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皇帝这篇文章对关于孩子成长的文章的教育和成长有...

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从网络上看到了这篇文章,于心有戚戚焉。也看过很多关于童年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从没有象这篇文章一样,从里面看到了自己。转载这篇文章出来,不是为了要批判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影响,而是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和自己最匹配的另一半。希望人们在寻找伴侣的时候,都能有一颗包容理解的心。
还有关于前一篇「关注身边过于顺从的乖小孩」——杂感,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我们在成长,父母在衰老,多注意沟通,不要以后子欲养而亲不待。
中国民间早就有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2、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出于种种原因不喜欢孩子,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婚姻生活里有痛苦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
1、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充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成人:回避型人格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忙于各种事情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我们常说的“花花公子”类型的人。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求,那么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感情不专一的“花花公子”。
2、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爱他,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作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
成人:追求型人格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与依恋型人格一样,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但不同的是,如果说孤立型人格是害怕被:“拉回家”,那么追求型人格则是害怕“害怕找不到家”。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受的。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出外郊游、看电影、逛街、上餐厅、运动等等。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不像依恋型人格那样总是在抱怨生气,他们很少抱怨生气,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而是使对方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对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感叹“活得太累”。
三、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一)自我的确认:
在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现在,大约在三、四岁左右,孩子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于是他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便使自己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着心理上的安全感。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将特定的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孩子在扮演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这时的孩子表现为非常地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
1、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
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家教”,于是很多父母对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不要这么闹,静静地坐在那儿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坏的”,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抑下去的部分不要“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
成年:古板的人格
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确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性思维”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这种人显得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事业成功,是公司或机构中的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性格上较为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他们也往往会选择一个与他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伴侣,因为她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点,只有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整,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但是这些性格特征很快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当年对自己一样,不能忍受对方身上的自然的、自发的和任何看起来“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应该是预先设计和计划好的,因此常常指责配偶:“头脑不清楚”,“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好好想想再说。” 他们视配偶为自己的支配对象。他们通常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
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来,于是显得很有城府。在恋爱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2、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另一些父母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确认的重要心理过程,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游戏认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有些中扮演的角色给与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参与孩子的游戏,不给予肯定,结果,孩子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情绪往往不稳定,常会无道理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生气。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为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成年:顺从型人格
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常常会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无视我的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情感,而不敢成为真正的自我,象变色龙一样,随时会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颜色。他们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自我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别人的反应,他们的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关注。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出风头,不要太有主见。他们总是努力地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给与他多少关注,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或没有被承认。他们总是在抱怨对方控制欲太强,情感迟钝,他们常说;“你从不关心我,什么事情都要按你的意思去做。”
