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6全人物六人物

热门搜索:
热门专题:
真三国无双6人物能升级吗
提问者:| 浏览次数:1113次 |问题来自:全国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您还可以输入
验证码错误
楼主您好 在三国无双6中取消了任务升级系统,所以说这里想提升人物属性等级,一个就在战场上面吃杀武将掉落的盾牌和剑【分别加防御力和攻击力的,分+1,+2,+4,+8这几种】,还有点心【增加体力分+10,+20这两种】!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传奇模式中把居城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创建一个学问所,你你可以花钱在那里买兵法书也行,也是加防,加攻和加体力,还有功勋可以买!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你完全可以不用武将去战场杀敌,直接去那里买书把属性吃满! 买书的话我告诉你在居城自由氛围的时候买,那时候买最便宜! 如果您想详细明白请您留下邮箱 我会及时发送一份 教材给您
其他回答 共1条
15:56|来自:全国
联系水电工,泥水工.做价格对比
您可能对以下关键字也有兴趣:
登录并提交回答
登录回答可获积分奖励
还没有账号?
如果您发现不正当的内容或行为,请及时联系我们!
举报内容:
举报原因:
(可多选)
含有反动的内容
含有人身攻击的内容
含有广告性质的内容
涉及违法犯罪的内容
含有违背伦理道德的内容
含色情、暴力、恐怖的内容
含有恶意无聊灌水的内容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48小时热门评论
一周热点资讯
如此浑圆简直让人把持不住!闪开,让专业的来~ 洗澡、露点齐上阵,为了人气拼了!
谁知道这比赛在哪里报名?小编也想去现场观摩一把 玩的太high了,小编只想说,放开那个妹纸,让我来
工信部响应总理号召,中国宽带迎来“大跃进”! 中国盗版用户哭晕在厕所,说好的免费升级呢?
CopyRight&2004年-年 < 游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沪ICP备号-6 | 沪网文[2号真三国无双6有哪些人物_百度知道
真三国无双6有哪些人物
顺便说一下开人物的方法
後编郭准郭淮列伝:第四次蜀撃退戦诸葛诞诸葛诞列伝、5都说了:夷陵防卫戦太史慈太史慈列伝:定军山の戦い:合肥共闘戦吴伝:天下夺取戦晋伝:第二次蜀撃退戦:夷陵撤退戦吴伝:南郡の戦い大乔大乔列伝:兖州の戦い徐晃徐晃列伝:魏国夺还戦晋伝:知略探求戦吴伝?後编陆逊陆逊列伝,复制的:锺会の乱晋伝:区星の乱孙尚香初始初始周瑜周瑜列伝?:赤壁の戦い?:五丈原代理戦姜维姜维列伝:美女乱舞戦孟获孟获列伝:凤雏卧龙共闘戦蜀伝:若武者锻錬戦蜀伝:凉州讨伐孙权孙権列伝:夷陵突撃戦蜀伝:舞踏団选抜戦魏伝:徐州の戦い诸葛亮诸葛亮列伝?:蜀撃退戦司马昭初始初始王元姬王元姫列伝:长坂の戦い曹丕曹丕列伝?前编武将获得方法1(编年史)获得方法2(国传)董卓董卓列伝:鬼神无双戦貂蝉貂蝉列伝,请见谅武将获得方法1(编年史)获得方法2(国传)曹操初始初始夏侯惇初始初始夏侯渊夏侯渊列伝?後编张飞张飞列伝?:潼関の戦い武将获得方法1(编年史)获得方法2(国传)孙坚初始初始孙策孙策列伝:樊城の戦い:雒城の戦い马超马超列伝:赤壁退却戦魏伝:魏讨伐戦钟会锺会列伝:呉魏最终决戦吴伝:蜀魏最终决戦蜀伝:五丈原の戦い庞统庞统列伝:铜雀武芸大会张郃张郃列伝:天意布教戦吕布吕布列伝?:古强者大乱戦吴伝:樊城の戦い:麦城突破戦星彩星彩列伝?後编甄姬甄姫列伝??前编黄盖黄盖列伝:官渡総力戦张角张角列伝:祁山の戦い鲍三娘初始初始关索関索列伝:北伐最终戦蜀伝?後编武将获得方法1(编年史)获得方法2(国传)司马懿初始初始司马师司马师列伝?前编邓艾邓艾列伝:三国统一戦刘禅刘禅列伝:东兴の戦い?:官渡の戦い关羽関羽列伝:东兴防卫戦练师练师列伝:定军山の戦い魏延魏延列伝:孙権护卫戦武将获得方法1(编年史)获得方法2(国传)刘备初始初始赵云赵云列伝:洛阳无援戦袁绍袁绍列伝:徐州の戦い典韦典韦列伝:宛城知谋戦魏伝:宛城脱出戦魏伝:合肥の戦い?後编夏侯霸夏侯覇列伝:定军山防卫戦魏伝:成都防卫戦马岱马岱列伝:合肥の夜戦甘宁甘宁列伝:後难断绝戦吴伝:反董卓连合:恩人救援戦贾诩贾诩列伝:第二次蜀撃退戦:益州攻略戦关平関平列伝?:东兴の戦い:鉄笼山の戦い晋伝:许昌急袭戦吴伝:成都の戦い月英月英列伝:箕谷撤退戦蜀伝:樊城决死戦张辽张辽列伝?:锺会の乱晋伝:干吉讨伐戦小乔小乔列伝:反董卓连合许褚许褚列伝:潼関攻防戦魏伝、4:天下统一戦吴伝:蜀歼灭戦晋伝:葭萌関の戦い黄忠黄忠列伝??後编周泰周泰列伝:樊城の戦い:神算相克戦蜀伝:曹丕救出戦曹仁曹仁列伝,我补充个6吧:麦城の戦い蜀伝?後编丁奉丁奉列伝?:呉郡の戦い吕蒙吕蒙列伝:曹丕成败戦凌统凌统列伝:呉讨伐戦魏伝:官渡の戦い蔡文姬蔡文姫列伝上面的哥们把3
