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cf安徽桐城地图一区桐城的玩家?家信联络...

[转载]安徽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1)
安徽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1)
来源:安徽省志/人物志/人物传
英(),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明崇祯十年(1637)生。安徽桐城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六年(1667)进士,选庶吉士。十二年(1673)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1677),康熙始命掌院学士选择谆谨有学之儒臣日侍左右,设南书房。张英中选,奉命入直。赐第西安门内。时值三藩之乱中期,康熙日至乾清门听政后,即到懋勤殿召儒臣讲论经义。张英晨入暮出,每日进讲,有时退又宣召,辍食趋宫门,兢兢业业,不敢稍懈。康熙愈益器重,每次出巡必以张英跟从。一时典诰之文,多出张英之手。
  康熙十九年(1680),授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十五年(1686)授翰林院掌学士。旋迁兵部右侍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二十八年(1689),迁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又调礼部,兼官如故。编修杨揎撰都统、一等公佟纲祭文,措辞失当,被夺官流放。张英以“未详审”,遭连累,罢尚书,仍管翰林院、詹事府,教习庶吉士。康熙三十一年复官,相继任国史馆《国史》、《大清一统志》、《渊监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三十六年(1697)二月会试,奉命与熊赐履为总裁官。三十八年(1699)十一月,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康熙在位时间较长,张英尤以勤慎深得康熙信任。康熙曾对执政大臣说:“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张英在京居官期间,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不清,与方姓发生争执,告到官府。因双方都是高官望族,县令不敢贸然断决。张英接读家信,得知事情经过,便复诗代信,诗云: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遵嘱立即让出三尺土地,以示不再争执。方姓人家得知后,也效仿让出三尺,于是此处遂成一条六尺巷道。此事传为佳话。
  康熙四十年(1701),张英以衰老和疾病再次请求辞休,得到允准。次年二月离京南归桐城,次子张廷玉奉旨护从。
  张英性情淡简喜静,好读自传和苏、陆三家诗,自壮年即有山林之思,曾作《芙蓉双溪图记》以明志,时时形诸歌咏。既归乡里,冬日城居,春夏秋三季多在龙眠山双溪间。归后七年,作《聪训斋语》、《恒产琐言》以教子弟。
  康熙四十四年(1705)二月,康熙第五次南巡阅视河工,张廷玉奉旨随从。张英到淮安迎驾,随至江宁(南京),蒙赐御书榜额及白金千两。康熙即由江宁北返时,因张英恳奏,多留一天。时总督阿山拟加钱粮耗银供南巡费用,江宁知府陈鹏年持议不可。阿山素怨陈鹏年,借此发怒,欲加罪陈鹏年,供账故意不办;随从康熙南巡之王大臣及侍卫人员,多言陈鹏年诽谤巡游,罪在不赦。陈鹏年祸将不测。及张英入见,康熙问江南廉吏,张英首举陈鹏年。阿山意图遂阻。陈鹏年得以免罪并由此受知康熙而成为名臣。
  康熙四十七年(1708)六月,张英卒于里第,享年72岁。赐祭葬加等,谥文端。世宗(爱新觉罗&胤祯)读书乾清宫时,张英曾侍讲经书,及即位,追念旧学,赠太子太傅,赐御书榜额揭诸祠宇。雍正八年(1730),入祀贤良祠,又祭于桐城本乡。乾隆初年,加赠太傅。
  著作有《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易经衷论》、《书经衷论》、《四库著录》及《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
张廷玉(),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十一年(1672
)九月初九日生于北京。幼承家教,并相继受业于同乡倪伯醇和宜兴唐起裁等先生。10 岁能诵《尚书》、《毛诗》。16
岁回乡应童子试,被拔置县学第六名。17
岁与大司寇谥端恪公第六女姚氏结婚。康熙三十六年(1697)26岁抵京参加会试,因父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与试。
  康熙三十九年(1700),张廷玉中进士。被选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四十二年(1703),“蒙御试清书一等第一,授翰林院检讨”。同年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次年四月,侍直南书房,五月任《御选詠物诗》、《佩文韵府》二书纂修官,十二月任日讲起居注。
  康熙四十四年(1705)以后,多次随从康熙南巡阅视河工、出口避暑及巡行蒙古诸部落等,“抱书珥笔”,与康熙相去咫尺。
  康熙五十一年(1712),授司经局洗马,掌管局事兼翰林院修撰。五十五年(1716),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五十八年(1719),受命领修《骈字类编》,历7
年而书成。五十九年(1720)五月,授刑部左侍郎仍兼内阁批本,蒞任后“殚心竭力,务求平允,不敢一事疏忽。”“每有重案,必披情愫以商榷。”该年冬,山东盐贩王美公等聚众劫夺盐店富户,又有青州生员鞠士林倡言异教,招集人数甚多,巡抚李树德下令捕缉,被捕者150
多人。奏到之日,康熙命张廷玉同都统陶赖、内阁学士登德前往济南,会同抚镇严审治罪。次年(1721)二月初三日,张廷玉等奉命出都。张廷玉“私心惴惴,几废寝食,以不称任使为惧。且同事二公皆为初交,未曾共事,恐有意见参差猜疑掣肘之患,一路同行,以诚信结之,渐知张廷玉之心迹矣。抵东后,穷日夜之力检阅卷案,因于大庭广众谓同事诸公曰,‘此盗案非叛案也’。”即一一研究,作盗案归结,戮为首者7
人,戍35 人,无辜牵连者释放。六月授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兼翰林院士。
  雍正帝即位,张廷玉受命协同掌院学士阿克敦、励廷仪办理翰林院文章之事。十二月提升礼部尚书,充《世祖仁皇帝实录》副总裁官。雍正说:“汝世受国恩,又系皇考多年侍从之旧臣,当年圣德神功,无不亲知灼见,今应纂修《实录》之任,纪载详确,惟汝是赖。”
  雍正元年(1723),复命直南书房,与朱轼、徐元梦、嵇曾筠为诸皇子师傅。四月为顺天乡试主考官。此时张廷玉子弟数人及长婿姚孔鋠在京乡试,张廷玉奏请一体回避。雍正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八月署理都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学院学士事。九月调户部尚书。十月殿试,开列读卷官,张廷玉以子弟应试例不列名,雍正帝不允,仍著读卷。张廷玉遂与诸大臣秉公校阅,取定甲乙,照例将前10
卷进呈御览。雍正帝阅至第五卷,大为嘉赏并要拔置一甲。张廷玉以该卷为弟张廷珩卷恳辞不可,雍正帝点头命置二甲第一。次日授张廷珩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该科张廷瑑、张若涵被授为庶吉士。一门三人同科入选,相传为科举未有之盛事。同月,张廷玉任四朝国史总裁官。
  雍正二年(1724)正月,条奏江西、浙江等省“棚民”事。略言:浙江衢州军府、江西广信等府与福建连界,江西赣州等府又与广东连界。福建、广东无籍与流移失业者,入山垦种,搭棚居住,人数日多,其强悍者,辄出剽掠。请敕江浙督抚查明情况严加约束,秉公拣选才能操守兼优之员,保题补授,并取具五家连环互结及严行保甲之法,不时稽查,以维护治安。雍正帝阅后,下督抚议行。五月张廷玉为《大清会典》总裁官。三年(1725)二月,任《圣祖仁皇帝治河方略》总裁官。三月,雍正帝躬耕籍田,张廷玉以大司农从耕。四年(1726),实授内阁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事务。吏部奏请兼衔,又为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是年三月,充《圣祖仁皇帝实录》总裁官。五年(1727)十月,晋文华殿大学士。雍正帝谓其“身兼数职,夙夜在公”。六年(1728)三月,晋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又兼管吏部尚书事务。七年(1929),加少保。
  雍正八年(1730)因西北用兵,雍正帝命设军机房,以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和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后改称办理军机处。张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从此内阁权移至军机处,大学士必任军机大臣才能参预政事,每日奉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雍正十一年(1733)三月殿试,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卷获一甲第三,张廷玉固辞不允。雍正帝闲论旧事时说:“大学士张廷玉,侍朕左右,敬慎小心,十一年如一日,其为人外和平而内方正,足办国家大事。”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皇帝病危,张廷玉与庄亲王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高宗即位,命总理事务,赐爵三等子,以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承袭。
  乾隆元年(1736),奉命为皇子师,仍兼管翰林院事。二月,乾隆皇帝亲谒景陵,张廷玉与王大臣留京总理事务。自此,每次巡幸,总是留张廷玉总理事务。二年(1738)十一月,辞总理事务,晋爵三等伯,仍以张若霭袭。后命自兼,不必令张若霭袭。四年(1739)五月,加太保。
  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张廷玉以老病乞休,力言当退。乾隆帝执意坚留,严词拒归,又命举所谕宣告朝列,且允张廷玉解去兼管吏部职,如此,张廷玉不敢言去。然而张廷玉确实老病。十四年(1749)正月,命按照宋代文彦博例,张廷玉可以10
日一次至都堂议事,四、五日一次入内廷备顾问。同年冬,张廷玉请求暂归养病,乾隆帝命解所兼领监修、总裁诸职,并令军机大臣前往探望。张廷玉说:“受上恩不敢言去,私意愿得暂归。后年,上南巡,当于江宁迎驾。”乾隆帝乃让张廷玉辞官,命待明年春天舟行回乡,并制诗3
