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天宫一号的意义成功发射,我国何时能登上月...

今晚9:16~9:31看天宫一号昂首飞天
日 02:34来源:
昨天下午,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了任务的基本情况,表示昨天下午运载火箭已开始加注推进剂,将于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择机发射。
快报记者参加了此次发布会,得以目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位女发言人的风采。而武平的女性身份,也让参会记者不由得联想到“神十将有女航天员”的传言。在会上,武平微笑着证实了这一说法,并表示,经过选拔的两位女航天员目前正在进行训练,有望参与明年“神十将的执飞任务。
□快报特派记者 孙兰兰 金凤
神八入轨后两天内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据武平介绍,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已于昨天下午加注推进剂,将于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择机发射。
按照计划,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经两次变轨进入高度约为350公里的近圆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神舟八号飞船。
神八发射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1天内返回地面。
圆满完成“太空之吻”以后,天宫一号将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具有技术经济方面优势
武平介绍,与美、俄早期交会对接试验相比,天宫一号在技术、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首先,天宫一号可支持多次交会对接,减少发射次数;其次,它是按我国后续的空间实验室要求设计,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同时,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同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交会对接任务面临四大难点
与载人航天工程前期任务相比,此次交会对接任务有哪些难点?武平分析了四个方面:一是技术要求高。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指标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载人飞行器在轨寿命要求大幅提高,天宫的寿命是两年,这也是截至目前,我国低轨道飞行器中寿命最长的。
二是新技术采用多。突破了运载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导技术,组合体控制和管理技术等。
三是验证难度大。尽管做了大量地面仿真和验证试验,但由于受地面环境和试验条件限制,部分新研设备在空间环境下的功能性能指标无法得到全面真实的验证,尚需通过飞行试验考核。记者了解到,与地面环境相比,空间环境更为恶劣复杂,温差之大就达到两三百摄氏度;此外还有电磁辐射等种种威胁。
四是组织实施更为复杂。以往,只是发射一个飞行器,此次是要完成交会对接,整个任务持续时间长,发射次数多,整体性、时效性和关联性强,交会对接过程关键事件多、决策点多,对任务组织指挥、各系统协同工作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已制订200多种故障预案
8月份,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而近期,国际上也频频出现航天发射失败的事件。这让大家心里还是不禁地为天宫一号捏了把汗。
对此,武平介绍,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科技活动。据统计,1990年以来,世界航天发射1600多次的成功率约为93.7%,其中,中国航天近130次发射成功率约为94.4%。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更是公认的技术难关。武平透露,针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已分别制订了200多种故障预案,并且加强了故障处置演练。
女航天员正在进行交会对接训练
载人上天,这在中国,已多次实现。既然天宫一号今后是让航天员在里面工作生活的地方,为何11月发射的神八却不载人呢?
武平介绍说,神舟八号飞船是在前期神舟飞船基础上改进研制的载人飞船,但由于飞船和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均进行了较大技术改进,出于安全考虑,这次不载人飞行。
神舟九号会不会载人,要等到神八之后对任务全面评估才能决定。神舟十号目前计划是载人飞行。目前计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完成了初步选拔,航天员正在按计划开展任务训练,训练的重点就是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可以向大家透露的是,”武平微笑着告诉大家,“我国首次选拔的两位女航天员也正在进行交会对接任务训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中国女航天员太空飞行的英姿。
已有防空间碎片措施
9月24日美国报废卫星残片撞向地球的消息,让全世界的人都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太空的威胁。对此,昨天的发布会,武平也表示,为了天宫一号的运行安全,已经加强了空间碎片的监测和预警,并且也采取了防护和规避措施。天宫一号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到指定海域,不会变成太空垃圾。
中德将在神八上联合开展科学实验
在谈到航天工程的国际合作,武平表示,此次天宫一号上,将搭载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旗。在今年11月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还将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15平方米的太空“”