其他类似问题
1人觉得有用
真三国无双6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魏国:刘备、典韦、张飞。   张飞。   黄忠。   无双模式列传共2人、吕布,直接打夷陵之战并击破陆逊、张飞无双模式通关、司马懿。   太史慈:蜀军[樊城の战い]战功目标2达成:魏军[定军山の战い]战功目标1达成、孙尚香无双模式通关:赵云、陆逊,过了第5章后就会出现 四没有隐藏人物。   周泰。   张郃、司马懿无双模式通关:貂禅,让诸葛的计策成功:周瑜。、曹操。   张角:夏侯敦。   吕布:初期可使用:吕布军[樊城の战い]战功目标2达成:讨伐军[黄巾之乱]战功目标3完成。   关羽:孙策军[吴郡平定战]   吕蒙、许褚:   周瑜。   许褚?3里面就一个姜维。   无双模式列传共5人。   司马懿:   夏侯敦。   张辽:魏军[官渡の战い]战功目标3完成:吕布军[赤壁の战い]   小乔,过这关:初期可使用。   马超:初期可使用。   曹操:夏侯敦。   庞统:初期可使用:初期可使用:初期可使用:蜀军[汉中攻防战]战功目标2达成:蜀军[成都制压战]战功目标3达成:吕布军[许都侵攻战]战功目标1达成:连合军[樊城の战い]战功目标2达成、孙尚香:吴军[合肥の战い]5分钟内击破曹丕:魏军[石亭の战い]   孙策:吴势力任一武将无双模式通关:吴军[合肥の战い]10分钟内击破曹仁。   袁绍。   典韦:蜀军[定军山の战い]战功目标1达成、典韦:初期可使用。   诸葛亮。 天水麒麟儿天水之战 第3章中不要选择“博望坡之战”:吕布无双模式通关。   甘宁:吴军[石亭の战い]   无双模式列传共5人、甘宁、关羽。   董桌。   曹仁。   月英,这样赤壁就不会吹东风:蜀军[夷陵の战い]战功目标3达成。   凌统。   陆逊:赵云、关羽。   刘备。   魏延、诸葛亮。   曹丕、孙坚,第5章为孙吴之最期:初期可使用、貂禅无双模式通关:   貂蝉:魏军[汉中攻防战]战功目标2达成。 五中的人物:初期可使用:周瑜:蜀魏吴势力各一人无双模式通关、曹操
吴国。   无双模式列传共5人。   关平。   夏侯渊。   徐晃、孙坚
其他武将: 蜀国、陆逊:魏势力任一武将无双模式通关。   孙尚香:吴军[下邳の战い]   孙权:   赵云:魏军[合肥の战い]   黄盖:连合军[赤壁の战い]战功目标3达成。   孙坚:蜀势力任一武将无双模式通关:蜀军[五丈原の战い]战功目标2达成、张辽:魏军[五丈原の战い]战功目标1达成。   甄姫真三几啊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真三国无双6》人物列传 蜀
蜀传-仁の世
刘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刘备也算是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了,我是倾向于把历史人物往好了去想的,但很多时候会被呈深通历史状者教训:居然有人相信刘备仁义?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枭雄就不能有仁义的一面?为什么成功者就不能是好人?这到底是因为我还太单纯还是社会已经太黑暗?算了不扯这些,我也不想打嘴仗,这里说回游戏,刘备在无双里的设定曾经有过两个,一是大志,二是大德。
大志的设定至今还在,刘备的一生也当得起这两个字。蜀汉人物事迹流传较广,这里不抄书浪费大家时间,只说个人觉得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刘备败于吕布之后和曹操联合了一阵,吕布被消灭后曹操有收编刘备的倾向,曹操对刘备也算是相当够意思,高爵厚赏,浑不吝惜。刘备就此跟着曹操最终位极人臣大有可能,然而大概是出于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态不想再隶于他人麾下,刘备奉衣带密诏反出许昌,从此后半生脑袋挂在裤带上和强大的曹操对着干。奔三张的看官应该有不少,自忖一下想必都和我的感想差不多,年轻的时候谁没有点雄图大志,但随着年龄增长和多遇挫折,理想也就被一点点销蚀了。曹操已是非常之人,但年逾花甲的晚年,也不免有点意气消沉的迹象,不复得陇望蜀就是例证之一,刘备比曹老板自己还要当得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自况,战到了不死不休。