(二)能力的确定: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通常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争夺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
1、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与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当孩子考试拿了95分而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就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成功使他们自大,而失败则是他们自卑和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成功。
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指责别人不努力,太笨。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不要犯错误,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就会得到爱。”他们在恋爱婚姻中总是要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家庭也是他们竞争的战场,而对家庭的支配权就是他们竞争的目标。他们倾向选择一个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一方面要求配偶服从自己,崇拜自己,但又同时不断地抱怨对方胸无大志,太笨。
2、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有些父母从不给与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多聪明,xxx多优秀。”“这孩子好不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是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艺。”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地与他人竞争。他们表面上从不竞争,也不愿意参与那些与竞争有关的游戏,但他们胜利的方法是如何让别人失败,如背后说一些坏话,告状。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和良心。他们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
成年:巧妙的妥协型人格
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或用手段贬低和破坏别人的名声和形象,使别人痛苦而从不自责。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从不公开与看起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而是表示无兴趣参与竞争,说:“我从来不愿出风头”然后通过贬低别人而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他们在恋爱中表现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消极抵抗,或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指责对方太要强:“什么都要听你的”“你什么都要占上风”。总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配对方承认。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7-13 09:0007-13 09:0007-13 09:0307-13 09:0407-13 09:0407-13 09:0607-13 09:0707-13 09:0907-13 09:1007-13 09:10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5 开心网您现在正在浏览:
关注孩子的成长就是关注未来
发布时间:
09:52:01 &
浏览次数: & 我要评论()
摘要: 刘国峰校长家长会讲话稿
关注孩子的成长就是关注未来
西安市庆安中学&刘国峰
尊敬的各位家长:
很高兴能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关心我们孩子的成长。人的一生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和父母、老师一起渡过。古人训:&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果说老师的教育更多的在于道义,那么父母的教诲则更多的是责任。何谓责任,即与生俱来,不可推脱的义务。我们都要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负责。为了使我们的孩子在人生旅途中走好每一步,帮助孩子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谨慎选择,确保正确方向,糊涂选择就易步入歧途,放弃选择就会迷失方向。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选择。&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即择业择偶。择对行业,跟对上司,会成就你,使你事业有成;择偶,选择理想的伴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家庭的幸福。择友也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也有轻、重、缓、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人父母,人生第一大事是要把孩子教育好。否则,这一辈子不会幸福。把孩子教育好,最重要的不是文凭,而是人品!让孩子学会做人,即让孩子健康成长。
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形成整体合力。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不少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社会原因。社会风气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重点抓物质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了&一手硬、一手软&,放松了道德教育。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正在不同程度地污染着单纯的中学生的心灵。不断滋长的&一切向钱看&&及时行乐&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严重地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的消极影响,严重侵蚀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些文艺作品、影视广播、报刊中,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淫秽、打斗、凶杀和暴力场面,对青少年起着教唆作用,严重毒害着青少年。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网络上的内容更是良莠不齐,充满着黑暗和邪恶的负面信息,而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分辩是非的能力本来就不强,这些负面信息对他们又充满着诱惑,他们往往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做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违法犯罪行为。许多中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吧,甚至夜不归宿。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从网上看到一组数据,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刑事犯罪总数的70%,某看守所的一份记录显示,未成年犯罪在押人员竟占其所在押人员的32%,其中未满14周岁的又占12.4%,当问及犯罪的具体内容时,几乎都是暴力抢劫或者聚众斗殴,主要罪名集中在故意伤害和诈骗罪。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本该心灵纯洁善良的孩子变成今天的罪犯呢,其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家庭原因。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往往存在过分娇惯、过分呵护、教育不一致等问题。由此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许多中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过大、独立性较差、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意志薄弱、不易合群,甚至有性格上存在许多被扭曲的现象。
