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给我个大唐无双多玩特权卡的多玩皇室特权...有的联系我...

当前位置:&>&&>&&>&
爱搜新手卡为大家提供最全的网络游戏新手卡、激活码、礼包等发放!
大唐无双零YY公民特权礼包发号中卡号人气:
开始时间: 10:57:17
【领号流程】
我们的口号是:找、激活码、大礼包,百度搜索“”,无需注册5秒免费领取。如果你还没有游戏账号,请进入注册账号。如果您不慎忘记大唐无双零游戏卡号,,温馨提示:热门发号早知道“”。
点击领号查看激活说明与礼包奖励如卡号已领完,请点击淘号!友情提示:以下新手礼包由多家媒体联合提供,可能会有部分礼包不能重叠使用,请玩家仔细阅读。
爱搜新手卡为您找到与相关的新手卡:
大唐无双零YY公民特权礼包领奖方式:
进入游戏后,点击&奖励中心&按钮(屏幕右上角地图左侧的礼品图形按钮),打开奖励中心界面,选择兑换礼品功能选项,输入序列号即可。
大唐无双零YY公民特权礼包送什么?大唐无双零YY公民特权礼包奖励介绍?
玩家激活成功后,登录游戏即可获得价值1888元的奖励大礼包,礼包中包含的道具请。
1级 还魂丹&5、小型瞬回生命药水&10、青龙丹、庆贺烟花&5 、畅玩礼包(5级)
5级 手工皮包、至尊礼包(10级)、 畅玩礼包(10级)
10级 天运令o开阳&2、青龙丹、骑乘技能书、新手白马、补气汤&10、蛇皮袋、庆贺烟花&5 、畅玩礼包(15级)
15级 翡翠戒指、白玉扳指、野猪变身丹&5 、畅玩礼包(20级)
20级 追星&5、龙睛&10、天运令o玉衡、相思泪、中经验宝珠、药箱、鳄鱼变身丹&5、庆贺烟花&5 、畅玩礼包(25级)
25级 破旧的悬赏令&10、精铁镣铐&10、时装--悠悠我心&衣(1天)、时装--青青子衿&衫(1天) 、畅玩礼包(30级)
30级 记忆符&2、传送符&10、凤瞳&10、羊脂玉佩、星尘(防具)、庆贺烟花&10 、畅玩礼包(35级)
35级 运镖介绍信&3、护卫铁骑(7天)、队伍召唤符、天灵水、普通挖宝铲子&3、中级秘籍包袱、炫彩丹&5(高强化等级专有装备效果) 、畅玩礼包(40级)
40级 终极攻击成长石&10、终极法术成长石&10、普通火把袋&10
大唐无双零YY公民特权礼包激活注意事项:
只要玩家网易通行证内从未在《大唐无双2》游戏内创建过角色,即可激活序列号。每个序列号只能使用一次,不符合条件的玩家不能激活,进入游戏后游戏系统给予不能激活提示。该序列号前面2位为英文,后面都为数字。
爱搜新手卡发号推荐
爱搜新手卡发号排行榜
爱搜新手卡最新发号
1.在领号区发放的所有卡号都是全新的。
2.您所领取到的卡号,请务必尽快参考激活说明进行激活。
3.如果卡号已经领取完,请点击淘号按钮,淘来的卡号不一定能用,若无法使用请继续淘号。
4.如果新手吧没有你需要的卡号,请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求号!
在线申请求号我很背。求人给个宝宝。_大唐无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6,078贴子:
我很背。求人给个宝宝。收藏
我很背。求人给个宝宝。看到别人那么容易打出白名宝宝,怎么我刷了几小时的怪,白名得一个都没出现啊?
1楼 17:06&|
相关的贴子5444341156相关的图贴
楼主几级?
2楼 17:08&|来自
3楼 17:10&|
一发帖就抓到个凤鸣了。内牛满面了
4楼 17:12&|
现在带的啥?