章赐张廷玉。张廷玉入谢说:“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上年奉恩谕,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乾隆帝意不悦,但仍为颁手诏,申世宗成命,且以诗示意,依明代刘基例,乞休后仍配享。次日,张廷玉遣子张若澄入谢。乾隆帝怒其不亲至,降旨诘责。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接旨,汪由敦为请宽恕,未能得允。
  又次日,张廷玉亲谢,乾隆帝责汪由敦漏言,降旨切责。廷臣请夺张廷玉官爵及罢配享。
  诏许削伯爵,以大学士原衔退休,仍配享。乾隆十五年(1750)二月,皇长子死,方初祭,张廷玉请南归,乾隆帝更怒,命以太庙配享诸臣名示张廷玉,命自审应否配享。张廷玉疏请罢配享治罪。乾隆帝用大学士九卿议,罢配享,免治罪。旋归。后又以四川学政编修朱荃坐罪,命张廷玉尽缴历年颁赐诸物。朱荃为张廷玉姻家,张廷玉曾荐举过他。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二十日,卒于里第,寿84
岁,葬于龙眠山。命仍配享太庙,谥文和。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仅张廷玉一人而已。
  张廷玉居官50 年,长词林27 年,主揆席24
年,赞画军国大政难于数计,无声色玩好之嗜,性情淡泊。著有:《传经堂集》、《焚馀集》、《澄怀园诗选》、《澄怀园载赓集》、《澄怀园文存》、《澄怀园语》、《澄怀主人自订年谱》等,另有疏稿等若干卷。
  张廷玉有4 子3
女。长子张若霭,字晴岚,善书画。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授编修,直南书房,充军机章京。乾隆年间,屡迁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随从乾隆帝西巡,感染疾病,归京后去世。次子张若澄,字镜壑。乾隆十年(1732)进士,改庶吉士,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亦工画。三子张若淑,荫封员外郎。四子张若渟,字圣泉,历官刑部主事、军机章京、郎中、云南徵江知府、太仆少卿、侍郎、兵部尚书等,历工、刑、户诸部,卒于嘉庆七年(1802)。赠太子少保,谥勤恪。
张乐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清嘉庆十六年(1811)生。安徽涡阳县(立县前属今亳州市)西北张老家村人,豪绅地主家庭出身,至张乐行辈,尚有土地500
余亩,兄弟分家后,张乐行得70
余亩。少时曾略读诗书,后在家务农,兼与他人合开作坊,经营杂货。张乐行为人宽厚,仗义疏财,爱管不平,视恶如仇,深受贫苦百姓尊敬。
  道光年间,雉河集位于亳、蒙、宿、阜4
州县结合部,被官府追缉的亡命者多匿居于此。张乐行热情款待反抗官府的义士;如遇官府追捕紧急,难再隐匿,他则厚备川资,亲送出境,故声望日高。当时,在县境行销的官盐,质次价高,百姓拥张乐行为首贩运私盐。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龚德树、苏天福、刘玉渊等人。咸丰元年(1851)初冬,借宿于张乐行家的逃荒者,入邻村大户宋某地里拾遗弃的山芋,遭宋某殴辱,归而哭诉于张乐行。张乐行让其次日复往拾芋,自率多人一旁窥视。当宋氏大户辱骂逃荒者时,张乐行出面劝阻,遂与之发生械斗。宋氏大户死4
人,奔亳州状告张乐行。亳州知州遣皂隶持械拘捕张乐行,见张乐行人众势强,未敢出手,改以商请赴城对簿。张乐行答:尔知州如欲与吾相见,带兵来洪沟作战可也。皂隶无奈,回亳。从此,涡河北的逃荒者,汇集张乐行门下。同年,张乐行贩运私盐回涡阳,闻族侄张羊(张德才)撵夺绵羊被河南永城县拘捕,即聚众万人围永城,迫知县吕赞阳释放张羊。咸丰二年(1852)冬,18
铺捻股在雉河集聚义,共推张乐行为首领,歃血为盟,祭旗举事,是为捻股由零星分散、互不相关走向联合,成为一股抗清主力。
  咸丰三年(1853)春,太平军入安徽,淮北各地百姓纷纷结捻起义,形成了攻城破寨、杀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斗争高潮。清廷先后遣兵部侍郎周天爵、工部侍郎吕贤基、兵科给事中袁甲三等至淮北,专办团练攻打捻军。张乐行率众与之周旋,转战3
年,毙吕贤基于舒城,周天爵忧卒于阜阳。清廷鉴于武力未能奏效,遂遣宿州知州郭士亭以许官职、给口粮诱降张乐行,同时增派大兵进剿捻军。在清廷的分化瓦解和武装进攻面前,起义军遭到很大破坏。四年(1854)秋,苏天福在永城、亳州交界处聚众起义,张乐行率部与苏天福、龚德树等联合行动,不到半年便发展成一支10
多万人的大军。咸丰五年(1855),张乐行为首的捻军不断出征豫皖边境,并与河南夏邑王贯三、宋喜元等部捻军取得联合。从此,张乐行、龚德树、苏天福、王贯三等领导的捻军,便成为当时皖豫两省起义军的主流。他们四出攻城夺寨,打击豪绅,肃清反动团练,以亳州、蒙城、宿州、永城为活动中心的起义根据地逐渐形成和巩固,起义队伍获得空前发展壮大。
  此时,以蒙城岁贡郑景华、李士钴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见捻军的燎原之势已成,遂四处游说、联络,至咸丰六年(1856)正月初,跨越二省五州县的捻军聚集雉河集,会盟于山西会馆,推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明命王;以尹家沟为都城,雉河集为陪都;确立五色和五色镶边旗军制;宣布信条和《行军条例》。张乐行统帅五色总旗及镶边、八卦、麦穗、大花、小花等旗,各旗统将皆归盟主调遣。十一日,张乐行率军和夏白、任乾合兵攻宿州。徐州清军震动,令符离集、夹沟集一带团练扼守濉河,防阻捻军北进。十四日,捻军李大喜率部增援,马步数千人渡濉河北上,杀团练数千人,练总文生睦维东、宋星三皆被捻军击毙。二月,张乐行率捻军由河南入山东曹县河刘口南岸,旋即退回。是为捻军第一次进入山东。三月,张乐行率大队捻军分5
路进攻河南,围永城,占夏邑,生俘夏邑知县郭凤恩,击毙团练数百人,在归德附近察边口击败清军邱联恩和崇安部,进而围攻归德,把负责剿捻的河南巡抚英桂包围于城中,四五月间,正当捻军东征西战节节胜利时,豫皖边区战局发生变化。清军增强兵力,分进合击捻军,捻军连战失利。五月上旬,清左副都御史袁甲三督翼长舒通额、副都统克蒙额、南阳总兵邱联恩、怀庆总兵崇安等部,由亳北进剿雉河集捻军。张乐行率蒙城诸旗西上,占据义门集,跨河作垒置障设伏,抗击清军。八日,袁甲三抵义门集,督马步兵分由集西、集北进攻,另遣西凌阿等马队沿河东下,抄袭捻军后背,捻军战败,退守雉河集。张乐行急调怀远捻军张龙部驰援,扼守涡河北岸营垒,亲率主力在雉河集掘深沟、筑高垒,置大炮于涡河桥口,防御清军进攻。十七日,各路清军齐抵雉河集近郊与捻军大战,涡河北、南两岸捻军营垒先后丢失,清军蜂拥越墙入集。张乐行亲领黄、红两旗于集西各巷阻击,令其余各旗突围。清军尾追至集东南铁牛岭,疑有伏兵,遂止。是役,张乐行身受重伤,捻军损失严重。为改变强敌压境局面,张乐行采用“围魏救赵”战略,引军南下,过颍河,于六月十七日攻克豫皖边重镇三河尖。清军闻讯,即冒暑南下追歼。张乐行率捻军主力放弃三河尖,东击颍州、蒙城等地。七月二十一日,分兵3
路,由展沟、板桥集、西阳集向雉河集猛攻。清守将西凌阿、崇安部望风溃逃,捻军光复雉河集。此后,清军与捻军在雉河集外围反复争战,雉河集得而复失。
  咸丰七年(1857)正月,张乐行率部再占三河尖,并在霍邱城外,与太平军会师,在听封不听调的条件下,两军协同与清军作战。太平天国封张乐行为成天义,升任征北主将,同治元年(1862)封为沃王。会师后,张乐行率捻军攻占霍邱、正阳关,围固始,袭寿州,渡淮河围颍上,虽遭损失,但也重创清军。是年秋,捻军各旗聚集六安,当时,苗沛霖投靠清廷,抵雉河集一带烧杀淫掠,残忍至极。蓝旗部众因故乡惨遭蹂躏,并对与太平军联合产生分歧,旗主刘永敬主张把队伍拉回淮北,张乐行劝说无效,遂疑刘永敬有异志,与龚德树合谋,于同年冬杀刘永敬于六安城北河滩。刘永敬族弟刘天台不服,亦被杀。事发后。蓝旗部众悲愤不平,在刘天福、刘天祥率领下北归雉河集,反击苗沛霖,自此不与张乐行合作。
  咸丰八年(1858)三月中旬,清军胜保部由固始、袁甲三部由正阳关移营六安城外,配合当地清军李孟群部,向六安附近捻军据点展开进攻。四月十日夜,清军围攻六安城,张乐行率捻军与清军大战于城外。十三日,城内捻军许原如、杨邦本被胜保收买叛变,开城内应,清军拥入,张乐行率部突出重围,沿淠河水陆两路北上。六月,占怀远、凤阳二城,克临淮关,使淮南、淮北大部地区联成一片,成为太平军北面屏障。十一月,张乐行集中凤阳、怀远各路捻军,龚德树集中淮北各路捻军,共约10
余万人,配合太平军进行三河战役,杀湘军李续宾、曾国华等文武官员百余人。九年(1859)六月,张乐行率捻军在太平军吴如孝部援助下,攻占定远城,杀知县周佩濂、前徐淮道员郭沛霖等。清军总兵吉顺、惠成溃逃。而后,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军联合走怀远、明光、盱眙,南下解六合之围。这时,清军乘虚攻陷怀远,切断淮河南北捻军联系的通道。
  清江浦大捷后,张乐行应李秀成书约支持太平军北征。咸丰十年(1860)五月,张乐行命龚德树率军出定远,随太平军讨伐李兆寿,克来安县城。为援救安庆,张乐行又檄孙葵心、龚德树等随陈玉成进行挂车河战役。十一年(1861)八月,安庆失守,桐城、舒城、庐江相继被清军攻陷,天京被围。张乐行深感苦守淮南已无补大局,遂将定远移交太平军驻守,率部北归。
  同治元年(1862)正月,张乐行率部与太平军马融和部等,围攻颍州月余未下。三月,苗沛霖再次降清,张乐行捻军因此腹背受敌,被迫渡沙河北退,重返雉河集。四月,张乐行闻庐州失守,陈玉成被擒,星夜率军南下,至颍上、寿州间的江口集,欲劫囚车未成。秋,僧格林沁率清军自亳州东进,攻占苏天福据守的圩堡蒋集,张乐行应苏求,命各旗驰援,但雉河集以东圩寨,驰援之军仅有韩奇峰所部。张乐行闻讯,自率雉河集以西之捻军,在下张桥与清军大战失利,退至涡河南。张乐行令刘玉渊、江台陵、孙葵文入河南牵制清军。刘玉渊等途遭清军截击,败回雉河集。十月,张乐行率黄旗捻军,会合黑旗苏天福部进军宿州,欲北上联合山东的李成部捻军,途中遭英翰等部阻击,转而东下。
  同治二年(1863)二月,张乐行命张宗禹、相盘等入河南,联合陈大喜部捻军回攻僧格林沁清军。二月一日,清军舒通额部攻陷尹沟,是夜又陷雉河集。张乐行部突围奔西南,三日,集中残部3000
人,在涡河张村铺北,背淝水列阵,与清军血战。终因力量悬殊,孤军无援而全军覆没,张乐行仅率10
余骑突出重围,驰至阜阳马家店,继又夜走西阳集,欲去山东。四日,至西阳集蓝旗捻头李家英处。此时,李家英已降清,他一面假意款待张乐行,一面密报英翰,英翰随即率兵至西阳集逮捕了张乐行父子3
人,由牛师韩押送义门集僧格林沁大营。面对僧格林沁的严刑审讯和威胁利诱,张乐行威武不屈,痛斥清廷和叛徒。是年二月十八日,张乐行及其子张喜、义子王宛儿在义门大周营英勇就义。
张树声(),字振轩。清道光四年(1824)生。安徽合肥西乡(今肥西县聚星乡张老圩)人。
张树珊(),字海柯。清道光六年(1826)生。张树声胞弟。
张树声父张荫谷,生九子,树声排行老大,树珊老二,张家居周公山下,门庭甚大,家产颇丰,张荫谷刻励为学,三举不第,遂弃诗书,督家政,子弟一个个成为生员。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打到合肥,树声、树珊在其父带领下,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结寨,兴办团练,与太平军接战。五年(1855),张树珊、张树声率练勇攻巢湖,破巢县太平军营垒。六年(1856),随清军克无为州,张树珊提任千总,随后又向潜山、太湖进军,同太平军主力遭遇。张树珊率500
