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专家:如何实用手抬杆钓鱼抬杆?

查看: 2681|回复: 11
请教下关于抬杆刺鱼的问题。
第一,抬杆寸劲该怎么控制?
第二,刺鱼时间如何掌握?
今天很压抑,命中10%都不到。抬杆折腾的手都酸的不行。就是上不来多少。
鱼嘴巴基本只有钩子那么大。跟这个有关吗?不过1cm的也给我钓到了。。。
什么钩,几号,可能是小鱼闹没有入口
关键是看漂吧,抬竿动作还得多找感觉了
这个 我也有这个问题。
是台钓吧。
找高手解决下,等待高手
1号钩子,都拉黑标了。。。没勾到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是不是,尽量避免钩子控制在水面上下?
听高手说,是在漂的运动过程中同时扬竿,而不是等完全黑漂了。
高手扬竿时候,水线会有“嗖”的一声,{:soso_e113:}但我从来没听到我的杆子发出这声音。
把握住下顿的那一刻抬竿刺鱼,然后绷紧竿子感觉鱼的大小
这个很难一下子说得清楚,呵呵...
起竿刺鱼的力度和动作行程,一要根据自己调漂的迟钝与灵敏情况,二要根据鱼情大小和快慢情况,三要根据用竿的调性情况,四要根据水的深浅情况,五要根据钩和线组的大小情况,六还要根据个人起竿发力习惯,七还要根据钓点周围环境情况...没有绝对正确的动作,只有合适\适当\合理的动作...基本原则就是起空竿铅不出水面...
至于起竿的时机,这个就是看漂的功夫问题,漂相正口的判断也很难一下子说得清楚,需要练习很多基本功,一般从科学测验上说,鱼入口饵食到吐出的时间是0.33秒左右,所以起竿就应该是自己抓住正口的一瞬间的时机...
我不是高手没打过竞技钓鱼,只是大家相互探讨问题,有机会大家一起钓钓鱼,共同学习吧,呵呵...
Powered by[钓鱼技巧][抬竿]浅析 抬钓用钩之道_钓鱼技巧-牛bb文章网
[钓鱼技巧][抬竿]浅析 抬钓用钩之道 钓鱼技巧
所属栏目: &
[抬竿]浅析 抬钓用钩之道 序言 抬钓,因区域不同,称谓也有所不同,但其钓技、钓法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双线过河、单钩垂钓而获鱼。特别是在目前鱼难钓获的时候,抬竿,因其神奇的操作方式、独特的垂钓魅力、相对较好的鱼获,牵动着广大钓友“鱼乐”之心。 主题 抬钓用钩。因所垂钓的对象鱼种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所使用的钓饵不同而有所区别。不能一尘不变,以至鱼落而造成遗憾。 用钩原则:对象鱼为小型鱼类(鲫鱼),用钩相对较小。一般可使用5-6号钩;对象鱼为大型鱼类(鲤草),用钩相对较大。一般可使用7-9号钩。抬钓用钩最小不宜小于5号,最大不宜超过9号,以免造成钩小鱼类咬合不好,钩大鱼类警惕性高,影响垂钓效果。 一、素饵用钩 所谓素饵,是我们在垂钓过程中所使用的酒米、饭粒、泡沫颗粒等。这些饵料,因其体积小,钩大时作用力相对不明显,易造成鱼类的警惕,应尽量使用小一点的钓钩,衬托出饵的相对大,引诱鱼类放警惕,频繁咬钩。 使用这些饵料,建议选用闪刀、伊豆等5号或相对大小的机制中梗商品钩(不要迷信手工打造品牌)。这些钩的梗子相对比6号钩细一些,但钩的隐蔽性好,不管是什么鱼类,只要是正口,一般很难逃脱。此类钩在垂钓鲫鱼时,适用效果良好。 二、荤饵用钩 所谓荤饵,是我们在垂钓过程中所使用的蚯蚓等。如你运用蚯蚓垂钓选择5号或以下小钩,因所选用蚯蚓大,钩体被虫体的覆盖概率相对大,易造成鱼类在吃饵时刺鱼发生以下脱钩现象。 1、拉晃时脱钩; 2、回收时脱钩; 3、抄鱼时脱钓。 为杜绝发生以上现象,一定应选择购买小型号蚯蚓,解决鱼类咬合效果,有效保障鱼获。 建议:最好使用7-9号钩组。因钩体大,弯子大,梗子粗,鱼类在咬合拖拉时提竿刺鱼效果较好,不易造成、脱钩、钩伸、钓折的现象发生,保障你所垂钓的对象鱼取得最大的收获。 针对垂钓鲤、草等大型鱼类时,在解决操作技术的前提下,一般应选择7号或以上、梗子相对粗一点的钓钩,才能保障有效刺鱼,提高上鱼率。 一已之见、仅参考。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钓鱼教学之正确的握杆抬杆方法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钓鱼教学之正确的握杆抬杆方法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钓鱼技巧:钓鱼漫话 钓鱼技巧
钓鱼技巧:钓鱼漫话 钓鱼技巧
