子的浮性比较好,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个竹子一劈为二的话,(就可以出来一个,一劈为二一半,)这个一半就相当于一个船,这个船这个水密舱壁的来历就在于此,但是由于以前工业技术的落后,这个水密舱壁不能连到船上。(所以这样的话,)一直到唐代以后,唐代的时候,我们才由出土文物里头发现,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了水密舱壁了。这个水密舱壁在我们这个泉州出土的古船上面有很好的展示。大家通过这个可以生动地看到我们这个水密舱壁,中国的水密舱壁是有一个创造性的发现。
  【解说】 (画面:船队海上生活)
  欧洲直到几百年后才学会了使用水密隔舱。李约瑟博士曾说:“在十八世纪末叶的几十年中,在西方,构筑自由浸水式的水密隔舱壁尚属空想。
  肆虐的暴风雨终于平息了。它没有能够改变船队的命运。暴风雨过后,天空蔚蓝如洗,一平如镜的海面上,那支不屈的船队仍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风暴考验了郑和的指挥系统,也考验了宝船。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的往返时间都近乎两年甚至更长。漫长的海上航行,把上百甚至几百名的船员限制在了一艘船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要一起工作,战胜困难;也要一起生活,互相照应。郑和宝船,既要完成一个大明王朝睦邻友好的使命,自身也是团结和谐的整体。他们的团结和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对于所有可能的危险,宝船在设计上已经有所准备。宝船仿佛一座巨大的城堡,保护着所有人员货物安然无恙。
  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首屈一指,尽管朱元璋执政时期,大规模的造船事业已经停止,但是,中国的造船传统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民间仍然有许多身怀绝技的造船者。现在,在郑和的召集下,他们汇聚到宝船厂,投入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事业中。
  1403年,皇帝下令福建建造137艘远洋航行的帆船。三个月后,又命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东诸省,建造另外两百艘船舶。同年十月,朝廷又下令沿海各省迅速将188艘平底运粮船进行改造。造船的浪潮,从公元1403年一直持续到1406年,从《明实录》上查到的数字证明,这几年中,全国共建造或修复了1681艘以上的船只。几乎整个国家都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中。
  【历史人物再现】清 张廷玉 《明史》总纂修
  (同期声)宝船尺度难考,《明史》所记“修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盖录于前人所记也。
  【解说】 (画面:宝船尺度)
  若是按照这个尺寸换算成公制,这艘船的长度是一百四十八米,宽度为六十米。这个面积比今天的一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还要大。
  在尚无螺焊工艺的明朝,造出如此巨大的宝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采访】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期声)我是这样想的,就是讲郑和征用一般的船出海完成任务了,也是很大成就。并不是一定要这个船多大,才算是成就,是不是?
  【解说】 (画面:宝船结构)
  整个宝船甲板下面分四层,上面有三层。接近船底的两层,一层是压舱石,一层用来储备粮食和淡水;靠近甲板的两层供船员和战士的居住。甲板上的第二层是官员卧舱,这也是整个宝船最舒适的一层,晃动最小,空气最好、视线也最好;甲板上第三层是工作间、高级客舱和导航t望的地方。
  【解说】
  关于当时南京造船的情况,在一本《龙江船厂志》中记得非常详尽。
  【历史人物再现】明 李昭祥 《龙江船厂志》作者
1551年成书
  (同期声)吾于嘉靖三十年初抵龙江船厂,时距郑和下西洋已百年余。洪武初,于都城西北隅空地,开造船厂。东西宽一百三十八丈,南北深三百五十四丈。有作坊七个,房六十余间,船户四百有余。
  【解说】 (画面:船厂造船场面)