5楼 17:12&|来自
6楼 17:12&|来自
我那个什么碧云天有个号...45了..天煞...但是...没有什么好点的团队..老是自己去刷...太累了....现在那个号都已经废弃了两个星期了...哎...追不上别人了...还是找几个朋友玩个新区算了
7楼 17:15&|
我现在都有点白名疲劳了~~~太多了~~
8楼 17:52&|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大唐无双“的信息,请&或发菩提心与净土修学 - 大唐无双挂机
发菩提心与净土修学
发菩提心与净土修学  
成峰法师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内容分三个部分。首先,从佛教经论有关发菩提心叙述中,整理出发菩提心的主要意义及其分类。其次,从净土宗所宗经典及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中,梳理出发菩提心与净土修学之密切关系――发菩提心是往生正因,以及历代祖师对净土宗发菩提心的两种不同诠释,并对其产生作一简单分析并说明其合理性。最后,对片面地理解与实践发菩提心,造成净土学人修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逐一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并提倡关注净土宗发菩提心的修学,以利于净土法门在世间的弘传。  绪言  净土,乃指诸佛于因地修菩萨道时,通过发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誓愿,经多生累劫积功累德而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据经典记载,十方世界均有净土,如:东方药师如来的琉璃净土,西方阿弥陀如来的极乐净土等等。然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唯有弥陀净土思想得到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可,并且至今方兴未艾,所以一般人谈到净土宗就联想到弥陀净土。可是实际上,弥陀净土仅仅是净土之一,并非全部。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净土宗仅指的是弥陀净土而已。净土宗的经典中认为“发菩提心”与净土学修密切相关。净土三经中,《无量寿经》详细讲述了西方净土的成因、依正庄严和往生行因。在介绍往生行因时,中土现存的五种译本中,都提到要发菩提心或行菩萨道,这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同样,虽然《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在介绍修学方法上虽跟《无量寿经》有些区别。但论及往生的条件时,也都不例外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可是,净土宗在中国以及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流传过程中,对于净土法门中菩提心的内涵、菩提心与往生净土的关系产生了两种不尽相同的解释。第一种是世亲、元晓、元照和省庵等法师所持观点,即依照大乘通途对发菩提心作出解释:为利有情发愿成就佛道。另一种是昙鸾以及明代莲池、藕益等大德提倡的观点,即从最初以回向发愿心为发菩提心,乃至后来发展到真信、切愿、念佛愿生西方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对于二种不同的解释,到底如何看待,二者是否矛盾感。近来,围绕这一话题,在佛学网络上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一方赞同前一种观点,用通途的菩提心来否认净宗的菩提心,认为净土法门首先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一,其理论本应和圣教相吻合,没必要再提出一个特殊的观点;另一方则认为,“净宗菩提心与大乘通途菩提心同中有别,其有别之处,着重在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同得成佛。此愿一发,即能具无量功德。说净宗为易行道,亦体现在发菩提心的善巧方便上”。  本文拟以佛陀的经教准绳,祖师的论典作参考。首先对发菩提心的内涵、分类等特征做一确认。其次,再将历代祖师的两种诠释做一简单梳理、分类,并尽可能分析出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和各自的合理性,以便全面、完整地把握祖师的思想。最后,对于未能正确理解与实践发菩提心,而造成净土行人在现实修学过程中出现的误区一一列出:如有的错误理解信愿念佛的含义,歪曲祖师的思想,贪图净土法门的便利,甚至为了个人来世享乐持名念佛;还有的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受到外界五欲六尘的诱惑,在不知不觉陷入凡夫心等情况。能否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修学的成败,更左右到净土法门的兴衰。基于此原因,大唐无双多玩提倡关注净土法门中发菩提心的修学,以期达到净土法门健康、正常发展的目的。  一、“发菩提心”含义及其分类  佛教经论中,发菩提心又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无上心、发心、发愿等等。发菩提心的定义,从宗咯巴大师《现观庄严论金蔓疏》中可清晰了知,即心与“为了他人的利而欲求圆满菩提”的欲心所相应而发起。换句话说,“发菩提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发愿成就佛道。为了深入、准确地把握什么是发菩提心,大唐无双好玩吗选择几部论述菩提心的重要经论来帮助理解,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内涵、分类及发起的因缘等基本特征。  (一)、何谓发菩提心  1、《华严经》中的发菩提心  《华严经》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如日中天,无论在汉地抑或是藏地,译出之后备受历代祖师大德的重视与弘扬,被公认为是究竟圆满的教典。经文中多处提到发菩提心及其利益,《发心功德品》更是详细赞叹了发心的殊胜,这在其它大乘经典中是很难见到的。《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参访海云比丘时,得到了关于菩提心的内涵的教导: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等佑一切世间故;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满故;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发清净心,于三世法,智无违故;发智能心,普入一切智能海故。