昨天的发布会上,武平介绍了天宫一号的内部结构: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其中,实验舱的前端安装被动式对接机构,可与飞船实现对接,可使用空间约15平方米,能满足3名航天员在里面工作和生活。资源舱则是为天宫一号提供动力,进行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记者了解到,通过对接装置,航天员从飞船下来,走进天宫一号,就像走进了一个设施齐全的“胶囊”比比起以前飞船上只有几个平方米大小的空间,这里已经算是开阔多了。
舱内有两个专用睡眠区,可以独立调节光线,还有专门的锻炼和娱乐设施,航天员们还可以通过双向可视通话和地面联系。
火箭170余项改进给力天宫一号
与发射神舟载人飞船所使用的长征二号F火箭不同,承担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的火箭有一个新名字:长征二号FT1火箭。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为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长征二号FT1火箭在整流罩、助推器结构、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了170多项技术改进。
“长征二号FT1火箭的整流罩头部呈圆弧状、流线形,可以进一步降低阻力,减小载荷,看起来也更漂亮。”荆木春说,“另外,它的直径也比以往要大,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火箭整流罩。
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二号FT1火箭助推器的形状也由原来的椭球形改成了锥形。荆木春解释说:“这样可以加入更多推进剂,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因为天宫一号不载人,火箭还取消了顶部原来那个尖尖的逃逸系统;像飞机一样,火箭专门装了一个无线导航,提高了入轨精度;首次使用了红外摄像……一大批新技术在这枚火箭上应用。”荆木春说。
2020年建成
60吨级载人空间站
只有8吨多的天宫一号,只能说是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离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武平介绍,到了2020年前后,中国将研制发射自己的空间站。这是由核心舱,以及两个实验舱组成的60吨级载人空间站。到时候,中国将突破和掌握载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技术、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登月尚无时间表
天宫一号发射在即,中国的登月梦想何时能实现?武平介绍,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努力,中国人一定会实现登上月球的梦想。她透露,目前已经组织专家开展了载人登月的有关概念研究和综合论证工作,但尚未列入政府的计划,因此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昨“喝下”特种燃料
昨日下午,运载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正式启动燃料加注,这也是发射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标志着天宫一号的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的状态。
13时起,相继实施燃烧剂和氧化剂加注,至18时,450余吨推进剂全部加注完毕。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第二代火箭燃料,燃烧剂是偏二甲肼,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它的特点是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但有剧毒。 专家介绍,四氧化二氮是一种强酸液体,人体哪个部位沾上它就会立即溃烂,当它遇到空气会变成红棕色气体,吸上一口就可能会晕倒,对人体呼吸器官和肺部等内脏器官都有很强的危害性;偏二甲肼的毒性也和它差不多。
因此,燃料加注员也成了整个发射基地最危险的工作岗位,被称为“和魔鬼打交道的人”。除了要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之外,每次加注前,他们还要服用维生素B6进行预防。
不过,记者了解到,我国正在研制的新型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氧,从环保角度来讲更好,同时也没什么毒性。新型火箭的推动力也比现在的长征二号要强劲许多,将为今后建真正的空间站打下基础。
天宫发射精确到分 神八精确到秒
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郑永煌介绍,天宫一号的发射窗口宽度是15分钟,而神舟八号发射要求零窗口准时发射,一点儿也不能推迟。之前大家也会注意到,我们发射基本上会准确到分,而天宫一号发射后,神舟八号的发射则要准确到秒,这样才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的发射要求。
有什么措施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比如说天气因素?有没有一些应急的措施?
郑永煌表示,目前采取3种对策。第一,就是在发射之前对各大系统进行充分的准备,比如加强测试和考核,加强薄弱环节的梳理,使得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进入发射程序以后不出现或者说不出现大的问题。
第二,对发射当天的天气进行准确预报,不能因为发射当天天气的影响,使得程序出现推迟。
第三,制订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射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我们能够准确、快速进行定位、处理预确保不影响整个发射的持续时间。
