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qq仙境钓鱼里的人到了晚上都蒙着脸

为什么QQ仙境里的人到了晚上都蒙着脸
为什么QQ仙境里的人到了晚上都蒙着脸
蒙脸不是根据白天晚上的
是根据简化设置的,你点了简化设置,所有人就都是蒙脸的了,再点一下就都恢复了
你估计是点了这个简化显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QQ仙境领域专家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 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4.南亚、中亚和西亚各国现代早期的传统习俗南亚、中亚和西亚现代早期的习俗,虽然也受到西方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主要由于古老国家传统习俗的根深蒂固,由于伊斯兰教习俗的社会 性、广泛性、整体性和历史性,所以在这些地区新旧习俗的变更不很明显, 主要表现为传统习俗的演变。(1)传统节日  南亚、西亚和中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繁多。现代早期 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  印度是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它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的有湿婆神节、 洒红节、佛诞节、乘车节、妇女节、十胜节、保护节、灯节等等。  阿富汗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独立日、哈乃斐诞辰日、哈比拉人牧羊节、 圣祭节、开斋节、古尔邦节、阿舒拉节等等。  阿富汗独立日 阿富汗的独立日即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又是一个新节 日。阿富汗曾于 1747 年建立独立的阿富汗王国。19 世纪该国成为英国和俄 国角逐的场所,直到 1919 年抗英胜利,王国才又恢复了独立,独立后恢复了 每年 9 月 19 日的独立节。  伊朗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嗄迪尔节、阿术拉节、跳火节、努鲁兹节、左 尔罕奈节、宰牲节、撒母节、梅赫尔甘节等。西亚阿拉伯世界各国,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传统节日主要是伊斯兰教节日,有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节等。(2)衣食住行  ①印度。服饰 印度男子的传统服饰,下穿“托蒂”,是一种缠腰布, 上穿长至膝的“古尔达”,头戴各色头巾。妇女穿“纱丽”。纱丽的穿法是 将长 6 米的布料由腰部缠起,最后披盖在肩上或头上。上穿紧身短胸衣,袒 露整个肚腹。城市居民,由于新航路开辟后大批欧洲人拥入印度,因而西化程度较大,男子平日穿西装的较多,妇女以纱丽为主。  19 世纪,印度生产的披肩开始采取了欧洲的图案。在披巾的边缘绣满艳 丽的树木花草之类。特别是克什米尔的披肩,由于配色华丽、丰富、深邃、 柔和、色调和谐、花色优雅精致而大量出口欧洲,也因此驰名世界。饮食 印度人的饮食不仅与地区而且与宗教有关。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吃米。食素者多,食肉者少。印度教徒吃羊肉、牛肉。有的印度教徒 不仅不吃肉,连鸡蛋也不吃。伊斯兰教徒则以牛肉为主,不吃猪肉。  印度有丰富的调料:生姜、大蒜、丁香、肉桂、姜末、茴香、芫荽等等。 尤其是咖喱粉,是印度人最喜欢的调料。  印度人爱喝加奶和糖的浓红茶。喝水也多。喝水时,右手持杯举过头顶, 然后仰起头,右手将杯倾斜,将水慢慢倒入张开的嘴中,水不停地流入口中, 并不断被吞下去,直到把水喝完,嘴不接触杯子,水也脏不了,所以多少人 喝水都可用一个杯子,真是一绝!  印度的餐具很多,盆、盘、罐、壶、碟等。有铜制的,也有银制的。餐 具世代相传或作嫁妆,因而餐具质地的好坏标志着财富的多少。印度人吃饭 用盘子,用右手抓着吃,就是吃稀饭也如此。  住宅 城市的住房多为平房,也有二、三层的楼房。房子多呈白色。印 度家庭中家具很简单。19 世纪时一些城市开始广泛使用欧式的安乐椅、椅子  和柜子。在孟买开始以欧式黑木“施沙姆”家具的精致、刻纹深、透花雕刻 而著名。用芬芳檀香木制的,镶金图案式宝石装饰的家具价值很高。梨木、 红木、胡桃木也广泛被用来做家具和透花屏风等。  ②阿富汗。服饰 阿富汗人的服饰各民族不同,大体上男性服装的特点 为白色的包头巾;花色形态不同的帽子;长至膝的白色长衫;大下摆的裤子, 也有紧身裤;凉鞋、皮鞋;农村人往往加上一条披毯。妇女服装:白色或花 色长袍,戴头罩或面罩,头戴方形头巾,脚穿皮底绒面绣花鞋。留长发,梳 成不同的样式。戴首饰:耳环、戒指、脚镯、背绣花背包等。还有一些妇女 有纹身的习俗。  饮食 阿富汗人主食是用面粉和玉米粉做的大饼。在牧区,这种饼是用 烧得滚烫的石头烤制的。牛羊肉和奶制品也是他们爱吃的食物。还有一种抓 饭,用各种蔬菜、干果配制烧成,吃时,将饭盛于盘中,左手拿盘,右手抓 饭吃,但决不可左右手倒换之。阿富汗人爱喝茶,主要喝红茶和绿茶,也爱喝极浓的奶茶。  住宅 阿富汗的住宅大体可分为定居区和牧区两类。定居区的房子多用 土坯砌墙,再抹上泥草浆。房顶用树干为梁,盖以树干和苇席,再抹上草泥 浆。房形分为正方形和长方形。房顶有平顶,圆顶之分。有的房子屋顶还留 有气孔。住宅一般都有院子,院内有牲口棚、仓库、厕所、水井等。在牧区, 居民住的是帐篷,一般用黑羊毛编织而成。帐篷的搭法有牵拉杆形,无框架。 还有一种是圆顶形有框架,框架外包上毡并盖上苇席。在山区,房子是顺山势一层层盖起,下一层的屋顶是上一层房子的院子,显得整齐有序。  交通与通讯 阿富汗的地势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沙漠面积大,交通极不 便利。传统的交通工具是毛驴和骆驼。在沙漠中还使用一种木轮大车,它即 是交通工具,休息时还可避于车下防晒。③伊朗。服饰 伊朗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丝绸上衣,裤脚宽大的裤子,外穿一件上面贴身,下面宽大长至脚面的大袍。女子的服装最大特点就是在出 门时一定要披披巾。披巾称为“乔杜尔”。全身从头到脚都裹起来,只露出 脸和手。“乔杜尔”一般为深蓝色、黑色、灰色和白色。饮食 伊朗人的饮食是伊斯兰教式的。主食是大饼和米饭。肉食主要是牛、羊和鸡肉。米饭有两种吃法,一是“切罗”,用黄油拌米饭;一种是“朴 罗”,拌有牛羊肉。伊朗还有一种食品叫“库库”,是用鸡蛋、土豆泥及菜 拌在一起,用油煎食。伊朗的蔬菜有黄瓜,西红柿、莴笋叶、韭菜、薄荷叶 等。伊朗人爱饮加冰糖和干果的红茶。  住宅 伊朗城市的住房有楼房也有平房。农村以平房居多,墙是土坯砌 的,里面刷上白灰。一般家庭有一间大屋,屋中间砌着烤饼炉子,称为“塔 努尔”,是全家吃住之所。父母与成家的儿女住在一起。房间里铺有地毯, 穷人家则铺草垫。  沿海地区多为两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口。牧区的居民住羊毛 编织的帐篷。  ④沙特阿拉伯。服饰 沙特阿拉伯男人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用 黑色绳圈压住。有身份的人在长袍外加一件黑色或金黄色镶有金边的纱袍, 夏天赤脚,冬天穿皮鞋。    女子外出穿黑色纱袍,蒙白纱,居家则穿各色花袍。牧区妇女一般不蒙 面。  饮食 沙特阿拉伯人喜吃面食,有阿拉伯大饼,用面粉调成糊,摊在平 底锅上,上下翻动一次即成。面条,主要是空心面,有粗有细,用水煮过后 加葱蒜、蕃茄酱、油、辣椒、奶、鸡蛋、桂皮等做成的汁,浇而食之。也可 烤食,象炒面一样。还有一种麦片粥,是把麦子舂成麦片做成的。另外还有 面包、点心等。  城乡变化 沙特阿拉伯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直到 20 世纪初,在伊本·沙 特统一了全境以后,才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最大的居民点,建立了阿尔塔维查 希吉拉村庄。沙特亲自出席了建村的盛大典礼。同时城市也开始建立。阿尔 塔维是第一个居住有 2 万人口的城镇。以后在 1912 年—1913 年相继建立的 城镇还有古特古特,社赫纳、达赫尼亚、马比德·苏宰尔等一系列的城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城市已有数十座之多。  在苏伊士运河凿通后,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都铺设了铁路。1908 年,汉志铁路竣工,使原来游牧部落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驮运业和商队 贸易开始衰落了。  ⑤也门。服饰 也门人的服饰南北不同,南方男子夏季穿形状颇似缅甸、 泰国纱笼的也门裙,冬穿长袍。北方男子的服饰与沙特阿拉伯相似。男人头 上还有一条各种花色的缠头。缠头的用处很多,可防晒、挡风沙、当铺盖、 做擦脸巾等。除头巾外,男子外出还要带上一把佩刀。女子服装与沙特阿拉 伯相同。农村妇女外出时戴一块花头巾。饮食 也门的饮食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同,只是有嚼喀特的嗜好。