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叛逆

蔡骏谈90后:每个人在青春期都有叛逆
70后生人的蔡骏显然算不上是年少成名,尽管他常常被当做80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韩寒遭遇抨击,当90后的写手们被批叛逆轻狂的时候,蔡骏确实有着和他年龄更加吻合的成熟。
蔡骏近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网易读书12月2日报道 "我是一个理智与感情同样强大之人,这让我总是控制并且压抑自己的情绪,仅仅让这些体现在作品中。
每个人在青春期都有叛逆,任何时代都是如此,只是过去的时代无法容忍叛逆,而现在的时代变得开放宽容许多。"------蔡骏如是说
相较于韩寒、张悦然这一辈,以及更新锐的90后写手们,70后生人的蔡骏显然算不上是年少成名,尽管他常常被当做80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韩寒遭遇抨击,当90后的写手们被批叛逆轻狂的时候,蔡骏确实有着和他年龄更加吻合的成熟。
从小出生在上海,22岁起才在网上发表中短篇小说的蔡骏,总是自称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经历。即便他的作品曾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原创悬疑类小说畅销纪录,即便"蔡骏心理悬疑小说"已申请注册商标保护,他似乎还是比几乎同时成名的韩寒们,低调许多。
在这00年代的尾巴上,当90后越来越多地站在言论的风口浪尖,遭遇质疑和抨击,更被一部分人指为"叛逆"直斥其缺少责任感的时候,蔡骏更像一个见证者,陪着他们一路走来,旁观着这些纷扰,却几乎不见他置身其中。叛逆这个形容词,似乎很难和他关联在一起。或许对于他来说,阅读和表达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从"网络写手"到"三栖笔杆子":这不是对传统文学的叛逆
蔡骏的成名是从网络开始的。在21世纪的头一年,他知道了榕树下,尝试在上面投稿,写了很多偏纯文学的文字,而这,也为他带来了最初的属于他的文学奖项"人民文学·贝塔斯曼杯文学新秀奖"。就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他开始了自己的写手生涯。
2001年,他的长篇惊悚小说《病毒》横空出世,也许当时并没有太多人想到蔡骏会从此翱翔于"心理悬疑小说"的广阔天地,一发而不可收拾。但谈及当时的创作,他却没有觉得当时的写作有多大的困难。
"只是觉得有一个好的故事创意,并且有强烈的创作欲望,便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而且也没有想到一定要有多少人来看,更想不到自己从此会一直写这类作品。那时候国内几乎还没人写悬疑小说,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悬疑小说,中文网络上的长篇悬疑惊悚小说,《病毒》应该算是第一篇。"
他自己常说自己是"灵感的宠儿",依靠上帝赐予的灵感吃饭,常常担心脑子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灵感撑破。这话听起来有一点点戏谑,却难掩其中几分狂妄和对写作的自信。对他来说,因为离不开母语的土壤,遂认定汉语是地球上最美的语言。誓言以汉语写出世界上最好的小说是他的目标和方向。
但此后,令不少人感到奇怪的是,从网络平台起飞的他,却从第二部小说《诅咒》开始,不再在网络首发了。而他似乎也走上了多栖化发展的道路:四部小说被搬上荧幕,他自己更在2007年1月,发行了首张个人音乐专辑《蝴蝶美人》,其中收入了数首他自己作词的歌曲,并由其本人演唱录制,随着《蝴蝶公墓》一书附赠。许多读者不禁想问,为什么他会走回直接出版的道路,又是什么让他开始走向多栖化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一方面他会从网络写作转向对传统写作方式的回归,另一方面却又似乎以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来标识他不同于传统作家的发展方向?这样的选择是他的一时玩票还是以此作为对传统文人发展路径的反叛?
这些疑问在蔡骏那却变得那么的轻描淡写,其实他想的很简单的。就像看待网络平台和传统出版,"其实,在过去本质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还是传统的内容,只是首次发表的载体不同而已,如果网络发表以后还能出版,那么就更没有不同了。但是现在的网络文学与当年已有本质上的区别,如今能够在网络上流行并且大量收费阅读的,集中在穿越、奇幻、军事、探险等类型领域,通常都是动辄几百万字的篇幅,如此才能吸引网友不断地追看并付费。但这样的作品在传统出版市场上很难作为,所以现在的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是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也面对着完全不同的市场。"他的选择,只是根据自己的文字和现有的出版形式做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合情合理的选择而已,他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无所谓背离最初的网络写作。
而外界说的三栖笔杆子,也不过是他在现有的市场氛围下更多的一次尝试而已。文人多元化也未必就是对传统文学的反叛。影视剧本甚者是音乐与传统的文学创作之间也绝非对立的关系。就像他觉得,像宁财神等人,"在影视作品中,他们的才华真正得到了发挥","其实,有许多传统的老作家,他们也同样追求得到写影视剧本赚钱的机会。"
对于他被搬上荧幕的作品,他也不会去干预干预导演和制片人。毕竟术业有专攻,在他看来,要想影视作品忠实于原著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我主要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就可以了。或许说到底,走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写作之路,才是最重要的事。
(本文来源:网易读书
作者:应柏璐)
没有相关新闻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读书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读书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零距离会员登录
记住登录状态
还没有零距离账号?
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看懂的家长孩子有救了
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作者:佚名
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了。一篇描写少年让我深受感动,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会害了孩子。
  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了。一篇描写少年让我深受感动,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少年》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虽还是稚气满脸,但壮硕的身体已俨然是个大人。母亲只及他肩头的高度,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叛逆,已经成为他和父母沟通的方式。终于有一天,父亲和少年倾心交谈,询问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少年说:我已经长大,不再是你们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寻找自我&&
  父亲叹了口气:你打算怎么寻找呢?
  &一个行囊,一个指南针。我需要离开你们的遮蔽,去寻找自己的坐标&&&
  &那你去吧,孩子。我和妈妈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父亲给了少年500元钱。少年从此离家。开始了他寻找青春和自我的旅程。
  少年去了离家很远的一个城市。在那里再也没有老师和父母烦心的唠叨。当然,也没有了父母片刻不离的嘘寒问暖。
  在那个光怪陆离的都市,500元钱像一杯水倒进沙漠里一样,很快就渗透没了。看着日渐干瘪的钱包,少年想到了放弃,但一想到回家可能会受到的嘲笑,只好把泪水吞进了肚里。
  城市很华丽,但少年很难找到她的入口。他的成长与这个城市的喧闹无关。为了生存,这个在家连自己衣服都很少洗的少年,开始去一些小店打工。劳累一天,只为能拥有一顿热饭和一个可以遮蔽风雨的住所&&这些他曾经唾手可得而又没有丝毫珍惜过的东西,在那个离家遥远的城市,伴随了少年叛逆的成长。
责任编辑:
热点新闻点击排行榜
亲子网热线:5
090亲子体验团:
亲子网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