判断发射是否成功,要到第二天
天宫一号今晚升空,如何判断此次发射是否成功呢?昨天,快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专家表示,判断火箭发射和“天宫一号今发射成功的时间节点将分别出现在发射后10分钟和七八个小时左右。
升空585秒后
北京接手控制天宫一号
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总编庞之浩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说,天宫一号发射后,需要经过火箭助推器分离,一号二级火箭分离,第二级火箭将天宫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后器箭分离,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80多秒,如果这580多秒里一切正常,那么火箭的发射就算成功。
庞之浩指出,由于天宫一号重达8吨多,此次火箭的运载能力也比以往更强。
火箭在将天宫一号推入轨道,并与“天宫一分手后,就算成功完成任务了。而天宫一号自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火箭工作的时间要比天宫一号短得多,我们国家目前的火箭推进技术已经成熟了,所以火箭发射成功应该不成问题,但判断‘天宫’发射是否成功要到第二天凌晨。” 曾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副总师、导航研究室主任的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闻新认为,相比较目前火箭发射的准备,天宫一号基本已经整装待发,不用再进行任何调试了。
记者了解到,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585秒之后,将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接手天宫一号的控制任务。
转到北美上空
开始吸收太阳能发电
闻新介绍,天宫一号从整流罩中破茧而出要依靠炸药。“卫星和火箭相接触的地方都放有火工品,其实就是炸药,它被拴在螺母的根上,运行到预定时间会炸开整流罩。而之前在整流罩里的天宫一号是不带电工作的。
天宫一号履行使命从“消旋”开始。闻新说,“天宫一号是在火箭旋转式上升的推进中进入轨道的,所以刚与火箭分离后,需要启动内部蓄电池先进行‘消旋’,又由于是在夜间发射,所以它在启动飞行程序的最初几个小时要用自带电维持运转,等到几小时后,转到北美洲上空的光照区,才能依靠太阳能帆板吸收热能进行发电,这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直到下一个阴影区,再启动蓄电池进行工作。
“当天宫一号围绕地球一圈,经过各地面监测点,并且一切数据正常,那么就可以判断它发射成功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延续七八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负责这次飞行任务的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网,由两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和测控中心组成,共同完成测量、控制与通信支持。
火箭发射将首次实现自动点火
“神六和神七的时候都是手动点火,但交会对接要求精度在一两秒之内,人工控制难度很大,所以需要一个自动点火设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站长郭忠来说,“现在通过卫星和光缆授时,实现了数字化自动点火,首先传送到通信机房,再送到发射控制台,最终传送到火箭,精确授时的误差是毫秒级的。
“发射塔架上重新刷了漆。”郭忠来说,用了24吨油漆,先后刷了六七遍,可以防锈、防风沙、防腐蚀。除此之外,发射塔架上的整流罩还新增了空调。“不怕风吹日晒,不怕淋雨。”郭忠来说,
[责任编辑:robo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页&&1&&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楼&&
回复:5 &查看:2735 &
中国空间实验室“处女航”:“天宫一号”发射直播
倾缸大雨,缓解北方旱情
财产: 15656 爱卡币
来自: 北京市|北京市
中国空间实验室“处女航”:“天宫一号”发射直播
[每日热点]:
倾缸大雨,缓解北方旱情
财产: 15656 爱卡币
来自: 北京市|北京市
& & 中国空间实验室“处女航”:“天宫一号”发射直播
& & 今天21 时16分至21 时31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择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我国空间实验室的“处女航”。中国人朝实现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能力迈出意义非凡的一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设计在轨寿命是2年,“天宫一号”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 & 天宫一号发射全程 3D 模拟动画
(点击直播区右下角“停止刷新”按钮转换为手动刷新,可顺利观看视频)
&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为全新研制,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8506千克,设计在轨寿命2年。实验舱由密封舱和非密封后锥段组成,密封舱有效活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
&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推进剂加注人员正列队经过天宫一号发射塔,开始准备推进剂加注
[主持人]星期八:[ 13:20] 今天(29日)晚上21时16分至21时31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我国空间实验室的“处女航”。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全天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天气晴朗,微风,利于“天宫一号”升空准备工作的进行和发射。