  这座宝船厂兴建于朱元璋时代,永乐皇帝决定下西洋以后,宝船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宋代开始,一千年的远洋航海史早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航海国家。在郑和出航之前,这个古老的国度已经为他准备了精湛的造船和航行技术。只要具备足够的勇气,中国制造的宝船就有能力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在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事业中,凝聚着千万人的共同努力。那么,他们造出的,又是什么样的船呢?在南京长江边上的中保村,这里就是当年郑和建造宝船的原址。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不断地在此进行着考古发掘工作。
  【采访】华国荣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同期声)这个工作从2003年的8月份,一直到2004年的7月份,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做的首先就是抽水、抽淤(泥),把整个塘底清出来。我们把水和淤泥抽完以后,在塘的底部,发现了三十四处当时木结构的建筑基础,很密集,一般是长方形的,方形的,也有椭圆形的。本身做的结构不一样,从东往西排过去一直有三十四处。现在我们知道,当时因为发现这个东西呢,原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遗迹。现在看来这都是当时在塘里造船的时候,搭的建筑平台的基础部分。
  【解说】 (画面:宝船厂)
  宝船厂共有七个作塘,平行排列,朝着出海口的方向。
  【采访】祁海宁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
  (同期声)这个堤岸呢大概有四层土构成。第一层土,就是表面一层土,它是耕土层,因为宝船厂被废弃以后,可能从清代开始就变成一片农田了。
  【解说】 (画面:船厂地下土层构成)
  耕土层下面,依次是黄土层、黑土层和河沙土层。挖塘的时候,先挖塘口的原生土,把挖出来的土向两侧堆积,形成黑土层;黑土层上面,就是从远处运来的黄土。
  根据专家推算,将七个作塘堤岸垒成1米5高的黄土层,就需要50万以上的人工。
  【采访】华国荣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同期声)这是我们发掘的三十四处遗迹,从东边一直往西边,基本呈一条线排列的,每个遗迹之间间隔距离不等,有的挨得比较密集,有的相对来说还比较远一点,这样能看出一点这个遗迹基础底部排列的规律来。这有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哪儿呢?这些造船使用平台的基础,可以告诉我们,当时,船是怎么造的,现在通过我们从东往西这个遗迹的排列,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当时的船应该是东西向排列造的,不是像有些专家认为这个船可能是南北方向造的。这样东西向造的,有一个最大理论就是说,这个塘本身四百多米长,完全是有可能造大船的地方,我们出土的遗迹里面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解说】 (画面:船厂出土文物)
  宽达四十米的作塘,为制造巨型船舶提供了可能。宝船厂下设许多分厂,根据不同的工种,编为四箱:分别为木作、铁作、舟念作、篷作。
  宝船厂遗址出土的文物数量超过1500件,其中包括木器、铁器,棕绳,油泥,种类也很丰富,数量也很大,与一般考古发掘相比,实属罕见。非常重要的是一只木锤上刻着的一个大大的“官”字,表明这个大型船厂的皇家背景。
  宝船厂出土的每一根木材都刻有编号,这表明船厂已经使用了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一支庞大的船队即将展现在郑和的眼前。这使他对即将开始的航行充满渴望。只有在波澜壮阔的海上,那些精心制造的船舶,才能接受考验;一个王朝的抱负,才能得以施展。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见到了宝船厂的遗迹。我们是否有可能与一艘古代船舶直接相遇呢?
  【解说】 (画面:船厂出土舵杆)
  随着挖掘的深入,两根巨大的圆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显然,它是宝船上的一个构件,那么,它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它能够为我们了解宝船提供线索吗?
  【采访】华国荣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同期声)最主要的是两根比较巨大的舵杆,这两根舵杆就出在我们这个塘的东部位置,当时在冲淤冲到底下,快到底部的时候就冲出来了。这两根舵杆,一根10米,一根是11米,这两根舵杆非常大,我们当时请了一些专家来看完了这舵杆后,他们觉得这舵杆肯定不是一般的船用的舵杆,肯定是出海用的,是外面大船上用的舵杆,这也是给遗址当时生产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证据。
  【解说】 (画面:船厂出土舵杆)
  如果这两根舵杆是龙江船厂为郑和下西洋专门打造的,那么,它为什么又留在船厂的作塘中,而没有随宝船一同出洋呢?