喀特为多年生灌木,其树叶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喀特也称为阿拉伯茶。嚼喀特是 很讲究的,一般是从下午两点钟开始,直到晚上。嚼后的残渣往往留在嘴里, 直到腮帮子鼓起个鸡蛋形大疙瘩。据说疙瘩的大小标志着一个人财富的多 少。也门人嚼喀特往往不独嚼,而是几个人边聊边嚼。交通 交通落后,几乎谈不上有什么交通设施。  ⑥伊拉克。服饰伊拉克人的传统服饰与沙特阿拉伯人相同。北部山区少 数民族的服饰则近似于土耳其。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伊拉克服饰开始 发生变化,少数人开始穿西装。饮食 在伊拉克的饮食中,有一种用羊肉块,椰枣和松子与米饭炒在一起的羊肉饭,味道十分鲜美,是伊拉克人的民间客饭。在小吃中有一种小煎 包和用青菜、玉米粒、薄荷叶、羊肉末烧的“舒布子”汤,是伊拉克人所喜 爱的。  交通 由于英、法、俄、土耳其在伊拉克角逐的需要,伊拉克的交通和 通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伊拉克的城市生活传统风俗占上风,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都是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城镇外表和环境很少变化。  20 世纪初,伊拉克的交通开始出现变化。在水路运输方面,勘查河道、 设置浮桥,修建了科尼亚至埃利的铁路。在许多河上架上了桥梁,修建了上 幼发拉底河的一些路线和由巴格达通往外地的各条路线。这些路线的修建, 使伊拉克的交通通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讯业扩展到了很多小市镇。 在巴格达,电话已开始扩展为一种公用事业。城市的建设也得到了改进,街 道照明电灯代替了油灯,过河有了轮渡,街道变宽了,桥梁改进了,并出现  了有轨电车。  ⑦土耳其。服饰 土耳其传统服装基本是由无领长袖短衫“明堂”、腰 带“库沙克”、灯笼裤“沙尔伐尔”组成。男子的“明堂”外加各式坎肩, 在“库沙克”上插刀枪等武器,妇女则在“沙尔伐尔”外套上裙子,裙子外 要系围裙。  头饰是土耳其服饰中不可缺少的。男子一般戴尖顶棉帽,边沿缠上头巾; 女子则在帽子外再包块头巾。帽子上装饰有金、银、宝石、吉祥物等。一般 年轻姑娘系白头巾,已订婚的用浅色的丝沙头巾,新娘则戴鲜艳的头巾。  饮食 土耳其人的主食有烤饼、油焖米饭、面包、面条等。喜食甜食, 有“洛库姆”(饴糖)、“海尔伐”(酥糖)和“巴克伐拉”(甜点心)等。 土耳其的烤肉食品很有名,如转烤羊肉串、地炉烤羊肉、伊斯坎德人烤羊肉、茄子烤羊肉、纸包烤羊肉等。 土耳其人喜喝红茶和咖啡。咖啡加糖加水放在小壶中煮后,不经过滤便倒入杯中,味道极浓。喝完咖啡后将杯子倒扣在盘中待片刻,然后观看杯壁 上沉淀物流成的花纹,据说这花纹可以算命。  住宅 土耳其人的住宅多是木结构的,并以麦秸和泥抹起来,多为两层 楼房。底层养牲口和堆杂物,上层住人。伊斯坦布尔的住宅有自己的风格,它们多带有花园。楼房的底层有宽大的前厅。为了扩大住房面积,二楼一般都有向街外突出的“骑楼”。房间分 为女眷住的“内室”和男人们住的“外室”,两部分之间的通道上置旋转橱 柜。这样男人和女人不见面可各取东西。住宅窗户很多,多为百叶窗。厨房 大都设在花园内。(3)社会礼仪  ①印度。印度的社会礼仪很多,各地各教派又有所不同,但多数为传统 的礼仪。例如印度教晚辈见长辈的触足礼及长辈对晚辈的拍头礼。谈话者之 间的摆头摇头礼,送花祝福礼、进庙宇和厨房前要脱鞋的习俗等等。现代早期也有一些礼仪习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印度有一种残酷的仪式,称为“斯迪”,即丈夫去世火化时,妻子要 跳进火中殉葬。19 世纪初和中后期,统治印度的英国当局曾规定了废除此种 习俗的法律。但是寡妇殉葬之事直到 20 世纪的 80 年代还是时有发生。这说 明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这种习俗在印度还是很流行的。因为在 1927 年,当时的英国当局通过法律的形式废止这种习俗。印度是个等级分明的国家。最低的等级是“阿丘得”即不可接触的贱民。这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被认为是最下贱的,最不圣洁的,因而他们也被 认为是不可接触的不圣洁的人。  由于贱民在经济、政治和宗教方面都受到歧视,也因此引起了他们不断 地反抗,例如 1865 年就发生了“贱民”要求改善状况的运动;1914 年,在 德拉温尔地区又发生了“贱民”要求宗教权的斗争。  印度教把牛视为最神圣的动物。牛有优越的住处,不可随意宰杀。在印 度,牛是繁殖的象征,也是维持生存的基本来源,所以从古代到现代,牛在 印度一直受到崇拜和保护。1882 年印度教徒成立了“护牛会”,鼓动印度教 徒反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为他们宰牛。  在印度那戛山区的那戛部落有一种猎取人头祭庄稼的习俗。男人外出时 要随身携带头盖骨,认为可以驱邪。这种习俗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才逐渐被  禁止并以牛代替。  ②中亚、西亚各国。中亚和西亚属阿拉伯世界的居民,都保持和遵守着 伊斯兰教的社会礼仪:五大功修、六大信仰、十项天命等等。但每个国家又 有自己特殊的一些传统的礼节。例如也门人的握手并道“色兰”问候语、吻 面颊礼、亲鼻礼,伊拉克的熏香礼等等。(4)婚丧嫁娶  南亚、中亚和西亚的婚俗和丧俗直到 20 世纪初,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形 式。而在印度某些旧陋婚俗有所改变,但也有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较原始的 婚俗。  ①印度的童婚制。在印度教徒中流行着一种童婚的习俗。这种婚俗开始 于罗摩衍那时代,迄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最先,印度女孩到 12 岁还未婚,人 们就会感到吃惊。19 世纪初印度的一些改良主义者曾提出废除这一婚俗的倡 议。1891 年,英国当局通过了女子结婚必须在 12 岁以上的法律。直到 1929 年,禁止童婚的法律才产生。②印度的群婚制。印度德干高原的达罗毗荼人和印度斯坦的戈拉人,直到 19 世纪仍流行美洲易洛魁人的亲属制度。即男子不仅把自己的儿女,也把 兄弟的儿女看作是自己的儿女。而他们也都称他父亲。而女子则把自己的儿 女和自己姐妹的儿女都算为自己的儿女,而他们称她为母亲。同样儿女之间 互称兄弟姐妹,这反映了达罗毗荼人和戈拉人的群婚制度。(5)文化娱乐  ①印度。印度的音乐和舞蹈是世界上有名的,舞蹈的历史悠久,丰富多 彩。传统的舞蹈有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曼尼普利舞、奥迪西舞、库契普 舞等,这些舞蹈优美而富有民族特征。例如卡塔利卡舞,随着 19 世纪和 20 世纪大量的民族戏剧作品的出现而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内容也更为丰富。19 世纪末期,印度出现了专业舞蹈家。民族舞蹈随着 20 世纪初民族自尊心的增 强走上了更广阔的发展道路。在印度,19 世纪中叶以前曾存在一种以民间传说,《史诗》故事为题材,边歌边舞的民间戏剧表演,但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便逐步消失了,以后又 逐渐发展起来。印度的电影事业历史悠久,20 世纪初就已经诞生,并在世界上亨有盛名,有“电影王国”之美称。印度的电影事业可以说开始于 19 世纪末叶。1896年 7 月 7 日,外国的影片第一次传到印度,并公开放映;1897 年,一些不知 名的外国摄影师在印度抓拍了电影短片;1912 年,印度诞生了第一部完整的 电影;1931 年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从此,印度的电影业迅速发展起来。  ②南、中、西亚各国。除印度以外,南、中、西亚各国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有:阿富汗的“阿丹”舞、骑马抢羊、摔跤、斗骆驼赛等。 伊朗的传统体育表演“佐尔罕奈”、马球比赛等。 沙特阿拉伯的剑舞、腰刀舞、赛马、赛骆驼、打猎等。 也门独特优美并吸收了印度、埃及等音乐而形成的歌舞等等。(6)宗教与禁忌  ①印度 印度的宗教很多,其中较大的宗教有印度教、锡克教、佛教、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基督教由西方传入印度,到现代早期,已有一定的发展。印度基督教教徒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欧洲人的后裔;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改宗者以及他 们的后裔;上述教徒混血儿的后裔。但基督教在传到印度以后,也受到了印 度教的影响。  印度的泰米尔纳德人对出门远行的忌讳很多。比如出门要讲究方向,于 是出现了方向方面的禁忌:星期二和星期三不往北,星期四不往南,星期一、 星期六不往东,星期五、星期日不往西。此外,每天都有一个不吉利的时辰, 在这个时辰里是不能出门的。这些风俗在整个泰米尔纳德几乎成了一条不成 文的规定。  