[主持人]星期八:[ 13:21]“天宫”里可看电影做体育锻炼
按照驻留航天员的设想要求,“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完成后,航天员可以从飞船进入“天宫”进行工作和实验。
“航天员在舱内的生活并不单调乏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称,“天宫”里为航天员配备了体育锻炼设施和娱乐设施,笔记本电脑里事先存储好航天员感兴趣的影音节目。
[主持人]星期八:[ 13:26] 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消防应急人员在发射平台值班
[主持人]星期八:[ 13:29]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加注分队工作人员在加注库房进行燃烧剂和氧化剂加注
[主持人]星期八:[ 13:45] 快讯:13时16分,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进入8小时倒计时发射程序,调度点名,收集8小时准备情况,进入临射前准备。
[主持人]星期八:[ 13:56] 中国人将首登火星美国外汇电视网甚至以《中国将发射太空实验室,火星还遥远吗?》报道称,中国人将是第一个登上火星的人类。报道认为,中国正在凭借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觉醒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中国的黄金时代,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理想时刻:西方可以将自己的技术与中国无限的资源和决心结合,在探索太空领域达到此前无法企及的高度。
[主持人]星期八:[ 14:21] 晚上的时候,会向东发射,从酒泉往东的地方,包括内蒙、山西、河北、山东。当然要稍微看一下,离太远的还不行,这些地区的观测者才能真正看到,它开始绕地球转了以后,我们国家任何地方的人都有可能看到它。
[主持人]星期八:[ 14:28]中国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对这个问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焦维新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造船是为了建立空间站,建站是为了科学实验,这就是我国自主建立空间站的原因。”飞船在太空飞行一般是在一周左右,它所能进行的科学实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时间上都是有限的。只有空间站可以长时间的在太空中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还有进行太空产品的开发研制。”
[主持人]星期八:[ 15:00] 载人航天各系统功能检查,地面设备开机自检。
[主持人]星期八:[ 15:04] 天宫一号内部,地板的颜色呈深赭石色,有“地”的稳重感,舱顶运用了灰白色,避免了纯白色对视线的刺激,有“天”的轻盈感,“天”、“地”之间的过渡色介于两者之间,柔和的色调,满足了美学的要求,让航天员更有“家”的感觉。 航天员生活的实验舱,同时也是飞行器运行的核心舱、控制舱,里面有很多电子设备。“我们采取‘藏’的策略。”白明生说,内部装修的时候,航天员用不着的东西都装修在里面,看不着也摸不着。
[主持人]星期八:[ 15:07]“天宫一号”四大关键事件
这是天宫一号飞行的起点,发射后天宫与火箭正常分离,进入轨道。为适应发射天宫一号的要求,发射场进行了100多项技术状态更改,以保证天宫一号顺利发射,进入轨道。
天宫一号发射后两分钟左右,太阳能帆板展开工作启动。此刻,飞行器的帆板将会展开。作为飞行器能源的来源,帆板能否正常展开进行发电,是进行后续任务的关键。
在轨测试要持续约一周时间,测试后,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如果天宫一号的在轨状态没有问题,神八就可以进行推进剂加注并择机发射,以完成后续任务。
在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要为迎接“访客”做好准备:为保证交会对接顺利进行,天宫一号要降低轨道、调整相位,以达到合适的高度、合适的位置。同时,由于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朝向后面,在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还要调头过来进行“华丽转身”,等待飞船“追”过来完成交会对接。
[主持人]星期八:[ 15:15] 据介绍,影响“天宫一号”安全运行的空间天气要素主要有:高能带电粒子、沉降粒子、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空间碎片,它们造成的有害效应包括:单粒子事件、表面和深层充电效应、总剂量效应、轨道衰变、姿态改变、定轨误差、通讯中断和碎片撞击。因此在飞船的发射和运行期间应当对这些空间天气要素进行连续的监测和预报,对可能发生的严重空间天气扰动事件做出警报,保障飞船的顺利发射和安全的在轨运行。
[主持人]星期八:[ 15:43] 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结伴随天宫游太空
天宫一号将给太空带来怎样的中国色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白明生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天宫一号将搭载一枚中国结飞上太空,把浓郁的中国风情带入浩渺太空。“我们要把传统的中国文化融入到天宫一号里面。”白明生说,中国结将挂在实验舱中,全世界都可以通过摄像机镜头看到这一美妙图景。“在考虑搭载物品时,设计团队有很多想法,但中国结这一设想得到了认同。”白明生说,“我们认为,中国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它所代表的平安、团圆、祥和的寓意,也恰好代表了研制团队对天宫一号和整个载人航天工程的美好祝愿。”
[主持人]星期八:[ 16:10] 酒泉路边的厕所
[ 本帖最后由 zhang8116 于
17:43 编辑 ]
[每日热点]:
倾缸大雨,缓解北方旱情
财产: 15656 爱卡币
来自: 北京市|北京市
[主持人]星期八:[ 16:28] 这就是“国家队”?