在上述经文里,根据菩提心发起时所缘境,可展开为两大类:即缘有情而起的慈悲,愿普利一切有情而发的大悲心、大慈心、安乐心、饶益心和哀悯心;以及缘佛而生的尽信,愿证菩提所发起的无碍心、广大心、无边心、宽博心、清净心与智能心。综合起来看,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有情。  2、《佛说佛名经》中的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者,经言当乐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能生,从六波罗蜜生,从慈悲喜舍生,从三十七助菩提法生,从如是等种种功德智能生如来身。欲得此身者,当发菩提心求一切种智,常乐我净萨婆若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于身命财无所吝惜。本经中,“发菩提心”被定义为向往得到与佛相同的法身与追求无上的佛果,而获取的途径则为广修六度、四无量心、三十七道品等饶益有情、舍弃小我的菩萨大行。由此可见,菩提心只有在菩萨行中才能增上、圆满。  3、《大宝积经》中的发菩提心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有菩提相故发菩提心。未发菩提心时,或诸如来或诸声闻劝发菩提心。善男子,此是菩萨初发菩提心相。善男子,彼菩萨闻有菩提。闻菩提心有大功德,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是菩萨第二发菩提心相。善男子,彼菩萨见诸众生无主无亲,无救无护,无能度之令至彼岸。菩萨即为彼诸众生起慈悲心而作是言:我当于彼无主无亲无救无护诸众生等而作救护。为彼因缘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是菩萨第三发菩提心相。善男子,彼菩萨以见如来相具足身。生欢喜心,生勇悦心,心生欢喜,以是因缘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是菩萨第四发菩提心相。从本段经文来看,发菩提心有四种相状。其中包含了愿度众生、愿证菩提、愿得佛果等内容,总的来说,其根本宗旨在不出为利有情与愿成佛道。综合以上经文,大唐无双可以挂机吗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菩提心”包含两方面内容:既要圆满佛果,同时更要成就众生,从利他中完成自利,而不是单纯满足个体解脱。因为佛果的圆成并不是凭空而降,而是在修学菩萨的广大行愿中得到完成。因此,不可以将二者分割开来,偏重于其中某一端。  (二)、菩提心的种类  对于菩提心的分类,藏传佛教的祖师根据经典做出较为详细的阐释。宗喀巴大师根据发心的差别,将其菩提心分为世俗和胜义两种。其中,世俗菩提心中又包含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类。  1、世俗菩提心  (1)、愿菩提心  愿菩提心是一切凡夫的发心,仅仅是一种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愿望而已,并没有受菩萨戒,实践菩萨道。即对成佛产生希求之心,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广大宏愿,名为愿心。菩提心愿最初引发,于《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有四种情况:a、行者由于看见或听见诸佛菩萨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的威力,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此发起大菩提心;b、从说法的法师处听到或读诵到菩萨藏教法,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起菩提心;c、看到菩萨教法将要冥灭而不忍,心中发起信持正法的大愿。即为灭除无量众生大苦,护持正法,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而发;d、看见末劫众生愚痴无智,悭贪嫉妒,被诸烦恼所缠,身心恼乱,于佛法多诸不信,见此情况发此愿心广修六度、四摄、作为发此愿心的积集资粮。菩萨发心不是为了希求名闻利养,而是为救度众生,正法长存。为证菩提果故而发心,唯有此发心才称为正因发心,这是真正的菩提愿心。在发起愿心之时,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根基和后天遇缘不一样,由处理自利与利他的关系上,因时间先后的不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类别:a、牧人喻发心意思是“欲先安立一切有情于觉位,然后自己成佛”。《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的因地光目女就有如此的发愿: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地藏菩萨的本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类发心的众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先追求个体的解脱,不顾及自身的安乐,越是恶劣、浊恶的环境,越是愿意到那里去帮助成就众生。所谓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b、舟船喻发心“ 欲自他一切 (有情 ) 同时成佛。”这种发心的代表思想可以从汉传佛教晚课的《大忏悔文》看出: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自度度人,同登彼岸。对自己和别人来说,这都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发心。c、国王喻发心“欲自己先成佛,然后救度他人。”此类发心的代表不胜枚举,阿弥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最早就是在世自在王如来前发愿,首先成就一个清净无染的国土,然后令有缘的众生往生到那里去圆满菩提。  (2)行菩提心  行菩提心是愿菩提心的发展。有了前愿心资粮,修行就有了方向目标,而不导致误入迷途。但仅有愿而不见于行,方向再正确,目标再好,也等于没用。因此行者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了净佛国土,利益有情,正受菩萨戒发心开始,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落实到日常生活和修行之中,广行四摄、六度,一切时一切处不舍离菩提心,这种行为就称为行菩提心,也称为行菩萨道。  2、胜义菩提心  这类是指通过长期积累福德智慧,最终获得无分别智,证得的胜义发心。而证得此胜义发心必须次第平等看待法、有情、佛及有情的作为。这些依次是指:a、通达法无我;b、通达自他平等性;c、通达佛与自己的法界无差别;d、想尽除他人的痛苦,就象尽除自己的痛苦一样。