印度视牛为神,在进入印度寺庙时不可穿以牛皮制的衣服和鞋等或带其 它牛皮制品。  在印度的拉贾斯坦,人们非常崇拜老鼠,甚至为老鼠建立了一座庙。该 庙建于 15 世纪,到 20 世纪初时,这里的香火已足足烧了 5 个多世纪。人们 要进入鼠庙参拜,必须遵守该庙的规矩: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伤害庙 中的老鼠。若无意中踩死了一只老鼠,就要用金铸成同等重量的老鼠送给该 庙;入庙膜拜时,一定要奉献一定的食物给老鼠。  印度比哈尔邦的妇女最忌讳说自己比别人的刺青少,所以在她们的面 部、胸部、前身、后背、胳膊、腿部等都刺满了花纹。她们认为,若不刺青, 不仅死后灵魂不受欢迎,而且到了结婚的年龄也嫁不出去。所以她们从孩提 时代就开始刺青。直到结婚为止。②阿富汗。伊斯兰教是阿富汗的国教,除此以外,阿富汗还有基督教,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和犹太教。 阿富汗的礼仪多属伊斯兰教传统式礼仪。③伊朗。伊朗以什叶派的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教规是必须遵守的法律。  ④阿拉伯世界国家。中、西亚阿拉伯世界国家都以伊斯兰教规为社会的 法律,制约着社会的禁忌。但除伊斯兰教的禁忌外,在某些国家中还有自身 的禁忌。沙特阿拉伯的甸蛮人就有一种特别的禁忌,即禁笑。笑被看作是不友好的象征。小辈见长辈不笑,则表示尊敬和孝顺,如笑了,就变成了大逆不道 者。正在热恋中的青年人,如果一方先在另一方面前笑,两人也就从此关系 断绝。五、非洲现代早期的习俗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非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 古老的习俗受到了冲击,也因此出现了新旧习俗的变更,但更多的还是传统 习俗的保留和演变。1 .新旧习俗的变更(1)清道夫的出现  在 19 世纪末期,在弗里敦出现了穿制服的清道夫,他们都是退役的士 兵。清道夫们对整个城市的脏东西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清理。(2)公共厕所的出现在 19 世纪末期,在弗里敦出现了公共厕所。(3)安哥拉的同化人  在 19 世纪头 25 年,已出现了以各种不同方式被葡萄牙文化同化的数量 惊人的非洲人和混血人种。这些安哥拉人属于若干不同的集团:自由黑人, 酋长和国王的子女,葡萄牙移民和非洲母亲所生的子女。在 1900 年以前,他 们的社会地位不是根据肤色,而是根据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来确定的。20 世纪 异族通婚、不同种族相互接触已更为合法,就在异族通婚和外来贸易文化的 渗透中形成了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同化”的安哥拉人。(4)移民的服装改革  19 世纪末,塞拉勒窝内的移民中创立了一个服装改革社,主张穿更适合 当地气候的宽大袍子,而不穿通常用钮子扣起来的黑色套服和浆过的衬衫。 这一改革虽没有能在移民中推广开来,但却反映了非洲服饰对移民的影响及 移民服装意识的变化。(5)戏剧联合会的兴衰  在塞拉勒窝内,19 世纪 80 年代曾兴起不少戏剧联合会,如精益求精俱 乐部、肯尼迪戏剧俱乐部、哈夫洛克俱乐部、平达尔·霍顿俱乐部、凤凰音 乐戏剧协会等等。这些联合会的出现活跃了塞拉勒窝内的戏剧舞台,促进了 塞拉勒窝内戏剧的发展。但在 80 年代以后,这些俱乐部便消声匿迹了。(6)佛德角的狂欢节  佛德角最发达的城市——明德罗市是佛德角狂欢节的起源地。19 世纪下 半期航海事业蓬勃发展,明德罗港口停泊了许多欧洲和美洲的船只,狂欢节 就是由巴西的水手带到佛德角的。佛德角的狂欢节于 1912 年正式举办,节期 为巴西狂欢节的最后一天,耶稣复活节前 40 天的一个星期二。(7)绞刑的终止  在毛里求斯,1878 年废止了对死刑犯处以绞刑示众的刑罚。在非洲现代 早期新产生的习俗中,交通和通讯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将在后面提到。2.传统习俗的演变(1)传统节日  非洲各国民族传统节日很多,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基本保持了传统的 风貌。    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国家中现代早期除了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外,还有带 有本国特点的节日。如埃及的惠风节、为尼罗河娶亲的忠诚节、婴儿节、布 尔节等;摩洛哥的献羊节;突尼斯的撒哈拉联欢节等等。其他地区各国的节日有: 科特迪瓦阿肯人的大薯节、阿比吉人的迪波里节、巴撒姆人的阿比撒死人节等。 加纳的传统节日有阿肯人的阿达埃日、埃夫图人的捕鹿节、阿布里人的木薯节等。 多哥的传统节日有埃维人的阿博博扎节、卡布列人的哈比耶舞节、卡布列人的摔跤节、甘人的圣石节等。 喀麦隆的传统节日有玛卡人的岳母节、传统舞蹈节等。 赤道几内亚的著名传统节日是芋头节。 苏丹的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是摔跤节。 索马里的传统节日有打棍子节,点灯节等 塞内加尔的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为棒打节。 埃塞俄比亚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是“马斯卡尔”节。 安哥拉罗安达人的狂欢节罗安达人的狂欢节起源于 17 世纪的宗教节日和圣日。非洲人很快就高兴地参加了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舞蹈和游行吸引了他们,到 19 世纪 70 年代,节日的舞蹈已以非洲舞为主了。非洲的舞蹈家 和音乐家们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每年为狂欢节创作歌曲和舞蹈。庆祝活动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洲人模仿欧洲人的穿着和行动举止。罗安达人的狂 欢节庆祝活动在 1880 年至 1910 年间最为热闹,甚至可以和里约热内卢的狂 欢节相比。(2)衣食住行  非洲各国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民族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带有某种 区域特征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①服饰。北非 北非的埃及、苏丹、摩洛哥、利比亚等国家都处在世界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之中,这里的人们喜欢穿又宽又长的袍子。这种长袍长 到踝部,颜色多为白色或深蓝色,里面穿背心和过膝的长裙。北非的风大沙 多,于是长袍的袖子可遮盖头和脸,以挡风沙的吹打。长袍白天为衣,晚上 又可当铺盖。男子头上有一条头巾,或戴一项毡帽。妇女则蒙面。妇女外出 时,在黑色面纱上扒开一道小缝以便看路。西非 西非地区,由于气候炎热,人们的衣着相对简单,传统的衣服是一件长袍。这件长袍与北非不同,无领无袖,穿在身上裸露肩臂;颜色有白、 黄、蓝、红等;长袍肥大,多用棉布做成,穿起来凉爽、舒适。西非的妇女 爱穿长裙,上身为色彩艳丽的罩衫,头戴五颜六色的包头。  中非和东非 中非的一些国家如中非、乍得等国家的居民穿长袍,无领 有袖、长至下摆拖地,袖宽有 1、2 尺;布料以平纹或绸料为主;长袍的颜色 多为白色。妇女的长袍上印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中老年妇女习惯上穿汗衫, 下穿“巴依”筒裙。裙子由颜色和图案不同的三块布组成,分三层巧妙地束 在腰间,必要时,其中的一块可解下来背小孩,晚上又可当铺盖。  东非的一些国家如坦桑尼亚,青年妇女最爱穿一种“加乌尼”的无褶长 裙,裙长至膝。还有一种叫“康加”的围身花布,她们将它从胸或腰一直围 到腿脚部。花布上还印有柳树和田园风光的图案,穿起来美观而大方。  除了地区性的服装风格外,非洲的一些国家还有本国独特服饰。 埃及人的服饰 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埃及人不分贵贱都穿长袍。20年代以后,西服进入埃及,在城市里开始出现了穿西装的趋势。而农村的服 装仍是传统的,男子穿蓝袍,缠头巾,赤脚;妇女穿黑色长袍,盖头巾,戴 手镯,戒指。  阿尔及利亚男子的面纱阿尔及利亚的图阿雷格族有奇特的习俗,女子不 戴面纱,男子要戴面纱。男子到了 16 岁时,家中便举行授面纱的仪式。父亲 亲手将面纱授给儿子,同时也授他一把传统的双锋利剑,表示他已成为成年 的勇士,被授予的面纱,年满 25 岁时才能戴。  塞拉勒窝内人的服饰 塞拉勒窝内的克里奥尔人喜欢漂亮的服装,妇女 们穿着用箍扩衬着的裙子和高腿靴子。体面的男人向伦敦东区的裁缝那里订 购那些本地报纸或《非洲时报》上登着广告的使人心动的服装。裁缝是殖民 地少数的几项技术性行业之一,1871 年进口了第一架缝纫机。塞内加尔人的服饰 塞内加尔某些民族现代早期的服饰有以下一些。 布一孔崩人穿着有红色条纹的蓝色或白色短上衣,还带一块遮羞布。布一邦康人和迪埃人围着一条皮制的三角形围裙。巴萨里人使用豹、牛、羊的 皮作为衣服。