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 缙云 psp专卖店,...

想知道: 丽水市 缙云铁路指挥部地址 在哪_百度知道
想知道: 丽水市 缙云铁路指挥部地址 在哪
提问者采纳
有电梯上去,上去后各个办公室都有牌子挂着,香格里拉的联华超市,有牌子挂着的黄龙路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缙云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黄龙路的联华超市,门旁边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想知道: 丽水市 从缙云县到景宁民族中学怎么坐公交_百度知道
想知道: 丽水市 从缙云县到景宁民族中学怎么坐公交
先从缙云做客车到景宁,到景宁后可以直接做黄包车去民中,你要喜欢也可以找三路车 不过难等
其他类似问题
民族中学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先从缙云做客车到景宁,到景宁后可以直接做黄包车去民中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官方答复:
  作为教育强县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现在居然要撤掉一个升学率如此之高的学校,缙云大洋初中,,闻知消息,村民无不痛心疾首,悲愤难抑。大洋有缙云的西藏之称,地处深山腹地,交通落后,经济以农业种植为主,是欠发达的革命老区。按县文件精神,该镇仅初中就有多达五六百适龄学童需去6、 70里路程以外乡镇求学,导致村民为之女求学与农业生产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窘境,该村村民投诉无门,情急之下,拦下一辆该县新闻采访车,村中妇孺哭求记者顶住压力,为民请命。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图,希望涯友们帮忙多顶顶,让更多的关注此事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撤并吗?
  请听听人民的心声吧
  在2006学年全县中考中,大洋初中成绩取得骄人的成绩,全校85名初中毕业生中,上缙云2中录取线25民;上盘溪高中录取线32名;有6名学生被缙云中学正式录取。大洋学校中考成绩在盘溪学区5所初中之首,上缙云中学录取线的班均上线率局全县乡镇初中第二名。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为什么要拆?总得有理由吧?是看中了地,还是旁边要建私立中学,嫌这学校挡道了?
  @lcllcl3  18:23:57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  所以 大洋初中 坚决不能撤
  楼主你是中国人吗?中国是义务教育吗?你要是中国人的话也是个250。
  是学校太小?
  @马马虎虎3  18:28:42    楼主你是中国人吗?中国是义务教育吗?你要是中国人的话也是个250。  -----------------------------  表面上是义务教育.
  @lcllcl3  18:23:57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  所以 学校坚决不能撤
  @牛吹多了也犯法  18:29:26    是学校太小?   -----------------------------  学校很大,环境很好,下面我发几张学校的照片吧
  学校的食堂,
  这个是学校的食堂
      
  学校建成到现在只有6年时间,该校的升学率缙云县里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
  记者来了!记者来给我们申冤了!这是我们的第一想法!可是后来我们才知道记者是接到了县长的命令来拍以前废弃了的旧学校,给市领导看的!听到这给我们哭了    
  顶一顶
  大洋是山区,冬天会非常的冷,都是盘山公路,这样的冰冻,这样的雪天,让一个十三四岁得孩子怎么回家啊,怎么去学校?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原因吗?表面原因是什么?谣传的原因是什么?对大家交待的原因是什么?    是不是因为征地?
  有没有大洋的同胞,大家都来顶顶啊,让更多的人关注此事
  总得有个理由,表面的,还有深层次的理由,传说中的理由,是什么?
  没有理由为什么要拆学校?是不是因为要建立私立学校,要用这个校舍,生源应该不是,因为你拍的图片的学生比较穷,付不起学费.    是不是因为教学质量好了,挡了别人的路了.
  楼主,你发帖好慢,你就不会整理好了再发帖吗?你可是要解决问题,这样发,怎么热得起来啊?    你得找人帮忙顶.还有标题不够狗血.
  你如果换了标题可以给我留信息,我帮你顶.    你们那儿那么多学生,就没有人家里有电脑,没有人会电脑,没有人帮忙顶帖吗?    他们没有在外面上大学的哥哥姐姐,没有从这个学校出去的,没有对这所学校比较有感情的人帮忙顶吗?    太慢了,你得去动员人,所有学生全部发动起来,找人的找人,发帖的发帖.    全部去政府请命,多留照片.    否则真得拆了.
  集中火力,集中顶几个帖子.否则不能够红.