练勇,选敢死队由皖河堤绿树丛爬入太平军营中,大呼练勇至。太平军营顿时混乱。张趁机率众突围。九年(1859),克霍山,两解六安之围,擢升都司,赐花翎。十年(1860),张树声、张树珊奉曾国藩之命,攻下芜湖并镇守此城,张树声授知府。
  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攻占上海后,上海士绅及洋商恐慌,清廷派兵解围,命令驻安庆的曾国藩出兵。曾限于兵力不足,命李鸿章回合肥一带招募团练组建淮军,因时间紧迫,李鸿章召来张树声,说明情况。张建议募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说这些人与太平军接战多年,富有作战经验。李鸿章听取了张的建议,说“这几人皆可用”,并召见张、刘、周、潘、吴等人,要其回乡招集练勇,3
个月成军。李鸿章组建淮军,张树声在其中起到召集人作用。
  张树珊、张树声率练勇抵安庆后,经曾国藩校阅,编成淮军一营,名“树”字营。张树珊为营官,张树声为副营官,随李鸿章赴上海。七月,会同刘铭传之“铭”字营,攻克青浦,驻北新泾。太平军进围北新泾,
“树”字营接战月余,太平军始退。接着,“树”字营奉命攻嘉定,太平军大举合围四江口淮军,张树珊率军攻破太平军20
余营垒,遂解四江口围。张树珊由游击提升参将,赐号悍勇巴图鲁。是年冬。驻常熟淮军被福山太平军围困,张树珊奉命率军渡海抵福山西洋港,计划乘船攻太平军,遇到潮水回退,刚登岸反被太平军团团围住。他沉着应战说:“兵法云危地则战”。刚出营,左肘又中枪负伤,仍奋战不退,冲破层层包围,救出被围淮军数营,常熟之围遂解,提升副将。同治二年(1863),“树”字营奉命进攻无锡,太平军勇将陈坤、李世贤率10
万太平军围住大桥角,张树声率部会同淮军程学启等部连破李世贤部数垒,缴获轮船2 艘、炮船10
艘、枪械甚多,赐号卓勇巴图鲁,授三品衔。无锡围刚解,李秀成又率数万太平军精锐驰援,连营数十里。张树声、张树珊会同诸淮军夹击,太平军援军被击退,淮军攻占常州、湖州。张树珊积功提升提督记名,予一品封典;张树声诏以按察使记名。
  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督师进剿捻军,以张树珊、张树声部为亲军,奉命援山东,首破捻军于鱼台。时曾国藩采取驻剿和追剿并举的战略,围剿捻军,设4
镇,周家口为最要,初为刘铭传部驻守,后改刘部为游击之师,曾国藩令张树珊率部驻守。曾国藩河防战略失败后辞职,李鸿章接任,李趁机扩充淮军实力,树军扩充后,辖2
个营,独立成军,正式称为“树”军。五年(1866)三月,刘传铭率部向沙河进击,捻军回师返击,猛攻周家口,张树珊率军抵御,配合刘军两面夹击,将捻军击退。张树珊不愿株守,请命游击,九月解许州之围,十月连克丰南、定陶、曹县捻军诸营垒。十一月,捻军走湖北,张树珊协同周盛波军自黄岗、枣阳追击捻军。捻军到哪里,张树珊尾追到哪里。营中诸将皆进言,说捻军人多且凶悍,士气旺盛,应步步为营,慎重进兵。张树珊不听,亲率500
将士穷追,抵新家牌。捻军发现张树珊孤军冒进,派一支精锐抄张树珊后路。张树珊被围,力战昼夜仍不能脱,至后半夜,已尸横遍地,所乘战马陷入积尸中,不能行走,只得下马接战,被捻军击毙。后队赶到,奋力拼杀,将张树珊尸体抢回军营。
  张树珊战死,张树声接掌“树”军。东、西捻军战败,张树声升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同治十一年(1872),署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次年实任江苏巡抚。光绪五年(1879),因李鸿章回乡治母丧,张树声代理直隶总督。适日本派兵侵朝,强迫朝鲜订立不平等条约。张树声果断派淮军将领吴长庆率军入朝,帮助朝鲜,日军被迫退走。清廷认为张树声处理有方,赏加太子太保衔。六年(1880)张树声督两广,法军入侵越南,张树声派淮军将领潘鼎新、黄桂兰等入越援助。因朝廷战和不定,致使战备受到影响,北宁失陷,张树声自请解除总督职务,专心治理军队。不久受革职留任处分,于光绪十年(1884)在广州病逝,谥靖达。编著有《张靖达公奏议》、《庐阳三贤集》等。
张宗禹,小名辉,混号“小闫王”。约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安徽涡阳雉河集北张大庄人。张乐行族侄,家有沃田千余亩。父张富新,平素以封建礼教管束张宗禹,指盼其读书出仕。张宗禹虽爱读书,但不屑应试。年稍长,即与捻众交往。一次因家庭细故,奔张乐行处。正准备竖旗举义的张乐行甚喜,即收张宗禹为师爷,帮办文墨。
  咸丰六年(1856)正月初,捻军雉河集会盟后,张宗禹领正黄旗兼领镶黄旗,是张乐行的禁卫军,随张乐行转战淮北、淮南。
  咸丰十年(1860)正月,捻军对清军展开大规模的运动战。张宗禹率领淮北捻军3
万余人,出敌不意,急行军奔袭苏北。二月初一日,占领泗州南的桃源,击溃都司德兴的300
清军,渡过清顺河,到达王家营,一举攻克苏北重镇清江浦(今淮阴),捕杀淮海道员吴葆晋、通判沈儒和副将舒祥等。这是淮北捻军所取得的一次大胜利。张宗禹在这次战役中崭露头角,被太平天国授予石天燕的封爵。
  同治元年(1862)春,太平军将领赖文光、陈得才等奉英王陈玉成之命,领军远征西北,进入陕南。当时正在豫西地区活动的张宗禹,率本部捻军随之进入陕西,与太平军并肩作战,陕西的回民纷纷响应。后因谋救被俘的陈玉成,西征的太平军与捻军又返回河南,准备抢救陈玉成。在获悉陈玉成被害后,张宗禹率领一路捻军东进,占领湖北孝感。由于清军拼命阻挡,张宗禹便率部返回安徽亳州,与张乐行捻军会合。同治二年(1863),僧格林沁重兵围攻雉河集。为分散清军主力,张宗禹奉命进军河南,联合陈大喜部捻军回攻清军。不久,雉河集失守,张乐行殉难。张宗禹率部回安徽,进攻太湖、潜山、桐城等地,于六月间攻占雉河集,将叛徒杨瑞英、王怀义处决。西阳、高炉、石弓山、义门集等处捻军复起,跟随张宗禹,抢烧清军粮台。是年秋,闻僧格林沁清军南下,张宗禹率军再入河南,同陈大喜、任化邦等部联合西北太平军共同抵抗清军。
  同治三年(1864)春,西北太平军谋解天京之围,由陕西回师东下。三月下旬,张宗禹率军与西北太平军会师,并随之为东下救援天京。清廷命僧格林沁率领的内蒙古骑兵,湖广总督官文的鄂军、河南巡抚张之万的豫军和安徽巡抚乔松年的皖军前往阻击。两军大战于鄂东地区,东下受阻。夏,天京失守,张宗禹与太平军部将赖文光、马融和等合围湖北麻城,被僧格林沁清军陈国瑞、成大吉部所败,折入安徽宿松、望江、潜山、太湖之间,僧格林沁由英山追至豫西之邓州。时张宗禹部捻军已易步为骑,运动快速。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张宗禹等捻军将领恳请赖文光为领袖,统一领导捻军和太平军余部。十二月间,在豫西进行改编,将捻军和太平军余部合并,组成集中统一的新捻军,仍沿用太平天国年号、封号,张宗禹称为梁王。接着张宗禹率军在河南邓州(今邓县)与僧格林沁部展开激战,大败僧军。继而在鲁山再次打败僧军。
同治四年(1865)春,张宗禹采取“打围战术”,率领捻军走尉氏,诱引僧格林沁清军。僧率部追至,张宗禹又西南走临颍,折东走郾城,又向南去西平、遂平,转而东向走汝宁,忽南忽北。为拖垮僧格林沁清军,三月,张宗禹率军北上,日夜兼程百余公里,由李八集渡黄河故道入山东。数日之间,越曹县、菏泽、定陶、城武、郓城、巨野、金乡、济宁等地,纵横驰驱,往来迅疾,逼近直隶边境。清廷斥责僧格林沁纵捻北来,僧暴跳如雷,率军数十日不离马鞍,“手疲不能举缰索,以布带束腕,系肩上驭马”。将士死亡数百,军中多怨言。至四月下旬进入山东荷泽县,在约3
个半月的时间里,张宗禹诱僧格林沁军奔驰在几千里的大平原上,没有一天间歇。二十三日,张宗禹见时机成熟,率部屯伏于山东曹州葭密寨柳林中,设下北、西、东三面埋伏,以小部兵力向解元集进击,诱敌入瓮。清军中伏击,败退高楼寨。张宗禹率部追赶,战至日暮,挖战壕围寨。次日,全歼僧格林沁马队1.1
万余人,杀僧格林沁及内阁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额尔经厄等文武官员多人。此为捻军史上最大一次胜利。清廷大骇,急调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命其率湘、淮军北上攻捻。曹州大捷后,张宗禹率军由山东水套地区疾驰南下,经苏豫边区而达皖北。五月间,张宗禹、赖文光率军入新设之涡阳县境,攻占龙山,在北台子寺与清军大战。英翰率道员任兰生、史念祖17
营顽强抵抗,激战3 小时,毙清军精锐2000
余人。英翰率余部退保涡阳新筑土城,捻军将其层层包围。二十四日夜,捻军攻占高炉集,截断雉河集清军粮道,并向雉河集发起进攻。英翰夜逃西阳集,向湘、淮军求援。二十九日,刘铭传、周盛波部淮军及张曜、宋庆部豫军和英翰张得胜部皖军合力援救,六月三日,张宗禹撤围西走,经河南直达湖北枣阳、襄阳,复折回河南。
同治五年(1866)九月,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正式分军,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走东北、是为东捻军;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西走入陕,是为西捻军。张宗禹率西捻军5
万余人向西北进发入陕,经华州、渭南、逼近西安,十二月,在西安东之灞桥十字坡,歼灭陕西巡抚刘蓉部湘军30
营,杀湘军提督、汉中镇总兵萧德扬和记名提督杨得胜、萧集山、萧长青等,北乘胜围攻西安。清廷急命左宗棠督办陕甘军务,湘、淮军刘松山、李祥和、张锡荣等奉命驰援,西捻军攻西安不下。
同治六年(1867)二月,西捻军沿渭水南岸西进,抵达渭北,入陕西回民起义军活动区,与回民起义军配合抗清作战,打得左宗棠难以招架。他们转战陕北,连占安塞、迁川、绥德等州县。十一月,张宗禹接到东捻军的告急文书,立即率领大军星夜驰援。张宗禹计划引兵直捣京畿,迫清军回防,以解东捻军之围。他率领西捻军踏过陕西冰封黄河,避开山西清军的正面防御,经晋南的曲沃、垣曲等县,绕过王屋山,进入豫北地区,再经济源、怀庆、新乡进入冀南,随即向北猛进,甩掉尾追之各路清兵,再由束鹿渡过滹沱河。
同治七年(1868)正月,张宗禹率部北至定州,四月转入南皮,直扑天津,北京震动。清帝(穆宗载淳)下诏戒严,谕:“湘、楚、鲁、豫、直、皖、吉里之兵星夜入卫”,清军从四面八方集京郊,西捻军几乎把全部清军吸引到自己周围。此时,张宗禹才获知东捻军已败灭,只得迅速避开围攻,急转南下山东,进入直鲁边区,又陷入了清军的运河、黄河和大海的河防长墙工事的包围圈,屡欲抢渡运河不成。五月,西捻军在直东战场遭到清军多次袭击,连战皆败,将士伤亡惨重。六月,豫军张曜、宋庆等会合诸路清军,环攻西捻军于山东商河、济阳,西捻军之主力伤亡殆尽,张宗禹负伤率残部败走。由于清军的坚壁清野,西捻军粮食补给十分困难,加上连日阴雨,黄、运河水陡涨,捻军马队行动困难,清军水师炮船猬集。二十八日(8
日),西捻军残部在山东茌平南镇最后一战,张宗禹弟张宗道、张宗先、子张葵儿,侄张振江及程大老坎等捻军将领又壮烈牺牲。张宗禹仅率10
余骑冲出重围,至徒骇河凫水浮海,在黄骅县孔庄(今为南大港国营农场三分场所在地)隐居,20 余年后病死。
张汇滔(),原名张维藩,字孟介。清光绪八年(1882)生。安徽寿县涧沟乡人。家小康,兄弟5
人,排行居长。5 岁,从父就读私塾,性聪颖,学习刻苦。13