莫巴人、古尔马人和芒普鲁西人常见的妇女服装是由新鲜树叶 编成的;她们的下嘴唇常穿一个孔,佩带一块白色石英制的锥形小片;男人 只戴用皮或棉布做成的阳具套子,用绳子系在腰部上,作为遮羞布,肩上披 一张兽皮,头戴一项红色小帽;汤贝马尔男人的全部服装只有一只阳具套叫 “喇叭筒”。比·约贝人在行割礼之前都过着裸体生活。在割礼后,他们用 罗尼埃树叶做成的绷带包扎阳具末端,而后戴上一个棕榈树纤维做的阳具套 子,还穿一块布制的围裙称为“库科伊”遮挡臀部。有地位的男子戴棕榈树 纤维帽子和围库桑加缠腰布。缠腰布是由染成深蓝色的棉织带子缝制而成, 中间一条颜色较淡。缠库桑加腰布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几内亚巴布亚布人的围兜 几内亚巴布亚布人唯一的衣服叫“柯牧卡”,是一种围兜。围兜是用晒干的植物杆做成的长筒,长筒上端狭小,穿时用细 绳系在腰上。妇女穿的是植物纤维织的短裙,背上经常背着一个编织袋,用 来背婴儿或装东西。扎伊尔妇女的裙子 扎伊尔妇女的裙子很简单,用两块围腰布,一块围在腰间,另一块盖在上面即可。这种裙子既没有带子也没有扣子,只要把两 块布的一头掖在里面就行了。两块布都印有图案和小花与裙子相配,上身穿 一件月牙背心,到了晚上裙子和背心脱下来就成了被子。  埃塞俄比亚人的服饰 埃塞俄比亚的传统民族服装,男子穿高领长窄袖 衫衣,袖口处有许多褶,窄裤子和上衣相配,肩披方布披肩。寒冷天气则穿 无袖带风帽的斗篷。妇女一般穿又长又瘦的衬衣,外罩称为“沙美”的披肩 或斗篷,喜欢无数细小发辫的发型。  埃塞俄比亚的奥莫人从不穿衣服,也不知衣服为何物,无论男女腰间仅 围一块兽皮。  苏丹努尔人的草裙 努尔人居住在苏丹的南部,这里气候炎热,旱季气 温常在摄氏 40 度,所以努尔人无论男女都裸露全身,一丝不挂。但是未婚女 子下身要围一块兽皮。很多姑娘在腰部围一条花色带子,带子上挂一些芭蕉 叶,远看好象一条绿色的草裙,除草裙外,在小腹处的带子上还挂一些小铁 链,走起路来叮?作响。直到姑娘结婚,才把这些小铁链摘下来,换上山羊  皮,表明她已是有夫之妇了。  发型种种 几内亚男人的发型是在头顶将头发盘成鸡冠形,以显示男子 汉的勇气和力量。  中非粘粘部落的居民平时很注意将头发梳理整齐,但如果家里有人作 古,他们会毫不吝啬地将头发剪掉,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  刚果小女孩和姑娘的头型会“说话”。如小女孩头上梳一个小辫子,表 示失去了父亲;扎两根小辫子,表示他失去了母亲;如果扎三条小辫子则表 示父母双亡,自己成了孤儿。姑娘如果剪去额前至后脑勺的头发,并把从左 耳至右耳的头发也剪成一道道细沟,然后用黑丝带把头发扎成许多小辫子, 这是未婚的标志。  马里人和巴姆巴拉人喜欢把头发梳理成一个公羊角,摩尔人则把头发编 成骆驼峰一样。另外还有伞型发型,各种图案发型等等。  在刚果的伊拉族武士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流行的一种称为“伊苏苏” 的发型。这种发型是用武士本人的头发和其妻子的头发编成的一种高高的带 尖角的发式。这种发式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便无踪影了。  各种装饰 非洲的本戈部落原以羽毛、木棍和草杆插在嘴唇、鼻子和耳 朵上作装饰。有了金属以后,这些便被金属项圈、手镯、戒指与耳环代替。 本戈部落的妇女戴铁耳环的特点是整打地戴,为了多戴,甚至把耳朵上穿许 多耳孔。有的妇女,鼻子上也常常穿孔戴铁环。戴手镯和脚镯是许多非洲妇女的习俗。但非洲中部的一个部落,妇女手臂上戴着铜镯、头发上佩有许多珠串,却常光着身子走路。 在埃塞俄比亚,奥莫族妇女喜欢装饰。她们手上戴着黑亮的象牙或铜制镯子,脖子上的铜项圈也一个压着一个。他们还有一种奇特的装饰即唇饰。凡年轻的姑娘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用刀把下嘴唇与下巴割开,并把嘴唇用 力拉长,拉圆,然后用木盘支撑下嘴唇,直到刀口长好为至。也有的姑娘把 下唇穿透,穿上铜或金链子来装饰自己。南非的马可洛洛部落的妇女都带一种叫“呸来丰”的铁制或竹制的唇环,以此为美。 生活在南非森林中的布须曼人,他们把打来的鸡头割下来,经除血加工后直立着安在自己的头上作为装饰物。  莫桑比克人以白净为美,每天在太阳出来之前,姑娘们便对镜梳妆,在 脸上抹上一层层用当地的“面包树”磨成的白粉。这种白粉是莫桑比克姑娘 们最喜欢的美容化妆品。  扎伊尔妇女最奇特的装饰是铜护腿。居住在温达地区的巴库图族妇女, 腿上常戴有铜护腿。护腿是从脚部到膝盖,都用铜片包着。铜片被擦磨得金 光闪闪,看上去就象古代欧洲宫廷卫士,显得很健美。据说每副护腿有十公 斤左右,是请专门的工匠用铆钉铆在腿上的。戴上这种铜护腿不仅走路非常 不便,而且影响身体的发育和健康。但巴库图的已婚妇女却非常希望得到它。 因为在巴库图人中实行多妻制,失宠的妻子是没有权利戴这种护腿的。当护 腿被工匠砸开取下时,妇女走路就会遇到很大困难,甚至要很长一段时间, 借助拐杖,才会慢慢习惯而恢复正常。  生活在非洲丛林中的匹格尼斯人,他们的生活仍处于原始状态,平时无 论男女只用一块树皮遮体。妇女们为了装饰自己,便把奶水和植物汁合在一 起,制成黑色的染料,并用这种颜料画出各种装饰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雕牙与纹身 在东非玛孔德男子中保留着一种雕牙的习俗,雕牙是雕刻 师用锋利的刀把牙齿雕成象锯子一样的槽沟,经雕过的牙常会患各种牙病, 甚至脱落,但玛孔德人却一直认为雕牙是一种美,而保留着这一习俗。  玛孔德女人有纹身的习俗。纹身时先由黥师在身上用刀划出图样,过一 段时间后再正式黥刺,并涂上炭灰,这可使花纹终生不退。纹身的花纹很多 如平纹、斜纹、直纹、波浪纹等,并有各种图案。玛孔德女人以纹身为美, 男人认为不纹身的女人不聪明,男人不会爱她。  西非人也十分热衷于纹身,他们把纹身看作是勇敢的标志。西非人的纹 身极讲究,条纹的深浅、宽窄、长短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刻画。凡本 族的人相见,可以从脸上,手上的花纹得知此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婚 姻等情况。西非人纹身,男孩从 5 岁开始,女孩从 11、12 岁开始,是集体进 行的。  在西非的贝宁,一般少女身上都要刻 12 套花纹。在月经期刻 6 套,以后 停一年再刻 6 套。有的女子为显示勇敢一口气将 6 套刻完,也因此受到人们 的敬慕和男子的爱情。  在马里,黑人把黑色视为一种吉祥和最美的颜色,因此他们有将手和足、 牙齿染黑的习俗。②饮食。从近代向现代的过渡中,非洲的饮食习俗变化不大,基本上是传统式的。同时也象他们的服饰一样有着一定的地域性。 北非一些阿拉伯世界国家的饮食习俗基本类似于阿拉伯人。例如阿尔及利亚的饮食习俗就与阿拉伯人相同。  西非人以“萨尼奥”做主食,这是一种近似中国高梁的耐旱作物。西非 人将其米粒捣成粉末,倒入一个有许多细孔的胡芦瓢里,将瓢架在盛水的铁 锅上,用火烧、水蒸汽将粉蒸熟,用肉或菜汤拌着吃。东非和南非人则爱吃烤玉米,也爱吃用玉米糊、高粱糊加牛奶酪成的大饼。  中非人的传统主食是木薯粉糊、小米粥和烤玉米。木薯在当地产量很高, 可分为苦甜两种。人们爱吃甜味的。木薯中含有氢氰酸,食用过量会引起甲 状腺肿。因而非洲人把木薯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晾干捣碎,煮的时间也很 长,使氢氰酸破坏,吃起来就好多了。除了各地区的传统食品外,一些非洲国家还有自己的独特食品。  突尼斯的待客食品 每逢过节或招待客人,突尼斯人都要吃“库斯库斯” 和“布里克”。“库斯库斯”是将面粉洒上水,放在细筛子上搓成小米粒状, 晒干后放在笼屉上拌以牛羊肉丁、葡萄干、巴旦杏仁、松子等干果蒸熟后, 用肉汤浇食。“布里克”是把一个去壳的生鸡蛋用春卷皮裹成三角状,放进 油锅里稍炸即成,吃时先咬中间的部位,以防蛋黄流出。在招待最尊贵的重 要客人时,还要吃烤全羊。  驼奶待客 毛里塔尼亚有用骆驼奶待客的习俗。每当贵客光临,他们就 会牵来骆驼,拿出大葫芦瓢,当场挤出大碗大碗的驼奶,让客人们轮流喝。 科特迪瓦人的饮食 在科特迪瓦北部林区的居民也吃一种“库斯库斯” 的食品,它是把高粱和谷子捣碎,加上一些蔬菜、花生米、青豆、辣椒等煮 成粥状,用手抓着吃。而西部和中部林区居民则以大薯、木薯、山芋、普兰丹蕉等为粮食。 科特迪瓦人自古以来有吃刺激品的嗜好,例如吃可乐果。他们认为可乐果是万能的,尤其是刺激性机能。  赤道几内亚布比人的饮食 布比人主要食品有木薯、芋头和芭蕉,特别 是木薯最多。他们喜欢吃烤木薯,也常把木薯加上棕榈油调料倒入些海水煮 着吃。比布人的肉类食品有羊肉、猪肉或从林中猎来的猴、松鼠、羚羊等野 味肉食。布比人还特别喜欢吃海龟和海龟蛋。布比人喜辣,几乎所有的菜肴 都加辣椒。布比人用棕榈树上的雄性花蕊酿成酒,作节日和举行仪式时的饮 料。  苏丹人的饮食 苏丹人普遍以玉米和谷子为主食。他们爱吃一种称为“扎 拉尔”的食品,先把玉米摊开用太阳晒,晒时常浇水,直到长出一拃高的芽 时,再将其晒干,磨成粉后加入苏丹啤酒和一种称为“依卜里亚”的饮料即 成。  苏丹人还特别爱喝咖啡。他们先将咖啡豆放在茶杯中,用火慢慢烘干, 再倒入木钵,用石锤舂成粉末。第二步是把奶酪烧开,放入咖啡豆粉,煮沸 后倒入有柄的高木杯中晾凉,而后再加入少许水煮第二次,这样重复三次, 再倒入杯中,便制成了美味可口的苏丹式咖啡。  埃塞俄比亚人的饮食 埃塞俄比亚产一种称为“提夫”的谷物,世界上 只有埃塞俄比亚是唯一的产地。它是该国居民的主食。用“提夫”粉做成又 软又薄的大饼,略带酸味,吃时拌辣酱和调味汁。埃塞俄比亚人喜食辣椒,其中有一种用香料和肉制成的辣汁叫“瓦特”,据说极辣。 