[主持人]星期八:[ 16:35]背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飞天大事记
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7艘“神舟”飞船,先后成功实施4次无人飞行试验和3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6位中国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
日至21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进行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验证飞船返回控制等主要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日至16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进行第二次无人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考核,进一步检验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日至4月1日、日至日,中国先后成功发射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进行第三、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火箭逃逸、飞船应急救生等功能均为真实状态,飞行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状态一致。
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日至17日,中国成功进行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76圈,历时4天19小时33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日至28日,中国成功进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翟志刚与刘伯明、景海鹏在太空飞行46圈,历时68小时,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主持人]星期八:[ 16:43] 远看发射塔
[主持人]星期八:[ 16:52]
这张图可以简单说明天宫任务
[主持人]星期八:[ 17:21] 新华网天宫一号快讯:在太平洋指定测量海域的远望号测量船队已做好测控天宫一号准备。
[主持人]星期八:[ 17:23] 备受关注的“天宫一号”今晚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甘肃省电力公司保电工作进入了临战状态,保电责任层层落实到人,重要变电站、重要线路实行24小时职守、巡视,确保“天宫一号”发射用电万无一失。
[主持人]星期八:[ 17:23] 为加强应急管理,甘肃省电力公司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奔赴保电一线专门进行检查消缺,做好应急抢修、备品备件、车辆的准备工作,并与嘉峪关、酒泉两市公安机关合作,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同时,对重要变电站实行24小时值守,重要线路24小时不间断巡视,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严肃保电纪律,所有保电人员按照专业分工在岗值班,手机保持24小时通畅,在保电期间嘉酒电网实行全接线、全保护运行方式,停止有关设备的启动、调试和新增负荷的接入工作。
[主持人]星期八:[ 17:32] 发射塔架两边已经彩旗飘扬,天气良好^
[主持人]星期八:[ 17:38] 9月29日下午,已经有媒体记者在离发射塔架1500米的地方架起了摄像机
[主持人]星期八:[ 17:44] 实拍天宫一号发射前北京飞控中心倒计时准备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主持人]星期八:[ 18:09] 天宫一号舱内画面曝光 挂有和中国结
[主持人]星期八:[ 18:25] 新华网天宫一号快讯:国内外各测控站已做好测控天宫一号准备。
[主持人]星期八:[ 18:54] 火箭进行状态检查,清理舱内人员和物品。火箭测试发射指挥员离开测发大厅,与火箭测试发射各系统人员一起,乘车前往发射塔架。
[主持人]星期八:[ 19:03] 航天科技集团长二F运载火箭原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现在进入了负三小时准备,现在状态非常好。目前,测控区的大屏幕显示区已经开始显示出发射场现场的情况了
[主持人]星期八:[ 19:12] 火箭系统现在还有约60多人在上面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比较多集中在火箭的上半部位,包括整流罩、仪器舱,以及各个舱口的工作人员都在。
[主持人]星期八:[ 19:13]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刘阳 魏艳)发射前的负2小时,塔架上面第四组回转平台首先打开,第四组回转平台上并没有工作人员,主要是提供一个就好象家里的屋顶子,提供一个密封的空间可以防风、防雨、防尘。最后在发射前负50分钟左右,回转平台第一、二三组将陆续打开,在发射前负30分钟,整个塔架全部完成打开,火箭正式亮相。
[主持人]星期八:[ 19:17] 发射塔架的照明灯已经开启
[主持人]星期八:[ 19:18] 发射塔架总高105.5米,是一个钢结构的固定塔,上面还有吊车和各种工作平台,所有设施加在一起,总重是2300吨。有点像盖房子的时候搭的脚手架,它不和火箭直接相接触。基地工作人员喜欢管它叫脐带勤务塔。脐带的功能是婴儿在母体当中吸收营养的通道,在发射前,火箭要通过管路进行加电、加注所有工作都在塔架里面完成的。第二个是勤务功能,现在塔架是全封闭的状态,实际上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秘密工作空间,在这里面右侧一共有13层活动平台,站在不同的平台上,工作人员就可以接触到火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他们带队乘电梯到达塔架第9层,从上往下逐层检查。他们将在2小时准备指令下达前,结束检查返回测发大厅。
[主持人]星期八:[ 19:18] 全箭舱门陆续关闭,各岗位的一岗和二岗将签字确认火箭封舱,然后测试发射协调组签字确认火箭封舱。
[ 本帖最后由 zhang8116 于
17:42 编辑 ]
[每日热点]:
倾缸大雨,缓解北方旱情
财产: 15656 爱卡币
来自: 北京市|北京市
[主持人]星期八:[ 19:29] 太阳下山啦,灯亮了!
[主持人]星期八:[ 19:38]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介绍,由于优化了测试发射流程,整流罩两次扣罩变为一次罩,减少了5次室外转运和7次吊装,天宫一号测发流程比神舟七号缩短了21.5天。
[主持人]星期八:[ 19:38] 据了解,目前,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已建成我国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三个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支持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计划生成能力和清晰图像传输能力的化飞控中心。
[主持人]星期八:[ 19:51] 遥望发射塔,黑乎乎的.