第一节、钓翻身:钓白条、马口、翘嘴等在水的中上层活动抢食凶猛的鱼类的时候,可以采用钓翻身的调标方法(实际是浮钓)。钓翻身要点如下:一、使用短身浮标。要使用标身比较短、比较粗、最好是竹脚、重心偏下的浮标。因为重心偏下,所以翻身站立比较快,容易捉捕鱼在中上层抢食的信号。二、浮标要调得高。在视标的范围内,要把浮标调高目。比如一支十目的浮标,要调成八目或九目。因为浮标翻身站立后,在铅坠的作用下,浮标要慢慢往下走,直到走到钓目为止。在往下走的过程中,有些鱼吃食的信号反映不出来,所以,要让浮标往下走的距离越小越好。而调高目正是缩短了浮标往下走的距离,所以浮标要尽量调高,让调点、钓点及浮标的翻身点尽量靠近,这样出来的信号比较好。三、1、子线不能太细(主要考虑线要挺实),2双钩钩距要大(一般要三个钩距),3、子线不要太长(不要超过十厘米),4鱼钩要小。四、钓饵要粘,饵球要小,不能太软。五、1、抓住浮标翻身站立上送的信号,2、抓往浮标翻身站立下沉中的停顿信号。六、如果浮标翻身站立和下沉的过程中没有鱼吃食的信号,说明这一水层没鱼,这就要找有鱼的水层。1、如果浮标翻身站立在调目的下方,说明鱼上浮了,可以把水线缩短三十厘米找鱼层;2、如果浮标下沉到位没有信号,说明鱼下沉了,可以把水线延长三十厘米找鱼层。第二节、底坠跑线:适合小杂鱼特别闹的水域垂钓鲫鱼或鲤鱼。一、要不带钩调标,首先把双子线去掉。二、半水状态把浮标调成平水。三、首先要找到底。找底方法如下:在铅皮座上卷上一块足以使浮标没入水中的铅皮,延长水线长度使浮标露出水面一目,这时铅坠是触底的,浮标一目以下到八字环的距离就是实际水深。找到底之后,把水线缩短10厘米的距离,修剪铅皮使浮标与水面平齐。四、钓目定在一到三目之间,把铅坠上边的太空豆向上移动大约三目左右的距离,形成底坠跑线。这样的调钓,钓组的状态是八字环轻触底,而铅坠还是立着的,相对还是比如果鲫鱼来吃食,先是头朝下尾朝上把饵吸到嘴里,然后头朝上尾朝下调整平衡或是转头游走,浮标的表现是缓缓的上升或下降。这种调钓方法为什么会过滤小杂鱼吃饵的信号呢?是因为铅坠到钩子这段子线是卧在水底的,鱼体碰不到线;小鱼吃食时承担的重量相对悬坠时要大,小鱼不太容易把它抬起来。五、根据送标情况适当加减铅皮。钓鱼时,先钓一目试试。如果浮标升起来钓的是小杂鱼,说明配重还轻,要再加可以把浮标压下二到三目的铅皮再试,而不要去调整钓目。直到把配重调整到小杂鱼抬不动而能真实地反映鲫鲤鱼吃食的信号时为好。这里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把铅皮加得太大,如果鲫鱼吃食也抬不动它那就过了。要一点一点地寻找最佳点。调整到浮标缓缓地上送或下降抬杆中鱼为止。如何区分小杂鱼和大鱼吃食呢?小杂鱼吃食浮标表现为快速地上送或下降,典型的标相是浮标突然没入水中,又快速浮出水面;而大鱼吃食标相是平稳下降或上送。六、尽量不增加钓目。七、保持铅坠立着触底。八、子线不要太长,不要超过十厘米。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钓法不适用于冬季或夏季水中缺氧鱼吃口小的情况。因为鱼吃口很小,这么小的信号在浮标上反映不出来。第三节、浮标的种类 目前我国淡水钓使用的浮标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孔雀翎浮标、巴尔沙木浮标和芦苇浮标。这三种浮标共有的特点是浮力比较大,也有一定的重力,便于抛杆。其它还有软塑胶的、吹塑的、泡沫塑料的等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浮力大、自重比较小。这几种浮标主要用于冬天在冰洞里垂钓。因为它们比较短、浮力大,配比较短的冰钓杆和比较小的冰洞正合适。而用孔雀翎等高档浮标去冰钓,一是冰洞小,加大了浮标和冰的碰撞机会;二是由于温度较低,容易把浮标冻裂。所以冰钓是不用孔雀翎等高档浮标的。孔雀翎浮标比巴尔沙木浮标的浮力略小一些。浮标的优劣,不是以它浮力大小来判断的。一支优秀的浮标,综合了各方面的性能:要有一定的浮力,同时要有与之相配的重力;它的重心点设计的要合理,要符合垂钓的要求;浮标的表面要做得比较光滑,亲水性要好,特别是视标的目与目相连的位置涂漆不能凹凸不平,因为凹凸不平的浮标在运动中受水的阻力比较大,使鱼吃食反映在浮标上的信号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孔雀翎、巴尔沙木和芦苇浮标,都可以作为钓鲫、鲤、草、鳊四大家鱼的浮标使用。但由于它们的材质不同,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孔雀翎浮标传导的信号比较柔和、芦苇浮标传导的信号过于刚烈、而巴尔沙木浮标传导的信号强度适中。所以,初学钓鱼的人都喜欢使用巴尔沙木浮标。它很容易学会。但是,它并不是最好的浮标。孔雀翎浮标传导的鱼讯比较准确,但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孔雀翎浮标标脚较细,它和标身的结合处容易开裂。我们钓鱼时要尽量选一支比较灵敏的浮标。一旦有鱼吃食,浮标上就应该有信号,便于捕捉鱼讯。至于浮标太灵造成的假信号过多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调钓的方法对它进行修正。