在《金刚经》中,就有一段经文可以作为胜义菩提心的最好注脚。佛对须菩提云:“善男子、善女人发阿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度脱一切众生却无度众生的念头,不做度众生想。自他不二,人我一如,把菩提心发挥到了极致。上来将发菩提心的内涵、分类及发起因缘等作一简单分析,从中不难看出,发起菩提心修善法,即成无漏业;否则,动经尘劫,还在轮回。另外,菩提心的实践是一个漫长并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必须经过由发起愿菩提心,进一步实践行菩提心直至通达胜义菩提心等完整的过程。其中,又以发起愿菩提心为根本,实践菩萨道为保证,通达诸法实相为究竟。  3.菩提心的功德  佛经中广说菩提心在佛法的实践中的功德与利益,下面略举几段经文,予以说明。  《华严经》云:初发菩提心,无量无有边,一切人师子,皆由初发心。如来十种力,四辩无所畏,无量诸功德,皆由初发心。初发心是成佛之因,解脱之本,也是成就佛陀的十力与四无畏等一切功德之本。换句话说,没有菩提心的种子就不会结出福智圆满的佛果。又《华严经入法界品》说: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菩萨行轮,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发起菩提心可以获得佛法的一切利益,由于从愿菩提心生起利益众生的菩萨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圆满佛果同样也以菩提心为源泉。所以,凡是发起菩提心的众生,必定能够成就佛的一切种智。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大小乘的区别虽然可以从许多方面(空性见等)来加以区别,然而两者最根本的差异,正是以菩提心的发起与否做为评判。所以,一个初发心的大乘行者,无论选择何种法门作为修学方向,在日常修学中,一项重要与核心的功课就是要努力地认清、发起并增长自己的菩提心。只有如此,才不至于落入只求急于解脱的小乘发心。在净土行者看来,净土宗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大乘法门。那么,发菩提心在净土经典与净土祖师论著中占据何种位置,特别是它与净土修学的目标――往生净土,两者彼此间有无必然联系,大唐无双辅助技能将在下一节中予以论述。  二、“发菩提心”与净土修学的关系  修学净土,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利益有情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因此,了解发菩提心在净土法门的位置,弄清楚它与往生的关系将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大唐无双免费外挂将从涉及净土的经典及祖师论著中找出相关的叙述。同时,也将历代祖师对发菩提心的不同诠释做一整理并分析其意义,便于大唐无双官网论坛全面地把握发菩提心,指导净土法门的理论与实践。  (一)经典中发菩提心与往生净土的关系  1、《无量寿经》的论述  《无量寿经》为净土宗的根本经典,此经汉文译本自古至今凡十二译,现存五译: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下简称康本)、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唐菩提流志译《无量寿如来会》(下简称唐本)和宋法贤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古来净宗大德普遍采用康僧铠译本持诵、注疏、弘扬。五种译本在论述到往生正因时,虽有智慧、福德、持戒等不同之处,但都提到要发菩提心或行菩萨道: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 支娄迦谶 译 《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 康僧铠 译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 支谦 译 《无量寿如来会》  唐 菩提流志 译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 法贤 译  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净洁心。寿终时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迎之,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不尔者,我不作佛。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使某作佛时,令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天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若作沙门不毁经戒,断爱欲,斋戒清净,一心念欲生我国,昼夜不断绝。若其人寿欲终时,我即与诸菩萨阿罗汉共飞迎之。即来生我国,则作阿惟越致菩萨,智慧勇猛。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若我成佛,于他刹土,有诸众生发菩提心,及于我所起清净念。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极乐。彼人临命终时,我与诸比丘众现其人前。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闻吾名、发菩提心、种诸善根随意求生,诸佛刹土无不得生,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上有关生因的愿文,可以证明发菩提心是往生的正因。其中,唐本与康本,还认为三辈往生都必须发菩提心,才能往生。举康本为例: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其他本子虽没有说要发菩提心,但也没有说不要发心。往生西方净土,是大乘法门;大乘法,建立于发菩提心;离了发菩提心,即不成其为大乘了。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乘净土;生到极乐世界的,都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因此,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欲生彼国可以说是往生净土的充分条件。  2、《观无量寿经》态度  《观无量寿佛经》也是净土三经之一,这部经对中国净土思想的影响很大。此经的译出极迟,刘宋时疆良耶舍译。本经开宗明义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三者,初是共世间善行;次是共三乘善行;后是大乘善行。印顺法师以为:求生净土,这三者,才是正常的净因。