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直播 看天宫一号发射直播播 天宫一...

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天宫一号发射直播配美国爱国歌曲
中国昨天成功发射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大陆网友观看直播画面时却发现,中央电视台使用的背景音乐竟然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爱国歌曲「美哉美国」(America the Beautiful)。
英国「卫报」报导,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央电视台CCTV携手转播,搭配振奋人心的管弦乐「美哉美国」。卫报评论是:发射无瑕疵,但选的配乐很奇怪。
化名「岛民」的网友说:「CCTV这帮白痴,在放天宫一号对接的宣传片,背景音乐用的是美国爱国歌曲。」
另有网友写道:「天宫一号发射直播用『America the Beautiful』配乐,中国人真的是幽默大师!」
他还写:「我们在白宫演奏『我的祖国』,在天宫演奏『America the Beautiful』,谁说中国人不够幽默!真感谢美国不帮我们!!!(Thank you American for not helping us!!!)」
他提到「我的祖国」的事情,指的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在白宫出席奥巴马国宴的时候,受邀表演的钢琴家郎朗演奏这曲「我的祖国」。
这首歌被视为反美歌曲,在美国演奏也被视为打了白宫一巴掌,不过这次天宫一号搭配美哉美国,也可算是还了债了。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11-11 08:0011-11 08:0111-11 08:0211-11 08:0311-11 08:1211-11 08:1211-11 08:1611-11 08:2011-11 08:2611-11 08:29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5 开心网新华社快讯
(一)航天员系统
1.科研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2.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
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姜国华
(二)空间应用系统
1.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
2.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副主任高铭
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副主任赵光恒
(三)载人飞船系统
1.飞船:神舟九号飞船
2.科研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3.载人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
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四)运载火箭系统
1.火箭: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
2.科研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3.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
(五)发射场系统
1.单位: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发射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3.发射场系统总指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
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陆晋荣
(六)测控通信系统
1.相关单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测控站(渭南、喀什、厦门、青岛测控站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测控站、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三号、五号、六号测量船和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
2.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任席政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钱卫平
(七)着陆场系统
1.主着陆场:内蒙古中部地区主着陆场
2.相关单位:某着陆场站、搜救部队、地面搜救分队、搜救直升机分队
3.着陆场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张海东
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吴斌
(八)空间实验室系统
1.科研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2.空间实验室系统总指挥:王翔 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
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参加飞船研制的各单位发出了“为中国飞船征集名称”的通知。最后决定我国飞船命名为“神舟”。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空间交会连接项目。
1995年10月
我国进行首批预备航天员选拔。
1996年11月
我国第二批宇航员共2人前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训练。
1997年12月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人员聚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2000年11月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题为《中国的航天》的白皮书,对中国载人航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做了简要介绍。
“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胡锦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列入了2003年度工作要点。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4年12月
中央专委正式批复载人航天第二步第一阶段立项,飞船系统启动了神舟七号飞船的方案设计和攻关工作。
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中与载人航天被列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神舟七号飞船整船生产完成。
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破土动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通过空间站建设立项报告。将在2020年前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充分发挥效益的空间站。
神舟八号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发射。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日在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并被送入轨道,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