比如采用调灵钓钝,如果还不行,可以采用调钝钓钝。直到一旦有信号抬杆上鱼为止。老钓鱼人都知道:不怕浮标乱动,就怕浮标不动。一支浮标,在视标上有许多目,目数的大小自上至下排列,最上面的一目为第一目,最下面的一目(就是标肩处)为最大目。在挂上钓饵之前,我们把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叫调目;在挂上钓饵之后,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叫钓目。无论调目还是钓目,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多越钝;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少越灵。调灵钓钝,就是把浮标调整到钓目大于调目,比如调二钓三。采用调二钓三,钓饵是落在水底的,鱼要吃食,必须真正把饵吸到嘴里,然后抬头或后撤拉动钓线使浮标出现信号。这个信号是真实的吃饵信号。所以,这个调钓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浮标太灵造成的假信号。调钝钓钝,就是把调目和钓目设计得都很高,而且钓目还要大于调目。比如:调六钓七。这种调钓法剩余浮力比较大,而且鱼饵是触底的。鱼要想吃饵,其吸饵的吸力要平衡掉剩余浮力,还要把饵真正吸到嘴里,付出的比较多。这样,小杂鱼吸不动,过滤掉许多假信号。而只要浮标有动作,一定是比较大的鱼吃食。调钝钓灵,就是把浮标调整到钓目小于调目,比如调四钓二。这种调钓方法,钓饵把浮标压下去二目,这就是说,二目重钓饵的重量被浮标承担了,换句话说,钓饵的重量减轻了。如果钓饵正好重二目,那么,钓饵在水中是处于失重状态的。鱼轻轻一吸,就能把饵吸到嘴里。所以,这种调钓方法很灵。正是因为它灵,所以,当鱼游近时的水流或鱼用尾巴扇动试探鱼饵时,浮标就会出现动作,此时抬杆钓不住鱼,造成假动作。我们在使用浮标时,不要今天用一支浮标,明天又用另外一支浮标。这样哪支浮标的特点也没掌握。要坚持用同一支浮标,用熟它,掌握它的特点。风大的时候用大浮标,要调钝钓灵,让浮标的浮力平衡掉部分饵重,饵料似到底非到底,钓走水,让浮标带着饵料慢慢移动。同时,控制好移动的范围在一平方米左右,走出这个范围再抬杆再打回去。浮标无用论和浮标至上论都不对。一支浮标绝打不了天下。在水深超过2米时,不能用软尾浮标。因为软尾浮标的视标部分浮力较大,再加上由于水很深造成的信号的衰减,鱼吃食的下顿动作在浮标上根本显示不出来。在水深超过2米的水域要用硬尾细长身浮标。在水很浅的水域或鱼比较滑的情况下,要用软尾浮标。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用硬尾细长身浮标,假信号太多。硬尾浮标的视标是玻璃钢制的。它本身浮力小,克服不了自身的重力;软尾浮标的视标是空心塑料制的,自重小,浮力大。硬尾浮标适合钓生口鱼,软尾浮标适合钓滑口鱼。第四节、浮标调整要领一、调标的双层意思。1、调整调目,即根据水情鱼情设定调目并修剪铅皮使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等于设定的调目;2、调整钓目,在实际钓的时候根据水情鱼情调整钓目。比如,调四钓二,实际垂钓时的假信号太多,那就是调得太灵了,可以试着改变钓目,调四钓三试试;如果总是没有信号,而抬杆换饵时中鱼了,那就是调得有点钝了,可以改调四钓一试试。二、调目与钓目是互补的关系。三、调整浮标的四种方法:1、带饵调标。2、空钩调标。3、单钩不带饵调标。4、单钩带饵调标。五、无钩调标。四、带饵调标要点:1、先找到实际水深。2、调标时双饵要离底,找底方法与底坠跑线钓法的第三步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找到底后缩短水线的长度是子线长度加10厘米。这样能保证挂上子线后钩饵离底。3、要考虑到钓饵溶散的因素,调标时用的饵料要和钓饵是同一种,而且大小一致。4、调标时主线要入水。5、这种调标方法由于饵料的重量全部被浮标所平衡,它在水中呈现出失重的状态,所以,这种调标法是非常灵的。当鱼游过来它的胸鳍或尾鳍划水的动作,都会使浮标产生明显的信号,这样,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知道鱼进窝了;第二,鱼吃饵的信号在浮标上非常明显,便于观察;第三,可以很方便地控制鱼饵在水下的状态。以带饵调三目为例:钓四目或五目是双饵触底;回拉到三目是下钩触底,上钩悬于水中;再往上拉浮标一目或二目是双饵离底。这是带饵调标的优点。它的缺点是太灵了,在小杂鱼比较多而且鱼吃食比较谨慎的情况下,或者鱼从饵的旁边游过去都会使浮标出现很好的动作,但鱼并没有把饵真正吃到嘴里或鱼根本就没有吃饵,造成假动作。6、带饵调标的调目越大越钝、调目越少越灵。五、不带饵调标也称空钩调标。