可惜,后代的净土行者,舍“正因”而偏取“助因”──方便道行;净土法门的净化身心世界的真意义,这才不能充分的实现!  本经根据禅观次第,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发愿回向,共为十六观。十四、十五、十六,即明三品往生。三品各分三生,成九品,即一般所说九品往生的根据。以《观经》与《无量寿经》对比,即显得《观经》的态度更宽容,摄机更广大了。往生净土的上品人,都是发菩提心的:如发起“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是上品上生。如“不能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而能“善解第一义谛”,“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是上品中生。如“但发无上道心”,“信因果不谤大乘”,即是上品下生。上品往生者所修的,即之前三种净业中的第三类。综上可见,《观无量寿佛经》同样也把“发菩提心”做为往生净土的重要条件。  3、《大宝积经》的看法  本经中释迦世尊广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并向弥勒菩萨说出若有众生能发起十种心,必定往生极乐净土。此十种心为: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以上十种发心,无论是利益众生的慈悲心,还是求佛种智的智慧心,都是菩提心的具体表现。发菩提心在净土修学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除了上面几部经典中提到发菩提心与往生的关系紧密,此外,《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尤其提到发十种大愿,临终随愿力自然往生西方净土。由此可见,发菩提心和净土修学密切相关,它既是往生净土的正因,也是修学净土法门的前提。净土法门中的菩提心既有愿菩提心,也包括行菩提心。依《无量寿经》来看,三辈往生皆须发起愿菩提心。当然,从发起的意愿的角度来看,它与“国王式的发心”比较吻合。  (二)历代祖师对发菩提心与往生之关系的诠释  尽管历代祖师肯定了发菩提心是往生净土的正因,但在对其做解释的时候,却使用了二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以世亲论师、元晓法师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净土法门中发菩提心即大乘通途的菩提心;另一类则是由善导大师、莲池大师、藕益大师等为首,这些大德则主张厌离娑婆,欣慕净土之心,乃至真信、切愿执持名号的心就是发菩提心。大唐无双脚本首先分别对两家的论述做一介绍,然后分析其产生的不同的原因、背景及合理性。  1、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1)世亲论师――大乘极乐界 二乘种不生  世亲论师撰写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名《往生净土论》,是印度唯一论述净土的论著,论师述及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时,有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过讥嫌。也就是说,西方净土不仅没有发小乘心的人,就是连小乘的名称也听不到。极乐世界是大乘根性人所居住的世界,往生那里的人民,必须以发菩提心或修菩萨行为前提,否则不可能与净土果报相应。论主在论述往生五种行因后,特别提出善巧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从上文可知,论主认为积功累德、修学净土、发愿往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安逸享乐,其根本出发点在于解脱十方众生的苦难。所以,发愿摄取他们和自己同生净土,才是修学净土行人的正确动机,这种思想源自于《观无量寿佛经》中的“三心”之一――回向发愿心。  (2)新罗元晓――发菩提心是往生正因  唐新罗元晓著有《无量寿经宗要》,书中认为,净土生因有正、助二因之别。以发菩提心为正因,执佛名号等为助因。他列举了《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有发菩提心为往生正因。又以《阿弥陀经》“不可以少善根”说,是未发大菩提心者之修善,名为少善根,以是反显发菩提心为净土之正因。且依《往生论》“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之语,显示弥陀净土须由大乘发心之善根方始得生之意。由此等理由而倡导菩提心正因说。元晓认为:“不顾世间富乐及与二乘涅,一向志愿三身菩提,是名无上菩提之心。总标虽然,于之有二: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首先,随事发心基于俗谛事相而发: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初是如来断德正因,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此心之果报虽是菩提,而其华报在于净土。其次,顺理发心,依于胜义谛而发,即胜义菩提心。所言顺理而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顺随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至广说故,如是发心,不可思议,是明顺理发心相也。他还认为:随事发心,有可退义,不定性人,亦得能发;顺理发心,即无退转,菩萨性人,乃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元晓法师以四弘大愿解释发菩提心,又以顺事、顺理两种发心对应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并以为发心果报,近在净土,远成佛果。虽有个人的特色,却没有超出大乘通途发心的定位。  (3).灵芝元照――往生净土皆要发菩提心  元照律师作《观无量寿经义疏》,提倡观佛之法门。同时,依于《阿弥陀经》,注重持名念佛之行门。而且,他又认为往生净土之人皆要发菩提心。他在《观无量寿经义疏》云:极乐净土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众生生者虽分九品,莫不皆发无上道心。到彼进功,皆得不退菩提妙果。且以《观经》之三心为菩提心:发三心者菩提心也,亦名无上道心。一、至诚者,求佛菩提决定坚固至佛不移也。二、深心者,于大乘法闻思修习至佛不已也。《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故云深也。三、回向发愿,所修功德普施众生,至佛无尽。此三心又表三聚净戒:初即摄律仪,无恶不断,故必至诚;二即摄善法,无善不修,故必渐深;三、摄众生,无生不度,故必回施。又此三心配说三德:初是断德法身佛也,二即智德报身佛也,三即恩德应身佛也。果有三佛因必三心,不可缺一。