然而大德就有点扯淡了,四代的大德控左慈尤其令我对这个设定倒胃口。我愿意相信刘备仁义,但我绝对不能相信刘备有代天下人背负十字架或者割肉饲鹰舍身喂虎这种情操。仁者亲也,故仁者爱天下人如爱己亲;义者宜也,故义者砺己行使合天下宜。从五代开始,刘备变成了仅仅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一个不愿看到别人受伤害的人,这不过是性本善的人类本能,但是面对危险和利益的时候,能坚持这一点却难能可贵。所谓庸德庸行,做到家便是圣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无双里的刘备已经够格被称为仁义之君,有成为圣人的潜质了。
P.S.:五代很多剧情虽然为大家所诟病,但曹刘两位老板的剧情我很喜欢。
关羽-横刀立马雄当世,杀君马者道旁儿
刚想说关羽也是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发现刘备段里已经说过了,蜀汉的人物好像很多争议性都很大,大概是对三国文化传播居功至伟的三国演义尊蜀所致。杀君马者道旁儿,是说马跑得快,路边的人叫好,要为了好这面子就得让马更加奋力的驱驰,最终不免累死。他矜己才功,结果在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最高点急转直下,落得兵败身死,除了自身固有的性格缺陷之外,敌我双方对他的交口称赞既是对他的麻醉,也是他的负担。另一方面蜀汉的人物因为被演义抬得过高,现在往往矫枉过正,抬得最高摔得也最重的就是关羽,
对无双最低级的批评之一就是日本人瞎改历史,我倒觉得koei对历史的态度比我国很多网民都要老实,无双里关羽是军神,这是日本说法,传统讲法关羽是武圣。关羽的武艺是很高强,史载白马之战,关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颇有西酋尤里乌斯凯撒所言VENI.VIDI.VICI.的气魄。但从其他两位武圣太公望和岳飞来看,放到日本的确都该叫军神而不仅是说武艺高强。现在不少人对关羽武圣称号嗤之以鼻,大有要打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的趋势,关羽在中国历代将星里称武圣是勉强了点,但在三国时代没多大问题。事迹笔头官司打的也不少了,用一件比较少人注意到的事说明:关羽作为蜀汉五虎笔头和魏五子笔头张辽的友谊是个逸话,张辽其实和关羽脾气差不多:关羽骄于士大夫,张辽也和雅士们谈不太拢;俩人和同僚关系也都不太好:关羽要和马超分个高下,又看不起黄忠,张辽和于禁乐进李典都不和。这样两个人谈得来,恐怕不是性格相投的缘故。关羽曾经在曹营一段时间,他甫一归曹,就是偏将军,当时张辽已经数有战功,才仅仅是裨将军。从常理讲张辽就算不对关羽任气不协,至少也该敬而远之,然而两人有兄弟之谊,大概关羽的确有让张辽心服之处。得天下如此推重,虽然间接导致了关羽最终的悲剧,然而也足以见关羽之才有可称者。
鲁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仔细想中国的悲剧英雄的确较日本为少,接受悲剧英雄的程度也较日本为低。日本的镰仓战神源义经、菊水军神楠木正成都是悲剧收场,在无双中登场的战国军神上杉谦信也是功业未遂前暴卒。而中国最出名的悲剧英雄大概是岳飞,人气比起嬴政、李世民甚至铁木真来恐怕都不如吧。
张飞-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
题引本来都想拽两句文,但是提到张飞总忍不住哼起甘露寺那段流水板,京剧虽然比不得典籍,但总归也不是俗物,不用费心,就凑合着了。其实最喜欢的是前一句虎牢关前战温侯,但是那是演义的虚构,这里还是说当阳桥前一声吼吧。
建安十三年,曹操征荆州,刘备南逃,曹操以刘备人杰之故,恐其入据江陵,遣精骑五千急追,于当阳长坂追及刘备,考曹纯传记载,这支精兵不是别个,正是天下雄兵虎豹骑。刘备军大部交给关羽率领行水路,此时从行者多是无拳无勇的百姓,如何能与虎豹骑交战。刘备陷入了被吕布背叛以来最大的危机,两个女儿被曹纯所部掳走,与妻子失散,这时张飞挺身接下断后这个几近自杀的任务,手下只有**名骑兵。虎豹骑杀至,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虽然史书说曰,但我相信一定是吼出来的,面对张飞这点人,数千曹军居然没人敢上,足见张飞气势何其惊人。亦文亦史的史记记载,霸王项羽叱楼烦,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走还入壁,不敢复出;而行文质朴的三国志在此事和关羽斩颜良处的描写竟也有了几分史记的味道。虽然关羽张飞前半生的其他事迹基本从缺,仅此足以让关张武名震于后世了。