  @牛吹多了也犯法  18:59:16    总得有个理由,表面的,还有深层次的理由,传说中的理由,是什么?   -----------------------------  学校要撤并,村民们强烈反对,政府也不给个合理的解释。。。村民们申诉无门。。
  这么好的学校要撤,领导们脑子进水了,或者背后又什么交易
  @牛吹多了也犯法  19:05:50    你如果换了标题可以给我留信息,我帮你顶.        你们那儿那么多学生,就没有人家里有电脑,没有人会电脑,没有人帮忙顶帖吗?        他们没有在外面上大学的哥哥姐姐,没有从这个学校出去的,没有对这所学校比较有感情的人帮忙顶吗?......  -----------------------------  记者来了拍了照片也有视频,但是记者说,不改播啊,爬丢了饭碗,  谢谢你的顶贴
  大洋这边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是教育质量一直是没得说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以前就是走山路去上学的孩子,那种味道是感同身受过的痛,虽然说农村孩子早当家,可这样的担子太沉重,教育的有关部门不能闭着眼瞎闹腾。
  做早操的孩子们
    一声叹息  
  靠 拆我我们学校 靠 拆我们学校
教育局贱贱贱
  大洋的同学们,努力把帖子顶起来,不要沉下去
  太不可思义了,这么好的学校为什么要撤&
  不一样的天空:::大洋面积150平方公里,5134户,16283人(其中非农业313户,380人),分设27个村民委员会。2008年2月,撤消南溪乡、木栗乡建制,行政区域调整后,将其行政区域与原大洋镇合并成立新的大洋镇。这个预计是08年前的统计,那么目前人口将近2w的一个乡镇,居然提成要撤销中学;如果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支持有条件的县市走“小县大城”发展之路,加快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有序迁移;为这样的目的,撤学校,让村镇的老百姓自己动身向外迁移,此法那是相当有效果,逼民出走。你不走,孩子亡。学校没了,孩子要奔走几十公里在外寄宿学习嘛!!!对于一个纯粹依托小农生产的乡镇,农耕、农忙,求生发展,在大洋中学学习时已是很难照顾到孩子,更不用说把孩子放到外面读书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照顾,缺乏家庭的教导,你让他谈何认真学习。行政把无知和肮脏推给了老百姓,却细心的、精明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天空。需要一面晴朗,万里无云;那么另一面,要它暗无天日、狂风暴雨。
  真的是很想知道他们要撤掉初中的理由是吗?如果把初中给撤了,那么想请问一下,他们想把要上初中的几百名学生放到缙云的哪一所学校里去呢?那里的教学真的是会比现在的好吗?
  lz没有在家乡,有最新消息,同胞可在本贴跟帖,让更多的人关注此事件,让更多的人看到,为我们母校尽一份力
  快翻页了,为了母校,顶
  大雪天的让一个十三四岁得孩子怎么回家啊,怎么去学校?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能撤!!!  
  数一数二的学校,怎么能轻易的撤掉。晕倒。。。!!!
  母校坚持不能撤!!!
    曾经的奖牌,
  不能撤顶起来!!!
  大洋离舒洪,坐车得一个小时。车费是8块左右。班次少,车从县城发出。平时,一到周末和放假,即使在外面读高中的学生回家,坐车都是很挤,基本没有不超载的情况。现在再把初中也搬到外面,有考虑学生安全吗?有考虑学生回家困难吗?一到冬天,一下雪,路就不通了。我当年拖着行李,在雪地里走了5个小时才到家啊。每年,一到冬天,冷空气来了,回家就困难。到时候,是不是请县长同志开飞机送我们的学生回家呢?如果县长说,车票免费,县财政出。遇到雨雪天气,我开飞机送大洋的学生们回家。那你们就撤吧
  @兔子就吃窝边草t
18:08:00   作为教育强县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现在居然要撤掉一个升学率如此之高的学校,缙云大洋初中,,闻知消息,村民无不痛心疾首,悲愤难抑。大洋有缙云的西藏之称,地处深山腹地,交通落后,经济以农业种植为主,是欠发达的革命老区。按县文件精神,该镇仅初中就有多达五六百适龄学童需去6、 70里路程以外乡镇求学,导致村民为之女求学与农业生产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窘境,该村村民投诉无门,情急之下,拦下一辆该县新闻采访车,.....  -----------------------------  干脆把你们的镇领导丢进粪缸喂蛆得了
  我是大洋人,因为我初中到高中都是跑县城去读书,我对去县城读书的麻烦是深有体会的。对于其中不便,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解释下!   第一、交通问题。到了冬天,因为大洋海拔较高,大洋是时常会下雪的,温度也会比缙云的其他乡镇低很多,雪一大基本就是封了汽车路了...基本就无法通行,记得我初中以及高中时候,好多次放假因为下雪,总是要拎着大袋的行李走山道,这对于还是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是相当不安全,也相当辛苦的!而大洋学校是集初中和小学的一体的学校,如若撤销,让小学生如何走得这山路呀! 第二、家庭负担问题。大洋有缙云的西藏之称,地处深山腹地,交通落后,经济以农业种植为主,是欠发达地区。如果所有大洋的适龄儿童从小学开始就要在外地读书的话经济负担是相当重的。下面我们简单的来计算下在外读书初中一年的费用:   