埃塞俄比亚人还喜欢吃牛肉,但必须是刚刚宰杀的、鲜血淋淋的新鲜“牛里脊”肉。吃法有二,一是将肉绞成末,拌上佐料,放在盘中,用手抓着吃。二是将肉切成方块,一手拿肉,一手拿刀,割成一片一片的蘸着辣椒面吃。 这种吃法不加任何主食,有人一次可吃 1 公斤左右。在节日或红白喜事中都 备有生肉宴。赞比亚人的饮食 在赞比亚的农村,晚上人们一起吃一顿饭,全村分三摊吃小米粥和美味。老年人为一摊,青年男子为一摊,妇女和孩子们为一摊。 他们的美味食品主要是炖野兽肉和家禽肉,里面还放果仁、蘑菇、豆类、菠 菜等,有时还放毛虫。饭后村民们围坐在火旁休息,听老人讲关于打猎、打 仗和魔鬼的故事。扎伊尔人的饮食 扎伊尔人的食品以木薯、芋头、薯类为主,也食用玉米、小米、高粱和蔬菜、水果。扎伊尔有一种传统食品是用木薯叶加咸鱼、 咸肉做成的“沙嘎沙嘎”,是扎伊尔人爱吃的食物。传统风味的食品还有熏 鱼和油虾。  南非黑人的饮食 南非的一些黑人主要食品有用玉米或高粱煮的稀饭或 做的烤饼,用牛奶提炼奶油,做成奶渣,还有豆类、南瓜、萝卜等蔬菜。还 有一种用高粱酿制成的具有独特风味的啤酒是黑人们所喜爱的饮料。  ③住宅。非洲人的住宅是多种多样的,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一些城 市和殖民政府的所在地的住宅由于移民的到来虽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基本 上保持着传统的式样。  沙漠人的住宅 撒哈拉沙漠的温差极大,白天可高达 75 摄氏度,晚上又 可降到零度以下,全年的降雨量不足 100 毫米。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居民, 他们的住宅分为两种。在城市中,房屋的结构很奇特,有四壁而无屋项,屋 顶只用海枣树的叶子加以覆盖,这样白天可遮阳光,晚上又可散热。    沙漠地区广大乡村的游牧居民则住帐篷或是以海枣树枝及树叶搭的住宅 为家。  埃及人的住宅 埃及人的住宅可分为两种。殷实人家的住宅,多建在山 坡和高地上,住宅分两层,外表朴素,内部装饰得精细美观。住宅的门朝里 开,窗外装有铁栅栏,平顶,二层建有凉台。住宅有外围墙和庭院,庭院的 大门中间开有小门,大门只需要时才打开,平日走小门。进门是影壁,把庭 院挡住,住房分为卧室、厢房和会客厅。埃及穷人和农民的住宅,建筑形式 与富人相似,但建筑材料多为土坯,住房也不开窗户,采光通风很差。有些 屋顶上建有鸽棚。  埃塞俄比亚人的住宅 埃塞俄比亚人的住宅是一种圆形的茅屋,以树杆 和树枝做骨架,外面抹上泥巴。屋顶用稻草覆盖,中间用一根柱子支撑着。 房子中间设有炉灶,炉灶上放着各种家俱,墙边放有皮带框架的床,上面铺 着毡子和皮枕。房间里还摆有用木墩做的凳子。他们称这种住宅为“土库里”。 一般一个“土库里”中住着一个家庭,包括丈夫、妻子和未婚子女。  肯尼亚人的住宅 肯尼亚的泰塔人的住宅形式符合一夫多妻制的特点。 男主人的茅屋建在院子门口,茅屋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垒成。茅屋里边有一 堵墙,与外墙形成夹壁,两壁之间约半米宽,夜间关放羊群和小牲畜。院子中间是主妇的茅屋,两侧分别是户主的第二、三??众妻子们的住房。女人的茅屋用茅草搭成,各个茅屋后面都有一个库房,存放自己的劳动 所得。屋内可生火做饭,丈夫轮流到几个妻子房中吃饭。主妇掌管家务,纳 妾要得到主妇的同意;夜间住在那位妻子之处,也由主妇决定。丈夫必须在 深夜进屋,并在黎明前离去。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中部的马萨伊人,他们居住的是一种蚕茧式房屋。房子用树枝编织成墙,顶盖茅草树枝,然后把牛粪拌上粘土抹墙。屋顶是椭 圆的半拱形,长约 5、6 米,宽为 4 米左右,有 1.5 米高,出入时需弯腰。整 个房子犹如半个蚕茧,因而称为“蚕茧屋”。屋内分成两个房间,前间用石 块筑成炉灶,并放有石凳、石桌和树枝编成的橱架。后面为卧室,有石砌的 床。中间又用墙隔开,分别为长辈和晚辈睡觉之处。床上铺着骆驼皮,芦苇 席和石枕。用荆棘等树枝将房屋围成圆形院子,院子周围筑这种蚕茧屋。这 种蚕茧屋由妻子们建造,然后让丈夫住在自己的房中。西非某些民族的住宅 西非的阿德雅一埃维人的小屋呈长方形,四周是用树条编成的涂着泥土的土墙。屋顶是茅草盖的,呈圆锥形,厨灶在庭院里, 用三块石头砌成。  西非的孔孔巴人住的是圆形小屋,只开着一个非常狭小的圆形出口(直 径为 0.6 米,离地面 0.5 米)。还装有一支向外射的箭,据说可以保护在屋 子里休息的人。  西非的萨里人的屋顶相当宽,直径为 3 至 4 米,安装在一个竹做的屋架 上。  西非的汤贝人居住在他们的“城堡”里。这个城堡包括许多圆形小屋和 粮食仓囤。这些小屋由一座墙连接起来,还有一层石块砌成的外墙。汤贝人 的建筑材料是用少量的麦杆和和泥沙搅拌而成的。  塞拉勒窝内 19 世纪末叶开始,塞拉勒窝内城市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变 化,出现了西式的住宅。而在内地,商人们建造和布置了克里奥尔式样的住 房。这些新式的住房遭到了一些酋长的反对。例如在洛科港,在克里奥尔人  居住的地方,这种住房式样遭到禁止。另有些酋长则接受并采纳了这样的新 形式。例如滑铁卢村的总管威廉·巴奇在 1879 年旅行经过门迪族地区时,曾 经住宿在上崩佩地区一位酋长的家里。酋长卧室里有四根柱子的床,有梳妆 台和镜子。无疑这位酋长的住宅是新式的住宅。在太亚马,他又看到了一位 克里奥尔的木匠正在为一个酋长造一所两层的楼屋。当然这位酋长也属后一 类接受新式住房式样的人物。  另外,在英国人的一些贸易站,还出现了西欧式样的房屋建筑。例如罗 效巴的一个贸易站的房子就完全是按照瑞士农家的房屋形式建造的。  ④交通与通讯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非洲,变化最大的要数交通运 输和通讯方面。种种新习俗的出现,最能显示出欧洲现代文明对非洲的影响。 下面列举几个国家在交通通讯方面的习俗变化,便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刚果 19 世纪末开始修建铁路,例如 1898 年从马塔建到奥波德维尔的 铁路开始运营,全长 390 公里。1903 年至 1906 年,建成了斯坦利瀑布铁路,1906 年至 1910 年又建成了金杜至孔戈的铁路。 随着铁路的修建,开始架设电报和电话线路,例如博马至坦噶尼喀的线路,及到科基拉特维尔的线路都是在 19 世纪 90 年代末架设的。  乌干达 乌干达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从维多利亚湖至海岸的唯一运输 方式是人力扛挑,而湖上则使用独木舟。1896 年乌干达开始动工修铁路。1901 年铁路通车,1910 年从维多利亚湖的金贾向北至卡金杜的铁路开始铺轨,1912 年通车。1913 年东方省的铁路 修到了纳马萨加利。为了修铁路,在沼泽地上还架起了桥梁。修铁路的同时,乌干达还建筑公路。1909 年乌干达有了公路,到 1910年,各种汽车开始在坎帕拉及周围成了运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通讯事业也得到了发展。1900 年 4 月,电报线已架到了坎帕拉。1901 年 10 月,乌干达参加了国际邮政联盟,坎帕拉建起了一个邮局。还是在 1895 年时,乌干达已出现了第一批用打印机印的邮票。邮票的价值从10 至 50 个玛瑙贝壳(当时乌干达的货币)不等。1895 年 3 月 20 日开始有了 递送邮件的信使。1896 年在坎帕拉和靠近海岸的几个驿站之间都建立了邮政 业务。新出的小型手工印刷的邮票已不再用贝壳而是用卢比和安那作价格单 位了。1898 年,在英国印制了成套的乌干达保护国的邮票。这些邮票继续使用到 1903 年,后改用加印“乌干达”字样的东非保护国的邮票。  毛里求斯 1883 年 6 月 27 日,东方电话公司得到了在路易港竖立电话 线杆和架设电话线之权,1883 年 10 日开始使用电话。1884 年,剧院开始使用电灯。1890 年,路易港汽油灯代替了煤气灯。  1893 年 11 月 2 日,毛里求斯发出第一封海底电报,1894 年 3 月 1 日, 第一次接到路透社由海底电报发来的每日电讯。1895 年首都开始建立排水设施。1903 年 12 月 23 日有了第一辆大型汽车。  塞拉勒窝内 1862 年,法国人接通了圣路易到果利的电报,1885 年又延 伸到内里费岛,从而和通到欧洲的海底电报连接了起来。  尼日利亚 19 世纪末叶,尼日利亚的交通运输工具虽然仍是独木船,但 交通设施正在迅速地改变。1896 年拉格斯到伊巴丹的铁路开工,1900 年通车。同年还开凿了贯穿拉格斯的运河,这便是便于独木舟航行的麦格雷运河。1898 年,拉格斯街道初次有了电灯。1900 年在拉格斯和伊多岛之间架起了长达 970 吨的丹顿大桥。  1902 年首都迁到尊格鲁,并修建了一条轻便铁路,使这个城市与卡杜河 通航的终点巴里朱科连接起来。1907 年开始修建使远洋海轮能驶进拉格斯港口的巨大工程。1908 年从尼日尔河上的巴罗至卡诺,全长 350 公里的铁路开始动工,并于 1911 年完成通车。同时修筑了一条从扎里亚到包奇高原的轻便铁路。到 20 世纪初,重要的中心城市之间都架设了电报线路。  多哥 在德国统治多哥以前,河道与泻湖的运输是用独木舟,而陆上小 路的运输则全靠人的头顶来完成。比头顶先进的是人力拉车。1903 年在洛美修建了金属造的码头。  1905 年 7 月洛美至阿内乔的第一条铁路通车。1907 年洛美到阿果梅·梅 利梅铁路通车。以后又相继修筑了帕利梅至阿塔帕梅的铁路,帕利梅经巴托 到达霍城的铁路。  