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发射号

天宫一号太空授课_事件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6月20日上午,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太空授课”成功举行。主讲教师是神舟十号的航天员王亚平、授课对象是全国的学生和观众。
【专栏】美中太空女教师授课的比较
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才是包括摩根和王亚平在内的所有人的共识。而且,只有回到地球或近距离接近地球,才能感知和感受到地球的美丽。所以,人类探秘太空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让地球更美丽,也更适宜于人类居住。
希望太空授课点燃中国社会的激情
中国需要探索,敢于并且能够承担探索的风险,否则我们的发展总有一天要泄气,即使因为运气好我们站到了人类进步的最前沿,也会很快败下阵来。
太空授课让更多学子仰望星空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有希望。让更多学子仰望星空,激发起他们探索世界奥妙的激情,中华民族的前途必将更加广阔,中国梦必将更加宏阔壮观。
更多一些“太空神奇一课”
拥有科学才能拥有未来,拥有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才能拥有科学的未来。对科普再重视都不为过,应该把科普像“神十”一样重视。“太空神奇一课”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高点,但不应该是一个终点。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应该也可以更多一些“太空神奇一课”。
女航天员太空授课,激活青少年求异思维
可在这节神奇的太空课上,有些问题还有可能在飞船上得到验证和解答,让奇思怪想变成“眼前的现实”,这个天地铺设的课堂、“天地连线”,还有全国亿万人民的密集关注,还是强烈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科技发展意识、想象力、求异思维终于呈现了井喷。
了解太空,就是了解我们自己
太空计划虽然让人类远离地球,把目光投向月球、太阳等其他星体,但太空探索的终极关注目标依然是我们的地球,是为了建设更完美的人类家园。太空计划虽然让人类远离地球,把目光投向月球、太阳等其他星体,但太空探索的终极关注目标依然是我们的地球,是为了建设更完美的人类家园。
希望太空授课点燃中国社会的激情
希望这次太空授课为年轻一代植入热爱科学探索的基因,也给中国全社会带来一定刺激。中国社会作为整体决不可成为只认眼前利益的市民主义大杂烩。
太空授课与民族未来
每一次太空探索的实现,都会拓宽、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拓展人类的思维与活动半径,为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提供更多可能。
“太空授课”是科普的神奇起点
拥有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才能拥有科学的未来。从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而言,“太空神奇一课”是一个美妙而神奇的起点。
“太空一课”是一堂全民公开课
“太空一课”已经结束。如王亚平所言,“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更多人找到、坚持一个科学探索的梦想,而社会与政府又为实现这些梦想提供支持和保障,那么,无论是在遥远的天空还是脚下的大地,我们都能创造和收获更多的美好与幸福。
“中国梦”之花也能在太空绽放
“中国梦”之花也能在太空绽放。“中国梦”的内涵,因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更醇厚的韵味。扎根在普通人心中的航天“中国梦”种子因为“天宫一号”、“嫦娥探月工程”、“神舟飞船”的浇灌,已经含苞待放。
天宫课堂是一次有趣的科学教育
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不能想当然,过去我们不少人以为航天员看天空一定是天空湛蓝,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们知道了,航天员看到的太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科学和科技永远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天宫一号”的云端科技阅读答案,91阅读答案网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天宫一号”的云端科技阅读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之一(20分)&&& “天宫一号”的云端科技&&& 王令朝&&& ①日21时16分3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一号”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技术秘密呢?&&& ②专家指出,一艘合格的航天飞船至少要具备舱段连接和分离、调姿和制动、升力控制、防热和回收着陆5项技术,才能完成其最基本的飞行任务,“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则更要担负与后续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自动对接的试验任务,这种无人交会自动对接也是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最复杂的技术要求。人们在地面上究竟如何才能实施对“天宫一号”的控制操纵呢?这就要依靠无线电波的宇宙通信。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无线电波信号的这双无形之手,把控制操纵“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无人飞船自动对接的所有指令精准地发送给它们,以完成无人自动对接。