这样,彼以三心为菩提心,往生净土行者必须皆发此菩提心,将来可得远近之二果。首先,往生净土,获得法性净身,住同居之净土名为近果。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修菩提之道,断惑证真,究竟成佛,证诸净法身,居法性净土名为远果。元照律师以三心为菩提心,配说三佛三德与发心之近果、远果,与元晓法师的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总的说来,还是通途菩提心的解释。  (4).省庵大师――发菩提心往生西方  清末,省庵法师有感当时学人修道,轻视发心立愿,即便发心又不知如何下手,如不知真伪、邪正等等,存在多种问题。故做《劝发菩提心文》,普劝大众。他以为: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因为,要成就佛道,首先必须发菩提心。可是发心之相有多种,如果搞不明白,也就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于是,为了使学人对发心有明确的把握,他又从正反两面将发心分为八种: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学人在了知八种发心的差别之后,对于自己的发心则要审查,然后去除邪心、伪心、小心和偏心,保留正心、真心、大心和圆心。这样,才称得上真正发起菩提心。法师在论及净土修学时说: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他以发心与念佛同为往生之正因,但同时又强调两者之间的联系: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可见,他是以发菩提心为根本,念佛为手段,往生为究竟。  2、菩提心――真信、切愿、持名  (1)昙鸾大师――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  昙鸾大师在净土修行上提倡深信净土、持名念佛。同时,他在论述往生安乐净土的因缘时,依据《无量寿经》认为:“上辈生者有五因缘,其一为发无上菩提心;中辈生者有七因缘,发无上菩提心为其中之一;下辈生者有三因缘,其中之一为发菩提心。” 总之,他认为发菩提心乃是三辈众生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关于“无上菩提心”的内涵,他在《往生论注》中这样解释: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昙鸾大师将菩提心依次解释为愿作佛心、度众生心,乃至最后将其归结为摄受众生往生净土的想法。同时,他又明确指出,如果仅仅为了到极乐国土去享乐,这种发心根本不可能往生净土。念佛人发愿自己及度脱众生往生弥陀净土,才是发菩提心,才具备往生的基本条件。为何要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昙鸾法师认为:“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这是对发菩提心的新解,这之后,许多净土宗祖师在继承昙鸾法师菩提心思想的基础上,对净土宗中的发菩提心进行了发挥和阐述。  (2)善导大师――《观经》三心即菩提心  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疏》中,解释十六观中后三观时说:“明三福以为正因,明九品以为正行。”[ ]即修三福为往生的正因,修九品之行业为往生的正行。并以“第三福者,名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又以三福之中,只须行一福便可往生净土。且分别叙述九品之善业,以上品之人往生均须发菩提心。由此可见,大师认可发菩提心为往生之正因。大师关于对发菩提心的解释,分为两种:第一、在解释净业三福时,他以为: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欣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这就是说,发菩提心即求佛果与度众生之心。第二、在解释上品下生人往生时,他又说: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由此看来,大师理解的发心即上述的“国王喻发心”,也即回向发愿心。  (3)莲池大师――发菩提心是往生之大因缘  明莲池大师,依据《阿弥陀经》,提倡信愿持名,往生净土。在解释《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一句时,他将灵芝和海东之说加以融合:灵芝以善根为正行,属之持名;以福德为助行,属之净业三福。海东则总以多善多福为正行,云是发菩提心;以少善少福为助行,云是执持名号。二义相违,今双为和会,谓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谓发菩提心而为生彼国之大因缘也。大师以为持名念佛和会灵芝、海东两家差异,并以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就是发菩提心,就是往生的正因。因为通过执持佛名号,持之如法便可得一心,一心不乱后往生无虞。大师站在速得念佛三昧的角度,提出持名即是发菩提心,鼓励大众专心持名发愿往生,这也不失为一种方便,当然也可以理解。但是大唐无双怎么挂机要知道,大师所提倡持名念佛,背后本身就有发菩提心为前提。这可从他的《西方发愿文中》看到:弟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再造,勤求圣道,誓不退堕,誓成正觉,誓度众生。由此可见,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中提出持名即发菩提心之说,有其背景因素。其表面虽与通途说法有别,但如果能对大师的菩提心思想具备全面、完整地把握,就能发现其实并未与通途的说法有别。  (4)藕益大师――信愿持名即无上菩提  藕益大师,倡导一切佛法皆归于念佛,又以《阿弥陀经》之执持名号为至简至易至奇至特之法门。继承莲池大师等之说,权以具足信愿行三资粮,以求往生净土。他著《阿弥陀经要解》说:“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总要,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之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证所信。”所以大师在本书认为: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并认为与《无量寿经》所说的发菩提愿相同。大师认为:深信包括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六个方面。那什么是愿?一切时中,厌离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净土菩提之乐。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悔求生,更无二志,是名为愿。