修铁路的同时修建公路,1913 年多哥可通车的公路有 1215 公里。其中 一类是全年可通车的红土公路,另一类是旱季才可通车的夯过的粘土公路。1896 年多哥和达荷美之间的电网连通。1913 年,德国的海底电线把洛美同蒙罗维亚(利比里亚)联系起来。  20 世纪初,在许多地方如洛美、策维埃、阿格柏路韦、努瓦查、阿塔克 帕梅、索科德、阿内乔、托克普利等许多地方都建立了邮政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在卡米纳建立了第一座无线电台,可以同柏林和南大西洋的巡逻舰只直接通讯。  塞拉勒窝内 在塞拉勒窝内,1878 年便出现了包租的轮船。船只把货物 和乘客运送到欧洲,收费要比那些垄断性质的邮船为低。这项事业后来发展 为定期的班次,并有了自己的轮船,每三个星期停靠一次,往来于弗里敦和 达喀尔及马赛之间。安哥拉 19 世纪末叶以前,安哥拉几乎没有公路,从内地到海岸的运输全靠高代价的脚夫或布尔人的牛车运输。  1886 年开始铺设从罗安达到安巴卡的铁路。1919 年这条铁路线又修到了 达马兰热。1903 年开始,英国的南非公司投资修建本格拉铁路,直到 1928 年这条铁路才抵达比属刚果边境。1904 年开始动工修建木萨米迪什通往高原城市萨 达班代拉铁路,但直到 1923 年才完工。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罗安达城的建设和交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873 年建立了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877 年建立了第一个电报局和正规的 警察部队;1883 年建立第一所市医院;1887 年建立第一个屠宰场,1889 年 修建运河工程,解决了以驳船载水桶供应淡水的问题。1891 年建立第一个马 车服务站,这里以前的运输方式是由非洲人抬的吊床; 年,街道 照明用花生油灯, 年用煤油灯, 年用煤气灯,1900—1938 年用汽油灯。  南非 19 世纪 70 年代的交通工具还是牛车,当时在德兰士瓦已有了邮 电局。1892 年秋,开普敦至约翰内斯堡的铁路通车,1895 年又修建了从洛伦索、马贵斯为起点至约翰内斯堡的铁路,开始了南非的铁路运输事业。 中非 中非直到 19 世纪末叶以前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  1891 年出现了往返于马绍纳兰至南方之间的骡子拉车的公共交通事 业。1898 年第一条铁路,从贝拉至马绍纳兰的铁路通车。  19 世纪 90 年代,以东海岸贝拉为起点的铁路线动工,1898 年修到了乌 姆塔利,1899 年通到了索尔兹伯里,1897 年已通到了布拉瓦约,1904 年通 到了维多利亚瀑布,1907 年铁路又通到了比属刚果边界附近。  没有投递员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没有门牌,首都也如此。由于没有门牌 号,也就没有投递员。买报靠串街的报童,信要到信箱自取。首都和各地的 邮局都设有很多信箱。高级职员、富商等都租有专用的信箱。一般的家庭则 世世代代没有通过邮局发出或接到过一封信,他们甚至没有邮寄的概念。(3)社会礼仪  在非洲的众多民族中,不仅有许多日常的礼节,还有众多的社会礼仪及 具有独特风格的口声、鼓手、手势等方面的习俗。  ①巴米累克族的口声。居住在非洲中部的巴米累克族人的男子中有一种 口声,他们用嘴唇和手合作发出“恩卡博”声音。这种声音可尖可钝,因人 因事而异。在战争中“恩卡博”和号角一样,用来鼓舞士气和瓦解敌军。它 还是战争开始或结束的信号;旅行中,它又是约定会合地点的信号;打猎时, 口声又是同伙联络和鼓动猎犬的重要工具。②加纳的鼓语。在非洲的一些民族中有用鼓声传信的习俗,在加纳阿肯人居住的地区,丈夫可以用鼓在舞台上赞扬他的妻子,用鼓表达他对酋长的 看法,宣布酋长逝世的消息,战争爆发的新闻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露齐泰尼亚”号客轮被德军击沉的消息,就是用鼓声传入非洲中部的,其速度几乎与无线电相同。  ③多哥的凳子礼。凳子在多哥埃维人的心目中是权力和荣誉的象征,酋 长有“酋长凳”,富人有“财富凳”,宗教仪式中有“神凳”,正因为如此, 埃维人拿出自己珍藏的精美凳子,招待客人落坐是最尊贵的礼节。④婴儿起名。在非洲的社会礼仪中,人生的礼仪占有很大比重,如婴儿起名礼、启蒙礼、割礼等等。 在西非的莫巴人、古尔马人和普鲁西人中,孩子诞生的那一天,凡逢有村庄里的一个名流逝世的,就起名为汤库马;如逢暴雨,男婴起名吉塔加,女孩起洛普塔加;如母亲在田野里散步时生下孩子,起名波波洛;打仗时生 下的孩子为吉福尔,孩子长至 20 岁时还要换一次名字。更名时在拜物教法师 组织下举行赛马,按赛马的次序给予不同的名字,其次序为孔巴特、拉尔、 杜提、朗博尼等。  ⑤卡布列人的年龄等级。卡布列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点之一是要经过 若干个年龄等级。男孩首先要经过埃瓦西埃,然后进入埃法路(17—19 岁), 这被认为是个不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没有结婚的权利,并且必须吃大家认 为不洁净的狗肉,因为这种动物是吃人粪便的。在结束这个时期时要举行舞 会,在舞会上大家唱:我洗干净我的双手??的歌。  年龄到了 19 岁进入青年期,称为桑加尤的等级,这时才允许结婚。进入 这个等级的青年,就有机会用羽毛和兽皮打扮自己,模仿猥亵动作。⑥喀麦隆贝蒂人的启蒙礼。喀麦隆贝蒂人由少年进入成年期时需要接受启蒙教育,参加启蒙礼。启蒙礼分成三步:首先是庆祝仪式,参加仪式的少 年男女在事先选定的森林中的神木前祈祷悔罪,并杀羊祭奉。接着是全村人 聚餐。第二步是净身和接受性德方面的教育。净身是男孩割掉包皮,女孩在 河中由老妇人捅破处女膜。第三步是由教父带领教子们遍访村中的亲友。启 蒙礼的全过程要用半年的时间,仪式结束时在酋长家举行盛大舞会,教子们 腰围裙欢歌跳舞,庆祝自己进入成年的人行列。  ⑦中非人的割礼。中非各部族的男孩长到三四岁时都要做包皮切除术, 这在中非人的家庭中是一件重要的事。参加切除术的男孩由村长带到丛林中 实施手术,并留在林中养伤,其间父母不许前往探望。两个月后伤愈便可回 村。此时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杀鸡宰羊,以血祭神。大家还要在达姆鼓 的伴奏下唱歌跳舞,庆祝活动往往举行 3 天。  ⑧霍屯督人的成年礼。纳米比亚的霍屯督人的女孩子长大成人时,必须 到大雷雨中赤身裸体到处跑一次,以冲去自己身上的邪气。女孩成年的另一 种仪式,是把女孩关在小屋子中,用羊皮裹身,安静地躺着,不能大声说话, 不能接触冷水,她的朋友将一些有香味的花树叶子捣成碎末撒在她身上,关 一段时间后,再由一位生过孩子妇女将其领出,用牛奶和湿牛粪擦遍全身, 以清除“儿童时期的污秽”。除以上的国家外,非洲的许多国家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礼仪,例如埃及的割礼、苏丹的穆斯林的割礼、赞比亚女孩的“成年仪式”、中非的双胞 胎降生仪式等等。这些礼仪也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内容和程序。(4)婚丧嫁娶  ①婚俗。非洲大陆,民族众多,婚姻习俗多种多样。例如乌干达的兰戈 族和阿卢尔族人的抢婚,尼日利亚东北部伊博族、南非祖鲁人中的试婚,尼 日利亚卡杜纳州古瓦里人、豪族人的以水联姻,马里、布基纳法索、贝宁、 加纳国富拉尼族人的以棍联姻,中非和西非地区的一夫多妻制,尼日利亚伊 博族人的胖女婚,努尔人的“鬼婚”等等。这些婚姻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时仍然保留着其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在众多的民族仍保留他们传统婚俗的同时,在一些民族中也出现了某些新形式的婚俗,但在现代早期的习俗中它远没有成为婚姻形式的主流,仍属 个别现象。欧式婚礼 赞比亚的勒瓦尼卡国王的长子 1892 年元旦举行婚礼,婚礼是欧洲式的。新娘新郎两人都穿着欧洲的婚礼服,新娘披戴面纱,新郎手拿一 本圣经,以欧式礼仪完婚。  基督教婚礼 在坦桑尼亚的马吉拉,教士们曾记录了该地区在 19 世纪末 举行第一次基督教婚礼的一些情况:父母亲、男女朋友,新郎新娘都坐在一 起,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新娘和新郎坐在桌子的上首,而他们的父亲坐在 下首。教士们评论说,这确实是一次伟大的行动,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进步, 这是对许多习俗的挑战。  婚礼中的新因素 塞拉勒窝内的克里奥尔人 19 世纪末叶的婚礼是十分 铺张的。有钱的人从英国订购新娘的礼服。根据传统,婚礼的费用由男方家 负担,因而很多男人在此情况下往往不情愿结婚。  涉外婚姻 在塞拉勒窝内的现代早期的婚俗中已出现了涉外婚姻。在《塞 拉勒窝内史》中便记载了海岸角的牧师的儿子约瑟夫·伦纳·马克斯韦尔就 娶了一个英国女子为妻。    ②丧俗。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非洲各民族的丧俗同其婚俗一样保持着传 统的形式和内容。