岁,读完四书五经,后考入正阳公学。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后,张汇滔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义愤填膺,从正阳回到家中,向父亲辞别说:“我要去威海卫从军杀鬼子”!因年龄小,被父亲劝阻。张汇滔寓居家中,阅读了父亲从朋友处借来的一些改良主义书籍,尤其是目睹“百日维新”的失败和清廷对义和团残酷镇压的现实,使他逐渐认识到,只有发奋图强,推翻腐败的清王朝,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光绪二十五年(1899),张汇滔只身徒步至安庆从军。不久,进入武备学堂。结业后,投入安徽新军。在军营中,与倪映典、熊成基、张石泉等人秘密成立“同学会”,常在兵营中作反清救国演讲。张汇滔能言善辩,口才出众,以深入浅出的道理宣扬真理,抨击时弊。
  许多中下级军官,在张汇滔演讲的感召下,纷纷要求加入“同学会”。由于“同学会”影响愈来愈大,引起安徽巡抚恩铭的怀疑,并派人秘密对“同学会”的活动进行监视。为免遭意外,“同学会”决定:“分散隐蔽,保存革命力量”。张汇滔迅即离开安庆,辗转至上海。光绪三十年(1904)春东渡日本,考入日本东京警监学校,经孙毓筠介绍,加入“阳明学社”,并成为学社反清中坚。八月二十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在东京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张汇滔在孙毓筠的引荐下拜谒了孙中山,不久加入了同盟会。从此,张汇滔跟随孙中山开始新的革命征途。
  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湖南萍浏醴起义的消息传到东京,张汇滔主动请缨回国,开展武装斗争。适同盟会总部正酝酿人选去江淮一带策动起义,于是当即决定派遣张汇滔、孙毓筠、程恩普等10
余名同盟会员回国,到苏皖地区作策应工作。回国后,张汇滔根据分工,返回寿州,以家乡为基地,向邻近州县扩张,发展革命势力。不久,与袁家声、管曙东等人,建立同盟会分支信义会。时寿州一带大旱,百姓啼饥号寒,张汇滔目不忍睹,将饥民聚集起来,以信义会名义强行向大地主借来大批粮食,解决了饥民逃荒流离之苦。
  信义会顿时名扬四方,张汇滔也愈加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戴。一时间,四乡八邻的青壮年以及凤台等邻县群众纷纷赶来,要求加入信义会。为了取得合法身分,张汇滔通过多种途径,谋得正阳关羹美学堂管理一职。他以羹美学堂为基地,继续开展信义会活动。全学堂的师生皆踊跃参加,清一色成为信义会会员。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十五日,张汇滔拟趁平顶山庙会之机,以信义会为基本力量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寿州城,不料起义机密泄露,只得改变计划另择时机。十二月二十六日,熊成基在安庆发动马炮营起义,张汇滔立即准备在淮上起兵响应。由于熊成基起义很快失败,张汇滔的起义计划不仅未能实现,信义会的活动还受到清廷的怀疑和监视。张汇滔当机立断,立即暂时停止信义会活动。后通过程恩普父亲、清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的关系,在寿州寓居下来,与管鹏等人组织开展农会活动。
  宣统元年(1909),同盟会员王庆云以咨议员身分建议安徽巡抚朱家宝操办寿州团练,镇慑皖北匪势。朱家宝采纳王庆云意见,拨给毛瑟枪700
支,令其回寿州成立团防局,并委其为局长。王庆云回寿州后,立即与张汇滔筹办寿州团练事宜,在极短时间内练成。张汇滔还通过农会组织联庄会,每10
人编成1 班,3 个班编为1 小队,3 个小队编为1
大队,归团防局直接领导,从而形成了由同盟会员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力量。宣统二年春,同盟会准备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张汇滔被选为29
人组成的安徽先锋队,由香港赴广州参加起义,未及赶至,广州起义已告失败。张汇滔从香港返回寿州,典卖自己家产和向亲友告贷,筹集2000
余元,待机再次起义。宣统三年九月,武昌起义消息传到寿州,张汇滔与王庆云、袁家声、张纶及邻县同盟会员举行紧急会议,确定于七月十五日起兵响应,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前一日夜,张汇滔、袁家声等数十人扮作农民、商人,先后潜入寿州城内。十五日晚9
时,城外起义军从四面八方赶至,城内伏兵打开城门接应,起义队伍一枪未放,占领寿州。起义成功后,成立淮上国民军(简称淮上军),众推张汇滔为总司令,而张汇滔却力排众议,荐王庆云为总司令。各路起义领导人允其所荐,举王庆云为总司令、张汇滔为副总司令兼参谋长。
淮上军建立后,兵分东、南、西3 路,挥师进击,讨伐清军。张汇滔率2000
余人,向西渡淮,沿颍河北上,光复颍上,兵锋直指颍州(今阜阳市)。时程恩普已于九月二十七日,率众起义,并成立淮北国民军。十月四日,程恩普迎张汇滔入城。两师汇合后,改编为北伐军第四师。张汇滔任第八旅旅长。接着张汇滔令宁隽元进兵太和,程恩普进兵涡阳、蒙城,自率所部向豫东进军。袁世凯闻讯,恐淮上军捣其老巢项城,即派倪嗣冲率武卫右军向淮上军进行袭击。张汇滔决定,收拢兵力,固守颍州,待机反攻。十月二十二日晨,倪嗣冲率部进攻颍州遭淮上军顽强抵抗,伤亡甚众。倪嗣冲正无计可施,其弟倪毓棻率2
万余地方武装前来增援。倪嗣冲派员秘密潜入城中,串通已投降淮上军的2
营清军,在城内倒戈接应。十月二十五日,在倪嗣冲军的内外夹击下,城被攻破。张汇滔劝大家分头突围,自己准备与颍州城共存亡。在大家再三劝说下,始缒城退至颍上。其叔父张士杰、堂兄张维屏、张维敬均在战斗中牺牲。
民国元年(1912)1
月中旬,张汇滔率部数千人,与皖军北伐队、镇军援颍大队、浦口红花队等国民军在正阳关会师,联合讨伐颍州倪嗣冲清军。1 月28
日,联军在颍州东十八里铺大破清军,随即对五十里铺发起猛攻,清兵大败,死者不计其数,倪嗣冲险被俘获。1 月30
日,倪嗣冲发布重赏令,分路出战,倪毓棻又赶来支援。联军因腹背受敌,退往正阳关。联军正组织反攻时,2 月12
日,南北议和告成。联军为顾全大局,停止进攻,颍州遂为倪嗣冲窃踞。3 月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下令将淮上军整编为混成旅,任命张汇滔为少将旅长。张汇滔因对袁世凯愤恨至极,坚辞不就。不久,袁世凯下令将混成旅整编为屯垦团。张汇滔为保存革命实力,荐部属毕靖波任团长,自往上海,以谋再举。
  民国二年(1913)7
月,孙中山决定发动“二次革命”,任命张汇滔为讨袁军第一支队长,负责将盘踞在淮河南岸的袁军驱逐至淮河以北。张汇滔从上海返回寿州后,立即召集淮上军旧部,展开讨袁战斗。全体将士在张汇滔的指挥下,躬蹈矢石,苦战月余,后因众寡悬殊,粮弹缺乏,遂放弃淮河防线,撤至合肥与夏永伦部会合。8
日,张汇滔与廖传仪至合肥城区会晤夏永伦,不料夏永伦已叛变投敌,一见面,开枪将廖传议打死,幸张汇滔机警,突出重围。“二次革命”失败后,张汇滔潜往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三年(1914),张汇滔应孙中山之召,前往日本东京,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张汇滔被委任为安徽支部长,负责安徽党务和策划长江流域军事。他经常来往于上海、东京之间,进行反袁斗争。投靠袁世凯的孙毓筠说:“张孟介真够厉害,要当心提防。”六年(1917)夏,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被选为大元帅。张汇滔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参军,奉命回到上海,继续组织武装力量反对北洋军阀。民国七年至民国九年初,张汇滔住上海法租界环龙路,与孙中山居处近在咫尺。孙中山对张汇滔文武才干深表赞赏,誉之为“吾党之力行家”。九年元月30
日晚,张汇滔前往医院探视侄女病情,行至坟山路时,遭歹徒袭击,身中4 弹。孙中山闻讯,立即前往医院探视。由于伤势过重,张汇滔不幸于2
月5 日牺牲。孙中山亲手书写“国魂不死”4 个大字,以祭亡灵。民国二十三年(1934)12
月,民国安徽省政府将张汇滔灵柩移于安庆北门外南庄岭安葬,建堂纪念。
张治中(),族名本尧,字文白。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安徽巢县建麓乡洪家疃人,祖籍靠山张村。张治中6
岁时在今肥西乐河念私塾,后回乡跟读于舅父洪子远,曾考科举未中,16岁时,到丰乐河镇吕德盛号杂货店学徒。此后,在扬州十二圩和安庆当过一段时间的盐防营备补兵和备补警察。宣统二年(1910)到扬州巡警教练所学习。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参加学生军,不久由南京入伍生团编入武昌陆军军官第二预备学校,两年后转入保定军校三期步科。1916年毕业,分到安武军中任见习官。张勋复辟时,逃离军队,到广东参加护法军。年,先后于滇、川、桂军中,任警卫队队长、连长、营长、旅参谋长、师参谋长。其间曾在上海大学学习,并协助桂军成立军官学校,负责训练、教学。
  1924年12
月,张治中进入黄埔军校,任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副、代理总队长。次年调为东征军总指挥部上校参谋,回广州后,兼航空局长、军事处处长、航空学校校长、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团长、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司令部参谋长等职。在军校受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影响较大。中山舰事件时与邓演达、恽代英、高语罕被称作“黄埔四凶”,险遭逮捕。
  1926年,以北伐军总司令部副官长身份参加北伐,曾劝蒋介石要注意搞好国共两党的合作,共同完成北伐大业。北伐军攻下武昌后,组织学兵团,接着任黄浦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宁汉分流”时,辞去职务。年,用8
个月的时间游历了欧美一些国家。回国后,担任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不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
  1929年10 月出任武汉行营主任,次年5
月就任教导二师师长,参加中原大战。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十九路军孤军战于上海,张治中向蒋介石请求增援,主动担任第五军军长,率两个师奔赴上海战场,在庙行,浏河、葛隆镇战斗中重创日军。
  1933年,担任第四路军总指挥。1937年,兼任京沪区司令长官,布防淞沪一带,以备对日作战。民国26
年“八&一三”事变前夕,率军进驻上海。淞沪大战爆发,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前线作战,由于受到陈诚等排挤,中途辞去军职,离开战场。
  年底,张治中出任湖南省主席。八路军长沙办事处建立时,张治中与徐特立处长开诚相见,关系融洽。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喉舌《新华日报》创刊时,张治中题词赞誉:“笔锋舌剑,助我鹰扬,以保疆土,以固国防。”鉴于国共磨擦发生,次年9
月,上书蒋介石,主张“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允许中共公开活动,以减少无谓磨擦,加强两党团结,必有利于抗战大业”。反共顽固派对此大加攻讦。