大师的信愿思想是在莲池大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信愿持名融合为一体,一而三,三而一。大唐无双指导挂机在理解大师对菩提心的阐述时,也要联系大师的其他著作来理解菩提心,不能割裂开来理解。否则,就会认为在大师的说法中没有菩提心,而是偏重于小乘的厌离心、出离心。大师在《大乘起信论裂网疏》中说:为度众生求生净土,非为自身独出生死。有此菩提弘愿,方是往生正因,不然纵令念佛菩萨,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不能生净土也。大师还曾发愿:我为慈亲罔极恩,遍悯一切众生界。发生如实增上心,修行念佛胜方便。深信净土摄受门,广大誓愿普皆被。妙戒为舟智慧舵,方便为帆佛力风。尽未来际度众生,终不一念舍五浊。将大师的思想整体融合起来,可以看出他完全继承了昙鸾大师的回向发愿的思想。至此,净土宗“发菩提心”被发挥到了极致。  3.两种发心的意义  上来将净土宗在流传过程中历代祖师对于“发菩提心”的内涵的不同诠释、发心与往生净土的关系做一梳理。从中不难看出:首先,双方都认为发心是往生净土的正因,这点没有疑义。其次,在对发心做具体定义时,却产生了两类不同阐释,那是不是说其中一方解释的有问题呢?非也!学人认为两种观点都与经意吻合,至于造成差异的原因,大唐无双boss分布图可以做如下理解。祖师们在解释发心的时候,一种直接沿用经意,属于大乘通途的菩提心。另一种根据净土宗的特点,在不违经意的情况下做出发挥,于是导致了对于净土宗发心的不同解释。比如,世亲论师宗唯识,元照律师宗戒律,他们论及发心时,沿用的是经典的本意,即为利有情愿成就佛道,没有在这之上做出更多的发挥。而专宗净土的祖师们,如昙鸾、藕益等人,他们站在净土修学的本位,以往生净土为宗旨。因而在论及发心时,过多的偏重于达到往生的行为上。但同时也应注意,这些行为都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也可以说是发菩提心的功用。《大智度论》所述的五菩提心,详细讲解了从出发心到圆满菩提的过程。民国圆瑛法师认为,真信发愿持名往生净土的过程也包含了五菩提心: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发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国,自度度人故。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明心菩提:谓明了诸法,不外一心也。而持名则了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故。出倒菩提:谓得无生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无上菩提:谓坐大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圆证三不退,直至成佛故。综上所述,信愿持名也具足了大乘五菩提心。它虽与大乘通途菩提心的表现形式与具体说法有些差异,而在实质上却无二无别。从中,大唐无双挂机可以了知历代祖师为了成就学人道业,煞费苦心,使用种种权巧方便解释经典,利益学人。可以说,两类诠释都未超出经典之外,并且契理契机,暗合道妙。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从来就没有没有一种所谓的净宗菩提心。这种企图以宗派的思想取代整体佛教义理的想法,本身就有偏颇,会带来很多混乱和反面影响,目前净土宗弘扬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大多与之有联系。本来,祖师们站在饶益有情的角度对发菩提心做出的阐释,其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由于后代净土学人对它片面理解,不能完全把握,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大唐无双刷悬赏外挂将在下文一一列出。  三、正确发心、往生净土  净土法门传入中国以后,与此地颇有因缘,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所以,往生净土的条件就倍受大众关注。其中,“发菩提心”被历代祖师公认为正因,尽管历代祖师对它做出了不同的阐释,但却没有违背经典的本意,大唐无双脚本已在上文中对此予以论证。可是,在实际修学中,因为未能正确理解与操作发菩提心的理论与实践,由此产生了不少问题,既影响到净土法门的形象,又障碍个人的修学。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学人将其一一指出,并尽量给出解决的方法。同时,也希望净土行人由此对发菩提心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期达到个人的往生与净土法门的健康发展。  1、片面理解真信切愿的过患  上文中提及,明末莲池、藕益二老提出“真信切愿持名”即发菩提心。但如果不能联系上下文以及大师的整体思想,断章取义,就无法正确、全面地理解其内涵。假如偏执地相信,只要凭借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可以往生,而念佛仅仅只是为了报恩,或者只知持名念佛而不知念佛的真义,如此则可能引发许多过患。首先,如此理解会使人觉得“发菩提心”与净土修学无关紧要,甚至鼓吹舍弃菩提心,净土真宗就是最明显的代表。十三世纪产生于日本的净土真宗,又称本愿法门,创始人亲鸾。他将净土法门分为教、行、信、证四法,并以《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来解释,即《无量寿经》为教,“乃至十念”为行,“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为信,“若不生者”为证。他以《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为真实,其余经典和四十七愿均不究竟。倡导只须相信弥陀本愿,发愿往生,无不得生,其余诸行,皆属多余。自从本愿法门出现之后,由于其歪曲经义,贱卖净土,吸引了许多贪图便利的信徒。近些年来,中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其信众,并且发展迅速,影响到净土宗的正常发展。下面围绕发菩提心,对其谬误进行批驳,以维护净土法门的纯洁性。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往生的正因。《无量寿经》讲三辈往生的人,都以它为前提。对于普通信众,就算他不能立即发菩提心,也要告诉他发心的方法。比如可令他发四弘誓愿,也可做为菩提之因。往生净土与究竟成佛都仰仗此因,所以要劝发不可劝舍。《观无量寿经》中,十念往生皆属于下品,只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等才能生于上品,本愿法门废弃菩提心以及广修善行,是专为下辈人而舍弃上辈人。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必须提倡发菩提心。