除调标时不带饵外,其它步骤方法与带饵调标相同。六、单钩调标要点:1、从连接环处剪去长子线。2、可以挂饵,也可以不挂饵。3、设定并调好一个调目,然后调整钓目,使钓目等于或大于调目。调整结束后换上相同的子线。这种调钓法的水底状态是:不带饵调标是上钩饵触底、下钩饵躺底;带饵调标是上钩饵离底、下钩饵触底。七、不带钩调标法就是底坠跑线调标法。八、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调标方法。1、单钩调标适合初学钓鱼的朋友。因为初学钓鱼,对复杂的调标方法难以掌握,而这种调标方法比较简单,容易学会。2、空钩调标法是钓鱼常用的方法。因为这种调标方法在开始钓的时候是处于不灵不钝的状态。以调四钓四为例,调四钓四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是双饵的重量全部被地面承受,上钩触底,下钩躺底,外于不灵不钝的状态。要想调灵一点,只要把浮标往下捋;要想调钝一点,就要把浮标往上捋。很方便。3、带饵调标适合有酱层底的水域。因为双饵的重量全部被浮标承担,可以使双饵离开酱层底。缺点是假信号太多。4、无钩调标适合小杂鱼比较闹的水域。九、调标注意事项:1、要在实际垂钓水域调标。2、调标时的水线长度要比实际水深短十厘米。左右。3、在调标时主线一定要入水。4、按实际垂钓方式调标。5、让浮标和钓线充分吸水后在进行精调。6、调标后每隔一小时验证一下调目是否有变化。因为浮标和钓线都有吸水性,它们吸水后自身的重量会发生变化,会打破原来的调钓平衡。第五节、浮标自身的特点一、浮标的平衡点:浮标立于水中不动,标体与水面相交的点就是浮标此时的平衡点。二、浮标的重心点:是浮标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如何找到一支浮标的重心呢?让浮标立于水中,修剪铅皮直到浮标站立不住时标身与水面相交的位置就是这支浮标的重心。浮标的重心点位置决定着浮标翻身站立的速度。重心点偏下的浮标,翻身站立比较快;重心点偏上的浮标,虽然翻身站立比较慢,但其抗风能力比较强。三、浮标的最大浮力点:当浮标完全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所产生的浮力称为这支浮标的最大浮力。浮标产生最大浮力时与水面相交的点叫浮标的最大浮力点。在钓鱼理论上,我们称硬尾浮标的标身与视标结合处为硬尾浮标的最大浮力点;称软尾浮标的标尖处为软尾浮标的最大浮力点。四、浮标的剩余浮力:当浮标在水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露出水面的部分所能产生的浮力称为这只浮标和剩余浮力。浮标露出水面的部分越大,其剩余浮力越大。当浮标的顶端与水面齐平时,其剩余浮力为零。当剩余浮力为零时,即是浮标最大浮力的体现,也是浮标调整的最灵敏的时候。五、浮标的自身语言:浮标入水如果没有鱼来吃食,它要翻身、站立、稍停顿、缓缓下沉、到达钓目的位置、反弹、定位。六、浮标的鱼讯语言:1、降讯语言:浮标翻身站立,在下沉的过程中浮标产生的鱼讯语言叫降讯语言。比如,浮标在下沉的过程中突然加速下沉、快到位还没到位时突然停止不动或是反而上送,这都是鱼吃饵造成的,都是鱼讯,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提杆。2、定讯语言:浮标在水中到位稳定平衡后产生的鱼讯语言叫定讯语言。3、次降讯语言:如果鱼长时间不吃食,我们采用拖动鱼饵的方式逗鱼咬钩所产生的鱼讯,称为次降讯语言。第六节、不同浮标的不同用法所谓不同的浮标,一般指它们的造形不同,而不是指它们的材质不同。1、细长身浮标:这种浮标标身比较细长,而且从标尖到标脚是由粗到细逐渐变化的,适合钓深水(指2~3米)的底层鱼。这种浮标的阻力小,对鱼讯的衰减少,能较好地反映深水中的底层鱼吃饵的信号; 同时,这种浮标下沉慢,适合钓下层鱼的中途截饵。还有一种粗长身浮标,它的标身除了比细长身浮标粗之外,它的造型也与细长身浮标不同,从标尖到标脚几乎是一样粗细的。粗长身浮标比细长身浮标稳,同时鱼讯比较肉,但比较真实。2、软身浮标和硬身浮标:孔雀翎浮标分软身和硬身。硬身浮标是带壳孔雀翎制作的;软身浮标是去壳孔雀翎制作的。软身浮标灵敏度高于硬身浮标。3、短粗身浮标:与细长身浮标相对。它重心低、翻身快,主要用于钓半浮。4、枣核标:其特点是标身、标脚和标尾都比较短,整支标长度不超过十厘米。这种标适合浮钓上层鱼——钓水皮。第七节、浮标撞击实验一、同一支浮标,不论带饵与否,露出水面的目数越高越钝,越低越灵。二、粗细差不多的浮标,大的可能更灵(理解不了)。三、浮标的横截面积越小,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越小,反映鱼讯信号越灵敏;浮标的横截面积越大,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大,反映鱼讯信号越迟顿。