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1圈,历时108分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
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绕地球飞行3圈,历时4小时55分23秒。宇航员约翰·格伦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
日,前苏联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
日,前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
日,美国发射载有波尔曼、洛弗尔和安德斯的“阿波罗-8”号飞船。飞船进入距月面112公里的月球轨道上飞行了10圈,历时20小时6分钟。这是人类首次实现载人绕月飞行。
日,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首次踏上其他天体的地球人。根据“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美国从1969年至1972年间先后进行了7次载人登月飞行,其中成功6次,美国宇航员带回地球的月岩、月壤标本总计达384. 6公斤。
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标志着人类的航天活动开始从规模小、飞行时间短的载人飞船进入规模较大、飞行时间较长的空间应用探索与试验阶段。20世纪80代中期,又发射了新一代太空大型科学实验室“和平号”空间站。
日,第一艘以谋求地球外文明为使命的美国“先锋10”号宇宙飞船发射,这艘无人飞船携带有一封编码“信件”,这是一块雕花金属板,上面刻有一对地球裸体男女的形象,下方附有术阳与九大行星的方位简图;其旁则是一幅关键性的供地外人破译的定向图,图上以辐射状直线标出太阳系相对于分布在银河系中的14颗脉冲星的位置,该飞船大约在公元8000000年到达金牛座。
日,载着斯坦福尔德、斯莱顿和布兰德的美国“阿波罗-18”号飞船与载有列昂诺夫和库巴索夫的前苏联“联盟-10”号飞船在地球轨道上对接,开国际太空飞行合作之先河。
日,美国第一艘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航太空成功。
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上的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利斯使用载人机动装置,离开航天飞机320英尺,实现了人类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仅7秒钟便发生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第一起最惨痛的航天事故。
日,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宇航员约翰·格伦以77岁的高龄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从而成为航天史上最年长的宇航员。
日,首位太空游客、60岁的美国人蒂托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一起搭乘俄“联盟TM-32”载人飞船自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两天后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蒂托在俄宇航员的陪同下进入国际空间站,6天后乘坐俄“联盟TM-31”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结束了这次引起全球轰动的首次太空旅游。
中国有了航天
1956年4月,国家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同年5月又组建国防部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钱学森任院长),正式宣布成立,代号0038部队。这一历史性的纪念日,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航天事业。
中国第一枚导弹
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2年3月初,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运往酒泉发射场。3月21日,导弹发射失败,后经认真总结,找到了问题症结。日,修改设计后的导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枚探空火箭
1960年2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第一枚国产中程导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新型号中程导弹的研制工作,这个型号从1965年3月结束方案设计阶段,相继转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试制生产、地面综合试验等阶段,到1966年底进行首次飞行试验,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
“两弹”第一次携手
日,中国原子弹塔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前不久,中国新研制的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刚好为“两弹”结合创造了前提。1966年10月中旬,又接连进行了“两弹结合”的冷试验并取得成功。日,头部装着核弹头的导弹像一条怒吼的巨龙直冲云霄。几分钟后,核弹头在靶心上空距地面569米高度实现核爆炸,“两弹结合”试验圆满成功。
第一颗卫星上天
日,装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和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到达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场。4月24日,卫星按预定时间发射进入轨道,晚9点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宏亮。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1973年初,返回式卫星进入正样研制阶段。日该星按时发射,火箭按预定程序飞行,卫星进入了预定轨道,轨道近地点高度173千米,远地点高度483千米,轨道倾角63度,入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顺利地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获取了丰富的遥感资料。
自行研制的第一枚飞航导弹
1960年初,中国开始仿制飞航式导弹,1966年底仿制的第一个海防战术导弹型号&&上游一号舰舰导弹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了海军部队,结束了中国海军有舰无弹的历史。1971年开始自行研制全新的导弹&&鹰击八号。鹰击八号为高亚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小型多用途导弹。1979年11月,鹰击八号导弹首发飞行成功。
第一次水下发射火箭
1967年,中国大型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研制取得了初步成果。之后,越过了单级火箭阶段,直接研制两级发动机;越过陆基火箭阶段,直接研制潜艇水下发射火箭。1980年下半年,固体燃料火箭进入总装测试阶段。1982年1月和4月,在地面成功的进行了两发固体燃料火箭由发射筒发射的飞行试验。日,装载着固体燃料火箭的试验潜艇,徐徐驶出海港,驶向大海,潜入发射深度,随着一声“发射”口令,火箭瞬时被强大的燃气压力推出发射筒,跃出碧海,直刺蓝天。发射获得成功,它标志着中国的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
第一颗通信卫星升空