  “长沙大火后”,张治中调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主管军事。1940年调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后兼三民主义青年团总书记长,先后将反共的綦江战干团解散,将带有反共色彩的《扫荡报》改名《和平日报》。他曾反对发动“皖南事变”。事变后,他竭力反对取消新四军番号,遭到白崇禧等严厉指责后,上书蒋介石,指责发动事变是“未具远大眼光”,“始终为一种错误之冲动所支配”。主张为了抗日,要与共产党“以让步求得解放”。民国31
年,与周恩来商谈共产党合法地位和扩大武装问题。民国33
年,抱着“最大的热忱的希望”到西安与中共代表林伯渠进行谈判,接着又为联合政府问题进行了第三次谈判,3
次谈判都因蒋介石无诚意而毫无结果。中共《解放日报》称张治中“为国共团结与中国和平民主事业奔走风尘,不辞劳瘁”。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治中反对内战,奔波于调解国共两党的关系中。1945年8 月27
日,代表蒋介石去延安迎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并将自己的公馆腾出来让毛泽东办公。作为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张治中与中共一致努力,才使得《重庆谈判纪要》得以签字发表。谈判结束,张治中护送毛泽东回延安。
  新疆“伊宁事变”发生,张治中代表国民政府赴新疆谈判,对少数民族代表晓以民族大义,希望他们共同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其间闻知蒋介石要毁协议打内战,即上万言书,指出“内战是违反人民愿望”,如果一意孤行,“职殊未敢苟同”。1946年1
月,参加停战谈判,在签订整军方案时,周恩来称其有“很大功劳”。接着与周恩来、马歇尔组成三人军事小组,进一步解决停战问题。谈判中,张治中始终力主和平解决国内问题。毛泽东称他与周恩来“做了许多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业,一句话,就是帮助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同年,张治中出任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负责西北五省的行政军务。应周恩来之请,释放了被关押在新疆的一批共产党人,并以专车护送到延安。内战爆发,张治中认为这是“违背时代潮流”的“倒行逆施”,仍不忘和平,愿意再度赴延安谈判;劝行政院长宋子文对外“改善中苏关系”,对内“力谋恢复和平”。因此,张治中被誉为“和平使者”、“和平将军”。
  1949年4
月,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首席代表赴北平,与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谈判。最终使和谈协议草案得以通过。由于国民政府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张治中留在北平。6
月,张治中发表《对时局的声明》,宣称脱离国民党阵营,走向人民阵线。9 月,致电陶峙岳将军和包尔汉主席,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建国后,张治中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致力于西北的和平建设。历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
  1955 年,张治中随同贺龙出访苏联、波兰和朝鲜。同年国庆节,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58 年9
月,张治中随同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
  张治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真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政议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亲密诤友。
  张治中还十分热心桑梓教育。1929年,他用私人积蓄在家乡洪家疃创办黄麓学校(黄麓小学),并把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儿张素我派往学校任教。1933年,张治中征得当时安徽省教育厅的同意,在黄麓学校的基础上又捐资创办黄麓乡村简易师范。1938年,日军侵占巢县前夕,黄麓乡村简易师范被迫停办。1945年秋,抗战胜利后,张治中再次拿出巨款,积极进行复校工作。学校恢复后,定名为安徽省立黄麓师范学校(简称黄师)。
1969 年4 月6 日,张治中病逝于北京。
节(),字惕生,号国威。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安徽宿松县梅墩乡人。张节平生追求民主革命与民族解放大业,曾三次被国民党当局撤职议处,又在担任安徽省第一区行政督察公署专员时,以支持组织抗日行动与宴会上公开痛斥国民党腐败现象,而被当局谩骂为“疯子”。
  张节8 岁入私塾,12
岁时见村镇中天主教堂的洋神甫肆意鞭打当地群众,激起他一腔怒愤,当即就在教堂墙壁写上“卧榻之侧岂容他入酣睡”、“天主(诛)地灭”等词句,表达学习民族英雄岳飞的正义气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他考入安庆陆军学堂,不久即加入“岳王会”组织,并参加著名的炮马营起义。宣统三年(1911),随军投入辛亥革命的“安庆之役”战斗。民国三年(1914)入保定军官学校受训;1919年,由同学廖磊引荐进新湘军唐生智部当排长;1926年任营长随军北伐,在叶挺独立团的配合下,胜利攻克汀泗桥,继而在西方坪战役中受重伤立功,归队后升任团长。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宿松在外地的共产党员祝尔昌等人纷纷回乡转入地下斗争。张节为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私人出银2000
元,让房一处,创办风车庄第三小学,聘用的教师多数是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从而使他们充分利用合法身份开展地下工作。1928年3
月,廖磊任军长,招张节归队,要以军纪约束他的“过激”行为。一怒之下,张节跑进汉阳归元寺当了和尚,不久被自己的长兄劝回,任廖部师长。1935年入川任成都军分校战争研究室主任,民国26
年调任第一战区少将督战官,上任不久即严格执法处决了临阵脱逃、又在郑州花园口强奸少女的蒋介石嫡系师长李某,事后张节受到撤职处分。
  抗战初期,廖磊任安徽省主席,于1938年3
月聘张节任第一区专署专员(公署设于太湖县)。张节到任后,下令县、区、乡各级都建立起抗日组织,利用各种途径开展抗日,并释放“政治犯”,营救共产党员吴传福等多人出狱;举办“抗日青年训练班”,参训者达300
多人。同时,他又利用保安区司令身份,收编流散的军、警与宿、望群众抗日武装,收集枪支,支持抗日行动与维护社会治安。在他任职期间,第一区民众抗日运动迅速发展,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抗日组织亦处于半公开状态,一度形成合作抗日、全民抗战的良好局势,因而张节被人们誉称为“抗日专员”。1939年,因“同情共产党”的罪名,张节被解除所有的职务。又由于他与桂系首领白崇禧曾结拜为把兄弟,1940年2
月再次复职任十二纵队司令。次年6
月,张节主持与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主任何伟的谈判事宜,又敢于置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总部“扣留共方代表”的十万火急密令于不顾,特派亲信护送新四军代表返回驻地。同年底,第三次遭到撤职处分。1942年秋,他在宴会上痛斥国民政府的腐败投降罪行。安徽省主席李品仙骂他是“疯子”,指派手下予以围攻,险遭中统特务的暗害。从此,张节隐居故里,与国民党当局脱离一切干系。
年冬,张节应邀参加皖北区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后历任皖北行署农林处副处长、安徽省农业厅副厅长,并当选为民革中央委员、省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1957
年,错划为右派,被撤销职务。1958 年,在合肥病逝。1978 年,省政府和省政协为张节平反昭雪,并为其举行追悼会。
张义纯()字靖白。安徽合肥人。曾任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代总司令、安徽省主席。
  光绪二十一年(1895)10 月20
日,张义纯生于今肥东县长临河乡张胜吾村。他家世代务农,父亲张仁吾曾在芜湖经营酱坊,家道小康。张义纯幼年就读于本乡私塾,12岁时,被姐夫、以后成为辛亥义士的王正藩接到武昌,考入陆军小学。在该校,张义纯结识了同窗、离他家仅10
余公里的同乡张治中,后又考入保定军官预备学校,再入保定军校炮科,毕业后分到陆军第一师当见习排长。
  1917年7
月,张勋复辟,段祺瑞在马厂誓师,张义纯为讨逆军总司令部副官。段祺瑞辞去国务总理后,张义纯也随之离开陆军部候差员之职。1925年1月,段祺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遂委任张义纯为执政府军务厅第四处上校科长兼代处长,次年1
月又提升他为河北省军务督办公署少将军务处长。
  北伐开始后,1927年2
月,转入国民革命军的张义纯担任程潜江右军的少将参谋处长。陈潜所部攻克南京后,在南京举行胜利阅兵典礼,张义纯担任阅兵指挥官,其后随军继续北伐。在山东郯城,张义纯收到李宗仁邀约他的电报,便赶到芜湖见面。这是因为张义纯在10
余年的南北征战中,有点名气,获“小张飞”的雅号。李宗仁、白崇禧诚恳邀约张义纯共事。感于知遇,以后20
多年,张义纯基本上都在桂系服务。
  张义纯在芜湖就任十九军第二师中将师长。不久,参加龙潭战役,又担任新成立的十八军副军长。1929年1
月编遣会议后,十八军和刘和鼎旅合并为第五十六甲种师,张义纯为师长。“蒋桂战争”中,桂系失败,张义纯在杭州居闲5 年。
  1933年底,张义纯辗转来到桂林,初任第十五军和第七军参谋长,嗣后调任第二十五(独立)师师长。其间两广爆发的“六一”抗日运动,对张义纯影响很大。
  “七七”和“八&一三”事变以后,国民政府迫于形势,对日宣战。蒋介石初拟集中兵力保卫沪京(宁)地区,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山东、安徽、江苏地区战事。时为第四十八军副军长的张义纯率所部在上海大场一带与日军对垒了10
多天,伤亡惨重。上海弃守后,张义纯部驻皖南,年底就任四十八军军长。
  1938 年2至6
月,张义纯以民政厅长代理安徽省主席,在六安就职。这一阶段,他的主要政务是配合军事抗战,如在六安北大营办了乡政人员训练班,收容沦陷区来的青年1000