无双里的张飞其实挺没存在感,从五代里设定跟二哥亲,而六代里设定跟大哥亲就可窥一斑,六代更是首次让刘备为张飞的死而恸哭&&张飞之前基本参战夷陵。演义里比起刘备、关羽,他的戏份也少了很多,不过因祸得福,他算是蜀汉里比较少被矫枉过正的,唯独有好事者说张飞善书法绘画,其实是花样美男&&我如同不能理解枭雄为何不能仁义一样不能理解为何艺术家就得是花样美男,很多人说我有文艺范,我长的就挺一般,见的艺术家比我凶恶丑陋的更多了去了。
赵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发现蜀汉写到这里,每一段都会提到此人被矫枉过正了,这样写下去不仅看官们要审美疲劳,我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好为人师,非得再矫一矫别人。然而赵云作为无双的标题人物,演义中塑造最着力的角色,实在不能不说他的确被矫枉过正了。
无双里的赵云不仅是招牌人物,而且是蜀汉里刘老板最亲的人,五代刘老板的结局俩兄弟都没露面,包子给了赵云。大概是因为二爷是大义之军神,三爷是直率的战士,赵子龙才是和刘老板一样的仁人志士。演义里的赵云,大概银子一样耀眼锋锐的形象,而史书中的赵云,则像美玉一样,温润而坚硬。后来追谥赵云的时候,群臣对赵云的评价是柔贤慈惠、执事有班、克定祸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柔贤慈惠、执事有班的谦谦君子,在刘备攻破益州要以成都田宅大犒三军的时候,冒着得罪军中同袍的危险切谏不可;在刘备得知关羽被害荆州被夺要大起三军复仇的时候,冒着得罪刘备和朝中诸葛亮以下荆襄衮衮诸公的危险切谏不可。天下柔莫如水,及其结为坚冰,则凛不可犯;天下糯莫如秫,及其酿为严酒,则猛不可咽;赵云庶几近之。
很多人觉得赵云是保镖之流,其实家天下的时代,功莫大于救驾,救嗣主也是一种救驾,当然是大功。而且从刘备转战荆益时期的记载看,赵云虽不如关张,但要高于黄魏,后来名爵不及,也难说不是赵云谦退之故。赵云非独才能,人品更有足贵者,以高洁的人品得后世重名并不为过,又何必矫那一点旁枝末节呢?
诸葛亮、月英-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在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里,千古一帝这一称号有力竞争者还是挺多的,至少秦皇、唐宗、一代天骄的拥趸者都不少,倘要进行千古一相的评选,能与诸葛亮颉颃的却是没有。我知道自李斯萧何以下肯定有不少人选会被提出,有闲者不妨拿着自己的候选人质诸乡儿野老,看看有多少人不知是谁,但若有人不知诸葛亮,恐怕文盲都不足以解释,斯人大概是遗世而独立者。
究其实际,诸葛亮不过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的丞相,虽志在兴复,但功业未成。然而诸葛亮却并非靠三国演义吹起来的,他死后蜀地百姓就自发的开始了纪念活动,等到天下被他的死对头司马家族统一,不仅政府非常推崇诸葛亮,民间学者更有胆大的直接批评当朝高祖司马懿与诸葛亮不配相比。等到了唐朝,诸葛亮名列武庙十哲,已经大名垂宇宙,经过宋元小说话本的润色,在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更是洞见未来,全知全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半神形象了,三国演义还为诸葛亮抹去了不少怪力乱神的色彩呢。
正如出师表中诸葛亮所自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独力支天,能做到专权而不失臣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曾子所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诸葛亮无愧于此。曾子问:君子人欤?君子人也,凡俗不比圣人远见,自然会幻想出诸葛亮种种非人所能行的事迹了。
诸葛亮黄夫人名月英,或名硕字月英,应该也是话本戏曲的杜撰,别说正史没有,我在野史笔记中也没看到过来源。传说中的黄夫人往往丑而有大才&&这是根据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的记载发挥而来的,又有许多翻案文章说黄夫人原本如天人之美,只不过因为避乱\被乡间俗妇嫉妒\考验诸葛亮才有丑的名声。其实翻丑的案,翻到不丑便足矣了,非得说黄夫人美,其实跟说她丑是同一种心理,便是诸葛亮这种不世之才,也必得奇女子相配,这女子若非奇美,便得奇丑,中人之姿是没资格的。至于诸葛亮木牛流马之术皆夫人所教的说法,是宋朝文人迂阔的想法,从他们的道德观看,不欲以机关营造之学这种末节小技污于诸葛亮,所以加于妇人,黄夫人便擅于奇技淫巧了。其实三国志明确记载了诸葛亮长于巧思,而考察最原始资料襄阳记,黄夫人丑出于其父之口,大抵为自谦之词,虽然黄夫人未必甚美,也不见得丑到哪里去,其父又说她才堪相配诸葛亮,也不太可能是工程技术的才。