[主持人]星期八:[ 20:04] 记者已经赶到距离发射塔架仅1500米的位置,周围已经聚集了几百名参观者。
[主持人]星期八:[ 20:05] 天彻底黑了,塔架还没有什么动静。
[主持人]星期八:[ 20:13] 发射塔架的第四组回转平台已经打开。
[主持人]星期八:[ 20:21] 据央视最新消息,距离天宫一号发射还有整整一个小时,部分工作人员正从发射塔架下撤离。发射场现场喇叭传出口令,倒计时一小时,发射区完成工作人员撤离。
[主持人]星期八:[ 20:31] 在飞控中心的嘉宾席里,见到最多的场面就是握手和敬礼。这些为航天付出数十年努力的航天人,承托着的是一个民族的梦想。飞控中心一家媒体的网路设备出现异常,航天城技术人员即时为其抢修,现在已在航天城工程师的协助下调试完毕。
[主持人]星期八:[ 20:36] 据央视最新报道,北京飞控中心陈宏敏主任介绍,此次天宫一号任务参试人员的平均年龄仅约33岁。另据消息,有重要领导和首长进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指挥大厅。
[主持人]星期八:[ 20:43] 直播现场,简易的直播桌,没法和央视比啊
[主持人]星期八:[ 20:44] 天宫一号发射塔架正在缓缓打开,运载火箭已露出。
[主持人]星期八:[ 20:47] 还是发一张大屏幕的照片吧,不过得遵守规定,没拍显示出来的数据,只拍了发射塔架。不是我摄影技术不行,下面带上座位上的人,是构图上的不得已,我也就不裁了,以免浪费时间。呵呵
[主持人]星期八:[ 20:47] 二级火箭开架,30分钟倒计时
[主持人]星期八:[ 20:50] 飞控中心可以清晰地听到各个指挥节点的报告声。飞控中心报出指挥点代号,相应指挥点以“待命”回复。
[主持人]星期八:[ 20:53] 发射塔架正在逐个打开!
[主持人]星期八:[ 20:54]
[主持人]星期八:[ 20:57] 完全打开!
[主持人]星期八:[ 21:00] 工作人员陆续从塔架撤出。
[主持人]星期八:[ 21:07] 直播摄像机有点晃
[ 本帖最后由 zhang8116 于
17:39 编辑 ]
[每日热点]:
倾缸大雨,缓解北方旱情
财产: 15656 爱卡币
来自: 北京市|北京市
[主持人]星期八:[ 21:08] 快讯:天宫一号点火时设定为21时16分0秒,目前工作人员已撤离发射塔架。
[主持人]星期八:[ 21:10] 0号指挥员宣布点火时为21:16。
[主持人]星期八:[ 21:13] 五分钟准备
[主持人]星期八:[ 21:19] 今晚21时16分0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首次自动点火;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2年,将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交会对接,进行大量空间实验。
[主持人]星期八:[ 21:20] 快讯:火箭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
[主持人]星期八:[ 21:21] 四个助推器已经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
[主持人]星期八:[ 21:22] 天宫一号运载火箭已经飞过了平流层和中间层,飞出大气层。
[主持人]星期八:[ 21:24]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主持人]星期八:[ 21:25] 因为时间较紧 稍后会给大家补充一些发射时 的图片
[主持人]星期八:[ 21:27] 发射! 瞬间
[主持人]星期八:[ 21:36] 目前展开了太阳能电池帆板。天宫一号进入轨道状态正常。
[主持人]星期八:[ 21:36]
[主持人]星期八:[ 21:38] 这是一些发射过程的图,黑乎乎只能看到一团火焰……
[主持人]星期八:[ 21:38]
[主持人]星期八:[ 21:39]
[主持人]星期八:[ 21:40]
[主持人]星期八:[ 21:40] 快讯: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刚刚宣布天宫一号已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
[主持人]星期八:[ 21:42] 祖国万岁!
[主持人]星期八:[ 22:02] 今后两年内,我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对接。
[主持人]星期八:[ 22:03] 各位网友,直播暂时到此,如果有新消息会随时补充,欢迎各位关注!
[ 本帖最后由 zhang8116 于
17:40 编辑 ]
[每日热点]:
财产: 144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直播发射??
760) {this.resized= this.width=760;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onmouseover="if(this.width>760) {this.resized= this.width=760;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cn/attachments/a/day_c2b0ec11aGFEpwZyAgqP.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人生就像看,我们不晓得下一秒将会播放什么???
[每日热点]:
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
1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_down').value)页楼
相关论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一号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