1、一个月吃饭费用,就目前物价,以食堂价格定 早饭2元+午饭4元+晚饭4元=10元 一个月10X30=300  
2、生活用品开销 一个月牙膏+洗衣粉+洗发露+沐浴露+纸巾+其他 估算30
3、来回车费 一个月回两次家来回一趟9+9=18,两趟18X2=36   
4、一个月零用钱 这个视个人情况而定,这个年龄的孩子哪个不贪点小吃,喜欢弄点小玩意呢!设这个数为X   
5、一年学费+住宿费 因为在大洋学生在大洋学生学校上学的话学费=0住宿费住家里当然不用钱了。在别的镇读书 首先不论学费,第一个借读费就要,学费加上住宿费也得一两千吧,总计算3000元! 总共一个月费用:300+30+36+X=366+X X定个34不过分吧,总价估计就是400元,这个价格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并未算上学习文具上的花费,学校活动的花费。一年大约9个月在学校9X400=3600再加上学费加住宿费,一年6600元!而大洋家里子女一般都是两个居多,一年00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几万元的大洋农民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笔开销呀!而且子女读书不光是读初中,之后的高中,大学花费更是大!   第三、青少年成长问题。初中正值青春叛逆期,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个阶段是影响重大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不利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另外,初中阶段的孩子也是长身体的时候,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怎么能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   第四、其他学校的接受能力问题。大洋学校初中大约500多学生,如果撤销大洋学校,这些学生的选择肯定是坐车能够直接到达的乡镇的学校或者县城的学校,大洋离最近的当属舒洪,大部分人肯定是选择舒洪的。舒洪的初中能够一下子接受这么多学生吗?这是个大问题!  
以上四点是显而易见的几个问题,其他小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各种连锁问题我就不分析了,这太复杂! 综合以上四点,教育局撤销大洋学校这个举动是相当不合理的!也是相当不负责任的表现!!!   
    作者:兔子就吃窝边草t 回复日期: 18:26:59  回复
      @lcllcl3  18:23:57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    所以 大洋初中 坚决不能撤
   =================================================================  顶!  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山村学校(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都离城镇很远。我坚决反对撤销这些学校。
  @大洋学生  20:11:43    大洋离舒洪,坐车得一个小时。车费是8块左右。班次少,车从县城发出。平时,一到周末和放假,即使在外面读高中的学生回家,坐车都是很挤,基本没有不超载的情况。现在再把初中也搬到外面,有考虑学生安全吗?有考虑学生回家困难吗?一到冬天,一下雪,路就不通了。我当年拖着行李,在雪地里走了5个小时才到家啊。每年,一到冬天,冷空气来了,回家就困难。到时候,是不是请县长同志开飞机送我们的学生回家呢?如果县长说,车......  -----------------------------  学校坚决不能撤,
  @翔勾勾  20:14:41    我是大洋人,因为我初中到高中都是跑县城去读书,我对去县城读书的麻烦是深有体会的。对于其中不便,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解释下!     第一、交通问题。到了冬天,因为大洋海拔较高,大洋是时常会下雪的,温度也会比缙云的其他乡镇低很多,雪一大基本就是封了汽车路了...基本就无法通行,记得我初中以及高中时候,好多次放假因为下雪,总是要拎着大袋的行李走山道,这对于还是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是相当不安全,也相当辛...........  -----------------------------  说的很有道理,学校坚决不能撤,撤了学校对村民对学生影响都非常大
  后面是不是有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于所谓领导们的心地,我只能用最……的想法来揣测。
  @wffj1-07-13 19:16:1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以前就是走山路去上学的孩子,那种味道是感同身受过的痛,虽然说农村孩子早当家,可这样的担子太沉重,教育的有关部门不能闭着眼瞎闹腾。  -----------------------------  
  @一脚踩碎新城区  20:19:01        作者:兔子就吃窝边草t 回复日期: 18:26:59  回复          @lcllcl3  18:23:57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  反对有理,