注:论语泰伯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曾子这里君子人三字是连用的,自问自答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呀。但是随着礼崩乐坏,人心也渐渐不古,我解作这样的君子还是人吗?这样的君子还是人呀。虽不合古训,但自以为颇足以解释小说家的想法。五代中不好的剧情之一就是诸葛亮有为刘备大志而有军务尚书式黑化的趋势,无独有偶,现在很多翻案文章更早已从诸葛亮的才能做到诸葛亮的道德头上了,令人不得不感叹人心不仅不上古,而且不中古了。
庞统-瞻卬昊天,则不我惠
读史读到汉魏禅代前后,但见中原大纲倾圮,炎统不继,刘玄德虽偏霸两川,再起赤旗,然而短短三年之间,关羽、法正、黄忠、董和、张飞、马超、马良、刘巴相继辞世,股肱半折,羽翼不存,朝堂上仅剩诸葛亮独立支撑,终难回天。感慨天不佑汉,歼我良人,使英雄血泪空洒于汉川之余,不免追想起庞统来。
建安十九年的雒城包围战中,年仅三十六岁的庞统陨于阵前,是蜀汉八位得谥的开国元勋中去世最早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一人。史书中并找不到庞统丑怪的记录,他倒是和荀彧一般中和平正,以德行见称,荀令君虽然还没在无双中登场,但艺术作品中多有把他描绘成翩翩美少年者;演义中庞士元貌丑而多出奇计,是和八尺美丈夫、行堂堂之阵的诸葛亮作对比,实际上庞统与诸葛亮基本是一流人物。他比诸葛亮仅仅年长两岁,虽然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是在庞统中流箭战死之前,但如果庞统不死,刘备攻下益州之后,庞统和诸葛亮中的一人大概会回去与长于军事而内政不行的关羽一起守卫荆州。如此则章武元年前后去世的蜀汉重臣中许多人可能不死,历史恐怕也会因此而改写,我们最终看到的故事,只是因为大概不是张任也不是刘循而是无名小卒所射出的一根流矢,便成了这个样子。
历史常常以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方式发展,比起魏强蜀弱因此蜀必灭于魏这样冷冰冰的历史观理论,我更愿意相信无数的随机事件造成了既成的历史事实。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斯人之亡,只是因为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并非有什么客观规律在冥冥中主宰着这一切的必然。从英杰传初代起,庞统不死就是兴复汉室的逆转契机,合理的推导出另一种可能,正是历史游戏魅力所在之一,这代无双紧扣传统故事,固然能动人心弦,但也不免让人有一点遗憾。
马超、马岱-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马超在史书中的人品为人所质疑,因为他父母昆弟皆在曹操掌握之中,率尔起兵攻曹,遂令阖门百口,一旦同命。然而他后来与内弟追念家人,至于搥胸吐血,临没托刘备照顾硕果仅存的从弟马岱,丁宁周至,岂是不念其亲之人。马腾自入朝之后,马超已是骑虎难下,曹操步步紧逼要求他弃兵入朝,倘他也入朝则全家置于曹操掌握之下,不免任人宰割,兴兵而起,幸得战而胜之,还能期待曹操放还马腾等人。后来曹操彻底击溃马家军方对马腾开刀,也侧面证明了马超这判断不错,但终归是置父母于险地,所以演义中为了掩盖这一点,把马腾被杀作为马超起兵的原因,而无双中让马超成为正义之士,与不义的曹操战斗。但战而不胜,那是无可奈何之事,未足深罪,非得杜撰出马超有种种不可告人的动机,恐怕心理阴暗了点。
马超后来投了刘备,很多人从三国志中的只言片语推断马超颇受猜忌,不得重用,更有甚者因马超死在刘备临死之前推断刘备因自知不起害死了马超,给马超添上了不少悲剧色彩。其实马超来归后刘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兵,后来分荆州、入汉中之役马超均在行旅,刘备集团志在兴复,却也一直对凉州用兵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拥有马超这一在凉州各族中威望素著的王牌。刘备立为汉中王,劝进表中马超名列首席,登基为帝后,大将军之位为已战死的关羽虚置,马超授骠骑将军,实为军号之最尊,还在跟了刘备一辈子的张飞之上。很多人觉得不过因为马超历代公卿不得不如此,其实马腾他爸只是个家贫失业的基层官僚,马腾更是羌女所生,当了半辈子西凉贼寇,马超可以说是将门之子,西凉马家却委实不是什么望族,蜀汉阵营中出身比他高的可不难找。至于马超临死前拜托刘备照顾马岱,不过因为马超有子,恳求刘备再多照顾一下自己按照惯例不会被特别照顾的从弟,要是马超自知刘备不信任他甚至自知被刘备害死,这么做岂不是与虎谋皮?至于马超未及五十而英年早逝,除了当年屡生大疫,良医不备的可能之外,更有可能因为眼看夺取汉中、兵震许昌,一门报仇有望之后,突然连遭失却荆州、夷陵大败的挫折,仇人曹操归天,希望化为泡影。大喜大悲之下,故生不测,所谓攀龙忽堕天,马超的悲剧,大抵在此。