第八节、灵与钝之间的临界点任何一支浮标,当你调几目钓几目双钩触底时,它的调目就是此级别不灵不钝的临界点。以此为基础,钓目低于调目是此级别的钓灵,当钓目低到使双饵离底时是此级别的最灵点;钓目高于调目是此级别的钓钝,当钓目高到八字环触底时是此级别的最钝点。上述理论在实际垂钓时的应用: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水域,对这里的水情和鱼不太了解。如何调标才能较快地进入最佳状态呢?一开始钓的时候先设定一个调目,然后用调几钓几的方法试试鱼口。如果信号很好而抬杆无鱼,说明太灵了。可以长钓目调钝,直到抬杆中鱼为止;如果信号很小或长时间无信号而在换饵时抬杆中鱼了,说明太钝了。可以减钓目调灵,直到有信号抬杆中鱼为止。第九节、全方位级差调钓法每一支浮标都有一定的目数,而每一目都可以做为调目使用,每一目做为调目使用时,其灵敏度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从调零目到调最大目之间就形成一系列的级别,我们叫它级差。这种根据水情和鱼情选择一定级别调目的调钓法叫全方位级差调钓法。平时我们钓鱼时有一个惯性思维,那就是当设定好一个调目之后,如果鱼钓得不好,只是去修正钓目,而很少考虑调目是不是定的合适。比如调四钓二,如果钓得不好,就去增减钓目,改成调四钓一或调四钓三等。这样一来,自己把调钓的范围设得很窄,限制了钓技水平的提高。因为不同水域的鱼,适应的调目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全方位级差调钓法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找出垂钓水域最合适的调目。一般来讲,应用最普遍的级别是一到六目,其它级别用得较少。第十节、垂直归零调钓目法这种方法实际是把浮标调成剩余浮力为零的调钓方法。一、双钩饵挂半水调平水钓一或二目:这种调钓方法是比较灵敏的,适合钓大型鲤鱼,不适合钓鲫鱼。二、空钩半水调平水钓一或二目:这种调钓方法比双钩挂饵调平水稍钝,这时只要单饵比单钩重,那么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就是上钩饵轻触底,下钩饵躺底。这种方法适合钓鲫鱼。第十一节、钓钝的优势一开始引进台钓的时候,普遍追求调钓的灵敏。后来,钓手发现调钓的十分灵敏时,很多时候信号很好,但抬杆不中鱼。出现这种状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调钓得很灵,鱼游过来产生的水流冲击、鱼吸饵而未把鱼饵真正吸到嘴里的时候,浮标都会产生很好的信号,担抬杆不中鱼。二是因为调钓得很灵,即使鱼把饵吸到嘴里,它马上会感觉到有一个拉力把饵往外拉,这种异常的感觉使鱼马上吐饵。这时抬杆仍然不中鱼。如果把浮标调得钝一点,比如一饵触底、一饵躺底,长子线弯曲,鱼吃饵时感觉不到饵往外的拉力,等鱼把饵真正吃到嘴里转身或后撤时,鱼嘴肯定是闭合的。这时浮标的信号虽然小一些,但信号是真实的,抬杆即中鱼。所以,当发现信号很好但总是空杆时,不妨把浮标调钓得钝一点。第十二节、水面张力对浮标的影响一支比较灵敏的浮标,可能在某一目上会受到水面张力的影响。比如钓目是五目,我们在不断在抛杆时会发现:在相同的钓点,浮标有时会露出水面四目、五目或六目,那么水面张力对这支浮标的影响是一目。这在我们有时发现浮标莫名其妙地长了或落了一目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第二章、鲫鱼钓底篇第一节、钓具组装的顺序来到一个陌生的水域,要按正确地操作步骤组装钓具。这一点很重要。一、先安装支杆架,再装好一支最长的钓杆,不挂钩子,测一下水底的平整度和深度。其它设备先不忙安装,如果该地点不适合当钓点,搬起家来节省时间也省事。二、钓点确定之后,如果是夏天,支好太阳伞,拿出打水工具和配饵盆、量杯、钓饵后打水配饵。三、安装食盒、按三点成一线的方法顺支杆架方向确定对岸瞄准的参照物。四、安装抄网和鱼护,根据测量的结果,决定用杆长度,组装钓杆。五、安装浮标,开始粗略调整浮标。六、留出打窝用的饵,再把余下的钓饵重新调整粘度和溶散性七、开始抛杆,按照紧十杆,慢十杆,不紧不慢又十杆的速度打窝,同时顺便泡标泡线。八、重新验证钓目的准确性,精确调标。以后每钓一个小时都要验证调钓是否准确。第二节、找底的重要性精确找底对底钓鲫鱼是非常重要的。以调四目为例:事先准备一小块橡皮,其重量略大于调目四目,不能过大和过小。如果过小,不容易找底;如果过大,当遇到酱层泥底的时候,橡皮会掉进酱泥层也找不准底。在下钩挂上橡皮块,抛杆入水,上下调整浮标使浮标露出水面四目,这时基本上是找到了底。但还需要验证是不是找过了底。将浮标向下捋一目,看浮标是否露出水面三目。如果是,则刚才的四目确实是找到了底,将浮标上捋一目就可以开钓了;如果不是,则要继续调整。