学校原因。学校教育观念不当。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大多数停留在形式上,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学生,轻后进生。学校教育方法不当,特别是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学校德育存在政治化倾向;二是学校德育工作脱离社会现实,中学的德育存在远离社会的现象。三是结果认识与行为认识严重脱离,多数人特别是未成年人在道德上都知道不该做,然而在行为上却缺少自律性和判断性。把教育开端放在一边,习惯把认识作为开端,只要认识了才可能培养情感,形成意志,才可能落实行动,认识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往往用很大的力量放在认识的提高上。四是评价学生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考、高考的导向偏差,中、高考成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考多难、教多难。大量的重复性作业与考试,学生成为被动的受训者。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和特长发展及学习主动性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良表现与不良行为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年龄增长,视野开阔、信息增多、知识丰富、交往扩大、思维活跃、能力增强、自主意识、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家长感觉子女有话不愿和自己讲了,不听话了,不好教育了。有些家长发现子女进入中学后不愿意学习或学习不主动,学习成绩下降(人一生中,有两个阶段最&倔&,那就是3岁期和青春期。心理学上称前者为&自我中心期&,后者则叫&心理断奶期&)。
一、中学生不良个性表现与成因:
1、自尊心过强。青春期是心理矛盾期,常常是自卑与自尊并存。但自卑感是深藏在内心深处,不轻易暴露的,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强烈的自尊心,特别爱面子,对老师批评和同学们的看法极为敏感。所以老师和同学谈话的态度,对事情的处理将是影响学生自尊心的主要因素。
2、极强的成人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再把自己看成孩子,而是看成&大人&,他们要求平等,渴望尊重,期盼信任。如果教师管得太严,父母说得太多,他们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与老师较劲儿,和父母顶嘴。为了证明自己的成熟,他们力图在任何场合表现自己,甚至做出超出常规的事情引人注意。所以,老师、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会对孩子个性心理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3、自私、任性,没有责任感。当代中学生,生活在&421&的家庭模式中,他们是祖辈的宠儿,家庭的中心,生活中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个性。只有别人对他的宽容和理解,很少有他对别人的宽容,时时处处表现为自私、任性。有些孩子,经常和身边同学甚至老师发生&冲突&,不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和老师顶嘴、狡辩,做错事总是别人不对,看别人不顺眼就伸手打人,做事总喜欢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最好什么事顺着他,一但不顺心,便责怪周围的人,到处找他所谓的理由&自圆其说&。&所以家庭的影响是产生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主要原因。
4、缺乏自信。由于父母的过分关照,教师的死抓不放,使学生事事依赖他人,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缺乏自信心还表现在能力方面,自己感到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方面不如别人,在集体学习活动中常处落后状态。虽然努力,但效果不明显。于是自暴自弃,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由此引发出做任何事情总是要依赖别人,不敢打破旧的模式,走老路,缺乏独立性和挑战性。所以造成学生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因素,是他所处的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
5、情绪不稳定。中学生虽然不再像小孩子一样说哭就哭,说笑就笑。但情绪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环境干扰。一次考试得到好成绩,会使他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一点小小的不如意,会让他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所以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是由他所生活的环境决定的,家庭、社会、学校都会对他的情绪产生影响。
6、适应性差。中学生适应性差,这在起始年级表现得尤为突出,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适应新环境,不适应新的学习。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成绩很好,升入初中、高中后,成绩骤然下降。这样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压力,有的产生过分的自责倾向,有的开始怀疑自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搞不好甚至可能影响到将来。所以培养学生适应环境,适应老师,适应同学,适应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7、耐挫力差。部分中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挫折,正确看待挫折。稍遇挫折,不是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积极走出挫折,而是怨天尤人,消极苦闷,认为自己倒霉,受了伤害。造成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原因是由于众人的铺垫搭桥,推波助澜,使学生时时顺心,事事如意,偶然的一次失败,自然使学生长期沉浸于痛苦之中而难以自拔。
8、缺乏坚强意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动力和保证,但也使部分学生养成了懒于动手动脑,怕吃苦受累等不良习惯,稍遇困难就放弃努力;还有的学生常下决心,但&三分种热度&,时间一长就失去毅力。所以,家长和老师应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9、思想压力过重。学校希望学生考出最佳成绩,家长要求孩子考入理想学校,学生也希望自己每次都有大进步。无形的压力使学生觉得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对考试有畏惧感,考试前失眠、头痛。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焦虑值偏高,这样对学生身心发展极为不利,造成这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因素一是家庭和学校,二是学生自身的素质。
10、强烈的嫉妒心理。嫉妒的内容比较广泛,中学生的嫉妒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嫉妒他人在政治上进步;学业优异;在某些方面的特长;长相出众;生活条件优越;社会活动能力强等等。嫉妒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嫉妒心过强,就会影响身心的正常发展,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所以学校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克服嫉妒的方法。
11、过于内向。繁重的课业负担,高楼林立的居住环境使同学、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缺乏时间和空间的保障。所以,中学生不会交友,对任何事情缺乏热情;不善言谈,表现得过于内向,有的还会产生没有知音的孤独感。因此,他们有时烦躁不安,有时忧虑苦闷,有的同学则开始向日记本倾诉。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12、青春萌动。进入青春期,男女同学开始有界限,不再是幼儿园时的两小无猜,表面上十分疏远。男同学开始有意显露长处,女同学则开始注意外貌装束,异性间的吸引在不断增强,有的甚至把某个同学当自己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这就是所谓的青春萌动,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活动,所以,家长和老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自己。
二、中学生不良行为应引起高度重视
轻度的不良行为:1、严重违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沉迷网络游戏,精神萎靡,学业荒废。把网络当玩具。3、过分追求衣着打扮,交往人员过于复杂。4、早恋。
中度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损坏财物;6、吸烟、酗酒;7、观看收听淫秽音像制品读物;8、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再向前迈一步就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很危险!