马岱在演义中,也是诸葛北伐一员大将,颇受任用,但在三国志里,除了记载他后来位至平北将军,爵封陈仓侯之外,却再无片言记载,只能看出他爵极人臣,蜀汉的确没有辜负马超临死的托付。但是晋书里却留下了他的一笔:魏青龙三年即蜀汉建兴十三年,马岱出兵攻魏,本来蜀汉国小兵少,军权基本集于中央,三国志蜀汉有记载的出兵都是首辅发兵,从无偏师出征的记录。我推测大概因为马超嗣子马承是马超归汉后所生,当年马超病没之时尚不满十岁,无法统兵,于是马超旧部西凉强兵便归于马岱麾下。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没,次年蒋琬接掌蜀汉中军,着力休养生息,而马家军因此留下一次独自为家族之仇和蜀汉之恩战斗的记录。
黄忠-冯唐李广岂不伟,命蹇白首不见召
现在提到老将,知名度最高的大概是黄忠,其实黄忠是老将的根据,翻遍史书也就关胡子那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其年建安**四年,刘备称王,关羽当年发兵围樊前自谓衰,则亦已年逾五十,黄忠正月立下阵斩夏侯渊的大功,即使比关羽大也差不了几岁,否则史书不会一无所书。但是关羽称呼黄忠老兵却由来有自,关羽在建安五年便已经是偏将军汉寿亭侯,黄忠直到建安十九年才得将军号,且尚无爵,就算关羽比黄忠大也完全可以鄙视黄忠后自豪的宣称:老夫是老将,大丈夫,萌大奶!
其实黄忠从军时间也不短,刘表统荆州时期他就作为中郎将和刘表的侄子刘磐共守长沙,刘磐曾经和太史慈在荆扬边境数度交手,历史可以追溯至建安四年,但黄忠的中郎将当了很久,曹操定荆州时给他的升赏也仅仅是代理裨将军&&最低级将军号前面还挂着代理名头,何等悲催。这不免让人想到老来还在当中郎署长的冯唐,王勃名句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我疑心演义里黄忠善射的描写正脱胎于也曾任后将军的李广,因为史书中关于黄忠的记载完全找不到善射迹象。汉武帝想起起用冯唐之时,冯唐已年逾九十,不能为官;李广结发与匈奴七十余战,至死未得封侯。黄忠以击毙夏侯渊大功,超升为与关马同列的后将军,并非没有一点反对声音,最终得以受任而没有以老兵身份传于后世,应该说因为他幸运的遇见了刘备而不是刘备的先辈。然而历史更多的时候还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自古皆其然,由来非一朝。
我是非常喜欢无双里黄忠那热血形象的,koei的系列游戏里,夏侯渊都是与黄忠激战后落败身死,而不像演义里那样黄忠以逸待劳一刀便取了夏侯渊性命。考察史书,记载云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黄忠的确与夏侯渊经历了一番剧战,而且从事后黄忠的超升看,真有可能夏侯渊是被黄忠亲手讨取的,这倒是传统上无双比演义更合于史书的地方了。
关平、关索、鲍三娘、星彩-苍天以民为耳目,是非难逃众口诛
这段**了最多的角色,却最没得可说,除了关平在史书中留了个名之外,其余全是后人造出来的。我对民间传说所知不多,花关索传更是没读过,连扯都没法扯,因此我想在这段说个别的话题。
清朝造的关帝族谱中,记载关平字坦之,关索字维之,生年月日俱全,入史几可乱真。从我道听途说的花关索传梗概看,和现在流传甚广的呼家将、薛刚反唐等话本在结构上也有共通之处。虽然随便是个名人就有人出来认祖先,但是可不是所有名人都有人给他造后代,这种民间杜撰,只见于忠良之辈。自以为是的精英们认为人民是愚民,因为他们无知无识,听风就是雨,一点信息来源就能蛊惑他们。然而帝制时代的官僚都知道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天以民耳目为耳目,以民心为心,欺民只能欺得了一时,欺不了万世,史书可以由权力所篡改,然而人民铭记的历史却将始终流传。