&&& ③这种宇宙通信与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机等无线通信有所不同。因为无线电波信号从地球发射到诸如“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等太空探测器,对方能够接收到的功率仅仅为发射功率的2千万分之一,它微弱到只相当于一片雪花落到地面上的能量,甚至连一个耗电极小的发光指示灯也点不亮。为此,中国电信人在我国航天工程起步阶段就开始一路“攻城拔寨”,定位、放大、中继、转发、接收、抗干扰……攻克了宇宙通信一系列关键技术。&&& ④据有关部门透露,自2008年开始,我国就开始着手制定“天宫一号”的宇宙通信系统方案。与此同时,国家无线电管理局还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一系列有关卫星通信网络的协调工作,为“天宫一号”空间站通信联络畅通“保驾护航”。&&& ⑤“天宫一号”从发射、入轨直至运行都将经受极其严酷的空间环境影响,不言而喻,哪怕是任何一个细小的部件或环节发生故障或损毁,都会给“天宫一号”带来灾难性打击。&&& ⑥也许你想不到,一种几乎覆盖“天宫一号”全身、能承受近200℃温差的特殊润滑材料成了确保太阳帆板机构顺利打开和保持在轨正常运行的“护身符”;这种科技人员使尽浑身解数研制出的黏合剂奇妙无比,它不仅能耐高温、低温,韧性高,固化快和寿命长,而且能将任何两种分离材料牢牢连在一起;一种铝锂合金新材料居然使“天宫一号”舱段“瘦身”10%;即使是火箭外壳涂层和“中国航天”四个蓝色大字的涂料配方也是历经“千锤百炼”而成的……&&& ⑦“天宫一号”的升空,标志着我国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航天器对接技术的国家,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科技已具备步入“云端科技”的能力。中破天荒地全体出动观看发射情况以及高度深入参与的消息,一时间更是引发了全球新闻界竞相评论的热潮,这其中究竟隐含着什么样的玄机?&&& ⑧资料显示,这种“云端科技”与军事技术密切相关。正如加拿大一家媒体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指出:“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架太空战斗机,一旦它装载的是核弹头,便能在全球内实施准确无误的核打击……难怪包括美国等国家在“天宫一号”项目一开始就密切监控动向。发射成功后,各国媒体更是众说纷纭。然而,这一切都无法诋毁和改变我国航天技术进步的成就。&&& (选自《知识窗》,有删节)&&&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含义。(3分)(1)鲜为人知( )(2)浑身解数( )(3)诋毁(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4分)(1)“天宫一号”的升空,标志着我国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航天器对接技术的国家。(2)破天荒地全体出动观看发射情况以及高度深入参与的消息,一时间更是引发了全球新闻界竞相评论的热潮。&&& 10.请选出本文说明顺序正确的一项( )(3分)&&&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11.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具体说明。(3分)&&& 12.“天宫一号”特有的黏合剂有什么优点?(3分)&&& 13.有人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请你结合“天宫一号”升空这一事件,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8.xiǎn(很少) xiè(手段、本事) dǐ(骂,说坏话)
& & 9.(1)不行。因为“将”表示将要、马上,但不是“已经”,如果删掉就会使句意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 (2)不行。因为“破天荒”地表示“第一次”,删掉,就表明全体出动观看发射已经不是第一回,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 11.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用:打比方与列数字具体形象地说明太空探测器接收到地球无线电波信号的功率极小;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天宫一号”宇宙通信所采用的高科技手段之精准、非凡。
& & 12.它不仅能耐高温、低温,韧性高,固化快和寿命长,而且能将任何两种分离材料牢牢连在一起。
& & 13.示例:科技的飞速发展,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既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新成就,也长了所有中国人的志气。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它的有效利用会带给我国航空以及更多领域质的飞跃,前景一片光明。但它同时也是一架太空战斗机,一旦装载核弹头,便能在全球内实施准确无误的核打击,如果被不当利用,后果不堪设想。(言之成理即可)“天宫一号”的云端科技阅读答案
文章录入:test&&&&责任编辑:admin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也许你还关注以下信息:
最新阅读答案
推荐阅读答案
热门阅读信息
91阅读答案网提供丰富的初中语文阅读答案、高中阅读答案、语文课件、课程导学案、语文教案、历年高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题答案、课文同步训练题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91阅读答案网天宫一号_新华网
&&|&&&&|&&&&|&&&&|&&&&|&&&&|&&&&|&&&&|&&
?                    