  【采访】祁海宁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
  (同期声)可能它是从那些宝船上面,因为使用过了以后,卸下来之后要进行修整,或者是另作他用的。
  【解说】
(画面:出土舵杆 / 三维造船场面)
  也许,这两根舵杆是属于郑和船队的,但不一定是郑和所乘坐的宝船上的。但舵杆的出土显然为我们了解那支船队,以及古代中国的船舶制造业,提供了一条捷径。
  有学者根据古船的比例进行推算,假设这根11米的舵杆属于一条平底海船,拥有这根舵杆的船只长度应该是十七至十八丈,大约55公尺。而1492年哥伦布的“圣玛丽亚号”,只有35公尺。
  【解说】(画面:三维造船场面)
  永乐年间,宝船厂的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几倍,成为整个国家的造船业中心。
  郑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宝船厂度过,造船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船队未来的命运。所有的计划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当中。当年的船只设计者们,应当有着一套完整的图纸。那些优质的木材在穿越了迷宫般的图纸之后,才寻找到彼此的卯榫穿插在一起,相互之间的力量,想必是经过严格的运算,才能确保船只安全往返于大洋之间。
  宝船终于造好了。工人们开闸引水,让木船漂浮起来,并驶出船厂。这是一种天衣无缝的方法,它为制造巨型船舶提供了可能。中国至少在公元10世纪就已经广泛使用干船坞造船,而欧洲直到15世纪末才首次使用干船坞。
  船队驶进漫无边际的大海。由于路途遥远,这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如何解决海上生存问题? 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
  【历史人物再现】明
巩珍 《西洋番国志》作者
  (同期声)海水咸涩,不可入口,乃于附近川泽汲取淡水,水船载运,以备用度,斯乃至急之务,不可暂驰。
  【解说】(画面:水船)
  每艘船自带淡水,水船是作为紧急情况下使用的。
  【采访】陈德鸿
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总指挥
  (同期声)郑和下西洋那个时候的补给,它主要还是靠港口补给。另外,我就认为,他补给的淡水,主要是靠沿海航行,靠雨水来补给。他就是靠甲港到乙港,到某一个港口,在港口里面补给是主要的。
  【解说】 (画面:马船/ 船员喂牲畜)
  除了保证淡水供应以外,郑和船队又是如何给船员提供必需的营养的呢?船队中专门配备了饲养牲畜的船只,使船员在航海的时候能享用新鲜美味的肉食。由于很好地解决了船员的营养问题,避免了不正常减员。这也是郑和顺利完成下西洋使命的重要原因。
  【采访】陈德鸿
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总指挥
  (同期声)现在舰艇远航出去,我到南极去,蔬菜很难解决,那怎么办呢?我们就采取带黄豆,带绿豆,黄豆我可以做成豆芽,可以做成豆腐,可以磨成豆浆,一个礼拜吃个两三次,这个也就解决了。
  【解说】 (画面:粮船/ 船上厨房烧饭)
  郑和船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船只共同编队组成的,以保障航行途中的各种需要。粮船,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计算,两万七八千人的饮食每天至少需要20吨以上。欧洲中世纪,英国、西班牙等国的许多航海者在海上死于坏血病;直到十八世纪初,英国海军军医林德医生才发现病因是维生素C缺乏。
  【解说】 (画面: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
  然而,由两万七八千人组成的郑和船队中,几乎没有人得坏血病,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又一个历史之谜。坏血病的病因是维生素C缺乏,仅有充足的粮食是不够的。为此,我们走进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
  【采访】何计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办公室主任
  (同期声)一般来说,粮食、干粮,比如说小麦或者是黄豆,它是不含维生素C的,但是呢,一旦它发芽的时候,那么维C就大量的扩增。像黄豆芽,它的维C的含量一百克可以到十几到三十毫克之间,它相当于白菜的量,白菜也就二十多个毫克。
  【解说】 (画面:船员吃饭)
  据说,郑和船队携带上船的食物除了米面谷类、腌制品、干果、茶叶以外,存储了大量的黄豆、绿豆,用中国传统方法发成豆芽做菜吃,以弥补新鲜蔬菜的匮乏。另外,郑和船队的主要航程是在热带地区,常年草木青青,蔬果丰盛,而且又多是沿岸航行,靠岸时有维生素C延续的补充,这也许是防治坏血病的主要因素。
  郑和船队已经绕过岛屿众多的南海,一路顺风,驶向马六甲海峡。
  【采访】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同期声)因为如果你从中国要到西洋去的航线,如果经过马六甲海峡,那么是一条近路,否则的话呢,就要绕很远的路。马六甲海峡本身并不是很宽,如果控制这一点的话呢,无论从哪个方面都非常有利的。在郑和的时代,在郑和以前的时代,大家都已经注意到它的重要性。