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变化,即使是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使父母心领神会。因此,作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正面强化,把握好孩子奔跑的方向。
父母要有家庭教育意识。好孩子是培养教育出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了芝麻长不出西瓜。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这是不对的,也是对子女不负责的表现。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第一教育阵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终生导师。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的细节,当某个成功女士发言时,她会说:&我的事业成功,家庭很幸福,孩子培养得很好&&&而成功的男士往往会忽略家庭和孩子,其实成功不单指事业上的成功,它包括一个美满家庭和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女性一生下来就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她的父母赐给她的名字,另一个是人类最伟大的称呼&母亲&,不论怎样生活,培养教育孩子都是作为母亲的天职,是与生俱来的,这不会因任何的事情而有所改变。当然作为父亲也该如此。不要因为在事业上有所超越,于是把这份天职转嫁他人。哲学上强调,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和环节相互联系并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都将发生在老人们身上。若今天你把他们送去托管,将来他们就把你丢在养老院。请我们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培养教育吧!再说,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利益一致。&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是说,关系亲密的人所说的话,人们容易相信;人们所敬佩的人所发出的指令,愿意接受。根据这个道理,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子女从思想感情上乐于听从、接受,父母也可以对子女进行感化。所以家长的教育效果好,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也深刻。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家长和家庭对孩子成长中所起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家长在教育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比成绩重要。作为家长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人才观、学习观。不要把孩子拴在成绩上,不要把评价放在档案里。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更重要。有家长只看成绩,不问过程。一看成绩不理想,轻则&动嘴&,重则&动手&。一次考试成绩好坏并不重要,也说明不了什么。重要的是让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帮助孩子规划人生,促进其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用一个成功者的心态对待人生。俗话说:&有才有德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无才无德不是人。&
二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沃土。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父母要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创造一个适应孩子的成长沃土,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家庭环境好不在于家的宽敞和奢华,而在于有家的温馨、和睦与幸福。恶劣的夫妻关系,破碎的家庭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抚平的创伤。
三是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平等对话、增进友谊。沟通是父母引导孩子成长的桥梁,尊重、平等是沟通的基础。
四是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培养一个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要有教育孩子的毅力,孩子的每个优点和长处是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不能急于求成。要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突然有一天您会发现枝头已经硕果累累。
五是坚持对子女进行正面教育,以身示范。家长要多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孩子施以正面教育,而不能让社会阴暗的、不健康等负面的东西侵蚀孩子纯净的心灵。
六是对孩子应是&理智&的爱,而不能溺爱。家长不能因与孩子有良好的关系,而包庇他的错误。我们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孩子是天才。&赏识改变的并非孩子的现实,只是改变了孩子的心理。无限度地表扬和赞赏,会拉大孩子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使其无法认识自己,甚至会弱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之经不起挫折,听不得批评。另一方面,一味地赏识,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稍不如意,往往会变得沮丧、愤激、敌对,甚至出现极端行为。要保持批评应有的严肃性和警戒力。&认识不到位,重犯错误无所谓&,久而久之,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会发生错位,甚至出现异化。没有赏识的教育是苍白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无力的。
七是批评要讲究艺术。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充分考虑他的心态、情绪、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态度、语气,使孩子心悦诚服接受我们的教导,改正自己的错误。谈点建议: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唯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有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要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面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八是良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的品德、学习习惯、饮食起居习惯应从小就培养,该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不要代替,不要替代孩子长大,要帮助孩子学会长大。这是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习惯养成铸造品格(质)。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九是家长要积极与学校沟通,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听到孩子对学校、老师的意见后,一定要冷静辩证地加以分析,相信学校、老师的作法对全体学生教育是有益的,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使孩子愉快接受学校、老师的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活动,健康成长。
十是我们要共同为孩子把握好奔跑的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的岔路口,也有很多诱惑,要排除一切干扰,把握好孩子奔跑的方向,避免产生低级错误,全盘皆输。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的方向。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通过自主的社会交往探究学习,使自然人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认可,取得社会成员资格。这就是帮助孩子学会长大。
父母之爱是一片汪洋,可供孩子畅游一生,父母之爱是一座矿藏,可供孩子开采一生,鲁笨的父母,天天呵斥孩子,明智的父母天天告诫孩子,杰出的父母,天天启发孩子。
各位家长,今天我们相聚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就是关注孩子的未来,关注家庭的未来,关注祖国的未来。让我们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本文暂无TAG标签!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
打造绿色城市 建设森林西安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法律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孩子成长的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