刚才我们把橡皮挂在了下钩,这样可以保证下钩到底,但上钩不一定到底。如果我们想钓双钩到底,就要把橡皮块挂在上钩,用同样的方法找底就行了。什么时候用单钩到底,什么时候用双钩到底呢?如果是轻饵,则用单钩到底比较灵一点,特别是水底酱层比较多的情况下;如果水底比较硬,想钓得钝一点,可以采用双钩到底。在垂钓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不一样,这是由于抛杆不准确造成的。要力争把每一杆都准确地抛入钓点。调钓要一致。怎么钓就怎么调,怎么调就怎么钓。比如压水线,在钓的时候要求压,那么在调标的时候也要把大线压入水中。找底时要注意的事项:1、要在精确的钓点找底。2、找底时大线要压入水中。3、尽量不用鱼饵找底,避免鱼饵在中途溶散、脱落。4、要注意水底暗流的影响。水底暗流的形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钓点附近有进出水口,再就是刮风的时候容易形成暗流,上水顺风走,下水逆风行。5、要注意酱层底的影响。酱层底,就是水底长时间积累的流入水中的垃圾、尘土、鱼的粪便、钓鱼人打窝剩余的窝料等形成的一层酱粥样的泥底。如果找底的小工具或鱼饵过重,就会陷入酱层底造成找不准底或鱼找不到鱼饵。如何消除酱层底的影响呢?在找底时,我们使用的小橡皮块,一定不要超过调目的重量。比如调的是五目,小橡皮块的重量不要超过五目。最好是在空钩半水的情况下,能把小橡皮块修正到把浮标压下一目。这样,当挂上小橡皮块浮标再调成五目时,小橡皮块的重量被水底承担了,这样也就是找到底了。应该强调的是,此时虽然找到底了,但在垂钓时挂的饵料过重,仍然可能使鱼饵陷入酱层底。判断的方法是:挂饵抛到钓点后,如果浮标的钓目不是五目,而是小于五目,说明饵陷入了酱层底。换句话说,就是饵太重,酱层上托不住鱼饵了。对付酱层底,一是要用较轻的饵料,二是可以采用带双饵调标法,调几钓几。6、垂钓小窍门。主铅皮要用厚一点的,并且一定要卷紧不留空隙,尽量不让空气进入;调整用的小铅皮要用薄一点的,因为薄的铅皮在被卷上之后空隙小,不容易进空气。铅皮里的小气泡对浮标的调整影响很大。如果使用比较薄的铅皮怕抛杆时抽散了,可以在铅皮外面套上一个宽2毫米的气门芯。程宁老师调标习惯:用软尾标,来了以后一般调四目或三目,很少来了以后就调五目,在鱼吃口比较轻的时候调二目。用硬尾浮标,来了以后调五目,围绕着调五目来选择钓目,如果鱼吃口很正常,一般是调五钓三、调五钓四,如果鱼吃口很轻,一般是调五钓五。底坠跑线钓法不适用于钓滑鱼,但稍作改动也可以钓滑鱼。就是用底坠跑线法调标时把铅坠往上移三目左右的距离,让铅坠离开8字环,这样是铅坠不到底,可以提升灵敏度。如果还不够,可以让8字环离底。方法是,在这种状态下调二目,调整水线使浮标上升到超过二目,这时8字环触底,再把水线向下拉一目,8 字环就离底了。第三节、浮标的调整方法与程宁浮标的使用相同。第四节、手杆钓鲫的基本动作一手握杆,一手拎着两条子线的其中一条抛杆,可以防止子线缠绕。如何解决迎风抛杆不容易抛准的问题:将支杆架作为瞄准器,杆子放低,拿子线的手也要放低,让线组和钩饵贴着水面侧抛出去。在无风的情况下可以满抛,即胳膊抬高轻轻拉动杆稍,把饵荡出去,不要把饵甩出去,让线带着钩并控制钩的落点,并不是抛出去不管。钓吃口很轻很滑的鱼可以采用半抛,夹着胳膊抛近点,不压线,端着杆子钓,但不是钓浮,同样是钓底。反复练习,抛杆要反复习,抛歪了就提杆。不要凑合,自己原谅自己,这样永远也练不好。压大线的时候,不能过于要求把杆子拉入水中。压得太高,然后再送回去,这样会使大线在水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弧度,有了这个弧度,在抬杆中鱼的时候,钩子向上走得力量很小,刺鱼的力度不够大,容易跑鱼。 我们在压杆的时候,要使杆稍稍微入点水,利用线的自重稍微往后一拖,轻轻一压,稍微往后一拖,在钓的时候稍稍往回一拉就可以了。杆尖入水太多,在有信号提杆时阻力大,而且会发出尖锐的抽水声音,这种声音足以使鱼受惊而散开(特别是3.6米的杆)。杆尖入水的长度以不大于5厘米为好。浮钓的时候,要控制大线在水面的长度四十至五十厘米,不能太长。如果大线在水面太长,有鱼吃食提杆时,一是刺鱼的力度小、二是时间要迟缓。抬杆的动作不要太猛。如何控制抬杆力度呢?最好是小臂抬杆。一开始练习的时候,肘部要靠在膝盖上,找一个支点。时间长了,假想肘部就有一个支点,形成习惯。最好控制提杆时钩子不出水面。第五节、浮标的实际使用钓底层鲫鱼如何选用浮标:1、按水的深浅,水深2米以上用细长身硬尾浮标;水深在2米以下,即可以用细长身软尾浮标,也可以用细长身硬尾浮标。2、钓生口鱼用硬尾浮标,钓滑口鱼用软尾浮标。3、钓轻口鱼用小号细长身浮标。视标越细越好。4、钓底用的浮标,其自身重心点不宜太偏下,否则风天易晃动,造成信号不准。5、钓小鱼用小号浮标,钓大鱼用大号浮标。6、钓离底截口用细长身硬尾浮标,视标越细越长效果越好。第六节、饵料的基础知识一、钓饵制作的原则:每到一个新的水域钓鱼,都要做一番调查研究,弄清这一水域的鱼比较喜欢吃什么饵。