由上可见,净土真宗的“信愿持名”与莲池等大师的思想完全不同,断章取义,割裂经典,自误误人,过莫大矣,亲鸾本人的下场就是明证。其次,在修学净土的同时,要以菩提心做为后盾,防止出现仅为了个人解脱甚至贪图净土的享乐而“信愿持名”的情况。这样,不仅障碍自己的往生,也容易给社会人士造成误解,以为净土法门只是消极、厌世、送死的法门,跟现实的人生没有多大的联系。对此,近代弘一法师曾有教诲:岂知净土宗以大菩提心为主,常以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生之宏愿。他为此还提出了发心的具体方法:修净土宗者,应常发代众生受苦心。愿以一肩负担一切众生,代其受苦。所谓一切众生者,非限一县一省,乃至全世界。若依佛经说,如此世界之行,更有不可说不可说之世界,有如此之多故。凡此一切世界众生,所造种种之苦,我愿以一人一肩之力完全负担。决不畏其多苦,请旁人分任。  因此,念佛的同修要经常做如是思维。最好每天都能念一遍皈依发心偈,提醒自己不忘初发心,并使自己的菩提心日日增上。  2.实践过程中忘失菩提心的弊端  在《无量寿经》中提及,有一类众生在发起菩提心后,为了令其不断增上,还通过行菩萨道(即行菩提心),广修六度四摄等波罗蜜,以此功德愿生净土。现实社会中,依之修行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类行人的愿行广大,十分殊胜难得。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实践行菩提心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生种种不如法的凡夫心态,比如名利心、斗争心、我慢心。因为这样不仅无法去除我执,而且会不断地增长无明与贪爱,即使事业作的很大,成就的不过是轮回的苦果,与解脱毫不相关。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这么说的目的,并不是让人不去行菩萨道,而是希望行人能正确把握发心与行持、自利与利他的关系,在修学菩萨道时,依据菩萨戒来做为行动的指南,令菩提心不断增上。  如法受持菩萨戒,可以帮助修学菩萨道的人安住于菩萨正行,不至于退失菩提心。大唐无双怎么刷悬赏可以举一条戒条,来说明如何防止不正确的心态: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不贪供侍,无贪爱心管御徒众。这就是说,大唐无双挖矿分布图如果发广大心,广宣佛法,摄受教化徒众之时,心态一定要健康,不能和世俗上的人一样,为贪图弟子的供养而以情爱占有的心态来管束他们,否则,不仅双方没有利益,也与自己的初衷相违背。净土行人在发心行菩萨道的时候,切记种种妄心的入侵,这是不容小觑之处。  另外,行菩萨道过程中有关自利与利他的关系,净土行人也要充分注意。《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菩_地》中说到,菩萨饶益有情的时候,必须遵守如下的原则:  此中菩萨作自法衰,令他财盛,此不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此中义者越学所摄。及能随顺越学所摄。或于证法退失所摄。当知法衰。又诸菩萨作自财衰,令他财盛。若此财盛不引法衰,此则应为。若引法衰,此不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又诸菩萨作自财盛,令他财盛,此则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又诸菩萨作自法盛,令他财盛,此则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于如是事若不修行名为有罪,若正修行是名无罪。  可见,在饶益有情的同时,也要能令自己的菩提心得到增长、壮大。否则,如果仅仅使对方得到利益,却使自身的发心减弱,这是违背菩萨律仪精神的。因为“法”是菩萨的根本,没有“法”拿什么去利益众生,以什么饶益有情。所以,以上的标准对于净土学人广修大行时,实在是一副良药。  3.正发菩提心,广修菩萨道,回向生净土  西方净土的形成,源自于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其因悲愍五浊恶世的众生修学佛法时遇到多方障缘,十分不易,即使发起了菩提心,也会因为各种逆缘造成退堕。所以,他在世间自在王如来面前,发愿建立一个清净无染、具足种种依正庄严的世界,成就那些发菩提心的众生,迅速成就佛果,利乐有情。净土法门发展到今天,大唐无双有外挂没往往关注求生净土,却忽视了法藏比丘在因地如何发愿、起修,经过五劫的漫长历程庄严净土,最后才功行圆满,成就佛道。在一般人看来,净土法门是重来世、消极、厌世、等死的法门。修学的人,有的是造作五逆十恶,因恶报现前,恐惧害怕而求生净土;或因年老生病,不堪忍受痛苦而求生净土;或因生活贫困之逼迫而求生净土。这些都以趋吉避凶的心理做为往生的动机,虽不失为前方便,可释迦世尊宣说净土法门的真义却不仅在此。近代太虚大师曾说:“佛说净土法门之本意,在为真正发大菩提心者安立宣说也。凡夫厌离苦痛,欲求快乐,可以为他说佛法中的人天乘法,不需要为他说净土法门。二乘人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急于了生脱死,不受轮回之苦,他们也不须求生净土。由此推出,诸佛之所以安立净土法门,不是为了凡夫与二乘,实为大乘根性的众生,为发普度一切众生之大乘心者而宣说。”历史上,持同样的观点祖师大德们很多。如莲池大师认为净土是为修学菩萨乘行人设立,并且注重广行菩萨行,回向净土。永明延寿大师提倡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万善同归,庄严净土。近代印光大师与弘一律师倡导发菩提心,行慈善事业,回向西方。印祖认为:“即念佛求生西方,必须发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贪嗔痴,戒杀盗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则,心与佛背,感应道隔,但种来因,难获现果矣。”以上各位祖师大德之开示,无一不凸显出净土法门的真实意趣,也更能体现它与现实人间的紧密联系。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修学净土的行人,发起上求下化的大菩提心,以无我、无所得的心态积极地行菩萨道,在利他中破除无始以来的我执、我见等生死之根,同时深信切愿,专念弥陀,愿生彼国。如此,则与弥陀因地发心相应,与西方净土相应,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结语  综上所述,大唐无双挖矿点可以了解佛法中发菩提心的内涵、定义和净土法门中发菩提心的特义,以及发心与往生净土的关系。通过对几种错误发心的辨析,能够使净土学人在发心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很快地舍弃凡夫心,发起菩提心,修学菩萨道,专念阿弥陀,往生极乐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唐无双多玩特权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