  【解说】(画面:《瀛涯胜览》)
  随郑和下西洋三次的翻译马欢,将数年航行之见闻写成了一本名为《瀛涯胜览》的书,此书成为研究郑和的重要文献。
  【历史人物再现】马欢
《瀛涯胜览》作者
1451年成书
  (同期声)凡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设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
  【解说】(画面:马六甲基地)
  在满剌加建立的官厂,为郑和船队的远行储备了足够的食粮,蔬菜和淡水。在那支庞大的船队销声匿迹之后,基地也渐渐消失。只有马六甲的那座三宝山,坚守着最后的记忆。这座草木青翠的小山,方圆三公里,今称“三宝山”或“中国之丘”。
  【采访】林源瑞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副主席
  (同期声)这座山叫做三宝山。是我们中国以外最大的一座坟山,这座山上有一万两千五百座的坟墓。据说呢,这座三宝山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过,曾经驻扎在的这个山麓的一个山。这么多的一个队伍到这么一个热带的地方,这样的炎热的天气啊,我们最主要是什么呢,喝水。三宝山呢,你在三宝山下一挖就有水了。所以为了方便这些士兵的驻扎,当时就在这附近的山麓挖了七口井。大井呢,不是小井。其实这个挖井的功夫,也可以说是后来传给当地的主人。怎么样挖井?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给我们本地的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解说】(画面:马六甲三宝井)
  这口井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水井之一,它像血脉一样永不干涸。有人说,海外的华人只要喝了井里的水,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想起自己的祖先。
  郑和下西洋,不但与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也交流了技术与知识。
  【解说】 (画面:歼灭海盗陈祖义)
  一阵比一阵更加急促的鼓声预示着危险即将来临。这一次,船队将与一支极为凶悍的海盗船队狭路相逢。变幻的旗语传达着郑和的命令,在没有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古代,旗语、狼烟、甚至鞭炮,都是船队传递信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元明之际,许多贫困农民浮海到南洋谋生。
  但有少数人铤而走险,入海为盗,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发展成一支非常危险的海盗集团。
  【历史人物再现】马欢
《瀛涯胜览》作者
1451年成书
  (同期声)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于此处,充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
  【解说】 (画面:歼灭海盗陈祖义)
  陈祖义采取诈降的策略,表示接受大明天子招降的手谕。然而,这是一个圈套。当两船接近时,陈祖义企图利用郑和船队的麻痹发动突然袭击。一场海上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解说】 (画面:明代武器)
  郑和船队是否有能力进行自卫呢?明代中国海军可以得到确认的火器,就有二三百种。明代战船上的许多士兵,都是操纵这种火器的专家。郑和的船队,同样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解说】 (画面:《明实录》)
  《明实录》记录了这场战斗的结局:“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械至海贼陈祖义等”。1407年,郑和押陈祖义回京,明成祖断然将陈祖义斩首示众。
  【解说】 (画面:船队航行在海上)
  消灭陈祖义,保障了东西方航道的安定。船队继续向前行驶。
  【历史人物再现】马欢
《瀛涯胜览》作者
1451年成书
  (同期声)自苏门答腊往正西,好风行三昼夜,可到南渤里国。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半日可到,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帽山乃西洋之界标也。
  【解说】 (画面:郑和航海图)
  船队经过苏门答腊岛西北的这座名为帽山的小岛之后,才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西洋。此时的郑和在想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相信,这样的时刻,他将永远刻骨铭心。无论对于大多数船员,还是郑和本人,西洋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以它的广阔无边诱惑航海者的深入,同时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风险。进入西洋以后,船员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迎来了真正困难的时期,他们为此做出了足够的准备,他们不准备屈服。