比如,这里的鱼喜欢吃玉米,那就要用玉米作基础饵料。在制作上要下功夫,进行粗粮细做。比如可以把它做成发糕,再加点奶粉或纯奶,使这种鱼比较熟悉的饵具有更好的适口性,一是使鱼失去警惕、二是使鱼更爱吃。二、开饵方法:1、把各种饵料配好混合均匀。2、用量杯量一下混合后饵料的体积。3、按饵水比1﹕1的比例量取钓点的水。4、将水倒入饵料中或将饵料倒入水中,快速搅拌均匀。5、拿出一部分作诱饵用,不加搋揉,然后将剩余的钓饵稍加搋揉,放置3到5分钟即可使用。开饵注意事项:1、不要过分搋揉,因为饵越和越粘,反复搋揉的结果是使饵失去了溶散性,诱鱼效果变差。2、一开始和出来的饵要稍硬一些,因为商品饵一般都有一定的返水性,如果刚和出来的饵软硬正好,那么过一段时间饵就太软了。3、如果饵和得太软了,可以干撒一些状态饵调整。4、和出的饵状态好坏,可以扔到水盆里检验。如果在二三分钟内溶化,那么饵的状态最好;如果在二三分钟内饵溶化了一半,那么这饵是基本合格;如果二三分钟还不溶化,那么这饵是不合格的,太硬了。5、饵料里要有一定量的粗颗粒,让鱼进窝子之后有的吃,这样才能留得住鱼。 三、程宁老师常用的方子搓饵野钓鲫鱼的: 1、酱香型曲酒闷泡的小米百分之五。 2、南北鲫(老东峻)百分之四十。 3、南北纯谷物百分之二十五。 4、丸九的荒食百分之十五 5、丸九的黄鲫百分之十 6、百分之五机动量,除酒泡小米外,可根据自已的感觉,加入2至5项说明: 三斤小米不做任何处理,加入半斤曲酒,泡的时候加上百分之五的麝香小米,泡十天以上。 此饵开的软硬程度可以根据水深,鱼口的快慢而定,加水比例灵活常握,饵的粘度最好是饵到位后一分钟化光。 不能过度搋揉,过度搋揉还会把饵打的太细,留鱼效果就差了。 荒食不能做任何加工,直接加入。 此饵味道鲜、纯、柔、厚,略带酒香,有一星半点麝香味。野钓鲤鱼的:钓鲤要用鱼喜欢吃的饵.这话看似带点调侃,且太容易理解了,但实施起来却劳神费心。你可能知道了赵村鱼塘的鲤鱼爱吃什么,那未必也知道李村那坑里的鲤鱼好哪口。用饵之道就是一方一地,跨界无效。 但用饵并非无规律可寻。钓养殖鲤,一定是本塘饲料为首选,辅料可多变,但加入量和种类要控制好,不可盲目加入,不可喧宾夺主。 钓野鲤选饵的最佳捷径,就是走访当地高手,从他们口中了解所用的主饵是什么,再重新调配方子,使其更加合理好用。 我在北京近几年钓野鲤,就是用南北的纯谷物四份,加丸九无双一份,荒食两份,曲酒泡的小米半份,增粘用的黄鲫或速攻或烤白薯适量,约在一份半左右,剩下的一份根据不同水域灵活掌握。 如果是钓塘鲤,把四份纯谷物换成本塘饲料就行了。不过我用的曲酒是五粮液,成本太高不宜推广。 还是那句老话:一方一地,跨界无效。以上配方仅供参考,照方抓药,不一定有效。四、网上学来的方子:1、临出钓前一天找适量蚯蚓放到容器里,放少量白糖,密封。第二天蚯蚓就溶化了。用这种蚯蚓糖水开饵,鱼狂咬。原理是在基础饵中加腥加甜。 2、用烂韭菜养的蚯蚓,用糖用盐,把蚯蚓淹成水。比例是 蚯蚓和糖是一样多的,糖盐比例是5:1。
台钓,大野战2份,九一八2号1份,超诱2份,蚯蚓水10%,水饵的比1:0.7 3、薯泥三份,玉米粉一份,薯诱一份,加乳香(奶香)1%,加两滴药酒4、专钓草鱼的方子: 将芹菜叶切碎置于消过毒的盆内。 用面汤(下面条剩下的)煮开,加玉米面,边加边用筷子搅拌,制成玉米糊。 将热的玉米糊倒入盆里与芹菜叶混匀,发酵至微酸(夏天需三到四天,春秋需一周时间)。第七节、上饵的方法一、搓饵:一手握杆,一手上饵。上饵的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在饵团上掐下两个饵的料,用三个手指搓成长条,用大拇指一掐为二,将上饵顶在大拇指甲盖上;握杆的手手掌与无名指、小拇指握杆,剩余三指捏住铅坠并分开子线;两手配合上好第一饵,将大拇指甲盖上的饵翻下来上于钩子上。二、拉饵:,拉饵时一手将钩子放于拉饵盘上,一手轻拿饵团轻压在钩子上,从饵与盘的结合处贴着饵团将钩饵拉出。不要从饵团的中心部位往上硬拽,这样除拉不好饵形外,还容易将饵粘到子线上。要象剐墙皮一样将饵刮下来。如要控制拉饵的大小,可以将饵拍扁,从面窄的一则拉。第八节、实用技战术及疑点解析一、一开始钓鱼的时候,要调钝钓灵,如调六钓二、调五钓一。这种调钓方法比较灵敏。当你抛杆诱鱼时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有没有鱼进窝。当鱼进窝了,浮标有动作,但提杆可能不中鱼,这时可以降低钓组的灵敏度。方法是加一小块微调铅皮,将调目降下来,比如降到四目,调目降低以后,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信号弱了,但上鱼了。如果还是有动作没鱼,可以增加钓目,一次增加半目,逐渐调整到有信号上鱼为止。总之,有信号没鱼说明调钓得太灵了,要大胆地往钝上找,包括调钝和钓钝,先调钝,即加铅,如果还不行再钓钝,长浮标。