  所以 大洋初中 坚决不能撤      =================================================================    顶!    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山村学校(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都离城镇很远。我坚决反对撤销这些学校。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    所以 学校坚决不能撤
  作者:兔子就吃窝边草t 回复日期: 19:12:34  回复
      @牛吹多了也犯法  19:05:50      你如果换了标题可以给我留信息,我帮你顶.            你们那儿那么多学生,就没有人家里有电脑,没有人会电脑,没有人帮忙顶帖吗?            他们没有在外面上大学的哥哥姐姐,没有从这个学校出去的,没有对这所学校比较有感情的人帮忙顶吗?......    -----------------------------    记者来了拍了照片也有视频,但是记者说,不改播啊,爬丢了饭碗,    谢谢你的顶贴   ------------------------------  没人让你指望他们,自己拍图片,自己上天涯来发,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起来,凡是能够借到电脑的都组织起来顶帖,让他们给说法.    你需要重新组一帖,这帖开始没有组织好,看起来乱,找文笔好的老师或者学生重新组帖,组帖前先看几天别人的帖是怎么发的,什么样的帖能够红,    文章不用长,关键是能够打动人心.    图片要多,越能够说明的越好.    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还有不愿意合并的老师,(老师就算了,毕竟和他们饭碗相关)拿横幅多拍图片,人越多越好,多发动几个人,亲戚朋友都算上.(不愿意露脸的老师可以让他们站后面)多拍图片,反对合并.    写上理由,不用长,因为长了看帖的人会觉得累.每条短小精干.关键是能够打动人.    这样很容易红.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    所以 学校坚决不能撤
  顶,母校不能撤!!!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    所以 学校坚决不能撤
  看到在风雨中那幼小的身躯走几十里的山路,让我情何以堪!!!!     -----------------------------    所以 学校坚决不能撤
  正帖不能够得罪任何人,言辞不能够偏激,偏激了容易坏事,但是可以换人换名换电脑发别的相关的帖子,只要引大家关注就行.    你得成立QQ群,相关人员加入,大家商量着怎么发帖能够更好.    你这件事情应该能够办成.    这所学校才成立六年,就要撤,当时修的时候为什么不规划好.    
    这样的游行示威,一切只为了大洋中学
  顶顶顶。。。。母校绝对不能撤。。。谁出的注意要撤的。。那个逼玩样。。站出来给理由。。。。。。。。
  象上面反对合并的横幅图片怎么只有一张?
  照像的时候没有组织好人,感觉人好少,    这样的事情应该能够组织好人啊,毕竟家家有孩子读书,就算没有子女,侄儿侄女应该不少啊?就算孩子还小,以后也得读书啊,为什么才那么一点人?
  @牛吹多了也犯法  20:37:31    象上面反对合并的横幅图片怎么只有一张?   -----------------------------  lz没有在家乡啦。。。很多图片都是记者手里,没有发出来
  @牛吹多了也犯法  20:39:22    照像的时候没有组织好人,感觉人好少,        这样的事情应该能够组织好人啊,毕竟家家有孩子读书,就算没有子女,侄儿侄女应该不少啊?就算孩子还小,以后也得读书啊,为什么才那么一点人?  -----------------------------  人很多的,基本都是村民,很多年轻人不在家,。。。一声叹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了孩子顶一下!现在撤并是全国大趋势,为了节约资源吧,比如说你这村里就十几个学生还要成立学校,就是浪费资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适龄上学人口的锐减,但中国农村的情况又比较特殊,撤并对有的地方也不现实,可是上面玩一刀切谁都没办法的!其实我更担心的是将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旦爆发,后果很严重!
  lz要下了,涯友们多顶顶,特别是大洋的同学们
  作者:兔子就吃窝边草t 回复日期: 20:42:05  回复
      @牛吹多了也犯法  20:39:22      照像的时候没有组织好人,感觉人好少,            这样的事情应该能够组织好人啊,毕竟家家有孩子读书,就算没有子女,侄儿侄女应该不少啊?就算孩子还小,以后也得读书啊,为什么才那么一点人?    -----------------------------    人很多的,基本都是村民,很多年轻人不在家,。。。一声叹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分工合作啊,    在家的孩子拍照片,这事得有人带头,组织大家照照片,以前的照片不在就算了,重新照,如果是大家都不想的事情,组织起来拍几张照片很容易.    然后成立QQ群,互传文字图片信息,组织好帖,然后一起顶.    这样就会有人关注这件事情了.