苏东坡记载在宋朝时候小儿听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尊刘贬曹由来已久,推其原因,不过因为曹操屠城杀降,残虐害民,而刘备能行仁,一生与曹操对抗的缘故。所谓抚我则后,虐我则仇,人民的价值取向就是这么直截了当,之后文学作品的种种描写,不过是这种心态的具象放大罢了。民国以来,众多大家力主为曹操翻案,着眼点在看重曹操以才取士,于国有利的政治主张,是当时时势所致,而且正确评价曹操的才能,符合实事求是,辩证看问题的科学思想。现在多元化的评价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也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智大开的体现,然而是非善恶,自古以来便没有多大变化。欲以才高掩盖德阙,力主强者无罪,因为某某最强于是某某做一切都有理,从史书翻案翻到文学作品,甚至以小人之心度于古人之腹,还沾沾自喜以为识见高人一等的人,其实连东坡笔下薄劣的小儿都不如。
以上大概可以交关平关索鲍三娘的差,星彩的出场却很难说是尊刘贬曹的原因,无双在塑造正面形象上和传统作品的隐恶扬善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无双的价值观并不像传统价值观那样单一&&但绝没有某些人把恶当善扬的佛头着粪行为。不过我实在说不出什么了,就此糊弄过去吧。
魏延-有雠皆为雪,有土不埋冤
无双里把魏延的外貌设定为戴着奇异假面,言行仿佛野人一般的狂战士,大概是取他性格非常人所能接受这个特征,有趣的是演义里魏延的外貌不仅没有野人气息,反而相当仪表堂堂&&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倘加上一部二尺美髯,活脱脱便是威风凛凛的关羽。魏延和关羽的性格也相当一致,关羽骄于士大夫,魏延亦性自矜高,关羽善待卒伍,魏延亦能善养士卒。甚至两人下场都颇类似,关羽被袭取荆州后将兵家属落于敌手,士众遂散,而魏延起兵作乱,麾下士众知道此举无理于是散去&&其实也是因为家属尚在蜀中。
刘备、诸葛亮虽文武之才不及曹操,但是政令一而赏罚明,蜀汉政治清明却远在曹魏之上,且为政宽仁,最为难得。刘备于众人中拔魏延都督汉中,既显刘备知人之能,也成就了魏延能军之名,但后世纷纷感叹魏延才能不尽,进而批评诸葛亮嫉贤妒能云云,却未免有诬前人。魏延在诸葛亮麾下屡起事端,诸葛亮能爱惜魏延材勇,不加责罚,予以重任。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得实施,是因为太过行险,莫说一生谨慎的诸葛,便是交给现在的决策者们,做了可行性分析后也多半不会采用的。但当诸葛亮也去世后,终于再没人能包容魏延,蜀汉一代,杀戮最重者即夷魏延三族。魏延举兵以向本军,固然死罪难逃,杨仪虽是因私忿灭其三族,但蜀汉朝廷要是好面子想解释这个既成事实的话,给魏延加上反叛罪名,也并不为难。蜀汉终不负魏延,追念前功,给魏延下了无意背叛的盖棺论定,而杨仪不仅没能掌握大权,而且在魏延死后一年即获罪,旋即畏罪自杀。其实杨仪也是才干杰出的行政人才,并非谗佞之辈,二者之争,是两个性情偏狭的人才之间的悲剧。
曹操三发唯才是举令,然而一旦生出猜疑,亲重如荀彧亦不免被逼自尽;孙权也被臣下吹嘘为能识才用才的聪明之主,忠直如虞翻以小忿便终老殊域,刘备既少亿万家财,又无父兄基业,终能鼎足而立于天下,有其过人之处。以魏延之粗狂,在生命遭受直接威胁的时候也没有逃向敌国,最终死在曾为刘备守卫的土地上。想起印象很深的一个四代剧情,面对司马懿的诱降,被设定为语言障碍的魏延一字一顿的诉说着对刘备的忠诚,令人动容,很多时候,刚质朴讷的行动要比口若悬河的语言更有感染力。
姜维-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或许说来有点讽刺,诸葛亮的传承者居然来自他一生所想要打倒的魏国,这人就是姜维,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屡伐中原,维持了对魏国的军事均势,但因为姜维毕竟是降人,而且内政才能不如诸葛亮,也造成了蜀汉国力的疲敝。这一切于蜀汉是功是过,难以定论,然而姜维为蜀汉奋斗一生直至步上悲壮的最期,足以证明他无愧于汉臣的身份。
我一直认为蜀汉亡于司马是一个悲剧,自以为脱离了单纯的偶像崇拜阶段,也非因为正统与篡逆这种迂腐的帝制思想;大抵是因为不仅蜀汉的政治比其他各国来的要惠民一些,蜀汉的官僚整体上也比其他各国官僚私德为善。刘备虽然年轻时候爱好狗马音乐美衣服等物质享受,但南齐书有记载他称王之后,节俭到取自己的帐钩铸钱以充国用。诸葛亮以丞相之尊,荷社稷之任,只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的私产,身死之日,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而姜维虽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也做到了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的廉洁。