余人,组织士兵职员宣传抗日、动员参军等。
  台儿庄会战后,张义纯又参加武汉外围保卫战。回守大别山不久,其部打了一场堵截仗,迫使孤军深入的侵略者不得不回撤。1938年秋天,新四军军长叶挺访问立煌,张义纯参与接待。
  1939年10
月,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主席廖磊因脑溢血病故,张义纯代理总司令。两月后李品仙到立煌接任廖磊遗缺,张义纯任副总司令。其间张义纯部在合肥城郊大蜀山伏击日军,全歼日军警备司令三浦中佐以下官兵500
余人,缴获的战利品遂送到立煌展览,人心大快。
  1943年2 月,张义纯调至重庆任军委会中将高参,不久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1945年8
月,军校毕业,任国防部高参,参与制订并部署对解放区的进攻。1947年至1948年冬春之交,张义纯还率国防部点验组去东北,筹划保安团队改编正规军事宜。
  1948年夏威继李品仙就任安徽省主席后,张义纯任皖南行署主任。次年李宗仁代理总统任命张义纯为安徽省主席。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张义纯在溃退途中投诚。1950年定居上海。
  1956 年,张义纯参加上海市民革。在张治中的关怀下,1962 年,张义纯参加了上海市参事室的工作。1979
年,他当选为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1982 年9 月10 日,张义纯因病在上海逝世。
张蕴华(),名育英,字蕴华,曾化名张振亚、张育才、张涛,临泉县长官店人。7
岁入塾攻读,天资聪颖,爱劳动,性刚强,因右手6 指有碍握笔,断然将赘指咬掉。民国4 年(1915
年)考入阜阳县立高级小学,刻苦钻研,富有正义感,乐于和穷人家子弟交往,常在物资上援助贫苦同学。张蕴华不畏强暴,主持公道,善于辩论,在同学中威信很高,曾为首反对学校将助学金发给富人子弟而遭忌恨。张蕴华高小毕业后,尽管成绩优秀,学校当局却以不守校规煽动学潮为由,通知阜阳各中学不要录取他。次年改名张振亚考入省立第六中学,在校受进步教师王允仲的启发,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接受新思想。“五&四”运动消息传到阜阳,张蕴华参与发起组织学生联合会,进行罢课,游行示威,声援北京爱国学生运动。民国10
年,安庆发生军阀屠杀学生的“六&二”惨案,张蕴华积极参加阜阳县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声援活动。
  民国10 年秋张蕴华入武昌中华大学读书。民国11 年冬,弃学回乡。民国14
年,任沈丘镇小学校长,秋调任阜阳县高级小学校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共阜阳党小组,发展党组织。
  民国16 年6
月,北伐军开进正阳关,张蕴华以阜阳各界代表名义前往迎接。实现国共合作后,建立国民党阜阳县党部,张蕴华被选为县党部委员。
  民国17
年,参加中共皖北特委,并参与组织发动阜阳“四&九”起义。起义失败后,根据中共阜阳临时县委决定,回到长官店开辟以长官店、沈丘集、曹寨一带为中心的秘密革命活动。民国18
年,在长官店小学组织学生会,在废庙兴学运动中,首先拆除自己的三间瓦房,然后发动农会和学生会拆除寺庙和文昌宫,集中砖瓦木料建育才阁做教室。为了启发学生的革命思想,张蕴华书写校门联语:“竖起两根硬骨头,誓与土劣拼死命”与“有什么思想说什么话,做一番事业尽一番心”,提倡半耕半读,半工半读,要求学生既会拿笔,又会拿锄,规定学生要有斧头、锄头、镰刀三种工具。
  民国18
年冬,出任国民党阜阳县财政局长,推荐曹国勋任阜阳县第十区(沈丘集)保安大队长,借机发展党的武装力量;推荐李冠英任第十学区教育委员,负责党的宣传和掩护工作;并在长官店开办乡村师范班、店徒训练班,组织工会和妇女会,以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
  民国19 年春荒,领导农民协会开展均粮斗争。首先背着父亲将家中存粮30
余石均给穷人,然后动员回民将清真寺的存粮献出,又邀集乡绅动员献粮献款周济穷人。大地主柳香善家存粮200
余石拒不献粮,连请三次,仍不到场。张蕴华便组织农民,高举绿帽子上街游行,高呼:“有粮食的不拿出来,就给他戴上绿帽子!”柳香善见势不妙,遂交粮100
石,其他乡绅也献了粮。
  同年冬,张蕴华发动阜阳各界革命群众,驱逐了县长,成立阜阳县临时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并成立由中共秘密党员刘宠光为首的国民党自卫军第四挺进师,掌握地方武装力量,却引起了地方反动派的惊恐。省政府调刘佛航接任县长,阜阳八大家串通一气,先到省会与刘佛航密谋陷害张蕴华,张蕴华组织革命群众到蚌埠“挡驾”。
  民国20 年1
月,张蕴华主持清理财政帐目,勒缴阜阳“八大家”拖欠的银粮。当时八大家占地数百顷,不缴银粮,反而收买青夫(催缴银粮的人),把他们应摊的银粮加在农民身上,使原来每亩380
文增加到8 串。张蕴华先在长官店发动农民协会会员反对青夫乱加银额,限额每亩只缴800
文,关押青夫杜玉涓,并派人催交“八大家”拖欠的银粮。大地主张香有地400
亩,不缴银粮,给予扣押,限期交纳。反对青夫勒索银粮的农民运动,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县,并波及太和、蒙城、颍上、凤台等地,从而冲击了土豪劣绅的利益,鼓舞了农民革命斗志。土豪劣绅怕得要命,恨之入骨,阜阳“八大家”勾结长官店郭芳坡等劣绅密谋陷害张蕴华。3
月19 日国民党当局突然逮捕长官店乡村师范中共秘密党员江化难、成有模。张蕴华为应付这一事变,加强对赤卫队的训练,把原计划3 月23
日的暴动改在中秋节举行。但因交通员在途中被捕事泄,农历八月十六张蕴华被捕,押送安庆。
  张蕴华在狱中受尽酷刑,正气凛然,始终不渝。他在写给胞弟的信中说:“将来出笼至蜀工作,定有可望。如未遂志,为党光荣,何足叹惜!”当法官问他皖北有多少共产党员时,他奋笔疾书“皖北共产党,二十一万八;个个昂着头,快刀杀不清;工农众兄弟,一个不知名。”11
月13 日在省城安庆从容就义。
张如屏(),名保德,长丰县杨庙乡人。青少年时期,好学上进,曾到陶楼姑母家读私塾,经姑父弟弟陶淮的引导,荫发革命思想。又经陶淮介绍,于民国13
年(1924)入共产党人吴云、吴震等创办的“淮上补习班”学习,加入“淮北青年社(即共青团)”。民国15
年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同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四&
一二”政变后,张如屏以共产党嫌疑遭捕。在狱中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忍受酷刑和非人的待遇,与国民党特务展开坚决的斗争。民国18
年底,由乡人李雨村通过陈济棠力保出狱。次年3 月,在红一军三师一 八团任党代表。9
月任六、霍地区赤卫师党代表,在磨盘山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这时瓦埠暴动失败,张如屏又奉派回故乡建立合肥、寿县两中心县委秘密联络站,任联络员。不仅出色地完成联络任务,还秘密发展50
多名党员,在杨庙地区建立5 个党支部和中共杨庙区委。民国21 年5
月,张如屏调任正阳关特委书记,恢复和建立正阳关特区组织。不久,中心县委又责成张如屏负责重建武装,继续开展游击战争。他回到家乡,陆续在杨庙、小甸集、王竹滩子、大井寺等地成立游击小组。民国22
年先后率部击毙保安司令姚蔼卿,联庄会头子、叛徒董曙东,“剿共”司令毕绍山和瓦埠区长路奎汉。民国23
年春,成立红军皖北游击大队,张如屏任政委。游击大队打进吕小圩,活捉大地主吕学遵父子。7
月,攻破洪家圩,枪毙4个土豪劣绅。经一年多的奋战,使革命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国民党县党部在给其上级的电报中惊呼:“惨案迭起,党国元老屡遭杀害!”军阀刘镇华派大批军警、特务至寿县“围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张如屏率部转移到合肥、舒城一带。在春秋山白花岭遭敌重兵包围,他亲率战士拼死抵抗,激战到半夜,冲出重围,安全转移。次年元旦,皖西北中心县委改为皖西北特委,张任组织部长和皖西北游击师政委,遂率游击师攻打众兴集、卫家圩,并抓土豪、分粮食,既帮助群众度过春荒,又解决主力部队的给养。他4
次负伤,屡建战功,在皖北人民中间享有很高的威望。民国26 年8 月,张如屏赴延安抗大学习。
  民国27
年,张如屏奉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陈云指示,和曹云露一起回到安徽开展抗日工作。在团结救亡的口号下,各界爱国人士和原分散隐蔽的红军干部纷纷来投。其中有烈士弟弟赵筹、共产党员涂中庸、地方耆宿曹少修和李雨村、革命青年吕子让和董积贤等。张、曹见群众热情很高,便在杨庙张政修商店后楼召开抗日积极分子会议,宣布成立“中共安徽工委”,张如屏任组织部长兼统战部长,并负责组建抗日武装。通过开展统战工作,他很快集中了约二、三百人枪,于2
月下旬正式宣布抗日游击大队成立,张任政委。队伍拉起来后,国民政府不给番号,不供给养,还在内部刊物上宣传:“巨匪张如屏、曹云露由延安窜回,各界军警要严加提防……”经老同盟会员李雨村介绍,与流亡在寿县的凤阳县长戴九峰说妥,游击大队保护戴到凤阳县上任,戴负责游击大队的给养。3
月中旬,游击大队开往凤阳县境,5
月初乘日军精兵抽出之机,夜袭古城凤阳。不意敌人已有准备,激战中张如屏右手和左臂相继负伤,战士也伤亡多人,只好撤出。张如屏伤愈后,奉命再去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民国29
年元月,分配到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任干部科长。民国31 年调任晋绥军分区武委会副主任。民国34
年秋,由中组部派往东北,任吉黑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民国35 年2 月,张如屏调任合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次年9
月改任中共合江省委常委、秘书长兼社会部长。民国38 年4
月,奉命组织南下工作团,并任支队长、政委,到达江西后任省委委员兼袁州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1952年张如屏调中南局军政委员会任人事部第一副部长兼机关党委副书记。1953
年改任中南行政委员会民政局长。1954 年,国务院任命张如屏为武汉水电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成为该学院的创建人之一。1958
年,当选为湖北省委委员。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如屏遭迫害,身心受到极大摧残。打倒“四人帮”后,张如屏任湖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81
年增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武汉水电学院顾问。1983 年8 月病逝。
张震东(),原名张福全。六安县独山镇人。家庭贫寒,童年随母亲乞讨,后给地主放牛。民国14