  【采访】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声)东西洋的分界实际上是有变化的,从元代到明代,从明代的前期到明代的后期,一直是有变化的。那么,我们要讲到郑和这个时期的西洋,那么这个时候的西洋,从一开始,从洪武年间的时候,这西洋也还是指的印度那一带,印度琐里。那么印度琐里还是印度东海岸科罗曼德尔那一带,可是从郑和下西洋以后,一下子西洋就凸显了。
  【解说】 (画面:《明实录》相关记载)
  “西洋”,几乎是险恶的代名词。《明实录》有这样的记录:“始西洋发碇时,舟中三百人,至卜国仅百人。”
  【历史人物再现】巩珍
《西洋番国志》作者
1434年成书
  (同期声)自苏门答腊开舡,过小帽山,向西南行进,好风十日,可到溜山国。有八大处,皆有地主 而通商贾,其余小溜尚有三千处,水皆缓散无力,舟至彼处必沉,故行船谨避,不敢近此经过。古传弱水三千,即此处也。
  【解说】 (画面:一个生病水手)
  巩珍在他的文字中描述了西洋行船的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就是随着船队离赤道越来越近,各种意想不到的热带疾病开始向船队发起攻击,来势比海盗还要凶猛。
  根据古代航海惯例,身患传染病的船员将被安置在附近的岛屿上,以免使整艘的船员丧生。在离岛屿很远的情况下,甚至干脆抛向大海。在他们离开船队时,会给他们带上一份地图,希望能够可以找到归乡的路。
  漫长的航行过程,给各种瘟疫提供了可乘之机。北宋朱的《萍州可谈》中记载道:“舟人死者忌死于舟中,往往气未绝便卷以重席投水中”。在陆采的《冶城客论》一书中,我读到了一位生病的士兵的记载。在无人所知的荒岛上,他开始了鲁滨逊式的生活,并最终回到祖国。他的故事因为真实而显得愈发离奇。
  【解说】(画面:文莱空镜)
  郑和的船队也曾经访问当时被称为履喙奈睦场RT兜履喙运驳母弁逵蜃耪庵1沟拇印T谀抢铮咏鞒实鄣纳痛痛酰泵且步竦闷谂我丫玫氖逞巍⑸站啤⒗颉⒉擞停乇鹗堑
  【历史人物再现】张廷玉
清《明史》 总纂修
1739年成书
  (同期声)是年冬,履喙趼槟侨羌幽乔彩谷牍保饲补俜馕酰陀≮倦贰⒎⒖焙稀⒔蹒病⒉时遥履喙醮笤茫叔暗苊米优愠迹酥鄱珊#闯竺鳌
  【解说】(画面:文莱外景)
  早在南宋时代,文莱就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公元1408年,履喙趼槟侨羌幽牵蹂⒌艿堋⒚妹玫150多人出访明朝。永乐皇帝就专门派了人到泉州去迎接。明代渤泥国,在今汶莱达鲁萨兰苏丹国,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岸,在地理上,汶莱与新加坡、马来半岛、泰国、越南,隔南中国海相望。在马来语中,达鲁萨兰意为“和平之邦”。
  【采访】穆罕默德?苏佛里
文莱历史中心主任
  (同期声)麻那惹加那陛下还出席了隆重的庆祝晚宴。就在那次晚宴之后,麻那惹加那陛下突染重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也就是驾崩了。文莱苏丹去世以后,中国的皇帝三天没有理朝,是为了表示对已故文莱苏丹的哀悼,在为他举行葬礼的时候有许多友邦的使节出席了葬礼。
  【解说】(画面:渤泥国王墓)
  1958年,南京市在文物普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位渤泥国王的墓地。当时永乐皇帝为这位1408年11月去世的麻那惹加那修建了陵墓。墓前立有墓碑,神道旁有石雕群。
  【采访】杨新华
江苏省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同期声)要说这个瓮仲它的最大的特点应该说就是它的面部,它的鼻梁,它的面部整个,还有嘴唇整个向外凸出,凸出呢就,完全一个外国人的形象,还有这个领结,都能够表现出这个特点,它应该说是非常忠于职守,你看它前面两只手扶着这把长剑,这个非常忠于职守,守在墓前。应该说已经快要600年了。石虎,石虎它主要是一种对死者身份的一种象征,王它有王气,它非常尊严,所以就把它放在墓前。
  【解说】(画面:渤泥国王墓)
  麻那惹加那临终前希望把自己留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当时的永乐皇帝以隆重的礼仪为这位履喙跸略帷
  片尾:
  在福建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中,郑和描述了下西洋的壮观景象。“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CCTV专稿 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更多视频搜索: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系统集成:&网页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71船坞登陆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