<option value="分钟
<option value="分钟
陈竞超dust2dusthttp://tpic./logo/3/35217.jpg.jpg
山水星erglgshttp://tpic./logo/0/456.jpg.jpg
杨牧xhsyangmuhttp://tpic./logo/6/63826.jpg.jpg
应坚xhsyingjianhttp://tpic./logo/6/63819.jpg.jpg
李惠子xhslihuizihttp://tpic./logo/6/63824.jpg.jpg
&&&&“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它的重量和神舟七号一样,用它来完成和飞船的交会对接。&&
&&&&空间交会与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
&&&&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的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实验室。&&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发射窗口是根据飞行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种限制条件经综合分析计算后确定的。&&
&&&&“天宫一号”并非真正的空间站,而是用于试验我国未来空间站项目所需技术的首个太空试验平台,目的是为此后我国建设空间站做准备。&&最新消息:
·15:41·15:39·15:30·15:18·15:04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 神州八号:是我国的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对接难点:两个航天器靠近后从接触、捕获、缓冲到最终对接上,对接机构是难点 “中国特色”:高效、经济是我们的特点,天宫一号不仅是验证交会对接技术的平台,还是一个空间实验室。远景展望:到2020年,其他国家的空间站将退役,很可能到时候在太空只有中国的空间站。
" src="/news/zh_cn/focus/tgyh/40_872.jpg"/>
" src="/news/zh_cn/focus/tgyh/44_783.jpg"/>
" src="/news/zh_cn/focus/tgyh/34_782.jpg"/>
" src="/news/zh_cn/focus/tgyh/19_779.jpg"/>
&nbsp&nbsp&nbsp&nbsp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其重量和神七一样,用它来完成和飞船的交会对接。&nbsp&nbsp&nbsp&nbsp空间交会与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nbsp&nbsp&nbsp&nbsp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的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实验室。&nbsp&nbsp&nbsp&nbsp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nbsp&nbsp&nbsp&nbsp发射窗口是根据飞行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种限制条件经综合分析计算后确定的。 &nbsp&nbsp&nbsp&nbsp“天宫一号”并非真正的空间站,而是用于试验我国未来空间站项目所需技术的首个太空试验平台。
&nbsp&nbsp&nbsp&nbsp日凌晨6 时30分,新型长征二号F托举着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直上九霄。&nbsp&nbsp&nbsp&nbsp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显得尤为重要。&nbsp&nbsp&nbsp&nbsp神三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神四遇到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nbsp&nbsp&nbsp&nbsp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日发射神六升空。&nbsp&nbsp&nbsp&nbsp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搭载3名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nbsp&nbsp&nbsp&nbsp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在经过短暂“离别”后,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进入太空,实现了首次太空漫步,飞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气闸舱,作为出舱活动的过度舱段。至今,“神舟”系列飞船已成功往返太空达7次,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将人类送入太空的能力的国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重点突破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为建立空间实验室做准备。而“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它的重量和神舟七号一样,用它来完成和飞船的交会对接。“天宫一号”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
2010年左右,“神十”实现有人对接,然后组建有人空间站。2020年前后,中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最终将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经常化。
发射时间:天宫一号:2011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天宫三号:2015年前。&nbsp&nbsp&nbsp&nbsp任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担负着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重任。“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将分别与2艘无人飞船神舟八号、神舟九号进行无人对接试验,发射5艘无人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实验。最后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中国空间站“天宫”。&nbsp&nbsp&nbsp&nbsp计划时间:2020年前后。
发射时间:嫦娥一号:日;嫦娥二号:日。&nbsp&nbsp&nbsp&nbsp任务:“嫦娥工程”大致分三个阶段,首先发射环绕月球卫星,深入了解月球;接着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nbsp&nbsp&nbsp&nbsp计划时间:嫦娥工程是日正式启动的,整个计划大概需要二十年。[]
发射时间:日-2020年&nbsp&nbsp&nbsp&nbsp任务: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计划部署35颗卫星,其中包括27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套系统提供定位精度为10米的民用开放服务以及更安全精确的军用和授权服务。&nbsp&nbsp&nbsp&nbsp计划时间:从日发射第一颗北斗卫星开始,2012年发射12颗卫星后,可以进行亚太导航定位;2020年,达到35颗可全球导航定位。
运载火箭,英文名launch vehicle,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用途是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一般由2~4级组成。
载人飞船是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它是运行时间有限,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载人航天器。 40年来,世界载人航天共经历了5个阶段。
在众多航天精英组成的航天大军中,女性航天员因为其数量较少等各方面的原因,更值得人们关注。那么,在刚刚过去的欧美航天员选拔中,这些脱颖而出的巾帼精英们,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女性呢?
Q:中国为何要独立建造空间站?A:
中国的2020年建成的空间站显然技术起点很高,技术含量可以与国际空间站比肩,但是规模(3个舱室60吨驻3人)无法与国际空间站(10个舱室419吨驻6、7人)相比,但中国的空间站是完全独立完成的,而国际空间站则是由16国共同出资建造的,除了俄美法……[]
Q: 为什么现在发射“天宫一号”?A:
天宫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规划中的其中一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一号开始,要经历三部: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较大规模的……[]
Q: 中国为什么时间点定在2015年后才开始建空间站?A:
除了留给天宫系列本身的实验周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各个单元舱室和货运飞船重量将超过10吨,超过了现有的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到2015年恰好中国新型的……[]
Q: 国际空间站建造时为什么没有中国参加?A:
国际空间站发起自上世纪8、90年代,那时美国不会让一个没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又是潜在竞争对手国家加入,又没技术,纯投钱就好了,但中国从来不会干纯出钱喝汤的事,到了中国开始玩载人航天的时候,中国提出自己的载人航天三步计划。[]
Q: 中国的太空图景是什么?A:
中国航天的三大工程包括:载人航天(空间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列卫星)、登月计划(从“嫦娥”探月为开始)。“天宫一号”是中国建空间站的第二步(第一步是“神七”),而空间站又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第三步……[]
Q: 中国空间站之后有什么作用?A:
现在的中国航天计划都是到2030年为止,2020年空间站建成后,载人航天工程必然要与需要载人航天技术的登月工程对接,而空间站也有可能成为探月登月的中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空一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