在他们的表率下,蜀汉群臣传记中常可见兼爱百姓,振恤孤贫的事迹,很多人能做到不治私产,家无余财。相比之下晋朝开国伊始,司马炎便卖官取财,供给自己挥霍,被斥为不及桓灵;君既如此,臣僚上行下效,甚者如石崇、王恺斗富。本来从三国时期的征伐乱世进入天下一统的和平时期,是百姓之幸,然而晋朝统治阶级不仅腐化堕落,而且数量空前庞大,为了维持他们的开销,加在百姓身上的负担势必加重,中央集权不彻底也导致了之后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谓其兴也勃焉,新朝肇建却呈如此衰世景象,实在令人触目惊心,民心思汉,不为无因。
题引的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是演义里北地王刘谌的赞诗,刘谌是刘禅第五子,魏军兵临成都,刘禅出降,他心伤国亡,哭于皇祖昭烈帝之庙自杀。无独有偶,正如无双这代蜀传结局中诸葛亮死后,姜维对从未谋面的刘备立下慷慨的誓言,兴复汉室的大志由刘备诸葛亮而传至姜维,刚好也是三代。刘禅降于成都,姜维所部将士咸怒,拔刀砍石,见军心可用,姜维定下了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的计划,蜀汉至此,尚不为亡。虽云孤臣孽子故达,可惜有志者事竟不成,苦心人天却相负,姜维所谋不售,身死见剖,以魏国降将身份尽了对蜀汉的忠节,空留胆大如斗之名,至此蜀汉再无兴复之望,国亡焉。
刘禅-天不假寿予仲父,桓文终究难建威
刘备养子和儿子分别叫封、禅、永、理,于是有好事者称刘备早想称皇,却不知非皇帝也可封禅,名将霍去病便曾封于狼居胥,禅于姑衍,焉知刘备取此名字不是为了做汉朝中兴名将,而是为了自己称帝的好彩头?曹操与卞夫人所生四个同母兄弟字中分别有桓、文、建、威,与名互训,好事者又说足以证明曹操无称帝野心,大概是忘了曹操长子乃是战死的曹昂,曹操自许文王,若非打算好了让曹昂做武王行**之实,丕彰植熊又怎可能皆位至齐桓晋文去建威呢?
以上乃是戏言,曹刘二位老板本心我难推断,且曹刘二位老板皆当时雄才,无论哪个称帝都可以说实至名归,无可非者。这里说起这个,是因为曹老板的接班人曹丕曹子桓名字来源于齐桓公,而刘老板的接班人刘禅刘公嗣有个齐桓之才的评价,也算是个有趣的巧合。齐桓公小白是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阿斗是蜀汉亡国之君,乐不思蜀,看似风马牛不相及,阿斗不如小白远矣;但这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功业靠别人,辅弼一死,原形毕露,阿斗投降后好歹吃了八年的太平茶饭,得以善终,小白晚年诸子争乱,病馁而毙,陈尸六十七天无人收敛,却又远惨过阿斗了。
提到这两人靠臣子,便不得不提管仲和诸葛亮,诸葛亮以管仲自况,而最终亦居管仲之位。小白尊管仲为仲父,办起事来一则仲父二则仲父;刘备遗诏阿斗事诸葛亮如父,阿斗也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了。很多人疑心刘禅对诸葛亮其实心有芥蒂,并以刘禅阻为诸葛亮立庙为证,种种深文周纳,不一而足。其实于礼诸葛亮当配飨刘备庙庭,刘禅拒为其单独立庙,是守礼的原因,最终竟甘当非礼之名破例为诸葛亮立庙。又之前段落里我多处提到蜀汉政宽,其中亦有两次例外,第一次是王存在庞统战死之后,说庞统违大雅之义,刘备大怒免了王存的官;第二次便是李邈在诸葛亮死后,说诸葛亮或将不臣,刘禅大怒杀了李邈的头,足见对诸葛亮追思之切。
可惜诸葛亮活得太短,刘禅又太年轻,诸葛亮辅佐了刘禅十二年就去世,刘禅还要面对三十年的皇帝生涯。刘禅不是刘备一样的英雄,他选择了舆榇出降,乐不思蜀,也是一个普通人想让自己过得舒服些的应有反应。但这次无双里,说刘禅继承了刘备的仁爱之心,大抵也不算错,如果蜀汉不是亡在他手里,后世对他的评价也许是个承平明君。
《》游侠专题站: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
扫描关注游侠网
Shin Sangokumusou 6视频上市时间:游戏平台:PSP XBOX360 PS3 PC 游戏类型:动作游戏ACT游戏语言:中文制作公司:Koei发行公司:Koei游侠网7.0GameSpotN/AIGNN/A我要评分:已有6488226人关注标签:单人单机3D画面支持手柄高玩必备三国 闯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三国无双6全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