在钓鱼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二、诱鱼的方法:1、以饵诱鱼。台钓讲究的是诱钓合一,抛杆诱鱼。一开始要用一定的抛杆频率抛杆,即饵一旦到底就抬杆,马上上饵再抛出去,形成一定的抛杆频率。特别是在自然水域,要连续用一定频率抛几十杆。这样的目的,一是用饵料反复入水柔和的声音诱鱼,二是让饵料不停地有顺序地降落诱鱼。有经验的钓手都有这么一种说法:“紧十杆,慢十杆,不紧不慢又十杆”。打窝子可以多打几个,比如可以前后左右打五个梅花窝,间距三十厘米左右。也可以打成扇形面,打五个、三个都可以。为什么要多打几个窝子呢?因为一个窝子发了之后,钓着钓着窝子的环境会逐渐恶化,饵料雾化、鱼进窝搅得水底的泥翻起来,把水搞的非常脏,鱼就不爱再进窝子了。这时我们可以换个窝子钓,这个窝子钓脏了再换个窝子。2、以鱼诱鱼。当把鱼诱来之后,不要把窝子钓得太苦即把窝子里的鱼钓完。因为窝子里的鱼可以把远方的鱼诱来。3、钓一段时间后,要适当补窝。补窝的方法是把饵捏在铅皮上抛进窝子,饵可以捏得大一点。三、起杆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不要惊了窝子里的鱼。要领是抬杆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速度,但抬杆幅度要小。这样,刺鱼狠,不会把鱼嘴拉豁,对钓线的冲击小,减小钓线的损伤。要把刺鱼和称鱼的动作结合起来,刺鱼之后就知道鱼的大小,决定是直接飞鱼还是抄鱼,这就要求食指要始终搭在杆子上,叫脉指式提杆法。四、上饵的大小:一开始抛杆诱鱼的时候,饵球要大一点,以增加诱鱼效果;诱来鱼开钓的时候,饵球要小一点,便于鱼吸食入中,以后越钓饵球要越小,因为越钓鱼吃食越谨慎,开口越小。而且,鱼越来越警惕,对大的饵球越来越惧怕,到最后,只吃溶化后的渣子。所以,钓这种滑鱼非用小饵不可。五、调几钓几、双钩到底。这一调钓方法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饵要比钩子重。如果饵的重量比钩子轻,那么,调几钓几双钩就不会到底,而是单钩到底。因为只要饵有重量,饵重就会把浮标的目数往下压,直到饵重被地面平衡为止。下钩饵触底后,下钩和饵的重量被地面承受,浮标承受的只是上钩饵的重量,因为饵重小于钩重,所以单钩重加饵重小于双钩重即小于调目,上钩饵不会再往下走,而是处于悬浮状态。经程宁老师的实验,调一钓一在饵重比钩重小的情况下,浮标长到五目时双饵才到底。六、调一钓一和调三钓三相比,钩饵在水下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在饵重大于钩重的条件下,前者是下饵卧底、上饵半卧底;而后者是下饵卧底、上饵轻触底。这是由于水面张力对浮标浮力的影响造成的。浮标的三目位和一目位的粗细是不一样的,水面对它们的张力也是不一样的,三目位张力大于一目位张力,造成三目位浮力大于一目位浮力,以致出现上述状态。七、抛杆要准,要争取每杆都抛到窝子里。抛到窝子里与抛到窝子外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八、逗鱼:明明知道窝子里面有鱼,但鱼摄饵不积极,这时可以逗鱼。逗鱼分主动逗鱼和被动逗鱼。主动逗鱼就是抛杆到位浮标慢慢下降到调目时,轻轻往回一带再送回去;被动逗鱼就是浮标稳定后一段时间不动时,把浮标往后拉一下,拉到使浮标没入水中再送回去,看浮标的变化。如果浮标不起来或起来后不下去,都有可能是鱼吃食的信号。九、在诱鱼阶段,可以把铅坠往上拉,相对加长子线的长度,这样可以减缓鱼饵下降的速度,让鱼饵在下降的过程中诱鱼;当鱼进窝后再把铅坠拉回来,因为总是这样相对长的子线鱼饵下降速度较慢,可能把鱼引向中上层,出现不规则地抢饵,造成有信号钓不着鱼。当钓着钓着鱼少了,可以再把铅坠往上拉诱鱼。十、钓底时的双钩钩距要小,基本上保持一到一个半钩长的钩距。因为钓底时,双钩在水底是分开的状态。钩距越大,劈得越大,下钩弯曲的程度越大。这时,如果鱼吃下饵,信号传递是很慢的。子线也不能太长,以12厘米左右为好。如果子线过长,经常会出现有动作没鱼的现象,钓着钓着把鱼钓离底了造成控鱼比较困难。钓底要始终围绕着底做文章,要想办法把鱼聚过来,而且把鱼压在水底,这样钓起来才顺。十一、长目的问题: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以调四钓四为例,钓着钓着浮标自动长到五目。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连续抛杆诱鱼,如果鱼吃得很少,就会造成饵料在水底的堆集,把钩饵托上一目;二是钓上鱼之后,特别是钓上大鱼之后,把钓线抻长了。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抬起唤醒实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