  @dahuzi123  20:45:53    为了孩子顶一下!现在撤并是全国大趋势,为了节约资源吧,比如说你这村里就十几个学生还要成立学校,就是浪费资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适龄上学人口的锐减,但中国农村的情况又比较特殊,撤并对有的地方也不现实,可是上面玩一刀切谁都没办法的!其实我更担心的是将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旦爆发,后果很严重!  -----------------------------  应该不是吧,学校才成立六年,并且修得很漂亮,如果没有学生,怎么会修这么大一个学校?    难道是借学生的名义修了,然后拿来做别的用处?
  -----------------------------  悉闻大洋中学要搬迁到舒洪去,此一事件牵动着我们在他乡创业的游子们,希望上级教育部门、镇政府能多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一:大洋中学搬迁到舒洪不利于大洋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哪个地方要发展,第一配套的设施就是学校,没有学校就吸引不来人才,来了人才也留不住人才,就近上学是每个人最先考虑的问题。这对于本身就相对落后的大洋来说是不利于发展的。这几年经过大洋教师的共同努力,使大洋中学的升学率有所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在周边的村镇有了影响力(青田胡村等很多的村都到大洋来插班求学了),很多村镇都以进了大洋学校为荣。这就是大洋中学初步形成的品牌效应,提高了竟争力。学生来了,陪读的父母来了,村民多余的房间租出去了,菜摊的生意好起来了,商店的消费增加了······这一点特别要引起大洋镇镇领导的重视!    二:大洋中学搬迁到舒洪学生的安全问题。初一到初三这么多的学生到舒洪去上学,定然要住宿留校,没有父母的监管,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如果父母去给孩子陪读,势必又会影响到大洋经济的发展)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去陪读,那么也就是说,每个小孩每星期要返回大洋一次,每个学生路上的往往返返,路上的安全问题又如何得到保障?    三:大洋中学搬迁到舒洪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初一到初三,初三的学生还好点,年龄稍大自己多少还能照顾好自己,初一到初二的学生年龄这么小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能照顾好自己吗?这些生活上的事都成问题,那么在学业上,学生们能适应吗?还有就是这么小的学生你就叫他们吃梅干菜啊?吃梅干菜能跟上学生的营养需求吗?    四:大洋中学搬迁到舒洪教育成本增加的问题。这么多学生搬迁到舒洪后,每个学生的家长接接送送,势必增加家长的精力、家庭劳动成本的增加,还有就是车费的增加,你想想如果每个学生一个星期往返一次,那么一学期下来,家长们该支出多少?那么三年下来,家长们又该支出多少?现在的中央政府努力地为三农服务,尽力减少教育费用的支出,在这样的前提下减免了小学、初中的学杂费。如果大洋初中搬迁到舒洪就迫使每个家庭为教育这一块支出增加了,这和中央服务三农的思想,政策决策的初衷是相悖的!    五:到冬天的时候路遇自然灾害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大洋是个地处深山的一个镇所在地,要到大洋就要盘山公路盘绕而上,本来交通就不便,如果一到大雪纷飞的时候,就是车路不通的时候,试想一下,如真到那个时候孩子的求学路是如何的艰辛,稚嫩的肩膀挑着小小的行李,冻的红通通的脸,这让家长们如何作想?!一切都以教育好学生为出发点,如果真是这样,那又会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呢?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    六:学生的适应问题。学生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初一初二的学生适应的时间相对较长还好说,那么初三呢?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新来的教师要适应学生的性格及各方面,学生要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等等。这样的话对中考又有多大的影响呢?    ·········    泛泛而谈又何止这区区六点。在大城市这样的教育“大锅饭”无凝是有利的,可以使教育均衡化,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可是在农村,这样的教育“大锅饭”我认为由于交通的落后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化等各方面的条件所限制,我认为是弊大于利!我想在教育领导、在上级决策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是不是多多多多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兼听则明嘛!只有这样,劳民伤财的政策就不会出来,不利于当地发展的政策才不会出来。  
  零八年冰冻的浙南典型重灾区,地处海拔800米以上的缙云大洋镇(前村-镇所在地),山路高曲,峰险溪恶,为浙南为数不多高海拔的小盘地山镇,所辖一万六千多零散的山区贫困民众。天灾频降,是年冰灾致使该镇与世几度隔绝,交通、电力全面瘫痪,人民的生存状况受到了空前的威胁。  