例如科特里瓦的埃布里埃人、贝宁皮拉人中的敲鼓报丧, 埃洛瓦人的哭丧,中非、马拉维人为死者净身,中非的俾格米人的停尸哭灵, 马达加斯加人的“翻尸”,赤道几内亚的芳人长达 12 个月的悼念活动,伊斯 兰教非洲人的“送行”,科特迪瓦的塞努福人的“告别”,博次瓦纳人的出 殡、送葬、加纳人的闹丧,马达加斯加人的宰牛追悼,肯尼亚图尔卡纳的马 萨伊人的“天葬”,撒哈拉沙漠以南酋长的葬礼等等都保留着传统的习俗。也同婚俗一样,在传统的丧俗中出现了某些新因素。  教会反对传统丧俗 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和发展,在坦桑尼亚出现了教会 对传统丧俗的冲击。1895 年在马吉拉召开了土著基督教会议,会上宣布:“一 切基督教徒都不准为死者哀悼,因为这是一种异教风俗,这样做的人是有罪 的,必须被逐出教门。”  在塞拉勒窝内,基督教也宣布禁止克里奥尔人的“守丧”和“最后入葬” 的传统丧俗。  新式丧俗 塞拉勒窝内的丧俗在 19 世纪 70 年代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丧葬之事由木匠制造棺材而发展到了代办丧事。此时还出现了好几个登出租 柩车的广告、广告语为“饰有华丽的羽毛”,“式样最为新颖”等,以适合 死者的身份。(5)文化娱乐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非洲各族人民传统娱乐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①埃及的东方舞。源于北非的东方舞以埃及人最为善长而流行于埃及。 东方舞俗称“肚皮舞”,源于对生育的女神的崇拜和祈祷的舞蹈。此舞发展 到近代以后更加色彩纷呈。舞蹈的形式也由独舞发展到集体舞和男女混合 舞,但以独舞为常见。东方舞舞姿的特点主要是舞蹈动作在腰部以下,舞步 的移动不大,通常是单腿起舞,另一条腿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向上伸,前臂 微曲,手指上带几只能撞击出声的金属夹。东方舞的伴奉一般以非洲传统的 手鼓为主,其节奏明快而强烈,深受埃及人民的喜爱。每逢尼罗河春汛和秋 收季节,民间都要举行包括舞会在内的庆祝活动。在婚礼和各种喜庆活动中 也常请东方舞女与乐队助兴。在现代早期,随着与外界交往的加强,东方舞 已开始传出了非洲,走向世界。②坦桑尼亚的砍刀舞。居住在维多利亚湖之南的坦桑尼亚民族,以他们丰富多彩的部族舞闻名于世。 坦桑尼亚的舞蹈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猎手远行时,他们跳送行舞;当丰收季节来临时,他们跳丰收舞;祭祖时跳舞;求雨时跳舞; 参加战斗选指挥员时跳舞。可以说坦桑人的生活中处处有舞,处处离不开舞。 坦桑尼亚舞具有浓郁的非洲特点,腰围兽皮,脚系铜铃,伴着激越的鼓点、强烈的节奏而剧烈的扭动身躯。显示出人的力量之美。 在坦桑尼亚人中,姑娘不会跳舞找不到丈夫,小伙子不会跳舞也难觅美丽的妻子。在鲁弗马地区跳舞甚至是一种择配的手段。  ③卢旺达人的传统舞蹈。“英多雷”是卢旺达的传统舞蹈。演员头插茅 草,额头、身上佩戴彩色珠带,两脚系上铃铛,一手拿着长矛,一手拿着盾 牌或流苏,几十名男演员随着一位长老的哨子声开始起跳,舞蹈动作铿锵有 力,节奏明快,显示人的勇气和力量。除以上这些民族的舞蹈以外,非洲现代早期的传统舞蹈还有苏丹的希卢克人的布勒舞、布隆迪的传统民族舞等。在多哥和喀麦隆甚至还专有自己传 统的舞蹈节日。  ④乌干达的鼓。乌干达人对鼓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鼓是乌干达崇高 的象征,是乌干达民族勇敢精神的象征。  在乌干达传递消息用鼓,通知事情用鼓,宗教仪式上用鼓,击鼓而舞则 是他们的爱好甚至习惯。乌干达奏索族的舞蹈最有特色,舞蹈者用红色涂在 脸上,身上裹着猴子皮,胸前戴着玻璃珠、贝壳和几块小皮子缀起来的装饰, 左手戴着贝壳手镯,右手和腕上系着牛尾鞭子,脚腕上系着铁铃,右手拿着 舞蹈手杖,随着鼓点酣然而舞,表现了非洲人民勇敢刚毅,粗犷豪放的精神。  ⑤斗羊比赛。斗羊比赛是突尼斯人喜爱的一项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娱乐 活动,到 19 世纪末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斗羊赛按羊的体重分为轻量级、重量 级和超重量级。羊龄为 5 至 12 岁,均为公羊。比赛按时间计场次较量出高低, 获胜者可得奖杯或奖金。  ⑥斗骆驼赛。斗骆驼比赛是一些阿拉伯国家沙漠地区人民的一种娱乐活 动。在突尼斯,斗驼赛是撒哈拉联欢节上最引人入胜的一个节目。斗驼赛一 般在下午举行,参赛的均是公驼。一般情况下两驼相遇会很快分开,一只躲 避而去。只有两驼势均力敌时便有好戏可看,两驼大有不胜对方不撒嘴之势。 但为不使驼受伤,主人便在这之前就把它们分开了。⑦马术与赛马。摩洛哥人喜欢马术和赛马。每逢节日和国王登基节上都有马术表演。全国还有盛大的赛马节。赛马节期间,各地优秀的骑手都会汇 聚而来,他们中间有白发苍苍的老骑手,也有初出茅庐的小将。5 天的节日, 每天下午都有骑术表演。骑手们都穿着白色的长罩袍,脚蹬皮制民族鞋,肩 扛旧式大火枪,骑在全副戎装的高头坐骑上,等待着命令。一声令下,骑士们 10 人一组跃马冲杀,霎时尘土飞扬,火枪齐鸣,比赛结束后,骑士们高举火枪,齐声欢呼,凯旋而归。  ⑧刚果人的娱乐活动。刚果的各种仪式总要伴以舞蹈和音乐。乐器中最 主要的是鼓,鼓的式样很多。除此以外,每个部族都有各自特殊的乐器。在 唐加族和伊拉族中,笛子和口哨比较流行,契瓦人弹的是一种附首琴匣的提 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刚果流行的儿童游戏有打陀螺,“架桥”、“翻绳”等等。  刚果人爱玩球。在所有的部族中,球类游戏最为普遍。球是男孩子从森 林中取来的野橡胶做的。洛兹人玩的是一种曲棍球;奔巴人则按自己的方式 玩足球,球只有高尔夫球那么大。  除了玩球,刚果人还玩一种“奇索洛”,被称“非洲棋”。各地玩法不 一,最基本的玩法就是把小卵石作棋子,沿着地上的四排洞走动,走法有严 格的规定,目的是把对方的棋子吃光。  ⑨罗安达人的娱乐。在罗安达,1889 年就组织了非洲音乐协会。19 世纪 末叶又兴起了斗牛,据说第一次斗牛是用从葡萄牙运来的牛举行的。  ⑩智慧竞赛。在非洲各民族的竞技活动中,喀麦隆帕胡安青年的智慧竞 赛也极有特色。青年们常聚集在一起,以飞禽走兽和花鸟鱼虫为题,比谁知 道的种类最多,最后选出知道最多的人为优胜者。比如甲选说出一鸟名,乙 紧接着说出另一鸟名,如此循环下去,直至一方说不出为止。赢者再同丙赛, 以此类推。规则是接得要迅速流利,不许有重名,违者为输。    (11)电影院的出现。20 世纪初,非洲人民的娱乐活动还基本上是传统 的,但也已有了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1911 年在的黎波里出现的两座电影 院便属这种新的外来文化娱乐活动给予非洲的影响。(6)宗教与禁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基督教随着西方殖民者进入非洲而传入并在非洲 发展起来。  ①刚果的教会。刚果的第一个传教会名为利斯文敦内陆传教会。1872 年 在伦敦创立东伦敦国内外传教会的著名牧师享利·格拉顿·吉斯尼于 1887 年秋创立了利文斯敦内陆传教会。1878 年,格雷文牧师在帕拉巴拉定居,于1879 年在邦礼一芒特凯设立传教点,1882 年在穆金崩古和卢孔加建立传教 点,传教士们于 1884 年在喀麦隆进行宗教活动,到 1885 年,新教便在当地 初步立足。1880 年天主教在博马建立传教点。20 世纪初,刚果已有很多新教传教会,美国 5 个,英国 4 个,瑞典 1 个。1902 年 1 月 18 日至 21 日,在格伦费尔牧师主持下,召开了第一届刚果传教 事业大会,有 34 名教士和 7 个传教会参加。讨论的问题有:教育、福音传教 士、一夫多妻制、皈依基督教、同刚果自由邦的关系、未婚女传教士等问题。1886 年 12 月 30 日,罗马教廷命令将上刚果教区交给白人神甫比利时分会,1888 年 3 月 8 日设比属刚果教区,到 1900 年已有 300 个传教士分布在80 多个传教站。  ②坦桑尼亚。20 世纪初基督教各派在坦桑尼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1906 年,本笃会在马亨格附近的奎罗,有 93 名领圣诞节圣餐者,以后这个数字超 过了 1 千。柏林路德教会学校在全国有近 1000 名学生,到 1913 年,学生人 数增加到了 12000 名。 年之间,马吉拉地区接受洗礼的基督教徒 和学生增加了一倍。③乌干达。在 19 世纪末,乌干达已有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但各教和平相处,从未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④安哥拉。19 世纪最后 25 年,外国新教传教会进入安哥拉。1878 年有 英国浸礼会传教会。1880 年美国公理会国外传教会,1882 年美国浸礼会海外 传教会,1886 年加拿大联合教会,1887 年基督教海外传教会,1890 年普利 茅斯兄弟会,1897 年亲非传教会,安哥拉福音团、1907 年基督教传教联盟,1914 年南非传教总会等等,都开始了在安哥拉各地的传教活动。  ⑤塞拉勒窝内。在塞拉勒窝内的克里奥尔人中,19 世纪末叶已出现了伊 斯兰教与基督教并存的现象,但教徒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敌对情绪。1883 年基 督教徒还出钱建造了福勒镇穿山路的清真寺,而这个镇的穆斯林则出钱修了 埃比尼泽教堂。  在基督教各派传播的同时,非洲的传统宗教也依然存在,例如伊斯兰教, 各部落的宗教等等。