年(1925),投身革命,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7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1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其作战勇敢,陆续提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民国19
年秋,红军第二十八军为打通与外界联系,决定将攻打大马店的战斗任务交给张震东营。大马店驻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1
个团,他不畏强敌,在战前动员会上说:“我是营长,你们要是看见我怕死,不敢冲,就枪毙我,谁见谁枪毙。同样,我要是看见谁装孬种,我就枪毙谁。”入夜,他拎着一把大刀,率队摸入敌阵,杀得国民党军措手不及,一举攻下大马店。战后提升为红军第二一团团长。民国22
年7 月,升任红军第八十二师副师长。民国23 年4 月,红军第二十八军与第二十五军合编为第二十五军,改任第二二五团团长。
  民国23 年10
月,张震东率部参加长征,部队行至许昌、南阳间的独树镇,为国民党军所阻。独树镇是豫中平原的大镇,国民党军纠集4 个师兵力,布下5
道防线,企图在此堵歼红军第二十五军。根据军部决定,张震东团担任开路的主攻任务。他按照军首长部署,连破4
道防线,在向最后一道防线冲剌时,他手提大刀,率队猛扑上去,杀得国民党军四处逃窜,为全军杀开了一条血路。战斗将取得胜利时,他的腿部被炮弹炸伤。民国24
年春,红军第二十五军刚到陕南建立革命根据地不久,国民党军第六十七军和3个警备旅逼来,妄图将红军第二十五军消灭在立足未稳之中。张震东根据军部指示,率部配合手枪团攻下紫荆关。接着,以“牵牛鼻子,杀回马枪”战法,消灭了警备第一旅。而后,又采取“诱敌深入”战法,在袁家沟全歼警备第二旅,狠刹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9
月,红军第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张震东调任陕北红军补充师师长,后调往延安红军大学学习。
  民国26 年冬,张震东从延安红军大学毕业后,和200
多名红军干部调往江西,在陈毅领导下,参加新四军创建工作。新四军成立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副参谋长。民国27 年5
月,他与王必成率第二团随陈毅由皖南北上丹阳抗日,但大茅山住着1
个日军大队,挡住去路。在陈毅的指挥下,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突袭手段,将日军住的土围子团团包围,“瓮中捉鳖”。拂晓,张震东率队冲入敌营,抡起大刀,连砍几个日军。激战2
小时,将1 个装备精良的日军大队全部歼灭,生擒40 余人。民国28 年4
月,调任新四军抗日纵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在丹阳皮城一带开展游击战争。一天拂晓,日军集中300
余人从镇江扑来。他立即指挥部队对日军形成三面包抄之势,予以迎击。日军因三面受击,慌了手脚。他手提大刀,带头跃出战壕,杀向敌群,全支队将士像猛虎下山,冲入敌阵。日军丢盔弃甲,仓皇退逃,仅丢下来的尸体就有20
余具。后又在前巷击退了日军报复性的进攻,在石桥击退了日军的偷袭。9
月,他率第一支队渡过长江,进入苏北,并入陶勇领导的新四军苏皖支队,任苏皖支队参谋长。
  民国29 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诱降下,国民党军顽固派(简称顽军)的反共活动日益加剧。5
月,叶飞领导的新四军挺进纵队西援半塔返回江都防区时,民国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制造磨擦,煽动李明扬、李长江等,纠集13
个团兵力,向挺进纵队驻地郭村发起进攻,企图将其围歼。张震东与陶勇根据陈毅指示,率苏皖支队驰援,与叶飞挺进纵队密切协同,多次击退顽军的进攻,激战4
昼夜,终于将李明扬、李长江部击败。仅苏皖支队就歼灭顽军3 个团兵力,生擒顽军第四纵队司令陈中柱。民国29 年7
月,苏皖支队改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第三纵队,陶勇继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东继任参谋长,奉命率所部东进抗日。刚过泰州,韩德勤即遣税警团、保安第四旅,从南北两面追杀而来,形成夹击之势。他协助陶勇,采取“先对付弱的,再打强的”战法,全歼保安第四旅2
个团、税警团1 个营,并乘胜攻克黄桥。韩德勤虽屡遭挫折,但不甘心失败。9 月,又兵分2
路向黄桥进犯。根据苏北指挥部主动还击的指示,他协助陶勇,配合第二纵队,主动攻打苏北重镇姜堰。激战中,张震东率队冲入顽军指挥部,全歼保安第九旅2000
余人,少将旅长张少华化装逃走。10
月,正当苏北有名绅士和实力派呼吁韩德勤要把枪口对准日军,再与新四军打下去“没有好果子吃”时,蒋介石又严令韩德勤不停止地向苏北新四军进攻,并督促李品仙、顾祝同在皖南、皖北积极策应。韩德勤横下一条心,调集10
万大军,兵分3
路,再次向黄桥发起进攻,企图把苏北新四军“赶到长江喝水”。保卫黄桥战斗中,陈毅把坚守黄桥的战斗任务交给第三纵队。张震东协助陶勇将防御力量部署妥当后,自率第八团担任正面防御任务。10
月4 日,韩德勤麾部向黄桥发起猛烈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张震东毫不畏惧,挥着大刀,率部和顽军展开殊死搏斗,激战7
昼夜,打退顽军多次进攻。在全纵队的奋力抵抗下,取得了保卫黄桥战斗的胜利,歼灭顽军6000 余人。
  民国29 年11 月,新四军第三纵队从海安东进如皋,进驻掘港,把抗日烽火烧到上海对岸。民国30 年6
月,第三纵队改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兼苏中第四军分区,陶勇继任旅长兼司令员,张震东继任参谋长。民国32 年4
月,日军调集第六十一师团计6000 余人,伪军第三十二、第三十四师和第二十二师2 个团计1.5
万人,兵分多路,对苏中第四军分区进行全面“清乡”。并运来500 余万根木材,在南通抗日民主根据地边缘,筑起300
余里的封锁篱笆,企图把苏中第四军分区抗日武装聚歼在“清乡”圈内,以消除肘腋之患。张震东与陶勇采取内线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的战法,指挥全区部队进行反“清乡”重要战斗42
次,拔除日伪军据点7 处,拆毁封锁篱笆百余处,歼灭日伪军2400 余人,争取伪军反正1700 余人。经过9
个月苦战。取得了反“清乡”的胜利。
  民国35 年5
月,为粉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华中野战军进行整编,张震东调任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在著名的“七战七捷”中,第一旅作为师的主力,参加了5
次战斗。7 月13 日,参加宣家堡战斗,协同第六师第三旅,全歼守敌3000 余人。7 月18
日,参加保卫如皋战斗,全歼敌军第二十六旅2300 余人。8 月3 日,参加李堡战斗,协同兄弟部队,歼国民党军2500
余人。在李堡战斗中,创造性地开展了“火线立功”运动。后来这一运动被华东军区列为政治工作三把钥匙之一,在全军广泛推广。8 月22
日,参加丁堰战斗,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交警总队大部。8 月26
日,参加如黄公路伏击战,协同第六师歼灭国民党军第九十九旅,俘少将旅长刘国光以下1490 人。
  民国35 年12
月,张震东所部奉命北上山东,参加鲁南战役。他召开“诸葛亮军事会”,发动将士献计献策,与蒋纬国亲自指挥的第一快速纵队进行血战。配合兄弟部队,全歼快速纵队3
万余人,仅其第一旅即俘敌2700 余人。民国26 年1
月,奉命参加枣庄战斗,他率部攻入国民党军指挥部,逼中将师长周毓英下令所属仍在顽抗的部队缴械,俘敌3700
余人。枣庄战斗后,第一旅改为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师,张震东继任师长。民国36 年2 月10
日,参加莱芜战役,编入东突击团。他协同兄弟部队激战3 昼夜,全歼李仙洲集团7 个师,仅其所部俘敌1300 余人。民国37 年9
月,调至苏中军区工作,至第九军分区任司令员。不久,苏中军区决定,将6
个地方团组成长江纵队,任命张震东为司令员。为配合淮海战役,他率部首先歼灭姜家堰国民党军1200
余人。后又在黄泰公路上,歼灭国民党军第二三 师,共3000 余人。民国38 年春,调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
  全国解放后,在1952 年的“三反”运动中,张震东遭诬告陷害。1954
年,调任安徽军区副司令员,他仍兢兢业业为党工作。1955
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0 年,恢复正军职待遇。1981
年,对其在“三反”运动中蒙爱不白之冤予以平反。1978 年5 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
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享受正兵团级待遇。1984 年因病在南京逝世。
张世杰(),铜陵县太平乡官上村人。少时在家乡上小学,青年时就读于安庆圣保罗高中。民国26
年(1937)毕业返乡,时值京、津、沪相继沦陷在侵华日军铁蹄之下,张世杰目睹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于旦夕,义愤填膺,与其他爱国人士共同组建了“救亡图存诗社”,以诗言志,曾挥毫写就“莫笑书生心胆怯,杀敌我有笔如枪”的诗句。翌年夏,经章啸衡介绍投笔从戎,赴泾县茂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奉命回县从事群众抗日救亡工作,担任铜(陵)南(陵)繁(昌)中心县委领导的铜陵一区区委书记。由于他熟悉县情,又善于做群众工作,使该区党组织发展很快,仅3
个月时间,敌后就村村有党员。民国28 年9
月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此间,他致力于组建抗日武装和补充新四军兵源工作,巩固和发展群众抗日组织,并使之发挥作用。张世杰爱憎分明,毫不徇私。有一次,太平乡群众将运粮资敌的陈&&扭送县委处理,陈的家属托张世杰的父亲张西园去说情,张世杰斩钉截铁地说:“老子来了也不放!”,坚持秉公处罚。在日军推行“以华治华”组建维持会期间,张世杰针锋相对,以县委的名义提出“谁要组织维持会,谁就是汉奸,必须严加制裁!”以震慑为虎作伥的地痞、流氓和劣绅,并号召群众“宁可死,不可当汉奸”,恪守民族气节,鼓舞群众斗志,遂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反对建立维持会的运动,延缓了伪政权的建立,甚至使一些以后建立起来的维持会也成为“两面政权”,一面敷衍日军,一面为我利用。这一时期,铜陵地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民国29