在党及中央直接部署指挥下,各援建部门通力抱团支援中,经过莫大的牺牲(有援建人员的牺牲),与大洋人民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才艰难地修复了电力输送,及瘫痪的交通得以恢复,面对千疮百孔的灾后大洋,民众翘首期盼上级能予以扶持,脱离贫困。  
2011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将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将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当日讲话结尾强调“全党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  
“不折腾”,零八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中就首先提出此词,曾一度引发舆论广泛热议而成热词。而今年再次提出的“不折腾”,具有强烈的针对时弊性,其现实与重要性,韵味深长,其中意义引人深省,也道出了人民大众的期盼心声。  
“折腾”一词,原贬指,翻来倒去,原地腾空,无事生非,胡作非为,瞎胡闹等等代名词。而如今某些地方官员,欺上瞒下,权钱交易,沽名钓誉,吏治腐败风行日盛;近功急利,漠视民生疾苦,“瞎折腾”特别热衷于某些不符合实际的形象政绩工程,光做些劳民伤财的勾当,致使民生幸福成泡影,民忿极大。  
    大洋镇周边区,解放时期为游击抗战区,是某纵队革命根据地老区;民风淳朴,边区游击抗战在白色恐怖时承受过巨大的牺牲,就是现在离镇北七余华里处-榧树后村、水口,尚立有当年遭国民党杀害而牺牲的红军战士墓,实为红色革命教育示范基地,为坚决响应毛泽东伟人当年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决策,大洋先民与反动派顽强斗争中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古就有说:前村是个仰天湖,陈谷烂米年年有,秀才累半半(本地土话,很多的意思),以上说明此地上古就重施教,有优良的教育传统。  
现镇中唯一的一所大洋学校(小学到初中),新校花巨资刚建好没几年,它肩负着红色老区学子们的教育重任。经过大洋教师近几年共同不懈的努力,如今该校上重点的上线率逐年上升,也成就了大洋人民心中后代子孙星星希望之所在,更是地处更偏远山区学子们安身求学之地。但是某些“权力部门”无视偏远山区大洋学校生存的重要性,必需性,特殊性(每年一到下雪,本镇就几乎与县城方向公路交通中断)轻言拍板说撤校,作出可笑又错误的决定,无疑在大洋人民心中晴天响起了惊雷,激起了全体大洋人民的共愤,也极大地浪费了公关教学资源,也致地理特殊中大洋人民这个特殊群体于两难之中。  
人民内部有矛盾,当地政府就该务实地,切合实际地去化解矛盾,知错就改也是我党之优良作风,人民非暴民,民意的呼声理应重视。古帝王尚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敢有违民意;为官也有训,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啥现今世道,为官尽做些作恶民众之事,施加“人祸”,令人深思。  
7月12号“权力部门”大集武警、民警荷枪实盾纷拥而至大洋镇,意欲何为来做什么?全镇哗然!难道现在将要在红色革命老区上演——城市消灭农村的闹剧?此举更加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滥用国家权力机器是不可能压制正义,正当的民众呼声的。7月13号,为表达心中无比的愤慨,大洋全镇人民无奈地自发成声势浩大的请愿,声援活动。错误的时弊,基层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公权力受到民众空前的质疑;有违民意,不得人心轻率的撤校决定,也与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背道而驰。  
今作为大洋人民之子孙,理解及支持大洋人民表达愤慨的正当方式,也为苦难的大洋人民而作坚定的声援!呐喊!
  @风水四姓  20:49:26    -----------------------------    悉闻大洋中学要搬迁到舒洪去,此一事件牵动着我们在他乡创业的游子们,希望上级教育部门、镇政府能多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一:大洋中学搬迁到舒洪不利于大洋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哪个地方要发展,第一配套的设施就是学校,没有学校就吸引不来人才,来了人才也留不住人才,就近上学是每个人最先考虑的问题。这对于本身就相对落后的大洋来说是不利于...........  -----------------------------  
  王八蛋,敢拆偶们的学校,哀家先拆了这帮鸟人的骨头  
  hehe 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
  贪官就是这样 现在没什么好官 受贿好处 听信谗言 没有一点体恤民心
那么好的一所学校 说撤销就撤销 我看你这个县长该撤销了
操TMD看了火大
  翻页没?
  我也是大洋出来在外读高中的,回家的苦涩说不出来,每次回家都是站在车门口半个人在车外面这样回去的。现在要的初中就这样拿对于小孩子来说无非就是种摧残
使用“←”“→”快捷翻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