这些宗教有的仍保持着自己传统的风貌,如中非人的原 始宗教、肯尼亚吉库尤人的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苏丹希卢人的原始宗教等 等。也有一些民族的传统宗教吸收了基督教的内容而保留着自己的形式。例 如肯尼亚奥其艾克人和赤道几内亚布比人的宗教信仰便是如此。  ⑥奥其艾克人的宗教信仰。肯尼亚的奥其艾克人信仰一个上帝,同时崇 拜祖先。对上帝的信仰是虔诚的,他们每天都要向上帝祈祷,请求上帝保佑。 他们认为上帝会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保佑成年人多生子女;保佑老年人长  寿。对祖先的崇拜是敬畏的。他们认为祖先的精灵就在他们所生活的那块土 地的下面,如果祖先发怒便会使所生的孩子畸形、跛脚、生病、甚至死亡。 因而他们要在自己房间灶边的地上洒些蜜酒,望祖先保佑生病的孩子康复健 壮。  ⑦比布人的宗教信仰。赤道几内亚的比布人信仰上帝鲁佩,信仰祖先莫 尼蒙之亡灵。信仰超上帝的偶像即伟大的阿巴。  比布人认为上帝鲁佩是比布人世界的创造者;而祖先莫尼蒙的亡灵则控 制着人的命运;而伟大的阿巴的神圣职责是给人们提供食物和保护神火,指 示人们过宗教节日。在非洲各民族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还存在着许多传统的禁忌。 在西非的贝宁平民不准骑马。在贝宁西北部巴利巴部落的人把马看作是至为尊贵的。首领和骑士们的坐骑,不可用来耕地、拉车,在部落迁移时, 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骑马,其他人一律步行。  游牧于撒哈拉沙漠中的杜勒格人,男子 25 岁到了结婚年龄开始戴面纱。 结婚后,哪怕是在家里、吃饭、睡觉时也都蒙着脸。这里男子的脸除了他的 妻子之外,外人是不准看的。在埃及的农村,针是忌讳的。在妇女中,针是骂人的词语。 生活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尼玛地人以狩猎为生,因而他们在狩猎中有许多禁忌,如晚上睡在沙地上,一定要在身边画一条蛇,以免被蛇咬;晚上最忌讳谈第二天打猎的事,以免被神听去警告猎物;在切割猎物的肉时不准再碰 猎物的伤口,以免它再次受伤而触怒神明,禁止他们打猎。在北非的摩尔人中,对姑娘的操行极为重视,在结婚前,姑娘们只能正襟危坐,不能嬉笑自如,否则会被认为作风不正派。 结婚时,在婚礼上新娘和新郎一起吃一顿饭后,就再也不能和丈夫一起吃饭了。  在坦桑尼亚的马萨伊人中,只允许本部族的男女结婚,与外族人秘密通 婚的会受到重罚。(7)各地趣闻  19 世纪末叶,尼日尔河两岸的部落仍保留着互相残杀,掠捕奴隶、嗜吃 人肉和活人祭等习俗。1916 年,尼日利亚北部诸省的蒙托伊尔部落,吃人的习俗仍然存在。193六、大洋洲现代早期的习俗  大洋洲与现代文明的接触较晚,除个别的地区如澳大利亚、关岛、西萨 摩亚等地区外,多数岛屿都是在 19 世纪末,甚至 20 世纪初才接受现代文明 影响的。因而现代早期,大洋洲各地的多数居民还处于他们自身传统的社会 发展阶段,经济文化落后;传统的习俗往往带有浓厚的原始性;新旧习俗的 变更,在较为先进的地区主要表现为新习俗的产生;而在落后的地区则表现 为一些旧陋习俗的衰落。1.新旧习俗的变更(1)免费教育的出现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澳大利亚各殖民区的议会通过了立法,规定教育 是免费的、义务的、非宗教性的。第一个这样的法律是维多利亚议会于 1872 年通过的,接着是南澳大利亚 1875 年通过,同年,昆士兰会议通过。后 1880 年新威尔士、1885 年塔斯马尼议会也通过了关于实行免费、义务和非宗教教 育的条款。(2)新西兰的教育法  1877 年,新西兰通过了教育法,建立了统一的教育制度,即“普通的、 义务的和公费的初等教育制度。(3)劳工节1890 年 10 月 24 日,新西兰惠灵顿,达尼丁两地工会组织活动,庆祝工人 8 小时工作日取得成功,并要求将这一天作为全国性劳工节。1890 年的劳 工节为 10 月 24 日,以后每年的时间不固定。(4)养老金与火灾保险新西兰于 1898 年通过了养老金法。新西兰于 1903 年设立了国家火灾保险公司。(5)澳新军团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成了协约国的成员。1914 年12 月 19 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乘护航舰开往埃及,并在埃及成立了澳 新军团。1915 年 4 月 25 日澳新军团在土耳其加利波利的海滩登陆,结果遭 到惨败,伤亡严重。为了雪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将 4 月 25 日作为重要纪 念日,以褒奖军队将士们的英勇和献身精神。(6)斐济食人风的被禁  1643 年,斐济岛最先被荷兰人发现,1874 年斐济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 英国人占领斐济岛之前,岛上的斐济人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食人之风盛行。1890 年以前,斐济人除了捕捉鱼类、采集野果之外,再也不能获得更多的食 物,特别是没有肉食。为了获得肉食,敌对部落之间便互相残杀,死者就成 了猎取的食物。对于当时的斐济部落来说,敌对部落之间的关系只是动物之 间的关系,不是甲吃乙,就是乙吃甲,他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类的道德观念。 为了生存而相互残杀,最后吃掉对方,这就是他们生存的本能和道德准则。 在当时斐济人的观念中,对于战斗中被打死的人称之为“长猪”,战胜 者立即把这种“长猪”拖回本部落,然后在地上挖一个坑,支起锅,加水煮 食,或将尸体分为数块,用火烤食。如果是煮食,先在“长猪”身上涂上一层香椰子油,并加上一种香料——小胡椒,待煮熟后,用一根特制的木叉到 锅里把肉叉出,分割成小块,分送给本村的每户一份,然后是参加战斗的人 员围着煮肉的锅,边唱边跳庆祝胜利,斐济人称为“食人节”。在吃人肉的 宴会上,他们还要狂饮一种自制的“果纳”酒。这是一种用胡椒植物根茎混 合制成的酒,具有轻微的麻醉作用,饮后使人昏昏欲睡。  因食人之风盛行,村庄里都专有堆放人骨的地方,其地白骨累累,尸骨 成堆。斐济人认为,人骨越多象征这个部落的人越勇敢。举行过多次食人节 的部落和参加过多次吃“长猪”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通过行政惩治和教会牧师的劝导,1890 年殖民当 局宣布废除食人之风,发展经济和教育,食人之风从此受到禁止,但仍然没 有绝迹。(7)猎取人头习俗的衰落  在澳大利亚托列斯海峡西部的基威岛上居住的基威人部落和岛屿周围的 麦威塔人部落,到 20 世纪以前还存在着猎取人头求婚的习俗。  基威人和麦威塔人,他们以猎取人头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特别是青年 男子为了取得姑娘的爱慕,首先必须是一个勇敢的猎人头者,才能求得女性 的爱。基威人和麦基塔人常常为了猎取人头而发生战斗。两个敌对的部落作战,当一方被杀死后,战胜者便用竹刀把死者的头颅割下来,用一根藤索拴 住下颌骨,携回本部落。头颅带回来后,村寨内部要举行庆祝仪式。首先, 由祭司将人头悬挂在火塘上,用火焰把头发全部烧光,然后将头的肉全部取 下,将头骨洗干净。这时全村青年男女都汇拢而来,围着火塘和人头唱歌跳 舞,欢庆猎头的胜利。头骨洗干净后,用一根雕刻的木钉将人头悬挂在猎头 者房屋的中柱上面,人们又饮酒庆祝一番。最后是猎头者把下颌骨挂在胸前 作为装饰和其他青年男女一齐唱歌跳舞。这个勇士不仅受到本村老人们的器 重,而且特别受到姑娘们的爱慕。如果这个猎头的勇士爱上某个姑娘,只要 把下颌骨挂在这个姑娘的胸前,她就成了他的妻子。因此,在基威人和麦威 塔人的意识中,猎取人头不仅是勇敢的象征,而且是寻求配偶的条件。也正因为如此,基威人和麦威塔人,男孩从幼年起便耳闻目睹猎取人头的种种事迹,使他们从小立志做一个能猎取人头的勇敢而受人尊敬的人。一 个无法弄到人头的男子不仅受到歧视,连妻子也找不到。基威人和麦威塔人的这种习俗进入 20 世纪以后才逐渐衰落消声匿迹了。2.传统习俗的演变(1)传统节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大洋洲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中主 要的有巴比亚的送礼节、斐济人的鼓节、红花节以及一些由西方殖民者带入 的基督教节日,如复活节、耶稣升天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  ①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送礼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送礼节,也称家族送礼 节和部族送礼节。家族送礼节每隔两三年一次,部族送礼节每 10 年过一次。 过送礼节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家庭和部族之间的隔阂和宿怨,加深彼此的友谊。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仙境钓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