1970年,中国开展了运载火箭及通信卫星新技术的研究。1975年,确定选用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方案。1984年3月下旬,完成了卫星、火箭在技术阵地的测试工作。3月28日,试验通信卫星和运载火箭向发射阵地转运。4月8日19时20分,火箭发射成功。4月10日,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入轨精度极高。4月17日18时,卫星通信试验正式开始。5月14日,通信试验结束,正式交付使用。从而使中国的卫星通信业务由试验阶段进入了试用阶段。
第一个航天发射场
1958年初,中国在酒泉以北的戈壁滩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场。1965年,根据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在酒泉发射场建造了可以发射多级运载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有两个工位的发射场区。发射工位最壮观的设施是高55米的一号龙门塔。之后又续建了一个重型卫星的发射工位。
第一个通信卫星发射场
由于西北酒泉卫星发射场的地理位置在北纬40度以北,不利于发射通信卫星。于是就有了西南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70年&&1980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其中工作塔总重900多吨,他将完成西北发射场一号龙门塔和脐带塔两项设施的任务。工作塔高77米,三座避雷塔高100多米。控制站在离发射场数千米的地方,有一座指挥控制大厅,装有总指挥台和一座宽18米,高6米的大型组合式显示屏幕,其中心部位是一个彩色电视屏幕,其宽度为5米,高3.75米。发射前,它显示发射阵地的电视图像,运载火箭起飞后,它显示运载火箭实时飞行的弹道曲线和特征参数。利用发射场这些现代化的发射指挥设备,指挥员可一目了然地观看发射前后的全过程。
长征火箭第一次商业发射
1985年10月,中国宣布对外承揽商业发射服务。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亚洲通信公司签订了“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日,中国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跃起,直上九霄。长征火箭第一次对外商业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第一次“一箭三星”
日,中国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3颗卫星是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这种“一箭三星”技术当时在世界引起了很大轰动。
第一个固体火箭上面级
1995年中国自行研制的上面级固体近地点变轨火箭发动机&&EPKM,两度与“长二捆”联袂,将“亚洲二号”和“爱科斯达一号”卫星送入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至此,结束了中国发射大重量卫星必须使用外国上面级固体发动机的历史,同时,也开辟了中国固体火箭跻身国际发射舞台的新纪元。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号,于日6时30分发射成功,飞船准确地按运行轨道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个小时,于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预定地区安全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到日,“神舟” 二号、三号、四号又先后相继发射、往返成功。
中国遨游太空第一人
日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绕地球飞行14圈后,10月16日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五号发送返回指令。6时36分,地面搜索人员找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入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第一次“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第一次中国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
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分别为陈全(指令长)、费俊龙、聂海胜。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中国第一个自己的空间站
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自己的空间站。
3月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对外宣布,2011年下半年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神舟号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颐黎透露,“神舟八号”是不载人的,并有很重大的改进,但现在尚未对外公布。
按照工程交会对接阶段的任务规划,“神舟九号”是否载人,要等到“神舟八号”后对任务全面评估才能决定。“神舟十号”目前计划是载人飞行。另据透露,“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的对接中,有望出现女宇航员的身影。目前,两名中国女航天员已经在进行相关训练。市民收看央视直播 关注天宫一号发射盛况_莆田新闻_福建之窗
&&&&当前位置: &
市民收看央视直播 关注天宫一号发射盛况
发表时间:    
 来源:湄洲日报    
  昨晚9点16分,&天宫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我市众多市民通过电视、电脑、微博等对此进行关注。
  当晚9点,在莆田学院新公寓515宿舍,中文系2008级新闻专业的10名学生,正围在一张小小的书桌边,观看&天宫一号&的发射直播。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苏海娇一边操作着电脑一边说,今晚为了看&天宫一号&的发射直播,她们都早早回了宿舍,一起等候。坐着她旁边的四川籍同学罗金红,则拿着手机发微博,和网友一起分享 &天宫一号&的发射过程。
  市区不少商家、店内,也都打开电视收看直播。在市区普罗旺斯休闲会所内,应顾客要求,该店特地在9点开始,在包厢内打开电视,播放&天宫一号&的现场直播(如图)。直到看完&天宫一号&顺利升空,一批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包厢。(见习记者 戴立钦& 记者& 蔡晨晖& 文/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注明"出处:×××"(非福建之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一起来说说#天宫一号#吧!
#天宫一号#
:【“神舟九号”将于 6 月中旬择机发射】 6 月中旬,神舟九号飞船将搭载 3 名航天员°择机发射升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我国首位女宇航员也将搭载飞船进入太空,这也是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副总指挥披露天宫一号已可常驻 训练女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6日披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具备和神舟九号进行交会对接和航天员驻留的条件。航天员目前正在进行手控交会对接等有针对性的训练,女航天员也正在进行训练。
:《地心引力》日前首次曝光了一款“全景版”横幅海报,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正式露真颜。τ据悉,这款全景海报是为国内上映专门定制的特别款海报,此前从未在国际上曝光。影片即将于11月20日以2D/3D/IMAX 3D/中国巨幕制式全面登陆内地院线。
:【刘洋值夜班间隙在天宫一号打太极】 26 号晚上是刘洋在天宫一号值守的第二个大夜班,在忙完工作后,她利用值夜班间隙,展示了一段中国功夫。这是一套太极拳,太极讲究身、形、意,强调阴阳平衡,刘洋柔和自然的动作.ˋ..