年春,张世杰任皖南特委巡视员,先后去南(陵)芜(湖)宣(城)县委和青阳县开展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同年,担任皖南特委秘书长兼军事部副部长。翌年元月随新四军军部北移。在“皖南事变”中,张世杰弹尽粮绝后突围时被俘。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被囚的3
个多月里,他虽受尽折磨、头发脱落、身体虚弱,仍参与狱中难友与敌人进行的绝食等斗争。后来,他机智逃离后,辗转赣、闽、浙、苏、皖,历经艰险抵无为县找到党组织,重返新四军七师根据地。同年冬任中共铜陵敌后县委书记。
  民国34 年1
月,铜陵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张世杰任县长。他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对少数怙恶不悛的汉奸则果断诛除。同时,积极发展敌后武装,重视税收工作,保障根据地经费供给,带领群众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并对农村借款利息进行控制,不准放高利贷,减轻了群众负担,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当县政府财政开支一时遇到困难,张世杰写信请其父亲设法,其父用50
担大米换回一些钱资助,缓解了困难。是年上半年,铜陵抗日根据地处于日、伪、顽三面夹击中,斗争形势相当严峻。国民党军一九二师和南陵、铜陵、青阳县常备大队向铜陵地区大举进攻,驻铜陵边界水龙山一带的新四军临江团和铜陵大队英勇还击。在战斗中,张世杰积极组织民兵送粮、运弹药、抬担架、送情报,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取得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世杰随军北上,任第三野战军第六纵队五十一团政委,辗转苏北、山东,参加了鲁南、淮海战役。在山东郓城,张世杰率领的五十一团因出色完成了阻击国民党王牌新五军的任务,受到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来信嘉奖。民国38
月20日夜,张世杰随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抵铜陵县胥坝,越夹江,扑犁桥,解放顺安,挺进皖南。翌日,铜陵全境解放。成为江南被解放的第一座县城。
年始,张世杰从事国家外事工作,历任驻捷克使馆一等秘书,驻匈牙利、阿富汗使馆参赞,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第一亚洲司副司长。1959
年任驻尼泊尔使馆大使,他灵活执行外交政策,使中尼两国关系比较融洽。1960
年冬,张世杰以驻尼大使和中尼边界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身份,不负祖国的重托,终使两国长期未能解决的边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受到两国领导人的称赞。此后,曾任北京市人委副秘书长兼外办主任、外交部总务司代司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驻索马里、西班牙使馆大使等职。张世杰于1985年离职休养,1988
年9 月15 日病逝于北京。
  张子开(),字文运,合肥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任桐城县教谕,后因咯血病请免,归故里养病。张在受名誉堂长李经方之聘,出任庐州中学堂学监,代李主持教务两年间,成绩昭著,蜚声遐迩,后因病引退。光绪三十四年,张设馆于德胜门大街本宅,授徒讲学,一时桃李盈门,为庐州各方人士所称道。地方县府官员,亦皆仰其名望,尊而敬之。而张平生素不喜入官府,有请通关节者,皆婉辞谢绝。张为合肥最有名的藏书家,善本、名贴、不下数千卷。惜在日军侵占合肥县城时,被盗遭毁,荡然无存。
  张子开的书法,名重一时,他师承沈用熙。沈为合肥著名书法家,得包世臣(今泾县人)之真传,又再传张子开。张功力甚深,尤得力于《安吴四种》。他每晨正襟危坐一小时,目半开,以手书空,练习字体,兼试腕力。晚年,身体转健,海内求书者不绝。得其一纸一扇,皆视为墨宝。他书写时,运笔神速,自成一家,于是习张体字者,颇不乏人。张亲笔所作的手迹,以其晚年入室弟子陈少谦、谭炯之收集为多。迭经离乱,现已散佚殆尽。
  张子开讲学于家塾,每逢星期六上午开讲,厢正屋五间济济一堂,座无虚席。张对唐宋八大家,特别推崇欧阳修与“三苏”;他反对作文冗长,说:“出力而不能讨好,意不新颖故也。”张所见,与桐城派方望溪“义法”之说,正是同调。张认为:“学习文章,必须吃透词、语涵意,分清段落,才能掌握一篇大意(即主题思想)”。张又说:中等资质,只要按部就班奋力不懈,亦必能有成。张开馆教学数十年,门生达一千数百人,多为一时硕彦,名重乡里。
  民国27年,日军入侵,南京、芜湖相继沦陷,合肥连遭敌机轰炸。家人拥张避难于三河镇。5月,合肥沦陷,三河人心惶惶,仓促间,张随众迁至附近的胡家湾。日军曾有小股窜扰。因三河三面环水,易攻难守,日军不得不退走。此时,张子开在胡家湾遭盗劫,正进退维谷之际,幸遇张夫人的堂弟及侄辈,乃迎张夫妇至许贵村,供养衣食颇为优渥。张因遭此颠沛,终日抑郁不乐。一日,召村中诸父老曰:“吾辈乃轩辕之族裔,不能忍受异族之凌辱,然吾老矣!又不能裹尸沙场。诗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我不能有亏大节苟安于乱世”。自此不进饮食,越三日,溘然长逝!
  张敬文(),字琴襄,合肥人。张自幼好学,酷爱书法,与合肥著名书法家张子开交谊颇深。早年张父从军在外,其兄张之仁(乐山)爱好围棋,长年在外弈棋,不问家事,家里一应大小事体,均有敬文照应。
  张年轻时得到沈用熙先生指导,学习包(包世臣)、邓(邓石如)书法。包、邓书法在晚清享有盛名,其中邓之楷、隶、篆,更是远近驰名,而包则在行、草方面大放异彩。张得沈师传授,加上自己刻苦练习,书法日有长进,以后终于走入包世臣先生楷、行、草之路,深得沈先生嘉许。
  张敬文早年参加科考,虽诗文书法均有很深造诣,但考场上却屡屡受挫。有一次,张应优贡考试未中,自思与同乡应试考中者相比较,决不在他们之下,对自己落第感到难解和不服。当时的藩台沈曾植在检阅试卷时,发现张的试卷文章既佳,而字也写得好,具有包、邓之风,感到很惊奇。因为包、邓字在当时很有名气,且又难学,沈过去也学过包、邓宇,但尚未入门。所以,他在接见及第者时,见到合肥考生李世璜(谓川),即询问是否认识张敬文。李答是熟友。沈即嘱李回去后转告张来省城见他。沈见张后,经交谈,方知张乃学习包、邓字者,大喜,乃以实话告张。谓张实是考中第5名,因合肥此次考中者有五六名之多,而首邑怀宁则一人未取,该地知府感到难堪,禀准抚台,由合肥考取名额内抽出2名同怀宁未考中者对调。张敬文恰是合肥被抽之一,因而落第。沈嘱张在藩台署内学习,同时辅导自己学习包、邓字,下次再考。张得藩台如此重视,声名大振。此间,张为沈书“重建天柱阁记”碑文,此乃张的主要作品之一。几年后,优贡试期又到,一班人皆以为张敬文必中无疑。不料政局突变,因派系关系,沈曾植下台,张因沈派色彩太浓而遭歧视,结果仅中个候补第一,直到民国前夕才补上优贡衔。
  张敬文考场坎坷,官场也同样不顺利。宣统三年(1911),张曾受任为安徽省庐江县知事。当时地方不靖,强人出没,合肥驻军夏旅长建议派军队护送张接任。张不愿为个人而兴师动众,仅带20余卫兵上任。果然,到庐江后,原知县拒不交卸。张怕引起冲突,殃及无辜,乃辞职而返。县长未当成,随去的20余卫兵的服装、伙食、饷银、旅费等皆由张解囊。为此,张变卖了不少家产。
  民国3年,张敬文接任合肥省立第二中学校长。在此任内,他聘请名师,锐意办学,先后培养出如杨武之(杨振宁之父)、杨亮功、戴允荪、胡哲夫等著名学者。民国4年,甘肃将军兼巡按使张广建邀张前往甘肃任职,张乃向皖省教育厅辞职,省厅一再挽留,直到张三次坚辞,始获批准。
  民国4年,张敬文受张广建之邀赴任甘肃省官银号(相当今省银行)总办,在财政上有很大权力。民国7年离任后任甘肃省署咨议,安徽省署高等顾问等职。此间,张曾有长函致张广建,提出该省应兴应革之事。
  民国7年,张敬文由甘肃返皖后不久,甘肃省按惯例向北洋政府进行一次特保人才案,保荐5人,张敬文名居首位。此5人如被选中,可得简任职。但张生性孤傲,不愿去北京拉关系,送人情,以致首名落选,名列后者反获选中。民国11年,张因在省立第二中学校长任内颇有建树,被推举主持合肥县立女子中学筹备工作。学校建成后,张因不能久留合肥,即担任名誉校长,由蔡亚卿主持校务。
  民国12年春,张当选为国会议员。
  民国12年10月,曹锟为当选总统,公开贿赂国会议员,张敬文毅然拒绝,并改名换姓,悄悄离京南下,和褚辅成等号召南下议员在上海发表拒绝贿选之严正声明。张到上海后,生活无着落,即以卖字为生,生活相当困窘,合肥女中负责人蔡亚卿得悉情况,曾建议由女中开支1000元作为张几年来担任名誉校长的车马费,但张以自己未曾到校视事,不可无功受禄,婉谢了蔡的好意。
  民国13年11月,段祺瑞上台执政,因张兄(之仁)过去常陪段下棋,颇有交情,于是段对张也有几分敬重。所以,曾示意张可在全国范围内任选一县当县长。但此时张对政界已经厌倦,不愿屈膝奉迎,加之时局混乱,便放弃了当县长的打算,仍在京、津、沪、石家庄等地卖字为生,所书寿匾、寿序、中堂、条幅、对联等,流传甚广。
  张敬文一生在政治仕途上,屡遭坎坷,以致最后对仕途兴致索然。但在书法上,却师承包、邓,多有创新,自成一体。加之常年在京、津、沪等地鬻字为生,其书法在这些地区颇著声名,人皆以获得张一纸墨宝为快,从其习字者也很多。如北京的龚理哲、上海的刘璧城、合肥的陈芷卿、沈竹群等。其中学有所成的有合肥陈国璋(璞琬)和杨克喧(午樵)两人。李鸿章后代李国芝和天津原卢永祥部师长之子陈某某也聘请张为专任教师,教习文学和书法。张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学书法首先要从用笔开始,即所谓“八法”是基础,有了此基础,才能谈到“体”。“体”能基本形成并相当熟练,最后才能逐渐谈到“意境”。每一阶段,均需苦练、领悟,“意境”能达到外婉而内有劲气,舒展豪放,则更非易事。
  张敬文一生处于贫困之中,但对纸墨笔砚,却从不吝啬,常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惜花重金购置。他对毛笔更是十分讲究,都是请专人来家由自己亲自监制,所以他的笔都是特制的珍品。
  民国26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合肥受敌机轰炸,居民纷纷逃难,张也随家人避难于肥西山南馆徐家。当时安徽省政府正向六安方面撤退,在兵荒马乱之际,张曾以数千言长函致当时代省长兼保安处长张义纯,陈述抗敌安民的意见。民国27年5月合肥沦陷,大汉奸王揖唐曾托人捎信给张,谓毋虑荣禄富贵,言下之意是要张替日本人做事,遭到张的严词拒绝。此时,张目睹国破家亡,乃写好遗嘱,要家人速逃,为抗日效力,自己则含恨投井自尽,时年69岁。
  民国28年冬,在重庆的几位安徽籍参政员徐炎东、许世英等人,将张敬文自尽全节事迹呈明国民党中央政府,得到明令褒奖,并给予1000元抚恤金。
张敬文平生笔不离手,留下的遗墨甚丰,但经八年抗战和十年“文革”动乱,大都散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桐城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