:【王亚平10时太空授课 学生将有机会天地对话】6′月20日电(姚培硕)神舟十号航天员20日上午10时许将进行首次太空授课。按照计划,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从而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届时,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将组织收看,天宫一号也将成为中国“最高”讲台。
:【神舟九号9日转场待发 首位女宇航员将进太空】6月中旬,神舟九号飞船将在酒泉基地起飞,并首次通过人工手动对接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三名宇航员还将进入天空一号工作和生活,开展科学实验,进一步实现人类的飞天梦想。此外,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将进入太空,实现零的突破。
:【南昌子女学得过瘾】相信若干年后,南昌市阳明学校的学生都会记得这堂特别的课。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成功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当天,我省组↓织中小学生收看了太空授课,而阳明学校成为我省唯一一所入选全国三个直播点的太空授课活动报道学校。
:【中国航天员首次进驻天宫一号 将停留6天左右】北京时间6月18日17时许,中国航天员景海鹏成功开启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实验舱舱门,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随后航天员刘旺、女航天员刘洋也以同样姿态进入天宫一号,他们的状态良好。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
:【í宇航员健身有妙方动感单车骑到太空去】神州九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昨日天宫一号内,景海鹏和刘旺在帮助刘洋骑太空“自行车”进行锻炼,目的是为了维持失重环境下的肌肉功能。这辆太空自行车跟健身房里的动感单车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史上最有高度的健身
:【“神舟十号”飞船预计将于26日上午返回】北京时间今天10∶07,在航天员聂海胜的精准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自此,三名航天员已经先后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太空授课、手动交会对接三大任务。
:实°拍景海鹏最后撤离天宫一号 3名航天员踏上返航路
:【快讯:航天员将于17时22分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6月18日讯,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8日宣布,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完成、两飞行器形成稳定运行的组合体后,航天员将于17时22分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神舟十号今日中午将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神舟十号6月11日顺利升空,目前,神十已进入预定轨道,预计今天中午神舟十号将与天空一号首次对接。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15天,为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太空飞
:【我国首个深海移动工作站“龙宫”完成总装】当我国"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正ˋ在太空遨游时,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也对深海"龙宫"进行了研究探索。
:神舟九.号完成四次变轨 准备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已通过出厂评审,于4月9日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神舟九号9日转场待发 首位女宇航员将进太空】6月中旬,神舟九号飞船将在酒泉基地起飞,并首次通过人工手动对接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三名宇航员还将进入天空一号工作和生活,开展科学实验,进一步实现人类的飞天梦想。此外,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将进入太空,实现零的突破。
:神舟九号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已通过出厂评审,于4月9日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神舟九号16日18时37分发射 航天员飞行乘组确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5日宣布,经天宫一号(微博)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九号飞船定于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飞行乘组,执行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神舟九号完成四次变轨 准备?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将于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择机发射。“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发射中心将在11月1日发射神八。目前经过演练,各系统组织指挥顺畅,技术状态正确,参试设备工作正常,具备发射条件。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脖友们,一起来围观“天宫一号”发射,让我们一起看发射,发微博!>>
阳光动力商城
时间:日 09:00:00
新浪台灣娛樂
新浪女人eLadies
时间:日 13:00:00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
时间:日 08:00:00
微博主持人
时间:日 08:30:00
上海铁路中院
时间:日 09:00:00
时间:日 18:00:00
上海浦东新区法院
时间:日 08:00:00
二连浩特发布
时间:日 08:30:00
上海青浦法院
时间:日 14:00:00
新浪台灣娛樂
新浪女人eLadies
时间:日 17:45:00
微直播合作
&&&&&&&&微直播接受体育、娱乐、科技、财经等相关直播需求申请。
&&&&&&&&如有举办直播需求请私信, 并留下您的姓名、身份和联系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天宫一号发射直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